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文

华夏民族从哪里来?

natasha 饭姐

中国人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定有源头。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关上古时代的中国历史溯源,众说纷纭,并未有一家独大的说法。曾经的几种流行假说有:

1 一源说:华夏起源于黄河流域,始祖为黄帝。

2 二源说:傅斯年主张,夷夏东西二源说。

3 多源说:徐旭东主张三到四个民族互动凝聚成华夏。

除了以上这些本土起源学说之外,还有主张华夏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来说:黄帝本来是一个巴比伦部落酋长,在西方战败后率民众跑到东方来。这后一种说法在当时颇为流行,许多中外一流学者附和。

然而,在考古学的实物证据被引入进关于华夏起源的研究之后,历史学家们逐渐对基于黄帝、神农、尧舜这些传说的假说失去信心,开始以考古发现为出发点,提出新的假说。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的是黄河流域中心说,80年代流行的是多源头说。张光直提出多中心互动说,是多源头说的一种。同时,基于各种考古证据的西来说,也偶尔会被学者提出来。注意,上段提到的西来说与这里的西来说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以传说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后者以考古物质发现为基础。

对华夏溯源研究的反思

溯源研究者进行华夏溯源研究的基本前提有两个,首先,他们认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的身体体质,语言和文化特征。不管他们如何迁徙繁衍,群体的特质稳定,简单来说,汉族永远为汉族。其次,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活动留下许多考古文物,如人类遗骸或他们制作的工具以及书写的文字,根据这些材料可发现该族群的体质、文化和语言特征,即可追溯该民族的源头。

然而,这些前提值得推敲。首先,从当今世界民族现况来看,共同的体质、语言和文化特征并不是构成一个族群的必要因素,也非充分条件。拿语言来说,很多民族并不只有一种语言,相反,说同一语言的也不一定是同一个民族。因此语言上就无法确定来追溯一个民族的源头。其次,民族溯源的意义也值得推敲。目前华夏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也有父母和祖先,假设考古学足够发达,人类的历史还可以再倒推几百万年,甚至推到进化论早期和人类的形成,那追寻民族的起源意义又何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文献和考古文物进行研究,也不能避免我们陷入古人制造的“千古谎言”中。这种古人的谎言非常有欺骗性。比如,春秋时期的吴国,该国王室贵族仰慕汉族文明,在器物上和礼仪上模仿华夏风格。2000多年后,考古证据发现了这些与华夏类似的器物,如果我们就此认定吴国与华夏民族来自同一支祖先,就等于是配合了古人进行了一场“千古造假”,从而使民族溯源发生了歪曲。

不仅研究者会受到古人“谎言”的影响,更会受到自身族群认同的限制而导致偏见。这种偏见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受到人类情感的影响。我们都对自身从哪里来这个哲学命题有天然的好奇,自身的认知难免受到环境的影响。

华夏的边缘与游移

我们定义一个民族,除了从特性上进行定义,还可以从边缘上进行定义。华夏民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其边缘的变化。比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居住在黄土农业边缘地带的人群,他们是华夏民族去其他民族的边缘。到了春秋时期,这些人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成员,而东南方的吴国,又处在了华夏的边缘。之后,他们也从非华夏变成了华夏。

华夏形成的过程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生态边界的游移。考古资料显示,新石器时代晚期气候变得干冷,华北和华西农业边缘的人群开始从农耕变得更加牧业化和武装化。这些变得游牧和武装化的人群与陕、晋、冀一带仍然从事农业发的人群有剧烈的资源竞争。农业人群在这种资源竞争过程中,逐渐自称华夏或诸夏,视这些游牧人群(戎、狄)为异族,从而设立了华夏边界,以维护华夏的共同资源。被排除在华夏之外的牧业化人群,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全面游牧化。

第二,多民族融合。公元前1300年左右,周人崛起于渭水,东进打败商。周人的部落是农业人口和牧业化的戎人的混合。姬姓是周人的核心族群,姜姓是其主要盟友,直到春秋时期,这两大族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支族仍被称为“戎”,姜姓与戎人的豪族之间累世通婚,以保证周王与周边部落能和平共处。有一个戎人部落首领的儿子“非子”,被周王赐予了“秦”这块土地,并赐了“嬴”这个姓氏。而赢本来是一个东方的古老姓氏,来自戎人的新赢氏就假借了东方赢氏的祖源记忆,以洗刷和遗忘他们戎人出身。从西周到战国期间,大量的边缘地带少数民族通过再造历史的方式,“创造”了自己的华夏祖先。在春秋时期,仍有部分华夏诸国不愿承认秦人为华夏,但到了战国时期,秦自身对于华夏祖先的宣传,加上他们开始对比他们更西方的人称为“氐羌”,从而划定了新的华夏边界。从战国到汉代,华夏边界又推进到了河湟地区。

