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gen
@libgen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关注的小组(6)
动态 帖子 959 评论 1369 短评 5 收到的赞 4711 送出的赞 5918
  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科普】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含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杰·彭罗斯作品) epub下载

    《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时空本性》作者: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忌日。他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一教席曾由艾萨克-牛顿所任)。他广被推崇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黑洞与时间弯曲》作者:基普-S.索恩,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费曼物理学教授,曾与J.惠勒合著《引力》,1994年获得美国物理学联合会(AIP)科学著作奖。
    《大爆炸简史》作者:西蒙-辛格,剑桥大学粒子物理博士学位获得者,前BBC节目制作人,他执导的纪录片《费马大定理》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同名科普读物成为畅销书。同样畅销的还有《密码本》(The Code Book),这是BBC专题系列《保密的科学》的底本。
    《黑洞战争》作者:伦纳德-萨斯坎德,他是斯坦福大学的菲力克斯-布洛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著有《宇宙景观》等。
    《宇宙的轮回》作者:罗杰-彭罗斯,牛津大学的Rouse Ball数学讲席终身荣誉教授。他获得过许多奖项,1988年与斯蒂芬-霍金一道因对宇宙学做出的重大贡献获得的沃尔夫物理奖,他的著作有《皇帝新脑》与《通向实在之路》等。
    《爱因斯坦的未完成交响曲》作者:玛西亚-芭楚莎,她是获得颇负声望的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的第一位女性。多年来她一直任《发现》杂志的主编,现为《天文学》杂志的一名编委。先前她还写过另外两部书:《星期四的宇宙》和《穿过黑暗的宇宙》。
    《宇宙传记》作者:约翰-格里宾,他是当今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所著的畅销书包括《寻找薛定谔的猫》《星尘》《科学史》《深奥的简洁》和《科学家》等。他善于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复杂的思想。


    下载链接

  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pdf下载

    内容简介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它基于TA沟通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讲述了一个抑郁症病人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在书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沟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流程的模板。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下载链接

  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谁怕VCR:盗版录影带如何改变世界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1004-culture-how-vcr-change-the-world/

    特约撰稿人 叶郎 发自台北


    美国司法部日前大动作逮捕了一个几乎盗遍所有好莱坞电影的跨国盗版团队 SPARKS成员。

    这个集团同时还与全球十多个盗版团队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网路联盟 The Scene。盗版新闻网站 Torrentfreak 说这些盗版生态圈的人经常自比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因为就算被砍掉一个头总可以不断重生,然而这次事件其实更像另外一个典故------阿基里斯之腱,一箭射中要害。根据盗版资料库 PreDB 的统计,事发第二天全球网路上的新盗版档案数量立刻从一周前的单日1944笔骤降为单日168笔。

    这个威吓意味浓厚的大动作,很可能是在替《天能(Tenet)》和《花木兰(Mulan)》两部被寄予厚望重启全球电影市场的大片排除障碍。美国的疫情使《天能》不得不在海外市场优先于美国国内上映,档期的时间差替盗版发行网络制造了机会。《花木兰》则采同样罕见的网路和电影院同步发行,也大大提高了高品质网路侧录版流出的机会。然而无论如何取缔,最终《天能》和《花木兰》的盗版影片仍在上映后几天内现身网路。

    这样的猫捉老鼠游戏不是在网际网路发明之此后才开始。早从半世纪前第一台可以拷贝影片的家用 VCR 录影机问世以来,好莱坞就没有一天有可以睡得安稳。

    同样为了录影机睡不安稳的还有当年铁幕内的共产国家政府。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录影机的拷贝技术后来并没有瓦解电影业,倒是随手推翻政府、解放了好几个铁幕国家的人民。以下是盗版录影带如何改变世界的故事:

    好莱坞企图歼灭的科幻道具

    1975年 Sony 推出第一台 Betamax 格式的家用录影机,并将该产品推向美国市场。第二年随即被 Universal 和 Disney 两家好莱坞片厂告上法院,认为他们制造了一款专门用来侵害著作权的犯罪工具。

    Sony 在法庭上向法官解释一个听起来很像来自某部 Christopher Nolan 电影的科技名词:时间平移 (time shifting)。

    1975年,Sony在推出的Betamax家用盒式磁带录影机。 摄:SSPL/Getty Images

    实际上 Sony 既不是录影带格式的胜利者(最后是 VHS 赢了),也不是开创者。世界上第一台录影机是美国磁带技术厂商 Ampex 在1956年推出的 VRX-1000,接下来 30 年间至少还有几十种录影带格式备被研发出来,但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告诉消费者把这台昂贵的机器买回家能做什么。结果是 Sony 率先突破盲点:"Watching Whatever Whenever" 报纸上的 Betamax 广告这么说。

    这句广告标语就正是 Sony 在法庭上主张的"时间平移"概念的精髓。

    21世纪的我们很难想像时刻表曾是电视体验的核心。直到几周前纽约时报都还在纽约地区的版本保持电视时刻表这个超过半世纪的传统。神奇的录影机把内容决定的权力从电视台和电影院老板转移到观众手上,让观众可以用遥控器掌控什么时候看以及看什么。它让电视机这个媒介从此具有 Netflix 的节目随选特质(可以自己决定看甚么),有 YouTube 的创作参与特质(可以自己拼贴剪辑内容),还有Twitch 的直播存档特质(可以把稍纵即逝的直播永久留存)。然而这个影响力堪比网际网路的革命性产品差点就夭折在 Sony Corp.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这个盗版诉讼中。

    多年后公布的档案显示,当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的多数意见一开始是支持好莱坞的主张,准备要让录影机这种盗版工具从世界上消失。后来大法官 John Paul Stevens 主笔的判决主文甚至原本是写来当作不同意见书的少数意见。

    让风向改变的主因是一路告到最高法院的诉讼旷日废时,到了1984年大法官准备做成判决的时候录影带早已风靡全美三分之一家庭并成为好莱坞的重要收入来源,片厂主张的产业损害因此显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而让判决翻盘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广受美国家庭喜爱的儿童节目主持人 Fred Rogers (Tom Hanks在《知音时间(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rhood)》中扮演的真实人物)以证人的身份在法庭上的陈述:

    "我向来很不认同让别人来替你安排看什么节目。我的整个电视生涯都在传播一个理念:你就是最要紧的人物,你有能力做出各种健康的决定。因此我认为任何一种让人用更健康的方式掌控自己生活的工具都是无比重要的。"

    法官在判决引述了 Rogers 的证词,认定这种赋予使用者"时间平移"魔法的神奇道具是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范围。Sony 因此获得历史性的胜诉判决。

    和捷克导演 Milos Forman 长期合作的美国名制片Saul Zaentz (《阿玛迪斯 (Amadeus)》)当年曾预言录影带终究会带来更多影迷,因为"录影带其实使更多人对电影产生兴趣并开始真正讨论一部电影"。结果Sony案的判决出炉三年后,北美电影市场果真开始随著录影带市场的倍数成长而触底反弹,电影院票房年年攀升。就像后来的网际网路一样,录影带最终没有摧毁电影产业,反而像Netflix那样替内容产业的营收来源增加了另一条巨大的水管。

    这条完全由你的遥控器操控的水管才是名符其实的 You-Tube。

    纽约曼哈顿一家出租电影的录像店,年轻男士在众多电影中选择。摄: James Leyns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谁怕坏坏的大野狼

    接连卷入女主角挺港警和新疆协拍等政治争议的《花木兰》,也引发港台网友热烈争论到底该不该看盗版以及看盗版电影构不构成一种政治表态。

    事实上磁带录影机刚问世没多久,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就将它当成政治工具进行了一场精采绝伦的政治表态。

    1959年美苏决定轮流到对方的国家举办展览,名义上是增进互相了解以便更深入交流,实际上示各自到对方的地盘上展示科技实力来宣扬国威。

    7月24日尼克森总统带著苏联最高领导人苏共第一书记赫鲁雪夫(N.S. Khrushchev)参观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展览会(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尼克森政府非常精明地没有用军事科技来展示实力,反而将展览焦点放在洗衣机、电冰箱和洗碗机等日常家电上。他的用意是在展示美式资本主义确实替美国人带来更优越的生活方式。赫鲁雪夫则酸溜溜地反问:"你们还没研发出自动将食物送进嘴巴并推下去的机器吗?"并指出美国存在了150年才达到这个水平,才刚成立37年的苏联则只需要再7年就达到相同水平,甚至超越美国。

    这场全长16分钟的"厨房辩论"(因主要在美式厨房场景中进行而得名)被使用 RCA 摄影机和刚刚问世的Ampex录影机全程记录下来。其中还有一个对话场景发生在展示电视技术的 RCA 展馆,我们可以在保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录影带中听到画面外的导览员正在向两位国际领导人介绍正在记录两位领导人身影身影的彩色录影带技术:"这段影片可以立刻用来重播,品质会好到让你以为是现场直播。"

    1959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与美国副总统尼克逊的"厨房辩论"。摄:Howard Sochurek/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 via Getty Images

    画面中的尼克森则略嫌夸张地猛点头表示赞许。

    稍后,美苏之间还为了这卷带子发生了一点不愉快的插曲。尼克森原先承诺赫鲁雪夫两国可以同步播出"厨房辩论"的实况,但美国三大电视网抢先在隔天播出影带内容,使措手不及的苏联大为光火。苏联电视台只好默默地在几天后的深夜时段播出了翻译缺漏非常多的部分对话内容。

    苏联对于录影机/录影带技术的戒慎恐惧其实远高过好莱坞。他们一直认为这种西方科技总有一天一定会危及他们的政权,因为它就像已受苏联严格管控的影印机一样,有能力快速复制并散布政治观点。1982年升任 KBG 国安委员会主席的 Viktor Chebrikov 多次在党内会议上疾呼录影机和录影带进入黑市的威胁。

    1985年是录影带在美国市场大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苏共总书记哥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的一年。戈巴契夫比之前的苏联领导人更信仰媒体的力量,并试图驯服录影带这个新科技为己所用。所以苏联在严格管制录影机和录影带进口的同时,开始在国内加紧生产不相容于外国录影带的国产录影机与之对抗,甚至在莫斯科设立了多家国营录影带出租店来提供符合苏联利益的录影带内容。

    就像1933年Disney动画《三只小猪(Three Little Pigs)》歌词中唱的:"谁怕坏坏的大野狼(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 ?)",不论三只小猪用各种高大壁垒防堵或是试图驯服录影带这头疯狂的大野狼,最终都没能奏效。

    盗版西方电影的录影带最后是以老鼠打洞的方式突破铁幕,飞入苏联的平常百姓家。

    塔林的老鼠洞

    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Tallinn)是新片《天能》中的关键场景。事实上,塔林同时也是盗版录影带这只大野狼突破苏联重重防线的最主要破口。

    事起于1971年 YLE 芬兰广播公司在赫尔辛基首都圈盖了一座的电波塔。芬兰人单纯地只是想要改善首都圈的电视讯号,完全没有其他政治企图。然而这支电波塔的溢波却一路跨越芬兰湾,直达对岸的塔林,间接诱发了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

    这支电塔之所以会引发这么大的效应是因为爱沙尼亚人不只在家里冒险偷看芬兰电视台,更开始用录影机录下电视台播放的《Star Wars 星际大战》、《First Blood 第一滴血》、《Emmanuelle 艾曼纽》等西方电影。这些录影带透过地下管道渗透进苏联和其控制的东欧各卫星国家,进而自然生长成为了一个服务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巨大盗版生态圈。

    另一个重要推手是少数获准出国的船员和飞机机组人员夹带了大量 Sony 生产的录影机和 Walkman 随身听等非法电子产品透过黑市贩卖。软体有了,硬体也有了。这个盗版电影生态圈只差一个关键的犯罪职务:录影带口译。

    因为上字幕或是找配音演员来配音不敷成本,而且分工越细、牵涉越多人就越容易被 KGB 的秘密警察找到破口,所以这些盗版录影带通常就是直接在声轨上多加一个口译员的声音,由一人演出所有角色加旁白。而且多数时候口译员既没有剧本,也没有时间先看过电影,多半是仰赖临场反应的即兴演出。其中一位带有浓厚鼻音的口译员一直被江湖盛传是怕 KGB 辨识出它的声音而故意用晒衣夹夹住鼻子说话。本名为 Leonid Volodarskiy 的他后来现身受访时曾说俄罗斯人迄今仍会猛问他晒衣夹在哪里,让从小鼻骨就受伤的他觉得颇为困扰。

    这些只闻其声、不识其人的口译员就是一整个世代的苏联人认识外面世界的破口。

    2015年罗马尼亚的纪录片《Chuck Norris vs Communism 我们偷看的电影》 。网上图片

    2015年罗马尼亚的纪录片《Chuck Norris vs Communism 我们偷看的电影》揭露了另一个匪夷所思的口译员故事。看起来平凡无奇的妇人 Irina Margareta Nistor 实际上在一整个1980年代过著超级英雄一般的双重生活:白天她在罗马尼亚官方电视台负责节目审查,下班后她在自家地下室从事另一个逃避国家审查的犯罪事业------为超过三千部盗版录影带口译配音。

    严管媒体的罗马尼亚政府遇上了盗版录影带泛滥反而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寄望这些外国电影可以转移罗马尼亚民众对于各种饥荒和医药短缺等国内问题的注意力。不过秘密警察仍会不定期出动查缉。

    事实上 Nistor 和雇主刚刚认识的时候,都曾怀疑对方是卧底的秘密警察。结果是多年后因工作量不堪负荷而增聘的第二个口译员才是真正的卧底。遭破获之后,老板竟以几卷录影带行贿官员随即就顺利从中脱身。这也显示了不分官民都早已被盗版电影征服。

    在只有两个乏味的电视频道可看的波兰,录影带也迅速征服每个人。1988年投书波兰电影杂志的影迷自陈:"从前我是个电影迷,现在则是个录影带迷。其中唯一的差别是过去我在冷飕飕的电影院里看片,而现在我则是在一样冷飕飕的客厅里看。我还有什么选择呢?毕竟电影是我的最爱,因为电影可以帮助我逃避两个严酷的现实:我的生活,以及电视节目。"

    听起来有87分像2020年的串流革命。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KBG 主席 Viktor Chebrikov 的警告最终成真。1980年代在苏联到处流窜的盗版电影引发的个人情绪,很快就演变成为一种集体愤怒。

    李小龙、罗礼士(Chuck Norris)、席维斯史特龙(Sylvester Stallone)和阿诺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这些不可能的"革命领袖"做到了尼克森没做到的事:透过录影带不断诱使这些苏联和东欧国家民众从窥探别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开始向统治者索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989年6月4日天安门事件的同一天,波兰团结工会透过选举的民主程序结束共党的统治,开启了1989年东欧民主化的第一波风潮。

    12月21日罗马尼亚人则在总统西奥赛古(Nocolae Ceaucescu)的集会事件上用爆竹闹事表达不满,最后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反政府暴动。四天后,独裁者西奥赛古遭判有罪后当场枪决。

    1992年纪录片《革命录影纪事(Videograms of a Revolution)》。网上图片

    为期一周的革命过程被新闻工作者和业余记录者用录影带记录下来,成为史上第一场有完整影像记录的革命,并成为1992年纪录片《革命录影纪事(Videograms of a Revolution)》的基本素材。

    1991年苏联发生819政变的第二天,爱沙尼亚火速宣布独立,稍后独立地位也得到苏联的承认。苏联自己则在当年底永远地从历史上消失。

    多年后,成功争取加入欧盟的爱沙尼亚总统 Toomas Hendrik Ilves 曾解释该国人民和欧洲之间的长期情感连结:"从1960年代开始,对爱沙尼亚人来说芬兰就是一扇通往西方的窗口"。他们正是从芬兰电视台节目里头第一次认识民主选举这种陌生的新事物。

    2016年最后一家生产录影机的厂商关闭生产线,使录影带这个革命媒介自己也正式走入历史。

    不像黑胶唱片那样存在一种"类比优于数位"的固执信仰,从来没有人主张录影带优于DVD或是BD蓝光光碟。录影带因此大概百分之百无法像黑胶那样等得到下一次类比文艺复兴。然而DVD、BD甚至是随身碟或是记忆卡其实都算是继承录影带王朝的"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革命之子)。

    此时此刻,中国制的DVD播放器和装在随身碟或记忆卡里头的盗版电影正在朝鲜酝酿著什么:

    朝鲜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信息管制最严厉的国家,光是看外国电影的行为就足以被认定叛国罪成立(几年前金正恩才枪毙了10名看韩国肥皂剧的官员)。然而根据Intermedia针对350名脱北者的调查,高达92%说自己曾透过DVD播放器接触过国外的内容。有些脱北者过去在朝鲜的生计就是兜售盗版电影和电视剧。

    其中一名年轻的脱北者接受NPR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访问时说,看过盗版的《Titanic 铁达尼号》后自己的脑袋完全陷入一阵混乱,理由是她不敢相信一个男子怎么可能如此深爱一个女子。她从未听过自己的父母表达这样的爱意,因为在朝鲜这种爱只能对伟大的领袖表达。她说几个小时的韩剧、庞德电影和美国摔角之后,就会让人完全忘记自己的生活有多么艰难,"就好像梦见自己活在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星球上"。

    因为朝鲜公务员的薪资极低,所以公务员也经常涉及庇护盗版黑市,试图从中维持生计。而那些从中国边界流入的特制播放器甚至还为了帮助朝鲜人躲避查缉而专门设计,可以在光碟机中假装播放政府许可的光碟片内容,但其实真正用来装盗版内容的记忆卡早在警察上门前被当事人紧急拔取出来藏匿。

    熟悉的猫捉老鼠的行动再次展上演,就像有人用遥控器把1980年代在东欧发生过的历史倒带重播一样.......

    2016年7月,日本船井电机(Funai Electric)宣布,由于"难以采购部件"和产品销量日减,决定关闭全世界最后一条录影机生产线。网上图片

    这些历史故事当然不足以正当化所有的盗版。只是我们不应该轻易遗忘除了犯罪之外,诞生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录影机也曾创造了一种带有骇客文化原型的拷贝文化。原本 VHS 或 Betamax 所使用的磁带技术的先天缺陷是每复制一次,就会出现更多难以预测的讯号衰减,比如声音的扭曲和画面的交叠。然而这些盗版录影带却在一次又一次拷贝的讯号衰减中,得到了意料之外的超能力。

    虽然录影带已死,但这股力量也仍有机会在其他革命之子的血脉之中继续复制。贴上。

  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柯利·多克托羅 - 資訊分享,鎖得住? pdf下载

    内容简介

    如今,拷貝東西輕而易舉,彈指分享更是這時代的溝通方式,
    然而,不講「比例原則」的著作權規矩,讓你我「躺著都中槍」!
    著作權規範越掐越緊、用數位工具防堵資訊流通等,
    其實不只保障不了創作者的利益,還會削弱產業發展活力,
    並且最終斷送你我的隱私與表意自由。

    網路實戰經驗豐富的暢銷作家多克托羅披露:
    想找金主或是拿創作賣個好價錢的你,
    給作品上數位鎖,不僅不會確保獲利,還會將協商大權拱手讓人。
    應該善用「網路」這個超大拷貝機接觸閱聽人,讓他們談起你。
    想開發客源或是捧紅賺錢金雞母的產業,
    倘若勇於跳脫「砸大錢,壟斷管道」這舊思惟,
    正視資訊科技的內情妥善運用,不只能大幅減少營運成本,
    更能與網路時代這一輩人互惠互利,穩定合作關係。
    還有,身為網路時代的閱聽人與公民該知道,
    限制資訊分享的技術,不只會使我們的電腦門戶洞開,隱私不保,
    為商業目的阻撓網路分享,還會成為有心者整肅異己的手段。

    作者簡介

    柯利‧多克托羅(Cory Doctorow)

    加拿大知名科幻作家,著作豐富,亦曾榮獲許多獎項。他支持資訊自由並且身體力行,很早便倡議散播電子著作,他的首部科幻小說出版時,提供了多種格式供人免費下載,結果名利雙收。他也是營運相當成功、報導科技趨勢的知名網站Boing Boing的編輯。

    此外他相當了解網路科技運作原理,擁有電腦科學榮譽博士學位,且熟諳國際著作權法規範與發展,曾擔任「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代表,以及主打科技議題的公民權利組織「電子前線基金會」的歐洲主管,並與人創立「英國開放權利團體」。現居倫敦。


    下载链接

  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2020年诺贝尔奖宣布在即,你心中的诺奖得主是谁?

    https://www.nobelprize.org/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Monday 5 October, 11:30 CEST at the earliest
    Physics -- Tuesday 6 October, 11:45 CEST at the earlies
    Chemistry -- Wednesday 7 October, 11:45 CEST at the earliest
    Literature -- Thursday 8 October, 13:00 CEST at the earliest
    Peace -- Friday 9 October, 11:00 CEST
    Economic Sciences -- Monday 12 October, 11:45 CEST at the earliest


    诺贝尔文学奖会花落谁家?村上春树?昆德拉?还是阿特伍德?我个人倾向于西语或葡语作家。

  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两德统一30年:“除了失去权力的老共产党人,东德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赢家”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1002-international-germany-reunion-stories/


    【编者按】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下,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转眼30年过去,一代人的轨迹被完全改变。这篇文章,纪录了那些伴随新国家的诞生而二次成长的个人的故事。不久前,端传媒还发表了关于柏林墙的口述,欢迎阅读

    柏林墙倒塌10年之后,东德人舒尔茨(Lothar Schulz)决定回到东柏林,申请查看自己的斯塔西(Stasi)档案。成立于1950年的斯塔西是东德的国家安全部,被认作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之一。斯塔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调取了总共1375页的个人档案,交到了惊诧的舒尔茨手中。

    舒尔茨在东德的家在柏林西部100多公里的施滕达尔小镇,公寓楼下住著一对年轻友善的夫妇,还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但实际上,经常跟他打招呼的这家人是一个斯塔西上尉家庭,专门被派来监听舒尔茨一家。他们在舒尔茨的公寓内安装了窃听设备,跟踪他在屋内的对话,甚至用工整的笔记,记录了舒尔茨和妻子在卧室内的一举一动。

    档案中详细记录了斯塔西派两辆车跟踪舒尔茨的过程,一辆拉达,一辆特拉班,两车之间通过无线电沟通,甚至有一份专门的暗号表格文件。他们称呼舒尔茨为"乌鸦",而他的家是"巢"。

    "我们无处不在"是斯塔西的箴言。截至1989年,东德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被建立过秘密档案,舒尔茨只是这600万人中的一员。他之所以成为斯塔西的重点关照对象,并被实施了费钱费力的任务B------即对封闭和开放空间的声音监视,与其另一个身份有关:他是东德25万名政治犯之一。

    舒尔茨站在霍恩施豪森监狱,退休后他在这里担任讲解员 。摄:张梦圆

    被秘密监听的工程师

    1978年,舒尔茨28岁,那时,渴望成为一名政治犯。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从1960年代起向民主德国(东德)支付赎金专门交换这类犯人,这是舒尔茨唯一想到的能去往西边的稳妥方式。那时,被东德称为"反法西斯壁垒"的柏林墙已岿然而立17年,拦截了无数东德人自由迁徙的愿望。

    在渴望成为一名政治犯之前,其实,舒尔茨最初向往却是东边的莫斯科。由于数理成绩优异,他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涡轮机械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项目工程师,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东德最大的核电站工作,负责组装苏联核反应堆WWER-440。他学习语言很有天赋,很快掌握了流利的俄语,和苏联工程师们打成一片。

    舒尔茨勤勤勉勉地扮演好了螺丝钉的角色。当核反应堆出现故障,他会连续四周每天夜间工作12小时,防护服上的放射量测定器响个不停。终于,他盼来职业生涯中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工厂考虑把他送到莫斯科能源学院攻读工程博士学位,之后更有希望参与到重要的项目中。"那个时候,我感到自己的努力工作有了回报。"舒尔茨回忆说。难掩兴奋的他,在东柏林各个部委间为自己的出国申请跑前跑后。

    彼时的东德,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观念------"魔力三角",分别为诚实、聪明、党性,如果一个人拥有其中两角,就会被默认缺乏第三角。

    一位审核他资料的女同志问他:"舒尔茨先生,我有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加入统一社会党?"舒尔茨犹疑了,他料到自己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加入执政党并不意味著你有多么笃信其政治议程,更像一份交换个人前途的忠诚保证书。他平静地答道:"女士,我不想走成为党员的这一步。我是苏维埃的朋友,但不能做更多了。"女同志意味深长地说:"别把精力都放在莫斯科上。再见。"

    没过多久,舒尔茨接到深造机会被取消的通知。他心灰意冷地撞上在计划经济下工作的现实边界。彼时的东德,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观念------"魔力三角",分别为诚实、聪明、党性,如果一个人拥有其中两角,就会被默认缺乏第三角。一个人聪明又忠于党,那他不可能是诚实的;一个人讲党性又很诚实,那他不会太聪明;而一个人既诚实又聪明,那他就很难认同党的理念。而舒尔茨就属于最后一种。

    "我不想成为谎言家,也不想成为同事中的宣传家。"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舒尔茨回忆起当时的抉择。

    在他看来,那时人们对公共和私人生活中展示两副面孔习以为常,同事们会私底下讲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里希-昂纳克的笑话,但如果有戴著统一社会党胸章的人走进屋子,大家立马收敛起欢声笑语,那种防备和抵触是舒尔茨看在眼里的。党员身份的确会给个人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但他觉得,与纳粹党一样,这只会吸纳更多的机会主义者。

    舒尔茨没能通过政治考验,随后几年他的出境申请都被拒绝,最后连工作合同也被取消。他的妻子是来自保加利亚的皮肤科医生,曾在苏联医学院进修,但饱受周遭的言语霸凌。这对年轻夫妻感到生活暗淡,迫切想要离开这里。在妻子的支持下,舒尔茨决定朝向那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深渊纵身一跃------他要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执政党的不满。

    舒尔茨被逮捕的横幅。图:受访者提供

    1978年春天,他以一个工程师的缜密风格,在东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附近策划了一场单人抗议活动。他制作了一条1.65米长的标语横幅,藏在没人能看到的管子里,计算好乘火车抵达柏林的时间。距离计划的日子越近,他也越紧张,但仍警示自己不得喝酒或服用药物------他知道斯塔西抓住他后的首件事就是验血,若血液中含有酒精或药物,斯塔西就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危险角色。舒尔茨想要向安全部传递明确信号,他是在极清醒的状态下抗议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月2日,他成功实施了计划,在张开横幅后不到五分钟,两名便衣警察逮捕了他。但精心计划的一切,最终就像稀松平常的湖面上卷起的一朵小浪花。第二天,西德《世界报》在一个边栏里报导了这起事件。不眠不休的审讯持续了16个小时,舒尔茨被押运到罗斯托克监狱。他记得一位审讯官员对他说,你现在在国家安全部的"生活学校",在这里你可以为你将来的人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7月底,舒尔茨的案子被不公开审理。检察官对他大喊大叫,禁止他在审判期间再次使用"人性"这个词。舒尔茨被判处1年10个月的刑期。1980年初,他的服刑期即将结束,斯塔西地方机构本打算将舒尔茨释放到西德换一笔赎金,但斯塔西第一副部长比特(Bruno Beater)上校否决了这一提议。舒尔茨被继续困在东德,并在出狱后受到斯塔西的严密监控和持续骚扰。

    执政党在宣传中把苏联作为效仿的典范,但在他妻子诊所这样普通的基层单位里,人人憎恨苏联,把曾在列宁格勒学医的同事作为发泄对象。

    那张让舒尔茨蒙受牢狱之灾的横幅上写了什么呢?------"在党的监督下,我的妻子,一个保加利亚医生,在格赖夫斯瓦尔德被人欺负,只因她在俄罗斯学习。"没有一句政治诉求,没有指名道姓领导人,甚至都没有写党的全名。

    楼下斯塔西监控舒尔茨的记录。图:受访者提供

    舒尔茨的标语内容是折射东德社会虚伪的一面镜子,执政党在宣传中把苏联作为效仿的典范,但在他妻子诊所这样普通的基层单位里,人人憎恨苏联,把曾在列宁格勒学医的同事作为发泄对象。统一社会党直到倒台前都沉迷于这种不真实中,这也是为什么理解力超群的斯塔西立马就抓到了标语中的讽刺意味。

    见证历史的学生领袖

    11年之后的1989年,那个见证舒尔茨人生转折点的亚历山大广场,正酝酿著另一场风暴。东柏林当局收到了一家戏院提交的举行示威游行的许可申请,这让统一社会党和斯塔西的官员们深感困惑,他们不知道是应该立马干脆否决,还是表面允许但暗中渗透颠覆。几番商议后,10月26日,他们决定批准举行游行。这是民主德国40年历史上唯一一次官方正式批准但由私人组织的集会。

    亚历山大游行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这次意料之外的授权与其说是当局罕见"开恩",不如说是惧怕民众的星火燎原。刚刚成为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的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在就职演讲中使用了"转型"(Die Wende)一词,并承诺会开展政治改革。他随后下令警察停止对抗议者的打压行动。

    由于东德新教教会提供了唯一不被国家掌控的舆论自由空间,牧师在反对派私下活动的过程中扮演著庇护者的角色。在莱比锡圣尼古拉斯教堂门前点亮的异议烛火,传到了德累斯顿、罗斯托克等大大小小的城镇,和平革命在东德领土上蔓延开来。队伍中有饱受工业污染侵害的工人,被噤声许久的知识分子,以及因生活必需品短缺、日子越来越难挨的普通百姓。

    仅在10月23日至30日这一周,斯塔西就记录了全国超过130场、共计数十万人参与的游行活动。作为首都的东柏林在这场变革中响应得后知后觉,在这个聚集了政治权力和优先供给资源的地区,居民们一度免于禁受社会主义下的生活疾苦。莱比锡和平祷告游行中那句"我们是人民"的口号,在越来越多柏林人心中产生共振,最终迸发的动能也是所有人未曾预估的。

    在东德只有10%的人被大学录取的情况下,这些天之骄子尤其被要求证明自己的政治可靠性。

    亚历山大广场游行背后的召集人是一群艺术家、演员和作家,其中包括后来出演电影《窃听风暴》男主角的乌尔里希-穆埃。商讨发言人名单时,为安全起见,大家同意邀请几位政府官员"参与"游行增加官方元素,包括斯塔西二号人物马库斯-沃尔夫和政治局成员君特-沙博夫斯基。但名单中还缺少一位重要群体的代表------学生。有校友说服了游行的组织者,推荐了正在东柏林洪堡大学读心理学的弗莱塔格(Ronald Freytag)。

    东柏林洪堡大学读心理学的弗莱塔格。摄:张梦圆

    当时,弗莱塔格正在筹办一个独立于自由德国青年(FDJ)的学生组织,并即将针对学生进行意见征询。FDJ是统一社会党的官方青年组织和后备力量,基本所有年轻人都会加入。在东德只有10%的人被大学录取的情况下,这些天之骄子尤其被要求证明自己的政治可靠性。FDJ掌管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政治上监管同学们的思想,无边无际的意识形态压力让一些年轻人产生了敌意。

    校园中,大家热切讨论著时任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将他视作偶像,亲切称呼其为"戈比"。但是,坐拥东德社会特权的学生并非推动变革的主力,他们深知闭紧嘴巴、别挑大梁就不会带来学术生涯上的麻烦,最开始对公开异议的态度甚至有些犬儒。

    "其实最初我们讨论的只是国家体制内的改革,没人谈到统一。这个话题直到1989年夏天都是一种禁忌,因为统一就意味著社会主义制度会消失,民主德国会消失。"弗莱塔格向端传媒回忆说。

    弗莱塔格没那么"天真"。他进入大学时已经26岁,是同级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服完兵役后,他直接开始工作,在商船上做一名海员,足迹遍布南美、中美、北非,还亲历了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的马岛战争。熙来攘往的码头漂泊经历塑造了他老成持重的性格,也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没有真正的前途。

    正因此,弗莱塔格比周遭同学更勇敢地踏出挑战权威的一步。他想把FDJ的生活服务功能和政治监管功能拆分,引入一个可以反映学生切实利益的代表制度。东德最顶尖学府的学生要求脱离执政党附属机构,这在当时的氛围下格外有政治意涵。亚历山大广场游行的组织者们也认同这项议程,答应让弗莱塔格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但分给他的时间只有两分钟,其他重要人物则是五分钟。

    "两分钟也太短了吧!"弗莱塔格心想。原本他打算在台上自由发挥,简单轻松谈两句学生会的工作。但到了11月4日中午,广场上人群项背相望的景象让他吓了一跳。作为演讲者,他被带进一家餐厅里候场,平时只在电视上见过的政治家和艺术家们都在这里埋头写演讲稿。弗莱塔格意识到,自己将会见证一个历史时刻,万万不可儿戏------他硬著头皮抓来一张传单,在背面严肃地写下发言内容。

    弗莱塔格站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上密集的游行人群前进行演讲,舞台由一辆卡车临时搭建。图:受访者提供

    那天的演讲舞台搭在一辆卡车后面,组织者担心当局会在最后一刻反悔而取消游行,因此不透露卡车的具体位置。弗莱塔格走上简陋的舞台,面对密密麻麻人头攒动,他心跳加速,颤抖地捏紧演讲稿。两分钟漫长又飞快,人群热烈鼓掌,他觉得自己做到了。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根据历史记录,亚历山大游行的参与人数在50万至100万之间,是东德历史上人数最多的游行之一。执政者们无法继续装作没看到民众的呼吁。

    弗莱塔格记得,人群罕见地发出嘘声是在沙博夫斯基登台的时候,人们把对统一社会党的不满发泄在这位高级官员身上,尽管他是党内支持改革的开明派。"他才是那天真正勇敢的人,明知自己会被喝倒彩但还是来了,他是真的在努力面对现实,他不是一个懦夫。"时隔31年,弗莱塔格如此评价道。

    那些反对变革的势力在压倒性的公众诉求前失去了方向,支持资产阶级民主、市场经济和民族团结的民众运动在东柏林制造了一场政治海啸。作为见证人,弗莱塔格也想过另一种历史可能性------亚历山大广场距离勃兰登堡门步行不到3公里,若有演讲者突然振臂高呼推倒柏林墙,带领50多万人浩浩浩荡荡向那边走去,历史可能会被一种更英雄主义的笔调改写。

    五天后,弗莱塔格在晚上回家的电车上看到人们交头接耳,讨论边境那里发生的事情。那个被民众连连发出嘘声的沙博夫斯基由于误读了政策,宣布"即时取消外游限制",西德电台、电视台立马据此播送边境开放的"谣言",一只蝴蝶开始振翼起飞。

    成千上万的人立即去到柏林墙,迫使守军容许他们通过边境,进入西柏林。弗莱塔格和女友也赶到了奥伯鲍姆桥检查站,随著人潮踏进西柏林的克罗伊茨贝格区。陌生人拥抱、祝贺、分享香槟,西柏林人在弗莱塔格的面前摇下车窗,说可以免费载他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看看。"那是我人生中最最美好的一天。"弗莱塔格说。

    弗莱塔格的演讲手稿。摄:张梦圆

    为东德提供情报的西德教授

    1989年11月10日清晨,在柏林御林广场附近招待所醒来的史世伟打开窗户,对面音乐厅罕见地通过荧幕直播交响乐。史世伟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的讲师,在东德统一社会党社科院做访问学者,为期一个月。

    那是贝多芬澎湃的《第九交响乐》,由闻讯火速赶到东柏林的美国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指挥,他将末乐章《欢乐颂》歌词临时改为《自由颂》。

    柏林墙被推倒后,社科院接待史世伟的东德学者们再也无心钻研理论,有人茫然失措,有人机敏地拥抱变化。他认识院所内"中国小组"的一位成员,凭借之前在东德驻华使馆工作时搭建的关系火速成立了一家旅行社,利用东德人渴望出游的心理,推出了价格实惠的北京七日游,生意红火。

    统一社会党大势已去,改组为了民主社会党(PDS)。作为负责阐释政策及编撰报告的文职单位,社科院也于1990年冰消瓦解,步入历史。史世伟后来获得在西柏林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学位的机会。拿到柏林政府的居留许可后,史世伟到四国共管机构里分别接受一位法国人和一位英国人的面试,才名正言顺地从东边搬到西边。

    检查站不再那么严格,由于东西部马克的差价达到1:7,史世伟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在西柏林兑换了一大把东马克后到东边消费,2个西马克就能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墙倒之后,宿舍里一位就读化学系的上海人整日站在边检处排队换币,再倒卖给嫌排队麻烦的人,赚了一大笔差价。

    这个小买卖持续1990年夏天,7月2日,西马克成为两德统一的共同货币。在印著马克思头像的蓝色百元马克消失的前夜,这个男生接到一通神秘电话,要求帮助兑换一笔数额惊人的东马克。他猜到对方不是斯塔西就是东德官员,拒绝了最后一单买卖。

    统一的进程远比人们想像中要快。东德的标识和融入日常的碎片如同被施了魔法渐次消失,约700个东德商品品牌最终只保留下100个,工作带来的安定感和集体主义的温馨也随著东德失败的政治试验流散了,人们的国家记忆和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被带走了。

    史世伟常去拜访在社科院认识的一对东德夫妇,他们分配到的房子如今就在德国外交部附近。他们可谓两德统一的"受害者",男方作为研究历史的副博士(苏联时代对硕士的称呼)一夜间失了业,加之其过去的特权身份,很难再谋到新政府的公职。女方在区领养机构做公务员,虽幸运保留职位,但待遇被大打折扣。妻子在统一后五六年内都拒绝前往西边,夫妇两人执著活跃在PDS举办的政党活动中。

    1989年11月9日,成千上万的东德人爬上柏林墙。摄:Robert wall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他们为东德惋惜,认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脱离了群众,后来的政策很少为老百姓著想,当然还有戈尔巴乔夫实在是太幼稚了。他们反对那些批评东德一无是处的声音,并常说"虽然西德有消费者主权,但我们东德有可以媲美的劳动权,人人有工作"。每逢佳节,夫妻俩还会与街坊邻里举杯欢庆,仿佛又氤氲著集体生活的温暖。

    在1990年代,如果有人被发现是斯塔西的人,无异于被判处'社会死刑'。

    如今生活的反差让这对老夫妇对现实倍感失望,他们感到新形势对其个人成就和生活经验的怠慢与贬低,无论公正与否,他们怪罪那场社会剧变。许多人不再有兴趣对东德的政治架构或历史背景作出正确的裁决,更在意如何保全接下来的生活。

    统一后,民众要求公开清算共产主义过去罪行的情绪不断高涨。目前担任东德博物馆学术顾问的斯蒂凡-沃勒(Stefan Wolle)参与了斯塔西解体后的档案研究整理工作。

    "大家幻想揭露斯塔西的结构和工作方法,但不一定要大规模揭露那些非正式合作者们。但是,公众逐渐把问题私人化了,大家只想知道某个人有没有为斯塔西工作过。在1990年代,如果有人被发现是斯塔西的人,无异于被判处'社会死刑'。"沃勒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说,"当时的社会有了一个共识,不希望斯塔西的人在公共部门继续工作,比如老师、大学教授、牧师。"

    沃勒曾亲历洪堡大学的背景调查。当局拿著名单逐个排查,如果雇员在听证会上不能证明自己因被勒索或胁迫而参与情报工作,就会被勒令离开。

    当时的洪堡大学校长芬克(Heinrich Fink)也被揭露曾是斯塔西的告密者,尽管他否认指控,仍被解职。沃勒估计,约有1%公共岗位上的人因此被撤职,大学、媒体、议会、地方政府受到的波及尤为严重。

    1992年的一天,史世伟和同学们在自由大学教室里等待政治经济学教授雅各布森(Hanns-Dieter Jacobsen),他的助手匆忙告诉大家,教授今天无法来上课了。随后同学们在报纸上看到教授因涉嫌为斯塔西工作21年而被捕的新闻,他以间谍罪被起诉。根据斯塔西档案,东德在西德境内安插了2万名非正式合作者,仅在西柏林学生运动中就有20多个情报员。雅各布森是少数被"揪出来"的人之一。

