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持俄国普京政府的侵略战争。就这个足够了。
-
“北京的官场内部都管他叫皇上”--温家宝的白手套、《红色轮盘》作者沈栋百灵果专访
对我们隐秘的东西,对他们不隐秘...
-
俄乌战争:中共认知战的一点小感想
确实,有人评价过,中国在战争爆发后,应该表面谴责俄国侵略乌克兰,宣称乌克兰领土完整是国际道义,俄国吞并乌克兰四个州,一个共和国,一个直辖市,是无效的。然后实际上私下通过两国渠道,向俄国提供武器军需物资,再购买俄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是表面中立(而且表面都站不住,之所以爆发大规模的大翻译事件,就是中国的表面中立真的是skin deep,就差学白俄罗斯那样了,我支持俄国,但是我不出兵),实际支持俄国(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下,表面伪装太少,盖不住。
印度之类国家,是表面中立,实际也中立,俄国也愿意和他做生意,西方也不会对他施压逼他表态。而中国这样的酒肉朋友,俄国信不过,西方更要打压逼他表态。
-
品葱的管理机制剖析,以及管理团队的基本理念
一般博士毕业至少要做一站博后才能做faculty
而且博后和博后的待遇和状态也是天差地别
-
我认为编程随想确实不幸被捕,以下是我的一些调查和分析
阮先生看来是乙烷了
-
加拿大这么搞迟早完蛋
关系差了当然就不搞了呗。
-
大家有多了解共产党治下的工人农民?
没事,德性匹配
-
加拿大这么搞迟早完蛋
其实要看对象是谁,如果这里的希腊换成中国俄国沙特伊朗之类的,那确实加拿大要玩球。
-
各位女超人是如何看待“选美”这一社会活动或现象的?
“未婚”歧视婚姻状态;三分之一血统,我也不知道怎么配出来,难道要近亲繁殖?
-
一定范围内的连坐是对的
连坐效果不好,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你国对瑞士没有管辖权。
-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一大学公然讨论骨科?
你们这样抹黑骨科,问过我色太后意见么?!
我一直都是亲自骨科,热爱骨科,坚持骨科的。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你说的问题,其实是中国传统上说的另一个统,道统,就是意识形态。“基于某种哲学理论的政治秩序”
-
请对号入座
高素质用户恼火的并不是低素质用户,而是低素质用户组团咬他。更严重的是这种组团咬他的事情没法制止,没法回避,etc。
-
别再随便说“支持民主自由”了
问题是,复读本身就降低了信息的价值,尤其是自由民主这些已经被写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玩意,我怎么知道你复读的自由民主是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还是中国特色的全过程民主呢???
至于你说“民主”不能有任何的专制成分在里面,这也是一种求全责备,只要比现有的制度更民主的就是好制度,谁管他里面有没有专制成分啊。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那么合法性来源,归根结底是武力,通过武力征服,建立政权,是为合法性的原始形式。"
原文已经讲过了这个,但是这个文章讲的是为这个武力披上的外衣是什么。
-
自由派必须理解中国人的反日仇日观念
理解这个词有歧义,是sympathize还是acknowledge, 差别巨大了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中华民国敌占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口号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这个文章整理法统,就是在寻找“基于某种授权的政治秩序”,单纯的武力并不是本文关注的对象,而本文更多的讨论的是以武力建国者用了什么理由来“合法化”自己的武力征服和建制。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花鸟风月网友提出来的问题,也是我原文没有认真考虑展开的问题。
非华夏族群的部落政权,其法统应该如何计算?
