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随机波动】反家暴本质上是在一切关系中反暴力——由拉姆想到的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  2020年10月3日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https://t.me/douban_read/30712


photo credit: 咚咚(wb: 萝卜咚lobod)

9月30日,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的"黑姑娘"拉姆去世了。9月14日晚,在家直播的拉姆被前夫唐某泼汽油焚烧,导致全身90%以上的重度烧伤。随后拉姆被紧急送往阿坝州人民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拉姆随后又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在深度昏迷半个月后,拉姆走了。她死于30岁,生前是一位父亲的女儿,一位姐姐的妹妹,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亲手杀死她的男人的前妻。

根据"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一文的报道,拉姆和前夫唐某的婚姻一直浸淫在家庭暴力当中。婚后不久是一些脸上的红肿和身上的青紫,在知道女儿受委屈了会找唐某理论的母亲去世后,唐某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暴力也从隐蔽在二人家庭内部的行为变成了当街的公开暴力展演------"没人敢挑战这种看上去肆无忌惮的暴力,人们似乎接受了这个人现状。"

唐某动手的原因不外乎一些家庭琐事,比如在网上打牌输了钱,心情不好就动手。今年5月,拉姆和唐某协议离婚。离婚后,唐某磕头、忏悔、发誓,见拉姆不为所动,开始愤怒、疯狂、威胁,用儿子的性命以死相逼。拉姆作为母亲的命运被死死扼住。家人无法拯救她------拉姆的姐姐卓玛因拒绝透露拉姆的电话被唐某打到左侧眶骨骨折拉姆的父亲在身材高大的拉姆面前只能沉默。当地民警也仅限于口头警告,因为"这属于家庭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一种对于家庭暴力的无知和无视也在一步步将拉姆推向深渊------"我们那里的人觉得这种事很丢人,不愿意说出去。"

"姐姐,我们的命可能就是这样,只能靠我们两个自己。"在姐姐卓玛被唐某殴打后,拉姆平静地告诉她。对于拉姆而言,她的"命"是"不离婚就可能被打死"和"离婚就要失去孩子"之间的残酷选择,是她身而为人和身而为母亲这两个身份的激烈冲突。最后拉姆选择了后者,今年6月法庭将两个孩子都判给了男方。即便如此,她也没能拯救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要问的是,到底是什么一步步造就了拉姆的"命"?在拉姆生前和唐某的婚姻生活中,为什么家庭暴力无法被制止?是什么让唐某肆无忌惮地使用暴力而不必承担后果?为什么拉姆在向外界求助的过程中屡次碰壁?为什么家庭暴力被认定为民警无法介入"家庭纠纷"和难以处理的"家务事"?究竟是什么在一步步纵容唐某,让这样一位在婚姻中将女性视作自己的财产、离婚后仍认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控制前妻性命的男人,最后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将拉姆杀死?

为了回应上述问题,随机波动将剩余价值时期的一期相关节目整理成文呈现给大家。这一期节目的嘉宾是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创始负责人、原"反对家庭暴力网络"组织负责人、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共同发起人冯媛老师,她与我们探讨了家庭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个体与结构、个案和制度等多个面向。

我们试图回看这期节目以关照拉姆事件,是因为冯媛老师回答了一些当下依然重要的问题------比如家庭暴力是一种计算的结果,也是一种决策,对于家暴行为的遏制就是要让施暴者知道,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诘问家暴受害者"你为什么不离开他"也是一种谴责受害者、要求受害者必须完美的行为,我们要问的是为何施暴者不停止暴力,而非受害者为什么无法离开;比如执法机关的职责并非代表受害者对施暴人进行惩罚,而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对他人权利构成了侵害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这期节目之外,拉姆事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待追问的问题------当唐某从丈夫变为前夫,当家庭暴力演变为故意杀人,前夫或者前男友这样的角色是否可以纳入"家庭暴力"的讨论范围?如果不能,我们应该如何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或者措辞来定义这些个体及其行为,才能不使这一群体的恶行被忽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正文部分的对话背景是去年接二连三发生的一系列家暴事件,从蒋劲夫再度施暴乌克兰女友到博主宇芽自曝被家暴过程,再到Kim公开表示原谅曾经的家暴者李阳。我们的对话建立在那一时期的讨论基础上,也希望可以指向当下依然急迫、依然令人心碎、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暴力的问题。

关于受害者:

"你为什么不离开"这种设问是错的

随机波动:面对亲密关系暴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问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谴责受害者言论。以冯媛老师的实际工作经历来说,为什么谴责受害者的言论这么常见?