    雅各布森写文章为自己辩护,但没有一家权威媒体愿意刊发。在此之前,由于他待人友善,与各个阵营的同事都开放交流,师生们对他评价都很高。很难说金钱是他与东德国家安全机构合作的主要动力,因为酬劳仅在600至800马克之间。雅各布森的研究领域是东西方经济关系,与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美国高等院校保持频繁交流,据说他将学术圈中流传的信息文件、半机密的分析报告、华盛顿对东德谈判策略的线索甚至未公开的会议日程等资料提供给了东德的决策机构。

    在提供信息和充当间谍之间的灰色地带,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雅各布森可能产生了给东德政府做顾问的错觉。有人称之为"基辛格综合征",指的是浸泡在国际关系中的学者在获取一定学术成就后,想亲自摸一摸权力的手柄,在世界权力游戏的幕后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只不过,历史给雅各布森开了一个荒诞的玩笑,他试图成为东德基辛格的野心,似乎从一开始就努力错了方向。

    "东德几乎每个人都是赢家"

    1981年4月的一个下午,舒尔茨结束在教堂的工作,骑车回家的路上被行政部门职员拦下。"你明天准时到我办公室来一趟,需要填一些表格。"对方说。

    舒尔茨不敢相信,还有点震惊,这个重要时刻来临得有些漫不经心。他知道这是自己失去东德公民身份的第一步。他为这个国家贡献了青春和技能,但国家似乎没怎么用得上他。他拼命想逃走的时候,当局攥紧了牵绳,而当他适应了生活的平庸,那根绳子居然自己松开了。舒尔茨在被严密监控、生活工作处处受限的境况下坚持了一年,东德政府终于准许他以政治犯身份离开。

    西德政府发给舒尔茨一份东德政治犯的身份证明文件,凭此可以领取生活费,还可以接受三个月的英语培训。舒尔茨觉得西德的超市丰盈得像天堂,还发现汽车跑得飞快,尾气的味道和东德也不一样。他在鲁尔区埃森的工厂里找到一份工作,操起机械工程的老本行,比之前在核电站更卖力,如果西德同事完成100%,他就下决心完成110%。

    这些付出很快获得了回报,舒尔茨在工业界软件系统和物流领域担任了多年国际项目经理,甚至有位于华盛顿的公司高薪聘请他去美国工作,被其婉拒。他还曾在2011年旅居北京三个月,学习中文,并用相机记录下让他觉得新奇又震撼的建筑。

    舒尔茨透过一扇监查窗,向访客介绍霍恩施豪森监狱内的一间牢房。摄:张梦圆

    退休后的舒尔茨定居在柏林西部的施潘道区,但他经常穿过整个柏林,来到位于东北郊的霍恩施豪森监狱博物馆,在这里担任历史讲解员。这座由苏联红军在1945年设置的监狱后来被斯塔西接手,关押审讯过一万多名政治犯。柏林墙倒塌后,霍恩施豪森监狱不像其他东德政府及军事机构那般遭到示威者冲击,当局及时销毁了监狱运行的历史证据,人们了解监狱运作模式主要依赖像舒尔茨这样的目击者口述。

    舒尔茨今年70岁了,依然挺拔矫健,有一种东德人特有的善谈和质朴。他的乐观情绪极有感染力,政治犯的经历也似乎从未摧毁过他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没有恨和怨,"舒尔茨说。有时他也问自己:我是东德的受害者吗?当然,自己确确实实因政治罪名坐过牢,但后来他在西德如愿开启了第二人生,拥有比大多数东德人更优越的条件,"受害者"身份并不能定义他之后的生活,他也不喜欢这个词流露出的自怨自艾,而更愿意用"斗士"来描述自己的一生。

    弗莱塔格后来在纽伦堡和美国学习了市场研究及咨询,统一十多年后,他在总部位于波恩的德国邮政工作过一段时间,现在是柏林媒体通讯和经济大学的总务长。曾有学生在网上看到了关于亚历山大广场那场游行的信息,不可思议地问他:"这真是您吗,教授?"年轻人想不到,那个曾经反对学校权威的人,自己却成为了学校权威。

    弗莱塔格在西德工作生活时,从未觉得受到过任何区别对待,反而是家乡图林根州小城的父母,仍会下意识地说"去西边"。弗莱塔格有意远离东德身份的标签,反而更愿意被称作是一名"世界公民"。历史没有桎梏住他往前走的脚步,柏林墙倒塌时,他的价值观已经让他做好前往新世界去冒险的准备。

    站在现在回望,东西德统一的进程似乎还可以更平滑渐进一些,有些经济融合的失误本可以避免,比如西德雇主和工会违背市场规律、过快拉高东德工资水平,最初的确讨好了民众,却导致后续失业率高攀和投资进程的中断,变成东德经济落后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东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痛苦转轨的过程中,输家是那些曾经掌权的共产党老人,他们失去了权力,但仍享受到了西边标准的养老金待遇。"德国经济研究所前所长辛恩(Hans-Werner Sinn)对端传媒说,"但除了他们之外,东德每一个人都是赢家,这点毫无疑问。德国能够实现统一,基本上是全体民众的幸运。"

  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文学】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 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pdf下载

    内容简介

    回顾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北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称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 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架构,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讲堂上的即兴发挥和精彩议论,使本书在严谨缜密的学院派研究风格之外,更增添了几分潇洒而感性的亲和力。对我们熟悉或热爱的小说与小说家,听听吴晓东老师如何评说,或许是一种有趣的“旧梦重温”。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5年3月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教至今。1996、1998、1999年分别赴日本、新加坡、韩国方学与讲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小说、中国现代诗歌、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等课程。


    下载链接

  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随机波动】反家暴本质上是在一切关系中反暴力——由拉姆想到的

    https://t.me/douban_read/30712


    photo credit: 咚咚(wb: 萝卜咚lobod)

    9月30日,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的"黑姑娘"拉姆去世了。9月14日晚,在家直播的拉姆被前夫唐某泼汽油焚烧,导致全身90%以上的重度烧伤。随后拉姆被紧急送往阿坝州人民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拉姆随后又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在深度昏迷半个月后,拉姆走了。她死于30岁,生前是一位父亲的女儿,一位姐姐的妹妹,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亲手杀死她的男人的前妻。

    根据"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一文的报道,拉姆和前夫唐某的婚姻一直浸淫在家庭暴力当中。婚后不久是一些脸上的红肿和身上的青紫,在知道女儿受委屈了会找唐某理论的母亲去世后,唐某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暴力也从隐蔽在二人家庭内部的行为变成了当街的公开暴力展演------"没人敢挑战这种看上去肆无忌惮的暴力,人们似乎接受了这个人现状。"

    唐某动手的原因不外乎一些家庭琐事,比如在网上打牌输了钱,心情不好就动手。今年5月,拉姆和唐某协议离婚。离婚后,唐某磕头、忏悔、发誓,见拉姆不为所动,开始愤怒、疯狂、威胁,用儿子的性命以死相逼。拉姆作为母亲的命运被死死扼住。家人无法拯救她------拉姆的姐姐卓玛因拒绝透露拉姆的电话被唐某打到左侧眶骨骨折拉姆的父亲在身材高大的拉姆面前只能沉默。当地民警也仅限于口头警告,因为"这属于家庭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一种对于家庭暴力的无知和无视也在一步步将拉姆推向深渊------"我们那里的人觉得这种事很丢人,不愿意说出去。"

    "姐姐,我们的命可能就是这样,只能靠我们两个自己。"在姐姐卓玛被唐某殴打后,拉姆平静地告诉她。对于拉姆而言,她的"命"是"不离婚就可能被打死"和"离婚就要失去孩子"之间的残酷选择,是她身而为人和身而为母亲这两个身份的激烈冲突。最后拉姆选择了后者,今年6月法庭将两个孩子都判给了男方。即便如此,她也没能拯救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问的是,到底是什么一步步造就了拉姆的"命"?在拉姆生前和唐某的婚姻生活中,为什么家庭暴力无法被制止?是什么让唐某肆无忌惮地使用暴力而不必承担后果?为什么拉姆在向外界求助的过程中屡次碰壁?为什么家庭暴力被认定为民警无法介入"家庭纠纷"和难以处理的"家务事"?究竟是什么在一步步纵容唐某,让这样一位在婚姻中将女性视作自己的财产、离婚后仍认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控制前妻性命的男人,最后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将拉姆杀死?

    为了回应上述问题,随机波动将剩余价值时期的一期相关节目整理成文呈现给大家。这一期节目的嘉宾是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创始负责人、原"反对家庭暴力网络"组织负责人、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共同发起人冯媛老师,她与我们探讨了家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个体与结构、个案和制度等多个面向。

    我们试图回看这期节目以关照拉姆事件,是因为冯媛老师回答了一些当下依然重要的问题------比如家庭暴力是一种计算的结果,也是一种决策,对于家暴行为的遏制就是要让施暴者知道,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诘问家暴受害者"你为什么不离开他"也是一种谴责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必须完美的行为,我们要问的是为何施暴者不停止暴力,而非受害者为什么无法离开;比如执法机关的职责并非代表受害者对施暴人进行惩罚,而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对他人权利构成了侵害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这期节目之外,拉姆事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待追问的问题------当唐某从丈夫变为前夫,当家庭暴力演变为故意杀人,前夫或者前男友这样的角色是否可以纳入"家庭暴力"的讨论范围?如果不能,我们应该如何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或者措辞来定义这些个体及其行为,才能不使这一群体的恶行被忽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正文部分的对话背景是去年接二连三发生的一系列家暴事件,从蒋劲夫再度施暴乌克兰女友到博主宇芽自曝被家暴过程,再到Kim公开表示原谅曾经的家暴者李阳。我们的对话建立在那一时期的讨论基础上,也希望可以指向当下依然急迫、依然令人心碎、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暴力的问题。

    关于受害者:

    "你为什么不离开"这种设问是错的

    随机波动:面对亲密关系暴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问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谴责受害者言论。以冯媛老师的实际工作经历来说,为什么谴责受害者的言论这么常见?

    冯媛: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思路。此前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说,当孩子挨父母打的时候,我们问没问过孩子为什么不离家出走,为什么不跟父母断绝关系?当一个小学生被老师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问小学生你为什么不罢课,你为什么不退学?我们问这样的问题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你离开就解决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结构性的观念、一种这样的社会环境已经安排给你这样的婚姻制度、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你离开了又怎么样?即便离开了,下一个关系可能也半斤八两。提这种问题本身就是责备受害者。**我们为什么不问,施暴者在第一次施暴的时候为什么没意识到那是家庭暴力?为什么不停止?为什么不改正?我们反家暴,就要从反对这种责备受害者的问题开始,反对这些我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问题。

    那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开?很少有人第一次就坚决离开的,因为家庭暴力,包括亲密关系暴力、亲子暴力、手足暴力,这些关系本身不是陌生人关系,不是你欺负我我就还击的关系,或是我跟你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他们每天都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算是亲密关系可以结束,两人可以分开,但他们可能还有各种各样情感上的关系、经济上的依赖和利益上的关联。就算没有暴力的两个人分手都不容易,有了暴力,再加上失恋,这样的分手可能让人有各种各样的不舍、不甘,还有一些期望。毕竟我们总是会从好的地方去想对方,总是从好的方面去期待我们的关系。

    此外,当受暴一方主要是女性的时候,离开一段关系进入下一段关系有很多制约。如果男人多多少少都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话,你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他可能同样会家暴,可能只是家暴的形式不同或者程度不同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再找一个没准还不如现在这个,或者女性也不一定有信心。再加上离婚女性在这个社会中还是有诸多不便,尤其有些女性还带孩子。

    我们也看到,在离婚过程当中,通常来说,如果孩子是男孩的话,男方家庭是千方百计要(争取抚养权)的,是女孩子的话男方家可能就会放手;如果这个孩子有病或者残障,常常男方家是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女性遭受了家庭暴力,再带着一个有病或有残障的孩子,或者就算没病没残,让她再带一个孩子,对方付生活费或者付一定的赡养费,那我们也可以看到主要的责任负担在谁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能觉得好歹两个人还比一个人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在现有的社会性别架构下,有个人原因、感情原因,还有社会的结构性原因,你让一个人遭遇了家暴之后就离开,太简单化了,就像我们刚才说你父母打你你为什么不脱离关系一样,对弱者我们不要苛求。我们以后要换一换我们提问的方式------他为什么不停止施暴,为什么不改正?

    随机波动:家暴这个问题跟性侵也很像,比如最后在法庭上需要受害者出来举证,这又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相当于施暴者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除非他自己真的觉醒了,说我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但这个几率非常小。这就导致我们在社会上听到的声音大部分是从受害者这边传出来的,也正因如此,她们更多暴露在公众视野内,受到更多的伤害。您觉得我们要怎么样把讨论的方向从受害者转向施暴者?这个过程困难吗?

    冯媛:当然很困难。第一,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施暴者,施暴者要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时候施暴者还说我是受暴者,对方才是施暴者。比如对方先怎么挑起我的愤怒,做了伤害我的事情,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人主动承认自己是施暴者,就算他心里头知道自己是主导的,他也不会承认。

    其次就是我们刚提到的很多结构性原因,施暴者有的时候施暴,他真的不以为自己在施暴,只是以为自己在做一个传统的男人、一般的男人、正常的男人该做的事情或者该有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改变讨论的思路或者方向?首先,我们这些有平等意识的、有反暴力意识的人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我们一定要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式去扭转大家习以为常的思路,我们不要再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而要问他为什么不停止暴力。第二牵涉到教育。我们都知道,在健康方面,预防是最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比你有病治病好。性别暴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从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面向社会的媒体或者公益广告------里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尊重、平等、非暴力,那暴力就会减少很多。

    为什么很多施暴人根本不认为自己在施暴?为什么有人要打妻子?李阳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Kim把我电脑里的文件删了,这样的女人你碰到你会怎么样?他把暴力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从小就进行非暴力沟通教育,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非暴力地对待自己的愤怒,不要把自己的愤怒用暴力的方式转嫁于人。这样的教育是需要从小练习的,当然幼儿园可能不懂得亲密关系,但幼儿园就可以开始教育小朋友,比如一个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你要怎么对待?你该去打对方吗?

    曾经有一个视频,讲的是几个小男孩面对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小男孩接到指令说你喜欢她吗,喜欢她你去摸一下她,之后的指令是让小男孩去打小女孩。三四个小男孩做这个实验,都说喜欢她,他们也会去摸一下她,但并不会打她。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打小女孩的时候,这几个小男孩各有各的理由。一个小男孩说男孩不能打女孩,听起来是好男人不打女人这种理论;另一个小男孩说她太可爱了,不能打她;还有一个说她没做错什么事情,那意思就是做错事情我可以打他;还有一个小孩说,不能打人。

    虽然从不打人这一点上来说,这4个男孩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就是教育要做的------有人是因为她是女孩所以不能打,这意味着我是男人我优越,我要保持一个非暴力的绅士形象。这样的男人,虽然在这个事件上不打女人,但他可能会在别的方面凌驾于女人之上、控制女人。这是"真男人打什么女人"的变体------我们不是说好男人不打女人,而是说什么人都不能打。

    第二个就是说她没做错什么,那我们要想,一个人做错事情,你就有权惩罚了吗?如果从现代的权利观点来说,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对别人施加暴力,不管这个人做了什么错事。就算一个人犯了法,也可以用法律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我没有权利打人,或者不能打人的观念,需要从小训练。

    另外我对这个视频的制作方式也有意见。把小男孩带到一个小女孩跟前,对他说你喜欢她就摸她一下,这本身是把女孩塑造成一个相对于你的情感客体和欲望客体。但是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们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的有一种尊重、平等和非暴力的关系,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

    关于施暴者:

    家庭暴力是一种决策而非失控
    随机波动:从施暴者的角度,有人会说家暴其实是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他们的错误是能被校正的吗?还是说他们一旦发生了一次暴力行为,就表示他们这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施暴者有没有改过自新的可能?有没有一些从施暴者的角度去矫正的方式?

    冯媛:肯定有,但暴力行为是有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社区社会文化和制度等等因素的,所以这几个因素必须一起来互动。不然如果施暴者回到一个暴力文化充斥的社会,又会被社会大潮影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很多时候都弥漫着强者通吃的观念、一种狼性文化,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鼓励施暴者施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施暴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本身可能贫困,由于失业,或者自己年轻时或现在也在遭遇某些暴力对待,他的愤怒就只能靠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他更能支配的家人来发泄。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看到,对于施暴者个人认知和行为的矫正是需要的,同时社会也要去改变暴力文化,消除一些结构性的暴力和不公平,这些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施暴者来说,如果有一个遏制性情境的话,他一定会停止。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叫《他不打老板只打老婆》,这说明家庭暴力是一个决定,不是一个不可控制的行为。当然这个决定不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做多少调查研究,它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一个决定。他为什么不打老板而打老婆?他知道不能打老板,打老板我还要不要饭碗?也不能打陌生人,陌生人有可能还击或者警察马上会来,我可能更惨;哪怕我不挨打,可能要有别的后果。

    **所以家庭暴力绝对是一种算计的结果,是一种决策,他知道他这么做了既能泄愤又能弘扬自己的威风,还不用负责任。**所以怎么样能够遏制他,让他知道如果实施家暴------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性方面还是经济方面的暴力------要承担后果,这个后果是什么?可能会被警察拘留,还有可能妻离子散。还有一个后果,一般单位都有员工守则,仔细看看里面都有"遵纪守法"这一条。如果说他的单位老板知道他在家施暴,这也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如果单位对家暴和性别暴力零容忍,根据家暴情节给出相应的处分,你看他还敢不敢?

    对家暴的遏制,除了呼吁当事人要求助、要自卫之外,也要呼吁有关责任方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只要履行职责了,施暴者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代价的,是要负责任的,他原来那样算计可以,现在这样算计不行了。

    如果没有社会上更多的压力------不管是法律上的压力,还是刚才说到的离婚或饭碗受到威胁的压力,或者是社会道德上面的压力------他可能在家里作威作福,却在外面想要维持一个好的形象。但如果他的家暴行为被其他社会关系了解,他也会因此受到道德上的压迫,每一个压力都是可以有效的。

    随机波动:这可能就是从吃瓜群众转向路人甲的一个参与方式,就是你怎么样介入整个舆论,让家暴行为处于社会道德的检视之下,而不是在所谓的家庭私领域中。

    冯媛: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有人在探讨,有人说高更曾经受到过什么样的指控,还有最近的波兰斯基,他们的作品还能不能放?这些讨论都让我们可以从更大的空间来关注这些问题,可能不是说马上就禁止你的东西,但合同上是可以有条款的,可以帮助限制家暴的行为。

    在反家暴过程当中,在我们当积极的路人甲的时候,也要注意我们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反暴力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不是说一个人曾经有过施暴行为,他就完完全全永世不得翻身。

    随机波动: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市场的逻辑,不是说我们不让他出书,而是他出了书之后可能会面临一些市场的后果。同样作为女性,我不想买他的书,他的书就卖不出去,要跟他合作的出版商也要谨慎地考虑是否要跟这个人合作。

    冯媛:还有就是要要求出版商在跟他的合作中加条件,而不是说简单地说禁止或者解除合同。当然解除合同、禁止禁印,我们也有权提。但是我觉得更有约束力的是要加条件,因为有很多出版商或者很多制片商很多画廊老板可能唯利是图,那我们就要加条件。

    关于帮助者和执法机关:

    执法者不是代表受害者,而是代表国家
    随机波动:我们要做积极的旁观者,很多人------包括帮助遭受家暴者或者倾听她们遭遇的人------面临的是失望的问题。当你们一次次去倾听受害者的处境,而最后她们可能又回到了那样一种关系里的时候,你们自己会失望或者有类似情绪吗?如果有的话要怎么处理?

    冯媛:作为一个反家暴的个案工作者,永远不能用自己的框框去框他者。不管是失望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也好,都是自己有一些预设的标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不能问受害者你为什么不离开一样。不管是家暴还是性骚扰,不管她是在这个事情当中还是这个事情刚刚过去,还是这个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当事人自己永远是主体,她有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现实当中来说,我们刚才说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人原谅家暴者是由于对方停止了暴力------不管他道没道歉,他们之间还有感情,还有共同的孩子,甚至有时候还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为了生计或者为了事业,或者为了家庭的、家族的面子等等,她选择原谅,这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时候可能真的对方就停止了,原谅了,从此过上了没有暴力的生活。但我们都知道暴力有时候是个循环------蜜月期、冲突期、暴力爆发期、和解期、蜜月期......有些时候,和解只是这个循环当中的一环。有的暴力会一直循环下去,最后以悲剧结束。悲剧就是说一直处在暴力当中,甚至会碰到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这样的悲剧。有的可能没有到极端,但是整个生命中都在经受暴力。但也有的好的结果,就是结束暴力关系,不管是两个人继续相处,还是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当事人有原谅的权利,也有不原谅的权利。

    现在很多处理方式,包括调解,都是说你看当事人承诺不再施暴了,当事人赔礼道歉了,他都这样了,你就接受吧,你就原谅吧。如果当事人不原谅,大家就觉得这人不会见好就收,或者这人不知好歹。我们不应该给受害人这种压力,受害人也永远有不原谅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就是原谅不原谅都是她的权利,我们这些人要做的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就是伸出手来让她可以拉一把。

    随机波动:刚我们也提到在家暴案件中执法机关的不作为或者推诿的态度,能不能谈谈这个?

    冯媛:这样的态度是不应该的,或者是很令人惋惜的。很多有帮助职责的机构有时候也在用推诿的态度,比如有时候有些民警就会说,我们今天要是把他处理了,下次可能就会怨我们了。

    你要知道你代表谁,你不是代表受害者对他进行处罚,你是代表国家来对一个行为进行判断------如果这个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你有职责制止这种侵害,所以你不要因为受害人原谅还是不原谅,就来为自己的责任打折扣。另外,对于受害人的原谅,我们一定要识别她是真正的原谅,还是出于害怕不敢说出自己的请求,或者是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大概一两个月以前我有一次代人报警。这个人以前也报过警,但是警察并没有出警。每次报警没有效果,反而男方更加气势汹汹,更加有恃无恐。说回那天晚上,已经有点晚了,她又打电话来,说报警了但是警察没有出警。后来我问明情况后,就说我代你报警。过了一会儿,派出所的警察打来电话,说处理好了,告诉你一下没事了。一方面我很感动,我觉得这警察效率很高,而且还很快地来告诉我已经处理了。

    另外一方面我就问他,请问您是到了现场还是通过别的方式处理的?他说我打电话过去了,没事了,她不要求处理了。我说她在家里,那个人就在她旁边,她肯定是有恐惧的,她不能要求您处理或者再查。最后他去了现场,后来那位女士就给我发信息,说第一次警察打电话来的时候,她特别害怕,因为那人就在旁边,"我特别害怕,我什么话都不能说。"第二次警察到现场了,虽然也没有把男方怎么样,但是警察走了之后,男方气焰就下去了很多。

    这个例子也说明,执法机关潜意识里没有把家庭暴力看得太重,就是不想处理,并且为此找理由。

    家暴中的小孩:

    复制暴力还是超越暴力

    随机波动: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女性是受害人,孩子可能也是受害人。冯媛老师从事了20年反家暴的实践活动,在您的观察里长期暴力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冯媛:孩子被迫目睹家暴,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暴力。孩子亲眼看到的暴力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暴力,因为孩子很少看到社会上的暴力------电影、电视或者动漫电玩中的暴力不是真正的暴力。被迫目睹家庭暴力对孩子就是一种暴力。长期身处暴力情形------包括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分两种:对孩子当下的影响和对孩子长久的影响。当下的影响是会给孩子造成恐惧,造成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无助甚至内疚。因为有时候孩子会觉得暴力跟自己有关系,好像是自己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自己导致了一方不能脱离这种暴力处境。

    也可能在人际关系当中导致孩子过度退缩,甚至也可能有个别情况,孩子会生发出一种过度防卫心理,以攻为守,表现出情绪化和攻击性。这些情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他们身体,造成进食或者肠胃功能的紊乱,包括腹泻、失眠、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等等。长期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性格,甚至是人格的形成。

    如果没有支持性的因素或者其他干预性因素去中断或者改变这种影响,也会造成孩子习得性的角色榜样,比如男的应该怎么样、女的应该怎么样,孩子可能就会复制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模式和施害-受害模式。

    这些都是可能的,但不是绝对的。只要有其他支持性因素,比如其他方方面面对孩子的爱,包括有些情况下,双方如果在孩子面前能克制,对孩子表达爱,还有其他家人或者社会上对孩子一些爱,也会改变这样的情况。个别情况下孩子还会变成坚定的反家暴者,因为他们觉得我不能重复那样的模式。

    随机波动:对于已经有小孩的家庭来说,遭受丈夫家暴的女性面对孩子是否面临着更多情感挑战和更大的育儿困难?

    冯媛:在有孩子的家庭当中,有的时候真的能从孩子身上看到对方,不管是看到对方真真实实的样子,还是说因为孩子联想到对方------因为这个孩子是两个人共同的孩子。很多女性受害人在这个时候真的受不了,当她对对方的恐惧、害怕、愤怒和厌恶,和对家暴行为的恐惧、憎恨、愤怒和厌恶还完完全全在一体的时候,她看到孩子,孩子让她想到对方的时候,会在她身上引起很多情感,而这种情感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这些妇女对待孩子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如果受害人能够把对方这个人和对方的家庭暴力行为分开,能把孩子和对方这个人分开的时候,这是非常重要的,她就能以一个平常的态度对待这个孩子。

    但对很多受害人而言,尤其是当这个孩子长得很像施暴方,或者孩子的某一些行为举止很像施暴方的时候,相当于受害者和施暴者还有密切的关系,那她在情感关系和日常关系上是很难走向新生活的。

    随机波动:我之前采访过一个因为长期无法忍受被丈夫家暴而最后杀夫被判刑的阿姨。她出狱后我采访她,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得比较像她自己,小儿子长得特别像她老公。她说我经常一晃神就觉得我儿子是我老公,她出狱之后经常做的一个梦是她和她丈夫关系很好,她丈夫是一个不家暴的人。她潜意识里面其实渴望,如果他不对我做出那样的暴力行为,可能我们还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4个人还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反过来说,女性真的好难,要怎么样把这个人和他的暴力行为完全能切割开,要怎么处理和这个孩子的关系,而这个孩子身上携带着曾经对你施暴的,可能也是你很爱的这样的一个人的基因?

    冯媛:所以重建主体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一次性行为,而是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需要一些专业的帮助。也不光是女性,任何一个性别的受害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女性是受害人。这就需要大家看到家暴的后果,不是说家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结束了,家暴后果就消除了,家暴的后果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会从和孩子的关系的直接投射中会延续。

    随机波动:暴力跟爱能不能共存?暴力为什么不能终止爱?

    冯媛:反过来一样,有时候为什么爱不能终止暴力?就是因为刚才说的结构性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反家暴的话,在家庭、个人层面反家暴的话,不可能真正做到反家暴。就是因为还有结构性的原因,比如说在社会上大家都觉得我们要做大做强,那做大做强的目的是什么?压倒别人,多占地盘,多占资源,我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在社会上不能抛弃这种零和游戏的思维------所谓零和游戏,就是说你强我弱、我强你弱,你死我活、我活你死?而在全人类的层面,如果我们也有一种平等、尊重、非暴力沟通的氛围,我们才能够最终拥有真正的反家暴。

    关于暴力能不能终止爱或者爱能不能终止暴力,如果不跳出家庭这个领域,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家庭或个人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结构性的东西如同汪洋大海,我们人置身其中,从更大的范围来讲,反家暴实际上是在一切关系当中反暴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说,不管有没有爱,只要有平等、有尊重,没有爱也可以终止暴力;如果没有平等和尊重的话,有爱也不能终止暴力。因为暴力会以爱的名义存在、继续并且将其合理化。

    随机波动:说到结构性的力量,最近这几年的趋势------包括民族主义------跟反家暴的逻辑刚好是反的,这会让反家暴更难。比如蒋劲夫之前发了一条微博,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走在国外感受到我们国家真的太强了,太牛逼了,这跟冯媛老师刚才说的逻辑是一样的。

    冯媛:但反过来,我们这样有非暴力理念的人就会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以这样的形象走在世界上,我们就会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只是靠那些东西强大,但是仍然会被看不起。我们可能物质上不一定强大到那个份上,但是我们中国的男人如果能够更加非暴力,我们中国的女人能够得到更多男人的合作、理解和支持,这样的话中国人才会更加被看得起,我们在国际大家庭里头才会更加被认为是受尊重的一员。

    文字 | 随机波动图片 | 咚咚

    \ About Us /
    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

    \ Say Hi /
    surplusvalue@163.com

  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 影响远超文学的永恒经典之作!Lady Gaga将书中一段话的大意作为刺青文在左臂上,"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将书中一段话印在1979年唱片《海浪》内封中。
    ☆ 冯至翻译手稿及致友人相关书信首次呈现,再现诗人之间的心灵激荡和精神回响。书中包含四幅精美彩图插页。
    ☆封面采用手揉纸,内文裸脊索线,体现复古的设计风格。
    ☆玫瑰是里尔克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里尔克一生与玫瑰也有不解之缘,"玫瑰,纯粹的矛盾,欲念,是这许多眼睑下,无人有过的睡眠。"这是里尔克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本书是里尔克思想中"一朵永恒的玫瑰"。
    ☆ 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每一颗迷惘的心灵,都能在里尔克的箴言中找到慰藉。
    这是里尔克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虽是写给"青年诗人",里尔克却不止于谈论创作和诗艺,他在信中谈及青年人内心面临的诸多疑惑和愁苦:诗和艺术、两性之爱、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
    里尔克向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诉说诗人对生命的体验,希望他们能以更大的耐心对待成长中苦闷,向平凡的生活寻求更深沉而本真的意义。这些永恒的话题以亲切平易之语娓娓道来,展现出优美隽永的风格。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都在阅读中分享着一种永恒的流动。

    作者简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于布拉格,伟大的德语诗人,代表作有《马尔特手记》《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下载链接

  1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 (#拉姆法案 话题已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meGC4c4IbKAI5Hu4OZ_HCw


    拉姆回家养伤没几天,唐某找来,跪下来重重地磕头,认错悔恨,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动手了。见拉姆不为所动,他变得愤怒而疯狂,他拿着菜刀架在小儿子脖子上,"不复婚我就杀了他!"拉姆告诉卓玛,唐某还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河边,威胁拉姆,不复婚就带着孩子一起跳河。

    在卓玛看来,唐某捏住了拉姆的死穴,对于一个母亲,这种威胁几乎是无法反抗的。

    撰文丨张月

    编辑丨糖槭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纵 火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拉姆此刻会在山上挖羌活。

    这是一种半人高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叶片像鸟儿的羽毛一样,根茎晒干后,可以入药。每年7、8、9月是羌活最好的季节,在四川阿坝的观音桥镇,拉姆和父亲会开着一辆破旧的五菱面包车进山,到半山腰时车就上不去了,两人得走路往更高处去,海拔越高,羌活的品相就越好。拉姆穿着一双旧旧的绿色解放鞋,扛着药锄,背上是一个脏污的黄色编织袋,她仔细地搜索森林的边缘和灌木丛。

    整个夏天她都在山上,但成果很大程度上依赖运气,有时一天能挖好几斤,有时一天一株也找不到。晒干的羌活一斤能卖大约30块钱,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块钱,这几乎是拉姆和父亲的全部收入。

    在短视频平台上,拉姆这么介绍自己:家穷人丑,一米六五,小学文化,农村户口。她并不丑陋,是一个眼神明亮、鼻梁高挺的姑娘,笑起来脸上有浅浅的酒窝。拉姆今年30岁,却有一双极其粗糙的手,食指和中指是黑的,那是常年挖药的痕迹,羌活根深,常常要用手挖,山上多雨,土壤潮湿,几个月下来,手会开裂,乃至烂掉,脏污用肥皂使劲搓也搓不掉。拉姆在短视频里有点怯怯地说:"手很脏,勿喷,因为是挣钱的手。"

    ©视频截图

    然而,那双挣钱的手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五指僵硬地蜷曲,无法伸展。9月14日,拉姆被前夫唐某浇了满身汽油后纵火焚烧,她在医院的ICU里深度昏迷了13天,全身90%以上烧伤,整个人都是焦黑的,只有右胸有一点点完好的皮肤。拉姆的姐姐卓玛告诉我,除了烧伤,还有六七处刀伤,额头上的伤处深可见骨。120接走的时候,表妹尼珍看了拉姆一眼,"脸已经完全烧完了,好像有点变小了,鼻子本来很高的,现在只有一点点,小小的。"由于病情危重,9月17日拉姆被转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告诉卓玛,拉姆身上的一些肉已经烧熟。9月22日她接受了一次大手术,"把那些肉和皮全部都给她割了,等于剥了一层皮。"至今她尚没有渡过危险期。

    观音桥是个安静的小镇,居民4000余人,人们印象里很少有如此惨烈的案件。拉姆和唐某在今年6月底离婚。据卓玛的丈夫仁央后来回忆,9月14日晚上八点多,唐某骑着一辆摩托车到了半山腰的拉姆家,车子后面是一把长四五十厘米的西瓜刀和一个50斤的汽油桶,他还随身带了一把小的水果刀。拉姆当时正在厨房里直播,和粉丝们说话,一名看她直播的观众见到一个人走进来,然后手机屏幕就黑了,之后听到尖锐的呼救声。

    拉姆的父亲三郎甲和仁央在另一个房间睡觉,也被拉姆的呼救声吵醒。当他们冲到厨房时,看到拉姆的全身已经被浇上汽油,厨房和客厅的地面也全是油,唐某一手拿着刀比在拉姆的脖子上,一手拿着打火机。"他是准备杀我们全家,不光是我妹妹。"从唐某带的汽油和刀具数量,卓玛判断。

    三郎甲记得,当时拉姆撕心裂肺地冲他们喊,"阿爸快跑,他要把我炸了。"他全身发抖,和仁央跑了出去,又想起来要报警,仁央跑回屋里拿手机,他们听到拉姆哀求的哭声。仁央还没有打通110,火便开始燃起,迅速蔓延整个屋子,之后响起巨大的爆炸声。

    卓玛事后听说,唐某亦被火势波及,面部受了伤,也许是因为紧张,他没有骑摩托车离开,而是走路下了山。在山脚的小卖部,他要了一瓶矿泉水喝,老板被他满脸熏黑的样子吓住了。之后,唐某被赶到的公安抓获。

    一位观音镇的民警告诉我,唐某身上有45%的面积烧伤,最严重的是面部,"一层皮已经烧没了。"他目前正在阿坝州府马尔康市的医院进行治疗。

    尼珍说,也许是因为慌不择路,唐某下山的时候跑丢了一只鞋,那只白色的休闲运动鞋现在还扔在山路边,没人敢碰。

    ©张月

    暴 力

    唐某身材高大,五官粗犷。他的一位邻居告诉我,唐某初中一毕业没有再继续读书,开始跑面包车。后来家里卖了地,父母开了个茶楼,收入不错,唐某也就闲在了家里,"没有工作"。他和拉姆算是青梅竹马,十七八岁就在一起"耍朋友",没多久就结了婚,在一起十多年,生了两个儿子。

    婚后没多久,卓玛发现,拉姆的脸上有时候会红肿,身上也有一些青紫。拉姆性情隐忍,只跟姐姐提过一次唐某扇她耳光。脸上肿着,她怕出去被人看见,几天都不敢出门。

    拉姆的表嫂巴尔木提到拉姆的家族时一声叹息,在她眼里,父亲三郎甲老实巴交,木讷少言,"他很善良,但也可以说是软弱,什么也不敢说。"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精明强干,"什么都会做",饭菜做得香,毛衣也打得精致,上山挖药也是好手,村子里商量什么事情,"她也是敢说话的那种。"

    知道女儿受了委屈,母亲会去找唐某理论,在巴尔木印象里,唐某当时会有所收敛,"妈妈在的时候他不太敢的"。

    2011年,母亲查出胆囊癌晚期,家里没有钱做化疗,只能回家养病,"没钱治,就等死",在家里撑了一年之后,母亲离世。

    卓玛记得,也就是在那之后,妹妹身上的伤开始变多,也更加明显。每次打完之后,唐某会跟拉姆认错,她每次都会原谅他。"她舍不得孩子,一直觉得唐某还有机会改。"卓玛说。4年前,拉姆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尼珍劝过她,"你不应该怀这个的,他要是不改你怎么办?"拉姆说:"没关系的,他为了小孩也会改的。"

    拉姆和小儿子 ©视频截图

    然而家暴在持续升级,甚至不再避讳他人。尼珍记得,有一次春节娘家聚会,唐某突然把拉姆拉到街上,揪着头发,冲着眼睛给了拉姆一拳,她头发右上角也被揪秃了一块儿。

    唐某不喜欢她回娘家,每次拉姆回家,他都跟着。她想在尼珍家住一个晚上,但唐某不同意,拉姆也不敢坚持。"我们也不敢说什么,害怕回去的路上(唐某)打她嘛。"尼珍说。没人敢挑战这种看上去肆无忌惮的暴力,人们似乎接受了这个现状,没人敢为她说什么,父亲在高大的唐某面前总是沉默,有时还会发抖。

    拉姆可以诉苦的人只有姐姐,但卓玛记得,只有实在瞒不住的时候,拉姆才会简单跟自己讲讲发生了什么。"她知道我们家里面没有可以靠的人,好多事情她就不说,只有她自己明白有多苦。"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卓玛捂住了双眼。

    尼珍能感觉到拉姆的变化,她们一起长大,年少时拉姆是一个活泼的姑娘,笑容总是很大,婚后几年,见到亲戚时,拉姆还是经常笑,但到了后来,尼珍觉得那个笑容好像只是虚浮在脸上,转瞬即逝。

    "把朴素的生活做成了鲜花"

    拉姆真心的笑容更多地出现在短视频里,上山挖药的无人之时。在深山里一呆就是十多天,这些时间她展现出与平日截然不同的样貌。她会仔细拍自己吃的三餐,早饭通常是糌粑粉拌酥油,浇上热茶,再放些白糖。她一边吃一边对着镜头说:"很好吃哦朋友们。"

    她在野外搭了个土灶,晚饭通常是煮面条,蒸米饭,炒土豆丝,腊肉,捡来的黄丝菌配上青椒一起炒,饭菜其实很简陋,但她端着一个很大的饭盆吃得很香,因为"在山里就是要吃很多"。在野外有时候没有碗,她就拿塑料袋当碗,折两根树枝当筷子。偶尔带了可以自热的鱼香肉丝米饭,能吃上热乎的,她就很知足,她说:"今天的生活可真好。"

    挖来的羌活太重了,拉不动,她把树枝砍下来,绑在一起做成一个可以拖着走的架子,"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很简单的。"

    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她还会给牦牛唱歌,"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白白的月亮。"对着远山大哥打呼哨,会收到挖药人的回音。她也会在蓝天白云下随着音乐起舞,舞姿轻盈,眼神明亮。

    她很少化妆,衣服也破旧,身上总是脏兮兮的,但在平台上拥有72万粉丝。有一位粉丝评论说:"她把辛苦的工作做成了阳光,把朴素的生活做成了鲜花。"

    视频里的拉姆看上去像是未曾经历痛苦,也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打败。她睡在石头搭的屋子里,顶上是遮雨的塑料布,经常漏水,但她却一直在拍几簇从石缝里挣扎长出来的黄色小花,她说:"朋友们你们看,帐篷里都开花了。"今年春节前,她坐在那辆五菱面包车里,说着明明很沮丧的话,声音却很洪亮,喊着:"马上要春节了,每天还早出晚归,钱也没有挣着,人也很辛苦,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加油!"

