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读书

有哪些知名专著屡屡被推荐,你却怎么也读不下去?

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最终读下去的?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菜单
  1. wahahaa  

    系统化读书法的补充

    读具体某一本书的时候,也要用学习一个领域的方法,先快速略读了解整体纲要,再细读。《红楼梦》这本书我在困惑于复杂的中式家族内部关系的阶段读过,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学习和了解中式家族关系的模式跟七大姑八大姨的心理。红楼梦博大精深,一堆红学家从里头研究出不少稀奇古怪的也是有价值的东西,不过对我来说那些毫无意义,从为了理解人情世故的目的来说,我看一遍曹雪芹亲自写的那部分就足够我自己用了,我也没兴趣再去深入了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效的读书,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有限的目的,否则就陷入无底洞了。

    当然,这些只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谈读名著。

  2. 懦夫斯基  

    @榴梿 #1 党国教育部、社科学院推荐的那些,是不好看。不推荐,甚至禁止的那些,大多都很好看。索尔仁尼琴等一批异见作家是切合党国读者心思的好看,大抵优秀的作品总要是反政府的。《我们》好歹也是反乌托邦小说的老资历了。 @天神九頭鳥 #2 惭愧,我至今都对《红楼梦》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总觉得它还是在循环古老的规训。

    @Merlin #3 哲学类著作看不下去,翻译要背至少一半的锅。我理想中的翻译,宁可把复杂的长句拆解成一页纸,也不应当照猫画虎地把从句堆叠得老高,成为在信息时代之前就有的“机翻”。

    @wahahaa #6 非常感谢分享阅读方法,其实我发帖本意只是想灌灌水,吐槽一下哪些书可能名不副实,真是无心插柳,抛砖引玉:)

  3. 漢娜怎麼說  

    我觉得我们可以组个reading club,每个月轮流推荐一本书,non-fiction fiction都可以。 政治沾边不沾边都可以,然后当月大家可以讨论该本书。

    推荐人最好看过那本书,衡量大众性,有趣性,可读性。 比较生硬的,就推荐短一点的,免得看不下去。 让不同人轮流推荐的话又可以确保多样性。

  4. 精力善用  

    @wahahaa #6 如果survey类文章作者的水平不够高总结得不好,把路带偏了怎么办呢

  5. 精力善用  

    @wahahaa #11 读过怎么记住呢?

  6. Merlin  

    貌似不多,记得两本,《围城》,读到一半觉得过于絮叨和酸臭,《形而上学》读了20页,第二天就还给图书馆了,过于不知所云。

    最重要的是,不是有主动阅读需求的书(比如教材/工具书),就不要逼自己了,反正八字不和,五行相冲,互不上眼。

  7. Merlin  

    @天神九頭鳥 #5

    而且不止蔡元培和反清复明主题,也有说是暗示清宫政治斗争的,参见各种红学家(比如刘心武)的秦可卿考证系列。

  8. 天神九頭鳥   驅逐韃擄 恢復中華

  9. Merlin  

    @天神九頭鳥 #5

    也是一家之言,借古讽今,参见蔡元培的石头记考证系列。

  10. 宋朝之美  

    @glow #21 《百年孤独》。我用眼睛看完了,但是不知所云,等于大脑没看。

  11. 小二   默认开启批量屏蔽受限用户发言功能,可在设置中手动取消。

    凡是「斯基」写的,都读不下去,什么《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卡玛左夫兄弟》之类的……

  12. 小二   默认开启批量屏蔽受限用户发言功能,可在设置中手动取消。

    @懦夫斯基 #13 《红楼梦》可以不必急着读,可以听听音频节目《蒋勋细说红楼梦》,听个几集,应该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感受一下「台湾小清新」版本的红楼梦。

  13. 懦夫斯基  

    @榴梿 #14 你引用的盛赞,让我实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在人背后说坏话,以国籍和民族为范畴评价文学,用的还是教科书上的套话,怕不是个深受党国教育的民族主义者。索尔仁尼琴的小说还是很好看的,前提是你得能把那些名名姓姓捋顺了。《古拉格群岛》确实是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读者偏好与其政治立场强相关,同理还有《夹边沟记事》、《重返天安门》等等。好看的纪实文学太少,它得要求作者既是一个热忱的调查记者,又是一个冷酷的剧作家。

  14. 懦夫斯基  

    @榴梿 #18 感谢推荐,蒋勋的观点我以前看过,不知现在是否有些新的东西。我对《红楼梦》没有感觉,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各种流派的红学家们太多,看得越多越无感:(

  15. Merlin  

    @懦夫斯基 #13

    凡以文学手段表达哲学思想的,就可以读的津津有味~比如尼采,存在主义那几位: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严肃作品区分奇奇怪怪的名词定义也是个大活。

  16. 天神九頭鳥   驅逐韃擄 恢復中華

  17. glow  

    百年孤独。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关系太混乱了。 不过那是初中时的事了,再后来也没再重新翻开看。

  18. Merlin  
  19. 小二   默认开启批量屏蔽受限用户发言功能,可在设置中手动取消。

    @懦夫斯基 #13 实话说,索尔仁尼琴写的东西,也是读不下去,可能我本性对于枯燥的报告文学不感冒。之前和一位朋友在夜肆上吃聊,他滔滔不绝盛赞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对人性善恶的刻画十分深刻云云……我后来硬着头皮读了几遍,也是读不下去。相反,我对《巴黎圣母院》和《红字》一类的,倒是觉得挺好……