因为这个问题是“中国”的法统问题,所以如果非华夏族群,又和华夏没啥交集,自然他们的法统问题,不是这个文章要讨论的问题。比如佛祖是北印度一个邦的王子,但是这个邦的法统对中国佛教政治势力并没有影响,你们中国佛教徒又不会打回佛祖老家。
所以一个非华夏部落的法统,在中国这边的史学界看来,就是第一次和中原政权打交道的时候他们部落的统治者,是该部落的法统起点。至于他们部落的传承,那可以成百上千年,但是和中国历史关系不大。可以归入“东亚大陆历史”里去。中国一些大中国主义史学家,其经常把这些非华夏族群的起源历史全部算进中国史,其实是为中华帝国主义张目,比如大吹苏武牧羊或者通古斯民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为了将来开疆扩土寻找法理依据。
所以刘渊的法统,应该上溯到东汉时期内迁的南匈奴。虽然匈奴之前也和西汉政权交锋多次,但是这批内迁的匈奴人,是东汉初期才内迁至这个区域并定居的部落,所以他们的法统得从这个时候算起。由于他们是高度自治的部落民,所以不能认为他们能够继承汉,魏,晋的法统。
拓跋部鲜卑,最早的记录应该是代国拓跋猗卢,受晋室册封,可以视为拓跋部法统的开始,因为是名义授权,不能继承晋室法统。代国被灭之后退回草原,后来拓跋部在塞外复国,与慕容鲜卑交战再次南下,入主中原。所以这又涉及到第二个要点了:非华夏族群的部落政权,其法统传承可以发生在华夏文化圈之外。比如拓跋氏可以从代国传递到北魏,那么拓跋的法统,要从当年建设代国时算起,而不是从北魏建立时算起。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举的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法统。黄金家族可以在中亚传个n代,换n个王朝,最后杀回新疆搞个新政权,那么这个政权仍然算成吉思汗的法统。
所以确实如花鸟风月所说的那样,非华夏民族的部落的法统确实比我想象的要长的多。因为华夏大地自秦以来建制化强烈,以至于部落式的建制无法长期存在;而在中原帝国以外的部落可以存活成百上千年而他们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极为陌生。
-
阿篱已成为伊斯兰国(网络)圣战士
阿里(Ali)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所以他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什叶派伊斯兰教徒才对。支持阿里,阿里才是穆圣的接班人!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这个问题很好,也是我为什么要提出继承法统的三个判据,就是血统,中央政府控制权,地方政府控制权。
血统这个东西,最好就是本朝,藩王造反如朱棣或者西晋八王之乱最好不过了。其次,要靠得近才有用,可以打复国旗号。刘秀刘备可以打,因为汉室覆亡不久,汉室宗亲的牌子还有号召力。但是刘裕就不能打了。还有就是本人打号召力强,比如溥仪就比溥杰更适合兴复满清。
中央政府的控制权,一般来说是通过权臣夺权(河内司马家的方式,伊霍之事),或者拥立有血统的(董卓,曹操式),如果只是带着一群造反派打着勤王的旗号攻入首都挟持皇帝来维持中央政府控制权的,有,但是极少。所以权臣篡位,是宫廷政变。另外,图博攻破长安扶植过李唐宗室当傀儡皇帝,南梁陈庆之攻陷洛阳扶植北魏宗室当傀儡皇帝,但是这不意味着图博和南梁获得了对方的法统(除非图博和南梁将自己的政治中枢和政治资源移到对方的地盘上,这样建立的新王朝才是获得对方法统的)。用企业并购来比喻,就是merger和reverse merger。
地方政府继承,要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实就是中央集权程度高中低无四个层次。高:地方官完全没有自主权,都是由中央政府委任,且中央把绳子栓得很紧,地方豪强处于被压制状态。中:地方官是中央任命的,但是地方官同时要满足地方豪强和中央政府的需求,沟通协调平衡两者。低:地方官就是地方产生的,中央签发一个委任状就行了,官员要对中央负一定责任,如果拒绝会遭到中央政府的讨伐。无:地方势力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只是面子上承认中央政府是自己上司。