    "淳朴善良又美丽的姑娘,那些视频中丝毫看不出她对生活中的苦累的半点抱怨,只有她脸上的笑和眼中的光。"一位名叫湖畔旧人的网友在微博上评论。

    许多人说她成了网红,但她并没有靠这个赚钱。卓玛记得,有粉丝给她刷礼物的时候,拉姆会劝对方不要刷礼物,别浪费钱。烧伤之后需要筹集医药费,有人让卓玛去看拉姆的平台后台,说:"肯定有很多钱,网红直播一晚上就有好几万。"她去看了,账户上仅有两千块钱,"她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挣钱。"卓玛说。

    在尼珍看来,那些短视频是拉姆为数不多的出口之一,"上面有人跟她说话,为她加油,她还是比较安慰一点吧,在家里的话,视频一关,又把她打回以前的那种生活。"她很少跟粉丝提及现实生活里的不如意,偶尔会有敏感的粉丝发现她脸上有点淤青,她也并不多做解释。

    一个在成都工作的表姐曾多次劝拉姆出来打工,"来成都烧烧烤也比在那儿天天挨打强啊。"在观音桥,拉姆这个年纪的人只要会说点普通话,大都在外地打工,"吃的也好,衣服也穿得干干净净的,谁会愿意天天挖药吃苦?"拉姆也向往大城市里的生活,但每回想一想,都算了,卓玛说:"她觉得如果出去了的话,她见不到两个孩子,爸爸身体也不好,肯定要照顾她爸爸嘛。"

    卓玛觉得,拉姆想要的生活很简单,她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只要能抚养两个儿子长大,照顾好父亲就可以。在视频里,她会给父亲洗头发,还会吹个发型。两个儿子也经常出现,她会轻轻抚摸他们的头,亲一亲,说:"你们俩就是我的生命,时刻提醒我要努力。"

    左起:卓玛、拉姆和父亲 ©卓玛

    威 胁

    即使是那样简单的生活,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唐某最严重的一次家暴发生在今年5月,他拿着板凳重重砸在了拉姆的右半身,造成她右臂骨折。卓玛在娘家见到逃回来的拉姆,她当时脸上全是淤青,脖子上有被掐的淤痕。拉姆的小儿子指着凳子,哭着跟卓玛比划,"大娘,爸爸打妈妈。" 所谓"原因"大概都是些家庭琐事。拉姆告诉卓玛,这次家暴是由于唐某在网上打牌,输了些钱,心情不好,就又动了手。

    拉姆觉得,如果不离婚,也许就要被打死了,她和唐某在5月协议离婚,大儿子归自己,小儿子归唐某。卓玛不清楚唐某为何如此轻易地同意离婚,她得知消息时,拉姆已经办完了手续。

    但事情远没能结束。拉姆告诉卓玛,回家养伤没几天,唐某找来,跪下来重重地磕头,认错悔恨,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动手了。见拉姆不为所动,他变得愤怒而疯狂,拿着菜刀架在小儿子脖子上,"不复婚我就杀了他!"拉姆告诉卓玛,唐某还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河边,说不复婚他就带着孩子一起跳河。

    在卓玛看来,唐某捏住了拉姆的死穴,对于一个母亲,这种威胁几乎是无法反抗的。没多久,拉姆和唐某又复了婚。

    但是不到10天的时间里,拉姆又被打了两次,她带着小儿子躲回了娘家(大儿子在上学)。

    在卓玛印象中,拉姆从未因为自己挨打报过警,"我们那里的人觉得这种事很丢人,不愿意说出去。"

    一位民警告诉我,从去年到今年,派出所多次接到过拉姆的报警,原因都是唐路来娘家找她。这次躲回家之后,唐路再次很快带着家人找上门来,要把孩子带回去,拉姆报了警,办案民警去到现场的时候,看到两家在吵架,抢夺孩子,他认为这属于家庭纠纷。"能看出来,拉姆一家是弱势的一方,一个女孩子,父亲身体也不好,我们还是会愿意多站在她这边,警告男方不要太过分,别动手,但是在此之外,其实能做的也很少,清官难断家务事。"

    后来,拉姆不敢回娘家,在亲戚家轮流住了一个月。唐某找不到她,天天给她发短信,"你要是不回来,我把小孩杀了!"他找到卓玛开的特产店里要人,逼她给拉姆打电话,卓玛拒绝了,唐某一拳砸在了卓玛脸上,她倒在地上爬不起来,那一拳造成她的左侧眶骨骨折,在医院住了三个月。直到现在,卓玛眼睛下方还能看到凹陷进去一块。

    左起:卓玛、拉姆和父亲 ©卓玛

    如果仔细审视拉姆的人生,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被丈夫摧毁的故事,那几乎是一个无法逃开的悲剧。惨案发生之后,卓玛反复复盘,如果母亲还在,如果父亲不要那么懦弱,如果拉姆出去打工,如果曾有外部力量介入施以保护......然而在现实里,没有一桩"如果"发生,命运避开了所有变好的可能性。

    卓玛被打之后,她哭着给拉姆打电话,拉姆近乎平静地说,"姐姐,我们的命可能就是这样,只能靠我们两个自己。"她让卓玛不要哭,"你还有我。"

    尼珍觉得,也许就是在那时,拉姆下定了离婚的决心。她告诉尼珍,"为了小孩我忍到了现在,小孩大一点的话,我可以走远一点打工什么的,但是姐姐被打了,爸爸也会被打的。他已经是无法无天,再也不可能改了。"

    拉姆不怎么认识字,她去县城里找人写了离婚起诉书,她还是会时不时收到唐某的威胁短信,但她没有再犹豫。6月底法庭宣判的时候,很多亲戚给她打电话,问要不要陪她去,她都推辞了,"她说她自己去面对,一个人自己去解决。"卓玛说。

    她想要争取到哪怕一个孩子的抚养权,但法院最终把两个孩子都判给了男方。由于判决书和离婚证都锁在了拉姆家一层的纵火现场,现在无法进入,卓玛未能获取到判决书的原件,也无从得知这次判决的依据。卓玛猜测:"应该是因为对方经济条件好。"

    唐某跟拉姆协商,想要孩子的话,就别离婚了。这次,她没有再妥协,她失去了两个孩子。

    从法院出来,她给姐姐打电话,哭得撕心裂肺。

    巨 石

    拉姆告诉卓玛,她的背上像是背了块巨石,但是这次离婚之后,"她说我背的那个石头已经放下来了。"

    她放不下的是两个孩子,她想着努力挣钱,经济条件好一点,就可以再把抚养权争回来。卓玛记得,妹妹在山上挖药的时间更长了,以前雨天的时候会歇一歇,现在连雨天也在挖,"再大的雨,她都不管。"

    她变得更节省,护肤品只买几块钱的宝宝霜,装在塑料袋里,化妆品只有一支便宜口红,还是别人送的。每个月有一星期她可以见孩子,那是她唯一慷慨的时候,她会带着孩子去县城里的游乐园,给他们买好吃的。

    她的视频里最频繁出现的字眼变成了:挣钱。她想攒钱让孩子读书,自己不太识字,有时候网友的评论都看不懂,她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

    可是这一切都被摧毁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在离婚三个月之后,唐某突然决定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唯一的预兆是,一位粉丝后来告诉卓玛,拉姆下山之前的一条视频里,唐某曾评论:"你什么时候下山,我们的问题解决一下。"案发后,我们未能找到这条评论。

    躺在救护车上时,拉姆还有一丝意识,她对三郎甲说:"阿爸,如果这次我死了,姐姐以后来照顾你的生活。"她全身都疼,又跟姐夫仁央说:"到了医院,你让医生给我打个针,让我死,我这辈子完了,我痛得受不了,这样活着没意思。"

    她伤得过重,在阿坝昏迷的时候,医生建议他们转院去成都治疗,但费用高昂,光是救护车往返的8000块钱家里都凑不出来。亲戚劝卓玛,要不放弃治疗吧,即使活过来,拉姆可能也不会接受自己。父亲六神无主,一直在哭。在一团混乱和嘈杂中,卓玛做了转院的决定,"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手脚什么都坏了我都愿意照顾她,我跪着要饭我也要救她。"

    这桩惨烈的案件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仅用了半天,卓玛在水滴筹上就筹到了100万,支撑了拉姆迄今为止的费用。

    父亲三郎甲受了很大刺激,常常陷入无意识状态,别人跟他说话,很多时候他都听不到,听到短视频里拉姆的声音,会不停地哭。卓玛有时候发现父亲半夜在外面游荡,整个人像是丢了魂一样,神情恍惚。

    唯一的好消息是,在昏迷了13天之后,9月27日,拉姆有了一丝清醒的意识,左眼半睁。卓玛进不去ICU,只好让护工把手机放在拉姆的耳边,她跟妹妹说话,安慰她,拉姆嗓子里插了管子,说不了话,但听着卓玛的声音,左眼慢慢有眼泪渗出来。

    但她在短暂清醒再次陷入昏迷,依然未能摆脱危险状态。医生告诉卓玛,对于拉姆的状况,100万是杯水车薪,她在重症治疗室的日常和手术费用已经花掉了将近50万,此后至少还需要在ICU治疗两到三个月,至少要做10次植皮手术,后续费用在400万以上。

    更坏的消息是,拉姆也许将失去挖药的双手,医生告诉卓玛,手烧得厉害,可能需要截肢。卓玛打电话给我,语气哽咽,反复说:"你能不能找北京的专家帮帮我,我想保住她的双手,她接受不了的,她什么都没了。"

    我去了拉姆半山腰的家里,一层已作为纵火现场被封锁保护,只能看到窗台外面摆着她洗得干干净净的解放鞋,那是她打算第二天上山要穿的。二楼晒着各种菌子,有自己吃的,也有准备要卖的。车库边摆放着好几摞干柴,都是她从山上捡回来的,码放得整整齐齐,足够这个冬天烧了。门外还有一辆小朋友驾驶的玩具车。旁边小菜地里的芫根和大葱是她种的,已经长高了,菜地边缘开着几株黄色的万寿菊。

    眼前的一切都是她想要过的新生活,自由的、免于恐惧的生活。

    ©张月

    尼珍、仁央为化名。


  1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奇客故事专栏】数据不是石油

    https://www.solidot.org/story?sid=65706


    在上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谁掌握能源,谁就有最强大的工业能力;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谁拥有最多的数据,谁就能有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平台。从这个角度看,数据确实像石油。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石油是没有生命的,而数据是有生命的。此为奇客故事专栏第一篇文章。

    <编者按>此前,奇客Solidot进行了一次用户投票,问大家对发展方向的看法,其中排名前三的选项之一是专栏。于是,我们就先进行这样一个尝试,开设"奇客故事"专栏,本专栏将主要探讨"技术文化如何改变社会文化"话题。这是奇客solidot第一次尝试发布长文章,自然也是对专栏功能的试水。专栏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看法,不代表站方意见,如果大家也有兴趣在奇客solidot开设专栏,不妨联络站方。此为奇客故事专栏第一篇文章,讲的是数据隐私问题。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地方的名言警句,比如在水浒里的景阳冈,除了武松,当地人都相信"三碗不过岗"。在科技业,也有这样的名言共识,最出名的一句是 "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
    这句话流行于大数据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声誉则达到顶峰。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数据,算法几十年间没有本质的变化,深度学习是旧技术,是暴力计算加上海量数据,导致了新一轮人工智能井喷。
    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数据确实有点像发动机里的燃油,没有燃油,发动机没有动力,没有数据,人工智能也没法产生智能。
    而在上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谁掌握能源,谁就有最强大的工业能力;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谁拥有最多的数据,谁就能有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平台。
    从这个角度看,数据确实像石油。
    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石油是没有生命的,而数据是有生命的。
    沉积岩中的石油虽然看起来是"生物"的后代,是历代古生物遗骸被加热加压后的产物,但黑色的石油归根到底是没有生命迹象的,我们无法从石油中,还原出生物的DNA(因此,很多人怀疑,石油压根不是生物产物,而是像石头一样是纯自然产物)。
    而零一代码组成的数据看起来毫无生命气息所在,甚至连一个实体都没有,它们就这样安静的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之中。但数据却是有生命的,因为它是人类在数字世界的真实行为的直接映射。
    我们的每一句网络发言,数字摄像头里拍到的每一个画面,每一笔购物清单,这些数据,并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就是人类自身,就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数字自传。
    在技术的作用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还原成一个人,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购物狂,是不是体育迷或者某明星的死忠粉。
    数据可以让一个人完全透明化。有句话说,看人要论迹不论心,但在数据时代,网络踪迹就是人心。
    所以数据就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数字DNA,数据能做的事情其实远不止于还原一个人,它甚至还能操控一个人。
    现在美国正在进行总统选举辩论,大选如火如荼。
    就在几年前,偶然间接触了一位来自某国的某竞选团队的CTO,一个长得像黑客的技术高手。但是他说,你知道吗,哥们,黑掉一部电脑的黑客已经过时了,黑掉一个人的大脑才是高手。
    什么叫黑掉一个人的大脑?就是通过这个人的行为数据,分析其喜好,然后对其发送各种有针对性的信息,影响他的认知判断,最终改变其行为。或者相反,根据他的兴趣爱好,不停的灌输同一种信息,让其坚信既有观念不动摇。
    这个被黑掉的大脑以为自己在自行其是的做决策,其实一切都是设计好的结果。很多事,你以为是你以为的,但是其实是别人让你以为是你以为的,你在第一层,黑掉大脑的黑客在第二层,操控这些大脑黑客的在第三层。
    还记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么?现实世界里,我们无法到一个人的梦里,但是有些"黑客"就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数据,到他的大脑里。不是盗梦空间,胜似盗梦空间。
    当然,除了人类会产生数据,机器也会产生数据。但是别忘了,机器产生的数据,也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机器数据,即是人类数据。
    所以,无论怎么看,数据里都有活生生的生命力,数据就是人类自身。我们不在写书法,只会敲代码,几千年后的考古,就是在数据中发现我们的生活足迹。
    我曾经在一次大会主持上,问几位人工智能专家,假设未来有一天真的出现人工智能,它能看到我们现在访谈的场面,你现在对这个摄像机镜头,要对它说什么?几位专家发言立刻变得很谨慎,因为专家们知道,有一天,有一部机器,它真能看到这一刻。
    所以,没有生命力的石油是可以随便出口的,哪怕是敌对的国家,也不在意两国互换石油。
    但是数据不一样,数据的生命力让数据的迁移和人口的迁移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人类到某国需要签证,那么数据也需要签证。
    甚至,不出国的数据也很敏感。前一阵,李开复说帮助旷世科技拿到了蚂蚁金服的数据,立刻引来两家公司的第一时间澄清。你看,数据之敏感,连有股份关系的合作伙伴都要避嫌。对数据的避嫌,比对有竞业条款的员工的限制还要多。
    N年前,李彦宏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不在乎数据隐私,愿意牺牲掉这些换取一些互联网服务的便利。其实,当时的人不是不在乎,是不知道数据有多重要。就像写于1031-1095的《梦溪笔谈》,并不知道石油可以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
    不过说过这番话的李彦宏,并没有做出依赖数据算法推荐的今日头条。而前一阵,李彦宏又说,算法不应该太照顾用户的喜好,这句话用本文的逻辑翻译一下,意思就是系统不应该轻易动用数据权力,黑掉一个人的大脑,这句话就挺好的,比用户不在乎隐私好。只不过,固然系统不应该总为用户喂甜食,但是不当的喂垃圾食品也是不对的。
    1947年10月,衍生出 WTO的关贸总协定出现了,人类有了一个基于商品互换的全球贸易谈判体系。那之后,无论国与国的贸易怎么谈,无非是代价价码问题。但是70年之后,WTO已无法解决数据问题,因为WTO不是为处理依靠人类数据喂养滋生,有意识形态的"商品"设立的,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所以,上个月11号,邻国上任很久,即将卸任的首相和英国上任不太久的首相谈了个贸易协议,其中有个专门的数据条款,有可能是标志性的。
    前阵看一部国产动画,叫元龙,一部穿越题材作品,当男主人公掏出一把手枪,干掉了古代一个功夫不错的公子哥时,弹幕上有句话刷了屏:"大人,时代变了"。
    可不,时代变了。

  1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使女的故事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 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一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作者简介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


    下载链接

  1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民众为何支持 : 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该书“从法院说法”,介绍了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史,描绘了美国法治演变的制度故事。美国最高法院不仅仅是一个政府机构,更是一个折射美国政治斗争、社会发展、权利保障的舞台。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舞台何以搭建、巩固的故事,以及在这个舞台上演的那些精彩“戏剧”。

    作者简介

    任东来(1961—2013):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先后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开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国际关系法学硕士和世界史博士学位,是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曾出版《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1995/2018)、《当代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2000)、《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2004/2015)、《政治世界探微》(2005)、《小视角下的大历史》(2007)、《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2007)、《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2011),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胡晓进: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涉及美国政治法律史与中美关系史,出版个人专著《自由的天性:十九世纪美国的律师与法学院》,译著《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最高法院》 《反对有理:美国*高法院历史上的著名异议》 《最民主的部门:美国最高法院的贡献》 《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 《民主之门:最高法院如何将“一人一票”制带到美国》等十部。

    江振春: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美国史博士,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宪政史、美国法律史和美国文化史,曾在《美国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和《江苏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若干篇,合著或独著有:《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高法院研究》(2011)、《比登天还难的控枪路——持枪权与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研究》(2013)和《爱与自由:美国同性婚姻研究》(2017),主持两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课题。


    下载链接

  1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唐红波:162天,写给你的明信片@在树上(2020年9月22日~9月27日)「注:在树上即小二」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02115833/https://www.douban.com/note/779230061/


    今天上午托朋友在北京帮我投递了上周写给你的6张明信片,已经竭力避免了所有他们不希望出现的内容,希望能留给我们一张卡片的空间,传递那么一丝微弱的关心与你。

    不知道还要多久能见到你,不知道我还需要写完多少张明信片你才能回家,更不知道写的这些家长里短他们会不会给你、又能给你看几张。但是,我想,不能因为他们可能不会给你看我就不写给你,不去告诉你我们对你的思念与牵挂。

    你离开我已经162天了,也许我还要等很多个162天,需要写很多张明信片,我会每周将寄出的明信片保存在我们相识的豆瓣上,希望我可以很快不用再邮寄明信片给你。

    真希望12号在线制作的这张电子明信片邮印象能早点寄出给你…希望你能看到他们能开心一些。

  1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一个推友的经历:她兩次被捕,而每次都是為公義行动發聲

    https://twitter.com/4freedom1984/status/1310607983122866182

    这两天了解到一个推友的经历,真是心绪难平,很难过自己帮不到她什麽。 之前,我只是在新闻上看到在自己国家被驱逐的故事,而現在那麼真實接觸到卻無能為力。

    她兩次被捕,而每次都是為公義行动發聲。而她刚毅个性,不愿向虚伪的暴政低头,却把自己摔的狼狈破碎。

    在她跟我讲述半夜被20几个警察破门而入,带着枪和手铐,在不出示合法证件把她拖着打,把她拷在铁椅子上的时候;在被关在里面,其他犯人告诉她后背遍是伤痕的时候;在被惩罚整晚不许睡觉,在她来月经时不许她使用月经棉,强迫她站在那里流血的时候;在他们打断她的手腕,拒绝给她治疗的时候

    甚至在她终于被释放,却仍旧被恶警各省威逼追赶恐吓,禁止她租房,逼房东和她解约,不断骚扰她的时候;后来她只好逃到一个树林的木材厂躲起来,再后来木材厂也待不下去了,再次被警察赶着,他们雇佣地痞流氓威胁她,她无处可去,向教会求助。

    幸运的是广州圣经归正教会黄小宁牧师帮助她收留了她,让她得以在教堂避难了近一月。

    可是再后来,教会被迫关停,黄小宁牧师也被抓了。

    我也被关过,我以为我能做到感同身受,可是当我知道这些,我却变得失声起来,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可以安慰她,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样的国度。

    她之前的一切记录都被删除被清空,曾经她的推特众多网友声援支持她,可是后来被关停,那些经历和联系,就那么被消失。

    再后来她终于辗转在友人帮助下到了德国,可是曾经极尽声援她的人却没几个人愿意站出来为她避难作证。

    我深知同我一样岌岌无名的普通人勇敢发声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因为匿名,因为不是名人,从始至终也不为了出名,没有人知道你,落难后,更没有人在乎。

    而大多只能带着被折磨受辱后敏感的心和疲惫躯体孤独前行。

    我很理解她,因为就在我两个月前刚经历过这样的孤独无援,自我挣扎。

    我只是多了一点幸运,我的手没有受过伤,靠着工作暂时获得身份。而她却没那么幸运,只好哀求着申请难民庇护,可是因证据不足被拒绝。

    “我真的很抗拒庇护申请过程带来的各种不适。这太恶心了。必须带目的,必须有心机。所以,我真是宁肯庇护失败也不愿搞成这样。”

    “而且了解到寻求庇护这个过程相当恶心。例如争取曝光,争取傍名人,我在中共手下都不服这些手段,难道到了自由的地方还自己恶心自己吗?这完全跟我的原则违背!你会发现,他们要求就是逼着你做一个虚伪的人,有心机的人。老实人通不过他们的要求。”

    “但是关注帮不了我。因为我不是为了钱。而我是非常不想在推特上搞的人人皆知。特别是不能搞成募捐”

    “我在墙内确实留下很多阴影,害怕社交软件,怕听到敲门声。怕被跟踪,怕警察半夜又来强行把我带走”

    “是的。但是我不愿声张。以前在国内时,海外就有人极力要把我的事报出来让外界关注”

    “自由亚洲的主持人公民记者都联系过我,都被我拒绝了。我的个性不喜欢张扬,也一直觉得自己承受这点真说不上什么。本来也是自己个性导致的天性跟中共合不来,无法妥协。如果不是庇护被拒绝,我连推特昵称那个x都不愿透露x是我的姓我也从不提我上一个帐号是谁,去告诉别人我就是你们当初极力声援那个人”

    “政治庇护很恶心的,不是你真的受到迫害或会受到迫害就会得到庇护,即使我有两次进监狱的证明以及在监狱被打伤的鉴定证明以及警察打我留下的伤的伤痕照。都没用的。只要他想拒绝总能找到理由。要有名,要被媒体采访或者有名人推荐或跟名人合过影。这是多么恶心的事情!跟中共一样恶心到我了!”

    “我们做这些,谁会想到有一天会走上政庇的道路,谁会注意搜集证据?都是没办法了才跑出来。当初xx基金要给我捐款,很多人要捐助我,都被我拒绝,我告诉他们,我所做的不是为了钱。让他们把钱捐给还关在里面的及他们的家属。但是,他们说这才是证据。如果我有接受捐助,就是被迫害证明。这多恶心啊!”

    我明白她的尊严和倔强。她不让我公开她的推特和姓名,她觉得自己现在做了逃兵,不想丢脸面对曾经声援支持她的人。

    我只好把她前几天跟我说过的一些话隐去名字分享出来。我真诚的希望,看到这个故事,知道她是谁的推友,愿意主动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一点点帮助。

    尽管她非常羞于启齿,我知道她需要帮助,我们也应该主动帮助她。

    另外我也想对同我一样普通无名却又心怀一些良善的人说,我们发声,我们做认为正确的事。政治正确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程序正义,有时候要记得保存真实的证据,这样必要的时候才可以保护自己。

  1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日本动漫艺术与动漫文化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本动漫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动漫艺术的表征“漫符”的元素构成及其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对日本动漫的领军人物手冢治虫、宫崎骏以及新趋向代表人物新海诚、汤浅政明的成就、创作风格进行探讨;对日本动漫文化的流变与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对日本动漫文化的传播方式、对日本动漫作品关于历史观缺失的问题等加以辩证性考察与论述。


    下载链接

  1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费孝通 - 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江村经济》一度被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值得后学不断研读欣赏。

    作者简介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下载链接

  1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马歇尔 麦克卢汉 -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55周年增订本)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

    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作者简介

    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传播学奠基人,比肩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划时代思想家。《理解媒介》是他的代表作,“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即讯息”等观点影响了无数研究者和创业家。麦克卢汉成功预言了互联网的诞生,《连线》杂志在创刊号上尊其为“先知”。其他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下载链接

  1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打工谈】真外卖骑士—侠义破解平台套路

    背景: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XBqU9wyLxDnsVW9zIDfgf

    他是外卖骑手。他也一样出过交通事故,各种被罚钱、不合理对待。但他就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只能通过短视频发声。他救难扶弱,打抱不平,也为此付出代价。他生动的讲述都来自亲身经历和观察,因真实而尖锐。他就是真骑士,捍卫时代尊严,正义出自每日实践。 盟主的公共号:外送江湖骑士联盟

    文字来源:https://twitter.com/chenchenzh/status/1309904923849633800

    强烈推荐这一期的打工谈,一名在餐饮业工作过很多年曾经也做过餐厅老板的骑手。 平台不断降低接单价格,这位骑士在微信群里发起大家停止接单三天,“希望引起平台的重视”。响应的人还挺多的。然后他被举报了,以寻衅滋事的罪名被关了26天,证据是微信群的聊天记录。

    平台制定并且任意修改规则,商家和消费者都可以投诉,但骑手没有任何权利和权力。

    主持人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是吗”

    骑士:“可以还手啊,可以不干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国家,你可以一个人不干,但是你不能让别人和你一起不干,那样就是违法犯罪了”。

    主持人:“那件事之后你害怕吗”?

    骑士:“我肯定不想坐牢啊。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都想上街去游行,但是你敢吗? 主持人你敢吗? 分分钟就把你抓进去……”

    但是他还是通过别的方法为骑手行业发声。

    “我一直想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你看,就我这文化水平,小学五年级都没上完。我之所以做自媒体就是这个原因啊,希望我的声音能让更多人听到。我说的话能让更多人明白。只有你说的话让更多人知道,别人才会在意你。影响到更多的人,才有可能起到作用”。

    主持人:“以我们现在的条件,骑手有没有什么途径来反抗不合理的规则?”

    骑士:“途径很简单啊,大家都不要做嘛,也不用大家,只要50%也能引起重视了。但是政府是不允许这样做的。管理部门是老大嘛,人家说的算嘛,我靠,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管平台了?要管也是我们来管”。

    主持人:现在支持你的人多吗?

    盟主:第一个我也不希望别人支持我。因为你给别人带来不了什么,然后大家都很忙,我知道我们这些兄弟都着急挣钱,都挺痛苦的,确实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你想,耽误别人时间就是耽误别人挣钱。我现在也没办法带给别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主持人:将来打算干什么?

    盟主:这个问题吧,你有什么才能做什么,而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只能说,没钱的时候咱们做好人,有钱的时候咱们做好事。

  2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李翹楚:關於陳玫的一些片段

    https://terminus2049.xyz/post/20200927-liqiaochu-chenmei/


    編者按:陳玫的常用網絡ID是「呆呆」,呆呆=槑 (méi), 與「玫」字同音。下文提到的「呆呆」即是指陳玫。

    昨天,有朋友在FB裏寫了段關於呆呆的文字,我看後很久睡不著。今天早上操作WordPress時習慣性的從電腦裏翻出操作文檔,想起來這是呆呆之前給我寫的攻略,突然就難過的哭了起來。

    跟呆呆認識是因為北京清退志願者工作,那時候的印象他好像有個技術攻略百寳箱。在微信上來不及看的文章被刪,他那邊一定有備份。佳士聲援那會兒,有天呆呆突然來問我要一篇已經被刪除的公開信,我反問「你怎麼知道要找我要?」他回了個心領神會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一種屬於年輕行動者之間的連結。

    跟呆呆在北京的幾次見面都是向他學習怎麼用WordPress、github製作網站,我做的網頁涉及的議題包括公民社會、良心犯明信片、案件聲援等比較敏感的內容。他從來不多問我,耐心的幫忙,臨走時提醒一句「注意安全」。

    2020年年初我第一次被傳喚,出來之後跟呆呆聯繫告訴他我換了號碼,他回「人沒事就好」。6月份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出來之後,我還是習慣性的給包括呆呆在內的朋友通知自己的近況,卻沒能看到他的回音。第二天能上網的時候,看到了他被逮捕的消息,我看著網上呆呆的照片,說不出的無助、憤怒和難過。

    之後想辦法聯繫到了呆呆的哥哥陳堃,問他我能做些什麼,他體貼我處於取保狀態,讓我先保重自己,而我那時也的確沒從恐懼中走出來。但我內心一直因為自己沒為呆呆說些什麼而內疚不已,進去過的人更能體會,外面的支持和呼籲有多重要,尤其是審訊人員會故意讓你覺得自己處於孤立無聲的狀態,「挖個坑埋了都無人知曉」,你多麼害怕自己被忘記。

    我們這些朋友很感謝呆呆有一個憑一己之力撐起整個案件關注度的哥哥,並且頭腦清晰、創意層出不窮。親屬的聲援優勢是旁人替代不了的。但我們也想讓呆呆和蔡偉的家人知道,他們並不孤獨,他們的身陷囹圄的親人因為是那麼好,所以有很多朋友願意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依然真心的相信,呆呆和蔡偉就應該被無罪釋放,我想為了這個目標去為他們呼籲,昨晚睡前岳昕發來信息「黎明前的黑暗,我們有彼此」。

    相信未來

  2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马世芳 - 地下乡愁蓝调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这不仅仅是一本乐评集。

    这是一本披着音乐外衣的青春事件簿,一部关于已逝年代的往事纪念册。

    一九七一年,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团披头士已经解散;乐史"三J”——吉米·亨德里克斯、珍妮丝·乔普林、吉姆·莫里森都已不在人间;一九六〇年代“伍德斯托克国”那个充满鲜花和大麻味的嬉皮梦被滚石乐队的阿尔塔蒙特惨案彻底粉碎。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大洋彼岸的痛苦与迷茫。

    一九八一年,胡德夫、杨祖珺已因“美丽岛事件”远离歌坛、各奔东西,“民歌运动”即将走到尽头;随着罗大佑、苏芮、李宗盛、张艾嘉等人的崭露头角,台湾乐坛的巅峰期已在不远处招手。

    这时的马世芳,并不知道他家的客厅,正是这场变革的集会场所。

    然而,整整“晚出生”一个世代的他,把本属于上一辈人的青春记忆,用一篇篇感同身受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转换成为或激动、或落寞、或感伤的种种情怀,如今的我们再随其追忆这些情怀,也许只是为了想要知道自己是从何处而来。

    摇滚乐看似热闹,实则无处不浸透着寂寞,我们的青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简介

    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辑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

    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

    一九九五年退伍,编纂《永远的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廿七岁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文化圈,开类型出版风气之先。

    二〇〇〇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经营与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版,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

    马世芳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


    下载链接

  2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茨威格 - 异端的权利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一个“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的故事,一部“为失败的事业而战斗”者的泣血传记。宽容的思想最终挽救了个人的渺小。《异端的权利》揭示了一段历史的真相:

    当作为异见者的新教徒企图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时,他们遭到了罗马教廷的无情迫害;而当作为新教运动代表人物的加尔文控制了一座城市之后,他在迫害异见者方面显得更为果决而残酷。这就产生了一个“苍蝇与大象之间的战争”的故事,一部“为失败的事业而战斗”者的泣血传记。

    当整个时代沉沦于歇斯底里的无边黑暗之际,卡斯特里奥,一个坚持拥有独立信仰的小人物,无惧无畏,挺身直面“日内瓦新教皇”加尔文的残暴拭摧残。

    尽管最终在贫病交加中寂寞地死去,但是,他的精神勇气,他的宽容气质,使他的名字在人类历史上璀璨夺目。

    思想挽救了个人的渺小,蒲苇般脆弱的生命因此获得了存在的尊严。

    在这场“权威”与“异端”的较量里,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人类历史一次次重演疯狂与屠杀的根源……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

    代表作《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


    下载链接

  2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唐凤:在天安门流亡者间成长的公民黑客

    之前分享过一篇唐鳳: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如何成為台灣 icon,我也是才知道这个人。

    唐凤(英语:Audrey Tang,1981年4月18日-),是台湾的自由软体程式设计师及政治人物,曾致力于多项专案的开发维护,是Haskell和Perl社群领导者,也是g0v零时政府核心成员。 外媒以“全球首位跨性别者部长”介绍她,也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数位政委。


    原文

    来源: 联合新闻网 / 天下杂志

    1981年生的唐凤,在入阁前即是小有名气的公民黑客,曾任苹果等公司顾问、Haskell与Perl社群领导者。 (黄明堂摄)

    【文/江慧珺;图片/黄明堂摄】

    「台湾制造」的天才唐凤享誉国际,更是在家自学教育典范,但天才的教养过程非一路顺遂,历经拒学、反抗,最后绝处逢生。 「家长要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是父亲唐光华多年来的心得。

    名震国际、成为台湾「科技防疫」象征的行政院数位政务委员唐凤(Audrey Tang),虽然近来大量在媒体上曝光,但是她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团迷雾。

    许多早慧的天才,都成为埋首在实验室、数学公式的科学家、教授,为突破人类知识的疆界努力。少年时代便是知名电脑神童的唐凤,成年后,却选择入世。

    她先协助台湾社运界完成多项「开放政府」相关计划,甚至受邀进入政府;她推动直接民主,自期是政府与民间的沟通渠道,终于在新冠肺炎一役,协助政府快速完成「口罩实名制」等数位防疫措施,一战成名。

    她最爱的自我描述:

    在天安门流亡者间成长的公民黑客

    许多与唐凤合作过的人,都为其惊人的高效、知识的渊博,以及万事不居功的谦让态度折服。

    却也好奇,这位天才骇客,为何会如此坚定地以守护民主当作终身职志?

    这可从唐凤最爱的自我描述一窥究竟:在天安门流亡者之间成长的公民黑客(A civic hacker who grew up among Tiananmen exiles)。

    说的,其实是正式学历仅有国中肄业、大多时间自学的唐凤,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捩点------11岁那年的德国经验。

    当时父亲在职进修,在萨尔大学(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攻读博士,唐凤与弟弟、母亲也跟着去住了1年。

    唐凤的父亲唐光华,是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时报》副总编辑。他博士论文研究的正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抗议的社会行动和网络。

    他曾于六四屠杀之前,在天安门广场待了20多天,见证数千学生为争取民主绝食,百万人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声援学生,反腐化,支持民主改革的历史场面。

    因此,唐凤在德国那年,家中客厅,常有流亡欧洲的中国异议份子聚会,对中国的未来高谈阔论,她也因此深受影响。

    唐凤因为心智年龄超乎同侪,幼时在学校被同学霸凌,让她一度拒绝上学,甚至有轻生念头。

    身心遍体鳞伤的她,在德国史怀哲小学的1年,唐光华认为,是个「疗愈」过程。

    唐凤在台湾跳了一个年级,照理该进国中,但因不懂德文,所以从小四念起。

    这可能是这个资优生生平第一次,与年龄比自己低的同学一起上课。当时她惊讶地发现,德国同学远比同龄的台湾学生成熟,而且互相尊重。

    唐凤日后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与当地人民以平等态度对待孩童有关,「如果把孩子视为大人,孩子就会表现得像个大人。」她说。

    德国人因材施教、允许孩子犯错,中小学只上半天课,保留空白时间探索个人兴趣,以及重视弱势权益等特色,对唐凤本身或父母日后投入实验教育办学,影响甚大。

    儿童有足够的空白时间,就会自由发想与游戏,游戏与创造可说是一线之隔,再加上亲子对话,「孩子学会提问,就不怕难的问题,」唐光华说。

    1995年唐凤由奶奶蔡雅宝陪同参加全国科展。前一年参展得第3名,卷土重来以「电脑哲学家-符号逻辑与人工智慧的探讨及实作」为题,拿下应用科学科第1名。 (唐光华提供,王建栋翻摄)

    全家苏格拉底式对话

    辩论要不要上学、爸爸为何威权

    德国的教育理念,与信奉「苏格拉底式」教育原则的唐光华,相当契合。

    「面对孩子要谦虚,」他强调,家长要允许孩子挑战自己,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我无知」,亲子间透过不断深入问答,帮助孩子厘清想法。

    例如,唐家在德国,一度展开「要不要上学?」的大辩论。

    唐凤与弟弟唐宗浩列出了不用上学的几大理由,像是课程无聊、两人的德文程度已够日常使用等,甚至连自学日课表与学习目标都完整列出。

    唐光华夫妇认真应对,找了大学教授、老师与教育界人士来助阵。

    最后,孩子们接受了,理由是上学是法定义务,就算爱自由还是要先守法。

    又一次,唐光华看见唐凤与弟弟在玩电脑游戏,他认为电玩都是打打杀杀,孩子可能变得残暴,便命令孩子不要再玩。

    两个孩子马上抗议,认为父亲根本不了解游戏内容,凭什么反对?唐光华一听觉得有理,了解后发现孩子们玩的是具教育意义的《文明帝国》,可从游戏了解人类历史。

    全家因此展开「爸爸可不可以高高在上?」的辩论,这让一向自认民主的唐光华有些错愕。

    唐凤主张,难道爸爸赚钱养家,就可以高高在上、不讲理吗?

    弟弟则认为,爸爸生养孩子,有权如此。大学学法律的妈妈李雅卿认为,不能因为赚钱养家,就命令孩子。

    唐光华也常利用时事,给孩子机会教育。

    当时适逢德国公营事业大罢工,交通、邮政、电讯事业都停摆。唐凤盘算若遵照工会诉求,每个劳工调薪,政府支出暴增,转嫁到税收,岂不是让经济雪上加霜?

    但最后工会与政府谈判结论,是按照所得不同而有不同程度调薪。

    「本来正义就该是这样,」唐光华告诉唐凤。

    唐凤儿时就展现天赋,图为父亲唐光华肝病初愈,他住院期间,唐凤会唱整首〈中华民国颂〉为爸爸打气。 (唐光华提供,王建栋翻摄)

    父亲曾经很崩溃

    找来学者教授跟她谈史地、灵魂

    其实,唐凤小学时曾强烈排斥爸爸,父子关系一度降到冰点,拿筷子、走路方式都可以大吵,唐凤还一度无视父亲存在。

    「青少年到一个阶段都会反抗,不一定完全有理,但她需要反抗,」唐光华说。

    唐光华自承当时心理素质没这么好,对于孩子的顶撞难掩情绪。某次激烈冲突后,他要唐凤罚站,但事后马上感到后悔。

    唐凤从14岁,开始在家自学,母亲李雅卿也辞去本来的媒体工作。早年台湾自学运动还未萌芽,在赴德国之前,李雅卿与唐光华也摸索得跌跌撞撞,直到遇到几位教育改革者,终于「有了天地大开的变化。」

    母亲李雅卿经常陪孩子读书,唐凤小时候最爱的书是《汉声小百科》,妈妈读错时还会出声纠正。 (唐光华提供,王建栋翻摄

    例如,人文展赋教育基金会创办人杨文贵,当时在台北师院担任讲师,他初见9岁时的唐凤,就知道她与众不同。

    长得白净斯文,弹着一手好琴,因历经霸凌创伤,和她讨论的话题异常成熟:人为什么要上课?为什么要吵架?人为什么会死?

