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sehippo
@falsehippo
关注的小组(4)
动态 帖子 9 评论 169 短评 0 收到的赞 273 送出的赞 100
  1.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俄乌战争新闻实时更新】5月22日最新:俄罗斯禁止拜登、贺锦丽和布林肯入境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2.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果中国实现民主化了,这对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往高走,不是往低走; 2.学习其他语言能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

  3.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果中国实现民主化了,这对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你少关心中国,多学学法语

    j'étudie français beaucoup

  4.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对于个体来说,讲道德有什么用?

    你问题就已经问坏了,

    有什么“用”

  5.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儒学?不,是神学!浅谈两汉期间儒学的神学化过程

    谢谢小编的精彩概述!

    儒教你把佛道害得好惨!

  6.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秦刚与马斯克会谈有什么政治意图么?

    意图是刷刷代理人声望,时机到了好run

  7.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关于100倍GDP,文化女性主义的观点是这样的。

    @komoetec #181587

    为什么你一定要滑坡至“消除竞争、消除抵抗”呢?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我更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8.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关于100倍GDP,文化女性主义的观点是这样的。

    男人不行,是因为被定义为属于男性的气质不行;女人行,是因为被定义为属于女性的气质行。

    我的描述,很显然,没有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视做天然的、根本的、内置于性别的东西来看待,而是认为它们不过是被定义成属于男性或者属于女性。举个例子,母爱并非是女性天然拥有的特质,它只不过是被定义成属于女性的性质。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讲,文化女性主义是最不女性的女性主义(后结构视角),它把一切都与性别剥离开来。

    文化女性主义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那些被视作女性的气质,比如热爱生命、和谐、不嫉妒等。而在历史中,这些气质会因为被归类进女性气质中,而被人们轻视、无视,甚至遗忘。

    在文化女性主义的理解中,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男人的善妒性。“男人”(请不要理解成性别上的男人)总是嫉妒他人,因为他人身上总有自己没有的东西。于是,男人永远不知满足,始终发散着侵略性。男人靠着毁灭与抢夺消除自己的嫉妒心,并在实现目标后陷入更深的虚无,因而愈发嫉妒。

    那个100倍GDP的问题,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GDP是一个统计指数,战争是能使GDP增长最快的途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导弹更加优秀的商品,它价格昂贵,维护费用不菲,竟然还是一次性使用,并且需求不会减少。发动一次战争,GDP就能成倍增长。

    文化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不是GDP,而是玄玄乎乎的幸福,一个无法被估量,甚至无法达至的目标。“女人”(again不要理解成性别上的女性)掌权之后GDP估计不会增长,但是幸福程度我想应该总比善妒的男人要好上个100倍吧。

  9.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chonglangTV建国宣言

    什么耶路撒冷计划

  10.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果中国是个女尊男卑的社会,那中国的人均gdp是不是会达到100万美元?

    一个比较简单的回答:对

    一个比较复杂的回答:两者无法1:1换算,但增长的方向与趋势是一致的。

  11.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几种病(无歧义)

    我自我反思我有精神分裂

  12.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这种话术的逻辑谬误属于哪一种?

    是以下非形式谬误的聚合:

    ①诉诸纯正 appeal to purity:将“支持”定义成“参军”,只有参军才是“最纯正”的支持,这与大众普遍认识上的“支持”相差甚远。

    ②诉诸人身中的诉诸成就 Appeal to accomplishment:因为你没有做到某个成就,所以你的言论不可信。在该言论中,暗示了你没有采取实际的参军行动,因而你的话不可行。

  13.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先是不让圣彼得堡办欧冠,然后俄罗斯运动员都禁赛,再后来捷杰耶夫被解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被踢出课本,现在阿布拉莫维奇经营的切尔西被强迫转让

    各位家人们,我们眼前所见证的,正是当一个人的意识只专注于斗争时,就会变成自己曾经的敌人。

  14.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评价江歌案以及江秋莲与刘鑫?

    @红色花火 #181135

    你都使用了“舆论导向”这四个字,那就说明了你也知道你所看到的都是“舆论”,我们并没生活在民主国家,在乎舆论就是在给自己添堵。就像我之前所说,中国人嘴巴碎,你让他们说去吧。我知道你多少对舆论中的苦咖啡和刘鑫打抱不平。但他们选择在进行无谓的舆论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像古希腊广场上的争论一样,争取看客的支持(看客们能投票),而是让“舆情”升级,引起“高级别”关注。她们之间的争议越多越激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是同谋,而不是死敌。

  15.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评价江歌案以及江秋莲与刘鑫?

