@libgen
@libgen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关注的小组(6)
动态 帖子 959 评论 1369 短评 5 收到的赞 4711 送出的赞 5918
  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布问题

    如何评价 iYouPort 文章里的使用零宽度字符规避审查?

    原文

    以下是摘要:


    使用零宽度字符,您可以将秘密信息隐藏在纯文本内部,从而更安全地传递秘密消息;绕避关键字审查。甚至可以弄清楚谁在网上泄漏文件。一定程度上这对吹哨人不利。

    Unicode 是文本的标准化编码格式,特别是UTF-8,大多数Web浏览器都使用 Unicode。因为 Unicode 需要支持世界上几乎所有书面语言,所以存在一些违反直觉的字符,例如零宽度不连接符零宽空格。例如前者在波斯语中使用,因为需要显示正确的印刷体形式。

    于是您可以使用零宽度字符在任何未对零宽度字符做过滤的网页内插入不可见的隐形文本。

    这个思路是选择两个任意的零宽度字符并将它们指定为1和0,然后将任何消息拆分为单个字符,然后以零宽度字符(分别为1和0)将其编码为二进制形式,从而将其隐藏在纯文本中。

    最佳实践是在单词之间的空格中添加零宽度二进制码。否则,拼写检查倾向于认为该单词拼写错误。

    您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在普通的文本中隐藏信息的能力本身就非常有用,您可以传输机密信息在队友之间、或者简单地绕避关键字审查,比如在微信上。但使这种技术真正精妙的是,它能在重新格式化后存活下来,并且,无论文本被复制粘贴到哪里,秘密消息都能携带。隐藏的字符在 nano 等文本编辑器中都不会暴露。

    这应该是秘密通信的首选方式。

    你可以使用经典的间谍伎俩,在公共空间发布一篇文章、或某种类型的文本文档。例如,你可以在 Craigslist 广告中隐藏一条秘密信息,然后让一个单独的接收者或一群合作者定期检查当地的 Craigslist 广告,寻找特定的关键词。他们会知道如何检查其中是否存在隐藏的秘密信息。

    当必须确保两个接头人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时,这是一种交换信息的有益方法

    选项1:在线直接创建零宽度消息

    要开始发送零宽度信息,打开 Steganographr 页面,在 "私密信息" 字段中粘贴您的(可以是加密的)信息,在 "公开信息" 字段中粘贴一个极为普通的或完全不重要的信息,然后点击 "Steganographize"。

    然后,您将能够复制新生成的消息并按需进行处理。只需将其复制并粘贴,它仍将完整保留隐藏在其中的秘密消息。

    当接头的人需要显示隐秘消息时,同样可以使用 Steganographr。滚动到底部,将文本粘贴到 "公开私密消息" 的字段中,然后单击 "Desteganographize"。

    但是,这里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相信该网站不会保存这些消息或借此伤害你。幸运的是,Steganographr 开源,因此您可以简单地将其复制并托管在自己的网站上。 (此处 @thphd

    尤其是,您可以编辑源码。要进行更改只需要将十六进制值更改为所需的新字符即可。

  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5 开源许可证:著作权、著佐权和知识共享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850

    大家好,我是katt,今天我们来解释自由与开发软件的概念,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缩写為FOSS。它是一个跟专有软件相对的概念,比如在网上APP上下载一个程序到你手机上,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软件,但是这种软件基本上都需要收费,而且只能使用,它不会把源代码提供给我们。自由与开放软件与专有软件的概念是相对的,它的源代码是开放的,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写的源代码。一般来说开源软许可证大部分都是有这一条说,允许任何人自由的使用复制研究或者以任何方式来修改软件,不必向之前的开发人员支付版税,程序员可以将源代码提供给你,开放研究、复制、修改。比如说软件功能不好,可以给软件加一个功能没有关系,并且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不需要给之前的开发人员支付任何费用,但是它会带一些其他的限制,不同的开源软件协议会带一些不同的限制,在这里面就不细说,因为现在市面上可能有两三百种开源软件协议,每个都不一样,所以讲起来比较麻烦。

    我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接触到的,大家可能都听过的开源软件比较举三个例子,第一个Linux操作系统,基本上商用计算机都是用的linux改编出来的系统。第二个是Bitcoin,比特币理论上来讲也是个开源软件,因为它的代码权限开放,很多人就会复制比特币,变成比特币的n个版本。第三个最常见的就是安卓,它实际上也是开源的,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安卓开源的话为什么Google还能撤销对华为的许可?我想解释一下,实际上google撤销的不是安卓的许可,因为安卓是个开源软件,但是Google在安卓基础上它开发很多自己的东西,例如Gmail,Google drive,Google是撤销了华为使用这些功能的许可。

    我们先来讲一下说自由与开源软件的概念是怎么慢慢发展出来的,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计算机刚开始大部分还局限于军用,或者只有学校的研究人员能使用计算机,那时候计算机非常小众,但是做研究的人学术气氛都是非常开放的,比如说我那时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每个星期都有这样的集会,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观点,老师会很支持一些新的想法,你可以尽量提出来,也可以跟同组的组员交流,他们会给你提供意见、提供指导,这是个非常开放的学术气氛。所以计算机开始的时候最早一批软件,大家都是开放分享的。但是分享代码的概念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有几个背景促成的这样的一个事情。第一个就是受黑客文化的影响,这里我说的黑客文化的黑客,跟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理解的黑客攻击电脑的黑客是完全不一样的,The Jargon File给的一个定义是黑客是一个喜欢探索可编程系统的结构,并拓展其能力的人——这和『一般使用者』恰恰相反,因为一般的使用者只想知道他们需要知道的,越少越好。如今奇客geek的概念差不多,因为geek已经变成一个好词了。

    黑客概念是从哪儿来的呢?是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MIT的学生组织“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当时有一帮非常有热情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研究这种铁路模型、信号电路模型,这些到后来就成为了影响互联网发展,影响计算机发展的人。他们把难题的解决方法称为HACK,意味用创意产生巧妙地结果。当时黑客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当今被称为GEEK的这些人被在那时候就叫做黑客,对于喜欢黑人家计算机系统的人,他们就不叫做黑客,叫cracker,相当于是破坏者,那时候黑客是非常瞧不起cracker的,从来不做这种没有创造力的事情,后来这个词慢慢因为一些媒体的误导变歪了。实际上现在有很多计算机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起初创建的时候受黑客影响非常深,比较有名的是Facebook。Facebook当时有一条路,他把那条路改了名字叫hack road,但我现在觉得Facebook可能特别想打自己的脸,因为Facebook就是个标准的叫“屠龙少年变成了”。起初创建的时候扎克也是辍学,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他非常符合当时大众心里面对这种黑客少年天才这种形象的,但是估计现在可能那些人非常后悔。第二件事情就是就是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它对开源运动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所有跟开源有关的终端基本上都是因为Unix开始的,Unix操作系统一开始是在1965年的时候,贝尔实验室加入一项有通用电气跟MIT合作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多使用者、多任务、多层次的操作系统的MULTICS操作系统,但是失败了。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两名研究员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合作开发了Unix操作系统,但是因为那个操作系统实际上一直不是AT&T的主要业务,主要业务实际上还是电话电报。1974年的时候,肯和丹尼斯在7月的《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发表了“The UNIX Time Sharing System”的文章向外界介绍Unix,引起了学术界非常大的关注。因为这两个研究员本来也跟学术界有非常深的联系,他们之前跟MIT的研究人员都合作过,这些学校的研究人员说把邮件系统拷贝给我一份,这两个人可能当时也没多想就将Unix系统就分发到各个学校去,当时只收了一个手工费,但是背后有一个很深的原因:一个公司为什么要免费把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给人家呢?这背后是有一个非常深的原因的,因为1958年的时候,美国司法部要AT&T垄断,AT&T不肯答应拆分,跟美国司法部签了一个和解协议,同意不进入计算机行业,不销售任何与计算机有关的产品,Unix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所以AT&T无法销售Unix。在1970年之前的时候,因为黑客文化和AT&T没有管Linux的传播,所以研究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之类的是这种气氛是非常强的,所以那时候大家也没有版权的概念。

  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开源运动《圣经》】 大教堂与集市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当代软件技术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中文版首次出版!

    《大教堂与集市》是开源运动的《圣经》,颠覆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思路,影响了整个软件开发领域。作者Eric S. Raymond是开源运动的旗手、黑客文化第一理论家,他讲述了开源运动中惊心动魄的故事,提出了大量充满智慧的观念和经过检验的知识,给所有软件开发人员带来启迪。本书囊括了作者最著名的“五部曲”,并经过作者的全面更新,增加了大量注释,提高了可读性,是经典收藏。

    开源运动对软件业和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影响,本书作为开源运动的独立宣言,其影响力远远超出编程领域,如果想在互联网时代做生意,这本书是必读经典。

    作者简介

    Eric S. Raymond 软件开源运动和黑客文化的代言人、宣传家、大使。他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分布式开源开发模式,Linux和互联网的成功已经证明这种模式非常有效。他自己的开源软件项目包括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电子邮件传送程序之一。


    下载链接

  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4 第四修正案:从公民财产到数据隐私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831


    上节课我们讲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以及“代码即是言论”。今天,主要讲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隐私。美国的隐私跟欧洲的隐私起源不太一样,我主要讲美国隐私权是怎么来的,在最后我会讲一下跟欧洲的有什么不一样。美国隐私起源主要来自于第四修正案,第四修正案的内容是: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依照合理根据,以宣誓或代誓宣言保证,并具体说明搜查地点和扣押的人或物,不得发出搜查和扣押状。

    第四修正案、第五修正案(不得自证其罪等)和第六修正案(米兰达警告)是对目前美国的刑法和邢事诉讼法影响较大的三个修正案。我个人觉得是最有影响的,美国涉及到任何的刑事案子,可能中型以上的刑事案子,基本上都会涉及到这三条,永远都是会问到这三个问题:第四修正案,主要不得无理搜查和扣押,因为是跟刑事上面的取证有关,你的证据能不能用;第五修正案,不得自证其罪,未经正当程序不得剥夺公民的财产。财产包括很多,后来被拓宽到很多方面,比如说政府不可以随便征用你的车,也不可以随便用你的房子,最早还是用在刑事案件方面;第六修正案,可能大家看得比较多,叫“米兰达告诫”或者“米兰达警告”,一般来说,美国的电影里面,基本上警察抓人的时候,起码铐起来先跟你讲:“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呈堂证供。”差不多样子的话,这个就叫米兰达警告。一般来说比较精明的犯人,他会不说话,或者会跟警察说:“你必须要米兰达(Milandarize)我。”

  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凯文·米特尼克 - 捍卫隐私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 你的密码可以被轻易破解?

    除了你,还有谁在读你的电子邮件?

    你的手机就是一个窃听器?

    勒索病毒是如何一步步诱惑你落入陷阱的?

    你是否意识到了隐私的重要性?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

    ……

    你的每一次鼠标点击、浏览的每一个网站,都有人看在眼里。

    人脸识别、无人机、智能联网汽车、社交网络……都在泄露你的隐私。

    你可以跑,却无处躲藏!

    • 《捍卫隐私》将为你揭示关于数据时代的真相,那就是:每个人的隐私都处在被泄漏的危险边缘。作者凯文·米特尼克和罗伯特·瓦摩西首先从个人角度出发,科普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隐私安全之道;并运用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案例,描绘出与隐私最为相关的6大未来场景,教你如何掌握隐身的艺术。

    作者简介

    凯文·米特尼克

    • 1963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是第一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有评论称他为世界“头号电脑黑客”“地狱黑客”。

    • 曾凭借高超的黑客技术入侵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美国太平洋电话公司系统,甚至入侵了联邦调查局的网络系统。

    • 现为网络安全咨询师,创立米特尼克安全咨询公司(Mitnick Security Consulting LLC),其客户包括数十位来自《财富》500强企业和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要人士。

    •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畅销书《反欺骗的艺术》《反入侵的艺术》作者,好莱坞电影《战争游戏》《骇客追缉令》角色原型。

    罗伯特·瓦摩西

    信息安全专家,新思科技(Synopsys)安全战略官。


    下载链接

  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陈婉容:在沉默与发声之间,挣扎在灰色地带的“大多数”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6-opinion-could-silence-make-values/

    【编按】:2019年和2020年,是香港的希望与失望并存的时代,社会动荡下,人的尊严、志业、热情、爱与恨、政治实践、生存的意义⋯⋯还有可能吗?还能如何进行?《端传媒》邀请社会学者陈婉容撰写系列文章,讨论这时代的爱与希望。本系列已发表三篇文章,本文为第四篇。

    上星期见到香港独立记者萧云的一个脸书帖文:九月六日,警察在旺角西洋菜街包围了一群年青人,排成一排搜身。警察不断对张望的途人吆喝:"唔好再望喇,唔该!唔该!唔该!"(不要再看了!麻烦,麻烦!)那"唔该"当然是威吓多于请求。但有个陪著太太的男子在铁丝网前驻足,警察一再驱赶,他就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几秒,注视著被包围的年轻人。萧云说:"笔者始终念念不忘,最持久的力量就是这么淡淡的,淡淡的。"

    我也有一样的感觉。我自己前几个星期才写过,"活在真相中"就是不能不去见证时代的恐怖啊:这个人明明可以默默离开,告诉自己反正都帮不了甚么,还是不要管太多了。但他选择了一种 small act of defiance:一点点的反抗,一点点的"不听话"。但同时我也忍不住想,是不是从此以后,我们对所有人就只能要求那几秒?看完不也是走了,回家买菜烧饭去了,说不定打开电视还看到官媒骂年青人是暴徒(甚至连报道都消失了),我们还不能多讲半句。那看跟不看,有分别吗?

    很多人觉得所谓暴政,所谓极权,就是一小撮权贵干著肮脏的事,所以加害者就只有权力阶级。但哈维尔说的"漫长而死亡般的寂静"其实包括了绝大部分普通人的紧密合作,包括曾不满政权的人。

    一方面当然是加入建制才有好日子。我有时跟大陆朋友聊起,他们说自己退党/决定不入党时家人朋友都惊讶:"要入党还难著呢。"车子房子孩子或许都是入了党才要得起,人活一场谁又想太为难自己?另一方面,说话的代价高了,政权千方百计要以言入罪。拗也拗不过去,久了就成为一种惯习(habitus)。又或者,心怀内疚犬儒度日:"抗议,事情不也是如样发生,不满什么?"最后一步就是全盘接受党加持的意识形态:思考毕竟太痛苦,与其想了不讲,不如想都不想。

    2020年9月6日,市民于九龙佐敦至旺角一带进行游行,警方出动2000名防暴警员在周边布防和截查,至少289人被捕。摄:林振东/端传媒

    布拉格的卖菜大叔

    很多讨论"蔬果店主管"的文章没有说:因为撕掉了海报,这个人被整顿了。他被调了职削了薪水,被上司折磨工友猜疑;他不用再想出国了,很多朋友和亲人也将因自保而离他而去。这才是这个故事最令人纠结的部分,也是视发声为至高无上的美德的我们鲜少谈及的部分。

    哈维尔《无权者的权力》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肯定是已经被引用过千万次的"蔬果店主管"的故事。哈维尔说:"有一天,一个蔬果店的主管在其店的窗橱中间,在一大堆胡萝卜白和洋葱之间,挂起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标语。究竟他为甚么要这样做呢?他想向全世界传达甚么信息呢?他真的这样关心全世界工人阶级有否团结起来吗?他的热情真的如此高涨,要迫不及待让公众知悉他的想法吗?他曾有花过一分一秒去想过这个团结起来的过程是怎样的吗?他知道团结起来是什么意思吗?"(所有《无权者的权力》选段皆引自端传媒:在香港重读哈维尔,罗永生译

    哈维尔的答案是:那张海报跟卖菜大叔的真实想法是没关系的。只是人人都贴,不贴就可能出问题了,有人要说你不爱国不爱党了。大叔并不在意全世界工人阶级团不团结,政权也不在意他是不是真心渴求工人阶级团结,那张海报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暗示:"我某某卖菜大叔,住在这里,我懂得做我应做的事。我已按照人们期待的去做。我是老实人,我是好人一个。我听话,所以我有权平平静静地在这里过活。"如此,大叔身边的人,包括同行,邻居,客人,就会都知道他不是个出格的人,没有想要搞出格的事了。那张海报是护身符,保证大叔庭园无惊,岁月静好。贴了那张海报,大叔就接受了"规定下来的仪式,接受将假象当作真实,接受游戏规则。但是,他在这样做的时候,自己也变成游戏中的一员,使游戏能够得以存在。"

    游戏有可能不玩吗?哈维尔后来讲到如果卖菜大叔撕掉海报会怎样:"他拆开了将制度凝聚在一起的东西,从而搞坏了这个制度,他打破了制度体面的外表,暴露了权力的真正基础⋯⋯卖菜大叔以他的行动向世人诉说,令每个人都往幕后张望。他向每一个人证明了,人是可以活得磊落真诚的。"

    很多很多的评论引用了这些段落,用以佐证"发声"是一种美德,敢于不玩游戏,不行礼如仪的人是揭穿国王新衣的诚实小孩。但很多讨论卖菜老板的文章没有引这一段:因为撕掉了海报,卖菜大叔被整顿了。他被调了职削了薪水,被上司折磨、工友猜疑;他不用再想出国了,很多朋友和亲人也将因自保而离他而去。

    这才是这个故事最令人纠结的部分,也是视发声为至高无上的美德的我们鲜少谈及的部分。哈维尔没有错,总该有人当第一个撕去海报的人,当第一个破坏和谐景观的人,当第一个指出那张看似无色无味的海报其实臭气熏天的人。能当那样的人,固然好------但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我们当中只有很少人愿意承担那样的代价------纯粹为了赌一把,看看自己讲真话的行为是引发革命的第一枪,还是投进一池春水都不起皱的小石头。而历史长河中后者远远多于前者。

    写《武汉封城日记》的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们当中谁能怪谁不去扛起那座山?

    沉默与发声之外

    捷克社会学家 Jiřina Šiklová 说,灰色地带才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制和异见都是不可动摇的,但灰色地带是绝大多数人挣扎的地方。

    哈维尔固然就是愿意扛那座山的人。他二零一一年逝世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悼词说,哈维尔的和平抗争"震撼了整个帝国的根基,暴露了暴政意识形态的空洞,也证明了道德拥有比武器更强大的领导力量。"勇气是值得歌颂的,哈维尔也绝对值得这样的历史评价。但我比较想讲的是那些没有得到这样的评价的人,一些处于所谓"灰色地带"(gray zone)的人。

    在共产捷克,有一小群手握绝大部分权力的"共产党建制派",包括捷共核心人物,高阶国家和地方官员,警察和秘密警察(类似国安局),官媒喉舌,高级党员之类。另一小群人就是哈维尔那一类所谓的"异见人士",公开具名反对官方立场的人。

    这两种人都是极之少数,中间那堆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可能是没有入党的知识分子,教授老师,也可能是蓝领工人,家庭主妇,甚至有些是低阶党员。他们有些为了自保,有些为了过上正常生活,都没有公开反抗政权。应该这么说:他们当中好些就是愿意将"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海报贴在办公室墙上的人。

    2011年12月19日,悼念者向已去世的前捷克总统哈维尔致以最后的敬意。摄:Sean Gallup/Getty Image

    这些人可能就是所谓的"港猪"。其实在每一个社会,不太想管政治的人都是大多数。但捷克社会学家 Jiřina Šiklová 说,灰色地带才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制和异见都是不可动摇的,但灰色地带是绝大多数人挣扎的地方。后极权不是《一九八四》形容的那种完全恐怖的社会,有些地方有相对自由,而灰色地带的人们每天都跟这种极有限的自由讨价还价。记者会想,可不可以在报导社会新闻时稍微批评一下地方官员;老师知道有学生看禁书,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哪个程度;家庭主妇买菜时能抱怨两句物价飞涨吗?

    我们歌颂哈维尔的勇气,歌颂他揭露后极权假象的洞见--但纵然这些洞见掷地有声,成全他这条路的,或许是许多人的沉默。

    回望后极权历史,虽然在灰色地带会找到许多人性的恶,但也找到许多没有被好好记下来的善。在传统上非常重男轻女的波兰,一些妇女会利用政权的大男人主义来绕过审查。很多波兰警察觉得女人干不了大事,看到她一包二包走在街上会以为她去买菜了,不会过去搜身------所以她们可以利用这种深植波兰文化的性别歧视来偷运禁书。

    在戒严时期,她们还会利用这种先天性别"优势"来护送男性伙伴去工会聚会,例如扮别人的女友或太太跟他们挽手上街,因为警察不觉得女人有兴趣颠覆国家政权,就比较容易放行。这些人平常是沉默的女大学生﹑主妇﹑店员;但对她们而言,在没有人敢发声时,她们这些习惯沉默的女性反而迸发了那么大的光芒------而在众声喧哗的时候,她们在波兰社会是没有位置的。

    在后极权之下,沉默大概是常态了------我们唯一能够问的问题,大概是我们能否沉默得有价值。我想起哈维尔的弟弟伊凡哈维尔(Ivan Havel)。他是个电脑科学家,七十年代初在柏克莱拿到博士学位。哈维尔家族在共产党掌权前是"资产阶级",所以他们本来就"阶级成分"不好了;加上哥哥哈维尔是高调的异见者,所以伊凡多次被逼换工作,后来做程序员维生,虽然七一年拿电脑科学的博士学位是极其了不起的事。

    伊凡在八九后受访,被问到《七七宪章》出来时有没有参与,他说:"我没有直接参与,因为我们(家族)有个约定:one in the family is enough(家里只有一个就够了)。"他的意思是,哈维尔走得那么前就已经很大风险了,家里总要有个人不坐牢和被抓吧?

    我看到之后感触很深,我们歌颂哈维尔的勇气,歌颂他揭露后极权假象的洞见--但纵然这些洞见掷地有声,成全他这条路的,或许是许多人的沉默。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所有投入过感情的人都会累的。但我作为一个天生冷漠的人,却觉得冷漠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至少只是有条件地坏

    编辑问了我一个极困难的问题:过去一年,其实沉默的大多数都出来了,现在不发声可能主要是累了,还有不知道还能怎么办。那我们是不是就要接受自己的沉默了?如果不是,之后我们能怎么办?

    我必须很诚实地说我没有确切的答案。更坦白的说法是,我记得过去一年,我有很多次、很多次想过:如果这场运动没有爆发,我们继续在一国两制的幻象中苟延残喘,说不定也比现在稍好一点,至少我们不必为他人的痛苦和命运(跟自己的命运也分不开了)流那么多眼泪,又在心里累积了那么多的愤怒和恨意。至少我们还有一点点不沉默的空间,偶尔骂该骂的人,上该上的街,不用太早害怕有天连在脸书贴个口号都会被抓。我当然知道那是乡愿,也知道《论语》又说乡愿是"德之贼也",更知道甚么是"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好像累了倦了不想再说了也是私德有亏。

    2019年7月28日,上环警察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摄:林振东/端传媒

    但后来想想,我们这些研究社会运动的人就知道运动必然会经历休眠的阶段,不可能有永远燃烧的运动之火。所有投入过感情的人都会累的。当然恶法也会令一些人觉得承受不起风险和代价而接受沉默。也许我们会开始有点冷漠,不想讲政治了,甚至新闻都不想看了,反正看了也觉得没甚么可以做的。

    鄂兰最大的批判从来是个人在极权中的思考匮乏,而不是声音的匮乏。

    但我作为一个天生冷漠的人,却觉得冷漠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坏,至少只是有条件地坏。例如我时常想起张艺谋在《归来》宣传时做的一个访问。《归来》有一段讲文革时期,张慧雯演的少女丹丹为了当上《红色娘子军》芭蕾剧主演而告发了父亲。张艺谋被记者问到,那是否是他个人经历的影射,因为他在文革时也告发了自己的父亲;张回答说,自己最近跟年轻观众对话,被问到告发父亲是否太冷血,但他纠正对方说,那不是冷血,是热血:"是忠诚,对时代、对信仰的忠诚,他划清界线,是热血沸腾地划清界线"。

    所以当很多人引鄂兰"恶之平庸性"来说明沉默之恶时,我还是要加一句注脚:发声有时候是相对的恶,沉默可以是一种相对的善。热血不一定代表正义澟然,一点的冷漠却可以让我们有底气拒绝跟政权一唱一和。如果发声必须众口一辞,服膺于集体主义和意识形态,但适时的沉默能令人保有独立的人格,跟所有的事情保持批判的距离,又如果语言在说出来的刹那已经失去了你想要它们承载的意义,那沉默或者才算美德。

    鄂兰最大的批判从来是个人在极权中的思考匮乏,而不是声音的匮乏。发声的力量从来是从沉默中的思考而来的。

    我还是用哈维尔《狱中书》的一段话为这篇文章作结吧:"沉默和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人的立场,比将它大声喊出和接著很快放弃它有意思得多。一个沉默的伙伴,尽管你敢肯定当他开口时将像敲钟一样清晰,但却从来不能预言他什么时候开口和他将要说什么,他将比每个事先断定的人远远有能力搅动这个世界。"

    (陈婉容,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生)

  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我的二本学生 pdf下载

    内容简介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下载链接

  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加缪诺奖演讲:艺术家与他的时代

    我以深深的谢意来接受贵学院如此慷慨地给予我的荣誉,尤其是当我认识到,这份奖励远远高于我个人的成绩的时候。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肯定,艺术家更是如此,我也同样。只有将你们的决定和它对我产生的震动加以比较,我才能深刻领会其意义。对于一个仍旧年轻、唯一的财富就是怀疑精神的人,一个作品尚未成熟、惯于在工作中孤独地生活的人,一个回避友情的人,当他突然在孤单与沉思中被置于荣誉的耀眼光芒之中,他怎么能够不感到恐慌?而当欧洲其他的作家,包括那些最伟大的作家,被勒令沉默,甚至在他们的祖国遭受不幸之际仍被迫缄口,在这种时候,他的内心之复杂,是可以相见的。我就感到了这种震惊与慌乱。为了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我只能接受这份幸运。

    尽管我的成就远远配不上这份荣誉,但我发现,我唯一的支柱就是那终生支持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都未曾抛弃我的信念,这信念就是我对艺术和作家作用的看法。让我怀着感激与友好的心情,向各位尽可能简短地表达这些看法。 对我来说,没有艺术便无法生活。但我从不把它置于一切之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我无法把艺术和我的同胞分开,因为正是艺术,允许我这样一个人和我的同胞生活在一起。艺术是一种手段,能使我让同胞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生活的真实处境,激励他们去奋斗。它使艺术家和同胞们结为一体,并遵从最朴素与最普通的真理与事实。那些自认为与众不同而选择艺术为终身职业的人,不久就会明白,除非他承认自己与别人一样,否则,他便不能保持他的艺术,也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之处。一个艺术家,在他感受到他所不曾有的美感,他所无法摆脱的人际关系时,它便将自己和他人融为一体了。

    真正的艺术家是不能轻视任何东西的;他们的责任与其是论断,而不如说是去了解。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们必须站在某一边时,他们或许只能站在尼采所说的、由创造者而不是由法官来统治的社会,不论这创造者是工人,还是知识分子。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说,一名作家具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正因为他是一名作家,在当今这个时代,他就不能去为那些制造历史的人服务,而只能去为那些忍受历史的人服务,否则,他将陷于孤独,它的艺术也将被剥夺。即使他紧跟暴君,而且越是他紧跟暴君,它的孤立地位就越不可挽回,这是任何强权与暴力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一个默默无言的囚犯的沉默,却足以把他从这种放逐中解救出来,最起码,当他享有自由的时候,努力不去忘记这沉默并用艺术把它传达出来,这就能使他摆脱孤立。虽然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自诩能独自承担这一任务,但是,在人生的各种环境中,无论在短暂的声望的顶峰,还是在专制者的监牢中,或是在言论自由的时刻,作家只有全身心地为真理和为自由奋斗,它的作品才能因此而伟大,才能获得亿万民众的心,赢得他们的承认。作家的职责,就是团结大多数人民。他的艺术不应屈服于一切谎言和奴役;因为无论谎言和奴役如何占据统治地位,终将陷于孤立。不论我们有多少弱点,但我们的作品的崇高之处,我们作品的价值,永远植根于两项艰巨的誓言:对于我们明知之事决不说谎;努力反抗压迫。

    在近20多年的疯狂的历史中,在时代巨大的变化面前,和同代人一样陷于绝望迷惘境地的我,却一直受到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信念的支撑: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写作,是一种光荣,因为写作是一种誓言,一种不仅仅是为了写作的誓言。面对我个人的力量和我的存在,我认识到,写作,是一种和我共同经历过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一起忍受我们相同的悲惨和希望的誓言。这些人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希特勒上台和第一次革命浪潮初起时正值青春年少;在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遍布酷刑、拷打和集中营的时代,完成了他们的教育。正是这些人,在今天,必须在一个面临核武器威胁的世界里生儿育女,从事创作。对于这样一些人,没人能强求他们成为乐观主义者。我甚至认为,我们应该去理解那些在极端绝望中陷于堕落和倾向虚无主义的人们。然而事实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拒绝了这种虚无主义,在我的国家或整个欧洲,投身于对人类正义的追求。我们必须创造出一种生活在这个灾难的时代所必需的艺术,给我们再生的力量,并且坦然地和那在我们的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死亡的本能,作不懈的斗争。

    毫无疑问,每一代人都有改造世界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则更为艰巨,我们不是要改造世界,而是要阻止世界的毁灭。我们继承的是个腐败的历史,这历史混合了堕落的革命、误入歧途的科技、死亡的幽灵、陈旧的意识形态;人自身的力量已足以把一切摧毁,却不知道如何说服他人;人的智慧已堕落为仇恨和压迫的工具。作为这个腐败历史的继承人,我们这一代必须从否定自我出发,在内心与外部世界重新建立起生命与死亡的尊严。在这个濒临分崩离析、万劫不复的死亡之境的世界中,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知道,当我们与时间疯狂的赛跑的时候,应该重新调和劳动与文化,并跟世界上所有的人携起手来,重新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共同遵守的誓约。这一代人能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尚难确定,但全世界每一个地方都有许多人起来为真理和自由而战,并随时准备为之献身。对于这种斗争,尤其是这种牺牲,无论何时何地,都值得我们为之致敬和支持。我愿将今天颁给我的这项荣誉,转赠给我们这一代人,相信大家会赞成的。

    同时,在谈论过作家所从事的艺术的高尚之处以后,我们有必要还作家本来面目。除了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所共同的东西以外,它没有任何别的权利。他很脆弱,却又顽固;他不公正,却又热切地寻求公正;他默默地从事着自己的劳动,既不以为耻,又不以为傲;他在无休止的痛苦与美的冲突中被撕裂,最后,他努力在毁灭的历史中树立起永恒的不朽之作。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我们怎能要求他具有完美的道德呢?真理是神秘的,难以捉摸的,永远需要我们去把握。自由是危险的,它固然令人鼓舞,但同样令人感到难以驾驭。我们必须向着这两个目标前进,虽然面临痛苦,但依然坚定不移,做好在这漫长征途上迎接挫折的准备。

    现在,哪一个作家敢于坦然地以美德的布道者自居?至于我,我必须再一次申明,我不够这个资格。我从来没能摆脱过伴随我成长的光明,生活的快乐和自由。这种情绪固然可能导致我犯很多错误,但无疑它也帮助了我,是我能对自己的艺术有更深的了解。现在,它更帮助我支持和理解那些默默承受命运的人们,他们之所以能承受一切不幸,能够活下去,只是因为他们能够记住往日短暂而快乐的时光。