冯媛: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思路。此前我看到朋友圈有人说,当孩子挨父母打的时候,我们问没问过孩子为什么不离家出走,为什么不跟父母断绝关系?当一个小学生被老师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问小学生你为什么不罢课,你为什么不退学?我们问这样的问题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你离开就解决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结构性的观念、一种这样的社会环境已经安排给你这样的婚姻制度、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你离开了又怎么样?即便离开了,下一个关系可能也半斤八两。提这种问题本身就是责备受害者。**我们为什么不问,施暴者在第一次施暴的时候为什么没意识到那是家庭暴力?为什么不停止?为什么不改正?我们反家暴,就要从反对这种责备受害者的问题开始,反对这些我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问题。

那为什么受害者不离开?很少有人第一次就坚决离开的,因为家庭暴力,包括亲密关系暴力、亲子暴力、手足暴力,这些关系本身不是陌生人关系,不是你欺负我我就还击的关系,或是我跟你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他们每天都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算是亲密关系可以结束,两人可以分开,但他们可能还有各种各样情感上的关系、经济上的依赖和利益上的关联。就算没有暴力的两个人分手都不容易,有了暴力,再加上失恋,这样的分手可能让人有各种各样的不舍、不甘,还有一些期望。毕竟我们总是会从好的地方去想对方,总是从好的方面去期待我们的关系。

此外,当受暴一方主要是女性的时候,离开一段关系进入下一段关系有很多制约。如果男人多多少少都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话,你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他可能同样会家暴,可能只是家暴的形式不同或者程度不同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再找一个没准还不如现在这个,或者女性也不一定有信心。再加上离婚女性在这个社会中还是有诸多不便,尤其有些女性还带孩子。

我们也看到,在离婚过程当中,通常来说,如果孩子是男孩的话,男方家庭是千方百计要(争取抚养权)的,是女孩子的话男方家可能就会放手;如果这个孩子有病或者残障,常常男方家是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女性遭受了家庭暴力,再带着一个有病或有残障的孩子,或者就算没病没残,让她再带一个孩子,对方付生活费或者付一定的赡养费,那我们也可以看到主要的责任负担在谁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能觉得好歹两个人还比一个人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在现有的社会性别架构下,有个人原因、感情原因,还有社会的结构性原因,你让一个人遭遇了家暴之后就离开,太简单化了,就像我们刚才说你父母打你你为什么不脱离关系一样,对弱者我们不要苛求。我们以后要换一换我们提问的方式------他为什么不停止施暴,为什么不改正?

随机波动:家暴这个问题跟性侵也很像,比如最后在法庭上需要受害者出来举证,这又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相当于施暴者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除非他自己真的觉醒了,说我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但这个几率非常小。这就导致我们在社会上听到的声音大部分是从受害者这边传出来的,也正因如此,她们更多暴露在公众视野内,受到更多的伤害。您觉得我们要怎么样把讨论的方向从受害者转向施暴者?这个过程困难吗?

冯媛:当然很困难。第一,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施暴者,施暴者要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时候施暴者还说我是受暴者,对方才是施暴者。比如对方先怎么挑起我的愤怒,做了伤害我的事情,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人主动承认自己是施暴者,就算他心里头知道自己是主导的,他也不会承认。

其次就是我们刚提到的很多结构性原因,施暴者有的时候施暴,他真的不以为自己在施暴,只是以为自己在做一个传统的男人、一般的男人、正常的男人该做的事情或者该有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改变讨论的思路或者方向?首先,我们这些有平等意识的、有反暴力意识的人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我们一定要通过改变提问的方式去扭转大家习以为常的思路,我们不要再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而要问他为什么不停止暴力。第二牵涉到教育。我们都知道,在健康方面,预防是最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比你有病治病好。性别暴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从教育------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面向社会的媒体或者公益广告------里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尊重、平等、非暴力,那暴力就会减少很多。

