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时政

作为墙国领导,应该怎样控制舆情?

这是我以前在学习强国app上学习墙国舆情控制时做的笔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舆情控制

§基础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特点

传播能力强:传统传播媒介的中心意义逐渐淡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网民发布的信息可以成为公众热点

快速:发布信息所需要的流程短

有立体性: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广泛

互动性强:人们可以与陌生人分享自己对某一信息的感受,通过不同观点互相碰撞,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流量巨大:阅读量最高可以达到【“十亿量级”】

§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如果搞不好,就有可能是党中央的【心头之患】

舆论工作是双向传播的平台,要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对舆论工作的基本认识

  1. 【一把手要重视】,一个单位舆情管理的能力体现一把手的能力,因为舆情管理非常复杂,处理舆情的最佳时机很短,需要动用的资源多,要想处理好舆情,需要得到一把手的重视。新媒体工作理念
  2. 【对舆情分级管理】,涉及国务院方面的舆情,由国务院来处理,涉及地方的舆情,按属地管辖原则,谁主管,设负责。主管部门必须出面,谁发生的事谁兜底,宣传部门和上级可以合理的帮忙。
  3. 【重视基层能力】,守住第一道防线,基层能力弱,资金和设备不足,但要处理的舆情敏感、复杂、数量多。
  4. 完善舆情【监测、预警、研判】机制
  5. 【分工配合,协调有序】,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在网民眼中,大家都是公权力的一部分。
  6. 【业务部门】和【宣传部门】之间的配合,不能解决问题,就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工作的成果就不能展现在公众面前。其中解决问题才是第一位
  7. 要做好【舆论风险的评估】,以及事后的反馈工作,类似教育、环境等民生领域,一旦出现问题,总会得到极大范围的关注,在应对政策或决定出台前,要做好风险的研判,好舆论管理的预案,工作要前置,避免出现街头事件。不能让公众过多猜疑,让小道消息蔓延。事后要反馈,要总结错误,吸取教训,不要重复性的范相似的错误。

♦监测、预警和研判能力

监测需要【人机结合】,目前,通过人力检索舆情已经不切实际,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进行关键词提取、语义分析、情感分析、倾向性分析,而人要对机器进行训练,并对机器发现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载体的多样化,舆情的【策源地】越来越多(知识网站、弹幕网站、直播平台、贴吧论坛、微信微博)

预警是个性化问题,不同的行业、地段、时期,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不同,【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以下仅供参考 突发事件管理预警,需要科学的手段,有针对性的解决突出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效力。 目前主要通过点击率、回复率、转发率来制定预警的【标准】。

  1. 回复率高说明大家的表达欲望强,可以以8%为临界点;(应该是指:回复量/浏览量)
  2. 中央媒体的负面评价;
  3. 负面评价被影响力较大的账号、意见领袖或名人同时发表两篇以上;
  4. 网民的负面声音超过“黄金分割”(60%),达成相对的舆论一致。

分析研判: 表面现象和内在原因之间有差距, 判断要有【前瞻性】 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力进行【预判】

§把握舆情传播的规律特征

各部门需要重点回应的舆情:对政府及其部门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上级要求下级主动回应舆情的。

热点舆情的集中领域

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六大敏感关系:官(公权力)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医患关系(双方的实力悬殊,往往会造成阶层对立的舆论结果)

十六热点话题:政策制定、反腐倡廉、司法公正、城管执法、强制拆迁、就业失业、垄断企业、社会思潮、舆论监督、房价物价、文化之争、弱势群体、教育改革、道德失范、三农问题、环境生态

网络舆情变化的新特点

  1. 底层网名崛起,普通网民的声音被放大,如果引发共鸣,声势可以超过名人专家

  2. 跨媒体交互放大,各媒体平台之间没有界限

  3. 群体力诉求频发

  4. 安全感缺失,同理心导致恐惧的蔓延

  5. 社会阶层话语冲突与思辨增多,各阶层缺少包容,互相撕裂

  6. 资本对舆论的影响

  7. 网民年轻化

29岁以下的网民成为多数。

年轻网民参与意愿强,喜欢表达,维权意识强,一旦利益受损就会去维护权利,懂得使用法律武器。

要对网络的流行文化有所了解。

♦提高舆情回应和引导效果

快速反应、及时发声: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在24小时以内举行 新闻发布会,当然越早越好。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给予回应,并根据工作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舆情回应,越快越好!