    现在,在我原原本本地坦白了我的浅薄、我得益于他人之处和我的艰难处境之后,我可以比较坦然地说:我之所以接受各位如此宽厚的赠与我的荣誉,是因为,我把这荣誉当作对我们这一代所有那些进行同样战斗却没有任何权利,而只遭受到不幸与迫害的人们的致敬。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各位,并向各位说出那自古以来每个真诚的艺术家每天向自己发出的诺言,这便是:忠实。

  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阿道司·赫胥黎 - 重返美丽新世界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包含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论著,也是其内容最精简、信息量却最庞大的作品。书稿出版于1958年,而本书是国内第一个未删减版本。该作品对二战后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分析,预言了世界两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未来;同时他还对自己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做了详细的比较。舆论认为,赫胥黎对现代人类社会的认识超出普通人50年,在今时今日阅读他的作品,能让读者有一种重新认识了人类社会本质的感觉。

    ※随《重返美丽新世界》附录《美丽新世界》最新译本。


    在这部新作中,赫胥黎再次运用了他对人类关系的博识,将我们周边的这个真实世界和他那个预言性的1931年进行了比较。这确实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因为你会发现他对遥远未来的那种讽刺性预言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现实……在这个处于变动之中的世界里,《重返美丽新世界》在为心灵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严肃而具有清晰逻辑的思考后的产物,其中传达的信息绝不该被忽视。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批判精神早已超越了其早先作品中那种单纯的愤世嫉俗。最后几页尤其令人震动,其中传达了这样一个悲伤的信号:或许人类本身并不希望获得拯救。

    ——曼努埃尔·布拉干萨,《时间和潮汐》

    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反乌托邦的思路则提醒我们,未来也可能是坏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胜过昨天,而明天的一切也未必事事强似今天。

    ——王蒙


    下载链接

  1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张爱玲作品集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张爱玲全五卷+长篇+中短篇+散文+作品评论收录各种文章近百篇,本书设有跳转目录请长按目录实现跳转。张爱玲,现代女作家。笔名梁京。1943~1945年发表了《茉莉香片》等小说,代表作有《传奇》、《流言》等。抗战后,改行编写电影剧本,后居美国。自出道后,盛名至今不减,“张迷”遍布全球。古人云:传奇者,因奇而传。事,无奇不传。 对于传奇,张爱玲有自己的说法:书名则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遍人,在普遍人里寻找传奇。其实,传奇无需寻找,张爱玲其文其事便是了。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张爱玲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将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下载链接

  1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诗歌】骆一禾诗全编 mobi下载

    作者简介

    骆一禾,男,1961年2月6日出生,北京人。小时随父母去河南农村淮河平原接受启蒙教育,1979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4年9月毕业任北京《十月》杂志编辑,主持西南小说,诗歌专栏,得过两次优秀编辑奖。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作品散见《青年诗坛》《滇池》《山西文学》——这是对他深有鼓励的三家刊物,及《花城》《诗刊》《青年文学》《上海文学》《绿风》等。1988年参加《诗刊》举办的青春诗会,1989年5月31日,他死于脑血管大面积出血(脑溢血),年仅28岁。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诗《世界的血》。


    下载链接

  1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事件】蔡伟父亲致王巍检察官的公开信

    https://twitter.com/caiweifather/status/1304951708796121089

    因为上周一直没有打通王巍检察官的办公电话,无法和他本人说上话,只能通过网络将我想说的话告诉他,希望王巍检察官看到后能在法律规定的时间(3日内)回复我9月8号寄出、9月10号显示已签收的关于蔡伟取保的申请。我主要想说三个方面:


    端点星事件详情:端傳媒:他們為被刪的文章存檔,卻可能因此面臨刑罰

    认识蔡伟的15年

    友人回忆:我从陈玫身上吸取到行动的力量

  1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王家平 - 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艺运动、思潮、流派、社团、期刊、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形式有研究专著、传记、回忆录、访谈录、论文集等;作者或为有关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或为在有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丛书第一批共11种,内容涉及“十七年”左翼文艺思潮、“文革”诗歌、“样板戏”、“新时期”文坛的拨乱反正,以及世纪之交的“主旋律”文学等。

    作者简介

    王家平,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导师钱理群),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下载链接

  1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压缩的文革历史与扩张的爱国教育,中国历史教科书70年变迁

    theinitium.com - 端传媒记者 杨钰 发自香港

    编者按:这是端传媒"两岸三地历史课"专题的第三篇报导。我们仔细阅读两岸三地的历史教科书,拆解内容与史观的演变,走近在黑板前挣扎和坚守的老师,重新咀嚼历史教育的真味。第一篇报导剖析了香港最新中史教材的调整,教材强调"香港自秦朝以来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并直接扣连《基本法》。第二篇关注在匿名举报、红线威吓阴云下的香港中史老师。本篇移步中国大陆,聚焦文革相关内容在课本中的不断"缩水",并梳理历史教科书70年来的变化。接下来,专题将把视野投向台湾,关注教材本土化怎样深深影响了新一代人的史观,又与中华民国史观产生了怎样的"交战"。

    90后艾鑫还记得十年前的中学历史考试。"新中国的文化和科技进步"是一个大的考点,需要以十年为单位按时间顺序背诵,老师会特意提醒一句,说文革那十年也有科技成就,"但很少,所以那时有一个模糊的感觉,那十年是停滞的。"

    艾鑫对文革的认知,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教科书。这套书自2001年起在河北、山西、云南等13个省市使用,直到2017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前称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开始在全国使用中国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下称"统编本"),2019年起,全中国的高中也开始使用统编本。

    在新出炉的统编本中,文化大革命所占的篇幅被大大缩减、定性亦被调整。比如,初中历史课本删去了"文化大革命"一课,与大跃进一起并入"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并加入文革期间的科技成就;课本中原本占据4页、一整个课时的"文化大革命",缩减为一个小标题。一位今年即将就读高中的深圳学生在微博上表示,儿时曾听奶奶讲文革,因而很期待初二历史课,"结果历史书上也就一两面(页)的内容"。谈及文革的原因,新教材亦将"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修改成了"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著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文革史专家宋永毅在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教科书删减文革,或与习近平很多做法沿袭毛泽东有关,上行下效,教科书便开始对文革进行修改。

    这并不是新"统编本"历史书中唯一被修改的内容。从1949年至今,历史教科书几经变动。从中共建政初期满页的农民起义和阶级斗争,至1989年后对爱国主义的强调,又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夕的"新课标"和"一纲多本",直至如今再度回到统编教材。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方式与史料筛选,不但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一代代学生的历史观,亦反应了当下政治的风向与温度。

    六十年代末,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安门外举行了大规模游行庆祝10月1日中国国庆。图 : Bettmann/Contributor via Getty Images

    "缩水"的文革

    2012年底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对中小学教材、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等作出过一系列指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 ",习近平后来在一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也是在2012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统编本"教材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三科目,率先在全国使用统一教材,其他科目于2018年起使用。2019年,部分省市高中也开始使用统编教材,2020年全国高中均使用"统编本"。至此,"一纲多本"(注:一个课纲多版本教材)的局面成为历史。

    一些网民对"统编本"中文革章节的修改表达过不满。一位名为@闷声发财喝咖啡的网民说,"'文革是所有中国人(大陆)的噩梦,如果一定说它有什么积极意义,那就是让中国人不再搞文革。'------这是我高中时代历史老师在上这一课的时候的结论。我现在发现他的结论是错的,并且,历史教科书也被改了。"

    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则回应称,文革作为"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一个专题,"分六段全面系统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危害。"

    这一回应并不足以解答疑惑。有人对新旧初中历史教材的文革变动做了详细比较:新版不再提毛泽东炮打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事,不再罗列林彪为动乱局面的煽动者;新版增加毛泽东曾多次在文革期间批评四人帮;在毛泽东去世部分,增加"全国人民无限悲痛"的描述;在评价文革伤害的部分,增加"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此外还删除了红卫兵占领天安门等诸多文革图片。

    新版还删除了旧版的课后作业。一个是口述整理: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另一个是请学生调查:在"文化大革命"中,你的家乡有没有被破坏的文物古迹,后来又是怎样修复的?在新版中,课后题变成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请查阅资料,了解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谈谈你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2001版教科书。

    2001版教科书。

    2001版教科书。

    2001版教科书。

    2018版教科书。

    2018版教科书。

    2018版教科书。

    除了对文革描述的变动之外,2019年全国投入使用的新版初中历史教材,再次大量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和意识形态内容------将8年抗日战争修改为14年,增加地图中的国界和洲界,增加农民起义,更著重强调了领土问题,教材中有31处涉南海诸岛,30处涉台湾和钓鱼岛,10处涉港澳。在这些领土问题上,设有专门的栏目讲述"自古以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9月刚升初二的梁静记得,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书里,在介绍元朝时首次提到台湾,讲到那个部分,老师的第一句话便是"台湾自古以来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爱国主义还蛮明显的,"在四川做了两年历史教师的杨琦说,无论材料是大跃进还是新文化运动,学生们可以在任何题目中写下爱国主义的答案,总之都是共产主义好、历史决定共产主义------即使有时这样的答案可能不得分。

    这样的历史教育,可以从1949年说起。

    "整本书都是梁山好汉"

    在宁夏从教33年的历史教师董霞记得,中学时的历史书是小开本。那是70年代末期,书里讲到秦朝,讲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汉代有黄巾起义,宋代有王小波、李顺起义,明代是李自成起义,清末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更被详细描述。"每一朝后面都有一个重点的农民起义,"董霞说,"感觉整本书都是梁山好汉。"

    董霞学习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五套全国中学通用教材,于1978年起供全国使用,主持编写的苏寿桐在文革前就负责当时中小学及大专院校的历史教科书编辑审定,也参与了中共建政初期第一套全国教材的编写。

    1949年10月,中共在冷战背景下建立新政权,国际局势紧张,又百废待兴,教育制度向苏联靠近。在被视为中国宪法前身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及教育部分称,要"肃清旧社会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在此纲领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49年开始组织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叶蠖生编写的陕甘宁边区中学历史教材的基础上,参考民国时期教科书,综合改编成中共建政后第一套中学历史教材,于1950年10月出版。

    1996年,中国一所女子中学的学生上课。摄:Forrest Anderson/The LIFE Images Collection via Getty Images

    在这套教材中,农民起义常常被描述为推动朝代更替的主要原因,更放置于标题中讲述。课本的最后一课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讲述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包括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以"祖国的社会主义光辉前途"结尾。

    同时,课本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衍生的"社会发展规律"编写,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套叙事方式起源于列宁、斯大林的"五阶段论",将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认为历史会依照这样的阶段线性发展。同时,"人民群众"是不同阶段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著"大跃进"、反右等运动的到来,历史课也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大大缩减古代史与近代史,有的地区甚至只讲中国现代史。当时的历史学家也曾批评此类现象,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61年征求吴晗、翦伯赞等历史学者的意见后,开始编写第四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于1963年完成。然而不久文革爆发,历史教材被指为"黑教材",这套教材因此未能出版。

    文革期间,各地使用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有的地区甚至不再设置中国历史课。教材也通常对文革及毛泽东过分夸大,或进行阶级意识描写。如1972年的《安徽省小学试用课本历史常识》中,将文革叙述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而1973年《上海市小学课本历史》中,最前面是毛泽东的三条语录,每一章也均由毛语录开头。

    2019年9月9日哈尔滨,人们在纪念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逝世43周年。 摄:Tao Zhang/Getty Images

    文革结束后,1978 年 3 月,教育部发出《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几个原则性问题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由人教社的王宏志、苏寿桐等学者,讨论出对儒法斗争、农民战争等六大问题的处理方式,呈报邓小平同意后,开始编写文革后的第一套教科书,也是董霞读书时所使用的教科书。

    这套教材仍有大量阶级斗争及毛泽东的影子。在同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还援引了《毛泽东选集》,指当时正处在"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并要求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和平与冲突研究中心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汪铮对端传媒解释,在毛泽东治下,历史课本中的叙述还呈现出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即会突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个胜利接连走向了另一个胜利。此外,在过去阶级斗争的叙述框架下,中日战争被表述为------侵略者和士兵是被日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动员起来的,历史人物如左宗棠更是因镇压农民起义被写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改变发生在1983年,那年国庆节,邓小平提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教科书的改革也随之到来。1988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 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已不再强调农民起义,增加了各朝各代的文化艺术历史,也增加了世界史的讲述。左宗棠的形象也变得复杂起来,其事迹选取上,亦包括了在新疆维护国家领土、抵御外侵。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学制或不同地区编写的教材也渐渐出现,形成"一纲多本"的局面。

    但1989年发生的事,令历史教材的"命运"再次发生变化。

    1989年6月5日北京,人们举著一张照片称他们是天安门广场上被镇压的死难者。摄:Jeff Widener/AP/达志影像

    爱国主义教育------关不了的收音机

    六四之后,中共面对执政合法性危机,需要在阶级斗争之外,寻找新的论述体系。清末抗争史开始著重描述"外敌入侵"的屈辱感,试图将对国内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外部,并强调中共在历史中的参与,构建中共建立"新中国"才得以"血洗百年耻辱"的叙事逻辑。

    1990年4月,第一本以耻辱感视角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教科书出版。同年,邓小平回应七国集团对六四事件的批评及集体制裁时称,"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制裁中国的时候,我就立刻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武装进攻......我们要懂得一点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可见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人刺激之深。"

    1991年,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发布《坚持对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同志》,提到要"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认识人民政权来之不易,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的抬头"。

    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文件纷至沓来。1992,教育部又对1988年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这份新的大纲,要求教材"著重揭露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掠夺罪行",突出近现代史中的反侵略抗争,并在国情教育部分,增加中国过去及现在各个时期的经济历史,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一次的修改中,除了对清末"丧权辱国"的刻画和增加经济史外,古代史部分也开始著重过往辉煌成就,以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同时,台湾等领土问题走入课本,"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等论述逐步出现,并延续至今。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对端传媒指出,历史教育具有强大的塑造国家认同的作用,事实上若代入清朝人视角看,当时割让香港时也并不认为是一件多么大的耻辱,只是后来逐渐形成了国耻的概念。

    "有一些关键词是印在你脑子里的,构成了你的语言系统,"艾鑫说,时至今日,提起清末的抗争史,"腐败"、各种阶级的"局限性"、"帝国主义"等词汇就会涌入脑中,老师在讲述时也会强调中国长时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当时要背南京、马关等各个条约的内容,就有一个印象是赔钱赔太多了,政府肯定特别穷。"

    董霞就是在近代史部分强调反抗侵略和爱国主义的教师之一,她希望以此告诉学生,个人命运会随国家命运浮沉。董霞说,自己的儿女都出国留学了,中国走向近代化有很多是向西方学习,因而她也希望孩子们到国门外看看,看看再回来,"我还是有那种传统思想,要振兴中华。"

    不过,日本学者 Kazuya Fukuoka 在一项关于日本教科书的研究中表示,教科书未必可以完全决定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近年来,一些抽样访问的学术调查也显示,课本教育因过于官方和枯燥,对培养民族主义情绪影响有限,家庭教育、大众文化等的影响可能较课本更为显著。

    汪铮在其《Never Forget National Humiliation: Historical Memory in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Relations(勿忘国耻:中国政治与对外关系中的历史记忆)》一书中,也提及爱国主义运动的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除了教科书,还包括大众文化、媒体、甚至法定节假日等。

    1994年,江泽民提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指示要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于是,从红色旅游、博物馆、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各个层面,都填入了爱国主义教育。

    有学者认为不应夸大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指这不过是一条不爱听的广播,关掉就好。但汪铮认为,制度化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个关不了的收音机。

    在艾鑫的记忆里,儿时充斥著抗战剧的声音,甚至在被问及抗日战争的时候,脑中的画面都是电视剧场景。"你印象中毛泽东可能都不是课本中的样子,而是唐国强的样子,周恩来就是刘劲,蒋介石都是瘦瘦高高的,国民党都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艾鑫回忆,自己的父亲尤其热衷《亮剑》,反复看到甚至可以背出台词,她打趣说《亮剑》可能是父母辈的"还珠格格"。

    在汪铮看来,1989年前后的历史叙事变动,甚至影响到了外交。毛泽东时代,中国对于领土争议并没有那么在意,如中缅、中越的争议中,往往要显示出"大国让小国"的姿态。而1989年之后,执政党的合法性建立在了维护主权和领土、外交独立自主以及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之上,因而对涉及领土主权和国家形象的问题更加敏感和强硬,近年来更有一种"战狼外交"的情况,呈现出一种侵略性。

    "国家其实在国际上已经很强大了,不必展现出这么强的侵略性,应该从所谓的'爱国者教育'过渡到'世界公民教育',这才是大国的心态,也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汪铮说。

    2011年10月26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起义100周年期间,游客在博物馆观看中国同盟会的蜡像,孙中山于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图 :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历史成功学

    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的学生,几乎都做过对比"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作业。事实上,两者都有复杂的流派争议和各方博弈,以结果论进行简单的高下对比并不能洞悉历史事件的复杂。

    然而,在历史教材习题标准答案中,两者具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共性,而辛亥因彻底推翻了清治,而较戊戌变法"先进"。

    经历过毛泽东时期的阶级史观与1989年之后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中国历史教科书就是在这样的"大一统"史观与"历史成功学"上构建起来的。

    知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晚年曾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开篇中,指出中国历史教育的"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新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大一统"是指,习惯将汉族史看成正史,少数民族及周边地区历史被几笔代过,覆之以夏、商、周、秦、汉这样的朝代更迭,中国与世界史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明晰。而第二个怪圈是以线性时间试图总结历史规律,以"发展"作为历史的唯一索引,对复杂史料进行简单处理,对未来进行预言,带有"历史目的论"的色彩。

    文化批评学者王晓渔曾在《历史教科书与国家主义》一文中,对这两个怪圈进行过更详细的解释。他提到,"大一统"时代往往被视为盛世,而非大一统则被看作乱世,当"大一统"成为最高价值,个人尊严、民众权利等常常会变得无足轻重。以秦朝为例,虽有焚书坑儒,但因推动大一统而被视为"历史的进步"。

    而"历史成功学"的体现,则是将历史看作被"起义"或"变法"推动的。毛泽东时代因注重阶级斗争,在教科书中便强调"起义";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强调"变法"。之后,秦商鞅变法、汉武帝改革、宋王安石变法、明张居正变法,历朝历代的变法在教科书中渐渐增多。1989年之后,书中对变法的叙述也开始摘选------淡化了宋范仲淹限制权力的政治改革,凸显王安石偏集中权力的经济改革。

    然而,在54岁的上海历史教师秦明看来,这样线性历史叙事逻辑下,很难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挑战权威,最终很容易教出两种学生,一种是书呆子,另一种,秦明称之为时代功利主义------取悦老师取悦权威,功利地选择所学科目。

    如今回看,2003年的上海教科书改革,是秦明心目中一次可贵的尝试。

    2020年8月31日,山东一间学校的学生收到新的教科书。 摄:Costfoto/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另一种叙述历史的可能

    上世纪末,中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并在教材中构想即将面对的"全球化"。在"一纲多本"的局面下,人教社开始组织"新课标"教材的编辑,上海也开始组建教材编定的专家组,其中,历史课本由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的苏智良牵头。

    这套教科书整整酝酿8年,2003年完成,并在上海几所定点高中试行,2006年9月1日,在上海全市推行使用。其中的历史书,以文明史的方式,试图提供另一种叙事模式。

    据秦明回忆,当时的专家组及老师们有一个共识,即初中学生已接受过一轮完整的中外通史教育,因而希望高中教育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和视角看历史。新版的上海教科书,以讲述主题脉络的方式,使学生得以理解文明主题的变迁,并关联自身,得出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无论这些思考是否成熟,在秦明看来,都是锻炼思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时刻。

    他以"人权"的部分为例。文明史中谈到,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有关儿童、妇女的权利公约才逐渐出来,但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便提到了《人权宣言》,这期间,"人"的意涵、"权"的意涵在不同时代如何反反复复变动,如何丰富,这些都会启发学生联系自身思考,如今自己处于怎样的阶段------这些内容放在通史的线性叙述里就难以完成,只会在课本中单调地写著,"1979年,联合国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试行教科书期间,秦明的学生们有不少热衷做社会调查,有人发现自己的家谱记录是有选择的,硕士以上的才可以进入;有人学建筑史的时候,组成小组把外滩的建筑群依比例画了出来。"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好像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对这个社会的想像和创造,对世界有无限好奇,这不就是对社会的一个认可吗?"秦明说。

    他至今记得课堂上那些令他难以回答的提问:没有宪法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三权分立在战争年代权力会向行政偏移,和平年代又向立法偏移,这是否表示时代和人决定了三权分立的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何和后来发生的很多史实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柏林墙是墙,每个人心里也有一道无形的墙,只是不知道这堵墙在防什么......

    遗憾的是,这套教科书在推行伊始便引来了"弱化革命和战争"、"弱化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争论。仅一年后,就因"忽视意识形态"而夭折。

    尽管上海教科书改革匆匆落幕,同时间开始构思和编辑、于07年出版的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中,也使用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的专题分类方式,董霞所在的宁夏就是当时的试点省份之一。由于书中增加了古罗马法、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等过去没有的内容,董霞一度无法适应这样的讲述。

    当然,这两套专题叙述的历史教科书也远非完美,其中仍有不少"历史目的论"及意识形态输出,上海教科书的主编苏智良也曾表示,"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非常有政治倾向性的,我认为我编的历史教科书也是非常有政治倾向性的。"

    2019年,这套不完美的尝试也宣告终结,新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再度回归线性叙述的模式。

    关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个问题,董霞会在自己的第一堂课上,对学生说"历史会让你更聪明",在人生决定上可以参考历史。比如,她自己参考工业文明的历史,几年前在新开发区一咬牙买了房子,如今涨幅翻番。

    秦明则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成为有思考力、有同理心的人。"家国情怀、民族感情这些东西,实际上我觉得也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它不是贴上去的,是自然发生的。"

    文中艾鑫、梁静、杨琦、董霞、秦明均为化名。

    端传媒实习记者孙祎雯、殷木子、陈一朵、杜萌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1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若林正丈 - 戰後臺灣政治史: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日本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若林正丈, 在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研究領域的學術生涯代表作。

    若林正丈教授是日本近三、四十年來研究臺灣近現代史、戰後臺灣政治史最重要的學者。而本書正是若林教授在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研究領域的學術生涯代表作。本書以「中華民國的臺灣化」為線索,統攝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歷程,分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啟動(1945-1987)」與「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1987-2008)」兩部分進行論述。

    本書整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成果,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本書更在先行者的研究基礎上進而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軌跡,是一部飛得高、潛得深,能夠縱觀全局,並具有開闊視野的史家之作。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蕭阿勤、政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專文導讀

    作者简介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下载链接

  1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我们的青春,到不了台湾

    theinitium.com - 端传媒记者 李易安 陈莉雅 发自台北

    【编者按】在新冷战局势成形、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此刻,端传媒推出"新冷战下的两岸关系"系列专题,回顾两岸停火四十年来的重要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件。陆续刊出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十周年专题四对两岸恋人结婚、成家甚或离婚的故事,今日刊出"陆生十年"深度追踪报导,回顾这四十年来"和平的假期"中,两岸之间的接触、交流、冲突甚或两相冷对的旅程。


    2020 年除夕。 1 月 24 日,武汉封城隔天。刚回到苏北老家过年的杨刚,警觉地和家人商量,是否应该赶紧去上海搭机回台。今年刚满三十的杨刚,正要跨入在台大读博的第二个学期。在台湾的同学都建议他尽早返台;过年期间,家中难免人来人往,家人也害怕他万一感染了,就没法回去上学了。

    然而当时上海爆发了几例来自武汉的旅游感染者,杨刚想了想,觉得不如等大年初二从盐城直飞台北的班机──盐城离他家更近,不进上海也少点风险。再说,大年初一出远门也实在不太吉利。就这样,杨刚错过了返台的"大限"。1 月 26 日,台湾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发布"陆籍人士来台限制",要求陆生至 2 月 9 日之前暂缓入境。然而由于一连串的阴错阳差、加上国际疫情日渐严峻,陆生返台时程一延再延。

    无法回台、只能上网课(网路课程)的杨刚,开始在脸书上使用两种正好相反的方式来计算日子:一种是"离开台湾几天了",数字不断向上累加,直到"突破三位数"、"突破200"了,他人依然在大陆;另一种则是"回台计时",他半赌气、半期盼地为自己设下一个个返台的"期限",然后不断倒数──"下个月再不能回,我就不回了。"

    我对于(为了不能赴台读书而)起诉(政府)其实没有很大把握,因为他们目前已经如期回覆了,而且就两岸议题的情况而言,目前的讨论被限缩得很厉害。

    到了 8 月 19 日,陆生返台终于露出一线曙光: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在立法委员前往考察时透露,总统蔡英文已有特别指示,必须让陆生"准时回来上学"。8 月 21 日,已经不抱任何期望的杨刚,在脸书上写道:"不抱有过大的期待,才不会有太大的失望。这是这半年来自由民主人权教给我的。"
    但就在这半年之间,不只台湾迟迟不开放陆生回台,就在 4 月 19 日,中国大陆教育部网站发出通报,称"综合考虑当前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决定暂停2020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升学就读的试点工作",但已经在台湾就读且愿意继续升读的陆生,可以继续升读。
    此时,距离首代陆生蔡博艺来台就读、后续并出版《我在台湾,我正青春:第一届陆生来台求学记事》的时光,恰好十年。2011 年,被称为台湾的"陆生元年",2020 年,却已经有不少人私下戏称,今年或可能是两岸的"陆生末年"。
    有些陆生,并未选择消极等待,例如正在准备申请赴台就学的陈新。陈新决定,为了去台湾读书,她要向政府提出"上诉"。

    "当天看到消息时,很震惊也很疑惑──消息最初只是一个官员针对记者采访时的回应,但那是合法的决策吗?" 陈新如此说道。隔日,陈新决定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要求教育部详细说明此政策的信息内容,确定此"口头消息"是否具有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依照此法获取政府信息,包含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大陆的社运人士不时会透过申请信息公开的手段,侧面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说明颁布各种禁令的原因。在中国大陆缺乏直接维权手段的环境里,这是一种辗转迂回的手段,但许多社运人士都惯用。

    陈新说,她多年前曾看过一名女大生申请信息公开,当时的案由是高校教材内含错误的同性恋资讯。最后该案进入诉讼阶段,获得了许多民众的关注,因此她希望在陆生事件上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陈新向教育部申请的信息共有四项:(一)教育部所做出"暂停 2020 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赴台升读"这一决定的依据;(二)教育部重新开放大陆地区毕业生赴台就学的时间;(三)教育部《暂停 2020 陆生赴台就读试点工作》通知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全文及发文号;(四)"暂停 2020 赴台就读"与"维护陆生返台就读正当权益"之间的关联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若无法当场回覆申请,必须在收到申请之日的 20 个工作日内答覆──也就是 5 月 11 日。若行政机关需要延长答覆,也必须告知申请人。

    5 月 11 日当天,陈新收到了第一份来自中国教育部的公文,上头写道,"本机关将延期至 2020 年 6 月 8 日以前做出答覆。"

    6 月 2 日,陈新再次收到了中国教育部的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你申请的第一、三项内容涉及国家机密,不予公开。你申请的第二、四项内容属于谘询类问题,没有指向明确的教育部政府信息,请参考教育部港澳台办负责人于 4 月 7 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所作的回应。"

    换言之,中国教育部认为此一对陆生赴台的决定与规范性文件皆属"国家机密",其余问题则不打算回覆。

    按照惯例,陈新若对教育部的回应不满意,还可继续提出上诉、进入一审,不过过往案例大多以失败收场。她看着回应的公文,沮丧地说:"我对于起诉其实没有很大把握,因为他们目前已经如期回覆了,而且就两岸议题的情况而言,目前的讨论被限缩得很厉害。"

    2020年6月1日北京,中国东方航空飞机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摄:Zhang Yun/China News Service via Getty Images

    "陆生元年"到"陆生末年"

    就"促进和平交流"这个目标而言,陆生来台其实并没有达到效果,有时甚至造成了反效果:不少陆生来台之后坦言"有点失望",或者因为在台受排挤的经历,而从"对台湾有好感"变成"小粉红"

    时间再往回倒转十年,同样是 8 月 19 日,2010 年,台湾立法院针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专科学校法》进行修法,正式奠定了陆生来台的基础和法源;日后人们提及此次修法,经常将这三部法律统称为"陆生三法"。

    隔年 1 月 6 日,台湾教育部依据"陆生三法"的框架,进一步制定了《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正式开启"陆生来台元年"。在当年两岸的热络气氛之中,和"陆生来台"同时期上路的,还有促进经贸交流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以及改善陆籍配偶待遇的各种法令。

    当时不少人认为,"ECFA 元年"、"陆生元年"是两岸交流的崭新开端,也是两岸迈向和平的起点。

    然而回顾这十个年头,我们却不难发现:就政策成果来说,在所有促进两岸交流的政策里,开放陆生来台,或许就是最出人意料的一个。

    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为例,自由贸易协定在国际间本就极具争议,牵涉利益亦十分庞杂,早在谈判初期就满城风雨,后来又引发了"三一八学运"、间接导致国民党失去政权,会弄成今日只剩"早收清单"、尴尬鸡肋的状态,可以说是毫不令人意外;而两岸婚姻,则像是"平民间的和亲政策",用字面上的含义实践"两岸一家亲"、以更切身的亲缘拉起两岸纽带,也更容易因为"人道考量"而通融松绑。

    至于陆生来台政策,就没这么理所当然。

    任职于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学者汪宏伦,在接受端传媒专访时指出,就"促进和平交流"这个目标而言,陆生来台其实并没有达到效果,有时甚至造成了反效果:不少陆生来台之后坦言"有点失望",或者因为在台受排挤的经历,而从"对台湾有好感"变成"小粉红",甚至因为健保问题而激发了台湾人的排外情绪。

    此外,中国教育部更在今年 4 月 9 日宣布,由于疫情与两岸关系不佳,将会暂停大陆学生赴台升学就读的"试点工作"。这一试就试了十年的"试点工作"未来能否重启,眼下没有人能知道;一些陆生则戏称,怎么样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末代陆生"。站在今日回看,当初立意良善的陆生政策、看似无害的年轻学子,究竟是何处惹了尘埃,招来如此出人意料的结果呢?