    杨文贵协助引介学习资源,更提点李雅卿除了学习外,还要兼顾情感需求。

    毛毛虫儿童哲学教室创办人杨茂秀,则带领唐凤与同伴们共读,在讨论与倾听间体悟到开放精神。

    已故台大数学系教授朱建正,扮演「教父」角色,引领唐凤探索高深数理知识,还兼谈历史地理、人生,连灵魂都有研究,并介绍建中资讯社同学给唐凤认识。

    其中的贺元,日后便与唐凤合创曾名噪一时的台湾初代网路公司资讯人(后改名为资迅人),当时唐凤还未改名,叫唐宗汉。

    从教养到投入教改

    「如果只重分数,怎会有道德勇气」

    1990年代,因教养唐凤兄弟的需求与经验,唐光华与李雅卿毅然投入教育改革,甚至不惜与孩子们一起走上街头。

    无法从升学主义解放,国中生下课后背著书包,拖着沉重步伐,到补习班报到,唐光华认为,青春不该是这样。

    「若孩子只能以分数竞争,没有其他选择,长大后面对不讲理的威权,又怎么会有道德勇气,去捍卫对的事、坚持对的理想?」唐光华轻声却坚定地说。

    然而,身为自学教育先驱,唐光华面对诸多家长询问,令人意外的是,他多半建议家长应先考虑学校教育。

    「离开学校与否,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唐光华说,现在的小学比过去开明很多,家长要用心去选,因同侪友谊对孩子的发展也很重要。以唐凤为例,课堂内容或许太简单,但交朋友很好。

    同时,国中也是唤起思考的黄金期,唐光华创办的乐观书院,除了阅读分享外,也讨论哲学或逻辑问题,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公平,没有正确答案,同样比照教育唐凤的模式,透过苏格拉底式对话,让孩子找寻自己的答案。

    唐光华强调亲子沟通对话,可帮助孩子缜密思考。他与唐凤的苏格拉底式对话,迄今仍持续。 (王建栋摄)

    乐观书院的入门读物《说不完的故事》,是唐凤小时候最喜欢的奇幻小说。她在全球网路界大名鼎鼎的代号Autrijus,意思是「大家的孩子」,正是源自这本书中幻想国的少年英雄奥特里欧。

    唐光华笑说,孩子早就向他推荐此书,起初他认为不过是本童书,直到创办乐观书院前,他重新展阅,才发现故事的丰富意涵,深深爱上,「关键在于,我变得比较柔软、比较有赤子之心了。」

    最自豪并非养出天才

    而是对生命的善良,足以改变世界

    面对外界赞誉他教养出天才,唐光华认为,天赋资优是其次,身为父亲,他最自豪唐凤的善良。

    唐光华提起一段往事,8岁时唐凤去远足,有个调皮的孩子把野外的蜘蛛带网打下来,唐凤当场嚎啕大哭,甚至要冲去跟对方拼命。唐光华从旁观察到,唐凤对生命痛苦很敏感。

    多年后,唐光华有次问唐凤,当时为何会有这么强烈想保护小动物的心?

    唐凤回答,因为自己能体会到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痛苦,「当蜘蛛被攻击时,就觉得像自己被攻击一样,想去保护它。」

    在唐光华眼里,比起天资、收入、社会地位,孩子善良的天性,利他奉献的精神,更能凸显出生命的价值。

    而唐凤日后积极推动开源社群协作,投入零时政府(g0v),致力政府资料开放等,就是延续了从小的情操。

  2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中國民主運動史:從延安王實味爭民主到西單民主牆 從中國之春到茉莉花革命潮 pdf下载

    内容简介

    中共留學生王炳章棄醫從運,在美發起「中國之春」民主運動! 方勵之一句「民主是靠自己爭取的」,引爆「一二九學運」!

    學生藉悼念胡耀邦發起「八九民運」,絕食爭民主,慘遭坦克輾殺! 「六四」後海外民運力量大團結,只因個人私慾大分裂,從此不振……

    《中國民主運動史──從延安王實味爭民主到西單民主牆》、《中國民主運動史──從中國之春到茉莉花革命潮》──兩冊經典跨時代剖析!

    「西單民主牆」在被鄧小平利用完鎮壓後,大陸民主運動從此轉入地下,並串聯發展成全國性的民運組織,發行地下「民刊」,持續壯大。

    民運思潮隨即蔓延海外,中共留學生王炳章博士於1982年在美發起「中國之春」民主運動,成立「中國民聯」,開啟以推翻中共政權為主的新民運。

    1986年合肥爆發「一二九學運」,擴展全國,歷時逾月。期間又以上海的學運最為壯闊,民運種子自此深植校園和社會;1989年學生再藉悼念胡耀邦的逝世引爆「八九天安門民運」,迅速席捲全國,並獲得黨政軍機關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參與,示威遊行隊伍動輒百萬人以上,最後並轉化為具有「革命」性質,危及中共政權,被鄧小平下令軍隊血腥屠殺鎮壓,即震驚舉世的「六四血案」。

    「六四」後逃亡境外的民運人士成立「中國民陣」,與「中國民聯」緊密合作,形成了海內外民運和體制內外改革力量的空前大團結,聲勢如日中天。遺憾的是,此一蓬勃氣勢卻因1933年兩組織嘗試合併發生大分裂,使海外民運墜入谷底,從此一蹶不振。

    但國內民運未曾沉寂,只是改弦易轍,繼續爭民主!

    「法輪功」的抗爭運動,取代海外民運力量;「天安門母親」要求調查六四真相,嚴懲六四元兇;「維權運動」的律師藉訴訟爭民權、爭法治,期從量變到質變,達到民主化目的;「中國茉莉花革命」鼓吹群眾到各城市鬧區「散步」,表達抗爭等等,證明民運之心未歇,只待春天再臨!

    作者简介

    前情報局情報幹部訓練班畢業,美國聖約翰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從事情報工作長達三十五年,曾任中共研究雜誌社發行人兼社長、軍事情報局中將副局長、正聲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著作有《林彪的忠與逆--九一三事件重探》、《認識統一戰線》、《統一戰線與國共鬥爭》;編輯《滇邊工作回憶錄》、《滇邊風雲錄》畫冊。


    從延安王實味爭民主到西單民主牆 下载

    從中國之春到茉莉花革命潮 下载

  2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7 公共承运人:网络中立性以及不歧视义务

    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898


    今天主要讲互联网的公共承运人,即Common Carrier。公共承运人在大陆法系里讲得不多,也没有像美国解释这么宽。公共承运人实际上是在11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但是应用在电信、电报、电话产业,是美国首创。

    网络中立性(Network Neutrality)是公共承运人非常重要的责任。网络中立性里比较重要的是不歧视义务,会在后面细讲。我今天会先讲公共承运人的源起,它怎么最早从普通法里面的一个概念演化出来。再讲这个东西,怎么跑到美国去了,又怎么被用到互联网上面。

    11、12世纪的英国还是金雀花王朝时期。在英国普通法里面,有Public Calling,中文是公共行业。公共行业包括以下几个行业:

    第一个是旅馆,就是现在的Hotel。旅馆的定义是:旅馆为旅客提供了食物和安全的住宿,实际上是承担公共责任,保护公共利益。如果旅馆拒绝为旅客提供服务,当时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为那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候村和村之间隔很远。从a村到b村,要走5天,因为那时候只有马。平常人买不起马,只能走。那时候交通和治安不发达,容易遇到劫匪,晚上要找地方休息。所以旅馆在这个层面上,它保证了旅客安全,承担了公共责任。原本保护公民安全,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旅馆承担了公共责任,所以是比较重要的公共行业。

    第二个是医生。因为那时候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的人非常少。大概整个村子里面只有一个医生。如果我得了重病,我找a村的医生,医生说我跟你有仇,我不治你。我可能要跑到b村去,但是我可能就死在路上了。因为有些病不能拖。所以医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实际上也是承担了一部分公共责任,因为他要保证公民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实际上这也是政府的责任。所以他在这个层面上也分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责任,所以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业。

    第三是手工业,craftsman,在法律里也被定义成公共行业。craftsman当时的定义非常广。像面包师、酿酒师、铁匠、磨坊工、裁缝、修鞋匠之类。这种都算craftsman。因为那时候这些行业不像现在这么普遍,欧洲黑死病之后,手工艺人数量急剧减少,所以本来一个村可能有两个裁缝,现在只有一个裁缝。但是那时候大家并不都会做衣服,所以有些工作就找不到人来做,剩下的所谓的手工艺人,因为物以稀为贵,他们就可以喊出天价,你找我干一个事情,本来说做一件衣服10块钱,现在做一件衣服1万块钱,没办法,找不到被人做。当时皇帝是爱德华三世,他制定了一个条例叫做工人条例,这个工人条例里面有一些概念,已经跟我们后来看到的公共承运人在法律上非常像了。他里面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是这么说的: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必须工作,而且必须以合理的价格工作,而且不得拒绝为向其寻求服务的人提供服务。所以这一些理念,之后都会都被用在了公共承运人的定义中,而且也被用在了网络中立性的概念里。

    到1970年的时候,Matthew Hale大法官,他写了一篇论文,里面讲到英国的港口受到三种权利的影响:私人权力,公共权力跟国王的特权。他讲的就是国王的特权肯定是超过一切的。国王的特权是超过一切公共权力跟私人权利的,但是他当时提到说港口的公共权力跟私人权利有时候会产生冲突。公共权力是凌驾于在私人权利之上的。码头的相关这些职业,它实际上承担了一部分公共责任。它保证了货物的顺畅流通,理论上来讲其实也是国家责任的一部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进出口贸易顺畅。

    Matthew Hale在《法律分析》里面拓展了这个概念。承担公共信任(Common Trust)的人有义务以符合公众期望的方式提供服务。后来他也在承担公共信任的几种类型,最主要是Common Carrier,其他现在不太讲。

    公共承运人的义务是:在合理的要求下寻求服务,且愿意并能够支付既定价格(无论价格如何确定)的顾客都不得拒绝合法使用服务或其他原因被歧视。简单来讲,如果我是一个顾客,你是落在一个公共承运人这个概念里面的职业工作者,比如说铁路公司。我现在想要用铁路,我愿意支付你设定的价格(不是价格歧视的价格,其公布的费率,比如价格表上写的铁路车票10块钱一张),你就不能拒绝为我提供服务。

    现在比较常见的公共承运人的类型,最主要的就是运输行业,基本上都是铁路公司、航空公司、渡轮公司、出租车公司、汽车运输公司。邮政服务包括EMS快递公司同样也是公共承运人。后来美国人把这个概念拓展到电话公司、电报公司、电信公司、宽带公司。最后一个是经营过山车或者类似游乐设施的游乐园。我具体讲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当时有个西班牙人,他去加州的迪士尼玩,坐了很刺激的项目,回去之后身体不舒服就死了。他去世之后,他的执行人,就对加州迪士尼提起了诉讼。原告说迪士尼因为提供了这种过山车的设施,他实际上应该算是公共承运人。因为公共承运人有个很重要的义务,就是他给顾客提供服务的话,是要以至高标准来做的。如果你只是告他有设计缺陷,或者是告他不小心,实际上这个很难证明的事情。因为原告要去证明迪士尼哪不小心,但是这个很难证明。因为在美国的侵权法上是要原告证明的,这给了原告非常高的标准去证明侵权。如果你要证明设计缺陷就更难了,因为原告他肯定不是设计过山车的专家,肯定要去请专家去证明这个事情。那就会产生一大笔费用。所以当时原告提出公共承运人比较好证明。结果这个案子最后莫名其妙就被打赢了。但是现在这一块还是属于侵权法的范围内,不过美国的侵权法各州不一样。所以你在加州做迪士尼游乐场设施的话,实际上他是公共承运人,他要给你提供最高服务的。所以如果你们真的因为坐了过山车感觉不舒服,去告迪士尼基本上是肯定能告赢的。

    英国殖民美国,也把共同法案的一些东西带到美国。但是美国第一次定义了公共承运人概念的法律,是在1887年洲际商业法。那时候铁路工业非常发达,这些所谓的铁路大亨,为了抢占市场,疯狂打价格战。私人公司为了打价格战,把价格压得很低,并且给大型托运人很低的价格。对于那种比较偏僻地方,只有一条铁路公司提供服务的,就把价格抬得很高。当时的铁路大亨不仅打价格战,他还贿赂立法者和法官,以低于公平市场价的市场价格向他们出售股票,并给他们免费的通行证,毕竟资本家都是不想被监管的。当时非常有名的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他当时说过一句话:"我为什么要关心法律,我难道没有权力吗?"如果对这块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个纪录片叫美国商业大亨传奇,央视引进的。

    我们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价格歧视会造成什么问题。左边这个图是不打价格战的时候,因为垄断公司它的需求是无限的,横的这条是需求,斜的这条是供需,这是最简单的供求关系。在既定价格的情况下,现在的自然垄断公司基本上价格是固定的,所以它的利润就只有这一部分,因为它有消费者剩余和无谓损失,因为第一点它这部分卖不出去。 第二点是因为有些消费者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卖15块钱的,但是你定的价格10块钱,他的心里上面得到了5块钱的满足,但是这个事情就不算在你的利润里面,所以叫消费者剩余。如果是右图这种这种完全价格歧视垄断者的话,他可以对每个消费者设定不一样的价钱,你愿意出5块或你的心理价格是5块,那卖你5块,如果你的心理价格15块我就卖15块,如果你的心理价格是1万块,我就卖你1万块。这样子的话可以榨取所有的消费者剩余,也没有无谓损失,所以当时的资本家为了榨取消费者剩余,无所不用。其实现在我们所谓的大数据杀熟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当时的价格歧视造成很大的问题,资本家一边对消费者价格歧视,一边还压迫自己的铁路工人。当时铁路工人很辛苦,那时候也没有劳工保护法,一天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总体来讲,铁路工业对人民利益的剥削引发了一系列消费者的反抗,劳工示威运动。消费者的反抗主要就是格兰其运动(Grange Movement),也称为农民运动,主要是给农民争取权益的。当时铁路会给偏远地区(实际上主要还是针对偏远地区的农民),只有一条铁路的地方抬高价格,当时格兰其运动是也因为这个原因发起的。格兰其运动主要是为了给偏远地区农民争取权益,还有一个是芝加哥人民大罢工,就是现在五一劳动节的起源,这也是非常有名的事件(铁路工人罢工)。在1887年的时候,联邦政府通过洲际商业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法院和普通法以外的机构来监管一个行业,以及第一次通过行业监管法律,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美国设立了洲际贸易委员会(ICC),规定ICC有权调节通过铁路或水路从事客运或货运的公司,有权禁止一切不公正或不合理的运费以及歧视性收费。然后规定Icc有权利调节,通过水路或者铁路从事客运或者货运公司,是有权禁止一切不公正或者不合理的运费,这个法律里面实际上就是把这些铁路运输公司定义为一个公共承运人。就是铁路公司它也是承担了公共的信任,向大众服务,所以不能价格歧视,也不可以给大客户过低价格。

    当然这个法律之后还经历了一些删改,因为ICC当时在整顿铁路工业方面不是很有效。所以在1903年,等西奥多罗斯福上台之后,通过了《埃尔金斯法案(Elkins Act)》,为了禁止铁路公司给大型托运人回扣和收取公布的费用以外的费用。

    在1910年的时西奥多罗斯福又通过《曼-埃尔金斯法案(Mann-Elkins Act)》,实际上是Elkins Act的升级版,它把ICC的范围扩大到电报和电话公司,所以当时电报和电话公司也被划到了公共承运人的概念里面。因为国会发现电子信息的运输应该像货物和乘客的运输一样受到监管。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别的国家把电报和电信也当做公共承运人的。因为公共承运人还是局限在传统的运输行业,

    1912年时,他又通过《无线电法》把无线电通讯行业也加入了公共承运人的监管范围。 当时电报电信跟无线电就全都被美国政府划分到了公共承运人的概念里面。西奥多罗斯福在任上做得最厉害的事情就是拆分了标准石油。

    在1934年的时,美国大萧条,人民对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产生怀疑。罗斯福就通过一系列新政,加强国家监管,来监管行业。在1934年的时,小罗斯福通过了通信法案,通信法案的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付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贝尔系统(AT&T)。

    当时贝尔系统已经基本控制了长距离通信跟利润最丰厚的城市市场。说句玩笑话,罗斯福一家都是社会主义者。老罗斯福和小罗斯福都是推行业监管和反垄断。小罗斯福当时设立了一个叫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重新定义了通信行业公共承运人的含义。即公共承运人一词是指公共承运人的身份受雇从事洲际或国际有限或无线电通信或洲际或国际无线电能源传输的任何人。之后又有互联网宽带这些,1934年的法律也被重新解释了很多次,也融入了之后新兴发展出来的技术。

    1934年通信法案里,给公共程序员通信行业的公共承运人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要为所有用户提供无差别服务(Universal Service),即服务提供者不能根据拨出电话的人、接受电话的人或对话的内容更改其服务。例如电话公司不能因为电话内容可能损害公司利益而掐断电话线。

    网络中立性具体包括什么呢?在提出了无差别服务的概念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新的信息科技发展出来,开始有电脑和最早期的互联网,然后有了拨号上网。由于美国的宽带最早是由电话公司铺设的,"公共承运人"的规定被默认延伸到了早起的拨号上网服务(dial up service)。

    但是因为30年代的法案并没有预见宽带运营商的出现,宽带运营商仍被置于灰色地带。1966年的电信法案也没有对宽带运营商的法律地位做出规定。在2002年时,FCC将宽带电信运营商划分为了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因此不受公共承运人的监管,因此基本上宽带行业是野蛮生长。

    在2001年的时,四家公司控制了95%的电信客户:Verizon、SBC、Bellsouth、Qwest。最早提出网络中立性的人,跟我们之前讲过的搞知识共享和搞信息自由主义的人是一帮人,因为他们始终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地方,人人都有权上网,人人都有权接收信息,去接受新的知识。

    但是愿景很美好,后来这帮人突然发现不对劲,Google它可以对所有人开放,但中国电信可以不让你上Google。所以这帮人当时好像没有想到这个。所以当时一个法学院教授,现在是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教授叫Tim Wu,他在论文中提出了网络中立性的概念。

    网络中立性的中心理念是:不应该让宽带运营商的短期利益(打击对手)影响建立"开放互联网的好处。"

    2005年,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发布《互联网政策声明》,这个是没有法律效益的,并提出了网络中立的四个原则。第一个是消费者有权访问其选择的合法互联网内容。第二个是消费者有权运行自己选择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第三个是消费者有权接入不损害网络的合法设备。第四个是消费者有权选择网络提供商、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

    因为电信公司不想被FCC监管,所以在7年内打了3个官司。第一次是因为2007年时,Comcast被发现限制了基于BT协议的文件共享流量。部分Comcast的用户针对Comcast这一行为提起了集体诉讼。2008年,FCC判定Comcast限制部分互联网用户共享电影和其他数据的做法违背了联邦政策,并命令Comcast改变其管理宽带网络的办法。Comcast对FCC提起了上诉。2009年,Comcast同意与发起集团诉讼的宽带网用户达成和解协议,赔偿1600万美元。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判决根据1934年通信法,FCC对Comcast的互联网服务不具有附属管辖权。第一次FCC官司打输了。

    2011年1月,FCC通过了《开放互联网指令》,其中规定了网络中立三原则:透明性原则、禁止屏蔽原则、不合理歧视原则。2011年9月,Verizon将FCC告上了法庭,要求判决《开放互联网指令》无效。2014年1月,华盛顿特区上诉法庭做出判决,承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FCC没有权力要求运营商执行《开放互联网指令》,因为Verizon之类属于信息服务商。第二次FCC的官司又打输了。

    2015年2月,受时任奥巴马和民主党的鼎力支持,FCC再次出台《互联网开放条例》。FCC将网络接入商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从"信息业务"调整为"电信业务"。提出"史上最严"网络中立三条禁令:第一条是禁止封堵,即禁止对合法内容、应用、服务、无害设备进行封堵;第二条是禁止对网络流量进行干预和调控,即不允许宽带接入商对合法内容、应用、业务或者无害设备的网络流量进行干预和调控;第三条是禁止付费优先,禁止在收受额外费用的基础上对一部分网络内容传输给予优先待遇,同样适用于ISPs自己的分支机构。

    2016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法院作出认同FCC主张网络中立性的判决。这是网络中立性第一次,相当于在法律层面受到全部承认,那时候大家都很开心,至少像YouTube就很开心。但是在宽带运营商就非常不开心。你们占用我这么多,我还不能多收钱,几家欢喜几家愁。

    结果2016年刚打完官司,奥巴马下台,川普上任,对FCC进行重新任命。

    我大概讲一下FCC是什么样子。FCC是一个委员会,他有5名委员。每个总统上台的时,可以指派三名委员,所以总归是指派自己人了。民主党时,奥巴马就指派了自己的人,所以网络中立性通过,因为奥巴马也是支持。川普上台的时候,他就把委员换成自己的人。由共和党出生的叫Ajit Pai担任主席,他上任了之后立即推翻网络中立性原则。因为共和党基本上是和资本家站在一起的,Ajit Pai主张克林顿时期对互联网的无监管政策成功地刺激了美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美国国内宽带设施覆盖范围显著增加。在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环境下,互联网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结果简单来讲,当时网络中立性被推翻的时,大家觉得最大的感觉就是YouTube,Netflix,估计是要挂了。这是他们做的一个讽刺的图,意思是内容被屏蔽了,因为你的宽带服务运营商决定你不能看这个东西,除非你付更多的钱,当时大家觉得如果网络中立性被推翻了,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结果。

    当时我看了一篇文章,实际上对Netflix冲击非常大,Netflix实际上就像中国的优酷爱奇艺。因为Netflix主要就是一家提供在线视频的网站,它就占的流量非常大,当然他有很多竞争对手,美国有一个我们之前讲到的电信运营商Comcast自己就投资了一家类似的网站。Netflix它的地位就很尴尬,因为没有电信运营商给撑腰,又占那么多流量。实际上现在网络中立性被推翻,你不能保证说你如果使用Comcast服务看Netflix,Comcast不会卡你的流量。这对Netflix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Netflix也转型了,基本上现在他主要推的是他自己拍的电影或者是自己拍的电视剧,很多都是自己赞助的,说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看不到。一定程度上促进Netflix转型。反正我个人觉得网络中立性不应该被推翻。

    提问环节:

    问:美国有些手机的运营商,宽带可能也是,就是这个月流量超过15g的话,速度就会被减慢,这种不影响网络中立性规则吗?

    答:美国的宽带运营商一直都有这种限流的东西。第一个它绝对是违反网络中立性的,但是网络中立性实际上被承认的时间只有两年,可能一年不到。所以实际上它只存在了非常短的一段时间。支持网络中立性的人很多,包括FCC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面,他是支持网络中立性的,就是奥巴马之前的那几届。你看他每次被告一次,改一次。他实际自己一直想推,结果好不容易告赢,上来一个共和党的人,直接自己内部把它给推翻了,这个真的是事事难预料,没有办法。

    问:所以就是涵盖了宽带上网的运营商和手机的数据服务?

    答:对,因为手机服务他也是用那个实际上也是电信运营商,只要Telecommunication都算。
    问:从FCC一直到网络中立性,这些说法看起来都是对于内容跟通道的说法,可是对于基础设施来说,有没有类似可以是平衡这些垄断的权利,因为所有东西都在基础设施上。我们的光纤、我们的网络,我们的海缆等等,可能我们学文化的、学艺术的,大家都只能讲名义上的自由或通讯自由。有没有任何法律是在处理基础设施的部分? 从我们的宽带运营商、光纤、海底电缆全部都操纵在国家跟大企业手上,或者以后的卫星。

    答:理论上来讲,网络中立性如果没有被推翻的话,实际上这些都应该是包含在当时的定义里面的。因为美国一般来说它不会写细,就是说他不会写Telecommunication包括什么。但是FCC是有权自己定义的,除非后来被法官推翻。当时2016年网络中立性被法庭承认的时候,基本上是包含了所有的电话电信电报服务的。现在光纤之类的,实际上还是主要由电信公司提供了,实际上它还是在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里,它就是公共承运人,他就得遵守网络中立性,就是说不可以歧视的。反正当时推下来的话,我觉得还是蛮好的。没想到17年就被推翻了。如果说垄断的话,主要就是要靠Antitrust反垄断法了。公共承运人到底是不是用来控制就是反垄断的一种方法。因为实际上你看我讲的那几个行业,比如说铁路,比如说航空,包括之前的那一些,实际上都是经济学理论上是自然垄断,这些行业天然就应该是垄断行业,因为它成为垄断行业最高效。

    垄断行业的话,是我觉得中国跟美国不一样的地方,在中国的话基本上是国家垄断。就是说国家强制你不准收费超过什么。但是美国没有国企,所以它垄断行业,它到了那个程度它只能拆分。它法规的限制肯定会有,比如反垄断法。现在美国人对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反对的,但他没有办法变成国企,他没有办法说国家强制你怎么样,最后就只能拆,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20年前我们不会觉得说网络服务提供商是个自然垄断的行业。但是现在实际上有很多学者在说,第一个就是网络服务他本来就是应该自然垄断的行业。因为人人都有权上网,人人都有权使用互联网,包括现在也有人说社交网络实际上就是个自然垄断,垄断时候最高效。但我个人还觉得有一点,美国这些法官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实际上那次Facebook那次上国会议事厅,被质询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这些人他们根本就不懂互联网。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网络中立性一直被推翻,一直就没有得到承认的原因。他为什么是个自然垄断行业?没有像铁路,或者航空或这么直观,或者不像电水气直观。什么时候我觉得所有人都承认,就是说上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什么时候上网是基本人权了,那网络中立性就应该会得到全部人的承认。

    问:现在中国有类似的法案?

    答:应该是没有的。因为网络中立性在国内本来就讲得很少,包括论文这块都很少。我之前有段时间想,5g出来了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4G手机突然就变慢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理论上来讲,国内如果有网络中立性原则的话,这样子也是不可以的,我就喜欢用旧的不行吗?我不想用新的强迫升级。如果国内网络中立性原则,肯定是违反。

    问:可是我比较好奇,比如网络中立性,有一个隐藏的经济原则没有被谈清楚,比如说流量收费,这在所有的电商全世界电商都会采取的。流量限制难道不违反网络中立吗?如果你没有流量限制的话,它就变成一个普遍权力对吧?
    答:流量限制是可以的,你付100块,买100块钱的流量,或者你付200买200块钱的流量,这是可以的。

    问:但这一点都不中立啊?

    答:现在手机基本上都是无限流量了。多少钱买多少钱的东西,这个是可以的,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和原来的公共承运人也一样,根据寄送的东西的重量来区分付不同的费用,这个是可以的。就算是在原来的公共承运人的原则下,这个都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因为他看书,我看Youtube,你就给我减慢速度。

    还有我解释一下Facebook之类的都不算公共承运人,我也很希望他变成公共承运人。宽带服务接入商是底层,上面才是真的是互联网上面提供的如Facebook、Twitter这样的Isp。现在底层还没有被承认是公共承运人,那上面就更不可能了。因为要满足公共承运人要有一些条件,比如说要serving the public之类的。在法律上后面会涉及到比如政治说客等等利益权衡在的。所以这理论跟实践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觉得社交网络已经算是自然垄断行业,算是公共承运人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2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诗歌】叶芝诗选(英汉对照)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叶芝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诗选》英文部分精选叶芝各时期代表作品,配以国内著名翻译家袁可嘉先生的经典中文译本,以双语对照形式呈现,极具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者之一;被艾略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袁可嘉(1921─2008),浙江慈溪人。“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下载链接

  2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尼尔·波兹曼 - 媒介批评三部曲: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娱乐至死》内容简介:
    《娱乐至死》初版于1985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娱乐至死》想告诉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童年的消逝》内容简介: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技术垄断》内容简介: 本书与《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中信,2015)并称尼尔-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检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负面影响。 作者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他之所以揭示技术的阴暗面,是为了避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文化有三种形态: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踪,技术垄断就是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本书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之异同,并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抵抗技术垄断,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简介

    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纽约大学教授,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精神领袖,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推动其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存世著作共25种,包括专著13种,合著10种,合编2种;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并称"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传世论文200余篇。1986年获美国英语教师学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1988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


    下载链接

  2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律师与黑客 | #6 避风港原则——互联网提供商的地位和责任

    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6860


    第6周我们接着这个话题,今天主要是讲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首先我来讲一下什么是避风港原则。实际上避风港原则,如果我们在百度或者谷歌上面搜,一般来说跳出来的都是著作权法里的避风港原则,因为国内也有这种说法。美国的主要是数字千年法里面的避风港原则,大部分人讨论都是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美国跟欧洲之间有一个比较著名跨境数据传输协议里面也有一个避风港原则。但实际上避风港原则的英文叫Safe Harbor Principle,这在法律里面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概念,这个概念可能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Safe Harbor Principle主要是说,比如有个法律条文,这里面写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免受比如说法规的处罚或者不需要支付罚款,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免责条款。

    避风港原则实际上最早还是在所谓的共同法国家使用的,英美法系的国家用的比较多,为什么?因为英美法系是按立法,所以它的法律法规写的不会特别细。我们是按照法律法规来判决,普通法国家是属于按照之前的案例来判的,成文的这种法律实际是作为一个辅助作用。所以普通法国家他的法律只会讲一个大概。比如要对某些东西进行监管,但不会具体描述,所以导致法律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空子,只能靠法官的判例去补。判例时间长了所有法官都这么判,大家都觉得,我们不如通过一个修正案把这个东西直接写进法规里。我们之前讲过的正当防卫,就是一个标准的避风港原则,为什么?因为理论上来讲,最早的法律都是规定说不能杀人,或者不能对他人造成身体伤害。之后大家发现说光这样子制定不行,因为有些人是为了自卫,别人袭击我才反击,我才去对别人造成身体伤害的,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再给人家判罪实际上就不合理,所以就会有正当防卫这个东西,正当防卫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属于一个避风港原则。

    今天我们会讲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比如Google、 Facebook,微信,中国电信之类的,所有这种APP基本上都算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这是非常广的概念,对于这些美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有两个重要的避风港原则,第一个是通信礼仪法案的第230节,这个不太在国内的语境讲;第二条就是刚才讲到的数字千年法案的第512节。我们会先从通信礼仪法案开始讲,因为通信礼仪法通过的比较早,当然之所以会通过这两条法律也是跟互联网的整个发展是有关系的。因为最早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没有普及,实际上也相当于是法外之地,互联网发展起来了之后,监管者才开始想到我们需要对互联网进行监管。那互联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先简单讲一下互联网到底是怎么样开始走向商业化,什么时候大规模开始使用的。

    原始互联网的雏形在1990年之前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是从1991年之后开始的,1991年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发布了世界第一个网页,它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所谓的浏览器,它就叫world wide web,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有关万维网的各项资料。world wide web实际上不是很好用,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可能要研究很久。人人都可以参与上网实际上是从1993年开始的,1993年,马安-安德森在伊利诺斯大学的超级计算机应用程序中心(NCSA)开发出了第一个图形网页浏览器Mosaic,Mosaic也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遍使用的一个浏览器,因为Mosaic添加了很多跟我们现代使用的浏览器比较类似的功能,让所以普通人也可以就开始使用这个浏览器上网了。这里就是一个Mosaic的图,虽然这个界面看上去非常的古老,但实际上和我们现在打开Safari和Chrome比较类似,比如说有文档,有编辑、有选项,他当时把这个做得非常 user friendly,所有人都可以用,而且因为它用了伊利诺斯大学(UIUC)的开源协议,所以它是可以放在网上免费下载的,不需要付费。

    当时的上网量暴增,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1994年的时候,安德森受到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的邀请,成立了Mosaic通讯公司,后更名为网景通讯公司。很快,安德森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了新版本的Mosaic,并把它命名为"网景领航员(Netscape Navigator)"。Netscape的口号是"The web is for everyone",这样开放的风气和当下很符合,因为1996年的时候,EFF的主席也发了一个声明,就是加密无政府主义宣言里面提到互联网是一片法外之地,不需要政府参与,实际上风气是从这种延续下来的。Mosaic在1993年推出以后,在网站上有个「What's New」页面,几乎每天都会提供给大家一个全新网站的连接。1992年底,世界上只有区区26个网站,但Mosaic的热潮逐渐让大众了解到,并非只有电脑专家才能使用网络,各式各样的网站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1995年6月,全球网站数量已达到23500个,等到96年的时候,在通信立法案通过的时候,这个数量好像已经达到10万个了。反正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因为Mosaic和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的诞生,促使了互联网开始走向大众,人人能够使用互联网,创建自己的网站。

    但这样子也带来很多问题。这就跟我们之前在第一修正案里面讲到的情况有点相似。18世纪末的时候,报刊的数量急剧增长,信息量太多,没有可写的新闻了,所以随后出现了很多黄色新闻、丑闻八卦之类的内容,互联网实际上当时也是这样子的问题,在第一个没有监管,第二个人人都创建自己的网站的情况下,人人都想让别人来看自己看我的网站,出现了不少问题。利用群众猎奇的心理,当时的网页上出现了非常多黄赌毒的内容,这也导致了1996年通过这个叫通信规范法,它也有个名字叫通信礼仪法,因为它的英文名实际上Communication Decency,所以 decency在翻译直接翻译成中文的话,实际上就是礼仪的意思,但是中文翻译可能也不太一样。通信礼仪法的第230条被誉为是网络言论自由的基石,很多人都说没有这一条就没有现代互联网,我们如果没有这一条,我们现在都不可能用上任何社交网络。接下来我讲一下为什么这个原因。

    第230条主要规定,"任何交互式计算机服务的提供者或用户不得被视为由另一信息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任何信息的发布者或发言人"。 简单来讲就是说ISP不得被视为发布者。因为在英美法系,比如说美国跟欧洲,如果杂志发表了对于他人的诽谤性陈述,打个比方,比如说我是一个杂志的编辑,有人在我的杂志投稿,这个人在他的文章里面有一些诽谤他竞争对手的内容,我作为杂志编辑需要付负责,英国和美国都是现在还是保留着这样子规定的。当时最早通过普通法的原则选择的时候是出于两个考量,第一个就是图书出版者或者是报纸的出版者,他可以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编辑,而且它有控制能力,所以他要对他出版的这些报纸报刊杂志里面出现的诽谤性陈述要负责。通信礼仪法的通过主要就是为了控制网上那些关于儿童色情或诽谤性的内容,所以叫通信礼仪 法。不要在网上乱讲话,但实际上就跟这张图一样,当时大家的想法是政府打着要防止儿童色情和打着要防止恐怖分子的招牌,想要控制网上的言论,因为那个时候加密无政府主义刚刚兴起,所以大家对政府的这种做法非常警惕。

    这里先说明通信礼仪法到底是怎么通过的,1991年的时候,打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官司,Cubby, Inc. v. CompuServe,CompuServe是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初全球最大的网络社区,为超过20万的用户提供了邮件、特别兴趣讨论组和实时聊天网络等接入服务。1990年10月,由于CompuServe的一个特别兴趣讨论组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了针对竞争对手诽谤言论,原告库比公司将 CompuServe告到了纽约南区法院。 法院认为,CompuServe作为用户言论的创博这不应承担责任,因为CompuServe在发布任何内容前都没有对论坛上的内容进行审查。由于CompuServe对侵权言论"并不知情或理应不知情",而且也对侵权 言论没有实际控制权,CompuServe不能对此负责。实际上这个官司是开了一个跑头,当时大家都以为网络上言论自由要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时候,结果1995年纽约也打了一个内容差不多的案子,但是判决是完全相反的,Stratton Oakmont, Inc. v. Prodigy Services Co. (N.Y. Sup. Ct. 1995) ,案件背景非常像。一位匿名用户在 Prodigy Services 公司所提供的网络论坛内创建了一个帖子,捏造 Stratton Oakmont 公司的管理者存在发行股票欺诈的行为。这一帖子随后被许多人浏览并大规模传播,最终导致 Stratton Oakmont 公司的经营业绩在短时间内急速下跌,遭受了巨大损失。在 Prodigy Services 公司拒绝提供该用户信息的情况下,Stratton Oakmont 公司将其告上了法庭。 法院认为, 作为网络服务商,Prodigy Services 公司对其所提供的留言版的内容实施了一定的"编辑控制"(Editorial Control),因此,该公司的法律定性更趋同于传统的出版社、报社等出版者,故因对未能及时删除其留言板内诽谤原告公司的帖子所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及民事责任。 这一案件不仅开创了美国网络诽谤侵权之诉的先例,而且为今后网络诽谤案件中确定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法律责任提供了依据。

    还一个有点搞笑的事情,这是个小插曲。Stratton Oakmont公司的总裁叫做JORDAM BELFORT,他就是华尔街之狼的原型,所以帖子内容理论上来讲是没有诽谤的,但是这是事后的事情,当时大家不知道,JORDAM BELFORT在1999年被抓,但跟这个case可能跟我说的这个case无关,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插曲,实际上他诽谤的内容可能真的不是诽谤,当然当时大家都不知道,Prodigy为了维护其网络平台,耗费人力对内容进行审核,而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出版者责任)却比放任无为的其他网络平台(比如CompuServe)更重,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时代周刊》在判决公布两天后发表了一段社论:"斯特顿-奥克蒙案判决书向整个互联网 世界发出了冷冰冰的信号。" 意思就是说你们不要以为网络上就有完全的言论自由了,政府还是在看着你的。刚刚引进法案的时候,当时这个案子应该还没有判决,1995年2月,参议员詹姆斯-埃克森(D-NE)提出了《通信礼仪法》(CDA),为了规范网上的淫秽和不雅行为,但是因为Prodigy这个案子造成非常大的争议,然后大家觉得说估计这个法案在就可能通不过,后来众议院克里斯-考克斯(R-CA)和罗恩-怀登(D-OR)提出了一项对《通信礼仪法》的修正案,最终成为了第230条。为什么他引进法案呢?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他是Prodigy和CompuServe粉丝,这也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法律上的原因主要是三个,第一个是为了扶持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因为那时候互联网刚起步,如果你通过过严的监管的话,你实际上就会扼杀他。第二个就是说觉得平台没有办法处理这么大量的请求,因为如果你要去审查用户发布的内容,如果你漏掉可能还要负责,并且花人力物力去应付用户的投诉或者是这种,这种需求比较难以达成。第三个,平台责任将导致ISP为了规避法律风险而过度删除言论(言论自由)。出于这三个考量,所以引入了修正案,当时还不叫231条,通信礼仪法案通过的时候虽然带着修正案,但大家还是觉得他对网络上言论的控制太可怕了,因为它整个法律实话讲,如果回顾最早通过的第一版原文的话,它写得非常的模糊,并没有仔细解释什么是淫秽,什么是色情,基本上就是赋予了政府无限的权力进行网络审查,所以当时法律通过还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的。

    后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和电子商务基金会 EFF合起来为了反对法案,举行了两个网上抗议,Blue Ribbon Online Free Speech Campaign和Black World Wide Web protest,当时很多人因为这两个抗议参与到这个活动里面去,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最后通信礼仪法以法案违宪,被告上了最高法院,一路打上了最高法院,最后结果是9:0,全票通过违宪。通信礼仪法案当时是大部分都被废除了,但只有 Chris Cox当时引进的修正案,这一部分被留下来,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通信礼仪法案230条。但是这几年,至少我知道的,在美国也有很多人就开始想要推翻230条。包括这一届民主党的老太太佩洛西,2019年他说过,就是说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跟当时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了,当时他是小企业,现在他可以影响美国民主,我们怎么还可以给予他免责,肯定不能免责,美国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说要把230条推翻掉,就是说从此以后不能免责。

    但我讲一下我个人观点,这个绝对不能推,反正推了大家都知道什么后果的,我们以后也不要想使用自由的互联网了,虽然现在已经不是自由的互联网,以后会更不自由,如果推翻的话会更不自由,美国实际上没有真的言论自由,但是如果你把遮羞布都撤了,就真的很难看了,这是我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还有一个所谓的Safe Harbor Principle,就是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的512节。这个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是在1998年通过的,实际上时间差不多,因为之前那个是在1996年,之所以会有这个数字千年版权法,实际上也是跟互联网发展有关系。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和数字作品的特殊性,内容所有者开始面临更大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在传统的著作权法中,如果被告"诱导、导致或实质性地帮助他人的侵权行为,并且知道或应该知道侵权行为"时,需要 负助成责任(contributory liability)。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等原因,内容所有者有时无法联系到涉嫌侵权者,因此将ISP视为"替罪羊"。 有一系列针对 Is p的诉讼就比较有名的,在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 v. Netcom On-Lin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c., 907 F. Supp. 1361 (N.D. Cal. 1995) 一案中,法院认定一家大型ISP应当对其会员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这个case里面具体内容我就不讲了,就说你用户发了侵权内容的话也要负责,实际上又回到普通法的原则去了。当时也是国会也认为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互联网产业没有办法发展了,那是1998年又是互联网泡沫前夕,大家对互联网前景抱有非常大的期许,政府认为应该保护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所以就通过了数字千年法案的第512节。

