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随便闲聊个细节问题:日语在引进中国词汇时,是消去了词语自带的褒贬义只留动作或行为本意的

如果我用中文说,“以色列军队侵攻哈马斯杀害了哈马斯XX大员”,听起来说话人是倾向于哈马斯,反对以色列的侵略和杀人行为的。

原因是,中文里“侵攻”、“杀害”在字面意思之外还具有贬义色彩,并且对做出犯罪行为的敌国要人不做尊敬。

但我如果用日语说,“イスラエル軍はハマスに侵攻してXX氏を殺害した”,是绝对中立的。

似乎日语在引进古中文词汇的时候,只保留其本身意义,而没有引入古代中国一字既表意又表情的“微言大义”。

日语里“殺害”就是杀了人,没有说话人对此杀戮不满的倾向,只是动词“殺す”的书面语。文章里再反对金正恩习近平,名字后面也要加个“氏”字表明其是重要人物。

菜单
  1. positron8964  

    这一点可以参见新华社的“用语规范”,上面这句话可以用支持另一方的语言改写成“以军进入加沙地带,打死XX名哈马斯武装分子领导人”。

  2. Jessychan杰士陈 回复 positron8964 /p/205249

    然后“打死”翻回日语口语还是"殺す",书面语还得用“殺害”。

    怎么翻译都有种nuance上的差异。

    “打死”应该是元明清近代汉语?或许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日语已经基本没在吸中文词了

    以军进入加沙地带,打死XX名哈马斯武装分子领导人

    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地区,击毙台独分裂分子头目赖清德

    我这样写成除了人名“赖清德”以外每个毛孔都带着褒贬色彩的句子,合不合规范呢

  3. linda   rico y libre

    对,我看光荣战国无双的过场动画,他们对敌人也是一口一个xx殿的称呼,只要敌人是贵族是大名,他们的称呼就是如此。

  4. Jessychan杰士陈 回复 linda /p/205261

    又注意到一个,“兴奋”。

    中文的“兴奋”有着因为某种好事所以情绪陷入高昂的状态的褒义色彩,“兴奋的群众”。

    日文的“興奮した群衆”就是单纯描述群众情绪高昂的状态,不涉及是为好事快乐还是为坏事不满。

    做个猜想,但我没证据,词义本身自带的褒贬太少,日语使用者才需要费力去“读空气”吧。

    换成中文不用读,空气早在词义里了。几个近义词里能用褒义贬义的地方你用中性,那挑这个词的行为本身就是在表态。

  5. Jessychan杰士陈 回复 positron8964 /p/205262

    今天我看了下用语规范,你说的在第98条。它的本质应该是词语褒贬义使用类别的规范,对不涉及中方的纷争一概选用中立性质词语。

    而中性词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表态了,不然为什么不选个带褒义的近义词呢。

    不过这个有点偏了,我的出发点只是突然发现,日本引进的汉字词不少都消去了感情色彩只留动作行为本身的意义,直接用相同词翻译回中文,会翻译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来。

  6. 豊聡耳神子 圣人
    豊聡耳神子   擅长治国理政,能同时听十个人说话的圣德太子再世,幻想乡道教教宗道士

    一个大败大胜都能当成赢的神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