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文

生活不好的根源,就是恁永远,永远都是…

对一位支黑「浪人」,乐子人 (u/Shawxxxxxx, u/Administrative-Ant89) 的一则采访

冲浪 TV,跟白人小妹一起逛了个街,直接破防

她问我,我看起来很不好,有什么出问题了吗?

我回答:My life.

CLTV,最近想在家里买个小的佛像,然后搜东南亚装修,看到这个笑麻了,评论:

蝈蝻的打赏欲太重,太多人有钱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而是白白赏给别人让她 / 他获得代理快乐。往往是小时候欲望等级被家庭压抑,失去有目标地用钱自娱的能力。从而挣钱后先把小时候错过的玩具买来玩过一遍之后就索然无味,不知道接下来要买什么了,只能把钱给敢花会花的人。

遛条狗,一些关于我自己的批话(长文预警):

获得快乐的源泉只有两个,一个是冲浪,另一个是叶子。

可以说鼠人、中国人没有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快乐吗?

乐子人:

可以这样理解。

为什么没有快乐呢?我的理解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就是:‘You can only do what I tell you to do so.’「你只能做我告诉你去做的事。」家长也好,学校也好,社会也好,政府也好,这些客观存在的环境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诚然,在西方国家成长的小孩也会受到社会规范(social norm)的影响,这个不可否认。但唯独在东亚国家,社会规范不仅仅会要求你不能做一些事情,甚至会对你能做的事情评头论足。

比如,一个人喜欢踢足球,所以他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踢,但是他的家长会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学习」「你不能这样,因为这样不安全,你可能会受伤」。

东亚国家的家长、社会、政府从来不会表扬你,也不会赞扬你,unless you get to the top,除非你成为「人上人」。

他们(家长、政府)认为,你做成我心目中的样子是本分,没有任何值得赞扬的地方,你做不好我就要骂。

因此,从成长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远超于常人的心理防卫机制(defence mechanism)是必然的,会变得容易质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符合这些社会规范。因此,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花钱,不知道如何快乐」。

刚才谈到中国人的成长过程,那么其实可以衍生出另外一个结论:中国人的社会达尔文思想、中国人的慕强心理,是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默默形成的。

为什么呢,首先中国家长很喜欢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例如:「你看隔壁孩子能考 100 分,你为什么只考了 96 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长大的孩子很难获得快乐,因为一切本该让他获得快乐的东西都变成了「不够努力」这四个字。

也正是因此,中国孩子知道,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只有「成为人上人」。

那么自然而然,中国人会缺乏同理心,因为在这个互害社会里,我只能把别人踩在脚下才能获得快乐。我如果不把别人踩在脚下,别人就会把我踩到脚下,那我就完蛋了。

所以中国人不会去发掘生活里存在的各种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务,例如自然风景、运动等。中国人也不会发自内心的去赞扬一个陌生人很好看,因为赞扬是留给社会价值比自己高的人的,赞扬是有目的性的,会让自己很掉价。

(我说的所有东西都只能针对主流中国人,但我认为这个主流占了 90% 以上。)

所以,我们需要「去发掘生活里存在的各种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务」?

乐子人:

是的。

菜单
  1. XComhghall  

    我认为欧美国家跟中国很大一个不同,他们是尊重人,允许人有自己的理想、快乐,并去实现这些理想、获得这些快乐。

    他们是尊重所有人。不是有钱人,精英,一小部分人,而是所有人,包括弱势群体。前几天看到一个聋哑人的 YouTube 频道。中国的盲道你们都知道吧?他一个聋哑人在美国,感觉比大多数身体健全的中国人的生活都要幸福、快乐。

  2. 奭麦郎 岿然宽衣
    奭麦郎   满辗鲜衣八岿合艰萨逆疯金颐提酵甚瞻冰坡秩歼殊淆冯

    我人生前18年都是在为成为“人上人”的目标努力,成为别的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才有资格润出国学习

    感谢在美国的生活学习让我变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只会攀比和嫉妒的机器

  3. qpalzmwoskxn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4. linda   rico y libre

    @奭麦郎 #192676 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成为人上人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中国人贪图人上人地位属于本末倒置。你放着硅谷码农的身份不做想回国当个头目,不德匹下怎么行?

  5. sylveon  

    看到這個,我覺得真的白活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