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人類動物園” 殖民黑歷史 比利時說抱歉太難

natasha 饭姐

文/田習如 (中央社主任編輯)

出处: 中央通讯社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165/202208150001.aspx?topic=165

比利時2018年重新開幕的非洲博物館,是歐陸的中非研究重鎮,但它源自一段不堪的殖民剛果歷史—1897年一場被後人稱為「人類動物園」的展覽。

2022年6月8日,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參觀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並於留言簿留下簽名。

絕少國家元首會爽快地為自己政權的「黑歷史」道歉,就像比利時國王菲力普(Philippe Léopold Louis Marie)在6月寫下新頁的剛果出訪記。

一面蘇古族傳統面具 象徵和解也揭開醜陋

菲力普夫婦與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6月7日起訪問剛果民主共和國(DRC)一週,這是他2013年擔任國王以來首訪這個比利時曾殖民75年的非洲國家,距離他父親,也就是前任國王艾伯特二世(AlbertII)2010年的訪問已12年。

在剛果首都金夏沙的演說中,菲力普表達了對殖民行為「最深切的遺憾」。剛果社運人士坦席亞(Tracy Tansia)告訴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遺憾而非道歉,代表(雙方關係)要復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菲力普出訪剛果的另一個「亮點」是歸還一面蘇古族(Suku)傳統面具,目前世上僅剩10幾面,是非洲重要文化資產。菲力普的這面來自現已改名非洲博物館的中非皇家博物館(The Royal Museum for Central Africa),它既代表了兩國對殖民歷史走向和解的一小步,也掀開了比利時對剛果統治極為不堪的一面。

將剛果人圈養圍觀 暗黑「人類動物園」

中非皇家博物館的源起,始於1897年一場被後人稱為「人類動物園」(human zoo)的展覽。

當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King Leopold)將剛果納為皇家屬地,除了壓榨剛果人為他生產橡膠、象牙,他還異想天開從剛果載運了267名男女和小孩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近郊的特爾夫倫(Tervuren),在那裡建了一個村落,剛果人被安排住進去「生活」,供人參觀。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引述出書揭露利奧波德統治剛果黑暗史的美國作家霍契爾德(Adam Hochschild)說法,比利時人隔著柵欄丟糖果給剛果人吃,導致他們水土不服生病,於是展區掛起看板,說明有人會餵他們食物,就像在動物園常見的「禁止餵食」告示。

這場展覽最後造成七名剛果人死於肺炎和流感,而當年比利時400萬人口就有130萬人前往參觀,盛況所及,安特衛普(Antwerp)等比利時大城和歐洲其他國家也跟風,把非洲人當動物展示。

後來利奧波德聘請法國建築師在特爾夫倫設計興建了新古典風格、宮殿式的中非皇家博物館,長期展示他從剛果搜刮來的文物。1908年,王室將剛果殖民地賣給了比利時政府。

利奧波德統治剛果的23年,數百萬剛果人因遭嚴酷奴役、比利時軍隊施暴和饑荒、疾病而死亡,但比利時王室卻因來自剛果的財產而登上全球首富。

但在他交出剛果半世紀後,「人類動物園」竟又變本加厲出現。

這次是為了1958年在布魯塞爾的世界博覽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場全球盛事。根據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這回他們從非洲運送了183個家庭、共598位剛果人來擔任展示品。

接受NPR採訪的剛果裔歷史學者伊坦貝拉(Zana Etambala)說,世博會觀眾向「人類動物園」裡丟擲香蕉和花生、對著剛果人學猴子叫聲。原本以為飛來這裡是為了文化交流的剛果人曾發動抗議,其中有部分人提前離開回非洲。

社會難面對的殖民史 博物館正視求轉型

中非皇家博物館長期以殖民者的視角策展,裡頭的雕像包括剛果兒童攀附在穿著長袍的歐洲白人英雄腳邊,以及巨大的利奧波德英姿,呈現比利時將剛果從原始落後中「拯救」出來的敘事。

中非皇家博物馆

直到2001年,在非洲做大量研究的農業經濟學者葛利西爾斯(Guido Gryseels)獲聘為館長,情況才開始改變。他告訴《衛報》,上任時館內的陳設幾乎和1920年代沒什麼不同。

