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一月您还是10声望
-
大红龙的传人
还是不一样的。龙是蛇的身躯加上其他动物的特征组合而成,比较奇幻。蛇就是蛇,比较写实。
此外根据维基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7%94%9F%E8%82%96%E7%BA%AA%E5%B9%B4
现行十二生肖的具体动物,定形于东汉。在战国时期,有不同的组合。
例如公元前三世纪的两个版本,一个是“鼠 牛 虎 兔 虫 鹿 马 猿 水(鸡) 老羊(犬) 豕”,另一个是“鼠 牛 虎 兔 虫 马 羊 猴 鸡 犬 豕”。龙在汉代文献中才进入这个列表。
-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劣等?
维特根斯坦还真是有意思。
维特根斯坦在信中写道:“你关于民族性格的议论,它的简单幼稚使我吃惊,我因而想到,研究哲学如果给你带来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关于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语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可是,研究哲学如果给人们带来的只不过是能够似是而非地批判他人人性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人们对于他人的理解和人类重要行为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人们在决定与谁交往或断交时都加以谨慎,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
大红龙的传人
也对,如果是圣经中描绘的龙,那么大概率就是蟒蛇,而不是蜥蜴,这就和中国文化中龙的原型类似。虽然我对于“大红龙”是否象征伊甸园中的蛇持保留态度。
如果将这个意象引申到文化区别上,那么问题就是,比如为什么蛇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是恶的,但在其他有些文化中则成了崇拜的对象。有一种可能是人口密集的农业文明因为依赖水,所以更可能把蛇和风调雨顺水源充足联系在一起。还有一种可能是某些社会(例如等级更森严的社会)更倾向于崇拜代表危险-不可接近的动物图腾。例如中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崇拜蛇形生物,可能是认为蛇的形象和丰饶以及权威有关。
当然这些纯属猜测。
-
大红龙的传人
其实“西方”的龙和东亚传统的龙不是一个概念。
“西方”中古以来传说中的龙是那种带翅膀的类蜥蜴的形象。有一种理论认为此形象来源于古代人类发现的恐龙化石以及其他史前生物的化石。有意思的是,如果看古希腊罗马时期残留的艺术品,上面的“龙”的形象则更像是带翅膀的蛇,而不是蜥蜴状。不过,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龙是作为自然中的凶兽状态存在的,是神界或者人类英雄的敌人。
(根据圣经新约成书的时代及其文化背景,其中代表邪恶形象的“龙”例如“大红龙”更可能是古希腊文化中长翅膀的蟒蛇怪,所以很多后来描绘大红龙的场景其实都未必符合《启示录》作者的本意。)
而东亚的龙的形象虽然很可能也是基于蛇类,但加上了很多其他动物的特征,比如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形象是猪头蛇身的,还有羊头狗头的。猪羊狗都是驯化动物,所以这些形象很可能和早期部落信仰、农业畜牧业仪式以及图腾崇拜有关。后来这种“半驯化兽”的形象则慢慢演化为中原王朝权力的象征。
-
在讨论“懂中国文化”之前,首先要讨论什么“是中国文化”
在讨论“什么是中国文化”之前,首先要讨论“什么是文化”(手动🐶头)
有一种理论好像是说文化有个人性的和结构性的。前者比如衣食住行、艺术文学、一般性习俗等,后者比如道德宗教、社会组织、法律法规、政治制度等。虽然两者相连,但后者比前者要体系化,因此对于个人的强制性也更大,例如我今天晚餐想换种做菜方法一般不会有太大后果,但是如果我触犯了某些道德或者宗教方面的禁忌(比如在宗教社群吃“不洁净”的食物)后果就比较严重,而如果我和自称代表某种“文化”的强制性组织对上(比如在皇权社会挑战皇帝)那就有可能直接被搞死了。
-
《权民一体论》中英双语切换版epub
原来这是王力雄的书。而王力雄居然还在国内。
-
新年快乐
祝新年顺利充实!
-
「9.6億人月收不到8600」火速被刪文
中国穷人蛮多的,不过那个数据有点老,我记得是2019年收集的(虽然研究报告是21年出的)。
-
文字共和国和文艺部有啥不同
合并可以啊。我没时间管理,小组草都三尺高了。
-
建议恢复楼主负责制
我认为让楼主有掌握楼内言论尺度的权力(可以隐藏在自己楼下回复者的发言),可以鼓励发帖和创作的积极性。
如果有人认真的回答被隐藏,可以重新另发一贴,因为隐藏的内容还是可以看到的。
但以下情况管理员或应介入改变楼主的操作:楼主进行“炸楼”,即无故删除楼下所有或绝大多数“正常”的内容(即不是互相攻击或争吵的内容),此时管理员有权恢复。
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
在此发誓,我一定会走线去到美国。
走线不用学编程,锻炼身体、学好语言,有机会再学门技术工种,更有用。
-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劣等?
像中国这种 自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在帝制和半民主和所谓开明专制之间来回横跳好几次最后又走回帝制的国家估计全世界只有一个了吧
其实有这种专制-半民主-专制的曲折历史的国家还蛮多的,很多东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如果不算上其前身的话,代议民主制是一个比较新的政治制度,而专制制度相对历史悠久,其惯性是强大的。
你说的“中国文化”具体是指什么呢?是政治制度理论,社会结构伦理,美学或宗教,或者其他?
-
(胡言乱语一下,仅供参考和学术研究,不代表本人赞同此观点)从俄乌战争看,论中国解体的必要性
你说的苏联模式和朝鲜模式是指?
-
(胡言乱语一下,仅供参考和学术研究,不代表本人赞同此观点)从俄乌战争看,论中国解体的必要性
我认为是这样的。且“自由派”本来就是一个很混杂的概念,很多人对于自己信仰什么并没有想得那么清楚。
-
1982年香港民调显示只有4%香港人愿意支持香港回归中国,所以中英联合声明是中国和英国合谋出卖了香港吗?
可以说香港是被英国和中国合谋出卖了吗?
