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风月
@花鸟风月
无论如何,都请你不要抛弃掉清澈的眼神。
关注的小组(12)
动态 帖子 22 评论 221 短评 12 收到的赞 454 送出的赞 194
  1.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NoStepOnSnek #176209 嗷嗷,谢谢你的回复哈~

    其实我觉得不需要太严谨,也不可能达到数学和编程那种严谨。因为人类说话用的语言是自然语言呀,和数学语言编程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呀。就,逻辑知识作为工具,能够让很多人写出更精湛细腻的文章,我觉得应该就可以了?

    其实自然语言是绝不可能天衣无缝的,说错、误解和词不达意是自然语言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墙内网站上那些无意义的争吵和宣泄情绪,也属实是太离谱了。把这些现象减少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就好啦,完全的严谨是自然语言追求不到的,尤其是汉语,特性就在这。

    沟通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就好好说、耐心地再解释嘛。

    不过,用数学逻辑来构建一句话是怎样的过程呀?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要不要试着找一句短点的话,在楼里构建一下?

  2.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natasha #176197 抱歉回得有点慢哈!我把你的两个楼放在一起回复了~

    1 !!!!!! 你简直是个小天才! 就是就是,确实读解的中心从“作者”到了“作品”之后,在之后又从“作品”到了“读者”了,只是因为从作品到读者的这个过程和文章主题无关,我就没说! 其实你的这个想法是非常自然的,当时的人们也是这么想的!

    一篇文章的意义,当然不取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因为作者被剥夺了解释权之后,实际上ta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分量,应该是和资深读者或者资深评论员是等价的——其实就是个对自己作品很了解的读者。作者即使有真实意图,也未必能成功实现呀。

    那么,面对一篇作品,相比考察作者那可能实现也可能没实现的意图,不如去考虑不管作者怎么想,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出现这样的作品,作品的出现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带给了人们什么。

    一千个读者和莎士比亚都不具有权威性——或者说现在根本就是去中心化的,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权威”的分析角度。同样的一篇文学作品,有太多的角度去读解了,我能从文体与遣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个作品优秀于同时代其它的作品,他能将作品与同时代相似题材的进行比对,了解这个作品在这个题材的发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她能用女性主义视角去分析,他们能用后殖民主义视角去分析......在不同分析角度下得出的答案,只要说得有理有据,那就都是正确的,而没有任何一个分析角度最高贵。

    2现代汉语和西方语法的关系,最早将其理论化的人是王力,王力应该说是1949年之后在中国语言学领域最重要的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大多是他整理的。

    但他因为早,没有前人的肩膀,所以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应该还不够深入?如果你想要了解一点的话,可以看看贺阳的《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这书是专门说这个问题的。如果作为兴趣爱好的话,看看第一章,了解一下汉语西方化的历史就可以啦。后面的内容还是太复杂艰深了。

  3.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libgen #176194 你好你好!

    如果是大学里,文学都有文学史、历史学有史学史、哲学有哲学史的课程,这些东西本身就是逐步递进的。越到后面的部分,越需要在了解之前的人都做了些什么的基础上才能继续推进,因为很多是站在前人的成果上改革嘛......

    稍微说得远点的话,我其实觉得直接读名家名著是效率很低的行为......比如,在两眼一抹黑,形而上学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读《纯粹理性批判》(我们的身边真的有不少这种人,他们觉得这样很cool,读别人嚼过的东西很low)。

    文科的东西相比直接啃原作,在合理的专业课教材下循序渐进,我觉得是最好的?把教材当作一本串联的线,当作一份大书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可以搜索书里提到的作品作者;不感兴趣的部分,也会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不至于因为不知道前人的成果影响理解后人的想法。