    @红色花火 #181127

    1.你可以简单了解一下修复式正义,思考在江歌案中,修复式正义如何具体发挥作用。

    2.需要一个第三方为两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媒体无法替代这个第三方的职责。

  16.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chonglangTV(冲浪TV)被红迪橄榄

    活几把该 肯定是因为儿童色情

  17.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中共洗脑教育

    别太在意了。国民的成长与个人的成长一样,必须要经历一个幻灭之后清醒的过程,每一代人都是这样。

  18.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评价江歌案以及江秋莲与刘鑫?

    我的三句话,让你对江歌案从此再也无疑问。

    1.修复式司法缺位

    2.两方信息不互通,沟通存在障碍,导致矛盾深化

    3.中国人嘴巴碎

  19.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我来说一下为什么保守派要支持普京打击乌克兰

    麻烦你保守派前面加一个定语——斯拉夫保守派。这个世界很大,你无法代表一大群人。

  20.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华人移民在欧美职场为什么会有“隐形天花板”?

    @陈士杰 #180588

    从这句话中直接能看出你身边同龄人的阶级情况。这些人能在上海找到看似更好的工作是有代价的,动用了整个家庭的社会关系并把关系变成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易。换句话说,就是用家族长期发展换他一个人的短期发展。可谓是无产阶级本性了。

  21.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更新第二部分】从飞机客到世界公民:看待谷I0现象的另一种视角

    第二部分:公民身份与国籍的秘密

    《伊翁》是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严肃剧作,在公元前412年公开演出。往前数一年,持续仅2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刚告一段落,雅典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惨败,它在爱琴海的盟友城邦在漫长的战争中,纷纷背离民主制度。往后数一年,雅典引以为傲的政治体制经历了一次短暂的政变,400人的寡头议会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并且试图将属于全体男性公民的表决权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限制在6000人的范围内。《伊翁》就在这样的一个混乱变迁的现实环境中诞生了,据说它是雅典人最喜欢的,也是雅典人最看不懂的戏剧。

    故事围绕主人公伊翁的身份展开。伊翁的母亲,克瑞乌莎是雅典城邦最具合法性的统治者,因为她是她的父亲唯一的后代,而他的父亲,雅典城的建立者,厄瑞克透斯,诞生自雅典的土地之中。是真的字面意思上的从土地里出生,泥土固化出肌肉,河流交织成血管,百分之百纯种雅典人。然而,伊翁的血统是不纯正的,因为他的母亲克瑞乌莎在还没结婚的时候,就被太阳神阿波罗强暴,随后生下了他。雅典当时的法律对待公民身份上非常严格,只有父亲和母亲都是雅典人,且外公也是雅典人的孩子,才会在成年后,被承认是雅典城邦的公民,被授予公民身份。伊翁连雅典的公民都做不了,更不用说雅典的统治者。克瑞乌莎担心伊翁成为对统治的潜在危害,于是参照古老的雅典习俗,将刚出生的婴儿放进了一个提篮里,扔进了山中。伊翁的生理父亲阿波罗不忍心伊翁的命运,于是救下了他。

    多年过去了,克瑞乌莎嫁给了强壮的金发外邦人克苏托斯。因为克苏托斯凭借自身强大的武力,拯救了处于危难中的雅典城邦,于是被特许公民身份,并通过迎娶克瑞乌莎,获得了合法性,成为了雅典的王。克苏托斯因为没有后代,所以去德尔斐神庙请求神谕。阿波罗给了他一个虚假的启示:你出门后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你的儿子。这个人正是伊翁,当时的他还没有名字,于是克苏托斯给他起名Ion,意思是前往、遇见,并当场认伊翁为自己的儿子。经过一番讨论,两人都相信了这个预言并一致同意保守秘密。

    长话短说,克瑞乌莎两次试图谋杀伊翁未果,伊翁一次试图谋杀克瑞乌莎未果之后,克瑞乌莎认出了伊翁身边的提篮,才明白过来这是自己曾经丢弃的亲生儿子。两人母子相认,抛弃前嫌,和好如初。最后,雅典城邦的守护神雅典娜,从天而降,将全部的真相公布给母子二人。在认亲的场幕结束前,雅典娜靠近克瑞乌莎的耳朵,轻声提醒她,为了雅典城邦,永远不要把真相告诉克苏托斯。

    经历非常非常曲折的过程之后,伊翁有了一个血统上的雅典母亲,也有了个来自个人认同的雅典父亲,他终于获得了雅典城邦的公民身份。最终,他成为了一个英明的国王,一个伟大的战士,在遥远的东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城邦。

