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linda
rico y libre
关注的小组(12)
动态 帖子 64 评论 2314 短评 186 收到的赞 546 送出的赞 219
  1.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一大学公然讨论骨科?

    https://twitter.com/M_EssJay/status/1627368381467721730/photo/2

    COMSATS: Whatever is the outcome of this inquiry, the individual who tried to peddle this idea of incest with in students must be apprehended & made an example for the academic fraternity. Not only that particular individual but all those who processed this quiz & approved it.

    The paper, meant for 1st year BS Engineering class and held in December last year, threw a scenario at students in which a brother and sister make love. It then asked students about their views on the situation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and whether it was okay for them to have indulged in such an act. The answer was sought in three parts and in not less than 300 words.

    The passage read: “Julie and Mark are brother and sister. They are traveling together in France on summer vacation from college. One night they are staying alone in a cabin near the beach. They decided that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and fun if they tried making love. At the very least, it would be a new experience for each of them. Julie was already taking birth control pills, and Mark uses a condom too, just to be safe. They both enjoy making love. But they decide never to do it again. They keep that night as a special secret which makes them feel even closer to each other.”

  2. linda   在小组 江湖 发表文章

    脱7返葱运动

    很多来2047避难的品葱难民是因为不爽品葱的管理,但是他们到了2047以后又开始反对2047的管理,这里我衷心建议他们返回品葱。有人说,那怎么行,我们就是被品葱赶出来的;这可不好说,你可以去品葱联系天下无贼同志。

  3.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来简单讲讲援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援外活动,历来是各类人士抨击中国政府的重点之一,什么“大撒币”,什么“援助白眼狼”,什么“这钱花在老百姓身上多好”之类的,前提在于这些钱首先要有这么多才行,那么钱是多少呢?

    http://www.cidca.gov.cn/2018-08/06/c_129925028.htm

    以中国政府这个官方的白皮书为例,《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资金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方式。

    也就是说,三年的援助总额900亿人民币,其中还有贷款,也就是说实际上总的有效支出应该小于这个数字,毕竟将来对方可能还要还钱。

    就算100%坏账,那么三年援助九百亿人民币,平均每人每年23元人民币,也就够大家过年的时候一人吃一两只鸡罢了。这个钱能改善啥民生呢?

    往前说就更不用算了,以前中国所谓“一穷二白”的时候,援助看上去大手笔,其实是以天朝之物力援助小国,再怎么撒币,也只是相对于受援国是巨款,而对于天朝上国不过是零头而已。受援国当然可以比中国富裕(人均),但是援助本身并不能让中国更贫穷。相反,中共当年在外交上受困的时候,不是对着穷国们大撒币,怕是1971年联合国的门都进不去。最好笑的是一些支持政府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们,居然也跟着这个腔调一起攻击中共的外交援助政策,简直是笑掉反贼大牙了。更何况,某些援助(如坦赞铁路)是把中国本身的过剩劣质生产力拿去当国际硬通货半卖半送折了钱,算过来未必是亏,可能是双赢。

    有人说,不对啊,中共国大撒币,他不让你看见,偷偷援助怎么样呢?如果偷偷援助,那性质就不是在国际上买朋友了,而是洗钱干黑活,他都洗钱干黑活了,你还谴责他给钱给外国人是媚外,是丧权辱国,难道是要他把真金白银全变成子弹都落在中国人民头上才是物尽其用吗?这种支持中国政府却反对他援外的民族主义者,直接引用一段冲浪网友的评价就好了:

    其实,你能想明白领导阶层和你不是同一战线的人,就已经说明你有大脑升级的潜力了。但你却不能想的更深一步,思考统治阶级设计的民族主义为什么而存在,还反过来质疑那些共产党的领导官员为何要背叛民族主义,认为他们是逆民,我真的不知道说你是天真还是好笑。实际上,所谓官员为什么看不起你们,不是因为(逆向)民族主义,而是因为你是贱民。

    举个例子让你理解,比如说现在中国高校对留学生的特殊优待遇,直接原因是因为中共对每所高校的留学生数量有指标,所以为了达成指标,校方领导会尽可能讨好留学生,以争取来年更多留学名额,或者获得中央的补助。并不是因为某些民族主义傻逼脑子里所谓的领导们媚外媚黑,或者你所谓的领导是逆民,是因为大陆人肉电池小黄人对于中共没任何额外统战价值。

    这种因为中共的某些媚外媚少政策而跳起来辱骂中共的,其实更有可能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而非是真心对西方发达国家友好,希望让中国走宪政民主道路的所谓“西化派”,“开明派”,他们对中共的意见,不是因为中共太专制太压迫了,而是中共不够排外,不够法西斯罢了。换句话说,如果你真心希望中国民主宪政,应该支持中国政府多铁拳一些这样的爱国爱中爱汉族人士。

  4.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对中国人最大的种族歧视,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什么是种族歧视,就是对一个种族的成员,特意按照这个种族身份区别对待,而这个种族概念可广了,既可以是国家-民族(nation-ethnic),可以是肤色(phenotype race), 可以是社区(比如基督徒社区,穆斯林社区),甚至可以是地域(比如河南人,东北人)。总之就是一个人的出身。

    那么对中国人采取最有效歧视的,当今世界排名第一的除了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外,绝无第二家,这里说的可不是啥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这种耳熟能详的段子。而是中共作为一个专制政体的国家,他的制度本身就是需要歧视和等级制来维系的。很多中国人只看到中国政府惠外惠港台惠少民,就以为中国政府专门逮住汉人羊毛使劲薅,这是一种错觉。汉人被中国政府当成最大的畜牧对象,仅仅是因为他数量多,易得,成本低罢了,有机会剥削外国剥削港台剥削少民的时候中国政府一个也不会放过。在一带一路的时候,什么债务陷阱,什么拿资源抵债换港口铁路;剥削港台投资者力量,养套杀,骗进中国大陆然后拔毛;剥削少数民族,新疆大棉田人人强迫劳动。所以说,中国政府歧视所有人,但是他们最容易看到的表现,就是歧视汉族中国人。并不是因为中共瞧不起汉族,仅仅是汉族人太多了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利用其他力量歧视中国人的行为作为理由和借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进行辩护的行为,都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所以爱国华侨,就是在国外最大的中国人歧视者,人家美国红脖,欧洲新纳,日本极右,马来巫统,歧视中国人和华人还会受到国内外各种力量的约束,而中国共产党歧视中国人剥削中国人天经地义,还会有美日欧投资者来中国一起分享这个利益,共襄盛举。比起这玩意,不论是哪里的种族主义者反华排华,都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对手。无非是中共作为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大党,还有和中国人地理上和政治上接近的天然优势,让中共成为对中国人进行歧视和压迫的急先锋。

  5. linda   在小组 文字共和国 发表文章

    碘会升华吗 (Does Iodine Sublime) ?

    即使是小学的自然课,也会讲到固液气三态和相变,最显然的例子是水:冰,液态水,水蒸汽,在一个大气压下,水零度结冰,100度沸腾,这也是摄氏温标(Celsius, or centigrade scale) 的定义。固体到液体是熔化(fusion),液体到气体是气化(vaporization), 这两个用水都能很好演示,那么固体到气体是升华,这个就不好演示了。二氧化碳干冰这玩意容易冻伤人不安全,所以他们就会用碘演示升华。碘又是有颜色的东西,升华出紫气,非常有王八之气。

    既然碘是升华,直接固体到气体,那是不是碘在常压下没有液体状态呢?就像二氧化碳那样?

    https://haygot.s3.amazonaws.com/questions/2015801_1913491_ans_df4daf9c6e9546e58fe9afa9be54e613.JPG

    如图,左为水的相图,在一个大气压下常压加热冰,冰先化水,然后水再煮沸为水蒸汽。

    右为二氧化碳的相图,在一个大气压下常压加热干冰,干冰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升华温度为零下78摄氏度。要得到液态二氧化碳,必须加压到5.1个大气压以上,才有液态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三相点(固液气三相共存点,triple point)气压大于一个大气压,所以常压下二氧化碳不存在液态。

    所以一般人就会误解,觉得碘的相图也是二氧化碳这样的,常压下加热碘,碘就会直接从固体变成气体,不会有液体阶段。

    https://uwaterloo.ca/chem13-news-magazine/sites/ca.chem13-news-magazine/files/uploads/images/october-2015-article-3-graph-sublimation_page_04.jpg

    但是这才是碘的相图,和水相图类似,三相点都在一个大气压以下,所以加热碘,会进入液态,然后气态。

    所以,是大家的记忆错了吗?

    youtu.be/dPIaEWd8zf4

    实验室现场加热,碘果然先熔化再气化。

    那课本上说的”碘升华“错了吗?

    没有,如果我们把三种相变叫做熔化,气化,升华,那碘在常压下确实可以不经液态直接变气体;这是因为气化和升华都有两种方式,热力学平衡的,和热力学非平衡的。液体气化的两种方式,我们称为沸腾(boiling)和蒸发(evaporation),前者如烧开水,后者如涂清凉油到皮肤上蒸发冷却。前者是热力学平衡的,就是把液体加热到沸点,这时候液体变气体,气体变液体没有任何热力学的壁垒,可以任意转化。后者是热力学非平衡的,比如在地面上一摊水,不断有水分子逸出到空气里,随着空气流动被带走,而这些水蒸汽没法在液面上空累积,所以没法阻止水进一步蒸发,最后就是地面上这摊水全干了,而气温离沸点差得远呢。那么对于固体的升华,我们并没有区分碘固体常温下变气体,和二氧化碳在一个大气压下,零下78度变气体这两种情况。前者类似地上的水蒸发,后者对应烧开水烧到100度。所以名词的混用导致了印象的错位。因为升华一词不区分热力学平衡下的固体变气体(干冰),和热力学非平衡下的固体变气体(碘),因此观察到后者的人,误以为实际上的行为类似前者。

    冰在常温常压下,蒸气压很低,所以观测不到显著的冰升华现象,而碘则有显著的蒸气压,所以可以观测到碘的升华,而常温下干冰的蒸气压高得一塌糊涂,所以放在室温下干冰迅速升华,留下一大片被冷却的水蒸汽变成的雾。


    其实要更好的理解物质的相和相变,要从热力学上来理解。物质形成均匀的一坨,叫做一个相(phase),相变就是物质从一相变成另一相,变化的条件就是“能量”越低越好,这里的能量,是指自由能,即“可以用来做功的能量”,在定体积条件下,是Helmholtz Free Energy, A=U-TS, 在定压强条件下(也是化学中最常用的条件),是Gibbs Free Energy, G=H-TS=A+PV.

    一看就知道自由能受两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和温度(基本)无关项,就是内能,内部作用越强,能量就越低(绑得紧),比如固体就最低,气体就最高(接近零);第二个和温度有关,就是熵,无序程度越高,熵就越高,比如固体熵就低,气体熵就高。那么这两个项相互竞争,就和温度有关,温度越低,熵部分越不重要,所以物质偏向于能量低的状态,比如说固态;而温度越高,熵部分就越重要,所以物质偏向无序度高的状态,也就是气态。不同相的自由能相等,就是两相达到均衡,这时候物质就处于两相共存的状态,比如冰水混合物在0度,水和蒸汽混合物在100度一个大气压。

    那为什么液体可以挥发,而固体中像碘一样升华的不多呢?因为对于温度低于沸点的液体,它仍然有机制让液体分子变成气体。固然,在这个状态下,物质更容易处于自由能较低的液态,而不是自由能较高的气态。但是由于组成物质的微观成分(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律运动,总有分子逃出液体表面变成气体,也总有气体分子撞击液体表面被液体俘获。这个过程也会达到平衡,比如水在25度的时候,它达到这个平衡时水蒸汽压强是23.8torr(也就是说当环境气压下降到这个压强的时候,25度的水就会沸腾)。因此如果维持水在25度的话,水和蒸汽达成平衡,水不会自发的全部变成气体。但是为什么地上的水会消失呢?因为周围环境是变动的,水蒸汽被交换的气体带走,导致水面上水的蒸气压低于平衡的蒸气压,于是为了平衡,更多的水蒸发为气体,周而复始,直到所有液态水全部蒸发完毕。这个就是化学的Le Chatelier原理,类似于电磁学的楞次定律(Lenz's Law)。都是一个套路,就是系统受到扰动之后,就改变平衡状态试图抵消这种扰动。

    固体的蒸气压一般很低,因为固体不像液体一样分子间作用力弱,而液体表面上分子作用力更弱。固体的晶格结构让固体表面的分子仍然受到较强的作用力,因此很难蒸发,但是碘的颜色太鲜明了,即使其常温下蒸气压只有0.20torr, 但是由于鲜艳的紫色,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升华的碘蒸汽,而常温下碘是固体,因此我们看到了碘的升华。

  6.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Linda Problem

    Linda Problem又称合取谬误,是说有些时候人们会作出错误判断,认为两件事都发生的概率会大于其中一件事。例子如下:

    Linda is 31 years old, single, outspoken, and very bright. She majored in philosophy. As a student, she was deeply concerned with issues of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and also participated in anti-nuclear demonstrations.

    Which is more probable?

    1.Linda is a bank teller.

    2.Linda is a bank teller and is active in the feminist movement.

    琳达,31岁,单身,直言不讳,聪明。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学生时代她对歧视和社会正义问题非常关切,参加过反核游行。

    问题,哪个可能性更大

    1. 她是银行出纳

    2. 她是银行出纳且活跃于女权主义运动。

    尽管逻辑上显而易见,两件事都发生,显然不可能比其中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更大,但是由于这里的所有描述都是在暗示女权主义运动。所以人们会凭直觉优先选择那个有关的选项。

    有人就会笑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有人掉进沟里去?当然,从2047到品葱到墙外所有对中共不满的人,都在讨论怎么让中共下台,怎么让中国民主化,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要xxx才能民主,然后某些人说要ooo才能让中共下台,etc. 但是所有附加条件的提法,都不会比不附加条件的提法,更有实现可能,所以任何附加条件的说法,都不能提高他们成功的概率。更有甚者,很多人都在争论我附加的条件比你附加的条件更好,这都哪跟哪啊。

  7. linda   在小组 姨学 发表文章

    姨黑内容备份

    以下内容来自“揭穿刘仲敬骗局”的Github https://github.com/lzj-hoax/liuzhongjing/wiki/

    刘仲敬,政治策划家,表面以历史学者、杂文作家、评论家名义活动。现居美国,与鲁怡麟育有子女。

    刘仲敬奉“完成中文世界的历史建构”为个人生涯使命,随个人际遇进行过多个不同阶段不同面貌的政治动员工作,持续骚扰各类人士试图与其产生互动,并在幕后策划指导支援了一系列非武装行动。在形成规模后,招致MSS追讨,部分当事要员已失去自由。

    乌鲁木齐的早年

    刘仲敬通过读书积累,判断汉人社会在西部的经营陷入结构性困局,最终在冲突升级前临阵逃脱。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寻找志同道合一起为中文世界建构历史的网友

    家境与发配

    刘仲敬声称自己的家庭背景是四川的中国青年党,最终投诚共军,并因此发配新疆成为技术人员社区的一员。刘仲敬自称,这样的汉壬社区已经退化成了纯粹的人吃人社会,自己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

    有姨粉考证,四川资中确有一位四川国大代表,同时也是青年党成员,49年后随殖民军侵台。

    附中国青年党建党宣言节选:

    昔意大利之再造邦家,实成于少年意大利党之手;近土耳其之恢复故土,亦由子青年土耳其党之努力。即吾国旧属之三韩,亦有朝鲜青年党之组织, 三月革命之举,全球为之震惊,事在人为,理无或爽。

    铁拳一线法医

    刘仲敬在叙述自己的法医时期时,经常开脱表示自己上班半个小时之后就跑去书店和图书馆看书去了。而同样根据刘仲敬的叙述,自己的单位还参与过许多强行鉴定闹事人为精神病人,给遭遇铁拳死亡的人员开具虚假死亡证明等等劣迹,刘仲敬显然并不与这些事情完全无关,自己的手上也不能说是完全干净。虽然法医研究所是一个事业单位,但是刘仲敬的老领导却是市公安局副局长。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该单位参与到了对少民群体的DNA追踪活动中。

    尽管刘仲敬有各种托辞,但说一千道一万,读完漫长的名门医学离不开他父母的支持,而毕业分配回到这个单位也是他本人选择的。

    “书生摇笔壮怀空”

    刘仲敬利用公务员浑水摸鱼的闲暇时间阅读了大量90年代后输入翻译的西方书籍,书店里的人类文明社会丰富绚烂,而刘仲敬自处的中文世界则凄凉惨淡。刘仲敬在08北京奥运前后开始投稿,漫谈古今东西,使用去仑力工具接触余杰等内容。刘当时亦曾表示有警车在自家楼下蹲守,自己因此心有戚戚夜不能寐。

    刘仲敬在网络社区的活动主要包括四维网,360图书馆,豆瓣网,人人网等。

    金盆洗手

    刘仲敬在多年后的对谈中说:“我在新疆所处的公务员的位置上,不但不是能保我一辈子的平平安安甚至飞黄腾达的位子,而是一个可怕的陷阱,它把我推进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 “我在2009年以前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就享受过那种小小的美好事物,而我当时的逻辑是,我知道他们会把整村整村的维族人抓进学习班里面去,但是这干我屁事。” 可见刘仲敬作为新疆汉人的一员,心中刻意回避了道德责问,以冷眼看待自己所处前线的族群冲突和genocide。

    成都和武汉求学时期

    离开乌市后,刘仲敬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进行深造。以求学身份试图向东转移,同时也积极联系各类学界人士,各界识者和出版商。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通过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试图建立各种渠道联系在中国长期“建设共同体”的各阶层人士

    寻求社科院官办自由派(秦晖等)的掩护 / 共识网

    刘仲敬获得了与秦晖,刘军宁等人打成一片的机会,并随这些官办自由派知识分子出席了部分与中国自由派方向相关的活动。 刘仲敬的文章首发在共识网专栏上。刘仲敬表示,共识网应该是顶级特务开办的官方自由派言论自留地,目的是对此类言论稍做控制和利用。

    赴日本财团演讲

    作为日本接触中国自由派的尝试,刘仲敬随秦晖等人参加了此次吹风活动。

    北大国开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成长》

    匪内自由派的主办的吹风文宣活动。

    其他活动

    刘仲敬为了实现“建设共同体”的长期目标,接触了许多文化人,小老板,支共体制内人士,宗教团体等。

    专栏(凤凰,网易,腾讯)

    一般出版翻译

    线下讲座

    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系列

    迫真学术水平

    网传有一份刘仲敬在武汉大学的成绩单,编者对该图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刘仲敬毕竟通过了硕士答辩和博士录取,也勉强完成了英文图书的翻译。但刘仲敬的确有过如下发言: “我目前没有在做学术,而是在进行一些有目的的投机活动。” “我目前对一切现代经济学理论表示怀疑。”

    而在国内有过多数翻译著作的英国史专家刘仲敬,可以翻译三千多页的休谟英国史为中文,却要委托他人将自己的著作中译英,自己也从未在推特上以英语与国际友人对话过,刘仲敬的英文水平恐怕半斤八两。

    此外刘仲敬赴美后也没有取得任何学术成果:

    依靠政庇奖学金在美国取得学位并非鲜见, 而刘仲敬可以买下房产都无法完成学业哪怕是社区大学;

    刘仲敬在亚马逊上发布的电子书甚至没有isbn书号, 意味着这些图书不能进入普通零售店。

    深圳之子

    2016年,刘仲敬决定中断自己的博士课程赴深圳。据信这其中有鲁怡麟家人的积极支持。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刘仲敬为了在国内保身的同时扩大影响力,只身卷入了高层边缘意识形态路线图的顶层之争,参与一带一路,贸易战,统战政策等议题。

    与广东高官的互动

    刘仲敬部分破坏自由世界的言论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包括:

    “金马可以宣布独立,做闽越联邦的复国基地。” “依洋自重那是必须滴。粤巫马来联邦人口经济等于日本,占据全马来海,正好结成美国-马来同盟,取代美日联盟地位。”

    刘仲敬曾表示自己打算在深圳长期活动,与深圳长大香港读书的鲁怡麟的政治形婚也正是出于此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刘仲敬在开始地域黑以来,经常主张核平北京,驻马店烤人排,帝国奶牛吴越等等,但唯独没有讲过广东和深圳半句坏话,在分析深圳企业华为时也特意回避了其与东南亚特务袁庚一脉相承的赤色底蕴。而鲁怡麟自己也表示:“突然想起其实袁庚(编者注:深圳王)儿子(编者注:袁中印)也心思活络过问你姨“深圳的前途”一刚 所以那时候东南互保还被判定为1/10的可能性 这类人吧 14、15年有不少” 此外刘仲敬一直对香港抱有非分之想,一直想用香港情势撬动深圳河对岸,并特地请了出自深圳的写手发表“招商银行倒闭”等针对性极强的恐吓言论。在贸易战爆发之后,刘仲敬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利用匪内对习矛盾企图拉拢失意一派打压另一派的倾向。种种证据都表明广东的干部是刘仲敬的重点游说对象。

    刘仲敬针对高层的这些大量“勿谓言之不预”的替海里算命的言论,可以理解为其自保,获取更高的影响力。但这些建议则显然起到了助纣为虐的效果。刘仲敬向社科院提示一带一路的安全风险,然而刘仲敬不可能不知道学习班和带路的先后顺序。在刘仲敬发表了这些见解之后,支共反而是加大了镇压力度,并获得了带路上大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反恐支持。

    参阅:深圳派系

    冬川豆

    刘仲敬开设的文宣活动公司 - 冬川豆。

    冬川豆是由谢冬冬,樊宏韬和高川渡三位姨粉兼硕粉(李硕粉丝)网友合并名字形成的proxy机构,其定位类似香港新华社,表面进行较为温和暧昧的文宣活动,背后则意图建成一个联系更多人脉策划更多联动的高机能组织。

    冬川豆通过推送伪装中立内容的“纪念曾国藩”等类似内容,获取付费订阅读者的个人信息,并邀请大批订阅读者进入多个读者群进行交流互动,意图擦出更大的火花。

    在刘仲敬经由香港赴美后,冬川豆的皮包公司被注销,但仍继续活动。 2019年年中,各读者群和作者群在中的国保问询中被逐一清除。

    获庇护赴美

    2016年,刘仲敬经由香港赴美。在途径香港时,刘仲敬参加了据称是呼喊派的受洗。根据推测,为刘仲敬提供庇护的是傅希秋的对华援助协会。刘仲敬表示,最初的打算只是因为在美国的活动环境明显更为有利,事后有国安在微信上咒骂自己的活动意图才最终决裂。

    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刘仲敬与中共党内自由派代理人决裂,外加川普上台新冷战打响,诸夏被迫早产,刘仲敬假借新冷战阵营名义展开新一轮行动。

    从华夏到诸夏

    16年前后的支国面临两条路线。

    在传统路线下,美国主导TPP,重返亚太,需要在中共高层内寻找拥护law and order理念的自由派代理人。在激进路线下,美国退出TPP,并强调美国优先,中共改开以来的历史负债被以更激进的对抗和制裁施以直接问责和清算,新冷战打响。

    刘仲敬为前者设计的路线是共同体建设,规避直接冲突。在自由印太概念初露端倪时,刘仲敬主张在边疆地区制造几个自由印太的“盟友”,从而“抢占先机制造既成事实”。川普上台后,诸夏被迫早产,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上车。

    “民族发明”之“未竟”与现实

    在殖民秩序深入东亚百余年后,汉人各地也出现了北洋议员,将官,教师,官僚和地主等阶层,和现地西洋人形成犬牙交错的关系。这套系统人工,复杂而脆弱,最终在二战前后的各方争夺中整体被共产主义残忍绞杀。

    刘仲敬主张,这些已经消失的阶层处在建设民族国家的半途,只是时运不佳。而财产权和自卫权等基本权利则是永恒天赋的,即便你是追讨自己投资收不回的城建基金的基层党员干部,你也仍可以诉诸这一原生的不可剥夺的财产权,而只有抱团建设自己的新国家才能有法可依。

    为了反复向正义的xxx地人民申明他们的神圣固有权利,刘仲敬深入支共体制内各阶层寻医问药,孜孜不倦地向他们暧昧提问,反复确定他们对财产权,法律与秩序,与乡民建设共同体等的真实立场,试图与任何能撬动的人士展开抱团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仲敬也不断更新着这一类暗示的外在形式,部分示例如下:

