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gen
@libgen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关注的小组(6)
动态 帖子 959 评论 1369 短评 5 收到的赞 4711 送出的赞 5918
  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非虚构】袁凌 - 寂静的孩子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 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作者简介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平利。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著名作家、记者。曾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在《花城》《上海文学》《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我们的命是这么土》《从出生地开始》等书,其中,《青苔不会消失》获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致敬作家。《世界》获得2018年南都十大好书。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寂静的孩子》是其2019年最新非虚构作品。


    下载链接

  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人权律师再遭监视居住】常玮平妻子:常玮平及其律师之路

    常玮平律师自述:我做的点滴小事推动社会进步,不被奖励也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常玮平,陕西人权律师,原陕西立刚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曾担任多位维权人士的辩护律师,也曾代理多起公益诉讼,包括艾滋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等。因为代理所谓敏感案件,常玮平律师曾遭遇被停业、律所被注销、被吊销律师执照。

    10月22日,人权律师常玮平被宝鸡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带走,沒有任何手续。这是常玮平第二次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此前,常玮平律师因厦门公民聚会案于2020年1月12日被监视居住。随后其律师执业证遭注销。后于1月21日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为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取保候审。

    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常玮平在YouTube上用短视频记录了自己取保候审的生活。10月16日,他发出一个声明,对1月12日以来的遭遇做了说明。

    顶部链接是该视频的文字稿。


    https://t.me/douban_read/34391


    https://www.facebook.com/pg/Free-Chang-Weiping-常玮平-107416584492421/posts/

    我是常玮平的妻子陈紫娟,也是他的高中同学,认识很久了,我对他非常了解。

    我们一起就读于陕西省凤翔中学,算是本县最好的高中。当时整个宝鸡市只有四所省级重点高中,其中有三个在宝鸡市区,我们是县区唯一一个省重点中学。我们高中组建了一个重点班,招收的都是初中阶段竞赛获奖的学生,也算是笼络了本县及临县的大部分尖子生。他拿了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我拿了英语竞赛市级三等奖,差远了。后来他说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第一名,有一次考试,全部九门课程,他拿了九个单科第一,导致校长发奖的时候,他跑上去九次,还挺不好意思。他不仅被我们学校提前录取,他还被当时西安最好的高中 西安中学 提前录取,但是他和他爸去西安转了一趟之后还是选择了我们学校,长安米贵,久居不易。

    他属于很聪明的那种学生,天天打篮球,看课外书,看着也没有很努力的学习,但是在聚集了全县骄子的我们班,他的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十名。以至于他高中时候追我我觉得他是闲的没事干。大学他学的是化学,但是他经常给我讲的是时政、经济和股票,看着更像个文科生。当时《经济观察报》和《南方周末》是他每周必买的报纸。

    大学毕业后,我去北京读研究生,他先是去海南海马汽车工作,后来又去了北京,在招商证券工作。他来北京后我们就结婚了。法律算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当时凡是在清华北大举行的法学名家的讲座,他大体都不会缺席,应该是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他的法学精神世界。我以为他参加司法考试就是去看看自己水平怎么样,没想到他还考过了。2011年的圣诞节在北师大附近的一个小饭馆,他问我,你觉得今年最重要的五件事是什么,我想了想,说了几个。他又说,那就说最重要的十件事吧,我实在想不到了,连给师姐搬家都算上凑了十件事。他笑着对我说,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他通过了司法考试。

    后来他还真的以法律为生了。我一直很惊奇,刚通过司法考试,实习期的时候他就能去出庭,过往的教育经历中没教过这个啊。他说很多事情是天赋,他就是适合做律师。回陕西之后,他就不拿律所的工资了,自己独立接案子了。一开始没有案源也很苦恼,我清楚的记得他的第一个案子在陕西洋县,律师费才两千块钱,他总共跑了三四次,当时我们住在西安,这个钱也就刚刚够车费,但他还是很兴奋。第二个案子在厦门,律师费一万元,他也跑了三四次,大体也就够车费。但后来当事人给他打电话告诉他被释放了的时候,他很开心。

    他对公益案件也一直很感兴趣,他起诉过金龙鱼,因为它标示的:“转基因大豆”几个字不够大,不利于消费者发现。起诉过陕西咸阳机场公安,因为对方开具一个临时身份证明收费40元,他认为那张纸不值40元,并且,火车站也开临时身份证明,但不要钱,难道机场就要比火车站高贵一些吗?后来经他起诉后,这个收费取消了。他还起诉过滴滴,诸如此类事做了很多,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成了一些人眼里的另类。

    后来,他还代理了一些反性别歧视及LGBT群体的案子,他是一个包容的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闪耀点,他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友爱的。有一年过年,他拿着单反相机,去给村子里的每一位老人拍了一张照片,他还给每人一张冲洗了出来,送给他们。他不会嫌弃他们衣衫不够体面,面容不够干净,他觉得村子里的老人也需要关心,因为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多,他们的儿女过年可能就没有回来,一张自己的照片,是可以让他们感到被人关心尊重的礼物。

    总体来讲,他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政治观点也很温和,虽然在办案过程中遇到过种种问题,但是他还是肯定现行体制有其优越之处,比如,因为土地公有,所以征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才可以如此快速的建立全国的高铁网络。

    因为代理过一些信仰、拆迁等敏感案件,他一直有被国保定期叫去喝茶的烦恼。其实我认为这是大可不必的。江青都有律师辩护,这些案件也需要律师的介入。并且在办案过程他没有因为哪起案件违规办理被司法机关训诫等。但是2018年。陕西省司法厅以他未将律师费打到所在事务所账户上处罚了他。事实是当时的立刚所开不出来发票,他无法正常收费,而且,立刚所在注销前还欠着他几万块的律师费不给,直到现在这笔账也没人管。他本不服气,但找他喝茶的领导希望他能接受这个处罚,不然事情不好办。他也就忍气吞声妥协了。谁知,这才只是噩梦的开始,陕西省司法厅一位叫党健的领导公然声称和常玮平的矛盾是阶级矛盾,必须分出你死我活,他亲自坐镇注销了立刚所,砸了常玮平的饭碗。其后,常玮平在全国上下找了十几家律所,但是每到签约的时候,该所主任就会被谈话。到现在,因为悬空六个月,他的律师证已经被注销了。

    2020年1月12日-2020年1月23日,他被宝鸡警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此期间受到严酷的酷刑。但是在他取保候审的那天,宝鸡警方的领导跟他说,让他好好配合,律师证的事他们去和陕西省司法厅去谈。他当时非常高兴的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律师证有希望了。现在想想是多么的辛酸,一个律师要靠遭受酷刑拿回自己的律师证。而且后来证实,这句话也只是宝鸡警方骗他不要说出遭受酷刑的谎言而已。在被取保候审的这十个月里,他很无奈、苦闷,多次提到这几年没有正常收入,愧对家人。想见孩子,但又来不了,他只能远程订个蛋糕,打个视频,所以十个月的时间里,小孩已经吃过好几个蛋糕,许过好几个愿望了。今天孩子还给我讲着足球课上新学的技能,过年回家要和爸爸比一下他俩谁厉害。傻乎乎的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过年要是见不到爸爸,我该怎么跟他说呢?明明他爸爸没做任何坏事,却偏偏落得这样的境遇。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一席】可是没有精彩的杀马特,只有生命极其贫乏的杀马特

    https://www.douban.com/note/783186795/


    我拍了杀马特

    2020.10.24北京

    大家好,我叫李一凡,是一个纪录片导演,也是一个美院的老师。

    2012年我第一次知道杀马特,我非常兴奋,因为我看见那些五彩缤纷的头发和爆炸的造型的时候,我觉得中国有朋克了,有嬉皮士了,有人开始特别主动地去抵抗消费主义的景观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审美自觉,特别了不起。

    01 找杀马特

    我就想我一定要把杀马特找着,拍好杀马特。但我不知道杀马特在哪。网上的杀马特从哪里来?完全没有信息,没有任何一个杀马特的具体地址,也没有一篇现场报道。那个时候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们有很多QQ群。

    于是我开始在各种各样的杀马特QQ群里留言,说想要加入杀马特,但都没有回音。后来我想我是不是太老了,语言太过时了,是不是他们年轻人的黑话我不懂,我就发动我的学生帮我去加杀马特,但都没有成功。

    直到后来拍了杀马特,我才明白杀马特的群是很难进的。他们的群分两种,一个审核群,一个正式群。审核群我们就进不去,你需要有杀马特的发型,还要有杀马特的审美,你QQ空间里还得有火星文等杀马特的各种装备。

    我拜托三教九流的各种朋友帮我找杀马特,大概四五年都没找到,没有任何回应。

    2016年,有一个深圳的朋友跟我说,他认识罗福兴------传说中杀马特的创始人。我一直连个杀马特都找不着,没想到一找就把教父给找着了,我就想这事成了。

    联系上罗福兴后,我就去找他,但是他见我的时候特别紧张。那个时候罗福兴已经把头发剪短了,我觉得他是有话想跟我说的,但是他特别恐惧。当时我们是三个人去,他让我那两个朋友走开,然后他开了一个小旅馆的钟点房,只和我谈。

    广东的天气热得不行,那个钟点房空调又是坏的,什么也没谈成,但是我们两个留了微信,说以后慢慢聊。

    我后来想,罗福兴愿意给我留微信其实有一个原因,他当时问我:你到底要干什么,你要拍什么?我说,我就想让杀马特自己讲一讲自己在干什么,讲一讲杀马特是什么。我觉得是这件事情,让罗福兴愿意跟我聊。

    后来我们在网上东一下西一下地聊,反正聊不到一块儿。他讲的都是他父亲,他家里的事情,还有他玩杀马特怎么打游戏,家族很温暖等等。而我想的是文化抵抗,用身体改造来抵抗消费社会。有时候天会聊死,不过还好我们总能尽量去迁就对方,而且都愿意相向而行。

    2017年底,深圳建筑双年展给了我一点钱,我就决定要去拍杀马特。

    02 第一次见到现实中的杀马特

    拍纪录片是这样,你得有个中心人物,有个导演视点,跟着这个中心人物,把所有的事串起来,形成矛盾,形成冲突,把恩怨情仇、历史事实全都拍出来,这就是最好的效果,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但罗福兴其实是个宅男,一个线下的杀马特都不认识。他认识的所有杀马特都是线上的,而且这些人跟他没有一点生命的交叉。这怎么办?

    不光是这个问题,罗福兴确实联系到了一些人,那些人都很不容易联系,但是大部分人就算联系到了也不出来。因为从2013年以后,杀马特就被整个社会定义为"低俗",他们会被骂,甚至被打,在什么地方都会被查身份证。杀马特在经历了被整个社会嘲笑、打击、蹂躏还毫无反抗能力后,他们对其他阶级和主流社会心怀恐惧,恐惧已经嵌入了杀马特的基因。

    有一次罗福兴帮我们联系好了一个杀马特,在一个很偏远的工业区,我们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到那以后,那个人非要说我们是同城代打,打死不见我们。我们在拍片过程中经常碰见这种事。

    但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这些工人特别辛苦,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只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

    所有片子里的杀马特,我们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见到,因为他们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下班了他们一般还要冲个凉、吹个头,再吃个宵夜,等他们收拾好基本上已经什么都做不了了。工业区的街道很黑,除了工厂里面,外面都是漆黑一片,啥也做不了。我说看来找着也没用,这片子拍不了。

    但是这段时间我们见了很多人,大部分以聊天为主,还是很有用的。我们在那儿才知道网上关于杀马特的观点根本不靠谱。

    我们知道了杀马特原来是从《劲舞团》来的,《劲舞团》里有千千万万个非主流网络家族,杀马特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个家族。那些大的家族,像葬爱、残血、视觉系,还有皇族等等,这些要比杀马特家族大得多。

    杀马特真正出名是2007年以后,因为2007年左右非主流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分裂,就是城市里面玩非主流的不跟农村的玩了,大家越玩越细腻,不玩以前的粗糙的东西了。这个时候继续玩这些粗糙东西的乡村非主流,他们就开始走向了夸张审美的方向。2007年,以玩夸张头发为特征的杀马特家族突然爆红。

    爆红以后,外界以为这种玩夸张视觉的都是杀马特,碰见残血、葬爱都认为是杀马特。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也是杀马特那个也是杀马特,其实不是。杀马特有个最重要的特点------夸张,头发立起来,不立起来的不是。

    2013年以前,杀马特的人数是相当多的。多到什么程度呢?很多工人跟我们讲,一条流水线上有七八个杀马特,广东、浙江、福建很多工业区里面,满街的杀马特。

    当时这在工业区里是时尚的标志,我采访的一个杀马特小孩说,他当年从东莞回云南蒙自,三天三夜没有睡觉,特别怕这个头发散了,回家老乡看不着。

    虽然我得到很多消息,但是罗福兴叫来的杀马特都是一些过去时的杀马特,我以为只能拍一个回忆式的影片了。但在一次采访的时候,有个过去的杀马特告诉我们,东莞石排镇有一个金丰溜冰场,那里还有正在进行时的杀马特。这是一个让我觉得特别意外的好消息。

    我马上就开车到那去。在那个地方,我第一次见到了现实中的杀马特。那几个杀马特小孩顶着鲜艳的头发,自豪、骄傲地溜着旱冰,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头发。我忽然明白我以前的认知完全错了。我以前从网上得到的东西不是都是自黑吗?怎么变成热爱了?

    在那个地方我才知道,杀马特有句名言叫"自黑不是杀马特",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自黑内容都不是他们做的,而是别的人为了吸引眼球做的。

    这个事情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无知者。我突然发现我们对工人不懂,对年轻人也不懂,非常愚蠢。

    03 住在石排

    第一期拍摄花了三个多月时间,我们在珠江三角洲跑了4000多公里,见了所有罗福兴能约到的杀马特。

    我们发现玩杀马特的全部都是90后农民工,而且都是农民工二代,都有留守儿童的经历。绝大部分人有中小学辍学的经历,初次进厂打工的平均年龄在14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2岁。

    我开始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每个杀马特的故事都和工厂密切相关,搞不懂工厂就搞不懂杀马特。我觉得我们得到工厂去住一段,赶快搬到石排去。

    石排曾经是杀马特聚集最多的地方。其实它是一个小镇,在东莞不算大镇,所有房子下面的一楼全部是工厂,每个厂里都在忙,一天到晚随时都是机油味,随时都是"轰隆轰隆"的机器声。

    东莞石排

    住在石排,我们知道了哪些发廊是杀马特喜欢的,知道了他们喜欢吃万州烤鱼,街边卖得最好的手机是OPPO,整个工业区的消费都是非常低的。

    我们到石排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每年"十一"长假都会有聚会。这个聚会对这部片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有空让我拍,我才能够拍到他们是怎样展示自己的头发,怎样玩之类的。我曾经一度觉得这是片子最重要的场景,这次聚会成为整个杀马特故事的入口,会为整个片子定调。这是我们2018年"十一"前后拍到的一次聚会。

    石排公园杀马特聚会

    我真正开始理解杀马特的精神世界是加了他们的QQ、微信、快手、和抖音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深刻的变化,突然我所有的手机推送都改变了,甚至每天都会给我推送招工启事,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理解的世界。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思想文化上的隔阂太大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比贫富悬殊的距离还大。再加上现在的数字霸权,AI总是选你喜欢的,它认为你这个阶级该看的东西推送给你看。最后每个阶层的眼界都变得越来越窄,也越来越狭隘。

    实际上杀马特也不知道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当年出来的时候,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是天下第一流行了。很多杀马特跟我讲,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想想这样的认知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有多恐怖,我们的眼界有多么狭隘,我们不到那儿,不加他们的手机好友的时候,我们永远看不到这些推送。

    04成为杀马特的理由

    这让我真正地开始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去做杀马特。成为杀马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我先放一个视频------

    成为杀马特的理由之一

    从山区来的这些杀马特小孩,他来自于一个熟人社会,对外界是非常信任的。最开始出门打工的时候,他们可能刚到广东就被骗了,被欺负了,或者被抢了,可能刚下火车行李就被人拎走了,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先听罗福兴说------

    成为杀马特的理由之二

    还有另一种情况,这些杀马特小孩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特别渴望有存在感。到了工厂以后,周围的人都不认识,也许有的人是跟老乡一起到了某个厂,但是厂里往往会把老乡分到不同的部门,或者不同的班次,他们觉得老乡老是在一拨的话,可能就会比较容易闹事。所以这些小孩就特别缺少存在感,特别寂寞。

    成为杀马特的理由之三

    再加上长时间的工作,我觉得有很多工人都有抑郁症。所以找到一个特别刺激的东西,可能就是自我治疗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吧。

    成为杀马特的理由之四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是石排那一年最流行的衣服。

    因为大家每天刷手机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小项目一个亿,拍个电视剧五千万,一个代言费两千万,然后看到自己的工资,一个月三四千块钱,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就休息一两天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无望,所有的年轻工人都有一种无望的感觉。

    他们跟自己父母那一辈人不一样,父母们不管工资有多少,他们就会一直加班赚钱回去。而这些年轻人们实际上是想留在城市里的,但是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可能。罗福兴经常跟我讲,他从来不抬头看一栋高楼,因为觉得跟他没关系。

    加入杀马特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在流水线上女工都看不上男工,所以男孩打扮时尚一点,可以吸引一下女工。有很多男孩从农村到外面来打工的时候,家里给的任务就是要找个女朋友回去,家里没有钱付彩礼,如果能找到一个真爱,少要点彩礼,也是一件很成功的事情。

    在工厂区里我理解了很多过去从来不知道的事,比如我们手机推送的招工启事里面,不交社保、不交医保居然可以是优惠条件。去跟工人聊天的时候才发现,80%到90%的工人每年都是要辞工回家的,第二年重新找工作,光是如何续保一条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处理。

    住在石排特别重要,没有肉身的体验,我很难判断工厂在片子里的权重,也很难理解工厂在杀马特审美形成逻辑中的重要性。

    我过去一直自以为是相当了解农民工的,但是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才明白,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休息一到两天,收入却只有三四千块钱。这三四千块钱不仅是冷漠的数字,还是工人所经历的极度的疲劳和生命的贫乏,以及面对阶级固化后的无望。

    不待在工厂区你是绝对体会不到工人那种疲劳和贫乏的。很多人都以为我能拍一个特别精彩的杀马特的故事,可是没有精彩的杀马特,只有生命极其贫乏的杀马特。

    我知道工厂重要,但是怎么拍摄工厂我不知道。工厂进不去,如果找关系进一两个工厂,我又担心我穿着一个黄马褂进去以后,我拍的工厂会变形,拍不到真实的工厂。

    怎么办呢?我就把大家叫过来想办法。我们想得很简单,办一个工厂影像大赛,向工人征集工厂的视频。罗福兴在一旁特别鄙夷我们,工人们根本看不懂我们写的那些规则,也不会相信。罗福兴说他来写。

    他就写了两句话,第一句:不要押金,第二句:日赚千元不是梦。然后再把我们的技术要求跟在后面,马上雪片一样的工厂视频就来了。

    工厂视频

    这些视频都是我们买的,我们一共买了915条工人们拍摄的视频。

    05 回杀马特的老家看看

    其实得到工厂这些视频的时候,片子基本上也就可以了,但我还想去看看他们到底是在什么样环境里长大的,而且我知道很多过去有名的杀马特已经回到了老家,所以那年冬天我又赶到了云南、贵州和广西。这是我们一起的几个人,乌鸦、罗福兴,还有社科院的李人庆老师,我们就一起去看这些小孩的老家。

    大部分回老家的杀马特真的是不喜欢工厂,他们希望在家里找到一些事情做。另外有一些杀马特,像这个小孩,他就是因为父母生病,回到了老家。

    还有最重要的原因,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复自己的命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只对爷爷奶奶有感情,对父母心存恨意。但是这个愿望是很难的,我知道他们现在大部分人又出去打工了,还是把自己的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

    在那个地方他们给我们讲了很多,每个人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当年做留守儿童时受的各种委屈,内心的孤独,离开农村去城里打工时对爷爷奶奶的思念。好多人拿出他们刚出门打工时的照片、短视频给我看,十二岁、十三岁,那一张张稚嫩的脸,让我震惊,把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都给翻出来了。

    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因为老拍这种片子,一般的事我根本不会掉眼泪,但在这个地方我不行了,经常忍不住掉眼泪。 我有时候就反省自己,我以前以为的通过自我否定来抵抗这个时代是多么可笑。他们好多人连保护自己都还没学会,哪里有能力反抗啊。这其实是一帮最可怜的人,他们只是打开了一个保护自己的装置而已。

    但我们的社会真的非常不宽容,杀马特不过是希望通过身体改造来保护自己的那么一点装饰,就那么一点点异质的东西,让他们被全社会视为异端。大部分杀马特以为自己犯了多大的错,最后只好剃掉头发,老老实实打工,重新回归生命的贫乏。

    在接受我们的采访之前,罗福兴也接受过很多其它媒体的采访,在那些采访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06 被遮蔽的

    所有的素材拍完、收集完后,我就准备回家剪辑了。我们的素材来自三个部分,我们拍的采访,跟工人买的工厂的视频,还有杀马特们开放QQ空间给我们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剪辑的时候我特别痛苦,几个月都不知道该怎么剪。按照正常的剪法,我肯定有一个导演视点带着大家去观看,就从公园的聚会开始,先把杀马特的视觉盛况展现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介绍,做一个结构、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片子,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做的,这也符合我受的教育和我自己的观影习惯。

    但我始终觉得不对,杀马特最重要的一部分东西被遮蔽了。我觉得这个遮蔽很可怕,我必须把被遮蔽的东西展示出来。因为纪录片做得好不好,其中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把拍的素材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剪进去没有,让它充分发挥作用没有。

    所有的方式都不对,于是有一天我决定先写首歌,先给这部片子写一个片尾曲。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杀马特,用第一人称写了一首歌。

    写完这首歌后我就知道怎么剪了,我突然明白了,我完全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剪。杀马特的经历确实很贫乏,比不上他们的头发好看,但是这恰恰是他们被遮蔽的部分。为了把被遮蔽的部分展示出来,我可以牺牲那些戏剧性,牺牲那些视觉冲击,我得给杀马特说话的机会,哪怕他们再贫乏。 所以本来是一个强结构的东西,我决定把导演的视点、导演的时间线都扔掉,做一个弱结构的片子。我就让杀马特们絮絮叨叨,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尽量把细节说出来,尽量充分地去表达。

    我以为它一定会垮掉,但是恰恰相反,突然片子就好剪了。因为那些素材本来就是他们的,工厂也是他们拍的,那些空间也是他们的。当他们絮絮叨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可以恣意地把各种素材往片子里面贴,完全没有违和感,片子居然就这么成了。

    07 两个问题

    最后我想说两句话作为演讲的结束。第一是有很多人问我,我是不是拍了一部杀马特史?我想跟大家说,我拍的不是杀马特史,我拍的是杀马特讲述自己的个人史、精神史,我拍的是90后农民工历史的一部分。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人问我,拍纪录片是不是因为情怀?我2002年开始放下书本去三峡拍《淹没》,我其实是想知道农村在发生什么。

    我在那里看到了现代化的代价,看到了城乡关系的急剧变化。我就想我应该把城乡冲突这些事的根源找着。然后我去了农村,花了两年时间拍《乡村档案》。我希望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急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带来什么。

    我所有的作品,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图片、影像作品,或者社会性艺术, 都有一个共同的研究方向------城乡关系,尤其是城乡关系中关于城市化进程,以及这个进程中人的代价。 我觉得20世纪其实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关系问题,一个想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如果不处理好城乡关系,就会出特别大的乱子。有社会学家说为什么会发生"一战""二战",就是因为德国当时没有解决好城乡关系。

    因为农业机械的进入,大量德国农民只好进入城市寻找生活,但是城市并没有做好接纳那么多人口的准备,住房、就业、教育、社保、医保等都没准备好,一旦经济危机来临整个社会就面临崩溃。为了转移这种危机,德国错误地选择了用战争来扩大生存空间。

    所以每个人都是活在社会里面的,每个人的处境都是社会的处境,每个人的历史都是社会史。关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社会,只有在你对社会的观看没有盲点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不是活在《西部世界》那种岁月静好之中。

    谢谢大家。

  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燕京书评】华裔导演张侨勇:在后真相时代以世界公民的角色去思考真相政治

    https://www.allnow.com/post/5fa5163b2573e41e2e155a5d


    近日, “英国最著名的驻外记者”罗伯特·菲斯克因中风去世,终年74岁。菲斯克从1970年代开始驻守中东,三次采访本·拉登。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拍摄过他的纪录片,涉及了中东问题、真相政治、新闻伦理等问题

    采写丨佟珊

    10月30日, 英国《独立报》资深记者罗伯特-菲斯克*(Robert Fisk)因中风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家医院去世,终年74岁。菲斯克,被《纽约时报》称为"英国最著名的驻外记者",获得过无数个国际新闻奖。他驻守中东四十余年,先后三次采访本-拉登,见证了中东地区从两伊战争(1980-1988)到叙利亚内战(2011-今)*的每一场战争,但同时也因强烈批评美国、以色列以及西方的中东外交政策而备受争议。

    菲斯克的骤然离世,让《这不是一部电影》成为了有关其晚年的一段珍贵记录。这部纪录片由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所执导,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以通常意义来看,《这不是一部电影》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由于菲斯克本人所具有的丰富性,让影片有机会透过他触及一系列更深层的问题:中东问题、战争与人性、媒介环境变迁、真相政治、新闻伦理等。

    《这不是一部电影》海报

    影片始于一段惊险的战地录像:卡车上成群的士兵,空旷无人的街区,记者的画外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80年的两伊战争前线。枪声与爆炸声不断传来,对岸被炸毁的油槽冒起滚滚浓烟,紧张危险的形势透过晃动的画面扑面而来。记者的画外音还在继续,画面却转到了2018年叙利亚的霍姆斯,被战火毁为废墟的城市,绵延不断、触目惊心。

    当记者的画外音说到"我是《伦敦时报》的中东特派员罗伯特-菲斯克",镜头恰好摇向副驾上满头银发的老人:这位在录像中边躲子弹边抱怨"我开始怀疑为何要做新闻这一行"的特派员,依然活跃在中东前线。

    即便对大部分不了解中东历史的的观众来说,《这不是一部电影》也相当容易进入:影片并不企图对中东冲突的历史进行梳理,也没有让叙事陷入驳杂而碎片化的信息海洋,而是紧紧跟随菲斯克,穿梭在中东各个角落,报道战事,追踪线索。影片也使用了包括家庭录像、老照片、电视访谈、战地影像等各种不同形态的档案素材,将它们与菲斯克现在时的报道之旅剪辑在一起,过去和现在并置,在营造出他四十余年中东报道之历史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中东的过去与现在如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没有走向西方所描绘的"好莱坞式"圆满结局。

    影片中的菲斯克,似乎强悍到冷酷。他说他从不做噩梦,也不曾情绪崩溃,即使他目睹过太多死亡和鲜血。唯一的动情时刻,是他谈起他的父亲:参加过一战的父亲,因为拒绝对一名澳大利亚士兵的行刑,而离开了军队。菲斯克说,"直到我在写《文明之争》的时候,才明白在那个必须服从的年代,他不只是带相机参加一战,更拒绝朝人开枪。" 这一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菲斯克坚定的反战主义立场的最初来源。

    《这不是一部电影》剧照:菲斯克在贝鲁特家中写作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地方,菲斯克坦诚自己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愤怒,因为意识到很难改变什么。他说,中东就像是一出人类的悲剧,他无法别开目光。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画面,是菲斯克坐在桌子前,神情专注、手指飞快地打着字。对身为记者的菲斯克来说,这无疑就是一个战斗的姿势,即使战斗者本人也知道,这注定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战斗。但重要的是不停止战斗:"如果停止战斗,你必输无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不是一部电影》有一定的政治意图:它是在欧洲难民潮爆发之际,透过罗伯特-菲斯克这一人物,对西方国家在利益驱使下介入与干涉中东事务的批判,同时也是在"后真相"时代,对事实的坚守,对真相政治的反思。

    "后真相"(post-politics),被牛津词典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意指"情感与个人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共舆论的情形"。后真相时代的一大特征是,观点对事实的挪用。后真相时代的出现,与社交媒体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当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呈指数式增长,能获得人们注意力的往往是一些夺人眼球的观点,而被浩如烟海、真伪难辨的信息所淹没的人们,也会变得对信息本身兴趣缺缺,更愿意相信那些接近自己观点的"事实"。

    《这不是一部电影》剧照:菲斯克亲赴战地报道

    影片几次将电视中对战地形势耸人听闻的描述,与摄影机跟随菲斯克在前线所看到和采访到的信息并置,尖锐又无不幽默地暴露出现代传媒以观点取代事实的现象。老牌记者菲斯克坚信真实是存在的,但获取真实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到现场,亲眼观察,亲自采访,而不是在脸书或YouTube上浏览二手资料。

    菲斯克说:"如果说我们的记者能做什么,那就是写下那些我们亲眼所见及见证过的事,为那些死去的人们留下直接而感性的记录。如此,便没有人能否认它们发生过,没有人说'我们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们'。"他还猛烈抨击所谓的"平衡"报道,认为"平衡"报道所标榜的客观与"两面性",不仅常常是虚假的,也是虚伪的:通过展现事情都有"两面性",它摧毁了事实确实性的一面,反而经常被别有用心之人用来混淆视听。在菲斯克看来,记者可以并且应该保有自己的立场,即毫不犹豫地站在受难者一边。

    《这不是一部电影》,是张侨勇的第四部纪录长片。此前,他凭借《沿江而上》、《千锤百炼》曾两次摘得台湾金马最佳纪录片奖。《千锤百炼》讲述关于中国职业拳击手的故事,叙事流畅,宛如剧情片,并率先在国内开启纪录片进入院线的尝试。《千锤百炼》之后,张侨勇似乎淡出了中国观众的视线,但他并没有停止创作。无论是跨越多个国家地区寻访珍稀水果的《水果猎人》,还是跟拍挽救数百名自杀者的日本退休警察的《生命守门人》,包括这部深入中东武装冲突地区的新作,张侨勇不仅磨练在陌生社会文化与语言环境中拍摄、创作的能力,也在尝试处理不同题材、人物时创造出与之相应的美学表达。

    罗伯特-菲斯克与张侨勇

    穿梭于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语言环境中创作,张侨勇无疑可以说是一位"世界主义"创作者。"世界主义"(cosmopolitan)这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世界公民"。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主义者" 常用来形容见多识广、自由游走于不同国家与社会文化的群体。虽然这个词常因其所暗含的精英主义式优越感而遭到诟病,但在这个国家壁垒高筑、群体走向撕裂的时代,一种道德面向的世界主义依然意义重大:它一方面提醒着我们对他人承担着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尊重区域差异。

    正是在这两者的平衡之中,世界主义者们带着好奇心与同理心,走入陌生的文化与人群,将那些来自远方的故事讲述给我们听。

    访谈

    燕京书评(以下简称燕):这部电影是你应加拿大电影局的邀请拍摄的。请先谈谈你是怎么参与到这部电影的创作中的?这个关于罗伯特-菲斯克的项目,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张侨勇(以下简称张):**我读大学时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蒙特利尔的康考迪亚大学。那时我经常去一家咖啡馆,那里的电脑会连接到一个写作者网站。网站上很多文章出自如诺姆-乔姆斯基这样的左翼思想家,其中也包括罗伯特-菲斯克。我记得,自己在大学时阅读菲斯克的文章。"9-11"发生后,我感到一种断裂感------感受与阅读的之间断裂,菲斯克的文章帮助填补了这个断裂。阅读他的文章,我多少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他展现出的同理心与我读到的其他主流报道非常不同。

    然后是2016年美国大选前夕,当时我在拍一个关于大选的故事,片名叫《选举日11/8/16》,关于美国大选当天24小时的纪录,一共有10位导演去到美国不同的地方。我去的是佛蒙特州,拍一个农场主:他不热衷政治,希拉里-克里顿或是唐纳德-特朗普,他都不喜欢。当晚九点,他看看表,说选举已经结束了,希拉里赢了。当时,新闻里都在说希拉里很明显会获胜。所以他关掉电视机,我们都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醒来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大家都非常震惊。我们所知晓的与现实之间是断裂的。对我而言,这是个危机,我想弄清楚到底哪儿错了:真相是什么,真相意味着什么。

    《选举日11/8/16》海报

    就在这时,加拿国家大电影局驻多伦多的制片人Anita Lee找到我,问我是否有兴趣制作一部关于罗伯特-菲斯克的纪录片。长话短说就是,这部关于菲斯克的电影,恰巧可以实现我当时想要探寻真相本质的愿望。

    之后我去贝鲁特拜访罗伯特,为影片做调研。那时,我还不太确定他是否会是个好人物,听说他又老又难搞。在新闻界,他几乎称得上是个神话般的人物,你听到关于他的各种传言、八卦,但没有人真的认识他。但实际上,他很有魅力,机智又风趣,还有一种英式的幽默。他精力非常充沛,总是不停地讲话,甚至是当我在车上睡着的时候,他从来不在车上打盹。罗伯特带我在贝鲁特的街道闲逛,时不时指给我看那些历史地标建筑------从罗马帝国到现在。这令我非常着迷,也给了我关于这部电影的最初灵感。这个灵感后来构成了影片的基本结构:在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梭。

    燕: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渐渐意识到它有一定的政治性。它其实是对一些现实社会政治状况的回应,诸如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环境的变迁、欧洲难民危机等。你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影片拍摄的背景,但能不能更具体地说一下,为什么此时此刻讲述罗伯特-菲斯克的故事是重要的?

    **张:**至少在特朗普当选后,我认为罗伯特-菲斯克作品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我看来,他一直实践着"站在受难者方进行报道"的新闻方法。这个方法多少令我震惊,因为这意味着作为记者,你可以持有某种立场,可以主观,你没办法掩盖你的主观性。对我来说,这与纪录片导演、电影创作者或艺术家的所做颇为相像:我们是感性的,可以持有某一立场。纪录片创作并非去寻找某种中立的平衡,而是站在某个立场,通过拍摄对象的视角来讲故事。这部影片就是透过罗伯特-菲斯克的眼睛来看新闻报道,不是我的视角,而是他的视角------他如何看待世界。我想将他的想法呈现给普通观众,让他们去思考这些平时不常思考的新鲜观点。

    《这不是一部电影》剧照

    虽然我并不一定说影片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但通过罗伯特的观点和工作方式,我确实想要从中学习一种思考真相和真相政治的方式。特别是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作为公民的我们有责任成为信息的"管理员"(curator),提升自己阅读新闻的能力,明白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影片有许多微妙之处,也有很多小的主题,但它们多少都围绕着"真相"展开。联系到911或英语中通过操纵词汇来影响读者的情绪,罗伯特有关"目睹战争"的想法很有力,也很对。如果我们不过滤战争影像,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罗伯特-菲斯克就像是人们所说的"Canary in a coal mine "(矿井中的金丝雀,意指危险的先兆),他走在时间的前面,提醒着那些令人心烦的事,因为人们往往不愿面对现实。但作为记者,他的所见和阐释往往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阅读他的文字,思考他的行动。他身上有一种深刻的言行合一*(integrity)*,这种"言行合一"也常常令他陷入麻烦。我赞扬的、也试图从他身上学习的,正是"保持言行合一"。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擅长,因为它常常也意味着陷入麻烦。

    燕:刚才你提到记者和纪录片导演有相似之处。作为记者,菲斯克采访经验老道,善于与人交谈和获取信息,你拍摄他是否觉得很有挑战?作为纪录片导演的你与作为被拍摄对象的他,你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张力?有时拍摄对象可能也会想要控制他们在影片中的再现,本片的拍摄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张:**你说得很对,但我想先更正一点:我觉得纪录片导演可能会认同罗伯特有关"什么是新闻"的观点,也就是"站在受难者方进行报道",但我认为绝大部分的记者并不遵循这点,他们更站在"平衡中立"的那边。

    关于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关系,我想几乎所有纪录片都存在类似的张力,特别是观察式的片子,拍摄者总和拍摄对象待在一起。罗伯特和我定了一些规矩:其一是我拥有电影的剪辑权,可以使用任何我想用的素材,他不能干涉;第二是,我不能把摄像机架好,说"罗伯特,你能不能从这里走过去",我只能跟随他,如果错过什么,就是错过了,没法补救。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拍摄方法,比如只能用小型摄像机,时刻追随着他,不能错过任何东西。一开始,我们也用过大摄像机,但很快意识到行不通,罗伯特在里面也看起来像是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小型摄像机,让他看上去更自然、真实。

    《这不是一部电影》剧照

    我们之间唯一的张力是,他总嫌我们太慢了,即使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加快速度,毕竟我们有很多设备,要装上麦克,把一切调试好,这都需要时间。他不得不等我们。直到后来拍摄结束,他跟我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曾出现在他的书里:某次采访本-拉登时,他的笔恰好没墨了,不得不向基地组织的人借笔。他说他是回想起那次经历,而理解了我们电影人想让一切赶紧运转起来时的心情。我很感激他能理解!

    燕:通常在人物纪录片中,导演会与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观众会对影片中的人物有所反思。但在这部影片中,你很大程度上与拍摄对象站在了一起。这是你有意识的选择吗?

    **张:我希望我更像一个观察者。我们想让罗伯特表达他的观点,同时留有一定的反思空间,让观众去思考他的话,甚至质疑他。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完美人物,他也有缺点。影片的某些时刻,比如对学生公开演讲时他的尴尬,或是他对联合国士兵说自己从不做噩梦,并且认为记者不该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几乎所有报道战争的人都会遭受PTSD。

    他确实很特殊,但在内心深处,当他谈起某些事,你知道他很痛苦。他目睹了太多死亡,而最痛苦的莫过于看着孩童死去。当他谈到这些,他会变得很动情,并试图掩盖自己的情绪。他就像是坐在一列不会停下的火车上,如果火车停下来,对他来说会很艰难。

    燕:我很喜欢影片中菲斯克谈到他父亲那个段落:身为军人的父亲,拒绝服从命令杀死另一个士兵。这是菲斯克最动情的时刻,也是影片中非常有冲击力的一刻。

    **张:**你看过《公民凯恩》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玫瑰花蕾",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些诱因,让他们成为了今天的他们,我也有:我在加拿大成长的童年,某些时刻让我觉得事情不该这样,我想要帮助别人,于是我想成为一名电影人。对罗伯特来说,和父亲一起的时光让他成为了今天的他。

    燕:在纪录片创作中,导演可能会想要预测甚至去把控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但生活本身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在这次的拍摄中,是否有一些完全出乎意料但又很棒的时刻?

    **张:**纪录片不同于剧情片的一点就是,你不能把控情境,也无法把控结果。你只能在那个时刻,生活,应对。我把这称之为纪录片拍摄中的"加速"部分。你不能说"停!让我再来一遍"。就像影片中我们追踪军火交易时,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那是一种"加速"的感觉。我们跟随罗伯特在波斯尼亚找到那个在军火文件上签名的人,那是罗伯特的"加速"时刻,你看到他的热情。对我们来说也一样,我们透过罗伯特的眼睛见证了那个时刻。

    影片中有很多这样的"加速"时刻,也有那种你期待它发生、而它确实发生了且成为重要一刻的时刻,还有那种捕捉到有关某人的真相时刻:比如罗伯特说起他父亲,突然很动情。对我来说,那也是"加速"的时刻,是关于真相的一刻。我说"加速",不是因为我从他的痛苦中获得了快感,而是那一刻我与罗伯特建立起一种人类情感的联系。

    这是纪录片的特别之处,但我想象在剧情片创作中,当演员给出了特别棒的表演时,可能会有同样的感受。你很动情,是因为它非常真实。我想电影人都在寻找真实的时刻,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东西。

    《这不是一部电影》剧照

    燕:我特别喜欢影片的开场,不同年纪的菲斯克被无缝剪接在一起,很巧妙也很有创意。影片也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档案资料,并与你在中东拍摄的素材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能谈谈影片的剪辑过程吗?你是如何与剪辑师一起工作的?又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个叙事结构的?

    **张:**我很愿意回答这个!在我所有作品中,这一部最关乎剪辑。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制片人对我说"别担心故事!" 因为它有如此庞大的故事:中东历史,新闻报道,见证过一切的罗伯特-菲斯克。对纪录片导演来说,它过于丰富了,你得坐下来想想,这片子到底讲什么。我们确实一度把它简化为一部从罗伯特-菲斯克的视角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电影。

    在我前面提到的调研旅行中,我意识到它可能可以以一种"现在-过去"方式来讲述,因为罗伯特正是这样思考的。而在我找到的档案资料里,有横跨青年、中年、老年的罗伯特。这意味着一种"现在-过去"的方式是可行的。但那时我还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剪到一起。

    在纪录片世界,剪辑师就像是联合导演一样,没有他们的帮忙,就不可能完成一部电影。我的剪辑师是Mike Munn,剪辑过萨拉-波莉的《我们讲述的故事》。他安静又耐心,而且他的剪辑生涯始于胶片剪辑,胶片剪辑与数字剪辑很不一样。他会很认真地思考如何组织整部影片,使用故事版,而不是在电脑上做各种尝试。

    影片的剪辑经历了整整一年,也是我所有影片中剪辑时间最长的。我们有三类素材:一是我们所拍摄的素材,它们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也就是影片的"动作";二是我们对罗伯特的采访,它构成了影片的逻辑;三是档案资料,它们设计不同的"主题",比如"9-11"------当罗伯特说起"9-11",我们会使用相关的档案资料。影片的结构归功于Mike的天才,他找到了一种方式,就是让观众跟随一种思考的意识流。观众就像和罗伯特坐在一起聊天,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非常自然。

    关于电影开场,我先是从罗伯特给我一堆磁带里找到了一些他为加拿大CBC广播录的录音,其中一条里爆炸声不断。我们很想用它,但问题是只有声音,没有影像材料。罗伯特记得,他录音时恰好有个BBC的摄影师在一旁拍摄。于是,罗伯特帮我们联系了这个记者,最终在BBC的存档中找到了原始素材。我们把这段素材与罗伯特的录音剪在一起,就有了电影的开场。对我而言,这个开场是充满魔力的一刻,它也建立起影片"过去-现在"的结构。它还包含了两层含义:时间的流失*(罗伯特从青年变成了老人)*以及历史的循环往复。

    罗伯特-菲斯克和张侨勇在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论坛。

    燕:我注意到影片字幕里,你是作为影片的写作者和导演出现的("written and directed by Yung Chang")。对中国观众来说,可能不太了解在纪录片创作中 "writing"是什么意思,能稍微解释一下吗?**

    **张:纪录片创作中,"writer"是个专业术语。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会加上"writer"这一职位。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包括建立影片结构,是一种写作。虽然它不是像剧情片那样写一个剧本,但我们会使用故事板,它也是一种组织故事的写作。另外,在纪录片创作中,还有很多写作工作。在拍摄之前,你要找钱,要写提案书,其中就有分场大纲(treatment)。分场大纲,其实就是纪录片的"剧本",就是概述你打算拍什么。对纪录片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步骤。它可以帮你整理思路,让你去想象影片的结构可能是怎样的,影片的主题是什么。当我开始拍摄,我不会带着这份分场大纲,但它会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忙乱时帮我理清思路。

    燕:回看你的创作履历,你去过包括中国、日本、中东、印尼、美国在内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创作,也拍摄了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在身份政治愈演愈烈的今天,你觉得纪录片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张:**纪录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一种情感叙事。如果说新闻是关于事实、数据和信息,那么纪录片就是对事实的阐释。讲述一个基于现实的故事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用动画、剧情片的方式,没有任何规则。今天,对纪录片来说,唯一的规则是同理心,也就是透过他人的视角来体验、讲故事。

    我目前正在做的片子是关于武汉疫情的,大家都很热情地投入其中,因为我们想让西方看到并意识到,"在疫情中,这些个体所经历的和我所经历的是一样的"。纪录片的有力之处,在于它可以展现共性,作为人类的我们有着共通的情感;它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视角来理解世界。

    纪录片《武汉!武汉!》海报

    燕:你在跨文化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对一些想要在不同文化中创作的中国年轻创作者,你有什么建议?

    **张:**这些经历,恰恰让我明白自己的渺小。逼迫自己成为一个"世界主义"创作者,其实是把自己放到不舒服的情境,逼迫自己寻找交流的方式。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大部分。对年轻的创作者,我的建议是放下手机,拿起相机,去拍照片,去观察外部世界,而不是总是向内审视。罗伯特也说过类似的话,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买张机票,飞到某个地方,在那里触摸、感受和生活。这也是了解世界、学习讲故事的好方式。

    佟珊系香港城市大学博士,长期关注纪录片、艺术电影的生产与传播问题,从事电影评论及影视编剧工作。

  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世界史】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套装共4册)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见识丛书·年代四部曲》(套装共4册)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佳入门读物”,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30余年而成的心血巨著,全面展现了从1789年至1991年的世界历史。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畅销的历史杰作。中文版新修订出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巴西前总统卢拉、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爱德华·萨义德、尼尔·弗格森、托尼·朱特等欧美著名学者隆重推荐。 霍布斯鲍姆认为,学术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历时几十年时间写就了这套面向普罗大众、从法国大革命一直讲述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时间跨度达三个世纪的“年代四部曲”。在学者热衷于为大众“制造困惑”的时代,霍布斯鲍姆始终直面现实,坚持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饶有趣味的写作方式,使这四部等级的学术著作能为普通大众接受,进而成为历史畅销书。 “年代四部曲”全面梳理由法国大革命至冷战结束的世界历史重要脉络,它们在全球史流行之前就叙述了全球范围的历史,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全球意义。

    【编辑推荐】

    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最重要的代表作,历30余年而成的心血巨著。

    从1789年到1991年,从法国大革命到冷战结束,全面展现200多年以来现代世界的巨变进程,被赞誉为一套“无与伦比” “史诗般的” “殿堂级的历史杰作”。

    “深入的历史研究和卓越的叙事技巧”完美结合,简洁、生动、优雅并极具洞察力,普通读者了解现代世界史的...入门读物。

    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畅销的经典名著。

    入选英国《卫报》“有史以来100部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中国出版集团“改革开放30年具有影响力的300本书”。

    作者简介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也是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得主。

    霍布斯鲍姆研究的历史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他一生著作颇丰,在劳工运动、农民叛乱、民族主义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水准。

    霍布斯鲍姆也是叙事体史学的大家,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具有代表性便是“年代四部曲”,其结构恢弘,叙事晓畅,成为当代极为流行的历史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读者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他还另著有《民族与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姆自传》《论历史》等书。


    下载链接

  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海归青年的体制内巡游记

    theinitium.com - 端传媒记者 门悦悦 发自北京


    编按:这是一位被时代囚困又从未放弃挣扎的普通青年。他来自小城镇体制家庭,接受西方高等教育,又自己回到体制内,如今迫不及待地逃离,社会经验与自我认知的断层在他身上不停地崩裂开来------大多数中国青年都或多或少共享着同样的体验。

    我来自中部的一座小城,爸妈都在体制内工作。我念小学时,他们看了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畅销书,那时我爸在南京工作,了解到当地高中有一个国际班,就让我去报考。可以说我是在爸妈的影响下出国的。

    他们是那种上个世纪末的典型家长,觉得到国外去是生活中的改善。那时正是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想出国再正常不过了,再加上诸如《北京人在纽约》(编注:中国大陆第一部境外拍摄电视剧,于上世纪90年代热播)一类的东西对他们的影响,就很自然地希望我能去留学。我高中时就去了国际学校读书,之后在英国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习。

    回国后,我选择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原因非常简单,书是一个可以留下来的产品,能卖一年甚至一年以上,如果做得好的话,书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舆论场,而且和新闻相比,书更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当时,我认为出版是这样的。

    但后来,我发现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2020年5月20日北京一间书店。摄:Zhang Qiao/VCG via Getty Images

    这不完全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关于尊重

    出版社有一些重大选题是要报审的,比如涉及苏联、清朝史的部分,但今年我们要报审的内容越来越多了:比如之前,除了涉及中国当前疆域、或者涉密问题的图表需要送审外,我们都是不需要审计地图的,但现在需要了;而且这些东西以前最多交给地图出版社审理,现在要交给自然资源部,审对机构的级别更高了。现在无论国内国外的地图,有没有政治敏感(性),都必须备案。

    既有的审批程序也变得不可预测。在中国出版图书,需要一个ISBN书号和一个CIP数据备案号,ISBN是全球通行的,CIP只有中国才有,属于(出版)总署。贸易战开始后,行业里一些美国作者作品的CIP开始出现问题------之前审查起来没有任何政治敏感性的一些书,都会被卡很长时间。被卡CIP在我们看来基本上是个无限期的事,等于那本书搁置下来。我知道一个编辑,为了顺利获得CIP,甚至不得不把一个美国作者改成他的另一个国籍。

    以前CIP如果不出来的话,书依然可以做到出版前的那一步,能算作图书编辑当年的业绩。但今年有本书我做了一半之后,突然被要求停掉。这本书至少在一开始是过了社内审查的,但现在出版社否定了以前的决定。书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作者写到一些历史上的政权"不应该"属于中国,这与中国官方当前的观点不一致。其实这个作者在制度史专业上是世界级的公认权威,但这本书还是被无限期的"暂缓"。

    因为这本书,我才第一次明确意识到:这个工作我做不下去了。我把一本书费尽心血弄出来之后,突然告诉我这本书出不来,而且是无限期。被审查倒是在其次,但因为这种飞来横祸,我没法完成今年工作的任务,这一点令我非常恐慌。我不可能再去战战兢兢地处理一本类似的书,还要时刻担心它会因为各种质量和政治上的原因被毙掉。

    同时,我还见识了业内为了营销怎样绞尽脑汁。做书之后总是在打折,618或者双11(指线上购物节)时,更是变本加厉的打折。书越来越"精美",也慢慢的不再是书,而变成依托印刷纸的新型奢侈品、工艺品。

    与之相比,真正的内容却很少有人花精力去做。我今年做得最得意的一本书,几十多万字,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译者翻译的,他最后的报酬拿到手只有万把块钱。我作为编辑去交涉这件事情,他也表示理解,但我是相当兔死狐悲的。这不完全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尊重的问题。

    2020年2月28日北京,人们戴著口罩走在天安门广场附近。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那些体制教会我的

    我真正认识中国社会,是(从国外)回来工作以后。在那之前,对于乡土、家族的人际关系,我都只是理论化的。我几乎没有接受中国的教育,不需要准备高考,没有那种备考的压力,没有补习班,没有参与过集体的社团和值日,更没有什么"组织生活"。

    但出版社都是体制内的,这份工作才让我真正体验到中国的社会生活。出版社"工会"过年过节会发福利:哈根达斯的月饼、安格斯的牛肉、电商平台的消费券......这让我联想到老家的一些情况。我妈在机关单位工作,她去老家一个连锁蛋糕店时从来不带钱,因为去那边之后刷单位发的蛋糕卡就可以了,类似的还有商店商场的券。就像《黑镜(Black Mirror)》里有一集,一切都是点数值,可能去见个人、骑个车,你就够点数换一顿饭吃了。这样一个像科幻电视剧里的环境,不是通过技术管理去实现的。很久以前,在小地方的饭卡和代金券构成的体制内的社会里,一个残缺但又健全的流通体制就已经实现了。

    体制内还是个各方面都很有保障的地方。我曾经待过一个企业,因为始终没有盈利,裁了一半的人。当时老板把员工一个个带到楼下去谈,有人因此情绪失控;但是到了出版社之后,就你会发现它有各种各样的保障,而且是高度制度化的。除了那些节假日福利,在食堂吃饭也不花钱,我一般点菜花二、三十左右,完全就单位补贴的钱。我对北京户口没有什么需求,但如果想排的话,也是可以排到的。

    但我有一个在海淀那边互联网大厂工作的朋友,经常加班,周末几乎约不出来。他就是那种典型的,要去跟北京的房价、物价、车牌号、教育这些东西去竞赛的人。他可能还需要去跟比如说下一代程序员、或下一代会计精算师之类的去竞争,他就几乎只能不断地上满发条------所谓的中产阶级焦虑。

    在体制内,你能感到时间流速都不一样,这本质上是两种经济活动的流动:一个是一线城市正在内卷的、不断激化的竞争;一个在体制内,你不必有工薪阶层买东西时计算的心态,你甚至不会用钱去计算自己的时间。时间对你来说,更多的用在等落户名额、等晋升职务、等年限、等工龄之类的事上。

    这挺可怕的,我非常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不通过市场或者文化的交流,不通过一种自发的过程去让人的需求变得更复杂多元,而是在所谓"工会福利"的引导下,让人意识到高档消费品的存在。我没有从中发现金钱交易的痕迹,这些所谓体制内福利好的地方,在我看来不是一分钱一分货的,我感到非常不安:我为什么要拿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太好了,这就是其他所谓中产朋友们会用的,在网络舆论上被当成新型奢侈品的东西,而我的单位在体制内都属于相当末端的,我个人在其中的位置也是相当基层的。我有理由相信,在北京其他(体制内)部门,工会能送出的东西是更好的。

    而我那本出到一半不能出的书,在我看来和享受的福利是一体的------人不可能在一个需要有自我审查压力的体制内,同时享受市场的自由。我不可能接受一个而不接受另外一个。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编注:《人物》杂志一篇讲述外卖骑手与算法系统关系的文章,曾引发舆论场热议)那篇文章火起来时,一个微信群里的人在吵,我正好在食堂吃午饭,在他们争论外卖骑手到底辛不辛苦、危不危险、配不配得起高工资的时候,我看了一眼食堂的大妈,发现她们其实特别好,不需要考虑任何生命危险的问题,在她们给你盛饭的时候,也不需要考虑服务态度如何。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体制里那种静止的劳动力和体制外的那些劳动力之间的天壤之别。我觉得内循环背后的推动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计划经济可能正在以一种体制内生活方式的形态,委婉地调节着人们的需求。

    但周围人会认为你因此"定"了下来。我家里人都在体制内工作和生活,我自己也进入体制后,再回老家时,所有人对我的预期都变了。在民企工作时,他们会觉得我是去北京"闯一闯",而做上这一份工作,他们都觉得我在北京是"定"下来了,他们会认为出版社是一个体面的、有很多知识分子工作的地方。进入出版社之后,我妈开始给我介绍对象了,之前是没有过的,好像我在北京终于有了一个身份的感觉。

    2013年11月5日北京,一位游客在北京的展览馆中拍摄北京市中心的模型。摄:Kim Kyung Hoon/Reuters/达志影像

    北京,是一座不近人情的城市

    我也充分认识到北京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城市。留学的时候,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形态,当时看到北京一些多民族王朝留下的生活方式,或者一些藏传佛教的遗址,会对这个东西有一些浪漫化的想象,认为中国存在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土壤,觉得一种良性的民族主义是有可能的。

    但来了之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座很不近人情的城市。你走在很多地方,都明显看到北京的城建是为了优先维持秩序,而不是为了提供最起码的便利。比如说潘家园那边有人行道的桥,右转的车道是切断人行道的,然后它又把地铁的出站口放在桥下,结果人必须走一条很迂回的路爬上来,越过辅路,才能上到人行道,而最适合人过的那个方向,被车道折断了;其他还包括庞大的绿化带,过分宽敞的街道,这些东西都是在切割街区的;比如说朝阳公园,它的东面和北面根本没有紧挨的楼,从任何一个楼盘去公园都有一公里以上,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市民公园的意义又在哪呢?