他也說,要比利時社會正視殖民歷史非常困難,因為「幾乎每個比利時家庭都有成員曾在剛果工作,傳教士、教師、公務員……辯論這議題很容易情緒化」。

事實上,比利時名校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直到1990年代都還未開設殖民歷史的課程,中小學也不教這些,可見其難。

葛利西爾斯直到2013年才籌足經費將博物館改裝翻新,2018年底重新開幕。現名為非洲博物館的此地,也成為歐陸的中非研究重鎮,鎖定剛果、盧安達、蒲隆地三個當年比利時的殖民範圍,有80多名研究人員。

同時,返還非洲文物的行動也已展開,12萬件非洲館藏品中的8萬4,000件預計還給剛果政府,但也以非洲收藏保存環境尚未健全的理由,歸還行動將會漸進花上許多年。

剛果的鑽石交易,讓比利時打造出歐洲第二大港安特衛普,獲得「世界鑽石首都」之名,但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剛果卻在189國中排名175,是最窮困和貪腐的國家之一。

如果說抱歉太難,那就把力氣多放在將過去錯誤撥亂反正的實際作為。正如非洲議題專家法蘭克(Howard F. Frank)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評論菲力普國王出訪所說,要幫助剛果大幅轉向正面的道路,比利時現在做的仍遠遠太少。

菜单
  1. 不可接触者  

    其实凡事提出要建设一个理想国度而不顾现实考虑的大多数都是“人类动物园思想”,例如波尔布特这种,归根结底还是物化人类

  2. natasha 饭姐
    natasha  

    不少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是片面的和断代的。隔着大江大海,容易带上一层粉红滤镜,想得太美好,同时也把中国衬托得太不堪。习近平近几年的种种离谱行为显然不利于减缓这种心态。

    他们有发展民主制度的一面,但也有殖民压榨其他国家的一面。我们不必做二元对立的选择题,不用非此即彼,而是在看到他们好的一面的时候,不要忘了丑陋的一面,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他们。

  3. Nemo  

    是啊,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取得進展也是一九五幾六幾年的事。問題是,在自由世界民主國家,也許進展緩慢但總的來說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草民好歹有盼頭。在朝鮮中國等專制政權統治的地方,不是原地踏步就是越來越壞,或者前進一小步再退後好幾步。

  4. dellalove  

    @natasha #194039 习近平在国内提四个自信,一个劲的踩西方吹捧中国,把反贼给搞得四个不自信。双方都在往极端化方向发展,所以也不怪的姨学在反贼圈里很受欢迎。

  5.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ellalove #194043

    习近平无知我们就不管他了(也管不着),但是还是可以帮助广大的翻墙小朋友开阔眼界和增涨知识水平的。希望47可以成为一个知识交流的空间,而不是发泄的空间。

  6. dellalove  

    @natasha #194046 可惜华人社会能好好说话的人很少很少了,基本上都是非此即彼的二极管极端派。

  7.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ellalove #194049

    大家都先从自己做起,有余力的劝说一下别人。改变不了别人,起码不要让别人的戾气和狭隘影响到自己。

  8.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natasha #194039 西洋殖民者的丑陋一面也是要和时代对比的嘛,就比如说19世纪殖民最残暴的比属刚果,国王为了采橡胶,完不成目标就砍刚果人的手;但是20世纪末刚果金内战不断,砍死的人比起利奥波德二世只多不少,这不得盼国王归?不可能反殖民主义者前脚骂完欧洲白鬼,后脚就给红色高棉唱赞歌,这用中共的话说,叫做“屁股歪了”。

    所以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在历史教科书里搞去殖民化是圣人行为,而中国政府在历史教科书搞去殖民化是贱人行为。

  9. 雪月风花   鲜血已然流尽,涌出的唯有汩汩泪水。这注定与有声为伴的什么之宿命来着,后面我编不下去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194077 嗯,有一点我想问一下。

    如果这么说的话,是不是可以同理可知韩国在过去军政府独裁、怎么看都是个混乱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时候不该反殖民,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gdp逼平前宗主国日本的今天才该反殖民?