这里我认为地方政府长官有权继承中央政府法统,是要求中央集权至少是“低“的情况。如果地方势力实际上是独立的,只是给中央一个面子,那么这样的地方长官其权力并非来自中央,没有中央政府他还是土皇帝,那么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个地方政府宣称继承中央政府法统的时候,两者有什么连续性。
当然等地方政府举独立大旗或者前朝大旗的时候,中央集权对当地显然是零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就是当这个地方政府建立的时候,中央对他有什么控制力,一开始中央就对他没啥控制力,那他裂土封侯也不能算是继承中央政府的法统。如果一开始中央对他有控制力,后来他自立,那就可以算是地方政府继承前中央法统。
回过头来看秦末的局势,先是陈胜吴广起兵,打乱了秦朝一统格局。六国老贵族纷纷打出原来的旗号复辟,因为六国灭亡不久,血统论有效。项梁拥立义帝(当时还叫楚怀王),血统论也有效。但是军头们实质上是独立势力,没有怀王授权,他们也有兵权,也能扩张。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刘邦项羽之类都不能继承怀王的法统。这些人只是形式上尊熊心为他们上司。而且项羽封刘邦在蜀地当王,也是刘邦已经打进了关中和汉中之后,属于承认既成事实,并非项羽分配资源给刘邦。因此刘邦也不能继承项羽的法统。
刘渊的情况,他如果在东汉末年举兵自立,那是可以的,血统论成立,毕竟他有汉室的赐姓。但是晋末就有点勉强了。刘渊也做了最大的努力,他把蜀汉后主刘禅拿来追尊,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拉近了血统的时间。但是刘禅只是地方势力,刘渊又打不进四川,这个血统攀附极其勉强。至于官职,南匈奴部落本身对中原汉人王朝只是依附关系,没有中原王朝,匈奴部落还是部落,他不需要洛阳朝廷的授权也有资格领导南匈奴。
北魏的情况比较复杂,放在下文。
唐朝后期诸节度使,除了河北三镇是前安史政权的残余,高度自治以外,其他的节度使自治程度要低一些。而且如果按照链式授权原则,李隆基授权安史,安史授权三镇,三镇仍然可以说是得到了唐朝的授权。李克用还可以宣称其血统,赐姓李可以作为光复李唐的理由。
朱元璋等人继承韩宋没问题,韩宋不能继承赵宋就行了。
努尔哈赤算自立,因为他征伐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大明任何实质性帮助。虽然起家他得到了明的赔偿金,但是明朝之所以赔付他,还是因为他父祖本身有资源才得到明朝赔偿。按照“地方势力只是名义效忠中央政府的,视为独立势力”的原则,努尔哈赤起家的过程是自创法统,而非明朝地方官。
李自成张献忠都可以继承高迎祥,这个和朱元璋情况一样。张献忠是李自成封王,但是李自成对张献忠缺乏约束力,所以张献忠不继承李自成。
吴三桂和明清两朝的关系,都是朝廷授权的地方势力。没有明授权,他没有关宁铁骑;没有清授权,他没有平西王的头衔和云贵的地盘。但是李自成只是招安他给他封了官衔,李自成不给他封官,他还是控制山海关,因此吴三桂不能被视为顺朝地方势力。
天地会是太平天国的政治残留,但是他们是地下党,并没有地方政府权力,所以不能套用上面说的第三条“地方政府续中央政府”的模式。洪全福本人因为是太平天国的亲王,有血统资格,可以宣称继承太平天国法统,但是他本人领导会党的时候已经不是太平天国亲王,没有地方政权,不能给手下革命党授权。所以其他革命党人不能继承太平天国法统。