    这部剧作有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伊翁的公民身份无法被认证,是因为他的父系一支血统来源不纯,即使他的父亲是超越凡人的神明;而血统的合法性,追根溯源来自土地——他的祖父自这片土地中诞生。引申至本文的主题上,国籍,除了明显的与自然人原始国籍确定方式——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对应之外,还揭示了两者实质上的同一性,那就是个体的国籍在最原始的意义上,代表了其家族与土地的的历史关系。阿波罗的强暴及其产物伊翁,破坏了家族的连续性,使得一个完美的规则上出现了裂痕,进而存在家族规则崩溃,以及城邦规则崩溃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伊翁的母亲以及其它雅典公民永远不会承认他的公民身份。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克苏托斯,他的故事符合远古神话中经典的父权制角色:一个拥有武力的外来的异族男性,通过迎娶当地的,可能是母系氏族的女首领,来获得统治合法性(比如奥丁与芙蕾雅的结合),最终完成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换。在克苏托斯之前,并无外邦人获得公民身份的先例,而雅典城邦的公民之所以认同克苏托斯,是因为他带来了保护城邦强大的武力。这段情节解释了,为什么国籍可以被授予外国人。如果全体公民一致认同,外国人能为国家做出不可缺少的贡献,那么国籍就可以后天授予。除此之外,另一种授予国籍的方式是婚姻关系——克苏托斯与克瑞乌莎结合。贡献与婚姻,同样是一体两面的硬币,在实质上指向了同一个动作:将外邦/国人固定在土地上。贡献固定了外邦/国人的精神、行为,婚姻固定了其肉体、关系。

    克瑞乌莎和克苏托斯认定儿子的方式也很有趣。克瑞乌莎从雅典习俗里使用的提篮中看出了伊翁的真实身份,而没有任何证据的克苏托斯,仅凭借一个预言,凭借他自己的认知(believe),认定伊翁是自己的儿子,并为他取了名字。我认为这可能反映了个体“锚定”自己国籍的方式,或是通过文化习俗,或是单纯的个人认同与命名。一个出生成长在德国的个体,是如何锚定自己的乌克兰人国籍?他可以回忆其小时候穿过的(其实实质上是泛斯拉夫)乌克兰民族服饰,或者参与某个民族习俗活动。他也可以什么都不做,仅仅相信自己就是天经地义雷打不动的乌克兰人,并以此并给自己起一个乌克兰“传统”名字,把自己做的饼干叫做乌克兰“传统”饼干。

    整个故事中,最值得深思的莫过于雅典娜在认亲最后说的那句话:永远不要把真相告诉他。克苏托斯不能知道伊翁的真实血统,这个秘密也要对其它城邦公民保守。如果秘密泄露了,后果是可预见的。克苏托斯和其雅典城邦公民将燃起怒火,雅典城或将就此陨落。为了城邦的未来,谎言是必要的。克瑞乌莎和雅典娜(还有个老女佣)结成了女性同盟,她们为了守护城邦,而将这个秘密继续保守下去。这对我们理解国籍带来什么启示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放一边,先来理清一些概念,什么是公民身份(citizenship)?什么是国籍(nationality)?公民身份和国籍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公民身份,其实指向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它描述了政治实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对政治实体宣誓效忠,并执行应尽的义务,政治实体则为个人提供保护以及其它特权。这里的政治实体在现实中囊括了一个很大的范围,从城邦到帝国,从远古统治到现代国家,甚至是中世纪的小行会都能与其中的个体建立公民身份的关系。

    公民身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城邦,通常只有拥有不动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接受公民身份。希腊城邦的公民有权投票,并有义务纳税和服兵役。罗马人继承了公民身份这个词语,但稍微改变了它的涵义。罗马人把公民身份作为区分帝国内部人民和被征服的民族的一种手段。随着帝国的不断发展,罗马人逐渐扩大了公民的范围,最终公民身份拓展到了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在中世纪的欧洲,公民身份的概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制度下的权利和义务。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各个自治都市里,公民身份在行会中复兴,商人和其他特权人士在公民身份的保护下免受封建君主的骚扰,并与其他行会发生冲突。现代公民身份的概念在18世纪的美国和法国革命期间逐渐形成,当时这个词语中有一层与专制的君主抗争的涵义。再往后,国家(nation)和国籍的概念诞生了。