简单地说,是的。如果说得中性一些,那么就是香港回归是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达成的共谋。对香港“一国两制”的提议者还是英国。不让香港人参与香港未来的谈判是中国政府坚持的,英国虽不满意也接受了,见此处。
1982年12月9日,负责香港事务的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贝尔斯特德勋爵在香港发表意见,提出香港必须作为其中一方参加香港前途谈判,并把对香港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比作是中英港三方参与的“三角凳”,但中方代表团坚持香港无权加入为“第三者”参与谈判。1984年6月23日,邓小平接见香港行政局议员锺士元和邓莲如时,邓小平公开指“只有两脚凳”(指中英两国)、“没有三脚凳”、“欢迎你们以个人的身份到北京来”,由此“三脚凳”的比喻流传。
与此相关的是,49年之后英国曾想在香港推行去殖化和自治,中国政府不愿意,因为在当时的冷战国际形势下,一方面让香港保持殖民地的地位连通中国与西方,一方面维持中国对香港主权的申索权,对中国政府是最好的。中国政府为此还长期坚持“香港不是殖民地”。见此处。
中国在回归联合国后的第二年,即1972年3月8日,已通过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致信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声明:“香港、澳门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所谓殖民地范畴。因此,不应列入殖民宣言中适用的殖民地区的名单之内。我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时,用适当的方式和平解决港澳问题,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换句话说,由于中国政府在1972年的主动声明,香港和澳门已经从联合国制定的殖民地名单中删除。中国政府并不承认香港和澳门属于殖民地性质。当时的政府之所以如此做,目的其实很简单:1、防范香港、澳门的“独立”危险;2、排除联合国及其他国家干预香港、澳门问题的可能性。……1997年3月17日,香港回归前夕,《人民日报》曾特意刊登文章《为什么说香港不是殖民地》,对此做出解释。文章说:“迄今为止,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统治,但并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因为,通常意义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了主权的国家。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殖民地概念不适用于香港。”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例如此处:
这里还有一些讨论:https://2047.one/t/17513
-
我们应正视反贼圈整体素质低下,短期内无可能推动政治变革的事实
这样看这个所谓的”诸夏计划“本身就是为共产党地方权贵和军阀准备的呢
我个人较为认同这一点。我认为刘仲敬提出诸夏说的目的是策反“土豪”(也即共产党地方权贵和军阀)。而对于他所宣称的“无产阶级人士”,除了劝人跑路(比较正面的效果),让人过一过当“国父”的瘾(?),以及将无差别攻击行为(所谓“屠支”)合理化(比较负面的效果),实际作用是不大的。
-
(胡言乱语一下,仅供参考和学术研究,不代表本人赞同此观点)从俄乌战争看,论中国解体的必要性
在习上台之前 中国解体确实没有多大市场 但是习上台以后越来越有市场
文革后中国反官方叙事的思想界一直在演变,但一直也有两大派,一为制度派,一为国民性派。比如80年代有呼吁政治改革的“自由派”,还有批判国民性的“河殇派”。
90年代开始自由派内部分裂得很厉害,一部分人成为了提倡社群主义进而国家主义的新左派,一部分人成为了铅笔社那样的经济自由派,还有一部分人成为宗教保守自由派,原来坚持呼吁制度改革的“公知”反而比例是少了。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左派学术思潮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个人自由主义加制度决定论的理论已经过时,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现实,让政治改革的希望日渐渺茫。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试图寻找其他的理论出路——无论是诉诸国家主义或是保守主义或是重拾批判国民性(“支性”)的大旗,可谓再正常不过了。
刘仲敬以及“中国解体”的理论,我认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这种理论其实是批判国民性的“河殇派”、强调组织和文化重要性的社群主义、和西方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多重影响下的产物。所谓的“中国解体论”,主张的是将一个民众被中央集权“原子化”从而堕落成为“费拉”的帝国,分解为诸多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小型民族国家。当人们不愿意采用官方的国家主义叙事、且认为政治改革和个人自由主义无法实现时,就容易走向其他几个思想流派的汇合处。
-
别再随便说“支持民主自由”了
我认为,他人想说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立场是否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深入的思考、详实的证据支撑其实也都是可以的。反思学习思考这些事,最终影响的就是自己而已。
我的理解,说“别再随便说XXX”是说,要多思考自己所持立场背后的原因。用“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文化独特性”“宗教信仰”……等等无论什么词来替代XXX都可以。人的立场很多时候是直觉性的,有的时候或许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我个人赞成多思考自己立场背后的原因,尤其是自己觉得天经地义的立场。不过我不认为这是应有之义,或者必要的行为。这只是磨练自身的必经之路而已。类似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其实人们还是这样过,而且审视自己生活的人和未审视自己生活的人并不天然具有道义上的高低;只不过审视自己的生活,会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而已。
-
别再随便说“支持民主自由”了
权利和责任应该对等。
-
郭文贵案目前的指控涉及超10亿美元的欺诈性集资项目
2021年就开始调查了,现在才抓人。
-
郭文贵案目前的指控涉及超10亿美元的欺诈性集资项目
法庭认为郭有潜逃风险,拒绝保释。
-
郭文贵案目前的指控涉及超10亿美元的欺诈性集资项目
如此贴中所说,郭文贵于2022年3月15日上午被捕。此案目前管辖的区域是纽约州,因此由纽约南区法院处理其案件。提出起诉的为纽约南区检察官 Damian Williams 和联邦调查局纽约地区主管助理 Michael J. Driscoll。由于牵涉到 FBI,此案很可能涉及联邦层面的调查。
被指控的除了郭文贵还有他的财务顾问余建明(KIN MING JE),指控包括电汇欺诈、证券欺诈、银行欺诈和洗钱等12项罪名(指控书全文),每项最高刑期从5年至20年不等。余建明目前仍在逃。
对于郭文贵和余建明提出的具体指控如下:
-
2020年从私人发行的“GTV股票”中获取约4.52亿美元。在“股票”发行期结束后,郭文贵等人挪用了筹资中的1亿多美元投入了一支高风险的对冲基金,受惠人为郭文贵某亲戚名下的媒体公司(Saraca)。
-
从2020年开始通过“喜马拉雅农场联盟”项目获取超过1.5亿美元。这些资金被挪用如下:(1)2000万美元被转入郭亲戚名下,其中一半被用来支付私人飞机的开支;(2)500万被转入郭妻子名下;(3)230万美元被用来维护私人游艇;(4)1000万美元转入余建明及妻子账户。
-
从2020年开始通过“G club”会员项目(入会费为10000至50000美元)获取2.5亿美元。根据内部文件显示,该项目有5900多名会员,但郭文贵并没有对其提供所承诺的会员优待。会费被大量挪用如下:(1)郭家的奢侈消费,如260万美元的游艇和500万美元的豪车;(2)耗资2650万美元的五万平方英尺的豪宅;(3)1300万美元的豪宅装修费用;(4)110万美元转入余建明账户。
-
从2021年开始通过“喜马拉雅交易所”出售虚拟货币(包括“稳定币”喜元和“浮动币”喜币)获得2.62亿美元。郭谎称喜币20%的价值由黄金支撑。喜马拉雅交易所筹资中的3700万美元被用来购买郭某亲戚名下的豪华游艇。
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国政府从21个不同的银行账户中扣押了约6.34亿美元。
-
-
新年伊始,让我们回顾历史:传教士白晋眼里的康熙皇帝
日用数学一直有,但中等和高等数学限于高层兴趣。其实唐代科举是有算科的,只是后来荒废了。一般科举不考的内容,就没法推广。
-
新年伊始,让我们回顾历史:传教士白晋眼里的康熙皇帝
不好意思,这么长时间才回复。
我记得以前读过关于康熙的一些史料,康熙是一个相当好学、对西学很感兴趣的人,很多人称之为学贯中西。可能是受其影响,雍正和乾隆也对西学颇有兴趣。
我的感觉是,贵族阶层的文化兴趣和民间的文化兴趣还是有多层隔阂。比如即使有皇帝下令翻译发行几何学讲义,且知识分子中也不乏懂高等数学的人(知乎链接),这些文化在民间依然波澜不惊,几何学和数学更没有进入教育体系。
-
别再随便说“支持民主自由”了
这种复杂的概念,答案不如试图回答的过程重要。
-
郭文贵被抓啦
看起来是喜币暴雷了。
In addition, Mr. Williams announced that between September 2022 and March 2023, the U.S. Government seized approximately $634 million from 21 different bank accounts.
美国政府扣押郭文贵6.34亿美元的银行资产。
Kwok is charged with lining his pockets with the money he stole, including buying himself, and his close relatives, a 50,000 square foot mansion, a $3.5 million Ferrari, and even two $36,000 mattresses, and financing a $37 million luxury yacht.
郭被指控用所集资金购买豪宅豪车游艇和豪华床垫。
-
别再随便说“支持民主自由”了
如果你真的想弄明白什么是民主自由,就必须要回到初衷,询问自己所支持的民主自由的定义。而定义往往是最难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自己无法解答“民主”“自由”这些概念究竟是什么,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何差异。
-
(胡言乱语一下,仅供参考和学术研究,不代表本人赞同此观点)从俄乌战争看,论中国解体的必要性
您的意思是说,假设中国目前的政府解体,台湾成为各国承认的独立国家,新的中国政府依然可能在未来对其发动“统一战争”?
-
(胡言乱语一下,仅供参考和学术研究,不代表本人赞同此观点)从俄乌战争看,论中国解体的必要性
假设台湾今天独立了 中国和国际社会也承认了
这些假设并不成立。首先台湾的民意和政局都决定了其不会宣称独立,大多数台湾人认为维持现状是最现实的选择。其次假设台湾宣布独立,目前的中国政府也肯定不会承认。“国际社会”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假设是说欧美“阵营”的话,领头的美国也并不支持台湾独立。
不过在今天的情境下(也就是台湾不宣称独立),台海战争的风险依然在不断上升。
如果要说乌克兰战争给中共什么教训的话,这个帖子分析得很好了。
-
罗新:历史学家的美德
致敬
-
罗新:历史学家的美德
确实如此。其实学术圈内部的讨论尺度还是有的,而且内部关起门来也可以说不少话,但是中国的事情就是,一旦言论到了“公共舆论领域”或者“教育领域”,就会经历非常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
-
罗新:历史学家的美德
原载于微信”一席“(https://mp.weixin.qq.com/s/v_ivRmthkvJ6uygX07UB1g ),题为《你要是相信了,你就变成了它的囚徒、它的俘虏》。文中的加粗为我的选择性加粗。
罗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罗新。我今天跟大家讲一个和前面的老师们比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的题目:历史学家的美德。
我们都知道,过去是我们此刻时间之前的一切,过去是一团混沌,没有秩序,就跟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可是我们在这一团混沌当中抽取某些内容,赋予它意义,赋予它秩序,把它讲出来,这个就变成了历史。跟过去比起来,历史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过去中选择原料、组织模型、生产出历史来,是我们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智力活动。而对这个生产过程,对历史的生成、演变、发展和应用进行考察的学科就是历史学。
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呢?