为什么很多施暴人根本不认为自己在施暴?为什么有人要打妻子?李阳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Kim把我电脑里的文件删了,这样的女人你碰到你会怎么样?他把暴力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从小就进行非暴力沟通教育,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非暴力地对待自己的愤怒,不要把自己的愤怒用暴力的方式转嫁于人。这样的教育是需要从小练习的,当然幼儿园可能不懂得亲密关系,但幼儿园就可以开始教育小朋友,比如一个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你要怎么对待?你该去打对方吗?

曾经有一个视频,讲的是几个小男孩面对一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小男孩接到指令说你喜欢她吗,喜欢她你去摸一下她,之后的指令是让小男孩去打小女孩。三四个小男孩做这个实验,都说喜欢她,他们也会去摸一下她,但并不会打她。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打小女孩的时候,这几个小男孩各有各的理由。一个小男孩说男孩不能打女孩,听起来是好男人不打女人这种理论;另一个小男孩说她太可爱了,不能打她;还有一个说她没做错什么事情,那意思就是做错事情我可以打他;还有一个小孩说,不能打人。

虽然从不打人这一点上来说,这4个男孩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就是教育要做的------有人是因为她是女孩所以不能打,这意味着我是男人我优越,我要保持一个非暴力的绅士形象。这样的男人,虽然在这个事件上不打女人,但他可能会在别的方面凌驾于女人之上、控制女人。这是"真男人打什么女人"的变体------我们不是说好男人不打女人,而是说什么人都不能打。

第二个就是说她没做错什么,那我们要想,一个人做错事情,你就有权惩罚了吗?如果从现代的权利观点来说,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对别人施加暴力,不管这个人做了什么错事。就算一个人犯了法,也可以用法律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我没有权利打人,或者不能打人的观念,需要从小训练。

另外我对这个视频的制作方式也有意见。把小男孩带到一个小女孩跟前,对他说你喜欢她就摸她一下,这本身是把女孩塑造成一个相对于你的情感客体和欲望客体。但是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们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教育要从小做起,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的有一种尊重、平等和非暴力的关系,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

关于施暴者:

家庭暴力是一种决策而非失控
随机波动:从施暴者的角度,有人会说家暴其实是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他们的错误是能被校正的吗?还是说他们一旦发生了一次暴力行为,就表示他们这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施暴者有没有改过自新的可能?有没有一些从施暴者的角度去矫正的方式?

冯媛:肯定有,但暴力行为是有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社区社会文化和制度等等因素的,所以这几个因素必须一起来互动。不然如果施暴者回到一个暴力文化充斥的社会,又会被社会大潮影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很多时候都弥漫着强者通吃的观念、一种狼性文化,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鼓励施暴者施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施暴者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本身可能贫困,由于失业,或者自己年轻时或现在也在遭遇某些暴力对待,他的愤怒就只能靠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他更能支配的家人来发泄。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看到,对于施暴者个人认知和行为的矫正是需要的,同时社会也要去改变暴力文化,消除一些结构性的暴力和不公平,这些是结合在一起的。对于施暴者来说,如果有一个遏制性情境的话,他一定会停止。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叫《他不打老板只打老婆》,这说明家庭暴力是一个决定,不是一个不可控制的行为。当然这个决定不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要做多少调查研究,它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一个决定。他为什么不打老板而打老婆?他知道不能打老板,打老板我还要不要饭碗?也不能打陌生人,陌生人有可能还击或者警察马上会来,我可能更惨;哪怕我不挨打,可能要有别的后果。

**所以家庭暴力绝对是一种算计的结果,是一种决策,他知道他这么做了既能泄愤又能弘扬自己的威风,还不用负责任。**所以怎么样能够遏制他,让他知道如果实施家暴------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性方面还是经济方面的暴力------要承担后果,这个后果是什么?可能会被警察拘留,还有可能妻离子散。还有一个后果,一般单位都有员工守则,仔细看看里面都有"遵纪守法"这一条。如果说他的单位老板知道他在家施暴,这也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如果单位对家暴和性别暴力零容忍,根据家暴情节给出相应的处分,你看他还敢不敢?