    2020年2月,国立台湾大学的校园内。摄:陈焯煇/端传媒

    陆生来台: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缩影

    虽然外界一般将"陆生元年"定为 2011 年,但事实上,早在马英九上任的 2008 年,台湾就已正式开放大陆"研修生"来台。

    所谓的"研修生",通俗点说,就是所谓的"交换生",然而在台湾官方的定义里,"交换生"这个类别专指"国际交换生",因此对于法理上不算"外国人"的大陆学生,便改以"短期研修生"称呼之,但实务上和"国际交换生"几乎没有不同。

    在陆委会的官方说帖中,台湾政府之所以开放陆生来台,是为了增进两岸青年学生彼此了解、推动两岸关系的长期和平与稳定。但外界普遍认为,开放陆生来台更重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解决台湾高等教育生源不足、大学倒闭的危机。关于这点,我们也可以从学位生的申请限制略窥一二。

    陆生开放初期,台湾的《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就规定,大陆学生申请台湾大专院校,只有研究生才能申请公立学校,而大学部学生则只能申请私立学校──这种限制,主要就是为了将大陆学生引导至招生状况较差、更需要生源的私校或硕博士班。

    其中,"研修生"由于没有学历采认和人数上的限制,在台停留时间又通常只有一个学期,对台湾社会影响较小,却又能为学校带来大量生源,一直是相对受欢迎的群体。根据陆委会统计,从 2011 至 2019 学年度,一共曾有 204,959 名研修生在台就读,足足是学位生的 11 倍。

    来自江苏的张锡锡,就曾是这 20 多万名研修生的其中一员。

    2012 年在义守大学当"研修生"的张锡锡对端传媒坦言,当初之所以赴台,"只是刚好志愿分发到的,并没有非来台湾不可。"然而台湾南部人的热情,却勾留了她。"我常常被邀请到人家里作客,也交了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台湾南部人的热情。"张锡锡回忆道。

    回到大陆之后,张锡锡进入财新网当实习记者,开始接触到比较批判性的视角。"后来我待的团队被裁,但我又不想加入新的团队,于是就有点犹豫该不该继续待下去。"此时她想起自己大三时,曾经认识一个在南京大学交换的台湾学生,当时那位学生给了她一位台湾教授编撰的讲义,让她觉得受益良多。"我其实挺怀念在台湾当交换生的生活,刚好又听到那年的赴台招生即将截止,于是就赶忙准备了材料,申请了那位教授任教的研究所。"

    在台湾三年的硕士生涯结束后,张锡锡又前往美国纽约州一所大学继续读博,现在的室友也是台湾人。"我感觉自己更像台湾人,和大陆人相处反而不太习惯,觉得大陆人太直接、没礼貌。"疫情期间,大陆朋友也怎么没关心她,反而是台湾学生会给了她不少帮助,让她觉得台湾人更温馨,"万一在美国博士班毕业后找不到教职,我还是想到台湾生活。"

    除了像张锡锡这样拥有第一手经验(不论旅游、或当交换生),因而对台湾有好感的陆生之外,还有不少人之所以赴台读书,是出于脑海里美好、却未必真实的台湾印象。

    "大陆研究生会选择来台湾读书,理由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喜欢台湾流行文化、对台湾拥有正面的想像,另一种则是想念文科的人,认为台湾文化气氛更好、学风更加开放。像性别研究这样的领域,在中文世界里你别无选择,只能来台湾。"从硕士一路念到博士、至今在台湾已待满八年的黄颖,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如此说道。

    黄颖自己就属于第二种人。

    原本读国际关系的她,2012 年在大陆某所顶尖大学毕业之后,想过当一名演员、又想转读文化研究,然而"大陆学校学风还是保守一些,不太收跨学科的学生,我申请过文化研究专业的研究所,最后未被录取。"

    当时他朋友搭上了陆生的首班车,正在东海大学读社会所,不时向她推荐,于是她也申请了台湾一所名声不错的大学硕士班,正好就是她想学的文化研究领域。

    "很多陆生会说自己来台湾之后有很多转变,我自己倒是没这个感觉。早在赴台之前,我一直就是一个很『政治化』的人,头脑里架构了一个左翼的思想框架,但里头其实是空的,所以也才想来台湾充实这个框架里的内容。"

    自己也是第一届来台陆生的洪梅,则认为早期和近期的陆生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最初几届来台的陆生,那不只是菁英了,而是『比菁英更菁英』──许多学生不只上得了 985、211 的分数线,甚至不少都是海归,在西方国家受过教育了才来台湾。尤其是想念政治、社会、历史科系的陆生,大部分都是很有抱负、很有勇气,或是不认同大陆体制的人。"

    洪梅来台之前,也在大陆某个报社当记者;之所以来台,是因为工作之后觉得自己对政治不够了解,加上台湾当时又普遍被认为是"华人社会的民主灯塔",而她有意申请的台湾研究所,所长又积极对她力邀,甚至还承诺会给予"台商提供的奖学金"。

    "后来我并没有拿到那笔奖学金。有人说那笔钱被他贪污掉了,但因为他的政商关系通达,这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奖学金落空的事件,除了让洪梅看到两岸间的学术买办,如何可能利用陆生来台而寻租获益之外,也让她有些心灰意冷,因而决定修改论文方向、不谈时政,开始埋头研究古代的政治思想史。

    "但我至今依然觉得,去台湾念书还是很有收获。"在台期间,洪梅开始对台湾的永续农业、社区营造、生活美学产生了兴趣,对人事物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大陆青年在思考时,太习惯从国家民族的层面出发,但台湾人比较会从实际生活层面的感知出发。"

    2014年3月30日,抗议者在台北集会,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摄:Lam Yik Fei/Getty Images

    两岸势力跷跷板位移:赴台留学渐失吸引力?

    然而这种"台湾在公民社会、精神文化上蓬勃发展"的潜台词,其实正是台湾在经济发展上不再优越的事实。

    "刚到台北时,台北物价比大陆还贵,后来每年回去都发现大陆物价飞涨,最后变成大陆的物价比台湾高,感觉起来台湾就好像没这么厉害了。"或许是怕记者误会,张锡锡连忙补充,"但文化还是很棒啦!"

    然而张锡锡的贴心补充,并不能掩盖以下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经济量体、或是文化话语权,近年来两岸均势的跷跷板的确已有位移,和陆生刚开放的 2011 年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少接受端传媒访谈的陆生都认为,台湾在整体实力上的式微,确实会影响陆生来台意愿──关于这点,曾于 2012 年至 2014 年在台念硕士的雷芳芳,就用一句话做了很好的总结。

    "去过台湾之后,我最直接的一个冲击就是: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但我为什么要去台湾?"

    学新闻专业的雷芳芳认为,她在台湾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回到大陆之后其实不太有用,"而且台湾的媒体普遍素质很低。"回大陆找工作时,她在履历写上了自己在台湾就读的大学,但其实多数陆企根本没听过那所学校,所以后来她干脆只写上海交大的本科学历。"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会想来台湾交换就好,而不是念学位。"

    不过这些说法,是否代表赴台留学对于陆生来说,真的已经失去吸引力了呢?从数据来看,实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根据台湾陆委会的统计,大陆学位生在台的注册人数,自从于 2015 年攀上巅峰之后,便一路减少至今;到了蔡英文上台隔年的 2017 年,学位生注册人数和 2015 年相比,更是锐减了将近三分之一。若从研修生的人数来看,来台人数高峰同样也落在 2015 年──正好就是 2014 年台湾"三一八学运"学运落幕之后、 2016 年蔡英文上台前夕。

    图:端传媒设计组

    然而如果再细看台湾陆生联招会的统计,我们却可以发现,陆生赴台的报名人数虽然的确于 2016 年开始下滑,但也已经在 2019 年恢复到蔡英文上台前的水准;真正造成陆生实际注册人数下滑的原因,其实是学士班的招生名额在蔡英文上台之后遭大幅缩减──2016 年,陆生学士班的招生名额还有 2,136 人,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只剩下 800 人。

    虽然陆生来台名额名义上由两岸共同协商,但主控权实际上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因此近年陆生来台之所以人数减少,未必是陆生来台意愿下降的结果,而更可能是中方限缩名额所致。外界一般也认为,中方之所以要在蔡英文上台之后减少陆生配额,就是想利用陆生政策、以及台湾私校对陆生的渴求,对蔡政府进行施压。

    不过,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研究员汪宏伦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指出,2014 年的"三一八学运"依然是影响陆生对台观感的重要转捩点。

    图:端传媒设计组

    "当时在台的陆生,几乎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那不只是一场街头运动,也是一场校园运动,导致陆生无法不被迫涉入这场运动。此外,2015 年的周子瑜事件也让陆生强烈体认到,中国符码在台其实非常不受欢迎。"

    循此,台湾人对中国大陆、对陆生的态度,究竟对于陆生群体造成了哪些影响呢?汪宏伦在〈"RIP,426":解析"大陆地区旅台学位生"的国族经验〉这份研究中,便针对"在台经验"对陆生造成的影响,大致分辨出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变得更加支持中共体制、更加反对台独的"类型A";第二种则是没这么极端的"类型B",他们对中国体制的批判只有稍微减弱,但反台独的立场却变得更加坚定,不过基本上还是向往自由民主;第三种变化则是"类型C",这种陆生对中共体制的不满有增无减,对台独诉求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则大幅增加。

    "早期来台的学生,对于台湾年轻人的主流国家认同并不理解,因而常常会有『文化冲击』,发现自己在大陆对台湾的认识是有误差的。然而这些陆生在台湾感受到的敌意,也会让不少人开始转向支持中共,认为自己的『中国民族主义』,是在来台之后才被激发出来的。"

    汪宏伦近期也观察到,如果把 2014 年当作分水岭,之后来台的陆生因为来台之前已经听过学长姐的描述、有了心理准备,受到的冲击就不会这么大,从而形成了某种"自我筛选"的机制,使得还愿意来台的陆生,可能就是真的对社运、公民组织有兴趣的人。汪宏伦认为,这样的陆生不会太过在意国族议题,而类型C的陆生比例,也很有可能会愈来愈高。

    "很显然,类型C的学生,是中国政府所不乐见的。尤其 2016 年蔡英文上台之后,北京也在对台方针上做了不少调整,一方面把陆生当作"筹码",一方面也担心陆生在台湾受绿营洗脑,甚至听说台办近年也会主动游说、劝退想去台湾的学生,这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是前所未见的。"

    2020年4月17日,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一名身穿防护衣的工作人员喷洒消毒剂,以预防2019冠状病毒。摄:Lin Yen Ting/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夹缝中求学?自觉成为"筹码"、"工具"的陆生

    汪宏伦指出,如果开放陆生来台的目标是"解决台湾私校招生不足的问题",那么陆生政策的确有一定成效──关于这点,光从中国政府暂缓陆生来台工作之后,私校哀鸿遍野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带有目的性的政策论述,其实恰好也是不少陆生感到不满的原因之一:在台湾,他们被当作解决生源不足、高教崩解问题的工具;在中国大陆,他们却又被狭持成为政府用来对台让利、施压的筹码,可以说停就停。

    从官方逻辑思考,由于大陆在台没有直接设立的机构,陆生来台后难以管控,国台办若想影响陆生,也得要等他们放假回到大陆才行。在这种戒慎的态度之下,陆方一直都用"试点工作"这个概念来管理陆生政策,也的确反映出了中方想要保有更多弹性,从而和台湾方面不断透过立法来"明文化"、"常态化"陆生政策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身为首届赴台陆生、现在就读台大政治所的余泽霖,则在 2016 年陆生爆发健保争议时如此写道──"陆生变成了一个没有主体性的纸牌人,从来只能被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的单方面代言或挞伐,也从未有相关立法机构邀请陆生,表达对健保问题的看法。"

    现在回看,陆生这种"没有主体性",必须谨慎发声、甚至不能发声的状态,或许也就是陆生经常被"工具化"、"筹码化"的另一种写照──很少有人把陆生单纯当作"学生"看。

    在台期间曾经历过"三一八学运"的洪梅也认为,陆生的处境很特殊,一方面不希望自己被忽略、被标签化,因而有些事情不能不说,但一方面又得小心翼翼地说,深怕得罪各方,必须在两边设下的框框中谨慎生存。

    对于陆生的这种尴尬处境,中研院学者汪宏伦认为,台湾模糊的"国家定位"就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由于台湾的国家定位不明,因此只要扯上中国大陆,注定就会出现许多争议,因为在现有的宪政体制中,大陆既不是『国内』、也不是『国外』,然而当代的民族国家框架,却又要求我们将"国民"与"非国民"明确地切分开来。也因为如此,许多根据国籍界线所制订的福利政策,一旦牵涉陆生,就注定会出现问题。"

    汪宏伦进一步指出,由于台湾是民主政体,马政府当年在推动两岸交流时,依然必须顾虑到在野党的批评或反弹,也因此才会制订出一些奇怪的但书和例外,比如所谓的"三限六不"政策(即限制采认高等学校学历、限制来台中国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不涉及加分优待、不影响国内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不得报考公职及专技考试)。

    在这个背景之下,原本立意良善的陆生政策,于是被推向两面不讨好的处境,也让陆生非常不满,甚至对台湾的民主体制多有批评,认为台湾人嘴上挂着自由、民主和人权,一碰到大陆却又有双重标准。

    然而要回答"陆生政策为何无法促进两岸和平交流"这个问题,也不能不讨论陆生政策对台湾社会造成的效应。汪宏伦认为,这些效应,主要就呈现在"划界政治"这个面向上──开放陆生来台,让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他者"的参照对象,从而能清楚看到自己和大陆人的差异、进行划界,而陆生在校内,也容易被部分台湾人当作"泄愤"、"报复"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划界政治,大多数时候都是幽微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不见得有剑拔驽张的场面,因而不易察觉,却又至为关键。

    黄颖回忆道,有次她的港籍伴侣为了续居留证、得去医院做个体检,于是她脱口便问了伴侣"要不要先抽根烟、喝杯咖啡,等下大便才大得出来?"结果伴侣瞪大著眼告诉她,"我们港澳生体检不用大便的啊,原来你们陆生要?"

    于是黄颖也才知道,陆生和港澳生不只身份不同,就连体检内容也不同。对记者讲起这些时,黄颖自己都忍不住感到莞尔,但她在台湾切身感受到的疏离与排挤,确实就是由这些琐碎经历所拼凑出来的。

    目前在台湾就读政治专业、同样因为疫情而无法回台的林恒锋,则对端传媒打了个比方:陆生试图融入台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献祭自己"的过程──你必须献祭出自己过往所接受的教育和价值观,去痛斥一个你曾经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国家,以此尝试融入台湾的社会,希望对方接纳你。

    "其实台湾很像那种最糟糕的前任──越喜欢就越需要远离,但越远离却又越喜欢。虽然离开了、有距离了,但重新审视的时候,随便一个小事情还是能让你非常怀念。"林恒锋如此说道。

    尊重受访者意愿,除了汪宏伦外,本文受访者姓名皆为化名。

  1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许章润:就女子羈獄 致暴政書

    背景:曾声援许章润的出版人耿潇男夫妇涉“非法经营罪”被刑拘

    CDT编辑配图:耿潇男与许章润

    歲在庚子,七月流火,適為人間清秋,不料戾氣瀰漫,捕快墮突街閭。大災甫息,瘟疫依舊,全球討伐聲激,周邊戰事一觸即發,而民生迫在目前,本該予民休息,進而反省罪己,以圖祥和。不意當軸反其道行,一意挑動不滿,專心製造敵人。就在昨日,警方抓捕著名文化出版人耿瀟男女士,夫婦二人同遭羈獄,頓時舉世譁然,將緊繃輿情往前再推一步,讓本就不堪之中國政情雪上加霜,而令萬千良善國民齒冷心寒。

    多年以來,除開藝術評論與文化出版,瀟男女士秉持公共心腸,投入公共事务,無私無偏。每為身役公益而受难罹禍人士,不論親疏,勇敢发声,无惧无畏。奔走公義,抱薪牽馬,不惜代價,不計成敗,有情有義。而文筆激越爛漫,心意清澈如雲,品性豪邁嘹亮,脾氣嫉惡如仇,集美麗、才情和正義於一身,正如友人所言,身為美女,可稱先生,正為我華夏十二月黨之大丈夫也。

    尤當在下蒙冤羈獄之際,瀟男女士仗義直聲,以筆呼號,因傳播真相而惹惱有司,這才埋下今日牢獄之災的禍根。浩瀚中華,危難當口,總有俠女捨身取義,令須眉汗顏。她們本是弱軀,奈何因信行義,以一己之力抵抗強權。 她們不想充當英雄,但願閨中吟詠,卻因一腔血湧,遂成以死明志的真正豪傑。瀟男,不管你們如何污名,她是這個至暗時刻,義無反顧奔赴在崎嶇自由之路上的殉道者,她是至剛至烈反抗極權暴政的受難人,她是浩瀚凜然、追求民主的偉大公民! 別作惡,放下屠刀,釋放瀟男,還瀟男自由,還瀟男夫婦自由,還這個世界以公道!

    天地不仁,長歌當哭,上天吾王,你睜眼看看這人間⋯⋯

    瀟男有罪,吾人同罪,莫欺負女子,坐牢殺頭,請自章潤始。

    許章潤

    庚子七月二十三,耶誕2020年9月10日

  1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诗歌】草叶集:沃尔特·惠特曼诗全集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草叶集:沃尔特·惠特曼诗全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此译本由译者邹仲之根据英国华兹华斯诗文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沃尔特·惠特曼诗全集》译出,在“临终版”草叶集的基础上还增添了十余首作者去世后附编的《老年的回声》,以及数十首之前未收入诗集的作品。因此,这部新版的《草叶集》可谓迄今为止国内收录最完整、最全面的惠特曼诗集。另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楚图南和李野光先生合译的《草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以及赵萝蕤先生译的《草叶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既保留借鉴了前辈的成果,又在前人的高度上以一种粗粝平易的语风重新诠释了惠特曼这位平民诗人,并获得了翻译界前辈屠岸先生的肯定。


    下载链接

  1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纪录片】Wikileaks - USA against Julian Assange

    犯罪或革命?朱利安·阿桑奇的兴衰——从一个著名的公关人员到一个被斥为间谍和强奸犯的怪人。阿桑奇的未婚妻也首次在德国电视上发言。

    interview on German public broadcaster ARD in this 60min documentary (German segments have English subtitles) .


    观看地址

  2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香港抗争纪录片】Burn With Us

    香港的反政府抗议活动持续了6个月后,学生们开始加固市内多所主要大学,并占领附近的重要道路。这导致了抗议活动中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围攻理大。

    我们感谢大家的反馈和讨论。我们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很多人感受非常热烈的话题,希望你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如此,这里是一个观赏空间,就像你在影院看电影一样。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不在影院使用手机,我们已经停用了这个视频的评论。我们鼓励大家讨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值得我们去讨论和研究。

    有一点我们希望香港的朋友们能够理解。我们的名字 "蟑螂工作室",已经存在了五年多。它与香港,香港人,或者除了我们团队以外的任何群体都没有关系。如果你对我们如何决定这个名字或我们作为一个工作室的愿景感兴趣,请随时查看我们网站上的 "关于 "页面,在下面的链接。

    letterboxd: https://letterboxd.com/film/burn-with-us

    iMDb: https://www.imdb.com/title/tt12125148/?ref_=nv_sr_srsg_0

    Cockroach Studios: https://cockroachstudios.org


    观看地址:https://vimeo.com/405957152

  2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悼 David Graeber:知识的行动,及行动的知识——和你抗争,我很愉快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09-opinion-david-graeber-in-memory/

    开学第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我们挚爱的人类学家和无政府主义伙伴 David Graeber 走了,终年59岁。这样的年纪,以思想家来说,死得有点太早;以行动者来说,死得有点晚。尽管我未有机会和 Graeber 碰面,但对我这样一名人类学学生和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行动者来说, Graeber 的理论与实践一直是重要且罕见的思想及行动资源。不论 Graeber 走得是早还是晚——都是可惜和难过。

    本著“We Are The 99%”(占领华尔街口号,Graeber也参与了这口号的创作之中)的精神,重新“占领一切”,其实是一种最直接的行动,去夺回本来属于99%的社会,然后另立秩序。

    我是一名受无政府主义感召的NGO组织者、人类学毕业生及运动者。在香港占中运动爆发的时候,我和同学无法不或多或少地、既模糊又宏观地想:到底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怎样帮助我们去理解运动?在占中三子多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情况下,在香港NGO界及社运力量被压抑、消耗而渴望爆发的那个当下,怎样使得“占领”这种运动模式发挥它最大的潜力,而不只是一次动员力的展演?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无政府主义味道浓厚的论述,可否为香港带来什么启示?而人类学,是否能提供什么答案?

    顺著这些思路,我们很快找到了 David Graeber 的思想,那是2014年,从接触时间来说,不算走在“潮流”尖端,但自此他对我的影响很直接。因为 Graeber 刚好踩在运动和人类学两条线上,并跟我们一样,希望在知识的行动及行动的知识中,改变我们觉得具压迫性的文化、社会、国家及经济结构。只是, Graeber 对我来说更具备另一层意义——他是无政府主义革命路上的小伙伴。

    人类学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互相契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首先,是因为人类学的学院氛围一直都有一种开放性:既然人类学在面对复活岛石像、亚马逊猎头族、萨比亚部落的口爆成人礼等“千奇百怪”的文化行为时,都可以深刻共情并冷静理解,那么被当今普遍的社会大众认为是不可思议、甚至是疯狂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在人类学所遇到的其他研究面前,可说是小巫见大巫。

    第二,人类学中大量的考古学资源和对部落文明的研究都指出,以“现代国家”为单位的世界秩序并非古今如此,而在现代国家遍布全球的当下,还是有许多不服从于国家和资本主义秩序的社会及文化秩序存在。在人们大量研读这些案例的时候,无法不一次次地敲问资本主义、国家主义、以至于现代性的正当性及必然性,这都使得人类学多多少少有一种原始无政府主义(primitive anarchism)的气氛。

    但与此同时,人类学却并没有指出任何的“道路”去抵达另一种社会秩序。我们对原始文化似乎只能是崇敬、“怀旧”,但却无法从中读出任何的指引。于是问题变成,对被资本主义与国家主义印刻的“现代”人来说,这些社会及文化可以有什么参考价值?如何参考?参考的基准在哪里?

    当“诉求”不过是继续承认著国家及资本主义的霸权以及暴力、当“诉求”的过程必然地会产生出某种身分政治并排除了某些人的参与时,更直接的作法就是“不再诉求”。

    一个在“无政府主义”运动中模糊地寻找答案的人类学学生,譬如我,当年是抱著这些基础去接触 Graeber 的思想——从《为什么上街头:新公民运动的历史、危机和进程》开始。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横向民主组织攻略,它没有直接回应我那些纠缠在一起的人类学思想与运动发想,而是提供了一堆实际的弹药:“行动!不只是追求民主!也要民主地行动起来!”、“民主的内核不是投票!”、“民主是一种基于平等的信念,允许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并且去集体决定事务”。Graeber 以运动参与者的角度,分享了行动中取得共识的操作原则,以及如何在资本主义及国家霸权中,创造一个“平行时空”般的公共空间,建立起平等的自治生活。

    这本书至少解答了我和朋友心中的第一条问题:占领不只是“公民不服从”或坐在那里等警察来抓,“占领”就如同“拒绝工作”(但这并不等于罢工,罢工经常性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或工资,抵抗工作是为了完全取消工作为主导的关系)、直接民主及推动共识过程等,均为不同程度的“直接行动”;重点不在于公民不服从或抗议,而是“不理会国家”,使得国家自行失效。

    如此,我们反过来读懂了加州的占领行动,读懂了为何会有“Demand Nothing, Occupy Everything”(不再诉求,占领一切)这句口号。因为当“诉求”不过是继续承认著国家及资本主义的霸权以及暴力、当“诉求”的过程必然地会产生出某种身分政治并排除了某些人的参与时,更直接的作法就是“不再诉求”;而人们首先被占领了,几乎被国家及资本主义占领了一切,使得资本有系统地流向1%的人口,而那无权无势的99%必须意识到自己是被压迫的大众。本著“We Are The 99%”(占领华尔街口号,Graeber也参与了这口号的创作之中)的精神,重新“占领一切”,其实是一种最直接的行动,去夺回本来属于99%的社会,然后另立秩序。

    2014年11月12日,香港雨伞运动,金钟占领区的市民在帐篷里吃晚餐。 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但接下来,或许你也可想而知:带著这种对占领、直接行动、群众大会、共识机制等渴望,参与到2014年的占中运动中的我们,到最后感到了多少困惑和失望:我们该如何面对非以群众大会所产生的金钟大台?该如何面对不愿意乖乖坐著等被抓的蒙面行动者,在用行动打破了“占领=公民不服从”框架后,被谩骂是“鬼”(有意把事情搞砸的人)、是乱冲?该如何回应之后的“捉鬼潮”及“捉左胶潮”(后来演变成所谓的左胶vs本土勇武派的纷争)?然后,在群众撕裂中,我们这群既是“左”,也鼓励直接行动的人,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如何“占领一切”?

    但这些不是 Graeber 那个脉络下可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只能盲目地摸著石头过河,盲目地“干下去”。

    2014年的占中运动以后,我与许多运动的朋友一样,有不同程度的社运创伤。于此同时,我也开始怀疑 Graeber、怀疑99%的精神,也怀疑占领的实践是否过分温和。占领与黑人暴动中的打砸抢(looting)可否结合起来,成为一条更武装的运动道路(这种想法其实是我对当时“捉鬼潮”的反扑)?有很多个夜晚,我都觉得我在和心里的 Graeber 吵架。那本《为什么上街头:新公民运动的历史、危机和进程》,最终被我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作为无政府主义者:读《债的历史》、《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如果说,Graeber 这种对债务神话的拆解,仍来自于是人类学火药库里各种债的文化概念,使他能去敲问当今的债的文化的正当性,那么《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就是他更明确、直接地整理出人类学的基进性和改革社会的潜力。

    之后有几年,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 David Graeber 的书。我是到了2016年才有机会静下心来看他的《债的历史》与《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看毕,一方面意识到自己之前臆想 Graeber 可以如同神召问米般去回应自己的求问,是一种不负责任及去脉络化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却也觉得有某些关于人类学与运动结合的问题,被 Graeber 解开了。

    毕竟 Graeber 的专长就是价值理论及人类学,《债的历史》以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把过去数百年间资本主义形成的一些经济学理论,放置在更久远的历史脉络中去理解,尝试论证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些社会组织或交换模式的合法性或启发性。

    《债的历史》开宗明义就说要破除经济学家塑造的神话,也要破除“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概念。这个神话是这样说的:“从前,原始人以物易物,后来为了方便交易,发明了货币,继而发展出银行和信用⋯⋯然后开始有‘债’的概念——我们变成了现代人。”

    Graeber 有不同意见,他说:早在货币出现前,人类就已经有债的概念;而信用的本质就是“债”。他指出所谓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一种被资本主义塑造出来的文化概念,去维稳当今的经济制度;同时这是一套双重标准:当我们要求个人及小国立刻还债的同时,世界上有一些“债”(譬如美国的公债)是从来不需要还的。一方面向他人借贷(发公债),另一方面生产欠债文化,像底层问债却不向上讨伐,导致了众多社会问题及战争。

    如果说,Graeber 这种对债务神话的拆解,仍来自于人类学火药库里各种债的文化概念,使他能去敲问当今的债的文化的正当性,那么《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就是他更明确、直接地整理出人类学的基进性和改革社会的潜力。

    这是《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的问题意识:若我们想实现一个由人民自治的世界,我们需要怎样的社会理论呢?他就此提出,“无政府主义”就是那个“社会理论”。简而言之,他把人类学和无政府主义连结起来,并认为这种理论/学术/实践,正是实现人民自治的社会运动(譬如反全球化运动)的关键。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是 Graeber 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最为肉麻的一次告白。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是 Graeber 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最为肉麻的一次告白。在书的第一章,他就以克鲁泡特金(俄国无政府主义思想者)的主张打响头炮,勾勒他对“无政府主义”的看法:“这个社会的和谐,并不是靠法律或者服从于某一权威来维持,而是各个团体、区域和专业通过自由协议来进行。生产和消费也相应自由形成,以满足文明个体无限的、相异的需求和热诚。”Graeber 接著澄清,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一些分别在于,前者是倾向于一个关于革命策略的理论性或分析性的论述,后者则倾向于一个关于革命实践道德伦理的论述。也就是说,无政府主义者最关注的是实践的形式,认为目的和方法必须呼应。

    那 Graeber 所认为的无政府主义需要的人类学,又是怎样一种人类学呢?他认为,人类学对人类的可能性(human possibilities)的关怀,一开始就和无政府主义相当接近,因此人类学更容易储存无政府主义所需要的理论资源。他透过把人类学名著(譬如 Radcliffe-Brown 和 Mauss 的书)中对某些群体的“无政府主义”实践的诸多记述抽取出来,以佐证以上的看法,即无政府主义与人类学在历史中经常相遇,只不过是以“没有自觉”的、“碎片”的(而非专门的系谱)形式存在而已。

    在此基础上,既然人类学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军火库,记录了一堆“另一种社会实践”,那么,当今的运动者要怎么样参考?参考的基准在哪里?就如同我们这群香港的人类学学生,已经选择了当时觉得比较“相近”的美国占领运动作为参考,结果在面对运动时,还是遭遇瓶颈。那是因为我们参考得不对吗?我们参考的发想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我们可以用更实际和具体的语言去形容我们的瓶颈——“没有做好组织和舆论工作”,甚至是更直接的自我批评:“我们就是一群不够贴地气的象牙塔左胶”。但说白了,如果说我们意识到人类学的我们与“大众”的距离,这种距离除了可以用实际和具体的语言去超克以外,我们可否首先理解那个“距离”是怎样被造成的?用 Graeber 的话来说,在那无权无势的99%之中,也存在著1%(我们这些“象牙塔左胶”)和98%(大众)之间的围墙,那么这个围墙,是长成什么样?

    2011年11月15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声援占领华尔街运动。 摄:Max Whittaker/Getty Images

    让那名为“现代”的围墙现身吧!(然后炸毁它)

    现代与原始的截然二分的想法是来自于,人们以为“现代性”使得社会出现一个清晰的断层,使得现代性出现前后,世界有了根本性的断裂。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呢?

