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分享发现

阮一峰节译 danwwang 年终总结:我对中国科技行业的看法

小二  ·  2020年1月16日 默认开启批量屏蔽受限用户发言功能,可在设置中手动取消。

danwwang 是彭博社的一个技术分析师,写了一篇2019年回顾,详细谈了他对中国科技行业、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我觉得,他的那篇文章有很多启发,总体比较客观,中国的劣势和优势都谈到了。下面就是主要部分的翻译,插图是我配的。

原文:https://danwang.co/2019-letter/

译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20/01/china-technology-review.html

菜单
  1. sorrysorrysorry  

    我很少只看文本来反驳//// 但我也认识到,这种假设是理论性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1)也许工人无法充分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也就无法复制并改进它。(2)尽管国内市场很大,但政策不一定会鼓励竞争,中国的生产率增长十年来一直在放缓。(3)当中国劳动力仍然比发达国家便宜很多时,很难看到投资开发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和机器人系统的理由。因此,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未来如何应对这些实际的挑战。

    如果只看最后一点,我不得不说,印度越南人工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理论上全球化制造业早该全部转移了才对,但答案似乎不是如此。目前印度的转移来的制造业更多的是本地生产然后本地消费的,比如手机。 越南的人工比印度贵一点,大概是中国的三分之一。但不要忘了,新疆的人工费更便宜!!!!

    人工的表面成本再低也不代表自动化产线不能落地。机器人本来就不是普世替代的,都只是局部替代。 之前日本的一个巨头搞了一个机器人做披萨,然后公司倒闭了。

    针对第一点,我要说的是,中国工人搞不定,我们可以雇佣外籍工人来搞,比如台湾,日本。事实也是如此。

    老外永远是低估中国,而且完全不了解中国人口里的乐观和实际行动上的做多是两码事

  2. sorrysorrysorry  

    我挺佩服那些最近几年到深圳发展的内地人,深圳户籍的优势在于可以依赖香港最高速度的转移自己的资产。不管你是去香港,还是坐飞机去柬埔寨。

    中国人都会说乐观,但乐观更多的代表危机四伏。当中国人开始说彻底完蛋的时候,其实才是买入的最佳时机。 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因为我们没有可靠的民意调查渠道,很难真正了解实际老百姓的心里想法。 别人如果采访我我也说乐观,但实际上呢,商铺都倒闭了。小老板开始跑滴滴。

  3. yangyongyi  

    第三条说的是没有动力自动化,越南,新疆更没动力自动化。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内卷化那回事。

    从工资占GDP的比例来看,中国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大市场”。

  4. caonimadashabi  

    @sorrysorrysorry #1 拿新疆说事没意义,新疆的人口(不管你算学习班里面的还是外面的)比印度越南少多了,不可能大规模承担制造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