    国籍nationality在很多层面上与公民身份citizenship是一致的,这两个词也经常被当作是同义词,可能唯一的区别是国籍描述的是个人和现代国家,仅现代国家而非任何其它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在国籍这个词语诞生的初期,它往往是用来反对国王和特权贵族的,而且带有世界主义的明显倾向,换句话就是召唤世界全人类共同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统治的nation,在其中,每个nationality相互平等。这一词语以及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态通过法国革命期间诞生的人权宣言与1793宪法传播开来。国籍的世界主义倾向同样唤醒了“世界公民”的概念,这一词语最早由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阐述——我不属于雅典,我是世界公民。

    国籍和公民身份这两个词语从一开始就交织在一起。如果非要做一些区别,那就是国籍比公民身份内部含纳的关系数量要多出几个数量级。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说国籍是公民身份的“再发明”,把原先个人与城邦的关系,扩大到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虽然不都相互认识,但在广场上投票时总见过一面。而个体与国家内的其它99.99%的国民,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这些个体却因为有了同样的国籍关系,而具有了显性的连结。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国家总被人诟病是虚幻的。

    在如今,国籍和公民身份两个词语之间的差异依旧很小。大多数没有古希腊文化直接传承的国家,把两个词语当作同义词使用,比如日本。一些西方国家则会做区分。在美国,获得美国国籍就可以享受绝大多数的特权,然而只有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才能获得投票权。在英国,人口被划分成六个有重叠的等级,最核心的等级是英国公民。可见,如果有区分的话,公民身份是极致的国籍,能享有最高的特权。

    在明确了公民身份与国籍之间的同质性后,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雅典娜的话对国籍的启示是什么?

    伊翁获得公民身份的真相要向克苏托斯和雅典公民保密,正如谷I0获得中国国籍的真相要向军队和中国人民保密,相信聪明伶俐的你早就看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是,被保守的秘密不止如此。还有一个隐藏的秘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当它被揭开时,国籍将被另一个词语取代,正如国籍取代了公民身份。

    这个秘密就是——秘密消失了。

    (未完待续)

  22. falsehippo   在小组 站务 回复文章

    Albert_Ong v. 2047

    「左派」經常被他定義為和他理論支持激進改革的人

    不管白左、左疯、傻左,这是他自己的定义,随便他怎么定义,这不是很边界明确的词语。黑人、女人是边界明确的,中产阶级不是。

    「上桌老鼠」嚴格而言是具侮辱性的字眼。 这个词语没有任何使用历史,是他自造的;且老鼠不同与猪狗,后者常用于侮辱场景;且根据我的解释,老鼠上桌的意思是某个混乱的,不符合“道统”的异质,闯入了一个正经的空间,因而并非是非人身攻击。我在A身上使用螳臂当车,并不代表我认为A是螳螂。

    一个人要是认为你世界公民的身份大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身份

    这里的“一个人”肯定比“世界公民”的范围大。所以你的三段论不成立。

  23. falsehippo   在小组 站务 回复文章

    Albert_Ong v. 2047

    100%反对

    人身攻击才是ligit的封禁理由。只有针对一个个人或者一个有明确边界(以及在历史上有鲜明的敏感性)的族群的粗鄙(或历史上侮辱性)的语言,才能称作人身攻击。

    以公示的发言举例,“一个人要是认为你世界公民的身份大于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身份,那他就是有奶就是娘的上桌老鼠一只。”并非针对具体个人或明确边界的族群,也不是粗鄙语言。

    此外,友善发言应当是建议,是引导的方向,而不是底线一般的规定。友善的环境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规训”出来的。如果有人真的重视友善的讨论环境,应该为Albert提供一些发言的指导。

    不公正了。

  24.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804

    你的论证过程在哪里?

    你可以大大方方的说,我觉得你所说的“xxxxx”不正确,我直觉上感觉不正确,但我讲不出不正确的原因。我会探寻外部知识和我的内心,寻找直觉判断的根源。这种直觉主义的论证,我觉得完全Legit

    但你没有任何论证。我啪啪啪打一打堆字,你就回复一两句反问句加一个观点输出,然后没了。你从来不回应我的疑问或者想法,甚至我估计你都不会去理解和消化我说的话。你和任何人的对话,都是你和你自己的对话,你反复让自己确信,你已经相信的观点。

    我会站在你的角度思考,推测你可能想向我传达什么讯息。你是不可能的。举个有点滑稽的例子。你拿个调查问卷,去街上问路人“A和B没有谁更好,每个人都可应该选择合适自己的”,like99%的人都会赞同这句话,而你竟然觉得我会反对这句话。(根据1你与我对话,是你在与自己对话;2你认为我反对这句话,可得——你认为你自己反对这句话,但你又要迫使自己相信这句话是正确的)