    从国内带来政协近现代史料,其中列出了四川剿匪战争中阵亡的小学教员名单

    征集网友的签名

    向美国白宫,国务院等机构写信申明自己为四川重庆两巴蜀利亚王国君主,该地主权者的固有权利和历史

    向广东派系暗示“大越-马来联邦占据南海,取代美日同盟”等敌害自由世界的言论

    列出初期募捐计划,为六百亿美元

    号召各地网友成为王位请求者

    以大蜀民国名义发表大量外交声明 另一方面,对于没有自己能够进场合作机会的受难者,刘仲敬则完全拒之门外。

    部分刘仲敬没有支援的对象如下:

    王怡

    传统四川民逗

    普通四川人权遭迫害者

    来自垃圾的政治合力

    刘仲敬的重点动员对象是四川,满粥,广东,上海等汉壬文化输出强势区。

    为了在汉人内部进一步增加政治原动力,刘仲敬号召自己的所有姨粉积极投身到自己出身地的民族发明当中。这一活动在早期还比较学究浪漫,但碍于参与人数较少,刘仲敬不断放宽下限,降低招募语言的矜持程度,这些口号最终下降到了打进城分女学生的级别。至此,一大批刘仲敬的路人粉丝,以及本来就有自身各种无理要求的各路混子,都开始参与到了低级别的争当国父环节,从而使诸夏各国的网络形象变得无比低俗浑浊。 在宣传动员中,刘仲敬试图把诸夏各国塑造成新的箩筐,只有在这里才能装下一切合法权利和历史合法性。在这种引导下,感兴趣的网友们纷纷开始按需画饼,发表的高论包括地域黑,中共地方政府发明的给本地镀金的假神话等等,也出现了许多无视与周边族群冲突的现实政治和地方政权法统(例如燕国主张对关外和热河察哈尔的主权等等),无法确定国语的纯粹精神建国,和乱认内亚人种做爹,乱认百越人种做亲戚的情况。 有网友指出,这些自称的民族发明家通常否认其周边的少民(如晋国、满洲对蒙古人),但又把自己扮成少民,并且玩起了“你不愿意关心我你们也要跟着完蛋”的熟悉的恐吓套路,而事实上各位蛮子大爹内心毫无波动,只有汉人自己最着急。有网友将此行为概括为扮猪吃老虎,汉人企图弯道超车。

    由于汉人缺乏共同体和真实社区,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政治合力,只能依赖列宁主义国家机器的少数事件之驱使;而刘仲敬在和平时期试图在汉人中“建设共同体”的尝试又以失败告终,来到海外的刘仲敬最终选择利用各种政治事件制造一切可能的政治合力。例如在病毒事件中,明明最慌的韭菜都在要求军管医疗(然而没资源实现),刘仲敬却还说他们要建立小共同体。

    刘仲敬文稿站

    冬川豆的海外翻版。

    追捕与式微 19年5月前后,各墙内的成组织建国活动人士遭到了联合执法,8月又发生了微信姨粉群被多地地方公安局骚扰家人要求写保证书退群的进一步行动升级,这之后也有零星个体案例。可以确信刘仲敬与支内的行动彻底破裂。经此一变,刘仲敬可动员的姨粉生力军基本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还在海外的一些残党和拐来的老民运和各路江湖人士在虚张声势地做个体吆喝。

    点评

    刘仲敬主张“给中文世界的历史建构一个完结”,四处替人进行权利申明,但最终证明刘仲敬合作的人都是命薄于纸,罪孽深重的当代中国无产阶级大军。

    刘仲敬在“建设共同体”“准备战争”等策划中评价百年前的先人“没有能力承担起时代重任”,而事实证明刘仲敬也没有能力承担任何责任。刘仲敬所作的唯一事情就是找人建群,而姨粉团体最终建设成了一个特务带混混的组织。

    "各种势力因为与中共争夺的是同一个世界,最终也因与中共同处一个世界而被同化和渗透,从而与中国显得完全没有任何区别",刘仲敬出于这一点主张各种各样的脱支政策避免被渗透同化,但最终与之相求的人基本上的愿望都是想继续现状。他们作为各地汉人的道成肉身,自身的存在和主张给邻国和世界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8. linda   在小组 文字共和国 发表文章

    「咬文嚼字]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https://www.xhby.net/index/202210/t20221028_7736957.shtml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0月26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均为“是人”。

    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

    综合长安街知事 上游新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488070/answer/1637460813

    	
    

    认为来自刘少奇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面对孟子原文的引用。


    但是我这里有更简单的答案,小孩子读书是不会去看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但是他们会去读别的课文,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写道,“微斯人,吾谁与归”,那么集体曼德拉效应的解释就来了,因为更多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岳阳楼记,而不是孟子。

  9. linda   在小组 文字共和国 发表文章

    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

    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

    刘志伟

     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习惯上被划分为“沙田区”和“民田区”两大区域。这两个区域,不但土地的自然形貌有明显差异,在生态环境、聚落形态、产业结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面貌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分。从字面意义来说,珠江三角洲的所谓“沙田”,指的是在沿海地带由江河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土地,(注:关于什么是“沙田”以及沙田是如何形成的过程,参见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页。)所谓“民田”则指按照民田科则征纳田赋的土地。这两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并没有相对称的意义,(注:其实,“沙田”作为一个与“民田”相对称的概念,并不是从它的自然属性来定义的。如果我们考察这两个词成为一对用来指称不同的土地和区域的概念的来历,可以知道,它们其实都是由政府征收赋税的角度来定义的。光绪十二年定《清查沿海沙田升科给照拟定章程》(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藏手钞本《广东清代档案录·沙坦》)规定:“然沙坦与民田,历年既久,壤土相连,即各业户,食业有年,自问亦未能辨别。现拟就税论田,如系升税,即属沙田,如系常税,即系民田,如有田无税,则显系溢坦。”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两个概念如何形成,需要专门就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和清中叶至民国时期清理整顿沙田租佃和赋税的一系列政策作详细讨论,为篇幅所限,本文不能展开。)却被用作两类田地以至两种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分类概念,这一事实本身,已经反映出这两个概念包含了比它们字面意思更丰富、更复杂的内涵。(注:刘稚良《沙田志初稿》(载《中山文献》第二辑)有一段专门讨论沙田与民田的区别。他所论主要是中山在民国时期的情况。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具有地质的、区域的、历史的意义。”并且指出当时地方政府只是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去区分沙田、民田,是“偏于理论,忽于实际,更昧乎本县历史习惯,未足以言划分,且有治丝益乱之感。”)而且在珠江三角洲所谓“民田区”中,大部分的田地其实也是淤积生成,沙田区和民田区的区分,并不简单地只是土地自然形态的差别,实际上是在地方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一种地方政治格局、一种身份的区分,甚至是一种“族群”认同的标记。两个区域之间,除了自然形态的差异外,更存在一种独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这些,都透过一种界限分明的区位空间格局呈现出来。这是一种交织着生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空间关系。我们只有透过这一空间格局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过程,才能够对这种空间格局及其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文化意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本文希望就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在明代开始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一点初步的讨论,但为篇幅所限,本文还不可能对这一格局的种种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诸如清代以后地方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国家权力如何继续影响着这一地域空间格局的演变等问题,需要以后另文探讨。
    
            一、“新”——“老”三角洲:时间与空间的分界
    
    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在古代只是一个由多个江河口环绕的海湾,在这个海湾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现在广州以南的多处丘陵台地,唐宋以前还是一些海岛,正所谓“海浩无际,岛屿洲潭,不可胜记”(注:嘉靖:《香山县志》卷七,《艺文志》,(宋)邓光荐:《浮虚山记》。)。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大海在府城(指广州)正南七十里。”也就是现在的顺德大良和番禺沙湾一带。在番禹,正如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云:“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水也。”现番禺县境内的两大台地,古时显然是海岛。在番禺南面的香山,明代以前更是海上一堆岛屿,用明代香山人黄佐的话说,是“邑本孤屿,土旷民稀”(注:嘉靖《香山县志》卷2,《民物志》。)。在番禺西南方的顺德, 今天是珠江三角洲最具经济实力的内陆城市,但在明代前期也还是一个“大海弥漫,民刁悍,易为乱”(注:咸丰《顺德县志》卷3,《舆地略》。此段文字, 原出于乾隆《顺德县志》卷3,《舆地志》,原文更详细,可惜由于书残,文字不全,故此处引咸丰志的文字。)的地方。因此,我们讨论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空间格局,首先需要确认的事实是,珠江三角洲是从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发育起来的,同步发生的社会历史过程与三角洲自然发育过程的相互作用,是形成三角洲地域社会空间格局的基本动力。
    
    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注:有关研究的学术史评述,请参见赵焕庭:《珠江河口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第11-18页。)现代珠江三角洲发育的起点,是在中全新世发生的海侵。距今约六、七千年,在今天珠江三角洲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深入内陆达150 公里的河口湾。(注:赵焕庭:《珠江河口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第93页。)在这个海湾周围,有多条江河从不同方向流入,而在海湾中间,又分布着无数大小不一的岛屿。研究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地理学家对今天在珠江三角洲内的山丘台地分布和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有很清楚的描述:(注:赵焕庭:《珠江河口演变》,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第93页。)
    
    最重要一列(台地)是由新会圭峰山经荷塘、均安、了哥山、顺德、沙湾到市桥台地一列。它基本上把西北江三角洲分成围田区和沙田区,即新、老三角洲两大部分。山列西北部即为西北江三角洲的古老部分。放射状汊道即以三水为顶,放射分流,利用西北向断裂切开的口门,横穿这列山地。然后在口门外再形成放射状河系的冲缺三角洲。
    
    这里所列举的山丘台地,在珠江三角洲成陆之前,就是海湾中的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岛屿。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模式,和同时发生的社会历史过程相互作用,对由此形成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影响重大。
    
    地理学家称之为老三角洲的地区,即所谓的“围田区”,也就是本文所谓的民田区,即以上述山丘台地为界线的西北部,大致是在明代以前发育并开发的。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唐宋时期的几千年间,由于珠江流域自然植被丰茂,江河含沙量比后来小,三角洲发育缓慢。在顺德、新会等地出土的距今两千多年代鳄鱼遗骨和唐宋时代人类生活遗物并存的现象,说明唐宋以前的一两千年间,这一区域仍是山丘、沼泽相错分布。虽然汉唐之间有初步的开发,(注:参见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一·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和开发史》,1976年版,第46-70页。)但在宋代以前,这一带的陆地仍比较低洼,一遇飓风海潮,就会“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注:(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页。 )其中相当多的地方仍是水草茂盛的沼泽地。宋代以后,随着这一地区渐渐淤积形成大片陆地,开发明显加快。明代以后流行的有关珠江三角洲居民在宋代从南雄珠玑巷迁入的故事,(注:陈乐素:《珠玑巷史事》,《学术研究》1982年第6 期。)反映出在当地人的集体记忆中,本区域的开发历史只能追溯到宋元之间。位于该地区中心的由西樵山到甘竹滩一带的冲积平原,相传在宋代开始有人修筑最早的堤围(即后来的桑园围),虽不尽可信,但如果联系到在明初这里已经开始修筑“连亘数十里”的大堤的事实,(注:民国《顺德县续志》,卷四,建置略三。)我们相信,在明代以前,该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田土开发。宋元时期,这一带逐渐出现不少居民点,甚至形成了一些市场中心,(注:参见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一·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和开发史》,1976年版,第70-74页。)也出现了多处寺庙。(注:如在后来的顺德县境内,有宝林寺、兴福寺、隆福寺、化乐寺等,见万历《顺德县志》卷十,《杂志》。在南海的桑园围内,有沙头的崇胜寺,见《(南海沙头莫氏)鹿显承堂重修族谱》。)但这一地区全面开发,恐怕还是明代以后的事。(注:嘉庆《龙山乡志》卷首,《龙山图说》:“考元宋以前,山外皆海,潦水岁为患,民依高阜而居,未盛也。明代修筑诸堤,于是海变桑田,烟户始众。”)
    
    随着宋元时期老三角洲的形成,江河入海口向前伸出到由市桥台地,经沙湾青罗嶂、顺德大良、中山小榄至新会一线。西江和北江的河水,经由这些台地山丘之间冲出,注入这一线以外的海湾中。由这些江河水夹带而来的泥沙和来自上游的腐植质开始在这些山丘台地的背面积聚起来,形成新的浅滩、沙坦。(注:《桑园围志》:“迨元至明,下流香山、新会等处,淤积沙坦,圈筑围田,夏潦盛涨,阻塞难消。”从文意看,直接造成桑园围地区水患加剧的下游沙坦淤积,当是指香山小榄至新会一带。)明代初年,明朝大军征服广东之后,在广东沿海设置军屯,广州各卫所的屯田就大多分布在从市桥台地以南、顺德桂洲、香山小揽到新会江门一带,(注:嘉靖《广东通志》卷二十六,《民物志七》。)屯军开垦的土地,大多就是在宋元以后西江北江河口伸出在前面所说的第一列山丘之外冲积形成的新生沙坦,(注:万历《广东通志》卷六,《事纪五》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都指挥同知花茂建议在“要害山口海汊立堡”,拨军屯守。)由此开始了珠江三角洲新沙田区大规模开垦的过程。后来在中山冲缺三角洲的西海十八沙和东海十六沙、番禺冲缺三角洲和新会崖门之内的大片沙田,就是在这以后逐渐形成并被开发成为沃壤的。(注:关于西海十八沙和东海十六沙的形成时间,一般认为开始在宋代,但我以为,在明代以前,这一带最多只是被称为“鱼游鹤立”的浅海,其大部分地方是到明代以后才真正成陆的(见曾昭璇等:《珠江三角洲历史时代河道变迁》,载《热带地貌》,第二卷第二期,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貌研究室,1981年12月,第14页)。关于番禺南部沙田,虽然很多论者都根据番禺沙湾何氏宗族的一条记载,认为宋代已经形成,但这一记载的可信性令人怀疑,何氏宗族在番禺南部占有的大片沙田,应该是在明清之际之后才开发出来的(参见拙文《宗族与沙田开发》,《中国农史》,1992年第四期)。明代番禺南部成陆的范围,大致上仍在明代《广州普渡庵记》中所说“外接大洋”的紫泥、沙湾、市桥至石基一线。关于新会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食货略》云:“象山之下,昔皆沧海,民生其间,不为波臣者几希,今则淤为沃壤,望不可极,崖门以内,犹然浩渺,岁受西水,种荻积污,日为浮生。”)与此同时,在这个海湾以南的一列以古兜山、崖门、斗门和五桂山组成的海岛,由于海潮和江河冲积的相互作用,也开始逐渐在海岛周围形成浅滩淤积。这两个淤积过程形成了地理学家称为新三角洲的一大片区域,由崖门到五桂山的一列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今天珠江三角洲的基本格局。
    
    概言之,珠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大致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地理界线是由市桥台地至新会圭峰山一列山丘台地,而时间界线则在元明之间。这种划分是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空间格局的基础,对我们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说明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在大趋势上,固然以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的模式为主,但具体的沙坦形成,大多是以在海中形成的无数个沙洲逐渐向外扩张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在明代以前形成的老三角洲内,明清时期仍不断有新形成的沙坦;(注:咸丰《顺德县志》卷三,《舆地略》:“顺德去海尚远,不过港内支流环绕,抱诸村落而已。明以前,所谓支流者,类皆辽阔,帆樯冲波而过,当时率谓之海……近年则沧桑阅久,有前通而后淤者,有旧广而今狭者,而沿其故名,则仍统称曰海。”)而主要在明代以后形成的新三角洲,也在宋元时期开始有沙坦形成。(注:嘉靖:《香山县志》卷七,《艺文志》,(宋)邓光荐:《浮虚山记》:“番禺以南……未至香山半程许,曰浮虚山……独寓公承节郎番禺赵公时纵(改金旁)过而乐之,请于常平,贾其山及四畔水坦数百顷,而属道人达西奉佑圣之祠于其上。”)但是,这种复杂交错的状态,并不影响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在老三角洲和新三角洲之间大致地划出一条界线。
    
            二、定居与入籍:地方社会中国家秩序的确立
    
    在宋元以前老三角洲逐渐形成和开发的时期,珠江三角洲基本上处在一种开发初期的状态。阅读现存的各种地方史料,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在明代初年以前,这一区域的乡村社会历史,大致上可以说仍处在一个“传说”时代。(注:嘉庆:《(顺德)龙山乡志》,卷首,《龙山总论》:“龙山旧属南海,向未有志,各家谱乘,亦多缺而不全。故邑志所载,宋唐以上,传者寥寥,至有元一代,事迹全阙。考古者实不无数典忘祖之讥。要之,苦于无志,非无人也。自入明以来,人文奋兴后先接踵。”又顺治《南海九江乡志》,《序》:“南海乡落,九江实称最,唐宋以上,其时尚在岛屿,无论也。”)无论在三角洲周边的丘陵地区,还是新淤积的平原,大多数居民,不管他们是本地的土著,还是传说中所谓的北方移民,大部分显然都还是“披荆斩棘,辟地垦荒”(注:《新会潮连卢鞭卢氏族谱》卷26,《杂录谱》。)的拓荒者。在许多后来编撰的族谱中,有关早期先人的记载,虽然大多会刻意炫耀祖先的身世,但仍会透露出他们的祖先在明代定居下来之前在这一带艰难创业的历史事实。下面这类记载在一些后来成为本地区著名大族的族谱中是很常见的。中山小榄《麦氏族谱》云:
    
    逮四传至元俊公,又思山谷有限,子孙无穷,乃遍览他乡,适兹榄土,见五峰拱向,九水潆徊,山川秀丽。既归,即奉必达公妣唐氏太夫人葬于葫芦园,奉庆宗公莫氏太孺人柩葬于太平岭,尽以田园周诸族中贫乏者,罄其盈余,移家榄溪凤岭之南,遂为小榄一世祖,时元至治三年也。
    
    把虚饰的成分去掉,这显然就是当时的移民开垦者拓荒经历的记录。
    
    明王朝建立以后,这一地区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当时发生的几个事件,对后来的地方社会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明朝大军平定广州之后,除了将何真等地方豪强及其依附人口收编为明王朝的臣民外,(注:万历《广东通志》卷六,《事纪五》载:仅是洪武十六年,何真就在广东为明朝“收集土豪一万六百二十三人”:又《佛山栅下区氏族谱》载,“传至十一世,有区太吉者,值元末之乱,偕族叔区禺民倡义。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驻节广城。时副将朱亮祖被山南土寇围急,太吉等力救得免。廖将军疏其功,遂率众诣长安,臣附明太祖。高皇乃敕授承信校尉南京凤阳怀远卫中,世袭罔替,赐称欧吉,广东欧氏自此复开。”又参见《(南海山南乡)关氏族谱》;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十一,区禹民传;卷十七,关敏传、张仲贤传、梁曾甫传。)更是大规模将当地土著编入户籍,成为明王朝的编户齐民。(注:较详细的讨论请参见拙文:《广东族谱中的入籍传说与明代社会》(待刊稿),或参阅拙著:《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户籍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明代初年在全国范围推行的里甲制度,使当时在这块新开发地区的大量开垦者定居下来,并登记在国家户籍之中。很多后来的大族关于祖先定居和发家的记载,都会特别提到明初被编入里甲,从而定居下来的历史。如香山小榄何氏的“六世祖汉溟……洪武十四年,初造黄册,公承户,充大榄都第一团里长”(注:《(香山小榄)何舄环堂重修族谱》,卷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开发中地区被编入户籍的人,大多是同被收集为军户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顺德大良罗氏,香山小榄何氏,新会外海陈氏、新会三江赵氏等等,这些在清代远近闻名的大族,在明初时的先人,大多有被编入军伍从戍的经历。(注:分别见《顺德北门罗氏族谱》,《恩荣谱》;《(香山小榄)何舄环堂重修族谱》,卷一;《(新会)外海乡陈氏族谱稿》;《(新会)三江赵氏族谱》,卷二。类似事例太多,恕不一一列出。)我们从其他史料知道,当时被收编进军队的人的身份主要有两种,一是蛋人,(注:《明太祖实录》,卷143载:“洪武十五年三月癸亥, 命南雄侯赵庸籍广州蛋户万人为水军,时蛋人附海岛,无定居,或为寇盗,故籍而用之。”万历《广东通志》卷六,《藩省志·前事》载,“广州地方,若东莞香山等县,逋逃蛋户,附居海岛,遇官军则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不时出没,掠夺人民,殊难管辖,请徙其人为兵。庶革前患……皆从之。”)二是无籍之人,(注:焦hóng@①:《国朝献征录》,卷99载,“王溥……时兵起无粮无籍军,都司咨取甚亟。溥曰:国以民为本,今一概起取,赋税从何出耶,遂奏闻。上是之,只起无籍,余皆获免。”《番禺市桥房邓氏荫德堂家谱》载其祖先入籍的缘由云,“洪武十八年,为无籍事发,充广州府后卫守城当军伍……贯籍番禺县沙湾司榄山堡十三图五甲役。”)这两种身份其实常常就是同一类人。明朝政府将他们收集编为军兵的同时,组织他们在这一带屯田。万历《广东通志》卷六《事纪五》载:
    
    洪武二十四年夏五月,指挥同知花茂……上言:广州地方,若东莞、香山等县,逋逃蛋户,附居海岛,遇官军即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不时出没,劫掠人民,殊难管辖,请徙其人为兵,庶革前患。又奏添设沿海依山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城池,收集海民隐科无籍等军守御,仍于要害山口海汊立堡,拨军屯守,诏皆从之。
    
    由此可以推知,宋元以来在这一带开发的许多土著和原来不在国家户籍管辖中的人口,明代以后陆续被编入国家户籍。而这个过程与明王朝的屯田政策配合起来,推动了在新会一市桥一线以外淤积的新三角洲的开发。有关这一过程的实施以及在地方上的影响,《中山榄镇刘氏族谱》载:
    
    乡在宋元时无屯田。至国朝洪武间,兵火残破之余,人民凋谢,田野蓁芜,居者不能固藩篱,耕者不能尽陇亩,遂分拨附近卫所官军屯耕戍守。所于小榄者十一,隶治广州后卫也;所于大榄者五,隶治广海卫也。屯军比至,举全榄之地与土著之民共之。籍产之没入官者为屯田,择地之不妨者为营舍,官司复遴选乡人之老成正直者签督其事以屯田,俟事上报签督者例得附名于公移。我祖斋公讳孟富者与焉。刘所适屯于吾宅之前,延袤缭绕,又迫于其右。吾祖时方有事,签督不能自庇,白状于提督府,都御史萧公与之司平,移檄所司体勘,凡无刘氏屋宇影占者,悉属诸所。
    
    由同一族谱的记载,我们知道此人在洪武时也被编为大榄都第三图里长。在当时,相信许多当地的土著或新定居者都有类似的经历。由此可见,新沙坦的开垦者,在明代初年的时候,一方面通过编入里甲,获得了编户齐民身份,另一方面,在新淤积地区沙坦屯田的行动中,他们也往往被纳入到政府直接控制的屯田体制之下。与此前的土地垦殖大多由一些流动不定的土著人口进行的开发不同,从明代初年开始,国家的权力通过户籍登记、赋税征收和收集军伍、经营屯田等途径,介入到了沙田的开发过程,(注:松田吉郎曾指出明初存在着“义民”开发是在“知县”指导下进行的事实,见松田吉郎:《明末清初广东珠江デルタの沙田开发と乡绅支配の形成过程》,载《社会经济史学》第46卷,第六号。但我认为明初在政府介入下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形式应该是屯田。)而沙田的开发也就与王朝的正统性及其象征之间有了更紧密的联系,这是明代以后陆续成陆的新三角洲地区的沙田开发与以前在老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开发的重要区别所在。广设屯田和编制里甲户籍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使很多垦殖者由此定居下来,在他们拓殖的沙田附近,以一些山边或高地为依托,聚集并形成了一些较有规模的村落。(注:中山小榄是这种聚落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他很多乡村的情况我们虽然没有足够的直接证据,但是,如果阅读了这一带乡村后来编撰的族谱中记载的有关祖先入籍、定居、开村的历史追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楚的印象,就是这一带许多宗族虽然大都把祖先到珠江三角洲的历史追溯到宋代的南雄珠玑巷事件,但是有关祖先定居入籍的记录,大多都是在明代初年以后。参见拙文:《广东族谱中的入籍传说与明代社会》(待刊稿)。)
    
