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dvv1
@ygdvv1
关注的小组(2)
动态 帖子 14 评论 74 短评 0 收到的赞 58 送出的赞 6
  1.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有什么办法绕过facebook的上传身份证机制吗?

    @消极 #136892 要的是 自己拿着身份证自拍的照片。。。

  2.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有什么办法绕过facebook的上传身份证机制吗?

    背景:

    用了三个邮箱,每一个邮箱有相当的关联,只要一注册就会被唠上传身份证,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但是fb上有一些想要探索的社区

  3.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中国网军两千万!平均年龄仅19岁

    @libgen #136731 不够具体,不是我想要的东西,这个出处也没有在以我想象的方式去论述,比较遗憾……我其实听说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职业水军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水军,而这算是我想要学到的技能……在这个出处里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但是如果是正经地去调查和描写(原文中这种分明就是一堆空话),那可能会写写他们有什么样子的例子造成了什么样子的影响。。。

    但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一些垃圾给我留下了严重的阴影……有些人又爱国又有抑郁症不想生活,有些人又爱国又觉得逻辑能辟谣,有些人又爱国又爱面子,有些人又爱国又觉得自己好菜只好膜大神,有些人又爱国,又爱面子,又鶸,又会膜,还特别能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形形色色的人物那么多,垃圾单凭一个就能给你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象……

    @奭麦郎 #136775

    我对05后之后的发展非常悲观

    已经来不及了,70/80后本来应该培养成社会的栋梁,90后早早就被批评一堆亚文化,独生子女没人性,现实中的90&00后则人情冷漠一声不吭,天天打游戏刷微博看抖音,更何况,70/80后听说本来还挺会打架的……

  4.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删除)

    @史蒂芬 #124630

    那代人都比较理想化,你如果看着2000年左右的网友和现在的小粉红,你会感叹两代网民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要是你能再详细一点展开来讲讲就好了。。。因为一般的人都会忘记

    实际上我自己就在思索怎样子去更扎实地对比当下和以前的环境。。。

    试着说几点:以前更多高校学子,现在虽然声势微弱,但我觉得好像还是有那么一丁半点留存于清北,因为能在网上找到那样的踪迹,而现今在非常罕见的地方仍能有一个词“社会责任感”被提起,只要这个词的语义没有被污染,那么它其实能被提起也是很关键

    另据友人八卦,首都年度会请毛子来唱歌,一群人就去人民大剧院(?)去听,出来以后还会继续唱歌。其实这个应该上过微博时事

    于是想要说明的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是很多的——一个直觉的判断:现在才过了多少年?人的平均寿命有多少?难道以前的人死掉得那么快?只是这种东西不是媒体报道的东西,所以需要更深刻的发掘。。。

  5.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中国网军两千万!平均年龄仅19岁

    我宁愿看到这人是怎么得出这个2kw网军的结论的,最好还能做做深度调查甚至访谈。。。

    所以有个问题就是,你用google scholar搜chinese internet trolls似乎也搜不出东西

  6.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学习计算机科学:一种想象的路线,兼对国内一般路线的质疑

    @消极 #136446

    1. 俄国黑客平均质量较优是业界常识,普及程度甚于国内鄙视链,russian coders已成为一个近乎meme的词汇……
    2. 如果NSA真的有说的那么厉害,美国程序员质量较优没有成为常识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3. 俄罗斯黑客也不只是在计算机攻防上有脱颖而出的质量。可能我原文中会造成这样的理解,因为我提到的例子也是计算机安全的例子。那我觉得1中的例子应当更好一些……
  7.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学习计算机科学:一种想象的路线,兼对国内一般路线的质疑

    @消极 #136422 定加密标准并非代码功底,也不是黑客能力

    RSA还是以色列人搞出来的

  8.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如何学习计算机科学:一种想象的路线,兼对国内一般路线的质疑

    @消极 #136419 俄罗斯人比美国人厉害,恰好是行业内的常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么人归根结底要的还是青

  9.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从丁丁兄弟的隐藏式脏话谈符号学 (^_^)

    参见《连线力》,缩写这种网络文化“现象”反正以前也不是没有,而当时候的人也不是不接受

    这一点我只能说平常心就好,qnmlgb好歹以前都有我去年买了个表的表情包,这个缩写如果不能理解,只是因为自己混网少,把网上平常的东西给看成了GRE要你命三千

  10.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评《我的母亲》:再面善的狮子也是狮子

    这作者除了看出来假惺惺以外真的再也看不出什么信息啊

    我还知道有一类公知,整天对着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喊人性的破灭……

    而且自己宣泄感情的内容非常多

  11.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上):我们注定不会再有伟大的作品了吗?

    @libgen #136377

    谈不上私人领域的衰落了

    私人领域的衰落?凭印象我记得他们的观点应该是公共领域的衰落,他们对私人领域的态度如何我没看到过

    顺便一提,好像公共领域又是什么哈贝马斯提出来的,而互联网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其实是有设想希望网络能够成为最接近理想的公共领域空间——然后在00s的时候,国内的学者就已经有了担忧(还是国外的?),认为好像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参见《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

    另外一点,目前对于网络,我有一种很奇怪的矛盾的感受,以我自己经验来看,只要你找东西找得足够多,那么对你而言网络的约束是不存在的,这就有点像只要你学完了大学的东西就不怕小学那一点知识和校园暴力,或者钱砸得足够多你的产品看起来就足够好

    同样,我觉得只要你找到足够多你觉得适合你的私人领域,那么你仍然会感受到你精神的自由。但是这个描述完全适用于信息茧房下人们坐井观天,所以我也有可能是自己骗自己

    而如果这样子的视角才是真正的注重内容的视角,我还看出了一个更奇怪的问题:如果我们在网上要找的仍然是内容为上,那网络的价值仍然在于私人领域,莫非私人领域才是网络的本质——但是网络的初衷和人们本来的判断都是公共领域啊?

  12.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如何学习计算机科学:一种想象的路线,兼对国内一般路线的质疑

    我们知道,俄罗斯的代码能力比较强。俄罗斯教育比国内要好。如果手头上你拿着的是谭浩强,但是你知道UCB有着官方开放的slide,如果你语言功底好,那么你就可以去读外文的东西。最后你选择了Coursera,那里有中文翻译。

    我要想象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为啥没人多去学学俄语然后和东欧程序员打交道?然后再把他们的东西给介绍进来。

    我将国内人群分为两个大类:科班以及外围的爱好者。首先对于科班,大部分人想要搞的是AI,而且觉得自己只需要掌握专业的东西就够了,对外界没有想要探索的意识。除了AI以外,各种领域的认识在绝大部分程度上都由中国和美国的学术界的认识所建构。游戏也好,os也好,cg也好,haskell也好,总之“美国的计算机是世界领先的”。再细分下去,科班可分为两类,一类打算找工作,一类打算搞学术。找工作绝大部分想着要进厂,而不是想着要探索。找工作一味地追求高尖技术,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将会搞“前沿科技”。再者就是要追求一个非常高的薪酬。搞学术绝大部分想着要进名校,或者跪舔一些冷校的大佬——例如Daniel Friedmann如果不通过wy的介绍,绝对不会为大家所认识。但俄罗斯有什么人,东欧有什么人,这一些是没有被介绍的。进名校以后首要任务的就是去搬砖,发论文,让自己的东西能够发在某杂志上,这就更和去探索其它群体不沾边。就是这样子的一些非常普遍的动机,把人们的意愿给耗尽了。问题是这里有多少是别人说的东西有多少是自己看到的东西?有多少是光环?如果你没有把计算机的鄙视链给完整地认识过一遍,恐怕你并没有谈论现实的资格。