    作为一个居民,很明显地感觉到北京是在拒绝普通人的生活的,一开始你会想到《模拟城市(SimCity)》,感觉是一个手很粗糙的玩家在设计一些东西,但在北京一次又一次反复出现类似的情况后,你就不得不承认,好像真的有一个职业的机器在专门阻挠人的自由选择。

    疫情期间,我更感觉到被北京拒之门外。北京的警戒级别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顶配。我的一个同事是湖北襄樊人,他和人合租,合租室友已经回北京了,他也打算回北京,但社区要求他们必须单独隔离,这等于逼着他另找房子住。这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政治上的要求,那个时候湖北已经清零了,这样一个人拿着核酸证明去了北京之后和室友一起隔离14天又怎么了呢?但政策上面这个就是必要的。

    健康宝(编注:查询个人防疫状况的手机小程序,需要在出入各大公共场所时出示)这个事也能感受到北京的拒绝和官僚,它其实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保安都不会仔细查,只要看到一个大概的像是健康码一样的东西就可以了,我用截图也可以通过,但就是一定要有。

    我5月回北京的时候,刚到火车站,社区就给我打电话要我去登记。这是我第一次和社区有了接触。之前在北京的那几年,我一直认为自己可以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受公权力影响的地方,公权力不管我,我也不管公权力。但是2020年,因为疫情,政治上的压力下来之后,很明显在社区层面,对像我这样的流动人口的控制抓紧了,地方上的民政或民事行政机关,积极地想去掌握你的信息。但抓紧之后,我发现除了让你登记一些基本信息之外,剩下的还是那种非常官僚式的,就像保安看健康码一样,只是走个程序,变成一种行政权力的单纯宣示。

    大年初五之前,各地的社区还没有动起来,但政府已经动员起来,各地社区,甚至可能包括省级的政府,都在根据眼前的风险自己酌情行事。疫情期间我们也封小区,在我们那种小地方的老城区里,还有很多60多岁的子女照顾90多岁父母的情况,社区人员就会遇上是放你进去照顾、还是拦着你的选择,他们会说我替你把东西带进去,但那些老人需要的是护工一样的角色,不是带一个东西就能解决他们需求的。我爷爷奶奶90多岁了,和我大姑不住在一个小区,他们有保姆做饭,但我大姑还是每天都要去陪护他们,疫情时大姑跟社区的人关系比较好,就办了一张工作证,方便进出。如果不是关系好的话,你没办法说服他们。我去看爷爷奶奶时就被拦下来过,当时我还解释说老人已经很老了,我要回北京,想走之前见一面,社区才放我进去10分钟。

    但我所在的社区有一个菜市场,它有一个门开着,让那些菜农和其他小区想要买菜的人进来,这意味着我们其实可以混在菜市场的人里面进进出出。所以封小区这个事他们执行得根本不彻底,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仓促上马的政治任务,实际执行时基层有很多没有办法实现的事。

    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一旦没有中央动员,地方政府有多么慌乱,不同的政策、政府部门、行政区划之间严重缺乏协调。虽然只有短短一周,却充满各种各样的真假消息,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去辟谣,人们甚至不再等反转,一度不再期待官方的解释。那时省政府好像提出过要封省高速公路,这还是一开始我老家那边的广播交通电台发布的消息,但实际我叔叔还是顺利出省。即便在后面把社区的人动员起来,那些值班的干部们还是要纠结,比如说"应不应该把一个弟弟是痴呆儿的人从隔壁小区放进来","应不应该把一个80多岁的老大爷放进来"......处理此类非常精细的问题时,你会看到体制是如何运转,最后你发现他们唯一的做法就是"大水漫灌"。

    讽刺的是,在过去小半年之后,十一我回家和爸妈一起看电视,很多关于抗疫的电视剧里,都会把小区里的那些义工塑造成一个像快递员一样工作的人,靠一手撑起整个社区的运转------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这也和我在出版社的情况联系在一起了:重点不在于中央不给你指示,或者是给你施加什么样的限制,而在于你无论如何都要等待中央的指示。做符合要求的书和政治正确是相悖的,我在自我审查,考虑这个书能否达到编辑质量标准的时候,都会有些类似的考虑:到底是应该尊重原作者的内容呢,还是应该让政治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是在体制内的工作里不断出现的主题。

    2016年2月7日北京,农历新年,一个女孩和一个女人坐在车内。摄:Damir Sagolj /Reuters/达志影像

    向其他的可能性奔逃

    当我开始把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连同在老家目睹的体制内生活,以及疫情中的遭遇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开始越来越注意到里面的一些黑暗面。体制让我感到我的需求会很难被满足,更可怕的是,一旦没有满足,我就会很快适应------工会发下来的牛肉真的还挺好吃,日用品也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掉价,何乐而不为呢?

    你看着工资条开始数坐班费有多少、饭卡这个月充了多少钱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做各种各样官僚的事情,然后怀着一种解脱的、甚至有一点欣喜的心情去食堂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被驯化了。

    但我前几周去了一个南方城市,以外人的角度观察当地的体制外生活,让我对未来乐观了一些:首先是到了晚上,有那种夜宵大排档一样的地方,很多人坐在那儿吃东西,一个地方10点以后还有很多人,这放在北京一些顶级的商圈都是不太容易看到的;那儿的服装定制店也很多,像一般中型城市连锁服装店那样的店面,挺新的,也比较干净,当地消费者已经有一些脱离成衣、考虑要给自己定做的需求了,挺出乎意料的。

    在北京呆多了,对一个城市的小商业应该是什么样子会失去概念,到处都是很大的街道,都是步行不便的地方,晚上也没有什么人气。北京的多元化消费太少了,没有小摊,消费没有中间层。导致人们的消费只能分化成为体制内分配、基本消费和高度溢价的消费。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里面,商业比我想象得要活跃,比如像华莱士、乡村基(编注:本土连锁快餐品牌,门店主要分布在非一线城市),这种主要靠地推,而不完全靠线上的连锁餐馆,依然是有生命力的。只要依然有下一代人可以体会这样的商业环境,在我看来不仅是内循环,包括那种体制内生活的循环,都是可以被遏制的。

    当这个社会正在向一个我越来越无法理解的方向移动时,我意识到自己其实应该属于一个流动性高的、时间流速更快的生活方式。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处在一种认同危机里,西方背景下的教育经历,没有什么典型中国社会的生活经验,我感到有些格格不入。但最近这段时间我开始越来越清楚了,之前那些让我感到困扰、觉得自己怪胎的东西,似乎正在逐渐变成身上的遗产,只要存在在那里,它的意义好像就在与日俱增。现在对于我来说,你只要和这个社会反着走就可以了,对你不理解的事情,只要懂得去拒绝就可以了------非常积极地去拒绝,顺从本心地去拒绝,随心所欲地去拒绝。现在我打算辞掉出版社的工作,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也打算去其他不同城市看看,北京实在太贫瘠了,可能去什么地方都会有新的发现。

    不过在我真正决定离职的时候,我妈让我不要跟家里老人说------他们都是体制内过了一辈子的人,他们肯定接受不了。

  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

    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回顾这个故事有很多路径。这里我们要走的路,会路经四个人的生活: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威廉•詹姆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和约翰•杜威。总的来看,他们在驱动美国思想进入现代世界上,比任何别的团体的作用都要大。他们不仅对其他作家和思想家有无与伦比的影响,也极大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改变了美国人的思考方式,让他们继续思考教育、民主、自由、正义和宽容。因此,他们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学习、表达自己观点、理解自身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跟自己不同的人的方式。

    作者简介

    路易斯•梅南 Louis Menand

    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纽约客》特约撰稿人。2002年,他的第一本面向大众的著作《形而上学俱乐部》荣获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以及美国历史学会的帕克曼奖。2016年,梅南获得了奥巴马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人文勋章。


    下载链接

  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谷雨实验室】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

    https://mp.weixin.qq.com/s/vO3j9Btmw9QZJWXR0me03Q


    img

    漫长的、没有名姓的35年过去了,她第一次听到别人喊出自己的名字。

    撰文张月

    摄影史提芬车

    编辑糖槭

    出品丨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名字

    从李新梅记事起,妈妈就是个没有名字的人。

    爸爸通常管她叫"哎"或者"喂",邻居则连这个也省略,直接上来拍一下肩膀,在村子里35年了,"他们都不知道我妈叫什么。"

    身份证上,妈妈的名字叫李玉荣,出生日期是1960年7月15日,两个信息都是爸爸李伟随意编的。

    李新梅记得,妈妈的枕头下面总是横放着一把刀。有时候是水果刀,有时候是剪刀,刀柄朝向床外,刀刃向内。

    成人之后,李新梅会有意识地把妈妈的刀藏起来,但过不了多久,一把新刀又会出现在枕下,就这样过了三十多年。妈妈从未使用过那把刀,只是一直枕着睡。

    在今年一个饭局上,有人告诉李新梅,枕刀是布依族的习俗,人们相信,如果做了噩梦,放把刀在枕下,就不会再梦到那些可怕的事情。对方说,你妈妈一定做了很多年的噩梦。

    35年前的冬天,妈妈被人贩子从重庆火车站卖到河南辉县这个名叫早生的村子,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服。路上被人打过,耳朵出了血,牙齿也掉了好几颗,李新梅的大姑花一千块买下了她,给李新梅的父亲李伟当媳妇。李伟觉得这女人长得丑,又黑又矮,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伤了耳朵,听力也很差,他不乐意娶个这样的媳妇儿,但最终拗不过姐姐,还是结了婚。

    在李新梅印象里,妈妈总是深怀恐惧。她会仔细叮嘱一岁半的外孙不要出门,"外面会有坏人会打你。""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拿砖头狠狠地打他!"她咬牙切齿地说。

    李新梅不知道妈妈做没做噩梦,她无法和妈妈进行更深的交流。妈妈说一口发音奇特的语言,和汉语没有任何相近之处,村里没人听得懂,从小和她在一起的李新梅也只能听懂50%左右,但不会说。妈妈听力差,始终学不会汉语,只会写两个歪歪扭扭的汉字:早生。是李新梅教的,"至少出去能告诉别人家在那儿。"

    但妈妈并不觉得早生村是她的家,李新梅记得,从小时候起,妈妈的话语中会重复出现两个词:"烟"和"白烟",李新梅后来逐渐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在妈妈的语言中,那是"家"和"回家"。

    她说得太多了,家人常常会显得不耐烦。那看上去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没人知道她的身份,她有着和周围人不大一样的长相,眉骨高耸,眼窝深陷,甚至有村人说她来自国外。

    img

    李新梅的妈妈 ©受访者提供

    然而,在今年9月,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奇迹般的转折,一群身在贵州的布依族人用了仅仅两天半的时间,帮李新梅妈妈找到了位于贵州晴隆县的家。它顺利得不像真的,以至于李新梅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是个骗局吧?

    她深知这种寻找有多难,从2010年起,她曾尝试帮妈妈寻找过很多次。她在QQ上加过五六十个群------因为妈妈是从重庆被拐来的,她重点加川渝地方的群,她在里面详细描述了妈妈的外貌、拐卖时间,把她听得懂的词转换成汉字:吃饭是"更号",喝酒为"更涝",睡觉是"等能",问有没有人知道这是哪里的语言。

    偶尔会收到一些语焉不详的回复,有说是四川的,有说是越南的。在百度贴吧和川渝的寻亲网上,李新梅也发过一些帖子,花20块钱置顶一个月,阅读量有几百,但少有回复。

    寻亲网上需要填很多信息,但李新梅能填的不多,"我妈的过去一片空白,相当于让你填信息,你就填了一个句号,根本就无从下手。"

    在一个QQ群里,曾有一个贵州人加李新梅好友,说妈妈有可能是贵州的,这边少数民族很多。她让对方说几句当地的话,对方不会讲,李新梅觉得他是在骗自己,把他拉黑了。

    零零散散找了几年,她没有寻到任何有价值的方向,慢慢灰了心。妈妈渐渐老了,在这个小村子里,她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变成了六十来岁的老人,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生子,看着妈妈,李新梅常想,她的父母大概率都不在了,谁还会记得她呢?2016年之后,李新梅不再发寻亲帖了。

    "回家吧,不要说话了"

    李新梅曾比划着手势问妈妈:你是哪儿的?妈妈说了几个晦涩难懂的词,李新梅听不懂。但她会常跟李新梅和妹妹说,我们回家吧,家里可漂亮了。在妈妈的记忆里,老家附近有条很大的瀑布,她常常经过,家门口种着肥硕的芭蕉树,还有一棵高大的板栗树,成熟的时候,父亲会把板栗打下来,拿去集市上卖钱。

    妈妈跑过两次。第一次是刚来河南没多久,她带着自己那件薄薄的衣服和做的两双小鞋子跑了,但这次逃跑只持续了两个小时就被亲戚们找了回来。李新梅说,他们从那两双小鞋子和妈妈的话推测,来河南之前,妈妈可能生过一个孩子,叫小苗,不知道怎么弄丢了,"可能也被拐卖了吧"。

    去年,李新梅带人到家里给儿子上保险,签合同的时候,妈妈发了疯,抱着孩子把卖保险的人赶了出去。"她以为我要把孩子卖掉。"

    第二次逃跑是在来早生村的第9年,她带着4岁的李新梅和2岁的妹妹离开了。直到现在,李新梅都能记得当时的场景,她和妹妹暂时住在奶奶家,妈妈去接她们,一边给她们穿厚衣服一边说,"我们走,我们去家,这里不是我们的家。"她带了身份证,拿了五百块钱,晚上睡草垛子,白天走路,两天之后,在辉县的车站遇到了在那里守株待兔的邻居。

    大概是死了心,妈妈再没跑过。她就这样住了下来,和李伟在一起生活。在李新梅的叙述中,那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妈妈能听懂的几个汉语词汇,大多和劳作相关:锅、饭、麦子、种子、肥料......李伟提到这些词的时候,她会去干对应的活儿。

    img

    李新梅爸爸妈妈和妹妹 ©受访者提供

    在李新梅印象里,家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安静的,爸爸看电视,妈妈也看电视,"没什么交流,也不知道交流什么。"

    在这个4000多户人的村子里,妈妈是一个异类。村里的女性常坐在一起剥花生,别人说话的时候,妈妈会认真地看,认真地听,李新梅觉得,"她应该是装作在听吧,反正就是觉得自己必须得融入一下。"别人笑,她也笑,"有时候别人在嘲笑她,她都觉得别人在给她说一个笑话。"

    当被人盯着看时,妈妈会突然说很多话,好像迫切地想要解释些什么,而周围的人会陷入尴尬的沉默,遇到这种状况,丈夫李伟会用手势比划着:"回家吧,不要说话了。"

    李新梅懂事之后,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妈妈送她去上学,长相让好奇的同学频频注目,"看,李新梅的妈好丑啊。"

    此后她很少再和妈妈出现在同一场合。妈妈总是站在村东头的坡上等她放学,她和同学走在一起,看到妈妈过来,扭头就往家里走。"会被别人指指点点,感觉挺自卑的吧,人家都是个正常妈妈,能说话,干什么都可以,你什么都不能。"

    妈妈很勤快,会做精致的布艺,她给李新梅做好看的鞋子和小书包,自己绣上彩色的花纹,和河南当地的图案都不一样。李新梅背着书包去学校,有同学羡慕她有这么别致的书包,但她痛恨这种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仿佛和妈妈一样,自己也成了同学眼中的异类,她把书包送给了同学。

    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新梅才明白"姥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总有好事的邻居来问,去过你姥姥家吗?见没见过你姥姥?李新梅想,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隐隐地希望妈妈能找回家,"我挺想有个姥姥的,是少数民族的,或者国外的,也不会被别人看不起,最起码有个家了。"

    img

    李新梅

    2017年底,李伟被确诊食道癌,在医院治疗了三个月,效果甚微。李新梅不想让爸爸死在医院,她带他回家见家人最后一面,然而,他在路上就断了气。遗体抬进门的时候,妈妈仿佛不相信,上去推了推李伟的胳膊,继而大哭。

    在李新梅印象里,妈妈从来没有为李伟哭过,那是第一次。夫妻很少交流,也无法交流,用李新梅的话说,"是个搭伙过日子的关系,但时间长了,人都有感情的,这都不是感情,是亲情了。"

    李新梅记得,父亲办完丧事第二天,一家人在桌上吃饭,妈妈自言自语地说:"你爸死了,我也准备走了,我也回家了,你们(姐妹)俩在这儿吧。"

    "我妈平时最起码有个伴,一下子少了伴之后,感觉就是孤零零的感觉,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李新梅说。

    她失去了现在的家,也找不回原来的家。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新梅觉得,妈妈好像迅速衰老了。

    妈妈很少笑,只有在和外孙在一起的时候,才有一些发自内心的笑容。去年有一天,李新梅躺在屋里,妈妈在外边哄孩子,她突然听到妈妈在低声地唱歌。她平时说话声音低哑,还有些漏风,但唱歌时声音清亮甜蜜,李新梅听不懂她在唱什么,只觉得不像60岁的老人,"像那种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她想要录下来,但妈妈唱了短短的一段,就不再唱了。

    比侬,回家

    今年9月,李新梅偶然在一个短视频App上刷到了一条布依族语言的教学视频。对方的语音听起来很熟悉,吃饭是"更号",喝酒是"更涝"。她加了这个名叫"峰萧萧"的博主的微信,描述了妈妈的情况,想让他听一听,妈妈说的是不是布依语。

    "峰萧萧"真名黄德峰,布依族人,是贵州兴义某县的公务员,他看上去沉稳安静,说话很有条理,平时喜欢在短视频网站发一些教学视频,推广布依语。他告诉我,布依族大约有300万人口,97%都分布在贵州。他出生于1992年,他说自己这一代人还会说布依语,但下一代小孩很多不会使用布依语了。"很多人对本民族的母语可能是比较自卑,他就觉得说本民族语言的话可能就是一种落后的表现,所以现在年轻一代的90后父母就不愿意再把自己的母语传承给下一代。"

    他记得,李新梅加了他的微信之后,好几天都没有发妈妈的录音过来。直到9月10号深夜,黄德峰才收到一条6秒、一条18秒的语音,语音里李新梅的妈妈念叨着回家,哭着说:"孩子再也找不到了,孩子哪儿去了?"

    李新梅记得,那次哭泣的起因是自己的儿子不小心坐了家里的神龛,犯了妈妈的大忌,在她看来,那是对神灵的亵渎,她一直哭,不停地说话。"她可能觉得丢失的那个孩子再也找不回来了,我觉得我妈特可怜。"李新梅向我回忆那个场景的时候,眼睛红了。

    黄德峰几乎是在听到录音的第一秒就确定,那就是布依语。尽管已经离家很久,但老人的语言没有任何汉化的痕迹,使用的词汇都非常正宗。黄德峰让李新梅发一张妈妈的照片过来,照片里,她围着一个红格子的围裙,袖子挽起,蹲在院子里,看向镜头的脸上没有笑容,随着年岁的增长,眉骨显得愈发地高。"我一看她的长相,就百分百确定她是布依族。"黄德峰说。

    img

    ©受访者提供

    他兴奋地把这个结论告诉李新梅,李新梅表示了感谢,却没有太激动,她对这件事不抱太大的希望,确定了妈妈是布依族又能怎么样呢?布依族有那么多人,上哪儿去找妈妈的老家?

    黄德峰当天晚上没有睡,他把老人的语音做成了短视频,在平台发布之后转发到许多布依族人的群里。按照语音特征,布依语大致分为三种土语:第一土语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第二土语分布在贵州中部,第三土语则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他不确定老人究竟使用的是哪种土语,请大家帮忙听音。群里有一位布依族文化专家周国茂,对布依族各个语系都很熟悉,他听完之后,确定老人的口音属于第三土语。

    9月11号中午,李新梅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名叫"比侬,回家"的群,在布依语里,"比侬"是同胞的意思。建群的人是黔西南广播电视台布依语翻译王正直,她是黄德峰的好朋友,确定了语系之后,他们不停地把第三土语区(六枝、水城、镇宁、晴隆、普安、毕节等)的布依族朋友拉进群里,李新梅看着群里从六七个人,变成十几个人,又变成了二十几个,最终变成40人。

    建群后不到10分钟,就有人听出这个口音属于贵州普安县或晴隆县。群里有人想和老人直接视频,但是李新梅妈妈的听力和情绪都很差,对方说什么,她都没有太大反应。

    情况陷入了僵局,晴隆和普安相邻,常住人口加起来有将近60万人,寻找一个35年前被拐卖的女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后来大家又想出了新办法,普安和晴隆的族人把当地布依族代表性的服饰、风景、习俗图片发给李新梅,让她拿给妈妈看。

    这个办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妈妈对一张瀑布图和二十四道拐的图片有了反应,她指着瀑布说:"从这里上坡,就能到达'哒喂'。"会说布依语的人都知道,"哒喂"是晴隆县的布依名。二十四道拐则是晴隆最知名的景点,它建于1936年,是一条盘山公路,像蛇一样在山路上盘绕了24道弯。妈妈指着图片上蜿蜒的路,说:"这里有座庙,那里有座房子,走下去就是德燕的家。"

    img

    ©东方IC

    王正直告诉我,当时他们去查,二十四道拐附近并没有庙,也没房子,大家一时都很泄气,觉得老人可能是记错了。在晴隆县统计局工作的岑官昌9月11号加班到很晚,他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看完群里全部的信息,他告诉大家,老人说的是对的,在二十四道拐旁边的确曾经有座庙,在"文革"时期被拆除,二十四道拐再往下走,确实有一道无名瀑布,他判断,李新梅妈妈可能是二十四道拐附近沙子镇或者江西坡的人。

    此时已经是9月11号深夜,兴仁县的罗乾告诉我,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搜索范围缩小到了镇的级别,群里的人都很兴奋,一直讨论到两三点,但也是在这里,寻找走入了死胡同。

    9月12日,大家继续讨论,但李新梅妈妈对其他图片没什么反应,她说的话被大家听了又听,群里信息发了几千条,但都没有寻找到新的突破点。罗乾记得,到13号上午,依然没有进展,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趣了,很多人不再说话。

    "你知道我的名字了?"

    突破在9月13号下午来临。

    罗其利是普安县做民族服装生意的布依族人,性格热情开朗,常在邻近乡镇走动,交友广泛。她仔细看完了老人对瀑布和二十四道拐的反应视频,忽然注意到她说的两个词:"波林"和"搭东"。这两个词在之前被认为是"陡坡"和"森林"的意思,但她莫名觉得这两个发音很熟悉,似乎是沙子镇边的两个村名。

    她马上给六七个晴隆的朋友打了电话,正好有一位朋友在沙子镇赶集摆摊,她让朋友问问过路的老人,有没有从那两个村子里来的,村子里是否有女性被拐卖。电话里她语气急切,朋友问她:"是帮谁问呢?"她说:"你不要管,快问就是。"

    当天下午两点多,朋友回电,有一位老人说,30多年前,附近一个名叫"布鲁交"的村寨失踪了一个名叫"德玲"的女子,从年龄来算,和李新梅的妈妈吻合。

    群里大家都很兴奋,有人马上教李新梅布依语"德玲"的发音,让她试着冲妈妈喊,"德玲!"妈妈却摇摇头,"我不是德玲,德玲是布鲁交的。"大家很失望,但随后反应过来,她认识德玲!她离布鲁交很近!

    下午四点罗其利的朋友又有了新的消息,另一位来赶集的老人告诉他,三十多年前,自己村寨里有一个叫德良的女子嫁到邻村之后被拐卖,父亲叫德定,还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德良嫁给了邻村一个比她大十来岁的男子,后被拐卖。

    如果不上学,布依族人都没有汉名,取名为单字,"德"是一个前缀,相当于汉语里的昵称"小",德良也就是"小良"。

    李新梅再次冲着妈妈喊:"德良!德良!"漫长的、没有名姓的35年过去了,那是德良第一次听到别人喊出自己的名字,她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变大,还带着一点羞涩,她有些迟疑地说:"你知道我的名字了?新梅啊,我就是良。"

    连结

    img

    德良的父母

    罗其利随后打听到,德良的父亲88岁,妈妈84岁,依然健在,她拉了德良的弟弟进群,给他看了德良年轻时的照片,他确定,那就是家中失踪的大姐。

    第二天中午,德良的小弟德砖拿着手机,让父妈妈跟德良视频,德良看到的是两个枯瘦的老人,妈妈戴着布依族的深蓝色头巾,辨认了一会儿之后,她叫了一声,妈妈。两个老人开始抹眼泪,德良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她问,"你是不是哭了?我不见了,你就哭了吧?你是不是到处找我啦?"

    李新梅落了泪。

    在视频确认之前,李新梅都还在怀疑,这是不是个骗局。她找了那么多年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就找到了呢?

    李新梅告诉了邻居,邻居的第一句话是:"花了多少钱?"她说没花钱,对方不相信。她跟朋友讲了这个事情,朋友也不信,自己加了黄德峰的微信,旁敲侧击地问他是不是对李新梅有其他想法。黄德峰有些无奈,他不得不用最基础的方式跟李新梅解释:"我是公务员,王正直姐姐是黔西南电视台的语言专家,周教授也是布依族文化的专家,我们都是有国家职业的人,也不会因此收你一分钱。"

    事实也是如此。李新梅曾想在群内发个红包都被黄德峰制止了。李新梅说,"从开始到最后,就到现在,我都没有一丁点付出感觉,最多也就给他们录我妈妈几个视频,没了,没什么付出,全程都是他们在付出。"

    img

    中间三人从左到右为黄德峰、王正直、李新梅

    黄德峰告诉我,因为人口较少的关系,布依族人之间的连结会更紧密。另外一个原因也许是同病相怜,群里很多人都能讲出一些家族里女性被拐卖的故事,罗乾的小姨、罗其利的堂姐、王正直的表姐......有些找回来了,但大部分杳无音讯,给家庭留下巨大的黑洞。罗乾告诉我,在90年代打工潮兴起之前,布依族女性被拐卖的事情曾多次出现,语言不通,被拐卖了很难找回来,要找回来也要很多年之后。人贩子会精心挑选拐卖对象,"看你的兄弟强不强、父母强不强,如果在当地有威望,你敢拐卖他女儿是不可能的。"

    德良的妹妹德飞说,姐姐被拐卖的时候,弟弟妹妹年龄很小,父母都是老实人,家里穷到吃个馒头都困难,妈妈要把馒头藏起来,先给小的孩子吃。"他(人贩子)就是觉得我们好欺负,要是我们都大了,他不敢的。"

    王正直告诉我,她后来知道,德良的耳朵并非被人贩子打伤,而是先天性听力弱,脑子也慢,拐卖之前,她嫁到邻村,被夫家嫌弃,丈夫默许三个人贩子带走了她。两周之后,父亲发现女儿不见了,拎着刀去了人贩子家里,对方恳求他,说一定把德良找回来,但最终无果。

    黄德峰想,这次能找到亲人,除了幸运以外,很大程度是因为德良还会说母语,还保留了完整的口音。

    德良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罗其利告诉我,六盘水发耳镇的一群人仿照他们的做法,帮助一位在山东的布依族人找回了家。

    回家

    9月14号,跟父母视频完之后,德良整晚没睡,她跟李新梅说:"还活着,还在呢,我们找拖拉机赶紧去吧。"早上起来的时候,李新梅看到妈妈收拾出来整整五大包行李,堆在床上,全是她这些年给她买的衣服,大多没穿过,还是新的。

    李新梅告诉妈妈,现在回不去,要收秋之后才能去,她订了10月17日从郑州飞贵州兴义的机票。德良仿佛听懂了,又仿佛没听懂。她并不知道是谁帮她找到了父母,以为是李新梅按手机按出来的。一看李新梅打电话,她就盯着看。存着二十四道拐图片的iPad也不给孙子玩了,害怕没电。

    终于到了去机场的日子。她们坐完三轮车,又倒出租车,又倒大巴车,在机场附近的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又飞行了两小时40分钟,跨越了1359公里。这是她们出过的最远一趟门。

    她们在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区的首府兴义落地,迎接她的是王正直、黄德峰、罗乾等人。他们准备了鲜花和横幅,在场的还有几家媒体。王正直记得,所有人都很激动,甚至有几个志愿者掉了泪,但身处目光中心的德良看上去很平静,甚至表现得有些失望和生气。

    只有李新梅理解妈妈的心迹,"她开始很盼望,觉得下了车就是(家),但每次都不是,每次都不是。"每倒一次车,德良看上去都更生气了,到后来根本不拿正眼瞅李新梅,"她可能觉得我在骗她吧。"

    王正直也感觉到了这种情绪,从兴义到晴隆的路上,德良的脸色一直不好,王正直一边开车一边跟她说话,她不搭理,反复说着:"来这么远的地方干什么?要带我去哪儿?"下车后,德良坐在了路边,因为晕车,她露出了难受的表情。

    志愿者没有预期过这样的场景,王正直很无措,一转头,突然发现身后迎出了一群人,大都穿着簇新的传统服饰,那是布依族出席重要场合时穿的衣服。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包着灰色头巾的老人,她的衣服看上去很旧了,整个人小小的,身高大约只有一米二左右,枯瘦如柴,她的年纪很大了,缓慢地走到德良跟前,左手端着一碗白米饭,右手夹了一筷子米饭,喂到德良嘴边。

    那是德良84岁的妈妈,依照布依族的传统,从外边回来,要吃家里一口热饭,以后就不会再丢了。德良像是还没反应过来,她扶着妈妈的手,努力想吃一口,还是没吃下。

    img

    后来,很多在场的人都向我描述了那个场景,很多人掉了泪,德良的弟弟德砖红着眼,转过身去。"一个80多岁的老妈妈对她60岁的女儿喂饭,像对一个在自己膝下的小女孩一样,好像德良还是一个小女孩。"王正直说。

    德良扶着妈妈回屋,转过身,对王正直露出了此行的第一个笑,"她到现在才知道,我是送她回家的。"德良和妈妈,坐着说了许多话,爸爸晚一点到来,他们三人并排坐在沙发上,在会面的一个多小时里,妈妈和爸爸一直紧紧拉着她,他们说了很多很多话。妈妈的眼神哀哀的,一直没有离开过德良。一家重聚的地方是德砖刚搬进去没多久的安置房,按风俗新房里不能哭,但德良的妈妈还是没能忍住眼泪。

    李新梅那天晚上发了一个朋友圈,是家人一起吃饭的视频,黄德峰、王正直和罗其利等人唱了一首布依族民歌《知客调》,那是迎接远方来客时唱的歌。有一位同学给李新梅留言:"原来你有一个大家庭。"李新梅告诉我,看到那句话的时候,她很想哭,"他说我原来有一个大家庭,我特别高兴。"

    视频地址

    "这儿不属于她了"

    对德良来说,一切都物是人非。原来的吊脚楼已经不见了,家门口的芭蕉树和板栗树也没有了。父母搬进了二弟德勇在山上的平房,要坐二十分钟的三轮车才能抵达。

    家里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贫穷。屋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屋里几乎没有家具,父母卧室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衣柜,衣柜里没几件衣服,父亲的衣服堆在床上,又脏又乱,看上去很久没有洗过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可以取暖的长方桌,厨房的灶台上积着厚厚一层灰。

    img

    父母老了,面容衰朽,德良也老了,头发灰白,但她却仿佛突然又变回了二十多岁的女儿。德飞记得,大姐以前就是家里最勤快的,活干得最麻利,在这里,她变得很忙,打扫屋子,给父母做饭,她学会了这边煮米饭的方法,先把米放进水里煮熟,再用漏斗把水滤干,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更香。她给父亲洗了脏污的外套和裤子,被子拿出去晒了,装进干净的被套里,喂院子里的鸡和狗,她甚至还给邻居种了点白菜。

    李新梅无法不注意到妈妈的变化,她总是没事儿抿着嘴笑,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妈妈跟外公外婆说李新梅成长的趣事,语气甚至有一点撒娇的意味。在这里,妈妈有许多可以说话的人,李新梅有一天看到她和一个邻居手拉着手,一边走一边说笑聊天,光顾着说话,连站在路边的女儿都没看到。"有种感觉就是她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异类了。"李新梅说,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变成了:"我不走了,要走你走。"

    她的愿望注定遥不可及。这个家庭看上去并没有能力收留一个突然归来的女儿。父母没有收入,二弟德勇带着妻子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小弟德砖是贫困户,平时做个小工,需要养四个孩子。

    李新梅也不想让妈妈留在这儿,她买了10月30号的机票,这是一场短暂的、只有12天的相聚。她让小舅德砖去给妈妈做思想工作,"你去跟她说,这儿不是她家,是二舅家,人家家里5个孩子回来没地方住,她不能在那住。她根本不知道这儿不属于她了,她家在那边(河南)。"

    但德砖并没有开口,去山上接妈妈离开的过程,比李新梅想象中顺利许多,她给德良看了外孙的视频,告诉她,过年再带她过来。德良竟没有多说什么,她温顺地去拿自己的包,看上去很平静,但把衣服塞进包里时还是哭了,外婆也红了眼。

    在其他人说话的间隙,德良一个人坐在院子的椅子上,呆呆地望着被白雾笼罩的远山,目光空茫,身形佝偻。

    img

    离开之前,李新梅想给德良装个助听器,因为安装过程需要被安装对象的即时反馈,在河南无法实现。她想趁着德飞能和妈妈沟通,在离开贵州之前装一个。但德飞在一个生产女包的工厂做工,请假很难,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一场大团圆之后,德良可能还是要回到那个无人倾听、只能自言自语的世界。在德砖家等车的过程中,李新梅和朋友在说笑,小弟德砖在看手机,德良看着他们,说了几句话,没人回应,她只好扭头去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一个谍战剧,只占了很小一点屏幕,她不会使用遥控器,不知道该怎么把那个小屏幕放大,只好盯着那个小屏幕,看了很久。

    她身上有一些东西永远地被摧毁了,回家也并不能挽救什么。她找不回自己的年纪,父母早已忘记了女儿被拐时的准确年龄。在德砖家,德良还是会自言自语,李新梅告诉我,德良说的是:"粮食丢了......孩子没了。"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她活在自己的时间与创伤里,仿佛再也没有往前走过。

    如果非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可能是她的人生终于有了些许盼头。走之前,德良跟邻居聚会,她告诉她们:"我先回去带孩子,等过年了,蒸好馒头就回来。"

    img

    ◦ 李伟、德飞、德勇为化名。

  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刘润:到底是什么《新规》,暂缓了蚂蚁上市?

  1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乔姆斯基 - 乐观而不绝望:资本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世界顶尖公共知识分子、“美国永远的反对派”乔姆斯基与这个已然失控的世界的对话

    ★ 我们这个时代依然健在的最伟大的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的深入洞察

    ★ 美国的过去与将来、特朗普时代及其现状的复盘

    ★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的确可以有所作为

    《乐观而不绝望:资本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是C. J. 波利赫罗纽对诺姆•乔姆斯基所作的访谈集,时间跨度从2013年到2017年。在这些访谈中,乔姆斯基讨论了他对“反恐战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欧洲难民危机以及欧盟的分裂、中东问题的和平前景、美国选举制度功能失调、核扩散和气候危机对人类构成的严重威胁,以及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等问题的看法。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乔姆斯基首先从美国社会现状、欧洲一体化进程、恐怖主义的最新形势以及全球阶级分化等问题的分析入手。第二部分重点关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阐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悠久历史,以及美国全民医疗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议题,同时乔姆斯基还分析了目前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核战争阴影。第三部分,乔姆斯基审视了人类一直以来面临的各种选择,包括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在这本访谈录中,乔姆斯基清楚地阐述了现状的来龙去脉,全面地解释了世界舞台上主要角色的驱动力量。这些访谈记录一方面能帮助我们认识乔姆斯基的观点和理念,另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继续保持坚定的信念,相信人类最终一定能够扭转历史的进程,有所作为。

    作者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1928— )

    Noam Chomsky

    乔姆斯基是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荣休教授,在语言学、心理学、政治学、传媒学等诸多领域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乔姆斯基一九二八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一九四七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二零一七年乔姆斯基从麻省理工学院荣休后加入亚利桑那大学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他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为二十世纪的语言学理论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乔姆斯基在一九七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乔姆斯基被《纽约时报》称为“可能是目前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从一九六七年开始,他发表了大量关于国际时局和美国政策的文章和书籍,议题涉及全球政治、恐怖主义、气候问题和核扩散等。乔姆斯基一直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坚持批判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运动的“阴谋”和西方民主的伪善,代表作包括《霸权还是生存》《世界秩序的秘密》《是谁在统治我们这个世界?》《美国梦的安魂曲》《人类的主人》等。杰出政治思想家爱德华·萨义德认为,乔姆斯基是“不公正势力与谬见的最重要的挑战者之一”。


    下载链接

  1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方可成:美国大选:我们已经知道什么?

    https://ipfs.io/ipfs/QmPZaiqtG6shYkg3Bn66mPuis3CjyGWdNydZmrHd8ZSy7m/


    【按】本文是2020年11月4日下午5点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435期试读。希望阅读更多类似文章,欢迎点此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美国大选:我们已经知道什么?

    写作这篇会员通讯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3点,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凌晨2点。11月3日(周二)是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日,晚上各州陆续开始计票,大部分州都已经知道赢家,然而最为关键的几个州还没有结果,因此我们还不知道下一届美国总统究竟是谁。

    从北京时间今天早晨开始,我的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各种其他社交媒体上就被关于大选结果的讨论淹没。各路消息像过山车一样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一会儿有人说川普连任已成定局,一会儿又有人说拜登依然占优。即便是纯粹吃瓜围观,也会被这样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消息冲击得很累。更何况,此次大选的结果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影响世界格局,这就更令关注大选消息的人感到疲惫。

    因此,本期会员通讯想为大家撇去社交媒体上的那些情绪化的、无用的浮沫,提供一些确定的消息,并建议如何更好地选择大选相关的信源。

    为什么大选当晚无法出结果?

    受到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的美国大选是极为特殊的一次大选------很多选民为了避免在人群聚集时面临感染风险,选择提前通过邮寄的方式投票,而不是在大选当天现场投票。大部分州都允许邮寄选票。

    和现场投票比起来,邮寄选票的统计更加费时。不少州都表示,要先把现场选票清点完毕,才会开始清点邮寄选票。在重要的摇摆州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负责选举的官员,可能要花好几天才能将选票清点完毕。

    如果双方的得票极为接近,那么最终结果可能需要更久才能决定,因为以微弱劣势落后的一方可能会告上法庭要求重新计票,那就要等最高法院来裁定了------2000年的选举就是这种情况。

    目前已经出了什么结果?谁的胜率更大?

    美国大选并不是简单计算谁得的选票更多,而是要以州为单位来计票,每个州按照人口比例分配了一定的"选举人票"。大部分州都是"赢者通吃"的制度,也即只要在该州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就可以获得该州所有的选举人票。获得270张选举人票的候选人当选总统。

    大部分州的政治倾向非常明显和稳定,在大选之前就可以确定结果了(比如加州一定是支持民主党的,阿拉巴马州一定是支持共和党的)。因此,真正影响选举结果的只有几个摇摆州,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州的结果即可。

    今年关键的摇摆州中,已经出了结果的只有3个:

    • 佛罗里达州(29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超过3个百分点。
    • 俄亥俄州(18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大约8个百分点。
    • 爱荷华州(6张选举人票),川普赢了大约8个百分点。

    还有7个极为重要的摇摆州仍无结果,他们分别是:

    • 中西部"锈带地区"的宾夕法尼亚州(20张选举人票)、威斯康星州(10张选举人票)、密歇根州(16张选举人票)。这三个州是2016年川普击败希拉里的关键战场。
    • 东南部的佐治亚州(16张选举人票)、北卡罗来纳州(15张选举人票)。
    • 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11张选举人票)、内华达州(6张选举人票)。

    目前,拜登已经拥有227张选举人票,还差43张取胜。川普拥有213张,还差57张取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都有相当的获胜概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些帖子声称,上述未出结果的摇摆州大部分都已经偏向川普。但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开票的顺序------前面提到,邮寄选票往往是最后计算的,而倾向于通过邮寄选票的方式投票的更可能是民主党支持者(他们认为COVID-19疫情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是共和党支持者(他们不太在乎COVID-19疫情)。

    此外,在一些州,大城市的选票是比较晚才能统计完成的,而大城市的选民更倾向于支持民主党。比如佐治亚州在统计了90%的选票之后,川普已经领先2.5个百分点,但是双方在这个州获胜的机率依然相差无几,因为还未完成点票的地方集中在该州最大城市亚特兰大附近。

    因此,对于这些摇摆州而言,在票数只统计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时候是完全无法判断最后结果的。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

    民调机构再次预测失败?

    尽管目前还很难说哪一方会最终获胜,但我们已经看到:现在的结果和民调机构的预测有较大的出入。

    实际上,著名数据新闻网站FiveThirtyEight通过汇总民调机构数据作出的大选最终预测是:拜登大概有90%的可能性获胜。显然,目前的形势对于拜登来说远远没有那么乐观。

    由于美国大选的特殊规则,我们看全国层面的民调数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深入观察摇摆州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民调结果的确出了很大的差错,比如:

    • 对于俄亥俄州,民调机构发布的结果是双方相差无几。有的认为拜登领先4个百分点,有的认为川普领先4个百分点。但实际上,如前所述,川普以8个百分点大胜。
    • 对于佛罗里达州,民调机构发布的结果是拜登领先,领先比例从2个百分点到6个百分点不等。仅有ABC News和《华盛顿邮报》的联合调查显示川普领先2个百分点。实际上,最终计票结果显示,川普胜了超过3个百分点。

    民调结果在2016年时已经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详见会员通讯024期)。看起来,4年之后,民调机构依然很难重新获得人们的信任。民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可以想见的是,接下来民调界和政治学学术界将会发起热烈的讨论,此后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将会适时介绍大家的反思和讨论。

    4年前的大选中令民调机构判断失误的,主要是中西部锈带地区、低教育水平的白人,他们表现出了超强的为川普投票的热情,而民意调查未能捕捉到他们的态度。而此次大选,从目前能够掌握的数据来看,最令民调机构感到惊讶的是拉丁裔选民,包括佛罗里达州大量的古巴裔选民。

    如《纽约时报》的统计(上图)所示,和2016年相比,拉丁裔和古巴裔选民向川普移动的比例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比如,2016年的时候,古巴裔选民大多数选择的是希拉里,只有46%选择了川普;但是到了今年,有多达59%的古巴裔选民都把票投给了川普。

    本来,少数族裔、移民应该是民主党的票仓,因为民主党更注重保护他们的权益。然而,为何川普能够令人惊讶地从这些群体当中大量获取选票?实际上,大选之前就曾有媒体分析:拉丁裔(以墨西哥裔为主)、古巴裔选民可能是拜登的竞选中忽视了的群体。

    《大西洋月刊》刊发于10月底的文章认为,川普和共和党宣扬的价值观中,有一些能够对拉丁裔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个人主义、奋斗、传统价值观。而且,不少拉丁裔根本就不认同"拉丁裔"这个身份,他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甚至就是白人。

    《纽约客》刊发于10月底的一篇文章则关注了古巴裔选民为何支持川普。记者发现,一些特定的假新闻在古巴裔选民中特别流行,尤其是那些声称"拜登上台,美国就要变成社会主义"的谣言。很多古巴裔选民之所以来到美国,就是为了逃避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他们非常害怕美国也变成社会主义。

    其实这与很多第一代华人移民在美国支持川普的原因非常接近。他们也热情地传播假新闻,声称民主党要搞社会主义政策,声称拜登和中国政府关系亲密,声称只有川普才能遏制中国,因此他们选择支持川普。

    从哪里获取最靠谱的信息?

