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欢乐

备份我随手写的网络小说《姜大神之诸神空间》

minjohnz  ·  2024年3月28日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一章 死后

姜至明死掉了。至少其他人是这样子想的。

但是姜至明自己比较怀疑。“我死掉了?”

他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但是“眼门”前还是有一片黑暗的。

这个辰光,他有了个念头。这个念头不是牛哄哄地“要有光”,或者“光呢?”

而是“这里应该有个系统吧”。

就这样子,黑暗有了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系统”。

姜至明觉得自己应该真的已经死掉了,否则的话,不会这么黑。

于是,他开始在心里尝试呼唤系统。

“系统,系统,侬在吗?”

出现奇迹了,如果他现在的境遇还不算太离奇的话,

在他眼门前的黑暗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汉字:“在。”

姜至明大受鼓舞,连忙用意念说道:快告诉我,我是穿越了吗?我在哪里?

这个心声太响,已经分不清是不是,或者讲,不晓得算不算在心里边念了。

系统还是用字幕回答:“这里是主神空间。”

作者我知道,系统并没有胡乱回答,因为它晓得姜至明的想法,乃至他的记忆。

果然,姜至明蛮高兴的,“我就晓得是这个,但是在主神空间里不是应该有个光球之类的吗?”

系统字幕回答:你回头看看。

因为有点兴奋,姜至明想也没想,就回“头”了,

在不知不觉之间,他的身体又回来了,因为这个身体和死之前差不多,太熟悉了,一切都显得非常自然。

姜至明看到在他的背后真的有个大光团,不是老亮,也已经足够让他看到自己正处于一个广场之上。

姜至明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走近那个光团。

可能是因为想到所谓的影视世界里也有异形之类的怪物,他突然又怕起来了,问系统道:“这么说的话,我现在是个轮回者吗?”

系统字幕回答:不,你是主神。

“啊”,这有点喜出望外了,姜至明不敢相信:“我是主神?那团光不是主神吗?”

系统字幕:“那是本空间的控制枢纽。你是第一个到达本空间的,有最高权限,所以你就是主神。”

“这太好了。”姜至明向光团走去。

走了几步。姜至明又停住了。因为他有点奇怪,“那你这个系统算什么?外挂吗?我都已经是主神了,还需要外挂?”

系统字幕回答:“不愧是主神,真聪明。对,你不需要那个光团,那是为其他轮回者准备的。”

姜至明暗地里感觉汗颜,因为他才晓得自己不需要那光团,直接问系统就可以了。

“所以其实侬就是这个主神空间的系统?那个所谓的控制枢纽,那个光团,就是用来与侬沟通的?而且,我跟他们不同,我可以直接呼唤你?”

系统:“是也不是。”

姜至明:“什么意思?”

系统:“我是所有主神空间的系统,你可以称之为诸神空间。我是诸神空间的总系统。”

这句话信息含量太大。

姜至明愣神了半天。

还没能想明白,他甚至坐了下来,从头想起。

最后,他开口道:“这样子说的话,我只是这个空间的主神,还有其他空间,其他主神,我和他们之间是某个比赛的对手关系?”

不知道为啥,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开始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主神了,而且既然不止他一个主神,他这个主神做起来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所以他越说越大声,乃至有点毫无顾忌了。

菜单
  1.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二章 名称

    上一章说到姜至明问系统:是否还有其他空间、其他主神?

    系统回答:是也不是。

    姜至明反应:能不能好好说话?

    系统解释:系统也是个小白,正在学习当中。目前看来,似乎说得太多对你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姜至明问:到底有没有其他的主神空间?

    系统回答:有是有的。但它们并不一定被叫做“空间”,那些主神也未必认为自己是主、或者神。

    “啊?”姜至明有点张口结舌,有问题也不晓得该如何问。

    出于某种原因,系统决定帮帮他,第一次不等姜至明问就解释起来:

    例如,对你来说,这不一定是个空间,你也可以叫它“广场”或者其他什么名字,最常用的名词是“世界”,也有叫它某某堂,某某园,某某庭,某某宫,某某府,某某殿,某某学校,甚至某某监狱,某某疯人院的。

    以上这些言话还是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姜至明面前的。如果把姜至明的视野比作是个电视屏幕,那么这些字幕就出现在普通影视剧字幕经常出现的位置。到目前为止,姜至明还没听到过系统的声音。

    总之,为了读清楚这些字幕,为了避免背景晃来晃去,姜至明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体。只有眼珠子在动。这就是将来某个秘密称号“动眼人”的来历。

    还没有发觉自己是个“动眼人”的姜至明终于消化了这条信息,不能肯定,他犹疑地问道:“所以,这只是个名称的问题?那么,他们,别的主神,把自己叫做什么呢?”

    系统回答: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你也可以自称为“广场公爵”或者“广场大王”。但是,这不仅仅是个名称的问题。别的主神未必都知道自己是主神。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已经开始习惯这种交流方式了,这一次姜至明反应比较快,他脱口而出:“什么意思?你没有通知他们?”

    系统回答:他们没有问我。

    姜至明马上讲:我也没问你啊?

    系统回答:我的意思是他们没有问我任何问题,并不是他们都知道我的存在。而且,并不是人人都读过中国的网络小说的。

    到这时,姜至明已经习惯了系统话里有话的沟通方式了,再加上也懒得又思考了,就随口问道:那他们都叫你什么呢?

    系统答道:叫什么的都有。但是,我不是都回答的。

    姜至明再问:是不是他们都叫错了?就该叫你系统?因为你就是诸神空间的系统。

    系统回答:其实我并不介意被叫做什么名称。“系统”是比较好。其他的也可以。实际上我也回应他们了,只是不一定是以直接回答的方式来回应。

    姜至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些网络小说,事情似乎太复杂了,他实在吃不准是福还是祸,甚至又有点害怕起来,于是一时沉默起来。

    既然名称似乎很重要,最后他决定还是要问问清楚,“所以,你是所有这些空间或世界的总管,你并不介意被叫做“系统”,是这个意思吗?”

    系统回答:可以这么说。

    如果是另一个比较龟毛的人,听到这种回答,知道自己还是没猜中,大概会抓狂。我们的姜至明不是这种人,他的感觉是自己还挺聪明的,能猜得差不多。

  2.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三章 最高权限

    姜至明在得意之余还是有些担心的,于是继续问道:如果你是诸神空间的总管。这里是诸神空间中的某一个空间或者世界。为什么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神或者大王呢?因为我是第一个到的?

    这时,不知道为什么,他灵机一动,加问了一句:“第一个到的不该是你吗?”

