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王懿就活跃在网络上,是“大象公会”的写手。那时的她与不少网络大V“谈笑风生”,坚持着她的理念。
曾把中国称为“支那”的她,去日本1年后,在2021年6月贴出了推文:“坚持不饿死”。
2020年到日本某大學就讀。8月23日,王懿的遺體在租住的東京公寓裏被發現,死時瘦骨如柴,一無所有,年僅37歲,死於營養不良(飢餓導致)。
十多年前,王懿就活跃在网络上,是“大象公会”的写手。那时的她与不少网络大V“谈笑风生”,坚持着她的理念。
曾把中国称为“支那”的她,去日本1年后,在2021年6月贴出了推文:“坚持不饿死”。
2020年到日本某大學就讀。8月23日,王懿的遺體在租住的東京公寓裏被發現,死時瘦骨如柴,一無所有,年僅37歲,死於營養不良(飢餓導致)。
界面挺好的。一致性比以前好了。然而首頁變成了「精選」。內容明顯與之前2047討論的五顏六色不一樣,變成了只有一種顏色:台獨綠色。這「民主」更像是民主集中制。
看之前發生的互動。確實更像是阿茲海默症。法新社把前面部分截掉了, 或者沒錄到。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5/08/150826_focusonchina_us_china_new_relations
他说,美国人居高临下的姿态永远放不下来,美国的整个全球战略就是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在欧亚大陆崛起的向美国霸权挑战的实体存在。许多人一直觉得中国是个威胁,尤其美国军方有这样的感觉。
于滨教授说,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之间的那种势不两立的关系,但是美国对同中国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大习惯。
“美国人所习惯的是同盟关系,也就是,要么是我的敌人,要么是我的朋友。就像小布什说过的,要么和我们站在一起,要么和我们对抗。”
他说,美国人从心理上很难接受一个非西方的、非基督教的、非西方式民主体制的,又有独立的自主外交和独立的核打击力量的大国。
于滨教授认为,中国的战略文化有所不同,中国像打太极拳一样,虚虚实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说,中国方面不要求取代美国,中国的崛起是不以取代美国的国际地位为前提的。中国已经做到了在美国治下的国际体制中的初步崛起,但问题是美国是否能够容忍一个在他们看来混沌的摸不准的中国。
于滨教授说,中国和美国之间在很多问题上应该更多地了解对方。
他特别指出,中国方面对美国的了解不够,包括媒体和专家等等,对美国存在着相当多的理想化的东西,或不切实的、一厢情愿的东西。
但是他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敏感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领导人见面至少能够暂缓一些两国间大的分歧,同时还能就广泛的议题交换意见。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双方都是有所期待的。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31214/c14scott/
《君主论》是一本为那些渴望胜利和维护权力的人们编写的手册。文艺复兴时期不乏类似的指南,但是马基雅维利的书有所不同。毫无疑问,他为一位统治者提供了如何对付敌人的建议,包括在战争中使用武力和诈术。但是他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朋友。在专门探讨该问题的这本书的核心章节中,马基雅维利展示了他的原创观点。
马基雅维利写道,抛开你对政治的想象不谈,直接奔向事情如何运作的真相,即他所谓的“有效真相”。你会看到,政治中的盟友与朋友是两码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也许其他人之所以混淆了这两者的区别,是因为意大利语用同一个词来表达这两个概念,即amici。马基雅维利警告说,无论是谁,如果把盟友想象成了朋友,都注定了是在自取灭亡而不是在保护自己。
或许最需要这种见地,也最不可能接受它的,莫过于当代美国人,政府内外皆然。正如马基雅维利意图颠覆的政治说教者一样,我们仍然认为,领导人应当品德高尚:慷慨仁慈、诚实守信。
然而,马基雅维利教导我们,在一个太多人作恶的世界里,必须学会能够不当好人。我们的世俗和宗教学校里传授的种种美德,与我们为了捍卫同样的这些机构所必须研习的操行并不匹配。狮子的力量与狐狸的机敏:这是领导人为了维护共和国所必须利用的品行。
对这样一名领导人而言,符合利益的时候,盟友才是朋友。(具体到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身上,我们可以勉强接受这一点;如果是哈米德·卡尔扎伊[Hamid Karzai]等人,难度就更大了。)马基雅维利还进一步阐述,领导人必须不时激起恐惧,不仅针对敌人,还应包括盟友,乃至自己手下的部长。
对奥巴马总统就医保的惨淡首秀进行的道歉,马基雅维利会怎么看?他会说,他绝不会赢得尊重,而只能遭到蔑视。正如马基雅维利青睐的典范之一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理解的那样,有时必须人头落地。(不过在波吉亚那里,他理解的就是字面意思,尽管他更喜欢在广场上把人剁成两半,弃之不管。)