利用标签:如何理解事件,往往是受到标签的影响,谁先说话,谁就能占据主导,谁就能先入为主,不能让网民被错误的信息占据了头脑。利用标签,给网民方向性的诱导

注:在网上多数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或者说,多数人没有【精力】去思考,这不是任何人的错,但正因如此网络才会成为比谁声音大的舆论战场,这也就造成了给别人贴标签就是【压低】别人声音最简单的方式

速报事实,滚动发布:阻止舆情不可控的发酵。

开辟政务自媒体:微博广场传播的形式不可替代,传统媒体速度慢,保障“两微一端”。

积极谨慎表达:利用全方位的表达方法。

准备充分:弄清事实,口径一致

有话会说:有理有据,注重逻辑,空洞的解释无法获得民心,要利用一切有利的证据

难话巧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总能找到有利的说话方法

硬话巧说:不能过于强硬,少扣帽子,不要人身攻击

官话少说:让百姓感受到来自公权力的温暖(深圳滑坡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

谎话不说:信息高度透明,谎言不被拆穿很难,宁可不说,也不说假话(塔西佗陷阱)

注:官方也不希望说谎,但关乎党国存亡的事例除外

留有余地:网民会前后联系官方说过的话

人文关怀:除了讲文化,讲政策,还需要感情的交流

通俗易懂:大家听不懂等于白说。

谨慎科学:网民是较真的

沉稳理性:不要被某些网络喷子左右情绪

宽容失误:纠错机制,允许学习中提升,总有一些学费要在实践中去交

加强沟通协作:扩大传播效率:搭建统一战线,孤军奋战,容易陷入被动;

与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搞好关系:多交朋友少树敌,避免墙倒众人推,借助第三方避嫌;

组成新媒体矩阵:与流量大户互相转发信息,提高传播范围和效果;

与各级的宣传和网管部门建立关系: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协同解决问题。

§误区

唯删帖论:越删越黑

掩盖辩解:先找问题,有错要承认,没错才辩解,最重要的是别把问题越引越深!!

火上浇油:别总是公开叫板,结果可能互相揭底让别人看笑话,甚至引发次生灾难

评论:删帖封号的好处是成本低,如果墙国删帖封号的数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有两个,1、社会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增多,无法通过讨论交流解决,不删帖只会增加社会中不稳定因素;2、社会中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但是政府执政水平低,只会删帖封号。

菜单
  1. arisu 中间偏左人
    arisu  

    随着内外宣能力的下降,墙国的控评艺术大不如前。

    当然,这指的是现在墙国控制舆论一般来说都用误区里的三个简单的方式。实际上控评能力还是很强的。

  2. 法轮共 习大法
    法轮共  

    (转)那些“网络评论员”的战术

    中国民运人士王丹提出“四大指标”以鉴定这些网络评论员,包括“只讲自己的话,不回答别人的质问”、“大量掺杂脏字和人身攻击的语言”、“先铺垫一句假话……然后在“但是”之后就开始反对或攻击对方”、“车轱辘话反复说”。

    关注中国互联网自由的网站“泡泡”指出网络评论员的惯用手法有“网络缠斗与超饱和攻击”、“恫吓网友、进而制造虚假力量感”、“罗织罪名,让对手知难而退,进而宣布胜利”。

    地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91%E7%BB%9C%E8%AF%84%E8%AE%BA%E5%91%98

  3. 刘慈欣 反共复民
    刘慈欣   反共复民

    掩盖辩解:先找问题,有错要承认,没错才辩解,最重要的是别把问题越引越深!!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例如之前和天下无贼辩论的“全面脱贫”的问题。中共对于扶贫的成果,完全是“先射箭后画靶子”,也就是只把收入两美元以下的人口当成是贫困人口,认为只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就算脱贫了。然后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面对大家的质疑,只要共产党承认自己扶贫工作的不足,并把扶贫工作的成果好好展示给大家,就可以让“全面脱贫”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为我家是直接参与过精准扶贫工作的,我也非常认可它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