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文

睡前消息文稿:545期 来自“山河四省”,四个字让我害怕

alrashdi  ·  2023年2月1日 You say I'm wrong, but you'd better prove you're right.

本文章发布于2023年1月31日。为方便交代对话关系,有修改。

以下为文章正文:


马:大家好,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欢迎收看545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静:2023年1月结束了,本月的舆论场除了疫情收尾和例行的春节新闻,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流行词"山河四省",对应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代替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概念。

静:春节期间,四个省的年轻人在省界互射烟花,拍摄短视频上传,戏称是"山河内战"。之后又衍生了一些黑色幽默段子,比如"山河四省互不侵犯条约","山河四省互不嘲笑条约"。

静:前几期节目督工你一直在解释"社会化抚养"概念,有很多观众留言,说如果社会化抚养还是像现在的教育政策一样不平等,就不值得分析。当时还有人提问,说"山河四省"的人民怎么办,会不会再次被甩下?督工你也来自河北,评价一下"山河四省"话题吧。

马:1986年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楼上邻居是一位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地理老师,他强迫我对着地图背了四句地名缩写: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福吉安,云贵川藏青甘陕,内蒙台湾北上天。

马:在海南和重庆市分出来之后,缩写口诀已经修改了好几次,但第一句"两湖两广两河山"从来没变过,所以"山河四省"并不是新说法。2023年初,"山河四省"忽然在地理课之外成为流行词,显然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马: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山河四省"的共同点是经济上缺乏都市圈带动,在初步工业化之后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同时四个省人口密集,有大量的年轻人既不能向外转移,也不能在本地找到出路,所以被迫抱团取暖,思考共同的发展障碍,因为类似的歧视政策而同病相怜,初步形成了一个文化联盟。

马:要说这个概念和社会化抚养有什么关系,我完全赞同留言区的观点,如果社会化抚养政策还搞地域歧视,就没有任何合理性。但是,无论搞不搞社会化抚养,省级行政单位之间的政策性歧视都已经很严重了,这和社会化抚养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马:2023年初,就在全社会都对经济前景表示担心的同时,"山河四省"的说法全网流行,这说明地域歧视问题很可能在人口危机爆发之前就炸开,必须优先解决。所以,"山河四省"上热搜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我们当它是普通的网络段子,将来可能要为现实分裂付出巨大代价,勿谓言之不预也。

马:之前的节目,我一直说,某个地区的经济衰落未必是坏事。因为经济格局一直在变,过去的资源城市,现在不一定适合集中人口;过去的农业地区,现在不一定适合搞工业。只要人口能自由流动到发达地区,在都市圈周围繁荣的中小城市安家落户,没必要强求每个地区都始终经济增长。如果地方官员坦诚接受衰落,节约基础建设投资,也许还是好事。

马:以上说法可能适合黑龙江,适合贵州,适合甘肃的很多地区,但拿到"山河四省"就不合适,因为中原地区人口太多了。

马: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除了靠移民抢到第一的广东之外,人口第二大省是山东,第三是河南,都有一亿左右的人口,然后河北7400万排在第六。山西人口虽然只有3500万,但是也明显超过贵州、吉林、新疆和内蒙古。四个省合计3.1亿人口,自身就在中东部地区,必然长期保持人口密集的现状,必须就地搞产业升级。

马:经过20年的尝试,中国21世纪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了,就是以大型都市为核心,建设都市圈经济。中小城市放弃高端的商业、文化产业和金融,把这些资源集中到核心都市,自己选择好分工方向,发展几个特色产业。大都市得到商业和金融资源之后,提升研发能力,吸引高端制造业,给周围的中小城市提供产业链枢纽,带动整个都市圈产业升级。而"山河四省"在过去30年的工业建设初见成效,已经有规模很大的县域传统工业,接下来需要依托核心都市才能爬到到下一个层次。很可惜,现在山河四省最大的弱点,就是得不到大都市圈的支持。

