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文

随笔 摩登社会的缘起

minjohnz  ·  11月2日 暂停修改续写《姜大神之诸神空间》

有一种说法,叫做“英美特殊论”,大概的意思是所谓摩登社会是从英国开始的,然后像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传播,因而离英国越近的越早摩登化。

我估计金观涛不会同意这种观点,与英美特殊论相比,他可能更接受所谓新教伦理的特殊性。而且单以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而论,荷兰才是第一个摩登化的国家。没有起于荷兰的股份公司及其他融资方式,瓦特的蒸汽机可能只限于工匠小革新。而荷兰也是新教国家。

所谓新教伦理的特殊性在金看来,似乎来自天主教教廷的一场类似政教分离的改革,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似乎是所谓的唯名论,或实名论。

这个“实名论”是不能顾名思义的,他不是赞同以名为实的,反而是比较反对的。

具体来说有点像我关于这一个苹果不等于另一个苹果,因而一加一不等于二的观点。

反对抽象的苹果这个名称,主张给每个苹果起个实名,苹果甲,苹果乙,苹果丙,苹果丁,

这当然是笑谈。

但是把苹果换成人,就不是笑谈了,而只有在摩登社会才人人有自己的大名,不是都叫狗儿狗子什么的。

摩登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是社会的组成方式。 有人说现代社会是陌生人之间的协作,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 还不仅如此,要完全说清太复杂。

简单而言,传统的好比有机体,不可分,是分了就会死的有机生物,摩登的好比乐高积木,由每个INDIVIDUAL的个人组成, 这些个人,好比是原子或夸克,作为基本单位,他们自由度很高,今天可以在这个公司,明天就不干了,换一家。 传统的很难这样,有的人身依附关系之强以至于退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包括陌生人之间也会依附成类黑帮的关系。

可见,对这个唯名论的提出未必可以忽略,未必可以小视,因为经过一战前百年全球化和苏联解体后第二次全球化,现在我们都在一个摩登化了的社会之内了,只是摩登的程度或者深度各有不同。

至于摩登化是不是真是一件好事,我已经不想讨论了。因为意义不大,从来应该怎样和实际怎么样,所谓应然和实然就不是一回事。

我们最好先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再来评价或评判这件事好不好,值不值得。

至少我自己还没搞清楚。而且很讨厌的,我认为你们也一样,包括金观涛,都未必真知道发生过什么,而自己又在干什么。

例如他现在似乎在建构一套关于如何在摩登化后建立真实性的哲学。在我看来,至少对我来说,似乎是多余的。

因为我们对终极问题的回答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指向自己的。

我为什么要怀疑我自己的真实性。

我的真实性需要靠什么重复观察重复实验来建立吗?

我真一切真。

既然我的真情实感是真的,我管我感受到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干什么?还不是一样。

我估计理科出身的金先生思维模式太西化了,他不自觉地要在外部建立自身的真实性,似无必要。

当然,他的书我看得还少,也许是我误解了。

而且现在我开始写这本《摩登演义》,估计绝大多数观点还是从他那里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重温历史,不是害怕忘记,而是我们根本还没看清,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常常是自以为知道了,甚至只是莫名地以为自己多么得新一代了,好像天生免疫一样,结果不断地重复历史,还要说什么从历史得到的教训就是得不到教训这种巧言令色的虚言,很顺口顺耳的样子,其实就是给大家找个托词。

菜单
  1. linda   rico y libre

    modernization虽然先于工业革命,但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等于工业化。

  2. minjohnz   暂停修改续写《姜大神之诸神空间》

    由于种种原因,金观涛先生的这些书我还没看完。 但已经又忍不住要发点感慨了。

    在我看来,这场全球的现代化,或许可以总结为,个体化与世俗化。

    所谓古文明,或先于轴心文化的文明,估计是比所谓的前现代社会(或传统社会)更加像一个有机生物的, 其中的每一个细胞,也就是每一个个人,或许都很少有自己是独立于出生其中的某村庄或部落之类的集体的意识的, 最直接的表现可能就是大多数人大概都是没有自己的正式的名字的。