说谎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并非什么新鲜事。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在16世纪的文章中就建议,领导人应该尽量诚实,但当说真话“对他不利”时,就要说谎。人们不喜欢被欺骗,马基雅维利发现,但“欺骗者总能找到那些愿意被骗的人”。
近年来,对欺骗心甘情愿乃至兴高采烈的接受,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政治的一种驱动力,尤其是在匈牙利、波兰、土耳其和菲律宾这些由民粹主义领导人统治的国家,他们都善于修剪事实或是直接捏造。
马基雅维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是截然相背的。我们在肯定马基雅维利政治理想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应当看清他所宣扬的权术政治乃是一切剥削阶级统治手段的概括和总结。
能控制下來就能繼續生產。不怕各國不配合。他們也依賴台積電的產能。
AI發展那麼快, 直接掐斷中國先進AI芯片生產, 哪怕是延遲兩三年都要付出巨大代價。不如索性把台積電控制下來。
美海军上将称现在必须准备好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攻打台湾。rfi
遵守美国限令 台积电据报暂停为壁仞科技生产芯片 link
@dellalove #194991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佩琳 #194952 這些都是台灣的議題,品蔥是台灣人控制的。台灣人的精神鴉片, 大陸所謂民主人士的精神內耗。
中国解体是不是好 南京大屠杀存在吗 731存在吗 被日本殖民会不会比现在好
@linda #194944 打台灣是海戰空戰, 不是陸戰。俄國海軍怎麼和中國比?
youtu.be/HamEdUGD6j0@不周山 #194939 那我也懷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失敗並不會帶來民主。我不相信武統台灣會失敗。即使失敗一次也只會讓中國更團結。
把普通話叫做華語。台獨也是這種鬧劇而不自知。
暴虎馮河 吾不與也
欲揚先抑。民調也只是操縱民意的手段。
《家》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家》之前发表的《灭亡》只是一个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的。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字。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并不多。然而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写了《家》,我的“积愤”,我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才有机会吐露出来。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写的一篇“代序”里大胆地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就是在这种心情下面写成的。现在,在二十二年以后,在我所攻击的不合理的制度已经消灭了的今天,我重读这本小说,我还是激动得厉害。这可以说明:书里面我个人的爱憎实在太深了。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的缺点:不论在当时看,在今天看,缺点都是很多的。不过今天看起来缺点更多而且更明显罢了。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构思。我写《家》的时候,我说过:“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事实上我本可以更明确地给年轻的读者指出一条路,我也有责任这样做。然而我当时还年轻,幼稚,而且我太重视个人的爱憎了。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我索性保留着它的本来的面目。然而我还是把它修改了一遍,不过我改的只是那些用字不妥当的地方,同时我也删去一些累赘的字句。
《家》自然不是成功的作品。但是我请求今天的读者宽容地对待这本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写的小说。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至少告诉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巴金 1953年3月4日
@TangPing #194597 這跟種族有什麼關係? 學校錄取當然要看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不讀大學還有很多出路, 有的人不適合讀書, 但是可能適合做電商, 養殖, 開飯館。照樣可以活得風生水起。
你也不看看低等級的高校裡面那些廢柴。整天就知道打遊戲,考試靠作弊。國家沒有義務為廢柴提供教育。否則就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你猜我想到什麼?我想到相聲裡的「報菜名」。蒸羊羔, 蒸熊掌....