一般人都会回答说是求真。我们想说求真不是一种美德,求真是我们这个学科的本质,是一种本性。没有人讲历史的时候会说“我这个历史不是真的”,没有任何人这样讲。不管他讲的是不是真的,他都会说是真的。
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本质必须是真的。讲述真实的过去、忠诚于事实,这是历史唯一的特性。许多被认为是真实的那些历史,现在我们已经逐渐逐渐地不把它算是历史了,而被归入神话、归入伪史、归入编造。
人类历史上各个文化、各个时代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是要求真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忙着求真,至少他们宣称他们求真。可是他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制造神话、制造伪史,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制造谎言。有的时候是自觉的,有的时候是不自觉的。所以求真其实应该是历史学的职业本身,这个职业要求求真,所以它不是一种品德。
那么什么是历史学家的美德呢?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我们举一个例子。我去年从北京步行走到内蒙古的正蓝旗,也就是从元代的大都走到元代的上都。我在准备行走读材料的时候,读到了元代很多诗都记录上都附近,主要是在今天的内蒙和今天的河北北部有一种常见的鸟,这种鸟叫白翎雀。
我当然很感兴趣,我就想知道在路上能看到多少白翎雀。当然很遗憾,我一个都没有看到,这当然是现在生态变化的一个结果。可是跟这个白翎雀有关的历史,跟我自己的专业有关系的历史问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的人生当中有一些他一辈子大概都很难说得清楚的灰色故事、黑暗故事,是关于背叛的,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难以交代的事情。其中最严重的一个是和他自己的结义哥哥扎木合之间的关系。
他们本来亲如兄弟,但是后来两个人互相背叛,他后来把扎木合杀死了。等到他胜利了之后,他要再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要解释是扎木合先背叛他的,他必须这样讲。
所以现在我们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关于他,也许不是成吉思汗本人,但是是成吉思汗这一方的人所讲的关于扎木合如何先背叛了他的弟弟成吉思汗,那个时候成吉思汗还叫铁木真。
这个故事出现在三种文本里面:汉文、波斯文、蒙古文。这三种历史资料讲同一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的源头一定都是蒙古语自己的。但是在元代就形成了三种文本,这三个文本讲的故事不一样。
我们先看第一个文本,就是《二十四史》当中的《元史》所讲的这个故事:
扎木合言于王汗曰:“我于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鸿雁耳。”
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鸿雁遇寒,则南飞就暖耳。意谓帝心不可保也。
——《元史·太祖本记》
扎木合对他们两个人共同的义父王汗说,我对于您来说是个白翎雀。“他人”,说的就是铁木真,不敢说出名字来,说他人是鸿雁。
元代的历史学家马上在后边做出解释,说为什么他这么说呢,因为白翎雀无论寒暑都住在北方,它是一种留鸟,不是候鸟。鸿雁,就是大雁,它是一种候鸟,天冷了就往南飞,天热了就往北飞。
这个意思是说我对您是忠诚的,任何情况下我和您在一起。有的人他不是这样的,他会像鸿雁一样来来去去。用汉文写的这个故事很容易理解对吧,我们觉得用鸿雁和白翎雀来做这个比喻很准确。
可是我们再看波斯文的这个材料,波斯文的材料我们用英译本的权威本来翻译成汉语:
……扎木合认出王罕的大旗,飞驰而至,说:“汗啊汗啊!你看到了,我兄弟(走了),如雀儿(sparrow)从夏营地迁到冬营地一般。”
他的意思是:“我的亲人成吉思汗已决定逃走,而我总是说:‘我是你的雀儿’。”
——拉施特《史集》( Thackston 英译本 )
它说扎木合跑到王汗那去,跟他说汗呀汗呀,你看到了,我兄弟他走了,他不跟着我们,他就像雀儿一样。这里用的是sparrow,麻雀,说铁木真像雀儿一样,从夏营地迁到冬营地一般,他跑了。
我们再看蒙古文讲的这个故事:
我是存有的白翎雀儿,帖木真是散归的告天雀儿。
——《蒙古秘史》明代总译
《蒙古秘史》明人做的汉文的翻译是这么说的,我是存有的白翎雀儿,这是翻译扎木合的话。铁木真呢,他是散归的告天雀儿。两种雀儿,一种是白翎雀,一种是告天雀。
那么用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来翻译明代的这个翻译,意思是什么呢:
王汗啊王汗,我是与你在一起的白翎雀,我的安答是离你而去的告天雀。他已到乃蛮人那里去了,他是要投降乃蛮才故意落后的吧。
——《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本
是说王汗啊王汗,我是和你在一起的白翎雀,我的安答,我的兄弟,是离您而去的告天雀儿,他已经到乃蛮人那里去了,他是要投降乃蛮才故意落后的吧,所以他在后边迟迟不过来。
这三个文本都说同一件事情,源头也应该是一样的。你看是在很早的时候就讲起来的一个故事,但是因为在三个不同的文本里边细节很不一样。
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总意是想说扎木合先背叛了自己的兄弟,跑到王汗那儿去挑拨离间,想离间王汗与成吉思汗之间这种义父义子的情感。但是这中间为什么故事会讲得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当然已经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事情性质的理解,但是作为历史学的研究者,我们就应该去质疑这个问题:到底哪一种有可能是最接近原来的本意的?
经过分析我们当然知道应该是蒙古文的最接近,因为蒙古人对自己身边的那些鸟是最熟悉的。告天雀跟白翎雀的不同是白翎雀的窝是比较稳定的,在一个树丛里面;而告天雀的窝是经常移动的,虽然它也是一种留鸟。
所以作为蒙古人,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讲那个遥远的鸿雁,因为鸿雁跟白翎雀之间不成比例,一个大一个小,他讲的就是身边的两个小鸟。
而汉人在写《元史》的时候,他对这两个鸟不清楚,特别是对告天雀不清楚,所以他就主动把它改成鸿雁,改成鸿雁太容易理解了,所以做了这种改动。
而波斯人在引用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两种鸟对他来说都没有听说过,都不知道是什么,所以只好就说是雀儿雀儿,用了这样一种改称。这样的话这个故事的原型就被打散了,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说史学家在读历史、研究历史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的不同,但是不要忙着说哪一个是对的。如果你说这个是对的,如果你采取这个说法,你得说出个理由来。我们要对它做一个非常细致的分析,看到一个材料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形成。
刚才举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很小的例子,在身边、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读书当中会有更大的例子。因为历史非常有用,我们随时都在用历史,越是有大的事情的人,越是有更高的目标的人对它的依赖就更大。
生产假的历史、篡改历史、制造一些遗忘、不让你知道这件事情,这样的都是在做历史。这种滥用或者错用历史,就是我们应用历史的基本形态。
比如说我们看到没有朱德的井冈山会师,这是“文革”时期一个小漫画书上的图片,把井冈山会师画成是毛泽东和林彪的会师。
以及我们刚才在片头看到的那个《开国大典》里面,没有刘少奇,没有高岗。不仅没有他们,后来有很多人都从这张图片里面消失。
这个图是记录历史的、是反映历史的,可是我们看到它因为时代的需要、因为当前的需要而不停地要改变过去。
所以我们学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当然是确定无疑的,是已经发生的,是唯一的。但是事实上我们总是因为现在的需要而把过去那个唯一的改成多种历史。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过去的历史就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它是因为我们现在的需要、因为我们未来的需要而不停地改变的。
从古至今已经积累了巨量的历史知识库,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今天做历史的人、研究历史的人、写历史的人,主要是面对这个巨量的历史知识库重新选择素材、组织史料、阐述意义,这就叫写出新的历史。
通过对已经知道的历史进行考察,我们确认或者否定前人的某些讲述,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下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历史不是在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我们总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
当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批判、是怀疑。批判性思维是人类理性的一个基础,我们总是在怀疑过去、批判过去,才能够生产出新的有意义的历史。
所以有的学者说历史本质上是一种论辩,是一种不同意,这样才是历史。对已有论述、对已有的别人讲的历史进行质疑,对它纠正、提升,改变它,甚至是和它抗争。
我们的历史就是历史学家在过去的混沌当中重新发现或者发明关联、模式、意义与秩序,这样才能够形成新的历史,才能讲述出新的历史。
可是更多的情况下,不仅是普通的读者,就是历史学家自己都沉浸在已有的历史论述当中,不加怀疑,不加批判,这些人就是历史的囚徒。而囚徒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囚徒不可能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
历史学家要创造新的历史知识,永远都在怀疑现在的东西,和主流抗争,反对主流,质疑主流,质疑现实,这样才能够生产出新的知识。我们举一个例子,讲怀疑和批判的重要性,这是我自己研究工作当中的一个例子。
大兴安岭北段有一个著名的山洞,叫嘎仙洞,在今天的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这个地方。一千五百年前,那个时候的历史书里面就已经写到了这个地方。
历史记载说,北魏太武帝的时候,在东北有一个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就派人来报告北魏的皇帝,说在我们国家的西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山洞,几百年前你们的祖先曾经住过这个山洞,你们是从这儿迁出去的,这个山洞是你们家的。
太武帝听了当然很高兴,就派了两个人,代表北魏官方去这个山洞,在那做了一番祭祀,祭祀完毕还在石洞的墙壁上刻下了一篇祝文,这个就是祭祀的文字。
这篇祝文在《魏书·礼志》里边做了一个详细的记录,说有这么一个事,这个事的确发生了。后面人们也再没有看到过关于这个洞的其他的材料。
可是有些学者始终相信这个事情发生过,所以有的人就一直矢志不移地一再地在那一带寻找,而且不负有心人,真的还找到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个叫米文平的学者带着一些朋友跑到那儿去找到了这个洞。
