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成都49中的的事件持续发酵,7站首页也有很多相关讨论。而久负盛名的我党传声筒《北美留学生日报》针对逝者与其家属、友人,以及所有希望寻得真相的人们匆忙赶制了黑屁烟雾弹并大力投掷,妄图以此混淆视听。这件事搞得大家怒火中烧,纷纷对其口诛笔伐。
本人懒得再去戳这帮害虫的U型脊梁骨了,那位在屏幕前左摇右晃的“巴比伦大淫妇”也准备放到最后再谈。本人现在只是想在此简单述说一下自己从这件事中所想到的。
-
“留洋愤青”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或许还是因为“利益”和“成本/收益”问题,当然国内的信息封锁和洗脑宣传也着实是“功不可没”。
最热衷于出国留学的那批人恐怕非国内各官员的子女莫属了。这些人的父母利用中共的体制搜刮民脂民膏,花重金把他们送到国外过“人上人”的好日子,享受“吃穿不愁,言论自由”的生活。这批与既得利益集团高度绑定的“留学生”十有八九会和中共保持一致,因为他们可以说是“被共产党养大的”。如果忤逆中共,就等于是在“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顺便“坑害”自己的父母。
那些没有很深的体制内背景,但是家里经济条件很好的留学生也有可能会成为“留洋愤青”。作为“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在国内的小日子过得比一般百姓要滋润很多,也是吃穿不愁。而家大业大的他们自然是不想承担额外风险的,所以会对那些力图改变现状的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敌意。再加上国内的信息封闭,且极度缺乏人文主义关怀,这些“留学生”当中有不少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上流社会”小圈子里,对于人间疾苦可谓是不闻不问。更有甚者会鄙视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认为他们的能力和地位不如自己,就应该受到不公的待遇。
而对于众多的“普通留学生”来说,公开、强烈地抨击中共也是一件“成本和收获不对等”的事。一旦他们因此而被中共盯上,就会被处处刁难和掣肘,甚至直接影响回国后的工作发展。而对于这些留学生而言,这么做的“收获”最多不过是一些掌声和鲜花,实在不足挂齿。而相对的,抨击西方、捧中共臭脚则可谓是“零风险”活动,既不会被践行言论自由的西方国家刁难,也不会被中共敲打,说不定还能凭借着其“留学生”的铭牌化身为小小圈子里的意见领袖,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何乐而不为呢?什么?你说道德与公义,原则与人性?拜托,对于脑子有坑的那部分人来说,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的,也就没价值。
- 很遗憾,不论北美的留学生们是否愿意,《北美留学生日报》这个名字意味着我党已经向你们的嘴皮子宣誓了主权。是的,中国人又“被代表”了一次,只是这次轮到了远在他乡的芊芊学子。什么?你不愿意?抱歉,我党不接受你的不愿意。还记得那个“美国全美电视台”吗?由我党安排的“专业记者”可以代表“全美国”在记者会上表演真人霹雳布袋戏,还被某正义人士白了一眼。相比较而言,代表一下“北美留学生”又有何不可?
-
若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缺少自我反思的勇气与精神,那么一个自由、理性的公民社会将很难在中国建立。我个人觉得这甚至和“完善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人民代表大会议会化”、“司法独立”这些自由派常挂在嘴边的车轱辘话中所阐述的东西同样重要。
“红黄蓝幼儿园”的悲剧还没过去几年,这就又出现了一起校园恶性事件,更别提在这期间还发生了更多其他的与学校相关的事件了。我是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似乎对此总是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每当这些象征着未来的下一代们承受了他们本不该承受之痛时,人们想到的不是寻求事件真相,力争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并省思悲剧的起因,反而是先一股脑地冲着空房子喊话瞎嚷嚷,去痛骂什么“境外敌对反华势力”发动“舆论战”的险恶用心。如果本人没记错的话,“习惯性外归因”貌似是种蛮让人头疼的心理疾病症状吧?如果确实是那样的话,我看中国社会大概是患有集体癔症。
如果这种现象无法被扭转的话,我个人对“民主化”后的中国也不敢太过乐观,就像……
“我的生活、事业不顺心,怎么想都是贪婪资本家/卑鄙外邦人的错!”
然后极左/极右党的政客就上台了,而7站还依旧只能是那个“自由人的精神角落”。
最后请允许我谨代表个人对这位“北留”的出镜大小姐递出橄榄枝。阁下五官端正、相貌清秀,符合来我村出演重要角色的条件。故在此对您发出正式邀约,诚请您来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雏见泽村“留学”,接受关于友爱互助主题的再教育。
2047与雏见泽村友好交流委员会亲善大使:北条沙都子
昭和58年,公元1983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