    你要想学到点什么新的,认识点新的,就不要角色扮演一代尊师。你越是要反复确信你已知的,在我看来,就是越发地不安,以及受到挑战。

  25.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784

    救,我没有在谈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我完全赞同个人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方式生活。

    1.我在描述现象:薪酬是属于法律的,家庭主妇没有拿属于法律的薪酬。

    2.我在描述另一个更大的现象(以及我对其本质的推测):现代婚姻危机。

    3.假设“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这个命题为真,不能论证“人不能/不用揭露‘主妇无薪酬’”,也不能判断“‘主妇无薪酬’是好或是坏”

  26.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779

    就,个人选择创造了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有了选择,所以才有了如何选择的烦恼。你当然可以说丈夫或者妻子给自己洗洗脑,坚定婚姻就是唯一选择的信念,自然就不存在婚姻危机。但是不是该给自己洗脑的这个选择又该怎么做出、由谁做出?缺乏上帝这个终极的客观价值提供者,婚姻的选择就始终处于不稳定的位置上,

  27.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776 我没觉得你在攻击我。我的意思是我在解析一种现象,不是提供生活选择指导。

  28.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29.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680

    基督教的遗产,婚姻危机的根源,与合同关系相比拥有巨大的不明确性与风险空间。

    btw我猜你想让我领会的是夫妻是大海航行的一艘小船之类的

    我感到有些不公平,我亨兹亨兹打了那么多字,输出那么多观点,然而你冷冷抛下一句话就走。让我的心寒碎了一地。

  30.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伦勃朗的拔士巴:色情与欲望,还是屈辱与忏悔?

    @花鸟风月 #179626

    你的说法很有竞争力,所以不仅是超越空间的,也是超越时间的,也超越了个人与个人。

  31.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616

    首先,我必须指出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我总是勤勤恳恳地一个个问题对应着回答,尽力消除沟通中的误解与障碍。

    然后,我必须指出你第一句话“你如果觉得你和丈夫的地位不平等,那么你就应该去离婚,所以你和丈夫的地位从定义上就是平等的。”是存在逻辑谬误的。如果-那么中的假设和反馈的关系是什么?这个条件句又如何证明了你的结论——主妇和丈夫在定义上是平等的。此外,定义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平等也不是同一的。此外,在非形式逻辑上,你的第一句话也有乞题和循环论证的不当预设。我用一个不完全的类比来帮助你理解这句话的荒谬——你如果觉得猫和狗不一样可爱,那你就应该把你的宠物扔了,所以猫和狗从定义上是一样可爱的。综上,如果你有想表达的观点,请用合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我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主妇的劳动有薪酬,因为丈夫的薪酬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这依旧没法反驳我的观点——主妇的工作没有被法律拆解。“薪酬是法律的概念,丈夫上交的钱不是法律要求的。所以丈夫上交的钱不是家庭主妇的薪酬。”这个观点我在上面的讨论中就已经讲到过了。我说的更加清晰一点,丈夫上交给妻子的钱,不经过财务系统人事系统,这笔钱不是对妻子劳动的法律意义上的薪酬。你可以说“丈夫把自己全部的工资交给妻子,让妻子都拿去买化妆品包包,这是对妻子工作的奖励。”但注意,奖励不是薪酬,没有被法律拆解。法律的意义之一就是,减少不确定性与定义不同所带来的风险。主妇在家庭领域,她的工作没有被法律拆解,所以她依旧面临重大的风险。

    抛开以上的所有,在和你的讨论中,我也注意到了现代婚姻危机的可能性根源之一,就是“人人平等”与基督教婚姻伦理之间的矛盾。在基督教婚姻中,丈夫是妻子的主,正如基督是教会的主。我们现在的婚姻制度,是一种过渡、一种杂交、一种不完成,是人人平等与基督伦理之间的妥协。所以才会产生,只有离婚,主妇才会获得薪酬的奇特状况。

  32.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NoStepOnSnek #179609

    请问你的解释和我的解释之间的矛盾点在哪里?

    1.关于离婚论,难不成你的意思是主妇的报酬,在离婚时才能获得。主妇应该通过离婚来获得应有的报酬??

    2.我完全可以赞同分工关系的解释啊,但是依旧是一个有薪酬,一个没有。矛盾点究竟在哪里??

