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分享发现

张3丰 |公交车作为隐喻:52岁男人最后的声音

爱狗却养猫 饭丝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20/07/%E5%BC%A03%E4%B8%B0-%E5%85%AC%E4%BA%A4%E8%BD%A6%E4%BD%9C%E4%B8%BA%E9%9A%90%E5%96%BB%EF%BC%9A52%E5%B2%81%E7%94%B7%E4%BA%BA%E6%9C%80%E5%90%8E%E7%9A%84%E5%A3%B0%E9%9F%B3/

贵州安顺公交车特大事故,官方通报出炉了。这份通报值得好好阅读,它非常客观、冷静,但是也陈述了基本的事实和逻辑。

结论很简单,就和当初财新网的报道一样,52岁的司机张某钢,是承租房被强制拆迁后,产生了厌世情绪,故意把公交车开进湖中,造成21人死亡(包括他本人)。

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常说的“蓄意报复社会”,有些媒体在转述官方通报的时候,也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使用官方通报的语言,就是“针对不特定人群实施的危害公共安全个人极端犯罪”。

为张某钢所作的任何辩护都是不对的,这种行为绝对不值得原谅。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看法,就是如果张某钢的行为,针对的是“特定人群”,比如,拆迁队,街道办,似乎更让人同情一些?

**为他辩护是没必要的,但是想办法去理解他的处境,却是必须的,因为处在这种绝境中的人,绝不止一个。**对一个社会来说,如何避免让人陷入彻底的绝望,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否则,选择这种极端方式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就会像那辆公交车一样,看上去“正常行驶”,却随时有危险的可能。

就这场具体的悲剧而言,“社会”挽回这个绝望的中年男人,可能有三次机会:如果拆迁没有那么“果断有力”,给他留几天时间,让他进去看一看,收拾一下(财新报道曾有细节,张某钢赶到现场,想进去被拦住了);如果他打政务热线,得到的回复再有温度一些;或者当他打电话给女友的时候,女友能够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他有一些恰当的鼓励并迅速找到他安抚——或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他所感受到的世界或者“社会”,并没有表现出挽回的意思。

这样,张某钢最后的行为,就是一种绝望的表达。官方调查也承认这一点,称他“为制造影响”。一个人决定这样做的时候,肯定知道自己也会死。连自己的死都不怕,还要什么“影响“?这是岁月静好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但是,这也正是张某钢“最后的斗争”,他想通过这种行为,来反抗社会或者命运加在自己身上的巨大不公。那种“不正义”的限度,超过了自己生命的承受力。

但是,媒体用“报复社会”来形容这种行为,并不恰当。“社会”是什么?如果我们把社会理解成政府和个人之间“地带”,那在张某钢案件中,社会也是无辜的。

导致张某钢“厌世”念头的事情有很多,个人层面,离异,身后困难,看不到希望,甚至所为的中年危机,都是因素;政府方面,拆迁(为了加快发展),没有领取赔偿金(40平米7万多块,张某钢认为太少),申请公租房被拒(政府理由可能也正当)——在他房子被推到那一刻,也就彻底推倒了他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恰恰是缺席的。有没有团体能够关心他?有没有人可以给他安慰和希望?有没有机构可以帮他维权?我们都看不到。“报复社会”,这个被报复的对象,恰恰是缺席的。

在政府(公权力)和个人之间,就是广阔的“社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空间是被大大压缩了。最终,公权力直接面对个人,当然拥有碾压对方的实力。而作为“萎悴的个体”,到哪里去寻求客观、理性的道路呢?最终他只能通过自己的死亡“制造影响”。

社会由无数个个体、社会组织和团体来组成。当个体声音得到声张,社会就能获得发育,反之,社会萎靡,个人最终也会失去最后的牵挂。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不但“中间地带”(社会)日益萎缩,而个体似乎也在崇尚一种碾压的狼性文化。

这种冷漠,有时候以一种进步的面目出现。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连x讯员工都开始逃离深圳了”,控诉的是深圳的高房价。后面的网友评论有一条非常经典:“是你自己的进步慢了,赶不上深圳的进步速度……”

这是相当可怕的观念。如果某讯的员工都赶不上,张某钢就更赶不上。当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的时候,他就可能“制造影响”,逼迫你们回过身来。如果那个“社会”真的存在,它就像一辆公交车一样。你坐在前排,或者更好的靠窗座位,确实相当进步优越,但是终究还在车上。