马:中国有三个超级都市圈,长三角和珠三角太远,京津都市圈吸纳了周围的商业文化资源,但拒绝给周围地区当产业枢纽。至于西安、武汉、成都几个有活力的次级都市圈,都在"山河四省"之外,优先辐射本省。在四省内部,郑州和青岛冲击大都市失败,承担不起拉动上亿人口的任务,石家庄和太原更不敢说话。所以"山河四省"的年轻人去大都市的成本高,留在小城市只能做一成不变的蓝领工作,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马:年轻人找不到出路,不会首先考虑深层次的经济地理问题,而是会用公开的负面因素解释自己的难处。比如说高考歧视,比如说医疗和福利资源分配不合理。哪怕这些负面因素并不是主要矛盾,也必然要承担几乎全部的压力。如果歧视政策长期存在,最终会迫使受影响的人团结起来,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所以今年出现了"山河四省"的概念。

马:举个例子,18世纪英国统治北美殖民地,主要的获利方式是垄断特定行业的贸易。殖民地的重要资源,糖、烟草、染料,都必须先运到英国,支持英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同时殖民地不能随便发展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优先进口英国本土的产品。

马:贸易政策压制了殖民地的经济,但因为北美自然条件优越,所以人均收入还是略高于英国本土。而英国政府从垄断贸易赚了足够的钱,也不屑在殖民地收重税。一直到美国独立,殖民地的综合税负也不到英国本土的四分之一。

马:但是,北美殖民地造反的时候,最响亮的口号并不是夺回贸易自主权,而是"无代表权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抱怨英国本土政府只收税,不给殖民地精英留议会席位。在当时的体制下,议会席位基本上是贵族子弟和大商人垄断,和殖民地的工人农民没啥关系,甚至工人农民可能还因此比本土的劳动者少交税。但是因为政治上的歧视太公开、太明显,税收的问题还是团结了全体殖民地居民,联合起来对抗大英帝国。

马:"山河四省"的问题有点类似,核心的矛盾可能是经济地理布局,甚至可能和黄河流域的航运水平有关系,但在高考招生方面,晋冀鲁豫四个省份受到的歧视水平差不多,身边还有北京天津两个不发挥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城市做对比,这种公开的歧视政策,必然会在矛盾爆发的早期承受全部矛盾,帮助几亿人团结起来提出诉求。

马:2001年,我还在读大学,山东有一起著名的宪法诉讼案。当时大多数省份使用同样的高考题,山东省的录取线和北京差了100多分。青岛的三个落榜学生,我得念一下名字:栾倩、张天珠、姜妍,翻出宪法,以宪法规定的平等权为依据,向最高人民法院起诉教育部,最后被最高法院找了一个管辖权的理由驳回。这是新中国最著名的一次宪法诉讼案。

马:从第二年开始,各省高考逐渐单独命题,用掩耳盗铃的方式盖住了录取分数线差异。但我认为这不是矛盾缓和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没那么笨。真正缓和矛盾的因素,是接下来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大学全面扩招------都能多吃肉的时候,不平等就可以容忍。

马:现在是2023年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很可能要结束,而大学扩招带来的兴奋感已经结束,所以赤裸裸的教育歧视再次暴露。"山河四省"在共享的歧视政策下逐渐团结起来,重新开始塑造集体认同感。

马:我还是用美国历史做例子。1754年之后的几年,在英国还能带领殖民地在北美搞扩张的时候,华盛顿是大英帝国的忠实臣民,积极组织军队,和英国正规军一起打法国人,占领更多的土地,还希望能获得英国的正式军衔,当一个在国王面前有地位的将军或者上校。

马:但是七年战争之后,英法在北美长期相互妥协,殖民地扩张暂时结束。而华盛顿始终是民兵军衔,在英国正规军体系内没有地位。所以到了1774年,距离华盛顿为英国打仗只有15年,他已经成为支持独立的代表。1776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做军事指挥官。当年在英国体制下培养的军事能力,现在用来反英国了。

