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读书

秦晖:文化无高低 制度有优劣

我讲的“多元”是指每个人都有“文化”选择权。而他们讲的“多元”是指民族与民族间的多元与“和而不同”:西方人信“他们的”基督,中国信“我们的”儒家。但是在民族内部他们却不允许“多元”,而要求以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国教”,排除“异端”。

这几年关于“文化”的热话题很多,先是2004年由语言学家许嘉璐、科学家杨振宁、国学家季羡林、哲学家任继愈和文学家王蒙等人发起签署的《甲申文化宣言》,然后是2005年的国学热,再然后是大力宣扬“儒教国教”说的蒋庆、康晓光等学者身着儒家衣冠很有声势的祭孔。我觉得只要“百家争鸣”,文化讨论应当是件大好事,涉及到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这里我想层层梳理,准备谈三个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儒家文化。最后,儒家文化现在能起什么作用。

(一)“选择什么”是文化之别,“能否选择”非文化之别

早就有人抱怨现在“文化”概念给搞得很乱。但我认为混乱的原因不是“文化”定义的复杂。社会科学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可能出现多种定义,这未必会影响讨论。但关键在于:在一个特定的讨论语境中不能同时混用几种定义以至造成逻辑的混乱,这一点我们应当注意。“文化”的定义有两个问题我们注意不能把它混到一块了。

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乃至由人组成的人群都有一定的价值偏好。比如有人喜欢中餐,有人喜欢西餐,于是就说明存在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你信仰儒教,我信仰基督教,这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你喜欢过圣诞,我喜欢过春节,你喜欢芭蕾我喜欢京剧,你对龙、对长城这类符号有特别的审美偏好,而别人对十字架、大穹顶等符号有审美偏好,这也构成一种文化区别。如此等等。世界上的人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样,就是说有各种“价值偏好”。每个人都有价值偏好,价值偏好类似的人们构成群体,这些群体的价值偏好,就是说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就形成一组选择性判断,这就是文化的概念。

但是,除了“选择什么”以外,人们还面临另外一种问题,就是“能否选择”。这里形成的差别当然是另外一个范畴了。比如你喜欢(选择)吃西餐,我喜欢吃中餐,这是一种区别。但是,如果我只被允许吃中餐(吃西餐是被禁止的),而你则是在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的环境下喜欢吃西餐,这就是另外一种区别——“能否选择”的区别,而不是“选择什么”的区别。显然,这两种区别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能否选择”的区别能不能叫“文化”之别?在某种特定话题中也可以,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就是这样谈“文化”的。改革以前的意识形态并不是把“文化”定义为不同民族的特定价值偏好,那种意识形态强调的是“人类发展共同规律”,是对共产主义普世理想和一元论进化史观的信仰。用这种信仰来定义“文化”,就不是把它看作横向并列的各种(民族性的)价值偏好,而是把它看作纵向演进的、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非不同民族)相对应的观念。改革开放前我们很少谈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什么的,那时讲的是“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封建文化”和“奴隶制文化”等,是把文化作为某种制度、某种“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来谈的。而各种“制度”、各种“社会形态”显然有自由与否的差别,亦即“能否选择”的差别,那么与这些“制度”对应的“文化”自然也是体现这种差别的。比方说“奴隶制文化”当然没有什么选择自由,奴隶吃中餐还是吃西餐显然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喜欢”,奴隶信什么教当然也由不得自己。而政教合一、神权专制、宗教审判、异端迫害这一套则是中世纪文化或“封建文化”的特征。只有近代文化,或曰“资本主义文化”,才是政教分离、信仰自由,你想信什么教就信什么教。而事实上,西方人也确实是经历了从奴隶制、中世纪到近代自由制度的变化,并非“天不变,制亦不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是没有什么“西方文化”可言的。同样的西方人,同样的基督徒,在中世纪你是别无选择不准不信,在近代你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偏好选择信仰了。这就是从“封建文化”变成了“近代文化”,这两种状态是不能在所谓“西方文化”或“基督教文化”的名义下混为一谈的。换言之,在定义上如果把“文化”与“能否选择”的制度挂钩,它就不能与“民族性”挂钩。

西方如此,中国亦然。那时的意识形态崇尚“进步”观念,强调“旧中国”、“新中国”的区别,而且对咱们如今最“进步”(过去据说是最落后)颇为自信。所以那时不谈“中国文化”,只谈“社会主义文化”。文革期间,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名义把中国文化以前的许多内容都破除了。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只存在所谓先进和落后的区别:“社会主义文化”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资本主义文化”又比“封建文化”先进,所以要革“落后文化”的命,依次类推,“新文化”淘汰“旧文化”。这样当然不会讲什么“文化多元”,只强调“新陈代谢”。“文革”最有名的口号就是“破四旧,立四新”(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又叫“大破大立”。“新旧文化”简直是你死我活,有何“选择”可言?今天“三个代表”中的“先进文化”一项,多少就是从这个语境中演变而来,还有这个意义上的痕迹。

菜单
  1. 胡编乱侃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始,中华受西方马列主义影响出现了一批共产主义者。这批共产主义者想用先进的西方思想取代传统文化思想,改造社会,时代革命。高喊“打倒孔家店“,”万恶孝为先”,“科学,民主”…。政治目的很明确,在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革命不怕死,只要主义真,换来了新中国。也感动了无数人,至今号称要为真理献身不要命大把,都爱好吃葱,张口就有葱味。

    新中国后,批孔,破四旧…,把传统文化批倒批臭仍然继续,政治目的很明确,马列党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最伟大的,最先进的。

    先进到“国民经济到了崩溃地步”,实在没办法了,对党保证过“永不翻案”的小平也没办法,只有翻案,走资本主义道路,改开。还跑到美国,戴顶牛仔帽,牛仔样了。

    传统文化也开始恢复点了,政治目的也很明确,改开们头脑灵活点,想想传统文化还是有用,还搞马列那一套造反有理,总有天会被造了反。至今孔子学院一些,借孔老二搞搞大外宣。

    一切文化思想要为政治服务,是党的一贯主张,不管儒家,法家,这家那家,只要能为政治服务就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有民主,自由。

  2. 考公务员日党妹耶  

    这是秦晖也比较常见的观点,但他有个非常大的漏洞就是无法否定文化与制度是相互塑造的,他在具体论证时经常举出二者相互影响的例子,但在表态时又要坚决地把文化与制度切割。大概他对未来不想太过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