    第512条规定了四种ISP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不承担基于其服务而发生的侵权行为的责任;第一个中介(Conduit):如宽带公司,比如说如果我用电信的服务,我给别人发一个侵权内容电信公司不需要不负责,电信根本就不知道你发的什么东西,电信为什么要负责。这个比较好理解。第二个是缓存(Caching):为了提高网络访问速度,暂时性保存访问内容的服务器,可以完全免除侵权的责任(Google's Web Cache)。 第三个叫做托管(Hosting):如聊天室,论坛等。免责必须满足某些条件,如事先不知道侵权的存在、对侵权内容没有控制能力、不鼓励侵权行为的发生、不直接从侵权内容中盈利、在得到通知后迅速移除侵权内容等等。最后一种叫信息定位工具(Information Location Tool):如搜索引擎和黄页网站等,必须符合上一条的条件才能免责。这个条件就引发了一个东西的诞生,就叫DMCA notice ,翻译成中文叫DMCA通知,简单来讲就是,版权商给托管跟信息定位工具这两类发送用户侵权通知,请求删除内容。自从版权商发现我可以发DMCA notice之后,那一段时间是疯狂的发DMCA notice,这个表情包很贴切的形容了当时的情况。

    在被各大版权商疯狂发送DMCA之后,网上的盗版行为,也稍微消停了一阵子,结果之后出现了P2P技术,这个是在数字千年法案通过之后才开始慢慢成熟出来的技术。因为最早还是比如说我把内容放在论坛上之类的,后来就发现我可以互相发,通过这种P2P,比如说电驴、迅雷等等,实际上全是侵权的,只要从那上面下盗版材料,理论上全是侵权的。

    中国比较有名的可能就是迅雷了,国外的话就是naspter,一个做P2P音乐分享的公司。我记得最后除了发明这些技术的公司没有被告之外,所有这些公司都被告了。napster是被告的最惨的,直接被告到公司破产了。其他的没告到破产,最后基本上转型变成在线音乐分享公司,电影分享公司等,实际上像Netflix最早的也是从这种P2P转型过来的。总之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第512节虽然写在这里了,但的确当时也可以看出国会想要拼命保护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用心,但实际上没有想到 P2P技术出来之后,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第512节当时基本上就废了,因为这种P2P公司实际上都算托管公司,都算在hosting里面,hosting这种公司它要满足不违反这个数字千年法案的话,实际上条件还是很严苛的,就是说不知道侵权存在,然后对侵权内容没有控制能力。

    通信礼仪法的第230节在国内的讨论实际上非常少的,我自己查过中文材料,只有《极客公园》真正的讨论过说为什么说230是对现在互联网最重要的一条法律,他那篇写的比较浅。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专栏作家,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改变现在互联网的26个词》,然后专门讲230条,如果感兴趣的话,实际上大家可以看一下,然后因为今天有时间,所以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这提问。

    黄:我先问好了,因为我想katt,在国内有没有相对于这两条法案的相关规定了解。

    katt:我感觉关于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第512节,国内的网络侵权法里面其实是有一模一样的东西。但是section230据我所知是没有的。而且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我刚才讲了国内的论文,包括所谓的这种极客社区专门写这种技术文章的人,都对230讨论的特别少,但实际上这条非常重要的

    黄:是因为国内大家觉得这个很不现实。他就算有,也没有办法保障任何事情,还是其他原因我不知道。

    同学1:因为我觉得国内的话好多他没有法律意识,像前一段时间用爬虫技术的,杭州的哪个科技公司全部就被抓了,一些非法的数据,没有法律意识,再加上法律不重视,就是一个空白地,大家肆意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可能是我个人建议感受。

    黄:我刚刚问katt的意思是说,假设我们说您刚刚说的法律,可能是互联网以来最重要的一条法律。假设中国国内这里没有一个类似的法律,我们到底怎么去裁量这些事情,遇到相关的纷争的时候怎么裁量?因为这样看起来平台自己就乱删了对吧?不需要任何人,也不需要承担责任。可是真的假设有一条法律,比如一个刊物,我们现在的学术题材也是一样,都有连带法则的,互联网有连带法则吗?

    katt:在国内这一块我可能真的不是特别清楚,因为我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国内的跟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虽然中国不是判例法,但是中国有一些判决真的给所谓的互联网发展非常不好的先例,包括我们之前讨论到的有人做彩虹QQ,相当于是一个QQ的第三方插件,后来这个人被抓了,是因为跟腾讯竞争,但理论上来讲,如果你放在美国的 context里面,我可以想象到会因为竞争被怼,就是说比如说snapchat跟Facebook竞争,然后snapchat被Facebook怼了,这种事情我会想到,但是我没有办法想到说因为snapchat跟 Facebook竞争,Facebook就找人去把snapchat创始人抓了。所以这是我感觉就国内实际上可能这方面好的先例比较少。

    黄:是我的意思说现在因为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多网民的国家了,对吧?我们有一些法律的规定好像非常模糊,大家使用网络的时候都不晓得到底我们的法律依据在哪里。

    katt:我觉得这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国内真的懂法的人还是非常少,非常少,就是说年轻人可能会想到说如果我受欺负了或者怎么样,我要去诉诸法律,对,可能我想到这件事情。但是如果真的放到妈妈辈的,就比如说我妈那个年纪五十几岁的,他们就不会想到要去请律师这种事情。法律意识的普及上面还是比较少的。第二个就是我个人觉得真正愿意专心去研究互联网史,这些原则到底是怎么从互联网里面诞生出来的?基本上没有的。中国大部分最早的这种互联网信息保护,或者其他有关的法律,其实还是大部分从美国或者从欧洲复制的。复制的时候根本没有好好研究说当时人家的缘由,因为在美国订这个东西,它是有互联网发展时间线的,根据这之前发生这一些事例,我去制定法律,但是移到中国来的时候,实际上语境已经变了,这个东西可能不适合中国。实际上这是很常见情况,的包括国内的环境法之类的,都有这样子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国内就整块互联网相关的法律实际上还是就没有一个很系统的结构性。我觉得看美国法律的话,不论美国其他方面,个人认为美国法律的整个连贯性和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说环境法底下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原保护法,空气保护法,每一条每一条之间是可以连在一起的,你可以看到这一条跟那一条之间的联系,国内真的去看的话,我会觉得它是断章的。

    黄:另外一个也是跟您今天提到第二条法律有关,就是版权法,在中国这个事情显得特别的荒谬,对吧?从百度云到虾米音乐到造福全球华人的字幕组,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威胁,所以就在中国目前的状况里面,有没有什么相关法律是明确的规定版权?

    katt:有,国内是的确是有,但是字幕组实际上就很难管了,因为现在的字幕组实际上也不翻译国内有明确版权的东西了,比如优酷或者bilbil买了版权,那在人人视频里面就很难找到了,他只翻译那种没有明确版权,但我不是说这个东西好,因为我自己也有人人视频的死忠用户,如果没有人人视频华人们肯定会丧失不少乐趣。但是我想讲国内当时对迅雷这种东西并没有监管,包括那时候我记得我小时候百度音乐都可以随便下载的,还是因为我之前讲的原因,法治之类的这些意识不够强。当然你如果想要强监管,就没有办法让产业发展,但如果你想要产业发展,你就不能强监管这个东西, balance到底在哪?实际上很难把握住。实际上有时候法外之地更容易出创新的产品出来,是因为它没有监管,监管会给你带来很多想象不到的麻烦。而且监管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背后到底保护的是谁的利益。就像我刚刚讲的,230法案明面上来说,我是要防止儿童色情内容的传播,防止恐怖分子内容的传播,实际上根本目的就是政府要控制言论。实际上如果你制定了过强的版权法的话,就会导致国内现在的版权都在谁手里,腾讯这些公司手里,小的这种内容生产商,如果通过过强的版权法的话,这就活不下去了。立法上面的确是checks and balances非常难做。我不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人觉得说立法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立法过程非常复杂非常难。

    同学2:在中国如果被抓起来一般什么性质,刑事还是民事?刚看到PPT上美国是刑事+民事。

    katt:中国是刑事跟民事都有,而且我感觉刑事的可能性蛮大,美国也是刑事跟民事的可能性都有,但是刑事的可能性比较低,除非是特别大规模的著作权侵权,就是像海盗湾这样的侵权,基本上就要进监狱了。但是像napster这种大规模侵权,在美国的话就是公司破产,创始人该去开第二家公司,还是去开第二家公司,美国可以罚款解决的事情,一般都不会让你坐牢的。对,这也算是美国特色。

    同学3:字幕组是国家有意留下的法外之地吗?

    katt:这个就很难说,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字幕组是国家给我们这代年轻人留的文化开放之地.

    黄:我相信这个事情我们大家都可以理解了。我的意思是说正是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地方,然后他的网络活动,他的各种东西都是最蓬勃的,所以我觉得现在都处在一片迷茫当中,需要有一个人开始慢慢的清晰一下,法律架构是什么?我们大概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努力,或者去理解这些现存法律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这一次我们还蛮重要的。

    katt:我是希望当然会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些,比如说互联网发展史或者跟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我自己会希望有更多的人会愿意投入去研究这些看起来实际上是很无聊的东西,或者是不赚钱的东西,但是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你真的进去研究,你就看人家怎么发展的,实际上是还蛮好玩的。

    黄:有人问古老的避风港原则?

    katt:因为我刚刚讲过避风港原则,实际上原则是形容很多东西的,它只要能免责的可以叫做避风港。所以我刚刚讲的这套防卫可以叫作避风港,比如说你开车撞到了路边的公共设施,理论上来讲应该还是要付一点民事责任的,至少是破坏公物,但是如果是为了躲避行人,撞到了电线杆,这种事情我不知道在国内怎么样子,但是在美国一般来说那就免责了。实际上这个也可以叫做避风港,所以避风港原则是只要你能免责跟免罚款的这种条例都叫避风港。

    同学4:有没有更好地方法可以保护创作者收益?

    katt:我感觉最近这个话题还提的蛮多的,因为之前就腾讯跟乐文的事情,实际上还引起大家蛮多争议的。我个人身为学法律的,我觉得做腾讯还是蛮坑的,讲句实在话,真的很像霸王条款,具体说是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保护创作者收益,真的我可能现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但是我觉得里面这肯定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学理论之类的,或者还有一些法律上的保护肯定是百分之百必要的。更好的版权法,更好的著作法肯定是必要的,但是 balance在哪儿?这个需要好好考量,因为更好的版权法和更好的著作法会导致一种问题叫做Patent Troll (专利流氓,用于形容一些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以獲取賠償,卻從沒生產其專利產品的個人或公司),在美国是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些人会故意买快要过期的版权故意去打官司,这种人就专门叫做Patent Troll,是有一个专业名词,美国现在实际上很多公司都非常恨这帮人,他们以这种版权诉讼为营生的手段,美国版权保护够长了实际上,但是就会导致Patent Troll产生,所以版权法和著作权法到底要完善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觉得需要好好考虑。可能这也是要参考各国的经验,然后找出一个最适合中国的方案,差不多就是这样。但我觉得里面如果说涉及到这种保护创作者收益,经济利益的实际,实际上很多都是涉及到背后的经济学理论的,像什么经济激励之类的经常会用到这个词,但我觉得在创作的保护里面肯定也会弄的。我说到区块链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柯达之前弄过一个区块链,就是把作品保存在区块链上,包括时间日期,全都保存在区块链上,作者这样子都保存在区块链上相当于是个不可篡改的证据。如果你最后有这种版权争议的话,这就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证据,这种时间戳,相对来说比较难有这种时间上的争议,因为版权很多时候会说到底是你先写的还是我先写,对,然后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版权保护手段。我觉得这个要看对具体这块不是特别熟,但我觉得慢慢会有新的版权保护手段出来,在这方面我倒还真的觉得区块链可能是个好工具。

    katt:趁着这个时候,我就把 browser web和world wide web讲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Browser就是浏览器,我们现在用的火狐、Chrome、Safari等, web browser就是浏览器。web和world wide web实际上大部分情况都是指代的一个情况。我们现在所说的web就是万维网,但是实际上除了万维网之外,也有我们不知道的其他的网,比如说学校可能有自己的内网,这种网是不属于在万维网里面的,这个网它也算是在web的一部分,就是web可以控制,包括所有的网,内网外网也好,但是world wide web只指代这种万维网。

    katt:好的今天就到这边,谢谢

  2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周保松:公共生活的意义|问答摘录(上)

    首先还是要感谢 @NodeBE4 恢复了 被删公众号文章备份,这篇文章就是从其中打捞出来的。

    原文


    公共生活的意义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按:2020年7月12日,应706同学社及围炉两个青年团体之邀,我在zoom做了一场以"公共生活的意义"为主题的讲座,并邀得罗勉先生担任主持和评论。当晚参与者有好几百人,由晚上七时半一直谈到十一时半,气氛热烈,殊为难忘。讲座结束后,同学社的朋友整理出一份文字稿。我在文字稿基础上,做了相当幅度的修订,以成此文。我在此谢谢筹办讲座的朋友,也谢谢罗勉的评论,更要谢谢参与讨论的朋友。我们当晚在一起,实践了公共生活的意义。

    1.前言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公共生活的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公共生活?第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在哪里?第三,实践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为什么要将“公共生活”作为问题来讨论?过去十年,中国公共领域的环境在持续恶化,公民社会愈收愈紧,公共活动愈来愈少。以前觉得正常不过的活动,例如思想讲座、夏令营和读书组等,现在却随时受到限制。网络监控更是如此,删文炸号无日无之,已经很难找到大家可以放心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遑论深入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被迫退回私人领域,不关心不参与公共事务。人们也开始逐渐习惯一种没有公共性的生活。他们不是不想关心公共事务,而是他们不被容许这样做。去公共化,是近年明显的趋势。这种状态,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带来很大伤害,许多年轻人也因此感到无力和失落。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各种公共生活的尝试,包括微博和脸书的讨论、犁典读书组和犁典沙龙、知识青年夏令营、城市咖啡馆沙龙、公开讲座,以及在中文大学筹办各种思想文化活动等。我刚才用相片和大家分享了我的一些经历,一来是想说,美好的公共生活不仅可以想像,而且可以实现;二来也想为大家打打气,希望大家知道,即便在目前这样艰难的环境,我们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周保松教授于露天教授政治哲学

    2.什么是公共生活

    首先,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有三个重要面向。

    第一,公共生活指的是人们在公共领域就公共议题以公共方式参与和实践的生活。公共领域相对于私人领域,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容许大家自由进出;公共议题是与公众利益相关并值得公民关注的议题;公共方式指一种公开、理性、互相尊重的交往方式。

    "公共生活"的内涵、边界和形式都不容易清楚界定,但在今天中国的语境,大家还是不难明白它的意义,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线上沙龙,就是在实现一种公共生活,因为我们是在公共平台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自由开放的交流。我们甚至可以说,只要踏出个人小圈子,走出去和他人一起关心社会,我们就已在尝试一种公共生活。

    第二,参与公共生活的动机,不是狭义的个人利益,而是对公共利益有所想像和追求。公共生活不同于经济活动,人们参与的目的不是个人利益极大化,因此不会将别人当作谋利的工具和手段。相反,他们多少有个common good(共同善)和social justice(社会正义)的想法,希望社会能够变得更好和更公正。

    第三,承接以上所言,公共生活总意味着我们与他人在一起。我们在一起讨论,一起行动,一起感受,也在一起改变。我们虽然有不同的身分,却总希望在公共生活中彼此尊重,没有人会因为出身、阶级、性别、信仰等差异而受到歧视。公共生活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到和承认他人与你是平等的存在,享有同样的权利。我们因此要学会聆听、容忍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公共性总是和开放、多元、民主这些价值联结在一起。

    以上三点,都是规范性的,反映我们对公共生活的期望,而不是说现实已经如此。我们正是见到现实的不理想,才特别提出这些面向,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条件去实现这样的公共生活。

    3.公共生活为何重要

    接着下来我想谈谈,公共生活为什么对我们如此重要。我这里分享四点。

    一,公共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这个看似平常,我却觉得很重要。公共生活如果不能给我们快乐和意义,反而总是痛苦和负担,人们就会问:我为什么要向往和追求这种生活呢?既然人是社会性存有,就须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和实现自己。公共生活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人活得好的重要条件。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今晚很难得能走在一起讨论。在这种交流中,我们感到快乐充实,甚至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美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认真思考,在建立友谊,在寻找共鸣,在体验一种being together in a community for something meaningful。这些快乐,很难形容,但一旦尝过,就会难忘。

    过去几年,我在香港市中心一家咖啡馆办思想沙龙,每个月一场,通常在周末,讨论的都是严肃话题。咖啡馆很小,来的人却很多,每次大家都要紧紧地挤在一起站上几小时。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辛苦也要来呢?他们告诉我,一点也不辛苦,而且很享受。享受什么呢?享受一群人在一起认真思考的快乐,那是在商业世界很难经历到的事。也经常有人劝我,你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些事,真是何苦。其实不是这样。我策划这些活动,大部份时间都很快乐,因为我见到许多别人见不到的美好。

    周保松教授主持的思想沙龙

    二,公共生活另一个价值,是帮助我们找到人与人之间特别的一种联系,我们可称为"公共联系"(public connection)。我们并非孤零零活在世界,而总是活在各种联系之中。我们有亲人、朋友、爱人,这些亲密联系构成我们生命意义的重要部份。

    可是我说的公共联系,性质有点不一样。举例说吧,设想我们活在同一个城市,有天政府公布了一个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有人发起抗议,号召大家一起守护家园,并组织各种行动向政府施压。这是相当典型的公共参与,大家不会陌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积极投入其中,你会发觉,你与其他有着相同目标的人,开始建立起一种联系,产生一种认同,甚至对这个城市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例如在香港,很多人喜欢称这个城市为"我城"──我的城市。当你觉得这是你的城市的时候,那一定意味着你们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这就是我所说的,基于公共实践而形成的公共联系。

    有人或会问,公共联系为什么重要?我的想法是,如果人是社会性存有,我们就须通过各种联系来建立自我并找到生活的意义。公共生活其中一个价值,是令我们走出个人的小圈子,看到更大的世界,并与其他人建立更具公共性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会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也会改变我们对自身的理解。

    三,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我们也在发展人的能力,例如理性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同观点和论证之间作出比较和权衡的能力,聆听、理解及感受他人的能力,敢于坚持信念和原则的能力,以及广义的公民德性。没有这些能力,我们就很难有效参与公共生活。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往往只能通过公共参与来实现。这意味着,公共生活本身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不断学习的机会:学习成为民主公民,学习成为社会主人翁。

    四,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努力成为有公共意识和公共关怀的人,是社会改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我们都知道,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变好,拥有权力的人也不会突然良心发现而推行制度改革。社会改变,需要许多人一起推动。如果大家只愿袖手旁观或等着坐顺风车,我们活着的世界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愈来愈坏。

    我们因此明白,当局为什么要用尽方法打压公共参与,并令我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单薄、越来越破碎。公共生活是有力量的,当人与人走在一起,当人开始独立思考,体制就会恐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那套东西早已经不起理性检视。现在的社会控制,就是要将人赶回私人领域,把人变成耽于消费的经济动物,从而令我们忽略、甚至忘记人同时也是社会存有和政治存有。

    4.公共生活的条件

    既然公共生活如此重要,那么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什么条件?我觉得有三个层面的条件值得重视,它们分别是制度、文化和个人条件。

    第一个层面,是制度性条件,即我们的社会政治制度,必须保障相关的权利和提供足够的资源,容许及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最直接而大家又最易明白的,是制度下的自由体系。没有言论和思想自由、新闻和出版自由、信仰和结社自由,以及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公共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严重受限。这些自由构成公民的基本权利,并应得到法律明确保障。我们的宪法,就是这样写的。

    不少人以为,自由之所以重要,是保障个体在私领域免受公权力干预,个体从而能够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面。自由的另一面,是保障个体能够参与和享受公共生活。缺乏自由,公共生活就会凋零,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公共联系,每个人就会活得不完整。

    有人或会认为这有点言过其实。即使没有自由,人们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例如努力赚钱和尽情消费。没有公共生活,就退回私人世界好了,生活质量不会有什么影响。我理解这种想法,毕竟自由意识不同,对于失去自由的痛感就会不一样。但大家试想想,在一个没有freedom of speech、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结社自由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深受其害,因为我们无从得知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无法读到许多好书,我们难以没有恐惧地与他人交往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总言之,沒有自由,人的健全发展,必会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个层面,是文化条件。即使法律给了我们参与的自由,可是如果没有公共生活的文化土壤和文化基建,例如大家只关心炒股票、炒房子,对公共议题不感兴趣,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空间让大家呼吸,公共生活将很难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独立书店和独立出版社、广场、咖啡馆、媒体、网络平台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建。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公共生活需要一套公共语言来承载。人是通过语言来思考和交往的,而公共事务关乎众人之事,包括权力如何行使才有正当性,公民应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资源应该如何公平分配等等,都须在社会充份讨论,并逐步形成共识。但这些讨论要发生,就须先有一套成熟的规范性语言存在于社会,大家可以自如运用这些概念、价值和理论框架来分析和对话。这套语言从哪里来?这得靠大家一起来努力。

    第三个层面,是个人条件。这点大家应该不难理解。只要大家上过微博,都知道要在那里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是多么艰难的事。不扣帽子,不作人身攻击,不上纲上线,要以事论事,这些公共讨论的基本要求,现在都变得相当稀缺。更为恶劣的,是有些人动不动就发起集体举报,非要令对方彻底消失不可。试问在这种环境下,怎么可能有好的公共讨论?!

    我们确实都应具备基本的公民素养,大家一起尽力守住社会的公共性。我深知目前的情况很不理想,但我们没有太多哀叹的余裕。如果我们不努力,情况只会愈变愈坏。我们的公共空间,要靠大家一点一点撑出来。

    最近几年每次做完讲座,总会有人特别走来跟我说,老师你说得很好,但现实不是这个样子。体制实在太强大,我们做什么都不可能改变现实。我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悲观。即以今晚为例,我们数百人在这里一起讨论,无疑是公共生活的实践。它也许一时改变不了体制,但我不会说这样的交流没有意义。每个人意识上对权力的不屈从,对生活的较真,都是真实意义的反抗。

    反抗在什么时候发生?在意识到我们是自由主体,并主动向权力说不的时候。反抗不一定总是轰轰烈烈,也可以在细微日常的地方静默进行。这种有意识的反抗,只要持之以恒,甚至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首先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由于我们活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必然跟着改变。

    这道理看似平常,我却经历了很多才明白。一旦明白,我就不会再问当下自己做的事是否有用,因为我知道只要尽力将事情做好,世界就会不同。我不觉得这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大家想想,今晚世界本来没有这样一场聚会,是我们令它存在。当我们开始交流,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得着,这个世界于是也就跟著有所不同。

    从这点看,所谓改变,不用惊天动地,就从我们可以着力的地方做起就好。我们从今天起,认真思想,认真生活,认真参与公共活动,就是在实践一种反抗,就是在彰显一种异议者的姿态。为什么这是异议?因为我们没有跟着体制的剧本走。我们通过思考和实践,走出自己的路。

    我的分享部份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现在先请罗勉先生做评论,接着开放给大家自由发问。罗勉是706创始团队成员,目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

    嘉宾分享环节

    5.如何面对利维坦

    罗勉 | 我准备了一些问题,也是作为在大陆社会里的一个青年人和我身边朋友们的一些共同的感受,想向保松老师请教。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自己的主张似乎不被社会大众所同情,但你的主张又是一个很有公共性的诉求------你希望会变得更好,你希望社会往一个方向发展,你关心中国政治的进步。但是你举目望去,不管是你身边的人,还是网络的舆论,似乎都和你期待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朋友们说TA们有一种在故土流亡的感受。保松老师您怎么看这种心情?

    周 | 我很理解这些朋友的感受,一来是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失望,二来是同行者稀,难免有说不出的失落。你用了"故土流亡"这个词,确实教人感慨,那意味着你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你没有在家的感觉,因为你从根本处无法认同这个家的基本价值。如何面对这种心情?说实在话,我没有良方,只能分享两点个人体会。

    第一是对自己的观点和知识体系,要有一定信心。这些年来,我一直声称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或自由主义左翼(最近也有人称为"社会自由主义"),并写了不少文章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这个观点出来不久就受到官方打压,在学界和网络受到的批评也很多。自由主义在中国确实处于低潮,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是自由主义者的也愈来愈少。

    在这种大环境下,加上香港近年发生种种,如果说我一点不沮丧不痛苦,那一定是在骗你。尽管如此,我的自由主义立场并没有什么改变,也一直在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年轻时经历过八九之后,我就已明白社会转型是漫长的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尽量做好自己本份就已不错。没有人敢说自己当下所信就是真理,但如果你的信念经过深思熟虑,就会较有自信面对别人的质疑,也不会因外在环境影响而轻易动摇。

    第二是要寻找同道,与你同行。比如今天这个讨论群组有好几百人,里面一定有跟你志同道合的人,那么就利用这些机会,多认识一些朋友。现在网络联系很方便,只要建立一个小组,就可以一起读书,一起交流,甚至在条件许可时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也许我们是少数的一群,但这又有什么所谓?

    要改变故土流亡这种状态,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将现在的家,变成我们喜欢的家。这当然很难,所以很多人选择离开。如果我们不想走,又不想做异乡人,唯一的路,就是改变它,令它变好。

    罗勉 | 接着这个话题,在一个高压社会或者一个不自由社会,很多表达其实只能通过地下的方式。James Scott把它叫做hidden transcripts,隐藏的文本,因为大家要靠一些隐秘的文化符号来互相识别。在这种过程中,一些人找到了这样的一种符号,内心的痛苦、压抑或者焦虑就得到了释放,但您认为这个是不是有可能会消解掉真正的严肃的反思、真正的道德上的批判?

    我说得具体一点,就比如说大家去听李志的歌,《人民不要自由》,或者《广场》等等,就会感到很开心。进而就觉得好像我也参与完成了一定的反抗,就不用再想的更深了。这种亚文化或者说姿态性的呼喊是有意义的吗?

    大陆民谣歌手李志。2019年4月,他因疑似影射政治事件,被以“行为不端”之名封杀。2020年8月正式登台复出。

    周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香港正在经历类似的过程。7月1日港区国安法通过后,我在脸书发了一份声明,说我不会改变我的名字,不会删掉之前发的文字和图片。我希望自己能如常地公开地表达自己,不要将自己藏起来,或者自设一些言论界线。我当时做这样的声明,是因为见到在国安法威胁下,香港的脸书社群出现前所未见的恐慌,许多人在改名字和删走文章和图片,甚至将帐号关掉,从此离开社交媒体。

    在恐惧面前,要如此一手埋葬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是很惨烈的事。我理解大家为什么这样做,但这种由于不可知的恐惧而导致的自我审查一旦在社会普及,我们的言论空间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愈收愈窄,而这正是当权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当有一天敏感词愈来愈多,红线愈收愈紧,人们要么沉默,要么就只能用一些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不满。

    这就回到你的问题,这样的表达会否消解掉严肃认真的反思呢?这很难一概而论。如果这是有意识的反抗,即使效果未必显著,这仍然是一种公开的姿态,而姿态是重要的,尤其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当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此,而应考虑如何让这些情绪转化为更具反思的论述,甚至转化为行动,否则就很容易变成文化消费。无论如何,对于不同的抗争形式,我们都应持开放的态度。

    罗勉 | 我还有两个比较个人化的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如何面对利维坦。当体制几乎掌有社会所有的资源的时候,能够控制和影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在这样的社会生活?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学了一身本领,最后还是要被主流社会的工作安排、家庭安排捆绑。在这样的社会里,你想要过一个比较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你可能不得不跟体制有一些合作,服从它的一些安排或者价值观。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去回应这种主流社会的吸纳,怎么和控制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利维坦共存?

    周 | 这个问题,我想今天中国所有读书人都须面对。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大学本身就是体制的一部份,教学和研究都有严格规限,学术自由空间极小。既要在大学生存,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善尽知识人的责任,确实是很难的事。我一直在香港的大学任教,并未经历过那样的处境,任何这方面的评论都会显得轻省和不公平。

    尽管如此,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也不时须面对相当困难的抉择。在那些时候,我通常会问自己: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渴望过怎样的生活?如果体制要我做的事情,妥协了我的原则,折损了我的人格,令我不再是我,那么我就有比较强的理由去拒绝。

    事实上,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要我们不自欺,我们总得面对。我比较重视“完整性”(integrity)这个概念,就是视“我”的生命为一整体,“我”的信念、行动、公共参与、教育实践、阅读和思考等,都以某些方式彼此连结。如何通过实践,活出人的完整性,就是很重要的功课。

    这是对生活的一种自我要求。可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那么在意活得完整不完整?生命为什么不可以充满矛盾和割裂,为什么不可以随时背弃自己的原则?这个问题不易答。确实有许多人如此生活。我们有理由质疑这种生活形态吗?这个问题,我留给大家思考。

    这些年来,我经常在写作中忍不住留下“非如此不可”这句话。这确实是我的真实体会。非如此不可,不是说你没有选择的自由,被迫如此的意思。而是说你有选择的自由,而且你知道你一旦做了这样的抉择,你会承受相当大的代价,但你没办法不做,因为你内心清楚,不这么做的话,你就不再是你。所以,非如此不可,说到底,是向自己生命完整性的交代。

    6.怎样与父母相处

    罗勉 | 谢谢保松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聊天室里也有很多朋友在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或者经营和父母的关系?其一你跟父母的价值观可能有所冲突,其二即使父母跟你价值观类似,能够完全理解你的想法,他们也总是会过度担心你的安全,因为年轻人的风险和忧患意识似乎都会弱一些。像我们前面讨论的在一个高压社会里面做一些公共性的自由表达,都是有风险的,这些风险是不能完全确定的,也随时变化。你估计的风险,和你父母估计的风险,可能会很不一样。

    所以他们也是为你担心,真心为你好。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自己得负责,而且我们的父母又是不可以选择的缘分,所以这个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您有什么这方面的经验吗?

    周 | 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跟我父亲吵架,而且吵得挺厉害,主要由于政治观点不同及我的社会参与。我的大学四年,都在中文大学生组织度过。说起来,从读大学开始,我走的每步路,包括在三年级时从工商管理转到哲学系,父亲都不太认同。我后来决定去英国读政治哲学博士,他也不喜欢。我的家族49年后充满苦难,我是家中唯一儿子,父亲很疼我,我也非常在意他怎么看我,渴望我走的路能够得到他的认同。我们父子俩的相处,现在回想,我仍然很感慨。如何与家人相处,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我这里只能谈两点我的个人体会。

    第一,有的时候,与父母在观点上分歧太深,我们要学会沉默。我们父母生活的世界,与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我们不同,其实很正常。我当然明白,他们是你最在乎的人,你总希望他们能认同你的观点,支持你的决定。可是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接受,思想的差异不一定能通过辩论来解决。因为这些差异而与你最珍惜的人产生难以弥合的裂痕,真的很不值得。我读大学时,几乎每次回家吃饭,都和父亲为着政治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再后来,我们就学会不再在餐桌触碰政治。

    第二,我们要主动尝试,让父母对我们有更多了解。没有父母不在乎子女,只是有时他们对活得好的想法,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爱我们的方式,有时反成了我们的压力。可是我们要知道,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做父母的,其实并没太多机会学习如何做父母。理解、聆听、包容、尊重、欣赏,在中国,一直都是很稀缺的德性。

    如果情况许可,大家真的可考虑坐下来和父母认真谈,让他们知道你对前途、工作和婚姻的看法。谈了不一定就会好,但他们至少会因此明白,你的决定是有理由的,是深思熟虑的,这样他们就不会那么担心你走错了路。还记得大学毕业后,父亲开始主动找我的文章来读。我后来出的每一本书,他都不会错过。父亲很少告诉我他的读后感,但我相信他对他的儿子,因此多了许多理解。父亲今年八十多了,数年前得了脑退化症。每星期回去探望他,我都会紧紧握着他的手,静静感受彼此。我们此生不会再有机会讨论什么了。

    我现在也是父亲,女儿9岁。从她三岁开始,我们就开始尊重她的选择。她每天想吃什么菜,星期天去哪里玩,要看什么电影,参加什么兴趣班,想读什么书,我们都会问她的意见,并尽量尊重她的选择。我的观察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以阅读为例,从小至大,我几乎没告诉过女儿一定要读什么书,更加没有书单这回事。每次去书店,都是各自修行,我读我的,她读她的。我推荐过她读金庸,可她一点兴趣也没有,反而和书店老板混熟后,却经常叫老板推荐好书给她。我唯一可做的,就是将《神雕侠侣》放在她的书架,暗暗盼望有天她会拿起来。(我必须承认,我还是挺期待有一天她会和我讨论金庸。)

    不过,像我这样做父亲也有代价。例如有时候,在某些事上,我忍不住告诉女儿我的想法,她就会一脸认真地说,爸爸,你要尊重我的自由。于是我就无话可说。她说得也对,我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即使她可能选错了,也是成长的一部份。回想我的人生路,何尝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犯错中跌跌碰碰走过来。

    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需要学习。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甚至我们的政治,都没有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让我们来做这件事。

    问答摘录与整理于七月十二日的活动

    摘录 | 周保松、隐得来希

    海报 | 陈默

    图片 | 周保松及网络

    编辑 | 曹睿清

    围炉 (ID:weilu_flame)

  3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证言(《使女的故事》续作)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

    ——《卫报》

    -----------------------------------------------------------------------------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简介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2019年,阿特伍德凭借《证言》再度问鼎布克奖。


    下载链接

  3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传记】夢室:大衛·林奇傳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称他为“鬼才导演”,一点也不为过。他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再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大卫·林奇的人生经历可谓嘈杂,每个领域都像梦境中的蒙太奇。

    恐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写大卫·林奇传记,那就是大卫·林奇。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林奇则在通读后做出补充和修改。为了写作此书,克里斯汀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员,以及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同事等。借用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阶段。林奇通读后,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和补充。

    人生中的重要抉择,经典作品《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的拍摄历程,影像背后的人世沉浮,丰富曲折的感情生活,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跨界实践……大卫·林奇首次敞开心扉,以轻松、坦诚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

    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跨界创作的趣味人生。《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作者简介

    大卫·林奇,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好莱坞鬼才导演。


    下载链接

  3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陈纯:钦定的社会性死亡

    原文


    今年出版的《自由主义的重生与政治德性》收录了我三十三篇学术文章,其中大多写于2015-2019之间。写于2018年的学术文章有十篇,写于2019年的有七篇,但去年我也写了大量的杂文,所以全年大约写了二十篇文章。可以说,2020年是我这五年来最低产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只有两篇长文。
    
    	
    
    说2019年的八月扭转了我的人生也不过分。后来我写了两篇文章讲述那件事发生后两个月间的遭遇,有一种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味道。大概是因为听过的惨案太多,所以三四个部门的车轮战,一周一两次的拜访,在我看来都不算什么“铁拳”。一年来我的朋友每次见面或打电话,都第一时间询问我的安全状况,尤其在许先生“被嫖娼”的那段时间,他们害怕“终于要对知识分子下手了”。
    
    	
    
    我还经常安慰他们,来拜访的人态度并不狰狞,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时间久了我才发现,其实“铁拳”并不总是一下劈头盖脸地打过来,把你打得七荤八素,叫苦连天。这个拳头很灵活,它就像如来佛祖的手掌,不知不觉地在你的脚下伸展开,你走到哪里,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十月底我想去澳门,在刷通行证过关的那刻突然卡住了,海关人员用充满狐疑的眼神盯着我,然后将我请到一旁的小房间。那时我就知道,我的出入已经不可能自由了。
    
    	
    
    我尝试用学术精神和幽默感去化解这种囚笼般的感觉。有时我冷静地观察、回忆、整理,结合一些看过的研究和案例,希望洞穿其中的机制。有时我在接触的人员身上,努力地区分体制带给他们的烙印,和人性犹存的证据。我会将这些“成果”跟我信任的朋友分享,以减轻他们对我的担忧,和无处不在的政治抑郁。
    
    	
    
    我的谋生没有受到毁灭性的冲击,但我知道我周围的有些人受到了警告,我不清楚他们有没有被要求监视我,但我依然若无其事地和他们打交道。幸运的是,有司并没有过分地骚扰我们家,我的家人也没有“大义灭亲”。尽管我曾经深刻反思过家庭带给我的消极影响和阻碍,但不可否认,关键时刻潮汕人还是把“家人”放在了首位,他们甚至没有过多地指责我,只是默默估量着这件事的严重性。
    
    	
    
    从澳门回来以后,我有几个月都没写什么东西。一方面,我在墙内的社交平台的账号基本都被炸掉,重新注册的微信公号和豆瓣,几乎一篇文章都发不出,就算把能找到的敏感词换掉也一样(可以发在matters,但我的大部分读者都不上matters)。另一方面,我感受到一种严重的“精神缺氧”,这是我受到的无形限制所带来的:以前我能去香港买书,去台湾开会,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感到在写作上,我一只手被废了。
    
    	
    
    经过那一阵和有司打的交道,我已经很清楚他们对我的定位。
    
    	
    
    “你这辈子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我2016年出过一本书,我自己不太满意,但在这里我再也没有机会了,不可能有出版社敢再帮我出书。我不能接受任何来自民间的荣誉,也不能有任何媒体的采访,不能去做讲座,也不能参与任何有影响的读书会。这些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稀松平常的事情,在我这里却是禁忌,除非我忍心给那些邀请我的人带来麻烦。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三月我的书在纽约即将付梓,某机关人员急匆匆地找到我,第一次带有威胁性地要求我撤回出版的意愿:任何能延续我的公共生命的手段,他们都要想办法扼杀掉,即使那是在境外。
    
    	
    
    我把这个叫做“钦定的社会性死亡”。
    
    	
    
    这种“社会性死亡”的可怕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对你的生活可以有多大影响,即便对于我这样惯于独来独往的人也是一样。在某机关人员和我就新书出版进行交流的那天,晚上刚好有一个约会,他们要我如实交代接下来的行踪,我千方百计地搪塞,最终没有如实相告。但在和女生见面的时候,我很痛苦地发现“铁拳”还是伸进了我的私生活:我忍不住地四处张望,担心他们会在不远处监视,担心面前这个善良的姑娘会在和我分开以后接到一个电话。几天以后,我主动断绝了跟她的联系,以免祸及无辜。
    
    	
    
    这种被政治伤害的感情并不是孤例:有一次,一个女生的妹妹在知道我的真名以后,将百度到的内容发给她的姐姐,并且千叮万嘱要她远离我这样的“危险人物”。还有一次,有个女生在约会的过程中突然说,我越看你就越觉得脸熟。然后她停下来在手机里打开一些东西,低头看了一会儿,又看看我的脸,恍然大悟道,你就是那个港独的老师啊,你这样的人我惹不起。
    
    	
    
    这样的情况堆积起来,足以让人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现在在工作场所,或者在路上,我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就有一种下意识的退缩感。我突然想到,那些认为铁拳的行政成本将节节攀升并将其拖垮的理论,完全站不住脚: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可能主动成为铁拳的代理人,他们不仅会孤立你,也有可能举报你。我的很多朋友都用过笔名,我就没有。我常说,我写过做过的我都认,那时尽管我的名字毁誉参半,我还愿意照单全收。然而当名字被系统盯上,并且和一些莫须有的事情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的一部分。
    
    	
    