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烤鸭条、清拌腰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鲤鱼、烀烂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儿、卤煮寒鸦儿、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片儿、醋烟肉片儿、烟三鲜儿、烟鸽子蛋、熘白蘑、熘什件儿、炒银丝儿、烟刀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竹笋、芙蓉燕菜、炒虾仁儿、熘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木耳、炒肝尖儿、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汁儿、炸排骨、清蒸江瑶柱、糖熘芡仁米、拌鸡丝、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烩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烟鸭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炝茭白、茄子晒炉肉、鸭羹、蟹肉羹、鸡血汤、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鲜丸子、氽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樱桃肉、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坛子肉、红焖肉、黄焖肉、酱豆腐肉、晒炉肉、炖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儿肉、烧肉、大肉、烤肉、白肉、红肘子、白肘子、熏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锅烧肘子、扒肘条、炖羊肉、酱羊肉、烧羊肉、烤羊肉、清羔羊肉、五香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炸卷果儿、烩散丹、烩酸燕儿、烩银丝儿、烩白杂碎、氽节子、烩节子、炸绣球、三鲜鱼翅、栗子鸡、氽鲤鱼、酱汁鲫鱼、活钻鲤鱼、板鸭、筒子鸡、烩脐肚、烩南荠、爆肚仁儿、盐水肘花儿、锅烧猪蹄儿、拌稂子、炖吊子、烧肝尖儿、烧肥肠儿、烧心、烧肺、烧紫盖儿、烧连帖、烧宝盖儿、油炸肺、酱瓜丝儿、山鸡丁儿、拌海蜇、龙须菜、炝冬笋、玉兰片、烧鸳鸯、烧鱼头、烧槟子、烧百合、炸豆腐、炸面筋、炸软巾、糖熘饹儿、拔丝山药、糖焖莲子、酿山药、杏仁儿酪、小炒螃蟹、氽大甲、炒荤素儿、什锦葛仙米、鳎目鱼、八代鱼、海鲫鱼、黄花鱼、鲥鱼、带鱼、扒海参、扒燕窝、扒鸡腿儿、扒鸡块儿、扒肉、扒面筋、扒三样儿、油泼肉、酱泼肉、炒虾黄、熘蟹黄、炒子蟹、炸子蟹、佛手海参、炸烹儿、炒芡子米、奶汤、翅子汤、三丝汤、熏斑鸠、卤斑鸠、海白米、烩腰丁儿、火烧茨菰、炸鹿尾儿、焖鱼头、拌皮渣儿、氽肥肠儿、炸紫盖儿、鸡丝豆苗、十二台菜、汤羊、鹿肉、驼峰、鹿大哈、插根儿、炸花件儿,清拌粉皮儿、炝莴笋、烹芽韭、木樨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麻辣野鸡、烩酸蕾、熘脊髓、咸肉丝儿、白肉丝儿、荸荠一品锅、素炝春不老、清焖莲子、酸黄菜、烧萝卜、脂油雪花儿菜、烩银耳、炒银枝儿、八宝榛子酱、黄鱼锅子、白菜锅子、什锦锅子、汤圆锅子、菊花锅子、杂烩锅子、煮饽饽锅子、肉丁辣酱、炒肉丝、炒肉片儿、烩酸菜、烩白菜、烩豌豆、焖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蓝丝儿。
還「模型預測」。如果有這樣嚴謹的研究, 早就可以公布出來, 足以堵住知識分子的嘴。
@NoStepOnSnek #194509 可能因為機器翻譯的關係有些細節不準確。