    用 Graeber 的话来说,那98%认为“另一种社会是不可能的”、“无政府主义是象牙塔”、“只有本土主义是出路”(却也开路给本土主义的国家主义)等,很可能是中了“现代性”的毒。第一,受现代性的影响,只愿意肯定“国家”或“民族国家”是唯一成立(legitimate)的社会单位,无视例如巴黎公社、西班牙内战中的具规模的无政府主义实践、并贬低所有原住民抗争和有色人种抗争为“不文明”,以至于合理化白人至上主义、美国对原住民的掠夺、帝国主义对于第三世界的侵略。第二个后果则是和第一个相连的,就是那98%把部落看成是“原始的”,与现代社会“断裂”的,因此否定了现代社会向这些原始的“无政府主义”部落学习的可能。

    Graeber 针对了第二点中“原始”这个概念进行了 Derrida (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式的解构。他认为,现代与原始的截然二分的想法是来自于,人们以为“现代性”使得社会出现一个清晰的断层,使得现代性出现前后,世界有了根本性的断裂。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我们以为现代性是继两个“革命”而生的──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什么是“以为”呢?因为能称之为“革命”的东西,总会让人觉得是清晰的范式转换,可是,现实中的“革命”,却并非如此清晰,范式之转换,往往也要很多年的时间。

    同样以现代性为例好了:法国共和政府之建立并没有使得英国突然也变成共和政府,工业革命所发生的背景恰恰是中世纪味十足的英国宪法,也就是说,尽管在现代性核心的英国,我们想像的现代性模样(譬如自由放任经济学配上共和政府),也非一步到位的。现代性有带来原始/现代的断裂吗?有使得我们变成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物吗?当 Graber 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漫长的、永远都未完成的(特别是当我们幻想中的所谓的完成是那么的“平整”的时候)、渐进的过程时,他带出了一个非常具冲击性的结论:我们从没有现代过——我们和 Piaroa 和 Tiv 这些部落没有根本的差异。

    Graeber 这种对现代性的批评,是非常有人类学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因为人类学101会告诉你,历史并不是进步的,文化并不是进化的,而只是在不停地演化,没有要朝著“进步”的方向线性发展。但这也使得我们在读人类学的时候,一方面对原始的文化有了崇敬之心,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国家主义有痛恨之感,另一方面,也容易落入原始无政府主义的陷阱——认为我们必须要回到原始的状态才能实行无政府主义——却也只是跑到了“进步”的对立面,以“退步”的原始文明为立脚点,却没有从根本解构成就了“进步”和“退步”之对立的框架。

    而另一个人类学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比起社会学那种更为擅长使用科学语言的社会科学,当人类学要面对活生生、硬邦邦、凶巴巴的政治体制、社会机构、经济结构等时,往往会提出要研究“文化”,而这看起来就很逊、很软、很不搭、很不“大气”。甚至,人类学家也会怀疑自己对文化的切入会否不够“唯物”。

    人类学容易落入原始无政府主义的陷阱——认为我们必须要回到原始的状态才能实行无政府主义——却也只是跑到了“进步”的对立面,以“退步”的原始文明为立脚点,却没有从根本解构成就了“进步”和“退步”之对立的框架。

    于是我很喜欢提 Graeber 常说的一个例子:北美洲东北部一群住在森林里的原住民,在十六世纪时遇到了恰好有很强的平等意识的欧洲人,被发现他们的社会比欧洲人自己能想像到的最平等、最个人主义的社会都要更平等、更个人主义。当时的欧洲人就像某些原始无政府主义者那样尝试这样去解释——“原生的状态就是最好的吧,原住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因为他们很贴近自然,自然是很平等的”,并得出“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原始文化”的结论。然而,当人类学家真正去研究这群原住民的历史时会发现,附近的密西西比河河谷曾经有过显赫的城市文明,这城市文明存在上千年了,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暴力的现代国家很像:有层级系统、有人祭、有大规模的战争,后来这个文明衰退了。

    也就是说,在城市文明毁灭五十年后,这些白人眼前所见的这群原住民,其实可能是推翻了原来的大型国家的革命者,或者是从层级系统中逃出来的后代。而他们的“文化”中所具备的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很可能是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

    这也是为什么 Graeber 会说,“有很多我们叫作文化的东西,其实是成功了的社会运动”——尽管这不代表所有的文化都是好的,就好像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带著平等的理念那样。但我们还能说文化没有用、没有力道(或反过来说,不可怕)吗?

    人类学对自己学科潜力的退缩和没自信,造成两种结果,一是人类学家不愿意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是新的可能,而会使用譬如市场逻辑这些大理论去解释现象,而不愿意相信眼前的人其实在实践一种制度的翻转、挪用或重新理解。第二个结果就是,人类学家倾向把事例仅仅解读成个别的、本土的,而不去想这些事例可以成为民主转型借鉴的对象,最终导致了人类学成为全球“认同机器”中的齿轮,变成对“认同政治”摇旗呐喊。举个例子,Zapatista会因此被看成是一群要求本土独立的马雅人而已,而不是马雅人正在向全世界宣读政治声明,告诉世界民主的可能。

    面对这个困境,Graeber 开出的药方就是要人类学多与无政府主义亲近,这不仅会让无政府主义获得适合的“工具”,也会让人类学发现自己的强项,因此变得更为自信,最终承担起他们可以负的责任。

    2012年6月13日在意大利米兰,格雷伯(David Graeber)出席著作《债的历史》(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的研讨会。摄:Pier Marco Tacca/Getty Images

    作为同行者:在 Graeber 死时读《狗屁工作》

    这本书的问题意识也很简单直接:是怎么样的文化机制和政治、经济及社会结构在大量生产无意义的工作岗位,而人们又为何“心甘情愿”选择“戆鸠工”,成为“返工狗”(社畜)?

    后来几年 Graeber 彻底红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了——《狗屁工作》大卖。《狗屁工作》是根据〈“戆鸠工”现象〉(憨鸠是粤语,指傻、呆)短文扩写而成。这文曾经一度成为网络现象,其传阅热度甚至曾一度把刊载它的网媒服务器压垮。

    《狗屁工作》有著脱口秀般的锐利和幽默,读的时候让人不时哈哈大笑,暗忖真不愧为畅销书。这本书的问题意识也很简单直接:是怎么样的文化机制和政治、经济及社会结构在大量生产无意义的工作岗位,而人们又为何“心甘情愿”选择“戆鸠工”,成为“返工狗”(社畜)?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21世纪社会的自动化科技可以取代大部分毫无价值的工作,人们一周只需要工作15个小时。然而我们今天还是成为了返工狗,此时,Graeber 发现,戆鸠工的爆炸式增长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这本书就是要去戳破这个增长有多么的不合乎逻辑,那些戆鸠工有多么的戆鸠——戆鸠到连执行者都觉得自己戆鸠。进而,他要分析戆鸠工带给人类的集体创伤,它们使得我们妒恨(妒恨别人在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自卑(认为自己做的工作毫无意义,还谈什么劳动光荣和无产者革命?)、繁忙感(生命已被占据,庸庸碌碌),而其造成的客观效果是,人们没有时间和心思去理解和渴望另一种社会的可能了。

    《狗屁工作》作为〈“戆鸠工”现象〉的扩写,用了足够篇幅去解释戆鸠工是如何大量繁殖:那是一种官僚主义思维的延伸, Graeber 用的框架是“管理封建主义”(managerial feudalism)。而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是工会运动者,都会觉得“更多的就业是好”的时候,其实是延续了一种“巧立名目”,透过“戆鸠工”占据人类时间,使人类一直处于无间地狱之中。

    那要怎么打破这个困局,特别是对于相对有条件的发达地区?Graeber 提出了无条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UBI),也就是一个使得劳动和雇用劳动制脱钩的建议,让人的劳动不再受限于资本主义市场或管理封建主义的需求。和“人人有工开”这种倾向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不一样,“人人有工开”始终无法解决劳动背后的支配权的问题。当然,Graeber 也不反对可以双轨并行。

    UBI 乍听起来或许像是另一次的语不惊人誓不休⋯⋯然而,只要你跟随 Graeber 的无政府主义道路和人类学资源,或许就会明白为何他并没有被这种忧虑压垮。

    UBI 乍听起来或许像是另一次的语不惊人誓不休,因为我们都幻想“铁饭碗”只会使人懒惰及缺乏生产力(这也是在苏联解体以后,一种还没有“去冷战”的普遍想法)。然而,只要你跟随 Graeber 的无政府主义道路和人类学资源,或许就会明白为何他并没有被这种忧虑压垮。因为,在人类学研究中,我们读到的往往是人类惊人的可能性和创造力,而这些也不必然受市场和官僚主义所驱动。反而,社会越不信任人的自主劳动和创意,越要去高压管理,越可能会弄巧成拙,造成一种集体创伤和绝望,使得人想要逃避劳动。这样看来,UBI其实是要去打开资本主义市场和管理封建主义所加诸的冷酷封印,同时也是有大量人类学证据去支持的路线。只是,路线的道路必须是透过运动去逐步摸索及开拓,并且透过文化逻辑的分析去评估它的进度。

    Graeber 死掉了,就像消失了的手足,我们再也没有可以一起抗争的机会。但 David Graeber 也许没有死掉。

    遗憾的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再也没有办法和 Graeber 一起,在这个时空去寻找那条道路了。

    但既然活著就是在无间地狱,自身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因为自身所身处的文化与信念也是前人留下来的果,那么,为了我们的存在而前仆后继的先人,及将会被我们所影响的后代,我们可以塑造一个更公平和民主的社会吗?Graeber 死掉了,就像消失了的手足,我们再也没有可以一起抗争的机会。但 David Graeber 也许没有死掉,就好像北美洲原住民成功的社会运动以文化的方式流传——他带来的思想与文化影响,会一直烙印在同行者的心里。

    ——和你抗争,我很愉快。

    (刘璧嘉,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毕业生,现于台湾攻读亚际文化研究硕士,研究兴趣为香港70年代社会运动)

  2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大卫·格雷伯 -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是作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对无政府主义做的一个新诠释。格雷伯从人类学的历史出发,尝试勾划出人类学和无政府主义的关系,特别通过探讨实行平均主义的“原始社会”的权力架构、莫斯(Marcel Mauss)的礼物经济,以及他在马达加斯加的田野研究,为我们打开一个走出国家—市场局限的视野。格雷伯书中还探讨了全球化所引发的问题,以尝试建立一种基于无政府主义的“共识主义”,作为民主的新方向,强调人类学关于权力制衡方面的研究如何帮助我们重新看待乌托邦的梦想,以及怎样实现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这本书也是对人类学的批判:为何百多年来人类学家掌握了这些田野资料和人文志技巧,却不能为我们指出另一个方向?而这本书便是第一个这样的尝试。

    作者简介

    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在这之前,他曾任教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College)以及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他还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最为人知的是参与策划“占领华尔街”运动。格雷伯至今出版了多本关于人类学的专着,包括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Value(2001)、Lost People(2007)、 Possibilities: Essays on Hierarchy, Rebellion, and Desire(2007),以及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2011)。人类学家Maurice Bloch曾这样形容他:“他的人类学理论写作十分杰出,我认为他是他那一代最杰出的人类学家。”


    下载链接

  2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https://mp.weixin.qq.com/s/Mes1RqIOdp48CMw4pXTwXw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c5f4a5eb3a7abd5f6a1b67e7f495990a.jpeg

    一系列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背后,是「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的讨论。

    一个在某个领域制造了巨大价值的行业,为什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制造者?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物》团队进行了近半年的调查,通过与全国各地数十位外卖骑手、配送链条各环节的参与者、社会学学者的交流,答案渐渐浮现。

    文章很长,我们试图通过对一个系统的详细解读,让更多人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数字经济的时代,算法究竟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文|赖祐萱

    编辑|金石

    图|cfp(除署名外)

    「收到」

    又有两分钟从系统里消失了。

    饿了么骑手朱大鹤清晰的记得,那是2019年10月的某一天,当他看到一则订单的系统送达时间时,握着车把的手出汗了,「2公里,30分钟内送达」------他在北京跑外卖两年,此前,相同距离最短的配送时间是32分钟,但从那一天起,那两分钟不见了。

    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美团骑手也经历了同样的「时间失踪事件」。一位在重庆专跑远距离外卖的美团骑手发现,相同距离内的订单,配送时间从50分钟变成了35分钟;他的室友也是同行,3公里内最长配送时间被压到了30分钟。

    这并不是第一次有时间从系统中消失。

    金壮壮做过三年的美团配送站站长,他清晰地记得,2016年到2019年间,他曾三次收到美团平台「加速」的通知:2016年,3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时限是1小时,2017年,变成了45分钟,2018年,又缩短了7分钟,定格在38分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

    系统有能力接连不断地「吞掉」时间,对于缔造者来说,这是值得称颂的进步,是AI智能算法深度学习能力的体现------在美团,这个「实时智能配送系统」被称为「超脑」,饿了么则为它取名为「方舟」。2016年11月,美团创始人王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口号『美团外卖,送啥都快』,平均28分钟内到达。」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的体现。」

    而对于实践「技术进步」的外卖员而言,这却可能是「疯狂」且「要命」的。

    在系统的设置中,配送时间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超时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发生,便意味着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外卖骑手聚集的百度贴吧中,有骑手写道,「送外卖就是与死神赛跑,和交警较劲,和红灯做朋友。」

    为了时刻警醒自己,一位江苏骑手把社交账号昵称改成了:超时是狗头。一位住在松江的上海骑手说,自己几乎每单都会逆行,他算过,这样每次能节省5分钟。另一位上海的饿了么骑手则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如果不违章,他一天能跑的单数会减少一半。

    「骑手们永远也无法靠个人力量去对抗系统分配的时间,我们只能用超速去挽回超时这件事。」一位美团骑手告诉《人物》,他经历过的「最疯狂一单」是1公里,20分钟,虽然距离不远,但他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取餐、等餐、送餐,那天,他的车速快到「屁股几次从座位上弹起来」。

    超速、闯红灯、逆行......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孙萍看来,这些外卖骑手挑战交通规则的举动是一种「逆算法」,是骑手们长期在系统算法的控制与规训之下做出的不得已的劳动实践,而这种「逆算法」的直接后果则是------外卖员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

    孙萍从2017年开始研究外卖系统算法与骑手之间的数字劳动关系,在与《人物》的交流中,谈及「越来越短的配送时间」与「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的关系时,她表示,「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

    现实数据有力地佐证了这一判断------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宗,美团占一半,饿了么排第二。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3e474744ebf75f96bb66630036bcac05.jpeg

    2020年7月28日西安两货车追尾,致一名外卖骑手身亡

    #外卖骑手,已经成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这一话题已经不止一次地登上微博热搜。

    在公开报道中,具体的个案远比数据来得更惊心动魄------

    2018年2月,一位饿了么骑手为赶时间在非机动车道上超速,撞倒上海急诊泰斗、瑞金医院与华山医院急诊科创始人之一李谋秋,李谋秋抢救1个月之后不幸去世。2019年5月,江西一名外卖骑手因急着送外卖,撞上路人致其成植物人。一个月后,一名成都骑手闯红灯时撞上保时捷,右腿被当场撞飞。同月,河南许昌一个外卖骑手在机动车道上逆行,被撞飞在空中旋转2圈落地,造成全身多处骨折......

    被配送时间「吓」得手心出汗的朱大鹤,也出过事儿,为了躲避一辆自行车,他骑着超速的电动车摔在了非机动车道上,正在配送的那份麻辣香锅也飞了出去,当时,比身体的疼痛更早一步抵达他大脑的是,「糟糕,要超时了。」

    为了避免超时与差评,他打电话给顾客请求对方取消订单,自己掏钱买下了那份麻辣香锅,「太贵了,80多块,」他说,「但味道不错,吃撑了。」他至今对此耿耿于怀,因为他当时刚入行,经验不足,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他将这份麻辣香锅的钱付给顾客,让他再下一单,这样,「至少能把这趟的配送费给我,」他说,「6块5,我记得特别深。」

    「摔车的事情太常见了,只要不要把餐洒了,人摔成什么样都不是大事儿。」朱大鹤说,跑单的时候,他见到了太多遇到交通事故的同行,「一般不会停下来」,因为,「自己的餐都来不及了」。

    美团骑手魏莱的经历印证了这种说法。

    今年春天的一个中午,魏莱和一名穿着同样颜色制服的骑手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只差几秒钟,对方着急,闯了过去,正好一辆汽车高速驶来,「连人带车都飞起来了。当场人就没了。」魏莱说,看到同行血肉模糊地躺在马路中央,他并没有停下来,「自己手里的订单就要超时了」,而那时,又来了新订单,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派单。从XX到XX,请在滴声后回复,收到。」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8b63c5351306a9ab014f33bbeb781b18.jpeg

    大雨

    根据系统的设置,在骑手们回复「收到」之后,它便开始运转。

    2019年,在ArchSummit全球架构师峰会上,美团配送技术团队资深算法专家王圣尧介绍了这个智能系统的基本运行------

    从顾客下单的那一秒起,系统便开始根据骑手的顺路性、位置、方向决定派哪一位骑手接单,订单通常以3联单或5联单的形式派出,一个订单有取餐和送餐两个任务点,如果一位骑手背负5个订单、10个任务点,系统会在11万条路线规划可能中完成「万单对万人的秒级求解」,规划出最优配送方案。

    但在现实中,想要击碎这种「最优」,一场大雨就足够了。

    对于雨,骑手们的态度都很摇摆,他们喜欢雨,因为雨天订单会变多,但如果雨下得太大,系统会很容易「爆单」,自己也容易「出事儿」。

    湖南美团骑手庚子遭遇过一个可怕的雨夜。暴雨不停歇地下了一整天,订单疯狂涌入,系统爆单了。站点里每个骑手都同时背了十几单,箱子塞满了,车把也挂满了。庚子记得自己的脚只能轻轻地靠在踏板边缘,边跑边盯着摞在小腿中间的几份盒饭不会被夹坏。

    路太滑了,他摔倒了好几次,然后迅速爬起来继续送,直到凌晨两点半,他才把手上所有订单全部送完。几天后,他收到了当月的工资条,数字居然比平时低很多------原因很简单,大雨那天,他送出的很多订单都超时了,因此,他被降薪了。

    被扣工资的不只是庚子,还有配送站的站长。

    「吃数据饭的。」美团配送站站长金壮壮这样定义自己。对于一个配送站,最重要的数据包括:承接的单量、超时率、差评率、投诉率,其中,超时率是重中之重,因为,很多差评和投诉的原因,也是超时。

    通常,骑手们的超时率不得高于3%,如果达不到,站点的评级将会下降,整个站点的配送单价也会下降,包括站长、人事、质控等在内的所有人,甚至与站点相关的渠道经理、区域经理,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每年年末,站点还要面临美团和饿了么平台的考核,每个区域内考核排名后10%的配送站,会面临淘汰的风险。

    在系统的这套评价体系下,「超时」带给骑手们的不仅是收入的损失,还包括精神上的二次伤害。

    「他会变成团队中的一根刺。」孙萍说,「超时严重,不但要扣钱,还要扣大钱,紧接着还有团体荣誉的问题。他给大家拖后腿,站长会找他,站长找完片长会找,片长找完之后,区长找,各种各样的找。大家都不喜欢他。」

    这会带给骑手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麻辣香锅一同摔在路上的朱大鹤告诉《人物》,自己做骑手的前几个月,每一天都是在沮丧中度过的。

    他从小地方来,不熟悉北京的路,更别提那路上巨大的车流人流,他战战兢兢地守着规矩,天天因为超时被扣钱,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不是说外卖员收入过万吗?不是人人都送得了外卖吗?为什么我做不好?」他说,「自己好像不是当外卖员的料。」

    后来,随着电动车越骑越溜,路越来越熟,他从新手变成了马路上抢时间的高手,那种无能感才渐渐消失,「与超时相比,逆行算不了什么。」他说,和同行们扎堆逆行的时候,自己甚至能体验到一种「顺畅感」。

    如今,在正常情况下,朱大鹤已经极少超时,但极端的恶劣天气,仍然是他逃不出的魔咒,这种时候,失控的系统会将他一并卷入------背着超量的订单,完全失去对配送时间的控制,还要面临超时的惩罚,且不可以请假。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e2cf81efc678ec79c9fcc33d7b7816a3.jpeg

    在大雨中送餐的外卖骑手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袭击上海,一位饿了么骑士在雨中配送时不慎触电身亡,随后,一张配送站的微信群聊截图被传上了社交网络,截图中,站长@所有人,「未来三天不准假......未来三天找不到人直接双倍旷工处罚。收到回复。」站长发出的指令下,是一长串骑手们回复的代表收到的「1」。

    这张截图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有网友表示,台风天,为什么盒马、肯德基、麦当劳都可以暂停配送,而外卖平台却不能?

    对此,美团站长金壮壮只能表示无奈。每次下暴雨,骑手们都会来找他请假,爆胎了,摔跤了,家里人出事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但面对大量涌入的订单,为了站点的数据,他只好强行规定,「除了生老病死,恶劣天气不能请假,请假直接罚款。」

    暴雨天,也是金壮壮最累的时候,他必须坐在站点的电脑前,时刻监控着每个骑手的位置,背负的单量,送达的时间。他所属的站点,美团规定每个骑手一次最多只能接12单,超过12单,系统便会停止派单。但遇到恶劣天气或重大节日,这远远无法承载涌进来的巨大单量,这种时候,系统也最容易崩溃:有的骑手背着成倍的订单,有的骑手几乎没有单子;有的骑手接到了方向完全相反的单子;距离近的单子配送时间比距离远的还长......

    此时,金壮壮需要扮演另一个角色------「人工调度」。在这个身份下,他可以进入系统,将A骑手的订单移给B骑手,以求运力的平衡。虽然系统封顶12单,人工改派却不受限制,只要有人调控,骑手手中的订单数字可以变成「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一位骑手最多时同时背着26单;一个配送站的30多个骑手,曾在3小时内消化了1000份订单;还有一位骑手在50万人口的县城跑单,高峰期也同时被分配了16单。

    一位饿了么的站长告诉《人物》,这种人工干预并不是来拯救骑手的,而是为了「把每一个骑手的潜能和速度挖掘到最大限度」。

    骑手的潜能被挖到极致,如果还不行,金壮壮便会自己出去跑单,最多的一次拿了15单,「(爆单了)先让骑手熬一段时间,熬不了了,只能向美团申请,把配送范围缩小。2018年后,我们站点已经不允许申请了,单子再多,都要跑下去。」他说,在爆单时送餐,送到最后,整个人都麻木了,全凭本能在跑,「没有了人类的情绪反应」。

    去年,因为家人生病,金壮壮离开了这行。他说自己不会再回来,最近有朋友想包下一个外卖站点,也被他劝住了,「这个行业给人时间的压迫感,数据的压力,是你想象不到的。」今年夏天南方大雨,金壮壮一边庆幸自己脱身了,同时也担忧,不知道又有多少站点爆单,又有多少骑手需要拼了命地把数据追回来。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5bb5167e897a8494bbee4e515a4c3cc8.jpeg

    外卖小哥在暴雨中涉水而行

    导航

    为了完成课题研究,孙萍在近4年的时间里接触了近百名外卖骑手,其中很多人都曾抱怨过系统给出的送餐路线。

    为了让骑手更专注地送餐,这个智能系统会最大限度地取代人脑------帮骑手规划多个订单的取送餐顺序,并为每一单提供送餐路线导航,骑手们不需要自己动脑,只需要根据系统的提示去完成,也同时承担被带入「歧途」的风险。

    有时,导航会显示一条直线。一位骑手曾愤怒地对孙萍说:「它(算法)基于直线距离预测时间长短。但我们送餐不是这样,需要绕路,还要等红绿灯......昨天,我送了一个单子,系统显示五公里,结果,我开了七公里。系统当我们是直升机,但我们不是。」

    有时,导航还会包含逆行的路段。

    2019年10月,贵州骑手小刀在知乎发帖称,美团有引导骑手逆行的情况。在同《人物》的交流中,他说,自己刚刚做了半年骑手,已经遇到过好几次指引他逆行的导航。其中一次是送餐去一家医院,正常行驶需要掉头,而美团导航上的路线则是横穿马路后逆行,根据他提供的截图,逆行路线接近2公里。

    「还有更厉害的,」小刀说,「有些地方不方便逆行,如果有过街天桥,系统导航会让你从天桥过去,包括那种不允许电动车上去的天桥。还有围墙,它会让你直接穿墙过去。」

    在北京,短视频博主曹导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为了职业体验,她做了不到一周的美团骑手,令她惊诧的是,当她接单后,系统导航出现的居然是步行模式------步行没有正行逆行之分,而系统给出的配送时间,则根据最短的路线计算,其中包含大量的逆行路段。

    在小刀看来,无论是直线还是逆行,系统的目的都达到了------系统会依据导航计算出的送餐距离和时间支付配送费,路程短了,时间少了,既为外卖平台黏住了更多的用户,还压缩了配送成本。

    2017年年底,美团技术团队在一篇介绍智能配送系统优化升级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成本」。该篇文章指出,优化算法让平台降低了19%的运力损耗,过去5个骑手能送的餐,现在4个骑手就能送了。最后,「成本」作为文章的结语出现,「效率、体验和成本,将成为平台追求的核心指标。」

    事实上,美团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根据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美团外卖的订单量达到25亿,每单收入比2018年同时期增加了0.04元,而与此同时,每单成本则同比节省了0.12元------这也帮助美团在2019年Q3,多赚了整整4亿元。

    只是,在平台巨额盈利的背后,是骑手个人收入的减少。小刀说,每当系统导航出现逆行路段时,他都会面临一种无从选择的困境,要么放弃逆行、跑更远的路面临超时的风险,要么跟着导航承担安全风险,只是,无论哪种选择,「钱都实实在在地少了。」

    「每一个骑手要自己在安全和收入之间衡量。」作为一个临时参与的「局外人」,曹导点出了骑手们的困境,「所有外送平台都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最后,它们都把风险转嫁到了最没有议价能力的骑手身上。」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3691df46d84e070a4ef2284acf9914f5.jpeg

    小刀手机里的导航路线图,送餐路线斜着穿过了马路

    在同《人物》的交流中,数位骑手都表达过同一句话,「他们不担心没人来跑,你不干,有的是人来干。」

    在成为美团骑手之前,阿飞是肯德基的外送员,「一人一个月最多也就送六、七百单,因为店里有限制,品牌能够给配送公司12、13块的高单价,因此,外送员得到的配送费也一直维持在9块钱没有变过。」他用「最规范的」来形容那份工作,只是,收入不高,「每个月最多能赚5000多」。最终,在「外卖员收入过万」的感召下,他决定离开肯德基,去送外卖。

    在美团和饿了么,骑手分为两类------专送与众包。

    「专送」是隶属于配送站的全职骑手,有底薪,有规定的上下班时间,接受系统的派单,以好评率和准时率作为考核标准。「众包」则是兼职骑手,准入门槛极低,一人、一车、一个app,注册通过后可以立刻上岗,他们没有底薪,可以自由抢单,可以拒绝系统派单,但多次拒绝会被限制抢单。众包骑手不受差评和投诉影响,但超时会面临更重的惩罚,超时一秒钟,配送费直接扣一半------无论专送还是众包,没有任何一位骑手与外送平台存在劳动雇佣关系。

    阿飞最终选择加入美团,成为一名众包骑手。那是2017年前后,他每天工作9小时左右,专跑远距离配送,每个月都能赚一万左右,最多时一个月赚过一万五------低门槛,高收入,这被认为是外卖平台「不怕没人来」的重要原因。

    而在社会学学者看来,「外卖员收入过万」只不过是平台初创阶段的「特殊存在」------在对武汉地区的快递员与外卖员劳动过程进行了长期调研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郑广怀团队发现,随着平台补贴的结束、越来越多骑手的加入,「收入过万」正在变成一个虚幻的梦想。

    该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外卖骑手仅占比2.15%,而有53.18%的受访者反映,目前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家庭开支。

    阿飞告诉《人物》,在北京送了一段时间外卖后,因为个人原因,他去了重庆,收入有所降低,特别是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甚至一度很难抢到订单,有时月收入不足7000元。

    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美团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美团平台新注册的有单骑手数达到 33.6万人。新增骑手来源中,排名第一的为工厂工人,其次为销售人员。

    至于「现在什么时候赚得最多」,阿飞给出的答案是,「只有特别冷和特别热的时候。」因为,这种时候,「一般人都不愿意出门」。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c31e6bca8b6e81b1283c2c29126b2392.jpeg

    电梯

    根据外卖平台对外的公开说法,系统在预估送餐时间时,等电梯会被当做重点因素纳入考量范畴。

    在接受36氪采访时,美团配送算法团队负责人何仁清也着重提到了电梯:「美团的送餐系统会特别关注骑手的上下楼时间,甚至专门研究骑手去低楼层和高楼层时的时间速度。」

    只是,现实的复杂远远超过AI的预估能力。「等电梯真的是我们的一个痛点,超级痛。」已经无法月入过万的阿飞说。

    在很多骑手的印象中,医院的电梯最难等。

    当骑手四年,阿飞遇过最可怕的,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电梯。当时是中午用餐高峰,他拿着七八个订单,去北医三院外科楼,「超级恐怖,」他说,「我记得清清楚楚,电梯口,外卖,病人,医生,家属全挤在一起,场面不要太壮观了。等了好几趟,终于挤上去了,所有人都贴在一起,根本喘息不开。」那天,送完这一单,阿飞后面的6个订单全超时了。

    后来,他去了重庆,电梯依然是痛中之痛。

    网红楼红鼎国际,「特别魔幻,一共48层,里面全都是那种小工作室,密密麻麻的,一层能有三四十个工作室,你想多可怕。」尽管楼内有七八部电梯,但到了用餐高峰,排队等电梯的人「和排队进景区没什么区别」,而且一等就是半个小时左右。

    还有重庆环球金融中心。这栋建筑总高74层,全楼只有唯一的一部货梯对外卖员开放,「一来,用餐高峰期,电梯资源本身就紧张,二来,也可能是写字楼的形象问题。」阿飞分析道,「我们只能在电梯外等着,里面的人轰隆隆地下来,外面的人轰隆隆地进去。等上去的电梯需要十几分钟,送完餐下来又是十几分钟。一单才多久时间啊,这不超时怎么可能?」

    写字楼不允许骑手上客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湖南等地的多位骑手都告诉《人物》,这种状况,极为常见。

    2020年7月11日,曹导发布了自己做外卖骑手的职业体验视频,其中,北京SKP商场拒绝外卖员进入的话题上了热搜,引发了全网关于职业歧视的讨论。在曹导看来,在系统性地对外卖服务行业的歧视中,SKP只是冰山一角,在那段长度不到10分钟的视频中,还有一部没有被注意到的电梯。

    「我印象特别深,」曹导说,「我去取餐,那个楼里有非常多商铺,而且都是主要靠外卖的那种,楼里有别的电梯,但保安就是不让上,它只开放一部电梯给外卖员使用。」她是新手,仅仅是找到这部电梯,就花费了不少时间,然后就是和几十位骑手一起,排队等电梯,「所有的外卖员都自动排成两排,把中间空出来给从电梯里出来的外卖员。」那天,仅仅是等电梯,就花了她十几分钟的时间。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28a996e971d39d4c95f9cd3199774255.jpeg

    微博博主@曹导体验外卖骑手工作,送餐时被拒绝进入商城

    除了写字楼,一些高级住宅区也是骑手心中的「电梯雷区」。在这里,上电梯需要刷卡,而客户又大多不愿意下楼,「他会让我们站在电梯里,他在上面摁,但不是都能上得去。」阿飞说,遇到这样的客户,很多专送骑手会为了不被差评直接爬20多层,而阿飞跑众包,不怕差评,他的解决方案是,「那个人住在14层,让我爬楼,我合计不行,最后商量的是我爬7层,他下来7层,这样比较合理。」

    在电梯口,阿飞看过无数骑手情绪崩溃,急哭的、吵架的,太多了,因为「毕竟就差最后一步了,挤上去了,你就送到了」,只是现实中,骑手们只能站在电梯口等着,「你啥都干不了,就是干等着。」

    为了不超时,有的骑手会在等电梯时提前点击「送到」,但这是系统不允许的,「如果被顾客投诉提前点送达,一扣就是500元。」一位甘肃的美团骑手告诉《人物》。

    「在这一点上,饿了么要稍微人性化一点。」一位贵州的骑手说。据他介绍,在饿了么的系统中,有一个「报备」功能,「骑手到了楼下,要等电梯,就差一两分钟了,你可以点一下报备,记录你到这个楼下的时间,然后送完下楼了再点送达。」

    郑州骑手张虎跑过饿了么专送,也跑过美团众包,对比在两个平台的工作经历,他觉得,美团的确更有狼性,「美团骑手就是一群跑单机器。饿了么在当地市场份额没那么大,单量没那么多,所以会显得相对温柔客气一些。」

    现实数据也可以佐证他的判断。

    根据移动互联网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的调查显示,2019年上半年,在全国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比达到64.6%,具体到单量,美团骑手平均每天会比饿了么骑手多跑20单左右。

    「无论骑手多拼尽全力拉满速度,平台还是觉得不够快。」张虎忍不住抱怨美团,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饿了么,加入美团,因为在郑州,美团能给他难以想象的单量。

    这也是阿飞最终选择美团的原因。尽管疫情期间收入有所下降,但他的心情还算不错------那段时间,很多小区不让进,写字楼不让上,他也不用再跟电梯较劲,但随着疫情的缓解,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写字楼解禁,电梯的痛点,又开始了新的疼痛。