    我们还不知道此次大选能否在美国时间11月4日确定结果------说不定需要更长时间。

    我想给关注美国大选的朋友提供一个建议,那就是:或许不需要关注社交媒体上纷纷攘攘、真假参半的信息,它们大多是噪音。通过它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太低,更好的方式是直接通过一手信息源了解最新动向和分析。

    对各州选举结果的宣布(英文叫做"call"),实际上是由几家主要媒体根据最新数据独立发出的。在《纽约时报》的这个汇总网页上,你可以看到各个州目前已经被哪些媒体机构宣布结果了。并且,这个网页将摇摆州放在了最上面,方便你一目了然地掌握最关键地区的战况。

    如果你在中国大陆且没有VPN,登陆不了《纽约时报》的网站,那么可以试试这个网址------这是其中一家机构Decision Desk HQ的最新数据页面。

    如果你想了解对最新战况的解读,我推荐FiveThirtyEight的这个实时更新的文字直播页面,上面是美国最顶尖的一些数据新闻记者和数据科学家对选情的分析、总结和走向的展望。当然,要读懂他们的分析,你需要掌握一些关于美国政治的基础知识。

    就像我在川普确诊COVID之后在matters发帖说的那样,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代,看社交媒体并不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不如让你的社交媒体账号休息休息,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来读一些完整的报道吧。从头读到尾,别只看标题。

    (本文是2020年11月4日下午5点发送的"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第435期试读。希望阅读更多类似文章,欢迎点此加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

  1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牛津通识读本】美国政党与选举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美国选举的参选率比绝大多数成熟的民主国家都要低得多。原因或许在于,虽然许多美国人既不支持民主党也不支持共和党,甚至对两党都没有好感,在美国却只有这两个政党有机会获胜,因而缺乏竞争。又或者是因为,在美国的竞选活动中,就大多数立法机构选举来说,现任议员获得的捐款都明显过高。本书带领读者去探究此类问题,以局内人的视角展示了这个制度的实际运作方式,也揭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读罢此书,读者将能清晰看出美国选举体制中的深层问题。

    作者简介

    L.桑迪•梅塞尔 美国科尔比学院小威廉•R.凯南政府学教授、戈尔德法布公共事务与公民参与研究中心主任,曾为美国国会议员候选人。著有或编有关于政党和选举的作品十余部,常就当代政治发表评论。


    下载链接

  1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纽约客》长文翻译:米奇·麦康奈尔如何变为特朗普的总护航师

    原文:Matters

    作者:简-迈耶(Jane Mayer)

    翻译:PaperBoats


    译者前言:往年在大选年风平浪静的国会,今年陷入了舆论的风暴中心,无论是冗长的新一轮援助计划谈判,还是引起了巨大争议的最高法院法官提名与光速确认。而在这一切背后的主角,米奇-麦康奈尔,除了他知名度更高的妻子赵小兰之外,并不广为中文世界所知。通过一窥本文作者笔下的他的过往,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主导过去四年里美国政治的这一最重要关系。特朗普留在白宫的机会正越来越渺茫,但麦康奈尔仍将作为共和党的领袖而继续参与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政治游戏------"我们能向过去望多远,我们就能向未来望多远。"

    本文作者简-迈耶(Jane Mayer)是美国知名调查记者、《纽约客》专栏作者,两度提名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著有轰动一时的新闻调查书籍《金钱暗流:美国激进右翼崛起背后的隐秘富豪》。

    原文发布于四月二十日,地址: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0/04/20/how-mitch-mcconnell-became-trumps-enabler-in-chief

    三月十二号,周四,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本应与他的同僚在周末敲定出一份紧急援助计划以应对冠状病毒的大流行。相反地,他让参议院休会了一个长周末,然后回到了他在路易斯维尔,肯塔基州的家中。麦康奈尔,一位即将完成第六个参议院任期的七十八岁共和党人,计划参加一场为曾是一名他的参院实习生、现一位联邦法官贾斯汀-沃克(Justin Walker)而举办的庆祝活动。麦康奈尔已经将近两百名保守主义者任命为法官,把法院系统填满已然成为他的政治遗产任务。

    在他离开国会大厦后不久,众议院的民主党人制定出了一份初步的计划,与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一起敲定了细节。参议院急迫地需要在这一立法过程中迈出下一步。但是,麦康奈尔此时正在路易斯维尔的一个礼堂内,讲笑说他的政治对手"偶尔会将我与安纳金-天行者(《星球大战》中的头号反派------译者注)相比"。

    这场聚会有一种重聚感。唐-麦加(Don McGahn),特朗普的前白宫顾问,麦康奈尔将他称为在确认任命保守法官的过程中的"哥们与合作者",飞过来参加这场庆典。最高法院法官布雷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也如此来到,麦康奈尔曾为他的参院确认投票而激烈斗争过。沃克,这场活动的主宾,曾为卡瓦诺做过法官助理,并在卡瓦诺被指控性侵时成为他的主要辩护者之一。麦康奈尔现正在支持沃克为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的一个空缺席位而努力,虽然沃克已从美国律师协会收到了"不合格"的评价,部分因为三十八岁的他还从未审理过一起诉讼。

    另一位麦康奈尔的前参议院助手,肯塔基州东区联邦地区法官格雷戈里-范塔滕霍夫(Gregory Van Tatenhove)也来参加这场路易斯维尔的活动。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Christine)曾是一位本科生学者,就职于麦康奈尔中心------一个设在路易斯维尔大学内的学术项目。除此之外,该中心还举办了一场纪念这名参议员职业生涯的展览。最近,她向该中心捐款了二十五万美元。

    麦康奈尔是一位贪婪于历史的读者,多年来一直精心于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但,在离开华盛顿过长周末这一点上,他误判了时机。标签 #WheresMitch 正在推特上流行。特朗普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股市刚刚结束了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一周。近两千新冠病毒病例已在美国确诊。

    十一天后,参议院仍未拿出一份法案。《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份火药味十足的社论《冠状病毒紧急援助计划抛锚,这是米奇-麦康奈尔的错》。这位多数党领袖曾试图通过一项非常有利于大公司的救助方案。但五名共和党参议员因自我隔离而缺席投票,随后民主党人迫使麦康奈尔接受了一份 21000 亿美元的妥协法案,减少了大公司的赠款而扩大了对医保提供者和受影响工人的援助。

    麦康奈尔,被公认为华盛顿最狡猾的政客之一,很快就将这一说法重新包装为个人的成功故事。在他正在竞选连任的肯塔基州,他释出了一个关于该法案通过的竞选广告,自吹自擂道,"一位将分裂的国家带向团结的领袖"。与此同时,他攻击民主党人,告诉一位电台主持人,对特朗普的弹劾在传染病还在早期阶段时"转移了国家的注意力"。事实上,许多参议员------包括阿肯色州共和党人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康涅狄格州民主党人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早已在行政部门行动前近两个月就对病毒的威胁敲响了警钟,而那时特朗普还在告诉记者他"根本不关心"。二月二十七号,弹劾审判结束三周之后,麦康奈尔为行政部门的回应辩护,在民主党人要求更多的紧急资金时指控他们"哗众取宠"。

    许多人将麦康奈尔对特朗普的支持视为冷漠自私的政治天才之举。看上去,麦康奈尔正在保护他的党派,并同时掩护他在肯塔基的侧翼------一个,也许并不是巧合,特朗普远比他更受欢迎的深红州。当这场大流行爆发之时,总统在全国民调中的位置一开始还上升了,而且麦康奈尔和特朗普都肯定将会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将援助计划归功于己。但,当病毒开始摧毁经济,并在全国范围到处传染致死美国人时,麦康奈尔与特朗普的结盟看上去风险更高了。确实,一些批评者主张麦康奈尔对国家的困境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特朗普对领导度过一场危机毫无准备,但,因为总统在共和党基本盘里广受爱戴,麦康奈尔保护了他。他甚至走得如此之远,在弹劾审判上禁止传唤证人,因而保证总统仍能留在白宫。戴维-霍普(David Hawpe),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Courier-Journal)的前编辑,评价麦康奈尔说,"有许多人对他十分失望。他本可以动员参议院。但共和党深层地改变了他,而且他贪念权势。"

    斯图尔特-史蒂文斯(Stuart Stevens),一名多年的共和党政治顾问,同意麦康奈尔的党派在美国的新冠病毒灾难这点上难辞其咎。在一本即将出版的书《这全是谎言》(It Was All a Lie)里,史蒂文斯写道,为了迎合特朗普和他的基本盘,麦康奈尔和其他的共和党人为虎作伥,作为政党领袖毁掉了国家的安全网,无视了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如果他认为他将被后人以与特朗普无关的方式记住,那米奇一定是在搞笑。"他说。"他将被记为特朗普的朋党。"

    如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共和党 2012 年总统提名人,长期与特朗普不和------译者注)亲身经历的那样,总统对于敢挑战他的共和党人睚眦必报。但史蒂文斯坚信这些与特朗普同流合污的保守主义者们将会付出额外的最后代价。"特朗普是一道道德测试题,而共和党人没答对。" 史蒂文斯说。"对于政党的长期命运而言,这是一场十足的灾难。共和党已经沦落为贪恋权势而毫无目的的瘾君子。"

    比尔-克里斯托尔(Bill Kristol),一个曾是坚定保守派的特朗普头号批评者,将麦康奈尔形容为"一个只是下决心和特朗普合得来、并看看能从他那儿得到什么的传统共和党人。"在麦康奈尔的领导下,参议院远没有对行政分支进行制衡,反而起了加速作用。"蛊惑煽动之徒如特朗普,如果他们当选,是无法进行治理的,除非他们有麦康奈尔那样的人。" 克里斯托尔说。麦康奈尔对总统的谎言和煽动性的公开言论大体上保持着沉默,并以立法与司法上的战果支持着行政分支。麦康奈尔也带来了共和党的金主们。"人们对基本盘的关注太多了,而对商界领袖、大金主和《华尔街日报》社论版的关注度不够。" 克里斯托尔补充说,"特朗普的基本盘无论如何都会在,但没有麦康奈尔的话,精英们也许会反抗。他本可从根本上中止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但麦康奈尔却放手让这列火车继续开着。"

    麦康奈尔和总统并非天然的一对。一位曾在参议院和特朗普政府中都就职过的官员观察到,"在政治舞台上很难找到性情如此迥异的两人了。特朗普很少有不说出嘴的想法。麦康奈尔则相反,多思而少言。"这位前政府官员继续道,"特朗普就是要赢这一天、甚至这一小时。麦康奈尔玩的是长期游戏。他对政治现实敏感。他的北极星就是继续当多数党领袖------这对他而言可谓唯一。他耐心而狡猾,在朝目标接近时善于掩饰。"两人的政治取向也不尽相同:"特朗普是一个民粹主义者------他不仅反精英,而且反建制。"至于麦康奈尔,"没有人可以坦然地说他是民粹主义者------特朗普本该抽干这片沼泽,而他现在正与这片沼泽中最大的怪物合作。"

    当特朗普参选总统时,他经常嘲笑"腐败的政治建制派",说华尔街的巨头不交税还"逍遥法外"。在一则怒火满腔的竞选广告中,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照片在屏幕上闪现,他承诺要终结这些"榨干了我们国家"的精英。在采访中,他谴责对手向富有的捐赠者乞求竞选捐款,主张说,如果 "有人给了他们钱",那么"从心理上来说,当他们去找那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这么做------他们欠他的。"

    相反地,麦康奈尔是华盛顿金钱机器的大师。没人比他在现有的竞选金钱系统里构建得更多------在其中,亿万富翁和大公司实际上毫无开支限制,自肥与钱权交易相当普遍。瑞克-威尔逊(Rick Wilson),一位"永不特朗普"的共和党人和曾在许多选战中加入麦康奈尔团队的前政治顾问,说,"麦康奈尔是一个令人瞠目的幕后操纵者,运作过历史上最成功的筹款活动。"前麦康奈尔的雇员们运营着大批表面上独立的筹款组织,其中许多接受了来自未披露的捐款者的数千万美元。威尔逊认为,自 2015 年起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麦康奈尔是一位现实主义者------务实于运用任何必要手段去保护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共和党在参议院里的优势,目前停留于 53-47。"他毫不羞于这一点,"他说,"麦康奈尔已经是为在华盛顿的特朗普保驾护航的最强大力量。"

    阿尔-克罗斯(Al Cross),一位专栏作家和肯塔基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被公认为本州政治媒体的学术掌门人,相信麦康奈尔与特朗普的伙伴关系"是这个国家里最重要的政治关系"。他曾希望麦康奈尔会回击特朗普。毕竟,过去的共和党人曾跨过党派的界限以捍卫民主------从谴责乔-麦卡锡到迫使理查德-尼克松辞职。"但特朗普和麦康奈尔已然相互理解了对方,"克罗斯说,"总统需要他来治理。麦康奈尔清楚,如果他们的关系破裂,对于共和党在参议院里的多数优势而言会是一场灾难。他们在许多方面都相当不同,但根本上他们俩都属于同一件事------赢。"

    在一本即将到来的书《推特治国》(Let Them Eat Tweets)里,政治学家雅各布-S-海克(Jacob S. Hacker)和保罗-皮尔森(Paul Pierson)挑战了共和党撕裂于全球化的企业精英和下层的社会保守派白人之间这一观念。而他们主张,一个"权宜之计"存在于当下共和党的核心之中------并且麦康奈尔和特朗普将它具体化。民调显示,富有捐赠者以牺牲他人的社会安全网为代价为自己减税的议程几乎没有选民支持。共和党人的 2017 年税收法案就是一个例子:它以将其 80% 以上的馈赠给予最富有的 1% ,奖励了共和党的最大金主,并且还削减了公司税率,保留了被私人股本公司和对冲基金利用的利差漏洞。这项立法在民主党和共和党选民中都不受欢迎。海克和皮尔森解释,为了赢得选举,共和党不得不在社团主义者和被特朗普的反精英主义和种族主义言辞所动员的文化保守派白人之间建立联盟。(书的)作者们把这种混合策略称作富豪民粹主义。海克告诉我,麦康奈尔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关于共和党如何演变的清晰例证",还补充说,"他们也许互相憎恶,但也互相需要。"

    虽然两人在明面上几乎总是支持着对方,但一些麦康奈尔小圈子里的成员告诉我,私底下的事截然不同。他们说,背着特朗普,麦康奈尔会把总统叫作"疯子(nuts)",并且明确认为自己比特朗普聪明,"无法容忍他"。(一位不愿接受采访的麦康奈尔的发言人否认此事。)据一位熟人说,麦康奈尔说特朗普类似于一个他所厌恶的政客:罗伊-摩尔(Roy Moore),蛊惑人心的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前首席法官。他在 2017 年的参议院竞选活动被他曾经猥亵幼女的指控所中断。(摩尔否认这些指控。)"他们如此相似。"麦康奈尔告诉这位相识。

    麦康奈尔对特朗普的政治忠诚让他失去了许多认识他最久的人的尊重。戴维-琼斯(David Jones),医保巨头哈门那(Humana)公司的已故创始人,支持了从 1984 年起麦康奈尔所有的参议院竞选活动。琼斯和他的公司基金会集体地向麦康奈尔中心捐赠过 460 万美元。去年九月琼斯去世时,麦康奈尔将他描述为"毫不夸张地说,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朋友和导师"。但是,在琼斯去世的三天前,琼斯和他的两个儿子,小戴维(David, Jr.)和马修(Matthew)向麦康奈尔寄去了两封言辞激烈的信中的第二封。这两封信都予我过目了。他们呼吁他不要当"旁观者",而是要运用他"宪法赋予的权力以保护国家不受特朗普总统无理且无可言喻的国际行为的伤害。"他们主张说:"参议院的权力对行为不当的总统的限制是惊人的,并且,运用这些权力是你的本职工作。"麦康奈尔在回复他们的第一封信件时向他们保证,特朗普有"我有幸与之合作过的最优秀的国家安全团队之一"。但在第二封信件里,琼斯一家回复说团队一半的人已经离职了,留下一个"数月里群龙无首"的国防部,而且国家情报总监的职位只有一个"'代理'看守人"。琼斯一家指出,他们都曾为国效力过:父亲曾服役于海军,马修曾服役于海军陆战队,小戴维在国务院当过律师。他们恳求麦康奈尔"去领导",并质疑了"为共和政体遴选法官的同时,却允许它的宪法框架分崩离析,力量和安全崩溃"的价值。

    约翰-戴维-戴奇(John David Dyche),路易斯维尔的一位律师,直到最近还是一名保守派专栏作家,曾对麦康奈尔和他的文件享有无与伦比的接触权,并在 2009 年出版了一本赞扬他的传记。但在今年三月,戴奇发了一串在本州政治圈里引发了不少讨论的推特主题帖。他写道,麦康奈尔"当然认识到特朗普是个令人厌恶的人,完全不适合当总统",无论如何,他还是站在特朗普这边,这表明他"除了自己的政治权力之外,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戴奇拒绝为本文置评,但在冠状病毒关停了几乎整个美国后,他宣布他将捐赠麦康奈尔的竞选对手,艾米-麦格拉斯(Amy McGrath),并且发推说:"那些与可怕而无能的蛊惑煽动之徒同流合污危害国家的人,将会被作为可耻的懦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麦康奈尔也似乎失去了他三个女儿的政治支持。最年轻的波特(Porter)是一个进步派活动家,"揭露华尔街"(Take On Wall Street)的活动总监。这是一个由工会和非盈利组织组成的联盟,致力于反对"银行与亿万富翁"的"掠夺性的经济权力"。它的目标之一是斯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黑石集团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根据响应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一个致力于追踪金钱和游说对选举和公共政策的影响的非盈利组织------译者注),从 2016 年起,施瓦茨曼已经向与麦康奈尔有关的竞选活动和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了将近 3000 万美元。去年,"揭露华尔街"谴责了黑石的"有害行为",并认为该公司的竞选捐款"为候选人的道德蒙上了阴影"。

    波特-麦康奈尔也曾公开批评过参议院对卡瓦诺大法官的确认投票,而她的父亲认为这是他最大的成就之一。在推特上,她指控卡瓦诺的支持者厌女,并转推了一则来自于支持指控卡瓦诺的女性之一克里斯汀-布莱西-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的网站"与布莱西-福特站在一起"(StandWithBlaseyFord)的贴文。麦康奈尔的二女儿,克莱尔(Claire),也在线上批评过卡瓦诺。而麦康奈尔的大女儿,埃莉诺(Eleanor),注册为民主党选民。

    三个女儿和她们的母亲,在 1980 年与麦康奈尔离婚的谢莉尔-雷德曼(Sherrill Redmon),都拒绝置评。在这段婚姻结束后,修有美国历史博士学位的雷德曼离开了肯塔基,在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接管了一个妇女历史档案馆。在那里她与格洛丽亚-斯泰纳姆(Gloria Steinem)合作于"女性主义口述史的声音"项目。在一封电子邮件里,斯泰纳姆告诉我,雷德曼鲜有谈及过麦康奈尔,并且注意到:"尽管谢莉尔投入于纪录女人们的一生,她并不谈及自己早年的生活。"斯泰纳姆的理解是,麦康奈尔的政治观点曾是不同的。"我只能想象,与一个崇尚民主的杰奇结婚生子,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变为腐败而崇尚专制的海德会多么痛苦。(《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讲述了绅士亨利-杰奇博士喝了自己配制的药剂分裂出邪恶的海德先生人格的故事。------译者注)"她写道。(显然,谢莉尔正在撰写一部和盘托出的回忆录。)

    斯泰纳姆的评论呼应了一种对麦康奈尔的共同看法:他的职业生涯始于一个理想主义、自由派的共和党人,与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如出一辙。当然,麦康奈尔在许多关键议题上的现有位置,包括竞选开支与劳工组织,远比曾经更保守。但当我询问约翰-亚姆特(John Yarmuth),认识麦康奈尔长达五十年的路易斯维尔民主党众议员,麦康奈尔是否曾经理想主义,他说:"不。我在这方面没看到任何证据。他仅仅只是被权欲驱动着。"

    亚姆特一开始是个共和党人,曾于 1968 年与麦康奈尔一起在州内的竞选活动中工作,说麦康奈尔很容易适应共和党的右倾进程:"他从来没有任何核心原则。他只想出人头地。他不想真正做成任何事。"

    数月以来,我追寻着麦康奈尔的更大的原则或目标感。我两次前往肯塔基,在列克星敦的特朗普集会上观察他,目睹他在华盛顿主持弹劾审判。我采访了许多人,有些喜爱他,有些鄙视他。我读了他的自传,他的演讲,其他人笔下的他。终于,有个非常熟知他的人告诉我,"放弃吧,你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身上寻找,但它并不在那儿。我希望我能告诉你他真正的信仰,但他没有。"

    麦康奈尔一开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一观念是他绝大多数版本的人生故事的订书钉,包括他自己出版于 2016 年的自传《长期游戏》。他描述道,1963 年,当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国会实习生时,目睹人群聚集在华盛顿广场上聆听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他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正在路易斯维尔大学休暑假的麦康奈尔写道,他意识到他"正在见证历史的重要时刻。"

    麦康奈尔在 1942 年生于阿拉巴马州,成长于种族隔离下的美国南方。在即将上高中时随家人搬去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前,他的许多童年时光在佐治亚州度过。他的母亲是阿拉巴马州自耕农的女儿,在伯明翰当秘书时,遇到了麦康奈尔的父亲,一名中层的企业经理,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中长大,虽曾从大学退学。麦康奈尔在自传中描述,母亲的结婚嫁妆不过是"一个苹果取芯器和一把开罐刀"。但他写道,他的父母给予了他一段舒适的中产阶级童年,并 "向我灌输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平等与民权的信念。考虑到他们自己在南方的成长经历,这是相当不寻常的"。他引用了父亲庆祝《1964 民权法案》通过的一封动人信件,并写道,他也支持这项立法。那一年,麦康奈尔甚至在总统选举中投票支持林登-约翰逊。

    麦康奈尔的书并没有提及,他在杜邦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父亲,曾在一起历史性的种族歧视案件中被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美国著名的民权组织------译者注)的法律辩护与教育基金的律师取证。其中的一名律师,克里-斯坎伦(Kerry Scanlon)告诉我,"那家工厂的领导层定义了何为种族主义。在一个种植园系统里,黑人雇员做着最辛苦的工作,比如在露天的火炉前工作而被烧伤------却只拿到最低的工资。那儿有一种系统性种族歧视的模式。"经过多年的诉讼,公司以一千四百万美元的金额和解了这起诉讼。

    麦康奈尔写道了他两岁时感染了小儿麻痹症的早年生活经历,十年后乔纳斯-索尔克(Jonas Salk)才开发出他的疫苗。二战开始后,麦康奈尔的父亲离家加入了军队。所以接下来的两年中他的母亲在大部分时间里孑然一身,除了每日痛苦的恢复锻炼外,将麦康奈尔限制在了卧床之上。他的最初的记忆便是他的母亲买了一双马鞍鞋给他,以便医生最终允许他重新走路之后让他看起来像其他孩子一样。除了左腿稍弱之外,他毫发无损。他认为,这段经历和母亲的决心,给了他专注和动力,驱动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他写道,战胜小儿麻痹症,是一生中追求艰苦奋斗的"胜利"的第一场。最近几周里,当麦康奈尔面对冠状病毒的挑战时,他说这让他回想起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每个母亲都有的恐惧"的"这种诡异感"。

    作为独生子,麦康奈尔与他的母亲关系密切,母亲也和他一样性格活泼。他也一直致力于这样的理念,即勇气和准备可以战胜哪怕是最漫长的困难。他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装裱好、常被归于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的引言,开头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坚持不懈"。(一些知道这件事的人觉得很讽刺,当 2017 年他在参议院批评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拒绝让步时,抱怨说:"她坚持了。")

    在他的书中,麦康奈尔详细叙述了有一天他的父亲命令他到街对面去打一个曾推搡过他的男孩。麦康奈尔抗议说那个男孩更大,但是他的父亲说:"到你告诉他谁是老大的时候了。"比起恶霸更怕他父亲的麦康奈尔走了过去,偷袭了他的邻居。麦康奈尔写道,这个教训教会了他"为自己挺身而出,清楚自己不能被触及的底线,而且要强硬"的重要性。他承认,他的强硬态度受到了批评,但补充道,"这几乎总是有效的"。

    麦康奈尔第一个追求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他曾是一名不错的少年棒球联盟投手,但初中时他身体上的限制了结了他的希望。根据熟悉他的人说,他对政治的记分方式------正如有人说的,"我们这一队对战他们那一队"------只不过是他对体育的竞技方式的替代品。

    当麦康奈尔讲述他第一次竞选的故事时------学生会主席------引人注目的是他看起来对赢得这一头衔更感兴趣,而非在位置上做实事。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人,他内向,在集会时独自坐在观众席的后方,为学生会主席所倾倒,"每个人都忌妒"。当他向母亲吐露这一想法时,她鼓励他去参选。他告诉她说:"我甚至没有一个朋友。"但,麦康奈尔写道,他继续努力,意识到他可以从广受欢迎的拉拉队员和运动员身上拉拢到背书,通过"给予青少年们最渴望的一件事,奉承"。他赢了。他写道,当他第一次尝到了随选举职务所带来的尊重时,"我被迷住了。"

    麦康奈尔是那种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会从头到尾看完两党党代会的政治书呆子。他很快就设立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美国参议员。他大学论文写的是肯塔基十九世纪的著名参议员亨利-凯勒(Henry Clay),以"伟大的妥协者"而闻名。参议院对于麦康奈尔来说看起来是个理想之地:他缺乏个人魅力,但是有着专一的志向、精明的天赋和高瞻远瞩的计划。他也有结交有权势的支持者的天赋,他对此称作"精心计算的履历镀金活动"。大学毕业后,他为肯塔基的参议员约翰-谢尔曼-库珀(John Sherman Cooper)当实习生。麦康奈尔将这位富有魅力的温和共和党人描述为"我所遇到的第一位真正的伟人"。库珀在乔治城与肯塔基人交际,媒体称赞他追随自己的良心而不是肯塔基的民调。他支持民权法案而反对越南战争,告诉麦康奈尔,有的时候要随大流,有的时候要走自己的路。

    在这些日子里,麦康奈尔他自己反对战争。尽管如此,在 1967 年从肯塔基州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开始在陆军预备役中服役,因为他认识到这是政治上的聪明之举。五周后。他因眼疾获得了一份医学退伍证明。麦康奈尔声称他"没有动用任何关系"以脱身。但是,在他入伍后不久,他的父亲就联系了参议员库珀,库珀与麦康奈尔所在基地的指挥官进行了交涉。记录显示,库珀向军方施压,要求其迅速行动,声称麦康奈尔有迫切的进修计划。"米奇急于离岗以在纽约大学注册。"他从来没注册过。

    相反,麦康奈尔开始了他的政治仕途。开头并不尽如人意。在 1971 年,他参选州议会,但被取消资格,因为他并没有达到定居的标准。他发誓再也不会无视现成的文件,从此之后成为了参议院晦涩含糊的规则的大师。

    1973 年水门丑闻期间,麦康奈尔为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撰写了一篇专栏文章,谴责金钱对政治的腐败影响,如同"癌症",并强烈要求总统选举使用公共资金进行。以他现在的观点来看,如今阅读这篇专栏可谓令人晕头转向。但是,仔细观察的话,他的出尔反尔有一种一致性。他对改革的呼吁体现了尼克松丑闻后的政治共识。换言之,他在 1973 年的反腐败政治立场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就如同他近几十年以来对巨额资金的欣然接受一样。正如他对他的传记作者戴奇所坦白的,这篇专栏文章只是"为了上头条"。麦康奈尔计划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参加竞选,想洗刷尼克松的污点。

    麦康奈尔入职了一家肯塔基的律师事务所,但随后他发觉那儿沉闷乏味。在路易斯维尔,他与司法部副部长的妹妹劳伦斯-希尔博曼(Laurence Silberman)成为了朋友,并在 1976 年凭借这一关系在华盛顿特区的希尔博曼那儿得到一份工作,当上了助理司法部副部长。这段经历似乎影响了他对金钱政治和其他事情的思考。他成为了希尔伯曼和其他两位当时就职于司法部的保守派法学大师的追随者:罗伯特-博克(Robert Bork)和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

    水门事件后,国会通过对竞选捐款和支出施加严格的限制,打击金钱政治,并成立了联邦选举委员会以执行新的法律。但是保守派和一些自由派团体,包括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开始对这类改革提起诉讼。来自纽约的保守派参议员詹姆斯-巴克利(James Buckley),对开支限制提出挑战,认为这侵犯了他对政治表达的付费能力,进而侵犯了他的言论自由权利。

    这起诉讼,巴克利诉法雷奥案(Buckley v. Valeo),打到了最高法院,并且巴克利赢了。这标志着一个四十年的开始------右翼对防止私人利益腐蚀美国政治的努力的攻击。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来自堪萨斯州的保守派石油大亨与亿万富翁,意图利用自己的财富夺取美国政治的控制权,是这项事业的早期支持者。麦康奈尔将"金钱即言论"的理念作为自己的主张,最终成为美国最不遗余力地倡导更多金钱进入政治的人。列克星敦《先驱报》(Herald-Leader)的记者约翰-切夫斯(John Cheves)曾描述过麦康奈尔在七十年代于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的一门课。在黑板上,他写下了三样他认为对政治成功而言必要的东西:钱,钱,钱。

    在 1977 年,麦康奈尔竞选杰弗逊县的行政法官,这个职位管辖着包括路易斯维尔的该县。当时的新闻档案显示,在宣布参选后,麦康奈尔承诺限制他的竞选开支。但麦克- 沃德(Mike Ward),肯塔基州共同事业(一个无党派、致力于监察政府活动的组织------译者注)的主席,引出了这个承诺,告诉我说:"他欺骗了我。"沃德说他认为麦康奈尔的意思是在整个竞选活动中限制开支,但麦康奈尔的承诺只适用于初选,而在初选中他并没有像样的对手。在大选中,他花费了创纪录的金额------并且赢了。

    沃德,一位不久后被选入国会的民主党人,表示麦康奈尔的第一次竞选在其他方面也具有误导性。与肯塔基的大部分地区不同,路易斯维尔是民主党的堡垒。"我们是个偏中间温和的社区,所以为了当选他伪装成了一个进步派。"沃德说。为了赢得工会的背书,麦康奈尔承诺支持政府雇员的集体协商主张,就职后便放弃了此事。数年之后,他向戴奇承认他一直在"曲意逢迎"。堕胎权组织曾相信麦康奈尔是站在他们这边的,但他声称他们弄错了。甚至在那之后,他将自己称作"生命权"派,向法院里安插反对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的法官。根据两个与麦康奈尔亲近的人,他会去教堂但并不是特别虔诚,也并不在乎堕胎这个议题。但是其中一人告诉我,他"永远不会站会让他输掉选举的立场"。

    县行政法官的选战变得肮脏起来。麦康奈尔的民主党对手,托德-霍伦巴赫(Todd Hollenbach),当时正处在离婚流程中。霍伦巴赫告诉我,麦康奈尔"对我的家庭生活大做文章"。麦康奈尔的发言人否认此事,但戴奇的传记描述麦康奈尔说-,他发布了一则广告,"呼吁把注意力放在对手的家庭生活上",并将他自己描述为"一个有着贤妻与两个漂亮孩子的幸运儿"。根据两位知情人的说法,他当选后性骚扰了一名自己的女助手。虽然发言人表示这并没有发生,其中一名知情人告诉我,"这是上帝的真相。"虽然麦康奈尔的第一位新闻秘书,梅米-鲁尼恩(Meme Runyon),称赞他招募了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年轻女性,并给予了他们职业生涯上的专业机会。

    然而击败霍伦巴赫三年后,麦康奈尔身陷不忠行为的指控,自己离了婚。他迅速开始寻觅新的伴侣。基思-鲁尼恩(Keith Runyon),梅米的丈夫和偏自由派的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社论版前编辑,清晰地回忆起在炸鱼野餐处进行了一天的竞选活动、被严重晒伤的麦康奈尔出现在他们家吃晚饭的情形。对这种假装出的热情没什么耐心的麦康奈尔酝酿了一个计划。鲁尼恩记得他说,"我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娶一个富女子,就像约翰-谢尔曼-库珀那样。"鲁尼恩补充说:"天啊,他确实做到了。"

    麦康奈尔的发言人质疑了鲁尼恩的描述,但在 1993 年,麦康奈尔迎娶了赵小兰,一位(商业帝国的)女继承人,现特朗普政府的运输部长。麦康奈尔将他自传中的一章献给"爱",描述他和幼年时从台湾移民的赵小兰是如何"情投意合"的。他解释说:"我们都清楚那种不合流的感觉,并且已经努力了很久只为证明自己。"赵小兰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曾管理过和平队,担任过小布什总统的劳工部长,并在许多有影响力的董事会中担任董事,如彭博慈善和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闻集团。她还为麦康奈尔的生活带了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她的父亲赵锡成是福茂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一家设在纽约的家族航运公司。据说该公司 70% 的货物都运往中国。

    当麦康奈尔主持特朗普被控试图敲诈乌克兰官员,以帮助抹黑他的政治对手乔-拜登的弹劾审判时,他允许共和党参议员们坚持说,"真正"的乌克兰丑闻是拜登家族利用与该国的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而致富。但麦康奈尔一定清楚,实际上任何对拜登家族的批评都能一样用在赵小兰的家族上。事实上,这些批评早已出现在保守派作家彼得-施魏策尔(Peter Schweizer)所著的《秘密帝国》(Secret Empires)一书中。宣传此书中对拜登家族的指控的共和党人显然跳过了关于麦康奈尔和赵小兰家族的相邻章节。

    正如《纽约时报》所纪录的,麦康奈尔和他的姻亲从与北京的不寻常关系中获利颇丰。赵锡成的同学之一是江泽民,日后成为中国国家主席。根据文件,赵锡成在一家与江泽民有关联的国有企业中持股。赵锡成和他的女儿赵安吉,家族企业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在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若干最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董事会中担任董事。此外,赵安吉和她父亲两人皆在一家监督着中国国有造船业、为中国军队建造战舰的控股公司董事会内。赵安吉告诉《纽约时报》,"我是一名美国人",并且暗示"如果我没有一张华裔面孔的话",没有人会质疑这些生意,。

    麦康奈尔的婚姻也让他成为一些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人的亲戚。赵安吉曾嫁给投资银行家布鲁斯-沃瑟斯坦 (Bruce Wasserstein),他于 2009 年去世。她现在嫁给了吉姆-布雷耶 (Jim Breyer),在中国有巨大金融利益的亿万富翁与风险资本家。在 2016 年,布雷耶加入了黑石的董事会,为麦康奈尔在这家金融上支持着他的竞选的公司里带来了一位姨夫,管理着超过五千亿美元。

    甚至在麦康奈尔与赵小兰结婚前,赵氏家族就已是他的竞选活动金主。根据《纽约时报》,多年来赵氏家族已向麦康奈尔的竞选活动或与之有关联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捐赠了超过一百万美元。更进一步地,披露的文件显示,在赵小兰的母亲去世后,于 2007 年,赵氏家族留给了她和麦康奈尔一样多的二百五十万美元,使得麦康奈尔成为了参议院中最富有的成员之一。

    对于华盛顿的圈内者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让他们显得脱节的危险,而且肯塔基是美国最穷的州之一。麦康奈尔和他的职员曾斥责过家乡的报纸刊登了一张他穿着燕尾服的照片。麦康奈尔在路易斯维尔有一所简朴的房子,在家时他养成了自己做日常差事的习惯,比如去附近的克罗格百货买食品杂货。他与一些老友参加本地大学的体育赛事;他们戴着耳机听收音机里的赛况,当他们的队伍得分时互相击掌。赵小兰对淡化自己财富的警惕性一直不高。她领导着和平队时,坐着专车上班,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根据《纽约时报》,在劳工部时,她"雇了像《副总统》(Veep,2012 年开播的政治情景喜剧------译者注)里一样的职员帮自己拎包。"华盛顿一家豪华美容店的店主告诉我,她无法让她的店员给赵小兰提供服务,因为赵小兰在一次预约中打掉了美容师手中的化妆刷,另一次把刷子扔到了门上。肯塔基的民主党人试图在这对夫妇的财富上作文章。在伯里亚(Berea)市的郊外,树有一块绘有麦康奈尔和赵小兰巨幅照片的广告牌,写着:"我们很有钱,你们怎么样?"

  1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杨不欢:乐队的夏末——京圈摇滚,与被流俗理解的五条人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1005-opinion-big-band-the-summer/


    汕尾乐队五条人第二次被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淘汰时,朋友发来信息告诉我,仁科最后离场,放下话筒的时候,她莫名地哭了。那是一个极其戏剧的场面,爆发在坊间未经证实、由主持人马东和几位名人嘉宾组成的"超级乐迷"投票团与五条人不和的传言背景之下。

    当时马东再一次要求仁科把揣在裤袋里的话筒拿出来,说老怕仁科把他们的话筒给带走了。而秉承上一场马东说仁科像揣着个手榴弹的比喻,仁科连说了几声OKOK后,把话筒从裤袋小心翼翼地掏出来,缓缓地,生怕惊动一般地放在舞台地板上,然后高举双手、后退几步,做出了警匪片中的投降姿势,完成了一次对综艺舞台的缴械不杀。

    至于现场的反应到底是如画面一般全场沸腾还是如传言一般尴尬冷场、需要剪辑师后期从别处移花接木过来一些欢呼,如今大概难以考据,但此后五条人"亡命之徒"的别号开始在网上流传。

    种种关于二者矛盾的传言,似乎从最开始无可避免,从他们遵循自己对舞台的感觉改了表演歌曲开始。两个不羁放纵的艺术家在商业比赛舞台上一番大闹天宫,依照最简单的故事公式,观众可以将之解读为艺术与商业的矛盾、自由与规范的矛盾、高尚与庸俗的矛盾,但观众常常忘记,这样的情节常常也是最典型、最主流、最被喜闻乐见、因而最流俗的。

    问题在哪里出现

    当这些节目引导者乃至一些观众在欣赏甚至消费五条人改歌、对答令人捧腹引起的话题性、乃至推崇他们的行为模式充满"摇滚精神"时,与此同时却无法感知五条人的音乐之美。

    简单典型的故事和矛盾由丰富情节串联,是真人秀最耳熟能详的配方。于是矛盾的传言从第一集存活到现在,就如同所有中国的真人秀一样,场外的drama永远比场内精彩。观众从嘉宾的只言片语、浅笑蹙眉之间寻找蛛丝马迹,从各方参与者的微博发言里寻找弦外之音,从声称现场观众的网络爆料中寻找实证支持,传言中有人愤然离席,有人反唇相讥,有人撒了饮料,总之是一幅针锋相对的热闹场面,但你我都知道这些统统上不了台面,最终播出的版本中不见踪影,未被证实也未被证伪。

    但我以为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改歌不是问题的关键,大众想像中艺术与商业的矛盾也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矛盾真的存在的话,我想矛盾的种子是在第一集最后的点评就已经种下了。从超级乐迷张亚东说五条人这样的乐队"魅力在于他们的歌词"时,问题就出现了,并且一再地出现。

    五条人登场时这支成名多年的乐队仿佛不被在场的其他乐队所耳闻过;五条人在表演结束后的采访中,凭借魅力和气质赢得满场笑声时,超级乐迷大张伟说应该聊完天再投票,结果便会不一样;在《乐队我做东》中,刺猬乐队鼓手石璐说自己特别喜欢五条人------并且迅速补充了一句"除了音乐啊";马东在访谈节目中两次追问仁科,你知道《南方周末》给你颁发的年度音乐奖是因为你的歌词吗?

    问题就在这里。当这些节目引导者乃至一些观众在欣赏甚至消费五条人改歌、对答令人捧腹引起的话题性、乃至推崇他们的行为模式充满"摇滚精神"时,与此同时却无法感知五条人的音乐之美。所以夸奖他们的歌词,夸奖他们的作风,所有的重点用石璐的话以一言蔽之:"除了音乐啊"。

    五条人的音乐没有所谓"音乐性",这成了掌握节目话语权的权威人士通过节目的只言片语构建出来的一个共识,再传递给受众。

    《乐队的夏天2》五条人。图:影片截图

    北方的耳朵

    这套审美对华语独立音乐的理解,无法跳脱两个范畴。

    而这恰恰印证了我此前一直一来的感觉:以北方语系生态圈为成长背景的一部分京圈音乐人和乐评人、音乐工业专业人士,他们听东部、南部音乐的时候一向都会"出问题"。这套审美对华语独立音乐的理解,无法跳脱两个范畴:"燥起来"的北方"老直男"掏心掏肺系摇滚、民谣和"略显高级"的京味洋径滨英语西洋风格作品------这几乎可以涵盖大部分如今中国独立音乐界的乐队了。

    当然,上述两种风格其实也不乏佳作,但问题在于至少从节目上来看,这些在独立音乐界占据话语权的人,一听别的东西,鉴赏与审美力就失灵了,缺乏对各种多元音乐的感受力,眼界很窄,还爱看不起别的地方。

    回溯到这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也与几个地区的文化输出、输入有关,背后就涉及到很微妙的自卑、自矜和自傲,当中的社会心理沉积已久。往远处溯源,201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东北人王小峰一篇讨论 Beyond 的乐评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以撒了一点人文佐料的心灵鸡汤评价 Beyond,认为"Beyond的音乐谈不上有多出众"(音乐性,熟悉的评价),"用口水歌的旋律来表达他们的一些想法";引出来自粤港乐评人廖伟棠、张晓舟等的接连笔战反击,几个回合你来我往,可算一次经典的南北音乐鉴赏大战。

    特别对于南方、港台土壤中的独立音乐多样化到什么程度,这类音乐行业人士、乐迷并不了解,早几年一律以"甜腻""流行""小清新"标签之,并以此产生优越感。近年草东没有派对、老王、告五人这类乐队在中国大陆的走红,则被一些人解读为是受到北方乐队影响,"像北方"。早年认识一名朋友,听了 My Little Airport 的现场,回来说,难听,跑调。是的,他对于 My Little Airport 的理解,就是"港台小清新",而这种解读方式,倘若你留意一些讨论独立音乐的中国平台,会发现很具有代表性。

    My Little Airport 的现场唱法本身,与其整个音乐和舞台的理念早已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理念,而没有耳朵的人,只能听到"小清新"。一如《乐队的夏天》一些嘉宾一样,这位朋友听的音乐并不少,也终日混迹外国音乐节,接触最前卫的西方独立音乐,也能够对最前沿的技术顶礼膜拜,但当回溯与自身文化相对更接近的文化土壤产生的音乐时,却突然就只能以一个扁平、简单的概念来囊括了。

    被边缘后再被吹捧的"方言乐队"

    社会让你默认地界定了主体与客体,不自觉地套用这套框架,站在主流的角度去观看他者。

    将五条人的音乐简化为"方言乐队",并且定位其最大的魅力为"歌词",同样也是一种扁平化。在主流叙事中常常发生的是,当一个表演单位被贴上"方言"或者"地方文化"特色之后,他们的作品只能是充满地方风情的、从地方出发的。

    我的一位朋友是这样总结主流定位中更广义的"民族特色艺术":服务于主流叙事,把自己定位在"少数民族",美化当地民俗风情的一类创作。"我们好山好水好姑娘,我们用宝贵的方言来歌颂这一切",但与真实的当地无关,像一个刻意造出的民俗村。我们最经常看到这类创作的平台,常常是春节联欢晚会。

    《乐队的夏天2》HAYA乐团。图:影片截图

    问题意识更强烈一些的"方言乐队",则会被定位为映射当地的生活,探讨当地的问题。五条人和 Haya 乐队通常都被归入这一类。因而自然而然的,"歌词"就成了这些掌握主流话语权者所认为的他们音乐中最重要的东西。

    然而无论是把五条人定义为哪种"方言乐队",这种类似审视春晚民族小品的猎奇角度,已经足够让人不适。"方言乐队"这个定义本身就充满了本位视角,足以勾起类似"殖民者的凝视"或者"普通话霸权"之类的词汇联想------你说什么叫方言乐队呢?换个角度想像一下,对于一个潮汕人来说,听北京乐队才觉得是方言乐队呢。

    你会把一支使用著北京话唱歌的北京乐队定义为方言乐队,并且期待他的音乐就只关注北京,而且最大的魅力在于体现地方特色的歌词吗?不会的。但如果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叙述视角,再加一点当地的音乐元素应用,大众就会自然而然以这样局限的视角去理解一个创作单位了。

    社会让你默认地界定了主体与客体,不自觉地套用这套框架,站在主流的角度去观看他者。无论是上一届《乐队的夏天》的九连真人、黑撒,还是本届的五条人、Haya,都被塞入这样的客体框架之中,他们的存在可以丰富节目的"多样性",但他们同时又因异域而被边缘化。

    当你把他们套入"地方乐队"的框架中,那所有的欣赏与被欣赏都会极度有限。即便五条人的歌词被视为他们的最大魅力,对他们最多的解读还是"广东草根",尽管他们早已开始关注一些社会的、普世的、乃至形而上的问题,如同诗一般,从陈炯明写到彭湃,从小贩城管写到乌坎,从农村写到城市,从爱情写到爱情。同样的,在这些"地方乐队"的作品中出现了听众不熟悉的音乐元素时,对方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当作"地方特色"。

    于是这又回到了节目话里话外暗示的五条人缺乏"音乐性"的问题。

    溢出

    掌握节目话语权的人,并非无法理解实验音乐,只是一旦脱离这种类型,跳脱出仿制欧美先锋实验技术形式的京圈摇滚乐主流制式的作品,似乎就无法被理解,似乎就全部只能被定义为民谣。

    综艺节目观众未必个个一上来就耳朵开阔,听得出各种音乐层次,你总会期待节目会稍微有些解析引导。但并没有,节目从专业嘉宾到负责专业背景介绍的短片,都没有尝试帮助观众去理解五条人的音乐。整个节目中几乎唯一有专业人士表现出对五条人"音乐性"本身的肯定,来自一则花絮,是坐在第二现场的木马主唱谢强:从五条人第一场演出的开头开始,他就源源不断地赞不绝口,"这是音乐","你感觉它是有老的东西在里面,但是他是新的","这种音乐是不可复制的"。

    哪怕节目到了这个阶段,五条人的人气已经成了"民意"定局,你依然常常看到他们的乐迷们需要在公共平台上去科普,去为他们的"音乐性"背书。实验与先锋同样是探讨他们音乐性时乐迷提到的关键词。"《秧歌舞》就是一个方言民谣后的放克节奏,《地球仪》是迷幻摇滚,《龙哥有真爱》有点冲浪摇滚的风味,《我的头发就是这样被吹乱的啊》《踏架脚车牵条猪》如果没有唱,就是一首完整的器乐摇滚作品,《阿虎》就更奇怪,贝斯前置,但玩的却是噪音摇滚,中间一段甚至有点无浪潮。"

    一位乐迷在豆瓣这样写道,"......总之,他们的思路跟喜剧摇滚略有相似(想到一出是一出),但唯一可以包进去的也只有实验摇滚了。"Bilibili 平台上的评论影片《德国乐迷看乐夏》,几名中国、德国的专业乐手五条人让他们联想起一些俄罗斯民谣,又含有世界因素,最新的表演更是无法评判到包罗万象。

    乐评人、五条人的伯乐张晓舟甚至不同意《南方周末》的颁奖词对他们的定义,"一个原汁原味的乡野中国",他认为五条人既不城市又不乡野,"也不能因为这几个曾经的打口贩子唱了方言母语就觉得他们'原汁原味'了。"他记录过这样一件事,陈升曾跑去问张晓舟,他们的音乐为什么要这么贫穷呢?说的是美学上的贫穷,《曹操你别怕》只有一个和弦,《抄电表》只有两个和弦,这是二流子民谣加半吊子朋克。

    "这正是五条人的有趣之处:他们打破了编曲和和声的套路,用简单的配器,以扁担加菜刀的方式攻城掠寨,在中国乐坛,几乎没听过像五条人这样的唱片,充斥著如此嘈杂的叫嚷,吵架,骂娘,自言自语,聊天,充斥著如此神叨叨的鸟语。"张晓舟这样写道,"......既然民谣往往容易养成美学惰性,那么不妨冒著牺牲民谣固有音乐属性的危险来拓宽民谣的张力,......但像《抄电表》这样自言自语,《大会》这样啰哩啰嗦直接模仿领导开会,单独听确实缺乏音乐性,但放在专辑却增加了整体的戏剧性,《一些风景》这张专辑看起来有些啰嗦,它溢出了民谣,甚至溢出了音乐,而这溢出的部分是生活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摘抄到这里,发现甚至连张晓舟也点评了他们至少有些歌曲"缺乏音乐性",但这种缺乏却是一种"溢出"。在某种层面上,五条人的创作除了被定义为音乐,我想大概甚至更能称得上是一种声音艺术,或声音实验。这是一群在宇宙各处拾起声音来搞创作的人,吃得杂乱最后反刍,追求必然不是悦耳,最终成为某种你难以理解的模样。

    掌握节目话语权的人,并非无法理解实验音乐,比赛中同样有很多在技术层面接近西方实验类型的作品受到他们的认可,只是一旦脱离这种类型,跳脱出仿制欧美先锋实验技术形式的京圈摇滚乐主流制式的作品,似乎就无法被理解,似乎就全部只能被定义为民谣。

    《乐队的夏天2》节目超级乐迷。图:影片截图

    吐出彩虹

    怎么会退赛呢,先莫说潮汕人有多喜欢赚钱,所谓的创作与谋生、资本的对立,通常都被大众想像极端化和浪漫化了。

    仁科放话筒那个片段,我看了三次之后,终于明白朋友为什么会哭。那大可是一个故事的结尾,一场自由创作对资本建制的漂亮而有点凄美的宣言,很多人希望故事停留在这里,当时网上有不少呼声希望五条人就此退赛。这是典型故事配方的典型结局,创作与商业对立,创作最终转身离去,并以它的离开给了商业一个响亮的巴掌。

    但五条人并没有这样离去,反而是以更戏谑的姿态重回舞台,继续留在这个舞台:错过的明星赛、改编赛,他们要一次过演回来,评委崇尚复杂编曲,喜欢有英文的歌,他们就都加上,再加上近乎中场休息拖了很长时间全场大合唱"呜呼呼",足足八分钟的超长表演,他们最终制造出一只色彩斑斓的巨大古怪生物,让它在录影棚里奔腾。

    怎么会退赛呢,先莫说潮汕人有多喜欢赚钱,所谓的创作与谋生、资本的对立,通常都被大众想像极端化和浪漫化了。就如五条人在采访中所说,音乐不需要向商业妥协呀。然后还特别平等地补充一句,商业也不需要向我们音乐妥协。如果合作不了了,那就再不合作呗。

    把手榴弹再拾起来,把游戏继续玩下去,就是被改变了吗?哪有那么容易。至少手里还有一个武器,大不了,扔过去。

  1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传记】坂本龙一 - 音乐即自由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口述自传。幼时的坂本龙一,因为饲养小白兔而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第一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喜悦。青年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愤青”,罢课抗议、游行示威,但也迷恋于德彪西、贝多芬、披头士,并潜心阅读黑格尔、胡塞尔、德里达等。期间,他 曾一度拒绝学习钢琴,正因为这次“拒绝”带来的空虚,使他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音乐使他自由。此后,他真正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人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登顶国际舞台赢得盛誉…在口述中,坂本龙一不断俯瞰自己迄今为止的生命,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50余幅,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历程。

    作者简介

    坂本龙一(日语:坂本 龍一/さかもと りゅういち Sakamoto Ryūichi ,1952年1月17日-)是日本男性作曲家、演员,主要活跃于西方国家,一生获奖无数。所创作的音乐曲风空灵脱俗、融合东西古今,是日本当代继武满彻之后,可称为世界级音乐大师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新音乐教父”。

    1999年后积极参与环保、和平活动,亦发起森林再造保育计划“More Tree”;2006年成立全新音乐品牌“commmons”,2009年2月于日本出版第一部口述自传《音乐使人自由》。


    下载链接

  1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科幻】菲利普·迪克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银翼杀手原著)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移民到外星球,就可以为每个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 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作者简介

    Philip K. Dick:

    粉丝昵称PKD。

    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在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独树一帜。

    共出版44部长篇小说和121个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和坎贝尔奖。

    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赋予科幻以复杂的文学性、心理深度以及社会警示意义 ,是美国最早一批使科幻 严肃起来的作家之一。

    盛名经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包括《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

    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是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


    下载链接

  1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小唐:197天,写给蔡伟的明信片(2020年10月26日~11月1日)

    https://instagram.com/yiyi_tang9


    197天,写给蔡伟的明信片。距离开庭只有2周多了,希望你平安健康,希望你们得到应有的公正和正义。

  1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Mask Network Suji Yan:通向开放 Web 3.0 应允之地

    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623741002899.htm


    Mask Network 的创始人兼 CEO 讲述什么是好的互联网以及该如何实现。

    演讲:阎晗(Suji Yan),Mask Network 的创始人兼 CEO

    隐私一直区块链行业热切关注的话题,Mask Network 正是近来走入人们视野中的热门隐私项目。在 10 月 29 日举办的 Web3 峰会上,Mask Network 的创始人兼 CEO 阎晗(Suji Yan)发表了主题为「通往更好互联网的应允之地」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 Mask Network 的创始人兼 CEO Suji,中文名叫阎晗,大家可能会比较熟悉我的英文名,因为我原来也在记者行业使用英文名。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叫做通往更好互联网的应允之地。大家可能已经很累了,所以我希望能够给大家调动一点气氛。

    什么是更好的互联网呢?其实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讨论了这么久的 Web 3.0,大家认为结合了区块链点对点网络、去中心化,很多东西是未来更好的互联网。应允之地是《圣经》中的一个词,是说摩西带着犹太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他许诺的那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怎么到达呢?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除了在这个行业以外,我还在传统的 AI 行业,在无人车公司,跟各个大学都合作过一些跟金融和政治经济有关的项目,也做过独立记者。做了一些活动,被各大媒体报道。通过这些东西我更加理解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更好的互联网。

    首先,如何前往 Web 3.0?普通用户第一个问题,如何可以不用很麻烦、很累就可以拥抱 Web 3.0。未来的互联网长什么样?首先你要跟普通用户讲用了有什么好处,旁边有一个小朋友在看 Web 3.0,它有数据自主;有自主身份,我们的身份是由我们自己控制的,而不是由公司控制的;还有开放金融,就是我们大家认为最近比较火的,不管是 DeFi,还有像巨头公司支持数字货币,都是开放金融的一部分;最后是有一种开放的跨国政策和合理的监管框架,预示着未来的互联网不是一个一个主权国家去单独监管,或者不是一个国家的监管部门去单独设定标准,而是一个通力合作的状态,并且要又安全,又隐私,又方便。

    新互联网进展到什么地步了呢?有两个著名的例子例子,一个是 Telegram,是由俄罗斯成功创业者杜若夫兄弟,在 5、6 年前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逃离之后创立的。Telegram 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用的聊天软件,很多人在用。但是最后它并没有成功的把数据迁移到上面,它成功的撼动了巨头的一个脚趾,并且在去中心化的路上被监管按死在了沙滩上。另外一个是一开始就去中心化,并且非常硬核,并且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破坏性的一个项目,叫做 Tor,中文名叫洋葱网络,还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网络叫做 Deep Web,它的一部分也叫做暗网。Tor 是一个受到美国政府资助的项目,它受到过美国国务院新闻署的资助,有美国各种政府部门的协助。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它有非常先锋、非常硬核、非常去中心化、非常隐私的服务,最后变成了一个黑客跟灰产的乐园,并且被主流社会唾弃。大家现在如果提到暗网这个词,第一反应肯定是一些不好的声音模式。这个也失败了。最后我要问大家,或者我要给行业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说为什么要从已有平台上迁移走?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迫使在已有平台上,让它变得重视安全、尊重隐私、互联开放,并且支持一系列的 Web3.0 的特性。

    我们能不能既使用今天的互联网平台,又直接通往 Web 3.0?我们能不能在 Facebook、Twitter,甚至有朝一日在微信和直播上直接使用这个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提到一本比较著名的书的名字,只是我把这个名字改了改。这是英国哲学家的一本书,叫做《开放式汇集式机器人》(注:原文有误,应为《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讲的是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这一系列都是说我们是开放社会的敌人,因为一旦把社会的范式定死了,你定立一个终极目标之后,只会去扼杀这个社会的想象力跟未来。网络曾经是开放的,我们那个时候有开放网络的说法,Web3.0 也是所谓的一部分。开放网络的敌人都是谁呢?这里有四个创始人,分别是亚马逊、Facebook、苹果跟谷歌,这也是今年的国会听证会上,也是前几个礼拜美国司法部刚刚要宣布起诉并且放进反垄断诉讼里面的 4 家国际的巨头。当然了,中国也有本土的巨头。他们就是开放网络的敌人。另外,有一位伟人教导我们说: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你这个事情就做成了。他们之还在一天,我相信 Web3.0 就不会轻易的达成,因为你触犯了巨头的利益。我们的 Logo 就在中间,头上冒出来问号,说这几个人是怎么回事?他们在这边,我们怎么搞 Web3.0 呢?