    但如果是通识教育的话,感觉是没有能力从头开始循序渐进了。知识是爆炸的,人脑是有限的。就像语文课提到的作家生平,就真的是孤立地在教授一个点。作家的文风处于哪个流派,这个流派是在什么基础上流变而来的,谁支持这个流派谁反对这个流派,它在当时的文坛出于什么地位,这些如果都说的话,我总觉得量太大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了解人文知识的来龙去脉,她一门心思扑在数学,他一门心思扑在音乐,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你说的“路径依赖”,大学后学了相关专业的人应该是一直依赖着的?只不过通识教育增加这些的话,可能真的给不相关的人增加太多负担了。

    至于墙内马哲嘛......嘿,它不是哲学。在墙内,所有论证它谬误的见解都是谬误的。如果像你所说的,讲了马克思之前和之后的东西,将它的发展牵引成线,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比如在建立时是否正确地吸收了黑格尔的理论,比如为什么之后的哲学界有那么多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不知不觉写进了很多感想XD

  4.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消极 #176187 抱歉回复得有点慢哈!我将你的两个楼放在一起回复啦。

    1其实数学课上确实会教形式逻辑的东西,但是如果只在数学课上教,是不是就相当于将“如何将其应用到作文”的问题抛给学生自己了呢?结果又成了让学生自己去悟的状况。

    就像“后殖民主义”本身是哲学,其中应用在历史学的角度是“后殖民主义史学”,对文学有帮助的部分成了“后殖民主义文学”。同一个理论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时候,角度和偏向都不同。

    而我觉得语文课,教授形式逻辑不过是出于工具性。写出好的作文,减少写出来的东西的逻辑谬误是它明确的目的。只需要把形式逻辑里和语文最相关的部分拿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只在数学课上学,对于语文来说是在绕远路。

    我自己的立场是,我不能告诉人“嘿,东西就在那,最顶尖的人都能自己悟出来,你没能触类旁通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大多数人就是普通人,聪明人很少;既然我能花点心思让大多数人走些近路,那就该花些心思让大多数人走些近路。

    2让我想到了曹丕那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你说的这些是从另一个角度很好的补充!

    嗯......但我个人认为,说成“文字有承载意识形态的价值”可能好一点?我自己是不觉得文字100%所有的价值都是承载意识形态的。

    并且说起来“所以文字的价值,是在于承载意识形态。”是个病句呀。所以我get到的或许不是你原本脑海里想说的?

    原句:“所以文字的价值,是在于承载意识形态。”

    先给这句话去掉修饰限定成分,找主句。“所以”是连词,“文字的”是修饰主语“价值”的定语,意识形态是宾语“承载”的补语,这些都去掉之后,变成——

    “价值是在于承载”。

    这样可以看出,谓语重复了。到底是(文字的)价值是承载(意识形态),还是(文字的)价值在于承载(意识形态)?

    第一个是A=B,第二个是A不等于B但依附于B,相当于日语助词は和に...ある的区别。 所以我的理解可能不是你原来想的,如果愿意稍微解释一下,那最好了!

  5.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能井 #176185 哈哈哈哈哈哈就是普通的讨论呀!真的称不上什么请教的!

    1现在是有完整的规则叙述的,比如任何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要学的的专业课“现代汉语”,有好几种不同的教材,都有完整的叙述。应用最广泛的,可能是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肯定是有完整的语法体系的,不然根本没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只不过问题是,这些对于语法体系的整理,完全是出自西方视角的。

    现代汉语是在清末民初强行构建的语言,用来构建现代汉语的基本共识是当初翻译西方作品的翻译腔。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基础语法来源之一就是印欧语言,甚至很难说文言文和外语翻译谁在现代汉语的构建中影响更大。

    在语法上,由于一切照搬西方屈折语的语法分析体系,造成现在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问题多多。现在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很多研究者希望抛弃这套以屈折语为中心形成的语法分析体系,但又构建不出适用于汉语,或者说是适用于分析语/孤立语的新语法体系。问题不是仅限于汉语,越南语、柬埔寨语、泰语、马来语、印尼语都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在近代之前,用这些语言的人几乎没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所以在近代只好直接接受西方的理论。

    2上古汉语不管是从发音还是语法的构建上都没有准确的定论。或者说由于上古汉语实在是太古老了,在精细程度上实在比不了各种现代语言——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在世界各种语言中作为句子核心的主谓宾的顺序是不同的,或许是主宾谓,或许是谓主宾,其中汉语是主谓宾,我(主语)吃(谓语)饭(宾语),但在上古,有大量的句子其实并不是主谓宾!