    接下来来到外围的爱好者,爱好者可能有意愿,但是爱好者未必有那么高的追求。科班确实经历过一定的训练,而爱好者的质量没有一条确切的底线,所以什么幺蛾子都会出来。爱好者绝大部分都会相信科班,其次因为自己功底的缺乏,只能停留在科普程度的内容上。爱好者甚至觉得,自己只需要掌握能科普的东西就够了。在这个意义上,我认可编程随想的内容输出,但是想批判一切只能看到编程随想的人。再次,爱好者多半只能作为接受者,而自己并不是一个能够产出内容的创作者。有人问,爱好者是内容接受者,什么屁东西都写不出来,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在一个恶化了的网络环境里,这确实很正常。让爱好者去达到科班的程度可行吗?实际上有一些很弱智的高中生——这些高中生既可以选择在未来继续搞业余,也可以选择把cs作为主业,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特殊——证明了这确实是可行的。问题是,这些高中生在尽可能融入科班的圈子的时候,也同时内化了他们思想的局限。最后,我们再把这一切现象都给收归到一个词上面。不同的小圈子有不同的风气,但是绝大部分人,进了任何一个小圈子,展现出来的只有相对小圈子的“从众”。

    接下来我还将整理一些奇怪的动机,去辅助说明,有多少形形色色的理由,会让人不敢去探索这条路线。学俄语本身就很麻烦;学俄语不是自己专业课程教的东西,也不是学校教的东西;科班有着科班的光环;俄罗斯人太强了,我们学不过来;你要求得太多了;你怎么敢批判xxx,你是谁啊。再接下来是更一般的动机,这些动机我并没有值得挑剔的地方,但在客观上仍然能看成阻碍这种想法发展的原因——逛b站、看漫画、读网文、养孩子结婚,以及各种朋友之间的聚会。

  13.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上):我们注定不会再有伟大的作品了吗?

    沙丘研究所这一系列东西好像是陈飞越(那个字我找不到)写的,特点是非常学术,问题是没有做调查,只是在复读学术的观点,然后我觉得在去讨论数据的时候,你哪怕去牵扯内容,也从来就不是在讨论内容,数据是用来讨论流行的东西的,如果内容确实不是流行的,那么你首先要知道怎么不去讨论流行的东西

    于是我觉得可能会有这样一种矛盾,首先,你讨论内容的时候本身是反数据的,讨论数据的时候本身是反内容的,那么你把两个拿起来一起讨论得到的结果将会有明显的不协调

    另一方面你没做调查不知道怎么去看到和分辨一个好的氛围,虽然氛围相对而言私人化但仍然找得到(不过这人自己的私人空间貌似是在微信上,意味着不是微博推特豆瓣等,没有去深入发掘诸平台的深度信息),而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觉得再怎样,能从垃圾堆里翻出好东西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但是,很多人给我的感觉,神tm,一到网上就想要自己开一个qq群,对我来说这叫做“自立门户”。如果人们都有一点珍重优质信息的意识,可能会有些奇奇怪怪的举动,例如删掉自己过去的足迹因为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垃圾,例如保留必要的人际关系,删掉不常联系的网友,例如退掉冷群,而实际上与“自立门户”这一点针锋相对的,将会是“自己去寻找新的、陌生的群体”,我有点想要浪漫地给这一个意识取个名词,叫做“赫耳墨斯的意志”或者“浪人意识”。这时候你是一个要到处游荡的人,而不是缩在自己的地盘里什么都不做的人,你要知道怎么去知道别人的兴趣爱好,知道别人的兴趣爱好意味着那些兴趣爱好你并不喜欢。这一点非常非常难得,因为这是你去拜访别人家的地盘,而不是你画了一个圈子,用你萌萌的颜文字招徕别人到你的粉红色米奇安全女仆妙妙屋里吃点心喝下午茶。去突破、寻找一个你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群体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实践者冷暖自知。对我而言,只要是持有这种自立门户的心态的人,怎么可能会去搞调查?顺便一提好像沙丘研究所这种文章确实就是在复读东西,自己的调查的内容貌似很少——我记得有研究过推特的排版为什么那么萌,但是这和内容实际上距离还是太远了。

    总之,其实如果你对所谓的内容的要求更高,你可能就不会只能够复读学术的观点而是还有自己的洞见,然后我觉得,你哪怕考察一下史料看看以前的人对氛围的认识是什么样子的都行

    实际上我没读完全文,所以可能能够轻易地从文中找出矛盾之处,但我可以尝试去辨明

  14.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2021年3月21日 清华大学把我送进了拘留所

    在进行了更多的反思以后,我留意到以下两个事情:

    1. 小姐姐“发现了”拘留所里面的那些人“原来并不是坏人”。
    2. 小姐姐将警察看作威权的“象征”。

    对于如上两点现象,我有如下的想法:

    1. 学生确实对社会缺少认知,不知何为江湖。但这本来就并非大学应当教授的范畴。。。如果真正接触江湖,来来回回走局子,应该不会对各种刻板印象大惊小怪。文中明显地体现出了新鲜感。
    2. 但是警察又是怎么做到警察的?如果是一个中年警察,他很有可能知道自己也只是在“走流程”——不然人到中年了还这么蠢?他都不知道已经和多少小混混打过交道了,难道还只会忠心耿耿威胁人?只是他被要求走的流程,其中就包括了一点点威吓——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想象,而这一点应当着重强调。世界上既有聪明人,也有真的那么蠢的人。不论如何,在对待警察的态度上,小姐姐虽然勇气可嘉,但在更老成的想象来看,或许小题大做了。于是,同样是一种新鲜感(……吗?但是她做的很多事情真的比一般人要好)。

    我希望能尽可能用语言去指明的是,如果一个人的见识更丰富、阅历更广泛,可能应对一个片警,应对一个局子的态度就不会那么“具有新鲜感”。至于那种老成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无法预测。如果你把审视这件事情的视角从直觉的视角切换到成熟与否的视角,那么想必你看待这件事情就会多几分警惕……

    但,要是你真的对社会拥有认知,你真的还能像学生一样纯粹吗……?