    任何的改革,不光要有宗旨,还要有先锋队,开放网络先锋队是谁呢?开放网络先锋队以五个行业、五个赛道为例,同时这也是这次跟 Web3 大会相关的。最左边是以太坊的资产网络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些项目,第二个是互联互通、跨链、Web3.0 的各种性能。中间还有存储,包括 IPFS,或者去中心化的存储项目,有的是做永久存储,有的是做抗审查的存储。还有去中心化开放金融,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稳定币,我们看到了借贷,我们看到了非常有生命力的协议,让监管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协议。还有关于去中心化的组织,这是我认为开放网络革命的先锋队。

    有了先锋队之后,就像不同的阶级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团体或者是渠道,让他们的力量在一起,让这些力量能够通过一个拳头出来,能够打击到上面的巨头。以社交网络为例,有 Facebook、Twitter,也有类似于 Facebook 的其它子公司,也有中国的巨头。我们 Mask Network 在做什么事情呢?就是把这些力量汇集到一个拳头里面,去挑战这些巨头,挑战这些开放网络的敌人。同时也很开心的发现其中有一个叛变了自己所属的阶级,就是 Twitter 的 CEO,他说我改我自己,我还买,我不光买,一边改一边买,一边买一边改。这也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Mask Network 能做的事情,我们只演示了一些功能,比如我们可以把一个图片直接用各种存储网关和协议,直接传到一个 Twitter 上,通过加密就变成了一个大家不能很简单的解密的东西,就冒出来了一个我们的图片。这个东西完全是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面使用的,而 Twitter 和 Facebook 对它是没有办法使用的。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的价值会被我们抽走,转移到了不管是以太坊还是各种各样的项目的生态里。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做投票,因为大家知道治理的核心或者任何政治的核心投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另外一个例子,这个投票叫做你是否支持 Polkadot 到我们的网络中间去?你看到了一个投票,然后 Yes 和 No。看上去是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但实际上跟 Facebook、Twitter 没有任何关系,它不能阻止你进行这个投票,也不能篡改这个结果,也不能删掉你的内容。这是我们做的另外一个事情。

    还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易,这是和几个著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合作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红包,在这里是跟著名的稳定币协议合作的。

    最后我来引用去年夏天的时候,在德国的 Web3 会议上一位著名的嘉宾的一句话,把这句话延伸一下。这位嘉宾是我们很多人入行的祖师爷,理查德-斯托曼,他是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他也创造了很多著名的项目,90 年代一直在跟垄断的微软进行一场圣战。理查德-斯托曼曾经很著名的一句话叫做软件的自由就是人类的自由。他在 70 年代、80 年代很艺术性提出来:如果软件没有自由,那人类的社会就没有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聚在一起,不管是从传统行业,从各种各样的行业聚在一起,因为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未来更好的社会。可惜理查德-斯托曼他的这场改革虽然触及了传播行业的深水区,但最终在互联网革命来临之后,大家越来越不关心自由软件运动了,大家的代码虽然是开源的,但数据却是存在公司的服务器上,大家都知道,像著名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贡献开源代码,这是为了更好的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且把它藏起来。

    今天要说的是开放的网络代表开放的社会。要完成和谐的社会、开放的社会,甚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开放的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开放的网络是必不可少,那 Web 3.0 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 Web3.0,再通过各个赛道,来打倒这些垄断的行业的巨头,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才是这个开放的社会诞生的前提条件。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希望把这句话送给国内和全世界的听众,能够继承理查德-斯托曼当年的这个理想。

    谢谢。

  1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美剧】曼达洛人(The Mandalorian)第二季出啦

    有股西部朋克风,还有萌萌的尤达宝宝! This is the way.


    最近还有一部《后翼弃兵》也很好看的样子!

  2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 pdf下载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民歌发展历程的浩荡之作。看一种音乐形式如何与历史时代交织前行,塑造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并将影响延续至今。这也是一本民谣听歌指南。跟随作者的娓娓叙述,了解经典歌曲背后的传奇轶事与时代风潮。

    本书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记录了上百个民歌手的经历,书写了美国的民歌历史。从研究者约翰·洛马克斯到铅肚皮,从民权斗士乔·希尔到流浪民谣歌手伍迪·格思里,从左派民歌手皮特·西格到民谣之王鲍勃·迪伦……这些人以看似不可思议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书中充满着躁动与平静、凡人与明星、根源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其间的交错与矛盾,展现的不仅是民歌的历史,也从另一个角度书写了二战后的美国历史。

    作者简介

    袁越,网名“土摩托”。1968年生于上海,在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学习期间喜欢上了流行音乐,1992年赴美留学,在朋友推荐下开始听鲍勃·迪伦,从此喜欢上美国民歌。1995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此书,阅读近一百本参考书,听过无数唱片,历时七年完成这本书的创作。

    现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出版的作品包括:《来自民间的叛逆》《20世纪最后的草根艺术——嘻哈文化发展史》《土摩托看世界》《生命八卦》《热新闻的冷思考》等。


    下载链接

  2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燕京书评】“垮掉一代”见证者迪·普里玛逝世:试图通过诗歌实现文化变革和重塑女性地位

    https://m.allnow.com/post/5f9ba359d62f393d1f35218b

    作者:危幸龄


    10月25日,"垮掉一代"重要见证者,86岁的美国作家黛安-迪-普里玛(Diane di Prima)于旧金山去世。陪伴她42年的最后一任伴侣谢泼德-鲍威尔(Sheppard Powell),当时就在她床边。像一朵蒲公英被风吹散了,"她走得很轻松",鲍威尔告诉记者。

    迪-普里玛一生创作了40多部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对她来说,像一个隐士或武士那样写作是一种召唤,世上最神圣之处莫过于此。在三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迪-普里玛把自己诗歌给读者带去的影响描述为"给了他们改变生活的勇气"。人会被现实种种束缚,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幸运的是,迪-普里玛14岁时就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在读过约翰-济慈的书信后,她就确定了自己将来要成为一名诗人。从那以后,她每天坚持写作,"你永远不会停止",她说,"这不是一份可以退休的职业。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她形容自己从很小就是"反叛分子"------"出于良心对抗资产阶级生活"。大学时,她从顶尖的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退学,因为它"阻碍了她对纯粹艺术的追求"。

    在反主流文化浪潮中,她先是在纽约成名,后又来到了旧金山。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和威廉-巴罗斯等作家作品是"垮掉一代"的典型代表,虽然其中也有像乔安妮-凯格尔和安妮瓦-尔德曼等女性诗人的身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男性占主导。

    在这样的诗歌文化氛围中,迪-普里玛无疑是独特的。她的诗坛首秀是作品集《向后飞的鸟》(This Kind of Bird Flies back,1958)。旧金山著名出版商"城市之光"(City Lights)把其作品描述为"一系列结合了乌托邦式无政府主义和生态意识的诗歌,通过带有禅意的女权主义视角投射出来"。《文学传记词典》的一个条目写道,迪-普里玛的作品是"一个在二十多年社会和艺术动荡中坚强、敏感、聪明的女性自我表达"。她不受学术界和社会传统的束缚,大胆谈论美国中产阶级主流之外的生活,描绘美国边缘文化的变迁。

    Diane di Prima, poet. Photo: Chris Stewart, Chronicle file photo

    一位无政府主义诗人的叛逆人生

    1934年8月6日,迪-普里玛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意大利裔美国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迪-普里玛曾对《芝加哥论坛报》说,她对无政府主义的倾向来源于祖父,他认为每个人骨子里都应该有无政府主义意识,并且保持一种对生活的诗意感。

    迪-普里玛曾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在曼哈顿上东区著名的亨特高中招生考试笔试中,她曾获得过纽约市第一名。从卡罗尔花园乘地铁到那里要坐三趟火车,但她总是很早去上学。她和包括后来的女权主义诗人奥德尔-洛德在内的八个女孩每天早上上课前聚在一起,大声朗读她们前一天写的诗。

    大一读完,迪-普里玛就从学校退了学,来到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在那里租了一套月租33美元的公寓。也是在那里,她遇到了杰克-凯鲁亚克和艾伦-金斯伯格两位后来的"垮掉一代"代表。

    迪-普里玛和艾伦-金斯伯格。Photo: xx, Chronicle file photo

    然而,迪-普里玛很快就决定离开纽约,尽管当时她已经是诗人出版社(the Poets Press)和纽约诗人剧院(the New York Poets Theatre)的联合创始人,还是文学杂志《浮熊》(the Floating Bear)的联合编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无政府主义组织"挖掘者"(Diggers)合作,负责照顾那些西部的流浪者,二是研习禅宗。

    "垮掉一代"中的女权主义声音

    在《垮掉一代回忆录》(Memoirs of a Beatnik)中,迪-普里玛宣布她来到湾区的消息后,在男性主导的"垮掉一代"诗社中引起了轰动。

    "作为垮掉一代的女权之声,她很重要","城市之光"的联合创始人、诗人劳伦斯-费林盖蒂说。2014年,迪-普里玛在接受《纪事报》采访时被问及她是否认为自己是"垮掉派",她回答说,"是的,如果你把它定义为一种不受任何特定时间或人物束缚的精神状态的话。"

    1968年,迪-普里玛和丈夫艾伦-马洛(Alan Marlowe)以及四个孩子一起搬到了旧金山,在橡树街租了一栋有14个房间的房子。到了1970年,迪-普里玛和马洛关系疏远,她开始和反战人士格兰特-费希尔(Grant Fisher)交往。1973年,她与马洛离婚,嫁给了费舍尔。

    后来,他们搬到了马林西的马歇尔,在托马莱斯湾租了一所摇摇晃晃的高跷房子,每月租金100美元。从她的家穿过1号公路有一间小屋,她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写作工作室。在马歇尔住的五年,是迪-普里玛的高产期。1978年,她出版了《洛巴》(Loba),该作被认为是对金斯伯格《嚎叫》的女权主义回应。1955年,金斯伯格的《嚎叫》出版,为旧金山"垮掉一代"的队伍奠定了基础。像她的许多诗一样,《洛巴》是一首开放结局的诗歌,由八部分组成,直到1998年,也就是首版20年后才完整出版。

    她的经典作品《革命书信》(Revolutionary Letters)有好几卷,从第一卷一直写到第63卷,"这些诗我从60年代就开始写,现在还时不时有在写",尽管生前患有严重关节炎,但她还是坚持手写。

    倡导女性解放

    当迪-普里玛在1948年开始写作时,当时的法律政策对像艾伦-金斯伯格这样的作家充满敌意,金斯伯格的出版商费林盖蒂因出版了《咆哮》一书于1957年被受审。条条框框将人束缚在一个极其拧巴的社会环境中:同性恋是违法的;带有淫秽语言和图片的书籍是违法的;在新冷战时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男性通过诸如"牛仔、叛逆者、放荡不羁和流浪者"等阳刚姿态和浪漫形象获取权力。

    迪-普里玛决意通过自己的艺术和社会关系寻求新的性别体验,将女性声音带入一个由男性主导的亚文化中。

    她的两本自传,详细记录了她作为一名年轻女性在上世纪中叶主要由男性主导的艺术和社会团体中的经历。《垮掉一代回忆录》半真实、半虚构地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她在纽约观察到的社会群体。这本书1988年由Last Gasp出版社再版,封面上年轻时的迪-普里玛穿着简单的衬衫和裙子,若有所思。在她身后的一张照片中,两个裸体女子斜倚着,好像在暗示什么,不自觉揭示了一个年轻女性在生存之下的某种"不协调"。

    在一种粗暴的亚文化中,迪-普里玛"野蛮生长"。她通过衣着、毒品和脏话来辨别自己的"同类"。她还描述过一场与金斯伯格和凯鲁亚克的"狂欢",她所描述的快感把她的欲望推向了中心,把焦点从男性的性能力转移到女性的满足之上。

    早在60年代激进女权主义到来之前,迪-普里玛就以一种"倡导本能解放"的女性形象出现在战后的文学舞台。她不断找寻情人,但不谋求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她的生活的确比她同时代许多人都要激进得多。作为一个父权社会下的年轻女性,她无疑要冒更多风险。

    Diane di Prima in New York,1959. (Fred W. McDarrah/Getty Images)

    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

    在与诗人大卫-梅尔泽(David Meltzer)的谈话中,迪-普里玛描述了她的早年生活,以及她与纽约男性主导社区的关系。"我决定不跟男人住在一起",她曾这样说,"我的家庭成长经历让我觉得和男人住在一起不是个好主意......我有很多情人,有次我问他们想不想要个孩子,他们都觉得我疯了。其实,那会儿我刚刚怀孕,后来生下了珍妮。"

    迪-普里玛的另一本自传《我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回忆》(Recollections of My Life as a Woman,2001),对二战后急剧变化的美国社会景观进行了调查,并阐明了她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个未婚母亲所面临的风险。"我能同时做一个单身母亲和诗人吗?"她一边思考,一边探究母性、艺术和文化激进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她重塑自我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指责父权制制度。不过,她也观察到,一些女性为了换取一些可怜的好处,在压制下忍气吞声,或与各种形式的压制相"勾结"。

    在《洛巴》这首史诗般的诗歌中,她用神话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伟大的"地球母亲"形象。"知识有何用/让我沉醉在你爱的美酒中",知识、情感、灵感与个人局限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了她对现代社会以及传统风俗的批判。也可以视作一种对周遭的不信任。

    "地球母亲"的许多面孔都可以在她身边的不同女性形象中看到,这些形象塞满了迪-普里玛的童年记忆。比如伊芙琳姨妈,迪-普里玛在她母亲的几个姐妹中最喜欢她,"因为她总是唱歌。心里充满了欢乐,像一只小鸟。"相比之下,迪-普里玛的母亲艾玛,"安静又顺从"。当艾玛"忠心耿耿"地做家务时,迪-普里玛认为她是在一种隐性胁迫下这样做的,并且通过重复严肃的话语来解释她"家庭主妇"的角色:"女人必须学会比男人承受更多痛苦。"

    迪-普里玛以一种似乎永不枯竭的工作欲望,来应对身为人母的挑战和文化"攻击"。1961年到1971年间,她和朋友一起出版了近40期《浮熊》。"就艺术家而言,"迪-普里玛说,"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但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事情将会怎样发生。没有哪个晚上你不是在看电影,不是在看别人的新舞蹈,不是在排练自己的舞蹈......"艺术家们拒绝用批判的能力来代替热情、持续、引人注目的实践。"这样持续的输入,在某种程度上是潜意识的",迪-普里玛说。

    Diane di Prima. Photo: Chris Stewart, Chronicle file photo

    "垮掉一代"的崩溃与重生

    上世纪60年代,对资本主义精确体系的屈服,催生了一种错位的生存模式,这突显了那个时代的偏执。迪-普里玛在《晚餐与噩梦》(1961)中写道,"如果我的头是计数器,而我又是一只鸡,我就会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咯咯叫着孵出一百个鸡蛋。"战前,由于新的广告和媒体形式,小镇也变得越来越城市化。战后,身体和精神的流动性给了人们新的自由,但一种新的流动性也给个人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们的生活似乎并不总是与美国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保持一致。在《晚餐和噩梦》中,人们的谈话常常只是单向的自说自话。情感和信仰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悲哀的不和谐。

    从《晚餐和噩梦》中,读者可以明显看出一种女性重塑生活的姿态。为了在维持战后文化的巨大财富体系中塑造新的自我认同,迪-普里马的作品与过去普遍存在的严格、简朴、虔诚的伟大母亲形象相冲突。《革命书信》(Revolutionary Letters,1971)中更为广阔而充满希望的文字表达了她对人类之爱的乐观想象,以此来反衬战后许多家庭的压抑状态。

    但迪-普里玛从来都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她了解那个时代,并在《我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回忆》中形象地描述了那个时期的局限和失败。"某些时代其实只能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她继续写道,"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神话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毒品的滥用,与联邦法律相冲突的革命热情,模糊社会界限的艺术,都给身处其中的参与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们把对宗教、家庭、社会、道德的义务都换成了对美的追求,把自己看成是在为艺术之美服务,没有得到任何警告,也没有预料到任何陷阱。"

    她意识到,在泛滥的乐观情绪下,那个时期已分崩离析。1964年,迪-普里玛的纽约诗人剧院关闭,她回忆,"在诗人剧院的大厅里无数个普通的晚上,可以看到拉里-里弗斯、莫里斯-戈尔德、潘娜-格雷迪、塞西尔-泰勒、理查德-利波尔德、琼-米切尔,以及许多舞者、诗人在灯光闪烁下谈情说爱。"伴随着剧院关门的是接踵而至的焦虑与恐惧。1964年,迪-普里玛的密友、28岁的舞蹈演员弗雷德-赫科(Fred Herko)跳楼自杀。"像戛然而止的未完电影......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作为一名诗人,在诗歌催化下,迪-普里玛对那个时期自己经历的危险和暴力有着更加深刻的记忆。

    大卫-梅尔泽认为,"垮掉一代"是一场持不同政见的运动,也是一种抵抗运动;反唯物主义,支持民权,早期的诗意生态等都来自于非常复杂的战后美国文化。"垮掉"一词,作为一种时代标记,代表着更广泛的文化现象,然而其未能传达出上世纪中叶艺术家们在公共和私人领域所取得的积极进展。

    艺术和生活,公共和私人的概念,对于像迪-普里玛、梅尔泽等作家来说,确实是模糊不清的。那个时代的"冒险"通过电影在流行文化中重现,比如维果-摩顿森(Viggo Mortenson)演过威廉-巴罗斯,詹姆斯-弗兰科(James Franco)演过金斯伯格,人们很容易理想化和赞美那些在当时以艺术应对新型城市化和政治控制的人。然而,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一些利于反思当下的东西得以被揭露。迪-普里玛通过她的"自我创造",揭露了一个受诗歌启发的人原始又脆弱的经历。

    和凯鲁亚克一样,迪-普里玛后期也诉诸于禅宗,希望通过此"东方神秘主义",来解决人生诸多困惑。在那个混乱又艰难的时刻,她通过诗歌重新创造了一些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一种可以实现文化变革的社会承诺。

    迪-普里玛在芝加哥的公寓中。Photo: Nancy Stone, Knight-Ridder Tribune

    她的诗歌和回忆录,记录了人们应如何理解冷战时代及其社会表现,即便这些问题最后常常没有得到解决。她所描述的这些事件和关系,暗示了战后文化中相互矛盾且往往受到限制的民主实验。归根结底,问题在于如何在一个基于"攻击"的现代社会生活:持续不断的全球侵略、冲突、医疗和教育系统的不公正等,在很多方面定义了战后时期。在摇摆不定的社会中,迪-普里玛"永不妥协"的呐喊,始终维系在笔杆之上。

    参考来源:

    https://datebook.sfchronicle.com/books/diane-di-prima-prolific-beat-poet-dead-at-86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obituaries/diane-di-prima-feminist-poet-of-the-beat-generation-dies-at-86/2020/10/26/4a2be0fe-1797-11eb-befb-8864259bd2d8_story.html

    https://www.vogue.com/article/diane-di-prima-obit

    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giving-everything-on-diane-di-prima/

  2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莫里斯·迪克斯坦 - 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权威的美国六十年代文化史

    全景展示“垮掉的一代”和摇滚乐兴起

    完整见证美国新文化的诞生

    六十年代,青年文化运动席卷美国。它躁动、反叛、奔腾喷薄,也带着深深的乌托邦色彩。

    而直到本书问世,人们才得以完全理解:那喧嚣的十年,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这幅完整的美国六十年代文化图景中,你会了解艾伦·金斯堡何以成为“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偶像,赫伯特·马尔库塞艰涩的文化批评为何赢得年轻人的心。

    你会发现如今流行的新新闻写作其实发轫于美国六十年代,它将个人体验和小说技法融入新闻报道,刮起一场舆论风暴。

    你会读到作者对鲍勃·迪伦、“披头士”和“滚石”乐队的辛辣点评,以及摇滚经典作品背后少为人知的创作心曲。

    然而,作者不甘止步于单纯的文化评论。他立足于五六十年风行一时的文艺作品,更超脱于这些作品本身。作者真正想要呈现的,是一部灵魂史,一种时代精神:

    当青年不再敬畏长者,当他们站在伊甸园门口,当他们投身新文化的创造和个性张扬的狂欢,他们是如此富有感染力,却又如此受困于自身的局限。他们频受挫折,依然痴情不改。

    六十年代是崇尚个人见证的,亲历六十年代的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用书中的独到洞见践行了这一传统。但本书也是他在七十年代末乌托邦思潮消退时写就的,因而赋予作者在场和回望的双重视角,成为了解美国六十年代文化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1940-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女王学院和研究生院英语教授。著作还有《双重间谍:批评家与社会》《途中的镜子:文学与现实世界》等。


    下载链接

  2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蔡伟涉嫌寻衅滋事案无罪或适用缓刑申请书(附法条)

    https://instagram.com/yiyi_tang9


    蔡伟爸爸为蔡伟写的无罪辩护意见书,说“由于官派律师刘南征拒绝为蔡伟做无罪辩护也拒绝为他申请缓行,我10月25日向李轶凡法官寄出了蔡伟无罪的辩护申请书,26日显示签收。希望李法官本着法治精神,正视办案人员公然违反刑事诉讼法办案的问题;另外,#蔡伟、#陈玫 备份被删文章,搭建一个不审查言论、自由发言的2049BBS符合宪法规定,追求言论自由无罪!”

    申请人:蔡建礼,性别男,身份证号********,系被告人蔡伟的父亲。电话:137 1531 4903

    **申请事项:**对被告人蔡伟无罪释放或适用缓刑

    事实与理由: 根据公安机关为蔡伟指定的法律援助律师刘南征所介绍的案情,即与他人合作建立2049BBS网站,以及检察院起诉的罪名寻衅滋事,我申请法院无罪释放蔡伟。理由如下:

    一、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合作建立网站属于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的法律构成要件相信法官已经很清楚了,蔡伟与他人合作建立网站,不论是境内网站还是境外网站,都不符合公共场所的定义,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的总称。而网络是虚拟的,网站与网站之间没有纵横交错的通道相连,通道之间不可能产生"公共场所",在网站内部,网民的交流互动井然有序,无非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各抒己见,更谈不上网站内"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更何况还要达到"严重"的程度。

    二、蔡伟的人品为无罪担保。

    知子莫若父,我的儿子蔡伟,是个绝对品行端正、为人正派的人。我和妻子常年外出打工,生活艰辛,蔡伟自小就很独立要强,学习刻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优异,当年高考完,家里不富裕,他原本可以去报挣钱的经济金融之类的专业,但他毅然选择学社会学这种"没钱途"的冷门专业,只因为他是一个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常常对社会的底层人群有着本能同情心的年轻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非常正直、非常富有正义感的人,我们亲戚朋友对他的评价也都是心地很单纯、很善良、又懂事又孝顺的孩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故意去做什么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三、公安机关一直在违法办案。

    蔡伟自2020年4月19号被公安机关带走指定监视居住以来,办案程序就一直在违法,办案的公安领导自己向我的准儿媳唐红波说过**"司法程序不合法是确实存在的"。**

    具体来说:

    1、蔡伟律师委托权、会见权均未获得保障。

    2020年4月19日-6月11日,公安机关在对蔡伟执行指定住所监视居住期间,要求我不为蔡伟聘请律师,**在我4月25日为蔡伟聘请李国蓓律师后,他们既不告诉她办案地点、承办人的任何信息,也不允许她会见蔡伟。**此外,唐红波在被指定监视居住期间,办案人员曾要她劝告蔡伟放弃委托律师,但被她拒绝。

    这说明蔡伟本人在指定监视居住期间有委托律师意愿,但受到办案人员软硬兼施的阻拦,而后在长期被监视居住、与家人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心理负担加重,很可能因对办案人员的恐惧而不敢表达真实意愿,屈服于公安机关的安排。 以上公安机关的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三十九条之规定,被告人蔡伟没有获得应有的辩护权。

    2、违规指派法律援助律师。

    蔡伟自6月12日批捕以后,公安机关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强行违规为蔡伟指派法律援助律师,阻碍我们早已为蔡伟委托的律师介入案件,架空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基本人权的规定。

    蔡伟既不是盲人,也不是聋哑人,我们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并非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相反我们早在4月25日便为他请好了律师,我们只相信我们自己聘请的律师,根本不需要法律援助,但公安机关仍然强行为蔡伟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挥霍国家财政,实际就是排挤掉我们自己聘请的律师,害怕有人为蔡伟作实质的辩护!

    四、搭建2049BBS网站无罪。

    2049BBS为言论自由而生,完全是在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蔡伟作为中国公民,有权就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外宣称的表达观点无罪、 "在中国,任何人不可能因言获罪"的意义上,建立一个不审查言论、让人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论坛自然无罪!

    同时,**我相信我们国家的社会秩序,不会因网站备份几篇正规媒体公开发布过的新闻就被扰乱了。**如果扰乱,也应该先追究那些发布原创的正规媒体的责任,而不是复制备份者的责任。我们的社会秩序,更不会因为几个年轻人在论坛上交流下自己没经过政府审查的思考和言论就被轻易扰乱了!

    众所周知,"寻衅滋事"是由"流氓罪"演变而来的典型的口袋罪,将这个罪名强加给一个刚出校园的、仅仅是追求言论自由的年轻人,这样轻易地进行刑事定罪,是否符合法律的原则和正义?这个刑事罪名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年轻人刚刚开始的前程和人生,也是我们的整个家庭,法官也有父母子女,相信能够理解我们含辛茹苦的养育和奋斗大半生的期许,作为父亲,我不相信蔡伟犯罪,我认为蔡伟无罪!

    当然,蔡伟被关这半年来,由于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维护他权益的律师介入,法律援助律师传达给我的他所做出的一些妥协行为我能够理解,**据悉蔡伟与检察院已经签订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有鉴于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我认为蔡伟符合适用缓刑条件。

    考虑到蔡伟自小瘦弱多病,长期生活在看守所那种恶劣的条件下,对他本就羸弱的身体必然是雪上加霜。而且,对蔡伟进行刑事定罪本身便已重创乃至摧毁他过往多年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前程,这个代价对他来说还不够巨大吗?

    因此,希望法官认真考虑我关于对蔡伟实施缓刑的申请。

    此致 ** **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蔡建礼 2020年10月24日


    附:法条

    1、《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2、《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3、《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4、《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第十一条 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5、《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第十二条 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传媒和 Matters 创始人】张洁平:站在漩涡里记录、写作和行动——一个媒体人见证的中港台

    原文


    主办方:青年系列讲座

    讲者:张洁平

    时间:2020年10月29日 北京时间8:00pm


    这是我第一次在Zoom 上对主要是大陆的朋友做分享。其实挺紧张的,从2015年开始比较多做媒体管理者和老师工作后,做了很多公开表达。但今天是最紧张的一次,因为这么多大陆的朋友,近乡情怯。我人在香港,做很多中港台报道,2005到2020,15年间中港台发生了特别多一言难尽的事情。要在今夜讲完今天这个标题是不可能实现的, 要一年才讲的完。

    因为这15年经历了特别大的变化,尤其中港台三个地方相互间的翻转和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和大陆的朋友很久都没有仔细讨论香港和台湾的话题。但我知道很多朋友是很关心的。我也邀请了很多大学室友、朋友,我们原本在想法上相同,但因为说不出口的时代议题,彼此交流都搁浅很多。

    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就从自己经历说。我会把自己尝试当成一个人物报道的对象去解剖。

    做人物报道中,写人物写的最好看的地方,是提炼出私人生活中公共性的部分。所谓公共性是指,每个人某种程度上都是被时代造就的,我们都活在每个时代或者历史的结构里面。

    如果不是因为过去中港台很多机缘巧合的变化,时代潮涌中的很多机会,不会是今天的经历,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和想法。我尝试把这部分总结出来,也是给很多朋友浅浅认识今天中港台这个局面的参照。


    在香港认识"离散中国"

    画面上这只狗还是挺萌的,这是我们现在的状态,站在漩涡里。

    我用了一个老梗,就是"漩涡"这个事情。其实在这个语境下,不是恰当比喻,更精确的应该是"裂缝"吧。

    我2005年从中国到香港念书,恰好是新闻。是偶然的选择,就做了新闻这一行。在香港念新闻和从事新闻,给了我之前从来没有很想过的位置------站在离中国很近的地方,看到跟中国大陆很不一样的一个中国,这包括了一个广义的、历史性的、正在过程中的中国。包括在香港、在台湾、在东南亚、所有使用华文的,跟中国爱恨情仇的很多很多地方,包括移民,或者说讲这个语言,但未必有这个认同的很多人生活的地方。

    对我来说,香港是个绝佳的位置,去看见这一整个离散的中国。因为有这个绝佳的位置,又恰好做了记者,所以我一直很珍惜这个机会。很多经历是很难复制的。因为我恰好是在中港关系最好的时候到达了香港。

    我会分成大概五个阶段。2005年之前,我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2005年,猛叉叉来到香港,和很多朋友一样,心情非常简单,就是想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也没想过是否留香港。但真的特别幸运,当时是中港蜜月期。

    这张图是来自香港的民意研究所,前身是港大的香港民意调查中心。他们每年都会做民意调查:香港人认同自己是广义的香港人还是广义的中国人?

    广义的香港人和中国人这个定义大家可以去看。从这张图看到,现在的状况是非常夸张的剪刀叉,其实这还是返修例运动之前。运动之后,差距就更大了。简直是劈叉的感觉。这是全民的调查, 如果你要看三十岁以下的,就更夸张了。

    我在图中间画一条线,是2005年9月我来香港的日子,回头再看真的是蜜月期,03年到09年,看这中间交缠的状况,当时香港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非常高,好像人心真的是要回归了。两边交流多了,对彼此好奇心也多了,认同度也很高。其实我来香港的时候也有一种介入大城市的、你不是当地人的那种张力,如果你去北京、上海,也是这样的。当时和北京、上海的差别不是很大,是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我相信跟我一样差不多时间来的人,没有人会想到后面的局势是个这样的剪刀差,当时都会以为越来愈好。我相信,这也是从中国角度出发,想象的回归后、一国两制最好的样子。没想到就回不了头。

    香港打开了很大的眼界和很多的机会。出国留学、换一个地方生活、从事某一个职业,总能获得很多知识上的成就、视野的开阔。但是在香港有个蛮不可替代的特征是------我是从香港才意识到什么是离散的中国。

    我们在从中国大陆中心出发的视角,只看到广义的中原。基本上中国大陆就是代表着中国。这个在里面看来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是十几亿的人口、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所有商人都想跟你做生意,外邦来朝的一个氛围,你在中间,这个视角是很自然的。你稍微出来点,但是也不要太远,在香港这个自然港、这个世界和中国的不管是人流还是物流的中转站,在这里,对我来说,是第一次遇到过这么多跟我们长得一样、讲一样的语言,但是完全跟中国经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印尼华人、加拿大华侨...在香港,我才建立了一个视野,就是离散中国这个概念。

    这个事情非常有趣。对我来说,在香港重新认识,什么叫做中国。

    在香港重新认识中国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历史时空上,在香港可以看到尽量真实、完整的史料,去重新理解中国的历史、当代近代的历史。可以感受到,中国是个过程。从来没有什么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这回事。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概念,时间真的很短,一百多年而已。中国本身是个过程,现在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在这个过程中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1949年被赶走的中华民国政权到了台湾,两岸隔离了三十年,停火了七十年,到现在为止重新紧张起来,这个过程并没有结束。

    在香港,是个绝佳的位置,去看到这么多的华人,让我重新认识中国这个事情,很多地方都很难取代香港这个位置。

    《亚洲周刊》时期

    更有趣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香港《亚洲周刊》做记者,做了大概六年时间,写了六十多篇封面报道。《亚洲周刊》当时是全球视野,本土关怀,定位是给全球华人做的杂志,这个全球华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且不只是中国大陆的。

    我在《亚洲周刊》是中港关系最密切时期,周刊主编邱立本是台湾念大学的香港人,跟马英九是美国研究生同学,是老的中国文化派。在文化上,特别认为自己的归属是中国,但希望中国向民主自由方向去,大概是这个光谱。

    那时候我对他们来说,我是一个活的中国人,他们之前没有招过陆生,对他们来说,我很新鲜。因为研读了中国文化这么多年,但是隔离了这么久。他们很好奇,觉得算是可以借助我这样一个年轻的体能和我的笔了解中国。

    也没有审查。开始写报道的时候,能感受到邱立本的关怀,他说"给我一个香港,我可以撬起整个中国"。意思非常积极,不是煽动政权那类的,而是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希望以香港的法治、高效的公务员体制、公民社会先进的管制经验去帮助中国,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对方好的东西,虽然香港只有700万人,但是有历史资本带来的丰厚的资源、各地的资源和管治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中国。

    这是很强的大中华关怀。体现到报道上,我就发现了...因为我是少有的大陆记者,所以有很多机会出差和写封面报道。但是我发现,老板的情怀带来一个套路就是------不管写什么故事,都喜欢起个标题:xx改变中国。不管背后复杂性是怎么样。在那种从南方望着北方、眼含热泪、老的香港华侨看来,这都是中国变好的信号和希望,他们希望你写出这种信号和希望来。

    这也是真实的,当时中国公民社会的气氛开放、活跃。社会这个层面有很多新生的力量发声,而且社交媒体刚刚开放,从BBS到博客、差不多要到微信这个时期,五花八门的声音和行动开始涌现出来。是经济在崛起、社会在开放,虽然有阴影、但生机勃勃的状态。很多在外面观察中国的人也都很兴奋,有情怀的人希望参与进来,改变中国。

    我当时也会帮一些中国大陆的媒体写香港的稿子,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和南方周末。

    当时我给他们写香港廉政公署ICAC反腐的经验、香港保育的经验,都希望我写香港好。

    编辑说,北京要拆一条胡同,你可不可以写,香港有什么成功保育的经验。我说,有是有,但是香港拆得很多,历史记忆淡薄、资本力量强大,保育经验真的没有太多难得出手的。编辑说,没关系,你给我找个好的例子就行了。我就找了《岁月神偷》这部电影的永利街。永利街他们以社会运动的形式弄了很多年。

    香港房地产过度发展、导致香港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当时这些问题,中国大陆是不想听、不想面对的,因为他们要中国大陆进步,就想要借助香港的经验。处在中间挺好的,大家都想往好的地方去。

    这本书是陈冠中编著的《波西米亚中国》,2003年的时候,陈冠中、梁伟棠等纷纷去大陆,当时是香港人北上潮流。还有这本《潮爆中国》,后来拍了电影《潮爆北京》,还有《大广东》。

    当时社会上是觉得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从97后,这是香港自己的家了。再也不是哪个主子的家,是自己的家。所以2005年,香港回归一段时间后,保育风潮起来。天星码头、皇后码头的事件(本土保育组织行动抗议皇后码头被拆卸)也很新奇,因为香港之前被拆了很多次码头没人管。

    香港回归后,大家把这个地方当作家,有很多社会保育组织成立,大家不愿完全跟地产商妥协利益。这跟很多香港人北上,跟中国增进了解结合起来。《大广东》也是因为当时在想,能不能打造一个粤语文化共同体,陈冠中还提出过canton这个概念。

    香港很多人从广东移民过来,生活在资本主义体系里面,融入了一个区域经济,没有机会有更多交流,但实际上,本来是有很多重合的。所以他提出了这个概念,去讨论什么叫粤语文化共同体。

    现在讲起来,恍如隔世,也不过是十年以前。一个短短的罗湖桥割裂成这样子,彼此敌意恨不得上涨到要绝交。

    **但是从这些书、这些探索都看得到当时的场景。**这还只是从香港看中国,我当时有段时间驻北京还能感受到在大陆港台文化的热潮,马家辉等的书,被当做同文异质的文化被很多人追捧。

    但,那个时候,大陆的媒体只想看到香港的好,并不真的想看到香港的问题。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你爱对方、对对方好,其实是要看到它的好,也看到它的问题。但是当时两边都拿着玫瑰色的眼镜去看对方。

    我在《亚洲周刊》写的最后一个封面,叫《利比亚之战改变中国》。这是个每个星期四出版的杂志。星期一早晨,主编打电话给我,说利比亚开战了,洁平你写个封面。我当时想我在北京,又不在利比亚。所以我在北京打了超级多电话,采访了一堆在利比亚的商人、专家、华人,把这个论述说出来了,我当时觉得很扯。现在过了十年,又觉得对。

    当时采访的外国专家说,中东和北非开战很乱,美国很多精力都放在那,顾不上中国了,所以给了很多中国喘息的机会。我当时想,我再也不要在这种框架下写作了,我要认识真实的中国、香港。

    其实,现在再想,在希拉里提出重返亚太之前,很长时间,美国精力放在中东和北非,这个牵制延缓了美国对中国的对峙。所以,直到2015、16美国重返亚太之后,这个张力才起来。但我当时觉得扯,我辞职了------我当时想法是要么认识真实的中国、要么认识真实的香港------我要在地。

    《阳光时务》时期

    有很多机缘巧合。2011年的时候,我加入了原创媒体《阳光实务》,是基于iPad的电子杂志,回头来看,有人投资这样的媒体,是有时代背景的。

    当时是习近平要上任但是还没上任的时候,所有人都紧张,这也是威权体制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不是一个民主的授权,到底怎样才能让政权平稳过渡,不会出什么乱子,不会有人夺权。全世界都在看一个超级大的威权体制怎么进行和平移交。

    2012年前后,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习上任。从2012年的新闻标题看,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习是个改革派,是西方意义上的改革派。温家宝还接受境外媒体采访,还说中国要政体改革了。

    基本上在那样一个脉络下,2003到2012,胡温执政期间,公民社会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或者说体制内的改革派跟体制外的改革派在合流,希望把中国推向从经济改革转向到政治改革的路,这是2003到2012民间的主旋律。很多人都希望往这条路上走。

    习近平作为储君马上登基了。习近平父亲是很重要改革派领袖。是中共党史上少有的零差评的人物。习仲勋基本没留下过什么斗人的记录,而且在文革之后还处理平反问题,很多人对他感恩。80年代后,又主导改革开放的工作。

    胡温又铺垫了往西方政治改革的这样一个脉络,习掌权前也都没有流露出太多政治观点。所以当时所有媒体都认为要改革。

    "我看最多还有两年。"是阳光时务老板陈平经常说的话。还有两年中国就要变了,他一直这么说。他是个红二代的商人,机缘巧合收购了阳光卫视。蛮老派的电视台。

    当时他为什么要投资这个媒体,因为觉得中国要改革,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建言献策的好时刻,这是个经典的商人办报的模型,陈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办了一个新媒体。

    背景是,当时说传统媒体要死了,未来是个新媒体世界。但是当时所有人都搞不清楚,什么是新媒体,以为只要有文字、影音弄一块,动起来就是新媒体,但那只是多媒体的形态。

    我们当时也是误解了新媒体的其中之一。当时弄那种封面是会动的、领导人的头晃来晃去,比较卡通的风格,很快意识到这不是新媒体,这种传播渠道依然非常古老。**真正的新媒体是传播结构的彻底的改变,是商业模式的彻底改变。**但当时不知道。

    在当时这个环境下, 对我来说,是比较清楚感受到了,一个媒体产生背后的动能是什么,跟时代政治氛围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不过,变化没有像很多人想的只有两年就发生,《阳光时务》不是新媒体,老板想要的建言献策、推动中国改革的平台也镜花水月,终止了。

    雨伞运动 自由撰稿时期

    我自己在《阳光时务》也参与了一部分管理工作。离开后,刚好碰上香港的雨伞运动。香港的反动派想要搞点什么,都在报纸上先写文章,所有的计划过程都是公开发布的,不考虑对手感受,也不管对手会不会看,这是开放和公民社会的一个讨论精神, 很清纯、很感人。

    当时2013年香港社会开始酝酿占领中环这样一个想法。对我来说,这是媒体生涯重要转折点。因为在这之前,我所有精力都放在中国,没有关注香港真的在发生什么事情。当时对我这样一个从大陆来的小孩,没有那么理解保卫天星码头这种东西。

    因为之前香港新闻头条很多是两个大妈在那里打架,或者一个地方出了车祸也能上头条,是很太平的安逸的社会,当然这个社会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但总的来说,跟后面的很多情况不能比。对当时的我来说,在香港看见中国要刺激多了,是有种非常吸引我的使命感去写作。

    所以,当时我就想说,怎么一下子就占领中环、公民抗命了?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而这个转向很大的一个动力是陈健民老师。

    可能在这里的朋友比香港朋友都了解他,因为他前三十年的学术和职业生涯都跟大陆相连的。在占领中环之前,他所有的关怀都在中国大陆。 他所主导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香港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被称为中国NGO的黄埔军校。因为他们低调地做了很多中国NGO的培训,2008年陈健民老师还是中国民政部的高级顾问,因为四川地震,他参与了很多中国大陆公民社会组织和救援。

    我采访陈健民老师很多次,都是关于中国。所以我在报纸上看他要去占领中环,我都惊呆了。那就相当于你跟前三十年的事业割席、一刀两断;就相当于跟中国很多伙伴做出切割,因为你要保护他们的安全。

    然后我就想去问,到底是什么让他想去占领中环。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说, 我是香港人,这里是我家。

    我第一次没有懂,那很多香港人都不是也不占领中环的吗。当然,他还讲了很多笑话。说不是主动占中的,甚至戴耀廷本人都不是,当时戴在《信报》有个思想实验,就是个构想,说中国不给普选,就占领中环, 香港有个著名记者叫谭惠芸就去采访戴耀廷。谭惠芸说,你这个行动是认真的吗? 如果不是,你想跟谁一起做?戴想了想说,陈建民、朱耀庭。

    陈健民当时还在法国度假,看到报纸才知道自己要去占领中环。他放下电话,也没有跟戴耀廷通气,就自己想了二十分钟,说我要参与这个事情。当时他讲了这么多八卦。我当时想:历史太荒诞了,历史怎么就随意被你们就这样改写了。

    我因为太焦虑了,所以同时问了很多人,陈健民在中文大学有另外一个好朋友,是中国大陆背景的学者,他们之前合作很多,在文革等议题上跟他价值观都一致,这个老师激烈反对陈健民做这个事情。我就去采访这个老师说,你为什么反对陈做这件事。他说,他不能为了自己赴汤蹈火,就要把这个锅烧开。

    这是个很诛心的话啊。我当时想说,你们合作了这么久,以你对陈老师的了解,没有道理会去揣测他的人品把。

    我听完他的整个叙述,我理解了这个老师的忧虑。他的意思是,虽然香港在变坏,但是再怎么坏,也比中国强。对中国来说,香港是非常重要的绿洲,公民社会的绿洲,跟世界联通的窗口。对中国来说,香港很重要,香港不能乱。香港如果乱,中国连最后一线希望都没有了。他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占领中环的。以他的政治判断,这个事情会把香港推向万劫不复的状况。

    我问完以后,瞬间明白了两个人的差异。两个人从自己各自脉络出发,都是对的。一个在香港生活了很多年的中国背景的学者或者知识分子,一生都在关怀中国的事情,希望为中国保留一个开放的窗口。

    那对陈健民来说。虽然前半生都在中国大陆,但是香港就是家,香港只会跟自己比,只会看到今天的香港比昨天的香港坏,我是香港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家坏下去,所以要有一点行动。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行动中的人是不可能预测到的。基本上这是社会运动中的行动者的一个逻辑,以香港为出发点。

    跟他们聊完之后,我意识到对我来说,这是两种都make sense的逻辑。

    在我面前,这是个选择,你要做陈健民,还是要做那个老师?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要上街与否,而是你选择站在哪个立场讲话、继续你的记录、写作、行动、思考,展开你的人生。

    在那个关头,我有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我要选择陈健民这个位置。这个位置的意思是**,我要站在香港人的立场上去写香港。我不想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站在中国,利用香港的自由、法治。我不想要做香港自由和法治的既得利益者。我希望能够站在香港人的角度去理解香港------这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观察者必须要采取的立场。**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为了要理解占领中环的原因,我辞职了《号外》的工作,完整跟了占领中环到雨伞运动,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给纽时中文版写稿,希望好好了解香港,以自己的节奏去写,也用这个机会看了很多书、电影。

    我真的感谢这个运动是两个教授发起的,像写论文一样,有很多的准备时间。完全不像后面的那些运动,都没有看书的时间,两三天就激烈冲突,你就要跑到最前线。教授他们自己也开玩笑,自己像写论文一样,全民商讨、意见征集,前后拖了十几个月。我就有充分的时间了解香港。

    我在这个地方,是个立场的选择吧。**"在他者的脉络里理解他者。"**这句话是贺照田这个学者写的,我挺喜欢的。有很多学者在2014年引用这句话,希望用它来取代上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框架去形容这个跨区域的视野。那个框架词叫做"大中华"。当我们讲两岸三地东南亚的时候,常常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政治正确的词。很难有个词能够符合所有人利益,很多人不认同自己是华人、也不认同华语文化共同体,之前粗糙地用"大中华",这最早是商务用词,为了避开国家和地区之间复杂冲突,用"大中华"去形容一个区域经济体,是从区域角度去讲。所以Greater China也就是大中华从80年代到2010年,差不多30年时间,这个词都挺火的。慢慢当各个地方民族主义兴起的时候,大香港主义、大台湾主义兴起的时候,越来越少人愿意叫自己是"大中华"。

    "大中华"就变成了一个难听又粗口的词,当大家都想要交流的时候,这是把大家放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一个词,当大家都想要离席的时候,这张桌子就被掀掉了。"大中华"就变成了一个特别讨厌的词。

    我依然希望,有一个论述的方式去沟通中港台------同文同种但是文化上异质的一个地方。所以,"在他者的脉络里理解他者"对我来说是受到香港整个变化的启发。我在陈健民老师和这个老师之间,意识到,这是真的要站在他者脉络里理解他者,而不是站在你的角度。

    当然这是很难的事情,这对普通人来说,这跟你的知识、情感框架是相悖的,是反人性的。我在香港,因为讲普通话被司机刁难等等,如果我说要你理解一下对方的背景、来源是什么,这是反人性的。但是对写作者、田野调查、生产知识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取态。

    某种程度上,在这个位置我建立了我写作和行动的立场。

    除了补充香港知识、采取了在他者脉络里写他者的立场之外,当时在79天的雨伞运动中最后一天的经历也深刻影响了我。现在回头来说,那天是和平收场,没有成果也没有很大伤亡,和平清场了。人们在最后中环街头住的也零零散散了,警察把帐篷一收,这一切完结了。

    清场的时候,有500人留了下来,坐在地上说,我承认,我犯法,我不是开玩笑的,我是公民抗命的,我在这儿就是等着被你抓走。

    我作为一个记者,看着整个过程,当时心情难以形容。我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这79天里,跟运动中几个关键人物混到一块,大家都把你作为朋友,我也觉得是朋友,你会进入他们办公室,很深入去观察他们筹备、谈判。

    直到那一天,他们全部都坐下来,警察把它们抬走的时候,你感受到跟这些人,就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的距离。你是站在岸上的人,他们是在水里的人。我能感受到,他们看向我的眼神充满了理解------没事的,你是记者。而且你是中国大陆背景的人。你快走吧。

    那天的感受非常困扰我。我确实是个记者、我确实应该站在岸上。但是我确实认同这个运动中很大的价值。如果我不是记者,我就站在那儿了。

    我后来想了很久。我希望不再站在岸上。但也不是说要冲在街头。

    我认为我有自己的战场、阵地。我不想站在岸上了,我可以做点什么,我在自己的领域做一个行动者。行动者不是说你真的要冲到街上游行,而是要做站在岸上去改变的人。

    端传媒和Matters时期

    很巧,其实就过了一个月,在香港就有人找到我说,就是端的投资人,画了很大的饼,他们想办一个华人世界最好的媒体。当时我们讨论,中国这么多人在海外,有这么多人才,为什么一直都没有一个真正在报道质量上,跟国际媒体比肩的好媒体。

    我当时在写报道的时候也感受到这点了。中国大陆很少有媒体能容纳这种长篇的、不是那么新闻热点性的长篇报道,我当时每篇给纽时的报道都有8000字。中文世界deserve这样一个深度媒体。出资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做。我当时很犹豫,我之前带的最多的人是10个人,当时端许诺的架构是很大的,100人的团队,很大的视野。我相当犹豫,觉得自己不见得能驾驭了。

    我说你还找了谁,他就告诉我两个名字。我说,天哪,这么一大笔钱你要是给了这两个人,我完全能想到香港能多两个什么媒体。要么是在经典的腐朽的传统媒体上加了一块砖,要么是在一个激进的反动的媒体上加一块砖,都无助于媒体生态,跟广阔的视野、真正的中港台沟通关系也不大。我认识的很有才华的年轻的记者也不能去那样的媒体。

    如果不是刚经历雨伞运动,有那种无力感,我可能不会有勇气去做这个事情。但是当时就是心一横,觉得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坏人。

    在端的这个机会上,就拔苗助长跳了一下,抓住了这个机会,希望让自己扮演这个资源再分配的中介,去促成一个我们都想看好的媒体的出现,就是这里写的这句话,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这件事情的的确确动力是来自在香港受到的感召。

    端中间也经历了特别多困难、错误,但总的来说,它的大方向,坚持在跨地域的视野、给年轻的编辑、记者、写手的大方向没变,最终是个立得住的品牌。

    我很感激自己在香港的经历,不然很多事不敢做。但有时候是你做了才可以的。

    勇敢其实来自于一种判断力吧。你觉得这个事情方向对,你特别特别想。只要你足够想,以及这个方向你坚信他是对的,这个事情你就能说服很多人来帮你,只要这个事情有很多人来帮你,它就能做成。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难的事情,我是很相信心想事成的。

    标题写的是记录、写作和行动,刚刚说的这三个阶段,其实就是这三个词的转换。在《亚洲周刊》是职业的记者,去做记录,我没有一个自己有立场的写作。当然,记录也是专业的完成工作。到写香港的时候,慢慢产生自己写作立场,不是偏向A或B,而是在他者的脉络里理解他者。做端传媒,在我心里,是在媒体这个战场上做的行动,要搞点事情。我也意识到自己走到一个很多资源的节点的位置,你能撬动的资源,已经不只是你口袋里有的那些了,你能够撬动一些额外的资源,你有能力做资源的整合、再分配,去创造一些事情,你就应该去做,不能犹豫。上述这三个阶段,对我来说,恰好是完成了从记录到写作到行动的转向。

    其实也是因为这些经历,才有更多的勇气去冒险。2018年中的时候创办了另外的一个平台Matters。端传媒有投资人,我是第一个员工,我是Co-founder,但我不用操心钱的事情。2018年中,我创办了Matters,是完整的创业,从钱到什么的都是自己搞定。

    如果没有前面的经历,我没有办法搞定。我的职业、整个生涯都在媒体这个行业,目睹了很多变化和问题,我觉得很多问题不是单一的内容生产者可以解决的,端是很多精品内容生产的集结,但还是一个内容生产者。面对的公共环境的很多问题,同温层、信息的极化、强烈地被算法主导等,这不是单一的内容生产者能回应的了了。

    什么能回应的了? 我没有能力认为自己能再搞出个Facebook来。所以在传统内容生产和大平台之间,有个新的探索。

    我们希望寻找到一种避免审查、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跟组织的方式。要不就是精英的媒体,要不就是被传统大平台绑架,在中间这条路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这是我做Matters 的原因。对我来说,这是媒体道路上往前的探索。

    活出时代的矛盾

    整个回头去讲,从2005年中港蜜月期到2020年,是媒体行业里一个持续探索,是从记录到写作到行动。我有时在想,如果我没有留在香港,我的平行人生是什么样的?也有很多参照,比如我的一些回去大陆的朋友。

    这是壹传媒的股价。我也把我去香港的那一年标出来。其实股市展现真实市场。你可以看到断崖式下降。2005年我去的时候,是黄金时代的尾声。2007年、2009年一次断崖式的下降。大趋势一定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传统媒体。这是社交媒体的出现、web2.0的出现。

    下一张图是腾讯,完全不一样。翻转幅度比壹传媒还要快。我想说的平行人生不是买了腾讯的股票。我想说,我很多同学回到大陆,绝大部分经历的是互联网的成就。这种光荣和起飞,这是很真实的。

    国家绑定了很多社会资源,在很多传统领域所谓的"国进民退",在民间不是那么真的有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但是互联网是新的行业、一片蓝海,是新的资源,让很多旧的行业重新洗牌的。

    因为我在台湾香港现在看到年轻人真的是没有这些机会的。没有出头天,真的是四五十岁才能做主管。年轻人非常憋屈,你再有才华可能都等到45岁吧。如果没有一个新兴行业的话。

    所以在中国,互联网神话这个意义上给了很多年轻人机会,带给大家梦想实现的感觉。但对于我来说,我在香港完全没有虽然有采访和报道,但是并没有亲身经历到这一段。虽然表面来说,我经历的都是下滑曲线,可对一个记者、写作者来说,或者对一个致力于经验一些复杂性的写作的人来说,这是一段特别宝贵的经历。在香港这样一个风陵渡口,见证了大时代蛮关键的一段变迁时光,而不是进入任何一个产业。如果进入任何一个产业,如互联网产业,现在回头来看,这些新的超级大平台带给我们所处的公共社会非常大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如果你身在其中,是很难获得批判性的视角,我也蛮感激自己没有真的在这个浪潮里面成为一个有钱人。

    因为对我来说。这个视角很难得。我不停从陈冠中老师那里抄袭的、他很喜欢的罗兰巴特的这句话:希望自己身上能活出时代的矛盾。

    一开始是不自觉、后面是很自觉在做这件事。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夹缝状态。这个夹缝状态很辛苦,特别是中港台矛盾激烈的时候,你整个人是撕裂的感觉,如果你要同理三方所有人的时候, 你就离疯狂不远了。

    但是我蛮希望自己留在这个夹缝状态,活得辛苦一点的。因为只有这样子,才能让在时代在你身上真的活出来。我觉得对于一个想要思考、写作和行动度过这一生的人来说,其实是特别难得的一个资产吧。

    重点是我希望自己能处在这个通道上,这个流动性之中,在自己身上去体会到这种流动带来的,不管是善意的分享、开放,还是恶意的冲击、甚至是封闭。其实这是个特别难得的视野。

    我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当然有自己努力的成分,但是完全是被时代造就的。如果不是中港蜜月期、不是作为陆生被好奇拉近亚洲周刊,如果不是这各种机会..都是因为时代背景所造就的。

    我最近在看一个学者的书。孔飞力,是一个已经去世的汉学家,他写的书很少,平均十年一本,但很精彩。他有本研究海外华人历史的书,叫《Chinese among others》里面提了一个概念叫历史资本。每个人、每个城市每个国家都是有历史资本的。是由于历史结构的变化,这个历史经验带给你的东西。

    我身上是有很多历史资本的,对我来说,是正面的。每个人、每个国家、城市都有很多历史资本。我们所谓的人生的意义,或者说我刚刚说的"活出时代的矛盾",就是你有没有办法,把你身上所累积的这个历史资本转化出去,回报给这个历史、社会。这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人生意义的来源。作为一个人类,活这一世的意义的来源。所以对我来说,历史资本越多,积累的越多,我真的是觉得越感恩的。尽管它可能很多在现实意义上是负面的,但是在经验、情感跟思考上是正面的。


    问答环节

    Q1: 港台媒体在报告新冠疫情的时候,称之为武汉肺炎,你作为媒体人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张洁平:假设这个疫情发生在十年以前,港台媒体是会用新冠肺炎或者用英文来形容的。当然会有很多人说德国脑炎、香港脚,很多病是以国家来命名的,写武汉肺炎的媒体都会这样来解释,但我觉得他们心里知道这是个借口。至少在这个情境下,还使用武汉肺炎的人,是带着对中国的怨气的。当然这个怨气有他的原因,是觉得中国导致了疫情的蔓延。正过来说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疫情是在中国武汉开始的,是因为他们的瞒报,你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情绪。

    中港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变成了很多人找个理由就会去做的这么一个选择。放到十年前,不会这样,SARS也没有人叫广东肺炎。是社会集体情绪的一个体现。

    Q2: 现在的信息传播结构下面,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去缝合中港台越来越深的裂缝?