    即使我金盆洗手,与世无争地活在墙内,空气里的“毒性”也越来越强,让我感到窒息。在我之后,有若干个师友也被举报了。小粉红们一旦盯上一个人,会动员起来在墙内外搜寻ta“恨国”的证据。随着一批又一批人倒下,证据的标准越来越低。一开始可能是同情香港的反送中运动才算,后来抨击中国的体制、说日本或美国某些方面做得好、表达与大陆历史教科书不一致的历史观,都算“恨国”。最近听说央视的《最美逆行者》在小粉红那里也是给境外势力递刀(这部片因为冒犯了为抗疫做出贡献的女性,在知乎被打出了极低分)。有一位朋友,此前有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公众号,在B站也有十万以上的粉丝,其墙内言论一向温和谨慎,但因为小粉红扒到他在境外媒体发表的一些更为自由化的言论,他墙内的所有平台都被举报了,很快就被全面封禁。
    
    	
    
    疫情以后,我觉得自己能发表观点的议题越来越少了。一方面,从三月开始,西方国家的抗疫表现十分不如意,甚至间接伤害了“民主”的声誉,“弗洛伊德事件”更加暴露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种族问题,而美国尚未出现能扭转这些危机的迹象。对于这些问题,那些身在美国,或已经将自己融入美国社会的朋友更有发言权。在中国这边,现在讨论最多的就是“中美脱钩”,我可以想象脱钩以后对“少数派”(这是张洁平提出的一个标签,我觉得比“异见者”更好)乃至对一般老百姓有多大的伤害,但形势尚未明朗,我也不想故作惊人之语。总而言之,影响诸多议题的大环境在重新洗牌,做学者的,在这个时候应该保持审慎。
    
    	
    
    另一方面,在我所关注的行动者里,分裂和困难也前所未有地增加。二月以来,因为尖椒和王小嗨的“劳资纠纷”,泛左翼和女权在过去几年建立起来的联合发生了松动,最后演变成大规模的“站队”;七月,北美女权圈也因为两位女生之间的性骚扰指控出现了代际的分化,经过微博的发酵,成了针对某些个人的网暴;随着#MeToo的深入以及大量“微博女权”的参与,性侵案变成了公共话题中的“流量担当”,在一些争议性极大的案件面前,一些行动者也在复杂的当事人、扑朔迷离的细节与声量巨大的苛责之中选择急流勇退。面对这些,我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
    
    	
    
    “自由主义正在被时代抛弃。”我心底不由自主升起这样的感叹。对于我这个感叹,有一些同属自由派的朋友会反对,他们相信时代发展的方向依然是自由民主,只是中间可能会有一些曲折,甚至有一个寒冬。如果这说的是世界的长久趋势,我倒不一定不赞同,我担心的是,中国适合自由主义生长的土壤已经越来越少了。两年前我写《从对#MeToo的三波批评看公共文化的生成》时,发现“少数派”进行论辩的语言,底色还是偏向自由主义,如今恍如隔世,女权主义似乎成了更大的共识(只是争议也更多了)。我接触到的对思想和时政感兴趣、在学术上有野心的年轻人,将自己标签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比例也远大于将自己标签为“自由主义者”的。另一边,在拥护当局的人里,温和的声音也逐渐退场,被“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嘶吼掩盖。在一般的老百姓那里,随着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变得紧张,他们的“敌我意识”也在加强。熟悉历史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意识常常在自己的国家诱发人道主义悲剧。自由主义越来越难争取到想要有所作为的支持者。
    
    	
    
    对于那些对自由主义持怀疑态度的人,自由主义的衰落是自己造成的,或者说,是中国的自由派造成的。民族主义者说,自由主义没有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给不出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家富强方案,吸引不了普通的中国的老百姓。左翼说,自由主义归根到底代表的还是中国的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的利益,对广大底层劳动者的痛苦视而不见。基督教徒说,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没有理解西方文明的真正精髓在于基督教。
    
    
    这些说法或许都有一定道理,但且不说这些批评彼此之间有冲突,即便自由主义真的做到了这些,它也未必能扭转局面。就像我在别的地方说的,观念也是有“时势”的,政治观念就更是如此。1950年代自由主义在中国直接被权力抹掉,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可能再发生一次?我们这一代的自由主义者,注定要去承受自身信仰退潮带来的全部冲击。
    
    	
    
    许章润先生被带走的那一周里,我的心态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他的《戊戌六章》,正是他这几年激烈抨击朝政之文章的合集,而这本书和《自由主义的重生与政治德性》恰好是一个出版社一个系列的,他的遭遇很难不让我产生“唇亡齿寒”之感。在推特和各种电报群,大家奔走呼号,关心着许先生的消息。但有一些人,突然提出揣测:许老师是不是真的去“买春”,被人抓到了?ta们还进一步说,对于“买春”的精英男性,即便他们是反专制的,也不值得太多的同情,因为他们已经享受了太多的特权。我刚看到的时候异常愤怒,后来逐渐想明白这样的心态,这或许是为了缓解内心无力的一种尝试:既然他享受过特权,且品行有亏,我们也就没有全力声援他的义务了。归根到底,这不是一种道德洁癖,更可能是一种道德上的懦弱。
    
    	
    
    在两天的恐惧、愤怒和挣扎以后,我终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可能并不是去争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而是像许先生一样,在政权的羞辱和世态的炎凉面前守住自己的“气节”,以待来者。我们也不是要把自己活得像殉道者和禁欲者一样,以堵住卫道士的悠悠众口,而是要以一种自由主义的姿态继续过生活。我们继续看书、赚钱、恋爱、做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充满欢笑,这就是铁拳最大的失败。
    
    	
    
    只要自由主义不去脱离那些人类最美好的价值,暂时的退潮又有什么可怕的。
    
  3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套書) pdf下载

    内容简介

    一八九五 到 一九八六 這是一份臺灣的民主履歷 三個世代追尋的民主之花

    從一八九五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臺灣用不到百年的時間,跨越了民主的門檻,擁有合法反對黨的存在和公平競爭的選舉。這是民主轉型最核心的關鍵。

    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臺灣人透過殖民者,睜開了眼睛,認識了世界。隨著殖民者戰敗,臺灣第一波以啟蒙為主的民主運動也宣告結束,且在政權轉換的階段中,發生了二二八事件。

    國府來臺後的獨裁統治,開啟了第二波民主運動。初期以外省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中心,透過《自由中國》雜誌對威權獨裁提出言論挑戰,後來更與本土菁英合作企圖成立反對黨。這次的匯流最後因遭整肅宣告失敗。

    然而隨著戰後世代的成長,第三波民主運動很快到來。不同於上一波民主運動,全面性的整肅和處罰未能讓民主運動消逝,反而讓獨裁政權失去正當性。更多人的參與讓民主運動更為茁壯,而人民的支持也更熱烈。當強力壓制無效,獨裁政權只有讓步。結局是,臺灣人終於獲得將近一百年的追求:民主、平等、自主、和尊嚴。

    為什麼要述說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和其他民族相較,臺灣的民主運動並不特別壯烈,不特別曲折,也不特別艱難。不過這卻是我們自己的故事,讓我們得以面對過去,明瞭歷史並非必然,也得以在面對未來時不致失去信心。

    卷一 自治的夢想 陳翠蓮

    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年代,已有一批在日本留學的臺灣知識青年,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日治到二戰後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追尋自治之夢的時期。

    卷二 自由的挫敗 吳乃德

    嚴重族群衝突的二二八事件才過了十多年,外省與本省的知識菁英與政治人物,這兩批分別代表中國自由主義與反日本殖民運動的要角,卻能共同努力籌組反對黨,確實難以想像。雖然組黨以遭逮捕、失敗收場,但這份共同的政治遺囑將由下一階段的黨外運動繼承。

    卷三 民主的浪潮 胡慧玲

    七○年代起,面對險峻的國際情勢和毫不鬆手的獨裁統治,黨外人士一波波抗爭,也一波波受難,血雨腥風不斷。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滅門血案、陳文成、鄭南榕、黑名單,是這個時代重要的關鍵字。從社會到校園,臺灣上下裡外都在民主改革的浪潮中奮勇向前。爭自決到爭民主,臺灣百年追求,終有成果。

    作者简介

    陳翠蓮

    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戰後臺灣政治史。已出版《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戰後臺灣人權史》(合著)、《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合著)、《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等。

    吳乃德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黨外雜誌《新潮流》編輯,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社會系訪問副教授,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合聘教授,「臺灣政治學會」創會會長。

    胡慧玲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職《自由時代》雜誌社、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著有《我喜歡這樣想你》、《島嶼愛戀》、《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等書。曾從事基隆地區和臺北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合著《悲情車站二二八》等五書,以及合著《臺灣獨立運動的先聲─臺灣共和國》、《白色封印》、《在異鄉發現臺灣》。現任「上尚講堂」策畫人。


    下载链接

  3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書摘】臺灣之春: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21-note-book-digest-taiwan-democracy-history/


    1978年12月28日,台北,美國代表團成員從華盛頓抵達台北,憤怒的台灣示威者投擲雞蛋和西紅柿(番茄),潑紅漆及拍打黑色的轎車。 圖:AP/達志影像

    1978年12月28日,台北,美國代表團成員從華盛頓抵達台北,憤怒的台灣示威者投擲雞蛋和西紅柿(番茄),潑紅漆及拍打黑色的轎車。圖:AP/達志影像

    【編者按】:台灣獨立出版社「春山出版社」,九月發表新書《臺灣之春:解嚴前的台灣民主運動》,作者是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曾從事基隆地區和臺北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的胡慧玲。這本書記載的,是七〇到八〇年代,臺灣處於嚴峻的國際情勢和獨裁統治的雙重壓迫下,黨外人士以各種形式爭取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空間,也不斷重複被捕與受難的歷史。

    回望這段歷史對今日的香港和台灣都同樣重要。一方面,台灣解嚴後的民主化也不過三十年略多,仍然是需要總結及回望歷史,反思和解決轉型正義之痛,並對任何意識形態的政黨/政府/權力的獨裁傾向要有所警惕;一方面,香港也在對民主的期望中緩緩展開新的歷史,如陳健民教授在本書的序言所言,香港人觀照這段台灣歷史,看到那不易,為漫漫長路做好準備。

    全書共有十三個章節,光看章節名,就會讓人看到歷史的相似性,讀者或想從中有所啟發。出版社授權《端》摘錄的這段文字,摘自第五章「講沒完的政見」的部分內容,它講的是不同意識形態的交戰、國際空間的影響以及台灣本土的自決意識。它沒有給出答案,它串連的是歷史的伏筆。

    民主與愛國打擂臺

    黨外選舉是創意的博覽會。前臺大哲學系副教授陳鼓應和前《中國時報》省議會記者陳婉真聯合競選,前者選國代,後者選立委,兩人都以國民黨員身分「報備參選」。

    十一月一日,兩陳發表〈告中國國民黨宣言〉,以該黨標榜的三民主義思想破題,批評該黨在臺施政三十年,完全背叛三民主義。蔣經國聞言大發脾氣,要求調查是否「叛國」;媒體發動圍剿,一群「反共義士」則聲言要「剷除消滅這些比共匪更惡毒的莠草」。選戰開打後,兩陳在臺灣大學正門對面,新生南路人行道上設「民主牆」,貼大字報。辛辣的內容,犀利的言論,是老師沒教的、媒體沒報的;他們又擺板凳,宛如英國海德公園的肥皂箱,大家隨時可以站上去演講。民主牆成了師生逗留、閱讀、辯論的所在,磁鐵般吸引更多人專程而來。

    國民黨也在旁邊設「愛國牆」打對臺。民主牆和愛國牆,攻防交錯,從四板增長到二十多板,臺大校門口成了不夜城。

    民主牆是一大突破。在此之前,臺灣反抗言論的書寫只有一個管道:出版書刊和傳單。書刊印刷需要時間,而且是單向傳播;民主牆則以機動性的大字報隨寫隨貼,並提供辯論平臺。

    黨外氣勢如虹,比前一年選舉遠遠過之。但就在投票前一星期,十二月十六日凌晨,美國宣布將於隔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

    當天中午,蔣經國發布緊急處分令,宣布大選延期舉行,「即日起,停止一切競選活動。」眾聲喧嘩,剎那歸於沉寂。

    臺灣之春: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作者: 胡慧玲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9/08

    臺美斷交危機

    從尼克森、福特到卡特,美中建交計畫,逐步推進,舉世皆知。但蔣氏父子不斷灌輸臺灣人民:美國是堅定友邦、「中美關係」不會生變。人民也被鼓勵全力追求經濟成長,莫管國事。因此斷交消息傳來,舉國陷入末日悲情。

    日後從卡特的回憶錄來看,這名被臺灣媒體指為「媚匪」的美國總統,對國民黨素乏好感。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之際,服役海軍的卡特隨軍艦訪華,在青島目睹國民黨軍隊當街拉伕,以刺刀強迫充軍。這名二十五歲的目擊者對國民黨印象惡劣。

    一九七六年,卡特以喬治亞州長身分競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打贏幾場初選後,他的平原鎮鄉親突然接到臺北方面的熱情邀約,免費前往度假。他們備受款待,獲贈厚禮,並被囑咐回去影響卡特,放棄美國對中國的承諾。這種手段惹惱卡特;他因為不受關說,與部分鄉親交惡。

    卡特見識到的,只是國民黨在美國影響力的一小部分。事實上,美國各界具影響力的人,或多或少都接受國民黨當局豐沛的好處。國府甚至在美國布建龐大的間諜網,滲透到政府部門、華人社區和大學校園。

    美國日後才發現自己成了盟國偵防、滲透的目標---這原本是敵國才做的事。華府火大了。一九七七年,卡特上臺那年,據說臺灣被美國列入「對國家安全具有敵意」的祕密名單。臺灣的外交官及其接觸對象被聯邦調查局鎖定監視。

    美中終於要建交了。臺灣陷入被美國斷交的痛苦和悲憤當中,深深的不安全感,使內部矛盾益形劇烈。斷交危機感各有不同:國民黨憂慮政權不保,臺灣人起來造反;黨外人士憂慮國民黨轉移焦點,關門打小孩,狠狠修理異議人士;人民則憂慮臺灣沒前途了。 危機處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民間方面,早在斷交只是風聲階段,股市便聞風大跌,從十月二日的六八八點,六個星期跌掉百點以上。十二月十七日斷交消息上報,一開盤全面跌停;十九日,為了止血,當局將漲跌幅限制從五%降為三%,後來更降到一%。

    有辦法的人紛紛出走,和股市一樣都是未演先轟動。與張俊宏所說「上上下下沒有心防」互相呼應的,是「牙刷主義」風行。所謂牙刷主義,是諷刺黨國權貴和資本家把家人移民出國、資產轉移外國,自己也取得綠卡,只是暫留臺灣。萬一局勢生變,只要隨身帶一把牙刷,就可以輕鬆開溜。

    國民黨政府方面,因應方式多管齊下:首先,端出蔣公遺訓「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做精神講話。這是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時的口號。此外,配套運動包括:發起「自強救國捐獻」運動、青年學生「從軍報國」運動,進一步強化軍力---七○年代臺灣仍是軍事大國,軍費和兵力名列世界前茅。

    其次,在藝文媒體發動「愛國主義」熱潮。愛國歌曲〈中華民國頌〉日夜播唱,已到強迫洗腦的程度。〈龍的傳人〉順勢大紅。該歌曲作者侯德健後來「回歸」中國,這首歌立刻成了禁歌。

    操弄愛國主義

    十二月十八日,《中央日報》副刊大篇幅登出一封〈南海血書〉,署名「譯者朱桂,阮天仇絕筆」。朱桂宣稱,其內弟到南海打魚,在一座荒島上發現十三具屍體和一堆大海螺殼。其中一枚海螺殼內有一件血襯衫,上面寫著越南難民阮天仇的絕筆書。其內弟攜回臺灣,由朱桂譯為中文。

    根據朱桂的「譯文」,阮天仇受困珊瑚礁四十二天,風吹日曬挨餓忍渴。最後一天,用螺尖沾鮮血,在衣服上寫出文情並茂、起承轉合完整的三千字血書。阮天仇控訴,是所謂的「偉大盟邦」和「民主鬥士」,聯手使越南淪陷。

    稍具常識的讀者,都知道這是影射美國和黨外人士,暗示越南亡國的命運將在臺灣發生。

    二○○三年,朱桂承認該文純屬虛構,也就是說,這是一篇偽造文章。但臺美斷交時,該文在王昇策劃下,不僅編入教材,還拍成電影。光是印發給中等學校師生,一個月內就高達一百五十萬份,不僅必讀必考,學生還要寫心得報告。立法委員戰慶輝提議:「南海血書,句句真實......我們要把它編入中學教材書國文課本中,列為高中大專考試必然考題,要把它譯成多國文字散發到全世界。」

    國民黨也趁機修理「背叛」的卡特政府。十二月二十七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率特使團來臺展開相關談判。國民黨社工會主任沈之岳(前調查局局長)召集相關單位協調,決定由救國團發動學生前往特使團所經之處抗議。

    以松山機場而言,抗議群眾向特使團座車丟雞蛋、番茄,甚至拿旗桿弄破座車玻璃。看似失控的場面,明顯有政治動員的痕跡。這和一九五七年「劉自然事件」相似,後者的暴動群眾中也有部分是由救國團動員而來。

    綜言之,國民黨對臺美斷交的危機處理,是透過愛國主義的操縱,化解政權的危機。操縱方式依循自一九四九年以來的政治邏輯進行:愛國必須團結,團結必須支持政府,支持政府必須譴責那些破壞團結的陰謀分子。順著這個邏輯,黨外人士迅速被打成全民公敵。

    陳鼓應教授。

    陳鼓應教授。圖:網上圖片

    臺灣人民自決主張

    國內緊張情勢升高,人心惶惶。桃園縣政府對面衛生局的白牆上,紅漆塗寫「槍斃許信良!」旁邊是縣府員工的聯署簽名。許信良找簽名者來問:「為何簽名?」他囁嚅說:「安全室主任叫我們簽的。」坊間謠傳說有共匪侵入,說縣長宿舍有五百多套警察制服,要製造暴動。黨外人士經常接到恐嚇電話,罵他們是賣國賊、臺奸、匪諜。

    黨外人士面對變局,兵分多路。其中,王拓、陳鼓應、黃順興等人南下,邀請余登發共商大計。余登發,被形容為「臺灣野生政治家」,一九○四年生,高雄橋頭人,臺灣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預科畢業。戰後歷任第一屆橋頭鄉長、第一屆國大代表、第一屆民選的高雄水利會主委,和第四屆高雄縣長。

    戒嚴時期,非國民黨籍縣市長為數很少,絕大部分上任後都官司纏身,余登發也不例外。一九六三年,他因刪除縣府預算內的國民黨高雄縣黨部補助款,把經費用來興建教室,被臺灣省政府藉故停職。一九七○年,因「凌堯舜公地放領案」被判刑兩年。

    余登發下臺,兒子余瑞言、媳婦余陳月瑛、女兒黃余綉鸞、女婿黃友仁,先後奉父命參選從政,被稱為高雄「黑派」。黃友仁當高雄縣長,余陳月瑛是省議員,政治實力雄厚。一九七八年黨外助選團情勢看漲,余登發積極參加,出錢出力。臺美斷交後,黨外決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召開「國是會議」,發表〈國是聲明〉,余登發北上共赴國難。 國是會議場地原本敲定臺北國賓飯店,飯店遭受政治壓力,開會當天臨時不借場地,會議只得改到黨外助選團總部舉行。會中,黃信介推薦許信良、張俊宏、施明德、姚嘉文、林義雄---即日後國民黨秋後算帳時所謂的「五人小組」---研議黨外未來的發展方向。會後,發表一份由余登發領銜、七十三人聯署的〈黨外人士國是聲明〉,強調:

    在國際強權的縱橫捭闔下,我們的命運已面臨被出賣的危機。所以我們不得不率直地申說:我們反對任何強權支配其他國家人民的命運,我們堅決主張臺灣的命運應由一千七百萬人民來決定。

    強權,隱指美國和中國,至今仍是相當程度影響臺灣命運的兩大強權。

    「臺灣全體住民共同決定臺灣前途」,這是人民自決權的主張,早在一九四五年便載於《聯合國憲章》第一條,在臺灣被視為大忌。一九七一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國是聲明〉始做明確宣示;但列為黨外人士的共同聲明,這是第一遭。

    那個時代,統獨議題不是第一順位。有中國情懷的余登發,被推舉為名義上的黨外領導人。他呼籲當局立即恢復選舉,停止戒嚴,開放民主,建立自由民主體制。眾人決定,一月二十九日從臺北啟程,環島拜年,沿途散發〈國是聲明〉。 余登發並具名邀請,二月一日在高雄橋頭鄉舉行千人餐會,進行全臺串連。

    臺美斷交,選舉停辦,對黨外是一大打擊。眾人既期待也相信,選舉只是暫時停止,黨外仍有活動空間。殊不知,國民黨鷹派已摩拳擦掌,要發動一步步的整肅行動。

    (胡慧玲,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職《自由時代》雜誌社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著有《我喜歡這樣想你》、《島嶼愛戀》、《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等書。曾從事基隆地區和臺北地區二二八口述歷史採訪,合著《悲情車站二二八》等五書,以及合著《臺灣獨立運動的先聲─臺灣共和國》、《白色封印》、《在異鄉發現臺灣》。現任「上尚講堂」策畫人。)

  3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有關「官派律師」的一些基礎知識

    https://terminus2049.xyz/lawyer/20200921-govt-assigned-lawyer/


    2020-09-21

    由於香港十二公民被捕事件,「官派律師」現象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實,這種低級惡劣的手段早已出現在內地的公民權利案件和政治異議案件當中。從「709大抓捕」到甄江華案,從長沙富能案到余文生案,從推特網友凌浩波 52ling 案到端點星案,到處都有官派律師的身影。

    香港人和其他民主國家的人們,長期生活於法治健全的社會,沒有經歷過一黨獨裁、操縱司法的事,可能難以想像、難以理解所謂「官派律師」到底是怎麼回事。法律依據何在?他們會做什麼?他們不做什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與普通的辯護律師有何異同?

    我作為端點星案陳玫的親屬,過去幾個月一直在與官派律師鬥智鬥勇,因此閱讀了一些相關材料。我將試著解答有關官派律師現象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理解,也請各位網友指正、補充。

    「官派律師」是一種通俗說法,實際上指的是在公民權利案件和政治異議案件當中,中共政府以所謂「法律援助律師」(Legal Aid Lawyer)的名義,以欺騙或強迫的方式,指派給當事人的律師。其主要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和《法律援助條例》。

    「官派律師」這個說法早已有之,但中共政府一向不承認有所謂「官派律師」,甚至在2017年由全國律師協會聲明:「反對給律師亂貼『官派律師』『死磕律師』標籤」。

    全國律師協會發言人說:「每一位律師執行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都是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中的一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33萬中國律師都是體制內的律師,根本不存在所謂體制外的律師之說。」https://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05/31287468.html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1/24/nw.D110000renmrb_20190124_1-13.htm

    所有參與配合中共迫害人權的官派律師,都是以所謂「法律援助律師」面目出現的。我們不否認,在一些不涉及公民權利或政治異議的案件當中,有些當事人由於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確實需要申請法律援助律師,那些法律援助律師也確實有可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但是,在涉及公民權利、政治異議的案件當中,這些所謂「法律援助律師」絕對不是來維護當事人權利的,而是配合中共政府迫害人權的。因此,為了名實相符,我們不以「法律援助律師」稱呼他們,而是使用「官派律師」(Government-assigned Lawyer)這一約定俗成的名稱,以便與真正的法律援助律師區分。

    以「法律援助」之名,行迫害人權之實,這正是中共政權「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亦即謊言與暴力)這一本質的具體表現。以法律援助之名來迫害人權,具有極大迷惑性,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國號具有極大迷惑性一樣。

    以下我將從七個方面對比「官派律師」和真正的辯護律師之間的區別,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官派律師這一做法的險惡用心和危害,以及爭取辯護權的重要性。

    (一)【辯護律師】由當事人或家屬自願委託,【官派律師】由中共政府強行指派。

    一般是在公安或國安偵察階段指派,也可能在檢察院或法院階段指派。當局欺騙或強迫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並由法律援助中心(一般隸屬司法局)同意和派出律師。

    當事人失去人身自由且隨時面臨酷刑威脅的情況下,便不得不答應申請法律援助,這就是中共政府對外所說的「某人自願申請法律援助」。 「709大抓捕」當中的王全璋律師當時嚴辭拒絕官派律師,這也是他遭受酷刑的原因之一。我們懷疑,長沙富能案、端點星案的官派律師,就是在威脅之下被迫申請的。

    當局有時還會威脅家屬,要求家屬解聘律師,以便當局強行指派官派律師 。推特網友凌浩波案當中,其父親就被迫解除了原有律師。後來官派律師配合官方表演,凌浩波被秘密審判。

    (二)【辯護律師】會公開委託代理關係,【官派律師】則經常隱瞞委託代理關係,秘密代理案件。

    近期發生的案件中,最典型的即是長沙富能案的官派律師,他們從未聯繫當事人家屬,更談不上溝通案情。此案三人於九月初被秘密開庭審判,但家屬至今仍然不能確切得知官派律師是誰,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推測。

    (三)【辯護律師】積極維護當事人權利,做無罪辯護。 (因為都是公民權利和政治異議案件。)【官派律師】霸占律師名額,配合官方表演,將當事人定罪。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每名嫌疑人或被告人最多只能委託兩名辯護人。為了阻止辯護律師介入案件,中共政府一定會派出兩名官派律師,霸占律師名額。

    官派律師進入案件,不是為了維護當事人的權利,而是為了配合中共當局演出一場所謂「公平公正」的鬧劇。中共不想讓人說它不講道理、不講法律,所以需要官派律師這樣的遮羞布來配合表演,這種表演與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這樣的所謂「民主」表演並無不同。

    或問:此類案件,中共當局早就拍板定性,罪名與刑期也不是檢察院和法院所能決定。就算沒有官派律師,就算辯護律師能夠出庭辯護,也並不會改變判決結果呀?

    答曰:的確,改變判決結果的希望很渺茫。比如維吾爾學者伊利哈木案當中,儘管有律師 liu_xiaoyuan 出庭做無罪辯護,仍然未能改變判決結果。但是,辯護律師參與案件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法庭現場的辯護(雖然這是最重要的)。還在於讓案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及時公開,讓關心案件的各界人士及時了解案情,讓親朋好友和當事人之間的信息通暢傳遞。而這些,都是官派律師不會做的。下文詳述。

    (四)【辯護律師】會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及時向家屬、媒體和社會各界公開案情信息以及當事人近況。 【官派律師】只會躲躲藏藏,根本不會披露這些信息,使案件進入實質上的黑箱操作。

    端點星案當中,官派律師甚至拒絕向家屬告知辦案檢察官姓名,也拒絕告知案件詳情。

    (五)【辯護律師】會主動聯繫家屬,告知案情。 【官派律師】則經常躲避家屬,拒絕告知案情。

    端點星案當中,官派律師始終拒絕告知其手機號碼,而只用律所座機電話聯繫家屬,使得家屬無法隨時與他們聯繫,無法及時溝通案情。

    長沙富能案當中的官派律師更加惡劣,自始至終,完全不與家屬聯繫。當家屬 MindyShi227 通過蛛絲馬跡發現官派律師身份並上門追問時,還遭到官派律師同事的威脅、欺侮與謾罵。

    (六)【辯護律師】幫助家屬和當事人之間傳遞法律未禁止傳遞的信息。【官派律師】拒絕幫助家屬和當事人之間傳遞信息,或有選擇性地傳遞信息。

    這種選擇性,並非根據法律規定來判斷是否能夠傳遞,而是根據其迫害當事人的辦案需求來判斷。比如家人想對當事人說「我相信你無罪」,官派律師就不會幫忙傳遞。

    向關押當中的人傳遞足夠多的有效信息,非常非常重要。他們與外界完全隔絕,全靠律師與外界溝通。如果律師能夠把外界的關心、關注和支持帶給他們,即便他們不能馬上獲釋,也不會感覺到被孤立被放棄,而會更有信心。相反,如果律師拒絕向他們傳遞外界的關心與支持,會讓他們越來越陷入心理困境。

    (七)【辯護律師】會幫助家屬和當事人,鼓勵和支持他們。【官派律師】則經常欺騙、侮辱甚至威脅家屬和當事人。

    端點星案官派律師屢次欺騙家屬,比如以疫情為由拖延會見,實際上北京在疫情期間並未中止看守所會見。

    長沙富能案官派律師更是在年幼孩童面前謾罵、侮辱和威脅家屬 MindyShi227 .

    綜上所述,官派律師就是中共當局的走狗,他們參與案件的目的不是為了維護當事人的權利,而是為了配合中共當局進行欺世表演,為了配合公檢法機關將案件黑箱操作,為了將公民權利案件、政治異議案件的當事人定罪關押。

    或問:若辯護律師代理案件,不能幫助當事人獲釋或減輕刑罰,若官派律師代理案件不一定會增加當事人的刑罰。那麼還有必要拒絕官派律師嗎?

    答曰:當然有必要。前文說過,即使辯護律師不能幫助當事人減輕刑罰,但至少可以避免案件被黑箱操作。讓案件公開透明,本身就很重要。

    「官派律師」現象正在以我們看得見的速度和頻率增加,正在成為中共政權壓制公民權利、打擊異議人士的常用手段,希望國際組織和國際媒體能夠持續關注這個現象,並一起努力阻止情況變得更糟。無權力者能夠打出的牌很少,但我們總要去嘗試,我們沒有選擇。

    本文作者陳純一,係端點星案陳玫的兄長。

  3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小说】审查官手记(十九位轮番登场的叙述者,一场对独裁统治的血泪控诉)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不要阅读这部小说。

    请你们像做梦一样在我的篇章中行走,请你们以得病的方式感受这本书。」

    ◎当代葡语文学的护旗手 X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萨拉马戈一生的对手 X 福克纳的接班人,后现代主义大师 X 心理解剖学家。

    ◎个人的噩梦 X 国家的悲剧,多重视角叙事 X 意识流手法,权力的异化 X 人性的怪诞。

    ——————————

    我是弗朗西斯科,在里斯本呼风唤雨的男人。

    作为帕尔梅拉庄园里的绝对暴君,我高举的手指向全世界。

    见过教皇,得过一枚梵蒂冈的勋章,萨拉查教授都曾专程拜访我,从而决定葡萄牙到底需要发展什么。

    我是弗朗西斯科,里斯本病房里一只破孔的篮子。

    别人的手扶我起身,扶我躺下,替我擦身 ,喂我吃饭,在我两腿中间架上便盆。

    如今旧政权像纸牌城堡一样轰然倒下,帕尔梅拉庄园也沦为度假胜地。

    我才发现,我不是在寻求旧日的权势,而仅仅渴望找到那株最初佩戴在你胸前的甘松花枝。

    ——————————

    安图内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在世作家之一。

    ——哈罗德·布鲁姆

    一部葡萄牙语的《我弥留之际》,却更具野心。在这部力量非凡的小说中,安图内斯作为技艺精湛的心理刻画大师,为书写整个社会的堕落提供了一种密集的、个体的声音。

    ——《纽约客》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洛博·安图内斯(António Lobo Antunes),1942生于里斯本。7岁立志当作家,大学时研习心理学,毕业后以军医身份踏上了非洲安哥拉的战场,并开始关注死亡等人类主题。1979年凭借首部长篇小说《象的记忆》(Memória de Elefante)登上文坛,至今已出版作品二十余部,他的作品风格被认为深受威廉·福克纳和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影响。2000年获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该奖的葡萄牙作家;2005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2007年获葡语文学最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他是继若泽·萨拉马戈之后,在国际文坛声誉最高的葡萄牙作家,近年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下载链接

  3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容忍與自由:打開胡適思想世界的第一扇窗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堅持批判,重估價值!
    臺灣必須選擇自己的方向。

    胡適,在臺灣傳遞「五四火種」的起跑者,
    打開胡適思想,就打開一扇窗。**
    我們與胡適的距離------可以是100年,也可以恍如昨日------
    雖然間隔著百年,但一樣在面對民主爭議、學術自由、社會弊端、女權等問題,
    胡適說:「紙上談兵容易,任何阿貓阿狗都可以談,重點是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做戲無法,出個菩薩』,不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只能請出菩薩來解圍更是可悲。」
    他侃侃而談、批判犀利,努力帶來一點一滴的改變,
    當我們閱讀胡適,他的思維、陳述、洞見、勇氣、幽默,會打開一扇窗,讓我們也能直面自己的世界。

    胡適畢生著述不輟,遺存的文字財富超過千萬,不是一般讀者可以問津通覽。而且市面上各種胡適精選卷帙浩繁,本書借鑑既有的成果,企望有所突破,自呈特色,乃以胡適的思想關懷為主題,避開學術作品,精選猶然深具現實意義並可激發思考的原著二十篇,期可提供多樣角度的認知。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

    字適之,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宣傳民主、科學。

    胡適提倡白話文和新詩,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一九五七年,胡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隔年四月到臺灣定居就任。一九六二年病逝,中央研究院於院內成立了胡適紀念館。另外,在研究院附近另有一胡適公園,為胡適的墓地。

    胡適一生影響甚廣,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盧山遊記》、《胡適文選》、《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四十自述》、《南遊雜憶》、《胡適留學日記》、《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編者簡介

    潘光哲

    筆名彭廣澤、勞棟,1965年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歷任臺大歷史系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副研究員兼任檔案館主任、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外国人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董事長等職;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任胡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台灣史。

    著有《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 》等專書及學術論文七十餘篇,並主編《(新版)殷海光全集》、《(新版)胡適全集》、《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等史料彙編;並另主編《胡適與現代中國的理想追尋:紀念胡適先生一二○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等書。


    下载链接

  3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社運年代 : 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pdf下载

    内容简介

    這十多年來,香港市民前仆後繼走上街頭,顛覆了港人政治冷感的形象,激發豐富的公共討論,同時突顯不少社會矛盾。當下耳熟能詳的概念如核心價值、公共空間、集體回憶、地產霸權、本土意識等,大抵緣於社運。這段充斥著希望和失落的「社運年代」是否帶來了根本的社會變革?本書探討香港社運的眾多議題,呈現抗爭政治的力量和束縛;18位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以冷靜嚴謹的學術角度,為理解香港特區第二個十年,提供了現象之下的深層思考。

    作者简介

    鄭煒,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博士。研究興趣包括政治體制、抗爭政治、公共領域、地方治理、中港台及馬來亞政治。論文見TheChinaQuarterly、PoliticalStudies、ModernAsianStudies、SocialMovementStudies等國際期刊。曾獲《中國季刊》最原創論文獎(2016)及香港研究學院政治學最優秀論文獎(2017)。袁瑋熙,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英國牛津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研究興趣為公民社會、社會運動和身份政治,專注中國、香港和台灣等地區發展。研究著作刊登於PoliticalStudies、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a、ChinaInformation、ChinaPerspectives、《二十一世紀》等學術期刊。


    下载链接

  3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羅冠聰:時代就這樣推著我們前行

    時代就這樣推著我們前行。

    自小在公屋長大,父母都是典型的移民家庭,胼手胝足地養起一頭家。幼時與當清潔工的母親穿梭不同樓宇的垃圾房,執拾紙皮、拿著水喉沖洗黑垢,也曾經生活拮据,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開銷都難以負擔。

    一直以來,父母對我的期望都是擁有穩定而快樂的生活,不用像他們經歷飢荒、離異、惶恐,以及生命上處處的不安。參與政治、面對牢獄,或者成為每位香港市民口中的「聰仔」,都未曾出現在我長大時的腦海中。

    家庭不談政治,也只在很偶然的機會,才因要完成學業功課而細問父親來港的經歷。他在七十年代尾偷渡來港,當時整個中國鬧飢荒,資源短缺,他所在的農村同樣糧食短缺,一天有一兩塊蕃薯下肚已是樁美事。那時候在南部窮鄉的所有中國青年只有一個目標:逃,逃到香港去。抵達富裕的香港,是他們唯一能扭轉命運的生機。

    偷渡來港,他的叔輩同鄉早在六十年代嘗試過,那時偷渡失敗返國要坐牢,這個政策卻在七十年代鬆綁了,造就新一波的偷渡潮。他聽說有同鄉即使歷經十二次失敗,依然再接再厲,皆因冒險穿過怒海翻波,總比坐而待斃好。那年22,他於汕尾上船,一隻小舢板坐著十數人,撐起他們希望的帆是由眾人家中的被單縫紉而成--相當脆弱,卻又是他們僅餘可以依賴的。

    船家點好人數,出發,有份撐船的乘客收費便宜一點。眾人攜帶的口糧只有一兩包花生,將就著吃,在一日航行後卒之抵達中途島嶼,眾人先上岸央求住戶贈一口救命水,然後稍作休整再度出發。經歷總計兩、三日的航行,他們幸運地上岸,完成了任務的第一關。

    而這一關,很多人都通過不了。航行期間,他們看過發脹的浮屍,也在心中回想隔壁村落所收過的回信,一整個船隊在海上難以預料的暴風雨中全數沉沒,成為投奔怒海的註腳。能夠抵岸,是運氣,也是勇氣。

    然而,上岸的那一刻,他們卻被裝作好心幫忙的蛇頭拐走,要求在香港家人付出巨額贖金。經歷一個星期在雞寮與綁匪的議價和爭持,最終他也能成功逃脫並找到親友後,由藍田坐車到金鐘,在「抵壘政策」生效時取得行街紙,再也不怕警察在大街上的截查。

    行街紙到手便可以立即開工,第一天在牛頭角做泥工,一天工錢是六十元,據他說,是中國農民一年的收入。八十年代上千元一天的工資,更是當時中國人民望麈莫及的工資水平。他再也不用經歷「斷糧」,挖樹皮、出海危釣的日子。

    在各種地緣條件下挺立的香港,一直給被在此安身立命的人視為舒適的避風港,也孕育了無數影響世界的人才。世界運轉得很快,於2019年開始,中共治下的香港卻成為人們爭相逃離的地方。我的父輩多是「經濟難民」,而這一代的全是「政治難民」;上一代對共產黨的憎惡猶存,我們卻要因深愛我城而離開;來到香港是種金的開端,離開香港卻是迷茫的開始。

    六年前,就在九月左右的這段時間,我人生泛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了別人口中的「學生領袖」。到今日,遠離家鄉,登上了一些排名、得到了一些曝光,卻令我想起過去世世代代的香港人,如何擺脫極端惡劣的環境來到這個富裕之地,再歷經廿載摧殘,成為社會棟樑爭相逃離的地方。

    若有選擇,我倒希望就如父母對我的寄望一樣,成為一位樸實、平凡、無華的人,靜靜地為著我愛的人和事付出,在暄鬧中留守在舒適的角落,看著日落,看著日和。

    一切都是時代的潮流,推著一代又一代人,作出他們意想不到的抉擇。而這些痛苦的決定將如何決定人的前路,取決於意志、毅力,以及無可避免的運氣。

    在每一件歷史事件發生後,我都習慣默默地回顧過去--看到在舊照片的我,與如今有何異同,提醒我毋忘初衷之餘,也要日漸進步,適應新的崗位。

    十年前的我,中六剛開學,憂心忡忡地準備著令人窒息的高考。那時候,我看著天,想像在大學無憂無慮的日子。


    訂閱Patreon,了解我的思想、工作、生活:https://www.patreon.com/nathanlaw

    訂閱「國際戰線頻道」 零時差緊貼最新動態: https://t.me/HKinternationalfront

  4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 一个世纪的抗争:美国女权运动史:增订版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从19世纪初叶的女性权利行动开始,叙述了此后100多年中美国女性通过宣传、抗争、牺牲和与体制的种种互动,终基本实现权利平等的历史。女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社会运动之一,也是美国政治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女性为参政权所做的为时长且成功的抗争之一。

    1866年初夏,当宪法中首次出现“男性”一词时,争取女性参政权的斗争就正式开始了。女权主义者不分寒暑,四处宣讲并组织参政权协会,对公众进行教育,在各个州进行参政权公投造势。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也让新的妇女组织形式得以出现:中产阶级妇女致力于在自己和需要帮助的商店、工厂女工之间架设桥梁。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睦邻安置所、全国消费者联盟和妇女工会联盟这样的组织成立了,它们为女性劳动者带来了拥有资金、影响力和奉献精神的新同盟者。1903—1917年,以女性成员为主的工会发展起来了,这些工会至今一直是美国劳工运动的中坚力量。自1918年1月10日起,历时一年半,参政权修正案才送交参议院,尔后又经过14个月才获得批准生效。1920年8月,艰苦卓绝的斗争落下帷幕。

    20世纪以来,急速上升的离婚率、持续存在的收入差距,以及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巨大数量,也让女权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但在早期女权主义者经历的漫长旅程中,我们会找到绝望的解药,因为那是一个充满勇气、恒心和希望的故事。当我们走向下个世纪时,这个故事依然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者简介

    埃莉诺•弗莱克斯纳,生于肯塔基州的乔治敦,是美国杰出的独立学者,妇女研究领域的先驱。她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历史研究的浓厚兴趣,从斯沃斯莫尔学院毕业后,她继续在牛津大学深造。弗莱克斯纳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从事社会和政治工作,这激发了她对女性议题的关注。整个40年代,弗莱克斯纳的生活完全被政治、工作和组织活动填满。这些事让她越来越了解工人的艰辛斗争,越发意识到性别歧视的严重性,也让她看到了社会运动的艰巨性。50年代初,弗莱克斯纳的想法从写一本关于女性历史的书,逐渐细化为写一本关于妇女参政权运动的书。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她找到了一种激情,找到了贯穿参政权运动的矢志不渝的决心、令人心碎的挫折感,以及无与伦比的兴奋之情。《一个世纪的抗争:美国女权运动史》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妇女权利斗争细致而精彩的叙述,而且呈现了从殖民时代开始的妇女历史经历的全景图。

    艾伦•菲茨帕特里克,拥有布兰代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是专攻美国现代政治和思想史的教授和学者、新罕布什尔大学历史学教授,曾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任教,著有《致杰基的信:悲痛国家的哀悼》(Letters to Jackie: Condolences from a Grieving Nation)《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The Highest Glass Ceiling: Women’s Quest for the American Presidency)等。


    下载链接

  4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不要让他们拖住后腿,伸手去够星空” (附纪录片地址)

    原文


    大法官金斯伯格是谁?