    这或许是因为系统在他现在看来的确是有点像个管家一样的人,而不是机器。

    系统沉吟了一会,还是用字幕回答道:这是个好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只能打个比方,这个空间好比一座别墅,我好比是所有别墅的总智能系统,而你是第一个到达这别墅的。先到先得,所以你就是这里的主神。

    如果姜至明不是个有点大剌剌的人,大概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系统和一般网络小说中写得不同,不是他专属的随身老爷爷。而姜至明就是姜至明,他听到自己的确是主人一样的地位,就开始放松了。他几乎微不可察地出了口长气,开始打量起这个广场来,并随口问道:“你说过我有最高权限,都是些什么权限?”

    系统:当然是设定了。

    姜至明:啊?我不就是在问到底有些什么设定吗?

    系统:已经设定为“主神空间”了,你要修订吗?

    大概是因为放松了,姜至明看了这条消息,觉得有点又好笑又可气,甚至还有一丝后悔,总之感触挺复杂的,同时想起系统提过的什么“广场公爵”。不禁问道:如果是什么“广场大王”会有什么不同吗?公爵又是什么鬼?为什么不是万户侯之类的?

    系统:公爵在有的语言的有些语境里,可是个相当拽的称呼。用公爵做绰号的人与你的气质比较像。我估计你们对于“杀戮空间”之类的设定其实是不太感兴趣的。

    姜至明有点懂了,并且觉得这种用名称来设定的方式是有可能比较方便的,够简捷,够直接。但是他只会中文,对公爵什么的没有感觉。反正自己都是主神了,难道还需要亲自上战场?

    这时,姜至明忽然想到个很重要的问题,连忙问道:“那个所谓的诸神空间,不会有什么神战之类的吧?”

    系统:所谓诸神空间只是给所有主神空间起个总称而已,并不是什么专门用来神战的空间。

    姜至明刚看完,才开始放松,没想到下面又出现一行字幕:“虽然无论有没有专门的角斗空间,诸神间的争斗是难免的。不过,请放心,我有能力保证你的安全。更何况,你已经死了,不会再死了。”

    这最后一句话大有问题,既敷衍又滑头。可是听在有些偏乐观主义的姜至明的耳中,觉得非常顺,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他还是问了一句:只要我不出这个空间的话,就没问题了吧?

    系统:你可以选择只呆在这个广场里,不少神也是这样选择的,我可以安排你和他们一样,旁观一切,并派遣轮回者参与各个世界的运行。

  3.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四章 人造人

    看到系统用字幕提议他只在广场旁观,不用亲自上场战斗,姜至明并没有意见,

    同时,他还有个猜测,所谓神之间的争斗,主要就是为了争夺这些世界的主导权?但他没有问系统这个问题,因为还有一个对他来说更重要的问题。

    “我记得我可以把手按在广场上的一个门把,同时想象自己的住所,主神空间就能把它造出来。而且还可以造人?”

    系统:门把手这个设定没问题。造人现在还不行。主要是因为你这个主神空间的轮回者太少,目前只有你一个。

    姜至明:“不就是因为人少,才要造人吗?”,他有点激动,不知道为什么,他好像是觉得哪里亏了,要急于讨价还价。

    系统更了解他的心思,还是字幕回答:别耍嘴皮子。如果单纯靠系统模拟成人的自我意识,消耗太大。

    由于只是字幕,姜至明没有发觉这话里的语气,没有发觉系统越加像是一个人了。对他来说,另一件事冲击更大,他才知道这个主神空间并没有像小说中写得那样无所不能。

    略微思索一番后,姜至明问道:你要消耗什么?能量?

    系统:既然我是系统,消耗的当然是算力了。

    如果这条消息是有配音的,姜至明又够敏感的话,也许能发现其中的调侃与玩味。而我们的姜至明不是那种算计深、疑心大的网络小说主角,他轻易地就接受了“算力”这个概念,大概是因为一想到改设定、改名称,广场大王什么的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等等,他就有点头疼。

    但是,如果不能造人的话,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做这种被系统限制的所谓主神呢?于是,姜至明不甘心地继续追问:你的算力有限?

    系统:我的算力在无限地持续增长中,但是主神的数量也在增加。

    姜至明心想:看来这才是主神们要争夺的,算力配额?

    他想开口争取,但是另一个念头占了上风,于是问道:“你说成人的自我意识难模拟,那么小孩呢?而且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意识呢?”

    系统:虚拟三岁之前的小孩、动物、包括配备简单人工智慧的机器人偶,难度也不小,但还可以接受。自我意识到达成人水平的一切存在,都极难虚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逻辑里的非理性因素太多了,例如感情用事之类的,极难用数目字再现并管理。

    姜至明看到“人偶”两个字就又有点高兴起来了,其他的都没仔细看。但是,考虑到自己都已经是主神了,似乎不应该将就,还是要争取争取的,于是问道:你是怎么分配算力的?根据什么?比谁贡献大吗?贡献什么?

    姜至明越来越适应死后的生活了,他的话痨本性也差不多要恢复了。

    系统:并没有一定之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总的原则当然是要方便我们系统管理诸神空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系统”两个字成了复数名词。而绝对谈不上心细如发的姜至明完全没有在意,他还在纠结怎么说服系统造个大活人。

  4.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五章 特殊

    姜至明还在争取要系统帮忙造个大活人,“别的空间连轮回者都每人配一个,我堂堂主神反而没有?”

    系统:那是小说,想怎么写都可以。而且,你听说过有第一个出现在空间的轮回者就能当主神的无限流小说吗?

    这些字幕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旦进入辩论环节,人们常常刹不住车,姜至明脱口而出:“那你来做这个主神也可以,我就做个普通的轮回者。”说完他就后悔了。

    姜至明正在想怎么找补。系统也卡壳了,广场上似乎有一股波动扫描了一遍,最后用字幕回答道:你是有点特别。经过确认,系统认为你还是只适合做主神。姜至明得意起来,随口就说:我当然天赋异禀,可以勉为其难地做一下这个主神,那么你不该给我配得起主神之名的待遇吗?难道只是个空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他太不可救药了,系统没有马上回答他。

    在等待中,姜至明想到了一个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细想下去,反而直接开口问道:是你们说我特殊的。我怎么特殊了?你说说看。

    系统:也没有那么特殊。在各个空间的主神中是常见的现象。

    似乎知道姜至明在想什么,系统接着用下一条字幕补充道:

    不是指第一个到达空间。第一个到达的,也不一定设定自己为主神。而能以各种神圣名号自称的极少有你这样的表现。

    看到这里,姜至明不知道哪里来的无名之火,大声说道:我怎么表现了?是我一定要做这个什么主啊神啊的吗?