在他撤出的时候,正好傍晚的太阳光斜射进来照到墙壁上。当然那个墙壁已经覆盖了厚厚的各种各样的沉积物,但是他看到好像有字,就上去把那个石壁弄开,看到了这个祝文。这个祝文的铭文是真的,跟魏书上的记录只差几个字。
这当然是一个很令人震惊的发现,这个发现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鲜卑学就此成立了,这是鲜卑学的一个重大的、划时代的事,怎么吹捧都不为过。
从此对这个发现的解释一般都是说我们现在终于知道鲜卑人的老家在哪里了,原来就在这个石洞,这个石洞就是他的发祥地,好像他们一群人就在这里生活,从这个洞出去就变成了后来的北魏。
根据这个还模拟出来了一个北魏拓跋鲜卑的迁徙图。我们看这个迁徙是从嘎仙洞迁到了呼伦贝尔,从呼伦贝尔再迁到了今天的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包括了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从河套地区最后迁到洛阳。把拓跋鲜卑的历史说成是一个三阶段。
大家都相信这一点,特别是因为现代考古学把它重新发现了,所以就更加相信在一千五百年前太武帝派人去过,以及那个小国家向太武帝的报告都是真实可靠的。
但是我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只能够说太武帝的确派人去这个地方做了祭祀,但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真的是太武帝他们所真心相信的老家。没有任何材料、没有任何逻辑说明这一点,这中间有重大的缺环。
事实上,我们要看这个时代就知道,实际上北魏从来没有统治过这个地区,直到太武帝时期,太武帝把这个地区的一个统治政权北燕打垮了才对这个地区拥有了新的统治权。所以这个地方的一个小国家就要去讨好他,不管是具体情形如何,总之这个国家的人就派人向他做了报告。
这个报告的核心意思是说你们家早就在我们这里,你们对我们具有先天的统治权。这个故事又跟拓跋鲜卑的史诗里面已有的关于迁徙的故事挂上了钩。鲜卑人很有可能是从大兴安岭地区走出来的,或者早期有这样的一些故事,但是一定要跟这个石洞挂上钩,这是非常困难的,是很难理解的。
当然我们不在这里做各种论证,我们从当时的周边环境、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历史上鲜卑和周边其他人群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来分析,他这么做是有必要的,是有用的,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做了这件事情。后来的考古发现只不过论证了当初他的确这么做了,并不因此能够说明这个地方就是鲜卑人的发祥地。
所以从研究上来说,我们永远要处在怀疑状态,不要轻易地相信这个。你要是相信了,你就变成了它的囚徒、它的俘虏。
我们刚才说的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在近代中国史学里边最成功的最了不起的例子是《古史辨》。很多朋友都知道《古史辨》,这是由以顾颉刚先生为主的一大批中国学者在20年代到30年代所做的一个伟大的工作。
这些书把中国传统历史进行了反复地清理,把大量不属于历史的那些传说、神话从中国历史里边划出去了。因为他们的工作,我们的历史教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过去可能要从什么伏羲、神农讲起,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历史实际上是从夏商周讲起,甚至夏都很难讲起来了,夏存不存在到现在还是一个讨论的话题。
可是在他们做这个事情之前,我们都相信有伏羲、女娲这些,在中国历史里边都是要讲的内容。是他们做的工作把这些都去掉了,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有怀疑、有批判才能重建中国历史的系统。
很多人都说让材料自己说话,但是史料不会自己说话。史料不是透明的、不是无辜的,史料都是在特定的情形下由特定的作者有特定的目的为特定的读者所写的,所有的材料都是这样。
我们刚才看到的《开国大典》它是有特殊的情况,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特殊情况,你一定要去理解这个东西,所以你要有批判和怀疑的品德,才能够帮助你质疑过去的各种说法,提出一种抗辩、一种论辩。而只有抗辩和论辩才能够创造出改变的机会,这不仅是在我们的学术里面,在生活当中也是如此,这是我们的理性思维最宝贵的地方。
历史学家的神圣职责就是揭破各种历史神话,要知道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在揭破神话的同时,囿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限制,又难免自觉不自觉地制作各种新的神话,我们写的历史里边有很多是新的神话。
可以这么讲,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和假的历史,有一些将会被揭穿、被剔除、被取代,有一些会因为史料匮乏、证据单一,没有办法去证伪或者证实,就像刚才嘎仙洞这个问题,我们质疑它,可是我们却没有办法,证伪证实你都做不到。
但是只要你具有了怀疑和批判这种美德,不仅可以勇于揭破那些神话来创造新的历史知识,而且还使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我们可以不相信它,对它保持警惕,不要忙着成为它的俘虏。
我刚才讲的是批判与怀疑,现在我们讲想象力,想象力是我们历史研究的另外一个非常大的美德。
历史是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就是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如果没有这个想象力,我们是无法理解前人的。
比如说这是秘鲁考古学最近的一个重要进展,他们找到了一个1200年前的贵族墓葬中最重要的贵夫人的头骨。他们用了各种技术、各种办法,把这个头骨复原为旁边的这样一个人的形象。
这当中当然用了很多技术,专家们也认为这些技术是靠得住的。但即使是这样,专家们也一再说这个中间我们还是用了许多想象,比如说我们用现在的一个秘鲁印第安人的头发来做她的头发。
所以这个复原当然很重要,如果我们整天看着那个头骨的话这个历史显得没什么意思。而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人,立刻变得亲切起来,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想象力。
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边是两个学者对我们所熟悉的一篇文本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的研究。
《桃花源记》是一个文学作品当然没有问题,也是一个带有哲学寓意的作品,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研究中国史的学者来说,这个文本可能还具有历史意义。也就是说,陶渊明写这篇东西应该有现实的依据,不然他没法想象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很多人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有两个在这个领域里边最重要的学者,他们都分别勇敢地面对了这个话题,一位是我们都熟悉的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认为桃花源是在今天的三门峡南边的山区里边,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函谷关再往西,在洛阳和长安之间的这片山地里面,就是古代的所谓的桃林塞这么一个地方。当然他有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那他的这个研究是不是准确呢?因为这是带有很大的想象,没有那么多直接的证据,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把一个重要的话题引入了。他说因为桃花源的一个特点是世外桃源,是现实当中的人进不去的,是可以躲避现实政权的一个地方,所以它是逃难的地方。
从东汉后期到十六国前期,在中国北方偏远的山区,有大量这种因为战乱年代逃难而形成的居民点。他说这一类的东西是《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由于他的这个研究,后来的学者就对这一类话题非常有兴趣。从此以后,研究北方坞壁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领域,过去没有什么人做这个工作,所以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但是这不等于我们相信他说的那个桃花源在哪里是对的。
另外一位学者是唐长孺先生,他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在过去数十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学者。
他说我读了陈先生的这篇文章,我对他提出质疑。我认为他说桃花源在那个地方不对,桃花源应该在哪呢?就是《桃花源记》所说的这个地方——武陵。
武陵就是今天湖南的常德,今天我们有一个旅游景点就是常德的桃源县。唐先生说桃花源就应该在这一带。当然并不是说就在今天这个桃源县,而是说在洞庭湖以西这一带的山地里面。
但是不像故事里边所写的是一个从秦朝跑出来躲避秦朝统治的难民区域,而是当地的土著人民。这些人不愿意加入到汉人所统治的社会里面,而向山区逃跑,跑到山里面躲起来。唐先生说是这些人。这些人就是蛮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少数民族。
两个人都有充分的证据,两个人都举了很多的例子,但是两个人都举不出直接的例子来,都是在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断层,就是没有证据,所以这部分靠想象。
陈先生的想象时间是1936年,是知道马上就要发生大的战争,虽然不知道哪一天但是知道要发生,也知道中国很可能是打不过的。所以大家是要逃难的,所以要考虑一个逃难的地方,所以就联想到了1500年前人们是怎么做的。
唐先生写这篇文章是1956年。我们知道1956年刚刚完成民族识别,改变了后来中国历史以及未来的历史的民族政策刚刚实施,所以他要考虑少数民族问题。
所以两个人的研究结论决然不同,但是两个人都应用了各自的时代,两个人的研究都充分地发挥了想象力,而且都为未来的学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比如说南方政权到底是怎么对付这些蛮人,这些蛮人如何逃避国家的统治而跑到山区里面去。我们今天看到南方到现在仍然在高山顶上还有大量的瑶寨、羌寨,那都是逃避国家统治留下来的一些残存的印迹。
这里边就需要巨大的想象力。我们不敢说他们的研究是对的,但是我们说他们的研究很伟大,都很棒,都是很美的。
我们知道有一句著名的话,是英国的一部小说上的,但是后来的学者们,特别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都特别喜欢这句话: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我把它翻译成往昔乃是异乡。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我们访问过去就好比是访问外国或者是异乡,那儿的人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讨论人性,而是通过让我们在想象中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这个过程当中想象力至关重要。
批判、怀疑、想象力这些美德,在什么意义上对我们这么重要呢?