    张洁平:我不想显得这么无力。但我觉得不要以"缝合裂缝"为目标比较好,可能你把目标下降到能消除一点是一点,能坚持久一些。

    我今天刚跟一个台湾学者黄宗仪访问和聊天,其实他的论文就是把我们经历的事情尝试用新的架构重新讲一遍。

    心理治疗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治疗方式叫"叙事治疗",就是让你从头讲自己的故事。要构建一个新的叙事,希望能够在重新讲述之间去回应、安抚创伤。现在中港台状态,很多在港台大陆背景的人都处在一个创伤状态。讲故事仍然是一个重要有用的方法,而不是说就一个问题在争论,这不太有帮助。

    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是对一个坚持叫"武汉肺炎"的朋友,给他看了艾晓明老师在武汉写的日记。艾晓明老师写的日记很直观,没有以知识分子形象自居,她以一个退休的家庭妇女形象去写做志愿者的视角,来写真实的生离死别的经历。我这个朋友看了很感动。因为他在香港有很少渠道,去认识到有温度的人的故事。看了之后,他还是在用"武汉肺炎",但是在脸书上之后,多了很多在转中国那边的人写的在疫情的文章。这是一个很好的努力,看到的中国不再是简单的、负面的名词,而是有人的故事出现,这些故事也有很多反思在里面,不是那么铁板一块了叭。

    我其实对中港台发展挺悲观的。我们好像错过了很多可以沟通的阶段。到现在,很多话说不出口了,两岸之间甚至朝着一个往战争上去的路径。我还是觉得,你如果想办法能有好的故事,能让你认识一个活生生的台湾、香港人,看见他的故事、同理他的故事(反之也是一样)你能真的在这个冲突发生到不可避免的时候,甚至要走到进战争的程度的时候,你会有点于心不忍,因为你认识的是一个活人。这时候我觉得故事还是有力量的,尽管不得不说,故事是在大写的政治已经失效的情况下,无力的一种表达。但它依然是保留人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Q3: 在香港原来越严峻的媒体环境下,端和Matters会怎么去面对?

    张洁平:跟很多在香港的朋友是一样的,该干嘛干嘛,不要被环境变化影响你现在做的事情。议程是我们自己设置的,不用跟时代的指挥部来走。颁布了一条法律,跟着走,不就是正中下怀吗,我可能会谨慎一点,是说,留言和八卦会说得少一点。

    我在浸会大学讲新闻课,很多朋友说,香港通过国安法了,你讲课要小心点。我心里在想,香港这些运动很多人在讨论独立,这是个事实,这是你要面对的事实。我们真心的要去面对这个问题。也不会避免不去讲什么。

    我相信对端来说,也是这样的。NOW TV这种大的媒体高层换血,方向就会出现变化。但是小的独立的媒体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Matters我希望多样态创作以及社群联结。更加紧密讨论社群是有需要和需求的,我们理想中的用户是对公共讨论非常有热情的,希望做出对用户价值更大的产品。

    Q4: 在做敏感题材的时候,怎么保护当事人和自己,以及把握自己和前线行动者的平衡?

    张洁平:一直以来处理的大部分题都有政治敏感性。几乎每隔两三个题都会遇到的问题,我没有处理的很好。我自己经历过至少是两次,我的采访对象,因为我的报道而被抓的事情,这两次对我自己的打击和影响是蛮大的。

    但我后来找了方法去面对它,一次是2009年采访谭作人,他是在四川地震后发了四川学生死难名单调查的公民,之前还有彭州石化的事情。我当时应该是第一个采访他的境外媒体。《亚洲周刊》做了封面。后来谭作人被抓了后,他的律师联系我说,罪名有一条是,接受境外媒体采访。当时律师让我提供采访提纲作为证据。后来他被判了五年,煽动国家政权罪。

    我想,我在香港做记者,写稿写得很辛苦,稿子没人看,没人看指的是中国大陆封锁,但我自己希望在大陆被看到,没人看,我的采访对象还被抓了。我就经历了很大动摇。这时候又经历了第二次采访对象被抓,是冉云飞,也是四川人,当时是"茉莉花示威"。他后来被监视居住了半年时间,我给他写了封邮件道歉。他给我回了封信,让我感动,也重新理解了这件事。他说,你不要道歉,如果你道歉,就是在贬低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接受采访的主体性。是在贬低我行动的价值。

    我其实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我陷入巨大的愧疚之中。我突然明白了这个事情,在那之后,我当然没有遇到过采访对象被抓。

    这些采访对象他们选择实名来采访,也愿意承担实名报道的风险。报道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共同的努力。事关公共事件的报道,是共同commitment,既然我的采访愿意承担这个风险,那这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没有再用笔名写过文章。你既然冒这么大的风险,我就至少用实名,跟他站在一起。

    当然你得再三确认,他是不是真的愿意接受这个采访。而对记者说来说,越专业越安全,写事实、最多是分析,专业,不要用阴谋论和谣言。至于以后发展什么样不知道,目前为止是越专业越安全。

    Q5:目前国内一些人文内媒体只能就一些缺乏公共性,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讨论一些选题?

    张洁平:任何公共性议题反复的讨论都有必要,国内讨论metoo、女权相对安全吧。政治这个事情,存在在家庭、职场等各种方面,对权力的反思跟挑战、权力的作用机制这件事情不只是存在在执政党的政治权力,存在在方方面面。所以如果能在安全界线,去做深入讨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我其实很喜欢之前跟艾晓明有个讲座。她讲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国内发言肯定是有局限的。你当然可以发进一步努力的言,把公共讨论往前推一步。直接挑战中国的现行体制。但是你被秒删,直接被消声了,几乎没在公共讨论里留下什么话语。

    艾晓明当时对武汉的各种记录,她讲到一点,这些记录,首先,特别有价值,但是,我们在承认他们有价值的同时,必须得承认这是一种被阉割的书写。我们每个人必须要为这件事感觉到一丁点的耻辱感。我们并不是在自由的环境下书写。我们已经做了自我妥协,才能让这些声音发出来。这是良性的讨论没错,但是它不是完整的。我觉得得有这个自觉。而且你得知道,很多人是再也发不了声的。但他们其实有很重要的、精彩的批判,但你再也听不到,他们是被约束了自由,遭到严重的压迫的。你只要知道这件事情,意识到自己的发言是被阉割的发言,在这个底线去推进很多。并不是在直接的硬碰硬的场域上,而是在很多家庭、亲密关系、职场,真的有很多权力机构值得去反思。我觉得这两面,都有这个自觉就可以了。

    Q6: 新媒体带来的传播结构的重组是什么?媒体怎么去平衡对受众重要内容和受众喜欢看的内容的传递?

    张洁平: 推荐奈飞纪录片《Social Dilemma》,采访了超级大平台的产品经理、设计师,回答"今天我们面对的内容生态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

    之前会去邮局看报纸,会挑喜欢的台看,这是我们以前接收信息的方式。谷歌出现后,依然是这个动作,但是更便捷了。今天脸书、今日头条之后,有个巨大变化,你看完新闻后,并没有想说你要看什么,你其实是非常被动在看这些信息的,以躺着的姿态开始看,慢慢这个平台给你推送她判断你会喜欢的内容,你从主动信息索取者成为一个被喂养的,其实本质上,你变成了一个给他的AI提供精血的能量机器,你的世界观是被他主导的。

    在这个世界下,怎么抵制信息流的诱惑。你给一个内容点赞,这个内容就出现的更多,以前我们说谁掌握了话语,就掌握了信息,话语权,今天是筛选权,是平台去筛选信息给我们。

    我们能做的是,主动抵制这些诱惑,去做主动的寻找者,而不是被喂养的人。

    作为一个媒体,怎么平衡受众喜欢的内容,这个问题得问得更具体再来回答。因为今天的媒体走向越来越分众的局面,每个媒体有自己清晰的定位、不再是大众媒体,现在每个媒体的定位和目标读者都越来越清楚。

    Q7:怎么看《亚洲周刊》评选一下香港警察作为年度人物?

    张洁平:太扯了。必须要跟我工作过的机构割席。

    Q8: 香港读传播学还值得吗?

    张洁平:我觉得还是应该想尽办法去到一个开放的社会,想办法看到不同的声音和人,这个意义上,香港仍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父母会担心乱,但那个乱,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认识这个城市的机会。

    Q9: 洁平觉得现在做新闻真的能够做正义吗?因为扭曲真相和不公正恰恰是当今时代大部分"新闻"的后果?

    张洁平:我自己做新闻不是以追求正义为目的,是以尽量逼近真实为目的。不同观点、阵营去讨论,是把这个社会带向进步的一个基础,比如美国大选到底是选拜登还是特朗普,我们必须要很真实去了解他们是什么人,他们的背景以前做过什么事情,有充分真实信息去讨论这个事情,当然这个真实在我们现在社会还是匮乏的。正义是个比较空泛的说法,对我来说,我对新闻的正义是真实。

    Q10: 刚刚洁平说到自己身上的割裂感。这也是我的困境,不过我的割裂感是工作中,在所谓时代前沿的一个精英行业,和作为公民想要站在普通人这边而不是精英这边的一种矛盾?

    张洁平:我觉得有这种矛盾的感觉很好、很珍贵。这也不是容易调和的状态。

    这个社会上很多都是带着内疚的精英推动的,你是有精英的能力,你感觉自己跟底层脱节了,你没有办法真正跟他们站在一起,这样的人产生的内疚感往往是推动社会很大动力。保持内疚很重要。

    我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做社会运动很多朋友生活很艰辛,在底层打滚,相对他们来说,我已经是个中产。但是我觉得,得像个大人,承担起自己在所处社会位置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你能比别人调动更多的资源,那你就要资源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哭着说我要跟你站在一起。 人不能放弃自己在现在的位置上更大的责任这个事情。

    有少数人是特别真诚、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我特别佩服,有些人的心理机制是有点逃避吧。所以,我觉得正视自己的社会角色,能做的事情最大化。带着内疚感,尽量运用自己的角色和资源做尽可能多的事情,这是可以应用的方向。

    Q11:在Matters上写,会不会被网警查出来?

    张洁平:请大家匿名,以及邮箱不要一眼被认出来是谁。站方可以获取的资讯只有用户名和邮箱而已,也只有非常核心的两三个同事知道,这些同事也都在境外。绝大多数人从技术破解的角度,只能看到你的用户名和文章,除非你是真名真姓写。

    Q12: 想问下洁平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 仍然保持写作动力?

    张洁平:我是个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当过我编辑的人都知道,不过是最近四五年才这样的。应该是说,**我不是为了写作才写作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需求,我是一个有需求定期思考和把思考写下来的人,要不然不是functional的状态。**现在创业很忙,没有整块的时间写。对我来说,写作是刚需。我在台湾有一两个专栏,逼着我维持写作的手感,没有特别规律的写作习惯。

    Q13:追问下台湾方面的问题?

    张洁平:我之所以没有系统说台湾,是因为没有系统了解台湾。经常去台湾出差和短暂生活。对我来说,台湾是个非常新鲜的还在认识的地方。是能看到民主的细节、选举怎么动摇一个社会。

    台湾是一个又乡村的地方,乡土社会的秩序在台湾底层是根深蒂固的,有深厚的儒家社会的底子。因为我是在中国大陆的城市长大的,甚至在台湾才认识到乡土中国怎么一回事。因为中国大陆的城市化是非常激进和暴力的,我到台湾,有对中国城市化的对照和补充。

    以前有作家写香港是全面都市化的社会,人跟人之间特别注重独立、隐私。台湾人情味特别浓,人情在台湾社会潜规则影响也很强。同时,它又是个民主社会,是个很好的参照系,但是没有能力整理出框架,是零散的观察。比如两岸现在处在敌对层面。台湾最近一直在讨论美国选举,支持特朗普,我还在理解之中。

    Q14: Matters上作者以左翼为主?或许左翼是两岸三地华人意识形态的主流吗?洁平对Matters社群的观察?

    张洁平: 正因为不是主流,是被压抑的声音,才在Matters是这样一个新兴的平台表现。我很喜欢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香港和台湾,90后、这个世代的年轻人蛮右的。你看这么多人支持川普就知道了。

    这个东西在太阳花和雨伞时代是这样一个局面,你在Matters看到很多是95后,左翼回潮。我是觉得有一波回潮,跟85-90整体偏右是不同的。我也一直关注Matters这个社群,据我观察,非常年轻,但是现在肯定不是主流,现在主流是川普。

    Q15:洁平最后给一段话?

    张洁平:突然要留这种人生导师的留言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个很简单的感想。我的人生,就像我今天想的这个框架。人生不是计划出来的,人生是总结出来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未来五年要干什么、十年要干什么。但是我很知道,十年后我还是能总结出来一个框架。经常有朋友跟我说很迷茫、难,我每天都这么觉得。但对我来说,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你不要想那么多,就去做。方向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出现的,想是想不出来的。你不用担心你的人生过得乱七八糟,因为人生真的不是计划出来的,是总结出来的。

    把每个未来都切成当下的一小步去过。

    我能有这样的人生线条可能是奢侈。我的人生线条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把时间花在一个你认为可以挣到钱,然后让你20年后做喜欢的事情上。太浪费生命了,甚至不知道20年后可不可以享受到这个结果。何必呢?

    而且我相信你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是一定能养活自己的。

    做喜欢的事情,然后是,做困难的事情。这个也是我自己有点病态的选择,我通常会在两三个选择中选择最难的一条,可能是出于解题的快感之类的。但我会意识到在若干个选择之间,尽量不要选择捷径,虽然你会痛苦、不舒服,但这是让你成长的唯一的方式啊。

    萌萌哒洁平镇楼!/ 照片credit: Simon

  2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Shadowsocks是如何被检测和封锁的

    https://gfw.report/publications/imc20/zh/


    作者: Alice, Bob, Carol, Jan Beznazwy, Amir Houmansadr

    Internet Measurement Conference (IMC) 2020

    English version: How China Detects and Blocks Shadowsocks

    最后修改日期: 2020年10月27日

    论文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揭示了中国的防火长城(GFW)是如何检测并封锁Shadowsocks及其变种的。通过网络测量实验,我们发现GFW会根据每个连接中的第一个数据包的长度来识别Shadowsocks流量;然后再向被怀疑是Shadowsocks的服务器分阶段地发送7种不同的主动探测,来验证其怀疑。

    我们开发了一个主动探测模拟器,并用它来分析不同的主动探测对不同版本的Shadowsocks的作用,从而猜出不同种的主动探测分别利用了Shadowsocks的哪些弱点。我们还分析了GFW主动探测的指纹,并与之前关于GFW主动探测的研究所发现的指纹比较了异同。分析TCP层的旁道信息,我们还发现:来自上千个不同IP地址的主动探测,其实很有可能是受一小撮中心化结构的集中控制。

    根据我们从实验中获得的理解,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缓解流量分析的方法。我们还讨论了对抗主动探测所必要的策略。我们向Shadowsocks开发者们负责任地披露了我们的发现和建议,从而已经让Shadowsocks变得更加地难以封锁。

    更新

    • 我们在不伤害匿名性的前提下,已于2020年10月7日将论文相关的源代码和数据集开源。这些代码和数据可以支持我们论文的所有主要结论。
    • 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评论或反馈,请使用下方的评论区,或者用这个pad
  2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重点关注】常熟农商银行群体性肺结节多人肺癌事件追踪

    https://github.com/csrcbank/8mm


    发生了什么 What happened

    edit:(由thphd概括)常熟农商银行,金融科技总部,苏州2.5产业园,环境有毒,办公室员工大量肺部结节,部分已经查出肺癌,但是员工居然还傻傻的在上班。

    如您所知常熟农商行金融科技总部25产业园办公室员工体检发现大量员工有肺部结节现在我们正在和银行平和理性积极地沟通创建此github项目是希望大家发挥自己地智慧群策群力用技术地手段让你我畅所欲言)

    我们可以在issues中讨论,也可以到我们的 Gitter 实时聊天群组 https://gitter.im/csrcbank/tech

    我们的呼声:

    • 1.转移安置目前仍留守在2.5产业园上班的员工至安全的办公场所
    • 2.封锁2.5产业园M3栋,员工邀请独立检测机构匿名前往,按照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目前的空气质量
    • 3.邀请工程监理机构审计所有装修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 4.调查审计参与常熟银行2.5产业园M3栋装修施工工程的行方人员,是否涉嫌接受施工公司贿赂
    • 5.统计病例,建立跟踪档案,定期复查,银行承担费用
    • 6.调查8-10月份处理此事件的银行领导是否涉嫌渎职
    • 7.积极跟员工协商善后计划

    Feed


    2020年9月14日,午间会议通报空气检测结果,空气质量检测项目为"空气温度、湿度、细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指标"

    2013年的版国标待检测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有5种(氡、甲醛、苯、氨、TVOC),2020年8月1日开始实施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新国标"增加了甲苯和二甲苯,共7种。

    本次检测对比新老国标主要污染物仅甲醛一项是被包含的。对于是否应员工诉求,进行符合标准的检测,行方无行动计划。


    2020年9月18日,一名毕业一年多的女生去九龙医院复查发现结节已经由6月份的2-4mm长大到了6mm。同事恐慌一片,领导开始有点重视了。在此之前领导一直是以维稳为主,一直想大事化小,小时化了,也许他们认为空气是否污染,他们可以通过空气检测结果来控制,结节是否由于空气导致的没有直接的推断。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已经由2名同事做手术,多名同事接近8mm。如果更多同事像这位同事一样3个月长大2mm。快速增长的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真出现了大面积的恶性结节,后果不堪设想。


    2020年9月25日,第二位员工因肺部结节达到8mm预警而应医生建议做手术,左肺手术切除了5x4x2cm,约占肺部1/9,肺内还有多枚小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肺原位腺癌伴微浸润"。很多同僚都是多发性结节,肺部有多枚大小不一的结节,即使通过定期检查,像打地鼠一样逐一切除有恶化趋势的结节,恐怕身体也是扛不住的。毕竟每个人的肺都只有9个1/9,没有例外。


    2020年10月9日,珠海赞同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罢工。因为派驻在常熟农商银行金融科技总部2.5产业园外派人员20多名员工,大部分查出了肺结节。其中一个团队十人左右的团队,几乎全部中招,只有一位幸免。公司组织大家集体拒绝上班,除非搬离苏州2.5产业园办公室,去常熟办公。


    2020年10月10日,一位银行女生员工血清癌抗检查,初诊为肺癌。肺部多个结节,最大的结节达到了7mm。毕业才一年,进入公司体检正常,年龄不到24岁,发生了这的事情,不敢告诉家里的爸妈。独自含泪面对。


    2020年10月16日,多名雇员结伴到医院复查,两位结果为:多发GGO(ground---glass opacity,GGO)肺内磨玻璃密度影。出现了:结节数目增加,普通实性结节演变成更加危险的膜玻璃结节等情况。员工代表反馈银行有某类保险可以应对这种情况,行员可以联系沟通。难道银行即将正面应对这个情况?那么非行员怎么处理呢?


    2020年10月27日,病友微信群成员达到了96人,即将突破100人。有一些人是领导,或者担心入群给领导留下不好印象,或者与其他落单的病友未能入群。所以说检出肺结节的同事超过100人是非常保守的估计了。今天群聊陆陆续续活跃了一整天。早上有两位同事都是6月份体检正常,现在复检发现新长出了结节。从8月份发现集体结节到现在过去了两个多月,行方领导只是做了一次范围覆盖很少的检测。买了几个小米空气净化器放在会议室。不需要任何生化医学常识,跟菜场大妈说一些也能做出判断,这个环境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领导始终采用鸵鸟策略,对于同事的诉求不闻不问。在过去两个月里,更多的同事检出了肺结节,已经检出肺结节的同事长出了更多的结节或者结节长得更大了,更严重了。如果越来越多人确诊了肺癌,我想大家是不会忘记领导们现在决策的责任的。


    任何媒体或者个人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常熟银行相关领导求证:

    付行长:18801570168

    黄总裁:13962381529

    常熟银行客服电话:客服(投诉监督)电话: 956020

    廉洁建设举报邮箱: jcs@csrcbank.com

  2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小说】帕斯捷尔纳克 - 日瓦戈医生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尤里·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富商的儿子,但很小便被父亲遗弃。10岁丧母成了孤儿。舅父把他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教授一家待他很好,让他同女儿东尼娅一起受教育。日瓦戈大学医科毕业后当了外科医生,并同东尼娅结了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瓦戈应征入伍,在前线野战医院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他欢呼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一下子就娴熟地割掉腐臭的旧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不义下了裁决书……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的奇迹!”但革命后的莫斯科供应极端困难,日瓦戈一家濒临饿死的边缘,他本人又染上了伤寒症。这时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叶夫格拉夫·日瓦戈劝他们全家搬到乌拉尔去,在那儿至少不至于饿死。

    1918年4月日瓦戈一家动身到东尼娅外祖父的领地瓦雷金诺村去。这里虽然能维持生活,但日瓦戈感到心情沉闷。他既不能行医,也无法写作。他经常到附近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图书馆里遇见女友拉拉。拉拉是随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到尤里亚金市来的。

    巴沙·安季波夫参加了红军,改名为斯特列利尼科夫,成了红军高级指挥员。他躲避拉拉,不同她见面。日瓦戈告诉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是旧军官出身,不会得到布尔什维克的信任。他们一旦不需要党外军事专家的时侯,就会把他踩死。不久日瓦戈被游击队劫去当医生。他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多之后逃回尤里亚金市。他岳父和妻子东尼娅已返回莫斯科,从那儿又流亡到国外。随着红军的胜利,党外军事专家已成为镇压对象。首当其冲的便是拉拉的丈夫斯特列利尼科夫,他已逃跑。拉拉和日瓦戈随时有被捕的危险。他们躲到空无一人的瓦雷金诺去。坑害过他们两人的科马罗夫斯基律师来到瓦雷金诺,骗走了拉拉。斯特列利尼科夫也到这儿来寻找妻子,但拉拉已被骗走。斯特列利尼科夫悲痛欲绝,开枪自杀。瓦雷金诺只剩下日瓦戈一人。他为了活命,徒步走回莫斯科。他在莫斯科又遇见弟弟叶夫格拉夫。弟弟把日瓦戈安置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日瓦戈上班的第一天心脏病发作,猝然死在人行道上。

    作者简介

    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生于莫斯科一个艺术家家庭,父亲是著名的肖像画家,母亲是著名的钢琴家。少年时期他曾有意当音乐家,学习了六年音乐之后,又放弃了音乐改读文学。1906年他随父母访问了德国,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又转到历史哲学系,1912年到德国马堡大学就读一年,研究新康德主义派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开始和一些未来派艺术家交往,并开始发表作品。十月革命后,他长期在教育部图书馆工作。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以诗歌创作为主,1914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之后又发表了《在街垒上》(1917)、《生活, 我的姐妹》(1922)、《崇高的疾病》(1924)等诗作。三十年代起以小说创作为主,先后发表了 《旅行护理》》 (1931)、《斯彼克托尔斯基》(1931)、《重生》(1932)等作品。卫国战争之后的1948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成并在次年发表后,轰动国内外,并使作家在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锋芒和思想深度, 善于在历史演变的背景下透视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思想变异,真实而又细致地描写主人公多情而波动的内心世界与冷酷无情的客观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从而达到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目的。《日瓦戈医生》便是他创作追求的集中代表。


    下载链接

  2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马华灵 | 丽娃河畔的思想者

    https://ipfs.io/ipfs/QmQoAwRCT6D8joreSKSi7AX7FhTzVbjKdsaxGEzHd7VAyT

    (本文原题为《我的思想历程》,是《反自由的自由:伯林与施特劳斯的思想纷争》一书的后记)

    自1999年我的思想启蒙开始,廿年光阴,匆匆而逝;凝神回眸,感慨万千。此情此景,不免回首往事。

    然而,回忆是老年人的专利。倘若一个人垂垂老矣,思想枯竭,那么,他剩下的唯一资本恐怕就是人生阅历,此时,他就开始回忆。倘若我再不写出一本十年后依旧有人阅读的著作,那么,我恐怕就要提前步入学术晚年,余生只能靠回忆人生阅历和贩卖学术经验来聊以谋生了。因此,读者诸君在此读到的是一个青年学人的"晚年回忆"。如果他此生尚有一本著作可以留下来,那么,读者记住的是他的作品。但是,如果他毕生毫无学术贡献,那么,读者唯一可能记住的恐怕就是他的回忆。我希望,这篇回忆不是我的终点,而是我的起点。

    同时,我提醒读者,不要误会我在控诉人生的不幸,相反,我在感恩人生的幸运。我的人生有千万次可能是一个农民,一个建筑工人,一个木匠,然而,我却成为了一个思想者,我何其幸运!我也提醒读者,不要误会我在炫耀我有多么努力,相反,我的幸运完全是因为那些出手相助的贵人。没有他们,我的努力微不足道。假如哪怕有一个贵人不愿出手相助,那么,我的人生就将从此改写。所以,这是一个不幸者的幸运史!

    此时此刻,我将简要回顾1999年以来我的心路历程,从而交代我是如何走上学术道路的。

    一、高中时期:北固山下的思想启蒙

    我原本只是穷乡僻壤里青涩无知的懵懂少年,不经意间竟然踏上了思想学术的"漫漫不归路",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我的学术生涯缘起于1999年4月1日的愚人节。那一年,我是浙江省台州中学的高一学生,日日流连于临海市北固山下。那一天,我照常演算着数理化,一心只想成为理工男。然而,那个平淡无奇的一天,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1999年4月3日周六上午,班主任告知,家中急事,盼求速归。而我天真地以为没什么大事,继续在教室里不慌不忙地自习。一个小时后,班主任巡察教室,发现我还在埋头演算,惊讶地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我若无其事地答道:"我先做完几道题,等下再走。"他焦急地把我叫出教室,告诉我说:"你妈病重,赶紧回去!"我心头一紧,立即收拾行囊,离开学校。一路大巴,颠颠簸簸。我心如刀割,难以自制。然而,我依然天真地想象着一边照顾病床上的母亲,一边演算数理化的场景。待我返回家中,我才从弟弟口中得知,母亲早已在4月1日离开了人世,而我却远在他方,毫不知情。止不住的悲伤,道不尽的离别,在那一刻,我的世界崩塌了!

    如果我有父亲,我可以投入父亲的怀抱,向他诉说心中的伤痛。可是,我没有。1993年4月4日,我10岁年纪,未满37岁的父亲就已经撒手人寰了。从此,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冷暖自知。那一年,母亲年方33岁。倘若是我,我根本无法想象如何以一人之力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然而,母亲却独力承负了家庭的重担。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我依旧清楚地记得,父亲葬礼后翌日清晨,我与弟弟依旧在梦乡熟睡。突然,我们被姑姑的叫声惊醒,她一脸焦急地问我们:"你妈哪里去了?"我们愣住了,母亲不见了!但是,我们年幼的心灵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姑姑急忙领着我们到处寻找。我们甚至踩着露水赶往山中父亲的墓地,然而,冷飕飕的晨风中惟有模糊的雾气缭绕,凄凉的山岗上依然不见母亲的踪影。山中空无一人!姑姑万分焦急,担心母亲想不开而自寻短见。嗣后,我们遍寻母亲可能出现的所在,但是依旧没有人影。而我与弟弟傻傻地跟在姑姑的身后,心中一片怅然。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而我们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选择空坐家中等待,心中默默祈祷母亲平安归来。我们绝望地返回家中,等待莫不可知的未来。早饭时分,母亲从前门而入,我与弟弟满心欢喜。姑姑则略带责备地质问母亲:"你到哪里去了?我们一直在找你。"而母亲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轻描淡写地答道:"我去田里干活去了!"我不知道母亲哪里来的精神力量,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克服了丧夫之痛。然而,自此之后,母亲的声音始终回荡在我的耳畔,激励着我孤苦的灵魂。二十年来,困顿无助之时常有,身心疲惫之时常有,然而,一旦我思及母亲居然在父亲葬礼后的翌日即从悲苦中醒来,而后含辛茹苦地养育我成人。此情此景,我即刻从消极的心理态势中舒缓过来。无论人生多么苦闷,无论精神多么沮丧,无论生活多么困顿,母亲的形象一直激励着我一往无前。

    1993年---1999年,六载煎熬,含辛茹苦。母亲带着十岁出头的我们奔波在繁重的农活中,稻田收割,山中砍柴,田埂种植,都留下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瘦弱身影。而母亲则以少女时代习得的绣花技术与编织草帽技术,挣得每日10元的不稳定收入,以此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在如此窘迫的经济环境下,所谓的亲戚朋友,许多时候只是人间冷暖的莫大讽刺。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世态炎凉。

    母亲从小家境贫寒,而娘家又重男轻女,因此,她没有上过一天学。正是因为体验到目不识丁的苦楚,所以她坚持让我和弟弟接受完整的教育。于是,一位亲戚就来奚落我的母亲:"你看看我们家!我们家庭健全,我们的孩子都只是初中毕业。你这样的家庭,居然还读书,你难道指望他们读大学吗?"又一位亲友冷嘲热讽道:"你还让他们读书,你难道以为你的孩子将来会带你出国啊?"面对这样的冷言冷语,母亲通常都沉默以对。

    我们家中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洗衣机,没有冰箱,可谓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有一次,我舅舅全家外出一段时间,于是他热心地把他家的电视借给我们。结果,这居然引来了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说我们家这么穷,居然还有钱买电视。迫于压力,母亲没有办法,只好把电视还给我舅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不能指望有人雪中送炭,只是希望没人落井下石,然而,这种希望也只是奢望罢了。

    母亲的一生是穷人难以翻身的缩影。她那么聪明,却因为是女子,无缘接受任何教育。她那么努力,却因为生活在乡村,只能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她那么辛苦,最后却是如此悲惨的结局。她没有受过教育,她的丈夫英年早逝,她自己年纪轻轻却匆匆离世。如果她受过哪怕一点教育,她就不会是这么不幸的她。如果她的丈夫健康长寿,她也不会是这么不幸的她。如果她能够看着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她更加不会是这么不幸的她。她的人生,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出问题,她都不可能是那样不幸的她。如果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她肯定有更好的谋生手段,而且也不一定会嫁给我的父亲。如果她的丈夫没有英年早逝,她也不会这么辛苦养育我们成人,她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匆匆离世了。如果她能够等待我们大学毕业,她也不可能活得那么辛苦,那么无助,那么绝望。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有所改变,她都有可能享受美好的人生。然而,苍天就是步步紧逼,让她的每个环节都陷入困境。

    1999年的愚人节,上天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母亲在心力交瘁中辞世!本来,我一心向学,只为将来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此时希望落空了,梦想破灭了!犹记得1998年下半年,我的高中第一学期。为了节省开支,我平时午餐与晚餐曾经一度以5毛钱一碗的青菜汤加一碗米饭度日。有一日,母亲从家中前来探望我。午餐时分,我从学校食堂买来两份饭菜,一份素菜,一份荤菜。我心中本想让母亲吃那份荤菜,而自己吃那份素菜。没想到,母亲执拗地把那份荤菜给我,而自己吃那份素菜,并且还把自己碗中的饭菜夹给我。那时的我自以为是,根本无法理解一颗母亲的心。我懊悔万分,强忍着泪水,吞咽着饭菜,心中却不是滋味。那个时候,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母亲再来,我一定买两份荤菜,让母亲也吃顿好的。然而,母亲没有再来。年少如我曾经渴望吃一顿荤菜,然而如今我却基本以素食为主,真是造化弄人!

    母亲辞世后的那段岁月,我惶然终日,不知人生为何,不知生存何意。整日整夜,我都在苦苦思索所谓的哲学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怎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我该怎么办?然而,以我当时的年纪与学力,我根本无力解答这些深奥的哲学问题。

    正当我茫然不知所措之时,班级调整座位,于是,我有了一位新同桌张威。张威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遇到张威前,我的世界就是教科书的世界。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全来自于教科书,教科书怎么说,我就怎么想;教科书上没有的,我也一无所知。说得难听点,当时的我就是那种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典型。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初中时代,凡是升国旗时刻,我必定立定不动。然而,初到城里上高中,我惊讶地发现,升国旗的时候,当我照常立定不动时,我周围的同学却摆首弄姿,窃窃私语。我当时心中暗想: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的教科书不是都说升国旗时不能动吗?然而,正是这样的困惑,让我开始反思我的往昔。真实的世界根本不是教科书上冠冕堂皇的说辞。我的教科书世界开始瓦解了!

    遇到张威后,他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知识人世界。从此,我告别了教科书世界。每周,他都带我去学校附近的一家书店。我知道这家书店,从前也经常光顾。但是,我去那家书店的惟一目的是购买各种教辅。可是,他却引导我去翻阅鲜有中学生光顾的人文社科著作。如果是之前,我肯定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然而,历经母亲离世的伤痛,我热切渴望从书中寻找人生的答案。于是,我将信将疑地拿起这些晦涩的著作,开始了半知不解的课外阅读。2003年,我曾在《边缘思想者的焦虑与非主流话语的生存空间》一文中如此回忆我的阅读经历:

    90年代后期在大中学校园里却发生了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贺雄飞先生出版了两套极具思想价值的丛书------"草原部落黑马文丛"和"草原部落知识分子文存",一时洛阳纸贵,在学生中交互传阅、奔走相告,尤其是余杰先生激情澎湃的启蒙思想随笔,就像他的书名"铁屋中的呐喊"一样,我们都是在铁屋中熟睡的昏庸的民众,或许也有了点萌发的基础思想,但是如果没有像余杰这样的启蒙思想者一声呐喊,或许我们将在其中沉睡更久,或许我们迟早都会实现自觉的思想,但这些书却使我们提前进入思想者的角色。这些书虽然没有使大批的人走上思想之路,却使那些真正有思想潜力的人更快地进入他们应该有的角色,使那些没有走上思想之路的人受到了思想启蒙。这时或许是我们第一次感到那么的有力量,那么的激情澎湃,我们被震撼了!思想界两代知识分子联袂出演,一代是以余杰、摩罗等人为代表的新生知识分子,凭借他们年轻的激情抒发了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他们有思想的激情与有激情的思想适时地触动了这代人平静的心水;一代是以朱学勤、徐友渔、秦晖等人为代表的知识界中坚知识分子,以其扎实的学理、强烈的问题意识初次给这代人昭示了思想的魅力。80年代人能够真正走上思想的自觉,接触更广阔的思想空间并且从狭隘的思维空间中走出来,应该说这两代人功不可没。

    然而,在那个年纪,我只知文学的世界,而不知思想的世界。所以,这两套丛书中,真正对我影响至深的是余杰的《火与冰》与摩罗的《耻辱者手记》。为了找寻思想的突破口并缓解精神危机,我开始追随着余杰与摩罗等道德理想主义者所开辟的路径,创作一些在现在看来不无偏颇的思想随笔。于是,我幻想着成为一个文人。这样,我就有望在日后写作一部作品,来记录母亲短暂而劳碌的一生。我甚至还妄想有朝一日可以成为青史留名的文学家,这样,世人会因为记住我而记住我孤苦的母亲。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我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鲁迅等现代文学家进入了我的视野,海子、顾城、西川等现代诗人拓宽了我的眼界。我也开始创作一系列不知所谓的现代诗,同时还逼迫自己每天写作一篇思想随笔来淬炼文笔。从此,花里胡哨的词汇与故作高深的笔调被我视为佳作的标准。我日日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一言以蔽之,1999年母亲的葬礼是我的精神成年礼。在母亲离世的巨大阴影中,我的困惑是,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而在文学世界的万般滋润下,我的回答是,文学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母亲辞世后,许多亲友与陌生人都曾默默地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过我,鼓励过我。我要感谢我的舅公冯顺康、卢荷招、金仙保、马恩宝、马友顺、马德爱、马德欠、马失兴、张威、王定长、马林宝、马德耿、马德洋、苏钗女、林增贵、周菊莲、贺君飞、周才扬、周莉娜、郑彬、蒋凌骞等。正是因为马恩宝、马德爱、马德欠与马失兴等尽力帮我筹款,才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出手相助的人们。此外,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伯父马友顺和我的姑姑。在我父母离世后,我得以寄居在伯父家中。然而,不幸的是,数年后,他也因癌症而去世。而后,我又辗转寄居到我姑姑家中。在我无家可归时,他们为我提供了温暖的家园。

    二、本科时期:晓南湖畔的文学青年

    2001年,我来到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开始我的四年本科生涯。我之所以没有选择中文系,是因为我当时固执地以为中文系无法培养作家。选择法学专业,完全是阴差阳错。实际上,我的理想专业是数学。由于高考数学有幸获得满分,所以我以为自己有那么一点儿数学细胞。然而,遗憾的是,文科生无法选择数学专业。于是,我准备退而求其次,选择跟数学相关的经济学作为我的专业。当我翻看专业目录,准备选择经济学专业时,突然看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法专业。刹那间,我眼睛一亮,天真地以为经济法专业既学经济学,又学法学,可以多学点知识。孰料,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后,我们只学法学,不学经济学,甚至也不学数学。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法学院号称"亚洲最大的法学院"。招生时之所以区分法律、经济法与国际法三个专业,只是为了管理的方便。实际上,三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没有什么区别。

    大学四年,我始终对法学提不起兴趣。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逃课,专注于阅读与写作,并跟友人在晓南湖畔争辩不休。然而,我的文学生活却遭遇了瓶颈。尽管我努力阅读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始终无法触动我内心的神经。小说中的风花雪月,跟我有什么关系?诗歌中的无病呻吟,跟我有什么关系?戏剧中的爱恨情仇,跟我有什么关系?在我的精神阅读史中,文学作品的世界跟我的生活世界似乎完全无关。我的初衷是为了生活而文学,而我的结局却是为了文学而文学。我研习文学作品,不是因为我热爱文学,而是因为我热爱生活。我所困惑的生活难题是,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于是,我意图从文学作品中寻找答案。可是,数年研习,徒劳无功。文学作品中根本没有答案。文学作品中只有别人,没有自己;只有别人想要的生活,没有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阅读文学作品?本来以为文学生活是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方式,然而,浸淫文学数年的结果是,我与文学之间始终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我的心中一直没有一座可以架通文学与生活的桥梁。文学与生活的纽带崩裂了,文学何为?为此,我一度迷惘,不知所措。

    于是,我开始反思:在文学之外,我将何去何从?

    正当此时,在张威的引荐下,我结识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别人"(网名),从而有幸参与编辑他主持创办的民间思想文化刊物《中间》杂志。《中间》杂志依托"中间思想文化论坛",号称"武汉民间思想第一刊"。《中间》杂志集结了武汉各大高校的思想青年,为此数月间,自掏腰包,在武汉各大高校发行,反响热烈,竟然引起了全国众多高校大学生的持续关注。然而,由于武汉某市民小报恶意诋毁杂志"每天发行100多本,利润相当丰厚",《中间》杂志被有关部门以"非法出版物"的名义予以查封。所有杂志都被没收,部分编辑也被请去喝茶。期间,我跟一位友人本想在校园摆摊出售杂志。据说摆摊要得到学校保卫处的许可,于是,我们天真地前往保卫处询问究竟。一听我们说明原委,保卫处工作人员大声喊道:"找的就是你们!"我们"自投罗网"了!接着,保卫处工作人员把我们带进一个大房间,手指角落里的一位男子问道:"你们认识他吗?"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房间角落里站着一位茫然失落的中年油腻大叔。我心想,我们怎么会认识一个中年人呢?于是,我们异口同声答道:"不认识!"随后,工作人员让我们先在旁边坐下,他去准备给我们做笔录。我再回首瞧瞧那位中年男子,心中一紧,他的面孔似曾相识啊。他到底是谁呢?我搜索枯肠,苦思冥想,猛然惊觉,我们曾经把杂志放在一家书店委托销售,他不就是书店老板吗?想必保卫处提前从书店查获了"赃物",正愁找不到"罪魁祸首"呢,结果,我们自动送上门来了。就这样,《中间》杂志,历时三期,中途夭折。此事一出,一时之间,心潮澎湃,难以平静。我首次切身体会到政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我的困惑是,在政治与生活之间,在权力与权利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正是出于这样的困惑,我意识到,要回答什么是美好的生活,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美好的政治。如果政治可以随意侵入生活,那么,美好的生活将难以企及。如果权力可以随意剥夺权利,那么,个体的权利将难以保障。因此,我再次开始从书籍中寻找答案。有幸的是,我偶然间俯拾的第一本书就回答了我的困惑,那本书就是《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其中包括江宜桦的《自由主义哲学传统之回顾》、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波普尔的《自由主义的原则》等经典论文。正是这本书把我引入了自由主义的思想世界。自此,我开始阅读哈耶克、伯林、罗尔斯、殷海光、石元康等著名学者的著作。而且,我还开始大量涉猎以自由主义学理为线索的政治哲学二手资料。

    可是,我的精神阅读始终零散而混乱,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虽然这种散乱的随性阅读暂时缓解了我一度彷徨的思想困惑,但是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思维训练与写作训练,我的阅读只有知识上的愉悦,而没有学术上的自觉。而且,更要命的是,我的阅读掺杂着大量参差不齐的二手资料,缺乏对经典著作的系统精读。尽管二手资料的阅读帮助我描摹出一幅清晰的思想地图,然而,这幅思想地图过分简单化,以至于我独自摸索数年,一直无法进入学术之门。不仅于此,当我跟诸位学友深入交流,我发现我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我们只能对一些基本问题浮泛地加以讨论,而一旦深入到问题的根部,便显得力不从心。这个发现极大地刺激着我,于是,我逐渐萌发了阅读西方思想经典的念头,同时开始着手淘洗自己过去四五年的心路历程,完成《边缘思想者的焦虑与非主流话语的生成空间》一文,以此告别茫然无绪的随性阅读,尝试着进入学术的园地。

    但是,如何阅读西方思想经典呢?关于这个问题,在方法论上对我最具有启发性的是《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中殷海光告诫林毓生的一段话:

    如要在一生之中达到你的目的至一相当程度,你必须作三项准备,其中两项是长途的,另外一项是短期内便可获得相当成果。长途的准备是:(1)你必须借助于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出来的观念与分析;你必须整合这些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成果于你的历史解释中,这样才能把中国的根本问题分析出所以然来。(2)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大病根也反映在代表早期五四思想的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败上。如果我们认为引进英美文明所发展出来的自由的价值、人权的观念与民主的制度至中国的泥土上,并使其茁壮地成长,是治国的大道;那么,为什么大致可以说代表此一思潮的早期五四思想,很快被相反方向各趋两极的意识形态所取代了呢?是不是早期五四思潮所代表的英美式的自由主义,由于糅杂着法国式与德国式颠覆英美式自由主义的成分,而根本不纯正呢?即使早期五四人物对英美式自由主义已有相当纯正、深入的理解,是不是中国的客观环境(传统政治秩序的解体、帝国主义列强的侵逼等)也不可能允许它在中国顺利地发展呢?从这个观点来看,中国问题的焦点在于是否可能移植英美自由主义所蕴含的文化与制度及使其在中国泥土上生根的问题。(当然不是指原样照搬。将来英美式自由与民主的文化与制度如能相当成功地移植到中国来,它们也不可能与英美的原型完全一样,但必须与原型共有许多特点以致不失纯正性。)然而,在探讨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之前,你首先需要把英国自由主义所蕴含的文化(包括思想、符号、价值)与制度弄清楚。(3)前述两项准备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外文能力上。你必须尽快把英文学好,必须达到直接阅读西方一流学术著作而不感吃力的程度。前述两项准备是非积年累月不为功的;但,这最后一项准备,希望在一年之内就可完成。(参林毓生:《殷海光先生对我的影响(代序二)》,载殷海光、林毓生:《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根据殷海光的方法论提示,我制定了我的学术计划:

    (1)语言训练:以五年为时间段,致力于精通一门外语(英语),并自学一门外语(法语或德语)。

    (2)学术训练:以五年为时间段,以直接阅读英文原典为主,参照中译本阅读,围绕着政治哲学这根主轴,一方面梳理从古典政治哲学到近现代政治哲学再到当代政治哲学的学术谱系,力图清理前五年阅读二手资料带来的学术偏见与思维疾患,"重估一切价值","打扫出一片干净的思维出发场",尤其是清算"观念先行"之恶习,不为观念找注脚,而为事实找根据,从头开始;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原典,训练思维并打通语言障碍。

    于是,我从文学世界转向了思想世界。对于我原初的困惑,即什么是美好的生活?我当时的回答是,思想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而我所坚持的人生理念是,理性地思想,感性地生活!

    本科时期,许多朋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倾向,其中,我要感谢王康敏、柯濂、张鹭、颜飞龙、赵元元、阔言、刘凯、胡义、时亮、周伟、张玮麟、赵丽娟、李小伟、刘炳辉、陈栋、廖斌、李洁、石丽融、雷芳、杨岚、宫源、杨青青、赖慧敏、赵荔等友人。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大学班主任曾琼老师。在她的帮助下,学校免除了我的所有学费。

    三、硕士时期:丽娃河畔的思想者

    2006年,我有幸拜入刘擎教授门下,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西方思想史硕士学位。犹忆那段岁月,我流连于丽娃河畔,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我迫不及待地渴望在这个美丽的校园,洗净污手,气息神凝,静坐丽娃河畔捧读学术著作,承受丽娃河先辈学人的精神洗礼。

    根据我在入学前所制定的学术计划,我开始实施西方思想原典的精读计划。然而,我的导师刘擎教授并不同意我的阅读计划。他认为,在学术起步阶段,思想经典的阅读往往困难重重。原著不是所有人都读得懂的,必须借助经典解读。我们必须通过重要二手资料的引导,才能进入经典的文本脉络之中。他说:以柏拉图为例,研究柏拉图的著作或论文,少说也有几千篇,那还是比较重要的。特别重要的大概有几百篇,最重要的有几十篇,还不包括法文和德文。你这样一个个读下来怎么可能呢?他举例说,就像你刚来上海,你不一定非要把上海的每个角落都跑个遍,才能认识上海是什么样子。通过查阅地图等二手资料,你就可以非常迅速地了解上海的大致轮廓了。

    但是,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正是因为本科期间大量阅读了二手资料,所以我才倾心阅读思想经典。二手资料让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我对思想经典只有极其肤浅而粗糙的理解。正是如此,我极度渴望直接阅读思想经典,摆脱对思想经典简单而粗暴的认识,从而一窥经典文本的思想堂奥。于是,我反驳道:我确实不一定非要跑遍上海的每个角落来认识上海,但是,我完全有必要亲自去看看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从而形成对整个上海的总体印象。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他误解我了。我从来不认为二手资料是不重要的。初学者通过阅读原著获得第一印象之后,再拿那些经典解读对照,可以发现自己阅读经典的缺陷。我们会回过头来想: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读,而我却做不到?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解释,而我却做不到?为什么他们理解得这么深,而我却做不到?问题出在哪里?通过经典与解读的反复对话,我不但可以在阅读方法论上上一个台阶,而且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而倘若直接借助解读进入文本,尽管速度比较快,但是在学术训练上未免稍逊人意。我们可能很难在方法论上获得大幅度提升,我们也可能会被屏蔽部分我们本来可以获得的信息。因为我们非常容易就无意识地跟着经典的解读走了,从而遗忘了自己的思绪。

    就这样,我义无反顾地开启了经典阅读之路。在接下去的数年间,我阅读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笛卡尔、霍布斯、洛克、卢梭、柏克、贡斯当、托克维尔、密尔、斯宾塞、韦伯、伯林、阿伦特、福柯、欧克肖特、施特劳斯、罗尔斯、布迪厄、利奥塔、泰勒、沃尔泽、哈贝马斯等西方思想家的核心文本。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二手资料的重要性。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是洛克的《政府论》。我只能从《政府论》中梳理出老生常谈的自由主义线索,但却无法把握文本中的其他重要主题。2008年,偶然间,我从刘擎老师处读到A. John Simmons的著作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在这本著作里,Simmons非常深刻地讨论了《政府论》中的证成性与正当性问题。反观自身,我在阅读《政府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主题。因此,重要的二手资料是开启经典文本的钥匙。正是出于这样的反思,我进一步认为,文本精读的可靠方式是经典与解读的互动。先阅读一两本重要的导论性著作,把握经典文本的核心框架。然后,在导论性著作的指引下,逐字逐句精读经典文本,思索并提炼经典文本背后的核心问题。接着,继续阅读重要的二手资料,从而思考我的思索与二手资料之间的差异。若有必要,我们可以反过来再次阅读经典文本。如此循环往复,持续不断。

    在我的思想经典阅读之路中,我发现我更加容易进入当代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文本,而难以把握古典政治哲学家与现代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脉络。其原因是,当代政治哲学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正是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之所思,即我之所虑;他之所写,即我之所求。于是,我逐渐被伯林与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所吸引。

    2007年,我开始写作第一篇学术论文《现代性危机的两幅肖像:伯林与施特劳斯的世纪悬案》,以此来反驳施特劳斯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与刘小枫的《刺猬的温顺》对伯林的批评。在施特劳斯看来,伯林的多元主义既是一种相对主义,也是一种绝对主义。刘小枫顺着施特劳斯的思路,同样把伯林视为一位相对主义者。而我这篇习作的核心观点是,伯林的多元主义既不是一种相对主义,也不是一种绝对主义。本书跟这篇习作是一脉相承的。本书第四章的核心观点是,多元主义不是相对主义;而第五章的核心观点是,多元主义不是绝对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本书只是这篇习作的修订与完善。我原本只是希望把这篇习作修改成一篇可以发表的论文,但是没有想到一改就改了十年。

    对我来说,《现代性危机的两幅肖像:伯林与施特劳斯的世纪悬案》这篇习作具有非比寻常的特殊意义。写完这篇论文后,我把它发给了我的导师刘擎教授。刘擎老师在这篇习作中用红色标记标满了密密麻麻的旁批。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文风浮夸,滥用修辞,完全没有学术论文该有的清晰与明确。该说清楚的地方,没有说清楚。而不该说的地方,却随意乱说。他严厉地批评道:

    这些文字是在说什么?空穴来风,似是而非。完全没有实质性的问题的梳理、展开和解释,也没有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所回应,就大发议论并且抒情,这是很糟糕的蹩脚诗人的文风。由此,一个清楚的问题是,你的导言文字不合格。你需要训练如何写一篇论文的导言,如何introducing你的问题,你的论题。导言有各种写法,但这样的写法是戒除的。

    ......