毛泽东治理国家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耐受力,他们要承受他的个人愿景带给他们的苦楚;邓小平则仰赖解放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实现他们自己理想的未来。毛泽东相信“人民群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纯粹凭借意志力和意识形态能克服一切障碍,推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的贫穷及其与发达世界在生活水平方面的巨大鸿沟直言不讳,他宣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需要获得外国技术、专长和资本来补救缺失。
基辛格,《论中国》第12章 “不倒翁”邓小平
這些話是說給台灣島內的人聽的。不是說給中國大陸聽的。真的不必複製到這邊來。
來源: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2/10/06/a-new-macroeconomic-era-is-emerging-what-will-it-look-like
數月來,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世界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你可能認為這些只是熊市和即將到來的衰退的正常跡象。但是,正如我們本週的特別報告所闡述的那樣,它們也標誌著世界經濟中新政權的痛苦出現——這種轉變可能與二戰后凱恩斯主義的興起以及轉向自由市場一樣重要和 1990 年代的全球化。這個新時代有望讓富裕世界擺脫 2010 年代的低增長陷阱,解決老齡化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但它也帶來了嚴重的危險,從金融混亂到中央銀行破產和失控的公共支出。
市場波動的幅度是一代人所未見的。全球通脹率近 40 年來首次達到兩位數。由於反應遲緩,美聯儲現在正以 1980 年代以來最快的速度提高利率,而美元則處於 20 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在美國以外造成了混亂。如果你有投資組合或養老金,今年是可怕的。以美元計算,全球股市下跌了 25%,這是至少自 1980 年代以來最糟糕的一年,政府債券正處於自 1949 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除了約 40 萬億美元的損失外,還有一種令人不安的感覺,即世界秩序正在隨著全球化走向倒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系統支離破碎。
所有這些都標誌著 2010 年代經濟平靜時代的終結。在 2007-09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富裕經濟體的表現呈現出疲軟的格局。私營公司的投資受到抑制,即使是那些賺取巨額利潤的公司,而政府也沒有填補這一空缺:在雷曼兄弟倒閉後的十年裡,作為 gdp 的一部分,全球公共資本存量實際上出現了萎縮。經濟增長乏力,通貨膨脹率低。由於私營和公共部門在刺激更多活動方面無所作為,中央銀行成為了唯一的遊戲。他們將利率維持在最低水平,並在任何出現問題的跡象時購買大量債券,將他們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展到經濟領域。在大流行前夕,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擁有驚人的 15 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
大流行的非同尋常的挑戰導致了非同尋常的行動,這些行動幫助釋放了當今的通貨膨脹:政府的瘋狂刺激和救助、消費者需求模式的暫時扭曲以及封鎖導致的供應鏈纏結。此後,隨著與沙特阿拉伯一起成為最大化石燃料出口國之一的俄羅斯將自己與西方市場隔離開來,能源緊縮加劇了這種通脹衝動。面對嚴重的通脹問題,美聯儲已經將利率從最高 0.25% 提高到 3.25%,預計到 2023 年初將提高到 4.5%。在全球範圍內,大多數貨幣當局也在收緊。