第三,传说的制造。春秋时期的吴国,利用了太伯奔吴这样的传说,建立了跟华夏的祖源联系。太伯是姬姓的王子,如果有这样一位祖先,那就可以建立吴国与华夏核心的联系。

第四,战争。周人伐商的过程,就是一个将边疆民族带入华夏范畴的过程。虽然也有边疆部落归顺华夏,但打来打去、争夺资源的事情,不断发生。比如在汉朝,南越一代的少数民族政权就与汉朝政府不断发生摩擦,最后越地被汉朝征服。汉朝政府认为越地崎岖多险阻,越人又强悍,因此将大量越人移民到江淮之间,强制将他们华夏化。

大致在东汉时期,华夏的扩张基本停止,边缘相对固定,因此华夏人群开始称自己为汉人。由于民族历史被不断再造,很多人也对本族历史失忆,经过汉朝400年的经营,过去的少数民族很多都成了“炎黄子孙”,华夏的边缘推至于今天汉族边缘大致重叠的地区。

菜单
  1. wolf  

    我觉得研究这个主题的时候要把文化来源和生物来源分开研究。

    华夏/九州/中原/中国 的文化起源并不一定与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物学祖先来源地重合。虽然我觉得支那这里其实重合的概率挺高的。

    一个不重合的例子就是土耳其。他们认为自己是突厥人,民族主义爆棚,搞得跟法西斯一样。结果前段时间做了个全国DNA检测发现他们的生物学祖先是希腊人。这下尴尬了…

    西方白人国家就少有这种纠结。因为大家的文化祖先都是罗马和希腊。大家都是精神罗马人,知识分子都会说拉丁文。生物学祖先是谁好像没那么重要。直到白人与黑人接触了数百年才出现了种族主义

  2. natasha 饭姐
    natasha  

    @ikpkc1rg #190816

    土耳其人仅仅是跟希腊化的安纳托利亚土著接近,并不是欧洲那些古希腊人的后裔。

    欧洲古代一样经历过各种“蛮族入侵”、交战和融合,这方面我以后有机会讲一下。

  3. Prometheus   兄弟连,101空中突击师

    @natasha #190817

    生物上是萧峰,但是心甘情愿当精汉乔峰,是人的选择自由,轮不到外人插嘴指点。

    中国也有游牧,而且游牧和农耕中间还有一个半耕半牧的混合过渡地带,历史长河中这个地带的范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而且不断移动,过渡地带的人既懂农耕,又懂游牧。姨学是简单粗暴一刀切,忽悠大脑放弃思考的人。

  4. 奭麦郎 岿然宽衣
    奭麦郎   满辗鲜衣八岿合艰萨逆疯金颐提酵甚瞻冰坡秩歼殊淆冯

    传统的“华夏观念”有一个比较搞笑的逻辑,那就是:我打不过的异族都是和我同源的,

    像羌族藏族等异族还真的是同源的,但匈奴都能被扯成同为炎黄之后了,这不是扯淡么

  5. 迫真共和国  

    你对一个近代出现的概念细究几千年是不是多少沾点搞笑了? 民族概念构建这种玩意比想象中的门槛都要低得多。

    您大可参照下日本统治朝鲜半岛时期,日本人搞出的那套“大和民族朝鲜民族同源说”跟中国的“中华民族”“华夏民族”比较一下

    你就知道这种政治需求的东西要是较真起来就多扯淡了

  6. natasha 饭姐
    natasha  

    @迫真共和国 #190915

    概念是不断出现的,总有新的。但概念不同于材料。概念可以比喻成筐子,材料可以比喻成沙土。不同的框子,沙土装进去出现的形状就不一样。

    一个学者写一本书,特别是历史类,材料99%都不是他新发现的。但是在过往的书中,材料的构成方式依据的是过去的概念,呈现的结论也是旧的。而新的概念的出现,会帮助把旧材料重新利用,得出新的结论。

    至于你说的“近代的概念”,其实跟我的文章关联不大,你指的是大家常说的“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前者是19世纪德国学者提出,后者是梁启超提出。可惜,我讨论的压根就不是民族主义的问题

  7. sorrysorrysorry4  
  8. 李太白01  

    华夏民族,其实就是周人、商人的后代(加其他的五帝后裔)

  9. linda   rico y libre
  10. IronStar21 漢獨主義
    IronStar21   漢獨立主義者

    共匪國建立後的研究一個都不要信,尤其是各種古怪的中華民族定義,全都是以執政當局維穩為第一要務。華夏民族是否指漢族?

    漢族就是炎黃部落後裔,族源北炎南黃,大戰蚩尤(苗族為首)傲據九州。文明遷徙順河流而走,因此圖騰為龍(鰐首魚身鷹爪)。

    至於炎黃如何,屬於玄學領域,女媧補天,巴比倫西來,神創星河民族(星漢)難以考證。

  11. dellalove  

    公平来说 你姨有个观点说得对,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是发明出来的,汉族 中华民族是,美利坚民族也是,民族本来就是想象中的共同体。

  12. linda   rico y li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