  15.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2021年3月21日 清华大学把我送进了拘留所

    我一直对跨性别者有一种偏见:平时我见到的是一群天天卖鶸的败类,只想着如何变得可爱,只会用抑郁去掩护自己的鶸,但是无法考虑何谓勇气。如果你和一群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那么你也会变得和这群人一样消极。这个同学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一般的不太一样,但这是因为这是个人而非这是一群没有自己的思想的跟风狗。

    善用法律的例子我看过另外的一两个,最后发现实际上这要求的是你更多地考察现实,而不是只能够对着媒体的信息胡扯。如果这样子的例子能够更加畅通地在人的网络信息流中流通,任何人都会变得勇敢起来,包括我。媒介能影响人,因为它是人生活的环境;它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相对的。如果你能够彻底地领会这种精神,本来你能活出来的生活会更丰富一些。国人就是太压抑了,所以什么都不敢做。

  16.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对「叙事」的一点想法

    所谓的建构,本来恰好就是被这些奇怪的娱乐性语言给消解掉的,换句话说,你所期望的各种建构,可能到头回来会发现,仍然是旧时代的理想主义

    但是这些理想主义的罪魁祸首恰好是商业化和世俗化,近日读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可以参考。问:究竟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还是需要更宏观的动力?

    所谓的对个体描述的缺乏我也有留意,我觉得一般的键政只能谈一堆奇怪的理论或历史,而这篇文章里也谈到了这个倾向的历史原因

    https://mp.weixin.qq.com/s/BbiiTC7dY3c1HjXgQFQtyg


    关于文艺,我觉得真正让突破看似不可能的,恰好是因为语言的变迁。以前的人谈的是意境,现在的人纠结的是商业或者技术,这两套语言是不一样的。。。不谈突破,仅谈继续使用意境的语言,我认为在意想不到的角落里,你仍然能找到看似简陋实则不错的作品

  17.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知乎上的问题“怎么回怼‘我先是人,才是中国人’的观点?”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18.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如何接触台湾/香港的Haskell社区?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19.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如何接触台湾/香港的Haskell社区?

    @86b41ba8 #132807 实际上国内就几乎没有什么人有那个能力去混reddit,主要的问题就是文化差异,中文惯性太大了,我感觉主要是你在群里可以卖鶸聊女装,但对老外就来不了这一套,那自然是在群里呆着比较舒服

    不然的话哪怕是推特的人也应该去和老外聊得开,实际上简中圈之所以叫做简中圈还不就是因为聊的是简中么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我运气太差观察偏差严重,因为我依稀记得知乎上有人把Haskell的问题拿给什么大佬看,于是大佬说自己好想学会说中文,这至少证明了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沟通的

  20.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专访许成钢:做学术要有纯洁性,不能有太多杂念

    许晨阳这个例子有点意思,因为可以和其它听闻联系起来。一些介绍学生焦虑的文字可能也会去说美国学生也有这种争名夺利的焦虑,单看那种描述会觉得好像美国也内卷

  21.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专访许成钢:做学术要有纯洁性,不能有太多杂念

    @消极 #132746 理工科的话我是这样子理解的,听闻过一种故事,考察你的出身、现有的能力,如果你不被赶进高校教书那你就要吃超级大棒子,在这个意义上,筛选出来的理工科确实技能得到了保留,但是活得可能会很压抑,至于这些人的思想会如何转变,我看那个故事的时候没去思考故事里也好像没提

    就现在的现实而言,有很多弱智本科生从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鸡血心态是考高分、搞高级科研、成为顶级天才或赚超级多的钱(严重的消费主义倾向),在这一套鸡血价值体系中,你说技能他们是绝对有的了,但是他们的技能,正如之前的讨论,是真的在推动发展呢,还是“帮着资本家数自己的卖身钱”,那这种意义上,理工科究竟应不应该被认为被“消灭”

  22.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专访许成钢:做学术要有纯洁性,不能有太多杂念

    @消极 #132739 好像说苏联以前科学水平也是被政府逼出来的。。。

  23.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专访许成钢:做学术要有纯洁性,不能有太多杂念

    https://mp.weixin.qq.com/s/kSthsYSHRnzTaGHgt79G3g

    (觉得这个可能可以和内卷联系起来,因为内卷的一些刻板观念是考高分、评职称等,但是如果追求的是学术而非职业,应当如何去理解学校的体系)

    受访人:许成钢,199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Reader)、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国之基金》经济学讲座教授等教职。2013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的体制与发展、“软预算约束”、法与经济学、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监管及政治经济学等。 采访人:黎振宇

    黎:许老师,谢谢您远在伦敦接受我的采访。近期,两会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博士生申请学位必须发表论文的规定。这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众说纷纭。您能否结合自身的求学、教学经历,谈谈对博士培养和评价机制的看法?

    许:我想借这次机会,更系统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博士培养是一个整体的问题,并非这个简单话题就能争论清楚。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是什么意思?高等院校设立博士学位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初衷是什么?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先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是怎么回事。1895年,中国发生了著名的公车上书。一群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甚至就是博士研究生的知识分子要求改革。当然他们要求改革的内容很宽泛,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育制度,即科举制度改革。为什么要提这件事情?原因在于中国现在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乃至整个教育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大倾向,即变成了“科举制度”。简而言之,就是“科举化”。

    “科举化”的含义就是不太关心学生到底实际上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关心的主要是考核。从小学开始,学生历经考核,才能进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才能得到学位,乃至经过考核才能升任教授等。可以说每一步都是考核,而不是看他实际想做什么、做了什么,能做什么、做出了什么成绩。“科举化”有什么后果,就不用再解释了,因为关于科举化的批评意见,已经足够详细、深刻。 我还想再解释一下,所谓的博士学位来自哪里?现代教育并非源自中国,中国传统上留下来的就是科举制,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讲科举化,其实有些复古的意味。现代教育是外来的,更确切地说来自西方。现代教育从西方产生以后,再传播到全世界。

    “博士”原本在西方学校里是什么含义呢?西方最早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意大利,但真正相对大规模的培养和出成绩是从英国开始的。大家都知道牛顿。牛顿所处的时代也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培养博士,但此时的剑桥大学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这样说并不夸张,因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是以剑桥大学为模范建立的。比如,哈佛大学的名称来自捐资人约翰·哈佛,而哈佛本人是剑桥大学毕业生,哈佛大学就是学习剑桥建立的。

    剑桥大学当年的博士研究生是如何学习并获得学位的呢?它的传统就是师傅带徒弟,师傅带徒弟能有什么考核标准呢?没有标准,师傅说了算。师傅认为他合适就合适。当然最后有答辩。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实际上是和研究主题相关的同行人共同参加的一个辩论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从来都不大,后来从美国才开始大规模培养。规模大了,就难免或多或少要偏离过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

    在剑桥大学的老传统下,师傅带徒弟就是彻底的师傅带徒弟,根本没有系统的课程,后来系统课程也是从美国产生的。1991年,我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然后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工作。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牛津大学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大家经常互访。那时的剑桥、牛津基本上还是老传统,即师傅带徒弟,没有成体系的课程。在美国的教育制度影响下,博士研究生才有一部分课程。

    所谓博士研究生考核,有了课程才会有考核,没有课程有什么可考核的呢?课程本不应该是博士研究生的主要构成,博士研究生的主要部分从来都是他的研究。什么叫作考核?在科学领域里,考核不是一个容易应用的概念。在科学领域里通常不叫考核,而是同行的认可。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同行认可的是什么呢?认可的是他的创造性,即是不是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不是足够大。如果的确有创造性,而且足够大,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否则就不能。