    以上这段文字的问题是:你实际上是在claim这样提问最为关键,而没有真正justify为什么要这样提问。但你的行文显得你似乎要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提问(或者说,这样提问的重要性)。但其实完全没有做真正的解释。这就是"似是而非的论述方式",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它表面上很有力量,但没有真正的论述,不仅你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你自己也会变得糊涂。

    ......

    你为什么如此沉迷于这类浮华轻佻的的文字?为什么就不能做一篇踏踏实实的论文,比如"伯林与相对主义"(Berlin and His Alleged Relativism),明确地界定论题的来由(包括施特劳斯的批评质疑),细致地处理相关的文献,展开充分的分析,然后给出自己的论点和论证?你是在正规大学受正规训练并且有志于学术生涯的的研究生,不是什么"自由撰稿的二流文人"。这样的文风will lead you to nowhere! Come on, be professional!

    说得大一点,中国为什么没有足够的学术成长,就是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喜欢过文字瘾,问题没有表述清楚,文献也不清楚,却享受了"大口气"说话。

    通过细致阅读刘擎老师的旁批,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什么是学术,什么是文学。本科期间,我沉迷于辞藻华丽的文字游戏,而忽略了缜密论证的逻辑力量。因此,我错误地以为,文字优美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而那一刻,我才知道,论证严密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自此,我决定,除了应付课程或毕业而写作论文之外,五年之内不再写作任何学术论文。我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彻底遗忘早年的文学化写作风格。同时,我坚持阅读英文学术论文,从中体察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展开论证?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写作导论和结论?我相信,本书已经完全淘洗了这篇习作的渣滓。我不再专注华丽的辞藻,相反,我注重严密的推理。我也不再沉迷含糊的表达,相反,我践行清晰的写作。文学是文学,学术是学术。我确实可以使用华丽的辞藻进行文学创作,但是在学术写作中,清晰明确才是根本。如果说张威是我的思想启蒙老师,那么,刘擎老师就是我的学术启蒙老师。他是把我从文学世界拉进学术世界的第一人!

    而许纪霖老师则是把我领进学术之门的第二人。刘擎老师教会我清晰明确,而许纪霖老师教会我问题意识。在华师大数年间,我几乎每个学期都去选修或旁听他的中国思想史课程与中国知识分子课程。许纪霖老师认为,阅读学术著作应该把握三点:第一,问题意识:全书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文本脉络:全书如何展开论证?第三,方法论:全书采取的是何种研究方法?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点。许纪霖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强调,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去把握作者的问题意识;而作为作者,我们也应该去提炼我们自己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就没有学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有没有问题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学术能力的标准。如果我们提不出好的学术问题,我们就无法创作出好的学术作品。

    然而,现实的处境是,不是我们提不出好的学术问题,而是好的学术问题往往已经被他人提出了。而且,这些好的学术问题通常已经被许多学者反复讨论过了。即便我们再次进入这个问题领域,我们也很难作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2007年4月30日,我在许纪霖老师的课程中做了一次主题报告,那一讲的主题是"五四的个人解放"。在这次主题报告中,我自鸣得意地提出理智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区分,以此理解五四个人解放的悖论性多元内涵:一边反传统,一边又置身于传统之中;一边倡导个人解放,一边又把个人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图景之中。然而,许纪霖老师指出,其实我所讲的内容比较陈旧,都是别人讲过的,而学术的关键是推陈出新。我所谓的理智认同与情感认同,列文森早就讲过了。而我没有读过列文森的任何作品,自然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区分。如此,我们如何寻找具有新意的学术问题呢?许纪霖老师给我的建议是,重新问题化!

    从他的重新问题化建议出发,我想到了思想史研究的一条路径:即从重新问题化到重新概念化的路径。本书的写作,实际上就遵循着这样一种研究路径。我在2007年4月30日的日记中如此反思道:"本次主讲,我未能梳理出多元内涵,但同时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尽管为图研究之便,我们常常会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归结为几个简单化的判断或中心概念,并常常进行类型化的分析。比如把胡适归为英美式,把鲁迅归为尼采式等等。但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胡适在文本中作了大量的英美式表述(因此留给别人这种印象)。但他的文本中却交织着英美、法俄等各种类型学特征。我的意见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家都不大能简单化地以类型学方式草率归类,更多的是交织为各种或多种类型特征。而我们通常仅仅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某种类型特征,从而使我们仓促地把他归为此类,或作为一种典型/理想类型。"因此,对于以往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与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予以重新问题化,从而提炼出新的学术问题,并重新概念化,从而提炼出新的学术概念。

    2007年10月18日,我在许纪霖老师的知识分子课程中做主题报告,题目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权威叙事------一项知识社会学的考察》。(报告内容最终于2016年发表,参马华灵:《从绅士到知识分子:清末民初乡村社会中的权威变迁》,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23---132页。)在这次主题报告中,我依循重新概念化的路径,尝试提出"空集视域"与"交集视域"这两个学术概念,从而解释为什么古代绅士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后,中国知识分子在乡村社会的权威逐步逐代消失了。课后,许老师专门把我留下来,对我加以悉心指点,并鼓励我进一步完善这两个学术概念。承蒙许老师的谬赞与提携,我心中十分感动。后来,我把这两个学术概念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例如中国思想史领域。2008年,为了澄清自己的思想,我写作了《空集视域与交集视域:中国思想文化论纲》草稿,意图通过这两个学术概念来回答中国政治向何处去和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当然,这样的建构工作并非一时之功,只能留待未来。

    正是在华师大期间,我接受了非常完整的学术训练,具备了学术阅读、学术写作与学术批评的基本能力。最终,我之所以坚定学术之路,原因有二。第一,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回答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在我的心目中,学术生活是我最喜爱的美好生活方式。正如刘擎老师的说法:"我现在每天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有人给我发钱,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是的,天下就有这等好事!我有幸生活在一个有大学的时代,并且有幸在大学任教,夫复何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青年教师时常抱怨收入微薄,抱怨生活艰辛,抱怨学术艰难,我非常理解。然而,于我而言,回望我的出身,我心足矣!我在美访学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在得知我的出身后,惊讶地问道:"你是怎么读到博士的?"是啊!我父母双亡,本该老老实实在家乡做一个本分的农民,可是居然就让我读到了博士,而且还成为了大学教师,我实在是太幸运了,还奢求什么呢?第二,学术作为一种知识追求,能够回答什么是美好的政治。通过阅读从柏拉图到罗尔斯的古今政治哲学经典著作,我可以系统考察古今政治哲学家是如何回答什么是美好的政治这个问题的,何乐而不为呢?而我最终选择政治哲学作为毕生的学术志业,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在我看来,政治哲学旨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第二,什么是美好的政治?而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硕士期间,我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擎、许纪霖、郁振华、王家范、王令瑜、郭海良、王春来、林广、金志霖、张根华、余伟民、王东等老师、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钱永祥老师和蔡英文老师、时任台湾大学教授的江宜桦老师,感谢顾霄容、张洪彬、成富磊、唐小兵、成庆、王江涛、曾一璇、道希、李望根、段炼、邓军、刘树才、袁茂、刘余勤、张浩、姚瑶、高之慧、张洪、林乐峰、裴自余、茆海峰、李相中等诸位学友。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师母殷莹女士。

    四、博士时期:大洋两岸的学术人生

    2011年---2016年,我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政治哲学方向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复旦期间,我一共有三位导师,分别是邓正来教授、林尚立教授与陈明明教授。

    2011年,我初入复旦的导师是邓正来教授。虽然忝列师门,但是,我跟邓老师的交往非常有限。我只修读过他的一门课程,即《学术原典精读》。也就是在这门课程中,我见识到了传说中的翻译/研究学术训练方法。他要求我们事先翻译每节课所要讲解的文本内容。在课堂上,由他引导我们逐字逐句分析文本内涵。他的文本精读方式是,每次只讲解一句话。先由数个同学挨个读出他们各自对这句话的翻译。然后,我们一起对这句话进行反复推敲,最后商定可靠的译文。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对"in a sense"的解读。他说,如果你们在阅读中读到"in a sense",你们必须谨慎。例如,in a sense, he is a liberal.(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发问:在什么意义上,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再反复阅读上下文,最终确定作者是在什么意义上把他视为自由主义者。如果挖掘得足够深入,我们甚至可能就这个问题写出一篇非常出色的学术论文。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2013年1月24日,邓老师因胃癌而不幸逝世。于是,我转入林尚立教授门下。林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他反复强调的是两点。第一,博士论文必须解决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第二,博士论文必须要有理论创新。一开始,我的博士论文框架主要是前五章(即本书前五章),我并没有信心建构所谓的复合多元主义理论。一方面,我尚未想清楚多元主义所涉及的许多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我也不确定我是否有能力建构这样一套理论框架。所以,我对是否建构复合多元主义理论框架有一定的保留。针对我的博士论文框架,他认为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问题,但是我并没有作出很好的回答。因此,他一直鼓励我回答我所提出的两种极权主义理论的双重困境问题。正是因为他反复强调博士论文要推陈出新,发表具有个人原创性的见解,所以,我才尝试在结论部分继承并修订伯林的多元主义理论,建构复合多元主义的理论框架。如果没有他数年来的反复督促与屡次教诲,我根本不可能完成最后的理论建构部分。

    2016年,林老师从复旦调走后,我又转入陈明明教授门下。陈老师并没有直接指导我的博士论文写作,但是,从论文开题到论文答辩,他全程见证了我的博士论文写作历程,并且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与启发性的意见。例如,在我的论文开题会上,他提出了下列重要问题:多元主义是不是相对主义?多元主义是否可以支持自由主义?多元主义是否会导致极权主义?这些问题都是本书重点回答的核心问题,其中第四章旨在回答他的第一个问题,结论则回答了他的第二个问题,而全文更是对第三个问题的系统回应。而且,我还上过他的"中国社会政治分析"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学术涵养与理论洞见,一直是我所钦佩的学术榜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他的教诲都让我终生受益。

    在复旦期间,我受到了非常系统的政治科学训练。尤其是唐世平、何俊志、熊易寒与刘春荣四位老师合开的"社会科学中的制度分析:问题、理论、方法"课程。这个课程以英文阅读为主,每周阅读100页左右英文文献。而且,每节课都要提交一篇读书笔记,整个学期则提交两篇小论文,一篇大论文。这个课程让我们非常系统地把握了该领域的核心文献,因此,是我在复旦期间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而在刘建军与臧志军两位老师合开的"比较政治制度"课程中,刘建军老师传授我们学术演讲的技巧与方法,因此让我注意到学术演讲的重要性。而在课堂主题汇报中,我系统地梳理了John Stuart Mill's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的理论框架。由此,他认为我具备把一个复杂问题讲清楚的能力,并鼓励我进行建构性的理论研究。他的鼓励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术信心,对此我非常感激。而郭定平老师所开的"比较政治学"课程则引进了最新出版的英文著作,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这点让我受益无穷。

    在复旦期间,我还有幸申请到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资助,让我有机会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导师是哈维-曼斯菲尔德(Harvey Mansfield)教授。而后我又获得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机会,导师是马克-里拉(Mark Lilla)教授。因此,博士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度过的。后来,在里拉教授的引荐和芝加哥大学塔卡夫(Nathan Tarcov)教授的帮助之下,我得以于2014年暑假前往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阅读施特劳斯档案中的未刊文稿(Leo Strauss Papers)。而且,牛津大学的亨利-哈代(Henry Hardy)先生还帮我从伯林档案中找到了伯林生前惟一一份回应施特劳斯批评的文献------"Letter to Harry Jaffa (May 24, 1992)."这份文献对本书的写作至关重要,第五章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份文献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没有这份文献,第五章的论证将显得单薄无力。

    博士期间,我已经具备了学术研究的主要技能: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如何写作读书笔记,如何写作学术论文,如何进行学术批评等。然而,我们的大学老师却不教怎么阅读学术著作,怎么写作读书笔记,怎么写作学术论文,怎么进行学术批评,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实际上,许多研究生都没有掌握这些技能,就匆匆投身学术界了。

    我个人走过许多痛苦的弯路,才逐渐摸索出学术界生存的七项技能,我称之为"学术江湖的七种武器"。这七种武器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但是某些武器可能适用于某些人。有意者取之,无意者弃之!

  2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政治哲学】反自由的自由:伯林與施特勞斯的思想紛爭 pdf下载

    内容简介

    20世紀極權主義的思想根源是什麽?

    這個問題正是伯林與施特勞斯畢生追問的根本問題。

    在一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在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為什麽人類追求自由,卻走向了自由的反面?

    《反自由的自由:伯林與施特勞斯的思想紛爭》提出了這一疑問

    20世紀的極權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政治悲劇,典型案例是蘇聯共產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伯林是流亡英國的俄裔猶太人,童年曾目睹俄國革命,壯年曾造訪蘇聯,對蘇聯共產主義有著痛徹心扉的體驗。在他看來,蘇聯共產主義根源於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發源於一元主義與絕對主義。施特勞斯是流亡美國的德裔猶太人,早年僥倖逃脫納粹的魔爪,從此寄身於異國他鄉。因此,他對德國納粹主義有著深入骨髓的反思。他認為,德國納粹主義肇源於自由主義,而自由主義淵源於多元主義與相對主義。倘若如是,我們的困境是,在一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在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應該何去何從?為什麽兩個具有類似極權主義經歷的思想家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診斷?我們的困惑是,為什麽人類追求自由卻走向了自由的反面?馬華靈試圖在《反自由的自由:伯林與施特勞斯的思想紛爭》一書解答上述疑問。

    作者简介

    馬華靈

    1982年生於浙江臨海,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曾獲2008年度台灣哲學學會與《思想》季刊年度徵文獎。主要學術興趣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知識社會學與當代中國政治。2016年,聯合創辦華東師範大學思勉政治哲學工作坊。2017年,聯合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法哲學與政治哲學文叢」。聯繫郵箱:mahualing@gmail.com


    下载链接

  3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中國文化建設

    https://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81-202009010.pdf

    作者:周保松


    《二十一世纪》1990年创刊号第一篇文章,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时任所长陈方正博士的〈为了中国的文化建设〉。这篇文章不仅反映了方正先生及编委会创办这本刊物的抱负,同时寄托了他们对中国知识人的期望。弹指间,三十年过去,杂志也已出到第181期,值得我们回顾一下当初的想法。

    方正先生的观点有三。一,现代化是中国过去百年的目标。所谓现代化,是指将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国家。二,现代化要成功,不能急于一时,也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和科技等实用层次,而必须在文化层面作出根本转变。“只有在社会已经渗透了新的观念、意识、思想、行为模式之后,它才有可能稳定和持续地进行。”中国的未来,系于读书人能否做好文化建设。三,这本刊物立足香港,有这样的责任也有这样的条件来从事这项工作。

    三十年不是短日子。一本刊物能够不间断地出版三十年,其间引发无数思想辩论,累积丰厚学术资源,并得到海内外华人知识界普遍认可,方正先生、青峰女士,以及整个编辑团队,确实贯彻了当初的宏愿,并善尽了他们的责任。这是了不起的大成就。

    这不是客套话。多年来,我和知识界朋友聊天,他们总告诉我,这本杂志是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思想平台,是每期必读的刊物。最近两年,编辑部将各期文章全数上载网站,供读者免费参阅。我总是一有机会便告诉身边有志于思考的年轻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宝库。只要一期一期读下来,自能真切体会“为了中国的文化建设”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本杂志为什么能够将事情做成?因素有许多,例如主事者的识见毅力、中大校方的鼎力支持,知识界的积极参与等,然而其中有一项很重要却往往为人忽略的,就是香港的自由环境。如果没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容许不同观点派别的人畅所欲言,我们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香港异于大陆者,究其根本,是自由。有了自由,知识人才能摆脱外在的政治钳制和内在的思想桎梏,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同样地,有了自由,杂志才能放心刊登各种大胆新颖的观点,不用担心被秋后算帐。

    长期的文化建设,需要一个保障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制度环境,因为自由是思想者得以思想的重要条件。在此意义上,所有知识人皆应接受一个基本共识,就是以思想自由为共同底线。

    道理简单不过:没有思想言论自由,不论左派或右派,激进或保守,传统或启蒙,都将难以生存和发展,遑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我们只要回顾文革时期,中国思想界那种荒芜贫瘠,自能明白。我们因此没理由说,思想自由只对自由派重要,或只应由自由派来争取。

    我们也应明白,思想自由的实践,必须要有公开表达的渠道。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思考者的脑子,或存在于隐密的私人聊天,而必须能够公开表达和公开讨论。思想自由因此和出版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以及网络自由密切相关。这些自由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权利,不容当权者恣意剥夺。

    如果我们认同,思想自由是文化建设和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以及个体得以充分发展其思想的重要条件,就有理由接受一个更为基本的观点:国家的重要职责,是在制度上确保所有公民享有一系列和思想相关的基本自由,尤其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当国家反其道而行,知识人就有反抗的义务,因为思想自由是知识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这曾经是知识界在八、九十年代的共识。不管其他立场如何分歧,至少在争取思想自由这点上,没有人会说,我不要这些自由,这些自由对我并不重要。

    不幸的是,三十年后的大陆,言论环境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受到更严厉的打压。新闻禁区处处,出版审查重重,大学教师被监控被举报时有所闻,禁书名单愈来愈长,微信公号和微博帐号随时消失,网络文章动辄遭屏蔽删除更已成为日常。“老大哥正在看着你”不是小说才有的情节,而是人们每天真实生活的写照。思想警察不仅守在外面,更已入侵人的内心,令人们时刻告诫自己必须谨言慎行。更为不幸的是,香港的言论空间也在迅速收窄,日后是否仍能为中文思想界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园地,愈来愈不确定。

    既然情况如此恶劣,知识人理应对自由有更强烈的向往,对专制有更深刻的批判。事实却非如此。我们曾经以为不言自明的自由共识,今天早已烟消云散。不少知识界代表人物,在自由受压之时,不仅保持沉默,甚至主动投靠体制并为现状作出各种辩护。他们有的是儒家信徒,有的是新左派学人,有的是哲学智者,有的是法学才俊,也有曾经的自由派。

    这真是教人伤感。背后原因一定很复杂,辩解之辞想来也有不少,只是有一点我始终不解:既然自由是思想者生存之根本,目睹专制者这些年来肆意剥夺公民的基本自由,侮辱知识人的尊严,沉默和忍耐也就罢了,为什么这些有地位有名望的知识界领袖,竟可抛弃自己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主动跑去替政权粉饰辩护?

    我的伤感,不是没有理由。三十年前,八九民运刚刚过去,我还是大学生一名,在《二十一世纪》读到许多著名知识人的名字,总是特别欣赏佩服,觉得日后当以他们为榜样,不教逝去者的鲜血白流。只是随着时间过去,这些名字中的部份人,听说有的成了帝王师,有的成了坐拥庞大资源的学术官僚,有的甚至成了主宰香港命运的官方幕后推手。

    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一个广为人接受的说法,是外部政治压力太大,知识人不得不自我调整以求生存。自由诚可贵,可是个体力量实在太小,只能委曲求全。这种说法的最大好处,是既能缓和当事人良心上的不安,又能消解与体制合谋的个人责任。压力总是来自外部,我们总是身不由己,所有错误尽归体制,我们全无责任。

    问题是,个人责任真的能够如此轻易消解吗?恐怕不行。我们一旦接受自己的信念和行动皆由体制决定,个人并无自由意志可言,就会在根本的意义上,否定自己是个知识人。知识人,理应是能够充份运用实践理性作出价值判断的自由主体。彻底放弃判断,并将所有责任推给体制,结果是自我异化和自我否定。

    事实上,我们不是没有选择。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觉,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许多人在抵抗。不说谎,不作恶,不跟随集体唱赞歌,恪守专业伦理,尊重常识,告诉下一代历史真相,在朋友圈转发明知会被秒删的文章,不嘲笑那些比我们勇敢的人,甚至在关键时刻在某份声明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切都是在作出选择、承担责任,并向体制说不。这些人也许很平凡,也许干不了什么“大事”,但他们没有轻易卸责,并活得真实磊落。

    当然,那些主动投靠权力的人不会说这是不得已的妥协,而会说这是为了更崇高的目标而必须承担的重任。例如他们会说,我们不要重蹈西方覆辙,我们要有自己的道路和模式,我们要有传统儒家的天下视野,我们要创造中国的另类现代性,我们要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云云。为了这些目标,我们必须放弃自由民主那一套。

    这里牵涉一个根本的价值判断,即在中国的现代化蓝图中,基本自由到底处于什么位置。问得再具体一点,一个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新闻自由、财产自由、结社自由和政治自由皆严重受限的社会,有可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现代社会吗?我认为没有可能,因为这样的社会,人们不能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不能自由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能自由参与公共事务,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自由的阙如,是个体生命的枯萎。

    很不幸,中国正在走的道路,与自由彻底背道而驰。那些为所谓“中国模式”辩护的人,尽管有各种漂亮学术包装,说到底,是在为不自由的政治秩序辩护。

    这些人或会说,国家限制的,只是你们这些不听话的自由派声音罢了,我们的言论出版自由可一点也没少。这不是杜撰之言,而是某位深受体制重视的著名学者数年前对我的特别提醒。我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有不少知识人如此相信,即使中国是个大牢笼,只要个人安分守己,严限自己不去触碰当权者设下的红线,甚至主动站在党国那边,那么他们便可以自由不减,岁月静好,并对身边各种压迫视而不见。

    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今天中国相当真实的一面。过了这么多年,经历那么多苦难,即便是最精英的知识群体,依然不见得对自由有多深的认识和多大的重视,依然看不到人的权利和尊严和在他们建构的社会大论述中有何位置,也依然不愿意抗拒权力的诱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之路,仍然得由我们继续走下去。

    ——刊于《二十一世纪》,第181期,2020年10月号。

  3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周保松 - 小王子的领悟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小王子》是许多人热爱的文学经典,但又不仅仅是一本文学经典。周保松在多次重读《小王子》之后,对书中小王子的选择与行动,又有新的感悟与思考。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哲学札记,是一个书迷与读者的阅读分享,也是周保松写给五岁女儿的成长礼物。

    全书共十五章,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困境与际遇为切入点,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对驯服、梦想、生命、责任提出新的思考与解读,思索生活的意义与美好,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周保松,七十年代生于内地农村,八十年代移居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并取得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喜欢文学,关心教育,研究政治哲学。著作包括《在乎》《政治的道德》(2015年获“香港书奖”)《自由人的平等政治》《走 进生 命的学问》《相遇》《政治哲学对话录》等。曾获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及通识教育模范教学奖。

    插画 区华欣,画画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致力教学与创作。插画曾刊于不同报章杂志。办有首个个展《断烂记》。近年创作《咩世界》漫画,于《明报·星期日生活》连载至今。现职香港兆基创意书院视艺科老师。个人网站 auwahyan.net


    下载链接

  3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端点星案】小唐:190天,写给蔡伟的明信片(2020年10月19日~10月25日)

    来源:小唐的instagram账户(yiyi_tang9)


    就这样,你失去自由已经190天了,这个数字真是可怕啊,这么久了,你却依然无法回家。案件移送法院已经36天了,还有24天开庭,真是愤怒啊,抵制言论审查就要被他们定罪。

  3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燕京书评】阿马蒂亚·森:世界正遭遇威权主义威胁,抵抗是最迫切的社会需求

    https://m.allnow.com/post/5f956b2e8da36f1ac4140210

    作者:危幸龄


    10月18日,德国出版商和书商协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了颁奖典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因其数十年来在"全球正义问题"( "questions of global justice")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协会颁发的和平奖。奖项在今年六月中旬就已确定,之所以选择这位86岁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是因为其在全球正义、教育和医疗领域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上所作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森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即他提出了一种理念------评估一个社会的财富,不仅要基于经济增长指数,还要基于构成该社会的所有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发展机会。"该组织在为森颁发的获奖声明中表示,"在阿马蒂亚-森的作品中,他始终强调团结和协商的意愿是基本的民主价值观,并在这个过程中证明了文化不必成为身份争议的根源。他生动有力的描述也有助于阐明贫穷、饥饿和疾病与缺乏自由和民主结构之间的联系。"

    获奖声明补充道,"'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能力方法'(capabilities approach)和'失踪妇女'(missing women)的概念只是他的三个开创性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在为所有人创造、保护和评估平等机会和体面生活条件方面树立着高标准。阿马蒂亚-森的作品鼓舞人心,它强烈呼吁建立一种政治决策文化,这种文化应以对他人福祉的责任感为基础,包括自决权、表达个人利益和对自身未来享有发言权的权利。"

    阿马蒂亚-森在剑桥的家中(图源:Instagram)

    贫穷、平等、暴力、多元理解

    1998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马蒂亚-森教授。皇家科学院在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公告中指出:"森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研究作出了数项关键性的贡献,从社会选择的一般理论、福利与贫困指标的定义到对饥荒的实证研究均属其范围,它们通过对分配问题的一般研究和对社会中最贫困人员的特殊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对于经济科学的中心领域作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贡献,并开辟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并运用经济和哲学相结合的工具,重新使用了道德尺度来讨论重大的经济问题。"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于1933年11月3日出生在印度的桑提尼克坦,目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哲学教授。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并在家乡桑提尼克坦完成了学校教育,早年受到20世纪40年代印度各地政治独立运动的影响(当时正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阶段;1943年,孟加拉还发生了大饥荒)。1953年,他在加尔各答大学总统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55年到了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1959年获得博士学位。

    森在1963年成为印度德里大学教授,1970年,他因为推进了社会选择理论首次为大众所知。社会选择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支之一。主要分析个人偏好如何加总成理性社会偏好,并在社会偏好基础上做出集体决策的问题。

    1971年起,他到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77年起,任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1981年,他出版了《贫困与饥荒》,书中明确表明,贫穷和饥饿不仅是由粮食短缺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由人为的错误管理(分配不均)和行政失误所造成的。

    《贫困与饥荒》/作者:【印度】阿马蒂亚-森/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译者:王宇 王文玉/出版年: 2004-12-01

    1988年起,森始任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哲学教授。这一时期,他更侧重于贫困、饥饿与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并先后发表了《饥饿与公共行为》(与德雷兹合著,1989)和《不平等的再考察》(1992)等著作,同时还与德雷兹一起合著了两本有关印度经济发展方面的著作:《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1995)和《印度发展:若干区域展望》(1997)。期间,他还曾于1989年担任过印度经济学会会长,199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并曾以该身份发表了题为"理性与社会选择"的讲演。

    森一直呼吁建立一种不以商品(commodity)而以能力(capability)为尺度的发展水平指标。首次发布于1990年的人类发展指数是围绕该目标的初步尝试,它综合考虑GDP、预期寿命和教育水平,并按国家或地区计算出一个单一值。在接下来的20年里,福利经济学领域的成果呈井喷式增长,学者们在社会学与人口统计学语境下开展了大量关于短期幸福和总体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经济学不再仅仅是关于财富的学问。森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医疗保健、自由和公平的媒体环境。

    在他1999年出版的《发展即自由》一书中,他呼吁妇女应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早在1990年,森就已经在《纽约书评》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亿多名女性失踪》的文章,文中使用了"失踪女性"的概念,这个词指的是某些地区的妇女人数与人口方面的预期人数相比明显不足。他发现,现今全球大约共有1.07亿女性行踪不明。后续研究计算的"失踪女性"人数稍有不同,介于6000万到1.01亿之间。每一年,全球至少有200万名女性因为性别歧视而消失。

    1998年1月,森从哈佛退休,并回到阔别25年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担任院长。他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过人类发展报告,还曾任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经济顾问。

    除了经济学,他还致力于哲学研究。这一点,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在这些作品中,经济理论的问题往往也能用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来阐释。

    2006年,《身份与暴力》卷入了"文化冲突"的争论中,其中记载了一件森亲身经历过的事情:1944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卡德尔-米亚(Kader Mia)的印度日工跌跌撞撞闯进森的家中花园,身上沾满了鲜血。在上班路上,米娅遭到印度教暴徒袭击(因其穆斯林身份)。出发前,他和妻子发生争执。她恳求他,只要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还在肆虐,就不要去任何"敌人地盘"工作。但他不听。没办法,因为他得挣钱,得活下去。

    米亚知道自己的遭遇是由狂热分子蓄意策划的,他们热衷于用一切可能手段来分裂国家。那些政治煽动者煽动他们的同胞以冠冕堂皇的名义进行杀戮。他们不再视自己为印度人,此刻在他们眼中只剩两种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彼此"势不两立"。

    当米亚误打误撞闯进森家,11岁的森开了门,给他拿了些食物和水,森的父亲把他送到了医院。但不久后,他还是去世了。这件事情给了森不小的震撼,他认为,米亚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因为他的信仰和宗教身份,他就应该遭受如此残忍的对待吗?

    在书中,森对根据宗教或文化对人类进行单一划分的趋势提出了警告。他描述了暴力和原教旨主义是如何由于这种狭隘的身份建构而产生的,以及这种倾向是如何助长冲突的。对此,森坚决呼吁积极促进对多元身份的认同与理解。

    批判资本主义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阿马蒂亚-森的思想始终围绕着"如何促进社会正义"。2009年,森出版了《正义的理念》一书,该书很快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森审视了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提出的正义理论,批评其以理想为导向的假设,不适合在实际中应用。相比之下,森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理论,并宣称民主是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

    2013年,森和同事让-德雷兹合著了《不确定的荣耀:印度及其矛盾》(An Uncertain Glory:India and Its Contradictions),他们把分析重点放在对贫穷和弱势群体的研究,以及民主制度的引入将如何影响印度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书中对印度和孟加拉国进行了比较,以此来证明"强有力的增长和极端贫困率的下降并不能保证人人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写道,印度的人均收入在1990年时比孟加拉国高出60%,在2011年是孟加拉国的两倍。然而,就在同一时期,孟加拉国在许多发展指标方面取得了比印度更好的成绩,其中包括生育率、教育成就、儿童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等。他们还指出:"尽管印度人均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南亚国家(除巴基斯坦之外),但印度在许多社会指标方面却落后于这些国家,这个迹象表明,印度的'发展道路'存在着缺陷"。而这种种缺陷,光靠一阵见血的理论提出是远远不够的。

    有人将森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资本主义批评家。

    通常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有两种,一种是道德或精神上的批判------人类繁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道德和精神上的关系是首要的。对于那些基本关系被认为是不公平的社会来说,倡导全民基本收入这样的政策修正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另一种是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批判。如今,带头讨论不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是该问题的主要倡导者。物质批判占据主导地位,政治经济中有关非物质价值的讨论很少。曾经对资本主义进行过道德批判的基督教徒和马克思主义者现在都处于边缘,功利主义变得无处不在且不可避免。

    然而,21世纪每一部关于物质不平等的重要著作都要归功于森,但他的著作把物质不平等看成是影响经济交流的道德框架。要理解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挨饿,不要去看什么灾难性的作物歉收,而是更应该关注道德经济的失灵,它能缓和对稀缺商品的竞争性需求。但是,对生产和分配机制的零星修改,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森的作品中,这两种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互相结合,从对道德上的关注转移到对物质上的关注,然后又转回到道德上。在道德和物质问题上,森不偏袒其中任何一个,而是把两者集中到一起进行讨论。虽然这两种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之间确实存在分歧,但他认为,超越这种分歧是有可能的。

    森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广泛追随者,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以功利主义思想最为突出的地区。在经济学课程、公共政策学院、人道主义非政府组织中,森创造了一个跨越界限的思维空间。这不是什么天才壮举,而是一种普遍的"创新努力",将旧的想法组合在一起,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经济学、数学和道德哲学的正规训练为森构建其批判体系提供了工具。

    阿马蒂亚-森的数学书(图源:Instagram)

    受到泰戈尔影响,森对道德生活和物质需求之间微妙的相互关系敏感起来;其深厚的历史感知力,使他认为这两个领域的急剧分离是短暂的。泰戈尔的教育学强调人的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必要的,即生理上的需要和自我创造的自由,但现代社会往往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恰当关系。在桑提尼克坦,学生们在对艺术的短暂探索中对自然世界进行自由探索,学习理解自身的感官和精神自我,使之既清晰又统一。

    上世纪40年代末,森离开桑提尼克坦,去加尔各答和剑桥学习经济学。当代经济学中的主要争论是关于福利的理论,争论受到冷战时期市场经济和国家经济秩序模式之间的争论影响。森支持社会民主,但反对专制。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福利经济学家试图将之进行折中,坚持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诉诸严格的功利主义原则来合法化再分配计划:穷人口袋里的一英镑比富人口袋里的一英镑增加了更多的总效用。这是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物质批判,森的回应是:最大化效用并不是一个持久的关注点,所以据此制定政策可以说是一种暴政。在任何情况下,利用政府来转移资金以追求某种名义上的最优,就是一种有缺陷的达到目的的手段。

    经济理性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政治,这种政治的实施破坏了人们为管理自己的生活而建立起来的道德经济,阻碍了其既定目标的实现。在商业社会中,个人在公认的社会和道德框架内追求经济目的。道德经济不是中立的、既定的、不变的或普遍的,它们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挑战是,如何使影响市场行为的非经济规范清晰明了,并将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作用的道德经济纳入重点。虽说把道德和物质分开的思维是压抑的,但这种思维又是不可避免的。

    看到这一点的并非只有森一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他将森与陶尼(R.H.Tawney)和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的道德批判传统联系起来。每个人都决心将经济学重新纳入道德关系和社会选择的框架,但森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看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意识到,在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早期阶段,这种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分离是不可想象的。在1800年左右,功利主义就像风向刻下的锋线,紧随其后的是道德狂热和对精打细算的热情。森察觉到这种观念变化,并开始思考改良思想和方法。

    PRAKASH SINGH/AFP via Getty Images

    自由,自由

    "作为一名经济哲学家,森在元层面(meta-level)上进行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回避解决更具体的问题,比如疫苗的不公平分配、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以及部分忽视或无法承认世界智慧的欧洲中心主义世界观。对他来说,没有政治自由就没有正义,没有民主就没有政治自由。民主不是只有富裕国家才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也不仅仅是专属于西方的一项规范工程,它应是全世界所渴望的一种普遍承诺",在给森的颁奖辞中,德国出版商和书商协会主席卡琳(Karin Schmidt-Friderichs)如是陈述。

    当然,森也面临着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他只是在紧跟着主流的新自由主义见风使舵,以致于提不出与新自由主义逻辑相抗衡的论述。在领奖辞中,他将自己的回答娓娓道来:

    ......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威权主义发展,使得辩论自由变得更加困难。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自由的镇压令人震惊。我自己的国家,印度,当然也包括在内。过去,印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看上去即将成为拥有大量个人自由的世俗民主国家。人民通过坚定和果断的公共行动表明了他们对消除独裁统治的决心,例如在1977年大选中,政府实施的紧急状态的专制规定就被人民坚决拒绝。

    然而,最近情况又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严重压制异议的情况。政府还试图镇压反政府抗议,这些抗议经常被视为煽动叛乱,为逮捕(反对派领导人)提供了理由。

    当我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上学时,我的许多亲戚(受到圣雄甘地和其他自由斗士的鼓动)被关进英国监狱,他们管这叫"预防性拘留",据说是为了阻止他们做出任何暴力行为,尽管他们并没有做任何这样的事情。印度独立后,预防性拘留被叫停,但随后又以一种相对温和的形式重新引入,最初是国大党政府提出的。虽然情况已经够糟了,但在印度教徒主导的人民党政府领导下,预防性拘留已经获得了更大的作用------允许不经审判就逮捕和监禁反对派政客。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根据一项新制定的《非法活动(预防)法案》(简称"UAPA"),国家可以单方面宣布某人为恐怖分子,这就允许他们不经审判就将据称的恐怖分子送进监狱。许多人权活动人士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在政府的这一安排下已被监禁,还有许多人被警告说,除非他们服从当局并停止行动,否则UAPA将对他们适用。

    当有人被描述为"反国家"时,这当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指控,但在今日印度,可能只是因为某个人在办公室里对政府发表了一些批评言论:"反政府"和"反国家"之间的界限被混淆了。法院有时能够制止一些此类滥用行为,但鉴于法院总是行动缓慢,以及印度大型最高法院内部意见分歧,这并不总是一种有效的补救办法。个人人权在印度以不同方式受到限制。努力争取个人权利的国内及国际组织,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政府干预,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权捍卫者之一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已被迫离开印度。

    一般来说,对威权主义的追求,有时与对国家某一特定地区的迫害结合在一起。特殊的不平等待遇,通常与既定的种族、肤色、种姓、宗教或移民身份的划分有关。低种姓的"贱民",现在被称为达利人(Dalits),继续享受着印度独立时引入的平权行动(就业和教育方面)的好处,但他们的生活仍然很贫困。在社会关系方面,他们往往也受到非常残酷的对待,上层种姓男子强奸或谋杀达利人的案件已司空见惯,尽管有公众抗议,但还是经常被政府忽视或掩盖。

    这种不平等,在印度仍然存在。考虑到印度在甘地、安贝德卡和其他政治领导人的领导下与基于种姓的不平等进行斗争的悠久历史,这种现象格外让人不可容忍。

    跳出印度,看看美国。尽管美国一直是推动人们对个人权利,特别是人权理解方面的先驱,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分裂(最初与奴隶制制度有关)却帮助维持了黑人的贫困和堕落。尽管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但非裔美国人的平等问题始终无法取得建设性进展。只是让人稍感欣慰的是,由于最近的"黑命攸关"运动,种族平等的必要性在美国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或多或少的阻力始终不可避免,无论是含蓄的,还是明显的。

    回到印度。与非穆斯林相比,当局对穆斯林的权利管控越来越严厉,甚至限制了他们的公民权利。尽管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已经和平共处已久,但近年来,由于某些"不可告人"的企图,一些印度教极端主义政治力量时常会把穆斯林土著当作外来异端对待,指责他们会对印度造成伤害。

    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包括我,都是印度教徒。但作为印度人,他们并不把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区别和政治扯上关系。泰戈尔在牛津大学作演讲时,曾这样自我介绍:

    "我来自三种文化交汇处,加上西方影响,这三种文化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印度文化是不同宗教信仰之下的共同产物,这在不同文化领域,从音乐、文学到绘画、建筑,都可以看到。

    印度哲学文本《奥义书》在印度境外的首次翻译和传播是在莫卧儿王子达拉-西克(Dara Shikoh)的倡议下完成的。达拉-西克是印度皇后蒙塔兹(Mumtaz)的长子,为了纪念她,达拉父亲沙贾汗皇帝(Emperor Shah Jahan)在阿格拉建造了泰姬陵。印度教宗派主义竭力压制有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共同历史的重要事实。根据政府当前的意识形态优先顺序,印度的教科书正在被大规模改写,呈现出一段'严肃的修正主义历史',减少或完全忽视穆斯林的贡献。"

    尽管在UAPA的统治下,政府有权称任何人为恐怖分子,但那些被指控的人通常都致力于非暴力抗议,就像甘地倡导的那样。这尤其适用于新生的世俗反抗,通常由学生领袖领导。例如,来自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的穆斯林学者、主要学生领袖奥马尔-哈立德(Umar Khalid)就曾因被指控为恐怖分子而遭到逮捕和监禁,哈立德曾有力表达了自己领导的世俗运动对和平抗议的政治承诺:

    我们不会以暴力回应暴力。我们不会以恨来回应恨。如果他们散播仇恨,我们将以散播爱来回应。如果他们用棍棒打我们,我们就高举印度三色旗。如果他们开枪,我们就拿着宪法,举起手来。

    当我还是个学生时,我记得我问过我叔叔,英国这种不公正的任意监禁在印度会持续多久。当时他给了我一个看上去悲观的答案:直到英国统治结束。不过现在看来,仅仅是英国统治的结束可能还远远不够。

    这次我主要举了印度和美国的例子来说明现代世界的独裁统治和不平等现象,但我本可以讲更多------至少二三十个其他国家。实施威权主义的具体过程和提出理由可能因国家而异,但最终结果却有相当大的相似性。

    在菲律宾,执政政府使用专制权力被认为是制止毒品交易和其他犯罪活动的必要手段。这种权力经常被广泛用于未经审判就杀人。

    在匈牙利,政府以阻止欧洲以外难民移民的名义攫取了威权权力,并声称需要控制媒体和压制反对党,声称这是有序治理的必要条件。

    为了帮助政府优先执行迫害同性恋者的政策,波兰已经放弃了一些人权,包括在国家的特定区域建立无同性恋区。

    巴西现任政府上台时,宣称有必要提高军队工资(他们需要军队帮助),并承诺将国家从同性婚姻、同性恋、平权行动、堕胎、毒品自由化和世俗主义等保守噩梦中拯救出来......

    我并不想争辩说,在一个威权体制下,不存在任何社会进步。这种情况有时会发生,但当争论和批判性讨论被禁止,一些人的利益被持续忽视时,往往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正如柯勒律治所指出的,在闪电光之下当然也可以读莎士比亚,但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在正常光线下阅读他(It is possible to read Shakespeare "by flashes of lightning", but there is a case for doing our reading in normal light)。

    当今世界确实面临着一场威权主义和疾病的大流行,它们以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方式削弱了人类生活。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被暗杀前不久,在伯明翰监狱的一封信中写道:"任何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正义的威胁。"在今天,很难再找到比抵抗日益增长的专制主义更迫切的社会需求了。

    抵抗可以来自许多不同方式,但更多地阅读、讨论和辩论无疑是伊曼努尔-康德所认为的在所有问题上公开使用理性自由的一部分。反对政治暴政的灵感来自思想和书籍。对于马丁-路德-金,以及今天的年轻学生领袖来说,这必须是一个非暴力过程,也是一个通向持久和平的旅程。

    参考来源:

    https://www.firstpost.com/living/amartya-sen-to-be-awarded-the-2020-peace-prize-of-the-german-book-trade-for-his-work-on-issues-around-global-justice-8505761.html

    https://www.timesnownews.com/business-economy/world-news/article/nobel-laureate-indian-economist-amartya-sen-wins-prestigious-peace-prize-of-german-book-trade/607863

    https://www.friedenspreis-des-deutschen-buchhandels.de/en/alle-preistraeger-seit-1950/2020-2029/amartya-sen

    https://bigthink.com/surprising-science/san-francisco-orange-sky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78-2007(修订版)/王宏昌、林少宫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作者:[美]基兰-塞蒂亚/译者:潘驿炜,黎潇逸/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

    天空的另一半/作者:[美]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雪莉-邓恩/译者:吴茵茵/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

    贫穷的终结:智能时代、避免技术性失业与重塑世界/作者:[美]安妮-罗瑞/译者:万晓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

    大辞海-经济卷/作者:夏征农,陈至立/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

    新自由主义简史/作者:[美]大卫-哈维/译者:王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

  3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政治哲学】朱迪丝·N.施克莱 - 不正义的多重面孔 pdf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耶鲁大学法学院斯托尔斯法理学讲座的成果,施克莱在这本小册子中,对时常为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研究忽略的重要概念“不正义”进行了阐释。在此书中,作者以她所处的美国社会作为背景,对相关问题作了思考,她区分了积极和消极的不正义,认为不正义不仅包括有意为之的残忍或不公行为,对此类行为不闻不问也是不正义的表现,并指出,相比于追究责任,更重要的也许是积极行动,努力减轻受害者的苦难。

    作者简介

    朱迪丝·N.施克莱 Judith N. Shklar (1928—1992)

    美国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等,并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对法国和美国政治思想传统有精深研究,对约翰·罗尔斯、理查德·罗蒂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

    代表作品有:《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Politic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inkers)、《美国公民身份》(American Citizenship)、《守法主义》(Legalism)、《平常的恶》(Ordinary Vices)、《不正义的多重面孔》(The Faces of Injustice)以及After Utopia: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Faith等。


    下载链接

  3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報導者】專訪泰國學運網戰總指揮:除了「香港化」,反獨裁的網路共同體正誕生

    https://www.twreporter.org/a/thailand-student-protest-3


    泰國學運中,網路社群的串聯貢獻了巨大影響力。抗爭者們透過網路公布抗爭地點,快速集合、快速解散的特性讓警方無法提前部署。(攝影/REUTERS/Jorge Silva/達志影像)

    2020/10/25

    文字 | 周思宇

    攝影 | 周思宇

    泰國學生運動延燒至今,已邁入第4個月,軍政府不願積極回應總理下台、修改憲法及王室改革等核心訴求,反而在10月16日首度出動水炮車、催淚瓦斯及鎮暴警察驅離學生及市民,更試圖箝制新聞、網路及出版自由。未料,上述反制措施卻適得其反,學生團體借鏡「香港模式」,以網路機動串聯的方式,延續抗爭火種,一連數日,曼谷市及其他外府的抗議遍地開花,逼得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喊話取消曼谷市區內的「嚴重緊急狀態」。

    《報導者》不僅在現場採訪、緊跟抗爭事件的發展,也在關鍵時刻採訪學生團體的網路核心小組、學者,試圖理解學運中形成的網路社群,究竟是同溫層取暖,抑或是真有一個異質性高但具有爭民主(Pro-democracy)、反獨裁、渴望改變等特質的「網路共同體」在泰國社會發酵?他們如何組織?而他們訴求改革的泰國政府,又有什麼反應?

