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活

中国式创业之海康威视:安防业王者的故事

archive.is存档

海康威视,聊起这家公司,相信各位都很陌生,如果不关注安防这一块,对这家公司可能并不了解,单听名字还以为是做电视机的。

海康威视是安防细分龙头,现已稳坐国内安防行业第一,全球安防50强。

2001年海康威视成立,从零做起,时至今日20个年头过去了,公司总市值达4500亿,可见发展之神速。

有关 海康威视 的描述:

1、2020中国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强 第3名;点评:为人类的安全和发展开拓新视界。

2、海康威视的对标企业是:3M(无处不在又低调隐形的百年创新企业)。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从未想过把海康打造成下一个谷歌、苹果、微软,我的理想是3M那样的公司。

海康威视是中国式创业的一类典型:从科研院所中孵化出来的。

中国式创业,很多是从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科研院所中孵化出来的。

三位创始人

现任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董事总经理胡扬忠、副董事长龚虹嘉,被外界称为"海康创始三剑客"。

三个人同龄(1965年生),曾就读同一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其中2位还是同事(陈与胡)。

陈宗年,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外部设备专业毕业。198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52研究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胡杨忠,华中科技大学毕业,也同样被分配至52所工作。

龚虹嘉,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因持有海康威视达17年之久,投资245万,收获600多亿,获益2万倍!而被称为"中国的孙正义"、"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

陈宗年,1986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30年来一直在52研究所,现任52研究所所长。

在过去,监控行业"模拟"技术当道,模拟摄像机、模拟录像机的王者非日本莫属,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发展的机会。
上世纪末,音视频监控技术从模拟范式向数字范式转变,陈宗年所在的52所抓住了这个机会,在1999年底开始研制数字音视频监控系统核心产品。

直到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给数字监控市场带来了快速的发展,这个时候陈宗年和52所已做好了技术、产品和人才的准备。

陈宗年拉上了自己的搭档胡杨忠,准备把数字监控技术商业化,却还缺少当中重要的编解码技术。

于是找到了正在深圳工作的校友龚虹嘉。

龚虹嘉当年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辅导员,后来南下进入深圳一家电子技术出口公司工作。他发现,当时国产收音机都是十几元钱一部,而他买的索尼收音机,竟然花了600元。龚虹嘉不服气:洋品牌也没有独有技术,无非外观和品牌,他也能做出卖好几十元的收音机。

1994年他和创业伙伴投资不到100万,在东莞创立了德生公司,没想到一下子就做成了中国收音机第一品牌。

除了创办德生公司,龚虹嘉还创办了德康通讯(亚信)等公司,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人,另外龚还通过出资把握了编解码技术。

2001年底,龚虹嘉带着技术和资金,与陈宗年、胡杨忠在杭州共同创立了海康威视,注册资本500万,创始员工28人。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龚虹嘉与海康威视签约的那一天。当时,李竹就在龚虹嘉公司的办公室里,龚虹嘉问李竹等人:"你们真不投啊?那我就投了。"然后,龚虹嘉就把协议传真到杭州,投资了海康威视。

陈宗年和胡杨忠说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出资255万,占股51%,龚虹嘉出资245万,占股49%。

龚虹嘉曾如此说:"开始投资之所以说是靠情怀,主要因为都是同学,觉得如果给他投资一点钱能够改变他,也许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陈宗年从创建海康威视开端,就一贯是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委派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名义执掌海康威视,而胡杨忠则辞职担任公司董事和全职总经理。

备注:陈宗年现兼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核心骨干企业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大股东)法人兼董事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52研究所(海康威视股东)所长。

说起来,海康威视的创始人可以说是上市企业中最为团结的,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副董事长龚虹嘉、董事总经理胡扬忠,创建海康威视近20年,职位从来没有变动过,也基本上没有传出过什么不好。在众多上市企业中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陈宗年作为海康威视的董事长和创始人并未持有海康威视的股份,即便是在创业初期也没有股份,确是企业家中的一个异类。

龚虹嘉近几年不断减持海康威视股份,目前仍持有2.72%的股权;胡杨忠目前也持有公司0.56%的股份。

"3M"改良式创新

请看海康威视战略目标的变化:

2013年,"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型安防企业";

2014年和2015年,"全球领先的视频产品及内容服务提供商";

2016年,"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

2017年,"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8年,发布AI Cloud框架,昭示AI战略。

2019年3月29日的"智涌钱塘"2019 AI Cloud生态大会上,总裁胡扬忠宣布:"海康威视已经成为一家大数据公司",并对媒体表示:"海康不会停留在舒适区。"

西安交警城市大脑智慧中心,就是基于海康的智能视频和大数据平台。
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海康威视也与富士康和美的集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

但在看起来相似的战略口号背后,是海康威视与对手间迥异的攻守道。

阿里、华为、腾讯等巨头有平台和云计算优势,而海康威视则累积了丰富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因此在安防系统的构架上,巨头们希望客户"补脑",而海康威视更愿意客户"健身"。

海康威视称之为"倡导改良"。

"倡导改良"并不意味着海康威视没有创新基因。

海康威视的董事长创始人陈宗年曾举过两个例子:

