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祝欧泓奕18岁生日快乐

rebecca  ·  2020年12月11日 我不是品葱的神,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

原文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1207/ou-hongyi-china-climate/

16岁生日时,欧泓奕看了阿尔·戈尔(Al Gore)讲述即将到来的气候灾难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在那之后,她就不再去上学了。

身为大学讲师的父母并不赞同她的这个决定,但她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这在中国更具挑战性。在这里,试图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都会招致怀疑,或是更糟的后果。

在那之后的两年,为了提高人们对全球变暖危险的认知,她发起了一场孤独的、往往令人感到沮丧的运动。她加入了国际“气候罢课”(climate strikes)行动,在家乡中国南部的桂林植树,还发起了一阵一个人的抗议活动。

她被称为中国的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这是对那名年龄只比她小几周的瑞典活动人士的致意,而桑伯格因为她的行动主义备受赞誉。她在达沃斯(Davos)和联合国发表讲话。《时代》(Time)杂志将她命名为2019年度人物。

在中国,任何形式的行动主义都等同于对执政共产党的挑战。欧泓奕受到无视、嘲弄和排斥,还有来自学校官员及警察的骚扰。

当她加入9月25日上海的“全球气候罢课”(Global Climate Strike)时,她遭到拘留,并被警察盘问了好几个小时。这一国际活动在3500多个地方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抗议者参加。警察把她训斥了一顿。“他们觉得我们做的是无意义的,”她说。

中国在环境方面记录不佳,过去40年一直优先考虑该国发展迅猛的经济转型。现在有迹象表明,中国开始将无节制的发展带来的后果纳入考量,比如令人窒息的污染、受污染的河道以及归因为气候变化的严重洪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近期承诺,要做出像欧泓奕这样的活动人士所呼吁的那种大胆举措。他承诺中国的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排放与碳补偿或清除之间的平衡点。

习近平的承诺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也受到了各种谨慎的怀疑,因为要实现这些目标意味着经济政策要做出重大调整。当被问及这些目标时,自认并非政府批评者的欧泓奕发出了异议。

“(应该)是科学家去评估他的力度如何,”她说。

然后,她提及三名气候研究人员最近的一份报告,报告警告,如果世界希望避免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中国需要更快地实现那些目标——在2025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50年实现碳中和。

“也就是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气候危机已经是人类由此而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她说。人们需要读到关于这些危机的信息,去了解它,并且与朋友、家人聊这件事。“当他们真正去阅读去理解以后,他们会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去应对这场危机。”

欧泓奕12月11日将满18岁,她生于以自然风光闻名的桂林,在一个大学校园里长大。在其中一次电话采访中,她描述了在这座城市周围的公园和山上徒步的情景。她觉得,大自然“已经注入到我的血液还有骨髓里面”。 她很喜欢学校,会踢足球,尽管没多少女孩会踢。她把画水彩画、以及后来把漫画作为爱好。如今她觉得爱好是个奢侈。

“在每时每刻都有生命被催残、被折磨的当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为了自己的这种欲望去娱乐呢?”她说。

她说,她在生态上的觉醒源于2018年1月的一个梦。在梦中,她去了一家给顾客送上一桶鱼和一把刀的餐馆。每位食客都得自己抓鱼、杀鱼,不然就没得吃。当她准备杀鱼时,“那条鱼转过来看着我,”她说。

“它眼中那种极度的恐惧的眼神,我现在还记得,”她说。“所以在那之后我就没有再吃过任何的肉。”

不久之后,她在从图书馆借来的《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详细列举了过度使用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毁灭性影响。她的第一个直接行动是努力说服学校食堂的管理者不再使用塑料餐具,但失败了。

她说,“他觉得塑料的一次性餐具是很卫生的”,并且补充道,“但是我觉得他的原因是觉得成本会提高。”

一开始,看着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的发言,她认为自己应该像他一样上哈佛。后来她反而决定推迟上大学的想法,投身于独立学习气候变化科学。

在听说桑伯格2019年发起的“周五为未来”(Fridays for Future)行动后,她发现中国没有类似以吸引外界对气候变化议题关注的抗议活动,这令她感到失望。当年5月,她发起了中国首个类似抗议活动,独自在桂林市政府大楼前和哨兵一起站了六天。