当面对那么多陈旧的历史论述,那些论述说“只能是这样”“历史从来就是这样”,当面对这些教条式的论断的时候,我们如果具有这些美德,就会知道历史是让我们提出抗辩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你们说的这些。
因为历史教给我们的是自古以来就有多种可能、多种行动、多种方式、多个道路、多种结局,并不是只有一个。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抗辩和异议的工具,而抗辩和异议是改变现实必不可少的一步。你首先要从这里开始。
历史学家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才去研究历史,并不是只有一种嗜古的兴趣。为了确保我们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保护我们的未来。
20多年前刚留校在北大历史系教书的时候,我当新生班主任,给他们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里面也是提了这个问题。我那篇文章主要是讲这个冬天会不会下雪。
历史是有意义的,前年、去年是不是这个时候下了雪?但是不取决于那个东西,有可能去年下了今年不下。那什么有用呢?是我们今年的期望会有意义。我们期不期望它下雪、我们想不想它下雪,这就是我们在参与它。
也就是说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影响未来的、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期待。
所以我说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
为此,我们就应该珍视、保护、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谢谢大家。
-
【《社会》杂志】代理人困境与国家治理:兼评“风险论”
很有意思的文章。
我好久没上论坛,这里都长草了。有空慢慢回复您。
-
新年伊始,让我们回顾历史:传教士白晋眼里的康熙皇帝
很有意思的史料。
我好久没有上论坛,这里都长草了。有机会慢慢回复。
-
武汉医保改革:医改最大受益人被”洗脑“"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此次医保改革的影响之我见
朝鲜人民大概真的认为三大阶级中的”敌对阶级“吃不饱饭是应该的。
-
武汉医保改革:医改最大受益人被”洗脑“"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此次医保改革的影响之我见
中国本来就看病难,去趟医院各种拥挤各种手续就脱掉一层皮。中国人不爱上医院跟看病难有很大关系。只要不是动不了,大多数人自己吃点药解决算了。特别是上了岁数的人,得慢性的比例太高,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老寒腿这些老毛病,好也好不了,也没法根治,干脆不去医院,就常年靠药撑着。因此,对于长期吃固定药品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如果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挂号排队拿药,的确太麻烦了。
对,主要是中国的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还是少。比如根据2021年公报(官网链接),每千人床位数6.7张,医师3.04人,护士3.56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5348元(约894美元)。中国的人均床位数和医师人数和很多欧美国家相比其实不算少(甚至更多),但很明显的短板是人均护士人数(世界平均每千人6个护士,发达国家一般为每千人7~12个护士)和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美国比较例外为12318美元,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3000~7000美元之间)。这些短板就部分体现在了看病难(国外护士担当了很多诊疗检查工作)和买药难上(药品报销难)。
把医保卡里的钱当成可支配收入,的确是不合理。医保本来就应该是支付医疗费用。如果去医院一次能拿四个月或半年的药,保证医保卡里的钱只用于买药,就比较合理。
大多数国家医保确实是没有”个人账户“的,基本上是个人支出一小部分,然后雇主/政府财政支出一大部分,全部进入资金池。如果是免税的个人花费账户则是另外支付。
中国目前的个人账户理论上是只能支付医保cover的部分,就是”三个目录“里的东西,但中国自有国情在,即所谓普遍违法选择执法,用个人账户的钱买目录外的产品就和开假发票一样属于”潜规则“。我认为,个人账户既然是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公费医疗制度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且中国本来医疗卫生支出就极低,在改变的时候最好是”帕累托改进“,就像2000年医改对待公务员群体的政策一样:”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国家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保证国家公务员原有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
-
有谁知道最近武汉的医保改革是咋回事?
对,去医院报销有不少隐藏成本。
-
武汉医保改革:医改最大受益人被”洗脑“"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此次医保改革的影响之我见
医保个人账户对于很多退休职工来说,本质上也是额外的可支配收入
对,而且个人账户金额用不完可以下一年继续使用,统筹账户每年的额度却是不能roll over 的。
-
武汉医保改革:医改最大受益人被”洗脑“"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此次医保改革的影响之我见
关于武汉医保改革的事,本来在另一个帖子里回复了,但鉴于那篇官推“辟谣”的文章《能把医改最大受益人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这洗脑本事真是绝了》(微信链接)刷爆了朋友圈,我想了想还是得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医保改革的事。
首先那篇文章有几个地方说得是对的,例如:
-
这次武汉医改减少了打入个人账户的钱,但是减少的部分进入了统筹账户的资金池,门诊从个人账户/自费刷卡改为可以从统筹账户报销。医保个人加统筹经费总额应该没有变化。
-
核酸理论上应该走地方财政,可能还有部分中央拨款,实施中去年下半年应该是如此。(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22年5月医保局强调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那么为什么医保局要如此强调呢?21年发生了什么呢?不知道。那篇文章的作者也说是“去年下半年的大规模核酸和医保资金池一点关系都没有”,没有对20年21年22年上半年核酸经费的来源“辟谣”。)
-
公务员职工医保部分和非公务员一样受到此次改革的影响。
但是有几个地方是不完整的,例如:
-
这次医保是否有利于老年人有待商榷。更准确地说,这次医保有利的其实是经常看普通门诊的人,老年人常用的重症、慢性病、住院、大额医疗的报销政策并没有变。
-
这次医保是否“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因为其单位缴纳的保费高“,其实要看具体的收入和医疗花费情况,因为总体来说退休员工个人账户减少的金额很多,而公务员的一些收入和补贴其实是隐形的。从单位缴纳金额来说,其实利益受损最大的是较高收入的企业在职员工(包括私企)。
-
公务员的医保补贴部分确实不受影响,这部分资金是专门的财政预算,不走医保资金池。
下面就我所知之处说一下,有错漏处还望指出。
1 中国的医保
中国的医保主要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
职工医保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是“五险一金”中“五险”之一,目前也涵盖没有正式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主要覆盖城乡居民中有工作的人。
-
居民医保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乡居民中没有工作的人,包括城镇居民医保和前两年刚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保。
-
公务员医保情况较为复杂。虽然理论上公务员早已并入了职工医保系统,但公务员系统有财政预算额外提供的医疗补贴,所以总报销比例较职工医保为高。此外据维基百科,包括湖北省直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依然享受公费医疗。据我所知,全国各地达到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和很多离退休干部也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的特点是个人不用缴保费,经费来自财政拨款,报销比例很高。
这次武汉医改涉及的主要是职工医保。 职工医保是强制性的,所有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参保。保费由单位和在职职工共同缴纳。缴费额和职工收入成比例,每个地方不一样,一般是职工缴纳收入的2%,单位缴纳6%~10%,退休职工不用缴费,只要在职时缴满了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医保。我查了查,武汉的医保缴费比例是职工缴纳2%,单位8%。
职工医保缴纳的费用会进入两个账户,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就是自己用来买药、支付看病自费那一部分的;统筹账户则进入该区域的医保资金池,一般用于门诊住院报销。
2 本次武汉医保改革的内容
这次武汉(以及之前其他一些地区)医保改革的一个内容就是,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显著减少,对退休职工来说尤甚。改革前,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职工缴纳的全额和单位缴纳的一部分,加起来3.1%~3.7%;退休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养老金的4.8%~5.1%。而改革后,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自己缴纳的2%,退休职工每月划入2021年平均养老金的2.5%(固定为83元);单位缴费则进入统筹账户资金池。与此相应,统筹账户的资金会增加。
比如说,我是一个30岁的武汉在职职工,每月工资加奖金构成参保基数,共5000元。
-
在改革前,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155元(3.1%),其中自缴100元;单位共为我缴纳400元,55元进入个人账户,剩下的345元进入统筹账户。
-
在改革后,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自缴的100元;单位为我缴纳400元,全部进入统筹账户。
再比如说,我是一个65岁的退休职工,每月养老金5000元。
-
在改革前,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240元(4.8%),出自医保统筹账户。
-