民初的情况,北支袁世凯是双重法统,清廷加南方革命党授权。所以袁黎合法性在南方看来没问题,何况黎本来就是武昌起义这边派去的,南方更是愿意承认。段祺瑞1925年执政是张作霖傀儡,辞职后张作霖自封大元帅属于“中央政府宫廷政变”类别,张作霖继承法统。东北易帜之后北洋这一支的法统就被压下去了,但是,张学良在1928-1931年是实质独立势力,其在东北的权力不是蒋介石授予的。任何时候张学良都可以重新宣称自己是中华民国合法的继承人。1931年之后东北沦陷,张学良失去根据地,不再是独立的势力,而只是蒋介石的附庸。至于最后的北洋五色旗,自然是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但是要注意了,打五色旗不等于是五色旗的合法继承人。日本开始扶植的北京南京两个傀儡政权,都是原北洋政府的赋闲政客,他们并不是北洋政权残留下的地方政府,不能继承北洋法统。日本真心想扶植的是吴佩孚和曹锟这两个当年实质统治过北洋中央政府的两位来做傀儡政府领袖,但是两位不肯干。溥仪和汪精卫都是做过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而且汪精卫叛逃的时候仍是国民党二号人物,所以他们两个傀儡政府才有资格宣称法统,当然溥仪并未宣称满洲帝国继承大清帝国。北洋政府是共和国政体,共和国没有血统继承,所以宣称只能让本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论证中共不是孙文指定的继承人,也没有能力通过政变夺取国民党政府的领导权,也没有在自己起兵反国民党之前获得国民党统治下地方政府权力,所以中共不能继承孙文法统。宋庆龄是孙文遗孀,但是她没有实权,不能授权给中共继承孙文。宋庆龄如果本人打宣称,可以继承孙文法统(也很勉强,毕竟是共和国,庇隆夫人不好当)。
-
丢图跑系列(最后一次,大概吧):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汉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级行政区
西南主要是汉化晚,明朝才开始改土归流,所以西南系少数民族多。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部落的历史非常长远的,但是既然是“中国”法统计算,起码得有点“中国”的样子才能算起嘛。
不过你说的有道理,北魏应该从拓跋珪算起。清要从萨尔浒算起。
明白了我的问题了,我之前是把内蒙满洲算进了中国,没有把新疆算入中国,确实有点标准不统一。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统一”和“分裂”
秦灭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一统,不同于周的分封,秦是郡县制国家。如果分封制国家要达到大一统,起码要实现“封国不得自相吞并”这个层次才行。
统一的定义为“单一政权统治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定义好用之处就在于,商周时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活动增加,森林被砍伐,沼泽被开垦,导致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没有天然屏障,易于统一。黄河经常改道,所以统一的概念也因为黄河的变动而变动。通常来说,统一中国的政权拥有现在的以下城市: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南阳,徐州,襄樊,宜昌,武汉,九江,安庆,南京,苏州,杭州;但是黄河毕竟是经常变动的:
所以统一的范围也要随着黄河的变动而变动。
秦汉: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为中国历史最早之大一统。秦末诸国征战,刘邦统一。西汉爆发了短暂的七王之乱,短时间分裂。匈奴南下只入侵到河套地区,不满足大一统破坏。新莽代汉,发生绿林赤眉起义,短时间分裂,刘秀再统一。东汉末年,公元189年,董卓夺取中央政权,袁绍举兵反董,至此秦汉大一统时期结束。
