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时政

审查新闻两则 NO.2

libgen 图书馆革命
libgen  ·  2021年5月18日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创造是一种拯救。创造拯救了创造者本身。

中国文字狱事件盘点

重要发现:中国裁判文书网虽然一直经常删除敏感文书,但近日做了个大动作,把凡是出现在我的总表里和与我搜索习惯相符的文书【全部】下架了。 那些我常用的搜索方式,能搜出来多少条结果我都是有印象的,但从今天开始,原本可以搜到三位数甚至四位数结果的组合关键词,结果都是0条或1条。

当然,我也用其它方式间接确认了一下,它不是屏蔽了搜索,而是确实把那些敏感和可能敏感的文书直接全部下架了。

该网站有上亿份判决书,对于他们自己来说都是正常判决书,要找出其中的全部敏感文书是一个极大的工程。

也许由于机缘巧合,他们发现了我的总表和文书网账号,于是以此为线索直接一网打尽。


豆瓣电影条目《亲爱的同志》遭删除(互联网档案馆备份

聚焦曾被苏联政府隐瞒的1962年新切尔卡斯克事件,工人罢工,子弹、血肉、背后事件、一个官员兼母亲的探寻和质疑。

When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 raises food prices in 1962, the rebellious workers from the small industrial town of Novocherkassk go on strike. The massacre which then ensues i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 devout party activist.

精选短评:

一个吊诡但很有趣的现象:只要我关于同一部电影的短评连续三次被所谓“移除”,这部电影的条目离被“消除”就不远了

“真希望斯大林能回来”————其实斯大林从未离开。

稍有常识的观众都会看出,此处省略若干字。结尾有点弱,就和选的那首主题曲一样,总感觉唱不响。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然后立刻被铁拳收拾;上一辈人被铁拳锤了立刻开始幻想斯大林;再上一代被锤后立刻穿上哥萨克制服拿出圣像重新发明自己的俄罗斯性。撇开代际斗争的因素,这三种行为模式多少像是在影射当代俄罗斯的三类人。不过导演自己肯定也意识到了父与子的问题,不然为什么要选一首自己爹作词的歌当主题曲呢。

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可能有罢工?

本片可能让我们了解极权体制的某些特点:以党代法、告密成风、罢工非法、特工遍地、宪法虚设,人权不得保障。即便是官员和既得利益者,一旦了解了真相,也会本能地心生恐惧,所以,隐瞒真相是极权统治的基本手段。另外,让民众人人自危是维持极权统治的好办法,当无人可信时,大家也就只能想着自保。

特供粮票内部交易,政权更替信仰崩塌,积极发言助纣为虐,密探偷拍藏身群众,军队枪口对准人民;狙击手,流弹,死亡驱散,清洗不掉血迹的广场可以用沥青覆盖;歌功颂德表彰会,袜子穿洞无名坟;只要活得够久,总能看到历史重复,那些不允许被回忆之事,那些被官方记录抹杀之人;于是,人们在一个极权下去思念另一个极权……从体制内角度描写的工人运动,每个人都是在其职做其事,即便克格勃也是会同情罢工的“普通人”,平庸之恶更为可怕

她所习惯的特权是人情的通行证,她所笃信的领袖是坠落的启明星。在浑水中荡涤一番或许改变不了太多事;苦楚团圆会在天亮后走向何方,亦不可知。 结局以短暂轻巧的完满,使先前种种煞费苦心与情绪抒写的意义仓皇溃散,让悲剧性的收束戴上喜剧的假面重新敞开。似乎整理好了的一切被毫不瑰丽的“神迹”搅乱,就像人们关于事件的记忆和伤痛不会被轻易埋藏于无言。只是,生命与记忆的幸存究竟是使人脱胎换骨的启示,还是唤起更多龌龊软弱的苟且之始?尘埃随风而起,永难落定。

我不想妄议国政,但实是似曾相识…

大家可以去IMDb发表评论。

长评

要不停提醒自己克制过强的带入感

迷梦终醒

博物馆中的本片背景小考

亲爱的同志,我们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

迷失的国家、历史和人

在这颗行星所有的广场

“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

《亲爱的同志》:俄罗斯反思电影的保守赞歌

前苏联的黑历史给我们什么惊人的警示?

如何打扮那个“小姑娘”

The New Yorker 有一篇影评:“Dear Comrades!” Is Andrei Konchalovsky’s Masterpiece,看来可以翻译下。

下面是预告片:

youtu.be/3olj_93LnJA

菜单
  1. mlsayu_rkesee  
    内容已隐藏
    内容已被作者本人或管理员隐藏。 如有疑问,请点击菜单按钮,查看管理日志以了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