菜单
  1. 阿離  

    @爱狗却养猫 #8

    他的行为本身就有问题,跟共匪讲道理有用吗,有用的话对方就不是匪了。

    这种文章充斥了十几年的互联网,看的眼睛都出老茧了,坦白说,讲的都是废话而已。本来就是一个眼神就可以懂的东西,还洋洋洒洒那么多字。

  2. 阿離  

    据我了解,很多人其实在生活中和政府发生冲突,都是因为看了类似启蒙文章而又没有系统接收过如何应对衙门引起的。

    如果不看,那么他们从小父母意传给他们的生存法则,会让小孩子不教自懂如何应对政府部门。 既要让人反抗,又不彻彻底底地给出一套系统的反抗方案。中国人就是喜欢这么搞,什么都是嘴上说说而已。

    当然了,被抓的,被伤害的也只是这些可怜的维权者,跟写文章的人,就一点关系都没啦。有些没醒悟过来的人,被抓后还会依然感谢这些文章作者...

  3.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有句话叫做,兔子急了也咬人。所以所谓“无知之幕”的正义理论,呼吁保护社会上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让阶层保持流动,让诉求通道畅通,不仅是为了防止任何人因为各种不可控因素落到弱势者的处境,也是有利于所有人的。

  4. 阿離  

    坦白说,这种文章没有什么意义。写这种文字的人是很虚伪的。

    一边站在圣人道德角度去对司机指指点点,也要求司机做个圣人,一边是个连原始社会都没脱离野蛮拆迁的国家。两种极端,就是精神病。说什么针对“特定人群”,如果他有这种能力,就不会只在底层生活,也不会遇到这种事了。

  5.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每一个在富士康纵身一跃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可能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大巴,让一车人和自己一同跃下。

    只会伤害自己的绝望者、自杀者,是不幸的,但却是其他人的幸运。因为理论上,他们完全可以化身人肉炸弹,带着其他人一起死。

    若有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所谓的信访规范,所谓的亲属维稳,再多的限制、再严厉的株连,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只会逆向选择出最绝望的人,做最极端的事。

    其实大多数人的诉求,不过是能把人当作人来看罢了。

  6. 阿離  

    这样的文章有个很大的问题。

    目的是什么? 觉醒民众吗? 觉醒了又如何呢? 造反OR接受现实?

    如果选择接受现实,大可不必了解这种文章。中国几千年意传下来的生存法则,会让小孩子就天生知道怎么在衙门和官吏面前保护自己。如果要造反或夺权的改良派,那么这种文章才有很大意义,给他们行动纲领,不至于屠龙者自己成为恶龙。那么如果不造反,又去整天了解这些东西,除了给墙内民众增添更多的焦虑和负能量,还有其他用处吗?这叫贩卖焦虑。百姓连在警察面前说个“不”字都会被抓起来的国度,你让他安慰做个顺民,不要叫醒他,这才是真正的善良。 要叫就彻底叫醒,要么就让他睡下去。送人送到一半是最不像话的。

  7.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阿離 #7 我觉得你没有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意思。不过各人各解读吧~

  8.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譬如说他的行为值不值得原谅。如果严格来说,文章作者确实没有资格原谅他或不原谅他,但公交车上死者的家属,却有资格说不原谅。而且我相信其中的很多人不会原谅。

  9. 岁在甲子  

    够不着赵家人,只能伤害跟他一样的底层了。

  10. 阿離  

    @爱狗却养猫 #3

    作者是在用线性思维关注事件本身,并非站在更全面的历史和当下的角度上解构。所以这种文章,除了煽情,除了让人心痛,对社会改变起不了任何作用。问题是中国人的德性有严重问题。

  11.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阿離 #1 我倒不觉得他是在指指点点。同态复仇不及无辜,这没有问题。我认为作者是在警醒大家这种事情发生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

    不认同不代表不应该去理解。理解不代表认同。

  12. 爱狗却养猫 饭丝
    爱狗却养猫  

    @阿離 #11 我的理解,这篇文章没有号召人去维权,而是说社会缺乏维权体系。

    很多人其实在生活中和政府发生冲突,都是因为看了类似启蒙文章而又没有系统接收过如何应对衙门引起的。

    我倒觉得,大多数人发生冲突,都是因为本身遇到问题而又不知道怎么应对衙门造成的。“类似启蒙文章”,帽子太大了啊。

  13. 阿離  

    其实死者家属恨不恨有什么用呢?死得只要不是官员家属,那些当官的根本就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如果死了几个老人,还能少发点低保,还能问中央要维稳经费,这一增一减的,多赚啊,年底腰包又肥叻。如果我也学这个作者的思路,可以这么改编一下:“死者家属觉悟不高,恨错人了,应该去找政府报仇。不然下次这种事还会发生,会发生得越来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