    比如,在《诗经 商颂 那》里,有这样的句子:”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句子里动词“置”被放在了“我”的前面。那么,是想表达“我在堂上放了个鼓”呢,还是想表达“堂上放了我的鼓”呢?

    没有答案。因为上古汉语根本就不是一字一音,词语会像英语一样,在发音上有变化,比如put和putting的读音是不一样的,对吧?但问题就是汉字是表意文字,无论这个音实际读的时候变不变化,写出来的字却是同一个样子的。这种状态就好像,假设,现在英语全面使用汉字书写,不管put、run这种动词怎么变形、实际怎么读音,写在纸上都是一个字“放”、“跑”。

    在这种书写体系下,经常看不出来每个字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至于分析语法成了一个大难题。

    分主格“吾”宾格“我”这个区分,在同一首诗中就能举出反例。“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这里的“我”怎么看都是主语。但是或许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的汉语,有用意义相同写法不同的汉字区分主格宾格的特点? 但在那之前,有一点依然无法分辨。就是,在那些句子里,到底是“我”在句中作了宾语,还是说那时候的汉语根本就是一种可以自由选用主谓宾和谓主宾结构的语言?要是第二种的话,看似是宾语的“我”依然是主语。

    偏旁部首来源于格变这个,听起来很有意思!因为上古汉语是真的有格变的,只是如上面所说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写不出来。如果有相关的内容,贴给我我去看看?

    3 你说得对!在语文课里还有逻辑学部分的时候,不管书上怎么写苏联逻辑,老师们想教的其实就是形式逻辑。本来是没有,也不该有辩证法的!

  6.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三重阴影叠加下的墙内语文教育——从语言学、文学、逻辑学三个角度下的分析

    @natasha #176184 @natasha #176184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能想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1.我们是汉语母语者,其实并不需要对外汉语教学那种细致地把汉语拆成一个一个细微的语法点去讲述,而是只要使人在表达中,减少说出来的话无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错了的情况就好了。

    所以我觉得,语法的教学应该是务实的。母语者本来也不需要理解所有自己母语的语法,只是在想要严谨表意的时候,能严谨表达出来就好。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句中使用的短语,在句子中的具体成分是如何的;如果要写一个有很多逗号的复杂句子,要能分清每个复句在句子中是修饰限定哪个词语的,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个短句在长句子里看起来既像修饰这个,也像修饰那个的问题。

    例一

    炉边诗社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诗社里出现了丫蛋、翠花等新诗人,新诗运动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是在说炉边诗社的出现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是说丫蛋和翠花等人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呢?

    这个坚实的基础,和炉边诗社的成立是因果关系,还是和诗人的出现是因果关系?现在的这个例子是正面夸赞的,所以还好;但如果反过来变成批评的,如何分辨我是想对事,还是想对人呢?

    例二

    伟大的技术员们经过一个世纪的996,一道高不可攀的防火长城,巍然屹立在互联网上,成为了互联网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好吧,我是想说伟大的技术员们在互联网历史上是不朽的丰碑,还是防火长城在互联网历史上是不朽的丰碑?

    所以,虽然墙内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的,现有的主谓宾定状补这套语法体系确实显得落后,但我觉得出于提高沟通精确度的理由,应该多少对它最基础的部分在初高中进行一些教学。

    另外就是不影响表意的病句,这个就看个人的想法了。有些人可能觉得,“不行,这样是语言的劣化!”有些人可能觉得,“算了算了,意思通了就行”。比如:

    在陕北插队的时候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这种句子虽然是病句,但是完全不影响表意,但影响写作文的通顺程度。这种我觉得,嗯,就见仁见智了?