    1. 她是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人们亲切地称她RBG。

    2. 她是出生于布鲁克林的、成绩优异的犹太女孩。她考上了哈佛法学院,毕业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

    3. 她是金牌女权律师。1973年,RBG担任了美国自由联盟女权计划的首席诉讼律师。在接下来的近10年内,她在最高法院进行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辩护。

    4. 她是最高法院大法官。1993年,RBG被克林顿总统提名为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大法官,她是继桑德拉-戴-欧康纳(Sandra Day O'Connar)后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她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大法官,在最高法院任职27年。

    5. 她是社交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精神偶像。人们热衷于模仿她的打扮,制作她的表情包,买她的周边,称赞她,"如果世上真有超级英雄,必然是金斯伯格的样子!"

    6. 她是最朋克的老太太。87岁还没退休,每天上班,坚持健身。2018年底,她曾因在最高法院意外摔倒,摔断了三根肋骨。当民众纷纷为她担心的时候,三天后,老太太又去法庭上班了。

    7. 她与癌症抗争了20多年,曾患过五次癌症。今年7月初还因癌症复发接受化疗,却丝毫没有耽误工作。她一直希望自己能坚持工作到90岁,或者至少到美国大选之后,只因目前最高法院的格局不容乐观。

    8. 她有着让人羡慕的爱情。她的丈夫马丁笑称自己是"第一丈夫",在那个男人们认为妻子该照顾家庭的年代,马丁在生前一直支持着RBG的事业,他曾说:"我认为我做过的所有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帮助鲁思成就了她现在的事业。"

    9. 她被称为"声名狼藉"(The Notorious RBG),这是粉丝对她致敬的方式:因为她总在最高法院做出荒唐判决时发出愤怒的异议。

    "有什么会比一个'老女人'更遭嫌弃的呢?但每个人却恨不得把这个老太婆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在心上。"

    在关于她的豆瓣评分9.3分的纪录片《女大法官金斯伯格》(《RBG》)中,一位年轻女孩这么评价她。

    不幸的是,刚刚过去的9月18日,金斯伯格因转移性胰腺癌并发症,还是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 (John Roberts) 发表声明赞颂金斯伯格,是一位"不知疲倦、坚决捍卫正义的斗士",她的离去意味着"美国失去了一位具有历史地位的法学家"。

    其实影响还远不止于此。

    要知道,目前美国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5人为保守派。金斯伯格作为最高法院仅剩的4位自由派大法官之一,在美保守主义回潮的现状之下,她的存在本身就极具意义。而她的离开无疑意味着,守护平衡的力量逝去,特朗普将有机会继续任命一位保守派大法官,政治均衡继续被打破,今后几十年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将更加趋于保守。

    因此,许多评论家表示,金斯伯格的离世,无论对美国司法、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还是未来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过)美国总统大选。

    金斯伯格离世后,许多民众自发聚集在最高法院前,献上鲜花等以示哀悼

    今天分享看理想发布过的一篇有关RBG的旧文,通过一些真正改变历史的案件,回顾这位传奇大法官的一生。

    谨以此文纪念这位"声名狼藉",却让所有人都爱她的最酷的老太太。

    01.

    "我有一群不耐烦的观众"

    ** Frontiero vs Richardson - 1973 **

    如今一头白发的弗朗蒂罗(Sharron Frontiero),穿着花格子衬衫,坐在沙发上,回忆起40多年前的那天。

    70年代的美国,正是美国空军大力向女性招生的时期,广告语中常写着充满鼓舞人心的句子:

    "谁说女人就该被限制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难道身为女性就别无选择?加入美国空军,你也能探索世界!"

    当时,刚从大学毕业的弗朗蒂罗急切想实现经济独立,于是加入了美国空军。除了找到了工作,她还有一个好消息:和丈夫结婚。

    新工作、新生活,一切对20出头的弗朗蒂罗来说,都是崭新的。

    年轻时的Frontiero

    然而,现实却不像广告说得那样激动人心。加入工作后不久,弗朗蒂罗就发现了一个不公平的现象:周围的男性同事,只要结婚了,就能获得住房津贴。而她不能得到这个津贴,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

    得知这个消息后,天真的弗朗蒂罗以为"不过是行政人员不小心犯的错误罢了",而当她走进财务室,却收到了当头一棒:

    "你能获得参军的机会你已是三生有幸。空军能接纳你来服役,你应该感到幸运。" 财务人员冷冰冰地说。

    弗朗蒂罗找到了律师。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这并非是行政上的错误,而是法律上的错误。当时,美国各州及联邦法律中成千上百的条文,都带有严重性别歧视:

    在1970年生效的法律规定:

    大部分州的雇主能够以怀孕为由合法地解雇孕妇。

    银行要求,女性在申请信贷时,需要得到丈夫的签名。

    社会中普遍认为,男性才是养家之人,而女性若参加工作,只是攒点零花钱罢了。想要改变这一切,必须通过诉讼才能纠正它。

    当时的RBG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担任女权律师,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案件。在她看来,弗朗蒂罗案件,是可以推动法律变革的,因为她代表的是全美国女性共同面临的困境。

    开庭的时间是在下午,这不仅是年轻的女孩弗朗蒂罗生命中重要的一天,也是RBG人生中重要的一天------因为这一次,是她在最高法院的第一次辩护。由于太紧张,RBG中午都没吃午餐。

    她回忆道,最高法院庄严肃穆,地位崇高,但令她印象最深是墙上的画像:他们是美国历届司法领袖的油画人像,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性

    "我非常紧张,但当我抬头,看向法官们时,我就想到,我可有一群不耐烦的观众。"

    RBG用犀利而冷静的语言,梳理了美国从建国以来,关于女性被区别对待的各种语言:"丈夫是家庭的主人" 、"女性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 她向法庭上的男性成员们精准阐释了,作为"二等公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意识到我正对着男性发言,而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基于性别的歧视行为的存在。我的策略就是让他们明白,这是实实在在的歧视。"

    结局是,弗朗蒂罗在家中接到了记者打来的电话,赢了。弗朗蒂罗获得了属于她的保障金,RBG也赢得了人生第一场诉讼。

    02.

    受害者远不止女性,而是社会中每一个人

    ** Weinberger v Wiesenfeld - 1975 **

    说到性别歧视,大部分人都会以为这是针对女性的歧视。而我们常忽略的是,男性亦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

    1975年对于斯蒂芬-维森菲尔德(Steven Wiesenfeld)来说,是充满波折的一年。他的妻子不幸死于难产,而孩子存活下来。因为要独自照料孩子,他不得不辞去工作,经济来源成了问题。

    他去政府申请单亲家庭保障金,可却被工作人员拒绝,因为这是"母亲的补偿"------在平时,寡妇自动获得此项福利,但鳏夫则不然,因为社会普遍认为,只有女性需要照顾家庭,像斯蒂芬这样的"家庭主夫"是不存在的。

    RBG果断地接下了这桩案件,在社会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中,受害者永远不止是女性,而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当我们走进法庭时,她让我与她坐在同一张桌前,她像让一张男性面孔出现在台前,这一法官们能更感同身受。"斯蒂芬回忆道,"非常机智的战略"。

    诉讼判决结果,RBG是从汽车广播里听到的。当时她正在开往去哥大上班的路上:"我的第一反应是必须控制住自己兴奋的情绪,不然我就要出车祸了。" 她的另一个朋友透露说,她因为赢了这个案子,大哭了一场。

    官司赢了,"家庭主夫"得到了保障金。

    "我认为,男人和女人会并肩合作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不是女性解放,而是所有人解放。"

    曾经那位年轻的新手父亲,今已白发苍苍,谈到40多年前的那场胜利,露出了一个欣慰又感动的笑容。

    Steven Wiesenfeld

    03.

    保护女性自主权

    ** Struck v. Secretary of Defense - 1970 **

    ** Gonzales v. Carhart - 2007 **

    这是两场跨度近40年的案件。RBG的身份,也从当年的诉讼律师,到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时间回到1970年。苏珊-斯科拉克(Susan Struck)是一名空军护士。她是一名勇敢的、热爱工作的女性,曾自愿报名去参加越南战争。

    那一年,斯科拉克怀孕了。然而,空军部队冷冰冰地给了她两种选择:要么辞职、要么堕胎。

    这个条件让斯科拉克万分痛苦,因为一方面,她是一位天主教徒,出于信仰原因不愿意堕胎;而另一方面,而她同时又热爱她的工作,不愿意辞职。她想要妥协,向部队提出:自己把孩子生下来后,让别人领养好不好?依旧被拒绝。

    面临着两难的决定,斯科拉克找到了美国民权同盟,当时担任诉讼律师的RBG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案子。她在辩护状中说:

    "在各种阻碍女性追求平等权利的障碍中,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能力而造成的区别对待首当其冲。直到最近,法学家们都还认为任何对孕妇和母亲的歧视实际上都是'为了她们好'。"

    对方律师看情势不利,决定妥协:于是,军队取消了辞退怀孕女性的规定。此案件直接推动了女性生育权的发展,在随后的1978年10月,国会通过了《反怀孕歧视法案》。

    而据记者2014年的探访,那位斯科拉克女士,如今正和"4条狗,8只猫,9只小鸡,1只公鸡,一只马"在亚利桑那州生活在一起。

    然而,就在30多年后,RBG穿上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制服,从诉讼律师到大法官,RBG以一种新的身份,又一次面临着美国堕胎权的问题。

    当时正是反堕胎运动的高峰,2003年,小布什总统将禁止"部分分娩堕胎术"写入了联邦法律,该禁令在最高法院以5比4之差被通过了,原因充满歧视:"保护反复无常的女性,以免她们后悔自己的决定,并保护她们不受一生的欺骗。" "堕过胎的女性会后悔自己的决定,而且会因此换上严重的抑郁症、失去自信"。

    在RBG看来,这是法律的倒退,她再一次发出了异议:

    "女性能否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与"她们能否独立决定自己的生育计划"密切相关。

    因此,法律不允许过度限制女性堕胎权。这并不只为保护女性隐私权,更是保护女性自主权,这种自主权给予女性自由决定人生轨迹的权利,从而享受与男性平等的公民权利。"

    这两个跨度近40年的案件,体现出了RBG对生育权益的理解:真正的生育自由------不仅是能够有生育的权利,也包含有不生育的权利。

    放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个话题依旧没有过时。

    鼓励生育的政策下,政府一边"催生",限制女性终止妊娠的权利,否认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另一边,社会对怀孕女性的职场歧视并未减少,给她们的职业发展道路设立重重限制。

    04.

    不是女性优待,而是伪装成高台的牢笼

    ** United States v Virginia - 1996 **

    纪录片中,85岁的RBG盯着柜子上的一张照片,和往常一样,她的表情依旧严肃平静,让人猜不到她在想什么。

    这张合影,RBG站在最中间,周围是一群穿着制服的女性。这张照片的背后,有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照片中的女性,因为RBG,进了梦寐以求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VMI,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是一所长达百年历史的军校,这里戒律森严,条件苛刻,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军官。然而,它同时也是一所男校。

    1996年,一位高中女生想要就读VMI,但被校方以只招男生的原因拒绝。她因此提起了对弗吉尼亚州的诉讼,认为此招生规则违背了宪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

    当时只招男生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当时,对方律师对金斯伯格大法官早有耳闻,到了90年代,美国社会已经经历了不少性别歧视的案件了,此时,再用"女性的职责是呆在家里,不适合参军"的论调已经不合时宜了,对方律师想出了一个更加温和的辩护策略,也就是如今依旧常见的"保护性歧视":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宣称,录取女学员会破坏它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个目标包括使用"打击训练的方式"来培训学员,而这种方式过于严苛,不适合用来训练女性

    学院在姐妹学校设置了一个拙劣的模仿项目,并把它称为"弗吉尼亚女性领导力学院",然而,这个学院灌输的是温和的、女性化的价值观。

    "一个军事学院只招收男性,它传授只有男人可以学习的'男性'价值观,而且明确表示男性可以经受住严酷训练的打击并获得成功",联邦助理副检察长保罗-本德在辩论中说。

    正如RBG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女性看似是被捧在高台上细心呵护,但细看之下却是被关在了伪装成高台的牢笼之中。"

    这是RBG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职以来,接手的第一起关于女性权益的案件。案件获胜了,RBG获得了撰写判决书的机会:

    "一位高中生想要上这所军校。这个案件并不仅关于VMI,更是在于整个观念,你不能仅因为性别原因将女性排除在外。"

    如今,照片里的女孩们在经过VMI的训练后,成为了科学家、工程师。结局是,她们都很适应在VMI的工作。

    金斯伯格明白,"任何看起来像是对女性的特别优待,最终都会反过来限制她们。"

    05.

    发表异见最多的大法官之一

    ** Ledbetter v Goodyear - 2006 **

    担任大法官的经历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在面对和她党派、主张不同的其余8名大法官时,RBG所在的自由派阵营常常会输。

    而输并不代表结束探讨,在美国诉讼案件中,会针对判决结果,给出主要意见书,而那些对判决存在异议的法官,则会提出异见(dissenting opinion)。

    虽然无法改变当下的判决结果,但它被认为是具备建议性的法源(persuasive authority),当该判决在之后被争论或推翻时,可供其它法官参考。在一些情况下,正是这些异议意见书,推动了法律的变化。

    RBG便是最高法院中,发表异见最多的大法官之一。

    2006年的一天,在轮胎公司上班的莉莉(Lily Ledbetter)在办公室里收到了一张神秘的便签:上面写着她同样岗位上三位男同事的名字,及一串数字------他们的工资。

    莉莉定睛一看,男同事们的工资都比她高40%。

    当时,已是RBG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第13个年头,另一位女性法官欧康纳退休后,自由派失去了一位可能的支持者,对公司利益友好的保守派阿利托得以撰写判决书。

    判决书表示:莉莉的确被歧视了,但由于她没有按时提请诉讼,如今诉讼期已过,因此,诉求将不被考虑。

    金斯伯格是当时唯一的女性大法官,她认为,这个判决根本是在逃避问题。于是,在审判的那天,她直言不讳地宣读了自己的异见:

    "本院多数大法官们不理解或不关心,女性在职场中可能受到的,但却鲜为人知的薪酬歧视。今天,又轮到国会来改变这个现状了,国会应该纠正本院在此案中犯的错误。"

    这个一针见血的异见,直接轰动了美国社会。3年后,联邦法律也确实因为她的异议而改变了。

    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执政,就在他就任总统的10天内,他签署通过了《莉莉-莱德贝特公平薪酬法》。在签署的现场,莉莉光荣地站在奥巴马总统的旁边。

    莉莉穿着红色的外套,表情庄严肃穆。这是划时代的、让无数人感慨的一幕:

    一位受了不公平待遇的普通职场女性,因为金斯伯格的异议,最终获得了一套以她名字命名的反性别歧视法。

    人们常说,"You can't spell Truth without Ruth" (不鲁思,无真相),以表达对RBG的赞美和感谢。

    在遥远的中国,面对着完全不同的司法结构,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这位老太太的生平?

    因为,在RBG壮阔的人生下,隐藏着一副更加壮阔的女性权益发展图景------

    想要上军校的女性,想要同工同酬的女性,想要获得保障的家庭主夫...... RBG改变的,不仅是这些个体的命运,更是其背后整个司法界和社会的进步

    女性权益,从不是轻易得到的,而是通过一代代女性的付出和争取,艰难地获得的。

    正如《RBG》传记中的章节名所说:"不要让他们拖你的后腿,伸手去够星空。"

    参考资料:

    1.《RBG》纪录片

    2.《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湖南文艺出版社

    1. Heavyweight-How Ruth Bader Ginsburg has moved the Supreme Court. by Jeffrey Toobin. The Newyorker 2013.03.11

    2. Ruth Bader Ginsburg: Hero for Pregnant Women. A new book explores the lesser-known elements of RBG's advocacy. by Chole Schama 2015.11.5

    我们都曾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

    R.I.P.🕯 RBG



    撰文:提图

    编辑:猫爷


    【纪录片】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57212211/

    磁力

    电驴

  4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观念、20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和建立、宣传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宣传、从宣传1.0到宣传3.0的升级、宣传与粉丝民族主义等问题。

    作者简介

    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传媒文化。著有《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Propaganda: ideas, discourses and its legitimation、主编From Cyber-nationalism to Fandom Nationalism: The Case of Diba Expedition、《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译著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真相》(校译)、《人际影响》(校译)、《收容所》(校译)。


    下载链接

  4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 托克维尔之钥:回应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之惑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以《民主在美国》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两部作品著称,他对民主、平等、自由的思考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美国托克维尔研究的翘楚,詹姆斯·T.施莱费尔的小册子《托克尔维尔之钥》是了解托克维尔绝佳的入门导读。

    本书通过对托克维尔两大著作以及其他文本的细致分析,系统梳理了托克维尔的思想脉络,揭示了他长期被忽略的社会经济思想的侧面,并刻画了他在思想史中的地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没有将目光局限在西方世界,同样也涉猎了西方世界之外中日两国的托克维尔研究。尽管全书托克维尔长托克维尔短,施莱费尔在行文之中仍难掩其回应当代西方政治困境的问题意识。

    作者简介

    詹姆斯•T. 施莱费尔,美国新罗谢尔学院历史学教授、图书馆名誉馆长,曾担任巴黎大学、耶鲁大学访问教授。他以对托克维尔的长期深入研究而享誉国际学术界,是《民主在美国》(2009年新版)的英译者,受法国政府委托担任《托克维尔全集》国家编纂委员会委员(委员会中唯一的非法国学者)。他的代表作《托克维尔〈民主在美国〉的形成》(The Making of Tocqueville’s “Democracy in America”) 被译为多种语言,曾获得美国思想史领域最高荣誉“默尔•柯蒂奖” ( Merle Curti Prize)以及美国法国史学会颁发的“吉尔贝•希纳尔奖”(Gilbert Chinard Incentive Award)。


    下载链接

  4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政治書籍、民主社團遍地開花,「街頭外的學運」啟蒙泰國新世代

    https://www.twreporter.org/a/thailand-student-protest-2


    「三指手勢」反獨裁,泰國學子自7月開始上街,一波波超過萬人參與的和平示威,吸引了全球目光。(攝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達志影像)

    2020/9/17

    文字 | 周思宇


    對泰國青年、大學生、高中生來說,2020年的暑假對他們意義重大,為數不少的人自發性串聯,展開一場反獨裁、爭民主的學運,席捲全國。這場運動竄起的主因,是政府解散了代表年輕人的政黨、異議人士被消失、經濟前景頹靡不振等導火線,但學生的民主啟蒙、思想解放也是關鍵。

    這一代泰國學運潮是怎麼開始?年輕人在怎麼樣的社會脈絡下成長?他們大量閱讀哪些政治與思想史書籍、如何從東亞國家遭遇的政治挑戰中汲取他人養分?《報導者》透過採訪大學民主社團、獨立出版的領導人物,試著理解泰國新世代對政治的想像,以及年輕的怒火要鬆動軍政府、王室等既得利益結構的堅持。

    2020年8月16日,一場自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以來,規模最大、超過萬人參與的學生和平示威,吸引了全球目光。

    學生向政府提出三大訴求,要求停止騷擾異議人士、解散國會、修訂由軍方制定的憲法。另一方,泰國政府以兩面手法回應:一手是胡蘿蔔,以軍人為首的執政黨釋出修憲可能,但不提軍方掌握的參眾議員佔多數、仍掌握實質修憲的內容和最終成果;另一手是棍子,政府以煽動罪、違反疾病管制法、禁聚令、甚至是未經同意使用大聲公等理由,逮捕學運領袖、社運分子及人權律師,恫嚇反對勢力(註)。

    這場雞蛋與高牆的對抗,至今雙方仍屬克制,未見暴力或肢體衝突,但在未取得太大進展下,學生們已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抗爭;堅定主張王室改革的學生團體「法政示威聯合陣線」(United Front of Thammasat)將在9月19日夜宿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校園,隔日,遊行至總理府要求改革,預計將再掀抗爭高峰。

    回望今年(2020)以來發生的學運抗爭,事實上,學生們的行動從2月就已開始。當時,主張「終結軍人干政」的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被憲法法庭解散,引起學生們群起上街表達憤怒,政府則回以禁止集會的行政命令,並以疫情為由,驅散街上群眾、壓制行動。學生則轉往線上抗爭,在社交網站上發起「#MobFromHome」(在家抗爭)串聯,維持能量至今。

    我們走進街頭之外的學運現場,一探泰國青年試著發起的民主運動──他們的武器,一開始是書和社團。

    下線後也能有討論室:大學民主社團遍地開花

    在離曼谷市區一小時車程的佛統府(Nakhon Pathom),我們走進馬希竇大學(Mahidol University),拜訪這所前身是醫學大學的理組學校裡,第一個親民主社團的共同創辦人本格農(Bunkueanun Paothong)。

    在馬希竇大學就讀國際學程、主修國際政治的本格農,以一口流利英文向我們解釋薩拉亞學生聯盟(Coalition of Salaya Students)的成立初衷,「我們算是馬希竇大學第一個親民主社團。」此社團的成立,和今年初未來前進黨被解散息息相關。

    眼看未來前進黨被解散,「無法再保持沉默」

    未來前進黨成立於2018年,創黨人兼黨魁為泰國最大汽車零件製造商之一、高峰集團(Thai Summit Group)執行副總裁塔納通.宗龍倫吉( Thanathon Chuengrungrueangkit);41歲的他被泰國社會視為「高、富、帥」的代表,舉手投足深具領袖魅力,頗受年輕人歡迎。在2019年3月大選,未來前進黨打著終結軍人干政、追求社會及經濟平等口號,贏得年輕世代認同,一舉躋升為國會第三大黨,讓學生一度對體制內的改革充滿信心。

    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未來前進黨成立於2018年,創黨人兼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 Thanathon Chuengrungrueangkit)獲得不少年輕世代認同。該黨被泰國憲法法庭勒令解散,社會譁然,成為激發學運的火苗。(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詎料,今年2月21日,泰國憲法法庭認定,塔納通「貸款」自家政黨1.9億泰銖,有違政治獻金法「個人捐款」1,000萬泰銖上限之規定,判處該黨須即刻解散;包括塔納通在內共16名黨內幹部,被禁止參政10年,不得再籌組政黨。

    未來前進黨主張「貸款」並非無償「捐款」,但親軍人的憲法法庭不採納此見解。在學生眼中,此舉即是軍方為鞏固權力,欲除之而後快的明證。自此,學生們對於保守體制的失望,霎時轉為憤怒,引爆今年初第一波學潮。

    除了在立場偏保守的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深具學運傳統的法政大學及馬希竇大學校等三大名校外,在各府大專院校,都有抗議行動,一度遍地開花,可望演變成全國性運動時,卻被疫情下的禁止集會命令打斷。

    談及憲法法庭的判決,本格農直指,由於法庭的成員多由軍政府指派、或親保守勢力,因此整個判決過程「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但直至宣判當天,學生才真正體認到何謂不公不義。「那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無法再保持沉默、默不吭聲,我們必須做些什麼!」

    快閃、集會聲援,創造網路外的言論空間

    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卡諾拉.勒喬薩庫(Kanokrat Lertchoosakul)也告訴我們,校園內討論公共事務的學生團體並非全然新現象,近年轉為活躍、新社團在各校興起,是年輕世代與未來前進黨的政治認同、以及該黨大起大落掀起的漣漪。

    本格農在自己的學校裡成立薩拉亞學生聯盟,希望從校園開始推廣民主,他們討論的議題,從與學生切身相關的學費、大至全國性議題,都有觸及,也舉辦一系列聲援未來前進黨的校內快閃、集會。

    校風偏保守的馬希竇大學以往鮮少涉足政治活動,薩拉亞學生聯盟顯得特別顯眼,成立至今數度與校方意見發生衝突。不過,本格農說,「當時學生的不滿(指前進黨被解散一事)已積累到一定程度,我所做的只是抓住時機、創造機會,提供一個言論自由的實體空間,供大家抒發己見,而不光只是在網路上討論。」

    延續70年代學運學長姊的未竟之願

    馬希竇大學以醫學、科學見長,在改名前稱作「醫學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在本格農的眼中,馬希竇並非與政治「絕緣」,回顧該校歷史,其學生也曾在「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中扮演角色。

    這場1976年的大屠殺又稱「10月6日事件」,是泰國民主化進程受挫的指標事件。在當時,學生群起反對在1973年被另一場學運驅逐出境的軍人獨裁者他儂・吉滴卡宗(Thanom Kittikachorn)返回泰國,在校內示威。

    但在冷戰背景下,國內右翼團體指控學生是「共產黨」,試圖顛覆王室和國家,他們並在官方的縱容下,進入校園殺害、性侵學生,而後軍警介入,造成更多傷亡,結束了1973年至1976年短暫的民主,重回獨裁。此事件中,最令人髮指的暴行,是極右人士將兩名學生吊死在樹上。直至今日,泰國政府仍未承認相關責任,但每年法政大學都舉行紀念活動,悼念民主運動的犧牲者。

    在1970年代學運,不光法政、朱拉隆功大學學生參與,事實上,馬希竇大學也有學生自願擔綱「醫療救護隊」,照護傷患;面臨軍警大力鎮壓後,也隨同其他抗議學生,一同躲入山林,化身游擊隊,對抗軍政府。

    因此,本格農認為,自己所做的不過是延續「學長姊」對改革的追求,尤其在現今的運動中,校園社團的角色更是關鍵。

    家人從反對到放行,只求「別碰君主相關議題」

    馬希竇大學校方至今仍拒絕承認薩拉亞學生聯盟的地位,也不願出借校內場地,甚至揚言如舉辦政治集會,恐難保學生安全;儘管面臨重重壓力,他們仍以網路作為平台商討策略,並橫向串聯,吸引支持者。

    創民主社團、搞獨立出版,「街頭外的學運」如何啟蒙泰國青年。Mahidol Universit(攝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達志影像)

    8月18日,薩拉亞學生聯盟成功號召數千名大學生響應示威行動,在校園集會靜坐、舉起三指手勢。(攝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達志影像)

    「為了要爭取我們想要的民主,第一件事就是從校園做起、打下基礎。」為了扭轉保守的校風,長遠創造校內民主、開放、勇於表達意見的空間,薩拉亞學生聯盟除了發起聲援未來前進黨的快閃、小型集會外,也發起不少公共議題的討論,也會製作不少「迷因」,諷刺軍人獨裁。包括討論泰國是否加入泛太平洋夥伴協議(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反對泰國南部宋卡府占那縣(Chana)興建工業區及上半年清邁森林大火之肇因等,都是曾是他們的關注議題。

    事實上,本格農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除了有校方壓力須應付,另一大難題是自家人的反對──憂心自己兒子人身安全,他爸媽一度揚言要斷他金援,阻止他繼續下去。「你知道,泰國的國際學程有多貴,如果再加上生活費、住宿費⋯⋯Holy shit!你要怎麼活?」

    儘管如此,他仍不時與爸媽溝通,嘗試化解家庭壓力,事情終於在今年下半年有了轉機,「他們有一天就跟我說,如果你要去參加抗議,就去吧,我們不擋你了,」本格農回憶道,他第一時間傻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馬上反問:「條件是什麼?」

    「他們就說,像個文明人一樣,不要跟任何人爭執。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碰君主相關的議題!」本格農起先還回答「我不太敢保證欸」,但眼見父母相當堅持,他也妥協到「不在舞台上講」,但若在學術場合,他可能還是會談。

    各地學生組織合縱串聯

    時至今日,薩拉亞學生聯盟仍持續發揮影響力。不過,在後疫情時代興起的學運浪潮中,因馬希竇大學座落於佛統府,與屢屢成為抗爭熱點的曼谷市區,仍有一段距離,因此偏向側翼的角色,為外府各大專院校自發性串聯的其中一環。即使如此,在馬希竇校方反對之下,薩拉亞學生聯盟仍成功在8月18日號召2,000名學生(約全校學生的十五分之一),在校內發起抗議活動,向政府表達異議。

    本格農強調,「學運已經成了全國性運動,沒有任何理由喊停。」學生們在大學內創辦異議性團體、組織,深耕民主意識,並串聯各校、相互聲援,即使政府有各種恫嚇、打壓的手段,他們仍能保持動能。

    除了曼谷市外,在泰國北部清邁(Ching Mai)、東北的烏汶叻差他尼(Ubon Ratchathani)、依善(Isan)、孔敬(Khon Kaen)、呵叻(Krat)都有學生在地組織抗議。其中,孔敬的團體自稱「孔敬受夠了(Khon Kaen's Had Enough)」,8月20日也成功聚集千人,在當地民主紀念地「國柱神廟」前抗議。在9月19日由法政學生發起的示威中,薩拉亞學生聯盟也不會缺席,他們將在現場提供第一線醫療協助(Medics and first aid),如同當年的學長姊一樣,替民主改革盡一份心力。

    用閱讀解放思想:學生自組獨立出版社,引入批判書籍

    推動學運的繼續,除了校園內社團組織,有人更早在學運之火燃起前,就開始經營獨立出版社,以自己的方式,致力「思想解放」,替今日的變革鋪路。

    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可能是其中最顯眼的例子。戴著招牌紅色眼鏡的他,是泰國社會熟悉的名字,也「反權威」的符碼,現為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學生會會長的他,曾在開學典禮時拒絕向泰王銅像下跪而引發軒然大波,甚至被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點名批判,說他「敗壞學校名聲」。

    創民主社團、搞獨立出版,「街頭外的學運」如何啟蒙泰國青年。Netiwit Chotipatpaisal(攝影/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達志影像

    戴著招牌紅色眼鏡的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他,是泰國社會熟悉的名字,也「反權威」的符碼。(攝影/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達志影像)

    在這波學運浪潮中,秦聯豐沒有站在第一線。他在教授研究室改建成的辦公室中接受我們專訪,桌上放著幾本獨立出版的政治書籍,那正是他參與運動的方式。

    其中一本是提摩西・史奈德(Timothy Snyder)的《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另一本則翻譯自漢納・鄂蘭(Hannah Arendy)為回應《邪惡的平庸性》所引發辯論的專文《在獨裁統治之下的個人責任》。

    「泰文版《暴政》已經二刷了,」秦聯豐說,並把甫出爐的《個人責任》遞給我,「我知道台灣早有不同種譯本,但泰文版,這是第一本。」

    獨立出版政治書籍,是秦聯豐維持生計、串聯國際社會的方式之一。他在2017年與友人成立「山雁出版社(Sam Nak Nisit Sam Yan Publishing)」,引介西方政治哲學、人權及民主思想給泰國學生,作為「批判性思考」的沃土。他初試啼聲的第一本書《時間站在我們這邊:一本獻給黃之鋒21歲生日的書》,將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專訪、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在八九民運的〈絕食宣言〉,及美國民運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的文章〈伯明罕來鴻〉翻譯成泰文,並集結成冊。

    這些書,或多或少,替沉悶、僵化的泰國社會注入一股「反叛」的活水。

    政治閱讀潮:年輕人「書一套一套買」

    長期研究泰國學生及社會運動的卡諾拉受訪時解釋,秦聯豐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在泰國社會推廣激進文化(radical culture)。」他想把泰國社會保守的根基刨開,攤在陽光下,供大眾檢視。

    事實上,在今年這波學運,學生在抗爭中手持的政治書籍,也成另類共通點。其中,被媒體廣為報導的,莫過於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所著、批評英國君主制的《常識》(Common Sense)一書。

    卡諾拉指出,近年政治類書籍在年輕人之間愈來愈流行,特別是關於「君主制度研究」、「泰國君主立憲及1970年代學運」、「批評泰國官僚、軍隊及司法制度」,以及「比較政治」等四大類別最為熱門。在泰國有4、5家出版商專攻這類書籍,而秦聯豐創辦的山雁出版社是其中之一。

    又因社群媒體興起,網路上的意見領袖(Influencers)會製作簡單的圖文,以詼諧、娛樂、輕鬆的方式,將嚴肅的書籍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結在一起,更容易引起年輕世代的共鳴。

    卡諾拉也觀察到,近年閱讀政治書籍的流行,已擴及至年紀輕的國高中生,「他們(指高中生)是一套一套買,連出版社都感到訝異。」

    守舊教育遇上自由思想,高中生發起「壞學生運動」

    事實上,今年泰國學潮除了大學生、年輕人站出來要求修憲、民主改革、對抗不公體制外,高中生沒有缺席。9月5日,由高中生發起的「#BadStudent」(壞學生運動)在泰國教育部門口集會,要求教師停止騷擾或施壓學生、取消過時的校規、教育改革等三大訴求。在抗議過程中,也有高中生要求教育部長下台。

    眼尖的卡諾拉還發現,參與抗爭的高中生竟然在讀法政大學大屠殺事件倖存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學榮譽教授通猜.威尼查恭 (Thongchai Winichakul)所寫,討論泰國君主制度的著作。

    事實上,年輕世代對於政治、歷史知識的渴求,可以歸功於近年講求「自由開明」的家庭教育。當代泰國學生與保守的上一輩活在不同時空環境,「思想解放」的條件,自然也不同。如今,即使學校歷史課綱仍偏守舊,但不少家長仍鼓勵小孩批判思考、跳脫傳統,再加上網際網路普及,數位原住民早就可以接觸不同教科書上的歷史。

    攝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達志影像)

    9月5日,泰國高中生發起#BadStudent「壞學生運動」,集結在教育部附近表達三大訴求:教師停止騷擾或施壓學生、取消過時的校規、教育改革。在抗議過程中,亦有高中生要求教育部長 Nataphol Teepsuwan 下台。(攝影/AP Photo/Gemunu Amarasinghe/達志影像)

    不過,迥異的歷史敘事,無可避免造成學生「認知斷裂」。在家庭領域,他們被允許自由批判,甚至與父母辯論,反觀學校卻成為生活中最權威、保守、過時的代表。「在各種學科中,歷史及社會是學生認為最有問題的,但如果他們大膽與老師辯論,最後的結果就是被處罰,」卡諾拉說道。

    不少人媒體、專家咸認,泰國學生近年擁抱自由思想,甚至變得如此「激進」,肇因於社群媒體發展,但在卡諾拉的眼中,科技、網路、社群媒體只是一個「路口(Gateway)」,用以打開學生的視野,但實質具批判性的內容,仍有賴實體書的閱讀。

    在採訪過程中,卡諾拉分享了一則故事。日前,她碰見一位私校高中生,她剛看完由山雁出版社翻譯、關於中國共產政權壓迫新疆維族等穆斯林書籍(The Suffering of the Uyghurs Under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gime),她順勢詢問其閱讀心得。沒想到,那女孩竟侃侃而談,自陳對於新疆穆斯林處境感同身受,甚至說「儘管我屬於泰國社會一分子,但我跟他們一樣受到壓抑,無處發聲」。這「心得」令卡諾拉相當訝異,直呼「沒想泰國高中生的思想已經如此成熟」。

    刨開保守社會的根,鋪下改革土壤

    閱讀、獨立思考、國際串聯,這些在卡諾拉眼中的新世代特色,也是秦聯豐的生活。9月3日,適逢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映前夕,他在Twitter響應了「#BoycottMulan」(杯葛木蘭)的行動,批評女主角劉亦菲支持港警鎮壓香港示威的言論,呼籲泰國人民杯葛該部電影。此舉亦被視為「#MilkTeaAlliance」(奶茶聯盟)的另類實踐,親民主的台灣、香港、泰國網友彼此「跨國聲援」。

    但秦聯豐坦承,讓青年關注政治現實、投入抗爭的另一個關鍵,是疫情。「COVID-19是一大因素,」他解釋,先前為防堵疫情蔓延,每個人都被關在家中,只能上網逛Twitter,沒辦法出國、拜訪朋友、去韓國酒吧,「年輕人因此直面現實。」肺炎導致經濟停滯,加上政府失能、階級流動僵化,秦聯豐說,「我們再也無法享受以前的生活方式,」不少學生對未來感到無力,這迫使他們思考未來、泰國的結構問題。

    沒有站上學運的第一線,因為他認為,年輕世代的改變真要發生,除了各方學生團體持續維持活力、創意,將運動打造成全民參與的「社會運動」外,學生必須想得比政府、當權者更遠,否則即便贏了這場運動,「泰國仍會處於不穩定的政治結構。」對他而言,出版,便是那道帶領青年思想走得更高、更遠的階梯。

    持平而論,泰國學潮發展至今,離徹底扭轉泰國保守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還有無數的障礙、漫長的距離,改變無法一觸可及,但「親民主」社團的集會、政治書籍的出版,卻是一寸寸具體向下扎了根,同時,也替泰國的未來、新世代領袖的出場,蓄積能量。