    随后,到明代正统天顺年间,在珠江三角洲,发生了规模宏大的黄萧养之乱。(注:关于黄萧养之乱的经过,参阅郭fěi@②:《粤大记》,卷三,《事纪类》;黄瑜:《双槐岁抄》,卷七,《黄寇始末》。)这次事件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在地方社会进一步确立起王朝的正统性,划清财产占有和社会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的界线。黄萧养之乱发生的地区,大致就是新老三角洲交错的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部分人在明初被收为军户,编入里甲,同时,也还有相当大的数量的居民没有被编入里甲户籍。初时,这两部分人之间的社会身份的区分似乎还不像后来那样截然分明。在黄萧养的队伍中,除了大量的蛋民和无籍之人外,(注:有关黄萧养之乱与蛋民的关系,参见黄建新:《明清时期的广东蛋民》,《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二期,第13-14页。黄萧养的队伍中很多人,至少在政府的观感上,是一些无籍之人。《明经世文编》卷22,王翱:《边情事》曰:“黄萧养之徒作耗……招集无籍,酿成凶祸,展转不能禁遏”。)大部分村落的编户也卷入了叛乱之中。(注:《南海烟桥何氏家谱》卷八,《家传谱》云:“正统十四年,时值饥馑,逆贼黄萧养,攻围郡城,流劫乡村,胁民从逆,境内汹汹,莫敢御敌者。”)一时间,“数境之民,风靡应援”(注: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十三,《列传三》。),无论是政府控制下的编民,还是仍然流移不定的无籍之徒,几乎全部卷进了叛乱的势力中。在军事镇压受挫之后,明朝政府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印发了数万份“公报”,“散布四方,约曰,纵为盗,有此据者,悉免罪,愿入城者听。令既下,民争趋城”。(注:万历《广东通志》,卷十三,《藩省志·名宦》。)这个措施反映出,在当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贼”与“民”的身份区分,取决于他们对王朝统治的认受。在黄萧养之乱平定之后,明朝政府一方面派出军队到各处乡村征讨剿捕黄萧养余部,一方面派出官员到乡村巡查招抚,辨别“良莠”。(注:参见《岭南冼氏宗谱》,卷三之二十,练园房,《兰诸公墓志铭》;《佛山真武祖庙灵应记》(碑藏佛山博物馆)。)以下这条记载的细节真实与否,我们无从考证,但这个家庭的遭遇,的确反映了这一带乡民在当时要面对的处境,《(顺德马齐)陈氏族谱》第一册《遗文·八世东庄公传》载:
    
    (黄萧养乱后)官兵遂以剿捕为名,屯札羊额海口,有龙山人马君业、林盛等与逢简总甲钟铿沿索各乡,声言每丁索取银若干免剿,否则杀之。乡人大恐,家属奔散。南剑祖在道被掳……时景泰庚午年五月初二日也。初四日,兵复至,乡被掳益众。公昼日被匿,夜则潜回破屋取火作食。至初八日,兵退,归家,惟始迁祖母王与两叔八昆先后相见无恙,婶妻不知去向。初九日,四弟实又为沙头总甲掳去,脱走至惠本图吴完率当军。闻信后始往赎回。六月十九日孟侍郎出示招抚,凡妻儿被掳者许告查还,然后得安堵完聚,马齐原隶南海县,明年壬申分立县,名为顺德,遂著于籍。
    
    很显然,面对着大兵的剿捕和官员的招抚,乡民们无论是否参与过叛乱,都需要作出一种选择和姿态,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是“良民”。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如佛山、九江、龙山、大良等乡的一些乡民,他们用了不同的办法把自己的身份与王朝的正统性联系了起来。佛山的“父老”在明朝官员到达的时候,讲述了本乡如何在被明朝隆祀的北帝神庇佑下抵抗黄萧养的故事,结果赢得了地方官员的嘉奖,并为之向朝廷申请敕封旌赏。(注:参见《岭南冼氏宗谱》,卷三之二十,练园房,《兰诸公墓志铭》;《佛山真武祖庙灵应记》(碑藏佛山博物馆),又见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卷二,《祀典》。)九江的乡民则强调他们在黄乱期间“往都督抚院领保安黄旗一面、榜文一道,回乡张挂,约束抚慰”,因得以联合起来抵抗“黄寇”,当官兵来剿捕的时候,其乡亦得以保全。(注:道光《顺德龙江乡志》卷五,《艺文》。)大良的一些乡民更是采取了一个异常重大的行动,由罗忠等九十个“父老”“乡人”上书地方官员,成功地把大良乡作为县城,设立了顺德县。(注: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十三,《列传三》。)后来一些乡村也就因此以“忠义”一类名称标榜自己与王朝的关系,在其他一些乡村,虽然没有类似的英勇御敌的故事,但明朝政府在黄乱之后重新整顿和编制里甲户籍,地方秩序也得以重建。许多乡民也通过重新确认自己的户籍身份而成为合法的编户。像下面这种去衙门“找”回自己户籍的做法,在当时大概是重新取得合法性的身份的重要途径。顺德沙jiào@③乡《楚旺房陈氏族谱》载:
    
    环翠氏曰:子因先生早失怙恃,不知上代根源。又值正统十四年黄萧养之乱,各人惶走,失于收拾。遂于本年八月十九,会同排年三十余人,在县陈告,取文送布政司,开库揭查洪武至正统(黄册),始知我祖生于大元,至洪武十四年立籍,实年三十岁,田地塘共五十四亩四分,与伯祖德兴两户平对。赖列祖积置增税,并前三顷余亩。后分三户,宣德七年在昆兴户内分析。皆有条款,俾子弟传留,永重宝。弘治六年重阳日记。
    
    这群乡民不惮官府衙役的苛索,不惜辛劳,先后跑到县和省两级衙门,找回自己原有的户籍,可见里甲编户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由于黄萧养之乱把原有的里甲户籍系统破坏了,在社会平定以后,明朝政府显然重新整顿和编排过里甲,(注:例如香山县,在嘉靖《香山县志》中,我们看到在黄乱之后,有一些都下的图甲数减少,据《中山榄镇刘氏族谱》中的《刘氏籍贯沿革》一文载:“刘氏自洪武迄景泰,世为大榄都第三图里长。榄原设七图。正统时黄贼萧养作乱,人民凋落,户口减耗,并为三图矣,天顺六年,刘氏自第三图移附于榄一。”由此可知道,图甲数减少,其实是经过重编之后的结果。)一些在这个时候与王朝的正统性拉上关系的人们被编入里甲之中,成为他们保持合法性社会身份的重要资源。
    
    我们之所以要特别阐述明代初年在本地区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是希望说明,在珠江三角洲发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历史时期,就在“新”、“老”三角洲交错的这个地域,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发生着一些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但在“老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新的社会秩序,更是直接影响到在新三角洲的开发过程形成的种种社会和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和特质。从明代初年的豪强归附、收集军兵、编制里甲,到黄萧养之乱以后,地方势力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接受和利用种种国家的象征,把地方社会和国家象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划清了正统性的界线。获得“正统性”身份的地方势力,后来又在乡村中逐渐建立起一种更具有士大夫文化象征的地方制度——宗族。(注:参见 David Faure,    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15, no. 1, 1989. )凭借着宗族这一独特的文化手段,(注:其实同时也还有宗教的象征,例如佛山祖庙等的象征意义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暂时略而不论。)他们在明初获得的正统性的符号,如里甲户籍、“忠义”等等,得以世代延续下去,成为巩固其地位,控制地方社会的资源。例如,当初联名上书设置顺德县的九十人,后来就成了大良九图的户口,(注:《顺德北门罗氏族谱》,卷十九,《祀典谱》:“城内笃弼堂,即崇报祠,祠九图列祖也。前明景泰时,黄寇伏诛,我十世伯祖沧洲公上书揭侍郎,析南海新会三都为县治,捐地建城,赐名顺德。沧洲公复与列祖暨各姓同开九图,隶籍输将。”)之后几百年间,一直是当地最有势力的家族。(注:乾隆《顺德县志》,卷十五,《艺文》,楼俨:《重修崇报祠记》。)在佛山领导抵抗黄萧养的22名“父老”和他们率领的“义士”的后人,也构成了佛山八图的主体,(注:David Faure,  "What  Made  Foshan  a  Town:    TheEvolution of Rural-Urban  Identities in Ming- Qing China, " inLate Imperial China 11, No. 2, 1990.)而22名“父老”抵御黄萧养的功绩,就成为他们长期利用来维护其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即使后来由于佛山商业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新兴士绅势力动摇到八图的地位的时候,八图仍然维持着他们在地方上的部分权利。(注:佛山八图地位的动摇,有相当复杂的背景,由于这非本文的主题,暂且不讨论,可参考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因此,那些明代初年在老三角洲定居下来的地方势力,在揭开沙田开发历史新的一页的时候,利用种种国家制度和文化象征,处于一种特殊的垄断性的地位,明清时期的新开发的沙田,几乎全部控制在拥有这种文化权力的地方势力的手上。其他势力要想突破这种社会和文化的权力垄断,只能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认同,在同一秩序下借助王朝正统性的象征,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在明清时代,尽管曾经有挑战这种秩序的尝试(例如明末清初的“社贼”),但经历过动乱之后,社会秩序的重建,还是认可并延续了这种秩序。到民国以后,当我们看到这种秩序开始被动摇的时候,王朝的权力及其基于这种权力的文化规范已经在改变中了。(注:参阅Helen Siu, "Subverting Lineage  Power:Local Bosses and Territorial Control in the 1940s," in  DavidFaure & Helen Siu, ed.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Sou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1995. )了解这一社会历史背景,是理解后来形成的“沙田—民田”格局的前提。
    
            三、“埋边”——“开边”:土地占有的空间结构
    
    在广州方言里,“埋边”和“开边”两词的意义接近于书面语中的“里面”和“外面”,在乡村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用这两个词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社会区分观念,一般用“埋边人”和“开边人”来区分住在民田区的乡村聚落并拥有控制沙田资源权利的大族和在沙田区耕种沙田的农民,含有基于社会身份差别的社会歧视的含义。然而,“埋边”、“开边”作为一组相对的概念,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标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关于这一对概念的意义,需另文讨论,这里我只想考察一下这种区分观念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前所述,明初组织屯田,(注:由于屯田而形成的聚落,很多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大乡村,如香山的大榄、小榄、顺德的客奇、桂洲,番禺的石qí@④。)编制里甲,加上为应付黄萧养之乱及其后不断发生的一系列动乱而组织的地方防卫,以及抵御洪涝威胁的需要,(注: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图经二》:“江村堡……卢实善之城龙潭,黄萧养之起潘村,皆与堡地逼接,两遭(chù@⑤)扰,居民数经兵燹。当前明设卫时,江村一屯外,北而上涌,南而塘利,凡三屯并聚。今卫裁而田存,黄梦暄以土寇为害,故筑围以资保障,境遂以安。今则围但防水不防盗。”)都促成了那些获得了合法的编户身份的人们,在当时的沿海地带,尤其是一些濒临新淤积土地的山丘或高地的边沿聚居,逐渐形成了很多新的聚落,原来一些初来开垦的散居乡民的落脚点或小聚落,也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成为大的村落。(注:这是一个很难用实证的资料证明的事实,但是,如果广泛阅读这一带的乡村传说和历史,可以发现,虽然很多乡村把开村传说追溯到宋元时期,但是,第一,大多数这类传说都是从珠玑巷传说演绎出来的;第二,这些定居传说大多反映出在宋元时期,这些定居祖先处在流动不定的状态;第三,很多后来的地点,虽然明以前有人定居,但大多数定居点,没有证据显示已经形成稍有规模的聚落。所以,我相信,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多数较有规模的社区聚落,包括佛山、九江、龙江、龙山、小榄这些著名的乡镇在内,都是在明代以后形成的。)以这些聚落为基地,在整个明清时期,这些成为王朝编户齐民的人们,向外开发新的土地一直持续不断。
    
    关于明代初年在新三角洲开垦沙田的详情,限于资料欠缺,我们了解相当有限,根据现有资料,明代初年沙田开发主要是以屯田为主要形式。初时,居住在这些村落的农民耕种的沙田一般距离居民点相对接近,耕种者可以往返于沙田和村落之间,这种耕种沙田的方式后来称为“住民耕沙”。但是,明代中期以后,沙田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与古代的沙田大多是在自然淤积的滩涂上围垦的开发方式不同,明代以后的沙田“天然积成者少,大部分是人工造成”,即是用人工沉放石块或者修筑拦沙堤等方式加速泥沙的沉积,并修筑水利设施使其成为可耕地。(注: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明清时期沙田开发以人工方式进行,引起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首先是明代以后沙田的形成速度大大加快,使沙田很快向外延伸到距离村落越来越远的地方。清代顺德人龙廷槐描述了这种沙田远离村落的状况:
    
    (沙田)地濒大海,去乡村远者,数日之程,近者亦有一日,耕者既费舟楫之力,若遇飓风及旱,而潮卤不熟矣。(注: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一,《与瑚中丞言粤东沙坦屯田利弊书》。)
    
    这样一来,“住民耕沙”就越来越难以适应大规模沙田经营的需要。随着沙田的开发向外延伸,居住在这些村落中的居民耕种逐渐远离村落的沙田就不能像平时耕种在村落附近的田地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屈大均曾经描述过他们耕种沙田的方式是:
    
    广州边海诸县,皆有沙田,顺德、新会、香山尤多,农以二月下旬,偕出沙田上结墩。墩各有墙栅二重以为固。其田高者牛犁,低者以人,秧莳至五月而毕,名曰田了,始相率还家……七八月时耕者复往沙田塞水,或塞洪箔,腊其鱼虾蟮蛤螺@⑥之属以归。(注: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
    
    不过,这种季节性的出外耕种的方式,似乎是小规模的沙田经营方式。明代中期以后,人工开发沙田和沙田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开发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就是沙田越来越被豪强大族控制和垄断。本来,沙田是“以地力涨生无主之业”,由人力开垦出来的沙田,应该为开垦者所占有。但是,正如陈翰笙先生调查的结果显示那样,直到民国年间,“在沙区这个最肥沃的农业区里,八万五千余户几乎没有一家自有土地。”(注:陈翰笙:《解放前的农民与地主——华南农村危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5页。)可见,沙田在地理上不断向外扩展,远离村落的同时,新开发沙田的控制权却一直掌握在那些居住在明代初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大村落的居民手上。在史籍中可以看到,与明初开发沙田的主要是“义民”、“屯兵”不同,在明代中期以后,占有沙田的主角,多以“豪右”的身份出现。万历《新会县志》卷二《食货志》云:
    
    崖门以内,犹然浩渺,岁受西水,种荻积污,日为浮生。鼓之以献投,假之以科升,豪门贵客,迭相争夺。古劳一带,竞筑陂围以御西水,一孔之决,举围莫收。
    
    这类记载在明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值得注意的是,“豪右”所霸占的,不只限于已开发成熟的沙田,他们通过霸占沙骨、鸭埠、罾门等正在形成中的浅海滩涂,直接从原来依赖这些自然资源的蛋民手上剥夺了他们的生计,从而垄断了潜在的沙田开发权和占有权。(注:嘉靖《香山县志》,卷三,《政事志》:“本县沿海一带腴田,各系别县寄庄,田归势豪,则田畔之水埠,海面之罾门,亦将并而有之矣。”又参见西川喜久子:《关于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沙骨”和“鸭埠”》,载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这样一来,新开发出来的沙田,不管后来实际投资者或者开垦者是谁,其所有权从一开始就被势豪所垄断。
    
    这些沙田的占有者,绝大部份属于聚居在山丘台地的边缘或者明初以前成陆的老三角洲地区村落的大族,如顺德香山之间的西海十八沙和东海十六沙,基本上属顺德、南海、番禺、香山的大族和地主占有,番禺三角洲的大沙田,也多是番禺、顺德、东莞的公尝或大地主的产业。这些霸占着大量沙田的地主,居住在距离沙田相当遥远的村落,甚至连自己的沙田所在位置也不清楚。(注: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沙田》:“田主不知其田之所在,惟田客是问。”)他们大多不会像前引屈大均所说那样,一年用好几个月时间,到远离村落的沙田上去结墩耕种,而是依赖他们的佃户,雇佣在沙田区的贫困农民作为耕种沙田的主要劳动力。(注:在沙田业主与直接生产者之间,还有多重的租佃和雇佣关系,请参见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3-122页。)在沙田形成的过程中,原来在水上以舟楫为家,在浅海滩涂和大小岛屿上以捕捞海产为生计的蛋民们,因海面的淤积成陆而生存空间日渐缩小,故随着沙田的开发而逐渐转为从事农业耕种。如龙廷槐所描述:
    
    迩年,农蛋十室九空,海利既并于豪强,鱼虾亦匮于网罟,止有耕种一途,藉支旦夕。有赀本者,尚可赁田力作,无赀本者,唯凭佣耕糊口。(注: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十二,《拟照旧雇募守沙议》。)
    
    这样一来,沙田越来越多为豪右大族所控制,而直接生产者又越来越以原来在水上漂泊的蛋民为主力,这就逐渐形成了沙田的开发和占有权属于居住在老三角洲地区的居民,而沙田的直接耕种者则主要是在沙田地区流动的贫民的格局。正如道光《南海县志》卷16《江防略二》中所论:
    
    海坦围圈,或以庐墓为辞,乃饰说耳。粤人安葬,最讲堪舆,淤积之地,全无气脉,掘及尺余,即见咸水,曷敢埋骨。且离村庄邈远,种禾尚有海盗之虑,讵敢筑室而居。业者固居乡中大厦,即家人佃户,亦不出乡,其于田者,止受雇蛋户贫民。佃户计工给足米薪,驾船而往,出入饮食皆在船中,无须庐舍。其或有者,则系厌谷利薄,而筑基种果,数顷之广,止敝庐一二间耳。卖果已毕,则席卷而归。
    
    在这种格局下,居住在大村落里的居民,很自然把在村落外面的沙田区视为“开边”(外面),而他们聚居的村落就成了“埋边”(里面)。在“开边”耕种沙田的蛋户和雇工与“埋边”的占有沙田的居民以及为他们经营沙田的佃户(注:这里所谓的“佃户”,是指从沙田业主手上佃出土地后,再分租出去或者雇工耕种,参见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十二,《拟照旧雇募守沙议》。)在身份上有明显的区分。这种区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在明代以后豪强大族在沙田开发过程中所拥有的社会身份和文化上的优势。
    
    在沙田开发方面,豪门大族的垄断权的形成,与以下几方面的在明代中期以后的发展相联系:(注:反映这几方面发展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曾经成功地推动了顺德县设立的顺德北门罗氏宗族的历史,见西川喜久子:《“顺德北门罗氏族谱”考》,《北陆史学》第三十二、三十三号,1983年11月,1984年11月。)一是在老三角洲地区的村落和乡民,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财富积累,经济上的实力不断增强。(注:中山小榄的何仰镐先生根据他年青时候所见文献和见闻,在1964-65年撰写过一份题为《据我所知中山小榄镇何族历代的发家史及其他有关资料》,80年代笔者访问何老先生时,他把这份手稿提供给笔者复印,手稿中关于小榄何氏财富积聚的过程,有很详细的记录,其中明代部分参见该手稿第36-44页。)二是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一批获得功名的士大夫,这些士大夫及其家族,在明中叶的时候,成为一种在地方社会最有影响的势力。(注:参见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1-96页。)三是很多本来身份低下的军户,通过种种政治和文化的手段,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族。(注:分别见《顺德北门罗氏族谱》,《恩荣谱》;《(香山小榄)何舄环堂重修族谱》,卷一;《(新会)外海乡陈氏族谱稿》;《(新会)三江赵氏族谱》,卷二。类似事例太多,恕不一一列出。)四是很多在明初开始开发的屯田落到了“豪右”之手,(注:黄佐《香山县志》,卷三,《政事志》:“军殁田遗,代种转佃,为豪右暨更氓所夺者有之。”)或者原来的屯田军户成为“豪右”(注:黄佐《香山县志》,卷五,《官师志》:“缘海诸屯,卫帅横暴为民害,往往择民膏腴田,诬以荒废,据占自利。”又,《岭南冼氏宗谱》,卷三之六,(分房谱,大朗房)载该族户籍之一是,“一百一十九户八甲冼永兴户,屯田军籍。”又云:“本房一世至三世皆单传,四世生三子,五世而科名崛起,六世家业益隆,田连阡陌,富甲一镇。既广购田宅,故多立户籍以升科。”)。五是基于上述变化,在沙田开发和商业化的经济基础上,在老三角洲地区,乡村中发展起来的宗族组织,成为控制土地的主要形式。(注:参见David Faure, "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modern China 15, no. 1, 1989.)
    
    我们在上一节已经看到,明中期以后,占有沙田的豪门大族在身份上与元明之间那些地方豪强不同,他们霸占和垄断沙田占有权所依凭的,是一种与国家的正统性相联系的身份或资格。在南明政权官至兵科给事中的顺德人陈邦彦曾经对在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过程中的资源争夺有如下论述:
    
    臣乡田多近海,或数十年辄有浮生,势豪之家,以承饷为名,而影占他人已成之税田,认为己物,业户畏之而不敢争,官司闻之而不能直,此所谓‘占沙’也。及至秋稼将登,豪家募召打手,驾驶大船,列刃张旗,以争新占之业。其后转相摹仿。虽夙昔无因者,皆席卷而有之。耕者之少,不敌抢者之多,甚或杀越折伤而不能问,此所谓‘抢割’也。斯二者,小民积怨深怒,皆归咎于乡绅。(注:陈邦彦:《陈岩野先生集》卷1,《中兴政要书》。)
    
    按照一般的逻辑,沙田本来是由海中浮生出来的土地,沙田的直接开发者理应就是沙田的业主,文中所谓“业户”可能指的就是这类人。但实际上,“势豪之家”往往会以“占沙”和“抢割”的形式将沙田占为己有。而这些势豪之家所依赖的,一是暴力,二是乡绅的身份或背景,三是“承饷”。暴力虽然可以是达到目的的直接手段,但并不会使目的合法化和稳固化,要获得沙田的控制权,似乎最重要是具有“乡绅”的身份和“承饷”的责任,即以向国家承担纳税义务为前提,使沙田控制权合法化。明代中期家中拥有大量沙田的南海士大夫霍韬曾针对沙田争讼建议:
    
    
    如遇沙田之讼,按其值曰:若田何年报税,果真报税,按籍给之;无籍没官召买。若曰,吾所承业,从某户某田崩陷代补者也,则奸民之尤也,勿听,仍没之官,则奸难售,讼可省矣。是听沙田之讼之策也。(注:霍韬:《霍文敏公文集》卷10,《两广事宜》。)
    
    虽然这只是霍韬的意见,不是实际执行的情况,但霍韬提出这一建议,是基于一个当时大家认同的前提,即没有报税的无籍土地,其占有权的合法性是不能得到承认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可能会以“吾所承业,从某户某田崩陷代补者也”为由,证明自己占有的合法性,更说明开立用于登记田地的户籍,是土地占有合法化的依据。这样一来,在明初被收集为军户,被编入里甲以及由于屯田而定居下来的村落和家族,自然有着特别的优势,而他们在明代中叶以后努力按照士大夫的文化价值去改造乡村,建立宗族的文化行为,更使他们得以维护和强化这种控制土地资源的资格。
    
    同这些在政治、文化和社会身份上掌握了正统性的资源的村落和宗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沙田地区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像民田区那样的乡族聚落。沙田区虽然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数百年的开发,但极少有大村落形成,到清中后期,虽然在一些为经营沙田设立的“耕馆”为中心的地点,出现一些农业聚落,但这些聚落,和民田区的乡族村落有明显的差别。近人这样描述民田区和沙田区两种村落的差别:
    
    广东农村多聚族而居,如外海之陈,沙湾之何,数万兄弟,同居一村最为繁盛。而数千、数百者则随处有之……惟沙面各农村则不然,多是各族杂居,完全无姓氏之界限,甚至姓氏之观念。虽人口繁多如万顷沙,如鱼涡头,亦不见一祠一厅。(注: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我们在这些沙田区的聚落做田野考察时,不但看不到祠堂,连庙宇都极为罕见。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沙田里耕种的农民,有相当一大部分是由民田区的村落中流散出来的贫困农民,他们虽然逐渐在沙田区定居,但是他们中间很多仍极力保持着自己与原来的乡族的联系。(注:例如,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提到:“禺南之大山乡及中村乡,各有壮丁万余,俱出外往各县沙田为雇农,逐渐移居。但每届清明时节,必回乡省墓。”)这就表明,以民田区的村落为基础的乡族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联系,象征着一种政治上的权利、一种文化上的优势、一种正统性的身份。因此,一些蛋民出身的人,一旦在经济上发达起来,也往往要通过到这些大乡村中,或者“认祖归宗”,或者建立起自己的祠庙,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由于文章篇幅限制,这里不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只希望指出这一事实,说明“埋边”的乡村与“开边”的沙田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一种区位空间的关系,实质乃包含了在社会和文化上区分不同身份和权力的意义。
    
