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起始于1914年,宛若凡间炼狱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了截止1918年时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为惨重的史诗级战争。59个月后的1919年的6月28日,作为战胜方的协约国集团与灰头土脸、大败而归的德意志国于巴黎共同签署了著名的《凡尔赛条约》,而这也宣告着无比惨烈与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迎来了正式的终结时刻。尽管如此,参战双方其实早在1918年11月11日就签署了停战协议,在此之后,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所有的积极战争行动都几近停止。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参战较晚,直至1917年4月才加入了协约国的阵营,而置身于欧陆硝烟中的该国也终于在余下的战争之日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M1917式轻型坦克——一台基于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所打造的同型号衍生品,并针对美国陆军的使用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后来,英国与美国又于1918年共同研发与建造了Mk.VIII重型坦克,试图通过跨国合作努力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同盟军打造一种通用的重型坦克设计方案。
在战争期间,各式各样新奇的发明创造与设计方案被提交至美国政府以及军方,或者仅仅是在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上得到某些赞许或支持。这些相继问世的军用载具之设计有着各不相同的实战效能以及将设想中的功用付诸实现之可能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仍处在激烈交锋阶段时所提出的最后一种此类车辆之设计方案可能是在11月11日停战前两天被送到美国专利局手里的,那就是乔治·罗伊的“移动式步兵堡垒”。
侠之大者(们)
该台载具的设计者乔治·罗伊声称自己是奥地利皇帝的忠实臣民,并以他个人的名义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文件,而作为此种武器方案的“共同设计者”,皮奥特·利亚诺普斯基也与前者一道递交了该申请。罗伊先生将此项设计方案一半的价值分配给了利亚诺普斯基,这可能是因为后者帮助其支付了提出专利申请所必须缴纳的手续费,而其尊姓大名却并未能够出现在专利申请书或与载具相关的机械设计图纸上。身为资助者的利亚诺普斯基并没有阐明自己的真实国籍,尽管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源自于波兰。
令人颇感遗憾的是,由于这两位合伙者似乎从未在决心投身军工事业前申请过其他专利,而之后亦为如此,所以我们很难再找到其他能够揭示两人的身份之谜、解明他们的设计思路与最终目标,以及提交专利申请之过程的详细资料。
艳世设计
该辆战车旨在为身陷于堑壕战泥潭的前线士兵们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主机动的履带式装甲平台,而前者则可以以该平台为掩护并对敌军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在这头庞然巨兽逐步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士兵们将能够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与高地优势,并受到位于前侧方装甲的部分保护。
该台载具的整体形状犹如一个巨大的扁平三角形,其反角由数个台阶构成;士兵们可以顺着载具后部的这三个凸起台阶爬上位于顶部的战斗平台,他们将能够在那里寻得必要的掩护并向任何阻挡在前的敌人开火射击。
机巧布局
该车车体总体为三角形,前部是一个略微呈现出倒弧状的大角度防护挡板,提供了能够有效抵挡敌军小口径武器射击的避弹面;设计者在整车车体曲线凹陷处的最前部设置了一个较小的倒弧形射击平台,而其顶部——也就是防护挡板与车顶处相连接的地方——本身便是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最高点,似如一堵铁墙的最顶部;士兵们可以躲藏在后,伺机开火。
*注:罗伊的平面设计稿着重突出了位于图中左侧的小平台以及较大的弧形前舱壁之特征。请注意位于该图纸右侧的两个小型锚点。
在这之后的是一连串更加短小,并最终延伸至车尾部平台的阶梯构造;整车的车体部分位于斜堤与台阶所构成的三角状结构内,两侧各装配有一个长方形的车门。该台载具的底部履带呈三角形,顶部则偏向扁平,与车辆整体的外貌遥相呼应。从专利文件中可以看出,履带本身使用的是连接到链节之上,十分显眼的方形截面凸起构造,并通过一个位于履带顶端较扁平部分的后方链轮进行牵引。该车的主要驱动轮由被大功率马达所带动的简易链条驱动旋转,而马达则被安装在了车体内部的底架之上;八个齿状链轮均匀地排列在车体底部,依靠履带的着地部分将车辆的承重载荷分散到陆面之上。设计图稿中没有标注或画出诸如回程滚轮、导向轮、导梁或类似的承重结构来支撑履带——无论是从前侧向上抑或为从后侧向下。
履带本身的宽度与车体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全车只能依靠这唯一一条履带进行驱动,而不是通常所采用的双侧履带设计;驱动履带的动力并非是通过左侧或右侧的链轮来进行传递,而是由位于履带中心处的链轮全权负责。