秦汉大一统时期,410年,其中分裂时期约40年(秦末,七王之乱,新莽末),统一时期约37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汉末诸侯自立,逐鹿中原,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赤壁曹操失败,没有夺取长江地区,曹操统一西北,刘备割据四川和汉中。晋灭吴,公元280年,大一统仅仅维持了20年,八王之乱下半场,西晋从宫廷政变模式转变为内战模式。三王讨伐司马伦开始,西晋全面内战,随后永嘉之乱,黄河地区被胡人占据,长江地区在东晋手中,长期南北对峙。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再次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400年,其中统一时期20年,分裂时期380年。
隋唐宋时期:隋朝短暂的统一,在隋朝三征高句丽后瓦解。公元611年瓦岗军起义之后十八路反王上演隋唐演义,公元628年李渊大致统一中国大部。之后在高宗李治死后,唐朝中央政府上演连续政变,女主临朝,武周代唐,但是全国范围内的内战很少,最后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结束了宫廷政变。之后就是安史之乱,中原的和平再次结束。战后节度使们取得了实质独立权,唐朝中央政府数次削藩未果,以河北三镇为首的强势藩镇,和唐朝中央政府是附庸关系。黄巢起义彻底粉碎了唐朝的形式统一,五代十国,直到宋太祖灭南唐,才大致统一了黄河和长江流域,至于北部边界安定,要等宋太宗灭北汉和高粱河一战失败与辽议和才告终。宋朝对黄河长江地区的统治,到北宋末期金灭辽并南下结束,靖康年金兵两次进攻,灭北宋,赵构南逃,金兵一路南下,短时间平定了黄河到长江的广大地区,但是金兵摊薄严重无法巩固统治,随后金退至淮北。之后南北对峙多年,蒙灭金,然后蒙宋对峙,直到1276年蒙军进入临安,南宋投降,蒙古统一了黄河长江流域。
隋唐宋金时期,687年,其中统一时期,隋22年,唐130年(藩镇割据时期不计入)或者再加15年(唐宪宗令河北三镇屈服),宋140年,合计统一时间290-310年,分裂时间377-397年。
元明清: 元1276年灭南宋实现中原一统,到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始乱,至1368年明攻陷大都告终。随后明朝经过了短暂的内战,永乐帝靖难灭建文帝,明朝中央地区的和平一直维持到了李自成起义和清军入关劫掠,清灭明速度较快,1644年入关,1648年就大致控制了黄河长江流域大部,但是边缘地区战事不断,郑家海盗袭扰长江中下游的清军,清军用明降将也多次复叛。后来吴三桂造反一路打到岳阳,这都是分裂的标志。因此,清廷稳定统治中原的时间要从1680年算起(吴三桂死亡)。此后中原和平到1796年白莲教起义,到1804年平定。之后太平天国和捻军在长江,淮河流域割据十多年。之后庚子拳乱波及黄河以北多处。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清帝逊位。
元明清时期:636年,其中统一时期,元75年,明250年,清200年。 合计统一时间525年,分裂时期111年。
民国中共:袁记民国统一3年(1912-1915),蒋记民国统一7年(1930-1937),中共统一(1949-今)
民国中共时期:合计111年,统一时期83年,分裂时期28年
因此,从秦始皇灭六国至今,合计统一时间为1298年,分裂时期为945年,两者约为55:45.
-
简述自秦以来的中国“法统”
“法统来自于天命,政权会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所以延续一脉相承的法统。”
但是天命一词是难以定义的,很多时候来自统治者修史自吹自擂,所以这里的法统要打引号,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合法性(legitimacy)。