    3.你的“平等”的意思是,我们都有工作,所以我们是平等的。我的“平等”是,你在公共空间的活动都被法律拆解了,而我(主妇)在私人领域的工作没有被拆解,所以是不平等的。

  33.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Albert_Ong #179603

    薪酬是法律的概念,丈夫上交的钱不是法律要求的。所以丈夫上交的钱不是家庭主妇的薪酬。家庭主妇用丈夫的钱维持家庭,就像公司里的行政人员用公款购买办公用品,来维持公司运作。主妇和行政人员的区别就是一个拿薪酬,一个不拿薪酬。还有问题吗?在你反驳前,先自行把你的理论与行政人员的工作做一下比较。

    之所以要强调家庭主妇没有“薪酬”,就是为了凸显出家庭主妇面临的巨大风险。这背后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人人平等”中的“人”是否包括女性。如果包括的话,那就必须把家庭关系用法律拆解开来。因为男性在公共空间的活动已经被法律拆解了完毕了。既然平等,那男性能享受拆解的待遇,女性也应当同样享受。

  34.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装逼有何不可?

    最后一个故事太好笑了,我笑到邻居报警。特别是那个冷场三秒的描写,喜剧效果瞬间拉满。

  35.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Albert_Ong #179594

    您又在哈说哈道了。女性约占全球采矿业劳动力的8%-17%,其中只有约13%是管理层岗位。 (Penny Bamber, Vivian Couto, and Karina Fernandez-Stark, “Industry 4.0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ine of the future and the role of women,” World Bank, January 28, 2019, worldbank.org.)

    首先,采矿行业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山西奴隶黑窑。其次,现状是女性想进入采矿业而采矿业设立了门槛把女性拦在外面。最后,采矿工作哪怕再苦也是有薪酬的,比起没有薪酬的家庭主妇工作还是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36.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Reddit网友:年轻人的微博轻伸冤指南0.1

    难受!微博这个平台能榨取多少社会关注度,一个月两次我看就是极限了。原本仅是正义的一个非常非常微小的补充,为何成为了一个必经的过程,那背后必然存在着正义的普遍、广泛的缺失。

  37.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伦勃朗的拔士巴:色情与欲望,还是屈辱与忏悔?

    @花鸟风月 #179582

    很复杂,解读的方向很多,我暂时没有明确的想法。我的基本思路是,距离紧张的三组目光组成了惊愕/恶心/好奇的绿色小三角形,聚焦在具体的尸体上,这些是比较“市井”的情绪。距离分散的三组目光组成了抽离/质疑/讽刺的红色大三角形,他们望向了画面外的观者,这些是比较“古希腊”的情绪。画面最左侧的人目光指向最右侧的解剖者,解剖者的目光没有聚焦在空间中的一个点上,而是指向了光的来源。很明显,蓝色的直线在呼唤第三个点,完成最后的最大的三角形,神圣的三角形。第三个点在哪里?画中还有一个被忽视的目光,就是死者的目光。然而死者的目光无法在生者的世界被定位。第三个点,和光有一样的性质,是全空间的,遍布画的每一个像素。同时,第三个点和死亡一样,是非空间,是超越的。

  38.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更新第二部分】从飞机客到世界公民:看待谷I0现象的另一种视角

    @奭麦郎 #179563

    谷I0的问题,是闪耀世界年轻人的问题,也是普世价值的问题。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不是宗教价值那种,规范性的、能动性的力量,而是解释性的、缓和性的防御。在完成healing和empowerment之后,获得的情绪能量并没有用在真正困难的问题上。

  39.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伦勃朗的拔士巴:色情与欲望,还是屈辱与忏悔?

    @natasha #179510

    就图一而言,两者的目光都没有聚焦到某个空间实体之上。她们的眼睛不是巴洛克的那种表达情感的工具。目光进入到了一个宗教性的无限空间中,在那里,她们完成了对视。

  40.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伦勃朗的拔士巴:色情与欲望,还是屈辱与忏悔?

    伦勃朗,目光gaze的大师!

    女人和老妇在画面之外,完成了目光的交集

  41.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技术是最高的道德,是制度的基础--以女权举例

    消极,I thought you are better than THIS.

    连相关性都无法论证的,怎么就突然飞升到因果性了呢?

  42.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更新第二部分】从飞机客到世界公民:看待谷I0现象的另一种视角

    前言: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为谷I0,或者任何实体开脱洗白。所有生活在被诅咒之地的人,都因为谷I0不明不白的国籍问题,而在法律与政治上再一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们有权愤怒,有权发出质疑,有权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在这里,想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谷I0现象的不同视角,这个视角可能更加接近被祝福之地的人们的视角。理解他们的视角,或许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把我们的真实境遇翻译成他们的语言(并不是指翻译成英语)。

    第一部分:故事中的故事中的故事

    在最近举行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上,美国出生成长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I0代表中国队获得金牌后,她的国籍却引发了争议。外界质疑,谷I0并未放弃美国国籍就以中国国籍参赛,既违反了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法律,又可能不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