马:如果你不喜欢和美国作对比,国内也有对比案例。说起高考歧视,广东、江苏同样是严重的受歧视省份,录取压力很大。其中江苏紧靠山东,距离河南很近,徐州市几乎是一个华北城市。但广东江苏可以享受都市圈的经济拉动作用,占据国内最大的经济增量。过去连续十几年,都是广东江苏来争夺中国GDP排名的冠亚军。所以就算承受了高考歧视,这两个省也不像华北省份那样有怨言。至于将来,如果经济全面放缓,江苏或者苏北会不会找"山河四省"抱团取暖,我们还得再观察。

马:从中美两国的例子来看,在高速增长期,矛盾可以被暂时掩盖起来。一旦快速扩张结束,就必须尽快消灭公开的歧视政策,避免内部经济矛盾制造社会分裂。现在"山河四省"的团结意识已经逐渐形成,解决方案只有两个:或者是重新启动经济高速增长,或者是解除公开的歧视政策。

马:两个方案对比,显然是调整教育政策成本更低,成功率更高。所以在"山河四省"上热搜之后,高考录取改革不能再拖了。我还是前面的判断,社会矛盾可能会快速爆发,"勿谓言之不预也"。

静:之前很多期节目,督工你也分析过高考歧视政策的问题。当时很多观众说不可能改,因为制定政策的群体,就是当前分省录取制度的受益者,他们不会制定对自己不利的政策。督工你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马:作为一个在江苏安家的河北人,过去25年,我一直在观察高等教育制度。观众说的利益集团问题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个人觉得这是次要因素。毕竟在权力和财富两方面都边缘化的天津才是当前高考政策的最大受益地区。

马:在当前中国的体制下,能直接影响全国性教育政策的人不多,无论是看他们的年纪,还是看相对的收益和风险,绑架国家政策来服务少数人都不是一个理性选择。倒是选择出国留学、特长生和政保生路线更合理一些。所以我认为高考改革的主要阻力还是因循守旧的管理惯性。

马:我上周刚刚读完一本历史书《被统治的艺术》,引用了大量明朝基层文献,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明朝军事制度。这里我介绍290页的一个小故事

马: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基层分成军民两个系统,相当一部分人口属于军事卫所管理,为军队提供士兵和军粮,不受地方政府管理。明朝后期张居正改革之后,取消徭役,折成现金,加到全国的土地税上,但是这些军户本来就不给地方政府干活,所以不承担改革后的额外加税。

马:紧接着,清朝入关,迅速接管了明朝的税收系统。清朝官员拿起张居正时代的税收统计报告,向各地居民收税。清朝有自己的军事体系,汉族绿营士兵也是拿军饷的,所以明朝的军事卫所人口,在清朝变成了普通平民,不再给卫所提供士兵和军粮,按道理说也就失去了低税率的优待。

马:但神奇的是,到了雍正时期,距离清朝入关已经快100年了,某些从明朝军事卫所转化而来的居民后代还能向官员明确表达立场,说我们按照惯例享受低税率,不应该交附加税。而更神奇的是,清朝官员接受了这些居民的主要诉求,承认他们可以不交附加税

马:这是因为地方官员只对眼前的考核指标负责。既然之前的征税规则已经被各地居民接受,按照上级也承认的标准提供足额税金,而且没有激发明显的反抗,官员的最优选择就是按历史文件执行。如果官员认真起来,拿出清朝的原则去拉平税率,反而可能制造动乱,影响自己的升迁。在这种心态下,前朝的规矩,真的能管本朝的官。

马:从明朝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到清朝雍正时期按照卫所税收原则重申税率,中间隔了三个半世纪和一次改朝换代,标准都没有重新修订。我们的高考制度只是沿用了几十年前的惯例,负责制定政策的官员回避改革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马:但理解官员的选择不等于接受他们的选择,因为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的运行原则完全不一样。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总量受土地和人口限制,再怎么改革,上限也不会太高。同时,农业经济很脆弱,稍微动荡就出现灾荒。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封建统治集团宁可维护惯例,保住下限,也不会暴露矛盾,追求上限。那个在清朝维护明朝税收制度的官员,完全可能因为辖区稳定,按时上缴税收而受到奖励。所以,很多明朝甚至是元朝留下来的制度,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炮舰的威胁下才不得不调整。