那么合法性来源,归根结底是武力,通过武力征服,建立政权,是为合法性的原始形式。但是在武力征服之外,或者配合武力征服,还可以有一系列授权机制,让后来的统治者继承之前的一部分合法性来源,这样就可以把前朝的征服者和后朝的征服者法理上连接起来,可以称为“一系”。当然实际上一个政权可以有多重授权,所以法统不应该是树状图,而是交错的树状图。
继承法统的方式,可以是血统继承,宫廷政变,或者是分封(必须是中央派出官员)。但是只是获取某些信物,例如玉玺之类的行为,不能算是得到法统。
以下是对中国两千多年法统的总结:
先秦和六国:都是周天子分封,法统来自周天子。田氏代齐属于宫廷政变,田齐法统仍然是来自周天子。秦末起义,六国复国运动,法统仍来自周天子,最后一个代表是义帝,作为楚国王族,拥有最后的,来自周天子的合法性权威。
楚汉到六朝:项羽暗杀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属自立;刘邦以“先入咸阳者王”作为自立的合法性理由,不是正常的分封,也不能继承义帝法统。刘邦开创了先秦以来一个新的法统:沛国刘氏。王莽篡汉,走足了礼仪程序,是教科书式的宫廷政变继承法统。新莽末年战争,起义军都打出刘汉旗号,最后刘秀建国,东汉仍然继承此法统。汉末三国,曹魏走了王莽程序,蜀汉走了刘秀程序,东吴是一个新程序:地方官自立程序。三者都是继承刘汉法统。西晋接受禅让,完成统一,拥有此法统。永嘉之乱,北方胡人入侵,胡人入侵者自立法统,虽然刘渊是自称继承汉朝法统,但是刘渊所率南匈奴部,只是归附于中原王朝,本身是世袭罔替的小诸侯自治国家,不能算分封。刘渊是胡人,又没有走收养程序,只是走了赐姓程序,也不能从血统上继承汉。石勒,苻坚,慕容部,段部,拓跋部等等同理。北方继承晋统的是西晋封的一些地方官,如刘琨,前凉张氏等等。南方从东晋到宋齐梁陈全部接续晋统,北方拓跋部统一,然后东西魏分裂,最后北周统一再转入隋朝,杨坚继承拓跋焘法统。隋灭陈,至此,从刘邦开始的法统到陈后主结束。
唐宋:隋末大乱,有自立的,也有隋官员起兵的,李渊属隋朝皇亲国戚,于太原起兵建立唐,李渊继承隋法统。唐授权安禄山统治幽燕地区,安禄山起兵造反建立大燕,大燕被灭。唐末黄巢起义,被镇压,黄巢残部朱全忠控制唐室,迫使唐朝禅让,后梁继承鲜卑拓跋氏以来的法统。唐朝存续期间任命沙陀族李克用割据太原,李克用起兵,建立后唐,继承唐法统,十国大多数是唐朝册封的节度使,这些都继承唐法统。后晋石敬瑭是后唐皇室姻亲,属于后唐内战。后晋亡于契丹,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属于自创耶律氏法统,不能继承后晋法统。后汉刘知远作为后晋将领自立,属继承后晋法统。后周郭威,北宋赵匡胤同理。同期西夏,交趾均为唐节度使自立,也继承唐法统。北汉属后汉旁系,继承后汉法统。赵匡胤统一黄河长江流域,但是不能统治长城以南的农耕游牧过渡区。
女真完颜部在松花江崛起,自立法统,灭辽侵宋。北宋灭亡,赵构续北宋法统。黄金家族在蒙古草原崛起,成吉思汗自立法统,灭金灭西辽。成吉思汗子孙继承黄金家族法统,灭南宋,至此,从拓跋焘开始的法统,到南宋崖山跳海结束。
元明清:元朝宫廷多次政变,都是黄金家族法统,元末南方起义军均非元朝官员,均自创法统,朱元璋统一之。朱明北伐,黄金家族逃回蒙古草原,为北元,续黄金家族法统。北元国号取消后,仍为自认的蒙古大汗,至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余部被建州吞并。爱新觉罗不能继承黄金家族法统,因为其联姻是在林丹汗死后,林丹汗未授权。皇太极自立为蒙古大汗。至此,成吉思汗的法统,在中国东部版图内,结束于林丹汗。另外的黄金家族在新疆境内东察合台,由叶尔羌汗国继承,最后亡于准部。虽然黄金家族在中国范围外还有势力,不能算成吉思汗法统灭绝。中亚浩罕汗国王子阿古伯入侵新疆,属乌兹别克昔班王室,也是黄金家族支系,阿古伯在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是中国境内最后出现的黄金家族法统的国家。