    比如,在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差不多1/3的博士研究生是要退出的。他们大多并不是因为考试不及格、考核不合格等原因被淘汰,而是自动退出。因为他认为如果丧失了兴趣或者不认为自己能创造什么,就宁愿做点别的事。

    有人会问,对于努力攻读博士的人,哈佛大学怎么决定什么情况下给或者不给他学位。严格来说,我没有听说过具体要求。哈佛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进入门槛很高,能进入哈佛的人本身都是很强的。所以当他决定要去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就是有能力,第二有兴趣,第三有这个决心,做出来的工作也是有创造性的。所以我没听说过有什么人真要做的话,会得不到学位。

    那么到底有什么条件、以什么样的形式决定他能否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呢?从表面上看就是所谓的答辩。按老传统,除了自己的导师,还要邀请其他教授参与。但这只是形式,事实是什么呢?事实是只要你找到在经济学领域里的教学工作,就会自动获得博士学位,答辩纯粹是个形式。因为在高等院校的经济学领域寻求助理教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竞争乃至极端挑剔的过程,这比答辩要求高得多。所以经过了这个筛选过程,内部的答辩就纯粹是形式了。当然这是讲的经济系情况,和其他系并不一样。而与哈佛大学毗邻的麻省理工学院,连这个形式都没有。任何找到了经济学教职的人,没有答辩这一说,就直接给学位了。

    黎:您提到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学生找到了相关教职,就没有答辩了。但假如有些学生不打算从事教学工作,是不是还有答辩流程?

    许:哈佛、MIT都很特殊,它的模式并不能推广。这些学校的进入门槛非常高,所以这些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在经济学领域没有创造力,早就走了。他没有必要在这里混日子、浪费时间。

    比如,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出去创业,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从哈佛大学辍学,埃隆·马斯克从斯坦福大学辍学等。如果他有能力,用不着非得念什么博士学位,完全可以干别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个类型的学校里,学生的选择很多而且很好。比如金融领域,如果不在学校念博士学位,足够聪明的话,进入金融领域,可以很快升职,还能赚很多钱。总得来说,如果兴趣不是学术,没有价值在学校里读博士。

    所以在最好的学校,学生拿到博士学位后,如果不在学校教书,一般进入的就是国际机构。比如,经济学领域里最突出的国际机构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少数人去联合国或者顶尖的咨询公司等。进入这种机构做研究工作,虽然不是做教授,但基本上跟教授很像。从学术环境上讲,这虽不如去最强的大学教书,但比去较弱的大学教书的研究环境会更好。因此所有这一类的学生就都不答辩。

    刚才讲的都是我熟悉的经济学领域,金融跟经济学也差不多。但我想强调一点,各专业都不一样,所以没有人可以随便跨行说别人应当怎么回事。跨行以后,你唯一能说的是标准在哪,什么是博士的标准。标准就是他的导师,是所在系的标准。

    再回到国内,国内把博士学位变成了一个官僚主导的官场。从一开始博士点的设置就由教育部来批准,批准哪一个学校可以培养博士,哪一个教授是博士生导师。这很可笑,一个人做教授,另有一个标签叫做博导。

    而且博导是有资格限制的,一定不能是年轻人,正教授都不一定。正教授之外还得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是所谓的博导。于是在他们想要描述某一个在国外的华人多么了不起的时候,会说这个人才20多岁,就去教书,成了博导,这完全是个荒唐的讨论方式。

    因为任何有能力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就有能力指导博士研究生。而且年轻人指导博士研究生有很大的好处。为什么非得要人熬到某个年纪、熬到资深的地位,才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呢?这根本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这等于把博士以及跟博士相关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官场,变成了一个考核程序。

    博士以及博士学位的授予不是由学校或系里的教授集体决定,而是由外在的官僚体系来定,所以才有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做法。政协是准立法机构,怎么会由一个准立法机构来讨论学校里的标准呢?而且还是跨行的。一个人哪里有资格跨行来讨论所有学科的博士学位的标准是什么?哪里会存在这样的事?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有资格去讨论物理学、数学的博士标准是什么。

    还有一点,博士学位不可能由政府机构来决定怎么办。如果由政府机构来决定,那就是刚才讲的,它就变成了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下,政府可以定什么样的人做状元;你拿到博士,就是中状元了。但状元是不创造的,创造不是政府能判断的,政府怎么会知道谁创造、谁不创造?怎么会知道创造的重要性在哪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由一群完全外行的人来判断高度专业化、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就一定会把创造性的工作降低为非创造性工作。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整体看法。

    黎:对于学者,特别是博士生、青年学者来说,正面临着您所说的这种困境。强调考核而非创造性的机制和文化,短期之内可能很难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既要生存、适应考核;也想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对于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许成钢:这里有两个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年轻学者应该追求什么;另一个问题是,学术界的刊物——即相关激励机制的问题。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无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作为年轻学者,应该关心什么。如果年轻学者真的关心学术,无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怎么来考核,他最关心的一定不是怎么完成考核、怎么升级,而是关心问题本身。学术有自身的纯洁性。

    简而言之,纯洁性就是学者要对所做的事有兴趣、有追求,想把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弄清楚,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学者,只要兴趣在这里,无论外界的考核是什么,环境存在什么问题,都可以轻看它,而集中力量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一样。

    比如,在牛顿生活的时期,物理学作为专业还不存在,年轻的牛顿在剑桥三一学院就是一个 Junior fellow。今天人们把Junior fellow看成是博士后。牛顿做Junior fellow时开始研究物理学问题。他最早研究的问题是光学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光就是他发明的。剑桥有个传统,年轻成员和资深学者会共同用餐,这个用餐环境就是学术交流场所。牛顿在向人们报告他的光学观察实验时,遭到了资深学者的斥责。资深学者说,你是不是没有读过古希腊经典,古希腊早就解决了的问题,你还在瞎搞什么,去看经典了嘛?牛顿感到非常失望和气愤,于是再也不跟他们讨论了。不过他也很“幸运”,就在这时碰到了黑死病——跟现在我们碰到新冠病毒一样,黑死病出现以后学校解散了,大家都回乡下去住。这使牛顿有机会再也不需要跟那些资深学者讨论任何事情,可以完全闭门做自己的研究工作,最终也取得了成就。

    我讲这些其实跟今天的事情是很相关的。因为在剑桥的环境里,跟资深学者弄不好关系,就没有升级的可能性。因学校并没有什么考核标准,能否升级是由身边的这些资深学者来决定的。牛顿居然就敢跟人家闹翻了。如果他不敢跟他们翻脸,可能早早地就混上去了,但那就不是牛顿了。牛顿之所以是牛顿,是因为当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并不友好时,就不跟他们来往,坚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另一个例子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毕业以后连工作都找不到。他在相对论方面的突破,就是在专利局里做小专利员的业余时间做的。这些都是好的例子,科学上真正了不得的成就,都是因为这人的力量集中在真正关心的事情上。