    新一轮的电梯大战再次上演时,曹导也完成了外卖骑手职业体验视频的最终剪辑,她把那个等电梯的画面剪进了正片,7月中旬,再次向《人物》回忆起那一幕时,她说,当时等在电梯口的自己,「像工蚁一样。」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e884d06a12ea77950a0f016f72828689.jpeg

    在电梯口等待的外卖骑手 图源微博@曹导视频

    守门

    2019年,家在郑州的李雷从饿了么跳槽到美团,从站长变成一名商务拓展,主要职责是为配送站开拓更多的合作商家。为了让更多热门商家与自己管辖的配送站合作,他经常去扫街,一家一家地维护关系。到了周末用餐高峰,他还会搬把椅子守在商家的门口------这并不是为了拓展合作,而是为了催促商家出餐。

    比起等电梯,商家出餐慢是外卖骑手更痛的痛点。

    系统以「智能」之名不断优化升级,一次次缩短送餐时间,但「商家出餐慢」的问题依旧是老大难------美团资深算法专家王圣尧曾在公开文章中表示,即便分析历史已完成订单,也很难获得商家出餐时间的真值。只要商家出餐时间不确定,这个随机变量就永远存在。

    但在「送餐时间」这个定量面前,去承担和消化这个变量的,只有骑手。

    根据骑手们的讲述,商家出餐慢的原因有很多。有些门店名气大、生意火爆,用餐高峰时,堂食出餐已经自顾不暇,但仍不愿意暂停外卖订单。有些小地方的小店,店主比较随性,没什么时间观念,有时骑手已经赶到店里取餐,老板才拎着刚买的菜从外面回来。还有一部分店家,为了保障食物口感,会特意等骑手到店后才开始制作,尤其是面馆。

    「尤其遇上三大难,烤鱼,炖汤和烧烤。」一位骑手告诉《人物》,「上次我接到炖汤,我都到店里了,他们还没开始炖呢,我就守着那里看他们炖了40分钟。」另一位骑手则直接喊起了「爷爷」,「都急疯了,心里想的都是,爷爷们,赶紧炒吧!」但商家依旧不慌不忙,「他们真的一点都不担心,反正钱到了,就算因为超时扣钱也不会扣他们钱。」

    「商家出餐慢的问题,是无解的。」前美团配送站站长金壮壮说。在系统设置的评价体系中,商家可以对骑手进行差评和投诉,但骑手无权评价商家。有时,骑手还要为商家背锅,「太辣了」、「盐放少了」、「忘记放醋了」......这些对于商家的吐槽经常会出现在骑手差评区里。为此,很多骑手都向系统申诉过,但无一申诉成功。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骑手们只有自己想办法,金壮壮的经验是:「出餐慢单多的小饭馆,骑手要常去拉关系,递根烟唠唠嗑,跟老板开开玩笑,最后他们都能给我插队做。大商家,得跟前台小妹或者打包人搞好关系,聊多了,他们会用对讲机帮你催一催,总是有用的。」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骑手和店员的矛盾仍频频发生。因为出餐问题,一位济南的外卖骑手曾与喜茶店店员大打出手,而在武汉,一位骑手则在争执中将店员刺伤,后者因抢救无效身亡。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42b33efb11ca74d109abe95f6a9a5c53.jpeg

    武汉被外卖骑手刺伤的店员 图源网络

    因为等餐和商家发生冲突,甚至喊来警察的状况,骑手们见得太多了,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位骑手表示,「延长一些送餐时间,时间充裕了,大家也就不会这么急了。」

    但现实中,送餐时间越来越短,而在骑手们面临的各种催促声中,消耗骑手时间的主角之一------商家,也是重要的发声者。

    在与商家谈合作的过程中,李雷发现,商家说得最多的,就是骑手的速度。只要骑手速度没有达到商家心中预期,商家就会跟李雷提出,换掉配送站骑手,或者解除合作关系------通常,热门大商圈附近会有两家同平台的配送站,商户可以自由选择同哪一个站点合作,至于合作的条件,李雷说,「很简单,一是配送站的配送能力,二是骑手到店速度。」

    为了拿下单量大的商家,李雷会去配送站督促骑手,快一点,再快一点,但如果因为商家出餐慢导致骑手超时,影响了站点数据,他能做的也只是去商量,或者自己直接去蹲点,但这不是谁都能去的,「能在门店催单,也得看私下的关系铁不铁。」

    坐在店门口的李雷,会死死地盯着商家外卖订单接收机器的屏幕,一刻都不敢走神。叮,一个订单进来了,他的声音会和订单同时到达,「美团来了。我们美团的单子来了。」他说,「要从第一秒就战胜对手。」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505c57f4f3042155f561df949f4a7029.jpeg

    正在取餐的外卖骑手

    佩奇与可乐

    因为一次与顾客的冲突,美团骑手小林发现了一个隐藏在系统内的「秘密」------顾客端显示的送达时间与骑手端不一致。

    当时,他刚开始跑美团众包,有一次接了个单,刚赶到店家,就收到了顾客劈头盖脸的质问,「你怎么还没送到?都超时好久了。」小林觉得顾客无理取闹,因为,当时距离他手机上显示的送达时间,还有将近10分钟。后来送餐时,他和顾客又因为时间起了争执,两人掏出手机一对------顾客端的「期望送达时间」比骑手端的「要求送达时间」少了整整10分钟。

    自从发现了这个「秘密」,小林每个月都会给美团客服打电话,至今已打了将近四年,每一次的客服都不一样,但话术始终如一:「跟客人解释一下,那只是期望送达时间。」

    这并不是小林的个体遭遇,多位骑手都对《人物》提到了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是系统讨好顾客、稳住顾客的方式,而这也是引发顾客与骑手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者卢泰宏在《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一书中指出,数字时代提供的便捷,令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和产品体验,但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降低,随时准备更换供应商,因此,「他们拥有不同于以往的、对市场更大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在这种影响力面前,注重用户量和订单量的外卖平台也用算法构筑起了一种权力结构,在这个体系中,顾客成了最顶端的存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顾客可以犯错。「顾客有的时候真的,没法说。」关于这个话题,甘肃骑手王兵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住在哪里,明明住在804,给自己写801。明明住在南门,写自己在北门。还有的顾客点完餐居然忘记了,打电话还没人接,第二天想起来了打电话给我,我的餐呢......还有人下单时根本不看地址,我接单一看,这地址不对啊,都跨省了......」只是,顾客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如果订单超时,受罚的依然是骑手。

    作为长期研究外卖骑手职业困境的社会学学者,孙萍也在一篇研究报告中谈到了这种「顾客的最高权力」。在骑手送餐的过程中,顾客可以洞悉骑手的一切------真实姓名、手机号、准时率、得到过几次打赏、取餐时间、送餐路线、还有多长时间到达。在订单进行的过程中,顾客还有权取消订单。

    「他们可以看到一切,所有的进程,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而且一旦出问题,我们也不能像他们那样取消订单。」一位骑手对孙萍抱怨道,他还分享了一个自己被取消订单的经历:

    「我手里有两个订单。一个1.5公里,剩余时间45分钟;另一个3公里,剩余20分钟。我先去送了远的那个。1.5公里的那位顾客生气了,因为他看到我的GPS经过他家却没有给他送餐。他很愤怒,取消了订单,还向平台投诉了我......」

    在《人物》的调查中,也有骑手讲了类似的经历,那天,顾客在接到餐后反问骑手,「你不是只送我这一单吗?」

    越来越快的送餐速度,评价体系的完全倾斜,在系统的宠溺下,顾客们也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1e693ff8c5fdde0205a7f0dff9fff344.jpeg

    客户端和骑手端的送达时间不一致

    家住上海的井井承认,自己已经被「惯坏了」。他平时工作忙,不会做饭,填饱肚子几乎全部依赖外卖。他常常在一家距离不远的轻食店点餐,据他回忆,过去,从下单到吃进凯撒沙拉里的第一颗小番茄,大约需要45分钟,为了打发时间,他通常会在等待的时候看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最近,等待的时间稳定在了26分钟,但前不久有一次,骑手的送餐时间超过了30分钟,他变得无法忍受,连打了5个电话催单。

    2017年,法国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曾对中国12个省市的消费者进行了「不耐烦」调查,结果显示,移动端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在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年轻群体中越发显著,其中,「北京地区的消费者最不耐烦」。

    面对越来越不耐烦的顾客,骑手们只好想尽各种办法安抚。

    谈起这一点,王兵同样有一肚子的话可说------手里订单配送时间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会先挑贵的送,因为,单价高的顾客通常更容易发脾气,「怎么解释都不听,突然发个火儿,就说要退货。100多块钱的外卖,我哪有钱天天赔。」

    还有,要尽量满足顾客提出的送餐之外的需求,比如买烟买水,或者「带支剃须刀到网吧」。有段时间受抖音的影响,总有顾客要求王兵在送餐时画一只小猪佩奇,不画就给差评。王兵很生气,但也不得不画,「买了张牛皮纸,画了个佩奇,还写了一句,你是不是傻?」

    「配送,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社会表演。」孙萍在调查报告中写道,她将骑手们取悦顾客、争取五星好评的行为称为「情感与情绪劳动」,在她看来,这部分的劳动常常被忽视,但它对骑手的折损和消耗,远大于体力劳动。

    在同《人物》的交谈中,她提到了那位印象最深的骑手,「他三天被偷了两次车,还被偷了三次电瓶,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他说,平台要求我们说『祝你用餐愉快』,大家都不认识,我从农村来的,之前都是种地,实在不好意思说这个,还有让人给我打五星什么的,我一个大男人,怎么去说啊?」

    在就「SKP事件」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沈洋表示,尽管外卖骑手可能拥有月薪过万的工资,但他们仍处在阶层不平等中,「是在牺牲了时间和健康的条件下赚更多钱的,要做更高强度的工作------包括体力上和情感上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工资。

    王兵还在继续开发安抚顾客的新招数------夏天,很多人都会随餐多点一份杯装可乐,但今年夏天雨水多,他经常因为赶单子摔车,车一摔,可乐基本就没救了。如果跑回商家再补一份,不仅自己要搭钱,订单也必然超时。为了避免顾客发火,他的外卖箱里永远放着一瓶可乐,如果顾客的可乐洒了,他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备用可乐灌进原来的纸杯,再把杯口来回擦上几遍,没有痕迹。他觉得,这个办法棒极了。

    与此同时,在几个法律咨询网站上,也出现了一些惴惴不安的顾客,有人发帖问,「我催单外卖小哥,导致对方车祸,我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问题下面,有律师回复:「没有责任。」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ae6c6e496fd94f3c1150f40cc9a99844.jpeg

    外卖小哥应顾客要求画的小猪佩奇 图源网络

    游戏

    不久前,美团和饿了么先后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这一季度,饿了么实现每单盈利转正,而美团则完成了了22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5.5%,其中,外卖业务是美团实现盈利的最大功臣。

    2020年8月24日,美团股价也再创新高,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成为港股第五大市值公司。

    在此次长达半年的调查中,《人物》接触到了近30名外卖骑手,他们频繁提起的一个词却是:一毛钱。

    一位湖南的美团骑手说,「准时率低于98%一单扣一毛钱,低于97%一单扣两毛钱。这不就是逼着骑手们加快速度吗?毕竟,一单中的一毛钱对于我们来说,差很多很多的。」

    一位上海的饿了么骑手说,「饿了么单价最低是4.5元,跑得越多,单价越高,有时候多一毛钱都觉得很感人,4块9和5块,看着都不一样。」

    为了留住这「一毛钱」,骑手们不仅需要跑得更快,还要跑得更多。

    这也是系统希望看到的,因为,在系统中,还藏着的另一个秘密------一个关于等级的「游戏」。

    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系统都为骑手设置了积分等级体系------跑的单越多,准时率越高,顾客评价越好,骑手获得的积分便会越高,积分越高,等级就越高,奖励收入也会更多------系统还将这种评价体系包装成了升级打怪的游戏,不同等级的骑手,拥有不同的称号,以美团为例,这些称号从低到高分别为普通、青铜、白银、黄金、钻石、王者。

    一位东南某城市的美团众包骑手讲述了具体的等级设置:一周之内,完成有效订单140单,准时率达到97%,将成为「白银骑手」,每周可获得140元的额外奖励,若完成有效订单200单,准时率达到97%,则会成为「黄金骑手」,每周额外奖金220元。在饿了么,单量则直接与配送费挂钩,每月完成订单数在500以内,每单5元;500到800单,每单5.5元;800到1000单,每单6元......依次类推。而在游戏规则中,积分将以周或月为单位清零。

    在研究报告《订单与劳动:中国外卖平台经济视野下的算法与劳动探究》中,孙萍表示,在超时的惩戒之外,系统还用这种游戏化的评估方式,将很多骑手卷进了一个无法停歇的循环,「他们希望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位骑手对她说,但他们却无法脱身,「我上个月已经是黑金骑士了,如果我想维持,我还需要832点,还有很多活儿要干。」

    「等级越高,骑手们面临的维持等级的压力就越大。」在孙萍看来,这种游戏化的包装,不仅具备成瘾的可能性,还巧妙地把骑手的自我价值实现与资本管理结合在一起,而游戏化的外衣,则「为算法的剥削进行了普遍的、内化的、合理的解释」。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25e88de4693954cb8abd8269df0bc2d8.jpeg

    累瘫在路边的骑手

    据美团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显示,目前,美团的骑手总数达到295.2万人。而饿了么蜂鸟即配官网显示的骑手数量则为300万人。面对近600万骑手的系统化生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者郑广怀提出了「下载劳动」的概念。

    在调查报道《武汉市快递员外卖员群体调查:平台工人与「下载劳动」》中,郑广怀团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骑手们通过「下载」app进行工作,表面上,这个app只是一个辅佐他们工作的生产工具,但实际上,骑手们「下载」的则是一套精密的劳动控制模式,在这套模式下,「工人原有的主体性被全面塑造乃至取代」,他们看似用更自由的方式在工作,但同时却「遭受着更深切的控制」。

    「平台通过下载劳动创造『平台工人』。」郑广怀团队写道,而这种劳动模式的特点则为:强吸引、弱契约、高监管以及低反抗。

    协助系统完成「下载劳动」的媒介,则是骑手们自己的手机------作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在公开报道中,外卖平台一直在努力帮助送餐的骑手们摆脱手机。

    「我们就怕骑手路上为了接单出事。」2018年4月,在接受36氪采访时,美团外卖配送算法团队负责人何仁清特别提到,「对于美团而言,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骑手在骑车过程中不要看手机。」

    为此,美团耗时7个月研发了内置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的蓝牙耳机,据何仁清介绍,这款耳机防风防水去噪且智能,骑手们只要带上它,便可通过说话完成所有操作,确保在送餐的过程中摆脱手机。

    而现实中,所有与《人物》有过交流的美团骑手,没有一人收到或使用过这款智能蓝牙耳机,也没有一位骑手能真正摆脱手机。

    尽管只体验了几天外卖员的生活,曹导仍对那种被手机支配的恐惧心有余悸,「就是你导着航,系统这边还要不停地提醒你说,美团众包又有新订单,请及时查询,然后又跟导航的声音混在一起,马上又要超时了,有的顾客会打电话问你到哪儿了,你可能还要边导航边接单,再边接电话跟他解释为什么超时了......」曹导说,那种感觉让她觉得,每一分钟都很重要,每天都被追着跑,「只能快,更快。」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e39fd732668a7580c4198bd86389f134.jpeg

    被手机支配的外卖骑手

    电动车

    「我们永远不可能在路上耽误时间,在路上的时间是最快的。」一位饿了么骑手告诉《人物》,另一位美团骑手则表示,一个订单能够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跑在路上的那段时间,「除非有个交警跟在屁股后面,说你不能超速不能超速,不然单子多的时候,所有骑手都想着飞起来。」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飞都来不及。」

    此时,能帮助他们的,只有自己骑着的电动车。

    在上岗之前,骑手们需要自己解决电动车的问题。通常,配送站都有长期合作的第三方公司,为骑手提供电动车的租赁。为了节约成本,大多数骑手会选择租金在几百块的车,而这些车的车况也大多一言难尽------有的没有后视镜,有的脚踏板和车头被胶条缠绕了七八圈,一位骑手说,跑外卖之后,自己变成了「电动车修理大师」。

    如果不想租,有的站点也会引导骑手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车。

    一位成都的美团骑手在站点的要求下,用高出市场价10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不知名品牌的电动车,还有一位骑手表示,自己花了好几千通过站点购买的电动车,刚跑了没两天,电池就坏了。

    比起这些花了太多冤枉钱的同行,美团骑手王福贵觉得自己幸运多了。他只不过是在成为骑手的第一天,和电动车的电池一起飞了出去,头还被卡在了马路中间的护栏里------那辆车是他通过站点租的,月租金200元,「基本就是一堆零件拼拼凑凑攒起来的」,没有车灯,刹车片也被磨没了,有时候踩刹车,它会往前走,但踩油门时,反而会倒退。

    但这都不成问题。摔车的第二天,他花了10块钱自己装了一枚脚刹片,跑夜班的时候,他会在嘴里含一个小手电代替车灯,或者把手电用胶条粘在车头。毕竟,这台车也是有优点的,「速度极快,最快能跑到时速65公里。」王福贵说。

    根据公安部在2018年发表的数据,2013-2017年间,我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造成死亡8431人,直接财产损失1.11亿元。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动车的使用,2019年4月,全国正式实行电动车新国标------根据规定,电动车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而一台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车,至少要卖到1000元以上。

    只是,在《人物》此次调查接触到的近30名外卖骑手中,无论美团还是饿了么,没有一人的电动车符合新国标,这些电动车的时速一般都能跑到40公里左右,远远超过限速。骑手群和贴吧里,还有很多人交流如何通过改装,让新买的电动车解除限速。

    做了一年多骑手,那台破车闹罢工的频率越来越高,王福贵有时不得不打车去送餐------好在他所在的西北某县城面积小,与其骑着罢工的电动车每单都超时,打一辆出租车反倒更实惠,花50块就能轻轻松松送完十几单。

    后来,为了跑得更快,他还是咬咬牙自己掏钱买了一辆新车,至于之前的那台破车,不知道又被拆成了多少零件装在了多少等待出租的电动车上。

    无论是骑着旧车还是新车,王福贵的业绩始终排在地区的前五、前三,但干了没多久,他还是辞职了,因为无法忍受平台的拉新要求,「美团为了扩张,让我们上街拉客。每天要拉两个从没下过美团app的人注册,我刚开始还忍着拉了几天,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跑了。」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41020d64554961d51f4038e5f45c1aea.jpeg

    外卖骑手和他的电动车

    微笑行动

    在「外卖骑手已成最高危职业」成为热门话题后,系统也做出过努力。

    在平台成立的早期,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都有针对骑手的安全培训,只是大都集中在入职阶段,专送和众包骑手都需要经过一个简单的安全知识测试,才能开始跑单。

    对于专送骑手,站长也会时常叮嘱安全问题。一位美团站长告诉《人物》,每次做安全培训,他都会特意放一段自己做的小视频,全是电动车车祸事故集锦,让300多号骑手围着看,看完之后,他还会语重心长一番,「我知道你们很急,逆行也不可避免,但麻烦多看看路。」这也是另一位饿了么配送站站长的心声,「说再多遍,骑手们心里装的都还是时间第一,有时候也不是很珍惜自己,终归还是怕超时。」

    后来,随着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不断增高,为了进一步提升骑手的安全意识,外卖平台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请交警去站点讲课,或者组织骑手去交警队考试......美团还为骑手们设计了一对袋鼠造型的黄色耳朵,这些耳朵上大都写着与速度、安全有关的口号。最常见的耳朵上,正面写着「送餐再忙,安全不忘」,背面写着「美团外卖,送啥都快」------但在现实中,这两者依然很难兼得,多数骑手都不愿意戴上这对耳朵,因为「太麻烦了」,一位骑手告诉《人物》,「只要速度一快,耳朵就会被风吹掉。」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b4d72773d424a76bbbc3d60a220a0914.jpeg

    美团袋鼠造型的黄色耳朵

    为了安全,系统还被植入了一项新功能------在骑手上线之后,不定时随机弹出安全教育视频。

    「经常跑着跑着就被限制接单了,必须立刻停车看,看完接单系统才恢复正常。」湖南的美团骑手阿斗说,一次送餐高峰期,他不得不停车在路边观看突然弹出的安全教育视频,结果被一辆飞驰的自行车撞倒,脚踝扭伤,被迫休息。

    每天都生活在超时的恐惧中,还要时不时在送餐路上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对此,骑手们大多都揣着不满。但有时,他们也会庆幸,自己手机中弹出的是安全教育视频,而不是另一个「更要命的惊喜」------微笑行动。

    2017年6月左右,美团开始实施「微笑行动」。这是一项系统的抽查举措,同样是不定时、随机的模式,被抽到的骑手也需要立即停车,然后拍摄从胸部到头顶的照片,并保证面部清晰,展现头盔、工服、工牌------这一切,需要在5分钟之内完成,如果没有及时上传照片,或者照片内容不合格,系统都有可能判定审核失败,骑手们将会面临少则300元,多则1000元的罚款,还有可能被封号三天或永远封号。

    自从「微笑行动」上线,它就变成了美团骑手们心中的玄学。

    关于它出现的时刻,每位美团骑手的答案都不同------在爬楼的时候,在等电梯的时候,在等餐的时候,在爆单的时候......

    令阿斗最难忘的一次「微笑行动」,出现在大暴雨爆单的时候。那天,他穿着雨衣,路都看不太清楚,还需要把车停在路边,把雨衣脱下来,露出工牌和衣服,拍一张照片。同站点的另一位骑手因为手机在口袋里没有听到提示音,最终被罚款400元。

    同样是雨天,今年2月,江西南昌的一位脑瘫骑手因为没来得及拍照,导致账号被封,好在事件的相关视频在抖音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收到无数网友反馈后,美团官方迅速解封了他的账号。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f84b89d63b56e6ea7cae65a380f90596.jpeg

    错过了「微笑行动」的南昌骑手

    但并不是每一位骑手都能获得这样的特殊对待。

    在美团骑手群和贴吧里,每天都有人重复同一个话题------我的照片明明符合要求,但却被判定审核失败,向客服申诉得到的结果是,系统原因,无法解封。「我们的声音永远抵达不了上层。」一位骑手抱怨道。

    与此同时,一些并不符合要求的照片却通过了审核。一位深圳骑手透露,自己被封号后一直用妻子的账号登陆跑单,但自己的照片也能顺利通过「微笑行动」的审核。还有的骑手会提前存好一张别人的自拍,也照样通过了审核。

    疫情之后,佩戴口罩也成为了「微笑行动」的检测项目,一位湖北骑手说,自己的口罩被雨水打湿了,还没有来得及更换,系统审核不通过,账号被停止接单。而另一位广东骑手拍了一张用手捂住嘴巴的照片,却顺利通过了。

    去年冬天,在内蒙古海拉尔,一位美团骑手在送餐途中被抽中,零下30℃的气温中,他只能把车停在路边,脱下所有的防寒衣物,露出美团制服和头盔,在5分钟之内拍照并上传------在《人物》接触到的美团骑手中,对于「微笑行动」,他们的评价大多是------「可怕的」、「没有感情的」、「耽误工夫的」。

    饿了么也有类似的检测行动,取名「蓝色风暴」,不同的是,「蓝色风暴」给骑手的时间是15分钟,罚款力度也相对较小,大多在5元到30元之间------《人物》在2019年进行调查时,并没有饿了么骑手抱怨过此项检测行动。

    只是,好景不长,一则最新的消息是------据饿了么骑手透露,为了全面追赶美团,今年,饿了么「蓝色风暴」的检测时间也从15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afad16b7c862c6eab0a29a8690e709c0.jpeg

    骑手群讨论「微笑行动」

    「五星好评」

    随着外卖骑手违章率和事故率越来越高,交警也从局外人变成了与系统有关的人。

    熊崇君是一名深圳交警,做了近10年的交通节目外景主持,因多段执法视频在互联网上走红,成为网红交警,人称「深圳熊警官」。去年夏天,因为罚两位逆行的美团骑手写检查并大声朗读,熊警官制造了一次热搜------#你的外卖员没到可能在写检讨#,有网友评论,「熊警官太温柔,罚得太轻了。」

    事实上,近两年内,全国各地的交管部门出台了各种针对外卖骑手的交通处罚政策。

    在上海浦东,外卖骑手们被交警部门要求穿上印有个人专属编号的电子马甲,同时,一人一张「外卖骑手交通文明记分卡」,每张卡36分。执勤交警与监控探头同时执法,不穿马甲扣12分,驾驶未登记备案电动车扣12分,闯红灯扣6分,逆行扣3分,在机动车道骑行扣3分,在人行道骑行扣3分......36分扣完后,骑手会面临直接永久封号或被公司开除------上海浦东也是全国首个执行骑手电子马甲政策的地区。

    河北邢台、广东深圳等地也先后学习上海,引入了文明积分卡制度;青岛则开展了违法外卖骑手黑名单制度;在江苏,外卖骑手交通违法1次停工1天,南京交管部门还会给二次违法的外卖骑手开展学习日。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604f286f34f606d2505468a1842b8bda.jpeg

    民警向骑手讲解DS骑手记分小程序的使用方法

    只是,在超时的巨大威慑力之下,这些举措收效甚微。

    2019年12月和2020年5月,《人物》分别两次前往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实地观察外卖骑手穿戴电子马甲的情况。根据一小时内通过世纪大道的骑手数量统计,白天,由于执勤交警多,这一区域内穿电子马甲的骑手比例可以达到70%以上。只是,即便穿着马甲,依然有骑手会选择违章。

    这是骑手们「精心计算」过的结果。白天交警多,不穿马甲容易被抓,一扣就是12分,但如果穿着马甲违章被拍,「闯红灯、逆行都是小分啦。」 而进入夜晚后,骑手们穿马甲的比例会大幅下降,原因很简单,「交警下班了。」

    作为执法者,包括熊警官在内的很多交警心情复杂,他们是目睹外卖骑手交通违章最多的人,有时,也很理解骑手的处境。

    熊警官告诉《人物》,他经常出现在外卖骑手的车祸现场,翻车的,撞车的,撞人的,被撞的......据他观察,所有骑手摔倒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爬起来,去看外卖洒没洒,然后打电话给客人解释,「没有人在乎自己。」

    这让他更非常理解骑手们的不易。熊警官说,他经常和外卖骑手聊天,发现这个群体的想法很简单,就想着不超时,不被顾客差评,不太把自己放在心上,「人身安全永远都不是他们的重点,如何准时地把餐送到顾客手上,才是他们的重点。」

    作为一名一线交警,在熊警官看来,造成这一切的,是外卖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城市非机动车道不足的问题。「公司之间竞争导致送餐时间缩短,骑手越来越紧张,一边是超时,一边是违法,他们必须选择一条路走。」

    因此,每当遇到骑手违章,在执法的同时,有些交警也会表达体谅,罚骑手写检查的那天,熊警官就特意叮嘱对方去树荫下写,而很多交警还需要帮骑手们去送餐。

    公开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

    今年3月25日,一位浙江桐乡的外卖骑手因逆行被交警拦下,被罚站在路口参与交通劝导。他告诉交警,自己刚接了一个订单,还没来得及取餐,如果超时就要被扣钱。最终,交警委托一名辅警骑着骑手的电动车去送餐,一路上,那辆电动车熄火3次,终于到了顾客家楼下,辅警一低头,餐打翻了。

    好在这种状况并不常出现,大部分交警还是顺利地完成了送餐任务------

    4月16日,江西南昌,一位美团外卖骑手急着送餐连续三次违章,被交警拦下来接受处罚;6月初,浙江温州,一名饿了么骑手违规驾驶摩托车被查扣;6月29日,广东东莞交警在执法时,发现一名美团骑手摩托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随即将车当场查扣------这些骑手未能送完的订单,都由交警或辅警帮忙送达。

    送餐完成后,几乎所有的送餐交警还会做同一件事------对点餐的顾客说:「祝你用餐愉快,麻烦给一个五星好评。」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9e5021bf0726e58995cee82a0aaf3ba1.jpeg

    交警帮助骑手完成送餐任务 图源搜狐视频

    最后一道屏障

    在《人物》此次调查接触到的所有外卖骑手中,石沉是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宁愿扣钱也不想玩命」,他坚称自己在一年多的骑手生涯中,从未闯过红灯,也绝不逆行,每天送餐,制服和头盔都穿戴整齐。

    但他依然遭遇了车祸。2019年7月的某天晚上,他送餐时被一辆小客车撞倒,右脚脚踝骨折,交警到达后判定对方全责。被送去医院后,车主负担了包括手术在内的全部医疗费用。

    作为专送骑手,站点每个月都会从石沉的工资中扣除106元保险费,这其中包含意外险,正常情况下,石沉还可以获得这笔赔付。但当他出院后联系站点时却发现,自己的骑手账号已经被删除。

    对此,站点给出的理由是,他因住院手术长时间不能跑单,上岗率不达标,已被系统删号------随着骑手账号一同消失的,还有账号上的保险缴纳记录,没有记录,他也法找保险公司理赔。为了找回记录,他试图通过站点与美团沟通,却发现自己被踢出了站点群。

    在外卖骑手群体中,石沉的遭遇并非个案------在系统中,保险是骑手们能获得的唯一也是最后一道安全保障,但《人物》在调查中发现,大量的骑手在遇到交通事故后,都无法顺利获得理赔。

    按照外卖平台的设计,专送骑手的保险由站点按月扣除,具体金额也由站点决定;众包骑手的保险则按天扣除,每天3元,保障时间从骑手当天第一次接单到当日24时,如果此时骑手还在送餐,保险时间最多可延长一个半小时。

    在社会学者郑广怀看来,这种劳动保障体系,其实是外卖平台对于自身责任的一种巧妙转嫁。

    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接受界面文化专访时,郑广怀将外卖平台形容为「甩手掌柜」,「平台将派送业务承包给外包公司,解除了(与工人)直接的雇佣关系。保险问题由工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工人发生交通事故,平台则可以推给保险公司。」郑广怀说,在这种「转嫁」之中,「模糊的劳动关系也使工人们维护权益变得更加困难。」

    孙萍也在调查中发现,如果是小剐小蹭,她接触到的大部分外卖骑手都会选择自己忍受。「他们中很多人跟我反馈说,那个申请流程特别复杂,特别麻烦,他们宁愿自己承受,也不愿意去走那一套复杂的流程。」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96335aacdc03c0631e86033779483184.jpeg

    骑手在骑手社区讲述自己发生车祸

    只是,一旦事故超出「小剐小蹭」的范围,石沉的故事就会一再上演。

    一位在饿了么跑众包的骑手告诉《人物》,他在送餐中出了交通事故,把行人撞进了医院,保险公司拖延了一年还没赔偿,最后,他借了网贷垫付医疗费;

    一位宿迁骑手则在入职美团时,被站长要求填写「自愿放弃保险合同保证书」。他感到不解,站长告诉他:骑手是最高危的职业,每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我们这儿无人敢保------这种状况也并非个案,曾做过美团配送站站长的金壮壮说,众包骑手的保险直接通过app缴纳,是必选项,而专送骑手的保险则由站点缴纳,「很多站点因为怕麻烦,就没有给骑手上保险。」

    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还有被外卖骑手撞伤的行人。

    去年4月,林伟在回家路上被一位美团骑手撞倒,左腿骨折,当天是这位骑手第一天上班,站点负责人表示,保险还没来得及买,以及,此事也与站点无关,「我们只让骑手送外卖,可没让他去撞人啊。」这位负责人说。