*注:履带的扁平三角形排列取自US Patent US1299620档案文件。车辆的部分组件经过了某些剪辑,以便能够更加突出履带和发动机的结构设计。
盔甲护身
巨大的一体成型式避弹挡板支撑起了该车主要的前部防御,其从该车的底部一直向上延展至坦克的最顶部,形成一个类似于门挡形状的结构;这块倾斜的挡板可以用来抵御敌方小口径武器所射出的子弹。由于罗伊并未有说明装甲板的具体厚度,而只是简单提及了其对士兵的保护作用,我们因此可以大胆地猜测该装甲板或许需要不超过8毫米的厚度来提供设计者理想当中的的那种叮当跳弹之果效;另外,该坦克的台阶状结构亦是由装甲防弹板构成,因为这将能够使人员更加安全地进出,并确保位于车内的运载物资完好无恙。
注:倘若敌方士兵以正面角度看向该车,则映入其眼帘的将只会有巨大的前部装甲板,以及与车身同等宽度的履带底部。
该车的履带被其整个前部构造包裹覆盖,这将能够使它免受敌方的攻击和袭扰,而车体后部亦是如此。同时,较为薄弱的两侧车体也受到了某些保护,因为这种装甲覆盖层会一直延伸至车体的四周,并与前部挡板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
*注:车辆的侧视图。图中的两侧被装甲防弹层完全包裹,唯一被画出的可辨识特征是供人员进出的侧舱门。
实战性能
罗伊先生所设想的“战车”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拥有部分机动能力的移动式装甲墙,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堡垒——尽管他给自己引以为傲的得意发明起了这么个在当时或许足够唬人的名字。由于没有为车上的士兵提供任何侧方或后部掩体,因此它实际上所拥有的火力与人员防护都将仅限于其前方区域。倘若从其他可能的进攻方向对该车进行审视,就不难发现这些车载步兵只不过是一群比普通人站得更高,同时活动空间也十分受限,可供敌军随意点名击杀的训练用活靶子。
*注:从后侧来看,罗伊的设计方案只体现出了类似于台阶的结构,以及位于最顶部台阶下方的一个全宽铰链门,该门后方则拥有一个可以储存额外弹药的小空间。
该车显然是为了在对敌方的阵地进攻中作为一个火力平台运行,抑或是与其他同类车辆共同组成某种防卫封锁线,因为它可以通过操作其后侧小平台上一个简单的锚型装置来使这个庞然巨物固定在地面上。
*注:该车的固定用地锚装置颇显简陋,在其后部平台的两侧各画出了一个。
*注:1915年问世的英国Pedrail履带式步兵护盾。这是一个从未投入实战运用的糟糕发明,但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比罗伊的设计要来得优秀,因为它是一种更加轻便小巧、简单,且远为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为位于其后侧的士兵提供了更多掩护。
动力来源
除了专利文件中用以大段阐述车辆特征的段落外,没有人真正提到过这台大家伙儿的动力来源——尽管罗伊确实有过“发电机驱动的轨道”之类的描述。该车由一个高位链轮驱动,该链轮大致位于全宽履带的中央处。目前尚不清楚该车将如何完成,甚至是否可以完成转向。
*注:发动机的位置略微偏离中心,被安装在车辆的右侧区域。
载人迷思
说到车组成员,我们目前所能够了解到的信息恐怕并不算太多,因为身为主要设计师的罗伊根本就没有提及关于这件装备是否能够搭载人员的任何潜在信息或者暗示。由于该车自身并未配备攻击性武器,所以我们可以暂时假定它只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便能够被完美地操控;实际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司机(倘若它真的需要司机的话)可能会出没在车内的何处,因为设计师未曾在设计图纸上标注任何得以令车内人员观察到外界状况的缝隙或窗口。
实用性分析
关于实用性问题的解答与结论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真的没有。该型“步兵堡垒”为试图将它用作火力掩体的人提供了多达三个方向的无死角零防护:侧方、后方以及上方。显然,不管是哪位霉运当头的老兄撞见了这样一台庞大而又笨重的铁皮机器,都必定会为了试图操纵它而使尽浑身解数,同时却对自己到底应该如何有效使唤这头铁牛的问题毫无概念;另外,根据相关专利文件所传递出的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耿直的罗伊先生是打算让该车只具备一股脑儿往前冲的机动能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这种略显天真的“履带式机动盾牌”——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术语能够准确形容它们的话——或许是可以被原谅的;然而,罗伊的专利设计稿正式提交于1918年——在世界上第一批坦投入战争长达两年多之后,在全球各地的杂志和报纸上都可以轻而易举找到相关图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简而言之,这个设想中的所谓“步兵堡垒”根本没有提供任何坦克,抑或是更加简单的东西所无法拥有和匹及的能力;甚至就连前文中已有提及,于1915年在英国提出的履带式脚踏盾牌方案都明确地优于这个不伦不类的大块儿头,因为前者的构造更加简单,同时也为士兵提供了更全面的防护。理所当然地,由于没有给任何人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项完全可被称之为是徒劳的设计方案从未通过美国专利局的审核。
以上文字内容的原始文档与图纸资料均出自于“Tank Encyclopedia”,在经过自动翻译程序处理以及本人的一番添油加醋后最终得以完工大吉。欢迎各位7友指出帖子中的错漏与偏误之处。
感谢您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