    兴趣在哪里,精力就集中在哪里,一切都投入其中。周围环境中的事情,你会想办法去应付它,而不是将它作为目标——不是为了拿到学位、升级,而是反过来:我拿学位是为了能做这个工作,升级也是为了我的工作能做得更好。每一个年轻学者,他的mindset——脑子是怎么想的、最基本的动力是什么,这是决定性的。

    无论制度怎么设计,这一点是不变的。制度设计得好,会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在自己的兴趣上努力;制度设计得不好,就会压抑很多人。但并不会把他们彻底都压抑了。比如说“文革”那么坏的环境,还有一个陈景润呢。在那种环境下,他还能集中力量在数论上,就是因为他的兴趣就是数论,别的事他不管、也不懂。学者必须是这样,不要有太多杂念——“私心”这个词还不是很好。杂念,指得就是那些跟学术无关的事。它不可能没有,但不要把它变成最重要的事。

    刚才我讲到牛顿、爱因斯坦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达尔文。达尔文根本是自费做研究,哪里有什么职称。因为跟当时流行的宗教理念相反,写完了的东西也不敢拿出来发表。但他就关心这事,想把它弄明白,最后他弄明白了就是重大突破。这样的重大突破是绝不可能在当时的激励机制下做出来的。他靠得是有一个机会获得了资助,靠得是自己有超强的兴趣和动力,坚持了几十年的时间把这事做下来。

    所有重大的突破都是这种性质的,它不是短期的激励机制能引导出来的。相反,短期的强激励机制会破坏重大突破的动力,进而减少重大突破的出现。

    我们再来讨论学术期刊跟学术职称挂钩的问题。本来学术期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便于学者之间的交流。但最近几十年里,期刊逐渐演变,分了三六九等,有些学校的职称也开始跟它有了关系。有些学校甚至硬性挂钩,有着复杂的计算公式。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趋势。这个东西其实还是从美国产生的,大量的中国人在美国留学就抄了过来。

    从经济学领域看,最顶尖的经济学系在招募刚刚毕业的博士、年轻教师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少看、硬性地看期刊发表情况(但是整个趋势是看期刊的学校越来越多)。在经济学领域里,刚毕业的博士在进入最顶尖的学校时,几乎都没有在顶尖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道理很简单,因为在经济学领域,想在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需要很长时间。

    再有一个,经济学的圈子很小。圈子是什么意思?中国人说到圈子,是说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这里的圈子指得是顶尖的学术圈子,里边的人永远都在互相了解哪些年轻人是最天才的,哪些天才的人做得是什么工作,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看法,但是圈子很小,相互之间会了解得相当清楚。

    这些最好的学校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竞争关系,通常还没等到这个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这个人就已经被抢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博士基本上都是没有发表的。在已经进入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等高校后,他们的工作内容才开始发表。

    再来看看刚进入学校教书的年轻学者的升职过程。一些最顶尖的学校,原则上是不给本校年轻毕业生终身教职的,像哈佛不叫给你提升,而叫作重新雇佣。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哈佛、耶鲁、芝加哥这些最顶尖的学校,从助理教授变成副教授几乎是自动的,但是从副教授到正教授,在哈佛原则上是没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哈佛不可以一路升上去变成正教授,而是它会再另给你appointment,而不叫promotion。

    从副教授变成正教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它没有硬性标准,只有原则性的标准。无论是哈佛还是斯坦福、耶鲁,原则性的标准是,你必须是所工作领域里公认的、国际上最好的学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院校也不一定叫最好的,它也叫leading scholar,国内可能叫领军人物。这个级别的学者不可能用数论文的篇数数出来。那怎么评价呢?就是向外找这个领域里相当大数量的、非常强的人给你写推荐信。

    这些推荐人中的多数都不是被评人本人建议的,在许多机构里甚至完全不是他建议的。这些推荐人可以是委员会决定的,有时甚至是随机的,有时候大学校长还可以自己决定再去找谁咨询。尤其像哈佛,它找来的人必须是这个领域公认的number one。什么叫number one?很难说,所以要找好几十个人,最后形成一个共识。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没有公式,没有数数量的方法,没有列明哪个刊物是高档刊物,再加权算出来。

    但到了不是最强的学校,刊物和升职挂钩的趋势就越来越重。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因素是,当你所在的系不是特别强的时候,这样做可以避免内部政治——就是教授之间的不同意见、拉帮结派。此外,当人们怀疑你的判断力,或你认为你的判断力不如刊物时,就会用刊物来做标准。

    但这反过来造成了相当不好的后果。本来学术工作不应该有非常具体的、学术之外的目标,发什么刊物,怎样升职,这些都属于杂念,而杂念会损害学术发展。当期刊发表和升职挂钩以后,就会引得大量学术界的人生出更多杂念,而杂念越多,就越影响学术发展。

    学术发展里最重要的是重大突破,而重大突破永远都是困难的。重大突破意味着,在你没突破之前、刚突破的时候,你的看法跟别人不一样,你是非常少的少数。但是期刊的审稿方式是要别人来评价你的工作,当你的研究和别人有很大差别时,审稿人很可能就会把你的稿子筛掉。

    所以,当期刊发表和升职挂钩很紧以后,人们普遍的杂念就会很强,不再关心研究本身、不关心真正的突破,只关心怎样在什么样的刊物上发表,怎样提升职称等等,而这当然会减少重大突破的出现。重大突破的减少,是直接和学术界错误的激励机制相关的。错误的激励机制越强,重大突破就越少。

  24.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为什么我支持中国教育部要求培养“阳刚之气”

    在网上能够见到的对阳刚之气的讨论风格,我认为,在一个非常抽象的视角下,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所以我希望能引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第一个想法,我很讨厌抑郁症。不论技术多牛逼的人,如果给我发现抑郁症,我不管你技术再怎么好,我也不会撇下我哪怕一寸的反感。我认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理科生鄙夷文科,所以不知道人文精神的作用是什么,这方面的讨论因此贫瘠,那既然人文的理解这么贫瘠,那就不要怪自己会被网上流行的观点裹挟,然后产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的问题。这些人还会反驳你的想法,最后差点就会把你搞抑郁。讽刺的是,一些教育程度更高、学校更好的理科生,对人文的理解也仅在于把材料拿出来炫耀当作谈资的键政。也就是说,读了那么多东西,确实是根本就不会用。如果你能从精神的角度去理解网上的很多材料,它们既不应该是用来膜大神的,也不应该是用来当轶事谈的。高尔基在我的大学里也写了他是怎么熬过自己自杀的。但是从这些材料出发去讨论抑郁症,声音基本上是听不到的。更多人对抑郁症的关心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表达,以及建议去吃药、建议看心理医生上。我相信国外这个问题更少,但是却罕有人去调查为什么他们可以更少,罕有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一方面上像国外人一样(虽然具体去寻找到的原因不一定是阳刚之气)。总之,作为我认为最缺失的东西,阳刚之气在这个语境下非常重要。而这一种现象,也会被我认为能支持“阳刚之气缺失”的论点。

