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翻清代财政史的一些研究和资料,看到关于晚清财政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
太平天国前后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清廷中央财政陷入极度困顿;鸦片战争战败后开放通商,海关带来了大量收入,可说给其续了一命。20世纪初至清末,关税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20%~30+%。
-
鸦片战争前清廷财政收入约4000万两;19/20世纪之交,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先是突破一亿两白银;光绪末年超过了两亿白银;直至清亡依然年年上涨,宣统三年(1911)的财政收入近三亿两。
-
晚清最大的财政支出项目是军费,1911年军费开支超过财政收入的1/3,其中大多(至少名义上)是对新军和海军的投入。
-
晚清第二大支出是赔款以及外债;赔款总额约为7亿两,加上借债赔款的利息则超过10亿两。有意思的是乾咸同年间镇压内部颠覆和边境叛乱活动的费用保守估计亦有近10亿两,后来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镇压革命党还借过几千万的外债。 -
清朝末年皇室(内务府)每年预算为一千万两以上。慈禧过六十岁万寿节花费在500万两以上。
-
清前期财政高度中央集权,地方留款不到25%。咸丰年间由于内部颠覆活动过多必须依靠地方军力,中央无奈开始下放财权,太平天国年间地方财权膨胀。光绪时开始中央开始试图回收财权,还把赔款的一大部分摊派给地方,地方则集体哭穷,并且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
还有一段与财政略相关的轶事。
据《洪宪纪事诗三种》所载,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辜鸿铭曾入幕张府。一次正值清帝万寿节,老于宦道的张之洞在湖北筹备庆典时大肆铺张,花费无数,以显隆重。同时,还编有“爱国歌”,宣扬忠君爱国之道,竭力讨好朝廷。对此,辜鸿铭颇不以为然,昌言曰:“既云爱国,也须爱民,应更编爱民歌。”张之洞的心腹,时监两湖书院的梁鼎芬闻后向辜氏调侃道:“阁下曷试为之。”辜鸿铭当即应曰:“已早有腹稿,头四句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辜氏恨国党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