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汪凯:中文网络中的戏仿文化:一个简史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  2020年9月6日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全文: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5967

报告摘要:1990年代末,互联网在中国进入到了民用化阶段,几乎从一开始,网络文化就表现出既不同于官方主导文化、也不同于当时商业化媒体的特征,它们更自由、更具参与性与对话性。在早期的BBS时代,插科打诨的网友们就在对话中制造了许多新鲜的语言与视觉表达。戏仿(parody)文化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了视频恶搞(KuSo)的狂潮。随后,微博(2009)兴起使得社会对话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戏仿文化进一步地扩张。

戏仿的兴盛与特定时代的政治空间的性质与特征有关。事实上,戏谑或者尖刻的幽默往往盛行于刚刚走出较为深重的历史灾难、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与一定自由表达空间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某些旧有的事物依然强有力的存在于当下,但是它内在的合法性已经被强烈的质疑了。在当代中国的网络空间中,戏仿既经常作为特定事件中进行抗争的情感动员手法,也常常是网民释放社会压抑感的一种表达行为,它体现了威廉斯所定义的对抗霸权的“感觉结构”的特征。同时,戏仿的兴盛也隐隐指向了情感与认知上具有某种一致性的共同体的存在(反讽共同体)。

中文网络中,戏仿文化在2005-2012年前后最为兴盛。随着近年来网络生态的变化,多种支持戏仿活跃的结构性因素发生了改变,它们包括: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再度兴起以及它带来的更严酷的舆论管控,更具压迫性的宣传攻势,这种新的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年轻网民的呼应,网络民族主义便是其重要表征之一;同时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推动下,用户下沉策略使得更大规模的小城镇与乡土社会的人群被纳入到网民中,“土味”文化成为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相对于尖锐的、具有抗争性的戏仿,这种来自更广泛基层民众生活的直接、朴素的表达显然更可能得到主导文化的青睐与收编。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