    就像日本在学校对本国人教学“学校语法”,教外国人日语用“日本语语法”,有两套体系一样,我们将现有的文学院的《现代汉语》教材中最实用,最能加深对母语使用的理解的部分,析出来给本国学生专用,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最便捷的做法。再之上的,就得看中国的语言学研究者能不能脱离西方独立构建一个专属于汉语的体系了。

    2 关于作者丧失了解释权的问题对吧?即使将题目修正为:“反映了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时所具有的精神”,答案依旧是不能的。

    背后的原因其实是这样的,我举个来源于真实,我稍加改编的故事。

    有一个作家,他有一个在上学的小女儿。有一天,小女儿发现语文课的家庭作业里,竟然有他爸爸写的文章!她便去问爸爸:“爸爸爸爸,你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在想什么呀?”爸爸一看是描写孩子的,温柔地回答:“因为每天看着我的女儿这么可爱,才会有这段对孩子们充满温情的描写呀。”

    小女孩将爸爸的回答交了上去,0分。

    回到问题上来,丧失解释权的主要原因就是,作家无法证明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解释,不是因为各种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撒了谎。比如作者A特别喜欢作者B,受作者B的影响最大,但对外却都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师父,这样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上个例子里爸爸的这句话,很难分辨出是写的时候真的这么想了,还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开心临时起意的这个回答。

    所以,一个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是正确还是错误,是要结合很多论据一起判断的。现在不是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分析出作者的想法,而是仅通过一篇两篇作品不能分析出作者的想法。比如假设我和汪精卫一起入狱,我很害怕,瑟瑟发抖;但我在汪精卫的支持下强撑着写下了“快来砍我吧,一点都不怕”,只能证明诗中体现了不怕的想法,不能证明我人有不怕的想法。想要证明我人是怕还是不怕,需要大量同时代的我的作品,比如事后的散文、日记或者其他人的记述,而不是通过我一首诗就能看出来。要是我只留下很少的作品就去世,别人对我的记载也很少,那么“我的想法”将会成为永远无解的问题。

    对于汪精卫,当然也是同理。

    另一个角度就是,即使我们开了上帝视角,知道作者真的真的发自内心没撒谎,作者得出的答案也很可能是自己的误读。弗洛伊德之后,人类可是引入了“潜意识”这个概念的!

    你我都会在潜意识的驱动下作出一些行为,写下一些文字;但是你和我都未必了解做出这些行为、写出这些文字的根本动机。也就是说,作家即使真的觉得自己没在撒谎,也很可能被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意识干扰,得出了其实和事实有偏差的读解。因此反过来,作家也不能只通过一篇文章来了解自己,作家也需要像刚才我所说的,通过同一个时期自己写下的作品,还有别人对于作品的评述和别人对于自己的记录,来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都未必知道的自己。

    抱歉又变成长文了……

  7.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江湖 回复文章

    (转载) 退葱了。这里戾气太重

    @natasha #176182 哈哈哈哈哈哈可以不用“您”这种敬称,太吓人了!

    并且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写成很有深度的样子,总之我先发出来试一试哈~

  8.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江湖 回复文章

    (转载) 退葱了。这里戾气太重

    @natasha #176134 听你这么说,我突然在想,要不要写篇文章阐述一下墙内的语文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本质原因又是什么。

    我搜一下论坛,如果没人写过的话那就先计划着?不过一定会很长哈哈哈哈哈哈

  9.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江湖 回复文章

    (转载) 退葱了。这里戾气太重

    怎么说呢……读完之后和我当时在知乎的感觉是类似的。

    我几乎只会关心人文学科,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以外的我几乎是不碰的,但即使和键政完全无关,我也觉得知乎满屏都是事实错误和偏颇。