    数次沟通后,站点拿出的处理意见是:可以帮忙说服骑手分期支付医疗费、营养费。

    最后,这件事的解决依靠的是「关系」------林伟的公司领导认识美团的某位高层,在高层的施压下,站点最终同意支付医疗费用。

    社交平台上,一位美团骑手维权的帖子下,一位网友留言道:「外卖员帮美团跑出了单量、跑出了市值,但美团,一个靠外卖业务做大的公司,却不会给任何一位外卖员提供正式的劳动雇佣合同。」

    车祸过去一年后,石沉的骑手账号仍然没有恢复,他也没能获得那笔意外险的赔偿。他告诉《人物》, 「我决定离开这个行业,不再回来了。」而那些还在路上拼命抢时间的骑手,则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曾在路口目睹过同行当场丧命的美团骑手魏莱,在自己的网络日记中写道,「愿天下骑手都能平安回家。」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f25f572f74281d8ee101d0eea0656814.jpeg

    无限游戏

    在发布外卖骑手体验视频时,曹导正在自驾环中国拍摄新的作品,在前往西藏无人区的路上,跟《人物》回忆起自己做骑手的那几天,她仍感觉窒息。

    作为系统的短期体验者,曹导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让外卖平台所有的产品经理和算法工程师都去当一个月骑手,「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这个系统对人的压迫有多么严重。」

    在一篇讲述美团系统如何将配送时间缩短至28分钟的报道下,一位骑手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要不你们亲自来一线送个三两天试试?看看不闯红灯、不逆行、不狂飙,你的28分钟怎么送。」

    某种程度上,这种建议与数据社会学家尼克-西弗不谋而合。

    西弗曾提出过「算法文化」的概念。在他看来,「算法不仅由理性的程序形成,还由制度、人类、交叉环境和在普通文化生活中获得的粗糙-现成的理解形成」。他认为,算法是由「人类的集体实践组成的」,并建议,研究者应该人类学地探索算法。

    作为学者,孙萍完全认同西弗的观点,但现实中的算法,依然更多地建立在数字逻辑的基础上。

    「加强程序员的培训和价值导向很重要。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程序员大部分都是理工的直线性思维,很少有社会科学的这种思维,所以,他们对于公平和价值的这些问题,理念上都比较欠缺。」

    在调研的过程中,孙萍也与一些参与算法的程序员有过交流,她发现,程序员们有自己的逻辑,也会考虑到各种突发事件,但是,程序员只是执行者,并不是规则的制定者,「规则的制定者是外卖平台,而程序员也只是在履行平台的决定。」

    本次调查中,《人物》也多次尝试联系外卖平台的算法团队,但对方均以「公司要求」之名拒绝讨论系统的话题,「这是公司机密,」一位美团的算法工程师表示。

    孙萍说,「单项话语权」是目前这套算法最大的问题。而在整个系统中,最无解的部分在于,在让骑手们越跑越快的推手中,也包括骑手自己。

    这是一个更大、也更不可见的游戏------「外卖员每跑一单的任何数据都会被上传到平台的云数据里,作为大数据的一部分。」孙萍说,系统要求骑手越跑越快,而骑手们在超时的惩戒面前,也会尽力去满足系统的要求,「外卖员的劳动越来越快,也变相帮助系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短时长数据』,数据是算法的基础,它会去训练算法,当算法发现原来大家都越来越快,它也会再次加速。」

    在孙萍看来,外卖骑手在送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依然存在所有权争议问题,但骑手们仍在奋力奔跑。据美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遍布在全国2800个县市区的骑手「不顾疫情、不分昼夜,将餐、菜、药等生活必需品及时送到了超过4亿的用户手中」。

    美团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的新闻发布后,一片惊叹声中,有人再次提及王兴对速度的迷恋,还有他曾提起过的那本「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书------《有限和无限的游戏》,在这本书中,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将世界上的游戏分为两种类型:「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前者的目的在于赢得胜利,而后者则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

    系统仍在运转,游戏还在继续,只是,骑手们对自己在这场「无限游戏」中的身份,几乎一无所知。他们仍在飞奔,为了一个更好生活的可能。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0de3bff8f039661df03f208288567788.jpeg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9dd17ae908b62767eecc8168f4568ac7.jpeg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骑手皆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劳工与下一代互联网》

    2. 郑广怀等《"平台工人"与"下载劳动":武汉市快递员和送餐员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

    3. 孙萍《"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

    4. 孙萍《如何理解算法的物质属性------基于平台经济和数字劳动的物质性研究》

    5. 孙萍《订单与劳动:中国外卖平台经济视野下的算法与劳动探究》

    6. 姚建华《零工经济中数字劳工的困境与对策》

    7. 卢泰宏 杨晓燕《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

    8.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9. 潘仁杰《透析数字时代的科技迷思------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文森特-莫斯可教授访谈录》

    10.汪佩洁《算法时代的劳动社会学------评Alex Rosenblat《优步的世界:算法是如何改写工作规则的》》

    11. 界面新闻 林子人《专访社会学者沈洋:服务业男女工人以不同方式处于劣势,性别阶层户口不平等彼此交织》

    12. 丁晓东《平台革命、零工经济与劳动法的新思维》

    13. 陈龙《游戏、权力分配与技术:平台企业管理策略研究------以某外卖平台的骑手管理为例》

    14. 蜂鸟配送 《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

    15. 比达咨询 《2018年第1季度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

    16.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美团点评 《2018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

    17. 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2019即时配送发展报告》

    18.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外卖服务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19. 极光大数据 《2019外卖行业下沉市场分析报告》

    20. 点我达&营创实验室《2019众包骑手生存真相报告》

    21. 媒报告《2019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研究报告》

    22. Trustdata 《2019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3. 美团研究院《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间美团骑手就业报告》

    24. 美团研究院《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

    25. Fastdata极数《2020年1-4月中国本地生活外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6. 美团技术团队《即时配送的订单分配策略:从建模和优化》

    27. 美团技术团队《美团智能配送系统的运筹优化实战》

    28. 美团技术团队《配送交付时间轻量级预估实践》

    29. 美团研究院&中国饭店协会《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2019年前三季度)》

    30. 雷锋网 AI 研习社《专访美团点评 AI 技术团队负责人何仁清: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配送调度系统是如何建成的》


    星标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精彩故事永不错过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ffa1a66671b5c533195ea50dd56ee719.jpeg

    https://ssimg.frontenduse.top/image/2020/09/08/fd5928abf42fab4e07df0bd0c1b524d6.jpeg

  2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當代中國的國家與勞工 : 制度、衝突與變遷 pdf下载

    内容简介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的市場經濟改革,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勞動關係,同時也再造了中國的工人階級。這個過程充滿衝突和爭議,無論是國企工人下崗,還是私營、外資企業農民工對資方的不滿,都引發了各種形式的抗爭。國家如何應對勞工問題挑戰?工人運動為何一直脆弱、無序、無組織?

    本書透過理論和案例分析,從制度安排、爭議處理和工人行動三個方面,探討國家體制如何決定了勞資關係格局、互動方式和力量對比,以及工人訴求的表達方式。基於歷史比較下的「國家因素」視角,本書強調了工人階級的形成與公民權利密切相關,提供了理解中國工人運動困境的一個解釋。

    作者简介

    陳峰,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學士、碩士,美國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馬克斯威爾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博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復旦大學講座教授。著有Economic Transition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Post-Mao China: Ideology and Reform (Albany, NY: SUNY Press,1995)。曾在多種著名國際刊物發表論文,2003年獲《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頒發「戈登.懷特(Gordon White)最佳論文獎」;2015年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研究資助局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獎。


    下载链接

  2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释放蔡伟】伊塔洛·卡尔维诺 - 树上的男爵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 “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在《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一次倔强的反抗,让科希莫从十二岁起就决定永不下树。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下载链接

  2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2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FreeAssange】密码朋克:自由与互联网的未来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互联网已经在世界各地掀起了革命,然而全面的打击也正在展开。随着整个社会向互联网迁移,大规模监控计划也正在向全球部署。我们的文明已经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道路的一边通往一个承诺“弱者要隐私,强者要透明”的未来,而另一边则通往一个极权的互联网,在那里,全人类的权力被转移给不受问责的间谍机构综合体及其跨国公司盟友。

    密码朋克是一群倡导大规模使用强密码术以保护我们的基本自由免遭攻击的活动家。维基解密的主编和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是秘密朋克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现在,在这本新书中,阿桑奇将与一群来自赛博空间战场前线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一起探讨,互联网终将解放我们,还是奴役所有人。


    下载链接

  2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3 第一修正案:代码和言论自由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785

    第一周是讲了一些法律方面的基础,第二周讲的是一个比较简短的互联网史。今天我们开始进入正文的第一部分——第一修正案,今天的内容会跟下周的内容是一块。今天我们是要讲第一修正案,下周我们主要是讲第四修正案。

    一般来说,很多人听到第一修正案的第一反应是言论自由,实际上,第一修正案除了言论自由,还包括一些其他的东西。全文是说:“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里面讲了3个概念,第一个说宗教自由;第二个说表达自由,因为出版自由最后实际上都是表达自由的一种;第3个说集会自由。这也是权利法案的第一条。我们今天主要是讲表达自由的概念。关于宗教自由跟集会自由,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事后跟我提问题,这两块实际上也有蛮多蛮有意思的东西。因为虽然在美国是个所谓的新教徒国家,我最早去美国的时候,我也以为美国大部分人都是信基督教,后来比较好玩的事情是,我会发现那个地方居然有很多美国人是信佛教的。当然美国还有很多很奇怪的、乱七八糟的看起来跟邪教一样东西。

    另外,今天我们主要内容讲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概念,昨天我给大家看了两个案例,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案例都写在这。第一个是关于3K党(Ku Klux Klan)的,一个是关于特朗普的。我也昨天跟大家讲了,我希望大家课前思考一下问题,我的课堂会提问。

    案例一:

    1964年,种族主义组织3K党的一个分部领袖因在电视媒体上发表鼓吹暴力的演讲而被逮捕。他不仅在讲话中辱骂非洲裔美国人和犹太人进行,并扬言“如果我们的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继续压制高加索白种人,我们将采取某些报复行动”。

    提问一:你认为这样的演讲是否应该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为什么?

    案例二: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推特治国”这一新玩法让他迅速成长为新一代“网红”。从推特攻击“假新闻”,到推特解雇国务卿,他的很多政策和外交事件都是通过推特宣布的。2018年,7位被特朗普在twitter上拉黑的用户向法院提起诉讼,声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屏蔽持反对意见的粉丝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提问二:你认为特朗普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言论自由”?为什么?


    Required:

    • 橙皮书(2018),加密无政府主义往事:枪支、代码与言论自由
    • 橙皮书(2018),枪支如何成为新的言论自由
    • Bernstein v.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1996)

    Recommended:

    • Anthony Lewis(2007),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 A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mendment(《言论的边界》)

    •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88),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2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黑客文化和伦理的奠基之作,计算机专业人士必读。

    二十五周年新版,涵盖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理查德·斯托曼、史蒂夫·沃兹尼克等著名黑客的最新资料。

    多年前,射击游戏之父、Doom游戏的作者约翰·卡马克由于读到本书,坚定了游戏开发的决心。

    谷歌首席信息官本·弗里德也是本书的忠实读者。

    探寻黑客文化的本质,体会黑客精神的精髓。

    作者简介

    Steven Levy这部经典力作的25周年版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跨越到80年代后期,追述了计算机革命中初期黑客的丰功伟绩,他们都是最聪明和最富有个性的精英。他们勇于承担风险,勇于挑战规则,并把世界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本书更新了一些著名黑客的最新资料,包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理查德·斯托曼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并讲述了从早期计算机研究实验室到最初的家用计算机期间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

    在Levy的笔下,他们都是聪明而勤奋的人,他们极富想象力,他们另辟蹊径,发现了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巧妙解决方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至今仍然长盛不衰的“黑客道德”。本书描述了近代历史上的一个萌芽时期,描述了黑客用默默无闻的行动为当今的数字世界照亮了一条道路,描述了那些打破陈规“非法”访问穿孔卡片计算机的MIT的学生,也描述了缔造出Altair和和Apple II电脑这些伟大产品的DIY文化。


    下载链接

  3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2 互联网事:全球互联网50年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804

    大家好我叫Suji,我和Katt是一如既往的合作伙伴,现在自己创业,在这之前我在好奇心日报当记者,做一些比较偏社会活动,又跟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事情。今天的主题是全球互联网50年,准确来说互联网真正诞生是在1969年底,今年已经50.05岁了。我会用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例子,一些大家在传统文章上不太能够看到的例子来讲这50年里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

    先讲一个大家不太能get到的笑话,2019年底,互联网50周年刚过去几个月的时候, Twitter和Square的CEO,也是 Twitter的创始人Jack Dorsey(杰克·多西)宣布要在Twitter内部成立一个团队:bluesky,蓝天。因为Twitter的 logo是只小鸟,他希望这只鸟能非常自由地在bluesky里飞翔。Bluesky将会研究去中心化互联网和去中心化社交网络,Jack会给予他能给予的全部权利,让bluesky团队调取和搜索代码库,以此来更改一些比较关键的产品设计。bluesky团队给自己创建了一个Twitter账号叫“@bluesky”,发的第一条推是:“lo”。很多人不懂为什么要发“lo”,为什么Jack Dorsey认为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同时大家可能知道最近有很多讨论,认为互联网是不是已经死了,是不是已经在作恶了,下一个50年会怎么样等等。我们就从这条好玩的推特开始,结尾时会讲一个不是很好玩的,比较悲伤的故事。

    为什么叫“lo”呢?在距离Twitter上的“lo”五十年零两个月前的1969年10月29号,当时阿帕网四个节点中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SRI(斯坦福研究院)之间成功发送了互联网上的第一条讯息。当时UCLA的学生要在Stanford电脑上登录,他们发的应该是“Login”,但当他打到第三个字母“g”的时候,连接崩溃了,所以就只发出来两个字母,就是“lo”。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梗,基本很少有人提,上一次想玩这个梗的是特斯拉和SpaceX的CEO,Elon Musk(伊隆·马斯克)在用自己的卫星网络发推的时候,他也想发“lo”,但后来发了另外一个梗。


    Required:

    •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2019),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

    • 国家地理(2019),网络五十年/互联网内幕

    Recommended:

    • Adam Curtis(2016),Hypernormalization
    • Dan Geller,Dayna Goldfine(2011),Something Ventured
    • Dominic White(2013),DSKNECTD
    • Werner Herzog(2016),Lo and Behold,Reveries of the Connected World
    • 吴军(2011),《浪潮之巅》
  3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 的文集,主要介绍黑客即优秀程序员的爱好和动机,讨论黑客成长、黑客对世界的贡献以及编程语言和黑客工作方法等所有对计算机时代感兴趣的人的一些话题。书中的内容不但有助于了解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互联网行业的规则,还会帮助读者了解我们这个时代,迫使读者独立思考。

    本书适合所有程序员和互联网创业者,也适合一切对计算机行业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一书的作者,硅谷创业之父。1964年,出生于匹兹堡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设计核反应堆的物理学家,母亲在家照看他和他的妹妹。青少年时代,格雷厄姆就开始编程。但是,他还喜欢许多与计算机无关的东西,这在编程高手之中是很少见的。

    保罗•格雷厄姆在康奈尔大学读完本科,然后在哈佛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他创办了Viaweb,帮助个人用户在网上开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应用程序。1998年夏天,Yahoo!公司收购了Viaweb,收购价约为5000万美元。

    此后,他架起了个人网站paulgraham.com,在上面撰写了许许多多关于软件和创业的文章,以深刻的见解和清晰的表达而著称,迅速引起了轰动。2005年,他身体力行,创建了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将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目前已经资助了80多家创业公司。现在,他是公认的互联网创业权威。


    下载链接

  3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1 美国法律体系:联邦制与三权分立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757

    就像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一样,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促进了群体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的变革。但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从用于军事目的的阿帕网的诞生,到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再到大规模的产业互联网的落地,除了技术人员之外,学术、商业、工业、政治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其中大显身手,共同塑造了当今的互联网。其中,立法者和法律工作者也在推动和引导互联网的发展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主张代码应等同于言论,因为受到宪法修正案保护,以及要求使用者将修改后的衍生作品以同等的授权方式释出以回馈社会的著佐权等等,无不彰显了法律工作者的创新与智慧。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系统的回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其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立法与司法上的演进,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规律,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无论是对我们应对当下的时代挑战,还是化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线上课报名|律师与黑客:法律如何影响互联网的发展?

  3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豆瓣读书遭整改一个月,或与给香港国安法打一星有关

  3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坂元裕二 - 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剧大神坂元裕二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以书信邮件、聊天记录的形式描绘出两则心碎又心动的恋爱物语,也是现代人触动最深的情感形式:初恋与不伦。坂元裕二讲述得克制、文艺、美好,把注定悲伤的故事用优美清新的口吻娓娓道来,感动万千读者。

    《初恋》:从久未联系的初恋女孩那里收到了一封信。同一时间,女孩的婚约者是一场交通事故的肇事司机,并且在那起事故中逃逸了……

    《不伦》:妻子突然说要去非洲做除地雷的志愿者,就这么抛下丈夫开启了自己的旅程,但却遭遇恐怖袭击,去世了。一年后,还在调查事件的丈夫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你的妻子还活着,和我的丈夫在非洲生活着。”两颗同样丧气的心慢慢靠近……

    作者简介

    (日)坂元裕二

    日本影视“神级”编剧、“金句王”。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最完美的离婚》《四重奏》等作品的话题级编剧,精于现代剧的创作,在情感、社会、女性等题材上风格独树、成绩非凡,多次获得日剧学院赏“最佳剧本”奖。同时,也尝试日剧导演与舞台剧编剧、演出、写作等工作。


    下载链接

  3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唐鳳: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如何成為台灣 icon

    全文: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audrey-tang-taiwan-icon

    這些年,加諸在唐鳳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她既不抗拒也不同意。在她心中,這些標籤只是發語詞,不是語言中有意義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給自己下個標籤呢?她說:「可能就是『我』吧,這是個沒有所指、沒有意義的字。」

    「我是安那其。」

  3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汪凯:中文网络中的戏仿文化:一个简史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5967

    报告摘要:1990年代末,互联网在中国进入到了民用化阶段,几乎从一开始,网络文化就表现出既不同于官方主导文化、也不同于当时商业化媒体的特征,它们更自由、更具参与性与对话性。在早期的BBS时代,插科打诨的网友们就在对话中制造了许多新鲜的语言与视觉表达。戏仿(parody)文化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了视频恶搞(KuSo)的狂潮。随后,微博(2009)兴起使得社会对话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戏仿文化进一步地扩张。

    戏仿的兴盛与特定时代的政治空间的性质与特征有关。事实上,戏谑或者尖刻的幽默往往盛行于刚刚走出较为深重的历史灾难、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与一定自由表达空间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某些旧有的事物依然强有力的存在于当下,但是它内在的合法性已经被强烈的质疑了。在当代中国的网络空间中,戏仿既经常作为特定事件中进行抗争的情感动员手法,也常常是网民释放社会压抑感的一种表达行为,它体现了威廉斯所定义的对抗霸权的“感觉结构”的特征。同时,戏仿的兴盛也隐隐指向了情感与认知上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共同体的存在(反讽共同体)。

    中文网络中,戏仿文化在2005-2012年前后最为兴盛。随着近年来网络生态的变化,多种支持戏仿活跃的结构性因素发生了改变,它们包括: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再度兴起以及它带来的更严酷的舆论管控,更具压迫性的宣传攻势,这种新的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年轻网民的呼应,网络民族主义便是其重要表征之一;同时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推动下,用户下沉策略使得更大规模的小城镇与乡土社会的人群被纳入到网民中,“土味”文化成为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相对于尖锐的、具有抗争性的戏仿,这种来自更广泛基层民众生活的直接、朴素的表达显然更可能得到主导文化的青睐与收编。

  3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王明珂 -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什么是中国人?华夏认同如何发轫演变?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成名作,理解中国历史与民族的关键读本《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作者简介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下载链接

  3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蒙语教学风波:模范自治区不再,北京不要朋友,宁要敌人?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04-opinion-mongolian-language-protest-china/

    1995年,谢飞导演,张承志编剧的蒙古语电影《黑骏马》上映。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内蒙古歌手腾格尔出演一位蒙古青年。青年离开草原十二年,再回乡时物是人非。

    电影里探望故人的青年教草原学生演唱歌谣。那是腾格尔1980年代创作的《蒙古人》。歌词源于蒙古国诗人奇-其木德(Choijil Chimid):"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当我身躯一样爱惜;沐浴我的江河水,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蒙古人》和腾格尔的嗓音传唱于中国大街小巷,从演唱会到中央电视台节目。没人会认为这首歌有何敏感。更没人料到它会在2020年一场抗议中被唱响。九月初,抗议在内蒙古自治区爆发,反对在蒙古族学校引入普通话教学的国家统编语文课。几天之内,网上流传着各式消息和现场录像。某影像片段中,数百群众聚在一间学校门口,高唱蒙古语的《蒙古人》:"蒙古人啊,是热爱故乡的人。"

    一切源于2020年8月底的消息:新学期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中小学的三门科目------语文,政治和历史,要逐渐转为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政府称,原蒙语语文课将继续,和普通话语文课并行不悖。但诸多家长和学生担心改革将冲击原有的双语教学体系。更有人担心这是进一步"汉化"或"同化"的开端。围绕着这道"新政",种种不安发酵、扩散,最终变成在2020年中国少见的一场群体性事件。

    过去十年,中国边疆民族问题愈发扎眼,内蒙古却几乎风平浪静。但如今这场抗议,让北京治下的这个"模范自治区"站到了一个路口。

    一场文化保育运动

    内蒙古的抗议传出后,有中国民族主义者随即将之解读为"蒙独"。外界则有人认为这是"南蒙古觉醒"或是对"文化灭绝"的激烈反应。有评论员认为这场抗议像2014年的香港。

    在新闻和消息都被严格封锁的时代,网上消息倾向于夸张演绎抗议的性质。反而,综合各种信息,这场运动看起来更像是广州2010年"保卫粤语"运动的内蒙古翻版。

    9月2日到3日,通辽市(哲里木盟)警方在网上公布了一系列征集线索悬赏,查找数十名涉嫌"寻衅滋事"的人士。网民打开链接,发现里面是一个个抗议现场摄像头拍摄到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照片里有白天也有黑夜。一次性能贴出如此众多的"寻衅滋事者",多少意味着运动的自发性质。

    网上还能看到抗议者在基层传统社会中的动员:微博上有人上载据称是牧民的签名和手印,围成圆形,呼应着上世纪初草原群众运动的"独贵龙"(Duguilang)运动。看起来,相比城市,更紧密抱团的牧区人际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动员渠道。

    尽管如此,大多数视频和消息都和学校相关。这可以意味着运动并没有在社会其他空间中大规模爆发。学校的抗议则结合了个体行为和学生的集体行动。9月初,自治区各级政府连续发出文件,要求保证学生返校。这意味着有不少有蒙古族家庭拒绝将孩子送回学校上课,或是希望将孩子接回家不去上学,以实现一种个体化的、变相的"罢课"抗议。正是因为这样,许多视频和传言才都围绕着学校的大门拉锯。一则视频中,一群中学生冲过学校大门,口中用蒙语呼喊着"让我们出去,我们胜利了!",围观的人群则高举手机拍摄,警察和保安没有阻止,停在一旁。同时,在内蒙古东部流传着一个目前无法确证的传闻,声称有一名女生因为学校不给出校门,心急之下从教学楼跳下。

    抗议运动的议程又是高度具体的。翻看诸多民众签名的网络图片,几乎都以反对教学改革为核心诉求,语言也和汉族常见的"请愿"并无二致,更不像新疆、西藏等地曾经的抗议运动那样包含对政治权力的进一步诉求。

    运动也在网上积攒能量。尽管蒙古文社交平台Bainu在抗议爆发前夕被政府暂时关闭,但有关抗议的信息还是出现在了快手、抖音和微博等平台上。不少蒙古族人士,包括学生、乐手、普通市民、农民和牧民,通过展示签名,分享书摘等方式表达对运动的支持。但这也意味着有大量的行动是通过网络"展示"完成的。看起来,对非学生和非家长的蒙古族群众而言,抗议的线上热度似乎大于线下。

    这些特质都类似2010年广州的"保卫粤语运动"。并且,相比那场运动,内蒙古爆发的抗议看起来更为温和,更加节制。

    2010年8月1日中国广州,示威者举行支持广东话的集会后被警察带走。图: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保卫粤语运动是2010年广州市的一次群体性事件。当时,官方有计划增加市营电视台普通话节目。有市民认为粤语长期被普通话打压,面临危机,以此为导火索,许多人通过互联网串联、表达不满。当年7月25日,上千人聚集在江南西地铁站抗议;8月1日,又有数千人在人民公园呼喊口号,高唱包括《海阔天空》、《光辉岁月》在内的粤语歌曲。

    内蒙古的抗议运动,和保卫粤语运动所共享的,是对自身独特文化所面临的处境的担忧。相比其他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中的蒙古族无论在人口比例,还是母语的使用程度上都偏低。2010年数据显示,自治区中蒙古族人口422万人,远少于汉族的1960万人。许多蒙古族已经以汉语北方方言作为母语。而当地蒙语也大量混合普通话词汇。对许多蒙古族来说,生活习惯已经和北方汉族愈发交融,使得蒙语和传统文化确实面临一场危机:缺少继承,母语人口变少,受主流文化影响越来越大。

    统编教材只不过是为这样的焦虑增添了一把柴火。

    值得指出的是,这场维护蒙古语的文化保育运动,甚至比"保粤运动"还要温和得多。2010年时,为了反击普通话,广州人举出了"广州人讲广州话,唔识讲就返乡下"(不会讲就回乡下)的海报,"煲冬瓜"(普通话)和"捞仔"(对北方人的蔑称)等词汇时有耳闻。而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在内蒙古抗议的视频和照片中,看见反对普通话或反对汉族的标语或口号,更没有传出汉族人士被攻击的报导。

    "模范自治区"的由来

    温和的抗议背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模范自治区"身份与特殊的历史地位。对照今日的危机局面,这显得格外讽刺。

    中世纪以来,中华帝国的广大疆域端赖于内陆农耕地带和草原游牧地带的结盟,若没有草原民族相助,中原王朝最极致的疆域也只能沿着农耕地带扩张------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西域农耕绿洲要比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带更容易并入中原王朝版图。而越过长城控制草原的清帝国,依赖的是和蒙古的血缘姻亲------皇太极时代开始和蒙古科尔沁部的制度化联姻,是帝国扩张的一大支柱。

    而如今爆发抗议的通辽市(哲里木盟),就是科尔沁部的核心地带。也是历史上孝庄皇太后的出生地。

    满蒙联姻的"帝国柱石"在近代几番流转。俄罗斯通过蒙古国的独立削弱北京(南京)对东方和北方的控制,日本和蒙古东部结盟来向察哈尔和长城内扩张,北洋政府试图把内蒙古切成数个省,归属内地管辖"分而治之"。而中共之所以能取得最终胜利,蒙古人的帮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支因素。

    根据官方历史叙事,早在1920年代,中共就开始积极培养蒙古族干部,乌兰夫、多松年、李裕智等人被中共远派莫斯科接受系统的共产党干部训练,回国后投身革命。二战中,乌兰夫等人领导的中共蒙古族部队协助延安维持了黄河河套一带的防线,让中共可以依靠黄河阻隔日军。日本投降后,又是蒙古族共产党员帮助中共完成了对今天内蒙古的控制------1945年,草原东部复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内蒙古东部自治,成立"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乌兰夫"单刀赴会"与其谈判,阻止了后者的独立倾向,最终以内蒙古自治政府,即之后的内蒙古自治区为解决方案,成为中共治下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时至今日,乌兰夫的后人都是自治区的重要政治力量。

    抱持更蒙古民族主义倾向的日籍蒙古族历史学家杨海英在《蒙古骑兵在西藏挥舞日本刀》一书中,感慨中国蒙古族缺少民族意识,对汉族的统治听之任之。但事实的确是,至少在近三十年来,中国蒙古族的处境,和西藏、新疆等地少数民族大为不同------蒙古族的干部在体制内已经上升到了高位------前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前驻英大使暨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不用说在文化、教育、科技及其他领域的诸多蒙古族名人。这和蒙古族数百年的"共治"地位无法分开,也和中共建政中蒙古族的角色有所关联。

    甚至,中共历史上少数民族地区最残酷的肃反和清洗事件之一------1960年代文革中造成至少数万人无辜死亡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事件,也在今天被蒙古族知识分子理解为文革普遍创伤的一部分。许多蒙古族在谈到这段历史时,会主动将之和内地汉族知识分子、官员干部受到的冲击并列------尽管事实上,"内人党"清洗明显源自北京对蒙古族干部的不信任:北京担心内蒙干部勾连外蒙,在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时为苏联进攻打开大门。

    蒙古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广场,那达慕大会。图:In Pictures Ltd./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在中蒙边界毫无冲突的今天,内蒙古蒙古人的身份认同,完全不对北京构成威胁。尽管在外人看来,蒙古国好像是蒙古族的"祖国",但内外蒙古之间却有着不一样的认同。在看中部族和血缘关系的蒙古政治中,外蒙古以喀尔喀部(Khalkha)为绝大主流,和内蒙古的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诸部区分开来。长期的俄罗斯/苏联影响,又让蒙古国和内蒙古在文化、思想、语言文字乃至饮食上拥有相当大的差异。蒙古国人时有蔑称内蒙人为"huojia"(汉语"伙计"的谐音),足以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区别。

    过去三十年里,北京非常精明地用一套蒙古历史叙事成功地维系了内蒙古蒙古人的双重认同。北京允许蒙古族将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视为自己的祖国,而又宣称大蒙古国------及元帝国,也是中华正统的一部分。这套叙事的前提是认同中国曾经一度是一个蒙古国家而中国本身带因此有某种"蒙古性"。而相比之下,蒙古国只是成吉思汗遗产的部分继承者,无法独自代表蒙古。内蒙古出身的剑桥大学教授乌-额-宝力格(Uradyn E. Bulag)就认为这种对内蒙古蒙古性的认可,使内蒙古的蒙古人和蒙古国认同拉开一定距离:"中国这样大的国家都没有权力否定或者是取消我的蒙古性......另外一个蒙古部落有什么权力来否认、取消我的蒙古性呢?"言下之意是,国家对蒙古性的认可,是内蒙古蒙族能够认同中国人身份的一个前提。

    内蒙古在各项指标上也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从建政起,内蒙人口中就是汉族占大多数而蒙古族占少数。经济上,内蒙古的数据则类似东北省份,对中央政府经济支援的依赖度远低于新疆或者西藏。

    蒙汉也堪称中国------哪怕是以"皇汉"大汉族主义者标准------民族关系的"典范"。比如内蒙古人口最密集的通辽也即科尔沁部一带,已经农垦上百年,大量蒙古族人口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和汉族也是大量混居,蒙古族忘却蒙语,汉族学会蒙语的情况时有发生。熟习蒙语者的日常会话中也几乎都混合着汉语词。"说普通话"在广大内蒙社会根本没有阻力。这和新疆、西藏乃至不少南方汉族地区都格外不同。事实上,近代以来内蒙古的民族关系完全是温和的"同化"趋势------这令许多蒙古族知识分子担忧文化保育和身份维系,但也印证了中共在内蒙古的成功。甚至,这次引发危机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在内蒙古已经愈发边缘化,近年来蒙古族学校的招生渐少,许多学生为了前景会选择就读汉校,蒙校的很多学生是较为底层的牧民或农民子弟,这使得不少蒙古族学校毕业生和家长因为焦虑教改后的未来就业前景而加入抗议。