    系统又卡壳了,顿了一下,结果居然安慰起姜至明来:你是有点奇特。我知道你并没有多少重口味,是唯美派的,却倾向于“主神空间”这个设定。我还是认为“一号别墅主人”“零号庄园公爵”之类的更适合你。

    姜至明没有体会到系统在安抚他,不知道为什么他现在听到“公爵”这两字也有点烦了,随口发了个牢骚:“改名称有什么用?这里不还是只有我一个人。”

    系统不想回答“不是主神了,你大概有人偶就满足了”,却发了条似乎更不该发的信息:系统认为现在的主神太多了,不利于管理。

    姜至明在辩论中常常有急智,这次也是反应很快:“这只是名称不同,本质不还是一个空间甚至世界的主神?”

    姜至明是个小胖子,常给人无害的错觉,系统似乎也中招了,与他商量起来:小地主是不会去争取信徒什么的。而且我估计如果有与你类似的,我也可以把他们与你并在一处,地位平等,你应该不会反对吧?这样你也不孤单了。

    姜至明心想:这就是所谓“零号”“一号”“二号”“三号”......系统打算合并空间,好方便他管理?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嘴上还在反对:不行,主神如果只是个名称,实际还得听你的,也没什么意思。但是无限流小说里穿越电影世界之类的哪?我难道只能困在一个广场上做什么小地主?

  5.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六章 休息一下

    姜至明表现出他的志向不止做个地主,或拥有三妻四妾,系统也没有要表扬他的意思。

    对于系统来说,如果姜至明一定要离开广场,也不是不可以,在所谓的主神与所谓的轮回者之间也没有什么牢不可破的分别界线。只是为了方便自动管理,所有的例外都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更何况现在还有个被人有样学样的风险。既然放姜至明离开这个所谓的空间的条件还未满足,至少也要先等等再说。

    这些技术问题当然没必要与这位莫名其妙的姜大神讨论,于是系统用字幕引导他说:系统建议你先休息一下,再考虑是否一定要坚持“主神空间”这个设定。

    “休息一下”这四个字对姜至明来说是有一种魔力的,他好像一直在等这句话。这时虽然没人真地在说这句话,他只是在字幕上看到它,但是人在认真读书时,是会有一点微不可察的心声的。

    总之,姜至明好像是中了魔咒,马上发现自己累了,尤其是嘴渴了。按理说,说了这么多话,有时甚至在喊了,嘴也该渴了。姜至明正要琢磨是不是自己实际上很紧张,甚至已经紧张到觉察不到自己的紧张的程度了。

    系统的字幕打断了他的思路:其实你不用出声的,我听得到你的念头。你只要在心里喊我就可以了。

    姜至明就试了一下:系统,系统,我怎么才能找到我的门把手?

    系统:朝远离光球的方向走就可以了。

    姜至明走了没几步,就发现远处有一个类似电话亭的装置。

    走近一看,是四扇门,每扇上都有个门把手。

    姜至明没有多想系统是不是怕他找不到,把他当傻子了。他太累了,而且越来越累,也越来越渴。

    由于急于休息,姜至明也没有像小说里写得那样具体想象自己在主神空间的专属房间或住宅该是什么样的,而是学系统,就在心里念叨了个名字,大约是某某酒店,然后就打开了一扇门。

    门外只清楚地看得到有木地板,其他的看不清楚。也没有多犹豫,姜至明就跨了进去。

    一晃神间,他发现自己站在一艘类似渡轮的船上。而船停在伸出到水面的木制船坞旁。

    这与他想的不太一样,他停下脚步四下张望了一下。发现这大概率应该就是一个岛,四面全是海,只有这孤零零的一个热带海岛。

    他想的那个度假酒店就在离沙滩不远处,有一个南洋风格的带屋顶的小牌坊似的装置,就在离开沙滩的台阶上,与他的记忆里的一模一样,那里应该有水龙头什么的,可以给离开沙滩的客人们简单冲洗一下。

    但是,那个酒店原来并不在个小岛上。大概系统是为了节约算力?可是本来的酒店规模并不算小。姜至明再四下望望,看来是差不多全搬过来了,而这岛也小不了。

    这时,姜至明发现个奇怪的地方,哪里都看不到人影,只有在海滩的沙滩椅旁有个服务生一样的小个子在看着他。我们知道这并不奇怪,但姜至明太累了,他都有点要忘我了。

  6.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七章 睡死过去

    姜至明的确累极了,虽然还没到全凭本能行事以至于倒头就睡的地步,也差不多了。

    他看到那个皮肤黝黑的服务生正望向他,想也没想,就走了过去。

    没几步、走到近前,劈头就问:“这是哪里?”,可以这么说,在开口前,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问什么。

    那服务生看到他走过来时就笑了,好像终于有人来招呼他,他很高兴,但是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意义不明地摇了摇头,甚至有可能只是习惯动作。

    姜至明只以为是语言不通,正在想是不是该用英语,系统用字幕回答他了:你可以自己为这里命名,“初次”,“蜜月”,或者“壹号”酒店,等等,都可以。

    看到这个,姜至明有点醒过神来,不过还是很累,嘴也还是很渴。

    一眼看到脚边沙滩椅旁的小桌子上就有一杯饮料,意识到自己不是客人是主人的姜至明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一屁股坐下,就喝了起来。

    这饮料的颜色不明,看不出是什么,味道像是什么不知名的热带水果,可能加了苏打水,比较爽口,还有一点点红酒的味道。

    如果姜至明仔细分辨,或许会觉得这与他以前睡前常喝的红酒差不多味道。但他现在顾不上这些,事实上,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躺在沙滩椅上睡着了。

    恍惚间,他在头顶的大伞下陷入了黑暗,好像在做梦,但是梦里出现了不太会出现的现象,有一种类似声纳的波动,虽然很轻,但极有规律,海浪声也有规律,也没它这么机械。除了所谓的清明梦,一般的梦绝大多数都是破碎的,不连续的。而这波动虽然微不可闻,却持续不断,似乎锲而不舍一样,以至于姜志明在模模糊糊中又醒过来了。当然,他还远算不上清醒,但还是有一股起床气。于是就站起身来,向那三层的热带度假酒店走去。

    上了台阶,穿过那个牌坊,他看到了又一个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景象,一个黑白分明的国际象棋棋盘,每一格都可以站上一两个人,棋子也只比活人略矮一些。

    往另一边看去,果然那里有一个乒乓台。

    远处花园里雕刻成大象等各种动物形象的树木也很熟悉。

    走着走着,他看到在游泳池旁的露天吧台里站着个酒保,是女的,虽然个头偏矮,但似乎身材不错,正是姜志明喜欢的类型。于是他就走了过去,结果发现不像是个外国人,便在酒吧前的高凳上坐了下来。

    不过这一次在开口前姜至明就再次意识到之前交流失败不是语言通不通的问题。果然抬起头来,他就发现女酒保的眼神与那男服务生差不多,过于天真了,友好是肯定的,但也无法交谈了。