            四、余论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在珠江三角洲发育和开发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沙田—民田”的空间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体现在资源控制上的政治权力和文化认同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聚居在明代初年以前开发并形成聚落的民田区里的大族对沙田的控制权日趋稳定化,而在沙田区的直接耕种者却无法挑战这种控制权。如清代后期有地方官员所言:
    
    臣风闻粤东濒海州县,每于海潮退后,水涸成滩,名曰沙地。东塌西长,历年已久,数逾钜万,向经当地绅衿侵占,据为私产。附近小民平日畏其声势,沾其余惠,匪特不敢与争,而且为其所使。(注:《同治五年初详清丈沙田章程》,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藏手钞本《广东清代档案录·沙坦》。)
    
    这种控制权与其说是基于一种暴力或政治权力,不如说是基于一种文化上的霸权,这种文化霸权当然也同时以经济上的实力和政治上的威势为依据。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考察在沙田民田这种看似凝固的空间格局下面,隐藏着很活跃的社会流动的暗流,就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任何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实力和政治上的威势都是可以变动的,而在经济和政治上地位上升了的社会成员,也必须用同一套文化符号,利用同样的文化象征来获得和稳固自己政治经济的权力,“民田—沙田”的空间格局,体现的不过是这样一种文化的权力结构罢了。这本来应该成为本文讨论的主要题目,因为篇幅所限,只好日后再作进一步讨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立右加雄左半部
    
      @②原字为非下加木
    
      @③原字为深的木改为吉
    
      @④原字为其下加石
    
      @⑤原字为代的左半部右加叔
    
      @⑥原字为虫右加呈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199902,中华文史网整理编辑)
    
  10.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巴金的《寒夜》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926992/

    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憋闷”了很久,自然而然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偶然逛书市,看到了地摊上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就顺手拿起来看,只看作者就当即决定买下来了。必定是大家,而且看着封皮也是喜欢的那种。买回后就没有多管,去忙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偶然翻到了这书,恰是个冬天又有时间,于是就围坐在火边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我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一气的看了下去。这本小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这书名叫《寒夜》,作者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这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6年8月开始在《文艺复兴》连载,它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作品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八年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作家带来太多快乐和喜悦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他沉重的写了男主人公汪文宣怎样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留下的凄凉。小说最后让女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的孤独中真切的感受到:“夜,的确太冷了!”这种个人悲凉命运感与社会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艺术氛围上弥散的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和社会的清醒认识。

    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它描写的是一个走向崩溃的家,但已经不是封建末世大家庭了,而是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型家庭模式:一对理想主义者因恋爱而同居,并产生出爱情结晶而形成的三口之家。汪文宣和他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称得上美满的家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战争、日常生活中的贫困、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使得他们的理想、性格,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借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和经济双重压力。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而战争又为它加了一道催命符——汪文宣的母亲为逃避战祸由云南来到了重庆,加入了他们的家庭,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急速升级并复杂化,终于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剧。尽管这对知识分子夫妻很相爱,温情无法与寒夜般的现实抗衡,他们不得不走向破裂;曾树生随人他去,汪文宣吐血身亡。

    这部小说让人称道的是几个主人公。写到了灵魂入微的境地。

    先说汪母,首先她不是大家认为的“恶婆婆”形象,她是个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母亲,但她可恨就可恨在她对儿子的爱上!她越爱儿子,就越不满意媳妇。她看不起媳妇的职业,可又不得不间接地用媳妇赚的钱;她想恢复昔日婆母的权威,而事实又不得不做着“二等老妈”的事情,现实处境让她感到了自己处于下风的痛苦,于是她操起了落后中国人惯用的自卫武器——精神胜利法:“你不过是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无可奈何的老女人只能搬出早在五四时期就被打碎的“旧式婚姻”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这是一个丧失了原先优厚地位的旧时代人物在现实生活大变动面前软弱、可笑、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值得回味的是不仅汪母,即便是受到新文化熏陶的汪文宣在经济上、道德上束缚不住曾树生时,他也像他母亲一样,竟怀恋起旧式婚姻来,懊悔自己当初轻易丢掉了这个唯一可以用来对付妻子的武器。这个细节的出现,表明了作家对生活严峻性的思考,他不再像创作《激流三部曲》那样,把反对旧式婚姻制度的斗争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事实上,“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巴金通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在《寒夜》中表现出了真正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的形象也是耐人寻味的。作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抛弃了重病中的丈夫随人而去,相反,对她给予了许多同情,并认为她找到了一条为争取自己幸福走出家庭束缚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任然在沉重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中,留下了一线希望的光明!曾树声是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无法容忍早熟的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的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决绝和感情的折磨。作家同情她啊,这么美丽,美好的一个女性,就要葬身在封建的尾翼里,是多么的于心不忍!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里过程,写她在汪文宣与陈经理之前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表现范围内了。从小说文本看,作家强调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敢于自主选择,而没有陪同毫无希望的家庭做无谓的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哪怕这本身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和痛苦。

    汪文宣这个人物是既可怜又可气。他可怜在于他得了很重的肺病,他不停的咳嗽,身体上痛苦,而当他看到妻子和银行家的暧昧关系后,又只得“默不作声”,在心里压抑着。可谓精神上痛苦。而当妻子被他母亲无理辱骂的时候,他更多的不是选择来保护一个,而是在心底里站到母亲一边,更试图和母亲一气用封建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约束她!母亲近乎变态的爱被他全盘接受了!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体现了巴金美学理想:无技巧的艺术。《寒夜》完全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从小说的第一页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把人们带进了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典型环境:战争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喝酒,打架,生病,死亡。。。。。。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的,生活艰难造成的婆媳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又导致家庭破裂。作者是把人物都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任由它发展,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人物的命运根源。整部小说结构上仿佛没有刻意布局,情节发展都是在一系列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的推进,使人读了,不觉得是在读小说,而是就像进入了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浑然一体。

    在创作之后的采访中,巴金说,汪文宣并不是真实的人,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和他是很好的朋友,而且及其熟悉。“在过去,我天天看见他,处处看见他。他总是脸色苍白,眼睛无光,脸颊少肉,埋着头,垂着手,小声咳嗽,轻轻走路,好像害怕惊动旁人一样。他心地善良,从来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简简单单地活下去。他们在旧社会里处处遭白眼,生活辛苦,终日劳累。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有在断气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休息。可是妻儿的生活还是没有安排和保障,到死都不能瞑目。”巴金说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背景,事件却十分真实。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巴金全同情,但又要批评每一个人。他们都有缺点,当然也有好处。他们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他们都是在追求幸福,可是反而努力加速走向灭亡。对于汪文宣的死,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有责任。她们不愿意他病死,她们想尽办法挽救他,然而实际却正正相反,她们加速了他的死亡脚步。

    其实写这些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对《寒夜》的感受。因为这个作品给人带来的艺术的感染力简直令我无法形容。小说远远比评论好看一万倍。

    巴金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寒夜》看完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小说里的三个人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那种刻骨铭心的压抑令我感觉不到我还停留在现代,新的世纪,我仿佛已经进入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和人物生活的情境里。在那间黑暗的小屋子里,我仿佛还能看到汪文宣在病床上不断的又寂寞的咳嗽着,而不多时仔细的闻一下,那是一种曾树生身上才有的淡淡的香水味道。听!脚步声,在墙的另一端是否有汪母正悄悄的偷听或偷看?无论如何灯光都照不亮这黑暗的,彻底黑暗的小屋。一切都太令人窒息了。书中的人物仿佛要和我一起逃离。

    我还是没有哭过,在看书的过程中或者看完它之后。因为这部作品简直叫人欲哭无泪!仔细回想当时我看《寒夜》时候的情景,不知道何时了,大概是另一天的清晨了,我已经看了一夜的书,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感觉到胸口很闷,忘记了世界。书中的人物也压抑的要和我一样想逃离出来。呆呆的坐着,对,就那模样的傻傻的坐着。久久的,久久的都不能回到现实中来。

    当我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桌子上的《寒夜》,恍如一梦。而当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想起我从来没有看懂过的三排字来。因为这是旧书市上买的,第一页上想必是从前的主人留下的感慨吧。但我一直都没有看懂为何物。这时候我猛然间认出来了!那三排,用毛笔字写的黑黑的字竟然是:“愤怒!”这,这不正是我看完书后的感悟吗?

    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寒夜》,无论如何,您要读读。


    虽然巴金最有名的是《家》,《春》,《秋》三部曲,但是写的最好的还是这篇,尤其是最终结尾的悲剧,主人公在庆祝抗战胜利的烟花爆竹欢呼中,离开了人世。

  11.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三晋枭雄:阎锡山传

    三晋枭雄:阎锡山传

    作者:苗挺

    他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的太原武装起义,当选为山西大都督,从此开始了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由一个偏僻山区省份的小军阀发展成为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势力所及,达到四省二市,控制了华北、京津,并一度自立为国家元首,成为左右当时中国大势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张作霖(张学良)并称,为民国以来的大军阀。

    目 录

    引 言

    透过众说纷纭,试看尘埃落定

    “土皇帝”辨

    虚幻于“道”而精明于“术”

    一 参加起义 媚袁拥段 从都督到省长

    投考军校,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夺得标统 参加起义 当选大都督

    避难到包头 逢迎袁世凯 保住都督职位

    拥段倒黎,反对护法,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二、施展手段 乱中取利 入主“四·九”小朝廷

    联冯拥段倒直,开始走出山西

    联直奉反冯 势力扩大到绥远

    联蒋讨奉 占据京津

    联冯反蒋 入主“四九”小朝廷

    三、殚精竭虑 苦心经营 打造独立王国

    大力扩军 发展军火工业 加强军队建设

    推行“六政三事” 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发展近代工业 建设铁路 实施“十年建设计划”

    拼凑理论体系 加强文化专制

    重视组织 重用亲信 强化统治基础

    四、拥蒋联共 守土抗战 三颗鸡蛋上跳舞

    重整旗鼓 三面受制入困境

    联共抗日 山西烽火震全国

    追随蒋介石 限共反共屡遭挫

    弃民族大义 公然与日伪合流

    五、顽固反共 残害民众 机关算尽也输尽

    内战急先锋 上党战役赔本

    穷途末路 依靠特务维持

    节节败退 只身逃出太原

    短命院长 无可奈何花尽落

    后 记

    引 言

      他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的太原武装起义,当选为山西大都督,从此开始了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由一个偏僻山区省份的小军阀发展成为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势力所及,达到四省二市,控制了华北、京津,并一度自立为国家元首,成为左右当时中国大势的重要人物之一。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张作霖(张学良)并称,为民国以来的大军阀。

      为了经营和建设山西这块根据地,阎锡山煞费苦心。和其他军阀一样,一是不断竭力扩大军队,因为军队是军阀的命根子;二是不断谋求扩大地盘,因为地盘就是权力和利益。而其他军阀不做或做不到的,阎锡山还做了许多,如着力于发展经济,包括发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在不少方面都做出了值得肯定的成绩。而他独树一帜的所谓“理论”体系,更是其他军阀难以相比的。

      他能够与共产党联合,在山西高举抗战旗帜,使山西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

      他又是向着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打响全面内战第一枪的反共急先锋;

      他曾经领导了大小军阀与蒋介石展开中原大战,并且与蒋介石长期相互算计,勾心斗角;

      他又是几大军阀中追随蒋介石反共到底的唯一一个。他未能像冯玉祥将军那样为争取民主而追随人民革命,又未能像张学良将军那样为民族利益而不顾生死,也未能像李宗仁先生那样最终投入人民怀抱;

      他精于算计,善于韬晦,为达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常常为得利而不惜背信弃义,常常在讨好各方中左右逢源,许多重要关头朝三暮四、纵横捭阖的表演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他重视舆论,重视意识形态,重视构建组织,重视文化专制,重视笼络人心,为长期的统治打造牢固基础;

      在乱世中崛起,他留下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智慧和谋略;坚持顽固反共反人民,也留下了被后人指斥批判的踪迹;他的独特的行事策略,还留下了不少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谜。

    透过众说纷纭,试看尘埃落定

      在大陆这面,新中国成立之后,诸多出版物对阎锡山的评价大体是:“反共反人民的罪大恶极的战犯”,讲到他的活动,必冠以“反动”,论及他的做为,也必称作“罪恶”。这是一种难免的历史现象。改革开放以后,清除极“左”影响,文化日渐多元,评价趋于客观,又突出揭露他“两面三刀,钻营投机”的特性。不过,对他的所作所为,开始有了趋于客观的叙述和评价,对他的深入研究也显现出不错的开端。

      台湾方面,对他的褒扬,自然很多。以最近的说,在纪念他一百二十周年的若干文章中,就不乏充满崇敬之情的赞颂。如一篇文章中称:“先生是同盟会山西最早加入者,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的领导者,山西政经建设的奠基者,北伐之役北方的先驱者,抗日战争北方的支柱者,中华民国的创造者维护者,世界大同的设计者,中国建设的策划者。”这一串“者”,尽管没有加什么豪华的修饰词,也没有用什么“家”,什么“英雄”之类的尊称,但对阎锡山的评价,可谓尽善尽美,达到了“完人”的高度。

      还有文章说:“说到阎伯川先生创造历史……,谨列举其中较具体而重要的四点如下:一、献身革命;二、建设山西。民国初年至北伐成功前,伯川先生以‘保境安民’号召,努力建设山西,以致山西政治修明,人民安居乐业,被誉之为‘模范省’;三、积极抗战;四、撑持危局。”

      而对他的公开贬斥,亦是言辞激烈,针针见血。如在阎锡山逝世之后六、七天,针对有些人鼓吹应对其实行“国葬”的提议,台北的《民族晚报》专门发表一篇社论,名为《阎锡山值得国葬吗?》社论说:“阎氏四十多年的政坛生涯,固然有受人赞扬之处,但受人指责的地方,亦颇不少。举其著者,如民国四年附和袁世凯帝制运动;民七年出兵湖南抗拒护法军;民十九年背叛中央,掀起南北大战,使国家元气大伤;十九年四月五日中央下令通辑等固无论矣,即抗战前后,虽然阎氏始终站在抗日战线,但因为阎氏大量培植左倾分子,卒使共党势力在山西坐大;二十八年十一月,新军叛变十五万之众,均投向共匪,成为后来晋察冀区共军主力,又是谁之过欤?……综合阎氏一生历史,纵不能罪多于功,至少是功过兼有,瑕瑜互见,哪里符合《国葬法》所规定的‘有特殊勋劳,有伟大贡献?’他的一生又哪一件增进了国家地位、民族光荣?……”中国有所谓“盖棺论定”的传统,对死人往往是多加褒扬,而对其过错则轻描淡写,略词带过。阎锡山刚刚盖棺,蒋介石亲往致祭,并送以“怆怀耆勋”的匾额,还以政府名义颁布《褒扬令》,纪念规格可谓高矣。而在此气氛之下,冒出这样的“社论”,显然不是毫无背景的文人所发的牢骚,而很可能是表现了国民党正统派对阎锡山的真实看法。还有一封“在台三晋人士于阎在世时的一封公开信”,其言辞更不客气。信中说:“你在山西执政近四十年,做了些什么呢?众所周知,民四你对袁世凯劝进,民六参加督军团祸国,民七出兵湖南抗拒护法军,民十二助曹锟贿选,民十五出兵袭击国民军,民十九背叛中央,民二十以后阴结共匪,贴祸党国。……你一生投机取巧,反复无常,蔑视党国,只图自身利益,惯于骑墙观望,利用机会,以求达到你的需要与存在。……”将阎锡山满面抹黑,说得一无是处,其用词用心,显然也非等闲之辈。

      大陆方面,对阎锡山严词贬抑,情有可原,亦是历史常有应有多有的情况。台湾国民党方面,对阎锡山有如此多的不满和贬损,应当说也是有其理由的。上述引文中列举的各项指责,你能说它哪一件不是事实呢?

      复杂的历史造就复杂的人物,这当然不完全是阎锡山个人因素造成的结果。

      历史造就人物和人物创造历史,也如一枚银币不可分的两面。辛亥革命以来纷纭复杂的民国史造就阎锡山这样的人物,而阎锡山的活动,也给历史增添了一份特别的内容。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也在根本上结束了封建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存在。但是,历史的惯性却不那么容易改弦更张。革命后的中国,与其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如说还是陷入了如同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的那种封建割据的局面。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由统一到割据,由割据到统一,几乎是一个循环的模式。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成为有头脑的人们观察时势发展趋向的一个向导。代表统一的中央政府衰败之后,各种力量纷纷拔地而起。既有农民革命起义的洪流,也有藩镇、地方官员反戈和趁机起事的豪绅实力派,还有境外民族入侵势力。各种势力围绕占地、抢权的中心问题,进行昏天黑地的大拼搏。分分合合的混战中,历经“大浪淘沙”般的选择过程,败者被淘汰出局,成为“賊”;胜者得以掌握统一后的政权,是为“王”。这种反反复复的演义,积淀下厚重的文化观念,趁天下大乱而起事,几乎成为有抱负或野心的人们本能的反应。如诸葛亮的《隆中对》那样精辟预见天下大势的固然不多,但身处乱世,存心窥测王权者却为数不少。辛亥革命后,中国又进入一次“合久必分”的局面。形形式式的实力派,出于各式各样的动机,在这块饱受苦难蹂躏的大地上开始了争斗和撕杀。他们依仗手中的枪杆子,把国家分解得支离破碎;巧立名目,千方百计争夺中央政府大权,“逐鹿中原”,演绎着春秋战国一样的合纵连横的故事。真是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革命党,保皇党,复辟派,各方军阀,纷纷上场亮相。

      当然,毕竟已经进入了二十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演义模式不可能完整地再现。尽管软弱,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勇敢地完成了结束封建政治的历史使命,打出了一面崭新的民主共和的旗帜;尽管与厐大的农民队伍相比还非常弱小,中国的无产阶级也还是登上了历史舞台,响应席卷世界的共产主义潮流,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率领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同盟军,以“造反有理”的壮举撼动着压在头上的大山。外来的帝国主义势力的介入,让这种封建割据增添了殖民性质。在前台表演的各路军阀,除去他们各自的利益驱使之外,相当多的,或者说更多的成分是代表背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正是如此复杂的矛盾,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民国史。

      在这纷纭的时势中,阎锡山处于什么位置呢?

      他有在社会底层生活的经历,对于满清王朝的腐败,对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应当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他到日本留学,接受过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教育。正因为如此,他才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成为“铁血丈夫团”的成员,参加并领导山西的起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始阶段,他属于反封建的革命派。

      在山西起义成功之后,他手中有了军队,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把山西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手中,苦心经营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他成为一个占地割据的地方实力派。

      随着实力的增强,羽翼的丰满,他的对外扩展的野心不断膨胀,积极参与到“中原逐鹿”的混战中去,势力范围渐次扩大。西探绥远,东出娘子关,由一省的实力派迅速成为雄踞华北的大军阀。在与各方势力的较量中,靠着较稳固的根据地,靠着较强的实力,也靠着常常高人一筹的谋略,他日渐成为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央势力相对抗的地方实力派的领袖人物。在中原大战中,虽然短暂,却也显赫一时地当上了“国家元首”。

      在这个过程中,参加辛亥起义时的那点革命性已经日渐淡化。身为同盟会前辈,国民党元老,却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常与国民党势同水火;自称为孙中山的学生,却屡屡欺骗、背叛孙中山。对当时曾在政治舞台上风云一时的各种力量,他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朝秦暮楚,纵橫捭阖,常常能左右逢源,在投机中得利。对北洋军阀各派如此,对新军阀的各派力量亦如此,甚至对侵略中国的日本人也如此。最终因对共产党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却没能如愿以偿,从而孤家寡人地结束了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同时也就宣告了他的处世哲学和政治原则的破产。

      他的哲学和原则是什么呢?是所谓“在存在中求生存”。

      阎锡山心目中的“存在”,就是他自己及其集团的存在,就是他所鼓吹的那套理论的存在,就是他的独立王国的存在。

      应当说,在当时的军阀中,阎锡山是个有思想的人物。他有儒家文化的基础,又受过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教育,还潜心研究过共产主义学说,肯学习,多思考,长于政治设计。终其一生来看,真正成为他的思想核心的,还是儒家思想。对于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长处,他的吸收利用,不曾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范畴;而对于共产主义学说的研究,更直接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和反对。他一贯自视甚高,对于历届“中央政府”的政令,从来不当回事。山西的事情,都由他自己设计,自己操作。成败另论,这种以治国方式治省的做法,是他的一大特征。而正因如此,他把山西视作不容别人插手的自己的领地。“保境安民”也好,“守土抗战”也好,“埋头建设”也好,目标都锁定治下的土地。这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也显现出他讲究实际的一面。

      要在混乱的历史环境中存在,或者说,这样的历史环境选择的生存对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相当的实力,要有枪杆子;二是要有在天翻地覆的混乱局势中投机取巧的策略和能力。缺乏前者,有再好的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蓝图也只能化为泡影。孙中山先生作为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多次遭遇失望和愤怒之后,终于明白了必须建立自己的军队。中国共产党也是在遭遇失败,经历血的教训之后,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而这个道理,以拥兵自重、靠军队割据为特征的军阀们,千百年来就天经地义般信奉无疑。至于后者,看似简单,实则非同小可。乱世的特征就是瞬息万变,不善于观风向,不善于抓机遇,不善于使诡计,不善于变面孔……,一句话,不善于适应环境利用矛盾,就失却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比喻的说法,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

      在适应当时历史环境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阎锡山可谓二者具备,不仅具备,而且比较杰出。

      他所依据的山西,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弱省。这就要求,他必须努力加强这块根据地的建设,发展经济,增强实力,不断扩大军队。这一点,他看到了,并且也做到了;在群雄割据,瞬息万变的时势中,作为比较弱小的一方,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有灵活多变的策略,适应环境,利用机会,利用矛盾,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求得发展。这一点,他不仅看到了,做到了,而且做得令人眼花缭乱。一个比较弱小的力量,在众多强大势力的空档中生存发展起来了。当人们对他的投机善变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和鄙视时,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也是他的成功的一部分。

      代表新兴的无产阶级和广大贫苦农民利益的共产党,一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就使得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时势演义,发生了质的变化。抗日战争的进程,又使这种变化产生巨大转折。

      阎锡山从他的“存在”需要出发,参加抗日,并与共产党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抗战初期和中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八路军在山西建立并日益扩大的根据地,不仅对抗战的胜利进程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此后取得全国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阎锡山只讲自己的“存在”,而不看历史的大势;精明的算盘被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野心所左右,顽固坚持反共到底,结果就是被历史无情地抛弃。

      阎锡山有过他的辉煌顶点,那就是成为众多地方实力派的领袖;有过他的历史功绩,那就是参加并领导辛亥革命的山西起义,就是在抗战初、中期参加并领导了对日军的浴血奋战;有过他的独特贡献,那就是对山西的开发和建设,使一个偏僻、落后、贫困的小省面貌大变。

      阎锡山始终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这就注定了他尽管在历史上有过贡献,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胜利进军面前,不能不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时过境迁,尘埃落定之时,可以这样画出历史的线条吗?