    有的时候,一看就觉得血压高。有些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是对人文学科没有了解的人的发言。 但是想科普基础理论呢,得慢慢坐下来听我说半个小时。现在文史哲的理论基础大多是20世纪的后期形成的,包括但不限于“脱构筑”、“转向语言学”,在哲学上发生的变化引起了文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的变化。

    但问题就是,大陆不教。 大陆的文学、历史学理论,没有引入这一套,在马哲指导下用的还是旧的;语言学里“政治语言学”挂帅。所以后来我觉得,我不该觉得说着那些错误言论的人有错,是世界把他们弄成了这个样子的。

    品葱或许和我说的情况,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多人的观点一看就很离谱,但可能,世界根本没告诉他们如何走上不离谱的路。

    或许,这里就可以看出“建立一个47图书馆”的重要性?

    虽然相比打开视频会议定期听人讲解差很多,但在只能匿名的情况下,或许,图书馆是最好的了?

  10.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人类能逃离《1984》的命运吗?

    嗯……很抱歉我的回答可能不能让你的抑郁好一点,因为在我看来,你的问题的答案是“不可知”。也就是说,未来会不会进入1984的社会,目前用来判断的论据还不足。

    这类的问题都是看似只有二选一,实际却是三选一的。因为除了“会”和“不会”,还有个隐含的选项是“无法判断会还是不会”。这里对于你的疑惑,在现在时点上,我认为是暂时还是无法判断的。

    历史上也有过不少预测未来的作品,只要不是预测的未来相距当时距离很短,但凡达到了几十年几百年的范畴,绝大多数都和实际相差十万八千里。

    工业革命之前,无人能预测工厂烧煤,烟囱冒烟,污水排进河里;

    信息革命之前,无人能预测只要动动手指,我就可以在千里之外将想说的话传达给你。

    世上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研究成果,甚至人类社会往哪边走,走快走慢,不可否认的是,其实是带有相当大的随机性的。说不定哪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比如核战)和大科技变革(比如蒸汽机)就使得1984式社会的基础完全不存在了——但它可能在明天发生,也可能永远不发生;变革之后可能是个更坏的样子,也可能是更好的样子。

    相比纠结于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更希望你能试着去放宽心。很多东西,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有等待、见证和接受。既然反正不能看清结局,不如让自己多少过得更开心一点吧?

    我想,与其为不确定性而担忧,不如我们每个人都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么一点点力量,在自己耕耘的领域发挥一点点作用,每个人各自将世界走向那个方向的概率减少那么微弱的一小步。这样是不是,相比担忧会更好呢?

  11.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

    @阿里萨斯 #176100 哈哈哈哈哈哈日常生活中因为对同一个词的定义不同造成的争论实在太多了,但其实几乎都是没必要上升为敌对的。

    之前我们不是讨论过蒙古“汉化”这码事吗!我们出于不同的视角,对于“汉化”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这些是互相说了各自的意见,听听就结束了的东西,本质上或许永远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视角不同。争定义权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本身是毫无意义的讨论。

    作为一个纯纯粹粹的文科人,我深知“相反的意见可能是同时正确的,因为各自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的道理(这点我和一些非人文学科的人提起过,一部分人觉得很反直觉)。

    但是总有人为了利益,想抢去定义权呀。并且确实,这是釜底抽薪的做法。语言构成了人认识的基础,如果能把对方的地基否定掉,是最干脆直接的。

    并且哪怕抢定义不成功,也会自然地把对方拖下水。比如,我是说比如(没有敌意),假设我上次试图从语言学角度论证你关于“汉化”的定义是错的,如果双方都足够理性并且想继续讨论的话,一定会强行把你拖入关于“汉化”这个词定义的讨论,因为论证的基盘被怀疑了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少论证都没意义了。

    这样就会成功地把你主场的历史讨论,拖入了我主场的语言学讨论。

    这就是语言的威力啊。上世纪后期哲学家们才认识到这一点。但讨论这些有意义吗?对于我们没有。可是对于“他们”,他们在墙内有利益在,所以……

  12.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俄罗斯开始屏蔽 Tor

    @消极 #176088 唔,主要是获取公开信息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信息是公开的,但是假如伊朗想做却没有足够的人才,这时候就需要向技术已经成熟、人才储备足够多了的国家求助吧。

  13.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俄罗斯开始屏蔽 Tor

    @消极 #176076 噗,我突然想到,防火墙技术是不是有一天甚至可以出口赚外汇(不是

  14.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为何元朝、清朝在占领汉族疆域之后全部汉化?