例1:视频监控领域并不是海康威视最初的创业方向。我们花了大约8年的时间探索了4个方向,前3个方向的尝试都失败了,因为既没有技术的范式转变,也没有持续的战略性市场出现。当我们探索到第4个方向------视频监控领域时,我们成功了。正是在杭州这样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当中,我们找到了激励我们"持续探索"的激情,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氛围。

例2:在开发摄像机、摄像头时,我们足足花了4年才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在努力了三年半后,我们发现产品的方案存在缺陷,于是马上从头再来,又花了半年研发出比较完美的产品。

陈宗年总结:创业者要善于、敢于从头再来。从头再来是对创业者的最大考验,同时,这也往往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市场份额

海康威视,一个做"摄像头"的,市场份额有多大呢?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发布的2016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海康威视2016年在CCTV和视频监控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9.5%提升到21.4%,连续6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第1位;

海外市场份额(不含中国)从2015年的9%增长至11.1%,继续排名第一。其中,在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14.9%;在美洲市场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8.5%。

海康威视在监控摄像机(24.2%)、模拟+高清CCTV监控摄像机(23.9%)、网络监控摄像机(25.6%)以及DVR/NVR(25.3%)产品类别中,均获得2016年全球市场份额第1名。

意味着,在全球各地,不论欧美亚非,只要你走在大街上抬头看,路边的监控设备十有八九都是海康威视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监控的地方,基本上就有海康威视的身影。

北京奥运会绝大部分比赛场馆、上海世博会、天安门广场、青藏铁路,还有美国一号公路、法国戴高乐机场、英国伦敦地铁...这些国内外重点场所,都在用它家的监控产品。

也就是说,海康威视在安防监控界的地位,相当于华为在通信市场的地位,是视频监控市场的扛把子,与博世与霍尼韦尔并称为世界安防三大巨头。

自2016年以来,海康威视连续四年入选"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

海康威视在安防领域的江湖地位,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忌惮。《纽约时报》2019年5月22日报道称,美政府考虑将海康威视列入黑名单,限制其购买美国技术。

2019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对28家中国组织和企业实行贸易封禁,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就包括海康威视。

研发优势

海康威视首要的安防监控产品归于电子类产品,其生命周期较短,一般在3~5年左右,并且下一代产品与上一代产品具有一段重叠期,实际有用生命周期更短,因而具有技能水平发展快,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意味着假如要坚持企业竞争力,必须不断投入科技研发。

在陈宗年的领导下,海康威视在研发投入上一贯很下得去本钱,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是海康威视一直以来主要特征。2010年至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达到2.44亿元、3.41亿元、6.06亿元、9.22亿元、13亿元、17.23亿元、24.33亿元、31.94亿元、44.83亿元,占各期的营收比例一直维持在7%-8%;2019年度研发投入更高达54.84亿元,同比增长22.3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提升0.52个百分点至9.51%。

截至2019年末,海康威视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9万人,达到19065人,同比增长19.08%,占比亦提升至47.19%。

仅去年2019年一年,海康威视就新增专利1339件,新增软件著作权161件。截至2019年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4119件,拥有软件著作权1042件。

海康威视由此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局面,坐上了安防市场龙头之位。

科技驱动下,2019年,海康威视还成立了消防、安检、智能家居等三大创新业务,创新业务的发展梯队已初步形成。

股权激励政策

海康威视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股权激励政策。

为了留住人才,海康威视与华为一样在股权上一贯非常大方, 陈宗年认为:"你要招优秀人才过来,可以长期稳定下来,恐怕股权是一个最有用的方式"。

早在2007年,海康威视董事会经过决议,同意公司个人股东龚虹嘉将所持公司15%的股权以75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所持有限公司 5%的股权以2520.28万元价格转让给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

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新疆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合伙企业),杭州康普投资有限公司(现新疆普康投资有限合伙企业)都是海康威视的员工期权池。

其中龚虹嘉为什么以75万元的"白菜价"进行股权转让呢?

实际上,龚虹嘉低价转让股权是兑现其前期的承诺。据悉,龚虹嘉于 2004 年 1 月在公司董事会决议中曾向公司经营团队承诺,若未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将参照公司的原始投资成本向公司经营团队转让15%的股权。

这一系列行为,意图便是鼓励以胡扬忠为代表的经营管理层。

员工激励方面,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股权激励对象不包含高管,主要为620名核心员工,占其总员工的7.68%,激励股权数占总股本的0.46%,人均授予价值16万元。

2017年2月,海康威视又拿出5.7亿元福利,给2989名员工每人发1.8万股,每股优惠10元,相当于每人送18万元。

在这样的股权激励措施下,海康威视现有研发人员超1.9万人,研发团队中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占比接近70%。

不过海康威视996的情况似乎很严重。海康威视员工曾在网上发帖感慨:"加班扛不住,生不入华为,死不入海康!"

股价6年涨6倍

海康威视这家公司,之所以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反应如此"牛气",根本原因在于业绩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成长性!

