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vs新鲜感
似乎2047的管理员很注重维持版面的质量,但其实新鲜感也很重要,新鲜的东西会刺激产生新的有质量的讨论。
滚屏机制
论坛式的滚屏机制,是为了刺激用户不断生产数据,而不是为了保持质量。这种滚屏机制注定了用户和管理员要在跑步机不断奔跑但是原地踏步。新品葱有过类似的讨论,结论是如果用户追求质量就应该去看推荐栏。如果管理员将精力更多放在推荐栏,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米里挑沙子vs沙子里挑米
米里挑沙子、沙子里挑米,哪个效率更高?这取决于米和沙子的比例。如果沙子占比很少时,米里挑沙比较轻松。随着沙子比例逐渐增加,米里挑沙将变得非常辛苦。twitter和mastodon采用的是沙子里挑米的机制,所以即使沙子很多,也能保持良好的信息质量。
不管是挑沙子还是挑米,这里还有一个谁来挑的问题,挑选的结果将决定对各类受众的吸引力。
精英思维
@linda 似乎想要打造一个只有聪明人的论坛,我想解释一下这为什么不可行。聪明人需要笨蛋来衬托,知乎除了大V还有一群跟着喝彩的小白。如果都是聪明人呢?那么这群聪明人一定也会分成聪明的和笨的,在划分过程中势必引起纷争。linda的期望是丛林法则的延续,来键政的不会是想打造一个只有聪明人才能活得更好的世界。他们想要的是平等,而不是以智商相互鄙视的世界。
linda的理念与初代站长小二的理念相悖,这会丧失从前者继承的人气。
用户不一定想要假装聪明,那样很累。只有在丛林中才需要装逼来争取资源,在平等的环境中则没有必要。linda不是第一个给用户下KPI的,上一个是百度贴吧,人气的丧失非常严重。
分裂创始现象的束缚
2047似乎严重地受到分裂创始(Schismogenesis)现象影响。分裂创始现象的解释大致如下:
社会透过相互借用而延续生命,但却透过拒绝借用(而非接受借用)来自我定义。
……
一个社会始终扮演另一个社会的镜像。彼此对照的过程中对方成了不可或缺的另一个自我,是永远存在的必要借镜。映照出自己绝不希望成为的模样。
我认为2047过于关注品葱了,过于想要做相反的事情。我能理解为什么linda会想打造只有聪明人的论坛,如果没有品葱的话,linda很难会有这种想法。其实,2047可以做它自己。
论坛是分封制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论坛基本都是分封制。服务器拥有者为了感谢和激励积极用户进一步生产数据,会授予积极用户管理员权限,就如同古代君主授予封地。大家可能都知道斯坦福监狱实验,不管多么好的人,把他塞进一个特权框架,他都会变得和社会上那些拥有特权者类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几乎不可察觉。即使这个特权微小到甚至称不上是特权,它也在人与人间制造了不同。
保养管理员的耐性
论坛可能想要变得更具包容性,但是这种包容性不应以管理员的耐性为代价。耐性是一种消耗品,当它被消耗光后,包容性就会荡然无存。管理机制的设计大多应该以兼容性为前提去思考,兼容性不会反弹,但是包容性会。
言论禁区概念
多个管理员删贴的机制是或逻辑,哪怕有一个管理员对用户的言论不满,用户的言论就要被删除。每个人都有一个他不能忍的雷区,这个雷区就是他的言论禁区。论坛的言论禁区是所有管理员的言论禁区的综合,禁区和禁区相互交叠,一群包容的管理员综合起来也可能形成一个极不包容的社区。(如果一个论坛为了体现包容和无偏向性设置了两个管理员,一个管理员认为“男人都该闭嘴”,另一个管理员认为“女人都该闭嘴”,他们合作起来的结果就是“所有人都闭嘴”。)这时如果管理者错误的认为,删贴量的激增是因为管理员不够多,这会成为灾难的开始。
使用特权的副作用
特权的使用次数越多,用户感受到的不平等越多。水军可能反复地冲击边界,消耗管理员的耐性。另一边则是用户需要自由。管理需要很多智慧区分两者的不同。
“特权”阶级占比过大
如果用户能遇到的管理员太多,他们会本能的感到不平等或者压迫感,不管特权有没有被使用。虽然品葱的管理可能有不妥之处,但是他们的普通用户很多,可以稀释管理员的占比。管理员潜水也是一种减少不平等的方法。
总结
我写这些并不是希望2047能全部改进,只是认为它应该更有人气一些。与此同时,我也十分担心linda会不会用力过猛,让自己背上不可承受的风险。毕竟,你做得越好,风险就越大。
2047是由小二发起的,由一代代站长直接行动的产物,不管它成什么样我都会一直看着它,它是我们重要的衔接点。放完屁泡我要继续潜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