    10月16日,泰國學運準備邁入第4個月時,在曼谷市「緊急狀態」下,當晚,警方以水炮車、甚至是摻了化學物質的顏色水對學生運動強行清場,畫面在一夜之間傳播全球,以雨傘對抗水炮車的畫面,讓世人以為在世界觀光之都「看見香港」。隔日,即使政府把主要地鐵、空鐵站都關閉,抗議民眾仍集結上街,接連數日,泰國政府以各種手段豎起高牆,與一座來自網路雲端的集結場對抗。

    《報導者》記者在現場紀錄,看著約定上街的時間逼近,內文含有標籤 #ม็อบ17ตุลา(Mob of Oct. 17th)的社群貼文,開始在Twitter上瘋傳,在多位學運領袖被抓、遊行路線被擋之後,學生們在一個下午創造數十萬網路貼文,公布躲避警察擋路的最新地點。以水炮車攻擊的隔日為例,即使半小時前才宣布集結地點,北曼谷的叻拋(Ladprao)、東曼谷的烏東素(Udomsuk)及前曼谷舊城區的大圓環(Wongwian Yai)都有數千人快速集合。

    "Be Water"再現,泰國學運裡有香港影子

    泰國、學運、網路。(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泰國學運雖不如香港百萬人上街的震撼,但其透過網路串聯、彈性、迅速,已讓外界以「香港化」來形容。(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21歲的JS(化名),在這座雲端集結場最中央的人群之列,同伴以"Chief"形容他。他在學運核心團體之一的「自由青年(Free Youth)」負責總籌學運抗爭的網路宣傳策略,每次隨著他在抗爭時間半小時前公布地點,抗爭者、媒體、警方像是與時間賽跑一般迅速就位:警方關閉地鐵、空鐵站,抗爭者則改以計程摩托車、嘟嘟車(Tuk tuk)、計程車代步,甚至有人以步行抵達,在城市街頭上演一場「你追我跑」的捉迷藏。

    此種多點、分散、流動的「快閃」抗爭,頗有香港模式"Be Water"的影子,這令泰國政府無法超前部署;而在優勢警力抵達前,抗議人群也早已如「流水」般散去。

    在領袖「大抓捕」、暴力鎮壓、政府箝制新聞及網路自由等衝擊後,學生們依然一連在17日、18日、19日、21日都以同樣模式「操兵」,在21日掀起一波高潮後,向總理府遞交「總理辭職書」,要求3日內回應,逼得總理以取消曼谷緊急狀態回應。但總理帕拉育表態不會辭職,學生26日再度走上街頭,至德國駐泰大使館前集會。

    如水一般的力道,雖不如香港百萬人上街的震撼,但其彈性、迅速,已讓外界以「香港化」來形容泰國學運。在接受《報導者》 專訪時,JS強調,4個月來在前線的他看見的不只如此,除了動員之快,不同個體的「網路公民」在雲端上相互連結,一個以民主價值、反獨裁為核心的網路共同體,開始誕生。

    新世代啟蒙運動,從雲端開始

    從7月18日第一場大型集會開始,泰國學運的抗爭者嘗試以快閃、集會、遊行等各種手段向政府施壓,提出總理帕拉育下台、修改憲法及改革王室等主要訴求,JS醒著的時間不是在街頭,就是在電腦前──作為「自由青年」網路決策小組的核心,美編、文宣、社群,甚至在媒體群組的聯繫,幾乎都由JS一人扛下。當組織內其餘約20個夥伴在抗爭現場處理事務,他負責在辦公室線上監看,隨時依照現場回報的狀況,即時更新社群資訊。

    談及網路之於學運的重要性,JS認為,網路的第一個功能是「啟蒙人民的工具」,對於當前泰國現況,網路或社群媒體作為一個平台,提供不同觀點、視角,幫助人們建立批判性思考。各學生團體也把在Facebook、Twitter上的粉絲專頁與帳號視作思想催化的「節點」。

    以自由青年為例,他們曾援引2018年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年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質疑泰國社會的貧富差距,以「#逝去的美好生活(#ชีวิตดีๆที่ลงเหว)」為標籤,要政府看見金字塔頂端之外的世界,也讓人們回頭檢視政府的經濟承諾。

    第二,泰國主流媒體鮮少報導學運訴求及內容,尤其在改革王室的訴求提出之後更是如此。對民眾來說,要真正理解學運現況,只能仰賴社群媒體。

    多數泰國主流媒體如電視台、報紙立場偏「保守」,其中又以「民族電視台(The Nation TV)」立場最鮮明,捍衛王室制度不遺餘力。反觀,親學運者多為網路媒體,如「The Reporters」、「The Standard」及 「Prachatai」, 常以網路直播方式,報導第一手消息。泰國政府本來祭出「散播假訊息」等理由,下令審查包括具有紅衫軍背景的「Voice TV」等4家媒體,準備勒令停播,但泰國法院以「查無不法」,駁回此行政命令。

    「尋求改變者」最終集結站

    泰國、學運、網路。(攝影/周思宇)

    學生團體在曼谷市阿索克(Asok)空鐵站旁快閃抗議,一名和尚高舉抗議標語「我們不會再被你們(指執政者)的公關團隊蒙蔽雙眼」。(攝影/周思宇)

    啟蒙、傳遞資訊之外,網路是對政治改革、民主價值追尋者的集合場。

    以學運為例,由幾個主要學生團體「自由青年」、「法政示威聯合陣線(United Front of Thammasat and Demonstration)」及推廣民主、法治教育的非政府組織「iLaw」開始,他們在網路空間上倡導修憲等各項政治改革議題。

    各團體專頁作為「點」,彼此的分享、串聯作為「線」,最後逐步形成「面」。沒人料到竟能成為歷史性的運動,在全國掀起超過3個月的學運,泰國政府一度揚言要關閉自由青年的Facebook粉絲專頁,但JS旋即創立「自由青年2(เยาวชนปลดแอก- Free YOUTH V.2)」,並正式啟用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作為抗爭訊息發布的平台,目前主頻道已達2萬人。

    「即便關了Twitter或Facebook,我們有Telegram;如果Telegram關了,我們會運用其他平台,政府根本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JS說。自由青年最近也開了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頻道,決定自己直播抗爭現場。

    這樣子的一群人,在對知識、資訊的追尋、製作、轉貼、串聯之中凝結,政府的強力回應給他們共同的經驗,強化信念,對JS來說,一個網路共同體已經成形。這個共同體之下包含不同政治議題,參與者有各自的政治議程(political agendas),例如提倡性別平等、LGBTQ權益、教育改革等,無法以「民主」兩字概括全部,但彼此的共通點應該是面對一個權威、獨裁的政府,「我們都想要改變,」JS說。

    網路共同體的集合號:爭民主、反獨裁

    我們在現場觀察,抗議場合和社群媒體上,除了上述教改、LGBTQ等議題,也有泰國南部穆斯林族群權益、社會福利制度、人權保障、勞工權益及社會貧富差距等等。如仔細檢視各項議題彼此的關聯性,此種網路社群、共同體的網路結盟,有一條爭民主、反獨裁的軸線。

    朱拉隆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瓦莎娜(Wasana Wongsurawat)向《報導者》指出,爭取民主改革、反對軍事獨裁是青年世代在網路社群的合作、串聯、結盟的核心。她以泰南穆斯林權益為例,因政府獨裁的壓制手段,該地區長年處於「緊急狀態」之下,是一種「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以致局勢不穩。對於年輕世代而言,這種僵局的解方,唯有民主改革。

    瓦莎娜也以LGBTQ運動為例,此議題在泰國社會被視為「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該族群不為保守社會所接受,但它其實是民主制度下的「人權保障」議題,自然也成為學運議題中的一環。她也提到,台灣民主化的成功經驗、對於LGBTQ族群權益的社運與成果,其實也間接啟發了透過網路看見台灣現況的泰國年輕人,「台灣在這些議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當代泰國,政府沒辦法像冷戰時代一樣,以控制主要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紙來掌握輿論走向,而官方的歷史課本也絕非唯一的歷史。身為「網路原住民」,泰國的年輕世代幾乎人手一支手機,與雲端的連結,早就替他們打開了視野。

    「簡單來說,在網路時代,國家機器(state)已無法壟斷『知識』,政府自然而然失去了對於青年族群的影響力,」瓦莎娜說。學生獲得歷史知識、培養政治傾向的場所,早已不在學校教室內,而是在網際網路、課外書籍。當年輕世代可以輕鬆接觸迥異於政府宣傳的「正史」,進而開始培養質疑權威的習慣,最後形塑自己的政治傾向。

    現實選舉一再被卡,年輕世代:我們每天用「轉推」來投票

    泰國、學運、網路。(攝影/周思宇)

    學生們在10月21日快閃活動中,身著安全帽、雨衣、頭盔、護目鏡等裝備,在遊行隊伍前線與警方對峙。(攝影/周思宇)

    專門研究泰國學生運動的朱拉隆功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卡諾拉.勒喬薩庫(Kanokrat Lertchoosakul)則向《報導者》表示,Twitter除了作為知識的來源、用於運動的推廣外,「它也是參與運動的方式。」

    今年學潮爆發後,卡諾拉曾走入抗爭田野,去實地訪問現在參與的學生,有一位女高中生曾與她分享,「我們透過每一次的轉推(Retweet),都在改變什麼,只要標籤(Hashtag)轉推數夠高、突破百萬,媒體就會報導,也讓社會關注這起事件,代表我們的聲音被聽到了。」

    「在台灣,你們4年固定有一場大型選舉;但在泰國,年輕世代每天都用『轉推』來投票,」卡諾拉說。學生族群除了透過社群媒體參與運動,網路「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性,也讓他們對運動有認同感、歸屬感,網路世代不像上一輩的政治參與者,只會複製領導人的「口號」,年輕人在社群媒體上,有自己的語言,訴說各自的問題。

    這個「網路共同體」在這次學運裡也開始線下的合作。觀察抗爭現場,學運領袖輪番一再被捕而後釋放,泰國學運已發展成「無領導(leaderless)」模式,除了Twitter標籤「每個人都是領導人(#everyoneisaleader)」在社群上瘋傳,這些關心的政治議程各異、彼此互不相識的參與者,因為對政府的不滿、對民主的渴望,以及急切「改變」的共同點而團結。

    受到香港反送中運動啟發的他們已有自己的溝通模式,除了護目鏡、頭盔、雨傘有各自的「手語」,在遊行人龍中,前線宛如「控制台」,只要一發話,群眾就會一個個傳話下去,「前進!」、「後退!」、「停止!」等,只要聽到「列隊」,人群也自動整齊排排站,等待後方傳遞護目鏡、雨傘、雨衣給前線。有救護車需要經過,就有人自發指揮交通;整場活動結束,學生也自發性收拾垃圾。記者在學運現場觀察,即便在無領導的狀況下,群眾仍充滿秩序、頗具組織性,宛如一個『有機體』。

    今年26歲、在某國際基金會任職的Chen (化名)在各場抗爭中,幾乎無役不與。他接受《報導者》訪問時直說,「參與抗爭讓我生活有了『重心』,在現場我們都是領導人,我希望泰國社會真正走向民主。」對他來說,社群媒體除了能獲得抗議資訊,也是一個「發聲平台」,每次的分享、轉推,其實都是對特定社會或政治議題的認同或表態。

    「泰國政治屢屢因政變紛擾不斷,很難有穩定、定期的選舉,人民幾乎無法透過投票表達立場。從我有投票權(18歲)以來,人生只投過一次票。所以,網路才成為我們這個世代的發聲工具。」

    Chen更進一步表示,「對我而言,泰國政治現實是『獨裁專制』,而所謂的『民主』則存在虛擬網路。」透過線上、線下的參與學運行動,他在自己的國家找到所認同的共同體。

    催出10萬人連署,網路不只是抗爭青年的同溫泡泡?

    從各種跡象來看,「爭民主」、「反獨裁」的網路共同體似乎正蓬勃發展,但它能否踏出同溫層的限制,真正對僵化的保守政治、經濟結構產生影響?

    「如果你在幾週前問我,我可能會回答Twitter僅是青年世代的同溫層⋯⋯,」瓦莎娜以民間提出的修憲連署提案為例,政府當時並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但最後願意拿出身分證、走出家門,至攤位參與連署的人數竟超過10萬人,是連署提案門檻5萬人的2倍之多。此人民版的提案將納入國會新會期討論議程之內。

    另一波網路輿論也看得出來,來自學運的訴求,在泰國廣大民間可能得到共鳴。年輕世代也將生活中面對一切的壓抑、不滿、牢騷,與泰國政治連結在一起。日前,在泰國Twitter上,標籤「#ถ้าการเมืองดี」(#If Thai politics were good)掀起網友的大量回應,泰國人以「挖苦」自己國家的方式,反諷泰國政治、社會、經濟結構的沉痾。

    「若泰國有好政治⋯⋯人民有可免於貧窮、人權侵犯的恐懼。」 「不必有錢或特權才可學第二外語。」 「最低工資可以從『每日』提高至『每小時』300泰銖。」 「人民不必被迫服兵役、有乾淨的空氣、以及更妥適地處理泰南三省(穆斯林少數族群)。」 「曼谷市就不會天天塞車,或是每到大雨就淹水。」 「人們就不必大清早5點去公立醫院排隊,只為了要兩點看門診⋯⋯」

    當政府發動網軍、祭出封網威脅,學運還有多少能量?

    泰國、學運、網路、政府。(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10月16日水炮車清場那晚,抗爭者與警方的對抗畫面,震驚泰國社會與國際。分析家說,下一個戰場可能就是網路。(攝影/REUTERS/Soe Zeya Tun/達志影像)

    曾有封鎖網路紀錄的泰國政府,面對民間網路共同體的浮現,也祭出新的對應手段。

    一項新的研究,可看出網路上共同體的經營跟擴張,正在成為學運與政府攻防的下一個重點。瓦莎娜告訴我們,近來有研究披露泰國陸軍早在今年2月已在Twitter展開資訊戰,親政府及軍方、反對「未來前進黨」的帳號都與陸軍有連結。她也發現,推崇王室或稱保皇派(Royalist)的言論會在週間上班時間飆高,卻在週末消失無影無蹤,顯見在各國常見的網軍部隊,也開始對泰國學運展開反制。

    以資訊戰模式誤導、造假或是創造假輿論等手段,對涵括議題多元、複雜,涉及敏感的改革王室議題的學運來說,有可能成為分裂民間支持的潛在威脅。同時,對整體泰國社會來說,學運以來街頭上的衝突與對立,可能在操作之下進一步成為網路上的常態。

    「不用懷疑,就是政府其中一個宣傳機制,」瓦莎娜說,「(另一個方面來看)當政府也試圖滲透、影響標籤排名,就代表Twitter上不光是同溫層在看,⋯⋯畢竟連軍方都在用Twitter。」

    這場網路共同體的建構能否繼續擴大,學運在網路上的集結,還有多少自由、多少能量可以消耗?長期在網路戰線前沿的JS並不悲觀,「即便未來(封網)發生了,或許不會封太久,因社會中的菁英階級、資本家也需要網路,勢必會大力反對。」

    當年輕人嚐過了自由的滋味,就已是網路共同體的一部分,對於JS而言,只要泰國的網路無法以極權國家的方式審查,時間將站在以民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民間網路共同體這邊。

    作為一名歷史學者,瓦莎娜也認為:

    「(泰國)如此不平等、獨裁的結構是相當不穩定的,老一輩會生病、老死,年輕人終將成長,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欲求(voice their desires in the society),長遠來看,泰國正在朝民主的方向前進。」

  3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套装4册)(图文精编版) azw3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Manchester)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20种文字和盲文。


    下载链接

  3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欧洲最重要的数位文化批评与行动者基尔特·洛文克《社交媒体深渊》中文版序

    https://www.caa-ins.org/archives/7124


    本文为《社交媒体深渊,批判的互联网文化与否定之力》作者基尔特-洛文克(Geert Lovink)为本书所作序言。

    文/Geert Lovink

    译/苏子滢

    校译/黄孙权

    "当民众的注意力被琐事分散,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循环不断的娱乐活动,当严肃的公共讨论沦为哄小孩的话,简而言之,当民众成为观众,而公共事业成为综艺表演,一个民族就处在危险的境地,文化的死亡近在眉睫。" 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娱乐至死:娱乐业时代的公共话语》(1985)

    "我们需要建构一种系统化的器官学方法,来克服诸如人与机器、生机论与机械论等二分法;为此我们必须回到控制论。" 许煜,《偶然与递归》(2019)

    这是我的作品的第一次被译成中文,我把这本书献给李士杰。他是我在"战术媒体"领域满怀激情的台湾朋友和合作活动家,于2019年5月因蜂窝组织炎并发症去世。在他突然离世的几天之后,英国艺术家格雷厄姆-哈伍德(Graham Harwood)在Nettime邮箱列表中写道:"我不清楚李士杰那独特、古怪、有趣又宽宏大量的思维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他把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不合群者都聚到了一起,扩展他们疯狂的项目,比如YoHa的兰佩杜萨塑料筏。他向我们许多人展示了全球化和跨国主义意味着什么,这与我们被加工食品灌输的支离破碎的版本很不一样。"

    我想必是1998年底初次访问台湾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李士杰,当时我从东京出发,和上野俊哉(Toshiya Ueno)一起旅行。后来,李士杰于1999年5月来阿姆斯特丹做了一次改变生活轨迹的重要访问,他参加了第三届"下一个五分钟( Next Five Minutes )"活动,现场激烈地讨论了关于文化网络内部与网络之间的动态关系、网络在科索沃战争中的作用,欧洲数字文化政策辩论、网络女权主义、流媒体技术以及新老媒体之间的战术关系,还有网络艺术原则的问题。这几次见面为我在1999年晚些时候更长时间地访问台湾打下了基础;那是在地震的余波中开展的而一场令人感动的媒体激进主义之旅,我在《暗黑纤维》( Dark Fiber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2年)一书中记下了这次旅行。在我和李士杰持续二十年的友谊中,我们热烈地讨论过媒体策略,无论是当代艺术的背景,还是媒体激进主义、关于政策的焦虑、他与文化部的斗争、他在中央研究院的长期参与以及台湾初创企业面临的威胁。李士杰始终坚信文化交流不仅至关重要,且最终会形成对促进社会变革的数字技术试验持开放态度的繁荣、多样的媒体文化。

    我最后一次和李士杰共事是在2018年5月,那时他又一次回到了阿姆斯特丹。他带了一小群人来参加我们网络文化研究所(INC)与阿姆斯特丹市共同组织的"飞行的钱"( Flying Money )会议,会上处理的是加密货币的兴起以及非法资金在这个狭小却又全球化的地方流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老问题:活动家、艺术家、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该怎么聚到一起做些实质性的改变,不只是见证和批评,而是采取行动来塑造一个共同的未来?我们在我的办公室里录了一段关于网络文化研究所的魔力的采访,正如李士杰在邮件中对我说的,"从关于维基百科研究的'批判观点'项目( Critical Point of View ),到'飞行的钱'项目,它过剩的生产和独特性,完全是你的创造,还有它所属的阿姆斯特丹文化的根基(数字城市、Waag、xs4all项目)。"(2018年5月25日)

    后来,李士杰和黄孙权教授一起从事他所说的"全球文化实验室比较研究(comparative global culture lab studies)"。那段时间他们往返于台湾文化政策界和新成立的网络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of Network Society)------杭州著名的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个小部门------之间。他们带着一个直白的问题来到阿姆斯特丹,即,除了像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ediaLab)和电子艺术中心(Ars Electronica)这样庞大的机构以外,战术性的"文化实验室"还能是什么样子?李士杰最后参与组织的其中一场活动是"智慧都市网路(Intelligent Urban Fabric)"会议。他们凭着有限的资源邀请来了罗布-范-克莱恩伯格(Rob van Kranenburg,物联网理事会)和阿姆斯特丹dyne.org的弗雷德里科(Frederico)、贾洛米尔(Jaromil)和艾斯蓓莎(Aspasia),他们举办了一场关于"dowse"和"社交钱包(social wallets)"的工作坊。Seb Chan(ACMI/墨尔本)、李士杰的世界文化入口(Culturemondo)网络、罗布-基钦(Rob Kitchin,可编程城市[Programmable City])和内德-罗西特(Ned Rossiter,悉尼)也参与了活动。格雷厄姆-哈伍德以这段话结束了他在邮箱列表里的悼念:"李士杰是个浪漫的人,我幸运的既看到他为自己努力,又看到他在全世界地寻找爱,最终在他和他伴侣地花园里找到了爱,为未来栽培更多的食物。李士杰是我们的朋友和一起吃饭的同伴,是这个试图拆散我们的世界里的胶水。"

    是李士杰于2016年中旬发起了《社交媒体深渊》(Polity Press,2016年)一书的翻译,黄孙权教授安排了合同。我在2015年底写完了手稿并寄给了李士杰。2016年11月我来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的网络社会大会,谈定了这件事。活动结束后我和李士杰一起去台北参加谈话和会议。在我的个人生活中,《社交媒体深渊》是一本特殊的书,因为它是我2012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从一次心脏骤停中幸存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救护车在我发病几分钟后就到了,附近的OLVG医院采取了果断的治疗------这所医院恰好在我出生并接受之前的心脏直视手术的Oosterpark医院的另一边。此后我辞掉了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研究系的第二份工作,我们在法国中部买了一栋小型避暑别墅(这篇序言是在这里写下的)。这项研究是我在Polity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书,也是我"批判性网络文化"系列的第五本书,是我康复后三年的成果的总结。

    本书的标题取自尼采的名言,"当你长久地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社交媒体深渊》探入了新数字常规(New Digital Normal)和生活的紧急状态之间的矛盾状况。在斯诺登事件后,人们的意识变得更警觉了------我们知道自己在受监视,同时又表现得好像这无关紧要似的继续生活。尽管脸书、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侵犯了隐私,使用社交媒体仍然是一项养成日常习惯的活动,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已经向智能手机转移。我们处在对成瘾的焦虑和潜意识、强迫性的使用之间。我们的拇指长了,脖子弯了;就在我们陷入只顾自己、孤独、无聊、迟钝和冷漠的技术深渊时,社会的混乱加剧了。这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战略性问题:当数字隐藏进背景之中,艺术、文化和批评将走向何方?《社交媒体深渊》一书对社交媒体平台在(后)通货紧缩时期建立霸权的情况做了总结。关于乔纳森-弗兰岑和乌干达旅行见闻(以及i-network社区的故事)的文学网络批评的章节,对于我理解广义上的数字文化至关重要,这种数字文化超出了技客的想象里(及其批判)和科技巨头傲慢的垄断力。这本书的一篇纲领性文章是"社交媒体中的社交是什么"。本书第二部分里交代了这篇文章的背景,也就是平台中人际与社区工具的有意限制,与学术界和外界在应对这种霸权式、技术主导的"社交"方面持续的智力贫困的结合。如果社交媒体规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那谁是我们的涂尔干或者孔德?在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社会交往"的时候,社会学在哪里?这篇文章描述了公告栏、论坛、MOOs(mud)和邮箱列表中的虚拟社区的衰落,以及一种以个人资料为中心的网络2.0/博客文化的兴起,这种文化逐渐演变为集中的社交媒体平台。为什么如今的"互联网"被简化为一系列法律"隐私"问题,被痴迷于定量分析的官僚社会科学家研究?他们的"数据主义"不情愿地------或者心甘情愿地------使人们的关注点转向了"后果"------必须对这些后果进行监管,以把那些对可能的未来的怪异、思辨性、政治和美学想象推到一边。

    在过去的十年间,网络批评已经被简化为必要和没完没了的"对社交媒体的批评"。2018年底,我完成了下一个,也就是第六卷的研究,题为《注定悲伤》( Sad by Design ),这是在特朗普当选、英国脱欧和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事件的余波中展开的批判性社交媒体研究的延续。从这时起,我关注的重点已经转向网络媒体和审查社会的长期影响。然而,《社交媒体深渊》一书真正贡献在于三篇有关"自由"的霸权、2008年后加密货币的兴起,还有关于数字货币和互联网收入模式的讨论的文章。在我们为数据经济传输了数十年的共同财富之后,我们能拿回一些钱吗?全球范围内对硅谷的隐形的数据提取计划的拒斥,什么时候才能产生群聚效应?正如我在书中前面的章节里所说的,自1990年代中期"自由"的统治在加州建立以来,我就一直关注这个话题。程序员在完成了系统和网络维护的重要任务之后可能必须要得到报酬,但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初创企业和网络公司(dotcom)时代的创始人之外,其他人似乎都该免费为"网络财富"做贡献。这种状况被当成"不可避免的",是全球的命运,我们别无选择。随着网络迅速发展,并变得与更大的新自由主义"不稳定性"(precarity)的语境不可分离,矛盾开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时代爆发------比特币正是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发行的。正如不存在具有统一规则的全球金融体系,也不存在一条通向货币化和财富再分配的道路。在有微信、淘宝和支付宝这种点对点支付系统的中国,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也可以说这和非洲的M-Pesa这类移动货币转账服务、俄罗斯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非接触式卡支付类似。不是每个人都对各种技术先锋艺术品,和会议及社交媒体上关于区块链的辩论(这些讨论在初创公司和他们的"白皮书"中被正式化了)感兴趣。中国通过社会信用体系、无处不在的监视和助长社会焦虑的手段管理人口的庞大实验的模式,是否会输出到世界其他地区,还有待观察。尽管一带一路倡议为帝国的扩张奠定了数字和物质基础,我们也要记住,社交具有瓦解统治模型的不受控制的倾向。从互联网作为全球工作场所的角度来看,强调实验以及它们的网络架构前提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众筹可能和全民基本收入、分布式医疗、为自由职业者提供保险的集体基金,以及取代爱彼迎、优步这些全球垄断企业的地方合作社等试验同样重要。从去中心化网络到集中平台的转变,以及在客户(以前被称为"用户",更少见地被称为"公民")中实现规模经济的必要性,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点对点交换能否继续掌控自己的金融主权,还是说我们会再次创造出银行和信用卡公司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正如美国加密工程师阿民-甘瑟尔(Enim Gun Sirer)所说:"加密货币的全部用意就在于让你负责。不是州政府,不是晚登场的某个很有钱的笨蛋,不是建造巨型供暖器的人,而是你自己。"自由主义的加密宗教可能会引向一个自我中心的世界,其中缺乏足够的技术训练与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的警觉性的用户,要对自己的资产负全部责任。正如Reddit上的一个贴子里说的:"这就是加密------你是银行,这100%是你的错,你该研究如何安全使用这项技术。这和发展的阶段无关。你要么抓紧时间学习,要么离开。"如果民族国家即将丧失对货币的垄断,又有谁将接管?经济衰退时这些大型商业平台会怎么办?技客们早期的科技想象力和相关的讨论令人大开眼界,它们将形塑未来几十年的讨论领域。与期货市场、外汇交易或高频交易相比,宣扬金融自治的无政府主义资本家和民粹主义右翼导师(他们同时可能也参与了拉高出货,欺骗无知的局外人)可能无足轻重,但那些利用复杂的数字货币工具将转移资产以避税的企业精英呢?这与小农、店主和贸易商每天收到的小额却至关重要的支付(又被诱骗进这个或那个支付系统中)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信息和社会关系已经深入到"金融化"的过程中,这很可能有合理的原因。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平行的"赛博空间",充满被称为形象的古怪的"虚拟"生物和飞行的数据物,而是多年来协调我们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交媒体深渊》见证了互联网成人时代的初期,那时它的形态尚不清晰,是按照青少年古怪的梦想------它们无疑变得十分强大------设计出来的。这些梦仍未从我们的世界离开。

    2019年8月

    本文作者基尔特-洛文克(Geert Lovink)


    《社交媒体深渊:批判的互联网文化与否定之力》由[荷]基尔特-洛文克(Geert Lovink)著,苏子滢译,黄孙权校译,中国美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出品,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3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建筑界诺贝尔奖”得主、伦敦千年穹顶、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总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毕生心血结晶之作

    ★理查德·罗杰斯回顾自己从一名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成为一位建筑师的心路历程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的书,一本关于公民的书

    ★阅读这本书仿佛与大师进行一次深度对谈,享受一次人文主义和自由精神的熏陶

    ★精装大开本,全彩四色印刷,收录数百幅手稿、图纸、照片,适合收藏

    ★我感兴趣的是未来和现在,而不是过去。——理查德·罗杰斯

    --------------------------------------------------------------------------------------------------

    理查德·罗杰斯是世界极富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到伦敦的劳埃德大厦,从马德里的巴拉哈斯机场到香港的汇丰银行,他留下了诸多名垂建筑史的经典之作。

    《建筑的梦想》一书是罗杰斯对自己建筑生涯的总结,回顾了他身为一名患有阅读障碍、不擅绘图的青年,是如何成长为斩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大师的。

    本书既介绍了罗杰斯众多建筑代表作的设计过程与理念,又分享了他与同时代诸多知名建筑师的交往逸事,还收录了数百幅他甄选的手稿、图纸、照片,兼具趣味性、知识性与思想价值。

    --------------------------------------------------------------------------------------------------

    在他漫长而又充满创意的职业生涯中,罗杰斯向我们表明,一个建筑师的终生角色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

    罗杰斯设计了一系列引人入胜、活力四射、令人惊艳的独特建筑,它们将永远被人铭记。
    ——《独立报》

    这位建筑大师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他对城市及其可能性的探索极富感染力。

    ——英国小说家,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

    作者简介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1933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96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

    他与合伙人一起设计并建造了20世纪诸多知名建筑,包括蓬皮杜中心、千年穹顶等。

    于1991年受伊丽莎白女王封爵,亦曾获得普利兹克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等建筑界重要荣誉。

    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

    伦敦独立智库“伦敦中心”调查总监,曾在伦敦遗产开发公司担任策划总监。


    下载链接

  3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GitHub】校招污点公司记录

    https://github.com/ShameCom/ShameCom

    收集校招污点公司或组织,帮助学弟学妹避雷。互联网不曾遗忘!


    本账号及仓库专用于记录在校园招聘中的具有污点行为的公司

    污点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毁意向书、毁两方协定、毁三方协定、试用期裁员、大量裁应届生。

    污点行为不包括:毁OC(除非大量)、试用期结束未通过(除非大批量蓄意)

    本人是2021届应届毕业生,参加了2021届的秋招,看到了好多往年公司毁约却在第二年依旧简历爆满的情况。本仓库的设立旨在帮助正在进行校招或者即将参加校招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以避雷,并不是说这些公司就再也不能投了,但是具有污点的公司仍然要被钉在校招的耻辱柱上,让他们知道所谓的弱势群体也不是一盘散沙。

    本仓库的主要信息来自于牛客等公开论坛(很多帖子都会被当场公关,但是互联网不会忘记,对于被删除的帖子,我会尽量提供快照),欢迎大家积极补充参与。

    部分公司

  4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

    https://www.chainnews.com/news/029586172872.htm


    链闻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货币提供法律依据;防范虚拟货币风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售代币票券和数字代币,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

    来源链接

  41.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政治哲学】卡尔·波普尔 -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mobi下载

    内容简介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是卡尔·波普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科学名著。全书以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进行了介绍和批驳。作者的结论是: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是不能成立的。

    作者简介

    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主要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下载链接

  4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完整版)

    https://t.me/douban_read/32750


    王芊霓/撰文

    王芊霓 葛诗凡/采访

    篇幅所限,删减版发布在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48585

    附音频版(音质感人慎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U4MDM1Mg==&mid=2247484400&idx=1&sn=92e164d86a19f06e144e42a75fb3c792&chksm=eaec209fdd9ba989ed6f9cd8e14dd6ccc8d2fa9dbd68fce905dd296aa90049c3e5e15985844d&token=1351780403&lang=zh_CN#rd

    2020年,可能没有第二个人类学术语比"内卷"更加出圈了,它本来是人类学家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发明。现在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人们可以在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识别出内卷,可以说是从幼儿园一路"卷"到职场、连婚恋也可以"卷到天上去"。

    澎湃新闻请到了人类学家项飙来谈内卷,今天的内卷和它在被发明之初的含义有什么区别?我们又如何描述当代生活中的内卷?项飙非常擅长使用比喻和日常观察来深化和细化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他把内卷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他更是站在人类学视野下竞争的大框架内理解"内卷",指出内卷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例外现象,它的背后是高度一体化的缺乏退出机制的竞争。项飙最后分享了一些如何缓解内卷焦虑的思维方式,人类学家是如何通过"想细"和"想开"来面对日常生活的困顿和焦躁的?

    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

    王芊霓:内卷最开始就是人类学家用的术语,格尔茨先在他的研究里用到,杜赞奇也有个术语叫政权内卷化是吗?所以我觉得我们请一位人类学家来谈内卷来澄清这个概念,是非常合适的。内卷的英文是involute,我查到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科普,说内卷这个词源是描述贝壳,有一种贝壳的尖尖是会伸出来的,而内卷的贝壳,它不是往外长的,它是在内部越来越卷,有很多的构造,但是你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来这些弯弯绕绕的构造。

    项飙:内卷这个概念最早是格尔兹通过对爪哇岛的农业经济的总结里面提出来。他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农耕经济是越来越精细化的,在每个(土地)单位上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会想象说投入的人力越多,你的产出也会是高的,可实际上这一点的提高,因为人力多投入而增加的产出,就也只够人力本身的消费了,就是说你多了一张嘴就被这张嘴消费了,如此而已。所以就造成了一种平衡状态,多少年一直如此。

    为什么叫内卷?是说你在耕作的时候,大家对每一个细节都越来越关注,可是到最后产出跟你投入的关系是没有变化的,甚至是负增长。如果你要到一个荒野上去开垦荒地,粗放地耕种,其实你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反而是更高。我在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北大孙立平教授就说,你看中国农民,他们种田跟种花一样。精耕细作这四个字,是对亚洲农业很好的概括。后来黄宗智在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他把内卷的概念引到了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史的分析,他的分析跟Mark Elvins"高水平陷阱"的意思,基本上是相通的。 "高水平陷阱"是说,中国在很早就在农业技术、行政管理,还有社会组织、人力动员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它达到高水平之后一直就没有突破。农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就没有变化。Mark Elvins的解释是指在17世纪以后,中国基本上开垦了所有能开垦的土地,土地没有增长,但是人口一直在增长。人口的增长靠什么来维持?主要就是靠精耕细作,靠这种非常内卷的方式。

    人口增长是跟文化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文化是要多子多福,然后人口的增长倒过来就使得人力变得非常便宜,所以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觉得有事儿就是靠人力。这是中国农业跟欧洲农业很大的一个差别。比如说,扁担在欧洲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你找不到扁担这个东西,而中国在任何农业家庭里都有扁担。在欧洲所有重的活都是动物做的,很少需要人做,然后欧洲后来就是说要蒸汽,要机械,就是说靠自然的物理的能源来解决。

    杜赞奇把内卷的概念转化为行政和政治上。他是要解释是在清朝末年的新政,要加强国家的控制,所以它要建各种各样的官僚机构,国家投入了很多钱,建立官僚机构,但是国家基层的行政能力并没有增强,对这个地方社会的服务没有增强。这是国家建设中的内卷。这导致什么后果?它有了那么多的官吏,就不得不从农民那里汲取更多的税务来养这些管理人员。但这些官吏很快就变成拿了工资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农村社会服务。最后导致了农村社会的解体和革命,因为攫取越来越多,但是没有反馈。

    王芊霓:这几位学者讲的内卷似乎和今天我们谈内卷的语境很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项飙:这两位学者谈的内卷和今天讲的内卷在主观感觉上都是没有突破,走进死胡同,但是它的运行机制是很不一样的。从格尔兹、黄宗智、 Mark Elvin来看,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意思是缺乏经济意义上的竞争。因为它的目标是为了家庭生存机会的最大化,然后就是要多养孩子,要解释的是为什么没有工业化,没有资本主义。在人类学里面,内卷是解释为什么这个社会运行没有出现一个大的突破,没有从一个量的积累变成一个质的突破,特别是说没有从一个农耕社会转化为一个资本主义经济。这跟我们今天讲的内卷是相反的。现在大家讲的内卷是指竞争的白热化。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今天我们讲的内卷到底是怎么回事。内卷这个词还是很直观的,它显然反映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王芊霓:中国社科院的杨可研究员有一篇论文叫《母职的经纪人化》,就是讲这个妈妈慢慢的变成了孩子的经纪人,她也提到母职的内卷化,就是妈妈会在一个孩子身上越做越多。我当时还不理解,去年我也做了母亲,我就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以做的事情真的是无穷无尽,越做越多越做越多,比如说我比另外一个妈妈要花的时间更多,给孩子时间表排得密密麻麻,给他护理抹油,脸上抹的跟身上抹的不一样,身上抹的跟屁股上抹的又不一样,总之就是特别精细。这种内卷您觉得它有意义吗? 还有一个就是在母职上用这个词儿是否可以?我的意思是现在内卷这个词已经非常的泛化,它也更多的是一个贬义,是一种吐槽,对社会的吐槽,从我这个例子上面,您能不能用一句话讲,就是说大家现在的用法的主要错误在哪儿,或者是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用这个词儿,有没有这种分界或是澄清?

    项飙:用词是个社会现象,如果大家觉得内卷这个词表达了他们的焦虑,应该是我们(学者)认真听大家的,然后去分析,不是说告诉你们不能用这个词。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是帮助大家去界定内卷究竟是什么,跟历史上的用法有什么不一样。

    你说的母职内卷,大概是两点。一个当然是投入的不断增加,无限的增加;第二个是很强的走进死胡同的意思,走进死胡同就是说不知道哪里是终结,然后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这个究竟能够带来什么产出,但是又觉得停不下来。

    这个死胡同是自己循环的一个死胡同,跳不出来了,是走进一个死循环,可能是内卷是一个死循环的这么一个意思,它是个很消耗精力的死循环。在中国语境下面,你为什么会走进这么一个高度耗能的死胡同和死循环的?当然是来自于这个群体压力,因为是别的母亲都在那里那么做,是来自一个群体压力,所以这里就带着有一种有意的或者是无意识的竞争或者攀比在里头,这可能是一个背景和语境。

    你要把它叫做内卷,我觉得完全可以,但是如果要跟原来讲的内卷做一个比较,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了。传统上谈内卷是说为什么会形成一个高水平陷阱,一代重复一代,从17世纪以后没有竞争,大家都只是维持糊口的水平。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死循环的陷阱,你不是每天都在重复你的工作,你在不断发现新的抹油和辅食的品种,成天在微信群里面看别人在用的最新的东西,你如果重复的话,你心里就很慌。而且孩子不断的长大,选幼儿园就开始烦,然后到了小学就纠结,然后到小升初的时候,就是说是快逼疯的时候了。这个当然跟农耕社会里边的高水平相结合不一样。

    如果说原来内卷指的是一个重复的,没有竞争的,不能摆脱农耕社会这么一个结构性格局,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的要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每天要不断地自己动员自己是吧?所以它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所以非常耗能的。在小农社会里面,它体力上很累,但是不会有这种在精神上的这种折磨的。

    传统上我们对祖先的崇拜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重复。所以他不肖子孙的"肖",是说你不"像",没有能力去重复你原来祖先的工作,你的重复能力是最重要的。而今天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养孩子的方式一定要跟我们父母养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对吧?这个也是现在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特色,不断的教育孩子,你长大了千万不要跟你爸爸一样。所以它这个是另外一种陷阱,要不断的超越,是奥林匹克,要更高更快更强。

    内卷背后:高度一体化的竞争

    王芊霓/葛诗凡:内卷现在这个词这么火,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互联网大厂程序员,都在吐槽工作"太卷了",或者是我要去银行或者其他好的单位应聘,然后笔试题目也只是为了让我在竞争中比别人强(为了竞争而竞争),它考察的内容本身跟我的工作内容可能没什么关系,最后大家很无奈地用内卷讽刺这个现象。我想确定一下您的意思,我们当下在谈内卷的时候,其实是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对吗?比如大家可能一边在拼命加班,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去吐槽996的文化,我们也注意到特别是90后95后的年轻人,其实对大的社会结构他们是已经意识到了,并且特别要去想象一种替代性的生活方式。

    项飙:在职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内卷是用来对现在资本主义的批判。但是资本主义这个词是太宽泛了,不太精确,因为资本主义最早起源的地方,比方说英国,然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好的,可能是德国,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出现这种"内卷"现象,所以它是有一点中国特色的。内卷背后,可能指的是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成为生活导向,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方式和生活和资源分配方式的原则。

    首先当然是市场竞争。但是很多竞争其实不是市场性的,比方说你教育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市场性的,考试这些都是国家或者学校设定的。但是他会模拟市场竞争,把这个东西搞成像市场竞争一样,让大家来参与。

    然后"高度一体化"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的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不分化,是全国14亿人民都认准一个目标,为同一个唯一的目标活着。否则的话,如果你在职场不高兴,你去干点别的,开个面馆不行吗?不可以,大家一定要挤在一个道上。

    比如大家现在对"三和日结工"其实是有一种恐惧的,就是说你怎么就这样退出竞争了,这个怎么行?在中国,大家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说你要往上走,而且不允许你往下走。最近一位读了研究生的同学告诉我,他去麦当劳应聘,麦当劳看了他的学历之后,第一句话就问你有没有考虑你父母怎么想。这句话是问得很重的,不是说你这个书都白读了,学费都白交了,直接是牵涉到情感问题和道德问题,好像是一种背叛。就是说你要把自己的社会阶层往下走,是个道德意义上的背叛,到了这个程度。

    全国人民朝着一个目标去,要多赚钱,买一百多平的房子,要买车,一定要成家。一定年龄做一定的事情是等等。这个线是规划的非常好的,大家高度一体化的,都要在这样一个市场里面争夺一样东西,是高度一体的。

    王芊霓:一体化的意思其实就是单一对吗?就是跟多元对立?

    项飙:是说在目标上的高度单一,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然后竞争方式也是高度单一,比如说都是考试的,然后奖惩方式也是高度单一的,奖金或者怎么样。

    从人类学来讲,这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情况。在其他社会,特别在原始社会里面有没有竞争?是有的。 但是原来我们在很多社会里面的竞争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社会生活经常分成两个部门,一个部门是声望部门,另一个部门是生存部门。生存部门指打猎种田,在这个部门,大家一般不太竞争的而是合作的,让大家吃饱饭。但是这个社会里是有竞争,谁和谁竞争呢?一般就是说头人,部落的头人或者说家族的首领,一般都是男性,这些人跟其他村里的头是有一种竞争关系的。他们要竞争什么?他要竞争的是一个声望。所以在声望部门里面是竞争。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砸罐",头人把积累的财富分给大家,或者把自己的财富当众销毁,通过这个方式来竞争他的声望。这个就非常有意思。因为这种头人对声望的竞争,跟再分配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获得声望的方式是把自己的财富重新分给大家,所以声望竞争是物质上的重新再分配,最后达到一种均衡。

    但是在生存方面是不竞争的,这里的安排是比较复杂的。比如每个人的守猎能力有高低,比如你能够打到一只鹿,大家在声望上都会认可你的,赞扬你的勇敢以及打猎技巧,但是肉是一定要平均分配的。中国的情况是,现在像这样的分化没有了,通通就是要竞争。

    王芊霓/葛诗凡:您在《把自己作为方法》里面也谈到了,富有的人想要更富,同时也没有再分配的愿望,我们不存在这样的分化,每一个阶层都有他的焦虑,底层的人还是希望能通过教育达到阶层的提升,中产阶层可能在想,是不是我再努把力就可以成为精英,我的孩子是不是就可以去常青藤,就可以读金融,去投行去华尔街工作;然后精英的人更不想下来,然后肯定孩子要去学艺术或者是怎么样,他们也有他们标榜自己的身份跟品位的一个办法,也没有去再分配的意愿,现状就是大家每个人都很着急,无论你属于什么阶层,好像都很害怕,这就是您之前说的末班车心态吧,我在想这个末班车心态是不是在每个阶层都存在?

    项飙:对,问题是现在末班车都过了。一体化竞争从90年代就开始了,为什么现在大家提出所谓内卷这个问题,是因为末班车过了。底层还是希望能改变命运,但是中层和高层不是说继续往上走,他们最大的恐惧是不要掉下来,不再等下一班末班车了,就想这班车不能停,而且我的世世代代都不能停。得到的不能再失去,这可能是更大的恐惧。

    如果真有希望在,大家不会造成一种这么高度的内卷。 "985废物"这里谈的不是说学得很累,而是说上了985没用。所以内卷是想表达,我参与了那么多竞争以后,连最基本的期望都没有达到。

    所以刚才你提到的几点就很重要,第一个就是我们没有横向的分化。德国很强调学徒工制度,学徒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就业方式。在德国我去理发,理发之前我有点忐忑,因为我们亚洲的发质跟欧洲的发质很不一样,不知道理发师能不能处理。结果理得非常好,是我理过的话里面我最满意的一次,而且理发师也很投入很高兴。我的假设是,在德国,理发师很早就当作一个学徒工来培养的,理发就是他的事业,很上心。不是说我们在亚洲说读书读不出来了,没办法了,开个理发馆谋生,从此不参加同学会了。

    我们的竞争不允许失败和退出

    王芊霓:您刚才说末班车已经过了,我不是特别确定,可能这个也确实是一个争议的点。一方的观点会认为末班车没有过,所以教育的竞争才会这么紧张,还有机会,所以家长才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比如大家去买学区房,或者是要拼命的去面试送孩子去最好的私立学校等等,或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才可以为孩子争取到一个名额,一种观点是认为末班车还没有过,你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也有一种看法,可能就是像您说的末班车已经过了,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在就是这么的这么的内卷吗?或者是这么的这么的批判,对这个现状。 您觉得我们到底怎么样去定性,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还是说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项飙:当然这是一个很粗浅的隐喻,如果末班车指的是集体性的上升流动渠道,我认为基本上末班车已经过了,这样的一个结构性的空间基本上不太存在。大家现在挣扎的就是说在结构里面找个缝隙。你刚才讲到的这种非常极端的例子,他不是说在等着末班车,他其实是在末班车后面跑,所以变得很极端。比如你说的"为了给孩子拿到入学资格跟校长睡觉"这种社会新闻,它说明结构性的空间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你必须要依靠非常个体化的极端行为去找裂缝,没有裂缝也去钻出一个缝来。

    如果说大家都意识到已经没有末班车了,那不大家都不会安生了吗?情况不会这么简单,这里就重新回到分化这个问题。

    如果看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为什么大家相对安生了?大家安生了并不是因为说大家知道没有希望了,而是说把你的希望你的努力重新分配。你看到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兴趣,然后有很多不同的渠道,活得好的方式也是很不一样的。大家各自去找渠道,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安生。他并不是说努力没有用了,而是说大家还是要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式不一样,你找出自己的途径来。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末班车过了,但是我们又不愿意开出新的小道来。

    所谓内卷性不仅仅是说竞争激烈不激烈的问题,而是说白竞争,明明知道最后的收获也没有什么,大家还是要竞争。不知道除了竞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方式值得去生活。如果你退出竞争的话,你有道德压力。

    王芊霓:我想接着退出竞争再聊一聊,您观察到中国社会的竞争几乎不允许退出?

    项飙:现在内卷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就是没有退出的机制,不允许你退出。刚才讲到那位同学要去麦当劳工作,面试官第一句话就是说你父母怎么想?你要往下走,要退出竞争,过自己的生活,你面对的道德压力是非常大的。现在对三和青年的各种讨论背后也是有一种焦虑,就觉得这些人怎么就这样退出竞争了。因为整个社会的稳定,整个社会的所谓发达都是靠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维系起来的。

    所以,成功者要失败者一定要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你不仅是在钱上少一点,物质生活上差一点,而且你一定要在道德上低头,一定要去承认你是没有什么用的,是失败的。如果你不承认自己失败,而是悄然走开退出竞争,不允许的,会有很多指责。所以现在能够退出竞争的人是非常富有的人,孩子送到国外去或者是怎么样。有退出这个机制是很重要。就是说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机制,孩子上学不好,让他有别的好的出路。在学校教育应该要涉及到这一块,所谓教育家是说培养一个公共教育体制,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快乐,都能够发挥他自己的特长,这个不容易。

    王芊霓/葛诗凡:最近是有一篇叫《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的文章比较受关注,,是说在清北这样的高校里面,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了成长,同伴之间彼此PK,然后精疲力竭。在古典教育中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认识自己,但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赋予了改变命运的使命,用教育实现阶层跃升成为一种惯性思维。然后学生因内卷而迷茫,老师又因为找不到潜心治学的学生而感到苦恼,是以这两所高校的绩点为王的这种现象,来去引出了内卷的这么一个情况,可能跟您当时在北大的读书时候是非常不一样了,您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项飙:绩点为王,精打细算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讲不完全是陌生的。1990年到1991年,我们在一年军训的时候,一点点的绩点,也被看得很大。这里是不是一个竞争问题,是不是你在跟别人的PK问题?不是的。你真正要的是让权威认可你,是一个取悦。这种取悦倒过来当然会影响你和你同学之间的关系。

    竞争不完全是一个水平的,双边关系的。竞争从来都是一个三角关系,因为竞争它需要一个一个的第三方来确定。在最普遍的模型里面,比方说像体育竞争,当然你需要一个第三方,一个裁判,或者说一个经济的集团社团,确定竞争规则。这个是第三方。今天我们同学和同学之间的竞争,其实完全是由第三方来控制的。我们原来认为竞争是因为资源有限,是因为大家所谓供给需求关系不均衡。但是如果我是一个村长的话,如果我今天发明出一种方法,让所有的人互相竞争,最高的奖赏是我对他的认可,这样我作为一个村长是不是非常舒服?所谓的短缺,都是人为的。什么样是好的生活,什么样的东西是有体面的,这不都是人造的?

    这种竞争导致一种非常高度的整合能力,就把所有的人都统一思想,所有的人一起消耗精力和生命,也不想别的,让大家就是这么的忙碌着。

    竞争不要仅仅理解为资源有限,所谓资源有限性,是一种手段。大学里有所谓发表的竞争和压力等等,真正的能够上去的人,他真的是靠发表的?不是的。为什么"青椒"会有那么多发表压力,彼此竞争?理解竞争一定要理解三角关系。不一样的三角关系,导致竞争的含义是很不一样。

    内卷是人类历史上的例外

    王芊霓:在牛津,您应该不需要带本科生对吧?内卷好像更多的是发生在本科生中间,我不知道在西方这些特别顶尖的高校,他们有这种内卷吗?

    项飙:我对牛津本科生了解很少。但是非常绩点化的,一切都工具化的小心翼翼的取悦权威,然后把同学都看作是潜在的竞争对象的情况,这个现象应该不存在。

    首先,这种绩点性的竞争,或者叫内卷,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例外。在中国也就是这10年才发生这样的情况。在英国当然也会有群体压力,牛津本科生的群体压力是什么? 是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期望你要说出来为什么觉得这个事情有趣? 如果你说不清楚这个事情为什么有趣,就会对你的声望会打一点折扣的,大家就觉得你这个人不是非常authentic(本真的),好像你做这个事情是为了取悦别人,或者说是因为别人觉得好你才去做,大家会觉得你这样的人会比较无趣。所以你要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的narrative。这是一个习惯,他们写报告或者研究申请,你也都看到那样的轨迹,比较强调他为什么觉得这个事情有趣。中国学生出来以后,在这方面有一点困难,他们的申请报告里就写说社会意义很重要。但是社会意义很重要的东西很多,再说这个社会意义重要的话题已经做过无数次了,能够做出什么新的东西?中国学生往往这方面讲不太清楚,到最后那就不接地气了,讲的都是重复别人讲过的这些主流话语。

    王芊霓:这背后会不会是一个阶级问题?就是说越是家庭出身好的孩子,越能找到那种authentic的冲动,然后越是家庭出身一般的他越要随大流,他越要看人多的人往哪去,他越做不了自己。 所以这个是不是一个阶级问题?

    项飙:当然。究竟什么叫不平等?上层的人资源多生活好,下层的人生活不好,这个只是不平等的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不平等是说上层人不仅生活好,还让下层的人过得比较急,下层的人不仅是物质生活不好,而且同时你也面临很强的道德压力,逼着你去模仿别人,放弃你自己的自主性,这个就是不平等。

    不平等为什么这么不正义?就是它不仅是资源上分配不平等,而且让你下层的人扭曲,所以我想说,下层的人一定要退出来,你不要跟他玩这个游戏,你跟他玩这个游戏,那大概率是输的,物质上是会输,然后在精神上也是会输的。

    你刚才问到是会不会出现一个阶级问题,当然是存在了,在英国牛津也是很明显的,学古典学历史的,学生确实是出身至少是比较小康,就不用太考虑经济。而阶层比较低的比如说第二代的移民子弟,那都是去学金融、计算机、医学、法律这些比较实用的课程,这个是有差别的。

    中国现在物质上的分配,相对意义上不平等很强,但是并没有到了一个下层活不下去的程度,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中国的背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这个时期形成的一种平等观念,再一个这些年国家福利制度的提高,确实导致下层的基本的生活物质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差。这个跟比方说南亚、拉美国家非洲国家很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国家的下层兜底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另外一方面的,他对上层的模仿和要往上走的欲望,又是特别强的,自我扭曲的动力,是有点极端的。

    王芊霓:这可以理解成儒家文化带来的吗?比如一些文章说是因为东亚的文化,就中日韩这三个国家,因为儒家文化的原因,然后比如说教育这一块,大家就可能更重视教育,然后东南亚就是完成另外一个风景了,大家在工作上也不会这么拼,在学习上也不会这么拼。这个内卷是不是也跟儒家有一个关联?

    项飙:跟这个是有关联的,儒家文化有一个内涵就是不能够让什么人特别落后,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大家都要往上则是因为儒家它的它的整合性特别强。儒家本来是不强调竞争的,但是儒家它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一个背景。

    我们今天谈的内卷是非常的个人主义的,一切都是绩点,这个都是非常不儒家的。但同时又是非常儒家的,因为是把大家都放到一个思想空间里面去琢磨一个事,所以它是一个竞争化了的儒家文化。

    但儒家也还是一个很大的泛概念,比方你中国式的这种内卷跟日本式的这种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体验不是完全一样的。日本也有加班过劳死,但主要是一种群体压力,它跟儒家更接近,是说它的公共性特别强,同一化的道德判断很强,别人不下班你也不下班,否则觉得对不起别人;但另一方面,在日本那种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不太存在,包括要去取悦权威,或者要把你踹下来什么的。

    日本有很大量的宅男宅女,是没有上进心的。昨天我还在问我爱人,你怎么理解日本一方面劳累死,但一方面却没有什么竞争意识。日本的教育是非常平均主义,不让一个掉队,一个班里面的教学是根据最差的学生定,让大家等最差的学生,跟中国教育相反,中国是要拔尖。中国是有儒家的底子,然后又加入了非常自由主义的市场竞争的这一套。

    王芊霓:确实,我本来想问日本的内卷是不是比国内卷的更严重,但是刚才听您讲完之后发现这种比较是很难的,因为它内在是很复杂的。您刚才也提到了新自由主义,然后您在《把自己作为方法》里面谈到挺反感我们用新自由主义来解释很多事情的,包括您也说,"确实左派学者的问题不比右派学者小,然后有一些东西你觉得是教条性地在反对西方,然后基本是抄欧美左派的东西",您是认为不要用新自由主义这样的术语,是不是?因为谈到内卷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就要用新自由主义去解释,它背后就是个人管个人,自己负担我自己的责任,比如最近多起博士生自杀的事件,他肯定是自我归咎到一定程度了才会产生抑郁,我是会不自觉的用新自由主义去跟内卷挂钩的,但是您可以讲一讲为什么不要用新自由主义去解释?

