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伟大的中文,我没看懂问题。
“谁能看”是指“谁有能力不经过我允许就看到”,还是指“我允许谁看到”?中文在这里似乎有点歧义。
-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至于上面坛友提到的缺煤。考虑到中国也是煤炭大国,无非是贵点,品质差点,如果真要保证电力供应的话,我个人觉得短板肯定不在煤炭供应上。而且不管中国还是欧洲,最近一年电力供应比例的走势都是清洁能源快速提升,煤电比例下降,我觉得是“限煤”,不是“缺煤”
-
这个问题其实有数据
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5500万吨澳洲煤炭,换算成全年就是1亿吨,而中国全年煤炭产量是38亿吨,砍掉澳洲相当于砍掉中国产量的1/38,根据经济学原理,减少供应必然导致价格上升,也就是王宝强说的【无非是贵点】。
澳洲煤炭和国产煤炭的另一个区别,是陆运和水运成本不同,加上国内部分煤炭需求属于刚需,因此**虽然字面上的产量只砍了1/38,但对煤炭价格的影响远不止1/38,而且会造成局部缺煤。**不然我们何必进口别国煤炭,政府又为何强调进口煤炭加速通关?
既然价格因为煤炭供应的减少而提高,造成了部分地区缺煤的情况,为什么王宝强又说【短版肯定不在煤炭供应上】【不是“缺煤”】呢?
-
去年的情况: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发布今年1月份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煤炭出口量创下零的新纪录。随着中澳两国紧张关系的不断升级,去年10月,中国政府口头要求钢铁企业和发电厂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即使在去年年底国内煤炭供需失衡的时候,发改委也没有放开澳煤的进口。虽然春节前有消息称,京唐港有五艘澳洲煤卸货了,但是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只是卸货状态,还是不允许通关。
去年煤炭“供需失衡”限电,今年煤炭又“供需失衡”又限电。如果中国真的【不是“缺煤”】,那么这些被卡在港口的澳洲运煤船,都不是中国主动下的订单,而是澳洲向中国赠送的咯?
-
again,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美国是发达国家,80%的GDP都是服务和贸易,除了个人消费,产业的碳排放是很少的,限制排放对于美国毫无影响,而高排放国家被迫缴纳碳排放税,是很大一笔收入。
-
王宝强说“限制排放对于美国毫无影响”,那么限制碳排放,对美国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要限制排放,首先要限制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要对汽油征税,所以美国油价会提升,这会造成美国许多产业的成本大幅提升。所以短期是有影响的。
长期的影响,当然就是让美国在气候事务中表现出更负责任的态度,从而在支持减排的国家阵营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所以限制排放,对美国有很明显的影响,但王宝强说“毫无影响”。
again,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所以对于所谓的全面脱贫报怀疑的态度是可以的,但是信誓旦旦笃定脱贫就是假的,我觉得也不严谨。
或者说,要对**“脱贫是假的”做个更精准的定义。是说整个这个举措就没有,政府没有给予极度贫困地区任何帮助,全让贪官贪了;还是说脱贫只占极度贫困的一小部分,距离“全面脱贫”还有巨大的距离;还是说只要有一户没脱贫,或者一户又返贫了,“全面脱贫”就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也和对“假”的定义有关。
-
可是我看了楼主原文,楼主并没有说脱贫是假的,只有王宝强一直说假的假的。
again,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
这个就不说了,点进链接自己看吧。
-
again,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
这是王宝强最经典的一次表演:两个东西明明有区别,王宝强也承认它们确实有区别,但他非要说“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好比你说“男人和女人有区别”,王宝强说**“有道理,但我觉得男人和女人其实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again, 在并无矛盾的情况下,王宝强故意声称他人言论存在矛盾(主动创造矛盾),企图借此引发与主题无关的讨论。
还有更多列举不完,光上面这几条,已经写的我手都累了。
7站人气不好,并不是因为有王宝强这样的用户,而是即便他主动创造矛盾、引发无关讨论,也仍然有很多人愿意给他点赞,包括以投票的方式要求将王宝强留在7站。说明大家整体上是认可他的这种行为方式的。
所以别人不会觉得王宝强有问题,而会觉得你们7站有问题。所以很多人直接就走了。只有那些开小号违规捣乱的人,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对王宝强和7站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