在第六天,警察把她带去问话,给她父母打电话,让他们阻止她。“不是每个人的反馈都是积极的,”她说。

不过,“周五为未来”网站的世界各地罢课地图如今有了一个代表桂林的小点。也许是在她的例子启发下,还有一小部分新出现的小点扩展到了像是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

对于将自己与更为著名的气候同辈的对比,欧泓奕敬谢不敏。“我觉得格蕾塔对于气候危机的认识,以及她对于这个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是我还没有的,”她说。

欧泓奕说她的行动主义导致她与父母关系紧张,他们仍然希望她能上大学。但他们也成为了素食主义者,还是会为她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她过去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与其他的中国活动人士打造同盟,但并未成功。

中国有环保组织,但这些组织像所有非政府组织一样,都处于当局的严格审查之下,并且通常避免直接抗议或是提出批评。当她去年试图在深圳举办的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 Network)峰会上做志愿者时,组织方拒绝了她。

该行动网络的一名工作人员胡敬唯表达了对欧泓奕投入的钦佩,说她“还挺积极的,也蛮有勇气的”。她还说,她不太确定欧泓奕是否“符合峰会的一个筹备工作人员的资质的标准”,但拒绝解释理由。

欧泓奕最新的抗议活动是在一次和父母的广州之行中自然发生的。广州是一个临近香港、发展繁荣的城市。她父母给她预定了一个酒店房间,她觉得这很浪费。

由于对父母感到生气,她在酒店外举行了一个守夜活动。“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在酒店业里面,这些住客,他们的床上用品,还有其他的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都是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她说。

她缩在自己的帽衫里捱过了寒冷夜晚,周围都是写着“为气候守夜”匆忙做成的传单。

她还在包括Twitter在内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在Twitter上她使用的是自己的英文名“Howey”。“通过对酒店业资本主义的不合作,唤醒人们的良心,”在其中一篇宣言里,她用红字写道,“以公开、愉悦、公正的方式挑战系统”。

酒店工作人员请她进去暖和一下。外卖骑手带来了外卖。“我也跟他们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解释道。到了早上,白领们路过,虽然没几个人注意到她的牌子。在不屈不挠地进行了10个多小时后,她在早上9点前结束了守夜活动。

“我觉得就像每次独自的一个修行,”她说。

菜单
  1. rebecca   我不是品葱的神,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
  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对话后浪欧泓奕:她的独特是出于对自然的爱与关切

    我看到太多人觉得这个世界改变的希望太渺茫,甚至放弃了尝试,包括生活中最简单的尝试也自我放弃了。气候活动家会给他们激励,给他们创造变革的勇气,以及实际的策略和方法,并传递科学家的信息,这些都非常必要。就像珍·古道尔说的,“唯有理解,才能关心;唯有关心,才能帮助;唯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

    没有希望就会变得冷漠,太多人失去了希望,认为世界就是个人主义和等级主义。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传递积极的、纯真善良的东西,让良心重新觉醒,人们会看到世界的现状是糟糕的,也有强烈的勇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去创造、改变。

    如果你希望支持泓奕的行动,请联系她。联系方式:hongyihoweyou@gmail.com

  3.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瑞典人能做的事中国人不一定有权利做

    中国的人权状况比瑞典差了五个泰国

  4. 放大镜 个性抬头
    放大镜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5. 青年 :(
    青年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

    本来觉得浪费时间,因为她这种不能真正对「生态」做出任何改变。但这种行为却因为其所在地有了新的意义,在中国,为社会目标付诸行动极为罕见,即便是对现实最不满的人,最常见的也是沉默、躲避。我觉得这算是对社会风气,喜欢批斗所谓「圣母心」的风气,甚至当局喜好(厌恶行动和宣传)的挑战,虽然对于实现original purpose没有什么效果

  6. Misaki KBBL
    Misaki   习帝,习帝,我要Diss你!

    #知乎奇言录#

    (注:原问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163461 已被知乎方面活摘)

    X史莱姆X:可惜嗷,咱们不吃你这套

    当然,也许她本来就不是做给咱们看的

    (啥意思?6月没挨水泡过?)