  4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歷史告訴我們:社會會崩毀、民主會衰頹、道德可能破滅。
    我們太容易誤信、盲從、崇拜,即便是平常百姓,也會有成為大屠殺兇手的一天。
    當魯莽粗率右目光短淺的勢力當道之時,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一切?
    這時代理性盡失,冷靜溝通不敵動之以激情,踏實政策不敵空洞響亮的口號,和真相相比,虛假而煽情的偽新聞竟然更使人信服。
    當價值急速崩解,更令人顫慄的是鄉勇式正義當道,民眾激動吶喊的背後不是對自由與平等更深刻的追求,而是對強權與獨裁急速升溫的崇拜。
    這個世界怎麼了?
    當危急世代的警鐘敲響,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集權獨裁的暴政與強人,難道要再次統治世界了?
    我們的未來,難道注定充斥殘忍與暴力嗎?
    提摩希‧史奈德以回顧、洞悉歷史的重要轉捩點,凝縮20堂課,在極度簡練的篇幅中,教我們了解如何因應現況、共創未來。更重要的是從時間的積累中發掘貫通其中的關鍵,在事情未發之時,憑依過去的經驗嗅到警訊,避免重蹈覆轍。
    如果你了解歷史,就會知道強權之下無自由;如果你回顧過去,就會知道高牆之後無沃土;如果能冷靜思考,就會明白明星式的崇拜不過是曇花一現,當激情退去、神話不再,徒留的是蕭條的大街與消極的未來。
    這是狂暴、紊亂的時代,是強人當道、空話與謊言漫天飛、價值觀扭曲,人人以自我利益為最大化,枉顧公眾需求與平等自由的年代。
    每件事都發生得很快,消逝得更快,而在這過於匆促、虛假多過真實的一個個瞬間,如何抉擇、判斷、掌握真實的樣貌和站穩應有的立場,是我們亟待面對的迫切問題。

    作者简介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耶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東歐史,畢業於牛津大學,曾在巴黎、維也納和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曾獲漢娜‧鄂蘭獎章、萊比錫書展大獎、美國藝術文學院文學獎項,文章評論散見全美各大媒體、報章雜誌專欄。撰有多部備受稱譽的史學著作,包括《血色之地: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歐洲》、《黑土:大屠殺為何發生?生態恐慌、國家毀滅的歷史警訊》、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即將出版)等。同時也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外交關係理事會暨良知委員會的成員、維也納人類科學研究中心的常駐研究員。


    下载链接

  4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專訪泰國學運領袖:無懼15年刑罰,為何他們激進喊出「王室改革」?

    https://www.twreporter.org/a/thailand-student-protest-1

    2020/9/16

    文字 | 周思宇

    攝影 | 周思宇


    泰國年輕世代等冀望改革者上街爭民主,掀起6年來最大示威潮。圖為8月16日的萬人集會遊行。(攝影/REUTERS/Athit Perawongmetha/達志影像)

    1932年起,宗教、國王、政治三位一體的保守泰國,在這個夏天迎來震驚全國的改革聲浪。喊聲從學生團體開始,上萬人迴響上街,他們在網路上找跨國盟友、創造行動聲量,有的人被黃之鋒啟發,有的人讀漢納・鄂蘭(Hannah Arendt),這群面貌與以往不同的青年運動者,喊出泰國人不敢想像的「改革王室」訴求;他們不怕「冒犯君主」的15年牢獄之災,卻希望將「人」置於君主立憲治理的核心。

    這波連疫情都壓不散的改革運動,因何而起、將往哪去?《報導者》在9月19日另一波大規模集會前,與3位學生領袖和鑽研學運的學者訪談,理解怒火背後的泰國現況,和這波前所未有的運動所面臨的挑戰。

    「讓獨裁在我們這一代結束!」

    這個夏天,泰國政府除了面對疫情考驗,另一場風暴也一波波衝撞著泰國軍政府和皇室的統治結構。從7月中至今的學生運動,包括6年來最大規模、超過萬人的遊行,一次次佔據街頭。9月19日,學生們將再次集會,行動前夕,《報導者》來到曼谷市郊的公寓,與一位核心領袖見面。

    千人上街到全國行動:23歲青年成政府頭號逮捕目標

    黑色素面T-shirt、灰色棉褲、腳踏Adidas拖鞋,今年23歲、剛從泰國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畢業的塔帖・魯安普拉拜吉慈利 (Tattep Ruangprapaikitseree)在應付不完的媒體採訪需求中,急急忙忙走到公寓大廳接我們,遲到了半小時的他急忙道歉,但手裡的電話仍然通知不斷。

    稚氣未脫的他,說自己連早餐都還沒吃,很難想像他就是當時街頭上,帶著學生們大喊「獨裁垮台,民主長存!」的領袖之一。

    專訪泰國學運領袖:無懼15年刑罰,為何他們激進喊出「王室改革」。塔帖・魯安普拉拜吉慈利 (Tattep Ruangprapaikitseree)。(攝影/周思宇)

    塔帖・魯安普拉拜吉慈利 (Tattep Ruangprapaikitseree)是本波學運中的領袖之一,他創立的學生團體「自由青年」,與「泰國學生聯盟」發起了數場和平示威,最高曾破萬人集結。(攝影/周思宇)

    7月18日,塔帖創立的學生團體「自由青年(Free Youth)」,與「泰國學生聯盟(Student Union of Thailand)」發起和平示威,超過2,000人跟著他們走上街,對國家提出三大訴求:解散國會、停止騷擾異議人士以及修正由軍方主導制定的憲法。這一天,被視為後疫情時代學生運動的開端;直至今日,規模大小不一的抗議、集會、快閃幾乎天天在泰國各地上演。

    8月16日,學運迎來第二波高峰,約一萬人再度集結於民主紀念碑前,向政府表達不滿。「自由青年」亦在同一天改組成「自由人民(Free People)」,以擴大支持群眾,準備長期抗戰,「讓獨裁在我們這一代結束!」他們喊。

    即使這場學運以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無特定領導(Leaderless)方式橫向串聯、分進合擊,但作為「自由青年」祕書長,塔帖不僅是媒體焦點,還是政府逮捕的頭號目標。8月26日,他與男友被警方以涉嫌煽動叛亂(可處7年以下徒刑)、意圖暴力聚眾、違反禁聚令等罪名逮捕,在當天被保釋。這是泰國政府試圖壓制反對勢力的慣用手法。

    黃之鋒入泰被拒事件,啟迪他的反權威火苗

    在成為學運領袖前,塔帖早已小有「名氣」。2019年12月,LGBT團體至泰國國會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化,塔帖與男友在國會殿堂前擁吻,成為媒體焦點,更招致保守派、衛道人士大肆抨擊。

    塔帖回憶當時,稱這是讓他投入民主改革的其中一個原因。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政黨能真正代表年輕人的利益,「這裡說的不只是『學生』,而泛指所有『年輕人』,」他和男友認為,當代青年應該要有自己一個發聲平台、可以被聽見的「擴音器」,「自由青年」因應而生。

    這具擴音器果真成功引起年輕人共鳴,掀起後續7月18日及8月16日等兩場大型和平集會。眼見該平台已不足應付大型組織需求,塔帖擴大成立「自由人民」,並提出著名的三大訴求。他說,唯有三大訴求被滿足,「我們才會解散這個組織。」

    另一個讓他涉足「政治」的原因,則是現年24歲的香港民主派社運者黃之鋒,他從15歲起領導了一波的香港學生運動。

    時間回到2016年,黃之鋒獲邀擔任塔帖的母校朱拉隆功大學參與1976學運、亦即「法政大學大屠殺40週年」座談會的主講人;活動前,當時才大一的塔帖與同學一同去接機,但黃之鋒卻「因故」無法入境,被迫遣返。

    「這是我第一次與獨裁、威權親身接觸,」塔帖接著說,當時他不了解為何黃之鋒無法入境,但他知道入出境由政府控管,心想「一個正常人想來卻來不了,代表國家體制有問題」,這是他第一次下定決心投入政治運動。他與男友隨後還一起看了紀錄片《黃之鋒:熱血青年vs.超級強權》,了解香港學生反國民教育、佔領中環運動雨傘革命的始末。對他們來說,泰國、香港兩地青年的處境高度類似,他們認為兩方都在對抗獨裁政府。

    學運背後:改革與倒退者之爭

    回頭看泰國這場運動,雖以學生運動形式而起,不少媒體、學者起初將其定調為「世代之爭」,但隨著參與人數愈來愈多,樣貌多元,已涵括不同年齡、職業、性別、族群,彼此的共通點即是──民主改革。

    塔帖指出,當今的學生運動已非「年輕世代」與「傳統世代」之爭,「而是欲求『改變』者,與想要原地踏步、甚至是期望倒退者之間的衝突。」

    經濟慘淡、貧窮攀升,困住泰國青年

    這場運動主軸,始終緊扣在僵化體制下的「青年困境」。儘管泰國抗疫有成,但經濟前景慘淡,泰國央行預估今年GDP將萎縮8.1%。同時又因政府失能,貧富差距持續拉大。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在2018年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and Data Book 2018)指出,泰國前1%的富有階級,掌握全國66.9%的財產,遠勝第二名俄羅斯的57.1%、土耳其的54.4%。

    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年(2020)3月的報告也顯示,雖然泰國貧窮率從1988年的65%,至2015年成功降低為7.21%,但因近年經濟成長放緩,貧窮率再度回升至2018年的9.85%。泰國活在貧窮線下的人數,亦從2015年的485萬,增加至2018年的670萬,其中又以中部、東北部人數增加最多。

    年輕世代看不到未來,現有體制又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因此,修憲、落實民主改革,是他們眼中唯一扭轉現狀的方式。

    8月16日,學運迎來第二波高峰,萬人集會遊行。泰國現任國王帶領的王室,也「史無前例」成為部分運動者高呼改革的對象。(攝影/REUTERS//Jorge Silva/達志影像)

    軍方操弄選舉、打壓異己,成最後一根稻草

    塔帖說,當今「非民主」體制影響社會、經濟甚鉅,讓很多人看不見5年、10年後的未來,「我就是其中之一。」塔帖出身藍領家庭,父親為Grab司機,母親幾年前離世,自認是保守結構的受害者。

    「我出生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內的『相對弱勢』的家庭,不是因為祖父母、父母不夠勤勞,才無法翻身,而是不合理的政治體制,導致巨大的貧富差距。而政治、經濟彼此環環相扣,這也成了我大學攻讀政治的主要原因。」

    面對經濟衰退,塔帖認為泰國未來若仍由這個被憲法賦予過多權力的政府主政,「這樣下去是沒有希望的。」

    **塔帖口中「不合理的政治體制」,追根究柢,是因泰國政治仍由軍人掌握實權。**儘管泰國在2019年曾舉行大選,但「遊戲規則」來自軍方主導修正的憲法,造成小黨林立,不利反對黨整合;加上250席參議員全數由軍方指定,且可與500名眾議員一同票選總理,因此在軍人政黨「公民力量黨」合縱連橫之下,最後仍由2014年政變發動者再次「上位」

    軍方透過選舉給予自己合法性後,還不斷打壓異己,欲剷除代表年輕世代的「未來前進黨」,最後在今年2月找到了理由。軍方掌控的憲法法庭,以黨魁塔納通.宗龍倫吉( Thanathon Chuengrungrueangkit)違法貸款予自家政黨為由,火速解散該黨,並剝奪部分眾議員當選資格;更尤甚者,法庭裁決包括塔納通及其他幹部等16人,10年不得成立新政黨、不能參與政黨,並褫奪公權。該事件引爆青年怒火,今年2月的第一波學運也因此而起,但後期因COVID-19肆虐,學生轉為線上抗爭。直至下半年,流亡柬埔寨的異議人士萬查勒(Wanchalerm Satsaksit)疑似「被失蹤」,紅牛能量飲品創辦人的孫子沃拉育(Vorayuth Yoovidhya)8年前涉嫌撞死警察、最終被撤銷刑事起訴,再加上政府無力扭轉頹靡經濟等各種導火線,都讓青年認為,只有扭轉保守結構,泰國才有新的可能。

    時代意義:訴求議題、激進度,都是泰國史上首現

    以研究泰國學生運動見長的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卡諾拉.勒喬薩庫(Kanokrat Lertchoosakul)向《報導者》解釋,這場學運對泰國的時代意義,以及與1970年代學運的不同。

    回顧1970年代學運的時空背景,必須置於冷戰結構下思考。當時,學生的訴求、議題,主要受到國際共產主義啟發,是民主、社會主義與軍政府獨裁的抗爭,「內容不直接與青年自身相關。」

    反觀今年學潮,學生站上街頭,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當今僵化的政治、經濟、社會等保守結構則是壓迫的源頭。卡諾拉直指,「這是學生首度將各種日常壓抑、壓迫,與保守結構連結在一起。」

    再者,今年學運的激進程度也更勝以往。卡諾拉指出,今年學運不光聚焦修憲、政治改革,如今更試圖重塑泰國政治體系、要求改革「保守機構(指王室、軍隊等)」;她強調,「泰國是個非常保守的社會,這是第一次,前所未見。」

    法政學生「開第一槍」要求王室改革,媒體「不知該如何報導」

    8月10日,具有學運傳統的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學生團體「法政示威聯合陣線(United Front of Thammasat and Demonstration)」,發出包括10點訴求的「王室改革」聲明,強調王室應置於民主原則之下,震驚泰國。儘管各學生團體對此議題仍無共識,但從外界眼中,當晚即是學運從一開始的反獨裁政府,上綱至「激進」王室改革的分水嶺。

    王室議題在泰國社會被視為「房間裡的大象」,清晰可見,卻鮮少有人敢公開談論。原因不只因為保守,更因為著名的《刑法》112條「冒犯君主罪(lèse-majesté)」,任何人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王后、王儲或攝政王,最高將面臨15年的牢獄之災。泰國民主運動人士賈圖帕(Jatupat Boonpattarasaksa)就曾因在Facebook分享英國媒體《BBC》介紹泰王拉瑪十世的新聞而入獄;前路透社記者安德魯.馬歇爾(Andrew MacGregor Marshall)也因報導王室內幕新聞、撰書披露宮廷祕辛被盯上,儘管未直接以「冒犯君主罪」被起訴,但目前已無法再入境泰國。

    於是,在法政學生拋出「王室改革」震撼彈後,一時間,不只民眾震驚,連泰國主流媒體都不知該如何報導。我們翻閱當天媒體報導,泰國國內媒體有的選擇忽略10點訴求,或拒絕完整節錄,怕惹上麻煩;甚至連國際媒體也鮮少在第一時間完整披露10點訴求細節,各方都在觀察政府及王室的反應,怕因此踩到法律紅線。

    一如預料,總理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隔日發出正式警告,稱學生運動已越過紅線。但至今學運尚未有人因冒犯君主罪起訴,多以煽動罪、違反緊急命令等理由逮捕學生。

    難題1:泰國皇室「不能被談論」的傳統,阻礙人民團結?

    除了挑戰當權者底線,另一方面學生們也在拓展言論尺度。朱拉隆功大學的學運分子秦聯豐(Netiwit Chotiphatphaisal)告訴《報導者》,以法政大學為首的團體,正試圖將談論王室「正常化」,同時,其他立場較溫和的團體,還是認為改革應逐步進行。

    泰國學生聯盟主席朱塔提(Jutatip Sirikhan)是學運的另一個主要領袖,她力倡將談論王室「正常化」。(攝影/REUTERS/Panu Wongcha/達志影像)

    我們向泰國學生聯盟(Student Union of Thailand)主席朱塔提(Jutatip Sirikhan)提問,希望透過她,理解泰國青年是否真準備好踏過紅線,直面房間裡的大象,「儘管社會上有些人不支持,但在言論自由的範疇下,君主制度與政治一樣,都應該是可以被談論的,」她選擇清楚表態。

    保皇派:學生是紅衛兵、「泰國的敵人」

    泰國自1932年轉型成君主立憲政體後,國家、宗教、王室被保守派視為泰國立國的三大基石,地位不可撼動;但也有人質疑,這神聖的「三位一體」僅是國族主義的產物、一個利於菁英階級統治的結構。隨著泰國歷經現代化發展,此一國族「神話」屢受異議人士挑戰。

    站在學生對立面的是保皇派。8月,他們曾集結千人,身著象徵保守、菁英勢力的黃衫,以「忠誠泰國人(Thai Pakdee/Royal Thai)」之名,揮舞國旗、高舉泰皇拉瑪十世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肖像,誓言捍衛君主、國家。參與者普遍中年以上,這些「愛國人士」批評學生「恨這個國家(Nation haters)」、「叛國」。對他們而言,學生要求民主、王室改革,已非單純持不同意見的反對派,而是「泰國的敵人」。

    「忠誠泰國人」發起人、前民主黨資深議員華隆(Warong Dechgitvigrom)在活動前夕,以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形容學運學生。他更說,「『保皇派』人數遠比那些想推翻君主制的人更多,只是他們還沒站出來!」、「現在是所有人民挺身而出,站出來保護國家、宗教、君主的時刻到了!」

    學生領袖:我們的目標,是健全的君主立憲

    一場學運,如今向上升至「改革王室」,讓泰國社會開始出現兩極對立。作為學生領袖的塔帖重申,這是一場進步與保守的抗爭,分歧、分裂難免,但如何讓不同陣營不要大打出手,彼此尊重、包容不同意見,和平共處,是此時的關鍵。

    「我們是為了國家好,想讓下一代擁有更好的生活,有機會更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塔帖向保守陣營喊話,希望暫且放下過去的信仰、傳統,以理性、實事求是的態度商討國家未來。「如果仔細看那10點聲明,都在憲法框架內,他們(法政的學生)也沒有說要廢除王室,只是表達方式令部分泰國人覺得激進,」但他也說,目前泰國問題太多、太廣,當務之急是團結所有人民,打開修憲平台,廣納各方意見,「關於王室議題,可以在修憲過程中討論。」

    塔帖認為,一個國家的基礎應該是人民,而宗教的存在,也是基於人民的信仰與尊敬,「倘若無人民,也不會有宗教。」他夢想的政體是有健全民主制度的君主立憲,「王室必須置於憲法之下,且不得干涉政治⋯⋯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政府應以人民利益為重、立法也須聽取人民的意見。」

    一方喊話,另一方的學生團體已準備好造勢對決。拋出「王室改革」聲明的法政示威聯合陣線,9月19日將以「還權於民」為號召,夜宿法政大學,隔日遊行至總理府,遞上請願書,要求民主改革。學生們已揚言,不會放過「王室改革」議題。由於內容敏感,校方以違反校內集會規定為由,拒絕出借場地,但學生團體表示將如期舉行。

    專訪泰國學運領袖:無懼15年刑罰,為何他們激進喊出「王室改革」

    法政大學學生團體「法政示威聯合陣線」成員帕努莎亞(Panusaya Sithijirawattanakul)。她於8月10日示威中站上講台,宣讀改革王室的10點訴求,震驚泰國社會。(攝影/AP Photo/Sakchai Lalit/達志影像)

    當時在台上負責朗誦10點「王室改革」聲明、震驚泰國社會的學生領袖帕努莎亞(Panusaya Sithijirawattanakul)在活動前夕告訴《報導者》,對於王室改革,各方有不同立場實屬正常,泰國社會仍有「保皇派」,但她說:「我們將堅守立場,也有信心說服更多人加入我們。」

    難題2:如何超越「紅黃之爭」,轉為全民運動?

    今年學運看似已超越泰國傳統「紅衫軍vs.黃衫軍」的鬥爭,但執政當局、保守派人士仍時不時暗指學生背後有政黨支持。面對此一指控,學生團體欲保持運動的純粹,選擇適度與政黨保持距離。

    不過,面對扭轉保守結構,倘若僅有學生從體制外施壓,體制內(指國會)的反對黨無適度配合,改革恐事倍功半。再者,一旦運動規模愈來愈大,為擴及支持基礎,勢必將與政黨合作。塔帖表示,他自己對政黨沒有偏見,如果真正支持民主,也可以是未來潛在合作對象,「但前提是改革應由人民來領導,而非照著政黨的計畫。也不是人民在前線抗爭,政黨在背後支持的模式。」

    「政黨必須展現真心誠意,加入是為了人民,不是企圖在背後操縱。」但泰國的問題是,很多人一看到集會、遊行、抗議,就直覺聯想是背後有政黨在操控、人民被利用;他數度強調,「這場學運並非如此。」

    這種堅持由下而上、去政黨化、以人民為主體,被視為理想、具正當性的抗爭模式,但未來一旦納入政黨勢力,如何確保學生團體仍然處於領導核心,運動代表的仍是青年、甚至是人民的利益?

    5萬人連署修憲提案,可望成為學運一大成果

    泰國學運處於「現在進行式」,採訪過程中,學生普遍樂觀,認為「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也期盼獨裁、威權統治在這一代終結。拜學運所賜,在泰國推廣民主、倡導法律知識的非政府組織「iLaw」所發起的民間版修憲提案,經過一個多月在各大抗議場合擺攤,在9月中旬已累積超過5萬人連署、達提案門檻,屆時將與執政聯盟、反對黨聯盟各版本在國會審查,可視為學運一大成果。

    為回應學運,泰國眾議會政治發展、大眾傳播及公眾參與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召委、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議員帕迪帕(Padipat Suntiphada)也將在9月22日舉行一「對話論壇」,邀請學生參與、表達訴求,其中亦包括敏感的王室改革議題。泰媒《民族報》(The Nation)稱,在法政大學的學生打破禁忌後,「這是史上第一次,由國會提起王室改革議題。」

    不過,學生面對的是積累已久的結構問題,改革勢必須歷經一番角力,況且軍事政變謠言不斷,儘管政府、軍方否認,但未來保守勢力是否反撲,仍是未知數。因此,現階段如何維繫熱度、擴大基本盤,讓反獨裁、反威權真正轉型成「全民」運動,考驗學生的智慧。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數名學運領袖曾被逮補而後「有條件保釋」,塔帖也是其中之一。在8月26日保釋當天,他向支持群眾發話,誓言發起更大規模的抗議;至於時間及形式,他向《報導者》表示,若政府不回應訴求,將在9月底、10月升級抗議,包圍官署是可能選項,在線上串聯也是。是如水一般的行動原則,讓他們有自信時間站在自己這邊,相信滴水能穿石。

    採訪後記:泰國學運裡的「台灣因素」

    在得知《報導者》來自台灣後,塔帖隨即說,「我一直很想到台灣看看。」打開他的Twitter,塔帖著實是個「親台派」,不但在個人Twitter上追蹤總統蔡英文,還幾度轉推蔡的推文。今年4月中泰網友大戰之際,他曾推文:「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是一個民主共和國。台灣每4年就有一場大選。台灣有一部保障人權的憲法。我們與台灣站在一起。」

    塔帖毫不掩飾他對蔡的讚賞,直說「蔡英文、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三位政治人物,是我的偶像」。事實上,塔帖喜讀不同國家的憲法,作為泰國改革的借鏡、參考。他認為,台灣憲法框架下的政府體制,無論是管理、司法,亦或是其他機構都頗具效率;再者,台灣也曾歷經獨裁統治,最後成功轉型為民主國家,「證明政體改變是可行的。」

    儘管泰國與台灣政治體制全然不同,前者為君主立憲,後者為民主共和。但塔帖認為,台灣的福利制度可成為泰國的模範,台灣的消費水準、生活成本與泰國相差不遠,「但台灣的生活水準卻比泰國更高。」身為LGBT族群的塔帖,自然也不忘關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他也深知台灣社會並非全然一致支持,「儘管社會接受度沒那麼高,但大法官釋字宣告禁止同婚違憲、立法院通過立法,」證明憲法對於人權的保障。

    言談間,塔帖從不掩飾自己對於台灣、香港的興趣,也相信中泰網友大戰衍生的副產品:鬆散的網路社群「奶茶聯盟(#MilkTeaAlliance)」發展性。他說,這是一個跨國合作、親民主、反權威的組織,「我們(指台、港、泰)都在對抗威權統治。」、「我們不是孤身一人,我們有朋友可以相互認識了解,進而支持、幫助。」

    原以虛擬網路社群為領地的「奶茶聯盟」,在這波學運浪潮中,有逐步實體化的趨勢。Facebook社群「台灣推動泰國民主聯盟(Taiwan Alliance for Thai Democracy, TATD)」在8月16日、泰國最大規模學生集會當日的跨海聲援即為一實例,亦創造一定網路聲量。9月19日,該組織也將舉辦另一場聲援集會。

  4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读书】 温柔的正义: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和金斯伯格如何改变世界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之前的友情超越政党、宗教、地域和文化,已经改变了宪法和美国本身,使其成为对所有女人来说更加平等的地方。作者讲述了桑德拉·戴·奥康纳和金斯伯格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她们分别是第一位和第二位女性的最高法院法官。她还明确这两个法官如何塑造现代女性主义的法律框架,包括就业歧视、流产、性骚扰以及妇女的生活至关重要的许多其他问题。本书结合这些女性关注的焦点,讲述了温暖的个人轶事和法律细节。

    作者简介

    琳达 赫什曼(Linda Hirshman)律师及文化历史学家,她曾撰写《胜利:同性恋权利运动奏凯》(Victory: The Triumphant Gay Rights Revolution)等多部著作。她在芝加哥法学院获得应用法律博士学位(J.D.),在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布兰迪斯大学教授哲学和女性研究课程。她的作品曾多次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Slate杂志》《美国政治新闻网》《新闻周刊》《每日野兽新闻周刊报》和《美国沙龙网络杂志》等平台上发表。她现在居住在亚利桑那和纽约市。


    下载链接

  4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The Sociologist】中国大陆最早建立的 podcast 之一「反波 Antiwave」复活及「我世代 Me Generation」

    https://t.me/thesoc/381


    反波 Antiwave 是中国大陆最早建立的一批 podcast 之一,从 2005 年开播至 2009 年以后不再更新,期间谈论了各种社会问题。最近起死回生,重开了 .xyz 域名的新网站,因而各泛用型 podcast 平台还可以收听往期节目。今天「更新」了 2007 年 8 月 5 日的一期节目------人民大会谈16 -- 是是非非「我世代」。不过要想看当年留言激烈的讨论,还是得去互联网存档考古了。

    Me Generation(我世代)是诞生于美国婴儿潮一代的文化概念,民权运动、经济危机、越南战争,使年轻世代打破家庭、社区联系,拒绝自我奉献、忠于制度与宗教等价值观。其后也衍生出 Me Me Me Generation(我我我世代)。而这类一术语在任何时代、地区都是一种类似「垮掉的一代」的表述,每一代都是我我我世代

    如此喜欢用这个标题的《时代周刊》在 2005 年先套用在了日本头上,封面是「日本的未来」(Japan's Future),封面故事之一则有《日本的我世代》(Japan's Me Generation,有趣的是,该篇联同另一篇封面故事 When No Choice is a Good One 链接失效,其他文章可正常访问,目前只可访问存档)。随后 2007 年刊出封面故事为《中国的我世代》的一期,引发争议。

    如果说「我世代」是假报道、真问题的话,此篇报道的问题更多聚焦于新闻伦理。与学术的质性研究不同,新闻报道往往有既定需要陈述的观点主题,采访对象只是为了收集支撑材料,并非扎根研究。同时面对受访者,并不会明确告知研究目的、征求同意和妥善保护。自认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报道而具有道德使命,也造成较少考虑对象的风险、隐私和保密。

    最后连岳提及的《纽约时报》的报道,或许是 2006 年三峡工程落成时的一系列议题。除了采访面更广泛,《纽约时报》相比《时代周刊》 还有一个优点,即完备的数字化和档案化,可以检索 1851 年以来的所有内容。而《时代周刊》 虽然也可检索 1925 年至 2014 年的内容,但功能不完善,难以获得期望结果,须借助外部搜索。

  4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靠打游戏赚钱:中国游戏劳工是躺赢还是无望地挣扎?

    原文


    九月 16, 2020

    图片来源:网址

    文|夕岸

    在以网游、手游、页游为主导的游戏产业格局和发展多年游戏公会制度下,4G、5G通讯的普及,催生了中国电竞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商业化,也变相推动了直播、代练、陪玩/陪练、租号等二级市场中游戏零工的崛起。仅游戏直播一块,就有三百万以上的从业者;同时,一系列经济和职业教育政策也在推动游戏零工职业的正规化。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游戏市场收入高达2308.8亿元;原被视为不务正业的游戏陪练也开始被认为是新兴职业,被期望着开启乘风破浪之路。

    过去两年,我开始参与式观察中国的游戏零工经济,特别是零工从业者的劳动过程和职业流动。与快递员等内部差异更小的零工类型不同,很难寥寥数句勾勒出一个典型中国游戏零工的画像,或者说"典型"这个词本就潜藏着太多的预设。它预设了游戏零工有统一的面孔,经历着类似的劳动控制。事实上,游戏零工与纯开发端外庞杂的游戏内容流通与再生产过程有关,根据不同平台和工种而存在分化。不同阶级和性别出身的劳工,与游戏平台、顾客的互动也大相径庭。有男陪练使用变声器装成女陪玩,希望因此能获得更高的时薪,却又面临更多隐性情感劳动和网络性骚扰。

    但除了少量在金字塔顶端的幸运儿,绝大部分游戏零工在经历迥异的劳动过程后又往往殊途同归,他/她们不仅无法通过自由灵活接单实现经济自由,反而被更深地嵌入进平台的剥削逻辑里,这与媒体上常见的通过打游戏躺赢的宣传有极大出入。在资本的涌入、传统服务业的危机和疫情所催生的失业潮前,游戏零工的出现成为一种扭曲的中下层生涯出口。并没有多少从业者真正相信其所许愿的赢家人生,但他/她们还是留了下来,希冀在更大的社会衰退之前捡拾到一些风刮下的果实。

    游戏零工红利的消失

    二月以来,疫情给全球社会带来重创的同时也养肥了电子游戏产业。虽然线下生产的停滞短暂影响了游戏主机的供应链,多国的居家令让游戏产品的利润在过去半年迅猛增长,大厂的股价一路飞升。但这种聚焦于游戏开发端的白领叙事,却掩盖了非正式劳工在疫情下更艰难的处境。

    以游戏陪练平台"比心陪练"为例,今年春天开始,每次登录系统,都会有大量的陪练给我发私信求下单,浏览页面可以发现他/她们的日常接单量都非常惨淡。粗略查看应用还可以发现,由于疫情下涌入太多陪练,特别是很多在家网课赚零花钱的学生,目前劳工的时薪较去年大幅缩水,前两年满眼可见的时薪50-60币被20-30币取代。加上平台会在陪练提现时扣除20%收入,劳工的实际收入还要低很多。如果不按照平台的规定来获得更高的"大神分"或是通过考试成为注册陪练师,大量的普通劳工甚至很难获得接单的机会。

    平台推出的人工派单大厅对劳工来说也极度不友好,不止一个人向我抱怨他浪费很多时间试音也根本抢不到单,还要忍受顾客的坏脾气和性骚扰。为了获得宝贵的接单机会,大量劳工不得不调低单价、推出折扣来吸引顾客,这又进一步压低了平均时薪。时薪的断崖式下降导致兼职比例和劳工轮换率的上升,这与其他零工平台的发展历史也高度一致,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经济成本不断转嫁到普通劳工身上。

    面对平台生态的萧条,游戏零工们也想出各种办法来弥补收入的锐减。电竞资本的涌入让目前的游戏市场充斥着上百个互相抄袭的游戏零工应用,有劳工因此同时注册多个平台来提高接单概率。也有其他从业者使用闲鱼等非传统游戏平台来省下手续费。另外的劳工则想出了更有创造力的方案,比如将代练和陪练结合,用帮忙代练拿到的帐号同时接单陪玩,赚两份工资又不违规。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对总体收入的提升作用有限。

    哪怕疫情好转,平台的生态已经很难复原。经济的逆行吸走了玩家手里的余钱,不少顾客甚至是负债打赏。习惯了一局五元的玩家,也很难在短期内接受一个翻倍的价格。对大部分游戏零工而言,零工游戏平台的红利正在慢慢消失,它不再能形成对线下服务业剥削的消极抵抗模式。年纪渐长的劳工们可能会被迫回流到他/她们所厌恶的行业,把零工生涯看作一段人生迷茫期的插曲,同时又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试图去填补前人的空缺。

    平台远程控制下自我支配工作的虚幻

    Dialogue, System, Web, News, Personal, Figures, Network

    图片来源:网址

    传统零工往往存在隐形远程控制的问题,劳工虽然看似具备自我支配工作的优势,平台的规则和算法却变相剥夺了这种自由。这一远程控制在游戏平台得到了最为极端的展现,特别体现在对劳工日程管理的控制。**一位与主要直播平台正式签约的英雄联盟女主播表示,虽然理论上直播时间随意,但为了保持稳定的观众群,直播必须每天固定时间段进行。为了避免与头部主播在黄金时段正面竞争,她的直播时间是晚上九十点一直到深夜,并没有太多调整的自由。**又比如在陪玩平台上,每个劳工都有一个评定分数,定期登录是其中很重要的指标,不固定工作导致的排位下降会直接影响之后的接单。

    绝大部分游戏工人都只能专注于打一两个网络游戏,这不仅因为按照目前电竞的竞争性,玩家很难同时玩好两个以上的游戏,更因为游戏平台往往只和劳工签约一个游戏,在多个游戏下工作,也会影响劳工在单个游戏上的排位。然而,局限于少量游戏使得劳工的收入仰赖于游戏本身的寿命,单个网游热度的衰减就可以直接威胁甚至毁灭一大群劳工的生计。

    **事实上,对普通游戏劳工而言,没有明星的光环加持,通过正常方式接单打单获得一份中产的收入极难实现,这就逼迫劳工另谋他路。最简单粗暴的策略就是延长工作时间至12小时以上。**我接触到一个极端的个案,一位西安的女陪玩为了赚钱而压缩休息时间,每72小时只睡7小时,忙碌时通宵不眠,这样一个月可以保证一万的净收入,最多的月份拿到了四万多。为了获得更高的时薪,很多陪玩甚至倾向于接通宵单,这些连续八九小时的订单往往会因为顾客疲劳而提前中止,也因此变相为劳工争取到更长的休息时间。

    再者,通宵订单的客户更可能是人在欧美的海外用户,主要是缺乏线下社交的留学生和金融白领,他/她们接受更高的时薪,提供更多的打赏,还更可能是长期的顾客。一些劳工为了给这些海外顾客打单自费购置了网络加速器,租赁合适的游戏账户,否则无法顺畅连接游戏在海外的服务器。全球经济的不平等分布就这样通过游戏应用形塑了游戏零工的劳动过程。

    对于代练陪玩等工作来说,劳工为了抵抗高额抽成绕过平台交易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脱离平台也不意味着管控的消失和待遇的提升。平台以外是更广阔的游戏灰色经济圈,无数的贴吧、QQ和微信群有着更波动和残酷的行业生态,这些生态圈相比平台,存在更明显的劳动分化,接单和打单的常常不是同一人,各种群组管理人和中间人都在抽走普通劳工尤其新人的收入,一些抢手的社区甚至需要缴纳高额会费和保证金才能加入。在层层剥削中,普通劳工手上的收入变得越来越薄。

    游戏零工与社会再生产的危机

    **尽管游戏零工来自各个地区和阶层,但大多数仍然来自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中下层家庭,大专学历或以下,与充斥着一线城市中产和海归硕博学历的正式游戏工人有着鲜明的阶级划分。**他/她们并非中国的最底层,而至多归属于底层以上中产以下的三明治阶级。但学历的瓶颈,中小城市有限的就业机会和部分地区的经济衰退已经显著改变了这代人对社会流动和自身未来的预期。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把直播、陪玩、代练看作一份不错的过渡性"工作",虽然零工意味着不稳定的工作时间、缺失的劳动保障和线下社交的中断,但算上省下的通勤的成本,它的时薪和绝对收入都要超过很多线下的合同工甚至正式工。

    对自身就业前景的绝望,构成了进入和留驻于游戏零工行业的主要动机之一。来自常州的一位兼职代练员表示,除了游戏接单外,他白天在一家购物中心的游戏厅做维修,晚上在酒吧做安保,相比之下代练的收入已经是最高的。如果能有长期稳定的接单渠道,他愿意从事全职代练,反正"工作都一样,没啥前途"。

    相比在零工经济中自由度更大的男性,女性更可能成为全职的游戏劳工。尤其对在传统制造和服务业中受到广泛压榨的年轻女性来说,直播和陪玩产业成为了难得的经济安全港。在社会污名与家人的反对面前,很多人还是坚持选择了更轻松的游戏零工。一位受访者在从事全职陪练前先后从事过酒店前台和公司客服的工作,远超996的工作强度和日夜颠倒的加班让她决定成为全职游戏工。她不仅避免了去公司坐班,月收入也高了三四成。她和我回忆起自己的中专生涯,说当年的同班女同学不是在做淘宝客服就是在超市做收银员,相比之下她目前从事的陪玩是待遇最好的:"多亏我会打游戏"。

    另一位95后的南京陪玩有着类似的经历,全职打游戏前她在饭店和工厂换了很多份工作,最理想的时候也只能拿到四五千的月工资,而如今辞职后每天接单的月收入可以接近一万,已经是"小白领的收入"。对很多受困于传统行业的青年女性来说,虚拟世界的贩卖与物化比线下工作的异化更能忍受。

    生活抵抗工作vs工作反噬人生

    图片来源:网址

    中国学者在对深圳三和的田野中发现劳工阶级用零工来表达对工厂文化的排斥,而游戏零工的繁荣似乎象征着另一场紧接着的次生转型。当线下零工的压榨都变得让人难以忍受,足不出户的线上工作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捷径。游戏零工并非线上零工的首创,网络刷单、数据标注、线上翻译、在线问卷,都是曾被形容成"躺着赚钱"的亚类型,但以往这些任务只能提供正式工作外的零钱补贴。依托电竞制造的巨大需求,游戏让全职线上零工的理想第一次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

    当然,零工青年知道打游戏并非最终的职业出路。只有极少数成员可以通过积累人脉,晋升为非正式经济的管理层,比如游戏公会的负责人。在我的研究中,一位男主播靠着积累的知名度和朋友一起注册了旗下有一百多位游戏主播的公司,但这种转型也基于劳工本人较为精英的家庭背景和作为男性创业者的优势。全职劳工但凡工作满一年都会意识到,他/她们吸引到的粉丝和顾客开始饱和,收入上升遇到瓶颈,很快就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打竞技游戏所耗费的精力也常常被游戏的娱乐性所掩盖,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业者要维持从前的反应速度,高质量完成订单变得愈发困难。对需要花费更多情感劳动的女从业者而言,同时与玩家沟通和打出精彩的对局这两者愈发不可兼得,大部分人都表示两年内就会试图转入别的行业。

    不论生命周期多久,这批游戏零工正在不经意间挑战着生产和再生产的界限,工作与生活的划分。对于一个自动化统治的反乌托邦而言,游戏提供了Kathi Weeks所说的"生活抵抗工作(Life against work)"的可能性,但国家和资本的种种盘剥,又在制造工作反噬人生的悖论。

    未来,游戏零工的集体行动而非个人抉择也许会改变这场拉锯的结局。目前,被打散在各个工种、平台和县市的中国游戏零工们还没有太多公会和接单群外的互助社区,大部分劳工在线下也不认识任何同行。过去两年,全世界正式游戏工人们组建工会、状告雇主、跨国联合抵抗加班文化,但这些基于工作场所密切互动的斗争经验,也难以移植到零工领域。更直接的困境在于,正式与非正式的二元划界本身就是瓦解运动的核心法则。游戏零工需要更多的外界关注,也亟需更多游戏领域的同路人。

    资料来源:

    1. 游戏葡萄(2019-04-11)游戏直播Q1大盘点:95%主播礼物收入不足500元,快手成直播平台最大黑马。http://youxiputao.com/articles/17473

    2. Weeks, K. (2007). Life within and against work: Affective labor, feminist critique, and post-Fordist politics. Ephemera: Theory and Politics in Organization, 7(1), 233-249. http://www.ephemerajournal.org/sites/default/files/7-1weeks.pdf

    3. Woodcock, Jamie. Marx at the arcade: Consoles, controllers, and class struggle. Haymarket Books, 2019.

  5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传记】李一冰 - 苏东坡新传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李一冰 1912—1991

    原名李振华,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取笔名“李一冰”,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毕业于浙江私立之江大学经济系,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陆续于新文学重要刊物发表白话散文。李一冰熟读苏轼诗作,同时整理《东坡事类》等重要书籍并编订《苏轼年谱》,历时 八年,写成《苏东坡新传》,共计七十余万字,于1983年以笔名出版。另著有《明末孤臣张苍水传》,后增补成《张苍水传》。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