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思维的童年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在小时候看世界的角度是精英化的。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家庭,第二是学校。
家庭层面来说,因为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已经是一个工业发达的时代了。父母会刻意给孩子营造一个由童话、玩具构建起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往往是真善美的,甚至是强行真善美的,因为父母会把那些黑暗的、血腥的东西给过滤掉。因此孩子就会像古典的儒家精英那样,拥有很高的道德操守,看到老奶奶摔倒想扶、看到乞丐想给钱,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不道德的。
学校层面,我们被灌输的知识是博闻强识的大师泰斗编写的。这些编纂教科书的大师本身就是精英,课本里的思想和观念自然也是精英化的。比如说,有一篇叫《羚羊木雕》的课文,讲的是作者父亲从非洲出差回来,带给作者一个贵重的羚羊木雕,作者送人后家人要求讨回来的故事。小的时候我们读这篇课文,其实会不自觉地带入作者的角色。但是长大之后回想才发现,自己的老爹连国都没出过,送我个锤子贵重的羚羊木雕。
总的来说,在从小学到中学的漫长岁月里,我们这代人是用一种传统的精英视角来看待世界的。我们恪守高尚的道德,自以为生活富足,同时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身边也是这样的。 极少部分可悲的人,直到成年之后依然停留在这种心态当中,我们一般称其为“小仙女”或者“妈宝男”。
成为自己的帝王
随着叛逆期的到来,以及大学期间远离父母,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们成为了自己的帝王,而不再对家长或者书本里的教诲言听计从。我们开始想,如果我在眼保健操时睁开眼又能怎么样了?我在上课的时候看看闲书呢?揍这个瘦弱的同学两拳,还真心挺好玩的哈哈哈。这个时候的我们羡慕的对象,就不再是智慧的诸葛亮或者穿着华丽连衣裙的公主了,而是秦始皇般肆意妄为的君王、大杀四方的甄嬛。我们觉醒的自我意识,渴望能像他们一样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何人都阻拦不了自己。
当然,这种思想也有一种负面的称呼,叫做“中二病”。在政治上的特点是,人们更容易带入暴君、独裁者的角色,想象自己的坦克军团所向披靡或者修建了宏伟的万里长城。殊不知,自己其实既不是王子公主、忠臣良将,也不是僭主暴君,而是那背着砖块,如蝼蚁般苟活的平民,而这种转变则要等到我们开始认识社会之后。
回归于平民的视角
从贵族君王,跌落为平民的心态,往往不是一簇而就的,因为没有人能够轻易放弃意淫的快乐。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就算再怎么遮掩,血淋淋的事实终究还是得被人接受。在看到了蛮不讲理的风控制度,飞扬跋扈的“周公子”们,以及艰难的职场后,大多数人最终接受了自己是平民的现实。思考问题的立场,从宏大叙事,变成了“这事儿对咱们老百姓有没有好处”。
从政治上来说,这一转变往往就是从小粉红到神神的转变。例如以bilibili用户为例,该视频平台的用户普遍为大学生。几年前,B站的氛围是很红的,人们津津乐道于大搞基建、精准扶贫等等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中国奇迹。然而,随着这批用户毕业、走上社会,以及更多成年用户的出现,视频的基调开始变得越来越悲观务实,出现了大量隐晦讽刺当局的视频,像up孙火旺等等就是很好的案例。
统战方法
在从帝王转变为平民思想状态之后,其实大部分年轻人会遇到一个问题——迷茫。即,”我该如何参与进去,使这个社会往有利于我们平民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借助年轻人的力量,无论是现在的零零后,还是未来的壹零后、二零后,都必须解释好这个问题。不然年轻人就会选择逃避,躺平摆烂,无法为民主化所用;或者干脆认为什么都交给青天大老爷就是最好的,走向民主化的对立面。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联邦制+司法透明“,篇幅太长就不赘述了,下一篇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