    然而,人总是要独自面对死亡的。 总有些聪明人,不等死到眼前就开始恐惧了。

    所谓“生从何来,死何所去”这类终极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物像会动会变,而心镜不动不变之上的,(没有时间相,相续相,寿者相,就无从得知这种对比) 那么,对于像与镜的不同取向, 逻辑上,可以分出四种文化。 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必然,地球上正好都有过这四种文化。 简而言之,(人人平等,各有一镜,此镜不得见,只见镜中像) 肯定像的入世,否定像的出世,还有个变量,就是猜想镜外来的与猜想镜内在的。 二乘以二等于四。 四种文化: 肯定像并认为镜外来的:古希腊。 肯定像并认为镜内在的:古中华。 否定像并认为镜外来的:亚伯拉罕三兄弟。(旧约是他们的公约数,其中把相续相比喻为引诱夏娃的毒蛇, 就是对人生这个持续的历程持否定的态度。) 否定像并认为镜内在的:古印度。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金先生的理论, 这四种文化的出现,已经是个体化的开始了。

    虽然取向不同,这些文化中的人都是有很强的个人独自面对死亡的意识或潜意识的,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各自不同程度地走出了所在的有机体社会, 具备了与陌生人组成临时组织的潜力。

    这种潜能的发挥,可能会被有些人理解为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或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但是,按金观涛的说法,由于各自对终极答案的坚持,这些文明对社会各有各的规划或想象, 但没有一个认为市场或商品经济的发展很重要的。

    即便是入世的中华或希腊,看重的也是伦理道德或真理知识。

    直到新教徒里出现了卡尔文宗。 他们认为上帝全知全能,你还没出生,上帝已经知道了你的一生, 你被选中,不是因为你在这一生里干了什么, 如果所谓的选民,不是因为自己出生在犹太民族,也不是因为自己每个礼拜天像神经病一样等待末日的降临,那么怎么证明自己the chosen one 呢? 他们认为就是所谓的成功, 这个逻辑何在我现在还不明白, 总之这个卡尔文宗似乎才是这个一味做大蛋糕的现代社会的始作俑者, 他们是带着宗教情怀赚钱的,我们这些只知道改善生活的人没法比的。

    这些winner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同情弱者,无论是homeless还是黑奴,因为这就是因为没被上帝选中 这套思维在特朗普之类的身上似乎很明显了。 他不是一个人。

    总之,在我看来,有点滑稽,本来是出世的转变成了最入世的。 这可能与黑死病对人们观念的冲击有关。 当时人太容易死了,以至于人们有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一种追求及时行乐(复兴文艺就是个借口),另一钟对宗教更虔诚,对教会穷奢极欲不满。 估计没有人会想到最后这两种人会在卡尔文宗这里统一起来,

    卡尔文宗追求的成功,不只是赚钱,包括各自的专业, 这也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动力,

    英国清教徒促成了工业革命,一下子拉开了距离, 逼迫各国不得不急急忙忙地摩登化,(各种极端主义,民族,种族,意识形态,只要有助于所谓的现代化,都不管了,拿来就用。) 以至于大家都在忙,也不知为谁忙,为谁争,都不管了,至今不停,连气候剧变都无所谓的样子。

    清教徒追求的不是成功带来的富贵,而是成功本身, 严格来说,他们还是保持了出世的本色的。 我们这些追随者就不同了,全球的摩登化整体而言就是世俗化。 单以中国而言,似乎本来就很世俗,其实未必, 哪怕是五四之后,人们的道德追求已从伦理转向人人平等,也未必真得只想日子红红火火而已。

  3. minjohnz   暂停修改续写《姜大神之诸神空间》

    在我现在看来,四种轴心文化本来并无优劣之分。

    后来,由于一神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结合中出现了摩登社会, 尤其是卡尔文宗促成的工业革命,迅速拉大了距离, 逼得其他文化不得不设法追赶, 以至于人们误以为有利于所谓现代化的就是优等文化, 其实未必。 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各有各的偏执,有的偏执的结合有利于所谓生产力(其实同时也是破坏力)的无节制扩张而已。 未必真是什么天大的好事。甚至有可能是自我意识这个疯病促使生命必然自毁完成热力学赋予的使命的必然。

  4. minjohnz   暂停修改续写《姜大神之诸神空间》

    常有人说历史不能假设。而对我来说,看戏的心态比较多一些,总觉得不妨假设一下。 假设,牛顿是位荷兰人。或者工业革命不发生在法国的老对头:英国。 那么或许未必会有拿破仑, 如果没有拿破仑,那么未必会有希特勒与斯大林。

    摩登化(工业化)虽然是从英国开始的,然而追赶者只争朝夕,学的常常不是渐变的英国,而是革命的法国。 例如所谓的史无前例的文革,破四旧,改大街名称之类的,在法国的历次革命中早就发生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