    @阿里萨斯 #176085 嗯嗯,我知道我们的视角区别在哪里了。

    我是觉得,假设画一个数轴代表文化的差异,元朝之前的蒙古人和汉人各自在数轴两端,100年过去后,蒙古人向着汉人方向前进了20%,汉人向着蒙古人方向前进了20%,虽然还有60%的差距,但在一些方面上依然是相互有了些对方的样子了。

    然后在我的理解下,你可能倾向于,虽然相互有了一些原本属于对方文化里的行为,但是蒙古人和汉人核心的东西是各自不变的,核心的价值观如果没变的话,就称不上“汉化”、“蒙古化”。

    或者说我理解的“汉化”、“蒙古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你理解的“汉化”、“蒙古化”是一条红线(标尺?),文化核心的东西变了就算,没过这条线就不算。

    对于你意见的读解,应该没出现偏差吧?

    谢谢你的回复。

  15.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俄罗斯开始屏蔽 Tor

    俄罗斯联邦的墙也在一天天地不断加高呀……

  16.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你喜欢哪些乐器的声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根本认不全! (谁能告诉我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双簧管究竟有什么区别

  17.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稱: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民主國家」

    不得不说现在的做法真的比胡温时代更加接近现代哲学的前线……

    楼上就有这样的疑惑,比如关于民主的发言自相矛盾;比如将中国与“假话国”做对比,不过其实在哲学上来说,看似相反的发言并没有自相矛盾,中国“全过程民主”也确实是句真话。

    20世纪后半,哲学上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运动,人们第一次发现,语言竟然这么重要,竟然构成人类认知的基础。

    但偏偏,自然语言是有缺陷的。人们想要向他人传达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把一个复杂、立体的事物转化为声音或者文字这样的简单编码。这意味着,所有的交流都是夹带私货的,因为一定会受个人想法和社会集体想法(包括集体无意识)影响,保留一部分信息,损失一部分信息。

    上面的话读过一遍之后,再回到帖子的问题本身上来分析,应该就很简单了吧?

    相比胡温时代在西方定义的“民主”下争取“不,你说得不对,我们是民主的,至少是在走向民主的”,如今是争夺“民主”这个中文词汇的定义权,即:中文的“民主”的词义,要由中国政府自己定义,这个词不能与外语词汇,比如democracy直接完全对应。

    体现在实践上,那就是在墙内高强度的宣传下,让人们,尤其是下一代认同中国政府对于“民主”这个词下的定义,远离“民主”这个词在西方国家中所被认可的定义。

    所以说“中国拥有民主”并不是谎言。因为这里使用的“民主”这个词,其核心意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符合中特社的西式民主,在“我们”的定义里不算民主——其实是这么回事。

    前面的那张图片,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嘛?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虽然发音都是mín zhǔ ㄇㄧㄣˊ ㄓㄨˇ,意思却在“西式民主”和“中特社民主”里反复横跳!

    不仅是“民主”,其实“自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一系列词汇,在墙内都有着“中国特色内涵”。

    争抢定义权,其实比单纯地反对要高明多了。 因为假以时日,真的会有一大批人心悦诚服地相信,自己在墙内学到的定义才是这个词应有的定义。

    相比从前在宣传上露怯,说“一定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的说法做法,或许可以说像是在建造一台“红心自动培养机”?就像上面也提到了,语言是认知的基础;所以当一个人再也接触不到“民主”除了墙内意义之外的第二种意义,当一个人脑海中的语料库里很多词汇天然就是墙内下的定义的时候,那就会无可避免地预先倾向于天然红呀。这些都是内宣。

  18.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请问新中国成立之后处决那些「国民党反动派」合法吗?

