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吐槽

装逼有何不可?

陈士杰最近发帖 各位如何看待不是复姓却取四个字的名字的情况?

他对“奇怪”姓名的反感,其中一个原因是“感觉是装逼”。

这也是我在网上经常看到的一种情绪,比如说话夹杂英语是装逼,讨厌,去星巴克打开苹果电脑是装逼,讨厌。

但一直我很不理解,装逼有什么不好的?

我从来都觉得装逼的人特别可爱,特别生动。事实上,别人夹杂英语、别人用苹果电脑、别人名字四个字五个六个字,对我完全没有伤害呀,对陈士杰也没有半点伤害,为什么要生气?

而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装逼这个罪名谁都躲不掉,这个世界上谁不装逼呢?

除非一个人像老鼠一样躲在阴暗的角落,见人就跑,尽量不被人看见,尽量不被人注意,做一个“隐形人”,不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任何方面都不做出超越他人的成绩,不与任何人争论,这样才能获得“不装逼”的好名声。

EDIT:

顺便补充一个我见过的极限装逼故事。

一天,我在电影院附近的咖啡厅休息,两个20出头的男生坐在旁边桌,他门讨论刚看完的电影《云图》。

他们各自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云图》这个电影也确实有极大量的细节可供讨论,很多隐藏的彩蛋,很巧妙。他们总有意见不同的地方,言语之中就开始阴阳怪气,想要表达“你不懂、你看不懂、你没我懂,我最懂电影”的意思。

本来旗鼓相当半斤八两,突然,其中一人放了大招,他问:“你拍过电影吗?”

对方当时都蒙了,一时之间竟接不上话,两人都一瞬间停止了动作,冷场3秒,放大招的人看把对方问住了,终于泛起风轻云淡的笑容,用假装不经意的语气说“你没拍过电影当然不懂,我大学时有幸参与到一个剧组之中……”,自此占据绝对上风。

我在旁边偷听,都快要笑出声来,太有趣了。回家就把在这个见闻给女朋友说了,“你拍过电影吗”成为我俩之间的一个梗,每当争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时只要喊一句“你拍过电影吗!你懂个啥!”就会相视而笑。

菜单
  1.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装逼不利于交流。

    但是如果人家本来就不想和你交流呢?

    那当然可以尽情的装了。

  2. 希格斯玻色子  

    @消极 #179565 装逼对交流的影响很微弱。

    正如你所说,有时是根本不想交流,这种情况下结束交流就好,也没必要讨厌装逼呀,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讨厌装逼。

    而且,别人名字多少个字,与交流无关吧,还是被说装逼,在星巴克使用苹果电脑也与交流无关吧,还是被说装逼。

    因此,影响交流这个因素无法解释“反装逼”现象。

  3. 邹韬奋 外逃贪官CA
    邹韬奋   虽然韬光养晦,亦当奋起而争(拜登永不为奴:h.2047.one)

    @SuperMild #179567 本质上是嫉妒,苹果电脑和英语水平和社会地位正相关。

    EDIT:还有那个拍电影的梗不错,我就想起了一群大学男生讨论A片,最后结论是好孩子不看A片,好孩子拍A片

  4. 那喀索斯 顧影自戀
    那喀索斯   Love as a narcissistic misrecognition which obscures the truth of desire

    首先这个“最近”是一年前。陈先生可能最近有了新的看法也说不定。

    装给人的感觉是增加了沟通成本,比如你夹杂了英语,假如我是一个英文水平不够的人,我需要随时开着金山词霸进行高强度搜索,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我就付出了很高成本也导致效率很低。而互相的沟通一定有一方肯定是要放低姿态的,如果一方持续保持高姿态,是难以达成有效交流的。

    这种“装”一方面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设置沟通门槛,只有至少能达到这个底线才行。比如四字名,就是一种强烈的身份的标榜,你至少得认可我这种强烈的个人性格才能与我交流。

    所以称不上“可”或“不可”吧,有的人遇到别人装会大量补充相关知识后再进行交流反而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有的人觉得为了和别人交流去付出精力理解是不值得的。这是一种选择上的偏好,陈先生不喜欢主动去达到别人的标准罢了。

  5. 希格斯玻色子  

    @那喀索斯 #179569 我漏看他的评论时间了,他是10月说的“易烊千玺”这个名字装逼,不到半年前。我也希望他已经改变看法。

    你举的例子,恰好也是我很不理解的地方,对方夹杂英语,为什么“我”要认为他是高姿态?