    第二个想法,关于阳刚之气,我认为丰富提升途径的讨论比争论该不该的讨论要有用得多。如果你想要培养你的阳刚之气,体育和人文都可以帮到你,并且带着你去见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我主要关注的是武术,实际上武术群体在抖音和微博上都比较兴盛,但是较为传统的人应该没有翻墙的意愿。墙外具体情况如何我没有办法调查,虽然我有友人说自己学过武术,但我没去问他是靠什么途径学的。总之,如果你能够找到相应的社群,单就解决问题而言,它能带来的收获的确可以超出你的想象,例如能丰富你对网络社区的理解。但是这里又需要摆脱太多的刻板印象,例如“武术人没文化”——他们并非语言粗鄙,但是仍然踏实地谈论经验。我觉得,如果你有心思去获得什么精神,最大的障碍往往是各种刻板印象。

    顺便说一下我也知道有女装大佬拜师学武术的,虽然这个应该是个例……

  25.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推荐《塔希里亚故事集》

    其实是之前乱翻帖子翻到好像有人吐槽,之前出过一个叫做大护法之黑花生的片子,但是墙内人都读不懂这些东西。我觉得要是有人欣赏那个片子,应该不能错过《塔希里亚故事集》——的漫画。片子是有的,爱好者正在做,可以在B站上看到几集;但是这个作品实际上是漫画。虽然比较简陋,但是精神内核的魅力非常强大。

  26.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布问题

    如何接触台湾/香港的Haskell社区?

    我以前一直混知乎,最后被里面的小鬼气得再也不想和那些人打交道了。后来我觉得Haskell社区应该不止知乎上的那种人打交道,因此想向外做出一些尝试。我听闻台湾也有Haskell社区,结果我在网上怎么搜也搜不到。不知有无人了解这方面的网站资讯?

    其实香港的都行,因为这些都是我没接触过的世界。 注:目前为止我基本上把除fb以外的地方都给搜过了,twitter上也有尝试。fb之所以没搜是因为自己注册账号会被问验证,不想吃fb的那一套……

  27.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一個理想的國家與社會到底應該如何看待軍隊?

    @Wolfychan #127603 当下我觉得会有一些地方都有超脱现有教育体系(当然我说的是大陆的应试教育)的尝试,虽然不是教育,而是他们自己就在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例:微信号家园计划。然后,因为有人在这样子做,所以是有这个可能存在有志人士走这个路子,教育后生生存技能的。

    然后在 #127635 中看到的讨论,那里的生活,和这样子的生存,区别可能就在于自己会不会搞射击。。。然后我用我这个例子侧重想说的是,让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没那么可怕的”军事教育并不是唯一的路子。。。当然,要是那种路线的践行者也是收过军事教育类似的人,那我这个观察也只是节外生枝了。。。

    关于教育想起另外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读起来觉得也很有趣。实际上感觉教育这个话题在国内比较缺失。。。。

  28.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传播正能量的害处

    正能量依照lz定义是“官方”的,其价值观因刻板而具有贬义,不适合大众。楼上的一些人在这里的理解实际上出现了歧义(其中一些是希望正能量是立足大众的褒义词),而这个理解的不同造成了小小的混乱。对我来说,正能量这个词曾经是褒义的,现在已经因宣传而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贬义词。随着时间流逝,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污染,它原本的意思因此难以被人指代,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们会忘记怎样去正面地赞扬、弘扬那些精神。但如果正能量是褒义的,它又应该怎么去表达?我翻旧帖子翻到了00s的时候有一个砸车事件,觉得里面的文风比较有意思,可以一阅。

    以下为其中一层楼的原文复制:

    南开"别克门"事件 “看清楚这个车牌,以后见着一回砸一回”

    By 比目鱼的天空 发表于 2007-12-26 13:57:00

    推荐 在南开的第二年,我经历了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件,这件事情让我依稀能感觉到九十年前五四运动在南开的风起云涌,使我终于与梁启超“若中国之大学悉如南开,则中国有救矣”的感慨形成了共鸣。

    在我看来中国人大抵对苦难都是逆来顺受,历数古代的农民起义,那一次不是当时已经经济凋 敝,农业荒芜,人民靠吃树皮甚至易子而煮的地步才令人民举起反旗。中国人的思想境界很高尚: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是绝对会先以国家的利益为重的。

    但是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南开学子终于爆发了,在今夜,在这平安夜,2007年的平安夜注定不平静、不平凡。而在爆发中灭亡的则是那倒霉的罪有应得的那辆别克汽车!

    我在晚上八点四十几分时正在新学活准备打车,发现在距新学活以西100多米有三四十个人围着一辆别克汽车。走过去一看,原来又是一次交通事故。当时,女车主态度很蛮横,说几个女生(据说都是经济学院的)骑车把她的车给刮花了,刮完了之后还跑了,被她追上给别在这儿了,而一个黄衣服的女生却说,自行车怎么能把汽车给撞了,明明是她先撞的自行车。这时男车主开始动手推搡那个女生。两个女生身后有一个老师,他站出来保护两个女生,与男车主发生冲突,女生则护住老师质问男车主凭什么打我老师,这时又冒出一个老师想充当和事佬,批评女生冒犯了男女车主,让女学生对男女车主道歉,可是女车主还是不依不饶。对了,现场还有一个警察,他说由于这里不是事故第一现场,所以孰是孰非他也不能断定,他建议先把车停到停车场,大家等到第二天再解决这件事。而男女车主均不同意,双方僵持着,并不停地理论着。

    我看到这,想起以前的几起交通事故,都是我们学生吃亏,校方都向着肇事者说话,我叹了口气,恐怕这回还是……之后我上了出租车,离开了事故现场。

    当我在当晚十点三十几分再次来到新学活,此时已经聚集了三百多人,我询问了几个旁观者,大概了解了我走后事故的后续发展:男车主与几个赶来保护女生安全的男同学(应该是同班或同院吧)发生了肢体冲突,男车主拨打了110叫来了警察,警察也与学生发生争执,学生要求肇事者道歉,场面很混乱,这时男车主叫来了几个社会流氓殴打了我们的学生,我们在还击却被警察拖进了警车,学生们变得非常激动,救下了被捕的学生,其间我们的一个学生被流氓打成重伤。然后学子们群情激奋,有人在BBS上发帖,有人打电话叫人,号召所有南开人都来到新学活声援和体援。我刚到一会儿,人就由三百多剧增至七百多,人越聚越多,最后竟达到了一千多人,把别克汽车围了个水泄不通。在这混乱中,几个社会流氓耍流氓跑了,男车主也和他的家人躲进了别克汽车里。从这一刻开始,南开学子们也许做了除了学习之外在南开四年里最辉煌的事情:

    那时我在最外层,虽然没有了手刃肇事车的快感,但同样能感受到我们南开学子的南开精神。我们在抗日战争中,连日本鬼子的飞机都没让我们屈服,一辆别克汽车诈唬什么?我看见近千号人在几个“民众领袖”的带领下,大喊“交人”的口号后无果之后,开始了砸车第一步——掀车。只见最里层的一拨人在“民众领袖”带领下在喊着一二三的口号开始掀车,车没动,然后第一拨人后退,第二拨人聚上去,接着喊一二三掀车,车还是没动,第三拨又来……这样周而复始,几次下来,只听“咣咣”的响声,车翻了!翻倒后的别克(此时车里已经没人了,我们扁的是打伤我们学生的流氓,不伤及无辜,这里的无辜包括无良车主和他们的家人,这充分体现了南开大学学子的人道主义精神)裸着四个躺在草坪上,就像是哈巴狗伸着小短腿在求饶一样。之后,南开学子又开始了分工合作,斯密说得没错,分工效率就是高,在车前方的同学们砸碎了车的前窗玻璃后,车的两边的同学已经把车门卸下来了,车后面的同学们也没闲着,他们找来了五星红旗,挥舞着,不知疲倦地挥舞着……