在改革后,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83元(2021年平均养老金的2.5%),出自医保统筹账户。
医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扩大了报销的范围,将普通门诊费用部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如下。
这张表中的“年度起付线”,相当于deductible,也就是要自费支付到这一门槛后可以开始报销。“年度报销限额”则为maximum,就是门诊花费报销达到这一额度之后不能再报销。
除此之外,重症、住院、大病的报销比例没有什么变化。有一张网上的表格归纳得不错,如下(我把据说是P图的部分除去了)。
3 武汉医保改革对于医疗费用的影响
首先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减少了,对于退休职工来说尤甚。 我之前举的例子里,同是月收入5000,在职职工每月个人账户减少55元,每年减少660元;退休职工每月个人账户减少157元,每年减少1884元。减少的部分都进了统筹账户。
其次就是增加了普通门诊的报销。改革之前看普通门诊是自费,改革后达到起付线之后报销比例为50%~84%。去看门诊时,医生开的处方药物在指定药店(所谓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也可以按照门诊比例报销。
这就代表着,大量医保经费从个人账户转到了统筹账户这个资金池里。如果个人要达到和改革前类似的“待遇”,那么就要更多地使用普通门诊的报销。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不属于门诊重症慢病中的一项),需要每月吃药(假设该药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全部用来在附近的小药房买药,全年花费2880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首先去医院普通门诊开个药方,去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买药,用医保卡刷够自费的500元,然后能报销84%的费用。所以我前几个月的药钱需要部分自费(157元每月),刷够6个月自费花了942元之后(83 x 6 = 498元,当成500元),我每月可以报销84%,也就是每月自付药钱为38.4元,结余83 - 38.4 = 44.6元,年结余267.6元。
-
我买同样的药,全年增加了自费支出 942 - 267.6 = 674.4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多的,但又不是那么多的,此次改革会使其受损(主要因为赔付门槛的存在),年度自费金额增加。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不属于门诊重症慢病中的一项),且需要每月吃药(假设该药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每月花50元在小药房买药,全年花费600元,卡上结余2880 - 600 = 2280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首先去医院普通门诊开个药方,去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买药,用医保卡刷够自费的500元,然后能报销84%的费用。所以我前几个月的药钱依然是刷卡,每月50元,刷够10个月之后(50 x 10 = 500元),我每月可以报销84%,也就是每月自付药钱为8元,结余83 - 8 = 75元,年结余75 x 2 + 23 x 10 = 380 元。
-
我买同样的药,全年减少了个人账户余额 2280 - 380 = 1900 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少的,此次改革会使其受损(主要因为个人账户的缩减),年度个人账户结余减少。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不属于门诊重症慢病中的一项),需要经常去门诊做各种检查监测,假设我去的都是一级医院。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每月门诊花费500元,自费260元,全年自费 260x12 = 3120 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先刷卡,第一个月自费 500-83 = 417元,然后就达到门槛的500元了,之后报销84%,每月从个人账户支付 500x0.16 = 80元,由统筹账户报销420元。当达到4000元门诊报销额度后(大约10个月),我需自付 420 x 11 - 4000 = 620元,扣除个人账户结余 3 x 9 + 83 x 2 = 193元,自费 620-193 = 427元。
-
我接受同样的医疗服务,全年减少了自费支出 3120-417-427 = 2276 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多且主要是走普通门诊(不是重症慢病、住院、大额这些),此次改革会使其受益(主要因为普通门诊纳入报销范围),年度自费金额减少。
此外还有其他成本。在改革后,更多的人为了报销需要去医院使用门诊/开药,并且需要去指定药店才能报销处方药。 这可能增加医院医疗系统的负担,且对有些人来说不那么方便(比如本来隔壁小药店可以买的药现在要去指定地点才能报销)。
所以这次武汉抗议事件之后,当地的回应之一就是增加了统筹服务试点药店的数量,从几十家增加到了几百家,让报销处方药更方便。如果以后能继续扩展网点,让报销更方便,那是好事。
《能把医改最大受益人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这洗脑本事真是绝了》这篇文章称老年人都是受益者,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大病和住院的门槛报销比例并没有变,而老年人并不一定更多使用普通门诊。总体来说这次医保改革究竟对于武汉人有什么影响,要看上面的三种情况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每种情况都可以算一个范围,但我暂时懒得算,如果之后有时间算再补上)。
此外,公务员总体受的影响确实没那么大,因为公务员的个人账户是有补贴的,在职人员每月为收入的1.4%~2.9%,退休人员每月为收入的3.6%。这一部分并没有受到医保改革的影响。那篇为医保改革辩护的文章说“公务员医保不受影响”全是造谣,其实也不准确。应该说,公务员的职工医保同样受影响,但公务员的医保补贴不受影响。
以下摘自《武汉医改设计者真是个天才,医改后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有多高?数学模型告诉你》。QQ链接请注意。
(一)在职职工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是多少?
在职职工医疗费用在700元以下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零。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0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1000-700)x 80%=24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24%。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统筹基金支付(1000-700)x 50%=15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15%。
在职职工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医疗费用为5075元时比例最高,为68.97%。随着医疗费用的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持续下降。在职职工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医疗费用为7700元时比例最高,为45.47%。随着医疗费用的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持续下降。
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万元,(10000-700)远超年度限额3500元,统筹基金支付金额为3500元,相应的支付比例为35%。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0万元,(100000-700)远超年度限额,统筹基金支付金额仍为3500元,相应的支付比例为3.5%。
(二)退休人员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是多少?
退休人员在医疗费用500元以下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零。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000元,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1000-500)x 84%=42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42%。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统筹基金支付(1000-500)x 60%=300(元),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30%。
退休人员在一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医疗费用为5262元时比例最高,为76.02%。随着医疗费用的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持续下降。退休人员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医疗费用为7167元时比例最高,为55.81%。随着医疗费用的提高,统筹基金支付持续下降。
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万元,(10000-500)远超年度限额3500元,统筹基金支付金额为3500元,相应的支付比例为35%。假设一年内医疗费用是10万元,(100000-500)远超年度限额,统筹基金支付金额仍为3500元,相应的支付比例为3.5%。
总之,医疗费用达到(年度起付线+年度限额)/支付比例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最高。这个数字只是理论数字,医疗费用数额很少有这么巧的。我发现发明医保改革设计者真是个天才,乍一看,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还不低,不过加上各种限制条件,实际支付比例大打折扣。特别是当医疗费用较高时,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明显下降,比如当医疗费用达到1万元时,在职职工支付比例不超过35%,退休人员支付比例不超过40%。当医疗费用达到10万元时,在职职工支付比例不超过3.5%,退休人员支付比例不超过4.0%。当然,门诊就医很少能达到10万元分费用,但是在各种检查下,年度费用达到1万元还是很容易的。尤其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相当于医保费用的三分二的需要从个人账号支付或自掏腰包,这样的医改意义何在呢?