自2007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没有一年低于过15%的水平,甚至常年高于30%以上。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也是如此靓丽,没有一年出现过负增长,常年高于20%以上,个位数增长仅仅只有2019这一年。好业绩、好成长,自然二级市场的关注度也会更高。

不仅仅是业绩方面,公司其他财报方面也是十分不错。历年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25%,2013年至今均高于30%的水平。现金分红股息率虽说不高,但近年也均在2%左右。公司资产负债率,也比较健康,常年在40%以下。可见,股价保持上行,好情况是底气!

近期披露的2020第三季度财报,情况虽然不太亮眼,但也可圈可点,实现营业收入420.21亿,同比增长5.48%,净利润84.39亿,同比增长5.13%。虽说净利润较半年度增速有所放缓,但单季度7-9月营收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实现营业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11.53%。公司创新业务方面,未来或成新亮点,同比增长接近5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高处不胜寒

2017年底时,海康威视CEO胡扬忠曾表示,安防业已基本定型。竞争者想取代海康威视,"就跟电脑行业里要颠覆联想、通信行业里要颠覆华为一样"。

但如今安防业的技术高地,已从监控转向识别。对于那些急于把新技术落地的AI科创公司而言,公安急需的人脸识别,成了最清晰的应用场景。

谁控制了摄像头,谁就装配了城市之眼,之后再加装一颗颗聪明大脑。

而每一颗产业大脑背后:意味着固有的产业结构,皆可以技术之名,出产业物联网革命之师,大刀阔斧重做一遍。

于是,靠科技为安防赋能,成了热闹的比武场。

譬如:

2017年12月,BBC记者挑战贵阳警方的人脸识别系统,靠一张照片,该记者仅"潜逃"七分钟就被系统"抓获"。这套系统来自深醒科技。

云天励飞的"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在深圳新洲莲花路口启用后,半年时间里抓拍行人不按信号灯通行13930宗,并把每天闯红灯人数降低了90%。

2020年6月,遵义市红花岗区迎红街道智慧名城小区(住着5000余人)大门口,安装起了与公安联网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瞧瞧2020人工智能安防创新排行榜。

传统安防企业的业务重点主要在设备研发制造、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安防企业更多注重的是芯片以及相关算法技术的研究。

以算法为入口,许多AI科创公司顺势推出自研硬件甚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直指海康威视的核心地盘。

譬如:

支付宝"刷脸"支付的技术提供者旷视科技,在2015年进军安防后,发布了智能摄像头,技术指标超过海康威视产品。

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井盖、路灯、消防栓等1500多万个部件,260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都被连接在线,管理部门一网管全城。作为上海"一网统管"系统建设的参与者之一,依图科技的人工智能芯片极大地释放了人工智能算力在城市管理中规模化落地的可能性。

政府主导的城市级大安防项目招标额巨大,中标项目多在千万级别。中标者就包括了AI科创企业依图科技、科大讯飞等。

对海康威视而言,更具威胁性的,是在看上去已基本定型的市场格局中,不仅忽然闯入多家AI科创企业,还开始频繁出现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擘以及科技巨头华为的身影。

在2019年五一小长假中,央视《等着我》报道了一起寻亲案,腾讯优图以"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帮警方寻回被拐十年儿童。腾讯优图是腾讯公司旗下AI实验室,聚焦计算机视觉研究与落地,拥有超过700项全球专利。

2018年9月,阿里宣布全面开放城市大脑平台;过去三年,阿里系投资方还大手笔投资了商汤、旷视、依图、千方、大华、宇视、浙大中控、银江和AI安防芯片公司寒武纪;阿里达摩院甚至宣布成立其第15个实验室:XG实验室。(XG实验室将为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研究符合5G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并制定相关标准。);并发布了云边端物联网视频服务Link Vision 1。

2018年12月18日,百度李彦宏发内部信,宣布组织架构大调整: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百度做安防,有流量入口、有AI基因、有智能终端,它的运营逻辑在于:通过一个个包括机场在内的细分安防项目,打造一个城市级无边界架构。

2018年中旬,华为在智慧视频市场一口气发布近百款摄像机、数十款视频内容管理平台。2019年6月,华为又豪掷5000万美金,鲸吞国际老牌安防厂商Vocord 。(创建于1999年的Vocord,是俄罗斯人脸识别领域种子选手,长期盘踞国际权威人脸识别测试集FRVT首位。)2020年3月,华为安防再次打出王炸组合:降价争用户;补贴抢市场。

"安防市场太分散了,不是一个能容纳很多大公司的市场,不是深水养不了大鱼。"这是2019年3月《财经》一遍报道中,引用胡扬忠的话。

可是,就是这个不能容纳很多大公司的安防市场,正在成为深水区的群鱼入口。

目前,平安城市建设进入智慧型建设新阶段。安防越来越多涉及到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平安城市与智慧城市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9%的县级城市都已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投资达到了3万亿元。

百度的AI CITY、腾讯的数字城市、阿里的城市大脑、平安科技的智慧城市云、科大讯飞的讯飞超脑、浪潮的城市智慧大脑、京东的城市计算......智慧城市的赛场上,一下子挤满了竞逐的巨头。

在这股颠覆性力量面前,希望海康威视有够大的想象力和突破力。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