    在蒙古族中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母亲齐心的家族,是蒙古齐步樵氏或齐穆克氏等分支的后人。这个传说使不少人宁愿相信,就算中央对其他少数民族严苛,也会对蒙古族有特殊对待。在民族政策日益收紧的近年,内蒙古社会仍然保持着之前的惯性,尽管此刻,风声渐渐入耳,终于抵达了草原。

    到如今讽刺的是,无论是历史或革命传统,还是族群交融的现实,都没能阻止"全国一盘棋"的语言政策在内蒙古落地。8月31日,微信中流传一篇蒙学学者"白音小姐姐"的文章,呼吁在内蒙暂缓包括淡化族群意识和改革教学语言在内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蒙古族过去是和我们一起闹革命,从血与火中携手站起来的兄弟和战友......跟我们是一个妈的双胞胎,是最亲的同胞。"

    这篇呼吁很快被全网删除。而9月2日,自治区政府召开会议,会上指"推进统编教材使用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落实好这项政策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随后,自治区各地的警方纷纷"亮剑",警告不会容忍聚众抗议向政府施压的行为。

    2018年12月23日,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举行的冬季那达慕大会上,参加者在祭祀仪式上跳舞。图: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第二代民族政策的牺牲品

    平心而论,相比八月末自治区中流传的消息,最终推行出台的教改措施是"温和"的。一开始的传说是,在未来,自治区内少数民族学校的所有教学语言都要改为普通话,仅仅保留一门少数民族语言课。但最终出台的方案中,暂未取消蒙古语的教学语言地位,只是将北京最在意的、和意识形态最紧密相连的三门科目------语文、政治、历史------改为普通话教学。

    同样是平心而论,这一政策也仍然是激进的。真正激进之处,是其背后的"第二代民族政策",与其中专横、武断、颠覆性而"全国一盘棋"的思维模式。这意味着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改变,而新的制度,又不可能为少数民族提供其宣称的好处。

    所谓的第二代民族政策,始于2014年的"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会议上强调要形成"中华民族"认同,淡化"民族"这一源自苏联民族政策的概念。尤其是关于语言,会议上强调"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

    按照大力鼓吹将"民族"由"nation"翻译成"ethnicity",积极推行融合政策,以图见证"中国版奥巴马"的前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马戎对2014年会议的解读,在这次会议之后,先前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几乎是注定要淡化了,只是因为其涉及许多利益,不宜直接取消,但总体的方向是推向"民族大熔炉","效仿"美国,打破民族之间的"藩篱"。实现基于同样身份("中华民族")的"平等"。

    由此才可以理解,为何在内蒙古如此没有民族矛盾,蒙古人又无不将自己视为中国一员的今天,北京宁可激起蒙古族的反对,乃至宁可将原先的朋友一步步推向敌人,也要强行推动普通话教学政策的统一安排。这是因为第二代民族政策显然被视为"长治久安"的百年乃至"千年大计"之一,在政策制定和决策者的眼中,这些当下的阻碍绝对都是要"被克服"和"被越过"的。如果蒙古族产生了意见,那在他们眼中就恰恰是政策合理性的证明,证明了蒙古族并没有想象中对中央那么忠诚;如果内蒙古由此产生了民族问题,那么在他们眼中就恰恰反映出铁腕推行政策的必要,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民族问题,"消除潜在风险"。

    更令人无法回避的是,无论"第二代民族政策"如何宣称自己追求像美国那样的民族熔炉,它都无法赋予少数民族追求不被歧视的公民权的空间。因中国的政治体制就不以公民权利作为基本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的"皮"仍然为了门面而撑着,这使得"熔炉"中的个体仍然要携带自己的民族身份,这个身份为民族歧视提供了条件,却淡化了民族地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和民族的社群纽带。这等于是逼迫少数民族个体"公平"地和主流民族在市场中竞争,又系统性地仍然为他们打上少数民族标签。他们既无法以公民的身份开展反歧视运动,却又也不再有任何系统性的优惠福利。而他们必须投身的市场竞争的规则,又明确是主流民族所主导的。

    2019年2月28日,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学生们在表演名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歌曲时举著中国国旗。图 : Stringer/Reuters/达志影像

    这就意味着,在新的模式下,把汉族视为现代的、优等的群体,认为少数民族要学习如何像汉族一样生活的那种汉族中心主义或曰大汉族主义,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少数民族个体如果在这个体制中受挫,就一定会转向更抽象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寻求安慰。汉语说得越好,甚至越有可能产生隔阂感和与汉族不同的族群意识。

    换句话说,"第二代民族政策"是天生畸形,后天不足。在这样的政策主导下,中国的族群/民族关系走向恶化和冲突,是其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无论其"初心"为何。

    这样一来,内蒙古的蒙古族就被推向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历史渊源和对北京权威的接受,曾经让蒙古人在中国主流文化中如鱼得水,也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极度讲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灵活"制度下生存得最好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如今,仿佛1990年代东北国企工人被经济剧烈改制的国家抛弃,下岗,蒙古族是否也要面对被施行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家抛弃的命运,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子"变成时代的弃卒?和维吾尔、哈萨克、回、藏一样,成为"民族大熔炉"中再无差异的一个数字和"治理对象"?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这句语录近些年被张贴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街小巷。但眼睛显然是脆弱的,一旦受创,就极难复原,就像通辽城外那些经历了长期的农垦和采矿,沙化了而极难再复原的草原一样,草和土混合在一起,覆盖在流沙上,一旦扒开,就变成了沙漠。

    当局会如何处理内蒙古的这场文化保育运动,也许将直接影响未来对"中国"的定义。

    (田沙,自由撰稿人)

  3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列夫·马诺维奇 - 新媒体的语言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为新媒体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发展图景。作者将新媒体置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视觉与媒体文化史框架中,揭示了新媒体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来龙去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艺术、人文、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讨论新媒体对旧媒体传统的借鉴,展示新媒体作品如何创造现实的假象、与观众交互、呈现空间,涵盖虚拟现实、计算机游戏、人机交互界面等多种新媒体类型。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新媒体的普遍法则与逻辑。此外,作者还考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了电影语言的演进。

    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本书引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从何而来,又如何为我们打开了前所未见的世界?

    本书被全球数百个学术项目用作教学参考书,曾被译为俄、法、意、日、韩等多种语言。中文版是其第十五个语言版本。

    作者简介

    列夫•马诺维奇是引领全球数字文化研究的理论家之一,也是应用数据科学分析当代文化的先驱,现任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文化分析实验室主管。他的研究涵盖文化分析、人工智能与文化、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视觉文化、媒体理论等领域,被媒体列入“25位塑造设计界未来的人”“50位蕞有趣的未来建设者”名单。

    他的著作还包括《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tics)、《人工智能美学》(AI Aesthetics)、《软件文化理论》(Theories of Software Culture)、《Instagram与当代图像》(Instagram and Contemporary Image)、《软件掌管一切》(Software Takes Command)、《软电影:数据库导航》(Soft Cinema: Navigating the Database)等。《新媒体的语言》是他蕞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自马歇尔•麦克卢汉之后,蕞具启发性、覆盖面蕞广的媒体史”。


    下载链接

  4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如何获得思考的力量(下)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4025513/http://static.owspace.com/wap/297131.html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把自己作为方法》新书圆桌论坛的最后一场对话——陈嘉映 x 项飙:如何获得思考的力量。在下半场对话中,面对直播听众提出的问题,两位老师共同做出了回答。 上半场对话在此

    对谈:陈嘉映、项飙

    主持:许楠

    项飙:我经常被问一个问题,很多青年同学想去做实地调查,但是他们好像有一种社交恐惧症,见了人就很紧张,不知道怎么说话,其实我自己也有一点。有一个有趣的研究,是关于中国人在非洲的实地调查,当地人对华人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印象,是华人不打招呼,你跟他打招呼,他不太知道怎么去回应你。好像我们不是很善于做那种看起来非常自发的、街头的聊天,那种有一搭没一搭开始讲,表达自己当时的一些想法,然后听听别人怎么样,不一定形成结论,就是一种社会互动方式、交流方式。我的理解是大家在脑子里面有一张非常清晰的地图,觉得自己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所以就不习惯那种有一搭没一搭的比较轻松的聊天。

    但是现在好像变得比以前更严重,青年同学想去做调查,但是不太知道怎么样去做,这肯定跟他的社会化过程,跟他的心理上是有关系的。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牵涉到所谓的世界观,是不是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单维度的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已经被等级划好的一些途径,所以就很难在非常具体场景下和别人发生一种很自然的交流。或者说是他的某一种自我意识过强,所以发生这种交流变得很困难。我不知道在哲学上有没有这样的思考,能给那些青年同学们一点启发?

    陈嘉映:首先我想说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太懂得从哲学的角度怎么看这段话的意思。我不是在抬杠,我的意思是,比如说问到社会学和人类学有什么区别,或者物理学和生理学有什么区别,某一个学科的确代表了看待世界的一个特定的角度,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角度叫做哲学的角度,我不认为有,这是我的观点。所以不管我说什么,我都不是从哲学的角度,而是个人的观察。

    我个人的观察也谈不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首先我还到不了社交恐惧症的程度,我们讲一个东西它是症、是病,可能就是用常理解答不了他的问题。如果我这个人好偷东西,一般不是因为我有偷盗症,而是说我父母没教好我,或者说家里比较穷。偷窃症就是说按道理我不可能去偷窃,我蛮有钱的,但是我老去偷打火机,偷丝袜,那么我就是有病,生理的病或者心理的病。

    我讲一两句我的观察,如果跟你的观察不一样,请你纠正我。我觉得在社交恐惧症这方面男生要比女生严重,而且要严重很多,不是一般的严重。所以我怀疑,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因为男性本来就有社会角色,男性的社会角色意识从来都很强。我们以前的文学作品,讲打破社会阶级界线的,一定讲的是个女孩,圣女贞德或者什么人。男人就不太容易打破这个社会界线。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能跟你说的自我意识有关,但是这个自我意识不是单个人的自我意识,是整体男性的男性意识,而且男性意识又跟男性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有关。以前男性在社会上占优势,但是现在不一定,在生活中已经看不到男性对社会地位的规定作用了,但是有可能男性仍然有社会和历史的沉积。

    项飙:我补充一下,陈老师的观察我完全同意,而且有很多实证研究支持这个观察。刚才提到移民群体,一般都是女性能够发展出很多的朋友关系,男性很多就受不了海外生活,因为他不能够跟当地人交流,不知道怎么样摆自己的位置,很麻烦。此外,比方说老龄化程度,日本人退休之后,男性的健康下降程度非常快,而女性能够有一定的朋友圈。再一个是非常经典的工人阶级群体的兴起,很重要一部分是女性家属在工人居住区里面形成自己的一个网络,但是女性的贡献完全不被显示。最后一个例子是我自己在浙江村的调查,两兄弟之间的合作,成功的不太多,更普遍的合作是两姨襟,就是一个女性的丈夫和这个女性的兄弟之间的合作,要比两兄弟之间的合作要普遍得多,原因就是因为有个女性在中间担当调停的工作。这在性别研究中很有意思,为什么女性会扮演这样的角色?可能又要说回到平等性,就是角色定义上来,正是因为女性被相对的边缘化,所以她一方面在个体行为上可以比较自由,倒过来她又做了很多牺牲来维持这种以男性为主的体系。就像陈老师讲的,男性这么长时间一直在接受优越的位置,现在突然现实变化了以后,你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摆位置,所以出现很多的心理紧张。

    提出假设是学者对话的未来

    许楠:有一位听众提问,他说现在很多平台上的对话有年轻化的趋势,话题讨论者可能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有时候有极端化情绪的倾向,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用单一的理论来定义问题,想请问老师,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如何在互联网中相互理解并同质化,项老师,您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项飙:我可以先说两句,但是我觉得陈老师也能够做出很好的回应。在思考方式上,你怎么样去把握跟自己经验没有直接关系的那些问题,间接上是会有很多关系,但经验和认知必然会有一个距离。

    我对刚才这位听众的回应就是要回到把自己作为方法,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尽量地往下想,今天我们很多讨论都是从范畴出发,你要解构,解构是很重要的。范畴是怎么来的,在所感知的生活环境里面,把它先降下来,降到你能够比较从容把握的那个程度,然后再去讲,讲得激烈一点,也不会引起那种无谓的争吵,因为大家一下子就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刚才陈老师也讲到,自己作为方法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理解,什么叫懂、什么叫理解,所谓懂和理解,就是你能够把对方说的东西和你自己的感知建立一种联系,虽然你没有经历过,但你建立起感知上的联系,这样一下子沟通性就出来了。从我的角度来讲,这是思考的习惯。当然如果你要做研究写作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和研究习惯。就是不要放弃大的东西,但同时一定要有降解的能力,要帮别人想清楚,在他观察的世界当中,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陈嘉映:我不知道提问的这位朋友是什么背景,比如说他听到的这些他觉得不太满意的网上的讲座或者对话,是来自一些学者还是谁。我觉得可能跟这些人年轻不年轻关系不是太大,就像项老师刚刚说的,一个人的经验不是说你真的活到多大年纪,我这把年纪了也没啥生活经验。现在大学里面各种各样的项目,中外都是如此,可能欧美的学校稍微好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大致差不多,就是弄一大堆理论,说什么理论优先,经验要往理论里套,不是要经验来修正理论。

    以前我们做文学批评,讲作品总是优先的,不管批评什么,我们都是在说作品。现在你看我们的文学理论,都是在说理论。在学院里,你如果不是从理论说起,那不就成了一个普通的谈小说、谈诗歌了吗?就成了聊天了,是吧?所以他要讲理论。最后理论透视之后,透视出的作品是这样的东西,可是我读了好多年,我都不知道这个作品是这样的东西。理论跟现实差不多也是这个关系,理论透视完,我有多少经验都没用了,因为我从来没经验过理论透视出的那些东西。

    具体事实的一般性判断是危险的

    许楠:我们接下来再问第二个问题,对话可以作为一种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法,但是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现在许多学者好像不再倾向于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想问老师们,在当下社会,知识分子该是怎样的?以学术为置业的知识分子是否已经不合时宜?

    项飙:学者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个人倾向于学者是一种职业。学者为我们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精确地记录和分析现在发生的情况,然后提出一些警示。比如说你觉得这个事情要再这样搞下去,可能会有一些危险,或者有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东西,而你可以在那之前先把这个事情怎么发生的描述清楚,这可能是从实证科学来讲的学者的功能。打一个很大的比方,启蒙、道德上的判断,你作为公民当然有自己的判断,那不是学者的专利,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而且很多人对那个情况比学者更熟悉,他做的判断其实比学者要好得多。学者能做而别人一般做不了的,就是你有那么多的时间,你可以比较系统地把这个事情讲清楚,然后让关心这个事情的人比较快地了解究竟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它的精确性、系统性是我们主要的工作。

    这并不意味着学者的工作好像就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记录,在这里对话又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对一个事情怎么样叫做精确的描述,为什么需要对事情精确的描述?我们在实践过程当中,往往自己的眼光会被某一种固定的视角所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西就是一个特殊的面,这个面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你看不到其他的面,看不到这个面和其它的面是什么关系。这个时候学术圈内部的对话就很重要,它督促你不断地去看别的面,这样就不断会有新的问题。比如说你又看到别的面,它和刚才那个面有矛盾,你要把这个矛盾解释清楚,必须要想得更深,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所以今天如果说学者不太愿意发表他自己的观点,我个人倒是不太担心,因为学者的观点并不比其他人的观点更加有价值。但是我也同意好像现在我们对话交流做的比较少,大家都有一点封闭,都是赶快完成任务,好像谈话聊天都是浪费时间。所以我觉得下一步不是说去发表观点,而是分享假设,多提一些具体操作过程当中的假设,然后跟别人分享,这个可能是学者对话的一种未来。

    陈嘉映:我补充几句,整个态度上我和项飙是差不多的,但我还是可以从我的角度讲几句。现在发表意见也不是太容易,你让他发表意见,发表意见之后你也得替人家想一想。进一步来说,首先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知识人本身的角色已经在变化,可能越变越好,也可能越变越坏,但是你不要把任何时代的那个角色当做是固定、稳定不变的。不要把自己想象成宋朝的士大夫,也不要想象成 80 年代所谓知识分子或者知识人。角色在变,变来变去,这个大题目我也讲不了,我就讲最后这一条,刚才项飙讲一个知识分子或者一个学者,他有意见、有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就一定特别有价值吗?特别价值在哪儿呢?我们会说一个知识人是知识人,他就有知识,但这个知识一般来说并不是社会知识,不是怎么烹调,怎么打鱼,知识人的知识的优点,在于知识的系统性。

    一般来说,我们并不知道事实是怎样的,所以需要知识人去通过研究调查来告诉我们。而我们要是真正知道了事情是怎么样的,我们差不多也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项飙:非常同意,就是说没有超出对事实理解之外的抽象的判断,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做,都是嵌入到你对这个事实本身的利益上面。刚才陈老师讲到,现在知识人没有对怎么打鱼、怎么种田这方面知识,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葛兰西那种有机知识分子。最早的有机知识分子就是工厂里面的技工,他们是最重要的有机知识分子。因为他们非常熟悉机器怎么运转,工人怎么围绕机器工作。这一套知识是他对整个社会分工、对整个制度进行分析的一个基础。我觉得今后我们还看不到太多的例子,我不太知道现在互联网经济当中会不会兴起这样的一些新的知识分子,因为今天互联网技术性程度很高,对究竟大数据是怎么玩的,或者说种子基因改造,可能像我和陈老师对这方面其实不是特别懂。具体事实的一般性判断是比较危险的,所有有价值的判断还是要嵌入到具体事实当中。

    互联网不是新的“附近”

    许楠:下一个问题,和项老师书中提到“附近”相比,互联网是不是创造了另一种“附近”?

    项飙:我个人的感觉是互联网上的交流,不是一种新的附近,也不是对附近的替代。因为附近真正的意思就是你很难去选择,也很难被选择,你跟邻里街头巷尾碰上了,你也逃不了,他也逃不了,不管尴尬不尴尬你就得面对,就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一会讲这个事,一会讲那个事,这就是立体感,立体感就出来。这是附近的最原初的意思。

    有很多互联网上的小组是事先选择的,是单维的,用陈老师的话讲它是切片的。从对话里面,你学到的知识是一个身体性的知识。这个身体不是说肉身,而是说这个人,像我说到陈老师,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通过他自己的思考、经验,然后用非常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一套知识,所以我可以把陈老师当做一个很具体的榜样。但是如果没有榜样的话,可能就没有所谓道德标准,没有看到慷慨的人,没有看到温和的人,你不知道什么叫慷慨,什么叫温和。在这个意义上,肉身化是个体化的,是一个人的生命经历凝结好之后再传达出来的知识和理解,这不能被虚拟的交流所替代。

    陈嘉映:刚刚你讲到身体与对话,我突然就想起一句话,是说两个人说话的时候不能离太近,因为离太近的话,呼吸就会打扰对话。对话本身是立体的,从眼神一直到气息都在里面,我们把它写成书,隔着音频在听,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情。我小时候读歌德的书,我说如果我要是跟歌德住邻居,我何必读书呢,是吧?

    我从来不相信系统技术对人类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我刚才提到,互联网不止是表达的一个渠道,它在塑造我们的表达,改变甚至生成我们的表达,这是一个稍微有点深度的话题,我在这儿就不多讲了。我现在要讲的是另外一方面,虽然我们对这个世界可做的不多,比如像互联网这样巨大的现实存在,我能干什么呢?首先我改变不了它,第二我还不能拒绝它。就像那时候开始使用电话,我就是不用电话,我到别人家去串门,事先也不打个电话,去了就敲门。头一年还行,十年之后人家就会说我这个人太没教养了,不打个招呼就来敲门,是吧?所以我觉得一个有反思精神的或者对自己有要求的年轻人,就是在明知刚才所有这些情况下,还是尽量挖掘技术能够对你产生的正面的作用,尽量去避免负面的作用。

    比如说我本来喜欢东西伯利亚的一种音乐,但是我很难找到这种音乐,也根本没有人能跟我聊,结果网络上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交流东西伯利亚的音乐,二十几个人,他们谈得来,互相传递发现。虽然不要轻易地以为它只是工具,但是它当然驱动了很多很多好的东西。

    实证是最可贵的材料

    许楠:最后一个来自听众的问题。想问一下两位老师,目前国内大学里面各门学科似乎都在排斥思想,认为实证高于思辨,于是出现了大批符合实证标准但是缺乏思想的研究,请问两位老师是怎么样看这种现象的?

    陈嘉映:他用了思想和思辨两个词,指的意思好像有点一样,我很同意这位朋友,但是在项飙那儿可能是不一样的。项飙认为实证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他就是做实证的,但是他并不认为思想不重要。实证是跟什么东西对的呢?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跟思辨对着,我不知道,我现在接着让项飙回答。

    项飙:感谢陈老师刚才非常简短的一句话,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角关系,就是思想、思辨和实证。我理解刚才那个朋友提问的意思,如果你要看今天的学刊上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里面有不少图表,不少数据,现在数据不难拿,特别是当你不太在意数据的可靠性的话。你读完了这些文章之后,印象模模糊糊,或者说并没有触动你什么东西,不能够形成新的理解,我估计大概这位朋友是这个意思。

    是不是因为实证过分,而思想或者思辨不足呢?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相反的,我觉得首先是因为他的实证不足,就是他所谓的实证不过是把材料放在一起,然后写一篇文章,把材料放成一个比较平滑的、比较容易读的样式,用一种文章的方式发表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文本整理工作。这个跟实证不是一回事,实证是说我真的去发现材料背后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在今天发生这个情况。如果事情都是合理的,为什么不早一点发生,为什么不在别的国家发生,然后你看里面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样的背景、性别、地域,他具体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怎么向别人解释,又怎么向自己解释,用的是什么样的语言等等。这样扒下去的话,他就会打动你的心灵。所以实证跟材料不是一回事。

    其次就是思想和思辨之间确实有比较大的关系,思辨是用一种逻辑主导的方式来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一种有序化的工作,就是你的材料其实就这么多了,你也不想再多拿了,你怎么样把这些材料整合到一个比较自圆其说的样式里面,就像是在一个逻辑上构造出的筐子,把葡萄、桃子和苹果三个不一样的东西放在一块。好,那我就先放苹果,然后再放桃子,然后再放葡萄,为什么?因为它们有一个大小的序列,大、中、小,看起来是比较平滑的结构,但是你根本体会不到苹果的香味,桃子毛茸茸的表面,葡萄多汁的感觉。这种操作可以认为是一种思辨的操作,当然思辨操作本身是重要的,作为一个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没有新的材料的情况下,思辨让你在逻辑上不断地验证你这些说法的严密性。

    思想总是跟问题联系在一起,最大的思想就是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生活好像都是挺自然的。思想让你发现世界和生活不一定是这样,完全有另外一种可能,把这个可能讲清楚,我觉得这就是思想。为什么我们把思想定义成这样呢?因为它会给你一个新的光亮、新的刺激。在这个意义上,思想和思辨可以说是对立的,因为思辨是要平滑化,一个篮子装三个水果,思想是说为什么苹果跟葡萄是不一样的,有没有可能种出带葡萄味道的苹果。

    在今天的情况下,我觉得下一步的工作还是多问题化,实证是我们最可贵的材料,用马克思的话讲我们的生产工具是价值的来源,所以实证不能丢。然后是要避免过度思辨化,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想。

  4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如何获得思考的力量(上)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3145744/http://static.owspace.com/wap/297129.html

    在持续了一个月的对话后,《把自己作为方法》新书圆桌论坛迎来了最后一场对话——陈嘉映 x 项飙:如何获得思考的力量。由于对话内容篇幅较长,我们将分为上下两期推送。今天分享这场对话的前半部分。


    对谈:陈嘉映、项飙

    主持:许楠

    许楠:今年,陈嘉映老师出版了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这本书里面收录了陈老师很多的对话。项飙、吴琦的这本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也是一本对话集。

    大家都非常熟悉陈老师和项老师,他们是学问介入现实程度极高的学者,也非常重视思想工具、思想方法,而且也相信对话的力量。我记得陈老师曾经在他的一本书里说到,和出一本本书比起来,他更愿意去虔心地读书、思考,并且和两三个朋友去交流。而项老师作为人类学家,大量的对谈和访谈是他田野调查的一部分。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两位老师觉得对话为什么是必要的、重要的?在当今时代,对话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对话的意义?我们先请项老师来回答。

    项飙:语言可能就是人存在的基础。语言从哪里来?语言是来自于交流和对话。如果没有互动,语言就不存在。语言要是不存在,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思考世界的。不仅是人文世界,包括物质世界,你也是没有办法去思考的。所以对话在一定意义上讲,可能就是一个人存在的本质需求,而且是人存在的一个基本表达方式。

    对我来讲,作为人类学家,我对对话的定义会比较俗一点,我就是将对话作为聊天。聊天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在构造社会关系,在认知自己上非常重要。我在做实地调查的时候,基本的工作方式就是聊天。上一次我去义乌,认识一个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对他来讲,生意做得成、做不成,其实就是看聊得来、聊不来。这个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比较低端的市场情况下,很多东西预先没有固定价格,都是靠讨价还价,看当时的场景,价格,交货时期,一系列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怎么组合?就是靠聊天,通过聊天建立一种信任、一种预期。你想把生意做成,又不想让自己吃亏,想多赚钱,最好的方式,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聊来的。

    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聊天有两个比较值得注意的功能。

    一个就是对知识的理解。聊天不能取代读书,聊天比较跳跃,可以涉及比较广的方面,但是不太能够有长的逻辑推演链,所以它的深度有限。但是聊天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让你看到一个普遍的、抽象的原则在一个具体人的具体生活经验里面是怎么样呈现出来的,或者他怎么样具体地去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其实是真正理解那个道理的唯一办法。

    另外,聊天是排除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去毒剂”。在今天的社会里面,大家都非常关心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位置,但是在真正聊天、认真聊天的时候,你至少可以把社会位置暂时地闲置下来。年纪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但是你可以不管你的社会地位。比如在酒桌上聊天,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关于等级和社会身份的博弈,开始的时候要排座位,然后谁先讲、讲什么,把这个位置定义得很清楚,然后就喝酒。但喝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发现有的人会开始挑战,比方一个人的地位比较低,他觉得老大对他不公,他就会利用这个机会通过调侃、开玩笑进行发泄,像我这样不太喝酒、在旁边比较清醒的人看到就很害怕,觉得好像气氛太紧张了,但是他们又能够维持住,就只是喝酒。最后又重新要去固化在喝醉之前的那个等级身份,喝完酒之后一定要回到那个格局上。

    在欧洲的一些社会群体里面,比方在牛津大学学院的晚宴或者午餐,吃饭就是聊天,而且你是随机坐的,你旁边坐的可能是学物理的、学数学的,然后你们就可以跨界聊天。我就在想,为什么这里的聊天跟我们中国的吃饭聊天性质不一样,因为这里确实是谈你有什么想法,是一个比较清醒的、没有借助酒力的聊天,确实能够把你的社会身份给搁置起来。通过这样的聊天,慢慢地好像社会身份平等关系确实变得相对不重要,在日常生活里面也变得不太重要。在一个相对平等的情况下,聊天也会比较活跃。古希腊人会有很多聊天。到了中世纪,教皇告诉你怎么做就怎么做,有动员、有劝说,但是没有聊天。在二战之后,像英国、德国,战争很大程度打碎了它们的等级制度。所以我觉得聊天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是给我们创造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能够把自己当作有尊严的人对待,然后也把别人当作有尊严的人对待,不要太考虑身份,特别是等级身份的问题。

    陈嘉映:我觉得聊天就是东一句西一句的,项飙也说到了,语言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具有根本作用,包括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而语言的源头当然肯定是对话了,不是自言自语。我这两天碰巧在读语言学家沈家煊的文章,他对汉语的理解,与赵元任、顾德希这些语言学者相近。他们认为汉语本身就有很强的对话性,他们把对话性当作汉语语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西方语言,它的逻辑结构允许它构造很长很长的句子,逻辑上也不乱,但是中文去构造那么长的句子,没有人能读它,实际上说着说着,可能自己也说乱了,中文实际是一答一应,一个人在写书,一个人在思考,也用一答一应的方式在推进逻辑。

    刚才项飙讲到对话不能代替读书,这个我太赞成了。而且再往下讲,大家经常把对话理解成为某种谈判式的东西,好像最后一定要达成共识。刚才项飙提到的商人,他们的对话当然要有一些诉求,这个毫无疑问,但这也并不永远是一种讨价还价。他们的确是把做生意放置到一个整体的谈话环境当中。我特别要说,在学术上或者在我们互相理解上,对话的目的很少是达成共识,从结果来说,很少曾经达成过共识。我的意思就是说,其实达不成共识,对话仍然非常重要,因为你在讲你的道理,我在讲我的道理,讲来讲去,你也没有信我的道理,你还是信你的。大家最后都信一个人的话,我反倒慌了。对话不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甚至可以说,思想层的对话基本上不能以达成共识为目的。那么对话以什么为目的?就是说我虽然没有信服你的整个理论,你的整个态度,但我仍然从跟你的对话中修正了我的某些观念,调整了我自己,深化了我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对话的作用就是使我们各自的思想、观点、立场和为人不断深化,不是说最后要让我们变得更加相似。

    许楠:陈老师刚才所说的这些,我的理解是对话不是要达成一种共识,而是在对话当中我们更多地去认知自我,去理解包容。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的。项老师,在这本书里面,您跟吴琦的对话是从您的经验、您的经历去入手的,但是我发现开始谈的好像还是思想层的东西,或者是行而上的东西。最后我们发现在这本书里面,你是把自己的经验、经历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原料,以致形成了《把自己作为方法》这个题目。我作为读者很想问一下项老师,为什么要把自己作为方法?“方法”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把自己当做你和世界的中介

    项飙:关于把自己作为方法,我不知道吴琦的记忆是什么样,如果有机会可以听他的想法。我们一开始说做一个访谈,只是说把我自己求学的经历,把我看社会的一些具体的观点整理一下,就跟其他的一些访谈差不多。当然吴琦觉得要给定一个背景,我的想法需要一个社会和历史背景,所以就跟我的成长经历产生关联。结果我们在谈的过程当中,至少我自己觉得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反而把很多大的问题都能够联系起来了。

    所以《把自己作为方法》不是在谈话一开始就确定的主线,而是在对话过程当中形成的一个想法,它本身是一个对话的结果。把自己作为方法的重点词不是“自己”,而是“方法”,因为它总的意思就是,“我如何更好地去认识世界。”认识世界需要一定的方法,通过非常直观的日常生活里面的所见所闻,你得到很多片段,那你怎么样去比较连贯地、系统地叙述,形成一定的理解、一定的意义,究竟社会是怎么回事,在这个世界里我处于什么位置。你要回答这些问题的话,需要一定的方法,但是通过什么方法?当然可以是读书,然后通过理论推演,或者说根据成功学的道理去规范你的人生,都可以是方法。我们说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中介,是什么和什么之间的中介?其实是你和世界之间的中介,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矛盾,因为你怎么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自己和世界的中介?但是这在实践当中并不矛盾。我觉得福柯说的很有意思,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很重要的另外一组关系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因为我们是有反思性的。

    特别是今天的听众里面可能有很多青年朋友,反思性很强,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一组非常重要的关系,要把这一组关系搞得像太极拳一样,要变得非常有弹性,就是说要反观自己,但是也不能够把自己太固化,作为一切的中心。所以你自己去理解世界的时候,首先第一步,把自己对象化,看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在什么环境下,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会有这些特定的、跟别人不一样的疑问。然后把这个对象化了的自己,作为一个中介,透过自己去看你的家庭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当时的学校生活是怎么组织起来的,现在的工作环境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从而想你个人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

    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比方说进修,冥想或者瑜珈。有人说释伽牟尼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实验者,这个说法比较有意思,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任何实验器材,他没有任何实验室,他唯一的实验器材是他自己的身体,不仅是身体,也有他自己的思想,他的意识结构。但他怎么样把自己的身体和意识结构转化为一种能知世界,然后去思考各种各样问题的一种工具呢?就是说你要创造出一种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要反观自己。不是说都要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自己现在变成了一个实验器材,像显微镜或者望远镜一样。但是到最后当然我们知道,释伽牟尼最高的境界是无我,是把自己给化掉。怎么样把自己给化掉?不是要拴住自己化掉,而是通过非常细微的每天的修炼、静坐、反观、内观,不断地把自己作为手段、方法,最后把自己融解掉,融解到万物之中,这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意思。

    但这个意思比较复杂,你要把自己作为方法,确实要建立于你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要想清楚。但是主体性不是一个中心的主体性,不是一个本体意义上的出发点,但它可以是分析意义上的出发点,方法论意义上的出发点,我不知道这样讲是不是比较清楚,还是说有更多的问题?