    “土皇帝”辨

      不过,认真辨析一下,这个称呼也并非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

      先说“皇帝”。

      从参加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担任大都督起到在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下逃出太原止,阎锡山在山西主政近四十年。其间虽然在中原大战失败后,有过短暂一段时间“下野”,但事实上山西的军政大权仍然由其遥控。不说是在走马灯一般上台下台的民国政界,就是在安宁承平之世,如此长期执政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有人进行过详细统计,称:“民国元年至十七年国民革命军进军北平,短短十七年间,北方更迭了十二位元首,三十二届内阁,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年代。而阎督晋,安如磐石,稳如泰山,保全了山西一块净土。阎则在政局屡改、军制迭易、万官朝不保夕、五日京兆声中,职权不变,任期最久,成为不倒翁。”

      这首先得益于山西这块土地。它左山右河,自成表里,易守难攻;且地偏一隅,离开交通要冲,外部势力很难进入,外界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关起门来,容易自成一统,具备建立独立王国的天然基础。同时,它位近京畿,有随时可以切断南北大路,向中央政府所在地伸手的便利。立于中央政府软肋一侧,政治上位置极其紧要。这是地利。其次,动荡不安,头绪纷乱的民国政坛,台上人物频繁更迭,忙于窃权窃位者,忙于争地争利者,既看不起贫瘠落后的山西,也没有更多的力量顾及它的是非。这就给山西留下了相对自由发展的余地。这是天时。有了天时,地利,更重要的当然是人和。阎锡山在掌握山西大权之后,并没有象当时许多军阀那样,做搜刮地皮的蟊賊,当祸害百姓的蝗虫,而是以极大的精力图谋发展。“六政三事”也好,“省政十年建设计划”也罢,都是其他军阀不谋不做也难以做到的事情。山西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这就使他的统治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基础,给他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充足的经济保障。同时,阎锡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重视文化专制,重视组织构建,在对内笼络和控制人心,对外韬光养晦以利用时机方面有他独到的策略权术。他的算计精明,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等表现,虽然从道德的层面,人们可以鄙弃或谴责,但在乱世取胜的军事和政治中,其重要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

      从阎锡山自己的意识或者说愿望来看,他也是用治国的方略来治省的。对于袁世凯、黎元洪们的中央政府,他以保全自身为目标而敷衍应付,自然不在话下。就是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他也是利我者用之。可以说,他在山西,一直是自行其是,另搞一套。他有理论,有纲领,有计划地试验和推行自己的设计。行得通行不通,行得效果如何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他一意孤行地坚持和探求自己的道路。从一九二0年开始举行“进山会议”起,他就有意识地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外探寻另外的道路。到后来总结出“中的哲学”,提出所谓“物劳学说”,一直到跑到台湾后关门著书,洋洋百万言研究设计“建设中国”、“世界大同”的空头方案,既是一种执着的努力,也是一种愚顽的无奈。出于这种心理,阎锡山要求他的部下把他作为国家领袖来崇拜、效忠。长期处于山西第二号人物地位的赵戴文就公开承认:自己与阎之间是“君臣关系”。应当说,这是在对其他所有部下“以身示范”。而到了抗战时期,在阎锡山出场时,高呼“会长健康”、“会长万岁”之类的口号就已经成为森严的制度。制造狂热的个人崇拜,是封建帝王思想的集中表现。

      特殊历史时期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特殊的历史现象。阎锡山把山西搞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王国”,本人在山西如此称王称霸,确实称得上是山西的“皇帝”。

      但是,这个“皇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的称王天下的皇帝,所以谓之“土”。而个“土”,也显现着与当时的时代潮流不大合拍,与人们想像或期待中的皇帝模样不大一致,被人们讥讽或鄙视的含义。

      一是说他有浓厚的封建性。虽然曾是反对封建王朝的革命派,但并不妨碍其心灵深处仍然是一方封建意识的厚土。对于儒家思想的尊崇,对于皇权或变相皇权的迷恋,对于民主共和和法制的轻藐……,这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远比拖在脑后的辮子难以去除。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在反孔批孔的路上走得很为坚决,但诸多令人遗憾或愤怒的事实还是证明,封建观念、封建意识的力量远比人们意料中的要凶恶、顽强得多。适宜的土壤生长大树,茂盛的树木也强化土壤。阎锡山虽然在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山西经济方面有些堪称明智的动作,但其对封建文化和传统的依恋却是不可动揺的。他的“思想日记”、“补心录”、讲演稿以及铭刻在府第墙上的“家训”等等,大量引用摘录的都是孔孟语录,发挥之处,虽然不乏思辨哲理的闪光,但基本上是在“仁义礼智信”的范围内转圈子。权力到手之后,他大兴土木在老家修建官邸以光宗耀祖,前后陆续二十多年,修起大小院落二十多个,房屋近千间,成为近代官僚中极为显赫的一处大庄园;利用权势,除了在商业、工业、金融等领域为家族攫取暴利之外,还迅速在五台、定襄一带大肆抢收土地,集地不下二十万亩,成为山西最大的地主。他心目中的人生道路仍然是两千年来传统的封建官僚所走的道路。有一则小故事记述了蒋介石夫妇1934年到太原时的情景。故事说:蒋介石夫妇到太原后,阎锡山的二妻徐兰森陪同宋美龄游览,其间到王靖国的公馆休息。王靖国的母亲说:“太太是当今的皇后娘娘,花不完的钱,享不尽的福,说起来甚也好,可就短生个娃娃。”徐兰森赶忙说:“没娃娃也不要紧。定襄七岩山上有个捞儿洞,可灵哩。花上三元钱,在水里捞一捞,三元开泰,回来准捞上个娃娃。你人忙顾不上去,也能代替,我替你捞一个去。”此话将宋美龄逗得前俯后仰,大笑不止。——从宋美龄的笑声中,人们会感到阎锡山这个二夫人的可怜;但再一细想,不是也更看出阎锡山与蒋介石之间的巨大差距吗?蒋宋联姻,说得上是中国政治趋于现代文明的一大举措。蒋在个人感情之外,还有着眼外面世界的开阔目光。而阎锡山却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因,遵从父命,买来一个时仅十四岁的女孩儿为妻。观念上的这种巨大差距,必然会在政治上产生相应的差距,或许,这也是阎终究斗不过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土”的第二个表现,是阎锡山处世行事都比较保守。因为势力弱小的原因,也因为身处比较闭塞的偏僻山区的原因,也许还因为他精于计算、不肯做赔本买卖的原因,阎锡山一贯小心谨慎,凡事以保本为原则。冒险的事情不干,失大于利的事情不干,遭遇挫折,极易退缩,而为保全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中原大战前后的此种表现可谓登峰造极。他还有极浓厚的地方观念,在全国以本省划线,在全省以五台划线,搞狭隘的地方山头。“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句民谣对他的用人路线可谓一针见血。在与共产党联合抗日时,建立牺盟会,所用的共产党人也要是山西籍的。随后又成立的决死队,他在同意采用共产党军队的政委制的同时,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坚持政委必须是山西人。日本士官学校时的学友孙传芳曾嘲笑他这种土里土气的保守观念,给他取绰号为“厨子将军”,讥笑他像厨子一样,终日周旋于菜板和锅碗之间,不肯不敢迈出一步;另一个学友李烈钧也认为他只配在山西老家出头称雄,实在是如同井蛙观天。

      “土”的第三个表现,是阎锡山精于算计而表现出的“抠门儿”。这一半是因为,山西经济落后,财政紧张,不得不精打细算;另一半则是出于阎锡山本人的商人习性。他对于算盘情有独钟,常说“算盘珠子下有钱”。从大连返回山西在河边村家居时,到川至中学看学生上课,就给学生们出题:以本钱银元一元,年息二分四厘(当时乡村的一般利率)复利计算,一百年之本利之和为多少?算下来居然有23亿之巨。阎锡山于是告诉学生们:你们这就知道算盘珠子的厉害了吧?当然,这一计算所显示的并非算盘珠子的力量,而是盘剥敛财的本领。它折射出阎锡山内心深处的世界。以精明的计算来比方政治,同样能说明这一点。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是坚决反对与共产党和谈的。为了说明自己正确,他以一个故事作比喻。他说:“太原开古董店的老板,都是善言巧语极富生意经的。比如一个康熙瓷瓶值六元大洋,他开口就要九元。顾主还他八元,他连声说,瓶子是八元五买进来的,由于你的诚意,我可照本钱卖给你,可你无论如何不能叫我赔钱呀。顾主听讲得有理,被感动了,就用八元五买下了。可这一来,正上了古董商的大当。现在与共产党言和,就和向太原古董商买古董一样。”如此非夷所思的比喻,却正是阎锡山念念不忘的思路。这种精明算计的“抠”劲儿,曾经在紧要关头,给他带来致命的打击。中原大战时,他派往东北游说张学良的代表,就因手头拮据,无法买通关节,连张学良的面都难以见上。而蒋介石派出的代表则出手阔绰,活动自如,对张学良在关键时刻拥蒋反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抠”劲儿,又在重大事项中,显示为一种刻意的节俭。建设山西同浦铁路的过程中,也正是靠着项项工程都精打细算的精神,以有限的财力办了更多的事情。以当时最低的成本,修成了一条给山西带来巨大效益的铁路。

      这样看来,用以讥讽的“土皇帝”的称呼,其实是相当确切的民间评价。

    虚幻于“道”而精明于“术”

      对于“主义”的重要性,阎锡山是看得十分清楚的。他说:“军官能力的军队,抵不住政治能力的军队;政治能力的军队,抵不住主义能力的军队。”他也承认,“共产主义学说是世界上最具备‘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的思想体系”,“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富国际精神、奋斗精神、群众精神的著名政党”,承认当时的人类社会“露有一个私有的大空隙”,认为共产主义“至少可以煽动世界上十分之七以上的人民,向十分之三以下的人民进攻。” 因此,在设计和创立自己的“主义”方面,他可谓“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从开始的“进山会议”到后来的“理论研究会”,二十多年中,坚持不断。他也肯虚心地向专家学者请教,曾延请包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在内的许多文化名人到山西讲学,也曾不辞辛苦地、频繁地亲自参加和主持讨论。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到达陕北之后,为了“思想防共”,阎锡山终于提出了自己的“主义”。他说:“他有主义,我们也有主义,我们的主义是‘公道主义’。”为此,他亲自动手,编出了纲领性质的“主张公道歌”。歌云:

      一、主张公道。公道才是社会真精神,主张公道不留情。扶助好官绅,打倒坏官绅,人民人民,大家兴奋。

      二、热心。主张公道第一要热心,热心才能擒坏人。如有公务员,做甚不务甚,

      制裁制裁,不稍留情。

      三、公平。主张公道第一要公平,公平才能服众人。如有司法官,断案不公平,打倒打倒,不稍留情。

      四、认真。主张公道第一要认真,认真才能做成功。如有坏军队,骚扰我人民,攻击攻击,不稍留情。

      五、牺牲。主张公道第一要牺牲,牺牲才能成大仁。有人做汉奸,勾结敌国人,处死处死,不稍留情。

      很明显,这只能是一种适应形势的宣传,而与“主义”无法相提并论。

      阎锡山从大连回山西后,曾组织力量研讨“人群合理”的组织问题。他承认,“现社会制度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可怎样才是合理的制度呢?他强调:“井田的经济制度,传贤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最终他没有钻出儒家思想的圈子,也没有突破迷恋权术的桎梏。他的大量的以宣扬孔孟之道为中心的言论,也多是在处人处世方面发些似是而非或园滑无用的意见而已。就是说,在“道”的方面,他是个盲人;如果说他在理论或学说方面有过努力的话,其成绩也多在“术”的层次。

      其实,阎锡山一方面下大力量进行理论研究,努力构筑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另一方面,却又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他用极大精力“创造”所谓“物劳学说”,本来是为了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外另树一面旗帜,在两条道路之间另辟一条道路的。他却又在讨论会后对亲信们说:“政治是一种艺术。咱的物产证券就是口吹大洋。”还说,“按劳分配就是一支电鞭。电鞭在手,就可玩虎。”这充分证明,他并没有把理论当作一种指导行动的旗帜,没有把理论作为奋斗方向的指针,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可利用的手段。

      既然如此,在那冠冕堂皇的理论词语背后,就还有一个真实的目标。

      以他自己概括的“五大奋斗”而言,其中心目标不过是“存在”二字。当然,存在是现实的基础的目标,没有了“存在”,失却了“存在”,其它一切都无从谈起。然而,为了存在而存在,却不是立于历史潮流之中起引导作用的人物所应奉行的原则。充其量,它只能是跟随历史潮流盲目沉浮的人物立身的依据。所以,他的所谓五大“奋斗”,除了开始投身反清革命时对“满清皇朝的奋斗”及建设山西过程中“对自然的奋斗”,尚属可征可信外,其余无不一一大打折扣。“对北洋军阀的奋斗”吗?投靠袁世凯,出兵抗拒护法军,作何解释?“对日本侵略的奋斗”吗?抗战中与日寇暗中频频勾结,抗战后保留和利用日军对抗人民,又作何解释?至于“对共产党的奋斗”,也不为正统的国民党所接受。对他与共产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行动,激烈的言辞指责他是“阴结共匪,贴祸党国。”

      阎锡山精明过人,为了存在而所施行的种种方针策略,成功处在于,增强和发展了一个小省弱省的实力,使他能够走出山西,走向华北以至走向全国;而失败处也在于,最终不明大势,与民主共和的潮流相对抗,与广大民众的利益和期望相对抗,顽固反共,落得一个孤家寡人,彻底灭亡的下场。

      不论阎锡山如何精明,不论他曾用过多大功夫,在主义的探讨,社会发展方向的设计方面仍然是虚幻的。各种努力的结果最终也只能说是“经营有术”而已。

      本书无意也无力对阎锡山及民国史作全面的评述,只是期望以简洁明瞭的线条,勾勒阎锡山一生的踪迹。在叙述的过程中,对这个复杂人物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同时也表示对一般历史观的若干不成熟的认识。可能有不同于传统观点及方法之处,期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一 参加起义 媚袁拥段 从都督到省长

      出身于一个精明的投机商人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长大后有过从事商业投机的经历,因家庭负债又曾落入社会底层;投考军校,留学日本,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机敏、狡诈,善于算计而不露声色,得以在太原起义后一跃而成为山西都督;势单力薄之时,寻找和投靠强大后台是生存的需要。逢迎袁世凯,拥戴段琪瑞,终于将山西军政大权独掌手中。

      投考军校,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山西省的北部,佛教圣地五台山所在的县就叫五台县。五台县有个名叫河边的村子(现已划归定襄)。村子的东边,是高高耸起的五台山余脉文山,西边是大片开阔的平川,不远处有滹沱河流过。“文山钟秀,沱水环流”,在多山而贫瘠的晋北高原,这里是一方富饶的土地。

      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一个日后在山西大地上耀武扬威,与这一方大地命运紧密相关的男孩出生在这里。他的乳名叫万喜,字百川。其父阎书堂,字子明,继承了祖上留下的一份田产,辛苦经营,日子过得很是殷实。阎书堂心地活络,处事精明,十五岁就开始经商,在一家商铺当小伙计。他聪明机灵,为人谦和,又善于说话,善于讨好和笼络人,不几年就锻炼成为一个老练而奸诈的商人。他不满足于靠着有限的黄土地谋生,一直想找机会投资商业,赚大钱,获大利。在儿子出生前一年,他在县城投资经营了一处名叫“吉庆昌”的钱庄,主要经营高利贷,出钱帖子,也兼营点杂货。所谓“钱帖子”,就是用木版自行印制的纸币,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使用。阎书堂略通文墨,交际也广,只不过三几年时间,就把这小钱庄经营得十分兴旺,使阎家成为河边村殷实的大户。因此,阎万喜来到世上的时候,进入的是一个富庶的小绅士家庭。

      不幸的是,他六岁时,母亲生了一场重病,撇下他走了。其父娶来继室后,家中难免常生纠葛,于是把他送到老丈人家寄养。外祖父家在河边村也是数得着的富户,俩老人对这没娘亲的小外孙特别疼爱,娇生惯养,照顾十分周到。家里又有几个表兄弟一起玩耍,因此,他在外祖父家生活过得还好。但自幼失去母爱,毕竟在他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所以性格也变得有些乖僻。表面上沉默寡言,驯顺听话,实际上却倔强固执,顽皮胆大。孩童时代,就常常腰挂木刀,自封为指挥官,将小伙伴们分成两队,呐喊打仗;上树掏鸟蛋,下河玩水,有一次竟将附近狼窝里的小狼崽偷出来挂到树上,惹得母狼在村边昼夜嗥叫,使全村人惊诧不已。9岁上,小万喜随其表兄弟一起入私塾读书,先后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和儒学基础。他学习用功,成绩也好,受到先生的赞许。随着年龄增大,也时常惹事生非。12岁那年,因与同学玩恼了,吵得性起,便掏出随身带的小刀把同学刺伤,成了个不好惹的小霸王。阎自己后来回忆说:“我是个有傲性的人。我不愿意人笑我,亦不愿我笑人。十三岁时,在本村学校读书,曾因参加村中元宵节演武会,将鞋脱脚,飞到观者头上,致观者大笑,此后我决定再不参加演武会致人笑;又在村中观剧,见剧人以种种笑态博取观者大笑,遂决定以后再不观剧以笑人。”显示了他性格中内向、自律的特点。到15岁,四书五经基本上读完了,外祖父母也觉得不好管了,就让其父领他回家。

      阎万喜回到家后,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精明的商人,就让他到自家的钱庄里当了小伙计。他学习生意很用心,站柜台,照料铺面,记账……,不多时,算盘就打得精熟,而且在父亲的调教下,学会了一套送往迎来的本领,不管什么样的客人上门,都能应对得面面光滑。他名义上是小伙计,实际是少东家,他很注意结交朋友,笼络人心,在钱庄里人缘不错,颇得好评。第二年,就是16岁时,听父母之命,从媒妁之言,阎万喜就娶亲成家。媳妇徐竹青,娘家离河边不远,也是一个富庶之家。徐竹青没有上过学,是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家庭妇女,夫妻感情甚好。

      经商小有经验后,其父就把他放出去,让他外出讨债,参与“虎市”活动。当地当时流行一种叫做“打虎”的金钱生意。五台及周围县都是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地的银子与制钱(即流通的铜制小钱)之间的比价出入较大,且经常波动,时高时低。这种生意就是利用银两与制钱兑换的高低变化的差价,买进卖出,进行金融投机的。交易双方不需要交付现金,也没有什么严密的手续,往往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因而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也获利丰厚。阎万喜成家后,在父亲的调教下,也钻进了“打虎”的旋涡之中。他千方百计四处打探消息,掌握行情,预测变化,用心捕捉时机,积极替其父出谋划策,屡屡见效,为“吉庆昌”牟取了可观的利润。不长时间,就显露出他敢于冒险,善于投机和精于计算的才干。

      正是家庭的这种影响和在钱庄的这一段经历,给阎万喜的人生哲学打下了基础。市场行情的观察把握,人情冷暖的变幻应对,利害盈亏的精打细算,顺逆进退的见风使舵,这些在精明的商家身上必备的才能,他都具有了。后来,他把这些本领用到了政治上,把政治当作一场有更大风险也更有利可图的买卖来做:观望不定时决不冒然出手,用模棱两可、讨好各方求得左右逢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利可图,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应当说,商场如战场,商场投机的眼光和权术,与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生存发展的经世学问和政治谋略相通相似。

      阎家的生意做得红火,但是好景不能常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正当阎万喜干得如鱼得水之时,其父阎书堂栽了个大跟斗。投机失败,血本无归,债台高筑,繁华一时的“吉庆昌”破产了。阎家父子一下子陷入贫困的深渊,为了躲债,父子俩背井离乡,外出流浪,先后到过定襄、崞县等地。躲债流浪一段时间之后,阎万喜回到河边,无事可干,又入村义学读书。以曲本明为师,致力于程、朱学问。年岁已长,又有了在人生途程中曲折坎坷的初步经历,这次读书,使他对儒家学说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贯穿他日后理论体系的“中”的学说,应当在这时就打下了基础。这时,正逢义和团运动轰轰烈烈,在五台一带也活动频繁。清政府调甘肃的军队开来清剿,而兵乱于匪,用各种名堂扰乱欺凌当地百姓。河边村的百姓为了自卫,推举“纠首”(与后来的“村长”类似),组织壮丁,防御乱兵,维持秩序。时在村里的阎万喜就被推为“纠首”,可见他在村民心目中是有胆有识的青年。担任“纠首”后,阎万喜积极组织壮丁护村,还私下将继母的首饰卖成钱,用以置备兵器。这一段短暂的经历,开始显露出他应对惊险和混乱的胆略,也锻练了他的组织能力。

      因为在家里被债务所迫,还是没有什么办法,阎万喜和父亲只得外出谋生,来到了太原。在太原,阎万喜随其父去拜望了五台同乡魏仰微。魏见这年轻人能说会道,知书懂礼,很是喜欢。阎书堂见机行事,提出要魏收阎万喜为干儿子。魏很高兴的答应了,阎万喜给他做了义子,并经魏的介绍,到太原柳巷的“裕盛店”当了小伙计,生活才算是安定下来。

      跌入社会底层的这两年,使阎万喜又感受到另一种人生。为了糊口活命,他做过在街头卖饼子的小贩,当过差役,当过帮工,当过店铺的小伙计。挨打受辱,寄人篱下,饥寒交迫,丧魂落魄的日子,自然与当年少掌柜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这既使他痛苦,也让他渴求改变命运。从优裕落入贫穷,让他品尝了人世炎凉的滋味,也增长了历经磨练的才识。在太原流浪期间,他见识了官僚富商们的权势、排场和奢侈,也看到了更多比他还贫困艰难的穷人,同时也目睹了清廷腐败无能,外国列强横行霸道,国家民族面临灾难的社会危象。这些,对一个受到过儒学教育的热血青年不能没有刺激和触动。他发愤要改变这种生活,想望着以后成就一番大事,在社会上有意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日后帮他成事的黄国梁、张瑜。三人来往频繁,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议论时局,越来越感到志趣相投,就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榜样,换帖子结成了拜把兄弟。依年龄大小为序,张瑜为长,黄国梁为二,阎万喜为三。三人对天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要同心协力干一番大事,改变命运,光宗耀祖。

      一日,阎万喜和父亲见路边的墙上贴出了大字的告示,四周围满了人,就挤进去看,原来是巡抚衙门创设武备学堂的招生广告。当时正值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清廷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实行所谓的“新政”,在各省兴办学堂。山西省1902年成立了山西大学堂,之后又陆续设立农林、法政、武备等学堂。因为从学堂毕业之后,就算是进入了仕途,因此,投考新式学堂,成为改变命运,寻求向上攀升机会的重要途径。见此告示,阎万喜不由心中一动,觉得是一条实现自己抱负的路。可考虑到眼前的艰难处境,觉得上学走了,家里的日子会更难过,因此没有吱声。他父亲心里也在琢磨: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放在原来的家境里,他未必会同意宝贝的独生子走这条路。可眼下,有个吃粮的地方,毕竟比四处流浪强得多。弄好了,说不定以后还能飞黄腾达,于是就对万喜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也得供你上学。不走这条路,咱们怕是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阎万喜见父亲同意了,马上就去找到黄、张两位拜把兄弟,商量一番。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约定三人一起报考。

      回来一思量,阎万喜多了个心眼。自己虽然在私塾里书念得不错,背四书五经,写忠孝节义能够从容应对。可这洋学堂的课程从来没见过,也摸不准人家会出什么怪题,万一进了考场,一点也摸不着边沿怎么办?他不愿放弃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就动脑筋想万无一失的主意。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说,父子二人一拍即合:商量请人代考。这种时候,只能先管自己,也顾不得磕头的把兄弟了。这是他的精明之处,也是他的狡黠之处。他父亲就想起了原来做生意时有过交往的一个人,名叫赵廉佑,此人当时就在山西大学堂读书。父子二人立刻备了礼,到山西大学堂去拜访赵廉佑。没想到,赵廉佑认为是小事一桩,痛痛快快答应下来。父子二人非常高兴。他父亲是个非常迷信的人,又去找算卦先生给儿子算卦,看看这武备学堂是否真的能考上,同时也请先生给儿子起一个响亮的大号,以图将来步步高升。算卦先生将阎万喜的生辰八字推算了一番,断定这次应考一定得中,但命中五行缺金,大号中须有带“金”的字。经过再三推敲,先生定下“锡山”二字。阎书堂十分满意。从此,阎万喜就改称阎锡山。

      报名之后,阎锡山父子惴惴不安地等待着。但一想到算命先生的话,他们又多了几分宽慰。其实,当时武备学堂初办,还没有什么成文的规矩,对考生的查验也不严。况且赵廉佑也只比阎锡山大两岁,蒙混过关很容易。赵在山西大学堂也算是成绩优良的好学生,考试题目很平常——《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论》,赵轻松完成试题,下来对阎家父子交代说,笔试没有问题,好好准备应付面试吧。父子两人自是高兴,少不得千恩万谢。在口试时,阎锡山经商时学到的本领派上了用场,他态度谦和,口齿伶俐,善于察言观色,回答头头是道,深得考官的赏识。到武备学堂发榜时一看,阎锡山的大名居然名列榜首。看来试题真的不怪不难,他的把兄弟黄国梁、张瑜也一起考中。

      在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上,算卦先生如此灵验。阎书堂当年在选择“打虎”时机时,就常常依靠占卜,这次灵验,使他更加迷信。也许是父亲的态度产生的影响,也许是这件事给阎锡山留下的印象太深,他在《日记》中写道:“不可迷信,亦不可不迷信。”此后,他一生都讲迷信。“锡山”二字给他带来了鸿运,赵廉佑的帮助也不可忘怀。赵廉佑后来在山西总有官可做,有财可发,算是得到了一份厚报。

      阎锡山晚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时,就是从19岁考进武备学堂那年写起的。他写道:“我19岁时,为时势所驱,认为欲有补时艰,有济国危,只有投笔从戎,乃考入太原国立武备学堂。”把19岁之前,在老家的投机破产经历和流落太原的狼狈状况全都略去。摆脱困境,寻找出路的迫切,完全变成补时艰,济国危的动机。