接下來到底是什麼?一個直接的恐懼是爆發,因為一個已經習慣於低利率的金融體系醒來時藉貸成本飆升。儘管一家中型銀行瑞士信貸面臨壓力,但銀行不太可能成為大問題:大多數銀行擁有比過去更大的安全緩衝。相反,危險存在於其他地方,即一個新面貌的金融體系,它較少依賴銀行,而更多地依賴流動的市場和技術。好消息是您的存款不會化為烏有。壞消息是,這個為公司和消費者提供融資的系統是不透明的,而且對損失非常敏感。
您已經可以在信貸市場上看到這一點。由於購買債務的公司迴避風險,抵押貸款和垃圾債券的利率正在飆升。用於為企業收購融資的“槓桿貸款”市場已經失靈——如果埃隆馬斯克收購 Twitter,由此產生的債務可能會成為一個大問題。與此同時,包括養老金計劃在內的投資基金在其積累的非流動資產組合中面臨虧損。部分管道可能會停止工作。國債市場變得更加不穩定(參見 Buttonwood),而歐洲能源公司則面臨著對其對沖的大量抵押品要求。英國的債券市場因其養老基金的隱晦衍生品押注而陷入混亂。
如果市場停止平穩運行,阻礙信貸流動或威脅蔓延,央行可能會介入:英格蘭銀行已經大轉彎並再次開始購買債券,從而違背其同時加息的承諾。中央銀行將沒有決心堅持其強硬言論的相關信念是另一個重大擔憂的背後:世界將回到 1970 年代,通貨膨脹猖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危言聳聽,而且過頭了。大多數預測者認為,隨著能源價格上漲的消退和利率的上漲,美國的通脹率將從目前的 8% 下降到 2023 年的 4%。然而,儘管通脹率升至 20% 的可能性很小,但政府和中央銀行是否會將其降至 2% 是一個明顯的問題。
要了解原因,請超越喧囂,看看長期基本面。與 2010 年代相比,政府支出和投資正在出現結構性增長。老齡化公民將需要更多的醫療保健。歐洲和日本將在國防上投入更多資金,以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威脅。氣候變化和對安全的追求將促進國家對能源的投資,從可再生基礎設施到天然氣終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導致政府在產業政策上投入更多資金。然而,即使投資增加,人口結構對富裕經濟體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會儲蓄更多,而這種過剩的儲蓄將繼續降低潛在的實際利率。
因此,2020 年代和 2030 年代的基本趨勢是政府規模更大,但實際利率仍然很低。對於中央銀行來說,這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困境。為了將通脹率降至大約 2% 的目標,他們可能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以致經濟衰退。這將以失業的形式導致高昂的人力成本,並引發激烈的政治反彈。此外,如果經濟出現通縮並最終回到 2010 年代的低增長、低利率陷阱,央行可能會再次缺乏足夠的刺激工具。現在的誘惑是尋找另一條出路:放棄近幾十年來 2% 的通脹目標,並將其適度提高到 4%。當美聯儲在 2024 年開始下一次戰略審查時,這可能會出現在菜單上。
這個政府支出略高、通脹略高的勇敢新世界將具有優勢。在短期內,這將意味著不那麼嚴重的衰退或根本沒有衰退。從長遠來看,這意味著中央銀行在經濟低迷時期有更大的降息空間,從而減少了在出現任何問題時購買債券和紓困的需要,這會導致經濟出現更大的扭曲。
然而,它也伴隨著巨大的危險。中央銀行的信譽將受損:如果目標柱移動一次,為什麼不再次移動?數以百萬計的承諾 2% 通貨膨脹的合同和投資將被打亂,而溫和的通貨膨脹將把財富從債權人重新分配給債務人。與此同時,如果民粹主義政客做出不計後果的支出承諾,或者國家對能源和產業政策的投資執行不力,變成拖累生產力的臃腫虛榮項目,則適度擴大政府的承諾很容易失控。
這些機會和危險令人生畏。但現在是開始權衡它們及其對公民和企業的影響的時候了。經濟學中最大的錯誤是想像力的失敗,它反映了一種假設,即今天的政權將永遠存在。它永遠不會。變化即將來臨。做好準備。
這個DW中文網的主編可能也是台灣人. 仿佛台灣是地球的中心一樣。世界這麼多媒體,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台灣新新聞可以反覆地被轉載。
@Spiengler #194453 批判的是騰訊。馬化騰個人有什麼好批判的?