    项飙:因为用大的概念太容易了。竞争不是双边关系,对权威的取悦,一套规则的制定,这里头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由主义。想象的好像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但是里面有很多的规定。博士生自杀,他觉得是在一种自由主义下压力下吗?可能是他就觉得没办法向父母交代,没办法出门,也没办法跟原来的中学或者大学同学交流,这种可能是更直接的一个原因。跳楼并不是因为他竞争失败,而是他没办法在这个话语下面来解释他的竞争失败,或者来解释他为什么不愿意竞争。

    这些东西都是新自由主义解释不了的,大概念太容易把这些细节的东西给抹去了。而我们是生活在这种生活里面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做细微的细节的解释,而不是要做一个大的帽子上的概括。

    所以那种微观机制是特别重要的,比方说男女生之间的区别。女性的竞争观就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我们觉得男性有更强的一种竞争性,女性不太竞争似的;比方说我们说女性追求的就是能够有一个编制,不再往上爬了的这种心态是很普遍的。可是日常生活中女性的这种嫉妒或者说对个体之间的比较会比较强,是一种比较主义。在我自己实地调查里,男的就会向我抱怨,说我买这个车是因为我老婆觉得我们一定要买个车,日常生活要体面等等。在中国在印度都有这个情况。男女不平等并不是仅仅说女性是受害者,少吃两块肉,它还会扭曲受害者。

    人类学可以帮助我们"想细想开"

    王芊霓/葛诗凡:人类学提供了多样性的思考,我的背景也是人类学,不过我正在过一种主流的生活,比如说我在北京生活,可能是您的叙述中比较统一的一个地方,不像温州远离中心,我就在中心生活,然后也不自觉的被卷入了主流的游戏,学习人类学让我有了反身性,不过它并没有让我的这一切变得更容易,可能反倒我比别人想得更多更复杂,我可能会比较悲观,比如我觉得人类学的精神并没有对缓解内卷焦虑有帮助。您觉得人类学可以帮助到公众缓解一些焦虑吗?您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还谈到了,在您上学的时候,大学生是对政治经济这些人文社科的东西更感兴趣,没想到这几年好像很多年轻人开始对人类学很有兴趣,是因为人类学可以提供给他们一种"图景式的思考",所以可能这也是我很想问的问题,因为我自己可能是失败的,我没有通过学人类学,让我缓解掉这些焦虑,所以我也会很想听您讲一讲,我应该怎么样去安慰自己,或者怎么样通过人类学缓解掉现在的这些焦虑?这可能也是呼应人类学的公共影响力的问题。

    项飙: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缓解目前的焦虑不是它的主要任务。我们不太会问物理学家化学家,你怎么直接处理我们身边的问题?不过我还是愿意说两点。一个是想细,第二个是想开。

    人类学家的一个工作之一是帮助你能够想细,比如究竟是在哪些环节,让你感到焦虑?为什么想细会对你有帮助,当然一方面是深化了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找出一些突破口,解决方案,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另外一方面,mindfulness,专注细节,可能是化解焦虑的一个比较重要办法。这主要是来自于佛家的一些想法。如果心情紧张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不是逃遁、离开,最有效的办法是mindfulness:充分意识到你现在所处的是什么环情况,包括很物理的,比如你在一个房间里你现在很烦,烦的原因是因为刚才的一个同事的一句叫不愉快的交流。然后你现在坐在这里,你就坐在一个桌前,一个人冥想,意识到:你现在在桌前,感到不快,不快的原因和形态很具体,一时挥之不去,但是你也知道一会儿也慢慢淡化。意识到你在这里自己一个人烦。冥想让你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新的意识,马上会会静下心来。人类学当然和冥想不一样,它是科学思维,它是让你更加分析性的去化解。通过细化,你意识到自己的具体存在,意识到你这么一个人在社会里的位置究竟是什么,这么想,就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第二是想开。想开是比较传统的人类学的做法,让你看到人类实践的多样性,多样性并不是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就变化那么快,10年以前跟今天多样就不一样。你这样一想,有的时候就想开了。比方了解一点集中营里面的生活。我们知道难民和难民之间,犹太人和犹太人之间,也是充满了斗争,因为你在一个很大的权力下面,都要自保,那么你最直接的手段是打击别人。人类学家需要记录这些情况,它对我们想开是有用。

    所谓想开就是把自我对象化了,把自我相对化了,就是说现在的生活样式是暂时的,没有什么非要如此的道理。13亿人民挤在一条路上,看着很累,但你要从一个长远的历史看,也是蛮可笑的。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过10年以后情况又不一样,过个二二十年的情况可能就又不一样,所以也没有必要太在心。我们提供大量材料,大家看了以后比较容易想开一些。

    王芊霓:能想开还是比较个人化的?可能不只是说人类学的训练,可能还跟人的性格,比如说您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随遇而安的,可能从原生家庭开始自我就是比较坚定的那样一个人,我觉得是跟性格有关系,对吧?

    项飙:能不能想细是一个思维上的训练,能不能想开可能是性格的东西,但我这里想强调一点,想开也可以是培养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什么样的材料进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反应。人类学给你提供更很具体的材料的,提供具体的故事。仅仅说有别人的生活方式和理解方式不一样,解决不了问题,人类学给你提供细微的分析,不仅是看到别人跟你不一样,而且看到不一样背后是有这一套一套的道理,这样你映照到自己,就看到自己背后也有特殊的原因存在。

    王芊霓:今天我们谈到了内卷的概念,还有不同的情况下的"卷",也涉及到好的竞争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竞争要不要退出机制,应该在什么时间段设置退出机制,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样对待他们等等,包括今天我们要去推崇工匠精神,近些年其实对工匠精神的讨论非常多,我觉得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我不知道跟内卷有没有一个呼应?

    项飙:我对工匠精神是很推崇的。因为工匠精神比方说焖一碗米饭,开一个小店,卖的东西就是两三种,故意要把这个店保持得很小,完全的投入到你做的这个东西里面去。

    我在日本去做天妇罗的店,它就是做天妇罗这一道菜,那些师傅拿起一块海胆,会讲到跳到海里面去捞海胆的那个人,然后怎么样从濑户内海运到东京,这一个海胆里包含了很多人的劳动,然后他去做天妇罗的时候,他抱着一种敬畏之心,然后包括那个油啊,面粉啊,会去想是怎么过来的,这样建立自己和一系列的人的联系。所以工匠精神是在这个意义上的,是对当下,对自己所在的角落,在世界上的位置有非常深刻的投入和体会。我觉得是处理现在这种悬浮和焦虑的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43.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政治哲学】卡爾・波普 -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全新修訂譯本)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真相已死,民粹當道!

    在這貌似自由開放的年代,

    我們是否已在渴望封閉社會的回歸?

    ——「極權主義對於文明的反叛,和民主文明本身一樣源遠流長 。」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是理解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1937年,他為逃避納粹迫害,移民紐西蘭,1946年二次大戰結束後遷居英國。

    波普原本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科學哲學,但從1938年開始直到冷戰結束,他將關注轉至政治哲學,尤其著眼於如何對治、批判納粹德國、蘇維埃主義等極權思想,《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1945年出版後,旋即轟動西方學界,也奠立了波普無論在左派或右派都屹立不搖的劃時代地位。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分別為「柏拉圖的符咒」及「預言的高潮:黑格爾、馬克思及其餘波」。在書中,波普批判了三位西方傳統中的思想巨人──柏拉圖、黑格爾與馬克思。波普認為他們的思想構成了當代極權主義的起源,也是20世紀種種暴行的基礎;黑格爾、馬克思的歷史定論主義,更否定了人們改變與做出選擇的可能性。

    波普主張:理想的社會,應是一個以建立在自由討論與理性批評之上的開放社會(open society),而開放社會的敵人,即是不容異見的獨裁專制,以及伴隨暴力手段的烏托邦理想。波普認為開放社會有兩項特徵:第一是自由討論與理性批評:開放社會雖然表面上呈現不安定,但這種不安是來自於它必須暴露於理性的批判討論中;獨裁專制或烏托邦等封閉社會雖然穩定,卻常陷於一種靜態的僵化。其次,社會制度的存在應該是為了保障自由,保護窮人與弱者。因此波普強調社會改革中「政治制度」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比起「該由『誰』來統治?」波普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統治?」並發展出一套「細部社會工程學」(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主張採取溫和步驟,以漸進方式改革社會制度的缺陷。「最大多數的最大幸福」只是一個虛擬的理想,社會所要積極進行的應該是「將痛苦減至最小」(minimize suffering)的制度改革工作。

    波普主張:理想的社會,應是一個建立在自由討論與理性批評之上的開放社會,而開放社會的敵人,即是不容異見的獨裁專制,以及伴隨暴力手段的烏托邦理想。後者甚至可能毀滅人類文明,重返極權的部落主義。他也強調:開放社會的敵人,同樣會打著「開放」旗幟,而行專制之實。只有清晰分辨這種虛偽,肯定理性與自由,才能在政治、社會制度以及種種問題上,求得實際合理的根本解決,並創造出更理想的未來。

    本書最初於1945年出版,台灣最早的版本則於1984年由桂冠圖書公司出版。自出版以來,《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經歷數次修訂增補,影響力始終不衰。2013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以一卷本的形式將其重新出版,並加上了新的導讀與宮布利希(E. H. Gombrich)的回憶文字。本次的校訂即是以這個版本為主。2015年,美國現代圖書公司(Modern Library)將《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選為20世紀的百大非虛構作品(100 best non-fiction)之一。漫長的70年過去了,波普當年所抨擊的極權政體並未消失,民主、自由與理性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動搖與威脅。或許正是這樣的原因,促使人們必須重新回望這些理想的原初起點,從中激發新的動力,而這也正是經典必須持續存在的原因。

    作者简介

    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為猶太人。1937年,因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被迫流亡至紐西蘭,於坎特伯雷大學任哲學講師。1946年遷居英國,任教於倫敦經濟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1965年受封為爵士,1976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2年獲頒榮譽侍從勳章。1994年逝世於倫敦。

    波普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科學哲學家之一,以否證論、開放社會理論聞名於世。代表作有《科學發現之邏輯》(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歷史定論主義的貧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等。影響許多當代知名的思想家、科學家與經濟學家,如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索羅斯(George Soros)等。


    下载链接

  44.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燕京书评】大卫·格雷伯辞世,他是当代最重要的无政府主义学者

    https://m.allnow.com/post/5f52b2c8231c390001a065fd


    作者 | 钟昱赟

    全文共4909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9月2日,当代杰出的人类学者、社会活动家,"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发起者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逝世,享年59岁。

    "这个世上最好的人,我的丈夫,我的朋友,大卫-格雷伯,昨天在威尼斯的一家医院离世。"3日,他的妻子,艺术家兼作家妮卡-杜布洛夫斯基(Nika Dubrovsky)在Twitter上发布了消息。医院新闻办公室表示,格雷伯在周三突发不适,死因尚不清楚。

    一切来得太突然。9月2日当天,格雷伯还活跃在Twitter上。他的最后一条动态转发了自己在著作《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Fragments of an Anarchist Anthropology)的论断:"革命者需要在最小异化和最大压迫中默契地联合起来。"尽管在Twitter简介里,格雷伯特意注明,不要称呼他为"无政府主义人类学家",因为无政府主义不是一种身份。

    他生前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系,系主任劳拉-贝尔(Laura Bear)在接受CNN采访时说:"大卫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政治活动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他的离开让我们系变得不一样了,但我们知道他的杰出著作将一直流传下去。"

    "占领华尔街"运动示威者聚集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弗利广场

    "成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觉醒

    格雷伯生于纽约的一个工薪家庭,父亲参加过上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为共产党人效力;母亲曾是一名制衣工人,因为一次义举,受邀出演国际妇女服装工人联合会的音乐剧。据他描述,自己是在"充满激进政治思想"的公寓楼里长大。

    格雷伯的父亲虽不奉行无政府主义,但在西班牙时与无政府主义者相处融洽,更重要的是,他见证过真正的工人自治。当时,加泰罗尼亚的工人取消了经理的角色,且丝毫没有降低效率。这段故事一直吸引着格雷伯。从16岁起,格雷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十二岁那年,格雷伯迷上了翻译玛雅象形文字,他的研究甚至获得哈佛大学考古学家的赏识,还因此获得一笔奖学金,进入人类学领域。

    人类学对异文化的探寻,开放了格雷伯的视野,也培育了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他发现,在其他遥远的国度,并不会因为缺少警察和政府而出现混乱,美国的制度和社会问题都不再是唯一形态。1996年,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前往马达加斯加做了两年的田野调查,更加确信这一点。

    格雷伯说:"无政府主义和其他大部分的政治哲学截然不同。对大多数政治哲学来说,它们所负的担子就是要证明它们对社会的前瞻是最合适的。无政府主义者并没有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一个没有武力、警察和老板的世界。那里,社区实行民主自治,每个人除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之外,还可以自由地追求他们觉得重要的东西。"

    资本主义附着的贪婪和暴力,不符合格雷伯对民主的期待。1999年,西雅图和华盛顿爆发了反抗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型示威,格雷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无政府主义立场。这时,他已进入耶鲁大学任教。

    在耶鲁期间,他参与了更多的政治活动,逐渐成长为一名领导者。2001年,他组织发起对纽约世界经济论坛的抗议,第二年又因为抗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被捕。同事们指责他不专心工作,是个不可靠的人。但他的课一直深受学生喜爱,座无虚席。在校内,他积极声援一名因组织研究生工会被耶鲁开除的学生,遭到一部分高级同僚的排挤。

    2005年底,在格雷伯即将获得终身教职之际,耶鲁大学决定不再与他续约。这引发了强烈的抗议,超过4500人为他签署请愿书,其中包括人类学系三分之二的研究生。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劳拉-纳德(Laura Nader)、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等著名人类学家呼吁耶鲁大学改变这一决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莫里斯-布洛赫(Maurice Bloch)专门写信给耶鲁大学,给出了如下评价:

    "他的人类学理论著作非常出色。我认为在任何时代,他都是最好的人类学理论家。"

    "作战":从"占领华尔街"到"库尔德自治"

    最终,大卫-格雷伯接受一年的带薪休假,离开了耶鲁大学。他的下一站是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这里批判理论氛围浓厚,无疑是更适合他的土壤。格雷伯一边酝酿着下一部作品,一边在大众媒体上更积极地为社会运动发声。

    最为人熟知的一次是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那句"我们是那99%的人"的口号,正出自他的构思------99%的中产阶级和穷人供养了1%的富人。在个人网站上,格雷伯强调,自己只是提供了建议,后来两名西班牙异见人士和希腊无政府主义者给这句话加上了"我们",一名老兵加了"是",这是共同的努力。

    格雷伯为运动奠定了温和、有秩序和非暴力抗议的基调。当"占领华尔街"只有60名参与者时,他参与创立了第一届纽约市大会,并随着运动的迅速扩大,组织一系列非暴力抵抗的法律和医疗培训班。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认为无政府主义是疯狂和无秩序的表现,完全是一种误读。格雷伯对半岛电视台表示,"占领华尔街"运动从一开始便是对道德秩序而非法律秩序做出回应,而公众不需要提前获得占用公共空间的许可。这一类基层抗议运动代表着"帝国秩序的解体",是非等级的一项无政府主义运动。他不愿意被看作一名领袖,因为无政府主义不主张党派和领袖。

    大卫-格雷伯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研究《民主项目:历史,危机,行动》,台译本名为《为什么上街头:新公民运动的历史、危机和进程》

    学者的眼光让格雷伯能够跳出运动本身。2013年,他出版了著作《民主项目:历史,危机,行动》(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分享了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看法。

    "警察并不是根据个人情感、判断或道德标准集聚的个体集合,他们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必须遵守政治权威下达的指令。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的个人情感无关紧要。"格雷伯说,抗议和镇压不可避免地造成混乱,最好的方式是不诉诸暴力的"作战"心态。

    "把警察当成有血有肉的个体,完全正确,不仅是因为我们本来就应该尊敬每个人,即便是从战略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这么做,挑起事端会引致危险。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与体制内的权力结构有所牵扯。"

    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彻底抵抗为革命找到了合法性,格雷伯试图证明,无政府主义不是人们所误解的"混乱和缺乏主张"。它的使命是塑造新的社会想象。

    基于这些判断,他长期支持库尔德自治运动,还亲身前往叙利亚东北部,参与库尔德人的社会民主实验。这里的工人党甚至不再追求建立一个"国家"。格雷伯认为,常见的左翼政党仍然倾向于自上而下地达成统一,有固定的反帝反资本框架;而库尔德人想创造新的游戏,它是一种横向扩展的民主,不需要知识分子用任何意识形态背书。

    格雷伯在叙利亚罗贾瓦自治区和当地库尔德女兵合影。图片来源:库尔德国民大会(KNK)代表Adem Uzun的悼念Twitter

    格雷伯也将行动主义带到了伦敦证券交易所周围。2014年,他转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人类学系任教,成为这里校园抗议活动的定期发言人。他去世后,LSE官方发布悼念:"大卫-格雷伯是活力十足的知识分子,因其办公室辩论和激情的教学风格享有盛名。他每周与学生讨论学习,并从中助益自己的理论工作。在广大的LSE社区中,他孜孜不倦地培养出下一代思想家和行动主义者。"

    "学问":人类学如何参与建立自由社会

    "直到2000年初投入到'另类全球化'(Alter-Globalization)运动后,我才有底气说,余生我的所有工作都是在探索,人类学作为一种智力追求,如何与建立自由社会(至少不是资本主义、父权制和强制性官僚机构)的实际尝试结合起来。"格雷伯在个人网页写道。

    参与社会运动的丰富经验没有限制住格雷伯的学术成就。正是因为触及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他才跻身于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类学家之列。

    2011年出版的《债:第一个5000年》,是大卫-格雷伯影响力最大的著作

    "占领华尔街"爆发之际,运动领头人格雷伯出版了第三部专著《债:第一个5000年》(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他摒弃了传统经济学对债务关系的定义,重新梳理和解读货币和债务的历史,提倡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观念。

    经济学有一套标准叙事:人类最初从事物物交换,为了提高效率,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随之出现了银行、股市等交换媒介,金钱流通维持着人类社会的运转。但格雷伯认为,早在货币出现以前,人类已经在使用复杂的信用体系。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用泥块和表格记数,再以黏土封装。出借人会保留包封作为信物,到偿还时再取出。这与今天所说的可转让票据(negotiable instruments)相似。

    格雷伯论断,货币走上历史前台,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用信贷和债务获取财富。货币的实质是用于债务清算。宗教机构掌握大量的现实货币,虚拟货币则在世俗社会流通,信徒们为赎"原罪"付出金钱,使"欠债还钱"披上了道德和宗教的色彩。金钱让责任和义务变成债务。而现代社会的金融体系下,人们越发难以逃离债务,家庭高负债催生了一次次经济危机。

    《债》为"占领华尔街"运动提供了思想资源。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著作大相径庭,这本书在此后一再重版,被《纽约时报》等誉为当代的"启示录"。

    这套阐述实际上沿袭了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的思路。在1925年出版的人类学著作《礼物》中,莫斯指出"自由市场"并不是必然的历史选择。在许多社会,大部分物品以礼物形式流动,人们不比较谁的积累最多,给予更多的人反而更受尊重。

    在格雷伯眼中,市场经济是功利和冰冷的,交易的目的仅仅是获取有用的东西;而且,这套逻辑已经侵入知识领域,把学术界变得乏味和短视。美国学者寄希望于从法国等欧陆国家取得酷炫的理论资源,却回避任何对内在暴力的政治抗议。

    格雷伯指出,1995年法国爆发大规模罢工,是第一个抵御美国经济模式入侵和保卫福利制度的欧洲国家。但当今的法国媒体正在用美式评论家取代传统知识分子,造成二十年来法国知识界青黄不接。因此,延续上世纪80年代法国的"社会科学中的反功利主义运动(简称MAUSS)"十分必要。这是在维持我们对社会根本变革的激情。

    "自由":如果世界欠我们的......

    阅读大卫-格雷伯的作品,他的个人经历穿插在精妙的论证之间,赋予理论阐释强烈的现实感。《民主项目》讲述了他在历次社会运动中的工作,2015年出版的《规则的乌托邦:官僚制度的真相与权力诱惑》(The Utopia of Rules: On Technology, Stupidity, and the Secret Joys of Bureaucracy)则源自他料理母亲后事的感悟。加上与导师马歇尔-萨林斯的合著《关于国王》(On Kings),格雷伯从权力继承、技术和官僚制等角度重新构想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格雷伯注视着不平等的社会,又戏谑地刺破其中的谎言。他会在一家伦敦的廉价酒馆发表演讲,指出中产喜欢把文化活动理解成消费能力的比拼,但整个二十世纪重大的文化创造,基本都是穷人在不工作的时候创造出来的。

    在他看来,当下社会对工作的价值判定是危险的,一份工作对别人越有益,报酬反而越低。垃圾处理员、建筑工人、护士等等,工资远低于制造金融灾难的华尔街精英。世界上40%的工作只是用来巩固1%人群的利益。

    在2018年出版的《狗屁工作:一种理论》(Bullshit Jobs: A Theory)中,他表示,"一大批人,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整个职业生涯都花在了他们私下里认为不必要的事情上,这对道德和精神造成的损害是不可磨灭的,是我们集体灵魂上的一道伤疤。"

    《狗屁工作:一个理论》(2018),这本书是目前亚马逊美国人类学图书畅销榜第一名

    即便是他形容为"太过热爱"的教学工作,格雷伯也会向不必要的负累"开炮"。

    2016年,他在Twitter上直言不讳地说:"在LSE,基本没有时间教自己正在研究的内容,他们给我塞了太多硕士学生。多么荒唐啊!"

    许煜是格雷伯在金史密斯学院的故交,他于2014年将《无政府主义人类学碎片》译介至中国。他认为,中国有很长的无政府主义传统;无政府主义者的介入说明人类还有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用开源软件,每个人都可以申明自己的议题,底下只是一个信念:我们必须改变现状。"

    格雷伯离世后,他在兰登书屋的编辑汤姆-佩恩(Tom Penn)发表了一篇感人的悼词:"大卫改变和塑造了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在他的书里,绵延不绝的好奇心,对传统的敏锐和挑剔,都闪耀着光芒。最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宽厚和深邃的人格构想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太独特了。能成为他的出版商,我们深感荣幸,并永远怀念他的友善、温暖、智慧和友谊。他的离世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但他同样留下了巨大的遗产,他的作品和精神都将永存。"

    大卫-格雷伯心中的无政府主义,是抛去既定制度、观念和利益的枷锁,回归人的本心。就像他在《债》中所讲,如果这个世界欠我们什么的话,便是欠我们一条可以做出真正承诺的自由生命。这本书的结尾这样写道:"没有什么会比对每个人的往事一笔勾销、与我们习惯的道德决裂并重新开始更重要的了。"

  45.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密码学发展史】Crypto: How the Code Rebels Beat the Government Saving Privacy in the Digital Age

    内容简介

    If you've ever made a secure purchase with your credit card over the Internet, then you have seen cryptography, or "crypto", in action. From Stephen Levy—the author who made "hackers" a household word—comes this account of a revolution that is already affecting every citize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rypto tells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a group of "crypto rebels"—nerds and visionaries turned freedom fighters—teamed up with corporate interests to beat Big Brother and ensure our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Levy's history of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important topics of the digital age reads like the best futuristic fiction.

    作者简介

    Steven Levy is the author of Hackers, which has been in print for more than fifteen years, as well as Insanely Great: The Life & Times of Macintosh, the Computer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He is also Newsweek's chief technology writer and has been a contributing writer to Wired since its inception. He lives in New York City with his wife and son.


    下载链接

  46.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这是托尔斯泰在 1910 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写下的日记,从1910年1月2日写起,到11月3日结束,共计266篇。

    82岁的托尔斯泰,记述日常、家人、不能避免的开心或者不开心,还有他计划了40年的离家出走,"为要使自己一辈子的最后几天在孤独和静寂当中过去而隐遁于世外"。1910年10月28日,托尔斯泰给妻子留书一封,而后离家。路途中生病,11 月 7 日,逝世于离家出走途中的一个小车站。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08.28-1910.11.07):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

    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为"俄国文学三巨头"

    被列宁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下载链接

  47.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豆友建的一个新长毛象实例——“豆豉”

    https://t.me/douban_read/32613


    大家好,我的新长毛象实例"豆豉 douchi.space"已经建好啦(还不是一个书影音游平台只是一个社交平台,but it's the first step),这是传送门,欢迎还没加入长毛象宇宙的同学加入: douchi.space/invite/NfhxYBtj 已经在现有大站的朋友们欢迎继续跨站交流,毕竟迁移还得稍稍重设置一下账号。(大家反应小破服务器好像很多人收不到邮件,明天早上起来还是这个情况的话我再研究一下要不要换邮件供应商)
    今天刚刚建成应该比较简陋,本站内容也远不如大站丰富,不过在这里大家可以放心地发邀请链接给身处世界各地任何地方的朋友(当然,要提醒他们保护隐私)。
    另外,话唠的本站 enable 了万字长文(但不能修改因此大家发的话后果自负,还是鼓励自己建博客)和中文搜索功能,为像我一样的话唠象友缓冲一下学习曲线。
    鼓励大家放心传原创图,没钱了的话我会当街乞讨的(不是
    本站目前站规较短,请大家认真阅读: douchi.space/about/more
    我睡觉去了,希望明天起来小破服务器不会炸掉......

  48.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科普】王立铭 - 生命是什么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生动的文笔和有趣有料的生物学故事,揭开了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不仅生动地解读了生命的定义及奥秘,而且详细地追溯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展现 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讲述了科学家在揭示生命奥秘过程中的重要发现。 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重新认识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好地认识地球生命以 及其他智慧生命。

    本书生动有趣,适合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各层次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王立铭

    浙江大学教授,神经生物学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菠萝化学奖”“文津图书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著有大众 科学读物《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下载链接

    注:书名是致敬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

  49.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玫瑰少年”之死:被嘲笑为跳梁小丑,自杀前称自己已经社会性死亡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1030328if_/https://xw.qq.com/cmsid/20201019A08B2X00


    徐誉舒自杀后,有人用《玫瑰少年》这首歌在网络上追忆他。《玫瑰少年》是歌手蔡依林演唱的歌曲,其内容创作来源于2000年因举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园霸凌致死的台湾男生叶永志。歌中唱道:"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记者/颜星悦 实习记者/王健

    编辑/计巍

    高二时,徐远侠带儿子徐誉舒去农场散心,徐誉舒郁郁寡欢

    高二时,徐远侠带儿子徐誉舒去农场散心,徐誉舒郁郁寡欢

    "人自杀是因为生命力耗尽了,肉体却依然存活。活着真是莫大的折磨,食不知味,寝不能眠,但最为痛苦的莫过于把脸上的僵硬的笑还原的时候,我常常会想那张脸皮下是清晰的死亡。"

    ------徐誉舒遗书

    2019年11月13日,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徐誉舒从教学楼5楼跳下。在事发近一年后,他的尸体仍停在殡仪馆内。这期间,他的父亲徐远侠一直在寻找答案,"为什么我这么优秀的孩子会自杀?" 在得到答案之前,他不同意下葬。

    徐远侠称儿子为"上天的恩赐"------1岁零8个月开始认字,5岁读《再别康桥》,6岁自己写"求学信"给小学校长,12岁保送至重点中学,13岁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在同学们看来,徐誉舒的确与众不同,他总会说一些听上去很深刻的话,写一些很"伤"又很长的文章;他乐于在语文和历史课上高谈阔论,常常在同学面前提起自己以前的成绩是怎样的优秀;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女性,曾在学校里穿红色的裙子和皮鞋,并把女装照片发给朋友。在朋友看来,徐誉舒似乎想要以此去争取关注和认可。

    但他似乎始终无法得到理解,甚至越弄越糟,他跟母亲胡春彦说,同学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跳梁小丑"。

    徐誉舒自杀后,有人用《玫瑰少年》这首歌在网络上追忆他。《玫瑰少年》是歌手蔡依林演唱的歌曲,其内容创作来源于2000年因举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园霸凌致死的台湾男生叶永志。歌中唱道:"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徐誉舒的小学同学毕业前在同学录上给他的留言

    徐誉舒的小学同学毕业前在同学录上给他的留言

    "没有人理解他"

    重庆市南坪区万达广场,胡春彦独自在西西弗书店晃荡。自从大儿子徐誉舒跳楼自杀后,她每天下午都在这里泡着。徐誉舒生前常常在这里看书,胡春彦感觉在这里能够再次与他相遇,甚至想:"是不是我跳下去,就能再见到他了?"

    为了不让胡春彦睹物思人,一家人搬了新房,徐誉舒的一切都留在了老房子里。时隔10个月,胡春彦第一次和外人谈论起徐誉舒。

    她回想,徐誉舒在自杀一周之前,似乎已经向家人们发出了"信号"。2019年11月3日,徐誉舒从学校回家,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家,他自称历史考了全班第一名,地理考了第八名。"他叫爷爷奶奶不要担心,考北大没问题了。"胡春彦回忆,回校之前许誉舒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她印象中徐誉舒从没有这样抱过妈妈,没想到这是一次告别。

    "说真的,现在除了心里很痛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特别内疚,我就觉得我没有做好一个当妈的。"胡春彦说自己有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她责怪自己没能帮助到儿子。

    胡春彦的记忆里,这个内敛的孩子有几次情绪爆发的时候。徐誉舒上初中时的一个周末,一家人准备出发去爷爷奶奶家,爸爸和弟弟都已经下楼了,徐誉舒还在自己房间里,胡春彦叫了他很多次,他都说不去,胡春彦有点生气,让他必须说出不去的理由。

    兴许是被妈妈问烦了,徐誉舒突然哭了,"他说没有人懂他,同学们都不理解他,也不相信他说的话", 胡春彦急着出发,看徐誉舒哭了就没再管他,让他一个人呆在家。胡春彦想起这件事又红了眼眶,"我当时应该留下来安慰他,对吧?本来都没有人理解他了,妈妈应该理解他。"

    在胡春彦看来,徐誉舒从小就是孤独的,"他比同龄人起码早熟5岁," 胡春彦说,"他看的书很多,知识面很广,跟同龄的孩子聊天他们都听不懂,同龄人没人懂他,他也没有真正的好朋友。"徐誉舒小学三年级过生日时,向小姨夫要了一套《红楼梦》,小姨夫很不可思议,觉得他会看不懂,考起徐誉舒《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徐誉舒又全都答上了。

    "别人都在外面玩的时候,他不玩,他就沉浸在一些大人都会觉得乏味高深的书里。"胡春彦认为,徐誉舒的童年是很无趣的,没有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打打闹闹过。在徐誉舒的家里,他床边的书架上摆放着《易经》、《日本史》、《西方哲学简史》、《王阳明:知行合一》、《人体使用手册》等书。

    徐誉舒有一本厚厚的小学同学录,却只有十页被填写了。在"想对我说的话"这一栏中,有的同学写"你是个二逼,神经质"、"祝你以后吃饭饱死,喝水淹死",还有的同学留言,"你个自大狂,你又不是最优秀的,你有什么资本呢?你太懦弱,半阴半阳,被人折腾地(得)很惨,还在笑,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在寥寥十页被同学填写的同学录后面,徐誉舒自己写了三页,姓名分别是"徐誉舒一"、"徐誉舒二"、"徐誉舒三"。他给自己赠言:"杀了他,去找她"。在深一度记者的采访中,他的同学称,"她"或许意味着徐誉舒想要变成女性。

    2018年春节后,徐誉舒确诊抑郁症住院,住院期间他单独和妈妈提起,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并且这件事已经触犯了法律,但当胡春彦问他是否需要报警时,徐誉舒却表现得很犹豫。胡春彦怕影响他抑郁症的治疗,没有再问下去。

    胡春彦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徐远侠偷看了儿子的手机,他发现,徐誉舒曾在QQ里向一个好友说:"我被强奸过。"虽然被这样的字眼刺痛,胡春彦却仍不赞同丈夫偷看孩子手机的做法,她从来不会看孩子的手机。

    对于丈夫的教育方式,胡春彦并不认同,但她没办法。"我老公是种比较强势的人,他认定的事情,从来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胡春彦说,一般徐远侠教育孩子的时候她都不插手,徐远侠是家庭中的"权威"。

    "徐誉舒初二的时候,情绪不稳定,脾气很暴躁,也不学习。"胡春彦当时不知道徐誉舒已经有了抑郁症的症状,但是她感觉到孩子状态不对,"我就跟他提了,我说你觉得你适合在学校吗?要不你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吧。" 第二天,徐誉舒就主动和徐远侠提议想休学。

    徐远侠顿时火冒三丈,"你哪怕在家里一天学一个小时,我就同意你不上学!"胡春彦回忆,当时徐远侠的语气像是"爆炸了一样",很吓人,"孩子一下就吓到了,不敢说了,也不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了。"至今胡春彦也没有向丈夫透露,当时徐誉舒退学的想法是她提议的。

    在胡春彦的回忆中,有一次徐远侠给徐誉舒打电话,徐誉舒的手机正好在他堂哥手上玩游戏,堂哥就顺手按掉了电话。徐远侠接连打几个,通了之后一阵痛骂,胡春彦回忆道,"他就说赶快给我滚回来,怎么的?老子打电话你都不接,你想干什么?" 徐誉舒的叔叔把他送回来,并向徐远侠解释了手机当时不在徐誉舒手上,徐远侠仍然让徐誉舒跪在地上,用皮带打。

    "我现在想,如果我们家不是这样,可能也不会走到这一步。"胡春彦甚至想要再生一个像徐誉舒一样聪明的孩子,这一次,她想自己来教育孩子。

    徐誉舒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左),初二时"性情突变"(右)

    徐誉舒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左),初二时"性情突变"(右)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徐远侠今年53岁,个子不高,头发花白,提起大儿子徐誉舒,眼睛里的骄傲好像要溢出来,"他是一块宝,是上天的恩赐。"徐远侠认为徐誉舒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赋是异于常人的。

    1986年至1988年,他曾做过两年中学老师,教语文和音乐。"我带孩子真的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确实是我的专业和兴趣所在。"

    "孩子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我开始教他写第一个字,进门的门字。"提起徐誉舒幼儿时期的教育,徐远侠有说不完的话,"我在卡片上写出'门'这个字,然后走到门前告诉他,这是门。"接着,徐远侠又教他"刀",几分钟后,徐誉舒就能认出这两个字了。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徐远侠一直挂在嘴边。因为从小表现出的天赋,徐远侠没让儿子去上幼儿园,6岁之前都是在家里自己教育。从一岁零八个月开始,徐远侠每天在陪玩的同时教儿子三个字,4岁多的时候,徐誉舒已经开始自己独立看故事书了。徐远侠认为徐誉舒的学前教育十分顺利,"因为我顺应了他的天性并做了成功的引导。"

    徐誉舒5岁时,徐远侠教他读《再别康桥》,徐远侠说,"只教了他半个小时,就已经和5年级的小朋友掌握得差不多了。你说这个孩子天赋多好啊。" 6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徐誉舒给潼南人民小学的校长写了一封两百字左右的"求学信"。

    2011年徐誉舒转入重庆南坪实验小学,成绩仍然很好,但徐远侠注意到自从进入小学之后,徐誉舒变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变少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出门玩小石头、小花,并开始有了"金钱"观念。

    2013年,徐誉舒上六年级,小学班主任告诉徐远侠班上有人欺负徐誉舒,徐远侠教育徐誉舒说:"这个世界需要宽容,需要去放下。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傻瓜和无赖,正因为那些人的存在,才衬托你的优秀。"

    2014年,徐誉舒以班级第一的名次保送到重点中学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中、高中均就读于此校。住校之后,徐远侠发现儿子花钱有些大手大脚,一年内不包括吃饭住宿,花了一万多元。"我怀疑他总是花钱去买东西讨好同学。"徐远侠说,他觉得儿子变物质了,变庸俗了,和社会上的人"同质化"了。

    初二开学后不久,徐誉舒情绪状况变得不好,回家后不说话,徐远侠形容,表情像是"欠了他钱没还似的"。2016年,徐誉舒在学校有过爬窗欲跳楼的举动,班主任说是因为晚上在宿舍熄灯后玩平板电脑被老师发现并收走引起的,但徐远侠怀疑徐誉舒在这段时间里遭受了性侵,并且他相信性侵发生不止一次。他展示给深一度记者的一页QQ聊天记录中,一名据徐远侠称是徐誉舒的同学的人说:"那个性侵是初一初二的事情。"

    2018年5月7日,徐誉舒与一名女生在QQ上聊天,徐誉舒说,"有个女装大佬想肛我来着,我很害怕";并在另一天说:"我怕我真的被肛了,他明示了想和我约......"并告诉这名女生,这个人是"隔壁班打篮球的"。

    在深一度记者的采访中,徐誉舒隔壁班的一名男同学称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班上的男生都是正常性取向。

    根据徐誉舒的两名高中同学回忆,他们曾听徐誉舒提起过他和校外的男生似乎有过关系,其中一名说"可能是有些性方面的事情,但并不是高中时候的事。"

    在徐誉舒的遗书中,他自称是"卑劣下贱的可怜虫",徐远侠认为这意味着性侵是导致徐誉舒抑郁的根源,并将其希望变性的心理原因也归结于此。2019年11月25日,徐誉舒自杀12天后徐远侠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徐誉舒生前被性侵。12月11日,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分局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不予立案。徐远侠称,在2020年6月,他将部分"性侵线索"公布于网络之后,警方主动联系他并称开始介入调查。

    母亲胡春彦知道,徐誉舒早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有了想成为女生的想法。直到有一天,徐誉舒发现自己长出了喉结,"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天,根本不敢照镜子。他后来在学校里自己刮腿毛,一长出来就刮。"胡春彦认为徐誉舒的性别认知障碍是天生的。

    一名徐誉舒的小学同学透露,小学时徐誉舒的外号是"徐妹儿",平时徐誉舒在网上填写个人资料会选择"女性",头像也会选择女性化的图片。在一页同学录留言中,一名同学写道"徐妹儿,不要穿红腰裤儿老!"

    "整颗心都系在了即将通过顺丰快递抵达的那几个小小盒子上,那是我能抓住的最后的救命稻草......"徐誉舒在抑郁症住院期间,写下《病中随笔-其二》,并以这样的句子开头。徐远侠称,他后来才知道顺丰快递盒子里装的是雌性激素药品。

    徐誉舒把盒子里的药片称作是"晚霞的眼睛------这光是那么的脆弱易逝,但我义无反顾地做了,明知那会让我滑入深渊,再无退路。"有时又将它比作是"潘多拉的魔盒。"他写到:"你明知不可,却仍贪念盒底虚妄的希望。"

    "我说宝贝,这个事情毕竟不是眼前最急需的事情。什么是性?性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概念,是人类延续的行为。有了伴侣结婚的时候再去考虑,现在也不可能去考虑这个事,现在是学习阶段。"和徐誉舒沟通性别认知障碍问题时,徐远侠说自己听从了医生的嘱咐,"去淡化它,不要去强化它。"

    初二之后徐誉舒开始厌学、抑郁,和父亲产生了分歧,徐远侠称"会有一些冲突,但并不严重"。他认为徐誉舒的住校生涯里,对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同伴和老师。

    2016年暑假,徐远侠发现徐誉舒从学校带回的衣服中,有一件运动衣外套被撕成一绺一绺的,徐远侠感觉心都碎了,他把被撕碎的衣服照片发在了徐誉舒的家长班级群里面。

    徐远侠称,2019年5月,他在电话里向班主任询问徐誉舒的情况,"班主任说孩子在学校乖得很,很正常。我还是不放心,说'抑郁是拒绝悲伤,不能看表面',老师当时在电话里就怼了我。"

    徐远侠感到既痛苦又困惑,他认为在早期自己教育孩子时,孩子非常优秀,"所以徐誉舒你为什么不按照老爸的思路走,你要去跟外面的人混?就像俗话骂人说,'人教你不走,鬼牵着你,你跑得快得很。'是应该把教育的主导权始终把握在自己手上,还是让孩子在学校里任其自由的去发展?我现在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

    徐远侠称,徐誉舒曾花两千元给同学们买动漫周边

    徐远侠称,徐誉舒曾花两千元给同学们买动漫周边

    "跳梁小丑"

    徐誉舒的好友林泉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环境可能不适合徐誉舒。他认为问题可能主要出现在初中、高中。

    徐誉舒小学期间结交了一些玩得比较好的朋友,林泉是其中之一,"我们那一圈人可能会有时互相欺负,但是弄着玩的,没有太大的恶意,小孩子也不会仇恨谁。他性格内向,也没有惹到我们什么,我们对他抱有的都是那种玩的感觉。"林泉印象中的徐誉舒比普通人聪明,但算不上"天才",只是喜欢去琢磨一些高深的、冷门的知识,发一些比较文艺的文字。

    2014年9月,林泉和徐誉舒一起考进了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林泉称,步入初中后,徐誉舒开始受到排挤。但初中时"比较细微一点",有同学在背后议论他,给他打标签。徐誉舒还跟林泉说过自己受到孤立,感到很难受。"林泉说,有时候徐誉舒会把自己穿女装的照片发给林泉,林泉认为这是他寻求关注和认可的一种表现。

    林泉记得徐誉舒曾经买了礼物送给同学,但是同学没收。徐远侠也知道这件事,他打开家中的一个黑色大袋子,里面有七八个等身动漫人物抱枕,还有一些海报,看起来都是崭新的。徐远侠称徐誉舒有一天回家时带着这个大袋子,把它丢在客厅就回了房间,表情很闷。他问起徐誉舒时,才知道这个袋子里的东西花了两千多元,是徐誉舒准备拿给同学的。

    到了高中,这种孤立和排挤在徐誉舒身上似乎愈演愈烈。林泉在高中仍和徐誉舒保持着联系,高一的时候,徐誉舒跟林泉诉苦,说很多同班的女同学对他误解比较大,经常会说他。"有些人就看到觉得他好欺负,就会对他进行比较恶劣的语言攻击。说他是一个跳梁小丑之类。他出事之后,我还听说他们那些同学说他死的好。"

    2019年2月,徐誉舒上高二时,离家出走去了东北,留下一封书信,上面写道"抱歉,勿念。我没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即使我知道它们存在我的生活中。假装自己拥有这种能力很累,我浑浑噩噩地活着,每日寻求麻痹自己的方法,我不愿这样生活,所以我要上路去寻找什么,请你们千万不要找我。"

    这次东北之行,徐誉舒本计划去参与一场动漫策展,但并未成功,徐远侠称他在东北打了两个月的游戏,徐誉舒告诉同学他在东北一家网吧做网管。

    班上的女同学为什么对徐誉舒有意见,林泉并不知道,他猜测是因为徐誉舒的"女性化","有人会觉得就算你没有惹到我,但我觉得你这个人还是挺奇怪的,"林泉说,"而且中学生很容易跟风,只要一个人说他不好,很多人就也说他不好。"

    徐誉舒喜欢文学,爱写文章,曾经担任学校文学社社长。他把写作比作"献祭",一篇作文中他写到:"真正的写作是一场献祭,把自己作为祭品摆上缪斯女神的祭坛。"

    徐远侠称,徐誉舒曾把上万字的作文给初中语文老师点评,老师却问他"这是什么意思"。高中时,徐誉舒写了一篇题目为《最长情的告白》的关于爱情的文章,文中引用《红楼梦》、《围城》中的典故,文字精致而脆弱。这篇文章得了"A+",但不知是作文的内容,还是因为字写得小而紧密,老师的评语是"眼睛伤不起啊。"他跟同学说,总觉得老师在针对自己。徐誉舒的同学对深一度记者表示,可能是徐誉舒自己比较敏感。

    "学校里学习抓得很严,对学生的管理也很严格。"林泉这样评价自己的母校。徐誉舒在初中的时候被没收了手机,按照学校的要求,需要填写"违纪单",据林泉介绍,"违纪单"需要学生所在年级所有的班主任签字,"有些难说话的老师就不签,你就必须求他签,没签你周末可能就回不去。"

    徐誉舒向林泉抱怨过没收手机以及违纪单的事情,表示非常不想去填违纪单,感到很压抑。林泉透露,徐誉舒比较依赖手机,或者说依赖网友,他说,"徐誉舒遭遇一些事情之后,他会憋着,或者跟网上的人说,因为他现实中确实挺不尽人意的,网络上的人可能反而对他比较好。"

    林泉和徐誉舒有共同的爱好------动漫,有一次重庆开漫展,两人一起去参加,徐誉舒买了七八百元动漫周边,林泉也买了一些,徐誉舒把动漫产品带进了学校,放在寝室柜子里,"他的东西被生活老师发现了,就被老师骂了,说那些东西乱七八糟的。"林泉说,后来徐誉舒告诉生活老师这些动漫产品都是林泉的。

    林泉帮他圆了场,但是他明显地感受到徐誉舒自从那次之后,情绪就变得不太对劲。"徐誉舒总是说那些生活老师对他不好,针对他。"林泉不完全赞同,"倒是也没特别针对他,应该说对学生普遍来说都比较严厉。"

    "他最后走向这条路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学校里与他人关系这一方面肯定是其中之一。"林泉说。

    徐誉舒的遗书

    徐誉舒的遗书

    "社会性死亡"

    李灿也许是最后一个看到徐誉舒的同学。

    2019年11月13日早上,7点不到,李灿看见徐誉舒独自在教室后面站着,过几分钟,李灿再往后看时,徐誉舒不见了。根据监控显示,徐誉舒7:02离开教室,在相距约150米的另一栋教学楼5楼窗口跳下。

    窗口下是菜地,徐誉舒被人发现时还能说话,他反复说"扶我起来"。徐远侠8点20分赶到医院时,看见儿子一只眼睛的瞳孔已经扩散,肺部被肋骨刺穿,大声喘着气,正被医护人员抬进抢救室。5分钟后,徐誉舒的呼吸和心跳停止。

    李灿是徐誉舒的室友,他当时完全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事发前夜,徐誉舒看上去正常,还和室友们一起打了扑克。

    事情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李灿回忆,徐誉舒可能提前透露了他想自杀的想法,但大家没有注意到,"11月12日下午,我们男生聚在一起在电脑上看游戏视频,当时他就很无厘头地跟他旁边的一个同学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一起看视频了'。当时谁都没想到,他说的'最后一次'是指生离死别。"

    同一天下午,徐誉舒还跟两个同学一起去了操场散步,期间他提到自己处于"社会性死亡"状态,但同学们也没太在意。李灿说,平时与徐誉舒说话的时候,徐誉舒就会说一些"比较深刻的词","我们都习惯了,所以也没有太在意他突然说一个什么'社会性死亡'。"

    "社会性死亡"是一个网络词汇,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当众出丑而臭名远扬,被人们嘲笑到面子都丢尽了,而且丢到想自尽。

    11月12日上午,徐誉舒的手机在月考考场上被没收。徐誉舒告诉李灿,他没有用手机查资料,只是看一下时间。但李灿看见徐誉舒脸色特别苍白,就问他心里有没有很难过,徐誉舒说没事。

    在李灿看来,徐誉舒有很强的虚荣心,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高一、高二时,徐誉舒常常向室友们炫耀自己小学、初中的成绩,室友们烦了,就说:"你别提你当年怎么样了,现在什么样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嘛。"

    由于徐誉舒高中缺课严重,成绩已经出现下滑。一名比较了解徐誉舒的同学告诉深一度记者,徐誉舒初中进入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读书时在班级属于上游水平,到了高三只能排到中下游,以这样的成绩,考重点大学会比较难。徐誉舒的另一名同学称,在班级考入前十的,有可能考上211院校。

    然而徐誉舒向来标榜要考北大,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同学,甚至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在高中的一篇随笔中,他这样写道:"有些自大地讲,考一所国内一流的顶尖大学是毫无问题的,甚至如果我认真学习,有冲击清北的可能性,况且北大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是我对另一个人的承诺。"

    在深一度记者的采访中,有3名同学称,徐誉舒的考试成绩有"水分"。李灿曾在一次考试后借用徐誉舒的手机打电话,屏幕一解锁,显示的是刚刚语文考试中的内容搜索页面。李灿并没有往外说,但是班上的同学还是知道了,"因为他的答案跟我们标准答案太像了,10个字可能就一两个字不一样。"李灿说。

    徐誉舒在文史类学科上常会特意地去表现自己。高三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延伸了一个课外话题,李灿回忆,徐誉舒为此查了一下午资料,回到寝室后继续用手机查资料。第二天上课,徐誉舒举手表示想谈一谈昨天的话题,接着他站起来讲了半节课。

    历史课上徐誉舒喜欢"接话","就是接老师的话,表现得特别活跃,"李灿说,"你在那儿听老师讲课,然后就有一个人一直接嘴,一直接一直接,当时很多人很反感。"他有时候会劝徐誉舒上历史课少说点话。同班同学于昊表示,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徐誉舒还挺厉害的,之后听徐誉舒说得多了会感到厌烦。

    "如果你太过于抢眼的话,难免会招来一些人反感。"于昊说。

    高一迎新晚会,徐誉舒没有表演节目的安排,但他也精心准备了好几天。他买了红色的裙子和女士皮鞋。李灿看着徐誉舒试穿那双女鞋,"他的脚穿不进去,他就硬磨,硬穿进去。"李灿回忆道,为了适应那双鞋,徐誉舒在寝室里穿了两三天,把鞋撑大了一点。晚会那天,李灿劝徐誉舒不要穿着女装到寝室外面去,然而徐誉舒还是穿着出去了。

    同一天,于昊去上厕所,他发现男厕所里有一个穿着日本动漫衣服、戴着假发的男生在隔间里,隔间是半封闭的,于昊只能看到徐誉舒的背影。于昊回忆,有一小群人围着徐誉舒看,有人说"女装大佬",有人说"66666",有人叫其他的朋友来看。

    李灿当天没有和徐誉舒在一起,但他听到"年级里有男生穿女装"的传闻。于昊称当时这是学校里的一件"新鲜事","一件这样反常的事件发生在学校里面,很难不引起讨论的"。

    徐誉舒的行为举止也有女性化的表现。李灿称,徐誉舒说话的时候常常会像女生那样拉长尾音,有时候还会从背后抱住其他男同学。

    在家里,徐远侠也发现了一些女装,徐誉舒解释说是演出用的,徐远侠全都收了起来,他认为自己作为父亲这样做已经是非常中立且包容的行为。

    在李灿看来,班里的老师是关心徐誉舒的。高二下学期,徐誉舒离家出走,和朋友去了东北旅行。李灿说,"他最终回来也是班主任把他叫回来的,让他回来,该读书还是读书。"徐誉舒回校之前,班主任还叮嘱同学们,要多关心徐誉舒,课业上帮助徐誉舒。

    徐远侠在网上放了一张语文老师评价徐誉舒的作文"恕我直言,你想太多"的图片,在这篇文章里,徐誉舒表达了对生命和自身现状的失望。李灿透露,其实那篇文章是一篇周记,是徐誉舒在交作业之前赶出来的。

    "情感有些是写进去了一部分,但可能更多只是他的一种写作风格而已。徐誉舒的很多作文都是这样,本来老师只是让写一篇周记而已,记录下生活。当老师每周看见你写这么伤的文章,你觉得一个老师会怎样做?"在李灿看来,徐誉舒写一些伤感的文字是正常的,反而被徐远侠拿来大做文章。

    整个高中期间,李灿听徐誉舒说起父母的时间只有两次,一次是徐誉舒抱怨爸爸没有给他钱,还有一次在语文公开课演讲上,徐誉舒说,"父母只有生你的恩,没有养你的恩。"

    徐誉舒家中的课桌上摆放着一名同学送他的礼物------一副扑克牌,这副牌已经不新了,外壳磨损发白,开口处也有了裂痕。在专门写给这名同学的遗书中,徐誉舒称他为"最好的朋友", 徐誉舒列出了几个朋友,并写道"有你们作我的朋友(也许是我一厢情愿),倍感荣幸。"

    "你也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吗?"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这名同学回答道:"算不上最好的朋友。"再询问他认为导致徐誉舒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家庭"。

    同样的问题,于昊给出了相似却不一样的回答:"我觉得这件事可能是徐誉舒把原生家庭和个人的一些问题带到了学校,但学校是不能够滋润这样的敞口的,学校只会让这些敞口暴露在空气中,裂得更厉害,我觉得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错,但是错的根源一定不是学校带给他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泉、李灿、于昊为化名)

  50.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思想史】以赛亚•伯林 - 观念的力量(书斋里生长起来的观念,为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epub下载

    内容简介

    • 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用观念的演变解读历史的暗流

    • 囊括诸多经典伯林议题,了解20世纪思想潮流的入门佳作

    • 依据普林斯顿2013年修订版,新增名家前言,首刊伯林未出版文字

    • 全新“伯林文集”,典雅装帧,宜读宜藏

    书斋里生长起来的观念,为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观念的力量》收录伯林此前不曾集结成书的22篇文章,从伯林对自身学术道路的梳理,到令他成名的俄国思想家研究,再到令他享誉世界的自由论述,无不以优雅的文字和磅礴的论证,证明伟大的观念可以革新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而可怕的观念也可以给世人带来厄运和灾难。…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爵士(Sir Isaiah Berlin,1909—1997)

    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于俄国犹太家庭,童年目睹俄国革命,1921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1939年借撰写《卡尔·马克思》的契机转向观念史研究。1957年就职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参与创办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