      与原来的生活相比,武备学堂是一个崭新的天下。阎锡山既然把它看作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也就拿出全部的精神投入其中。如同做买卖一样,期望厚利,自然须舍得本钱。他学习用功,成绩很快就凸现出来。他的国文基础好,作文在一百二十名同学之中常常名列前茅。先生为山西浑源人,是清进士,对他十分器重,特意赠字曰“伯川”,取百川归海之意,足见期望甚高。从此,阎锡山有了字。学习之外,他出操、训练也十分认真,尊敬师长,与同学关系也很热乎,受到学堂的重视,很快就当上了学生班长。他从小生活在闭塞的山区,家庭教育中又没有关心天下大事这一说,头脑中装得多的也就是个钱字。因此,在武备学堂的学习生活,使他大开眼界。当时的热血青年,大都对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的行为十分崇敬。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对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维新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私下阅读了不少鼓吹变法维新的著作,日渐倾向于改革社会现状,对中国应走什么样的路进行思考。

      1904年,清政府为适应组建新式军队的需要,选派一批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山西武备学堂分到20个名额,经过筛选,阎锡山和他的拜把子兄弟黄国梁、张瑜都被选中。于这年7月,东渡日本,先后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一呆,就是五年。

      这五年,是国内形势急剧动荡的五年,也是青年阎锡山迅速成长变化的五年。国内的革命如火如荼,革命派和保皇派斗争激烈,日本东京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集聚的大本营。受到清政府迫害的革命党人——华兴会,光复会,光中会等组织的骨干,都汇聚到了日本。大批有志青年从四面八方汇集在那里,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民主革命,相互串连,组织革命队伍。从中国的偏僻的黄土高原,到近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日本,阎锡山感受到了强烈的震荡。许多新鲜的事情,让他惊奇也让他沉思。他通过观察对比,不断思考中国为何落后的原因。到达日本的当年,日俄在中国土地上进行战争,给中国百姓带来极大灾难。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居然宣布“中立”,这丧权辱国的行为深深地刺激了留日学生。阎后来回忆说:“由所听到的话和所看到的书中,感到满清政府太腐败,太误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所谓宁将国家送给外人亦不给家奴……,而决心加入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在革命热潮的鼓励和影响下,阎锡山积极参加了“留日同学会”,在活动中又结识了一批朋友。五台同乡,日后成为他的忠诚追随者的赵戴文,当时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就是在这时相识相交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急速发展,要求将分散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革命政党。1905年7月,孙中山先生来到了东京,受到响应和支持革命的留学生与华侨的热烈欢迎。在群情激昂的大会上,孙中山先生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热情宣传反清、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严厉批驳康、梁为首的保皇派。阎锡山亲耳聆听了演讲,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会后,他还特意登门向孙中山先生单独求教,与孙中山先生研讨“平均地权”的有关问题,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孙中山先生的风度给阎锡山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孙中山的倡议与黄兴、宋教仁等人的支持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织的代表及其他革命分子70余人,在东京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在8月20日召开的成立大会上,选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进一步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通称“三民主义”。同盟会特别注意军事活动,留日的军校学员自然成为积极争取的对象。在同盟会的积极宣传和动员之下,许多留日学生踊跃加入。阎锡山怀着为反清革命奋斗的理想,不顾清廷官员禁止参加革命活动的告诫,也违背了父亲“凡事要安分守己”的嘱咐,毅然参加了同盟会,并且还介绍赵戴文等人加入。

      加入同盟会后,阎锡山的思想更加激进,活动也非常积极热情,在同盟会人士中,颇有影响,受到领导层的注意和会员们的好评。不久,孙中山先生要求东京同盟会总会,选拔军事骨干,作为回国后各省军事运动的核心人物。黄兴、陈之骥、李书城等挑选二十八人组成“铁血丈夫团”,山西的阎锡山、温寿泉、乔煦、何澄等人都被选为成员。

      1907年,受同盟会总部的派遣,借回国探亲之机,阎锡山与赵戴文一起回山西宣传革命。他们坐轮船到上海上岸时,得知海关检查非常严格。因为他们携带着炸弹,赵戴文就有点紧张。阎锡山让赵把炸弹都交给自己,并说:“如果被检查出来,蒙(五台方言,我)一人担之,你不可承认是与蒙同行之友。检查时,蒙站在前列,你站到后列。”赵一时不解,带着炸弹却要站在前列,不是更容易被发现?以为阎锡山搞什么名堂,就说:“还是我站前列,你站后列,如何?”阎锡山回答说:“站后列有畏惧检查之嫌,易被注视,仍以蒙站前列为宜。”海关检查的时候,果然对后列查得更严格。过后,赵戴文对阎锡山胆大心细很是佩服,阎说:“事到危难宜放胆,不可畏缩,畏缩易使人怀疑。”其临危不乱的胆略,由此可见一斑。这次与赵戴文回乡,阎锡山只在家中待了五、六天,便辞别亲人,到雁门关内外考察形势,宣传革命,显现出一个热血青年为理想奋斗的无畏和执着。

      这一年,阎锡山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在陆军学校,接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后,他很欣赏和崇拜日本人的尚武精神,赞同“弱肉强食”“强权公理”等一套理论。他认识到,军国主义就是“政府之政策则为军国政策,人民之教育则为军国教育,社会之组织则为军国社会”。军国主义与封建思想相结合,对他形成“中国自立之道,非厉行军国主义,不足以图强”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也在日本学生中广交朋友,与土肥原贤二、樱井隆治、坂垣征四郎等时有往来,为日后与日本长期来往,三十多年后同侵华日军相勾结埋下了种子。

    夺得标统 参加起义 当选大都督

      阎锡山和战友们积极活动,把目标首先对准两个标统。一标标统齐允,是旗籍贵族出身,沾染了八旗纨绔子弟的恶习,吸食鸦片,贪脏枉法,且又懦弱无能。同盟会组织人采取各种手段揭露他的种种劣行,大造舆论,频频攻击。不久,齐允因此去职,阎锡山的把兄弟黄国梁便升任一标标统。阎锡山此时兼了陆军小学的日文教官,经过苦心培植,学生张培梅、周玳等日后都成了他手下的干将。与此同时,阎和他的战友们又将夺取二标标统作为重要目标,但二标标统夏学津,既有靠山,人也能干,一时不好入手。

      恰在此时,山西发生了“交文禁烟惨案”,给革命党人一个极好的机会。

      1909年(宣统元年),清廷曾下命令,要求六年之内在全国禁绝鸦片烟。本来是装模作样欺哄百姓的举动,却也有贪心者欲从中取利。山西巡抚丁宝铨就是这么个聪明过份的人。次年,他就给清廷打假报告,宣称:“山西全省已完全禁种,吸食者不久也可绝迹。”清廷也假戏真做,就派钦差到山西实地查勘。这一下,可让丁宝铨急如热锅蚂蚁。原来,山西交城、文水一带,百多年来相沿成习,种植鸦片已经成为当地不少百姓一种重要的谋生方式,此时的情况根本没有一点改变。丁宝铨本来是想以假话制造政绩,邀功请赏的,如在钦差面前露了馅,岂不是欺君之罪?于是,立即派一标标统夏学津带兵,星夜赶往交城、文水等地,勒令当地官员迅速将地里长着的鸦片烟苗一律铲除。地方官员不敢怠慢,层层下令,纠集人员赶快动手。种烟农民以此为生,铲除烟苗无疑于断了他们的生路,加上此时正值烟苗开花结实季节,他们怎舍得让人毁掉?男女老幼始则成群结队苦苦哀求,继则挥舞锄头聚众抗拒。夏学津大怒,令士兵开枪恐吓。一开枪,场面更加不可收拾,混乱中烟民被打死打伤数十人。丁宝铨见出了大乱子,再扯弥天大谎,竟向清廷报告,诬烟民抗拒铲烟为土匪聚众作乱。流血事件引起山西各界的极大愤怒,同盟会员们抓住时机,通过太原的《晋阳日报》,连续登载揭露丁宝铨、夏学津镇压民众,造成流血惨案的真相,并写了成百上千的黑名帖四处散发。太原城搞得满城风雨,北京的《国风日报》和上海的《申报》也予以转载。一时间,全国上下,舆论哗然。在京的同盟会员又多方活动,经御史胡思敬奏参,清廷只得将巡抚丁宝铨撤职调离,将标统夏学津撤职查办。挤走了夏学津,阎锡山顺理成章成为二标标统。这样,革命党人把山西的军权控制到了自己手中。

      阎锡山掌了军权之后,并没有满足陶醉,他处心积虑地寻求更多的支持,为下一步攀升打基础。此时立宪运动闹腾得正凶,各省成立咨议局,立宪党人也成为一派“代表民意”的势力。阎锡山看到这一派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就用出自己善于谦恭阿谀的手段,以晚辈后学的身份拜访山西咨议局的议长、立宪党人梁善济等人,并与梁善济的秘书拉上关系,以拜把子的老办法结为“金兰之交”,从而取得立宪派的信任和重视。但同时,他又与革命党人中的同志合谋,凭借自己的“铁血丈夫团”的身份,发起成立“山西军人俱乐部”。通过这个组织,把新军里的革命党人团结起来,成为混成协内同盟会的秘密领导核心。

      在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阎锡山就这样立于“左右逢源”的境地。阎锡山参加同盟会并进入铁血丈夫团,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显现了他追随革命、反对清政府的志向;但他在进行革命活动的时候,又不时暴露出力图圆滑处事,企求左右逢源的狡黠。应当说,这是善于投机的商人习性的表现。

      1911年秋,丁宝铨被赶走后的新任山西巡抚陆钟琦到任。原新军协统姚鸿发升任督练公所督办,于是协统一职空缺。姚鸿发记得父亲的嘱托,想让阎锡山接这个位置。经过在巡抚面前和咨议局内的活动,事情已基本成为定局,但还需要阎出5000两银子,以便做进一步的疏通。姚鸿发找阎锡山商量,阎锡山开始听说有了升官的机遇,心里不由暗暗高兴。但权衡一番之后,他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姚的好意。他寻思,革命形势逼人,眼看着山西局面就会大乱。乱中立足,必得有实实在在的权力。协统听起来是个高官,但只是有高位厚禄却无指挥实权的虚衔。现时所任的标统,表面看在协统之下,却能指挥调度各营各队。要成就一番事业,还是不能离开。阎锡山虽然一心想着高升,但他的算计总是实实在在,图虚名的事,并不想做。

      当此时也,全国各地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廷统治者已是土崩瓦解。立宪派吹吹打打,想着用调和的办法维持清朝统治的残局,却又得不到满清统治者的应允。社会矛盾愈积愈多,有如积薪成堆,一遇火星,就会大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终于点燃了东西南北的革命烈焰,各省纷纷起而响应。10月21日,与山西一河之隔的陕西省,同盟会员张凤翔领导的武装起义取得成功。消息传到太原,山西的革命党人受到极大鼓舞和激励,同盟会员们在新军中积极活动,很快就传开了“湖北、陕西革命成功,山西也要准备起义”的消息。

      面对这“骤雨欲来风满楼”的汹涌势头,巡抚陆钟琦十分紧张。他对新军很不放心,决定把他们调离太原,同时请清廷紧急调派军队来太原防守。于是以防止陕西革命军东渡为名,发出严令:一标的两个营必须在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七)全部从太原出发。标统黄国梁与标本部的人员,在各营领到子弹前(清廷对防止新军叛乱已有警惕,新军各部平时只发枪不发子弹),就必须先行出发,否则,以违纪砍头论处。

      革命党人一边,这时也正进行紧张的活动。消息传来,他们立即识破了巡抚的“调虎离山”计。黄国梁与阎锡山、赵戴文、张瑜、温寿泉等紧急商议,认为不听命令,就领不到子弹,无法起事。只有想办法领到子弹,才能发动起义。最后决定:黄国梁带部分兵士先行出发,造成听从调动的假相;后续部队领到子弹后不离太原,找借口在城边拖延时间,黄国梁得到消息迅速回马,在城里的部队立即响应。黄国梁依计行事,10月28日下午,率标本部人员和骑兵营出发到了祁县,等候太原的消息。

      二标标统阎锡山在城内连夜召集本标中同盟会员会议,也对起义作了部署。阎锡山对起义没有异议,但大目标下不忘打自己的小算盘。他决定,待一标先发动兵变后,二标再迅速进城。标下两个营的部队,一个营开往子弹库,把军械控制到手中;另一个营开往抚台衙门,见机行事。会议结束后,参加会议的一个排长,刚出会议室门,猛不防被反对革命的二营管带撞见,一把拉住,问开的什么会。这个排长一时语塞,说不上来,被那位管带凶巴巴地骂了几句。他惊惧之下,以为事已败露,惶恐不已竟跳井自杀。阎锡山闻讯,急得浑身直出冷汗,当机立断,派兵将那个管带囚禁起来,一边就赶忙召集军队,宣布起义的命令。

      1911年10月29日凌晨,太原起义的枪声打响。里应外合,太原新南门被顺利攻下,起义军直扑巡抚衙门。兵士们冲进抚署,与巡抚陆宗琦及其儿子陆光熙相遇。陆宗琦还大摆巡抚架子,指手画脚怒责起义士兵“想造反”。其子陆光熙则看见势头不妙,掏出身上的银钱就往空中一抛,企图趁着士兵乱抢银钱的混乱,掩护其父逃跑。不料想这一举动反而激起士兵们的怒火,陆氏父子当即被乱枪击毙。协统谭振德也在街上被打死。

      此时的二标标统阎锡山,心情忐忑地带着少数亲随,静静地藏在本标操场附近的小树林里,听着城里四处乱响的枪声,焦急地等待打探消息的士兵回来报告。战斗打响后,他就把属下的官兵撒到巡抚衙门周围的各街巷,打探进展情况,自己却小心翼翼地不肯走出军营一步。在得知一标的部队攻下抚署的消息后,他忙派出一名排长,他的得意门生张培梅带兵去攻打抚署后面的巡防营马队。他暗示张培梅,要像是配合起义,又要像是去保卫抚署,不要草率而应见机行事。自己躲在小树林里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该不该出去露面。左盘右算,一时难得要领,心情十分焦急。出去露面早了吧,万一革命不成功,自己将落个造反罪名,辛苦奋斗得来的一切,瞬间毁灭。可如果革命成功,自己出去露面太迟,功劳被别人全都占去,多年来的革命行动,又成一把无果之花。这一套“成则居功,败则诿过”的算盘,确实显现了阎锡山的精明算计和善于投机的本能。终于,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阎锡山心里有底了,带着人马煞有介事地杀奔巡抚衙门而去。

      29日中午,山西同盟会召集各界人士在省咨议局举行紧急会议。立宪党人、省咨议局议长梁善济主持,起义领导人阎锡山、温寿泉、姚以价、张瑜、张树帜等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山西军政府,并推选一位大都督作为领导人。阎锡山对此事已有精明算计和周到安排,于是他首先提议,山西应仿照武昌起义的做法,推举名望高的姚鸿发为都督。但姚鸿发以其父亲还在担任清廷陆军部侍郎而且家眷在北京为由,谢绝出任。起义中,一标出力最大,建功最多,有人又提议推一标标统黄国梁为都督,但黄国梁不是同盟会会员,起义打响时还在祁县未曾回来,而且黄不是山西人,结果遭到否决。这时,人们的眼光自然而然落到又一个领兵战斗的官员,二标标统阎锡山身上。但梁善济等立宪党人还跃跃欲试,就提出用投票的方法公举都督,大有当仁不让之势。众人吵吵嚷嚷,局面混乱的时候,阎锡山先人一着的安排就发挥了威力。经他授意的心腹将领张树帜,一个箭步跳到台上,把手枪“咣”地往桌上一拍,趁机把梁善济挤到一旁,振臂高呼:“选都督作么子要选票?我们军人不干这一套,要选就举手!我们选阎统标做大都督,赞成的都举手!”阎锡山的亲信张培梅、周玳等都把手枪亮了出来,大喊大叫:“赞成的都快举手,快举手!”立宪派议员们哪里经过这样的阵势,一个个被寒光逼人的手枪吓懵了,哆里哆嗦地乖乖举起了手。张树帜俨然以主持人的身份,连叫几声“全体赞成,全体赞成”,张培梅等人喧哗呼应,阎锡山就顺利当选为山西省军政府的大都督,时年二十九岁。这既是他投身革命积极奋斗应得的辉煌,也是他高人一筹善于算计而到手的果实。

      军政府宣布,改称中华民国,从此用黄帝纪元年号,悬挂“八卦太极图”旗。它标志着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寿终正寝,标志着山西成为革命省份。

      不论实际过程中的是是非非如何曲折,就全国大局而言,太原起义,是辛亥革命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9月视察太原时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何也?广东为革命之最初省份,然屡次失败。满清政府防卫甚严,不能稍有施展,其他可想而知。倘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山西处在北京近侧,山西起义,对清政府的统治中心震动极大;山西又当南北通衢之侧,山西起义成功,对革命势力控制南北交通,极为重要。所以,孙中山先生的这个评价,并非客气之词。应当说,阎锡山作为同盟会的骨干,投身革命多年,参加太原起义并非投机,但他在紧要关头的机警和园滑却又非常人可比。这使他在历史重大关头获得了厚利,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年春节,阎锡山要回老家过年。因为是当“大官”后第一次省亲,部下的亲信们就认为这次一定是“衣锦还乡”,因此就安排得异常隆重排场,要显示显示督军的威严和气派。于是,拟了一份筹备计划,有庞大的随从队伍,携带贵重的各色礼品,准备笔挺的洋服和炫目的军服,光大小车辆就备下三十多辆。呈给阎督军以后,阎眯起眼瞅看了一番却摇了摇头,拿起笔全都勾掉了。部下吃惊不小,心想这还不满意,如何是好?不料,阎锡山只要一辆旧吉普车,随员也只有两名士官和一名司机。车开到河边村头,阎即让停车。下车后,又取出随身带着的外祖母亲手缝制的中式衣服,认真地穿戴起来。尔后,让士官和司机跟在自己身后,步行着进了村。一路走,一路跟村民打招呼,说家常,一行四人,足足走了个把钟头才到家。

      这个习惯,阎锡山一直坚持了很长时间。当都督不久,他就在家乡大兴土木,耗费重金建设府第,前前后后陆续建设二十多年。近千间房屋的二十多个院落,气势不凡,金碧辉煌。一朝为官,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威风凛凛。他并没有脱出几千年来当官摆架子的常规和心态。而他本人出入河边,却又坚持一副本份的常人打扮。这一方面显现了他出自社会底层,又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有比较浓厚的民本思想;而他的行为习惯,既蕴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也显露出淳厚民风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体现了他善于以低姿态掩饰自己,以换取百姓的好感。生活中的这种接近平民的作风,与政治上善于韬光养晦相一致,都是阎锡山做人的重要特点。

    避难到包头 逢迎袁世凯 保住都督职位

      北京眼皮底下的太原起义成功,山西巡抚陆钟琦被杀,还是使清廷大为震动,立即发表吴禄贞为山西巡抚,令其带兵入晋平乱。山西军政府也赶忙调兵遣将,准备抵抗。而此时,清廷内部迫于武昌起义及各省宣布独立的巨大压力,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清廷以小皇帝溥仪的名义下了所谓“罪己诏”并解散了皇室内阁,宣布解除党禁,并令资政院起草宪法。当时,主持小站练兵起家,在变法维新中投机得宠的袁世凯,在慈禧死后,也赋闲在家,等待时机变化。因为他手中有兵权,革命派一方和清政府一方,都把稳定大势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资政院公举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全权组织新内阁。袁世凯欣然接受,正要从武汉北上。面对即将入晋的吴禄贞部,阎锡山一面准备抵抗,一面派出议和专使,到北京与北洋大臣段琪瑞接头,寻求新的靠山。但他没有想到,奉命带兵来山西平乱的新任巡抚吴禄贞,原来是一位老革命党人。

      阎锡山刚当大都督时就吃了一吓,还有些心神不定,因此,不免对吴禄贞的邀请满腹狐疑。那是一天晚饭后,卫兵通报说原八十五标三营管带熊国斌求见,阎让进来。熊国斌进门后却一言未发,掏出手枪就向阎开枪。阎大吃一惊,情急之中倒还机敏,一矮身躲到椅子下,躲过了第一枪;熊国斌再开第二枪时,阎已转过神来,抄起脚边的铜痰盂猛砸过去,使他受到惊扰,无法瞄准。而这时,阎的卫兵枪响了,熊国斌受伤当场被擒。熊国斌是满族官员,原本不赞成革命,阎锡山当了都督提拔大批部下,又没有他的份,因此怀恨行剌。虽然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熊国斌又被扔进石灰池中活活烧死了,却也造成一场不小的混乱,让阎大都督多日心神不宁。熊死后,其部下立即溃散,在太原市内大肆抢劫,阎锡山和副都督温寿泉亲自带兵弹压,好不容易才平定下来。

      吴禄贞一再诚恳邀请,又经部下多次劝说,并保证到石家庄没有问题,阎锡山才勉强同意东行。但在预定动身的时候,他又多出一个心眼,谋算说:“石家庄蒙还是不能去。那是吴禄贞的地盘,万一有变,如何是好。”于是又突然变卦,坚持把会面的地方改在娘子关。吴禄贞爽快答应,并取笑说:“昔日关云长敢单刀赴会,何以今日的阎百川不敢来见盟友,岂地灵人杰耶,时移势易耶?”见面那天,阎锡山由大批警卫人员护卫到了娘子关车站,而吴禄贞只带了三个参谋。

      秘密会谈中,吴禄贞一再表明自己的反清立场,对阎锡山坦言,我是老革命党,你大可放心与我合作,我还会骗你吗?说得阎锡山很是惭愧。吴禄贞明确表示:清室授我为山西巡抚,是一种笼络手段,我决不就任。我们站在共同的革命立场上,亟愿意与山西携手。他分析了面临的形势,认为袁世凯是中国第一个大坏人,袁如回到北京,掌握大仅,革命就有很大危险。并高度评价山西的起义,认为山西起义,清廷震动,山西是革命最重要的堡垒。中国万一有事,海疆是不可靠的,山西这个堡垒,要好好爱惜,好好布置。现在趁着清军大批南下镇压革命,北京空虚之时,双方组成燕晋联军开进北京,革命大业胜利即成定局。革命前辈吴禄贞的这一番话,使年轻的阎锡山受到很大鼓舞,对山西位置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阎锡山表示,吴的分析甚有道理,这是天赐良机,不仅山西可保,还能趁机进入北京,就立即表示同意。双方达成协议:组织燕晋联军先占领石家庄,切断清廷南北联系,一俟时机成熟就直捣北京。于是推举吴禄贞为燕晋联军总司令,阎锡山任副司令。山西先派出两个营进驻石家庄,听从吴禄贞指挥,随后再派出一个旅为后继军。

      这是阎锡山担任大都督后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在他看来也是成就更大功业的天赐良机,眼看着胜利在望的行动就要吹响进军号了,阎锡山颇为得意,但机遇的转化只在一瞬之间。吴禄贞的革命倾向早为袁世凯所忌恨,此前几日,吴禄贞又在石家庄截留了袁世凯由北京运往武汉的一批弹药,袁世凯恨之入骨。在得知吴禄贞联晋反清的密谋后,更加气急败坏,立即指派人带重金三万到石家庄活动,想方没法刺杀吴禄贞。吴禄贞的卫队长被收买,吴禄贞自己又麻痹大意,11月7日,也就是燕晋双方会谈达成协议仅仅三天,吴禄贞就不幸被刺身亡。部队失去统帅,立即四分五裂。除孔庚等人率一部投靠山西之外,其余大部溃散。已到达石家庄的山西军队,也只好匆忙退回。这一突然变故,使刚组建的燕晋联军夭折了,也让阎锡山受到一次极大的震动。

      不几日后,11月14日,袁世凯从汉口顺利到达北京,着手组建内阁,并很快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率部进攻山西。曹锟于12月初亲率卢永祥部由石家庄向山西进军。进攻的北洋军队有近20个营,防守的山西军队只有三、四个营,虽经激战,但寡不敌众,到12月12日,山西重镇娘子关失守,晋军溃退。