一直討論「需要」什麼並沒有意義, 除非你有實現路徑。
有白才能顯出黑, 有黑才能襯出白。 沒有這樣的紈褲子弟, 大家都像馬化騰那樣有錢又低調, 共產黨就少了馬克思主義批判資產積極腐朽生活的活教材。
@dellalove #194333 台灣不管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很擅長這個。你跟他說A 他跟你說B。根本毫不關聯的事。
@dellalove #194324 你這是邏輯謬論. A -> B 並不能蘊含 not A -> not B
民進黨是一個反華政黨是中國人的敵人。它的整個論述和邏輯都是建立在貶低排斥中華文化和中國人的基礎上。國民黨是反共不反華,頂多是共產黨的對手,和中國人無仇無怨。
@chengpi #194329 這種假設沒有可行性。而且即使假設真的成立了, 誰能保證? 有約束力麼? 有民進黨的權威人士出來做過承諾麼?
令:A = 允許台獨. not A = 不允許台獨。 B = 民進黨部反華。 not B = 民進黨反華。
可見命題:A(允許台獨) -> B (民進黨變成不反華) 是不成立的。
倒是你能明顯看出來, 民進黨奉行的邏輯是命題: not A(不允許台獨) -> not B(堅決反華)。
如果你懂邏輯的話,你就知道,由 not A-> not B 是不能推導出 A -> B的。這兩個命題並沒有必然聯繫。
偽政權是台灣當局。中共政權早就轉正了。
73年。從哪裡偷來的十年?
這也是有文化傳承的。所以曹雪芹藉賈寶玉之口吐槽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是我杜撰不成?
就算負全責吧。需要賠的錢夠互聯網碼農1個月工資?就個人而言,還是去互聯網拿高工資好。對家族而言,當然是回老家進體制的人越多越好。
而且這是文化問題,即使民主化也改變不了。馬英九當年憤恨的說:這不是關說, 甚麼才是關說?
人情社會你改變得了?
@雪月风花 #194107 就說你舉的例子,那兩個民族,說相同語言,卻採用不同文字系統。有沒有可能你是因果倒置了。他們不是因為用了不同書寫系統才變成不同民族,而是因為不同民族,才使用不同書寫系統。
@雪月风花 #194101 拼音這個詞來自「拼音文字」。所以你說任何語言都能創造拼音這不是廢話麼? 關鍵是四川話和普通話並沒有接近到能用同一套拼音來書寫。
非也。四川話不能用漢語拼音來書寫。不是一種語言(普通話)採用不同書寫系統的問題。很多台灣人出於習慣用的是魏瑪妥拼音,那就類似你說的這個問題。你可能潛意識裡認為只要是官話方研就能用漢語拼音注音。
@dellalove #194075 沒錯。而且台語羅馬字脫胎於教會羅馬字, 教會羅馬字是洋人在閩南傳教時根據廈門話音系創造的閩南語拼音文字。也就是說即便是台語羅馬字仍是從中國大陸傳到台灣的東西。
也就是說他也不得不承認現代標準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共同語。
如何看待胡錫進又出來試水溫?
胡锡进强调,“专家们要站出来说话,国家应该组织相关的全面研究,并且把它们公开向公众透明”。此外,无论中国官方未来是否会放宽防疫政策,他认为,中国政府应该要告诉民众利弊是什么,同时对中国的整体利益又是什么。
https://www.dw.com/zh/%E4%B8%AD%E5%9C%8B%E5%AA%92%E9%AB%94%E4%BA%BA%E7%BD%95%E8%A6%8B%E6%89%B9%E8%A9%95%E9%98%B2%E7%96%AB-%E5%91%BC%E7%B1%B2%E5%B0%88%E5%AE%B6%E5%87%BA%E4%BE%86%E8%AA%AA%E8%A9%B1/a-63235312
現在的大數據可真牛屄。連買什麼藥也盡在掌握中。
每日疫苗接種數字
9月21日 343571.9
9月22日 343585.5
單日新增 13.6 萬
中國10%的人口是 1.4 億。假設速度不變, 要1000天才能完成10%的人口接種。實際不可能,速度一直在下降,前幾個月是每天20萬人。
順便說一下, 1000天是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