    再这之后,一个“民众领袖”踩着别克车,站在高处,拿着别克车的车牌“津HF9556”有着好似揭下来了男女车主遮羞布一样的得意神色,大喊着“看清楚这个车牌,以后见着一回”,底下的人随着大喊“砸一回”!最后砸车总动员在全体南开学子乱而有序的校歌声中落幕。

    哦,对了,我在这场演出中要提一下在砸车总动员开始后就退到一旁当起了忠实观众的四五十个警察叔叔,他们秉承了天津警察优良的传统:欺负软的,奉承硬的,躲得远远地看不要命的打硬的(那别克车确实够硬)!

    不知内情的人看来,这无疑是一场暴动,但我要说这不是暴动,也不是挑衅,我们不是在做有损于南开尊严的事情,相反,我们是在维护南开尊严,南开尊严不容践踏!我们的所作所为,正是对于校方无力更无心维护南开学子交通安全的不满和愤怒!我过去曾想,连学校都无法保护她的孩子在校安全,还有谁可以?

    我今晚知道了,我们自己可以,要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我们自己蕴藏着无限潜力,就像相信我们仅凭我们的双手就能够掀起几吨重的汽车,把它的零件、坐垫抛的满天飞,就像相信我们有勇气有魄力在张静副校长不向着我们说话时把她给轰下来一样!

    我不知道围观的南开学子中有多少是因为刚做完线代试题,郁闷无处发泄而参与到砸车中来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是对计算机大作业无从下手而想先拿别克车练练手。

    但我知道的是,在砸车之后,当我们惊讶于自己竟然还有如此潜力还未被挖掘之后,没有人会轻言放弃,考研的师兄师姐们会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准备在试题的激励下,迸发出无限潜能;苦恼于线代试题的同学们也会想我们既然能掀翻几吨重的汽车,怎么还能被蝉翼般厚度的线代试题束缚手脚么?这次砸车事件,我相信肯定会对所有参与砸车的南开学子的期末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回到开头梁启超的话怎么理解,我想我们中国也要有南开人的砸车精神:我对你礼让三分,请你不要不知好歹,惹毛了我就有你好看!上升到国格就是:“越南你的军舰不要总到我的后院南海晃悠,伤我渔民,抢我石油,惹毛了我中国,你要想知道是什么后果,就派几个留学生去南开大学看看那辆别克车成什么样子了!”

    1.除校内网之外的大部分网媒,没什么消息,天涯、mop、百度被河蟹,尤其以天涯为甚。消息还是在学生圈里面传。走廊里走了一圈,都在跟外地同学说事。

    2.纸媒很平静。天津的各大报纸都没有曝光。南开的舆论控制能力一向稳健。三天之内如果还不出,就没有大出的必要了。

    3. 相信bbs的力量。尽管有限。几乎所有大学的bbs都在声援南开,消息悉数登上十大排行榜。两全其美的进站是南开别克门事件。但用词已经改了,从“南开人,站直了,别趴下,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到“关注南开车祸事件,引以为戒!”。天大BBS把“南开”列成过滤词,有点意思了。

    4.坊间的力量有多大?南开、南开bbs,分别成为google上升最快的搜索条目。但同时,南开bbs的外网web登录方式被河蟹。telnet可以登录,但很卡。

    5.有消息说,牌照津HF9556的车主是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张延华,也有说此张延华非彼张延华的,估计敢放狂言:“我亮出证件吓死你们”、“我能让你们一个个的都毕不了业”的主儿,来头不会小。

    6.饶校还没出来说话,以前出事的时候,校长是不会出来说话的,但他这次要是能在这时候站出来说话,那就真厉害了。校方给了几个公告,有点空。

    当下盛行的,是公知的批判式宣传。不应忘记,哪怕语文作文的初衷也是教人如何歌颂真善美。

  29.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答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对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刻板印象那么多?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30.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我们现在还需要讨论启蒙主义吗?

    上面这个“直接的好处”很关键,因为正好可以顺着这个词展开来谈。我认为启蒙和自由都是近义词,而自由貌似是这个论坛的宗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下一个断言,我觉得启蒙宗旨是解放人性,而自由应当也是解放人性,使得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最大的发展;我没有去翻具体的材料,但我觉得说不定启蒙本身就包含了自由的考虑。

    这样子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直接的好处”?例如你能在这里看到人们的素质更高,你感受到更友善的氛围,接触到更有智慧的人,或许对时事的分析也和其它地方的不一样,有对生活的记录,有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非网上对任何感慨的戏谑。如果你自身对这些精神的领悟更高,那它会反映在你的谈吐上,或者你的思辨能力上——而这又是另外一个视角。或许你能够在网上收获你的友谊,结交你见识到的最好的网友(精神至交),让你再也离不开网络,要是失去了这个朋友,你还会大发脾气。这一些都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体验。要是说这个精神生活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当下人们描述精神生活的语言较为贫瘠。上面这些描述一般人几乎不会用,因为当下的文化根本就不注重这个,但这又是氛围变迁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上面说到,理性反正也是上层建筑,所以干嘛关心启蒙。那么我滑坡逻辑一下,如果没有人开设过这个论坛,那么一个打着自由为旗号的论坛,在这个“经济缺乏”的宏观条件下根本就开设不起来。“不对啊,这个论坛明明开起来了啊?”“因为这是事后马后炮”。总之,顺着这个逻辑下去,我们只能肯定眼下的精神生活可以做得到,但是倾向于否认存在更好的精神生活的可能。

    那么,人们会很自然意识到,不能以偏概全。网上流行的吵架会有一套观点:如果它和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不一样你还去怼,你会被说“对号入座”。我不太确定关于精神思想,我们要对的是什么号,入的是什么座。这里有一个宏观叙事vs微观情况的矛盾,我们在使用抽象词汇的时候,我们去意识的语境,是流行在网上的抽象观点建构起来的语境,还是观察现实得到的微观语境,或者像我一样有点混乱的把历史也给带进来的语境。新冠肺炎来了,大家都希望去医院。但是新闻会告诉你医院的种种黑幕,因此医院很可能不能保证治得好你,如果你得了新冠,你是否还会去医院?哪怕你戴了口罩也不能百分之百防止新冠,那既然口罩这么没用,为什么还要戴?或者换一个例子,如果当下的教育是鸡娃的,那你应不应该因噎废食?