    嗯......我感觉答案应该是合理,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理,是在社会主义法制意义上的合理。

    最根本的问题是,写进宪法第一条的人民民主专政,本身就是跟法制互斥的。

    在一般西方意义的法制下公民是平等的,但在人民民主专政下公民天然是不平等的,被分割为“人民”和“专政对象”。

    之后,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由革命队伍指定的专政对象实行专政。

    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以西方所说的“法制”来治国,其实是违宪的。比如会违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第十二条,或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第二条。

    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是开倒车才会减少违宪(捂脸)

    回到问题上来,“处决反动派”这种行为本身,首先暗含了一个“他们是反动派”的前提,就是说,他们是人民的专政对象呀。

    所以,我觉得这种行为合社会主义法制的理,但不合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法制的理?

    (至于社会主义法制本身合不合理,那是另一个问题了......大概。)

    稍微补充一下,其实我觉得这一点并不触碰“法不溯及过往”的原则。 因为过往是反革命分子,所以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成为了被专政对象,而处决不是因为以前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在处决这个现在时点上的身份是被专政对象,所以,原则上应该和以前做的事情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无论做没做,只要是被专政对象,被处决都符合社会主义法制。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哪里有不对的地方,请告诉我呀。

  19.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学生好迷茫啊

    唔,我觉得,如果你是个理想主义者,并且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话,大胆地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世上存在两种价值,利益价值和情绪价值呀。

    如果你真的觉得学医救死扶伤,能够让你获得相当大的精神满足,覆盖掉学医遭受的辛苦还有剩余,那么,为什么不去做呢?

    所有的有未来、能赚钱的职业方向,如果你不喜欢,那就是透支了你的精神快乐为代价。

    或许多年之后回首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难过也说不定。

    至少我自己,是选择了理想主义,所以,我会有这些话想说。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经济上没有太多后顾之忧之上的。人在吃饱之后,就面临选择精神快乐,还是选物质利益的迷思了。

    世界虽大,吃饭的手艺恰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又有几何。

    总之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至少,希望你快乐。

  20.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为何元朝、清朝在占领汉族疆域之后全部汉化?

    @阿里萨斯 #176052 如果说大元和汉化八竿子打不着,是不是也有些言过其实了呢?

    蒙古族和汉族的接近是相互的,就像大清的满族和汉族的接近也是相互的,生活在一起,蒙古人的文化会朝向汉族靠近,反过来,也是相同的。

    比如说后期统治者也认同了中原王朝的历史观,官修三史;再比如妥懽帖睦尔也受过高水平的儒家教育,等等。从这些小角度可以看出来,蒙古族的一部分人中,是有一定的向着中原文化靠近的倾向的,并且在蒙古族作为统治者的大环境下,这种靠近是相互的。

    这也算是忽必烈路线的自然延续?毕竟忽必烈是带着北方汉族班子打败了草原中心本位的阿里不哥。

    至少我也认同在诸多北方王朝里,大元的汉化程度是相对低的,但是如果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话,我觉得,或许也没到这么极端的程度?

    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希望可以听一下,为什么你认为汉化程度低到几乎不相关呢。如果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我就改()

  21. 花鸟风月 绿茶
    花鸟风月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新用户报到帖】欢迎加入2047!

    如果说为什么会试着注册这里的账号 或许是因为这里相比友站会显得平和很多吧?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争论的 如果意见不同的话 那就 他说说他的观点 她说说她的观点 互相听了一遍之后 虽然无法互相说服 但是依旧是好朋友 这是我所希望的讨论的样子呀。 意见不合 怎么样都不该上升为人身攻击吧? 所以可能觉得 嗯 或许这里很不错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