  20. wahahaa  

    @精力善用 #9

    1. 看作者的声望,很多领域都有功成名就的学者发表的survey类文章,专业打业余根本不用比。
    2. 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发表的survey一般是非常前沿的话题,不必看。如果你出于研究需要,那就在survey基础上自己地毯式跟踪最新发表的文章,学术论文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回顾相似研究的环节,多看几篇也能看出脉络。
    3. 找高水平权威同行评议刊物发表的review或者survey
  21. wahahaa  

    读书要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有时间,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系统化的策略。

    一定要有需求

    不要随便为了打发时间而去读闲书,也不要因为别人都说红楼梦、1984是必读名著而去读,这种动机注定导致半途而废。

    以我自己为例,大学以前是被逼着读文学类名著,根本读不进去,归根结底就是没有需求。后来进入职场之后在各种利益冲突跟矛盾中奋勇挣扎之后,就对职场小说很感兴趣,对涉及职场的教育课程(管理学、社交礼仪等乱七八糟的)也有了兴趣。读书也是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麻烦才有动力。你说让一个高中生去读职场小说?社交礼仪?我还不如去打街机、打篮球、泡马子。

    读政治学著作也是出于实际需要,当发现你自己被政治关心了之后,当你不懂政治而吃了巨大的亏之后,你就有动力为了战胜它而去搞懂它。

    一定要系统化

    系统化的学习方法是,一定要从导论性质的书/文章开始读,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法。比方说要了解中国哲学,一定先从冯友兰那本薄薄的《中国哲学简史》开始,上去就抱着《道德经》、王明阳之类的啃就是最2B的做法。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必然是先打开地图,而不是直接随机闲逛。同理,了解一个陌生领域的时候首先得找到地图——导论。这个导论能给你勾画一个脉络,给你一个框架,让你快速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逻辑。有了这个脉络,对各种重要思想都了解大概之后,你再选择要不要对其中一个进行深入了解,而你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已经带着问题去了。

    任何一个领域,不管多大多小,都一定有导论性质的文章和书籍,它们是专业学者进行领域知识拓展加深的必要台阶,所以你只要找一定能找到的。发展再快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每年都有不少对某个课题子课题的review、survey文章发表。除非你的研究已经做到最前沿,否则一定有前人帮你总结好了脉络,画好了地图的,这些地图即便略有落后,但对一个外行来说是绝对够用的。

  22. 小二   默认开启批量屏蔽受限用户发言功能,可在设置中手动取消。
  23. 笑翻江山  

    @榴梿 #1 哈,凡是「斯基」写的,都读不下去。

    我也是。

  24. goasa  

    @天神九頭鳥 #2 确实,所谓“四大名著”中,就只有《红楼梦》,试着看过几次,实在是看不进去,最后放弃了。

  25. zhangxiaoYang  

    海德格尔,那真的是天书,有字天书。看了一行字就合上了。

  26. 逻辑思维  

    @漢娜怎麼說 #16 刚好在matters看到两篇召集线上读书会的贴文

    1. 兴趣召集:线上经典读书会 https://bit.ly/2qbvYA8
    2. 书单 https://wiki.librivox.org/index.php/Great_Books_of_the_Western_World
    3. 召集线上写作会 https://bit.ly/2qhnHdP
  27. 丁丁在美洲  

    我觉得没有必要勉强自己读没有兴趣的书。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对于小说有一个比较投机取巧的办法,从后往前看。翻到最后几章快速看到结局,然后再回到前面。 至于专业书籍,那就是必须要选择比较有口碑的作品,哪怕是微积分呢一样有不同版本的,比如清华就改成英文版的,特别好

  28. cunzaizhe09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东西,现代人思维方式上不同,一般在喜欢传统元素的状态下才能理解。举个例子,有的人说顺从规则入乡随俗,人之常情,有的人就认为快意恩仇,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这才是天性自然。你说他俩谁对谁错?其实都对也都错。你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喜欢这样的状态,才会对传统的文字表达有一些感觉。

    谁真谁假?真事隐去,人在梦里,梦在人作。

  29. 梅菲斯特  

    对我来说多了去了,哪怕西方哲学史我也是跳着看的……兴趣的事情不能逼自己…… 比如我每次看神曲(中文版)都只看地狱篇,一到炼狱篇我就觉得索然无味,至于但丁同学的女神是什么样子我就更没兴趣了……

  30. 梅菲斯特  

    以及难道只有我觉得红楼梦挺好看的……?

  31. 懦夫斯基  

    @梅菲斯特 #29 #30 那你还取名梅菲斯特,应该叫探春或者麝月嘛:)

  32. 梅菲斯特  

    @懦夫斯基 #31 因为我是黛玉真爱党…… 不过我看红楼梦的时候就是看个感觉,啥深刻的大道理我都没看出来。感觉欣赏文学就是用感性,理性分析啥啥文艺理论啥啥中心思想的,都有种买椟还珠的感觉…… 红楼梦其实挺感性的,里面的人都情感丰富。我看的时候特别惊讶,一个没有人文主义传统的清朝人,可以带着这样的悲悯去描写一些平凡的人生。(虽然都是世家大族,但实际上也就是没超能力的普通人罢了,对比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的主角们……)

  33. xyz   备份:https://t.me/s/pincongessence; https://nei.st

    基本上俄国作家的长篇小说书我都读不下去,中短篇还不错,不过如果有选择,最爱法国的长篇小说...

    @漢娜怎麼說 #16

    这个好,支持支持。我看大部头的书比较少,闲暇时间比较喜欢看WSJ和Bloomberg Businessweek,分享一篇最近看的news:

    The Rising Threat of Digital Nationalism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rising-threat-of-digital-nationalism-11572620577?mod=business_major_pos7

    写得很不错的,把internet从一个开放的平台慢慢演变成各个国家的孤岛的过程写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