    海外留学党用户:

    不过就现在来说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幼稚的举动,而不是功利性的,可以看出她是真诚地为环保事业在做努力,只不过方式严重不符合国情。

    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我非常希望她不要在推特或者其他平台上引导国际舆论来裹挟我国的环保政策,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而且她从一开始走抗议举牌子的路线的时候,基本已经注定了失败了,她的根本错误在于她觉得只有这条自下而上的方式才能解决环保问题,而没有通过其他更加合理的渠道。自下而上,自外而内,这一套不适合中国。

    气候活动家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对环保事业没什么实际作用,中国的环保事业不需要用“罢课抗议”去推动。

    从国际政治来说:在贸易战的大环境下,环保这种略显边缘的话题(相较于民生,经济)无疑是给中国在国际谈判中添加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她的这种所谓的社会活动,却恰好是在助威全球媒体舆论进一步逼迫中国为环保而做出让步(以经济发展为代价)。

    从她本人出发:和普京对格雷塔的建议一样,只是希望她能意识到,中国在环保与绿化中做出的努力已经无与伦比,而这些高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新能源,对贫困人口仍然是“何不食肉糜”的无稽之谈,现阶段大部分国家与人民仍然需要传统能源所带来的洪利以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恕我直言,坐在市政厅门口,不过是跳梁小丑的作秀罢了。真正能改善气候的人,是那些正在进行降低新能源成本研究的科研人员,是那些在西北沙漠植树干实事的人,而不是整天大吼大叫'how dare you'的气候活动家。我相信以这么几十年来中国绿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垃圾分类试点这种改革,环保,真的不需要您通过发声抗议来改变什么。

    她真的在干实事吗?桂林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很缺树吗?

    气候活动家?真的没有必要。

    不如回家多读几年书,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改变。

    说难听点,节能减排吃素,造就的那么多穷人,您们二位来喂吗?

    从我一个美本留学生角度来说,如果她此举是为了给自己的本科大学申请增添点噱头(which I think is more than possible),那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等伟大复兴后别说农地林地为啥少了)

    用户B:怎么看待,和她交流过,她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对于关键问题总是避之不答,一直在谈示威与非暴力不合作。而她的团队成员也是一直再把矛头往政府引,同时攻击体质。简单来说,1.没有明确可行的环保计划,只是罢课示威发微博。2.对于目前取得的环保成绩装看不见,甚至对于有关环保与节能排减问题并不了解,这些问题只是她用于宣传的工具。3.总想与政治搅和一起。4.言论幼稚,不仅仅是观念,更是宣传时的话语,很像当年qq群里的什么和别的国家打了个赌,转发,不让他们看不起啥啥啥的。

    (你觉得那些“环保成绩”落地见果了吗?)

    XX羊:首先不说别的,就这个女娃娃的动机,我就觉得很莫名其妙。

    她说香港台湾都有为气候罢课的运动,我们中国大陆没有,这会让外国人看扁我们中国,让他们认为我们中国对气候危机漠不关心。所以她要证明中国关心气候危机给外国人看,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这都哪跟哪啊,她的偶像Greta(通贝里)在国外也被骂得不轻,几个小娃娃上街罢课对抗气候变暖没有她臆想的那么崇高。把中国关心气候危机证明跟外国人看,用很多外国人都讨厌的方式?

    其次是她的预设有问题,关于气候危机,她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的意识要差。

    出门左拐美利坚见谢谢。

    再就是她的具体行动,种树?

    实在是太boring了。看来不论是通过中国政府层面引导的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还是经过中国民众辛苦偷能量的蚂蚁森林,中国人种的树还是太少了,没能栽到她家里。

    最后就是她几乎是个政治白痴。

    她口口声声说气候危机是全球问题,政府不靠谱,要民众自发行动起来。一边在政府门前举个牌牌是个什么意思?还有期待哦?

    (如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会出现反效果的话,你又会怎么说?)

    用户C:首先这个自诩的FIRST climate activist title是存疑的。把罢课作为activism / 非暴力行动、植树作为campaigning勉强能说是climate activist,但“首位”确实是未见得是。

    另外老实说,在中国植树也不是一个有新意且“好”的campaign。一来中国就是植树/绿化狂魔,植树、退耕还林的时间既久,规模也大;二来现在外国主流媒体开始唱植树的危害、也有部分攻击中国人工造林。如果挂Twitter是为了争取国外曝光,这个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点

    P.S. 看小姑凉想申请什么学校了,如果只是植树还是太浅了,system change、反资本主义、反消费主义或者justice for indigenous people可以多想想

    (照你这样说,这刀子不能给“境外人士”,得给官老爷们咯?)