-
-
有谁知道最近武汉的医保改革是咋回事?
喘口气继续说武汉的医疗改革对于医疗费用的影响(我的理解)。
首先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减少了,对于退休职工来说尤甚。 我之前举的例子里,同是月收入5000,在职职工每月个人账户减少55元,每年减少660元;退休职工每月个人账户减少157元,每年减少1884元。减少的部分都进了统筹账户。
其次就是增加了普通门诊的报销。改革之前看普通门诊是自费,改革后达到起付线之后报销比例为50%~84%。去看门诊时,医生开的处方药物在指定药店(所谓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也可以按照门诊比例报销。
这就代表着,大量医保经费从个人账户转到了统筹账户这个资金池里。如果个人要达到和改革前类似的“待遇”,那么就要更多地使用普通门诊的报销。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需要每月吃药。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全部用来在附近的小药房买药,全年花费2880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首先去医院普通门诊开个药方,去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买药,用医保卡刷够自费的500元,然后能报销84%的费用。所以我前几个月的药钱需要部分自费(157元每月),刷够6个月自费花了942元之后(83 x 6 = 498元,当成500元),我每月可以报销84%,也就是每月自付药钱为38.4元,结余83 - 38.4 = 44.6元,年结余267.6元。
-
我买同样的药,全年增加了自费支出 942 - 267.6 = 674.4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多的,但又不是那么多的,此次改革会使其受损,年度自费金额增加。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需要每月吃药。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每月花50元在小药房买药,全年花费600元,卡上结余2880 - 600 = 2280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首先去医院普通门诊开个药方,去统筹服务试点药店买药,用医保卡刷够自费的500元,然后能报销84%的费用。所以我前几个月的药钱依然是刷卡,每月50元,刷够10个月之后(50 x 10 = 500元),我每月可以报销84%,也就是每月自付药钱为8元,结余83 - 8 = 75元,年结余75 x 2 + 23 x 10 = 380 元。
-
我买同样的药,全年减少了个人账户余额 2280 - 380 = 1900 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少的,此次改革会使其受损,年度个人账户结余减少。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月收入5000的退休职工,有某种慢性病需要经常去门诊做各种检查监测。
-
改革前,我的个人账户每月240元,每月门诊花费500元,自费260元,全年自费 260x12 = 3120 元。
-
改革后,我的个人账户每月83元,我得先刷卡,第一个月自费 500-83 = 417元,然后就达到门槛的500元了,之后报销84%,每月从个人账户支付 500x0.16 = 80元,由统筹账户报销420元。当达到4000元门诊报销额度后(大约10个月),我需自付 420 x 11 - 4000 = 620元,扣除个人账户结余 3 x 9 + 83 x 2 = 193元,自费 620-193 = 427元。
-
我接受同样的医疗服务,全年减少了自费支出 3120-417-427 = 2276 元。
所以像每月医疗固定花费较多且主要是走普通门诊(不是住院、大病这些),此次改革会使其收益,年度自费金额减少。
此外,在改革后,更多的人为了报销需要去医院使用门诊/开药,并且需要去指定药店才能报销处方药。 这可能增加医院医疗系统的负担,且对有些人来说不那么方便(比如本来隔壁小药店可以配的药要去指定地点)。
所以这次武汉抗议事件之后,当地的回应之一就是增加了统筹服务试点药店的数量,从几十家增加到了几百家,让报销处方药更方便。
有篇文章《能把医改最大受益人忽悠到上街反对医改,这洗脑本事真是绝了》称老年人都是受益的,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大病和住院的门槛报销比例并没有变,而老年人并不一定更多使用门诊。总体来说这次医保改革究竟对于武汉人有什么影响,要看上面的三种情况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每种情况都可以算一个范围,但我暂时懒得算)。
此外,公务员确实受的影响比较小,因为公务员的个人账户是有补贴的,在职人员每月为收入的1.4%~2.9%,退休人员每月为收入的3.6%。这一部分并没有受到医保改革的影响。那篇为医保改革辩护的文章说“公务员医保不受影响”是造谣,其实也不准确。应该说,公务员的职工医保同样受影响,但公务员的医保补贴部分不受影响。
-
-
有谁知道最近武汉的医保改革是咋回事?
准确来说,这次医疗改革之后统筹资金池不仅可以用来报销大病,也可以用来报销普通门诊。所以基本上就是以后要多报销的话就得多去医院,门诊和外配处方都可以部分报销。
-
有谁知道最近武汉的医保改革是咋回事?
说来话略长,就我所知之处说一下,有错漏处还望指出。
中国的医保主要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
职工医保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就是“五险一金”中“五险”之一,目前也涵盖没有正式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主要覆盖城乡居民中有工作的人。
-
居民医保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乡居民中没有工作的人,包括城镇居民医保和前两年刚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保。
-
公务员医保情况较为复杂。虽然理论上公务员早已并入了职工医保系统,但公务员系统有财政预算额外提供的医疗补贴,所以总报销比例较职工医保为高。此外据维基百科,包括湖北省直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依然享受公费医疗。据我所知,全国各地达到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和很多离退休干部也享受公费医疗。公费医疗的特点是个人不用缴保费,经费来自财政拨款,报销比例很高。
这次武汉医改涉及的主要是职工医保。 职工医保是强制性的,所有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参保。保费由单位和在职职工共同缴纳。缴费额和职工收入成比例,每个地方不一样,一般是职工缴纳收入的2%,单位缴纳6%~10%,退休职工不用缴费,只要在职时缴满了一定年限就可以享受医保。我查了查,武汉的医保缴费比例是职工缴纳2%,单位8%。
职工医保缴纳的费用会进入两个账户,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就是自己用来买药、支付看病自费那一部分的;统筹账户则进入该区域的医保资金池,一般用于门诊住院报销。这次武汉(以及之前其他一些地区)医保改革的一个内容就是,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金额显著减少,对退休职工来说尤甚。改革前,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职工缴纳的全额和单位缴纳的一部分,加起来3.1%~3.7%;退休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养老金的4.8%~5.1%。而改革后,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自己缴纳的2%,退休职工每月划入2021年平均养老金的2.5%(固定为83元);单位缴费则进入统筹账户资金池。
比如说,我是一个30岁的武汉在职职工,每月工资加奖金构成参保基数,共5000元。
-
在改革前,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155元(3.1%),其中自缴100元;单位共为我缴纳400元,55元进入个人账户,剩下的345元进入统筹账户。
-
在改革后,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自缴的100元;单位为我缴纳400元,全部进入统筹账户。
再比如说,我是一个65岁的退休职工,每月养老金5000元。
-
在改革前,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240元(4.8%),出自医保统筹账户。
-
在改革后,我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划入83元(2021年平均养老金的2.5%),出自医保统筹账户。
医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扩大了报销的范围,将普通门诊费用部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如下。
这张表中的“年度起付线”,相当于deductible,也就是要自费支付到这一门槛后可以开始报销。“年度报销限额”则为maximum,就是门诊花费报销达到这一额度之后不能再报销。
除此之外,重症、住院、大病的报销比例没有什么变化。
-
-
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留学生Xiaolei Wu因威胁张贴民主传单的同校人士被起诉
以我对粉红留学生圈子的观察,他们一般来自国内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较优越的家庭。他们自己和朋友同学圈子,都是中国金字塔前1%、甚至前0.1%的“上等人”(2019年,中国99.4%的人月收入不足一万人民币,99.95%的人月收入不足两万人民币)。他们出国后(一般去北美欧洲的发达国家),在大城市贫民区看到国外穷人的生活(大城市贫民区往往离市中心很近,一般居住着发达国家后20%收入群体),或者在中小城市看到基础设施不如国内大城市发达,于是增加了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强,中国独裁式的制度更有效率。我比较谜的一点是,有相当一部分小留其实对自己的“阶层”非常骄傲,吃着国内“资本主义”的”剥削“红利,看不起“下等人”,却同时会反对“资本主义”嘲笑“资本家”。这可能是他们从小接受的政治课教育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内在冲突。这些特征在这位Wu同学和微信群其他的某些学生身上,都有体现。
怎样和粉红留学生打交道呢?我认为,政治观点不一样其实不是大事,就算对方为独裁辩护,只要停留在观点方面,亦是无罪的。每个人形成观点有自己的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大不了不说话,且朋友间摒弃政治观点差异而依然在生活中互相帮助的事例也并不少见。主要是,需要观察对方会不会因为“爱国”去做能实际威胁到他人及其家人人身安全的事,例如威胁要进行暴力行为、向国内机构举报他人的“反动言论”。Wu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相当“单纯”的,直接,公开,还自己承认了所有的行为;有些人则更为狡猾,会采用私下威胁、背后举报等阴招;还有些人,本来就是国内政权的“代理人”,是被“统战”的“爱国华侨/学生”,有监视留学生、华人群体动向的任务。
如果在国外,要实名发表关于国内政治的观点,强烈建议:1.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在国内有财产、家人,要意识到可能的风险;2.不要和反对者缠斗,不要做不符合所在地法律的事(例如进行反向威胁);3.尽量保留所有对方威胁、举报的证据,需要时可以直接报警以及进行诉讼。
-
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国留学生Xiaolei Wu因威胁张贴民主传单的同校人士被起诉
real_china_irl上发出来的中国小留微信群聊天记录
根据各方报道,基本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Wu Xiaolei今年25岁,根据其公开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疑为北京人,从2021年8月起至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位于波士顿)留学。
2022年10月22~24日,Wu在instagram上看见同校某中国人(持美国绿卡,在中国国内有家人)在学院张贴声援四通桥示威的海报(翻译内容大约是"要自由,要食物,要呼吸,要艺术,要民主,要爱,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于是在三百多人的“Berklee Class of 2024”微信群中表示,“别你妈贴反动海报了”,“再贴给你丫手剁了”,“已经给国内打举报电话了,公安机关会问候你的家人”,“学校也可以查这个人档案,谁有权力查并且愿意做的,我们会很感谢”。
微信群中其他几位中国人也同时对贴海报的人进行了攻击,称其为“小儿麻痹”“下等人”“反党反华了还说啥中文用啥微信”等。微信群聊天截图如下(来自红迪),其中Wu的微信ID为AlDiMeowu。
10月24日凌晨,Wu用学校邮箱给贴海报者发邮件称,他已经打了举报电话,对方只要回国就会被逮捕,对方的家人也会被共产党当局政审。Wu将邮件内容截图发到Instagram,并且在微信群号召其他人向他学习。邮件原文是中文但暂未找到,调查人员在案情陈述中引述的英文翻译如下(括号里为我的大致翻译):
How come no posting today? (你今天怎么没发帖)?