      阎锡山先是在娘子关前线视察督战,亲眼见到清军兵力强大,难以抵挡,便急速撤回太原,惊慌失措,心情十分沉重。撤回太原后,立即召开军政要员会议,商讨如何应对。阎在会上力主放弃太原。他认为,时局一日三变,难以料定;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今后将决定中国命运。攻到娘子关的部队又是袁世凯的嫡系,山西没有力量对抗。太原离娘子关不过半日路程,关已失,城何能守?以保存实力为理由,他主张弃城北撤。他后悔娘子关联吴之行不够慎重,不仅引来了大祸,而且得罪了拥有重兵的袁世凯。他甚至后悔不该争这个都督来当,到如今成了引火烧身的由头。他先是想把都督的头衔让给周维藩(周是原外八旗巡防统领,太原起义将领),但周坚持不受;后来,吴禄贞的部下孔庚来附,他又向孔庚提出,希望孔庚能临危受任,代他渡过难关,可孔也不同意。情急之下,阎锡山声称自己要去五台山当和尚。抱着这种心态,阎锡山无论如何也不肯留在太原。副都督温寿泉表示反对,认为太原是革命根据地,不可随意放弃;况且,清军尚在几百里之外,仓皇出走只会动摇军心。争执结果,阎锡山反正是坚决不肯留下,于是就让温寿泉镇守太原,全权指挥抗清事宜,他自己与赵戴文带领一行人,取道清军兵力薄弱的晋西北,向内蒙包头方向撤退。

      撤退时,阎锡山顾不得都督的身份,真的打扮成一个和尚模样,骑了头小毛驴出行。倒是孔庚颇有心计,认为这个样子出走,未免太狼狈,就建议阎锡山发个通电,声明自己此行是进军北伐,以保全革命军的名誉。听了孔庚的意见,阎锡山才沉下心来,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派人与北路军取得联系,并发了通电,任命孔庚为北路军总司令兼朔方兴讨使,做出一副向北进军的姿态。12月下旬,到达晋西北的河曲县时,寒冬腊月,军队还没穿上棉衣,吃饭也成了问题。阎锡山采用向地方借款的老办法,派张树帜带兵到河曲筹办军需,开口就要白银二万两。河曲知县还是清廷官员,不买都督的帐,与地方绅士串通一气以罢市抗拒。张树帜便令士兵将知县捆起来痛打一顿,知县只好求饶。市面马上开张,二万两也就到手了。此时,包头革命党人率领部队也前来归附。原来在此之前,包头革命党人已经准备好响应革命,发动起义,但却遭到五原同知樊恩庆的暗算,大批革命党人和同情革命的军官都被杀害。他们强烈要求阎锡山进攻包头,为死难的同志报仇雪恨。接着,丰镇革命党人也因起义失败,率兵来投。几支队伍合并到一起,马步兵已逾3000之众。撤退途中得此意外收获,阎锡山甚为高兴,认为又是天赐良机,自己就索性来个进军北伐。于是与众人商议一番,兵分三路,直扑包头。

      1912年1月11日,革命军进抵包头。包头守军不知这军队从何而降,仓皇应战,而进攻的革命党人满怀深仇大恨,英勇冲锋,奋力拼杀,只不到一天时间就把包头攻下来了。1月13日,在举行入城仪式时,众人要求阎锡山穿上大都督戎服,骑高头大马率队入城,以显示革命党人的威风气势。阎锡山虽然对占领包头十分满意,兴奋时却也又多一个心眼。他私下向赵戴文表示,包头刚刚攻下,清军余部尚未肃清,入城混乱之时,会不会有人趁机施行暗杀?赵戴文明白这个老乡的意思,当即自告奋勇,愿意替都督担险。到入城仪式进行时,赵戴文身穿大都督戎服,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面,竟然真的有埋伏在街边的人向骑在马上的“都督”开枪。幸好不曾击中,却也使阎锡山在暗自庆幸之余,冒了几身冷汗。进驻包头后,阎锡山当即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将包头改名为东包头,并着手整编军队,扩张武装。进包头不几日,因南北开始议和了,山西巡抚张锡銮等人就派代表来迎阎锡山回太原。阎锡山怀疑是诱他回去以擒拿邀功的阴谋,于是不肯离开。不久后,又击溃了清绥远军的反攻,并攻克清军所占的托克托城。

      在后来的回忆中,阎锡山将此次逃跑式的撤退,美化为“北征”,似乎逃离清政府重兵所指的太原,置他的根据地和老家于不顾,也是一次胸有成竹的战略转移。其实,在他北逃之后不久,执意留守太原的副都督温寿泉也带着残兵退往晋南,革命起义的太原已然变了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浓烈的“为尊者讳”的遗风薰陶之下,此等当事者或阿谀者涂脂抹粉反倒弄得不伦不类的事例实在太多,倒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阎锡山逃离太原,反倒因祸得福,不仅在包头打下了此后发展的基础,而且还得到一支不小的武装力量。这也是命运对他的一次大照顾。

      阎锡山在包头享受意外胜利的时候,全国的形势,也发生了急剧的戏剧性的变化。1911年年底,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议决中华民国纪元改用公历,以宣统三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而于上年11月已到北京的袁世凯势力迅速膨胀,大权在握,看出了革命政府虚弱的真相,因此不断给新生的中华民国政府施加压力,一心要窃取革命的胜利成果。革命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对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人物袁世凯抱有幻想。孙中山迫于内外重重压力,不得不与袁世凯进行南北议和。袁世凯表面上答应了定都南京、实行共和,对革命起义的省份由革命党人担任都督的局面不作变更等条件,孙中山同意在清帝退位后迎袁世凯为大总统。这期间,袁世凯原先任命的山西巡抚张锡銮已调往他处,进入山西的清军也已陆续撤出。太原城陷入人心浮动、鸡犬不宁的状态。山西咨议局的要员于是来到包头,请阎锡山回省主持大计。

      阎锡山见南北议和大局已定,革命起义省份可得到承认,自己手中又多了一份实力,山西的老底子不能丢,于是决定回太原。2月18日,到达距太原只有七八十公里的忻州。回到忻州,附近的五台、崞县、定襄等县马上送来大批粮饷,老家河边村的人们也纷纷上门向其父阎书堂表示祝贺和亲热。人世炎凉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使阎书堂大为感慨。就在阎锡山北逃的消息传到河边村时,村里人都不敢和阎家来往,生怕受到牵连。阎书堂一家人则坐卧不安,东躲西藏,连家也不敢回,比当年躲债更惊慌百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阎锡山北逃时置家人于不顾,该是多么仓皇狼狈。在忻州稍事休息,正当阎锡山踌躇满志地即将动身赴并,重返大都督府时,却接到了刚当民国大总统三天的袁世凯发来的电报,电报口气严厉地命令:不准前进,就地待命。如违命擅动,即以军法从事。袁世凯拒绝承认山西为起义省份。袁的公开说法是“太原起义后,阎锡山北逃,山西局势混乱”,实际上是因山西地处北京近侧,地位显要,袁欲另选心腹占据。显然,袁世凯对阎锡山不放心,不肯将山西交给他。

      虽然在危难时曾有过让出都督的想法,但在局势已经明朗,山西大局非己莫能的情况下,阎锡山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立即给正在南京的老部下南桂馨打电报,让南千方百计到孙中山、黄兴处活动,力争承认山西为起义省份。同时,又绞尽脑汁寻找能与袁世凯拉上关系的人,营造左右逢源的形势。定襄人董崇仁,家中几代人都在北京包揽皇宫工程,与太监头子及王爷多有交情。董崇仁自幼跟着父亲出入于宫廷,跟慈禧太后的宠信李莲英相交甚密。长大成人后,还通过李莲英纳捐买了个四品道台。在李莲英的引荐下,又与袁世凯相识。袁世凯为讨好慈禧太后,极力拉拢与宫廷有关系的人做耳目,便认董崇仁为门生。袁做直隶总督时,还与董有过拜把之交。阎锡山马上派人带厚礼到定襄把董崇仁请到忻州,口口声声称为“老前辈”,恳请他到袁世凯面前为山西多说点好话。南桂馨的活动很有效果,面见孙中山时,孙中山表示:如果不承认山西为起义省份,即使南北和议破裂,也在所不惜。显示出对山西革命的高度重视。南桂馨还多次向胡汉民、黄兴游说,也得到了这两位领导人的支持。胡汉民专为此事向袁世凯发电达10多次,一再要求保留阎锡山的都督职位。董崇仁则不负厚望,专门赶到北京,在袁世凯面前替阎锡山说了不少好话,说阎锡山“一向对袁公推崇备至,袁公就任民国大总统,甚为欢欣”,说阎锡山“衷心拥戴袁公,大可不必怀疑他”。他的特殊身份,对袁世凯改变初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阎锡山也抓住一切时机,向袁世凯表示自己的忠诚。在请孙中山先生给予支持的同时,却又在建都问题上站到孙中山的对立面,赞同和支持袁世凯建都北京的主张,声称“以形势论,以事实论,以对内对外论,目前自无舍北就南之理”。这番举动,赢得了袁世凯的好感,看到阎锡山不同于其他同盟会员,于是在1912年3月发布委任令,正式委任阎锡山为山西都督。如果说,当选都督曾经让阎锡山费过一番心思的话,那么,重新被委任为都督就更显现了他善于钻营的本领。多日悬在心上的石头落地了,阎锡山踌躇满志地说:“这也是蒙阎家祖上有德,山西百姓不该遭难。今后,蒙要把山西治理得好好的,也让袁世凯看看咱的本事。”

      阎锡山回到太原,立即决定办三件事:一是统一军队,二是筹办财政,三是委任县长。也就是说,枪,钱,人,三样紧要东西,他都紧紧抓到了手里,他要在山西建立自己的一统天下。

      在他逃离太原,进驻包头期间,支撑山西起义局面的主要是南边的河东军政分府和北边的忻代宁公团。河东军政分府是副都督温寿泉撤离太原时,带兵南下在运城成立起来的。它以副都督的名义统一指挥河东各县的军政事宜。它所指挥下的军队,曾在临汾一带与清军激战,为起义军守住了富庶的晋南地区。忻代宁公团则是辛亥山西起义时的一支地方武装,配合军政府的北路军抗击侵犯雁门关的清军,并与地方义军里应外合,占领了晋北重镇大同。阎锡山要建立自己的一统天下,这两支力量在他看来都是异己,都是必须削平的“山头”。他首先向河东军政分府开刀,制造事端,向袁世凯报告河东分府的实权派、革命党人张士秀、李歧山叛乱。袁世凯早已知道李歧山是同盟会会员,为趁机削弱、打击山西的革命力量,便命令驻河南的直系军队进入山西,将张、李二人逮捕,并押往北京。阎锡山不损一兵一卒,在讨好袁世凯的同时就解除了心腹大患,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妙策。对忻代宁公团的首脑人物续桐溪,阎也利用小事,激化冲突,制造借口,准备派人将其逮捕。所幸有人暗中给续通了消息,续桐溪才得以逃走,免遭一难。

      阎锡山虽然暂时保住了都督职位,又想方设法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但他很清楚,自己是同盟会员,太原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并参与过燕晋联军阻袁北上的活动,在袁世凯的心目中注定是个必欲拔除而后快的钉子。这个地位还极不稳固。袁世凯曾拟调他为黑龙江都督,阎费很大力气通过贿赂袁的总统府秘书长才好不容易留在了山西。因此,他把逢迎袁世凯,消除袁的怀疑,取得袁的欢心和信任,当作头等大事。当年,他到北京谒见袁世凯时,紧张得汗流浃背,俯伏在地,行跪拜大礼而不敢仰视。他向身边的亲信说,他生平最畏惧的一个人,就是袁世凯。这也从侧面证明,袁世凯确实是压在他心上的一块沉重的石头。

      面对险恶的处境,阎锡山充分施展出他善于韬光养晦的才能。一方面他表现得卑躬屈膝,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对袁厚颜逢迎。山西的汾酒,动辄三、五百坛奉送进京,不断在袁世凯的左右打点笼络。通过董崇仁,买通袁家的女仆,密察袁的意旨,如有所需,极力逢迎。认段琪瑞的孀嫂为干妈,因为她与袁世凯家的奶妈是密友,通过这层关系,及时了解袁的动向,以便应对早有所备;同时也曲径通幽,把对他的美言送到袁的耳旁。将袁世凯的好友,曾为他在袁面前说过好话的董崇仁,任为晋南镇守使。请任袁世凯的亲戚,山西人陈钰为山西民政长。更让常人瞠目结舌的是,以让老人开眼界享福为名,将父亲和继母送往北京居住,实际上当作人质。为了讨好,他处处看袁世凯的眼色行事,甚至连起码的“革命”面子都弃之脑后。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作为同盟会的老会员,阎锡山被任为参议。但阎锡山看出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恨之入骨,就赶快宣布脱离了国民党。并且雷厉风行地执行袁世凯的命令,饬令山西全省“各县知事将国民党分设机关一律解散”。作为国民党的元老人物,对待国民党如此冷酷无情,翻脸不认,曾让许多老同盟会员气愤不平,大骂阎锡山奸诈狡猾,却又无可奈何。

      极力讨好的同时,阎锡山又委曲求全,“万事忍为高”,以屈求伸。政事听任袁派去的巡按使金永为所欲为,并通过巴结金永的老乡朱善元,与金永“联络感情”,使金永在心满意足之余,也在袁世凯面前帮阎锡山说些好话。军务推给把兄弟、第十二混成旅旅长黄国梁全权代理,在太原竟出现只知有黄国梁,不知有阎锡山的怪现象。他安于当一个“无为而治”的都督,表现出一副庸碌甚至昏聩的姿态来。这些招数果然见效,袁世凯渐渐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戒心,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后没有反骨”。

      袁世凯逼孙中山交出大总统之后,做出邀请的姿态,请孙中山到北京面谈。孙中山先生感到对政治局面无能为力,想要“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10年之中,筑20万里之线”,以经济建设推动民主政治。于是,在1912年8月到北京,计划在与袁世凯会谈后顺便对北方各省进行一番实地考察。这样,就提出了到山西考察铁路、调查矿产的计划。善于利用时机的阎锡山,立即大作文章,组织隆重接待,造成他与孙中山先生关系非同一般的声势。因为他看到,能与袁世凯相抗衡的,当时的中国只有孙中山一人。隆重接待孙中山,能使他在袁世凯的眼里分量加重,使袁世凯更不敢轻易动他。对于这一得意策略,阎锡山曾私下对心腹赵戴文说:“这叫借助钟馗打鬼。”

      1913年,革命党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坚持民主共和思想,宣称要组织国民党责任内阁,并声言将选举黎元洪为总统,真正实行政党责任内阁制,因此引起袁世凯的忌恨,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将宋暗杀。之后,袁世凯又同俄、英、日、德、法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向帝国主义借巨款,作为镇压南方革命力量的军费,并令北洋军阀迅速对南方用兵。 这些倒行逆施,引起革命党人的极大愤慨,孙中山于是发动了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阎锡山看出反袁的革命力量弱小,难以成事;但同时又不想落个与孙中山唱对台戏的名声,于是就标榜“中立”。所谓两不得罪,实际上是站在了袁世凯一边。果然,因军事力量对比不利和国民党内部涣散,讨袁军节节失利。南京被北洋军攻占,“二次革命”完全失败。阎锡山这次的算盘打对了,“二次革命”失败后,各省的都督大多被撤换,全国仅有山西的阎锡山和云南的唐继尧成为“不倒翁”。不仅不倒,而且受到了袁世凯的奖赏。1914年,袁世凯授予阎锡山“同武将军”的名号。阎锡山以之为荣,在老家河边村修建门楼,题名为“同武将军府”,以示夸耀。到1915年袁世凯改元称帝时,阎锡山首先向筹安会提供银币二万元作经费,接着又连电劝进,声称“诚以中国之情,决不宜沿用共和制度”,“辛亥革命之初,尝以共和为新旧递嬗时代之权宜手续,四年以来,默察国情,征诸经验,乃确信共和之不足以安中国。”“今日改定君主国体,正全国人民希望诞登彼岸之机会。天与人归,各当其时”,“国是一日不定,人心一日不安,锡山窃日夜延颈企望,私心默祝,早日决议,有以符舆情而巩固国基也。”这一番话,在讨好袁世凯的同时,确实也道出了阎锡山心目中的所谓革命,就是取得权力和利益。反满清并不意味着反皇帝,反封建。他要求“废共和而行帝制,以帝制而行宪政”,并恳求袁世凯“以大有为之才,乘大有为之势,毅然以救国救民自任,无所用其谦让”地登基称帝。袁世凯看到阎锡山的劝进电,“龙心”大悦,喜不自禁,立即朱笔批曰“颇有见地”。称帝后,很快封阎锡山为一等侯爵。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反对。蔡锷等在云南成立护国军,发讨袁檄文,向袁世凯发动进攻,孙中山也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各省纷纷响应和支持。而阎锡山这时仍然站在袁的一边,致电北京政府国务院,声称“滇、黔等省竟以少数地方二三首领擅立政府,私举总统,实属破坏大局,不顾国家”的行为,表示反对,并指斥他们为“不忠不义不仁不智”之徒,恳请皇帝“褫革唐继尧、任可澄、蔡锷等官职荣典,宣示罪状”。直到1916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下被迫取销帝制后,阎锡山还煞有介事地通电要求蔡锷等人“痛加悛悔”,对自己反袁的行为进行反省。否则,他将把护国军将领“视为公敌,与众共弃,愿效前驱,以伸挞伐”。在台面上表演出来的对袁世凯的忠心和媚态,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阎锡山不会有那么多忠诚,他的“反骨”深藏不露,显示他的政治算盘已越打越精。只要有机会可以利用,他总是不肯放过。他一面奉承袁世凯,信誓旦旦地表达忠心;一面却又与蔡锷暗中通气,更隐蔽熟练地玩弄“左右逢源”的游戏。形势的发展,不断给阎锡山桌面上的表演以沉重的打击,却又使心怀叵测的阎锡山窃喜不已。反袁气势日益高涨,宣布独立的省份越来越多,北方省份也纷纷宣布独立,到陕西也宣告独立之时,袁世凯大势崩溃,手中已经没有了可用之兵。帝制被迫取消,但袁世凯仍想霸占总统的位子,又指使段琪瑞在南京召开各省督军联席会议,以寻找苟延残喘的办法。阎锡山指使他的代表,赞同以袁世凯退居总统的办法,由袁继续把持国政。众叛亲离的形势之下,阎锡山的这种态度,深得袁世凯的赞赏。于是,在走投无路、捉襟见肘之际,他要阎锡山派兵到郑州,防备陕西的军队向河南进攻,还想用这个部下的忠诚抵挡一时。阎锡山接到出师郑州的电令,立即表示服从。但又说山西贫瘠,筹措军费困难,求袁世凯接济。袁信以为真,一口承诺,并随即拨发军费80万元,作为开拨所需。阎锡山也迅速行动,在娘子关集结兵力,派员领到粮饷之后,就以兵力一部进驻石家庄。袁世凯越发相信阎锡山此时是真心真意在拥戴自己,因而对拨付军资军械的要求满口答应。阎锡山的部队得到堆积如山的物资,从容装备,并不急于南下郑州。频频以军资尚缺请求拨付为由,继续拖延时日。军资军品堆积如山,又缺车装载,就请京津拨车备用。直到无法再拖延了,装载重兵的列车于深夜开行,但车并未开往郑州,却是向着北边背道而驰。车离郑州越来越远之时,阎锡山给袁世凯发电报称:“我军北驶,已抵保定。”袁世凯接到这封电报,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这个“脑后没有反骨”的部下戏弄了一场。措手不及而悔恨已晚,从此病沉难起。有人说阎锡山的这场戏和这封电报是袁世凯的催命符,也许并不夸张。阎锡山自己,在对袁世凯作了这一番嘲弄式的报复后,心满意足地微微而笑。这个曾让他坐立不安的袁世凯,终于也有被他玩弄的一天。最后这一着,不仅吐了一口多年来沉重郁闷的恶气,而且还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大批军资物资。

      对于阎锡山媚袁的这一段经历,国民党内始终有一部分人耿耿于怀,斥之为“叛变革命”。阎锡山本人恐怕也感到不甚光彩。在他的回忆录中,极力予以粉饰辩解说:“在这一段时期中,全国民军势力均被袁氏摧毁,为什么我未被罢黜呢?就我的了解:第一,当他的帝制运动开始的前夕,我的部队已被裁编至一个旅和两个独立团,全部不到七千人,而他的心腹巡按使金永的警备队已有十一个营,其力量足堪与我抗衡;第二,山西在他北洋军队四面包围之中,与东南沿海各省不同,不可能对他作恶意的反抗,只好善意劝告。第三,对我不罢黜,尚可以作一个保全民军省份的幌子,使不深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有兼容并蓄的度量;第四,使我的革命同志对我发生误解,以为我已放弃了革命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反对无益,徒足招损,故我始终一本中山先生所示以保持北方革命据点为重的原则,对袁氏虚与委蛇。四年九月奉天上将军段芝贵领衔致袁请速正帝位的电文中,列有我的名字,我未表示反对,十二月袁封爵的命令中,封我为一等侯,我亦未曾辞爵。”

      攻之者认为事实铁定,辩之者苦心编织言词。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自然会有不同的说法。但历史的事实是:阎锡山确实是对袁世凯一身媚相;阎锡山的地盘和力量也确实是保存下来了。不过,从中倒是可以看出,能够在老奸巨猾的袁世凯眼前瞒天过海,显示阎锡山善于韬光养晦的手段此时已经相当成熟,而他那“存在第一”的哲学想必也经历了一次成功的喜悦。

    拥段倒黎,反对护法,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阎锡山以他比别人多一个心眼的才能,早在竭力奉迎袁世凯的同时,就已经将投靠段琪瑞作为通向袁世凯的一条捷径。段琪瑞好为人师,阎锡山就投其所好,在1912年,到北京谒见袁世凯的时候,首先具了门生帖子,拜见段琪瑞,三跪九叩行了拜师大礼,从此自称为段的学生。在段的面前,表现得谦逊稳重,颇得段的好感。段琪瑞确实也在袁世凯的面前为他说了不少好话。现在段琪瑞在中央政府掌了大权,阎锡山自然更是趋炎附势,同时,自己的腰杆子也就硬了起来。在袁世凯执政时期,他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对于山西的军政大事,不闻不问,以示没有野心。袁世凯一死,他就再也不能容忍这种处境了。他先是赶走了袁世凯派到山西的巡按使(即省长)金永;接着就准备收回先前放弃的军权,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拜把子兄弟,时任山西军政司司长、督军府参谋长、混成旅旅长的黄国梁。

      这时,也有人想要利用袁世凯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这个变化来对付他。这就是投靠山西的吴禄贞的部下孔庚。孔庚投靠山西后,也曾为阎锡山出过大力,长期坐镇包头,治理地方有方,名震塞北。袁世凯曾当面嘉奖过他,而他与副总统黎元洪又是老乡,来往密切,并将不少同乡旧部,安插在部队中,因此引起阎锡山的莫大疑忌。阎曾暗中操纵孔的部下发动“兵变”,企图将孔杀害,但孔因此时不在自己办公室而侥幸躲过。后来,在袁世凯称帝时,孔庚秘密进行过反袁活动,更为阎锡山所不容。阎曾一度撤掉孔的职务,将其软禁在太原。孔庚这时就和黄国梁勾结起来,密谋将阎锡山取而代之。由于袁世凯时代强行压缩山西军队的编制,只剩下黄国梁所部的一个旅。袁死后,黄国梁就着手扩军。他大批训练军队的基层干部,又挪用军费修建营盘。他拟定了一个计划,要把一个旅扩充为一个师。计划拟得非常周密详尽,只剩下将师长的名字填上黄国梁三个字。在黄国梁看来,与阎锡山的关系非同寻常。既是早年的拜把子弟兄,又从太原起义以来一直亲密共事,还在袁世凯的监视下替阎锡山担惊受怕地顶了几年门户。艰险过去,现在得到发展的机会了,军队扩编,自己顺理成章地当个师长还有什么过分之处吗?却不料,计划送到阎锡山处,阎看过后勃然大怒,将计划扔在地上,拍着桌子大骂:“绍斋也太不把蒙放在眼里了,这样,干脆这个督军就由他当好了,何必还用蒙作傀儡?一点小事,他都不听蒙的,难道蒙就那么听话!”素日积累的矛盾找着了爆发的导火索,早已成竹在胸的图谋得到了实现的时机。阎锡山逮着了好机会,岂能轻易放过。他既不看拜把子弟兄的面子,也不理采长期共事的交情,表现出一副震怒的模样,立刻把秘书长召来,拟了一份电报,拍发给北京黎元洪总统和段琪瑞国务总理。电文声称“黄国梁独断军事,虽无叛徒事实,实已迹近骄横,军人如此,国家纪纲,尚复何在”,请北京政府撤销黄的职务。当然,不用等北京政府的批复,他就迫不及待地采取了狠下毒手的行动。他怒气冲冲地把宪兵司令找来,亲手写了一道手谕:“黄国梁着即免职,限即日离开太原。”当面命令宪兵司令派兵包围黄的住所,禁止黄与外界任何人见面,监视黄于次日早晨离开太原。宪兵司令虽然曾是黄的好友,此时也不得不绝情相逼。黄国梁被迫郁郁寡欢地离去,临行感慨良多:因为原来的山西军政司长、阎锡山的另一位好同学,太原起义后曾任副都督的温寿泉,是黄国梁在阎锡山的授意下逼走的。性格爽直的黄国梁,虽然是阎锡山患难与共的把兄弟,却难与阎锡山同行一路。