    看了这么多奇文,看点还算清醒的:

    定X:我2019年春天认识她,一起去做过2次志愿者,一起去深圳周边游学,一起申请过YSI可持续发展项目,打过N次电话(按小时算的那种)。跟她母亲也保持联系。先写几个侧面,以后慢慢补。不匿。

    1.她父母如果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她会绝食一天。

    2.我不知道她是抑郁情绪在先,还是因为塑料危机抑郁。但在2018年秋时,她的确因为塑料问题感到抑郁,经常失眠。

    3.她在选择去罢课、举牌子之前,曾经请教过很多环保界的大佬或学长,有点还是我们一起去找,没有几十个,也有十几个。所有人都不同意。但她还是去了。

    4.她2019举牌子时,曾经进去喝过茶。但一年过去了,最近她还在举。如果是为了留学,这样风险太大了。

    5.她给人一种刚毅木讷的感觉,这一点和Greta几分相像。她语气从来都是平和的,从来没有见过她激动过。但我能感受到这样的表情下藏着很多东西。

    6.一起做志愿者时,组织方送来了盒饭,是塑料包装,她拒绝食用。正好那天我出去买了香蕉,但用的是商店提供的塑料袋,她也拒绝食用我的香蕉。那天晚上她是饿着肚子睡觉的。

    7.她的qq头像,是南极冰川全部融化后的中国地图。海岸线大概在武汉附近。

    8.她在这件事上砸下来巨量的精力。好像已经休学还是请假了快一年半(估计这算是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花在气候运动上的)。

  7.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青年 #116476 这其实就是那个老笑话了

    “To be is to do”—Socrates.

    “To do is to be”—Jean-Paul Sartre.

    “Do be do be do”—Frank Sinatra.

    这个笑话的重点当然是第三句,把一个哲学问题消解成了流行文化。但是今天我引用这一篇,用的是第二段。她的存在本身就彰显了中国统治者和中国社会的压迫性。换句话说,她的行为仅仅是行为艺术,但是在中国这种压迫环境下绝不是平凡的(non-trivial).

    Her being a Chinese version of Greta Thunberg was an independent act from Greta's own effort. Greta Thunberg stood out as an alternative to Al Gore's "Mansion living, private jet flying" environmentalism, while the Chinese knockoff stood for deprived rights of Chinese people of having a voice in public matters.

  8. rebecca   我不是品葱的神,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

    @通音宽依 #116479

    恕我直言,坐在市政厅门口,不过是跳梁小丑的作秀罢了。真正能改善气候的人,是那些正在进行降低新能源成本研究的科研人员,是那些在西北沙漠植树干实事的人,而不是整天大吼大叫'how dare you'的气候活动家。我相信以这么几十年来中国绿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垃圾分类试点这种改革,环保,真的不需要您通过发声抗议来改变什么。

    挑这一段来点评吧

    1. 坐在市政厅门口属于和平抗议。如果把和平抗议归为【跳梁小丑】而反对,抗议的人就只能选择不那么和平的方式抗议,香港和泰国就不说了,即便到了内地也是,镇压一时爽,茂名火葬场。

      不抗议也行,搞个公投嘛,请问市民同志,您觉得填埋场建您家门口怎样?您对目前市场上鱼类的塑料微粒含量打几颗星?您认为70年产权的房子泡20年水合适吗?

      一边表达自己的意见,一边反对别人表达意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药方,而是通向切尔诺贝利的钥匙。

    2. 国内垃圾分类走的是执法路线,通过执法的方式去逼大家分类,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执法难度超人类所以效果并不好。

      除了执法路线就是道德路线,就是让大家在使用塑料的时候有一种负罪感。以我国宣传机器的强大程度,把【以滥用塑料为耻】【一次性餐盒丧权辱国】刻在大家脑子里,想必也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马克思主义都能洗进孩子脑袋,环保主义有什么不行的嘛。

    3. 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假设火电厂全换成风电/太阳能,化石燃料价格会一落千丈,结果就是大家纷纷把自己的油箱加满开出去兜风。

      纯粹通过市场力量实现完全替代传统能源,就必须要让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低于传统能源的开采成本。

      在那之前洪水早就滔天啦。

  9. 我的随想 动则事变
    我的随想  

    @青年 #116476 同感,虽然她这么做根本改变不了生态恶化,但是为了社会目标付出行动的行为的确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