建州爱新觉罗部,虽然受明朝册封,但是和刘渊同理,属于地方自治,并非中央指派。建州不能继承朱明法统(李成梁才可以)。明末起义,李自成是下岗公务员,非朝廷分封官员,闯王灭明,不能继承朱明法统。建州打出为崇祯复仇旗号,入关灭闯,建州仍然不能继承朱明法统。张献忠平民出身,自然更不可以。南明三个朱明皇室成员继承明法统,被清消灭。三藩造反,其中吴三桂同时为明清两朝册封,属于双法统,另外两藩是汉八旗,只有清法统。三藩被灭,中原尽归爱新觉罗氏。明郑国姓爷受明朝授权割据台湾,是朱明法统最后的政权。清灭明郑,统一台湾西部,朱元璋传承法统至此灭绝。
清末到当代:太平天国等晚清地方势力自行起义,自立法统。清灭之。清末东南互保,如果独立建国也能继承清法统。粤同盟会,浙光复会等,虽然有反清复明的成分在里面,但均无授权,属于自立法统。武昌起义产生了南方革命党共同体的临时政府,孙文为临时大总统,此为南方革命党法统起源。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世凯同时继承清廷法统和孙文民国法统。南方第一次起义(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南方第二次起义(护国运动),袁世凯死。黎元洪继承袁世凯的法统,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段祺瑞三造共和拥立徐世昌,直皖战争,制宪选举曹锟,两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北京政变,邀请张作霖入京,最后重新拥立了段祺瑞,段祺瑞318之后辞职,张作霖自领大元帅,这些都是北朝法统。北朝法统最后亡于918事变。张学良失去根据地,不再是蒋介石政权下属的实质独立地方势力,其残余力量在西安事变后的二二事变中彻底瓦解,不复有再兴之机。
南方孙文在广州建立政权,为广州非常大总统,孙文和滇桂军阀不睦,孙文辞职;陈炯明联合孙文反攻广州,孙文复为大总统;陈炯明驱逐孙文,孙文联合苏俄,改组国民党。改组后国民党仍然存续1912年临时大总统法统。国民党北伐驱逐张作霖政权。国民党内部分裂,宁汉分裂和清洗中共。国民党内部再统一。国民党内部再分裂,中原大战,蒋介石再统一。日本侵略,建立了一系列傀儡政权,其中溥仪可以继承清法统,汪精卫可以继承孙文法统。蒋介石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再统一。内战,蒋介石失败退守台湾,民国法统至此退至台湾。李登辉时期增修宪法,使得民国法统逐步转变为台独法统,但是仍然是民国的继承者。
中共按苏联指派,与国民党合作北伐。国民党内部分裂,中共被清洗,被迫自立起义。中共因为仅仅是国民党内合作势力,并非国民党册封的地方官员,不能继承国民党法统(虽然中共一直举孙文和宋庆龄符号试图继承)。中共革命取得天下,中共自立法统。中共内部多次修宪,但是修宪的授权者都是上一届中共政府,不构成法统转变。
总结:
长寿的法统: 周文王->义帝熊心,周文王->秦王子婴
刘邦->陈后主
拓跋焘->南宋末帝
成吉思汗->林丹汗
朱元璋->吴三桂,郑克塽
努尔哈赤->溥仪
现在尚存法统:
临时大总统孙文->中华民国台湾政府
中共一大->中共二十大
短命鬼法统:
项羽,刘渊,石勒,苻坚,段部鲜卑,慕容部鲜卑,成汉,隋末瓦岗军,唐末黄巢,辽耶律,金完颜,元末红巾军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清末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军。
-
俄乌战争:中共认知战的一点小感想
最容易让翻墙人士变红的并非法轮功或者支黑,而是某些低水平的亲西方自由派人士,典型如青岛下水道的油纸包这种。
-
街頭民調:台灣近七成的民眾贊成兵役延長一年,但主要受影響的高中生群體有近八成反對
这个本来是对标以色列的,但是以色列是长期低烈度战争(巴以冲突),台湾要应对的是短期高烈度战争(中共武力犯台),何况巴以,俄乌都是陆战,台湾海峡战争都是海空战,你征一堆陆军士兵有啥用?