    顺着鸡娃的例子我觉得最合适的答案可能是,你接收着这个教育,但你会尽可能去保持自己的理智——不然被同化成他人了怎么办,莫非自己真的想变得这么蠢?于是这就牵出了一个词叫做**“精神危机”,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新冠,但是人对精神危机,与瘟疫危机的灵敏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缺乏考虑精神的语言,甚至早就忘了什么是精神危机这个词,我们也不会去意识到怎样子看待精神危机,正如美国科学素养较低的地方,也不会那么有心思戴口罩。那我现在讨论这种问题的语境,是把精神危机看成一种需要被治疗的疾病。在这个语境**下,仅去谈各种“思想是不可能的”不是应有的讨论。

    就“早期互联网是纯洁的”而言,既然有纯洁可以欣赏,那么这些人本应作为正面的榜样去鼓舞自己。关于“技术本身是中立的”,黑客伦理是能体现价值的,但是要是说读了这篇文章你就能感受到这个精神,不知道有多少人读了,他们为何没恢复早期的风气?也就是说,对这个精神的应用有多丰富?同样,我也看不出只搬运技能的内容能体现黑客伦理——会让你感受到把这些伦理发挥出来的讨论长的是什么样子。于是这里需要更进一步澄清联系。(虽然我觉得你会说,自己已经回答了,时代变迁启蒙的表现不一样嘛)

    一开始谈论坛的时候,其实我就是想要去拉近这个抽象词和具体现实的理解。因为人未免能找到最好的方式,每一个人对现实生活观察的程度不一样,产生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于是我觉得比较合适的问题重述是“论坛相对自己的宗旨能够接近到什么程度”或者“如何更接近自己的宗旨”。我希望我已尽可能以我对“直接的好处”的理解去讨论这个话题,希望别人讨论的时候,也能尽可能负起相当的论述义务——实际上,这是在要求大家能够去表达,自己为“恢复氛围”做了什么程度的尝试,在具体的路线上会遇到什么困境。

  31.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我们现在还需要讨论启蒙主义吗?

    @中野梓 #131906 你的意思是说,启蒙可以做,但是现在面对着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解决问题,并且舍弃思想

  32.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我们现在还需要讨论启蒙主义吗?

    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其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问法:是什么造就了中文互联网早期的优质氛围?这也是我提问的根本动机。

    很多人怀念早期的中文互联网,并且觉得现在的互联网风气有所变迁。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丢失了什么;第二个是我们新得到了什么坏东西。对于新得到的坏东西,答案我想不明而喻。丢失了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自由。

    自由是什么?这里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以崇尚的心态去接近的理解,第二种是普通大众没有理解透彻的、胡乱使用的理解。在这里我取第二种理解。单凭感受到的氛围,我认为人们在讨论自由的时候,绝大部分情况下,完全没有讨论出以前的氛围的样子。当人们在讨论自由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去维护自己的无理取闹。这就有点相当于,罗马并不是用砖头造出来的,它是用炸弹炸出来的。

    另一方面,先前我去瞎翻了一些材料,模糊地推断,早期的中文互联网氛围是受到了启蒙主义的影响。我认为,启蒙主义最直观的理解(亦即不需精辟)是:崇尚理性,崇尚人文(和人性)。我想,如果是崇尚理性,就能促进有质量的讨论。如果是崇尚人文,就能够获得对生活点滴灵敏的感受,而且对身边的事物更有同理心。

    支撑我认为启蒙主义造就了互联网氛围的另一理由是词语的变迁。如果人文主义、理想主义的文学盛行,带有这些色彩的词汇必然会染上人们的日常用语。我认为,现今一个消失的词汇是“时代”,这个词带有着这些主义的气息。凭借我在知乎上进行搜索的记忆,含有这个词的最新的问题是15年提出来的,问的是“现在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时代?”言即对“当下”的世俗化、“人性的堕落”、互联网质量的下降感到担忧。这个词在当下的消失,应当意味着这个主义正在被人忽视。而这个词语的变迁,恰好也能反映互联网氛围的变化。

    重申我提出上面这些想法最根本的动机是我对互联网的感受和观察。有一些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友善,但是还有一些人更加杠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教育/思想能够使人完成从后者到前者的转变?把上面的文字用到这里,我觉得能完成转变的,应当藉由人们对启蒙主义的理解。上文中,我对各种概念的理解可能都有不甚透彻的地方。总之欢迎大家讨论。

    顺便一提,搜了一圈,论坛里其实有帖子里面也的确谈到了启蒙。但是那个贴子里的启蒙,或许不是像上面那样子用的,因为启蒙主义必然带有理想色彩,而教人一堆技能的东西,我看不出是带有理想色彩的。也就是说,启蒙这个词语的理解可能已经发生了变质。

  33.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逻辑谬误

    我认为,如果人们不讲逻辑,人们还是可以讲分析的,去分析对方说话的语境,去分析对方说话的含义,而分析哲学一大票本来就是在纠结人们说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顺便推荐一下《有效逻辑》这本书,实际上我之前也感慨过逻辑被用来指责他人错误的这个趋势,结果就被人推荐了这本书……

  34.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来自锑星的问候

    @thphd #131394 找更多的论坛。。。毕竟没有人真正地了解过更多的社区不是嘛

    最根本的原因,中文网络发展成了什么样应该是人人皆知了,所以我希望能够去知道外文网站上氛围最好的网络社区会是什么样子的,以便让我自己去尽可能去观察和描述所具有的优点——区别于杠精,能够友善到什么程度;区别于小鬼,话题能丰富到什么程度;区别于娱乐,七情六欲能多彩到什么程度。于是是精神和知识的丰满,话题则是不局限的。

    国内国外的网络社区,现在国内的主流是那些知乎微博之类的,但是我听说国外的博客文化、论坛文化不像国内一样已经消亡。虽然说Reddit这样的地方或许不错,但是我仍然不能确定在其中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35.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驳斥“自由论坛的困境-我们真的回不到过去了”

    我曾经心血来潮,像在国内某网站上系统地介绍 general relativity,要想明白这个需要点前置内容,比如Riemann Geometry,Differential Geometry,毕竟relativity的核心就是“Gravity is Geometry”。写了几期,有人嘲讽我:学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挖煤做生意赚钱多。我能说什么?我只能说:您说的对:)

    因为未曾了解过,不知能否告知一下,这些内容被放在哪个网站上?如不方便公开回应,望能私信

    (其实刚才尝试过私信,结果发现我自己没有办法发送私信。。。)

  36.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陈纯:钦定的社会性死亡

    @libgen #16561472 我觉得在网上找到年轻人群体非常轻松,基本上随便混一个让你七窍生烟的群,惹毛你的都是小学生。。。而反过来,去找到稍微年长一些的、思想成熟一点的人,对于绝大部分我身边的人来说都是困难的

  37. ygdvv1   在小组 2047 回复文章

    来自锑星的问候

    其实还是应该在这里提一些我关心的正经问题的

    有没有人能够推荐一下,你觉得质量比较高的外文论坛网站?虽然Reddit可能可以是一个答案,但是哪怕国外的人也在吐槽它质量下降。何况国外的网站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更多小网站或者不知名的网站里应该也会有有意思的资源

  38. ygdvv1   在小组 2047 发表文章

    来自锑星的问候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