对家暴的遏制,除了呼吁当事人要求助、要自卫之外,也要呼吁有关责任方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只要履行职责了,施暴者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代价的,是要负责任的,他原来那样算计可以,现在这样算计不行了。

如果没有社会上更多的压力------不管是法律上的压力,还是刚才说到的离婚或饭碗受到威胁的压力,或者是社会道德上面的压力------他可能在家里作威作福,却在外面想要维持一个好的形象。但如果他的家暴行为被其他社会关系了解,他也会因此受到道德上的压迫,每一个压力都是可以有效的。

随机波动:这可能就是从吃瓜群众转向路人甲的一个参与方式,就是你怎么样介入整个舆论,让家暴行为处于社会道德的检视之下,而不是在所谓的家庭私领域中。

冯媛:当然这个问题也一直有人在探讨,有人说高更曾经受到过什么样的指控,还有最近的波兰斯基,他们的作品还能不能放?这些讨论都让我们可以从更大的空间来关注这些问题,可能不是说马上就禁止你的东西,但合同上是可以有条款的,可以帮助限制家暴的行为。

在反家暴过程当中,在我们当积极的路人甲的时候,也要注意我们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反暴力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不是说一个人曾经有过施暴行为,他就完完全全永世不得翻身。

随机波动: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市场的逻辑,不是说我们不让他出书,而是他出了书之后可能会面临一些市场的后果。同样作为女性,我不想买他的书,他的书就卖不出去,要跟他合作的出版商也要谨慎地考虑是否要跟这个人合作。

冯媛:还有就是要要求出版商在跟他的合作中加条件,而不是说简单地说禁止或者解除合同。当然解除合同、禁止禁印,我们也有权提。但是我觉得更有约束力的是要加条件,因为有很多出版商或者很多制片商很多画廊老板可能唯利是图,那我们就要加条件。

关于帮助者和执法机关:

执法者不是代表受害者,而是代表国家
随机波动:我们要做积极的旁观者,很多人------包括帮助遭受家暴者或者倾听她们遭遇的人------面临的是失望的问题。当你们一次次去倾听受害者的处境,而最后她们可能又回到了那样一种关系里的时候,你们自己会失望或者有类似情绪吗?如果有的话要怎么处理?

冯媛:作为一个反家暴的个案工作者,永远不能用自己的框框去框他者。不管是失望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也好,都是自己有一些预设的标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不能问受害者你为什么不离开一样。不管是家暴还是性骚扰,不管她是在这个事情当中还是这个事情刚刚过去,还是这个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当事人自己永远是主体,她有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这是第一点。

第二,从现实当中来说,我们刚才说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人原谅家暴者是由于对方停止了暴力------不管他道没道歉,他们之间还有感情,还有共同的孩子,甚至有时候还有共同的利益关系,为了生计或者为了事业,或者为了家庭的、家族的面子等等,她选择原谅,这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时候可能真的对方就停止了,原谅了,从此过上了没有暴力的生活。但我们都知道暴力有时候是个循环------蜜月期、冲突期、暴力爆发期、和解期、蜜月期......有些时候,和解只是这个循环当中的一环。有的暴力会一直循环下去,最后以悲剧结束。悲剧就是说一直处在暴力当中,甚至会碰到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这样的悲剧。有的可能没有到极端,但是整个生命中都在经受暴力。但也有的好的结果,就是结束暴力关系,不管是两个人继续相处,还是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当事人有原谅的权利,也有不原谅的权利。

现在很多处理方式,包括调解,都是说你看当事人承诺不再施暴了,当事人赔礼道歉了,他都这样了,你就接受吧,你就原谅吧。如果当事人不原谅,大家就觉得这人不会见好就收,或者这人不知好歹。我们不应该给受害人这种压力,受害人也永远有不原谅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就是原谅不原谅都是她的权利,我们这些人要做的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就是伸出手来让她可以拉一把。

随机波动:刚我们也提到在家暴案件中执法机关的不作为或者推诿的态度,能不能谈谈这个?