马:新中国是一个反封建政权,不需要承认封建时代的管理原则。新中国还是一个反帝国主义的政权,既然帝国主义一直在发展,我们也必须不断改革,刺激人民的积极性,追求没有上限的经济增量。所以,清朝官员不敢触动的惯例,新中国不能无视。清朝官员可以含糊过去的地方,新中国必须主动应对,避免历史矛盾影响未来发展。

马:现在"山河四省"的说法已经上热搜了,从地理概念变成了文化概念,接下来还可能塑造真实的对抗阵营,这就是社会承受力逼近极限的标志,是社会分裂的预警。所以,无论具体的管理者怎么考虑,我们必须打破有关部门的管理惰性,在矛盾总爆发之前主动改革,切断高考录取歧视这条导火索,才能稳住华北3亿多人口。

静:最近几期节目,你提出了很多主动改革的建议。其中力度最大的改革,当然是社会化抚养。但是很多观众怀疑,我们的社会有没有能力执行这种全面改革,会不会反而给社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静:有的老观众看了我们去年的节目,对你提出质问。他说:封城期间,督工你从社区拿不到食物,只能拿到不知道哪一级政府买单的连花清瘟,硬是饿瘦了二十斤。面对地方政府这种执行力,你为什么还期待它执行社会化抚养这种复杂任务?

马:这个问题,反映了2021年以来社会主流思潮的转变。2020年之前,政府要搞重大工程,重大改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比较乐观,哪怕要做的事情超出了之前的记录,普通人一般也相信我们的制度能创造奇迹。

马:最近两年,舆论风向逐步反过来了,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减速打击了年轻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数人已经进入进入现代社会的现实。过去大多数人停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国家做出一点现代化成果就是亮点。等到大多数人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剩下不够现代化的方面,就是明显的黑点了。从找亮点到找黑点,政府机构的形象当然会发生变化。

马:真实的政府能力在两种形象之间,既不是无所不能,也没有差到只能躺平混日子。

马:上一期节目,我说刺激生育率,必须先转变观念,不要只鼓励稳定的婚姻内生育,也要给非婚生育创造安心的环境。话音刚落,昨天1月30日,四川省宣布推行新的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不要求登记对象保持已婚身份,理由是将生育登记的重心转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结果上。这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度进步,我们应该促使国家继续解放思想,建立更现代化的制度。

马:至于说改革的时机问题,从历史来看,几乎没有哪一项重大改革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几乎都是都是受到现实压力之后,不得不赶快转向。所以,改革往往会因为因为缺乏准备而产生混乱,哪怕是那些成功的改革也不例外。所以,就算我们现在的社会管理能力有一定缺陷,我还是要基于社会趋势,提出我的改革建议,也希望每个与之相关的观众,每个公民,也和可能发生的改革互动,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马:过去2个月,年底的防疫政策大家都看到了,如果不对对群众做充分解释,充分动员,政策就只有粗暴封城和完全放开两个极端选项,不可能平缓过渡。而春节前后的鞭炮管理政策,相信大多数观众也看到效果了,如果没有疏导和管理,不和群众诉求进行充分沟通,往年管理再严格的地方,今年也只能说一句"法不责众"。这些例子说明,得到群众广泛参与的改革,并不能避免所有问题;但如果没有广泛的参与和认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有效。

马:具体到社会化抚养和刺激生育率问题,的确可能超出了当前的社会管理能力,也超出了普通公民对社会的信心。但公民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对必要的改革做出积极推动,也必须做积极推动。因为消极抵制会把社会推到更糟糕的状态。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

马:我还是用生育问题举例子,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基层政府曾经付出巨大的代价搞"计划生育",限制每个家庭只能生一或两个孩子。这在基层激发了无数的暴力对抗。