    我从来不这样想,我要么认为他是习惯,比如现在很多人说wifi、iPhone、Mackbook,也是很自然随口而出英语,而不是故意提高姿态,而且说mackbook也不可能比说“苹果电脑”更高姿态。

    要么我会认为他中文不好,语文不好,表达能力差。举个例子,我上小学、初中,老师都是用方言教学,导致我普通话很差,上大学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交流,刚开始很多表达我都找不到合适的普通话。

    对于夹杂英语的人,我看他就像看到刚上大学时的自己,他中文不好,普通话不好,与姿态的高低无关。

    因此,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对方夹杂了英语,中文说不溜,姿态就能高了,完全讲不通呀。

    而名字多一个字就被看成“强烈”的身份标榜,这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名字对一个人的身份影响微弱到无限接近零。

    儿子名字多一个字,在他爸面前强调什么身份?学生名字多一个字,在他老师面前强调什么身份?考试分数低、交际能力差的同学,在学霸/孩子王面前强调什么身份?

    没有人会靠增加名字的长度来强调身份,这是多么蠢的想法,不能为了合理化自己的厌恶情绪就强行把别人看得超级蠢吧?

  6. 那喀索斯 顧影自戀
    那喀索斯   Love as a narcissistic misrecognition which obscures the truth of desire

    @SuperMild #179577

    我感觉他可能没有改变....你的吐槽依然是有时间效力的

    这个“高姿态”是有特定语境的,您能不认为有差别当然是很好的,这是您“应然”的想法,然而“实然”上很多人是认为有区别的。

    上古时期人都是两个字,两个字重名的越来越多难以区分不同的个体,才有了三个字的名字,名字多一个当然是增加了可识别性。厌恶的情绪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都是三个字,你凭什么跟我不一样。

    他有厌恶情绪,必然对方就是愚蠢的,两者就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是在于是否应该把对方是愚蠢的这种事情直接说出来。

  7. 希格斯玻色子  

    @那喀索斯 #179580

    我很想听听“反装逼”的人是怎么想的,希望他们能勇敢地发掘一下自己的深层想法。

    比如,取名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为了与别人产生区别,两个字够用时是为了产生区别,两个字不够用而不得不三个字时也是为了产生区别,目的一样,效果也一样。

    那么,为什么两个字产生区别就是合理的,三个字产生区别就是装逼的要被厌恶的?

    这个从表面上看,产生厌恶情绪的理由也不充分呀,总感觉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没有发掘出来。

  8. 那喀索斯 顧影自戀
    那喀索斯   Love as a narcissistic misrecognition which obscures the truth of desire

    @SuperMild #179581

    两个字也没有特别合理,比如我取名“XYZ”,在当今三个字为主流的社会依然是很大的异类性质。三个字只是为了说明这种“区别性”,而产生“区别性”的手段很多,只要能让人感觉到不一样就行。

    其实你有没有感觉无论是“反装逼”还是“装逼好”背后都有个预设就是大家应该都一样,也就是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想将这种价值推广给所有人,都有某种平等的假设在后面。

    两者思考的方向不一样,前者是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去融入集体使得每个人是趋同的,后者是大家都装逼尽情做自己以达到宏观上的多样化。也许是对于“平等”的理解不一样?

  9. 刺刺   台灣人,主修會計,法學只是下班後的興趣。

    所以我常常說大政府是極富有魅力的,只要我想得出理由,就可以管管你的衣食住行。

    裝逼增加溝通成本,講幹話也增加溝通成本,用問題回答問題也增加溝通成本,我提議本站禁止一下用問題回答問題怎麼樣www

    我感覺某某人令我不舒服,我趕緊地權限掉他,舒適圈塑造起來就是這麼地愉快。

    什麼?我在辱自己?沒事,自我指涉也是可以罵人的

  10. falsehippo  

    最后一个故事太好笑了,我笑到邻居报警。特别是那个冷场三秒的描写,喜剧效果瞬间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