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吐槽

删除

三只鹿儿 矛盾使人自由
三只鹿儿  ·  2021年4月3日 叫我三鹿就好

删除

菜单
  1.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这个绝对不是东亚特色,哪个民族的史诗不是胡吹海吹一通?

    但是我要隔空re一下,有朋友觉得汉地史书有文字是信史,而很多没有文字的民族的祭司阶层搞口述史诗,一代比一代吹得牛逼,是不可信的。我要说的是,把牛逼写在纸上,刻在碑上并不会让牛逼更真实。

    参考文献:Zafarnama(帖木儿武功记)

  2. 趙少康   中廣集團董事長

    @消极 #134770 欧亚系曾经建立过古文明大国的都喜欢吹的。俄国,土耳其,希腊,伊朗。这些历史上不断吞并别人且一度强盛的文明如果没有这种扩张基因,早就被其他文明吃掉了。

  3. natasha 饭姐
    natasha  

    @消极 #134770

    同意,文字虽然有帮助,但单凭文字不足信。证据的可信度要交叉验证。

  4. 阿里萨斯  

    书面证据的效力远远超过口头,是不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能驳倒书面证据的只有实物证据(碑),或其他更多的书面证据(纸),口述算什么级别的东西?

    再说几百年前当事人吹的牛逼,当然比今天你身边当事人后代嘴上吹的牛逼更加真实几百倍啦,问题是时光机没发明之前 你想知道几百年前人说话只能通过纸或碑啊~ @消极 #134770

  5. 三只鹿儿 矛盾使人自由
    三只鹿儿   叫我三鹿就好

    @阿里萨斯 #134784 我觉得这么说可能更准确一些:

    当事人的口头说明和当事人的书面记录在本质上差别不大,但是以后世研究而言,当事人的书面记录比起后世人的口述更有说明力,因为当事人的书面记录是第一手资料,而后世的口述是经过大量转述形成的,更加失真。

    但是即便是当事人的书面记录,也可能会因为面子,政治等等因素存在偏离现实的情况,也一样不是绝对真实的。

    而且就如同下面这位说的,书面记录可能会受到修史的影响等等。

  6. natasha 饭姐
    natasha  

    @阿里萨斯 #134784

    阿里萨斯你好,一点小想法,想与你探讨。

    文字的准确性,并不总是可靠,要看文字是谁写的,来源是否可靠。某种程度上,文字并不比口述更可靠。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每个案例都有特殊性。

    比如唐太宗曾经大幅修改过唐代史书,因此后代史学家在研究唐史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史学研究中,专门有来源研究(provenance research)这个分类,就是研究物品、文献的可靠性的。

  7. 三只鹿儿 矛盾使人自由
    三只鹿儿   叫我三鹿就好

    @natasha #134788 确实,后世的修史可能也会导致真相的扭曲。

  8. natasha 饭姐
    natasha  

    @影人 #134790

    文献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一般来说一手资料较有价值,二手资料次之。对一手资料要经过大量工作去粗取真,整理成二手资料。

    就准确性而言,二手资料有可能更准确,也有可能被歪曲,全看修史人的水平。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至于大家在网上吹水用的历史,都是不知道转了几手的历史,所以当不得真啦!

  9. rebecca   我不是品葱的神,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

    现在的无法比,只好比古代的;真实的无法比,只好比虚构的。

  10.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11. 三只鹿儿 矛盾使人自由
    三只鹿儿   叫我三鹿就好

    删除

  12.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影人 #135034 “现在的无法比,只好比古代的;真实的无法比,只好比虚构的。”

    即使现在发达了,韩日还是能吹

    即使真实的水平也很高,韩日还是要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