    可是如果没有昨天,未必会有今天啊。

    韩国到1945年解放的时点为止和北方一样没有过完整的自由民主,怎么看都需要一段摸索的过程,就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

    我觉得,如果就因为历史欠账太多民智未开一定会独裁一阵子就说这段时期里反殖民不好、“该被殖民三百年”,对后发国家不是很公平。

    或许去殖民化本身说不上是坏行为。支持波尔布特是坏行为,但那和去殖民化的好坏不相关。我倾向于认为是不同的两件事。

  10.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雪月风花 #194080 关键是看作者编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乔姆斯基说红色高棉好,他的出发点是美帝等西方列强做的是不义的事,这个是事实,我们承认乔姆斯基对美帝批判的正当性。

    中共说红色高棉好,他的出发点是反苏又反美,波尔布特屠杀高棉人是正义的反帝行动,这就是说中共的反殖是下贱,乔姆斯基的反殖是圣人。

    你举的韩国的例子,韩国在军政府独裁(朴正熙)时期可不反日,朴正熙仅仅是反对北朝鲜。

    所以这里反殖民不好是个伪命题,是“借反殖大旗吹捧自己专制”是不义的,但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政治发育不好,吹反殖的基本上都是新专制者,所以看上去就成了“反殖不对,欧洲殖民者好“。比如朴正熙搞专制但是对日友好,他就天天鼓吹反共,消灭南韩社会里的一切和北方有任何联系的事物。那么我们能从朴正熙本身的专制和暴政,来推导出金日成的统治正当吗?显然也不能,但是朴正熙鼓吹的反金日成内容,很多都是朴氏军政府专制的私货,他把“抗拒金日成南下”和“拥护朴正熙军政府”混淆了。

  11. 雪月风花   鲜血已然流尽,涌出的唯有汩汩泪水。这注定与有声为伴的什么之宿命来着,后面我编不下去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194083 韩国的军事独裁时期不只朴正熙呀。韩国从李承晚建国独裁到卢泰愚时期。

    从李承晚时期开始韩国甚至禁绝了日本的小说几十年,全民能读日语的民众几乎读不到日语书写的作品。直到光州事件之后为了对独裁指桑骂槐,由民众偷偷引入了许多讽刺社会黑暗的日本书籍。

    朴正熙时期为了引入外资和日本谈判,即使非常划算,能从日本获得大量无偿援助金,1964年反对者还是在军事独裁下结成了反对对日屈辱外交的组织。六月首尔出现了流血冲突,一万多学生武装斗争要求朴下台,引发军队清场和戒严。条约签字的1965年依然引发了学生暴动。

    这里就可以看出和日本谈判很不得民心,反殖民在韩国是大趋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是李承晚时代开始一贯的做法,包括韩国武装夺取美国认为属于日本的独岛/竹岛,单方面划定海上界限在内的一直以来的各种政策,朴正熙并没有废除。他的时代里背负着解放以来叠加的各种反日政策没有做改动。所以我很难觉得,因为一个领导人为了经济要和日本签订(能赚钱的)条约,就说这个时期的韩国不反殖民。

    另外你说的“反殖民不好是个伪命题”,我想表达的是也这个意思。吹专制不好,把专制包装成反殖民不好,但不是反殖民本身不好。我也是这么想的。

  12. natasha 饭姐
    natasha  

    @雪月风花 #194084

    吹专制不好,把专制包装成反殖民不好,但不是反殖民本身不好。我也是这么想的。

    正解。

    反殖民话语必须要结合地域性研究,比如韩国研究、香港研究等。香港的双层反殖民话语研究已经不断在社会学中提及。

  13.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natasha #194089 但是实际上反英者亲中,反中者亲英,香港太小,养不了双反。

  14. natasha 饭姐
    natasha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194096

    反英者并不是反英,不过是机会主义者而已。谁在台上亲谁。

    反中者也不是亲英,更多是本土主义者。所谓的亲英不过是跟英国比起来中国太烂而已。

  15. 奭麦郎 岿然宽衣
    奭麦郎   满辗鲜衣八岿合艰萨逆疯金颐提酵甚瞻冰坡秩歼殊淆冯

    比利时的利奥波德国王可能是19世纪欧洲最残忍的国家领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