冯媛:这样的态度是不应该的,或者是很令人惋惜的。很多有帮助职责的机构有时候也在用推诿的态度,比如有时候有些民警就会说,我们今天要是把他处理了,下次可能就会怨我们了。

你要知道你代表谁,你不是代表受害者对他进行处罚,你是代表国家来对一个行为进行判断------如果这个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你有职责制止这种侵害,所以你不要因为受害人原谅还是不原谅,就来为自己的责任打折扣。另外,对于受害人的原谅,我们一定要识别她是真正的原谅,还是出于害怕不敢说出自己的请求,或者是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大概一两个月以前我有一次代人报警。这个人以前也报过警,但是警察并没有出警。每次报警没有效果,反而男方更加气势汹汹,更加有恃无恐。说回那天晚上,已经有点晚了,她又打电话来,说报警了但是警察没有出警。后来我问明情况后,就说我代你报警。过了一会儿,派出所的警察打来电话,说处理好了,告诉你一下没事了。一方面我很感动,我觉得这警察效率很高,而且还很快地来告诉我已经处理了。

另外一方面我就问他,请问您是到了现场还是通过别的方式处理的?他说我打电话过去了,没事了,她不要求处理了。我说她在家里,那个人就在她旁边,她肯定是有恐惧的,她不能要求您处理或者再查。最后他去了现场,后来那位女士就给我发信息,说第一次警察打电话来的时候,她特别害怕,因为那人就在旁边,"我特别害怕,我什么话都不能说。"第二次警察到现场了,虽然也没有把男方怎么样,但是警察走了之后,男方气焰就下去了很多。

这个例子也说明,执法机关潜意识里没有把家庭暴力看得太重,就是不想处理,并且为此找理由。

家暴中的小孩:

复制暴力还是超越暴力

随机波动: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女性是受害人,孩子可能也是受害人。冯媛老师从事了20年反家暴的实践活动,在您的观察里长期暴力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冯媛:孩子被迫目睹家暴,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暴力。孩子亲眼看到的暴力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暴力,因为孩子很少看到社会上的暴力------电影、电视或者动漫电玩中的暴力不是真正的暴力。被迫目睹家庭暴力对孩子就是一种暴力。长期身处暴力情形------包括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暴力------对孩子的影响分两种:对孩子当下的影响和对孩子长久的影响。当下的影响是会给孩子造成恐惧,造成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无助甚至内疚。因为有时候孩子会觉得暴力跟自己有关系,好像是自己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自己导致了一方不能脱离这种暴力处境。

也可能在人际关系当中导致孩子过度退缩,甚至也可能有个别情况,孩子会生发出一种过度防卫心理,以攻为守,表现出情绪化和攻击性。这些情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他们身体,造成进食或者肠胃功能的紊乱,包括腹泻、失眠、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等等。长期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性格,甚至是人格的形成。

如果没有支持性的因素或者其他干预性因素去中断或者改变这种影响,也会造成孩子习得性的角色榜样,比如男的应该怎么样、女的应该怎么样,孩子可能就会复制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模式和施害-受害模式。

这些都是可能的,但不是绝对的。只要有其他支持性因素,比如其他方方面面对孩子的爱,包括有些情况下,双方如果在孩子面前能克制,对孩子表达爱,还有其他家人或者社会上对孩子一些爱,也会改变这样的情况。个别情况下孩子还会变成坚定的反家暴者,因为他们觉得我不能重复那样的模式。

随机波动:对于已经有小孩的家庭来说,遭受丈夫家暴的女性面对孩子是否面临着更多情感挑战和更大的育儿困难?