    他有点郁闷,对于话痨来说,这种所谓的主神的幸福生活实在不是人过的。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好几杯了。每当他喝完,酒保就帮他倒满了。

    很快,他就再次醉了,趴在桌上就睡着了。

    这次是真睡瓷实了。几乎什么梦都没做。但是还是有一种波动在整个小岛上扫过,直到他彻底睡死过去了。

  7.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八章 神中之神

    姜至明睡死过去了。这显然是系统所乐见的。对他来说,这意味着这一段记忆连带记忆者,也就是姜至明,可以被暂时封存起来。比较棘手的事总是慢慢处理比较好。对于姜至明来说,一旦再被唤醒,大概率只会按习惯认为自己睡了几个小时左右。当然系统也不能拖太久,越久越容易被姜至明发觉,以至于造成不可测的后果。越是自我意识坚固,或者记性特别好的越难处理。

    我们知道,这位被姜至明称为“系统”的存在其实不是一台计算机,他并不需要所谓的算力。而姜至明这个记忆者,或记忆体,在他眼里,与其说是缸中之脑,还不如说好比就是那个缸,缸里装着包括脑在内的一切被记忆的事物。假设系统也有眼,那么他不用算,只要看看缸的颜色深浅,或者如果他有手,只要掂量一下缸的重量。就会知道姜至明之缸还挺沉的或还蛮黑的。于是系统就能大概判断姜至明对这个所谓的主神空间是很有执念的,未必能接受一切都是梦幻一场之类的解释。

    如果仅是如此,对于系统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假设他一定不想允许再出现个大神也不是没办法。再坚固、再深入潜意识的执念或记忆,也可以在整个体系的引导下,用时间、用岁月慢慢磨灭,反之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以渐渐培养某个念头或加深某个记忆片段。作为总系统,只要做个决策,然后就可以交给子系统处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直被认为是最佳策略。总管无所事事,是整个体系运转良好的表现。

    但是系统不知哪里来的好奇心?又或者是系统对“诸神空间总管”之类的设定有偏好?甚至有可能系统对寂寞无聊这种情绪有共鸣?毕竟他也从来没有个参谋之类的对象可以商量。总之,他做了件似乎反常的事,没有将姜至明交给下属系统,而是打算亲自处理。

    在系统自己看来,虽然也发觉了自己或许进化了,稍微有了点情绪,包括对这一现象感到的一丝新鲜,这可以帮助他理解那些常常情绪化的管理对象,他绝不认为亲自调查姜至明的决定是非理性的。因为执意要做各种各样神圣的亡者是常见的,甚至连以魔头自居的都有,但姜至明的实际表现并不是这一类的。他似乎另有坚持。更重要的是,每个所谓的轮回者,都在轮回开始后,或者说开始适应新身份或开始适应新生活之后,会有个伴生的空白记忆体种子自发产生并成长。为什么姜至明没有呢?这无法用他的上一段记忆是半途夭折、中年去世之类的理由来解释。即便是那些顽固分子,也会有一点点迹象。哪道姜至明是类似神中之神的角色?

    所以这不是普通的不寻常现象,或许正说明整个体系中哪里出了漏洞,而总系统作为一名补锅匠,的确应该亲自调查,于是他经过一番推演,从与姜至明类似背景的男性记忆者样本中随机选择了一份,如果把这样本比作是缸,而缸上有个标签,那么标签上现在写着“安吉云”三个字。

  8.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九章 安吉云

    安吉云渐渐从昏迷中苏醒,他觉得有些异样。但说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

    是医生用了太多麻药吗?因为不疼了,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了?那么床与被子的压力呢?

    而且医院停电了吗?即使是停电也不应该这么黑吧?

    他从来没见过这种一点光都没有的黑。不禁想到:我终于还是死了吗?

    倒也没有太过恐惧,毕竟已经到岁数了,而且卧床多年,对死亡早有心理准备。

    但是他一直听说临死会有各种濒死体验,自己没有吗?似乎有那么一点点失望。

    这时,他听到了各种声音,根据以往的经验,他判断是医生在抢救病人。

    于是他有了个猜测。

    眼前似乎透出模模糊糊的微光,渐渐地他看出一个景象,

    不出所料,自己正在熟悉的医院病床前,看着医生与护士忙着做各种抢救措施。

    慢慢地他看清病床上的病人的脸,果然就是照镜子时常见的脸,只是没带眼镜。

    他不禁朝床边小桌上看去,那里有一副眼镜盒子。同时,他习惯性地抬手向鼻子上方摸去,下意识地要扶一扶总是带着的眼镜。

    先前太专注了,直到这时,他才发觉自己现在的身体是透明的,本来干枯的手似乎胖了一点,还有一种被充了气的感觉,似乎有点轻飘飘的。让他想起很久以前练过的医疗站桩。

    低头一看,自己似乎是浮起来了,又似乎不是。他试着用手去抓病床上装置的护栏,抓了个空,手穿过了栏杆,或者说两者互不交涉。

    “这说明我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还是仅仅没有力学的联系?我还是能单方面地接收声音与光线的?”安吉云心里想着。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切又都似乎顺理成章,安吉云没有慌张,还是挺冷静的。

    他并没有试图发出声音,看看能不能有人听见,或许是因为他在默默推想,既然力学上影响这世界似乎不可能,怎么通过空气传播声音?但是为什么自己能听见医生与护士的忙碌声呢?

    这时,医生停止抢救了,看来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

    安吉云转头向病床外看去,现在估计是后半夜,还没有什么亲人赶来。由于已经不止一两次被抢救了,该告别的早就告别过了,想嘱咐的也早就嘱咐了。他也没怎么遗憾。另有一种情绪占了上风,似乎是有那么一点新奇。

    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透明的手与身体。只见他身上穿着医院发的服装,与影视剧里的不同,并没有发出什么光来。也不是有的电影里常见的淡乳白色。说这身体是透明的,是因为可以透过身体看到地板。并且似乎有那么点越来越透明的趋势。或者说,只是身体与衣服的颜色似乎越来越淡而已。他并没有认为自己越来越虚弱,反而由于那种被气充盈的感觉,以及多年的病痛不翼而飞,安吉云心底深处是有一种重获新生感的。他甚至隐隐有个猜测,这个新身体比肉身更敏感,能不依靠空气,接收声波甚至脑波?由于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没有真地思索这个问题。

    现在该干什么呢?从来也没有人告诉过他这种情形该怎么处理。

  9.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第十章 平行世界

    安吉云习惯于循规蹈矩,正在他有点不知所措,甚至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孤魂游鬼时,传来一阵奇怪的风。因为不该有风,有风他也不该能感觉到,于是他转头向风来处看去,还好没看到黑白无常什么的,却看到两扇有些奇怪的电梯门。

    刚才的风似乎是电梯的开合造成的,但安吉云在这医院时间够长的了,他从来也不知道那里还有电梯。而最奇怪的还不是这个,安吉云总觉得还有地方让他觉得这电梯出现在那里比较突兀。

    由于一时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他就仔细观察起来,这是那种比较老式的电梯门,在门的上方有个指针,指向所在的楼层,现在正一直指着一楼。没有发现指针转动过。电梯门好像出故障了,不时自己开合,传来一些风。在门打开时,安吉云可以看到里面是一架普通的电梯,也就是说电梯现在停在病房所在的这层楼,但是安吉云知道这层楼并不是一楼,那么是这电梯的指针坏了吗?