    许楠:项老师在这本书里也说到,社会科学是提供思想的工具。那么您觉得个人的经验对别人能有帮助吗?也许我不应该问是否能够帮助到别人,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项飙:对,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想听陈老师的想法,这个问题很好。因为你把自己作为一个工具、方法之后,你的特异性和个体性就变得有分析意义了,就是说你首先要考虑你的特殊性。特殊性不是随机性,不是不可以解释的,关键是说怎么样去解释它的特殊性。当你把自己作为方法、作为工具去想这个特殊性和其他群体的关系,跟一般群体的关系,特殊性又是可以阐释的,你可以说出它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把特殊性讲清楚了,其实也就是对普遍性有了一定的掌握。

    我的经历会不会对别人有启发,我觉得当然会有启发,就像我觉得其他人的生命经历对我都是有启发的,但不是去模仿别人的经历,因为模仿可能没有意义,关键是去想别人的思想方法是从哪里来的。陈嘉映老师是一个哲学家,他特别关注经验,特别关注语言,特别关注那种灵动的思考方式,并不一定是非常绵延的线性的推论。他的思考从哪里来?他怎么样去实践它?对我就是一种启发。启发跟模仿很不一样,启发是给你一个刺激,刺激你去想,然后要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再创造。我想,到最后我们认知社会只能够通过特殊性和个体性来回答,关键是你怎么样去解释它,怎么样去定位特殊性,再去阐述特殊性。

    陈嘉映:虽然我们都做反思,刚才项飙也特别谈到了反思,但是其实像这些问题,我觉得通常当事人都不是最好的回答者,就是什么东西对你的影响最大,或者那本书对你是什么影响。因为它的影响是那么内在,我很难讲《红楼梦》或者《浮士德》对我是什么影响,因为它完全地弥漫在各种细节之中,我没有办法说。但是我可以接着经验的特殊性说一句,可能我不会像项飙这么谈,我不负责为他们的观点辩护。但我想说我相信他们的想法,并不是说从自己的经验来出发,一个人的经验当然是非常狭窄的,而且用项飙的话说也是很特殊的,如果我没读错的话,他们在书中说的意思是,无论什么理论、什么说法、什么别人的经验,真正深入绵长地去分析,你还是要跟自己的经验连起来。换句话说,最后你还是要有感知,要实实在在从没经验到学到一种经验,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我觉得他们有这个意思,我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我自己也有好多问题要问项飙。

    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陈嘉映:我对现代人类学有一个问题,简单来说,人类学一开始是一个正向化的研究,人类学家的研究对象就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或者原始民族,总而言之就是研究那种很低级的民族。后来人类学研究慢慢扩展,比如美国人研究美国人,研究街头小混混,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我非常警惕这样的一种态度。有时候他也会把所谓原始民族的生活高度地美化,但是不管怎么美化,总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态势。现在人类学研究变得很多,但是我慢慢有点弄不清楚,人类学跟社会学有什么区别?

    项飙:这里可能是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学内部的变化,再一个是变化了之后的,陈老师问题的重点就是变化了之后的,其实是 60 年代之后的,具有反思性的同时又不太关注所谓原始文化的人类学跟社会学的区别。两者在实践上是有一点区别的,社会学更多关注资料的系统程度,比方说数据上要比较系统,要有问卷,统计资料比较重要,它的抽象程度比较高,会用很多范畴。比方收入群体,这可以是一个范畴,通过一定概念建立出来的范畴。在西方研究来讲,邮政编码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范畴。起初邮政编码意味着你的居住地区,后来大家发现邮政编码和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住在伦敦西部还是伦敦东部,死亡率都不一样。这样建立起居住、收入、种族、健康和教育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至少能够给你建立起一种联系,可以证明的联系。

    人类学从操作意义上来讲,它就尽量不从这个范畴出发,它就从一个小的群体日常生活里面出发,因为人的生活里面的逻辑不根据这些范畴来分。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出发,混在一块的各个个体在交往的过程当中,生活就像被织起来的布,每一条线都跟其他的线紧密交叉在一块。社会学可能是看到一块布,然后要抽出来最重要的几条线,而人类学是看到这个布怎么样被织在一起。

    我觉得对今天更重要的一个启发点,是关于这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追溯到历史上,其实人类学和社会学是不分的,最重要的社会学鼻祖像涂尔干、马塞尔·莫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家。历史上对人的行为关系是通过神学这种民间传统来的,是要去规范你的,就是讲你这个好、你这个不好。很少人说谈恋爱是怎么谈的,去把这个东西给描述出来。在过去的时候大家会认为这没有什么意义,而殖民主义出现后,欧洲人发现有很多社会的婚姻、家庭、财产关系、劳动关系跟欧洲完全不一样,这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要去对那个人的行为进行解释,然后他就马上也要建立自我和别人的关系,这个就变得非常自然了。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而我们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其实是社会学的起源。

    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来自全球的民族志》,通过这样的民族志去理解其他民族的日常行为,提出一系列关于社区结构、家庭关系的社会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问题。后来社会学变得更专业化之后,就有了史学历史的修正主义,就开始编故事了,说人类学是对其他民族感兴趣,社会学是对工业文明、工业社会感兴趣。因为工业文明有文字、数据,所以我们用这一套,原始社会因为没有文字,自己不能表达自己,所以要用直接的观察去调查仪式、宗教这些东西。这个其实是后来的一种教科书的写法。我觉得今天这两个学科应该要更好地交融,这其实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费孝通等学者已经在将这两个学科联系到一起。

    社会学确实有一个暗设,认为确实存在一种可以抽象的普世性。意思就是它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律,或者说社会样式跟具体的文化或者地区有没有一定直接的关系。这个普遍性是可以被抽象的,或者说它可以有一个抽象的全球性。人类学当然也比较关心全球性,关心别的文化等等,但是人类学有一个很大的思想,就是全球性必须要理解为是一种联系性,而不是说建立在一个可抽象的共同性上面。A、B、C 具体地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够把它们化约为 A,ABC 彼此不一样,但是它可能有联系性,然后把这个联系性勾划出来。从实证研究上去描述具体的关联性,这可能是今天人类学的一个任务。

    居高临下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个人基本上是解决掉了,解决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具体联系性的关注。陈老师说得很对,一开始当然人类学是代表殖民民族,去观察被殖民民族,进行描述。60 年代之后,在欧洲出现一个叫做“崇高的野蛮人”的概念,就是说西欧对自己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那些原始民族是纯洁的人类,是最高的人类,其实那个原始部落、原始民族里面的人也非常小心眼,也可能是非常自私的,不是那么崇高,他跟你一样坏,跟你一样复杂,你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在一个那么崇高的位置上,所以关键就是说把这个复杂性给讲清楚。

    太平洋悖论与物流型权力

    陈嘉映:在我听来你的意思是,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在研究社会,只不过就好像变成了研究社会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至少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更向普遍性的方向去走,一种更向联系性的方向去走。这会引起我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不太想接着追问下去,再追问下去,变成咱们俩的一个学术讨论会,这就不太像直播了。而且我的确还有好多话要问,我知道我只能抛一两个问问。

    比如说你讲到的那个太平洋悖论,我能掺入我自己的好多经验,80 年代去留学,到了西方社会,会觉得人家的生活就是好。那时候生活差别很大,但不光是觉得人家的生活好,还觉得人家的社会好,甚至它的制度好。但是到了今天,好多人还想到国外去定居,但是这些有点变了,好多去定居的人他并不是觉得那里制度多么好,他可能就是想要生活好,甚至他都说不清楚,但是他还要去。

    另外你讲到物流型权力,那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观察,我向听众稍微解释一下,当然我解释错了你马上可以纠正,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过去我们中国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当固定的单位、住处,甚至住处就在单位里面,一个人一个坑,都是打好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就变成了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人在流动,商品在流动,什么都在流动。当时我就会设想,整个社会的各种元素流动起来之后,控制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你会观察到,一方面这种流动性在与日俱增,另外一方面控制力似乎也在与日俱增。也许不能说与日俱增,总而言之在增强,或者至少没减弱,这就跟我们一开始按常理所想的不同了,我们把它叫做物流型权力或者物流型控制。但是您没有解释的是,为什么我们以前的设想是错的?为什么它没有兑现?为什么流动性与控制力这两个搭法还蛮好的?

    项飙:我先讲第二个问题,就是物流型权力。这个概念是作为实证现象的观察而提出来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去看它是怎么样组织起来。孙立平老师在 1996 年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叫做《“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他认为中国改革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可以换工作,可以去别的地方。户籍制度在放松,自由流动空间在扩展,自由流动资源在增强,你可以下海,可以有第二职业等等。

    原来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是建立在一个不流动的基础之上,资源分配、对人的控制都是通过这样不流动的方法来形成。现在倒过来,大家害怕不流动,越流动越好,不仅是人在物理上的流动,还有通过网上的、电子商务的流动。你看物流行业,2003 年之前这个词基本上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只有 2003 年之后才作为一个业态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我记得是 2006 年的五年规划,第一次把物流作为一个经济形态,然后好像到 2013 年,中国的物流市场总份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物流第一。今天我们看路上物流的车、快递小哥已经成为任何城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

    物流型权力不仅仅是说有一种新的办法能够把这个高度流动的社会管理起来,一部分是这个意思,但另外一部分的意思是,在这样的流动过程当中,又会产生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比方说有一种比较直观的就是物流的依赖性,物流的最后调控其实是有一点矛盾的,一方面它让个体都能够非常方便地流动,但是提供出方便是靠集中,通过一定的标准化、数据化后集中到几个大的平台,再对平台进行监控。所以这里有一种在管理上、信息上的集中化,这种集中化体现到具体的日常生活里面,就是这种依赖性,你不得不依赖这么一个巨大的流动系统。比方说我们的征信系统,你要违反什么东西就不让你坐车,你不能买飞机票、火车票,这其实比罚款更有效。如果你不流动的话,等于是一种经济和社会自杀。所以物流型权力是指有一种新的权力形态,基于流动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权力形态。

    再说回陈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太平洋悖论。可能我还没有很好地去想,今天中美关系变化的场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值得反思,确实变得比较悲观。80 年代出国,你带着这种理想主义,可以说是比较天真的,就觉得我是去看中国的未来,去日本,去其他国家,看它们怎么现代化,去把他们的经验拿回来用到中国。今天不是的,今天去就是为了生活好,那边草地更多,空气更加新鲜,物质生活更好。但说到制度,现在不一定说它们不好,至少没有什么优越性,肯定不再有那种真心去学习的理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个人生活目标和你比较大的价值认同出现一种断裂。在个人生活安排和价值认同断裂之后,就会出现很多我们有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的一些言论,比方说有人会在西方享受各种便利,然后他会对西方的制度在一些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做出非常情绪化的批判,或者说他会对国内的很多做法也在不太理解的情况下做出一种非常本质性的肯定,并不是说我们要去批判国内,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不是分析性的,他就是把非常意识形态化的分割当做他自己认同的一种基础。生活在西方,所以他就更需要去想象家是怎么样,因为那是他的一个认同的来源,因为他不对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体制有认同,所以他就变得非常情绪化,这种情绪化当然也会引爆很情绪化的反应。所以太平洋悖论的一个比较重大的意思是说,针对一些比较有钱的、条件比较好的人来讲,他的个体生活和他的终极价值认同之间存在断裂。

    被互联网催生而出的意见与情绪

    陈嘉映:我们刚才讲到物流型权力,我们在想象这些技术或者一些变化会带来另外的一些变化,但是等过了之后发现,它没有带来这种变化,它甚至带来一种相反的变化。当时互联网开始铺开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它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生意,因此它无论是对民主,对多元化,对大家的表达都有很大的好处。到今天,当然我还不能有完全的结论,但我个人看,已经是相当的清楚了,就是说互联网在网上的言论,它是更趋极化、更趋于分裂的。

    比如说我在一个群里面,可能有 100 个人,大家都是朋友,这 100 个人各有各的观点,有一个人开始发言,我说我不太同意,这 100 个人的群过几天之后就你们俩在说,其他人又不好意思退,大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是不是我的观察本身有什么问题?而这个观察表明了什么问题,能不能再做一点解释?

    项飙: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里面的话题,我个人没有做过研究,所以完全是我个人的一个直观的观察,素人的观察。首先我觉得互联网可能还是带来的好处比较多的,因为它打开这么大的一个思想表达和情绪表达的空间,原来觉得谈话会比较受节制,没有那么对立,因为是我们知识分子那一拨人在谈话,碰到的人相对同质化。互联网非常好的一点是让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想法完全不是这样的,特别是智能手机出现以后,一下子就有很多很嘈杂的声音,就像一个安静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大集市,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然后中间出现观点的对立和分裂,我个人也觉得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事情,也挺好。我是觉得这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关键问题就是这里需要有人去认真地做分析,作为相对中立的第三者的分析,或者说你自己赞同某一种观点,你可以作为一种代言人式的阐释把它说清楚。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交媒体,网红带货,你会发现,人的表达方式其实越来越不像自然语言,背后是有很多人在那里构造出来的,是通过大数据测量的,这个人是要化妆甚至要整形的,他要讲的让你心动,至少在那 10 分钟里面是让你真心心动的。在这样一个社交媒体上面,作为一个主体,他的经验、情绪都是真实的,是自发的,但是他又是被高度程序化设计的。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娱乐、商业紧密结合以后,我们的意义构造系统好像是一个很新的情况。陈老师作为对经验和语言长期关注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陈嘉映:我们可能想当然地会想到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来表达我的意见、我的情绪。这样一说,就好像我的情绪和意见是我已经有的,现在你给了我一个渠道,就像是你修这个渠,水不是渠生产出来的,水是从其他地方引过来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意见和情绪不完全是那样,有时候它是催生出来的。

    我可能情绪本来也没那么强烈,有点情绪,有点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可以也就这么过去了,也可以吵起来,越吵越激烈,最后火气大得不得了。所以我就觉得在讨论互联网,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避免那样一种想法,至少应该警惕,好像我们的意见和情绪是现有的、固有的,交流方式只是渠道。如果要这么来理解互联网,可能很多事情就理解不了了。我的意思是说,互联网不仅是给了我们一个表达的渠道,实际上它在制造、加强、激化我们的情绪,这完全可能。

    关于你最后那个更大一点的问题,我也是简短地说几句,跟刚才说的可以连起来说。就比如我是一个网红,我带货,我当然是要让我的听众至少在这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之内喜欢上我,被我打动。你说我是完全装的,当然不是装的,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有十面,有一百面,我有的面就是人家比较喜欢的面,有的面就是人家不怎么喜欢的面,或者不大在意的。我在生活中没办法,比如说我跟我老婆,跟我的朋友,我不能总拿一个面冲着他们,总要展示更多面。所以我们在一个小的社群里面,在我们的熟人环境之中,你想装,你做不到。但是你在网上就有可能装。我本来有十个面,但是我只有七个面在上网,那么这七个面它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又是不是自发的?但是不管是不是真的、自发的,他已经是一个面了。

    不光是网络带货,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问题。我跟许楠是朋友,假设我们两个政治观点不同,可能还挺有分歧的,但是我知道我们除了政治观点之外,我们还有好多方面互相认同。而且也可能我们俩根本就不是那么政治化的人物,我们政治观点不同,就像我们对于火星上的事持不同意见一样,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到了网上情况就不一样了。一个立体的人有多个方面,你可能只有一些方面是能交锋的,能够见到的,你这个人的为人可能是我无法在网上知道,我在网上只能知道你的一些观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倒觉得现在网络表达好像是程式化、套路化的。

    同时在我们小的社群里面,其实程式化的程度也很高,甚至可以更高,就是我们怎么对长辈、同辈、晚辈说话。但是因为它是一些小的社群,两个不同的社群交流的时候,它就把这个程式打破了,我们总有隔壁可看,现在就没有隔壁可看了,全世界都是这样,上网都是一个样,我可能会从这些角度来讲。我就是瞎讲,没做过研究。

    许楠:陈老师刚才提到的在网上发言举例,就是我们在微信群里面可以陈述观点,其实在互联网上的言论可能是非常激进的,好像对自己说的话不太需要负责,因为我们不是面对面的。我特别想问两位老师,你们觉得互联网上面,现在这种对话的生态或者说这种趋势,它对真实的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陈嘉映:这个请项老师来回答。

    项飙: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刚才被陈老师的一个词打动得特别深,就是转身的问题,华丽转身就是很多人的梦想。日常生活里你不得不转身,你不能够预测你哪一面会被你身边的人看见,所以这个可转身性、不可转身性特别有意思。在我的理解里面,附近最大的功能就是在于它的转身性,就是你不得不转身。什么叫附近?附近是一定的物理社会空间,在那个空间里面你不得不转身。刚才许楠的问题就是这种互联网上的匿名信导致了观点的极端化,是不是影响日常生活?我觉得是,当然我没有调查,这是一个理论的可能。影响就是断裂,大的观点就回到像太平洋悖论的这个说法,一个人对一些价值上的认知都是通过互联网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他到日常生活里面就不谈这些事,在日常生活里他可能就是谈怎么样移民,怎么样出国,非常工具化,然后在互联网上可能他说的完全是另外一通话。

    学者们,特别是人类学学者,怎么样重塑我们的话语,就是说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带进去的,能够面对面讨论一些大的价值认同的问题,而不是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做是一套话,然后去表达大的一些观点又完全是另外一套话。线上和线下好像变成两套意义构造系统,这可能是最大的变化。

  4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罗翔 - 刑法学讲义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全书通过分析真实刑法案件、张三的犯罪行为,激发读者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最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到工作、生活中去。

    作者简介

    罗翔

    湖南耒阳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著有法律普及读物《刑法学讲义》,随笔集《圆圈正义》等。

    除学术研究与授课外,罗翔教授长期专注于法律普及与法考教学。

    在校任职期间多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称号,2018年入选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初,因其刑法课视频中所举的案例幽默风趣,意外爆红网络,一时形成“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之势。其上课视频截图所制作的表情包在网络上疯传,被称为“一米九的法律男神”。3月9日,受邀请正式入驻bilibili视频网站,一天粉丝破百万,创造最速百万粉传说。


    下载链接

  4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张爱玲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及其特殊的家世、经历,分析张爱玲与“五四”启蒙文学以及以张恨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在主题、风格、叙事视角与模式、题材、结构方式、语言特征、文学意象、文学观等方面的同与不同,在作家作品比较与文学史意义这样两条线上,定位张爱玲作品的价值。

    本书以对张爱玲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中心,但又区别于瑞恰慈开创的新批评式文本细读之困于语义分析,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又不难寻出西方结构主义、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象象征、殖民主义、接受美学等文学理论的影子,小文本背后有大的文学史观,堪称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重建了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写作的新范式。

    作者简介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吶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许子东讲稿》(三卷)《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等十四种。曾参与《锵锵三人行》等谈话节目。


    下载链接

  4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陈嘉映与项飙对话“对话”:对话不是为了达成共识,而是为了反观自我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02033434/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870018.html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十多年前,人类曾对互联网充满信心,认为信息的无障碍高速传播能极大丰富我们的视野,加速地球村的形成。现在,这个天真的梦想已经破产,社交媒体上无休止的相互攻讦异常凶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个声音总要设法盖过另一个,异见常常招致毫无道理的谩骂和人身攻击。我们无比迫切地想要结束暴戾的声量比赛,寻找良性对话的可能。

    日前,在单读新书圆桌论坛的最后一场活动“对话的精神”上,哲学家陈嘉映与人类学家项飙进行了一次越洋连线对谈。巧合的是,陈嘉映与项飙今年出版的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和《把自己作为方法》都大量使用了对话体。尽管二人对对话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都相信,要建构良好的生活与社会,对话必不可少。在项飙看来,对话暂时地破除了人在社会当中的等级身份,创造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陈嘉映则提醒,对话的目的未必是要达成共识,如果抱着一定要“劝服”“争取”对方的心态进行对话,那么就有滑向“声讨”的危险。

    对话不是为了达成共识,而是为了反观自我

    对话为什么重要?尽管是两位知识分子的对谈,项飙还是从自己的日常与田野经验入手,分析了对话在生意场上的重要性。从北京的浙江村到澳大利亚的全球“猎身”,项飙的研究大多与商人、劳工紧密相关。“生意能不能做成,很多时候就是看聊不聊得来”,在较为低端的市场,许多交易没有固定的价格、规则可循,商人之间的信任与预期,是在聊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

    通过聊天来确立人际关系和自我的位置,不独商人如此,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做。例如说,中国酒宴上的人和聊天敬酒的顺序、说话的姿态语气,都是对其背后关系的揭示。在酒精的作用下,原有的边界可以暂时被打破,本来拘谨的上下级关系可能在饭桌上一时变得亲密,聊天为人们提供了偶尔破除边界的机会,允许一定程度的发泄。再往前推一点,人们在吃饭时出于好奇的聊天把个体的经验放置在其身份地位之前,项飙认为,这有利于构建相对平等的社会,或者至少能为人提供更多的尊严感。

    但陈嘉映质疑说,这种“宽泛的对话是否是真正有效的对话”,谈到平等,“是不是越平等越好”。在《走出唯一真理观》中,陈嘉映便格外警惕“世界的拉平”。他认为,当今的世界,the many代替了the few,成为世界中心。过去的人们向上仰望,通过“纪念碑”的方式看世界,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的平民化消解了纪念碑,人人都朝下看,只关注技术和物质层面的提升,而不讲求精神思想。

    此外,陈嘉映还指出了一个对对话常见的误解。“今天,人们通常将对话理解为一个谈判式的东西。一说对话,最后就要达到共识,变成讨价还价的买卖。”这并不是要指责生意场上的谈话是不真诚“伪装”,而是要指出,学术与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买卖、政治不同,“它们很少抵达过共识。”在他看来,思想的对话、普通的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达成共识,而是借助对话来修订、深化自己。项飙也以为,与学术而言,对话是理解抽象理论的唯一办法,“聊天让你看到,对方是如何理解一个你自以为理解的抽象原则,他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面如何进行把握。”

    《走出唯一真理观》(陈嘉映 著)和《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飚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年

    网络上单一维度的自我呈现只看观点,不看为人

    互联网上的骂架是当今社会缺乏对话精神的典型代表,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取消了人们物理上的面对面,因而降低了冒犯、攻击他人的代价,从而放任了没有节制的情绪表达。陈嘉映认为,这种观点把那么高昂的情绪当作本就存在的事物是非常可疑的。“社交平台不是说给了我们一个渠道,去表达我们的情绪,它很有可能是‘极化’了情绪。观点亦然。”换句话说,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情绪和观点很大一部分是程序化的技术制造出来的,项飙称之为“非自然的语言与表达方式”。

    社交平台上单一维度的自我呈现,是对话难以进行的又一原因。人一上网,特别是再多发几句言,就好像有了个“人设”的牌子。这种人设不一定是虚假的、纯制造的,它很有可能是真实的“我”,但只是“我”的很小一部分。但为了维持人设的连贯性,对准网络的永远就只有这个平面的我。陈嘉映谈到,在小社群里面,我们每天要应对不同的人和场景,因而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用以对外的面孔,不断“转身”,正是在“转身”之中,人才能变得立体。项飙提出的“附近”的概念,也是强调物理空间对多面性呈现的关键作用。在网络上,我们每天都在与陌生人擦肩而过,也就没有了转身的必要。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事是,网络上单一维度的自我通常由政治观点组成。陈嘉映以为,与为人相比,观点是很好伪造的。这也是为什么观点几乎成为网络上拉帮结派的唯一标准。

    此外,陈嘉映与项飙还谈到了男性对话意识的薄弱。他们认为,这可能与男权社会的历史有关。陈嘉映指出,文学作品中打破社会阶级界限的通常是女性,男性在历史上对社会角色有一套固定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不是指单个个体的自我意识,而是说男性群体的自我意识,”并且他们掌握了规定社会角色的权力,把自己放在有利位置。今天,这样的性别结构正逐渐瓦解,男性也必须参与到交流互动中来,而不是继续高高在上,但男性的自我意识还有很强的遗留。

    项飙举出了很多实证研究的例子来支持这个观察。例如说,移民群体里面,到海外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往往是女性,工人阶级的兴起实际上也得益于女性家属在工人居住区的社交活动。“在浙江村,一般两兄弟间合作很少成功,比较有效的是女性的丈夫与其兄弟的合作,女性在中间扮演调停人。”女性的加入能够更好地促成生意,这可能与她们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练就的对话艺术有关。

  4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亚历克斯·罗斯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关于现代音乐的是非从未消失。在毕加索和波洛克的画作售价过亿的时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仍在向听众传递不安的涟漪。现代音乐无处不在。先锋之声在好莱坞的惊悚电影配乐中大行其道,从地下丝绒乐队开始,极简主义对摇滚、流行和舞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纽约客》的杰出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罗斯照亮了这个秘密的世界,并展示了它如何弥漫于20世纪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作者简介

    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

    199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6年起为《纽约时报》撰写乐评,著有《余下只有噪音》(The Rest Is Noise,2007)和《倾听》(Listen to This,2010)。《余下只有噪音》荣获2007年美国国家评论奖、《卫报》优秀图书奖,当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和《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并入围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罗斯获颁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艺术与文学奖,以及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下载链接

  4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理想国译丛040】第三帝国三部曲 3:战时的第三帝国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直到1939年,大多数德国人仍相信欧洲不会再次陷入一场全面战争,相信希特勒在重振德意志荣光时会通过外交手段维系和平,但这一丝希望在9月1日150万德国大军入侵波兰的那一刻彻底破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正式揭开,德国开始以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占领区的扩大,第三帝国实行新的种族秩序和优生计划,对象从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吉卜赛人,逐步扩展到“反社会者”、精神病人、残障儿童。从“安乐死”计划到种族灭绝,纳粹一步步实行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大规模谋杀。

    从冬季战争、大不列颠战役、巴巴罗萨行动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理查德·J. 埃文斯结合战争进程的宏观叙事与各阶层、各种族民众的个人陈述,揭示德国如何点燃欧洲战火,洞察希特勒的野心与动机,完整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他更聚焦纳粹党的普通成员、一般德国人和“非德意志”人的日常经历与心境,细腻地描绘在这段悲惨的烽火岁月中,“普通人”是怎么生存的。全书融合了叙事、描述和分析,从战役、政策、党内斗争、经济发展,乃至文化宣传、武器研发、科学研究到种族屠杀,完整而精确地展现第三帝国从1939年全面开战到1945年彻底覆灭期间的各个面向。

    作者简介

    理查德·J. 埃文斯,英国历史学家,以19、20世纪德国史,尤其是第三帝国的研究享誉学界。曾任剑桥大学钦定历史学讲座教授、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曾被授予汉堡艺术与科学奖,并凭学术成就获封爵士。著有《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18本著作,其中《死于汉堡》获沃尔夫森历史奖。


    下载链接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 1:第三帝国的到来

    理想国译丛039 第三帝国三部曲 2:当权的第三帝国

  4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公共知识的生态:面对大众,精英要学会说对方的语言

    本篇开放全文: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829-opinion-podcast-public-intellectual/

    【前言】2020年8月1日,香港大学性别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郭婷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律博士候选人林垚,邀请到哈佛东亚系博士、《故事》创办人、台湾联经总编辑涂丰恩以及写作者淡豹共同做客“时差”播客,就“知识的公共生态”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与分享。过去的五年内,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自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的知识传播形式产生了冲击。身处在媒体、学界以及出版界的几位从业者就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新的知识分享形式以及文化圈传播链的形成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也对未来的知识生态表达了憧憬。播客文字版删减版首发于澎湃新闻,此为完整版。

  4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理想国译丛043】资本主义的未来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焦虑之中。社会阶层固化,地区差距悬殊,企业唯利是图,家庭不堪重负。二战后带领全球走向繁荣的社会民主主义逐渐衰落,民粹主义乘势而起,不同身份认同、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日趋激烈。人们不再愿意包容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政治选择沦为非此即彼的站队行为。无论选择哪一边,资本主义的未来仿佛都注定将以牺牲一部分人为代价。

    那么,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在本书中,保罗·科利尔从近年来的世界政治局势和传统的资本主义思考出发,诊断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地区、阶层和国家之间的鸿沟造成了严重的撕裂。正是这些鸿沟分化了人们的归属感,弱化了共同的道德观念,打破了不同群体间的互惠义务关系,摧毁了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科利尔主张政府应当为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帮助它们承担道德责任,以包容性而非对抗性的叙事方式,重塑国民间的互惠义务关系。

    作者简介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亚瑟·罗斯图书奖、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等。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战争、枪炮与选票》《难民》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下载链接

  4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理想国译丛042】残酷剧场: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全球顶尖思想家”写给残酷世界的理性建言

    直面人性与历史的暗黑时刻,深入探究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

    二十世纪的强权与战火又催生了怎样的艺术花朵?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伊恩·布鲁玛则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民族?国家?信仰?理想?或只为了满足变态快感?为了追根究底,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的宣传影片、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犹太人的命运、被盟军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珍珠港事变、神风特攻队、堕落艺术、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战后的日本的前卫艺术等等,从电影、文学、绘画、音乐、剧场、舞蹈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

    艺术家为了回应强权的压迫与残酷的现实,在作品中揭露文明行为背后的黑暗面,直视人性中邪恶的冲动。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马克斯·贝克曼、乔治·格罗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鲍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岛渚、村上隆、克鲁伯等,都试图探究人类处境的深渊,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布鲁玛从不同的人物切入战争,结合对作品的分析、对历史的洞察,辅以敏锐的美学判断,提供读者一个理解人类当前处境的面向,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作者简介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與《纽约书评》主编,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选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下载链接

  5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莫言 - 晚熟的人 pdf下载

    内容简介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小说

    故乡人事,但面貌全新。

    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

    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深处到当下现实,从开天辟地到气象万千。

    依然是读者熟悉的那个莫言,带给我们陌生全新的阅读体验。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