冯媛:在有孩子的家庭当中,有的时候真的能从孩子身上看到对方,不管是看到对方真真实实的样子,还是说因为孩子联想到对方------因为这个孩子是两个人共同的孩子。很多女性受害人在这个时候真的受不了,当她对对方的恐惧、害怕、愤怒和厌恶,和对家暴行为的恐惧、憎恨、愤怒和厌恶还完完全全在一体的时候,她看到孩子,孩子让她想到对方的时候,会在她身上引起很多情感,而这种情感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这些妇女对待孩子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如果受害人能够把对方这个人和对方的家庭暴力行为分开,能把孩子和对方这个人分开的时候,这是非常重要的,她就能以一个平常的态度对待这个孩子。

但对很多受害人而言,尤其是当这个孩子长得很像施暴方,或者孩子的某一些行为举止很像施暴方的时候,相当于受害者和施暴者还有密切的关系,那她在情感关系和日常关系上是很难走向新生活的。

随机波动:我之前采访过一个因为长期无法忍受被丈夫家暴而最后杀夫被判刑的阿姨。她出狱后我采访她,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得比较像她自己,小儿子长得特别像她老公。她说我经常一晃神就觉得我儿子是我老公,她出狱之后经常做的一个梦是她和她丈夫关系很好,她丈夫是一个不家暴的人。她潜意识里面其实渴望,如果他不对我做出那样的暴力行为,可能我们还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4个人还是可以生活在一起。反过来说,女性真的好难,要怎么样把这个人和他的暴力行为完全能切割开,要怎么处理和这个孩子的关系,而这个孩子身上携带着曾经对你施暴的,可能也是你很爱的这样的一个人的基因?

冯媛:所以重建主体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一次性行为,而是需要一个支持性的环境,需要一些专业的帮助。也不光是女性,任何一个性别的受害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女性是受害人。这就需要大家看到家暴的后果,不是说家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结束了,家暴后果就消除了,家暴的后果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会从和孩子的关系的直接投射中会延续。

随机波动:暴力跟爱能不能共存?暴力为什么不能终止爱?

冯媛:反过来一样,有时候为什么爱不能终止暴力?就是因为刚才说的结构性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反家暴的话,在家庭、个人层面反家暴的话,不可能真正做到反家暴。就是因为还有结构性的原因,比如说在社会上大家都觉得我们要做大做强,那做大做强的目的是什么?压倒别人,多占地盘,多占资源,我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在社会上不能抛弃这种零和游戏的思维------所谓零和游戏,就是说你强我弱、我强你弱,你死我活、我活你死?而在全人类的层面,如果我们也有一种平等、尊重、非暴力沟通的氛围,我们才能够最终拥有真正的反家暴。

关于暴力能不能终止爱或者爱能不能终止暴力,如果不跳出家庭这个领域,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家庭或个人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结构性的东西如同汪洋大海,我们人置身其中,从更大的范围来讲,反家暴实际上是在一切关系当中反暴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说,不管有没有爱,只要有平等、有尊重,没有爱也可以终止暴力;如果没有平等和尊重的话,有爱也不能终止暴力。因为暴力会以爱的名义存在、继续并且将其合理化。

随机波动:说到结构性的力量,最近这几年的趋势------包括民族主义------跟反家暴的逻辑刚好是反的,这会让反家暴更难。比如蒋劲夫之前发了一条微博,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走在国外感受到我们国家真的太强了,太牛逼了,这跟冯媛老师刚才说的逻辑是一样的。

冯媛:但反过来,我们这样有非暴力理念的人就会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以这样的形象走在世界上,我们就会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只是靠那些东西强大,但是仍然会被看不起。我们可能物质上不一定强大到那个份上,但是我们中国的男人如果能够更加非暴力,我们中国的女人能够得到更多男人的合作、理解和支持,这样的话中国人才会更加被看得起,我们在国际大家庭里头才会更加被认为是受尊重的一员。

文字 | 随机波动图片 | 咚咚

\ About Us /
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

\ Say Hi /
surplusvalue@163.com

菜单
  1.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这个事我就想起巴基斯坦女网红抛头露面被父兄honor kill的故事。中国人瞧不起伊斯兰教对妇女的压迫,自己却容忍类似的事情发生。而且中国的专制程度比起巴基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巴基斯坦,honor killing还可以讨论可以批评,而中国直接404.

    类似的一个笑话是,中国人和沙特人都普遍觉得自己国家做的还不错,但是觉得对方国家做得很垃圾。

  2.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用拜登的话说, keep punching at it and punching at it and punching a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