马:当年要强行限制人口,客观条件就是人口暴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环保压力,甚至有彻底压垮中国社会的危险。我之前介绍过中国北方雾霾的来源,原因是2000年前后,中国农民的收入提高到能买煤的水平,北方农户终于可以每家烧一个小煤炉取暖了。在十亿人口的基数上,每家一个煤炉就差点毁掉北方冬天的空气,让整个华北都弥漫着能见度十几米的浓雾。

马:在这之前,几亿人烧不起煤的问题更可怕,因为农民为了做饭取暖寻找一切可烧的东西,剥光了山上的植被,导致普遍的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快速萎缩。在我老家燕山地区,森林覆盖率一度只有6%。我亲眼看到,80年代山坡上的冲沟每年加深,从我小学到中学的时间就能加深七八米,往前延伸几十米。

马:现在我们完成了工业化,农民大面积进城,可以封山育林了,当然可以反思当年的计划生育有缺陷,说当年的基层公务员太粗暴,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担心中国新增人口把产业升级的资源吃光,把环境彻底毁掉,最后整个中国变成绝望的贫民窟。

马:中国人口从四五亿快速冲到威胁农业生态的十亿人,原因并不是农民生的越来越多。相反,建国后生育率是有温和下降的。但是,自古以来农民适应了穷困和战乱带来的高死亡率,文化上已经习惯用高出生率来对冲高死亡率,所以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耕地,总是要生四五个孩子,尤其要生儿子来保持自家在农村的地位。新中国提供了和平的环境,把一部分现代医疗技术送下乡,大幅度降低了成人和婴儿的死亡率,让农民的大多数孩子能活到成家立业,结果就是人口爆炸,过一代人就要翻一番。

马:从60年代末开始,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暴增的威胁了,开始劝说农民少生一点。但是,因为工业化生活不普及,农民缺乏上升空间也没有足够的娱乐,坚决不肯放弃自己的传统。如果后来没有严厉的计划生育措施,中国人口可能会一路涨到20亿,吃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全部资源。

马:简单地说,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按照自己的习惯生孩子,注定了八九十年代的政府要用最粗暴的方式搞计划生育。现在回顾20世纪,如果我们希望20世纪末的计划生育政策能温柔一些,合理一些,人民就必须从50年代开始控制自己的生育习惯。之前越是放纵,越是自由,最后使用的暴力就越多。

马:反过来说,刺激生育也一样。现在人口暴跌的威胁已经摆在眼前了,如果我们眼下不积极推动政府去应对,不积极监督政府提高管理能力,最后必然会遇到反方向的粗暴计划生育政策。当年怎样禁止生育,将来就会怎样强行分配生育任务。这里不仅是政府有责任,人民自己也有责任。我们可以抱怨人民的发挥空间不足,但不能公开说人民应该消极对待社会,放弃主动性。

马: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社会改革方面肯定有很多欠账,靠惯性和打补丁来维持社会运行。我举一个例子,新中国建国前期,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国防,进行了几十次省区调整,我家乡就从热河省调整到了河北省。1988年,广东分出了海南省;1997年四川分出了重庆市,也就是说到了20世纪末,中国平均每10年还要调整一次省区边界。

马:1997年到现在是26年,我童年背下来的省区口诀,现在还基本适用。而这26年,恰好又对应了中国全面工业化时期,人口、经济和资源状态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的行政边界不可能完美应对。所以,仅从省区边界的变化历史来看,21世纪的中国一定是搁置了很多改革,积累了很多内部矛盾,等到经济稍有减速,矛盾就会全面暴露。

马:现在"山河四省"的概念上热搜,导火索也许是高考歧视政策,或者是华北地区的畸形环保政策。但深层因素,就是都市圈和产业分布受到原有省界的限制,无法覆盖中原腹地人口,导致3亿人口产生了怨气。如果我们不希望将来做更仓促的改革,眼下就要正视已经存在的矛盾。

马:回到社会化抚养问题,前面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人口危机一定会带来激进的生育政策转折,迫使中国转向社会化抚养方案。社会如果不主动制定方案,将来就会被动转向一个粗糙的方案。公立机构不主动推行社会化抚养,民间就会产生劣质的社会化抚养方案。老观众可能还记得第39期节目,标题是《如何彻底消灭"豫章书院"》