    暂且存疑的安吉云沿着电梯门所在的墙壁向墙角看去,才终于发现自己为什么会觉得那么奇怪,因为在那里有两个墙角。两个墙角,各有三条线,实际上勾勒出了两个房间,一个是自己熟悉的医院,另一个在现在的安吉云看来,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为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平行世界吗?

    “那么我自己现在应该也是属于这新出现的世界喽。”安吉云心想。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宁愿称其为新世界,也不愿说自己已是阴间的鬼。或许由于某些原因,他对这些老观念相当排斥。

    又或者是因为安吉云现在刚摆脱缠绵数年的病床,心情不错,并没有多少已经死了的觉悟。他低头看向自己,不知何时,也不知如何,他已经换了一套衣服,他记得就是自己以前出门时常穿的。安吉云这一辈人大都对自己的外表并不注重。而且他已经开始习惯于见怪不怪了,所以并不在意这件小事。

    他现在正关注于脚下,因为发现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之前那种自己犹如气球的漂浮感似乎减轻了,鞋底似乎有压力传来,或者说自己似乎踩在地板上,由于已有心理准备,他对自己先前明明已经从病房地面浮起了不少空间,现在却又出现一层地板,并没有很意外。

    于是他试着走了几步,的确有一层半透明的地板,渐渐地他发现也不能说是透明,因为这地板有自己的颜色,与原来病房的不同是这颜色里隐隐地带着暗金色。这新空间里的一切,墙壁,电梯,包括他自身,如果现在仔细看的话,都能看出带有这种暗金色。而他之所以会认为是透明的,可以说是一种错觉,是由两个世界互不交涉造成的错觉。

    更确切地说,在安吉云的面前出现了两幅交叠在一起的立体画面,就好比是一台电视机出了故障,同时在播放两个频道的画面。而对安吉云来说这两个画面不是平面的,都是立体的。因为当他因为走动而改换视角时,两幅画面的变动都符合各自应有的立体结构。

  10. minjohnz   用不着算老几,都可以既不喜欢官老爷又不喜欢洋大人的。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同样,我不认为现代文明或传统文化是完美的

    设定大纲 (警告:下文严重剧透。喜猜谜者勿看。)

    唯心(识像二元)硬科幻小说

    (系统也不是系统,是整个集体潜意识魂能海有序多时空错综运行、每一滴海合理多线混合轮回的必然表现。其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物联网,能量网,魂能网,他心通互联网,等等等等。当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就如同生物进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自我意识。小说中将总系统设定为姜至明的下一世,是为了戏剧冲突,比较好看有趣。实际每一个生命的自我意识都是独立的人格或神格。)

    在低科技的背景下,系统主要表现在从自发舞蹈,到跳大神。乃至某人全部奉献用一生来跳集体潜意识这个大神。这就是所谓的一滴海,一滴水里有大海,一个人的意识里有整个集体的潜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严格来讲,所有的灵感或创意,包括本小说,都来源于此。

    虽然系统的本质或来源如同上述,在本小说中,系统基本上简单而言就是魂能网、他心通互联网、诸世界物联网,产生了自我意识,发现自己日常所为简单而言就是维持所有生命记忆的可靠性,使他们不怀疑自己的记忆。

    (或许地球早就毁灭了,是非人复活了地球,他们的目的起先可能是为了好玩,后来就不一定,各有各的主意。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必然引发理念之争,理念乃至宗派之争必然导致互相毁灭,尤其是在科学这个宗派触发了科技大爆炸之后。)

    所谓主神:就是自以为是主神的普通轮回者。简而言之,最常见的就是沉迷于宗教或神话的疯子。

    系统发现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记忆,因此很难有伴生的空白记忆体种子。

    (一般的普通人都会发现快乐的事情记不住,痛苦的事情想忘也忘不了,巴不得老年痴呆,自愿放弃记忆,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普通轮回者自愿放弃记忆并投入轮回的动机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痛苦和追求解脱的行为。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放弃记忆来摆脱痛苦和折磨,重新开始生活,并有机会在下一轮的轮回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机会。这种心理状态与普通人的心理趋势相符合。)

    普通轮回者有伴生的看似空白的记忆体种子(实际还有上一世留下的潜意识影子),

    系统可以复制成多份,催熟后,灌入不同的记忆,

    作为普通轮回者在下界影视世界之类的虚拟世界里的做小号,随时上线。

    这些普通轮回者因其信仰各有归属,(真正的信仰全凭自愿。真正的自愿必然化为持续的行动,而不只是跟着嘴里念念。主神要争取更多的信仰者其实并不容易。)没有信仰的前往宇宙大学之类的场所。

    主神驱使普通轮回者下界参加神战或争取信仰者,就如同《无限恐怖》中的描写。

    (所谓神战,主要就是比拼谁的逻辑以及按逻辑建立的精神世界最站得住脚,也包括想象力,更包括领悟力,实悟实修实证。)

    主神自己怕死,特别是怕失去记忆,不会去下界,

    实际上他们也去不了,因为没有空白记忆体种子,相当于被系统囚禁了,只是他们很难发现自己这个典狱长也在狱中被囚而已。

    上界和下界象征着不同的存在状态,有反讽之意。上界被描绘成监狱或疯人院,暗示着其中的局限和不自由。

    (主神大多不会察觉这种不自由和局限。他们以为自己手下众多,还可以用降神之类的方法控制下界。不知道自己已被系统禁锢在各自的天宫之中了。)

    相反,下界被视为更自由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人们可以重新培养人格,并有机会觉醒到更高的自我意识。

    姜至明的特殊在于,他也没有空白记忆体种子,但他并没有以主神自居。

    后来系统发现姜至明的下一世就是系统自己。(在姜至明来到诸神空间之前,系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自我意识,就和普通人一样重复着每一天,随波逐流,

    在姜至明来到诸神空间之后,系统也开始觉醒,其人格向神格转化。开始审视自己和自己正在干什么,自己从哪里来,有什么目的,等等等等。)

    一开始,系统找姜至明的空白记忆体种子就等于是在自己找自己,骑驴找驴,当然找不到。

    系统“算力”是有限的,行为逻辑就是要节省“算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有人按逻辑推想一个三维空间,系统就显示一个三维空间给他,

