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流行音乐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

natasha 饭姐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是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论流行音乐》一文,是当代哲学家对音乐领域进行讨论的少数文章之一。

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的最大不同,是流行音乐都是标准化的,使用几个小节,曲风类型,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细节的变化也有一套规则可循,按照一套模式就可以生产出一首曲子。有时流行音乐会伪装出个性,使用提前规划好的细节手段,利用个性化作为噱头,实际上仍然是工业化的产物。 而严肃音乐则是无固定模式可循,每首曲子都是独一无二。每个细节都是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替换,严肃音乐需要听众主动地聆听,而不是像听流行音乐一样被动地接受音乐灌输给你的感觉。

这篇文章至今仍然充满争议,同意不同意的都有。

这篇文章太长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拿华语音乐来说,标准化的流行音乐遍大街都是,伪个性化的比如萨顶顶啦、李玉刚啦,霍尊都算。摇滚在失去了锋芒之后的伪摇滚,也都是。龚琳娜的音乐则有严肃音乐的感觉,充满张力,需要听众自己去消化和理解。

菜单
  1.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这是平价旧的流行音乐的,相对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更简单(从数学上说就是信息更少),经常是给个扣子(一段几秒的音乐段落)就缝一条裤子在上面。

    但是旧的流行音乐,比如米国的爵士band或者早期的摇滚音乐,都还有一堆人去演奏乐器,在音效上至少还丰富。后来计算机技术崛起以后,合成音乐占流行音乐比例越来越大,还有autotune使得跑调的人也能唱歌。流行音乐至此才彻底堕落。有时候我经常想起的是Video kill the radio star. 像Ella Fitzgerald那种不上像的表演者看来是再也没机会了。

  2. Doritos  

    流行音乐无非就是当下流行的音乐。巴洛克时期巴赫等就是流行,古典时期贝多芬等就是流行,浪漫时期肖邦等就是流行,爵士时期armstrong等就是流行,摇滚时期Bob dylan等就是流行。平均律是模式化,对位法是模式化,歌剧管弦是模式化,jazz swing是模式化,几乎每个时代都说前一种流行是模式化。最后发展的无非是音乐风格。

    那么话说回来流行音乐究竟是一个什么音乐风格,wiki 也表示不知道啊,大概是卖的好吧:

    Scholars have classified music as "popular" based on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whether a song or piece becomes known to listeners mainly from hearing the music (in contrast with classical music, in which many musicians learn pieces from sheet music); its appeal to diverse listeners, its treatment as a marketplace commodity in a capitalist context, and other factors.[6] Sales of 'recordings' or sheet music are one measure.

    如今以上种种外加不可计数的音乐形式皆有受众和职业音乐人不香么。非得拿烂大街的一类说它标准化,这论证难道不是咬着自己尾巴的蛇?

  3.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oritos #110294

    流行音乐无非就是当下流行的音乐。巴洛克时期巴赫等就是流行,古典时期贝多芬等就是流行,浪漫时期肖邦等就是流行,

    对此持保留意见。音乐的流行与阶层有关。巴赫和贝多芬应该从来没有在大众阶层流行过。当时的下层民众有自己的音乐娱乐,一定不会是贝多芬。而当代社会的流行音乐是大众阶层的音乐,不是上层社会欣赏的音乐。

    音乐有点像瓷器,明朝王达官贵人吃饭的碗和老百姓吃饭的碗不一样,今天叶家荣家何家吃饭的碗跟老百姓的也不一样。景德镇烧的毛瓷一出场就身价不菲,而你从宜家买的碗放两百年也不会变成值钱的古董。

  4. Doritos  

    @natasha #110332

    因为我实在在举不出古典以前的例子,大量民谣小调是当时的大众流行不假,然而大众除了口耳相传并木有那个财力去记录,保留。咱不是也不知道汉乐府是怎么唱的么。只有部分宗教音乐例如Gregorian chant之类得以保留,而且说不定(大概率)去教堂就是当时的流行?器乐也不是普通人搞的起的。从Monteverdi来看,早在巴洛克时期,大编织音乐就开始已经进入民间,迎合民众口味,贝多芬的商业化更加广泛。这大概是记谱/器乐/大编织逐渐民用化的自然过程(又如互联网,无线电)。但是巴赫贝多芬或者说装饰音问答结构当真就脱离了那个时代的(其他阶级)流行风格了吗?我感觉并没有。放到现代,上流社会的音乐是什么音乐,暂且蒙在鼓里。

  5.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oritos #110423

    艺术的商业化,和艺术本身,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音乐我是外行,但其他类的艺术也许触类旁通。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艺术是真正的纯艺术,欣赏和收藏他的作品的都是博物馆或者收藏家。但是普罗大众对蒙德里安耳熟能详,是因为他们在服装、护发品等日常商品上都见过模仿蒙德里安的作品。但这些商业化的模仿图案与蒙德里安真迹看似差之毫厘,但谬之千里,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6. Doritos  

    @natasha #110433

    这个例子不好,流行音乐流行和商业化的都是作品本身。话说好像没听过有啥流行绘画/雕塑之类的?

  7.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oritos #110437

    贝多芬的商业化更加广泛。

    我上述蒙德里安的例子,是针对你这句话来的。

    古典音乐的商业化,并不等于古典音乐本身。

    纯艺术的商业化例子太多了。走入大众文化的纯艺术,已经和纯艺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了。

  8. Doritos  

    @natasha #110441

    哦,好吧,还是觉得说的是俩东西。贝的商业化本指的是卖票而逐渐摆脱资助人。作品还是那个作品。

  9. natasha 饭姐
    natasha  

    @Doritos #110448

    请问,音乐的商业化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10. Doritos  

    @natasha #110517

    记得一般都说Mid-1800s' 左右吧。当然指的欧洲。

    中国怕是得从有风化场所算起?

  11. 一只雞兒 一致通过
    一只雞兒   坚持贯彻主体思想一亿年不动摇

    那么故意标准化制作的流行音乐是该称之刻奇呢还是后现代派...

  12.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