    站在不同立场上的各方对这一事实,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中国官方(从来不主动下场进行实际的舆论工作)更加倾向于进行广泛意义上的“人才争夺战”的叙事,强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竞争者的角色扮演(Cosplay),把谷I0描绘成主动“弃美投中”的“明星战利品”。前国家媒体主编胡锡进在他发布的第一版微博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叙事的逻辑。

    “这样好哈。漂亮、有才华的谷爱凌回来代表中国参加比赛还拿冠军,行动困难的盲人陈光诚等则去了美国‘寻找光明’。哈哈,欢迎以后有本事的多来中国,科学家运动员商人都欢迎… …”

    除开胡锡进对中国近1800万视障人士的公开歧视,我们还要注意“人才争夺战”叙事背后的两个重叠的背景。

    一是,在体育界中,中国向来(自改开)是一个归化运动员“输出大国”(无统计数据支撑),输出运动员的项目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举重、跳水、体操,输出的目的地大多是发达国家。相关研究一直在“体育人才跨国流动”的核心词语下进行,直到2013年,才开始借用日语中的“归化”一词来描述运动员国籍变更的现象。在2013-2016之间的研究中,经常对归化使用双引号,来强调该词的外来语属性。

    二是,在广泛意义上,中国向来(自改开)是各界人才“输出大国”(无统计数据支撑,只能从eb1签证中国人要排队侧面证明),尤其是顶尖人才与特需人才。

    结合两个重叠的背景,不难发现“人才争夺战”中的“战”字,仅是叙事的一个投影,实际并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闪耀世界对边缘世界的单方面人才掠夺。在这一过程中,偶发有零星两三个闪耀世界的冒险家,禁不住未知土地上宝藏的诱惑,愿意下放身段,来丛林沼泽深处探险,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更加正常的是,探险家在出发前就要提前准备好回国的船票。

    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官方一直尝试建立、扩大“人才争夺”的叙事,以此来扭转,或者说改善,人才被争夺的事实。围绕谷I0国籍问题引发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叙事中的“争夺”的故事要素——中国争夺的并不包括人才的绝对归属权,而仅是人才的使用权;但在另一方面加强了叙事中的“战”的故事要素——中国已经能够从美国手里抢下人才了,不管使用的手法是否正当。(这个“战”字的背后的逻辑就有点像瑞星咖啡或小鹏汽车,只要蹭住了星巴克和特斯拉,就已经在符号的层面上胜利了。)

    在舆论场中,政府的支持者面对谷I0事件,认为国籍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所展现的个人魅力与“体育不分国籍的精神。”当然,也不忘强化其背后“人才争夺战”的叙事。政府的反对者和其它持反对意见者,则偏向表达他们因谷I0实际上的双重国籍的特殊待遇,而感受到的不公平,以及随之而来的愤怒。

    持有不同观点的双方完全无法就这一事件进行沟通——前者无法理解后者的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能力卓越者接受特殊待遇是件极其正常的事;后者没有看出“人才争夺战”的叙事,把批评的重心放在了作为事实的表象的国籍问题上,并且也无力辩驳对方软性的“人格魅力、体育精神”论点。双方各自对墙自言自语,其中还夹杂着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等众多议题,让混乱进一步深化。

    让我们从混乱里抽离,转换一下视野,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来看运动员更改国籍的现象。(我知道闪耀世界并不只有美国一个成员,但从戏剧效果出发,姑且先锁定美国。)

    美国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运动员主动转换国籍。根据纽约时报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自1992年到2004年,约有50名曾代表本国参加国际赛事的运动员(包括10名中国运动员)成为美国公民和奥运选手,赢得了8枚奖牌。

    美国奥委会说,它从来不主动招募外国运动员转换国籍。“我们认为这只是运动员想在哪里训练,想在哪里生活,想为谁竞争的一个侧面话题,"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谢尔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这是一件好事。没有人为在交易运动员,或为从一个国家跳到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员提供经济奖励。”

    在吸收全世界的运动员的同时,美国也在不停释放运动员到海外。据世界田径联合会的不完全公开数据,自1998年至2010年,共有39名美国国籍田径运动员完成了“效忠转移”,代表美国之外的国家参赛,这个数字甚至略高于归化美国的它国选手的人数——37人。

    美国运动员选择为其它国家参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上的原因,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政府不向其奥林匹克委员会提供资金。因此,美国奥残委会全权负责筹集运送运动员参加比赛、维护训练设施、拉赞助商和支付运动员与工作人员的薪酬。