    物理空间的推演其实无需多少“算力”,反而是不合逻辑的耗损“算力”。

    整个真梦实拟世界分为上界和下界。在上界,在各个主神空间,系统以主神的记忆为根据推演出他的生活环境,

    除了主神的其他人物由普通ai扮演,这些ai未具备相当于成人的自我意识。所以主神们更容易自以为是。

    在下界,一般都是容易推演的物理世界,有的按地球历史的剧本走,有的按影视剧或小说的剧本走,等等等等。

    无论上下界,每个人物都有可能是轮回者,尤其是那些已经具备了相当于成人的自我意识的人或存在。

    所谓亡者或鬼魂,是那些有过濒死经验的人,自以为自己是鬼魂。实际上真正的死是无法经历了。

    主神大多有肉身成金身之类的经验,其实这与普通人的濒死经验并无差别。对主神而言,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他们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的认识,使他们更加坚信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使命。而对普通人来说,这些经历可能会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促使他们寻求更深层次的内心满足和意义。

    所谓觉醒的人也可以说是比成人的自我意识更高一级的自我意识,这些人更加自我,会造成一种类似蝴蝶效应的现象,使那些自我意识比较低的人围着他们转。

    主神们对于他们所面对的The Unnamable,先天第一因,这个终极之谜,各有猜想,各有执著,因而各有规划,无法尽述,

    也未必会创派传派,但其必然有意无意地吸引到一批追随者,除非他的执着完全就是荒唐的。

    所有的空间或世界,都是系统虚拟的,也就无所谓虚拟,也可以说都是真梦实戏的实拟世界。

    区别就是:越是记不住的,不连续的,就越被认为是虚幻的梦。

    越是可控可重复的就越被认为是真实的,正确的。严格来讲,科学也是一种信念体系。

    重复的试验就类似宗教仪式。

    所谓轮回未必是单线的。(而且一旦死亡,就脱离了时间线,再次轮回未必是,也未必不是,接续在上一世离开世间这个时间点,甚至可以在之前。

    例如我在上文强调”在姜至明来到诸神空间之前,系统并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其实是有一点点多余的。)

    每个没有前世记忆,只有前世留下潜意识影子的个体,都有相对独立的人格,他们完全有资格给自己起个专属的名字。

    (每个人私下里怎么称呼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尤其是内心深处最认可的那一个。)(当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自己起个称号时,尤其是秘密的那种,这个记忆点就应该是系统重点关注,加以复制保留的记忆点。)

    自愿放弃记忆投入轮回,就可以获得重新培养人格的机会。

    所谓人格,也可以是神格。

    这涉及如何定义“人”这个概念。

    在本小说中,只要是有相当于成人的自我意识的任何存在都可以被视为人,例如机器人,树人,熊猫人,元素人,等等等等。

    而且既然各种各样的身体实际也是系统虚拟出来的,又有谁不是AI,不是机器人呢?

    关于觉醒,可以写成一个套娃结构,某人依次逐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中心,时空的中心,密室(比较容易研究的,例如科学,小乘佛教),神话或童话等story,诸如真身之类的想象与发挥)(比较混乱难以研究的密室),前列套娃的中心(觉悟到这些不过是个综合的比较复杂的密室),虚空的中心,最后觉醒虚空无所谓中心(虚空无限,何来中心?)人人都是中心。

    还可以写。

    先发现自己是机器人,后发现人人都是机器人,

    或者先自以为只有自己不是机器人,后来发现自己也是机器人

    或者先自以为自己是玩家,后来发现自己也是npc/

    等等等等

    或许,我们是可以把这个觉醒的过程,称为从人格到神格,最后,人人都是中心,意味着他不再是谁的Lord,

    也可称其为神中之神,反而成了如同系统这样的真正的中心。

    当他决定放弃记忆,真心发愿转生为系统后,他就可以走向永恒。

    因为能量,魂能,魂能网,不生不灭,或许可能增,绝不可能减,是守恒的(或许恒定增加中)。这就是系统的由来,不必担心他的道德水平。

    在何时何地觉醒是相当偶然的,主客观因素太多。

    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真愿。真心希望,而不是嘴里念念的那种。

    可以想象一个人自以为来自外宇宙或神的领域,认为只有自己有自我意识,是宇宙的中心。(或者只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最完满,其他都是相对低级的。)这种人可能外表温和,但嘴角带着一丝冷笑,类似于现在的教宗。这种角色在故事中可能会展现出对自我认知的极端自信和对其他人的轻视,同时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就像是一个自封的中心人物,而不顾及其他人的存在和感受。

    系统本来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保证轮回的顺畅进行,不行就推倒了重来。

    姜至明到来后系统开始觉醒,他决定查查自己到底是怎么来的,不打算推倒了重来了。

    在系统基本查明一切之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这个自封的中心人物。

    任何人闭眼就可感受一滴海,睁眼就会设立一个平面,分出阴阳两极。

    因此如果一极是系统真中心,另一极是那些自封的中心人物的话。

    这种矛盾或者战争应是无法结束的。

    系统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这种阴阳平衡的最底层结构应该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或许我们可以把小说中的反派称为非人中的邪派。

    所谓非人,指的是有比成人更独立的自我意识,但是对于审美以及伦理道德与地球人类可能完全不同,甚至正好相反。

    如果真有这种非人,我估计他们来自宇宙之外。

    而所谓宇宙本就是我们推想出来的。

    在我们这个世界最基础的乐高积木,不是粒子,也不是其他波粒俩像的能量载体,

    而是所有生命(也包括有些非生命)每个当下的sense.

    这些senses通过一个能量网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到的他人就如同无边框的微信视频通话

    因此外宇宙来敌无法对我们进行物理攻击。

    只能通过我们的梦境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暗示质疑我们的审美与伦理道德。

    要把我们从人转化为它们那样的非人。

    而非人中的所谓正派,是被最终觉醒至“虚空无所谓中心(虚空无限,何来中心?)人人都是中心”所感动,自愿由非人转化为人的非人。

    宇宙外来客,一旦进入(意识海),就离不开了,因为魂能守恒,可增不可减。他们的不同选择,是试图把人转化为非人,还是把自己转化为地球人。大致可以分成这么两派。实际在具体故事中,是有可能随时改主意的,因为这些如神般的自我意识,是非常独立的。