      对于时任晋北镇守使的孔庚,阎锡山也毫不客气,让亲信张树帜趁孔进京不在大同期间,带兵闯入镇守使署监印室,将镇守使关防抢走。孔庚知道是阎指使所为,只得忍气吞声,乖乖地将镇守使职务交与张树帜,离开了山西。

      这年7月,阎锡山应邀进京面见黎元洪,回到住处,哈哈大笑着说:“黎元洪那个神气,望之不似人君,简直是个窝囊废。难怪辛亥革命时,他藏在床底下,人家把他拖出来,硬把个都督加在他头上,他还不敢干,深怕犯了灭门大罪呢!”他看不起黎元洪,这一次却差点遭了黎元洪暗算。次日晚,段琪瑞派一个亲信,把阎锡山请去密谈了很久。原来,孔庚、黄国梁被迫离开太原后,并不死心,再三鼓动黎元洪采取“调虎离山计”,把阎锡山调到北京,而后孔庚、黄国梁秘密回到太原,由黎元洪出面明令黄国梁为山西督军、孔庚为山西省长。阎锡山在北京,措手不及,鞭长莫及,到时候也只能认命,他的这个老窝就给端掉了。段琪瑞得到了这个消息,为拉拢地方实力派,以念师生之谊为由,迅速把消息透露给了阎锡山,并面授机宜:即日化装离开北京,间道转回太原。只要能先他们一步回到太原,控制局势,黎元洪就不敢动手。老谋深算的段琪瑞替阎锡山筹划一番,想得十分周到:叫他次日一早乘京汉路车离开北京,为避开耳目,不要在石家庄转车。南下直到河南新乡,换坐车到清化,翻过王屋山,然后从旱路赶回太原。

      这消息,对阎锡山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轻而易举地挤走了黄国梁和孔庚,却又差点被他俩暗算。看不起黎元洪,却险入黎的陷阱。在对段琪瑞感激涕零的同时,也对黎元洪他们恼恨不已。阎锡山经历过几次突如其来的风险了,这一次就老练得多。经过考虑,他不肯照段琪瑞的计划,绕个大弯子,那样既费时间又多变数,决定还是坐京汉线的车到石家庄转太原。为了保密,他精心策划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对部下交代说:“蒙想还是坐京汉车从石家庄转太原,比较迅速可靠。不过,蒙不能从车站上车,免得引起他们注意。”他吩咐部下用400块大洋买通火车司机和扬旗手,将火车开离站台到扬旗地方时,尽量开慢些,让他能够从那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利上车。而后又说:“只要蒙离开北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蒙走了以后,你们几个都不要出门。总统府派人来找,就推说蒙病了。他们要是派人来看望,你们就撒个谎,到哪家医院看病去了。总之是要想尽办法,把他们支吾过去。等接到蒙从太原来的电报以后,你们可以打个电话给总统府,就说‘阎督军已经回到山西了’。在电话里,要把话说硬一点,不要露出咱们山西人的软弱劲儿。”次日,阎锡山浑身商人打扮,穿一件夏布长衫,草帽的帽沿压到眉头,再戴上一副大墨晶眼镜,未经车站站台而从车站扬旗处神神密密地离开了北京。与当年仓皇逃离太原时相比,阎锡山此时已经镇定得多了。这一方面是他人生阅历的增长,对意外和惊险有了更大的承受力和对应力;另一方面,他在山西的基础已深,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任意动摇的。他敢于胸有成竹地与黎元洪玩这个乔装潜行的游戏,也显示出他的自信。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使阎锡山格外感激段琪瑞,也更重视与段琪瑞的“师生”关系。从此后,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北洋军阀各派系混战中,他总是或明或暗地支持段琪瑞。他还多次向段琪瑞表示,愿以山西的武力作段的后盾。

  12.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大英语运动 #English

    This thread is about learning, using and 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t also serves as a portal for English language threads in this forum.

    Any thread that has majority of its content in English should have the tag #English attached to the thread.

  13.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这就是人肉的下场

    Paige Thompson found guilty in 2019 Capital One data breach

    https://www.techtarget.com/searchsecurity/news/252521775/Paige-Thompson-found-guilty-in-2019-Capital-One-data-breach

    Paige A. Thompson has been convicted in the Capital One data breach that affected more than 100 million customers in the U.S. and Canada.

    An anonymous email sent to Capital One fueled the FBI's investigation and led to Thompson's arrest in July 2019. The FBI traced a GitHub post that contained the stolen data as well as social media statements made by the former AWS engineer.

    A jury in the U.S. District Court in Seattle found 36-year-old Thompson guilty of wire fraud, five counts of unauthorized access to a protected computer, and damaging a protected computer.

    The DOJ also revealed steps leading up to the network intrusion. Though she left Amazon years before the hack, the DOJ said while employed at the company, Thompson built a tool she used to scan AWS' cloud platform for misconfigured accounts.

    "With some of her illegal access, she planted cryptocurrency mining software on new servers with the income from the mining going to her online wallet."

    Additionally, the press release emphasized how Thompson "bragged" about her illegal actions through texts and online forums under the alias "erratic." The DOJ also said she spent hundreds of hours advancing her scheme, which cost Capital One hundreds of millions in lawsuits.

    简单说下吧,这个亚马逊的码农在离职前往亚马逊的云服务器上塞了个木马,然后在云上挖矿塞进自己钱包里,另外她还扫描云上有漏洞的账户,结果抓了Capital One的大瓜。而且她没事还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干了一票。

  14. linda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如何制造原子弹

    材料:

    直径20cm,高100cm的不锈钢垃圾筒一只(三星级宾馆用的就成,五星级的太浪费);

    大号“二踢脚”10只;

    电筒用电珠2个(备用1个);

    细双股电线若干米;

    1号电池2只(双鹿的不错,不是做广告喔);

    机械闹钟一只(到点儿“叮呤呤”响的那种);

    “铀235”10公斤(这东西现在“黑市”上有卖,价钱比内存条贵多了,可人逼极了也得砸锅卖铁不是?实在不行就“铀238”凑合了,嘿嘿);

    “钚”50克;

    手枪钻1只、多头螺丝起子1只、螺栓若干、宽透明胶带若干、“502”快干胶1瓶、劳保手套一副、解放鞋一双、劳动服一套、太阳帽一顶、医用口罩一只、潜水眼镜一副。

    下面就开始干活。先把“铀235”毛坯上车床车成两个直径20cm各有中空2cm的半球(给人师傅一条“大中华”,手工费不能少)和一根直径2cm长20cm的圆柱体;再把“钚”用气锤冲成一张直径2cm的薄片(两片)。行了,工厂里的活儿干完了,剩下的就看你的手艺了!

    接下来,找一郊区房子(人越少越好,不怕一万怕万一),带上你的材料,穿上你的工装,戴上潜水眼镜(主要是保护眼睛)。

    用手枪钻在不锈钢垃圾筒上开四个洞,先将一张“钚”片用“502”快干胶贴在垃圾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另一片贴在“铀235”圆柱体的一端。

    将“铀235”两个半球分别固定在垃圾筒的底端(中空的空心正好贴在底端“钚”片的位置上)和垃圾筒中部。

    将“二踢脚”捆扎成圆柱体,引线连接成为一条大“药捻儿”;将电筒灯珠小心砸开(一个砸失败了还有一个),取里面的灯丝用细电线分别连接两端,将电线和闹钟及电池串联好;然后将电珠灯丝和“药捻儿”捆在一起。

    那根“铀235”的圆柱体被安放在“二踢脚”的最前端,对准两个“铀235”半球的中空。

    最后用宽胶带把这些东西都固定在一起,晃一晃,没有“恍啷恍啷”的声音最佳。

    原理:

    只要定时闹钟一到点儿,闹钟就会使导线通电,通电后电珠丝发热引燃“药捻儿”,然后“二踢脚”点燃,推动“铀235”圆柱体冲进“铀235”的两个半球中从而使这“核物质”达到所谓的“临界状态”,“铀235”圆柱体顶端的“钚”片和垃圾筒底端的“钚”片撞击产生大量中子,中子会让这垃圾桶里的东西引爆......

    哇!好大的一朵棉花糖啊!

    注意事项:

    接闹钟那一步千万万千小心,留到最后一步再做!接线前多做几个深呼吸,接线时尽量不呼吸!闹钟的尾部反扣在垃圾筒的顶盖上,这样好控制时间。可定时的时候最好把线断掉。


    原⼦弹制作过程 从⼊⻔到精通

    原⼦弹的理论本身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拿到两堆正确的物质(通常是铀235或钚239),然后把它们紧紧地放在⼀起,这样维持⼀段⾜够⻓的时间,其它的事情就不必我们操⼼了,原⼦弹爆炸的好戏会⾃然上演。这篇⽂章的⽬的,就是告诉你怎样在家⾥ 做原⼦弹。

    准备⼯作:我们⼤约需要30磅的铀235,体积差不多有⼀个棒球的⼤⼩,再配合⼀些很容易到⼿ 的材料,这种炸弹就能使1/3英里以内任何东⻄化为乌有;2/3英里以内的东⻄严重受损;在1.25英里半径内的⼈都会受到致命的辐射线;放射性烟尘随⻛飘扬,能使40英里内的⼈都致病。如果它在纽约市引爆,⼤概有25万⼈会死亡,还有40万⼈会受伤。这种效果恐怖分⼦应该会很满意;这种原⼦弹甚⾄在战场上也都能派上⽤场。不过,要提醒各位:铀235的分量不要超过45磅,因为对这样多的铀,其引爆的技巧在掌握上相当困难,单凭业余的机械⼯匠,⼤֒概是⽆ 法适时且有效地把这些东⻄凑在⼀起。挺有可能你还没做⼀半,它就在你⾯前爆炸了,那可就真浪费感情。我个⼈的偏好是⽤36磅或37磅的铀235,因为这样效果不差,⽽且,如果设计上出点⼩差错,也不致有太严重的后果。 ⼀旦把⾜够的材料紧聚在⼀起,亟待我们解决的最棘⼿ 的问题就是得使它们能紧聚在⼀起维持约半秒钟,这半秒钟的延迟就是技术上最主要的瓶颈。原因是这样的:当这两堆物质靠太近时,会发⽣剧烈的反应⽽产⽣⼤֒量的能量,在瞬间(⽐⼀秒钟⼩很多)迫使这两堆物质分开。这样的结果和爆⽵的效果差不多,⼏百呎外的⼈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对⼀个稍有「⾃尊」的恐怖分⼦⽽言,是不会以此为满⾜的,对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出⼀套办法,使两堆铀235能聚得久⼀点,好让⼀些⽐ 较惊⼈的「⼤֒事」发⽣。如果你这位恐怖分⼦有栋两层楼房(含地下室)、两根⽕药、15包⽔ 泥、20⽴⽅码的沙⽯,那么⼤约只要⼀个礼拜就可以完⼯了。全部的费⽤,除去房租不算,⼤概只要3000美元就够了。最后的问题是怎样把铀235或钚弄到⼿ ,这留待后⾯再谈。

    开始动⼯:准备妥当后,第⼀件事就是把分批弄来的铀235分成⼆等分,⽤⼀对半球容器装起来,你或可⽤⼄炔喷灯(Acetylene Torch)来作,⼄炔喷灯⾜以熔化铀235。也许你应该⽤⼏⼗块耐⽕砖搭个窑,配上⼀个⻛箱,效果会⽐ 较好;不过如果你有耐⼼再加上⼀些运⽓ (因为铀这东⻄燃烧会爆炸),⼄炔喷灯应该是够⽤的了。 铀熔成液体后,流到半球状的洼槽(制陶瓷⽤的耐⽕泥就可派上⽤场),则第⼀个半球型作好冷却了,再移开作第⼆个。有件事要注意:这时候,在这区域附近不能有⼈。因为,铀有对⼈不利的特性。如果铀熔化时你就在现场,那么,你总会吸进⼀点,嘿嘿......其结果不是说你会少活⼏年,⽽是你只剩下⼏个钟头好活了!如果你这个恐怖分⼦确能置个⼈⽣死于度外,那当然就不必计较这些了,否则我建议你采⽤⾃动控制装置。当铀熔化时,和它相隔50英尺,再⽤五吨铅隔离,这样应该⾜够安全了。将铀235分成两堆的⼯作完成后,你就应分别⽤铅箱把铀装好。再从⼆楼挖个洞通到地下室,⽤⼀对⿊铁管联接起来,使总⻓约20英尺左右。若能⽤10英寸厚的⽔泥敷于管外可能稍好,不过如果地板够坚实,⽽且房⼦是建在岩⽯上,也可以不必这么麻烦。在放下管⼦之前,先把装铀的半球形容器的平⾯朝上放在⽔ 泥上,再把管⼦ֵ放置妥当,原⼦ֵ弹就已完⼯⼀半了。为了不使铀散逸,地下室应该⽤沙、⽯、⽔ 泥和⽔ 混合填好,但因为这只要⽤⼀次就达到⽬的了,做得好不好看也⽆ 所谓啦。真正要注意的是,管⼦外⾯有⾜够的阻挡⼒ 量,使原⼦ֵ弹在爆炸前铀不致漏出。其实只要半液体状的沙泥混合物,就⾜以担当⼤任了。如此这般,原⼦弹的接收部分就完⼯了。

    引爆部分⽐较难做,构想之⼀是将另⼀个半球容器放在管⼦ֵ的上端,引爆时,让它倒向下⾯的接收部分就可以了。原理上虽很简单,但有些技术上的困难不易解决,⽐ 如说,如果引爆⽤的半球容器放歪了⼀点,它就会沿着管⼦滑下来,这样你想成为恐怖分⼦的美梦就落空了,因为这种死法不会让⼈觉得恐怖,只会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前可能最简单⽽有效的设计,是把⼀个细线织成的罩⼦(就像夏天防苍蝇的那种),放在管⼦的上端,再塞进管内,留约3-4英寸在外⾯;这时再把另⼀段4英尺⻓的管⼦焊在原来的管⼦上。若要使连接的部分更牢,可以在此部分钻⼏个洞,把铁钉插进去。然后拿3英尺⻓的2.5英寸铜管,⾥⾯装熔化的铅,将引爆的半球容器安在铅底座中⼀个吻合的凹槽⾥ ;另⼀根铁棍则凿⼊管⼦ֵ的另⼀端约⼀呎,这装置总重量是80-95磅。 最后,把有螺纹的盖⼦套在管⼦上头,等到它能旋得松紧⾃如时,再将它拿下来,在它上⾯钻⼀个洞,使能容得下引爆的装置杆;装置杆则留下6-8英寸⻓露出洞⼝,杆上并恰留钻⼀个钉孔。将各种⼤⼩不同的钉⼦试着去配合,最恰当的⼤⼩是能合于整个引爆装置(当然,试着配合时暂不在接受管上端作,以免危险)。然后,将 TNT 或炸药涂在⼀个碟⼦ֵ上(最好是咖啡壶中过滤器的底座),再塞进去,并插进⼀两个雷管。这放在引爆装置杆的四周,再由⼀两条引线连出来到外⾯,然后把它旋紧,原⼦弹就⼤功告成了。剩下的⼯作只是把引线接到定时器上,再把下端的安全针拔掉,然后离开这城市,约12⼩时后,这城市就离开这个世界了。定时器⼀旦引爆,其⼒量⾜使另⼀个安全针脱落,引爆装置就掉到接收部分去,即使不考虑爆炸产⽣的加速度,光是重⼒就⾜使95磅的物体由20英尺⾼空掉下,产⽣8x10的⼗次⽅尔格/秒的动能。把爆炸所产⽣的冲击⼒考虑进去,则接触点有10的⼗⼆次⽅ 尔格/秒的动能,可使两个半球容器接触的时间⾜够⻓,⽽产⽣令⼈满意的效果。

    防辐设备:为了要将所有重要的步骤交代清楚,应该再将⼏个⼩问题说明⼀下。例如,前⽂曾经简略地谈到,⽤⼄炔喷灯时要考虑铀有发⽕燃烧的可能性。其实,应该说整个机械操作都要在「乳状液槽」中进⾏ 。对不太熟悉机械技术操作的⼈⽽⾔,所谓乳状液就是⼀种看来像⽜乳⼀样的液体,和油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不会发⽕燃烧。这种乳状液在⼀般机械⼯⼚供货商处都很容易买到,⽽且不会有⼈问:你买这种东⻄⼲什么?⽤了这种乳状液,可以使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事实上,若我们要溶解铀或对铀作机械处理,最好在纯氮的⼤⽓ 中才安全。可是如果你够⼩心,且运⽓ ⼜好的话,那么也不必⽤这种极端安全的⽅法。 辐射的问题是⽐ 较麻烦的⼀点,镭的辐射量和重量成正⽐ ,但铀的辐射量和重量却是成指数关系(也是这种性质使它具有爆炸性)。因为每个半球所装的质量都超过了临界值的⼀半,所以和它们同在⼀间房⼦⾥⾮常地危险。只吸进去⼀点点含放射性尘埃的空⽓ ,就意味着你⻢上要离开这个世界。因此我建议所有的⼯作⼈员应有其它的氧⽓ 供应,每⼈⼝中含个氧⽓ 管或可解决这个问题。但要通盘解决辐射的问题可能⽐ 较麻烦,不过只要有决⼼,加上智能和运⽓ ,这问题还是可以克服的。 我还要建议采⽤⼀种⽤铅作成外壳⽽且有动⼒的轮椅,让操作员坐在⾥⾯可以安全地作业。上⾯只要开个⼩缝,⽤铅作的玻璃当窗户,操作员就可以看到外⾯。铅作的袖⼦和⼿套,可以⽤来作⼀些需要和铀碰触的机械动作。为了防⽌辐射外逸,整栋房⼦的墙壁、地板都需覆盖上⼀层铅;地下室的天花板也要加上⼀层铅板,以免接收部分产⽣辐射的问题。算起来起码要⽤上6-8吨的铅,以维持基本的安全问题。这么⼀来,⼜得多花⼯夫⽀撑地板,免得垮下来。这些⼯作都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动⼿制造原⼦弹。

    如果你想作⼀道「红烧兔⼦」⼤餐,打开⻝谱第⼀步,就是要抓⼀只兔⼦来!同理,现在你也会问:「怎样把铀235弄到⼿ ?」(铀235通常⽐ 钚容易拿到。)其实,你只要平时注意看报纸,应该不难知道,核能发电⼚⾥ 就有。只要由电⼚⾥偷根控制棒出来,把它熔了,再把其中没有⽤的铀238分离出来就成了。 要潜⼊⼀个核⼦反应炉,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尤其⼤学校园中的核⼦反应炉,都只有些⻢⻢⻁虎的安全设施。⼀般设施就是些带刺铁丝⽹围墙,⻔⼝站了⼀两个警卫。事前可以作出误闯的样⼦来⼏次投⽯问路,看看有没有什么电⼦安全装置,⼤概结果都是根本没有的。可是我们偷偷摸摸的潜进去并没有什么⽤,因为铀⾮常的重,不要讲是⼀个⼈,就算是⼀队⼈⻢开进去,也搬不到⾜够的分量出来。尤其这批恐怖分⼦⼜身着铅甲以防辐射,就不管⽤了。依我之⻅,干脆偷辆卡⻋和拖⻋(要那种特重型的,就是运三峡电站转⼦的那种),⼲掉警卫,代以⾃⼰⼈,然后就直闯进去拿你要的东⻄,很⼲脆,效率⼜⾼。 不过,反应器都是装在⼀个镍铁合⾦的球状容器⾥,容器再浸在⽔中,通常旁边会有千⽄ 顶,以便修护时⽤,所以也可以顺便⽤来把整个反应炉⼼起出来放到卡⻋⾥ 。不过要注意⼀件事,搬动反应器时要拔出⼀些燃料棒,或是插进⼀些节制棒,否则你和整个反应器都要化为灰烬。建议你或可向当时被你挟持的⼈质请教这⽅ ⾯的技术,以便搬动炉⼼。此外,整个反应器重约50吨,加上拖⻋需要6英寸厚的铅板作防护,所以拖⻋如何拖动65吨的重量,还是颇伤脑筋的(所以前⾯要⽤特重型的拖⻋,要不然到了地,炉⼦也搬上⻋了,却发现拖不动,那不是⾯⼦ֵ都丢尽了)。或者,你觉得搬⾛整个反应器不切实际,也可以只带⾛约1200磅的备⽤燃料棒。不过千万也要带着⽯墨或铅,免得燃料棒因不断地反应⽣热⽽熔化了。如果你忘了这步骤,回家打开盖⼦,只会看到⼀堆熔化了的铀,⽽且四处散射,可能你当场就⼀命呜呼⽽遗笑万年。性命是⼩,这脸咱可丢不起,所以别忘记拿了1200磅的燃料棒之后,要和15000磅的石墨或铅混合。反应器的铀⼤约含3%的铀235(⾃然界铀则只含0.5%的铀235),做原⼦ֵ弹的铀则需要97%的铀235,否则根本不爆炸。到⼿ 的1200磅燃料棒,可以提炼出所需要约 36 磅的铀235,不过要有耐⼼和经验去分离它。如果你⾃知⽆ 法全部把铀235分离出来,就得多弄点燃料棒。⼀般说来,以⽬前的技术,要达到每次增加纯度25%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你最少要弄到4800磅的燃料棒,若能弄到9600磅最好。把这些加上去,你总共要带15万磅(75 吨)的东⻄。其次还要找个地⽅ 放这些东⻄,我建议你租间仓库,如⽤原来那两层楼的建筑来分离铀似乎不太实际,因为这⾄少需要2万平⽅ 英尺的空间。分离⾼招:下⾯就要考虑⽤什么⽅ 法来分离铀235。对恐怖分⼦来说,⽓ 体扩散法是好⽅ 法之⼀,这也是早期制造原⼦弹时所采⽤的——不仅可靠⼜不是太复杂的技术。不过花费较多,⽽且所耗的化学药品更是吓⼈。⾸先,你要有约12英里⻓的特殊玻璃线钢管,并以60吨的氢氟酸(HF)形成六氟化铀,然后吹向⼀具有特殊⼩孔的膜。因为六氟化铀238较重,在经过这层膜时会被陷住⽽不易透过。每过⼀次可使铀235的成分增加0.5%,如此程序只要反复操作,所得六氟化铀235的成分就愈⼤,最后只要把六氟化铀中的氟分离出来就⾏了。因为氢氟酸很贵,⽽且不易取得所以最好是去偷⼀点来,要不然就先去偷个⼏百万美⾦ 也⾏。 如果你觉得此路不通,还有其它的办法。你可以在树林⾥建个滋⽣反应器 (Breeder Reactor),⽤铀来作钚,再⽤化学上的技术分离即可。⾄于如何建滋⽣反应器,也不是难事,随便⼀本⼤学教科书,都可以告诉你好⼏种⽅ 法。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困难,但是也有它实际上的难处。不过如果你刚好有私⼈⽤的⼩河,⼜有⼏⽕⻋的钠,数量可观的不锈钢管,⼀百亩与外界隔离的⼟地,那就没有间题。 如果对这两种⽅ 法你都没有兴趣,还有⼀些有趣的新技术可供参考。你可以先⽤⼀块低温磁铁(Cryogenic Magnet),它在液态氦的温度(约零下270摄氏度)下能保持20000⾼斯的磁场......不过,唔,不过下⾯的程序太复杂了......还有⼀法是⽤镭射,因为铀238较重,被激光束照射后, 运动的偏离⻆⽐铀235⼩。所以若在和镭射光垂直的平⾯上洒上⼀层铀,则铀235、铀238可藉其偏离⻆来分离。此法原理上简单可⾏,但时间上太慢。⼀天⼤֒概只能处理20磅的铀(含235和238),⽽分离的效率约12.5%,每处理⼀次可以产⽣约10%的铀235,所以要处理9次才能达到原⼦弹的标准。如此算来,从9600磅的燃料棒中分离出36磅纯度97%的铀235,约需费时四年。然⽽,它的辐射量⼜使你根本没有四年好活,所以还得找三两个志愿者来完成你的未竟之志。因此,若能有愚公移⼭之志,或 可 成 功 ,祝 你 好 运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