    《华盛顿邮报》的一项调查发现,在美国奥残委会的资金使用情况中,运动员的薪酬只占了很小一部份。一名田径队成员的年平均收入为17,000美元,即使他是全国十强之一,他也只有16,553美元的平均收入。据《邮报》报道,另一方面,田径队的首席执行官每年的收入约为110万美元。因为缺少资金,不少获得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的选手,不得不在众筹网站上发起项目,来支付自己参赛的路费与食宿费。

    美国运动员开枝散叶到世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竞争太过激烈,这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走出去”有着一样的逻辑。一些热门的项目,比如大球、田径、射击、体操等,如果运动员不是全美五强,根本无法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因此,代表其它国家参赛,反而打开了争夺金牌的机会大门。

    美国的舆论场中也存在着围绕归化问题的不休的争论。美国女篮教练Anne Donovan就曾对WNBA球员于08奥运代表俄国参赛一事公开表示过:"如果你在这个国家打球,生活在这个国家,你在美国中心长大,你穿上了俄罗斯的制服,在我看来你就不是一个爱国的人。"在“以前”,这样的反对声音,存在于各层级中,在现在这个环境,恐怕只有在Fox台才能听到。评论家Will Cain从为反人权的企业代言的角度,提出了谷I0代表中国参赛的内在非道德性。有趣的是,这个的角度和普遍意义上的“左派”们是一致的。

    谷I0的支持者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就如同中国的政府支持者们“软性观点”:体育精神不分国籍,以及“INSPIRING”(激励人心)。关于“体育不分国籍”的批评我会在其它部分完成,这里我们先着重分析“INSPIRING”.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谷I0在转变体育国籍后再INS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话。"我为我的血脉感到骄傲,也同样为我的美国成长经历感到骄傲。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有机会激励鼓舞我母亲出生地的数百万年轻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帮助促进我所热爱的运动。”

    谷I0找到了一个可以被中美两地年轻人共同接受的一个叙事,那就是INSPIRING。著名的英语俚语词典——市井词典是这样定义这个词语的。INSPIRING:某人某事让你感到美好的心情,并鼓动你去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如果谷I0能激励关注她的人们,那她就是在做一件正当的事。她的人格魅力带给他人美好的心情,并且鼓舞中国的孩子们参与到冬季运动中,这难道不是良善的吗?毕竟有谁会觉得鲜花与小鸟是有害的呢?

    市井词典第二条定义显露出了INSPIRING黑暗的另一面:名人常爱用的词语,表达自我感觉良好,使用者往往对真实世界和他人的境遇漠不关心。这种漠不关心体现在谷I0身上,就是她并不清楚(或并不关心),自己拥有的看似正常的权利,在中国,是极个别人才有的特权。她并不清楚(或并不关心),中国的数百万年轻人,一,在经济上无法接触冬季运动;二,有远比兴趣爱好更值得关注的人生问题。INSPIRING的鲜花与小鸟,掩盖了诸多丑恶的问题。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在批评谷I0个人。她作为移民二代,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文化,而并不是有些人所想的“白皮黄心”。谷I0的问题,是整个GEN Z的问题。

    回到关于美国舆论的话题上。面对美国运动员代表其它国家参赛,支持者与反对者虽然争论不断,但不同于中国,他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美国的体育太强大啦!反对者认为,正是美国体育制度培养出了优秀的选手,才给了他们被收买的机会。支持者认为,走出去的选手,能把优秀的体育知识与精神,最重要的是体育产业撒播向全世界。

    最后,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结束本文的第一部分。

    陈跃玲,1968年4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前中国田径竞走运动员。1992年8月,陈跃玲在第25届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中以44分32秒成绩夺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田径赛上金牌“零”的突破。之后,陈跃玲退役并移居美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陈跃玲获得了代表美国参赛的机会,却受到了中国奥委的阻拦。陈跃玲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不允许她参赛。她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这样说道“这是个国际化的比赛,我属于全世界,我是国际的。”

    泱泱大国 君子之风--评析陈跃玲代表美国参赛奥运

    (下接第二部分)

  43.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虚无的实在与错乱的必然:中华民国国籍与台湾的出入境管制

    依旧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我的一个观点,不一定对:台湾宪法与法制,自诞生起,就处于一个长期战时状态,并且从未进入过非战时状态。

    因而产生了“大陆贱民”的现象。也就是说是敌人而不是贱人。

  44. falsehippo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你们会不会觉得女性当国防部长和男性当妇产科主任一样别扭?

    陈士杰你好好融融Canada。 不要Karama Fram了,赶紧和我一起duolingo上学习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