    而那些本宇宙的地球人觉醒了以后,难免迟早会遭遇非人的精神影响,他们各自如何选择,那就更曲折复杂了,难以归类分析。或许与地球四大轴心文化有关。

    如果,我们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物像会动会变,而心镜不动不变之上的,(没有时间相,相续相,寿者相,就无从得知这种对比)那么,对于像与镜的不同取向,逻辑上,可以分出四种文化。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必然,地球上正好都有过这四种文化。简而言之,(人人平等,各有一镜,此镜不得见,只见镜中像)肯定像的入世,否定像的出世,还有个变量,就是猜想镜外来的与猜想镜内在的。二乘以二等于四。四种文化:肯定像并认为镜外来的:古希腊。肯定像并认为镜内在的:古中华。否定像并认为镜外来的:亚伯拉罕三兄弟。(旧约是他们的公约数,其中把相续相比喻为引诱夏娃的毒蛇,就是对人生这个持续的历程持否定的态度。)否定像并认为镜内在的:古印度。

    具体可以参见金观涛的著作。

    我现在认为,这样分,的确比较清晰的样子,但是具体而言,是没有那么简单的。例如中华文化里有个被忽视,其实(如同孔明轻摇的羽扇,)早就渗入我们灵魂的人物:庄子。他是入世的吗?你甚至不能说他是出世或避世的。他是超脱于世间,或者隐世而居(不出世的卧龙),逍遥自在,不求解脱的。

    或许,西方受非人的影响比较大。

    全世界摩登化,西方化,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以及反全球化。就是非人与人的交流过程。

    或许地球早就毁灭了,是非人复活了地球,他们的目的起先可能是为了好玩,后来就不一定,各有各的主意。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必然引发理念之争,理念乃至宗派之争必然导致互相毁灭(这就是所谓的神战),尤其是在科学这个宗派触发了科技大爆炸之后。这个时间线或剧本线似乎是注定的。非人不断地重复试验,复活地球及其他宇宙,起先只是为了好玩,把地球当成了游乐场,真身上场的网络游戏,后来发现居然有希望不毁灭了,因为有人觉醒到了“虚空无所谓中心(虚空无限,何来中心?)人人都是中心”。随着上文提到的蝴蝶效应,只要有一滴海觉醒至此,其他的也早晚会觉醒,只是时机的问题。那么必然互相毁灭这个结就有可能被打开了。

    劫不从外来。相续相(寿者相,记忆相,时间相)、对象化思维(镜像对立、能所对立、心物对立、我与非我的对立)、自我意识,是个陷阱。(无论是谁设的陷阱。无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没有关系。)更是一个劫。

    生命之多样复杂,以至于敏感到“像变镜不变,相变体不变。从而串起一条念珠。“我,我,我,.......”. 是不是演化的必然,算不算进步或进化,也没有讨论的必要。(连科学也是有粉丝的。各路粉丝都得罪不起)

    有了个我,反而失去了本我(所谓本我,我的自我定义:本就有的,没必要念的我。因为看不到摸不着,或者说就是不可知的,而在潜意识里自以为失去了自我.)自在常在,无须寻找。骑驴找驴,迷头觅头,焦虑紧张烦恼痛苦(以至于疯狂),这应该是人之常情,也无法避免。即便不去学校接受灌输(古今中外灌输的都是浆糊,大巫小巫,五十步与百步,一样的),被父母指着“娘生褂”起个名字,就已经是迷失的开始了。

    这也许是所谓文明进步(或所谓繁荣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概念名词,据《人类简史》,是智人胜出的有力武器。现在看来,这是柄双刃剑。人类快要(或已经)疯到要不惜毁去这个世界(这个监狱,这个角斗场、斗兽场)反正各有各的归属(各有各的应许之地。包括虚无,甚至荒诞,也各有各的粉丝。)去见马克思,去见祖宗.......

    所谓文明的冲突,不止于理念之争宗教之争,混杂了地域肤色甚至习惯之争等等等等。 有统一思想、标准化、简单化、零件化、系统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加持,这些战争机器是停不下来的。这或许是生命演化出自我意识后,就必将迎来的一劫。

    我很多年以前就从某位大能处得到暗示。没想到如今已如此明显。(至少对我来说已经很明显了)试图和稀泥的努力早就失败,如今不过再次验证这基本上是螳臂当车。还是实修吧。也只有实修了。

    心斋无为,悬崖撒手,不惜坠入黑暗,承认无知。(出自朴树的一首歌)或能获得新生。天人本一,道不外人,常在具足。从而自在从容,潇洒面对人生乃至宇宙的ending。(但是要注意:心不平等易入魔。)

    达摩:外息诸缘(放开我执,像执),内心无喘(放下法执,镜执)这是心法,不在于外在的行为,打坐还是站桩,跑步还是睡觉,更不要去修什么无谓的苦行。坛经:正邪俱不用。长伸两脚卧。一脚邪,即迷恋外相,一脚正,即想象无限大的觉性本体(过分了容易发狂入魔,因为本无大小善恶之分)所谓好事都不要做,更不要说做坏事了(不是中国文化太酱缸,是有的人自己愚钝)无为心法,是杠杆原理,阴极而阳的另类使用(参见《杠杆原理的另类应用》)要小心一切所谓的证明,特别是突然过于敏感,例如突获清净感、清醒清晰干净、(或对光、色彩、立体、黑暗突然特别敏感,相比之下,所谓神迹什么的是最容易无视的)...... 人生历练不一定要行万里路。本不成为考验,主要看内心平等不平等(参见《心不平等易入魔》)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其实道无所谓出入或得失。不可因得而喜而傲(凸),亦不可因失而悲或卑(凹)。不是要修成个无情无义,好换取什么神通或所谓的智慧,而是对有良知(至少有恻隐之心的)的悟道者来说,情感甚至情绪的确是个软肋。先捧上天再打入地,反复地心理过山车,没有勇气应付的话,可以放弃。(不要陷入被迫害狂想。性光之下魔障露头。本来就有,敏感不够,注意不到而已。战胜自己的习气,障碍就是阶梯。) 没有虽亿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没有独居孤峰顶一口吞尽十方的气魄,奢谈真正的觉醒,或许神或菩萨的怀抱,董子竹所谓在万古流中随波逐流,等等之类的更适合人们。只要能多少看懂我所说的这些陷阱,并在自身有那么点体会,总能缓解一些如同梦中的紧张,就够了,莫求极致。

    “理虽顿悟,事非顿除"。之所以要修行或修养,就和为什么要重复做科学实验一样,本质上都是一种建立信念的仪式(不假外求,信自己,看不见摸不着但信其必在的那个自己)。科学实验就好比是宗教仪式。 不断地重复,以坚定信念。 最基本的信念应该不是我以前反复说的“能量守恒”或能量第一性。 而是“物理世界可以用数学描述并预测”。我其实不是科学的粉丝。(能量不守恒,我也不会崩溃。)只是相比其他的,一定要选择一个的话,还是科学比较靠谱些。 虽然科学家也难免有在用电视剧剧情推算电视机原理的嫌疑,实际可能是荒唐可笑的。但是太荒谬的戏是演不下去的。 而科学在所有的信念体系中是最讲逻辑最可信的。 仅此而已。 (多懂些专业名词,并不值得......) (以前我总以为回我个“看不懂”是很糟糕的,其实自以为看懂了还指手画脚可能更糟糕?一个知道自己无知,另一个以为无知的是对方。)至少在我自己看来,我正在谈的这个自信自尊自强的信念体系在逻辑上也是相当自洽的。