马:当时我说,豫章书院,是家长权力失控状态下的劣质社会化抚养,是家长强行向私立机构委托暴力管教权利之后的必然产物。豫章书院虽然很残酷,但和这些习惯暴力的家长自己管孩子相比,还是要更温柔,更节约资源。如果我们不主动接管这些家长的抚养权和抚养责任,将来一定还有更多的豫章书院:

马:对付豫章书院的办法很清楚了,就是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师数量,增加心理学专业人员,开设更多的寄宿制学校,给那些能力不足的家长一个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国家也必须介入私人家庭生活,审查父母的心理状态和教育方式,如果问题比较轻,就批评教育,如果屡教不改,就果断剥夺抚养权,把孩子带走......如果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变,如果习惯法不修改,网瘾学校作为一个利润高,风险低的行业,必然长期存在。

马:2023年刚开年,新的"豫章书院"又来了。无论是河南郑州雅圣思学校暴力事件,还是衡水二中学生的抗议,都说明社会化抚养必须尽快推行。让公立机构主动取得监护权,主动规划社会化抚养,总比被大趋势推动被动进入要好。我们不能总是每年痛骂一次"豫章书院"之类的机构,关闭几个私立学校,然后第二年再重复历史。

马:另外,不知道各位观众注意到没有,衡水二中,河南雅圣思学校,都在"山河四省"的腹地,中国各种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今天的话题从经济地理说到了教育公平,又从教育公平回到了地理话题。

马:第541期《社会化抚养概论》的结尾,我说马上要开第14届人民代表大会了,希望代表能重视人口断崖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544期分析社会化抚养的效果,我又展示了一张介绍公民意识的图片。

马:今天这期节目,我再多履行一点公民义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互联网页面是"中国人大网",左栏有一个选项是"审查建议在线提交"

马: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条法规明确规定过各省高考录取名额的分配规则,所以我只能用"高等教育"做关键词,找到了唯一的全国行政法规------1986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马:这条规定第一条就赋予国家教育委员会编制全国招生计划的权力。现在国家教育委员会已经改成教育部了。

马:所以我正式提出了审查建议,希望人大代表重新审核《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在第一条应该加上"公平"两个字,最后的文本是:"由教育部公平编制年度招生计划"。其他观众如果对高考招生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向人大传达民意。

马:除了立法之外,我之前介绍过国务院的互联网页面------中国政府网。这是一个积极汇总留言的网站,大家可以在留言统计页面看到每个月的留言重点。

马:去年11月,一共13万留言,有12.7万和疫情防控相关。到了12月,五万留言,只有4.6万和疫情相关,可见12月放松管控之后,无论如何矛盾还是缓和了。

马:中国政府网可以直接在网页留言,也可以通过微信的国务院客户端实名认证留言,我也刚刚又添加了一条高等教育平等化建议,内容是这样的:

2023年,互联网热搜出现了"山河四省"关键词,其他视频网站也频繁出现"山河四省"相关话题,引发晋冀鲁豫群众参与。这一方面表明华北腹地人民对经济发展现状不满,另一方面,也和现行高等教育的歧视性政策有关。

华北四省环绕京津,省内缺乏优质大学,报考省外大学,录取率远远低于京津等地,引发群众强烈不满,年年积累怨气。2022年疫情政策反复调整,影响了经济发展,暴露了社会矛盾,所以"山河四省"人民出现了局部共同体意识,抱团反对歧视。如果放任此种趋势,可能会导致社会全面割裂,降低我国应付各种危机的能力,请务必重视,尽早以公平态度调整高考招生政策。

马: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的留言建议功能很便捷,其他观众也可以通过类似方式传达自己的观点,落实公民义务。

马:545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稿发布在睡前消息编辑部的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周五再见!

菜单
  1. 陈士杰   打倒共产党!打倒习近平!

    向政府提意见,不是公民义务,是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