I heard you are going back to the country. I think you should just cancel your flight ticket. I am afraid the customs may seize you, put all your family members through political review... (我听说你要回国。我看你还是把机票取消吧,我看海关会抓你,你家人会被政审……)
You can continue to get hyped by yourself. You put my name on the poster, I have no problem, best if you find someone to stab me with a knife. I think you only dare to stir up trouble at school. In any case if you went to Chinatown, Quincy to post, you could be beaten to death by people of the chamber of commerce there, and by then no one would rescue you even if 911 was dialed. Those who follow you to kick up a fuss are all supporters of Hong Kong independence and Taiwan Independent, right? Then as a Chinese growing up in Mainland China, you are rather pathetic. No, I don’t think you deserve to be a Chinese. You don’t deserve to hold a red-cover passport. You should wash dishes for the capitalist dogs. Be careful that you get poked with a needle by a homeless person someday when you pass by south bay, then get eaten by someone. (你可以继续自己高潮。你可以把我的名字写在海报上,我没问题,最好你找个人来刺我一刀。我看你只敢在学校搞事。如果你去唐人街或者Quincy贴海报,你会被商业部的人(?)打死,即使你打911也没人来救你。那些跟着你的人都是港独和台独的支持者对吧?作为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中国人,你很可悲。我觉得你不配当中国人,你不配拿红皮护照。你应该去给资本家狗洗碟子。小心你哪天去South Bay被流浪汉一针扎死,然后被吃掉。)
... You can join Falun Gong, it seems place like that can make underclass people like you find a bit of sense of existence. (你可以加入法轮功。那种地方可以让你这样的下等人找到一点存在感。)
Oh right, you can also sue me for personal attacks against you, but I feel that with your family background,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get rid of me. I already got screenshot(s) of your social account(s) number(s). I also read your records at school. I also called the tip-off line in the country. If you can overturn this, I consider you fucking awesome. Don’t go back to the country, it is not appealing to you... (哦对了,你也可以因为人身攻击起诉我,但是我觉得以你的家庭背景,你不能把我怎么样。我已经把你的社交媒体号截图了,我还看了你在学校的档案,我还打了举报电话。如果你能对付这些,那么你牛。不要回国,那边对你可不好……)
I hope your family is having a good time being greeted. Be “safe” (我希望你的家人被好好问候。当心。)
事后,伯克利音乐学院找Wu谈话。Wu承认自己发了上述信息,表示自己希望威吓阻止对方贴海报的行为,并称贴海报者严重触犯了中国刑法,背叛了祖国不配做中国人。Wu亦向学校表示,“公安机关会问候你的家人”的意思是指中国警方对政治忠诚进行调查。Wu还承认自己曾联系学校职员试图非法获得贴海报者的相关信息。
波士顿时间12月14日,FBI在调查后逮捕了Wu。Wu在波士顿的联邦法庭被起诉“stalking”(跟踪骚扰罪)。我的猜测,由于此案是由FBI探员而非波士顿当地警察调查,并于联邦法庭受理,Wu大概是被人向FBI举报了(例如举报其为外国代理人)。
-
你们认为谁应该成为2022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我猜会是泽连斯基
-
【2047转贴】【政治/历史】浅谈海外民运的历史
我编辑了文章。
-
【2047转贴】【政治/历史】浅谈海外民运的历史
这篇文章at过你一次,除此外我没有编辑过这篇文章。@47小管家 不知是不是bug?
如果再出现通知和我说下,我把文中的at编辑掉。
-
一个程序员聊聊什么是科学防疫 【转自流浪防区】
我通过CDC最新的数据重新计算了美国的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了肺炎和流感的死亡人数。
依然假设,2021.5前为Delta前时期(pre-Delta, 2020.1.1-2021.4.30),2021.5.1-2021.10.31为Delta时期,2021.11.1-2022.10.31 称为Omicron时期。截至今日,数据如下(单位:万人)。
Pre-Delta Delta Omicron 总死亡 新冠 肺炎 流感 总死亡 新冠 肺炎 流感 总死亡 新冠 肺炎 流感 15岁以下 3.8 0.02 0.07 0.02 1.5 0.02 0.03 0.001 2.8 0.05 0.07 0.01 15-34岁 14.7 0.5 0.5 0.03 6.4 0.5 0.4 0.001 10.4 0.4 0.4 0.01 35-64岁 100.4 11.2 10.1 0.3 41.6 7.1 5.8 0.01 70.5 6.8 6.4 0.06 64岁以上 338.4 46.5 39.9 0.6 118.3 11.3 12.3 0.02 237.2 22.1 22.5 0.23 此外,按照2021年的人口数据粗略计算2020.1.1以来的死亡率,分年龄段总体情况如下(单位:万人):
总人口 总死亡人数 新冠死亡人数 肺炎死亡人数 流感死亡人数 15岁以下 6057 8.1 0.1 0.2 0.03 15-34岁 8857 31.5 1.4 1.3 0.04 35-64岁 12690 212.5 25.1 22.3 0.4 64岁以上 5586 693.9 79.9 74.7 0.9 因此,新冠相关的全人口死亡率目前与肺炎的全人口死亡率趋同略高(注意:肺炎和新冠的死亡率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因为新冠重症中相当一部分涉及肺部严重感染,此处不加详述;此外肺炎本身感染后死亡率远高于新冠,但新冠尤其是omicron变种感染率远高于肺炎),在15岁以下人群中为0.002%,15-34岁为0.016%,35-64岁为0.2%,64岁以上为1.4%。
假设不考虑和其他死因的重合问题,则15岁以下人群中,新冠大约提高基础死亡风险1.3%;15-34岁提高基础死亡风险4.7%;35-64岁提高基础死亡风险13.4%;64岁以上提高死亡风险13.0%。考虑与其他死因的重合问题则此比率要低。
仅从前述分组来看,不考虑与其他疾病的重合问题,不考虑疫苗接种状态,新冠提高了35岁及以上人群的基础死亡风险约13%,对年轻人群的基础死亡风险的影响较低(<5%)。
-
和我一起,凝视中国的未来吧。——什么是主体思想?怎样建设主体思想?
对哦,毕竟马克思没有朝鲜特色,不能体现朝鲜人民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