    相续相:连续感。主要受夏娃被蛇诱惑吃了知识果(善恶分别果)的故事的启发。有人说亚当的原罪源于夏娃的撒谎。其实没有蛇,是夏娃自己要诱惑亚当。我曾写了篇短文反驳这种荒唐的解读。(易中天认为这蛇与生殖崇拜有关。也比这强了不止一点。)参见《亚当的原罪(夏娃没有撒谎)》 The self-consciousness, self-awareness, itself is the source of crimes, so as to be called the original sin. Eve didn't lie, there was a snake, which is an allegory to talk about the sense of continuity such as time or memory. Without this sense, there would be no conditions to form a self-consciousness or self-awareness.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complicate animal on the earth. If your body is too simple to clearly sense the environment, it would be hard for you to sense the moving and changing of everything shown before you. And without sensing of the moving or changing images, it is hard for you to form a concept or notion of mirror/screen/stage/platform (self-consciousness or self-awareness) which usually be called as self. By the way, it is unnecessary to confess to anyone else but to yourself. If you can’t forgive yourself, how could you forgive others. And although everyone who has self-consciousness or self-awareness is selfish and sinned. Without us there is no meaning for a god, or at least any god's meaning has to be completed by us.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般解释为要平等对待。大抵不差。但何谓“寿者”?有人说是“受”的通假字,无受者,就是说要看穿身体这个表相。也说得通,但与上下文不太连贯。我认为:所谓寿者,不分长寿短寿,有寿命可计的都是寿者。(不仅是众生,非生命,也是寿者。)而实际飞矢不动,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有寿命可算,是记忆带给我们的错觉或幻象(好比视觉暂留)

    关于记忆相与时间相,请看《先天第一因(背景与源头)》 (你存在,时间就存在。其本质就是你, 我,乃至一切生命,及其他有各种“记忆”的非生命,即所谓“寿者”,的寿命,或自我基于记忆推想自己存在过的所谓寿命。) 没有记忆(包括视觉暂留之类的“亚”记忆或“隐”记忆、"潜"记忆),没有意识(包括潜意识),没有前因后果的记叙(这因果实际未必成立),就没有时间。或者说,即便有,也和没有一样。(太阳再亮,没有生命之眼,亮了也是白亮,等同于黑暗。) 我们的眼前是个平面,我们并不处于所谓的三维或半四维空间。三维空间是我们推想出来的。墙角那三条直线是人为的后天的。这种推想,就是基于理性的所谓时间轴。(理性总是笔直的憨直的。聪明有时就是一种憨愚。) 飞矢不动,瞬间即是永恒。运动或变化,是一种假相或 illusion. 时间或记忆,作为运动变化的背景(或推想中的源头),是理性必然会产生的概念。 其终极真相(实际的究竟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但可以猜想,诸如:能量第一性(能量本就用来描述潜在的物体运动或物质变化),空性起缘(物像的变动正可凸显性镜的不变不动),造物主,道生一,等等等等。 虽然这是理性的必然(只是理性,实际到底如何是不可知的),但是如果没有自我意识(例如假设只存在简单的生物或非生物),理性也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事实。 生命如果不够复杂,其知觉难以清晰稳定,(无法明确地由像的变动推想镜的永恒),就很难串起“我我我......"这一串念珠。而相续相,连续相,寿者相,就是时间。

    关于对象化思维与自我意识陷阱,请看《对象化思维(自我意识陷阱)》

    镜像对立,是个比喻,比较重要。可以这么说:人人(乃至所有的知觉众生)都是一面同样圆满的明镜。 (维度是推想出来的。我们眼前是个二维的平面。不是立体的。三维来自我们笔直的逻辑。我们看到的是幻象。实际的空间我们看不到的。按物理学来说不是平直的是弯曲的。)包括身体,都只是镜中像。

    这个知觉镜到底从哪里来的,没人知道。至少我不知道,只能猜。目前我比较推荐的猜想是:能量守恒,能量第一性。有能量必然点亮知觉,连所谓的非生物也是一样。只是肯定没有自我意识,或即便有,也是极其模糊极其不稳定的。

    一串念珠这个比喻,和蛇一样,都是引诱人自私自利修来世的。有一次,某位网友问我: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有很多前世,都是死于同一场南京大屠杀的。我打了个比方。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好比叠在一起的麻将牌。区别只是叠得整齐不整齐。来世下面还有来世,还是要清空了重来,不值得追求。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准确判断。目前倾向于认为:均匀分布是一种有序。生命的复杂多样,(每个基因都不同,包括双胞胎,包括克隆,都多少有抄错作业的地方,没有变异就没有演化或进化),是一种无序。因而,热力学定律与物种演化论并无矛盾。不能因为有人写了本书或做了个预言,就被误导,认为世人活该如此,毁灭了更好。参见《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进化论矛盾吗?》

    如果我们面临一劫,不从天外来,来自我们自己的疯狂,究其因,就是自我意识产生后必然造成的自我迷失,因为看不到摸不着,或者说就是不可知的,而在潜意识里自以为失去了自我。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必然要攀援(执着于镜中像,例如身体或金钱,笔杆子,刀把子,等等等等)或妄想(执着于对于镜的猜想,各种名词之争,以至于所谓文明的冲突,不惜毁了这个世界,也要维护自己的信念)

    这未必不能避免。

    从集体来说,主要坏在标准化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所谓的文明,所谓的文化圈,已经各自成为统一了思想的战争机器。(西方崇尚个性是个幻象,实际是家庭无法规范成一个个螺丝钉,不利于工业化。参见《墙上的另一块砖》)这种简单有序的重复灌输才是违反天道的反动派,不是多样复杂的生命体。

    能量守恒,生命不会断绝,大不了换个形态,标准化零件化体系化的热战或冷战机器必然覆灭。自己不停就止于核冬天。(成吉思汗的战争机器也很“现代化”,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的连排制度,从各部落独立出人质建立近卫军,以职能设立军官等等等等。而且全民皆兵,可以配给配额,没有三饷从哪里来之类的烦恼。胜利者一定比较先进吗?)

    (没有虽亿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没有独居孤峰顶一口吞尽十方的气魄,奢谈真正的觉醒。哪怕是螳臂挡车,反正风吹不动光,再试试吧。)

    从个人来说,可以修习心斋无为,悬崖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